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保障系统

2024-09-24

实施保障系统(共7篇)

实施保障系统 篇1

0 引言

试验装备是实施和保障航天试验训练任务、武器装备试验训练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在高质量完成历次试验训练任务的同时,也存在着等级维修任务不明确、老装备备件筹措困难、保障费用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高密度、高强度、高难度任务要求。

试验装备维修保障问题暴露在装备使用阶段,但问题根源在于立项论证阶段缺乏系统的保障性要求,研制过程缺乏障性设计与优化,导致列装时缺乏维修保障方案、维修规范以及配套维修保障资源等要素,严重制约维修保障工作的开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要求,推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现试验装备维修保障的前伸后延,建立全面协调的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体制和长效机制,从而提高试验任务保障能力。

1 试验装备综合保障的内涵分析

GJB3872对“综合保障”的定义是:“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资源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

试验综合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保障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装备保障的重要地位,是装备发展和作战使用的客观要求。(2)综合保障的核心和灵魂是要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及早考虑保障间题,其本质是把保障综合到装备设计和制造之中。这种考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装备时,要考虑将装备本身设计得容易保障和便于保障;二是在研制装备的同时,要考虑装备所需的保障条件和保障资源,以便在交付装备的同时提供这些保障条件和保障资源,使投入使用的装备能够得到保障。(3)综合保障强调装备保障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这也是它的精髓所在。所谓经济性和有效性,就是要以最少的费用,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保障,以满足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持续性要求为最终目标。(4)综合保障的关键是要将与装备保障有关的所有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并进行管理,而不是单个地、分散地考虑。(5)综合保障以装备及其保障系统所构成的装备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装备本身及其保障的综合。综合保障工作贯穿于装备的整个寿命周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因此,综合保障是“全系统、全寿命”装备管理思想的体现。(6)综合保障不仅仅是个工程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装备管理思想和发展策略。综合保障涉及面很广,它的真正落实需要由装备管理部门从顶层上加以推动。

2 建立和完善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实施机制

推进综合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军标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规定了全寿命过程中开展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主要工作要求,但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开展综合保障相关技术工作就能解决问题,必须认识到开展该项工作是装备采办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对传统试验装备订货、研制、保障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全系统、全方位的改变过去的做法。

2.1 统一思想,提高对综合保障工作的认识

要大力宣传综合保障对提高装备完好性,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的作用以及综合保障对装备保障能力和形成战斗力的影响。使装备订购部门,承制部门和使用部队的有关人员深刻认识综合保障的本质,建立起适应试验装备发展特点的综合保障新观念。通过培训,提高对装备综合保障的认识,从试验装备全面发展高度认识开展综合保障的重要性。改变历史上那种先研制主装备,待主装备研制完成之后,再规划研制保障系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装备及其保障系统应同步研制、同步部署,在装备部署使用的同时合理地得到与装备相匹配的保障资源,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以便使装备迅速形成试验任务能力的观念,以期用尽可能少的费用提供所需的保障。

2.2 配备、培训综合保障人员

开展综合保障工程,人是决定因素。开展综合保障工作需要组织人员上的保证,军方和承制方都应着力培养综合保障工程人员。特别是承制方应根据研制项目的规模,及早规划、配备一定数量的综合保障人员,在装备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开展综合保障规划、保障性分析、保障资源设计及装备早期部署期间的保障服务等工作。综合保障人员应对系统寿命周期内的综合保障工作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分析满足装备系统保障性的要求和设计准则,熟悉装备与保障系统要求,了解装备与保障系统的研制过程以及使用方的编制与装备的使用情况,能把维修分析、统计分析、技术文档和数据处理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审查和评估设计数据,确定维修任务和综合保障的具体要求;能利用保障性分析记录,处理保障性分析数据;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熟悉现代设计方法;了解用户的使用、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使用环境,能为用户装备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维修与保障。

2.3 落实保障资源研制费用

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和进行保障系统配套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经费投入越早越好,早期投入经费可以大大节省部署后的使用与保障费用的支出。装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取决于装备的研制过程,一旦装备研制完成后再考虑保障问题,将难以对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产生影响,难以承受装备使用阶段高昂的保障费用。实施综合保障的实质是赋予承制方双重的研制任务——装备与保障资源同步研制,保障资源研制所需要的支持经费必须给予相应的保证,否则装备与其保障资源的同步研制与规划将无从谈起。因此,在装备研制的同时,就投入其保障资源的研制经费,使装备与其保障资源的同步研制与规划能同步落到实处,从而建立起高效的保障系统,以大大减少装备使用中的保障费用。

