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及其常委会(精选8篇)
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1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市人大主任里景瑞、副主任孙广田、陈立民及部分委员、人大代表20余人一行到汽车三分公司华南客运站对新能源车推广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副市长张亚东、市交通局副局长梁旭山陪同考察,集团公司副经理杨红军、汽车三分公司经理张玉福向检查组汇报了新能源车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里景瑞主任指出: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在公共交通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使用纯电动车节能安全、减轻汽车排放污染,符合城市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今后城市公交车发展的趋势。希望公交集团做好纯电动车的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绿色出行,进一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2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断推进,听证制度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的确立与实施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管理各项国家事务的权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听证制度是其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
权力,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国家主人翁地位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认真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将日益成为今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听证制度的历史沿革
听证一词始于普通法系,原为西方国家司法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证结果的公正。1946年,美国制定《联邦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听证程序为行政程序的核心,第一次把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写入法律。随后,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其中无一例外地都规定了听证程序的内容。其时,听证仅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是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而存在。随着听证程序的不断发展,听证制度逐步进入政府决策领域,成为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被立法机关在立法、监督等领域相继采纳。自此,听证作为国家机关运作的新理念和一项基本制度在西方主要国家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我国的听证程序是从国外引进的。199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价格审价制度,这是我国听证制度的雏形。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过,标志着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行政处罚法》首次大胆引入“听证程序”,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听证”从此在我国由一个学术名词成为了法制实践,昭示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要求“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从而把听证程序引入了我国行政决策领域。1999年9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立法听证会,开创了地方人大立法听证的先河。自此,举行公开、透明的听证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听证制度,摆上了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议程。
二、地方人大实行听证制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听证程序在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得以运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且,这种运用只是尝试性的,并且仅限于立法领域,而在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方面却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全新课题。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2000年立法法颁布实施以来,一些地方人大先后在立法过程中举行了听证会。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已有上海、广东、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召开了几十次立法听证会,通过听证制定和修改的法规、规章,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涉及经济管理与市场秩序、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文化、公民和企业权益保护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方面,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立法听证规则。据了解,截止到2002年7月,地方人大制定专门的立法听证规则的省、市有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四川、郑州、广州和深圳等。另外,广东省虽然没有制定专门的立法听证条例,但制定过一次性的听证会程序规范---《<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听证会程序》。其他大部分省市则是通过制定立法条例来对立法听证问题进行原则规定的。如湖北省在立法条例中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法制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二)主要做法
尽管听证程序直到近几年才被引入地方人大工作,但是,在借鉴西方主要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在听证的原则、程序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体系。
1、听证遵循的原则。一般都规定,听证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会应当公开举行,公开举行的听证会允许新闻媒体报道。此外,有的省、市人大还结合实际,规定了一些其他原则。如上海市将“有序”作为立法听证应遵循的原则。广东省的《<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听证会程序》中,也将“有序”作为立法听证的原则之一。郑州市和深圳市将“客观”规定为立法听证应遵循的原则。
强卫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篇3
这次会议应到代表609名,实到代表589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补选强卫为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选举结束后,省委书记、新当选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作了讲话。他说,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这是一次民主团结、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这是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我一定牢记宗旨、忠于法律,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恪尽职守、积极进取,为江西发展和人民幸福尽心竭力,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
强卫指出,今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面对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再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辉煌,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更加紧密地依靠人民,更加广泛地团结人民,更加勤勉地造福人民。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有明天。4500万赣鄱儿女戮力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汇聚成建设江西、发展江西的磅礴力量。
强卫指出,我们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型,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进位赶超,必须找准座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大踏步向前赶;实现绿色崛起,必须主打绿色品牌,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我们要切实抓好民生这个第一大事。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我们要自觉落实稳定这个第一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依法治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司法工作,开创和谐江西建设的新境界。我们要不断强化改革这个第一动力。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崛起,争创一流;继续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扩大开放,以新一轮的大开放带动新一轮的大发展。
强卫强调,依靠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全省各级党委要从党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法律监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不断开创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法治政府。
强卫强调,我们要像爱护江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样,建设好、维护好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大兴坚定理想、坚守信念之风,大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之风,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大兴清正廉洁、反对腐败之风,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努力建设廉洁政治。
强卫最后说,欣逢盛世,后进者耻。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努力谱写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的江西发展新篇章。
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医改 篇4
