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024-08-24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精选6篇)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 ( 草案) 》 ( 以下简称草案) 经2014 年1 月15 日国务院第36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 于2014 年2 月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受国务院委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栋梁作了关于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突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事前预防, 重点强化三方面的制度措施: 一是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解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问题; 二是强化政府监管, 完善监管措施, 加大监管力度;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加重对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着力解决如何“重典治乱”的问题。

修改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上述三个方面外, 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 对相关行政审批项目作了调整, 并对现行安全生产法做了其他一些重要修改。

2002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以下称现行安全生产法) 施行10 余年来, 对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安全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不到位、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较为突出, 安全生产事故还处于易发多发的高峰期、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安全生产的各方面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要求,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现行安全生产法进行修改完善, 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更稳定的法律保障。

2011 年12 月, 安全监管总局向国务院报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 ( 送审稿) 》。国务院法制办多次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地方人民政府、各类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意见, 会同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 对有关问题多次协调, 形成了草案。

草案实施后, 将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的“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红线意识, 有利于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2

人大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行使的监督,它是以人民意志、宪法法律和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在我国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有法律效力,也是具有权威性的监督。一直以来,追求监督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对“一府一委两院”的有效监督,迫切要求我们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一、基层人大监督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的深化,中央对人大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人大监督给予了更多期待,这些对县区人大开展监督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县区人大监督的传统工作方式,如召开座谈会、视察、代表议案和建议等,监督的方式、监督的范围、监督的主体都较为狭隘,收效已极为有限,对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基本都用提意见、建议的方法来督促解决,很少运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和罢免等更强力的监督方式。执法检查是县区人大一种较为常见的监督方式,但还普遍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的现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多停留在提出批评建议上,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督促整改,造成发现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人大监督的实际成效和法定强制力得不到彰显,损害了人大的形象和人大监督的权威。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刚性监督使用少。

人大监督之所以具有监督性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惩戒效果。但在现有的监督方式中,县区人大运用频率较高的是会议审议、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等,而对于法律规定的如询问、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罢免和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很少运用,甚至束之高阁。刚性惩戒措施的缺乏使县区人大监督显得软弱无力。

二是监督内容不全面。

县区人大在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方面议题较多,取得的成效较为明显。而作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工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重大决策中哪些问题需要党委决策,哪些事项需要人大决定,哪些事务属行政管理范围的界定不清晰,三者的职责边界划定不明确,往往是“一府一委两院”认为需要交由人大决定的事项就交由人大决定,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文件和框架体系,人大的决定权常常被虚设、搁置;人事任免只重视法律程序,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被任命的干部知之甚少,任命时缺乏择优性和竞争性,往往是“一府一委两院”提名谁人大常委会就任命谁,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成了形式、程序和过场,人大常委会的任命也就成了名义上的任命,任命后也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任了之。

三是缺乏持续跟进机制。

县区人大每年都依法开展大量的监督活动,但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不多。如每年都组织大量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成报告在会上审议,可是对调查研究或审议时发现的问题,缺乏深入剖析,解决问题措施较少,审议完了,“监督”也就完了;有些问题年年审年年议,可是几年之后,仍然是老问题,致使某些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二、创新基层人大监督的建议

为了更好的应对新形势对基层人大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正确发挥人大监督应有的效用和功能,县区人大因主动争取同级党委的支持和认同,主动融入县区大监督体系之中,以“三统一”(理念与举措、内容与形式、实绩与实效)、“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和依法履职)、“三围绕”(中心工作、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三强化”(审议质量、职责履行和监督刚性)、“三建设”(思想、作风和能力)为思路、目标与手段,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拓展监督内容和重点,实现监督工作的有效推进和重大突破。

一是全面监督突出重点。

监督手段要突出灵活。在安排监督手段上,要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监督议题要灵活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和方法。对法律监督可以采取执法检查,审议等方式;对工作监督可以采取工作评议、审议、视察等方式;对人事监督可以采取述职评议和拟任职发言等方式。必要时还可以结合质询、罢免、撤职、对特定问题的调查等“刚性”手段的运用进行监督。监督力量要突出整合。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人大自身搞好主体监督以外,还要同有关方面协同配合,把党委的纪检监督、国家机关的行政监督、法院的审判监督、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监督体系格局,使权力机关的监督更有广度和深度。监督处置要突出从严。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留“余地”,不讲“情面”,不怕伤“和气”,不做“老好人”,对少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毫无作为的属于人大选举和任命的干部,要依法依规依程序提出质询、予以撤职和罢免,绝不姑息迁就,不断强化制约和监督实际成效。