2.4 建立综合保障管理机构

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不仅涉及军方与研制单位的关系,还涉及军方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基地和试验装备技术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还有技术接口之间的关系,因而军方各部门的互相协调和配合非常重要。实施综合保障工程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整体效能的优化来统筹这些关系。要建立试验装备综合保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技术实施机构,包括跨部门的试验装备综合保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总体技术机构。领导小组负责综合保障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专家组负责综合保障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总体技术机构负责试验装备的综合保障论证与设计监督。

2.5 制订综合保障法规、标准

推行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是一项管理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到试验装备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尽快制定试验装备综合保障方面的法规,明确综合保障的职能机构及其职责、明确在型号中要强制推行综合保障,使试验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道路。制订《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施办法》,通过顶层法规来明确试验装备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装备综合保障论证与规划、设计与监督、保障资源的研制与筹措等方面的职责和接口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绍民.综合保障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2]杨为民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总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3]宋太亮.装备保障性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4]徐宗昌.保障性工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5]王汉功、甘茂治、陈学楚等.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实施保障系统 篇2

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和市纠风办的要求,结合我市劳动保障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中心工作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序开展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进一步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更新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为促进全市实现“两个加快”做出新贡献。

二、评议对象和内容

(一)评议对象。市(县、市、区)两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

(二)评议内容。紧紧围绕履职、服务、效率、公开、廉洁五个方面开展评议。

三、评议方法和步骤

(一)评议方法。评议采取市(县、市、区)两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动,自主评议与问卷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评议范围。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在市本级服务对象代表、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级评议代表中进行;县(市、区)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的评议在县(市、区)本级服务对象代表、乡镇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同级评议代表中进行。其中参与评议的基层所(站)和窗口单位数量要达到90%以上。

(三)评议步骤。民主评议分为动员部署、查找问题、组织评议、整改落实、巩固提高五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1月下旬)

本阶段要抓好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选聘评议代表三个环节。(1)建立工作机构。市局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另发),各市县(市、区)局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抓此项工作,确保评议工作落实到位。

(2)制定实施方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系统《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同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选聘评议代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同级纠风部门选聘评议代表。市局政风行风评议代表由5-7人组成,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代表由3-5人组成,政风行风评议代表从服务对象中产生,由有关单位或群众推荐,报同级纠风机构审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向评议代表介绍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工作特点、有关政策规定及队伍建设情况,为评议代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议创造条件。(4)学习动员。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等形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宣传报道,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2、查找问题阶段(2009年12月)

本阶段要注重抓好劳动保障部门自查自纠和评议代表明察暗访两项工作。

(1)认真搞好自查自纠。系统各单位围绕评议内容,通过公布政风行风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和分析后,形成本级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自查报告,逐级上报。

(2)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评议代表采取实地察看、问卷调查、接受投诉、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地收集意见建议,并在认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评议意见和建议。

3、评议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本阶段采取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内部评议与邀请社会各界群众开展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可结合其他工作进行。

(1)内部评议。根据评议内容制订《评议表》,按照有序、集中、保密的原则,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采取无记名填写《评议表》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议,收集汇总评议情况和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2)外部评议。重点是开好评议大会。评议大会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自行组织,邀请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服务对象的代表参加会议。被评议单位汇报政风行风建设自查情况,评议代表面对面发表评议意见。

自主评议情况,特别是查出的主要问题、意见和建议,要向本单位干部职工通报,并及时向市局和同级纠风办反馈。自主评议的总体情况于2010年3月20日前向市局和同级纠风办报送。

4、整改落实阶段(2010年4月—8月)

扎实开展自行整改。认真分析和研究评议代表对政风行风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整改措施,扎实有效地进行整改。整改措施、整改情况要及时向评议代表及有关部门和服务对象反馈。对各县(市、区)整改落实工作情况,市局将组织检查验收,市局检查验收县(市、区)局的面不低于80%。

5、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9月-11月)

