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实施保障

2024-05-17

规划实施保障(精选8篇)

规划实施保障 篇1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要充分认识推进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建立协调机构和机制

建立健全国土规划的组织机构,由省人民政府组织成立多部门、各地方参加的规划委员会,或者在现有的城乡规划委员会中增加履行国土规划管理的职能。该机构向省人民政府负责,对具有区际意义的城市定位、工业项目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协调和监督。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在空间规划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举行联席会议审议并进行裁决。聘请专家组成规划委员会顾问组,对需要提请规划委员会审议的事项,提供咨询意见并作为决策参考。做好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加强国土规划与各项规划的协调,特别是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的协调。在国土综合功能区域划分方案指引下,统筹全省国土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建设重点等内容的空间落实。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专家咨询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的协调、咨询和论证工作,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协调过程中,规划之间要相互参考和借鉴,避免原则性、根本性冲突。对有分歧的地方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在得到相关规划主管部门的认同下,对本部门规划进行调整。对仍有争议的事项提请规划委员会进行协商或仲裁。在达成一致后,进行部门会签和社会公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纳入绩效考核政策体系

把国土规划的实施情况作为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各级政府应按照全省国土综合功能区划和功能定位,履行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自觉把国土空间的开发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于优化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环境改善程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程度等指标。对于发展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产业配套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控制耕地总量的执行能力等指标。对于保护类国土功能区,要着重考察干部和地方政府的水源地和林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改善水平等指标。实施差异化土地政策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对不同类型国土功能区实行严格分类的土地用途管制。全省和跨地区的土地使用项目,其土地使用功能合理与否须经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国土规划审核。各地市用地项目功能须经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国土规划审核。设立区域产业用地门槛,通过价格和税费调节机制,遏制土地粗放浪费,鼓励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针对广东省国土功能分区的具体特征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差异性,对优化类国土功能区要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措施。严格限制新设开发区的数量和面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优化独立工矿用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等用地。对发展类国土功能区要适当扩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积极保护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对保护类国土功能区要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巩固园地、林地和牧草地,限制独立工矿用地。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完善人口、产业、投资和财税等区域政策,是促进空间均衡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人口政策要按照人口转移战略的要求,鼓励在珠三角和两翼沿海重点发展区和韶关适度发展区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有序引导珠江三角洲(核心)优化提升区的人口增长。产业政策要引导珠江三角洲(核心)优化提升区转移占地多、消耗高、污染重的一般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空间均衡开发必须以实现国土综合功能分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完善投资政策和财税政策,加强生态环境约束的作用,实施必要的生态补偿措施和投资政策倾斜。投资政策要支持两翼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财税政策要向北部生态安全保障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发挥生态环境的约束功能,引导北部生态安全保障区等发展绿色产业,限制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产业发展。鼓励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山区人口自愿、平稳、有序地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建立健全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对承担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责任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给予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健全监测评估系统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和定期评估制度。实行专项检查与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通过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扩大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范围,及时制止违反国土规划的行为。每年完成监测评估报告,定期公布各地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规划执行情况和监测结果,对规划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监测评估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规划实施中信息采集和管理、动态过程监测和模拟、规划修编的辅助决策。完善省、市、县三级国土规划主要指标动态监测的衔接与国土数据的查询、分析和管理,实现国土规划数据的日常采集、112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汇总、传输、管理和共享,包括与其它部门的数据共享、政府不同部门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国土规划的宣传

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国土规划学习讨论活动。组织编写相关学习材料,抓紧制定学习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使之纳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照检查各地区、各行业规划同国土规划的差距并进行调整。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和宣传规划,使全社会认识国土规划,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是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为实现全省国土规划总体目标,开创新局面,建立新业绩,铸造新辉煌。

113

规划实施保障 篇2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 上轮土地规划的实施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耕地保护的目标难以完成、建设用地突破指标、土地整理复垦规划难以实施、土地利用粗放浪费、节约集约程度较低、土地规划频频修改, 这些都使得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遭到质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重要目标的实现。

一、规划实施“难”的原因

(一) 内部原因

这主要是规划本身的原因。由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原因,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前瞻性与动态性以及科学性与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导致规划实施难度较大。

1. 规划编制过程不规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速度缓慢, 时间跨度太大, 几年后完成的规划与实际土地利用相脱节;规划编制程序单向化, 从上而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导致上下信息不对称, 规划之间难以协调;规划编制过程公众参与不够, 精英规划难以得到广大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2. 规划前瞻性和动态性不足