二是优化监督拓宽渠道。

近年来,县区人大在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必须不断加以研究完善。内容上,除对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等的处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施监督外,作为县区人大,尤其要选择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要注重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大走访以及“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进一步提高社情民意工作水平,并将搜集到的社情民意形成议案建议交办处理并强化监督落实。可通过设立民情专线,开设论坛,建立网站、推送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畅通民情收集渠道。同时,要加强信息跟踪反馈,尽可能使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真知灼见能够进入党政决策程序、作为决策参考。此外,拓宽监督渠道还要与创新形式有机结合,要重点应用述职评议、视察与评议相结合等新的形式,使人大监督最大限度地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人事监督 篇3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涉及的内容可分为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人事监督是指对政府、法院、检察院违反法律规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情况,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宪、违法或渎职行为予以纠正或处置。本文主要是围绕后种情况展开论述。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事任免权行使的表现是选拔和任用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这一项职权行使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决定国家机关领导干部队伍的组成。而领导干部队伍的成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就影响到国家机关的权威、工作效率,更是影响到国家、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我国目前所实行的任前监督手段与方式并不健全,即使被任命的领导人员现在是符合任职条件的,但无法保证其任命后就一直是一位好领导。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正如经济人理论中所讲,每个人都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我们不可能要求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绝对无私,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说对于一个领导人员只做任前的考核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面对利益和权力的诱惑时,任何人都有产生质变的可能。因而对任命的领导人员必须进行任后监督,使其在制度的保证下减少质变的可能,并且在发现不称职、不合格的情形时给予其应有的处置。

二、人事监督的原则

首先,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这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进行人事监督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人事监督决定合法有效的根本保证。人事监督所针对的对象、应用的方式及所适用的程序都必须严格遵照法律规定办事,使人事监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以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原则,这是做好人事监督工作的重要条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制度,而不是首长负责制。特别是在审议罢免案或撤职案时,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认真审议,并在常委会会议前将罢免案或撤职案的相关情况通报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允许和鼓励委员们在大会上畅所欲言,保证人事监督决定的公正、合理、合法。

最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公开原则,是保证人事监督决定公平、公正的前提条件。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人事监督权的活动要遵循公开原则,不仅地方人大常委会关于人事监督权的范围和内容要公开,且其讨论过程、决策程序、决策效果也要公开。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调查、考察途径毕竟是有限的,通過将人事监督工作向人民群众公开,一则使人事监督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二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民众参与到人事监督工作中来,这样不仅体现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原则,而且也可以从群众处获得任命干部的相关信息,减少工作成本。

三、人事监督的方式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人事监督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力,其行使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它也是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的统一。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述职评议。述职评议是指“一府两院”中的人大任命干部进行自我述职并由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评议的一种制度。述职的干部要将担任现职期间依法执政的情况、廉政勤政情况以及思想方面的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则在深入调研及听取相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述职报告进行评议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意见,同时还应指出述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改正。

述职评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逐步探索出来的监督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树立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权威性。同时有利于加强权力制约和控制、防止和克服任命与监督相分离的现象。还有利于任命干部树立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意识,对任命干部起警示教育作用。

(二)质询。质询是指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某一问题依法向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和询问,受质询机关有责任予以答复的活动。通过询问,人大代表可以比较充分地获取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情况,从而有力地督促质询对象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增强质询对象的责任感。质询也实现了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三)特定问题调查。特定问题调查,是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调查的一种法定监督方式,其往往成为人大行使其他实体处置权的“前奏”。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往往会牵涉到相关任命干部,充分行使人大常委会的特定问题调查权,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查清和解决那些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和一些久拖不决的疑难问题,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对任命干部的监督,以防止其腐化。

(四)个案监督。个案监督是指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接受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当事人及媒体的申诉启动监督程序,并由此启动司法机关内部的审判监督程序,由司法机关自身对可能存在错误判决的案件进行审查、纠正的一种法定程序。在进行个案监督时,一般都遵循事后监督原则,不直接处理案件,不干预司法程序。