本阶段重点抓好“网络评风‘回头看’”、实行奖惩机制、形成书面总结三项工作。

(1)开展“网络评风‘回头看’”活动。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同级纠风部门、统计部门,开展“网络评风‘回头看’”活动,重点看查找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整改,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政风行风是否满意。(2)实行奖惩机制。对政风行风建设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群众满意度较低、排名靠后的单位,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对评议中提出的问题拒不整改、甚至边评边犯的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3)形成书面总结。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全面、系统地总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形成书面报告报上一级劳动保障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及纠风办。特别是评议的做法、成效、发现和纠正的主要问题以及评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打算,于2010年9月20日前报市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党组,要把民主评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市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作用,负责系统民主评议的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二)边评边改,评改结合。要把整改工作贯穿于民主评议始终,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要按照要求认真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流于形式。

(三)着眼长效,建章立制。要针对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四)部门为主,条块结合。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市局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本级的部署、宣传动员、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等工作。同时,要加强与本级纠风部门的协调、配合。

实施保障系统 篇3

《培训规划》强调了三部分内容:一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是中央的普遍要求和系统干部培训的首要内容。二是知识教育。这是系统培训的主要特点和基础性内容。突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和新知识等内容,达到“一般干部做到应知应会、处级干部成为行家里手、司级干部成为专家权威”的要求。三是能力培养。这是系统培训的核心和重点。提出了着重提高分析问题、破解难题、服务大局和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等主要内容。

在培训方式上提出了以脱产集中培训为主,积极推行自主选学和网络培训,举办专题报告会,鼓励自学和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等多种学习培训方式。

实施保障系统 篇4

一、作为法律有效实施之基础的法治文化

在迈向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人们已经认识到, 法治现代化是一个具内在多维性的体系, 是一个包含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与法治文化构成的统一体。与此同时, 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乃是与中国的整体现代化方式密不可分的。中国至上而下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有力的推动了法律规范与制度的现代化, 但是, 法律观念、法律意识这一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因此, 要实现法治现代化, 就必须要注重改变意识形态。培育现代法律意识, 是现代法治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与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对于法治文化与法律实施的关系予以了分析考察。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从法治国家内在规律的视角, 整体性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作者认为, 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贯彻实施, 法治理念得到现实的实现, 全社会能够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是首要条件。中国法治信仰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是确立“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贯彻实施的前提。当然, 作者也认为, 必须要以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司法独立性和公权力机关守法遵法的制度设计相结合, 才能最终促成法治理想的实现。

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宪法的核心内容, 其价值不仅在于形成基本的法律秩序基础, 同时也宣告了一种法治体系本身的精神价值取向。湖南科技大学李云霖、胡正昌教授对于我国基本权利保障三十年发展进程进行了翔实的实证研究。作者认为, 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法治状况的重要指标,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状况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基本权利立法保障方面, 基本权利的数量与内容日益丰富、基本权利体系日趋合理、基本权利理念更为科学;在基本权利行政保障方面, 具体行政权的积极合法行使提升了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主动性与及时性, 同时行政机关也开始通过行政立法等措施在抽象行政行为方面强化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在基本权利司法保障方面, 主要通过拓宽了审判领域、出台司法解释与公报案例、扩大受案范围与司法制度建设与完善等措施加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此同时, 作者还反省了三十年中基本权利保障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立法领域中, 主要体现在宪法中基本权利不完整、法律中部分传统基本权利没有规定以及法律对于某些基本权利保障还存在限制过严与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行政领域中, 则表现为部分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基本权利, 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虚置公民基本权利;在司法领域中, 则体现为部分权利无救济渠道, 起诉难状况依然存在, 司法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基本权利保障的相关对策。首先是完善相关立法, 提高基本权利的保障程度。主要通过完善宪法基本权利种类, 加强基本权利的可操作性以及以宪法价值指导法律对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等方式予以实现;其次是坚持依法行政, 提升基本权利保障强度。第三是提振司法保障公信力, 解决起诉难的问题, 为基本权利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以及建立中国特色宪法诉讼制度等。

同样是在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主要考察了宪法实施的具体内涵, 分析了保障宪法实施的有效机制。针对学术界一直以来关于宪法实施的观点, 作者提出, 不应当将法律的实施等同于宪法的实施, 人权规范即基本权利规范的实施才是宪法实施的本质与目的。作者进而提出需要进一步明确宪法实施的依靠力量;宪法实施必须进入到司法适用之中。针对宪法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者提出, 应当从国家层面推行宪法价值认同共识的教育;将宪法生活化;启动我国目前已有的宪法审查机制, 发挥制度的效用功能。