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副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孙志刚,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副部长王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张茅、马晓伟,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宋法棠委员: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在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整体设计、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有何具体打算, 对进一步提高医保水平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第一, 在参保管理上, 尽可能地打破城乡界限, 特别是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规定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就业地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制度。以农民工为重点, 明确了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第二, 在政府补贴标准上, 对城乡居民医保规定了相同的政策,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不分城乡一律补助60元/人/年。今后提高补贴标准也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来考虑。第三, 在待遇水平上, 注意三项制度水平的统筹安排。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2010年达到75%左右。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原来的比例相对比较低, 2008年新农合只有38%, 居民医保只有50%, 2009年差距缩小了, 达到50%—55%, 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基本上达到60%, 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差距也在缩小。第四, 在管理服务上, 加强城乡衔接。第五, 初步建立了城乡政策一致的医疗救助制度。
下一步有三方面的初步考虑: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探索, 进一步总结经验。二是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社会医疗保险信息化系统建设, 特别是加快发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 初步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社会保障卡的发行量增加到8亿张以上。三是继续统筹安排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水平, 逐步缩小制度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稳定职工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的同时, 逐步提高政府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水平, 在此基础上, 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在完善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的同时, 同步推进城乡居民门诊统筹, 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到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比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大病费用支付比例和统筹基金支付限额, 并且逐步缩小与城镇职工待遇水平的差距。
黄丽满委员:为实现新一轮医改目标, 2009年-2011年各级政府要新增投入8500亿元。这8500亿元到现在为止投入到哪些方面, 使用效果如何?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根据三年增加投入的计划, 2009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安排39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39.7%, 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273亿元, 增长49%, 地方各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721亿元, 增长36%。具体来说, 用于推进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645亿, 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46亿, 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17亿。
2010年各级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4439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1389亿元, 比2009年也有进一步的增加。截至11月底, 中央财政补助地方的医疗卫生专款已经累计拨付1217亿元, 主要支出的项目是推进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556亿元, 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奖代补资金10亿元, 支持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303亿元, 支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316.5亿元,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3.2亿元, 支持地方开展医疗培训等方面3亿元。
从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 用于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达到800亿元左右。地方各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3050亿元, 比2009年预算数增长了36.5%。
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不断增加, 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 成效也已经初步显现。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据有关方面统计, 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加起来占全社会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从2008年的59.6%增加到2009年的61.8%, 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2008年的40.4%降至2009年的38.2%, 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反映了群众个人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
王宁生委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的财政支出是否有具体匡算, 是否有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问题的长效机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这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进行彻底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按照2008年卫生部的统计, 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加成收入是152亿, 加成率是40.5%。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加成率还要更高一点。这和最初的测算有了比较大的差异。现在我们测算, 大体需要新增投入200亿元左右。如果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的债务化解和对村医的补助等情况, 可能还要多一些。
建立全新的补偿机制关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实际中, 许多地方因为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使这项制度的实施遇到了困难。对此, 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
文件对补偿机制提了三条:第一, 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专项补助, 主要包括基础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员经费等。这些都按照政府规划和卫生投入政策足额安排, 要求及时拨付到位。第二, 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 这是建立多渠道补偿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主要就是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挂号、诊查、一般治疗费和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把诊疗费的标准适当提高。增加的部分由医保来支付。主要是为了方便就医, 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来获得补偿。第三, 兜底措施。对落实政府专项补助和调整服务收费后, 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入仍然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 由政府在年度预算里给予足额安排, 先预拨后决算, 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偿渠道和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
张美兰委员: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 (包括民族医药) 的作用, 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第一, 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方面, 出台了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的政策。在新农合政策中, 提出要提高报销比例, 降低起付线。第二, 在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方面, 药物目录中扩大了中成药和民族药的数量。307种基本药物中有102种是中成药, 中药饮片也作为基本药物目录的内容。第三, 在建设2000所县级医院的规划中, 有17%的建设项目用于县级中医医院和县级民族医院。
下一步主要还是把已经定了的政策更好地去贯彻落实, 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扶持中医药的补偿政策、价格政策。中医药作为农副产品, 价格也在波动, 可能影响中医药的发展, 这些新情况需要加强研究。
任茂东委员:加快医院改革迫在眉睫。在下一步推动医改的过程中, 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具体措施是如何安排的, 能否解决当前的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2010年2月,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大领域”和“九项任务”, 为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方向, 同时也为地方试点留下探索的空间。对下一步的工作, 我们考虑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要将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作为综合改革在试点城市和地区加大力度。就目前来看, 单一方面的改革已经很难持续, 必须要有综合配套措施的改革。二是根据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增推力的原则,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成效。
程津培委员:陈竺部长对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给了很好的解答, 设想都非常好, 但是在实现方面, 还有哪些具体的步骤安排, 有些什么阶段性的目标?
卫生部副部长张茅:我们2010年要推行一系列的便民措施, 像预约挂号、“一卡通”、无假日门诊, 北京25所三甲医院实行了无假日门诊, 群众反映很好, 有一些门诊量已经达到了日常的50%以上。据他们统计, 如果是50所三甲医院都实行无假日门诊的话, 等于增加了10所三甲医院的资源。
郑功成委员:国家有关部门在如何解决城乡基层社区大量需要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和供应方面有什么措施, 在全科医生派驻基层社区工作上有没有长效性的机制?