土地规划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而土地利用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复杂系统, 其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决策过程, 因此, 土地规划的制定也应该是动态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 社会矛盾多发,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规划前瞻性不足。然而, 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动态的实施评估和快速修编机制, 导致土地规划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难以起到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

3. 规划缺乏科学性与操作性

由于上轮规划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基础数据不准确、专题研究不充分、指标分解不科学、规划弹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建设用地安排不合理, 造成规划目标难落实。指标分解不合理, 造成经济发展快速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够用, 出现大量违法用地;而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建设用地指标分配较多, 土地利用粗放。

(二) 外部原因

这主要是土地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因。在土地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实施直接手段的束控无力与间接手段的引导缺位, 是导致土地规划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直接手段束控无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直接手段即土地利用控制, 也是传统手段。主要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计划、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审查、基本农田保护区审查等。在我国, 土地利用控制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上。

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灵”, 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采取的行政干预手段, 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土地规划实施的主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地方政府, 二是土地利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地方政府在土地规划实施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表现为企事业单位法人和自然人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或者土地整理复垦。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存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由于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考虑全局的、整体的利益, 对地方利益考虑较少。尤其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安排多是指令性的。众所周知, 建设用地开发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也容易出政绩。而目前财政上的分税制使得地方政府可以在完成上缴任务后获得相当大份额的财政剩余,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建设用地开发时比较积极, 相比之下, 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时就没那么积极了。

因为涉及自身利益, 地方政府必然在实施过程中主动或被动使用自己的权力, 使得土地规划朝着有利于地方政府利益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违反土地规划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更没有一套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这种情况下, “长官意志替代规划控制”、“规划跟着项目走”、“非法批地”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对于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而言, 也存在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的状况。我国建设用地的审批报件繁多、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 据了解, 一个建设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完备需要盖50多个章, 至少需要1~2年时间才能完成。而目前的土地规划实施监督中, 对违法用地的处理缺乏具有执行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依据, 最后的处理结果通常是罚款和补办手续, 对于违法用地的个体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失。因此, “未批先建”甚至“私自建设”的情况比较普遍。

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间接手段引导缺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间接手段, 即引导手段, 指除直接行政干预外, 政府为引导下级政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发地按照土地规划目标进行土地利用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主要包括财政、经济、舆论引导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土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仅靠市场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需要靠土地利用规划这只“有形的手”来调控。但是,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尽量利用市场机制, 即政府能用市场方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时, 应尽量利用市场方法。只有市场无法解决时, 政府才用行政干预的方法来解决。而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的影响, 在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 我们习惯了行政为主导的直接手段, 表现出过多的行政思维及行政干预, 而忽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如:指令性的下达耕地保护指标, 缺乏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使耕地保护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建设用地开发者也不用付出应有的代价;现行的地价和税收政策难以发挥引导微观主体合理利用土地的作用等。

在一定意义上, 地方政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是经济人。由于经济人的行为选择是有限理性的, 因此, 在进行土地利用时, 他们都会考虑利益。利益关系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问题的主要根源。在缺乏经济引导的情况下, 必然存在着许多“强调各自局部利益, 忽视整体共同利益”的现象, 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走样。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开发的冲动增强, 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导致建设用地指标频频突破, 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难以实现;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得不到鼓励, 而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得不到限制, 导致土地利用向粗放、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向规划使用方向和目标发展。如:各地为扩大招商引资, 发展地方经济, 争相“改善”投资环境 (主要是降低地价、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大兴开发区建设等) , 出现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被突破, 一方面土地低效利用、重复建设、闲置率高的怪圈, 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历史不长, 社会参与度不高。规划成果的公示、宣传推广工作相对薄弱, 社会舆论引导不够, 导致公众对土地规划的认知程度较差, 加上法律意识淡薄,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实施。

二、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

构建土地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必须内外兼修, 束导并举,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土地规划科学技术研究

结合我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和方法, 完善规划体系和规划理论, 规范规划程序, 制定规划标准, 改进规划方法和规划手段, 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操作性。特别是要深入规划预测方法的研究, 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强指标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使指标分解更科学、可行;创新土地利用分区和管制规则 (如本轮规划划定了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 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土地规划实施评估技术的研究, 充分利用“3S”技术, 实现土地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评估,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快速修编技术。

(二) 提高土地利用控制能力

完善土地法律法规, 加强土地规划方面的立法, 建立国家级的土地规划法律体系,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在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 制定操作性强的地方性配套法规尤为重要。