就法治文化的内在维度的分析而言,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的李瑜青教授, 撰文考察了法治文化、法治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诚信意识的发展与构建问题。作者认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形成, 对社会与政府的诚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认为, 政务诚信机制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契约型政务条件下, 政府信任的基础是对于法律的遵守, 保证信任关系的清晰与可计算性。对于政府而言, 有责任引导和发展自身诚信的建设, 为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供给, 由此促进社会良好诚信关系的构建。与李瑜青教授的观点相类似的, 王岩云、吴锦宇两位学者认为法治建设的成功, 一方面依赖于法治精神的树立, 另一方面则依赖于法治环境的改善。作者提出, 法治精神的培育与法治环境的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包容共生的关系, 而法律精神的培育主要应当从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即法治理念、法治文化与法治情感;塑造公民法律信仰;树立科学的法治观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

在法律文化与法律实施的问题上, 另有多名与会者从实证方法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法律文化的实际状况及其对法律实施的外部影响, 这更多的是一种法律社会学与民间法研究的路径。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教授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基层法院的性质。作者认为, 当前基层法院承担了纠纷解决和法律适用的双重任务, 而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同时会涉及到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过程, 法官首先追求的是案结事了解决纠纷。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郭忠副教授从法律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我国民间的“阴律”现象。作者认为, 阴间律法或因果报应规律具有法的性质, 并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引、预测、威慑和教育等规范作用, 阴律可以有效地弥补国家法的局限性。华东政法大学李峰、张善根则是从法律文化、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对于法律实施中的保障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主要集中在民间规范对于国家法的补充作用, 公共参与意识与民众法治意识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分析了专家法律意见书背后的非法治化现象, 指出这一现象可能导致裁判法源的混乱、诉讼程序的异化以及法治文化的扭曲。

二、法律实施保障机制与“回应型”司法

在司法与法律实施保障的关系上, 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注意到司法应当一方面保持司法的独立性, 成为“法治的司法”;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司法的回应性功能, 强调社会因素与公权力机关之间的互动, 即迈向一种回应型的司法状态。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周永坤教授通过分析了我国百年司法改革的历程, 提出了“司法要回归司法本真”的观念。作者认为, 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三次司法改革, 第一次司法改革初创了本真意义上的司法, 第二次司法改革则最终破坏了任何司法, 第三次司法改革的任务是建设本真司法。而所谓的司法的本真, 就是严格“依照法律作出裁判”的原则。就第三次司法改革而言, 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当前司法改革的趋向正在背离司法本真, 影响到了司法的独立性。因此, 要恢复司法的本真, 就需要建设“法治的司法”、“宪政的司法”

华东政法大学蒋德海教授的论文主要考察了司法的公平正义对于法律实施保障的意义与价值。作者认为, 司法的公平正义是法律实施的核心保障, 也是司法权威合法性的保证。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司法机关对于法律的解释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要确保司法的公平正义, 需要在价值理念上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在司法机制上保证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审判;在司法体制上打破行政化的司法管理模式;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审判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正是基于全面有效保障公平正义机制的建构, 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从而保障法律得到公平公正的实施。

在依法判决的公正与公众认可的公正之间并非完全一致, 不存在内在的紧张与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力宇教授、林鸿姣博士的论文通过探寻司法正义在理性与现实之间得以实现的历史过程, 分析了形式理性法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即司法裁决不能为公众认可、法律权威与公信力也在下降的问题。法官以证据为根据的裁判理念虽然符合法律实践理性的要求, 然而也易导致对珍贵价值追求的放弃和忽视, 从而与公众以事实为根据的司法观念所蕴含的正义要求之间的相互冲突。作者提出, 回应型法的相关理论突破了法律的形式主义, 值得借鉴。从而在司法判决中应当建立起既兼顾公正价值又回应社会需要, 既以证据事实为依据同时又以客观事实为依归的司法裁判标准。