朱之鑫:一是健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制度, 多渠道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 2010年已经开始实施, 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 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 第一批5000名国家免费医学生招录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中央财政为每名免费医学生每年补助6000元。二是更多地通过对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 解决短期内基层需要的全科医生。准备用三年时间, 培养五万名全科医生, 2010年转岗培训15000名。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在职教育, 准备用三年的时间, 分别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培训医疗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
田玉科委员:在建立健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上, 有一些什么具体措施, 怎样有效地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
张茅:从组织管理的模式看有两种。一种是紧密型的院办院管, 公立医院直接办医疗卫生机构。一种是松散型的, 就是大医院指导和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作用, 包括人才培训、医生的支援和出门诊。此外, 还有一种托管方式。陕西省洛川县的县医院由延安市的医院进行托管, 派了一个院长和四个副院长, 就把这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带起来了。还有其他方式, 比如医疗集团方式, 大医院和基层进行联合。这些方式都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下一步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各自不同的支援机制, 更加积极主动地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联系, 提高水平。
王云龙委员: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加大财政投入和提高保障水平上有何主要措施?
陈竺:第一, 继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县、乡、村三个层级。目标是在每个县都能够建立一所达标的县医院, 每个乡镇都能建设好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 每个行政村都能建设好一个村卫生室。第二, 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机制。第三, 努力建设一支合格的、人民群众能够满意和信任的农村卫生队伍, 尤其是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队伍的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到2013年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有一位水平比较高的全科医生。到2015年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有两名水平比较高的全科医生。到2020年, 30万名全科医生的这个目标如果能够实现, 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有三位医生。第四, 改革运行机制。第五,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郭凤莲委员:有关部门在保障乡村医生的利益方面有何措施?
陈竺:第一, 对村卫生室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 推动村医工作重点转到农村居民的健康管理上来, 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现在已经建立起均等化服务费用机制。第二, 结合推进门诊统筹的工作,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提供的门诊服务列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第三, 开展新农保的地区, 要积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列入保险范围。第四, 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 由政府和新农合基金采取适当方式, 对乡医因为实行零差率之后减少的收入给予合理的补偿。第五, 要下大力气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 认真研究、解决乡村医生队伍长远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5
w w
w.5 Y K J.Com 1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是宪法、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当前这一职权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行使,直接影响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分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改进措施,促使决定权的行使尽可能的到位,是当前人大工作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从整体上看,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还很不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为问题。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明确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但这一规定太原则,太抽象,哪些事项属重大事项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怎样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具体程序是什么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过程中与同级人民政府发生分歧时无所遵循,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处于难为境地。
(二)不为问题。由于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时间不长,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96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组织法第40条)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宪法》第10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执行机关。”(《宪法》第105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一方面,一些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领导同志习惯于传统的权力运行方式,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认识和实践上仍处于可又不习惯的状态,每遇重大事项,往往采取党委决策,政府执行或党委、政府联合决策、联合发文贯彻落实的方式,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抛到一边,使之处于十分 的境地,无法作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错误地认为,重大事项由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就行了,或者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被说是与党委争权,与政府分权,影响关系,自身就缺乏依法行使决定权的胆略和主动性,放弃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三)虚为问题。当前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代会,往往就是听取审议一下“一府两院”的几个报告,作出几个年年类同,内容表述大同小异的程序性的“决议”外,极少或者根本没有讨论、决定过像全国人大讨论决定的海南设省、修建三峡水利工程那样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某一具体重大事项。每两个月一次的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虽然安排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一些专题工作报告,作出了一些决议或决定,但这些决议、决定多数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较差,执行机关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同时对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也不够,缺乏必要的制约反馈机制。这样,虽然看起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而实际上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处于一种例行公事的虚为状态,并没有产生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应有效果的作用。