严格土地执法, 加强土地执法监督, 建立全社会监督规划实施的机制, 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土地利用违法违规行为, 使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查处, 形成“懂法规, 知规划, 举违法, 保实施, 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严肃年度用地计划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科学分析预测, 严密论证, 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

完善用地审批制度, 规范审批程序, 改革审批方式,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 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时滞带来的消极影响。

建立土地规划实施监测、评价、调控运行系统, 实现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 改变传统技术和管理模式, 提高决策速度和决策的科学水平。近期要加快“金土工程”建设, 打造国土资源综合监管技术支撑平台。

(三) 创新规划实施引导机制

在土地规划实施过程中除了考虑全局的、整体的利益外, 还必须考虑实施主体的局部利益, 切实注重利益的调配,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 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 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 充分运用经济、财政、金融、税收杠杆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 引导土地合理利用,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如改革土地使用政策、实现指标跨区县调配等。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制定适应不同地区的财政政策, 如改革土地收益分配政策等。

建立由第二财政到公共利益的土地储备制度, 真正发挥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 以促进各项规划指标的落实。

健全土地税收政策, 通过减免或增加税费政策, 明确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或用途差别, 引导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自觉履行土地规划。

完善土地金融, 通过解决资金短缺, 加快资金周转, 促进地产经营市场化, 优化资源配置。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 也是完善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做“实”公众参与, 宣传土地法律法规, 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 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

综上所述, 要确保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必须内外兼修、束导并举, 构建以技术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为主导、以行政为辅助、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万茂.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2.16

[2].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3].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孟晓晨赵星烁.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7.21

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而开展土地利用规范管理保障措施研究,制定具体有效的保障措施,对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濟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规划的内涵

土地规划又称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以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所作出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二、目前规划编制保障措施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自身。从规划编制自身来说,第一,规划实施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但大多属于纲领性文件,缺乏详细规定,总体法制体系还不完善。第二,规划理念计划性太强。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控制,无法精确衡量用地需求,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第三,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中的行政手段不健全,年度计划指标的设置、编制方法、内容不能适应下级实际的需要。重编制轻实施。实践与规划不吻合,事前调控容易变成事后统计,存在计划外用地、超计划用地现象。第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技术保障上也存在问题,各地由于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设备也千差万别,这导致基础数据库无法完善。第五,规划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够深入,很多公告的发布仅仅是走过场,公众参与热情极低,只是规划的被动接受者。

2规划实施过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首先,实际用地情况与规划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指标无法与实际用地需求完全吻合,一些地方为了自身发展,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实际占地会超出规划指标,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相应的达不到要求,或者会在地类内部做一些调节;第二,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和机制,由于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才进行了两轮,对规划实施的重视程度也只是在新《土地管理法》颁布以后才有所提高,全国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国家也未颁布相应的评价标准。第三,规划实施的经济保障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国规划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行政手段,市场手段运用严重滞后,是规划与市场缺乏有机结合,建设用地的市场配置比例较低。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措施体系的构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保障具体措施的研究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为基础,以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为基本目标,遵循其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在其基本思路指导下从法律法规措施、经济手段调控、行政管理措施、社会监督措施、科学技术支撑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配套法规如规划实施条例或办法,提出有关规划实施机构、管理程序、实施效果评价、监督管理、规划调整、违反规划的强制措施等具体规定来保证各级规划的落实。当然,国家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也应是法律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构成完整的规划实施法律保障体系的基本条件。

2规划实施的经济保障。通过价格、税收、市场、惩罚等手段调节社会对土地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以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同时要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改革和完善地价政策体系,国土资源部门应定期更新并公布基准地价,建立健全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交易地价、评估地价的监督,完善地价、土地租税费政策,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3规划实施的行政保障。依据规划和有关规定,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_其主要指标包括农用地转用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和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加强项目用地预审的各项制度建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前,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四、结论

规划实施保障 篇4

办学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治校方略,创一流学校,育合格人才。总体目标

确保德育的首要和教学的中心地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师素质全优化、教育教学特色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把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市、区级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

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目标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达到一流的管理水平。2.依法管理,巩固“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创建成果。3.以各方面优良的业绩,创建“区文明单位”。保障措施

1.坚持制度管理,规范行政管理操作 ①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导向

不断完善和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择优汰劣的用人机制。②完善管理机构,实施分层管理

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多层次、立体型的管理网络,明确责任目标,提高管理效率。③推行全员聘任,增强竞争意识

按照公正、平等、择优、契约的原则,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教职工全员聘任机制,科学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实现各类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④加强岗位考评,改革分配制度