参考文献:

[1]简敏,刘洪波.特定问题调查权的立法与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2]翟丽云.论地方人大个案监督机制的完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4

审查监督的思考

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理解和把握《预算法》、《监督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法律制度和审查监督工作的程序、方法还不够完善等因素,致使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弱化了预算审查的基础。从预算编制时间来看,虽然《预算法》规定财政部门应当在人代会举行前一个月,将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它有关材料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机构进行初审,但由于财政部门一般在当年财政即将结束时才着手预算编制工作,编制时间仓促,预算草案特别是部门预算草案难以按时报送审查;有的地方在人代会之后才完成部门预算草案的编制,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从预算编制内容来看,一是预算编制过粗。预算报表所列的科目级次太少,只列到“类”、“款”一级,没有“项”、“目”的具体内容,而且普遍没有收支明细表和详细说明;有的以文字报告代替预算会计报表,只报告大类收支总额,根本起不到报告预算的作用;既看不出每一笔收入的具体来源,也看不出重大建设项目有多少,更谈不上审查这些项目是否合理。二是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编制的预算草案只是反映预算内资金的分配情况,还有大致相当于预算内资金总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之外,削弱了政府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

2.预算审查不深不细,审批流于形式。从初步审查情况来看,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草案应提交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机构或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步审查。由于预算草案,尤其是部门预算涉及到许多专业性数据和表格,要对其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审查,必须由相应的专业人员承担。然而,无论是财经委员会,还是预算工作委员会,以及本级人大常委会,都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仅靠其组成人员难以胜任预算审查这一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使得初审失去了作为人大审查批准前置程序的应有作用。从人代会审查情况来看,人大代表往往在大会召开时才拿到预算报告。在会期短、议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人大代表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具体和深入的审查,结果只是履行表决程序。同时我国预算的表决方式实行的是一次性表决,一次性通过,没有审批辩论程序,人大代表即使对预算草案部分内容有质疑,在表决时也照样通过。

3.预算执行缺乏经常性监督,不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及早发现违规使用预算资金的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是预算监督的重要任务。而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预算法第六十九条作了较为笼统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预算内至少二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的有关章节规定,上半年听取审议一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下半年遇到有较大情况变化时审查批准预算调整方案。除此之外,不再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性的监督。这样经人代会审批的财政预算,由于受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缺乏精细的项目计划,政府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频繁追加,预算的约束力软化。

4.监督机制不健全,降低了决算审查的实效。一是审批主体不明确。预算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查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但实际情况是,决算草案需待上级财政部门批复后,才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这样,人大常委会审批决算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二是决算作为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但报送人大常委会审批的决算草案过于简单,只有表示收支平衡的几类大数,审查内容抽象、空洞。三是审计工作报告是常委会审查和批准财政决算草案的的主要依据;但审计部门从隶属关系看,属于政府工作部门,与财政部门在同一个行政首长领导下工作,对同一个行政首长负责;形成的审计报告须经行政首长审定后,才能提交人大常委会审查。由于经过政府的过滤处理,送达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手中的审计报告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内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已打了折扣;以此作为依据,难以对决算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

5.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影响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施。尽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预算作了规定,但大都比较原则;对于审查监督的范围界定、主要内容、实施程序和操作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实际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例如,《预算法》规定的对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审查,这其中“主要内容”该怎样理解,什么是主要内容,什么不是主要内容,如何界定,由谁来界定?又如,预算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批准的预算中举措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换言之,只要不影响预算平衡,都不算“预算调整”。这样就出现了法律上漏洞,地方政府可在不违反预算法的前提下,人为地压低预算数,提高执行数,将超收部分资金用于安排支出无需经过法律程序,造成了政府财政活动的随意性,从而使预算法中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流于形式。另外,法律责任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是导致预算监督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行政机关违反预算法律的行为,《预算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仅列举了3项,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在执行预算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加以原则性规定,对预算整个过程中的其他违法行为都没有涉及。对于仅有的3类行为,其责任承担也仅限于行政责任,没有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的规定。《监督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也没有对此作出具体的规定。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善,不利于对违法者追究其应有的责任,从而降低了人大预算监督的权威。

6.预算不透明,不利于公开监督。有些地方,人代会期间提交给人大代表审查的材料只是分大类、按功能罗列的预算收支总表,没有部门预算。人大代表根本无法对各部门具体的财政收支计划以及财政收支背后的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审查,形成了“政府给什么看什么,说什么听什么,报什么批什么”的状况。不少地方把预算看成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秘密”,认为预算对于公众是保密的。虽然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国家预算收入的承担者,有权知道和监督上缴收入的使用情况,但由于不能了解自己所在辖区人代会审批的预算情况,对自己上缴的钱具体怎么花的,花在哪里根本不清楚,因而无法进行监督.