(四)滥为问题。有些应该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不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而有些工作不属于重大事项但在推行中困难较多,或者社会各方面有不同意见,如筹措资金、集资收费、拆迁开发等,为了借助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却主动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请求作出相关的决议、决定。少数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错误地认为这是政府重视人大,尊重人大,应该同政府“同唱一台戏”,“支持政府工作”而轻易作出决议、决定。结果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了借助力量,管了不该管的事情,影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执尊严和权威。
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措施
针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要保障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行使,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不仅是宪法、法律的规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也是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和重大失误。所以,必须从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认识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重大意义,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充分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主动地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二)正确处理关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既不是与党委“争权”,也不是与政府“分权”,而是依法行使职权。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或行政决策为主的模式仍然有某些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而且凭着原有思维定势的强大惯性,而今后一个时期会继续产生作用,但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必将逐步行使到位,将目前“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国家权力运行模式转变为“党委建议----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法定运行模式。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应重视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与党委领导关系。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这种关系正在进一步理顺,发展轨道也日益清晰。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实现这种领导方式的途径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对法律规定须经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经党委审查原则同意后,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就要求,一方面党委要自觉主动地将法律规定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另一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前,应向党委汇报,取得党委的原则同意。二是与政府行使行政权的关系。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同级人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但在当前的实践中却存在很大反差,由于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地方的政府不愿意、不习惯把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如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重大建设项目的上马、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数公民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的实施等,都是自行决定、或与党委共同决定。因此,正确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政府行使行政权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依法行政,该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主动提交审议,做到不越位。另一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依法行使决定权的主动性,对属于自己决定范围的重大事项要要求、督促政府提请审议,做到不失职。三是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执关系。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适用法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并可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重工作作出决定,但是不得撤销人民法院、人检察院的法律文件。人大及其会有权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评议,有权受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人员的审诉,对发现显失公正或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可要求重新审理,依法进行纠正,坚持不予纠正的可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处理。同时,依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委员会在讨论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时,如果检察长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报请人大常委会决定。
(三)科学界定范围。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必须首行着清什么是重大事项?如何界定重大事项?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依据法律规定,又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应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对于宪法、法律明确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敢于讨论、决定,认真行使职权。对于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的,要按照法律确立的职责范围来加以选择和确定。二是全局性原则。确定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要着眼于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预算外资金问题,如产业结构调整、预算外资金管理、依法治市实施方案等。三是人民性原则。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出台等。四是区域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在甲地地重大事项而在乙地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在县一级属于重大事项,而在市或省一级就可能不是重大事项。因此,要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重大事项。五是动态性原则。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重大事项的标准、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此时是重大事项,彼时就可能不再是重大事项,而此时不是重大事项,彼时则可能转变为重大事项,因此,应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适时确定重大事项。
(四)规范运行程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一个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规范进行操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出决议、决定或制定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范围、内容加以界定的同时,对行使范围、内容加以界定的同时,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加以明确。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包括:
1、方案提出。法定提出方案的主体依法以书面形式向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重大事项的议案,在人代会期间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由大会主席团决定列入大会议程,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经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同级党委原则通过后,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
2、调研论证。由主任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方案,应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视察、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掌握情况,进行认真论证,向常委会提出内容翔实的视察、调查报告。
3、讨论审议。在人代会或常委会讨论审议时,议案提出单位或领衔人应报告议案的内容及有关说明,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要畅所欲言,各舒已见,集思广益,在充分讨论审议的基础上,由工作人员集中大家的意见,起草决议或决定草案,经大会主席团或主任会议审定后交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讨论审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全体会议表决。
4、表决通过。在表决之前,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可对决议或决定草案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而后以按表决器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由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总数的过半数通过生效。为充分发扬民主,表决一般不应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
5、公布实施。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决议或决定通过后,要及时在本级人大常委会公报或新闻媒体上刊播公布,进行有关的新闻报道和宣传,营造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决议或决定的贯彻落实。
(五)加强监督反馈。人大及其常委会就重大事项作出决议或决定,并不是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全过程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行使决定权成果的落实,确保行使决定权的实效。“一府两院”要建立完善的办理落实制度,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将决议、决定的落实工作明确责任,目标到单位到人,并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和落实结果。人大常委会要建立规范的督办制度。通过组织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办理工作进行视察、调查,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办理落实不力的可采取提出询问或质询等方式,加强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办理落实工作的跟踪监督,维护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权威和严肃性,真正把行使决定权的成果落实到实处。
文章来 源w w
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6
一、改进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
(一)制定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有关规定。将贯彻实施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定,针对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若干规定。
(二)转变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方式。统筹安排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际,科学确定工作地点,避免同时、集中、连续安排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严格控制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组人员、工作人员和随员数量,切实做到轻车简从。能集中乘车前往工作地的一律集中乘车。在工作地期间,不搞迎送仪式,不住超规格房间,不超标准就餐,不参加宴请,不观看专场文艺演出,不进行接见合影,不接受各类纪念品或者土特产品。
(三)提高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实效。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点面结合;要切实解决问题,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工作成果,要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措施。
二、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每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时间不少于30天。
(五)建立联系点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要结合依法履职实际在农村、工矿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建立1-2个联系点,并定期深入联系点了解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
(六)实行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加强与省人大代表的联系,主动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切实改进工作。要注意通过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进而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作用。
(七)重视信访工作。对重要来信来访,常委会领导要安排时间接待,信访工作部门要及时处理,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三、切实改进会风
(八)严格会议审批。以省人大常委会名义召开的人大工作、立法、监督等全省性工作会议,严格按照规定报送省委审批。各专门委员会、各办事机构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将下一年度所要召开的全省性工作会议、所承办的省际间区域性会议计划,报办公厅审核,经秘书长批准后执行。
(九)减少会议数量。除依法召开的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外,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各专门委员会、各办事机构召开的全省性工作会议,一般每年1次。
(十)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以省人大常委会名义召开的人大工作、立法、监督等全省性工作会议,与会人员不超过150人。各专门委员会、各办事机构召开的全省性工作会议与会人员不超过50人。
(十一)切实提高会议效率。召开会议要主题鲜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除依法召开的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以外,其他会议,领导同志的会议讲话,一般不超过30分钟;会议发言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十二)严格控制会议经费。严格执行会议用餐、住宿等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会场布置要简朴,会务接待要节俭。
四、规范文件简报
(十三)减少文件简报。严格文件发文审核程序,控制发文规格,减少发文数量。精简简报种类。
(十四)切实改进文风。文件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并准确、着实、简洁,篇幅一般不超过2000字。简报要注意反映重要工作动态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总结出来的新经验,要迅速、真实、明了,篇幅一般不超过1500字。
(十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扩大电子公文适用范围,阅知性文件、简报通过机关内网传送,减少纸印公文数量。
五、改进领导公务活动
(十六)精简领导公务活动。常委会领导同志的公务活动,由办公厅按照精简、必要的原则统一安排。未经安排,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节庆活动以及各类论坛等活动。
(十七)简化领导活动迎送程序。严格执行常委会领导活动迎送工作若干规定,非相关人员一律不到机场或者车站迎送。
(十八)规范外事活动。常委会领导同志率团、随团出国(境)进行对外交流交往或者出席涉外活动,严格执行外事活动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变相公费旅游的现象。
六、规范公务接待
(十九)完善公务接待有关规定。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的有关要求,完善常委会内宾接待工作有关规定。