因此, 在形式理性的法律规范与强调实质理性的现实生活之间, 司法如何同时照顾好两方面具有内在紧张与冲突的要求, 同时成为与会学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齐海滨教授、安子明博士考察了参与式诉讼与制度生成之间的互动机制。作者认为, 参与式诉讼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种新的制度生成模式, 是我国社会结构在深刻变动和调整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解决社会和制度问题的新机制。参与式诉讼能够从具体的个案和问题开始, 由社会公众发现重大制度问题或社会问题并推动公权力机关启动解决程序, 在公权力机关与民意互动过程中寻找解决方案, 是现行国家制度和社会机制条件下社会对公众需求的一种回应方式。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法治。主要表现在参与式诉讼能够使法院直接从公众那里获得力量支持, 提升了法院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地位, 形成公众推动司法独立的局面;能够促进本土制度、法治运行的社会环境的生成和改进, 促进公权力主体法治意识的养成。二是其政治功能。参与式诉讼是一种民意表达方式, 体现了我国在协商式民主发展方面的独特探索, 有助于形成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缓解公权力机关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锻炼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与能力, 提高了法治化的民主参与。

除了制度、机制层面的设计之外, 有与会者从行政案件“调解”问题来分析司法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上海大学法学院田先纲副教授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行政案件调解。作者通过考察我国行政案件中普遍存在的调解现象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将行政案件的调解视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司法实践。这种司法实践具有规避法律的性质, 因此作者认为, 需要从立法上对其加以确认, 确定其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这一视角体现了在保障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能动性问题, 另外也是司法运作实践层面的实然考察。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邓刚宏副教授集中于群体性行政纠纷解决的机制与促进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关系问题。作者提出, 行政谈判即行政部门与相对人之间平等沟通, 形成共识并达成协议以解决群体性行政争议的行为, 其广泛应用是一个国家行政法治发达以及以社会进步的标志, 也是促使社会稳定的内在机制。为了使行政谈判及基于其之上的纠纷解决方案获得法律上的有效性, 就必须确保其程序的正式化, 并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 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并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接受司法审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赵朝琴副教授则是从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来分析法律实施中司法裁判的回应性问题。裁判文书可接受性是指受众对裁判文书的心理认同, 既包括内部认同即法院和法官的认同, 也包括外部认同即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应当从两个方面的制度设计来完善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 一是建立完善系统内链接, 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注重对于争议问题的反省与讨论;其二是系统外的链接, 即注意司法判决的延续性和社会效果。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张健博士的论文, 则主要考察了绩效考核体制下基层法官的司法实践, 分析了司法审判与法院管理、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持续互动关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包蕾同样从民意与司法的关系来分析民意在保障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司法公开与民意沟通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

除了司法的回应性问题外, 东南大学法学院张洪涛教授还从一种“大历史”的视角, 考察了立法的回应性问题, 提出了“大国”中法律运行模式的分析与建构。作者认为, 近代以来中国的当政者和社会精英从国家的角度为中国社会选择了一种大陆法系的立法主导的法律运行模式, 通过立法覆盖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与普通法系相比显得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 以至于不得不以频繁地修改法律、补充立法解释以及法律试行的机制予以弥补。作者认为这种立法主导的法律运行模式可以被称为一种外在视角。而为了弥补前者的缺陷, 需要引入一种内在视角, 从社会的角度来反省我国基于法律移植而构设出来的法律运行模式, 主张中国应当选择一种相对具有弹性的法律运行模式。

三、立法后评估与行政执法

会议的另一项重点议题是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问题,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一是关于具体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方面。此一主题, 在作者看来, 较具意义是相关研究体现出了一种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到法律实施的效果评估上的倾向, 而在行政执法方面, 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关于行政权检察监督的设计以及行政执法领域中的问题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孙晓东副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立法评估的制度构建”的设想。论文提出, 按照其他国家立法评估的经验, 立法评估的主体主要可分为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两大类。在我国, 则应当考虑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机关主导的多元主体参加的法律评估制度。在立法评估的方法上,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为主、抽象分析为辅;正式评估方法为主、决策理论评估方法为辅;参与式评估为主、孤立式评估为辅。同时, 还需要设计出完整规范的立法评估的程序, 主要从立法评估前提的确立 (评估对象的确立、评估目的的确立和评估经费的确立) 到评估方案的确定 (评估参加主体的确定、评估活动的地域范围的确定和评估方法的确定) , 再到评估方案的实施 (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以及评估结论的形成) , 最后是评估结果的反馈等一整套的完整评估程序。