(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这不但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预算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预算审查监督指明了方向。针对目前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进财政预算编制工作。一是提前编制部门预算。建议将部门预算编制至少提前半年进行。二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在收入方面,运用“标准收入预算法”进行测算,力求科学、准确;在支出方面,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法”,按实际工作需要安排。三是建立以经济预测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模式。在编制预算时,除了要了解以前的预算执行情况,还要对将来若干的宏观经济前景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决定是否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四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将各部门的各类收支即是预算内外所有资金统一纳入预算,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五是细化预算科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将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及社保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统一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分别按类、款、项、目四级科目逐级细化;所有预算支出要按类、款、项三级科目细化,即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

2.完善财政预算审查制度。从初审方面而言:一是加强初审的力量。虽然财经(工作)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是初审的主体,但力量不够。需要吸收有关专业人员以及有关部门(审计、国税、地税、人行、发展改革委等)对预算工作熟悉、业务比较精通、作风比较正派的人员参与初审。二是明确初审时间。根据《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财政部门必须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提交本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机构进行初审。三是做好初审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围绕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调查,必要时委托审计部门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计,广泛收集有关情况。四是规范初审的具体内容。即科目列到款的预算收支总表;本级各部门预算收支表;上级财政返还、转移支付和对下级财政补助支出分类表;对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的分类表;建设性支出、基金支出和重大建设项目支出分类表;编制本级预算草案说明书。五是落实初审意见。通过全面细致审查,提出初审意见,转交财政部门限期办理,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初审意见及时得到采纳。从人代会审批而言:要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向大会提交本级财政总预算草案和本级各部门预算草案;可尝试推行财政预算草案的全面审查与分项表决制度,并引入辩论、听证、修改、宣读、投票等批准程序,使人大代表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切实增强人代会审批预算的实际效果。

3.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日常性监督。一是人大财经委(预工委)与财政部门要逐步实行财政预算信息联网,及时、准确地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强化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督。二是要求财政部门按月向财经委(预工委)报送预算收支项目报表以及综合会计报表,在每季度末报送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三是加强对重点预算资金的监督,对农业、教育、科技等几项法定支出增长的落实情况、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投入情况、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四是对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财政部门通报;对比较大的问题要开展专题调查,或委托审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及时督促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4.加大对决算审查监督的力度。一是要求财政部门细化决算报表数据,决算草案的内容、项目应与预算内容、项目相对应,决算报表要细化到具体项目,对决算中与预算对比有较大变动的项目,要加以分析说明;要规范决算报告内容,决算报告应包括决算编制的有关情况、决算的具体情况以及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二是要求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审计时,既要全面审计,也要突出审计重点;审计报告在报送政府的同时,也要原原本本报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预算工委);要开展部门决算审计,实行部门决算审签制度,确保决算真实、完整。三是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特别是违纪违法问题,要以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或决议形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承办到位,落实到位,处理到位。5.修订完善预算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对《预算法》及其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完善,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需要。一是注重对一些操作性不强,容易引起异议的条款重新界定。如科目调整的确切含义,预算调整的准确概念,超收收入的安排使用等;二是将近年来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如部门预算、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公共财政建设、政府收支分类等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三是明确规定违反预算法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此外,市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根据《监督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算审查监督方面的工作制度,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 篇5

聶文权指出,2011年承办单位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坚持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把建议办理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办理建议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办理范围不断扩大。