(二十)严格执行食宿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我省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外省(区、市)人大常委会来我省进行学习考察,省内外有关人员来机关办理公务,严格按照标准安排食宿。需要相关领导同志与其共餐的,严格标准,以东北家常菜为主,不上高档酒水。
七、改进宣传报道
(二十一)注重宣传报道实效。严格按照省委关于改进宣传报道工作的有关规定,突出人大工作特点,全面加强常委会宣传报道工作,切实提高宣传报道工作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压减领导和会议活动的报道数量,更多地报道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代表工作、联系人民群众、自身建设等工作的特点和实效,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
(二十二)加强机关网络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舆论引导力,营造网络舆论正能量。
八、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二十三)严格按照规定配备汽车。严格按照编制、排气量和价格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公务用车更新时,逐步更换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二十四)强化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节假日除值班车辆外一律封存停驶。加强车辆保养和安全检查,抓好节油降耗工作,降低运行成本。
九、厉行勤俭节约
(二十五)贯彻落实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加强资产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推进能源资源节约。
(二十六)切实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对“三公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切实压减“三公经费”。严格执行差旅管理有关规定,能乘坐火车的,一般不乘坐飞机。
(二十七)加强节庆活动管理。元旦、春节不组织联欢、聚餐、宴请等活动,不寄送挂历、台历、贺卡等纪念品。
十、加强安全保卫保密工作
(二十八)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执行消防、交通、保卫、食品等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结合机关实际,制定机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十九)严格执行保密安全制度,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制度。严格落实保密工作制度。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制度。
十一、强化监督检查
人大及其常委会 篇7
1 人大常委会监督着力点确立的理由
1.1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
1.1.1 有的地方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没有上升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 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是重大民生问题”。可是有的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没有使用较大的篇幅阐述医药卫生问题, 没有使用恰当而肯定的语气表明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坚定态度, 没有用科学的数据展示清晰的目标, 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知道, 《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全盘工作计划, 经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 就是具有合法性、强制性的文件。如果人大常委会初审报告时没有严格把关, 一旦代表大会通过, 接着就会留下一系列漏洞, 派生出规范性文件空洞无力、投入不到位、部门关系不协调等问题, 必然迟滞药医卫生发展的速度, 降低发展的质量。
1.1.2 有的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实力较弱, 财政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增速缓慢。一是地方政府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跟不上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二是对公共卫生的支出不能达到足够保证的水平, 三是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 医疗卫生单位的收入减少, 政府的补偿不足。2009年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调查15个县 (市、区) 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加成比例普遍较高, 乡镇卫生院达到60%以上, 村卫生室达到80%以上。这些进销差价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国家规定的15%批零差价;另一部分是供货单位的让利收入, 这后一部分远远高于前一部分。”[1]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减少的收入部分占了总收入的40%~60%。那么减少部分需要政府予以适当补贴, 或以其它途径增加投入弥补。现在财政相对困难的地方政府就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四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投入和负债买单力度不够。湖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关于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中称:“全省乡镇卫生院负债总额达20余亿元, 一般基层医疗机构负债都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 有的高达几百万元。双牌县15个乡镇卫生院累计负债756.98万元 (其中, 基建负债300万元, 设备、药品负债456.98万元。) ”[2]负债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基建和设备添置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负债的主要方面, 应该由政府为主承担。
1.1.3 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多重健康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或部门缺乏积极的应对。陈竺部长指出:“由于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更加突出, 给社会卫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环保部2009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浙闽区河流为轻度污染, 西北诸河为轻度污染, 西南诸河水质良好,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 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7.3%、24.3%和18.4%[3]。水被污染主要是工业和矿山生产造成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的地方政府接纳了外国或外地的污染企业转移, 有的采取的是“先污后治”的策略, 有的趋利于税收而不是环保和健康, 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放松了对污染企业的准入条件或监管。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 地方人大有责任对源头、过程、结果进行监督, 督促政府积极应对, 保证政府与社会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范。
1.2 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呼唤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
1.2.1 人民群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新内容、新需求。中西部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存在看病难, 要求政府改善交通和增加服务网点。大医院的优质资源被看小病的人挤占, 专家号一号难求。特别是被“特权”和“金钱”所垄断的“小病者”剥夺了真有大病、难病需治疗者的权力, 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建立完善而科学的就医制度。看病贵, 贵在何处?陈竺部长说:“第一种是个人主观感受的看病贵”, “比如30年前, 在县医院做一台阑尾炎手术只需几十元, 但现在则要花几千元。医疗费用涨了几十倍”, “第二种是无力支付的看病贵”、“第三种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看病贵。”[4]三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存在。现在的城镇居民有城镇医保, 农民有新农合医保, 但筹资政策和报销政策的确定可能出现偏差, 特别是大病的治疗费用高, 虽然报销也高, 但相对而言, 患者个人承担部分是很大的数目, “比如, 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可通过骨髓移植治愈, 但其总花费高达四五十万元, 普通城市工薪家庭和广大农村家庭一般无力承担。”[4]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关键是政策的制定, 因此, 人大常委会可以在监督的过程中, 及时了解和督促政策偏差的修正。