相比于孙晓东教授立法后评估程序设计的角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汪全胜教授则着眼于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的构建问题。所谓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针对立法后评估报告中提出来的问题, 采取特定方式作出回复与反应的过程。作者认为, 有效的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机制必须建立在对立法后评估结果的效度与信度之上, 其回应的主体应当是立法后评估报告所涉及的有关立法与执法机关或人员, 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监控制度。上海市法制办公室刘平副主任提出了关于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整体设计, 考察了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主要依据及其法理基础与功能定位, 进而提出了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主要原则与基本规范, 确定了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基本程序, 并且构建出一套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指标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李瑜青教授则提出了对于政务诚信建设的评估机制。作者认为, 从现有的学界与实务界研究来看, 法治的评估主要从两个路径入手。其一是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基于我国法治政府正出于建设过程中之中的特性, 归于政府工作绩效的评估需要顺应法治政府建设过程。其二是采取法治指数评估, 对地方政府法治建设工作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判断地方法治的发展程度和效果。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的法治评估主要侧重于试图引导法治沿着既定目标发展这一层面, 其法治阶段也只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 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法治评估体系。另外, 就评估的主体而言还尚未形成多元化主体, 而以官方自评为主, 这也是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模式的一大特点。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秦涛博士从房产税立法过程来分析我国立法保障机制的完善, 提出了“开门立法”保障机制构想。作者认为, 我国“开门立法”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即立法信息公开不足与对立法效果的评估“开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提出要加强公众“立法参与”的引导, 完善“开门”式的立法考绩评估制度。上海大学法学院陈琦华则通过对于世博立法《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和评估个案为例, 探讨了立法保障法律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所李勇副研究员考察了行政权的检察监督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 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权监督职能对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权利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有利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针对检察权对行政权监督的现实状况, 作者提出了完善行政权检察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 即需要从立法上加强和完善行政权检查监督的范围、监督方式与手段、监督程序以及保障监督效果实现的相关机制。

四、结语

四、实施保障 篇5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大局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财政部要加大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跟踪监控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各地区、各部门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对支出进度慢、盘活存量资金不力的地区或部门及时进行通报或约谈,并研究建立盘活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财政存量资金的审计,重点关注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和发挥效益。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监控,防止因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形成流动性波动。监察机关要对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探索 篇6

[关键词] 安全 保障 事故

跟随河南公路的大跨越式发展的脚步,信阳市公路得到长足发展,公路里程已经达到23675公里,构成了以国道为骨架,以省道为网络,以县乡道路为毛细血管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由于受资金、环境、理念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公路交通在数量和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和扩大的同时,在质量和功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全面适应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早期建成的山区公路坡陡弯急、傍沟临涧,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事故频发,无法满足公众安全期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公路交通参与者——人的生命安全。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完善公路防护设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有利于树立交通行业的良好形象,是一件有着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心工程”、“社会工程”。

一、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原则及措施

1、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定义及实施原则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对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路段,采用交通工程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并结合日常养护工作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的工程。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按照“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针对整治路段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并注意避免只侧重被动防护而盲目设防或过度设防,对环境及景观造成破坏。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公路交通水平。

2、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现状及处置措施

公路设施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十五期间,我市抓住公路发展的大机遇,公路里程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受资金、环境、理念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公路交通在质量和功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全面支持大流量、高车速的交通发展需要。依据现有道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我市干线公路主要存在以下几类主要安全隐患,及针对安全隐患的主要处置措施。

2.1急弯、连续急弯

急弯路段主要安全隐患一般是视距不良或车速较快,易造成两车相撞、单车碰撞山体或车辆驶出路外。

处置措施:①、设置转弯和事故多发警告标志②、设置限速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限速标志③、路侧设置线形诱导标④、路面中心标线采用连续黄实线⑤、弯道外侧路面加宽⑥、路侧危险程度较高或事故频发路段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⑦设置减速振动标线或其他物理减速设施

2.2桥头接小半径曲线

桥头接小半径曲线路段主要安全隐患一般是车速较快,以碰撞桥头和冲到桥下为主,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处置措施:①、桥头设置警告标志②、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在桥头设置护栏③、曲线外侧设置视线诱导设施④、车速较快的桥头路段提前采用强制性减速设施⑤、设置减速振动标线

2.3陡坡、连续下坡

陡坡、连续下坡路段主要安全隐患一般是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发生率较高,事故结果严重。

处置措施:①、设置警告标志、②、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线、减速设施③、事故频发路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失控车辆的制动要求时,可在避险车道端部设置柔性防撞设施④、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⑤、设置减速振动标线