对做好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聶文权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承办部门要切实提高代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负责地对待和办理代表建议,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必须确保面复率百分之百,要通过面复,进一步听取代表对答复情况的意见,接受代表对办理工作的评议。今年,各承办部门要研究制定一些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面复率实现百分之百,消灭面复率的死角。要在落实上下功夫。承办部门在办理建议过程中,要把工作重點放在落实上。对代表所提建议内容,能采纳的就全部采纳,能部分采纳的就部分采纳,能够作为参考的有益建议要及时纳入到工作中,认真研究处理。要深入研究和探索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代表建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大督办力度,对上一年度未落实的建议要进行跟踪检查,要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体系,推动和促进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马俊清说,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履行法定职责中体现出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省政府对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今年将进一步增强办理工作的自觉性,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创新和改进政府工作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建立健全督办、回访、重点检查、跟踪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质量,确保面复率百分之百。着力抓好重点建议的交办、承办、答复和落实,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促进各项民生实事的解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也对如何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了发言。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6

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一 2011年工作总结1.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2011年,成立或换届了8个学科领域分委员会,共有 48个学科分委员会在开展工作。全年共公布名词书13种,使公布出版名词书总量达到125种。此外,研讨和发布了一批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名词和科技新词。

2. 宣传与推广工作。2011年,围绕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方面工作。例如,召开媒体宣传工作研讨会,听取专家意见,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组织对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讨论,并引导社会规范使用等。

3.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2011年,积极开展了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学、数学等16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开展两岸合编《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词典》等工具书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4. 中国术语学建设工作。积极总结理论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6部术语学专著,目前《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的出版总量已达到9部。举办了第二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讨会”,就术语学和翻译学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5.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家语委等部门共同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工作。与俄罗斯、奥地利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并开展多次国际交流互访活动。

6. 基础数据库和网站开发应用。继续加强网络创新建设,推行开放的网上审定工作形式。致力于科技新词自动获取技术的前期预研工作,启动了两项相关资助项目。

7. 《中国科技术语》期刊建设。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追踪社会热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同时服务审定工作,加强对中国术语学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栏目建设和稿源建设。

8. 支持民族地区科技名词工作。积极开展同民族术语工作机构的交流活动,并给予数据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二 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2012年工作中,要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形势,更加关注经济和民生领域,优先安排和加快审定农业、环境、安全、医疗卫生和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科技名词;要围绕国家发展方式转型,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提供咨询和服务,重点开展能源、信息、材料、生物等产业和各个科技发展前沿学科的名词工作,及时做好科技新词审定与发布工作;要配合审定公布工作,着重开展好科研、教学、专利审查等领域的科技名词应用推广工作。

1. 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2012年将开展50个学科分委员会的审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科学名词体系。计划组建军事科学、化学工程等10个学科分委员会。继续开展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词,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2. 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参与和创造的热情,提高工作社会化程度。继续开办各类型科技名词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普及推广规范科技名词。

3. 继续推进两岸及港澳地区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计划开展数学、物理学等15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工作。同时,还将积极做好《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等辞书编纂工作,及时组织网上发布和出版。

4. 加强网络化建设、推进科学数据共享进程。继续加强数据库技术创新,实现与更多网站的技术链接。在此基础上实现广泛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更有效地实现向全社会推广普及。

5. 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协调工作。继续强化各学科领域之间、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以及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全面、高效和协调发展。

6. 继续开展术语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加强理论研究,继续组织中国术语学建设工作;夯实资源和基础条件,完善我国术语学学科成长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活动,落实中俄、中奥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任务等。

7. 继续支持民族语言科技名词工作。积极支持民族语言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业务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活动。

8. 继续做好科学文化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以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队伍建设的核心,积极开展专业队伍创新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认真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工作报告,对2011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2012年计划要点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强化审定工作质量、加快科技新词发布试用、探索建立网络审定平台,以及运用媒体、网络等手段推动规范科技名词资源的普及与共享等。

路甬祥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会议代表审议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科技名词工作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科技名词工作不仅要为科技强国做贡献,也要为文化强国做出重要贡献。他在肯定过去一年科技名词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对于2012年的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重要意义,明确战略定位,继续开展好各项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凝练现阶段工作目标,务求重点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工作布局,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坚持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工作活力,保障科技名词工作可持续发展;五是要进一步明确科技名词工作理念,开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建设。他最后强调,全国科技名词委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地依靠名词委组成人员、全国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开放合作,以更好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不正当竞争:电子商务下一篇:幼儿园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