1.2.2 人民群众要求提高就医透明度, 解决公平性问题。患者看病或住院, 与院方的信息交流是不对等的, 在治疗方案、用药、检查、材料的使用、项目价格等多方面, 主动权完全在院方。一部分医疗单位采用的是不公开的办法, 一部分医疗单位采用了“透而不明”的方法, 公布于墙上, 发单于床头, 实际上患者根本不懂, 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医院治疗价格不同, 或在同一医院治疗价格相差很大的情况屡见不鲜。患者的知晓权、参与权实际上是失衡的, 得到是不公平待遇。国家现在正在采取公示、公布、临床路径管理、严格稽查、电子化信息系统管理等措施解决透明度和公平性问题。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调研、视察等多种方法予以监督。
1.2.3 人民群众要求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健康教育等均等化优质服务。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的需要, 主要是靠政府提供的, 对政府的行为符不符合法律和中央的改革精神, 人大常委会能够组织人大代表听取来自人民的意见, 视察卫生工作每个环节的落实程度, 向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2.4 人民群众要求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的呼声是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要问题。2009年我国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52%下降到38%[5]。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是, 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至15%至20%, 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看, 患者的个人支付比例依然较高。如常德市2007年至2010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分别是33.77%、41.16%、46.21%、53.8%。虽然个人支付比例是逐年变小, 但个人负担的绝对量是较大的。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一是政府投入还不足, 二是医疗单位管理漏洞多, 三是比例政策确定还不够科学。人大常委会如加强监督, 就可减轻患者负担, 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1.3 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定职责要求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 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卫生事业是人民政府的具体工作内容之一, 因此人大常委会进行监督, 确保宪法和有关法律在卫生事业中正确实施, 行政权力得到正确行使, 各方利益得到合法保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监督的目的是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监督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管理、监督医疗卫生单位依法经营、监督其它部门和社会公民支持卫生工作, 其监督的落脚点也是保障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 人大常委会监督着力点的主要内容
2.1 监督卫生宏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首先要认真调研、讨论、审查卫生五年规划的制定。譬如“十二五”规划, 要科学设置目标和指标, 符合科学发展观, 符合实际需要;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总揽, 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要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要完善保障措施。其次对于单项规划, 也要引起重视。如县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就要严格把关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布局。除了监督规划内容制定的科学、充实和可行外, 还要监督实施的情况, 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调研、询问等形式, 及时了解情况, 及时纠偏, 加大推动力度。
2.2 监督财政的资金预算和运行
一要监督政策是否用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有的地方政府继续运用以往“不低于”的政策, 有的把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巧改为本级政府投入, 其实质就是不能真正落实“高于”和“逐步提高”的政策。二要监督政策是否用足。国家每年对卫生的项目投入很多, 要求有的专项资金必须予以配套, 然而有的采取了虚配或空转, 致使项目建设资金不足, 甚至大部分以债务的形式存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人大常委会应该提出审查意见, 甚至否决财政预算。如果是确有客观困难的, 也要通过调整预算的办法尽最大努力支持。三要监督财政投资的效益。检查财政的及时拨付率, 防止拖欠;检查专项资金的专用率, 防止挪用;检查资金的有效率, 防止突破预算;检查资金的运行路径, 防止截留或回扣。人大常委会最重要的是运用审计手段实施整体监督。
2.3 监督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规范性文件出台
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重要卫生政策出台往往采用规范性文件, 这种文件有高度、有硬度, 有利于卫生的发展。根据《监督法》的规定, 人大常委会要对规范性文件实行备案审查, 通过审查, 进一步确定文件的合法性、可行性。在现实操作中, 人大常委会可以在文件出台之前事先介入,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出台之后, 可以组织调研, 广泛听取意见, 考量文件的可行度。
2.4 监督和营造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困绕卫生的外部环境问题较多, 但最为突出的是医疗纠纷和建设审批。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医方和患方都可能有问题, 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要解决好这类问题, 人大常委会要督促政府组织强有力的“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 制订完整的处理预案, 大力宣传法律和政策, 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如果处理不力, 造成严重后果, 人大常委会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人大常委会要将“医疗纠纷处理预案”的落实情况与防洪、防火等防灾预案一样检查督促。“十二五”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非常繁重, 如果按正常步骤报批, 各种费用交齐将用去预算资金的1/3, 几十个图章盖下来要花费几个月。人大常委会必须督促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办公, 采取一站式审批服务, 提高工作效率。因此, 优化大环境成为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内容。
2.5监督和创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卫生氛围
督促政府组织全社会进行健康教育, 落实全民健身活动纲要;督促政府严控污染源, 禁止上马污染企业, 大力改造污染企业, 合理开采矿藏, 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督促政府全程保障农产品安全, 为全民提供安全食品;督促政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督促政府调整产业结构, 减少致病源头, 比如控制烟草种植等。人大常委会依据国家的《体育法》、《环境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防疫法》等12部相关法律和200多条法规, 通过执法调研、执法检查的方式, 创造大卫生的氛围, 形成大卫生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问答[EB/OL].阜阳财政信息网, h ttp://www.czj.fy.gov.cn/A rticle/czxx/201007/215.h tm l.
[2]关于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EB/OL].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 h ttp://www.hnrd.gov.cn/zyzt1.asp?id=20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 ttp://www.gov.cn/gzdt/2010-06/04/con ten t-1620569.h tm.
[4]陈竺:看病难在哪里, 贵在何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3) :27.
中学生模拟“人大常委会” 篇8
七月的重庆气温总在三十七八度徘徊,重庆川维中学高一学生黄蜀骏心里也特别烦躁。好不容易盼到了假期,妈妈却大费周章给他安排了。
“补课。内容嘛,当然是英语和数学,还有作文。”
当记者问他看不看政治书时,他的声音满是诧异:“有毛病呀,政治有什么看头?”