2.4路侧险要路段

路侧险要路段主要安全隐患是车辆驶出路外事故。

处置措施:①、设置“超速危险”等警告标志②、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③、设置视线诱导设施④、根据历史事故资料设置强制性减速措施

2.5平面交叉路口

平面交叉路口主要安全隐患是混合交通量较大,车速较快造成人车相撞、车辆对撞,事故后果严重。

处置措施:①、主路设置警告标志、支路设置让行标志,增加渠化标线②、在事故率较高的非信号平面交叉和人行道口前设置黄闪信号灯③、视距不良的平面交叉应清除影响视距的树木或建筑④、支路设置强制性物理减速装置

2.6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

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安全隐患是快速行使的车辆和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相撞。

处置措施:①、穿越集镇和村庄路段,设置限速标志、村庄警告标志或注意行人的警告标志,易超速路段设置强制性减速措施②、穿越学校路段应设置强制性减速措施和设置人行横道线③、在横向干扰严重的事故多发地段可设置护栏等隔离设施④、街道化比较严重的路段设置黄闪信号灯或安全岛

2.7公铁立交

公铁立交的主要安全隐患是失控的车辆冲出路外,跌落在铁路上引起二次事故或影响铁路正常运营。

处置措施:①、完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②、设置防撞护栏和防护网③、设置必要的减速设施④、设置视线诱导设施

二、特殊安保点处置实例

国道312线信阳市固始县黎集段(里程桩号K651+050~K651+310),此路段为国道穿越黎集乡镇路段,路线为坡度为7%的陡坡路段,陡坡结束处接街道平面交叉。此路段交通状况复杂,混合交通量较大,下坡车辆行使速度过快,行人、车辆与本路段高速行使车辆相撞,频繁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给沿线乡镇居民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本次采用处置措施为:①、在进入街道处设置村庄警告标志和限速标志②、在陡坡坡顶处设置减速振动标线、事故多发警告标志和陡坡警告标志(注明坡长、坡度)③、在街道平面交叉前设置黄闪信号灯,支路上设置橡胶减速路拱和减速让行标志,增设平面交叉渠化标线④、在陡坡结束处设置事故多发警告标志和陡坡警告标志⑤、在街道结束处设置村庄警告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

处置前后事故对比:处置前2005年全年发生事故7起,伤16人,亡7人,其中两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6万元;处置后2006年全年发生事故2起,无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万元。处置后效果显著,达到消除隐患,珍视生命的目的,为当地居民生命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减少巨大经济损失。

三、小结

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要措施,达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同时为社会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就是提高行车安全性,让司乘人员在公路上走得安心,走得放心,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使公路成为社会发展的黄金丝带。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实施保障系统 篇7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经费 策略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为了适应所面临的激烈国际竞争,从1999年开始我国对高校招生实行扩招,全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超常发展的阶段。仅2005年到2010年6年间,普通高校从1792所发展到2358所;招生人数从504.46万人增加到661.76万人;在校生人数从1561.78万人增加到2231.79万人(见表1)。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育投入的增长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资源极为短缺,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和有限财力的矛盾非常突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大学的发展碰到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同时,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资源又存在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事业单位,是一个纯消费部门,经费由国家拨,没钱就向上要,在经费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伸缩性,高校由于长期缺乏自身平衡预算的压力,理财的能动性不强,没有形成对经费使用效果进行考核与衡量的机制,在经费的使用上大手大脚,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与浪费,这一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了资金紧张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一、高校教育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般的高校在年度预算执行完成后,对经费项目执行结果缺少考核,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合理开支经费和节约使用经费的单位没有进行必要的鼓励,调动其合理使用经费的积极性;院(系)或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制形同虚设,对违规使用经费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没有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对其经济效益缺少必要的考核,或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预算目标不科学,预算资金在各院(系)、部门间的分配时,只考虑院(系)或部门人员和学生规模的因素,并没有考虑到各院(系)、部门的绩效情况。只注重投入,而不注重产出。由于无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全校普遍存在轻视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观念的现象。各院(系)、部门基本上依照学校下拨多少经费,办多少事,钱不够伸手再要,既无长期打算,又无通盘筹划,经营理财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成本核算。造成投入不讲效益,花钱不精打细算,大手大脚,浪费严重。同时由于高校水电费、邮电费等办公费直接由银行代扣的支出项目,没有按院(系)、部门进行管理,预算管理的责任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绩优没有奖励,绩差没有惩罚。造成各院(系)、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无力跟踪查效,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