但就在同样被太阳炙烤的长江另一头的城市上海,却有一些年龄与黄蜀骏相仿的高中生,正在为暑假里的一堂政治课激动、兴奋着。
殷莹卿的女儿就是其中一个。为了这堂政治课,女儿和同学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6月中旬放假开始,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做调查、听取各方意见。
“我真纳闷,一向将政治课视为‘休息课’的女儿,啥时对政治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殷莹卿不明就里。
人大开会也可以让人“心跳”
吸引这群高中生的,是7月14日在上海市政府会议大厅里举行的一场特殊的政治课——模拟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按照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来自上海大同中学的81名代表,有64名模拟常委分别端坐在主任席和常委席,另外15名就坐列席人员位置,两名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宣读有关文件。
这次会议的议题是,是否要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豪华吊灯,红木桌椅,大理石墙壁环绕的会议厅里,“人大常委”们开始了讨论,气氛严肃而热烈。
反对中学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同学认为,学校没有这个师资力量,软硬件配备又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一些校园心理辅导室出现无人问津的“空壳”现状。与其在校内建这样一个形同虚设的机构,不如呼吁社会聘请资深的中学心理健康咨询顾问,建立专业的咨询机构。
另一派声音毫不示弱,直指校外专业咨询机构的盲区,“试问大部分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无外乎厌学逃学、早恋、以及成为‘网虫’,不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咨询顾问,如何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两个小时的唇枪舌剑后,最终以37票赞成、1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项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定》。
事实上,在大同中学之前,已经有上海复旦中学、市北中学、市东中学等三所学校的学生走进上海市人大,模拟人大常委会开会了。
作为本次常委会会议的主席,张溪源很早就开始为会议做准备了,因为平时很少关注“两会”,中学生们对人大政协的了解很有限,活动之前张溪源专门去旁听了其他几所中学的模拟人大会议,记录下开会的具体步骤,例如如何提出议案、如何讨论审理草案、如何表决通过等等。
虽然心里有底,但张溪源告诉记者,当他说完“现在宣布表决结果,请各位委员按表决键”时,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王国红老师最后发完言,我心里都慌了,因为原定计划的高票通过很可能因为她精彩的反对声而彻底颠覆。我没想到原来人大开会也可以有‘心跳’的感觉。”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九常委”之一的徐捷也承认,参加这个活动之前,自己对于人大的知识几乎为零。“惟一可以了解的渠道就是政治课,可是课本上的那些东西背完就忘掉了。”
徐捷说,这次会议让她印象深刻,这里有各种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
政治教育窘境
除了担任这次会议的常委会主席外,张溪源的另一个角色是大同中学学生会主席。对于“行使学生权力”的学生会,他觉得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学校制度、规章等,学生会并没有太多地参与意见。
张溪源说自己对时事政治有兴趣,但是书本上的一些政治概念在现实中却找不到体验、实践的机会。
黄蜀骏说,自己的政治课教师非常认真,每堂课都严格按照课本里内容讲解。“课本里每一节内容都有很多小标题,装在黑色的小框框里,老师主要把这些小标题的概念、意义说一遍,偶尔也会补充一点和课本配套的课外教材的内容。”
每周4节政治课,黄蜀骏说他基本都是这样度过——老师在上面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每次的政治课作业就是做卷子,晚自习时政治老师一般会在黑板上写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背下来,默写。
南京宁海中学的陈彬彬老师从事中学政治思想教育已经有十多年,在她看来,如今的政治课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按照全国新的课程标准,活动性的课程必须开展。不过,为了准备高考,活动性课程往往被放到第二课堂进行。
陈彬彬认为,老师的难处在于如何做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平衡。她说,多开设一些活动性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很有意义,但到了初三、高三,面临考试,即使教材上要求有这些内容也很难做到。“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复旦中学的张老师带过几届高中毕业班的政治课,总体印象就是文科班的同学完全为了高考在死记硬背,理科班的学生则想尽各种办法通过会考,然后弃之一旁。
他这样描述学生的心态:如果遇上一位口才好的老师,政治课穿插在繁重的数理化中间,还能作为一种调剂,听听也无妨,如果课讲得枯燥乏味,还不如干“私活”,做做其他科目的习题作业。
谁说我们不关心政治
大同中学的王国红老师在大学期间主修心理学,也是本次活动的带队老师。她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政治,漠不关心,这可能是一个全世界都该重视的问题。
他说,在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6%的学生从照片上能识别保守党领袖麦克尔·霍华德,能识别自由民主党领袖查理斯·肯尼迪的学生,只有10%。至于英国议会的组成,以及何党执政、谁是第二和第三大党这些问题,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知道。
每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针对青年群体提出不少议案、提案,但是都缺乏持久关注,每次有关文件下发后,学校、老师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读报、学文件、写心得、搞活动等,但结束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即便政治考试有相关内容,考完也就忘了。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让很多同学丧失了兴趣。”王国红对记者说。
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中学生反映,他们其实很希望多了解时事政治,因为那都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但通过政治课,通过电视新闻看到的内容太枯燥,太刻板。
殷莹卿说,女儿告诉她,自己来参加上海人大组织的这次主题活动仅仅是好奇。对此,殷莹卿不相信。同样是教育工作者的她,平时很注意和年轻学生交流,她发现很多学生宁愿私底下自己去阅读关注,也不会把时政话题摆上桌面讨论。
“学生们或许认为,在自己的朋友圈、同学圈里谈论这些政治话题,并不会引起共鸣。”她说。
“人大代表的年龄比例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中国这么多的年轻人,而人大代表中有几个是25岁以下的代表?没有青年的人大代表,怎么能反映我们的心声?”张溪源一连提了好几个问题。
【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荐阅读: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08-24
人大常委会08-31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2-11
讨论省人大常委会报告05-16
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05-31
人大常委会发言材料09-15
人大常委会主任讲话11-17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主要议题安排10-17
对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建议11-11
2022年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