2、在预算管理中对“人”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预算只是财务部门一家之事,参与预算编制的一般为与财务事务相关的人员,缺少了解高校运行及建设发展的相关人员参与预算研究。尤其是预算编制及调整缺乏自上而下的动态化真实数据,编制预算人员对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及变化情况的了解有较大局限性,缺乏缜密、科学的论证,使预算不切实际。同时,高校在制订预算时,多数是根据高校总体经费规模的大小,结合各院(系)师生人数、工作量等情况直接确定各单位各项目经费预算,很少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在预算执行上,没有要求部门编报经费使用计划,也无法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在预算考核上,未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评价,容易造成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力的情况。

多数高校都没有实行职工参与预算指标的制定,预算执行中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较少理会等。这种情况下制定的预算指标如果高不可攀,职工就往往缺乏信心,对领导班子产生疑虑,一旦未达目标,易造成人心涣散。相反,如果预算目标松弛,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院系和广大教职工是高校预算的实际执行人,没有他们的认同和参与,预算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将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或者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抵触。因此,经费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活动,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发挥每个教职工的优势,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将职工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做人的工作,始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使高校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二、高校教育经费预算实施保障策略研究

1、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

(1)严格的经费预算编制约束机制。为了管好用好预算经费,要建设严格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首先,每年确定预算时,依据国家下达的预算拨款数额,给各系部下达预算指标草案;其次,各系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编制本系部预算并上报学校财务部门;再次,学校财务部门结合高校的经费来源及实际情况,汇总编制全校的经费预算,并呈交校务委员会研究审批。校务委员会由30人组成。其中,15人为有学术成就的著名教授,15人为行政管理和教辅人员。校务委员会每四年改选一次。全校的每年度预算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方能有效。若预算一旦讨论通过,谁也无权进行变更或调整。高校的预算草案出来后必须向全校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每个教职工都可以对高校的预算发表意见。预算正式通过后,也必须向全校公布,便于全校教职工监督执行。

(2)严格的经费预算支出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经费预算支出约束机制。如预算支出遇到特殊原因可能超支时,财务主管、分管财务的副校长乃至校长都无权做出调整预算的决定,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研究批准。为了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校务委员会一般每两周占用半天时间,专题研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3)严格的经费预算追加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经费预算追加约束机制。如高校突破经费预算时,一般都不给予追加,除非遇到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颁布教师调资等情况,国家方给追加经费预算。由于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具有较强的约束机制,各系部都能根据预算指标合理安排,量入为出,不突破经费预算,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

2、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实施经费预算管理有利于高校加强内部管理。但是高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并不具备自行机制,不是无条件就可实现的。高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内在功能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作保证。

(1)树立“以高校战略为基础”的理念。在没有高校战略的环境下进行预算管理,会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高校发展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这样的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预算管理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反映,是落实高校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高校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认真进行充分调研和资源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这样可以使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2)树立“预算与实践相联系”的理念。很多高校以历史指标值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值,而没有认真地对高校的未来发展作评估,使得预算指标值缺乏客观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员工的有效基准。

(3)树立“考核与奖惩是生命线”的理念。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以便奖勤罚懒,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共同努力,确保高校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执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并且在以考核结果来执行奖惩时,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了客观原因对绩效的不利影响,故意回避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或者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流于形式。

(4)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使用者、顶算的执行者、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也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高校的预算工作便无法搞好。由于预算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预算管理不可避免地涉及道德问题。比如,不少部门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在制定预算时经常表现出本位主义的思想,做出较为宽松的预算,这违背了预算指标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缺乏道德意识的预算管理必然影响预算工作的质量。另外,在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级员工参与预算工作,培养他们主人公的意识,不给员工造成一种强加的感觉。

推行预算管理要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的高校计划管理形式,因此摆正高校管理地位,更新高校管理观念至关重要。要真正树立起现代高校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和资源整合式的信息管理的观念,真正认识到高校内部管理资源的优势在于单项职能管理的差异,从而系统地看待高校内部管理问题,真正认识到管理出效益是一种观念而不仅是流于形式的口号。

【参考文献】

[1] 张静文: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4(2).

[2] 孙培清: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王巧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党政论坛,2005(4).

[4] 贾卫华、曹康平:香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考察及借鉴[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

[5] 赵勤: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8).

上一篇:提高图像清晰度下一篇:企业员工的差异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