1.根据教职工不同岗位,从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期末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坚持“多劳多酬、优绩优酬”的原则,对“爱事业、满负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职工给予物质奖励,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坚持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健全管理系统,实现民主管理

健全校长办公会议、行政工作会议的决策系统,重大事项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健全党支部的保证监督系统,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措施的落实;健全教代会民主管理系统,使广大教职工行使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

落实校务公示制度,通过宣传橱窗、会议座谈、通知文件等渠道,及时报道与公布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增强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3.坚持人本管理,全面关注教师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全面关心和尊重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需求,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目标

1.打造一支团结勤奋、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2.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业务精湛、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3.培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型、研究型、改革型相结合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区级学科、学术带头人2-3名。保障措施

干部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行政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现代教育管理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2.加强调查监督,改善工作作风

继续开展行政听课、师生座谈、问卷研查等各类调研活动,深入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一线,察民性、听民声、解民忧,把师生动态为第一信号,师生意愿为第一准则,师生利益为第一目标,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的意见和监督,以干部 的工作作风带动学校的“三风”建设。3.加强工作考核,优化管理过程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民主测评,不断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铸造师德师魂 ①加强师德教育

组织以“关爱学生、珍惜岗位”为内容的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倡导“爱生、敬业、奉献”精神;开展师生“结对帮教”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签订行风 建设责任书,拒绝有偿家教,杜绝变相或变相体罚行为;以“文明施教、精心执 教、廉洁从教”的良好师德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②树立名师典范

通过通报表扬、记功授奖等形式,大力弘扬名师风范,推广成功经验,促使广大教师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③重视社会监督

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强化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觉、自律意识。

2.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执教能力 ①营造书香校园

大力倡导“兴读书之风,悟生命之意”,开展集中心小学习与分散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实施学习任务驱动策略,强化教师的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提高教育智慧、改善思维模式。②开展专家引领

邀请专家学者讲学指导、组织教师教育理论学习、鼓励参加教育培训和学历进修等专业引领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③实行同伴互助

开展新老教师“结对互助”、备课组集体备课、教育教学论坛、学术沙龙活动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水平,实现教师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3.实施“名师工程”,构建人才高地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①根据“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才”的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实行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的新老教师“结对帮教”、教育教学工作汇报、行政跟踪调研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跨越式成长。

②组建“教改研修班”

组织学员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③加强学科带头人的管理

要求各级学科带头人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努力构建自己的经验系统,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指导和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完善学校《学科带头人考核条例》,严格执行学科带头人年度考核评比制度。

三、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目标

1.巩固区德育先进学校成果,深化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评价的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2.杜绝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或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发生,确保师生犯罪为零。保障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全员育人水平①加强教师德育培训

开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为内容的师德建设活动,增强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和责任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教育专家讲座、教育交流研讨等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②加强班主任培训

组织班主任业务培训、结对互助、管理论坛、经验交流、业务评比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③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培养

定期开展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他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加强德育网络建设,构建全程育人机制 ①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网络

由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构成,签订德育目标责任书,明确德育目标,细化、实化、优化德育工作。

构建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德育网络

由学校团委、少先队、年级学生干部、班级班委会构成,通过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常规管理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路路通、家访信访、校长信箱等交流平台,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邀请派出所、医院等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卫生保健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创新教育,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联教,优化社会的育人环境。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面育人氛围

以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主题教育,“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校运动会、艺术节等 3

校园文体活动,青年志愿者社会公益活动等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黑板报等为媒介,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先进典型、传播精神文明,4.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着眼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校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不断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心小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提高效率,增强效果。

5.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规范德育教育工作

完善学校的各类常规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值日班长制、常规检查制、优胜红旗流动制、先进班级评比制、行政值班巡查制、重大事件报告制、责任事故追究制等,严格规范德育工作。

6.加强德育内容建设,丰富德育教育内涵

开展以爱国家、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爱师长等“五爱”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断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实、进”的健全人格。7.加强德育渠道建设,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①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

树立“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学思想,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②重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班队活动、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等,促进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③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

加强与各村委会、街道联系,利用社区的人力、智力和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假期社区教育活动,保证学生离校不离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8.加强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四、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构建适合实际的课堂创新教学 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各年级的教学质量保持区上游水平。

3.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保障措施

1.强化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①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中有关“教学目标管理”的规定及学校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各学科教学计划目标,加强对教师教学目标实施的检查和目标达成的考评工作。

②加强教学“六认真”督查

根据教学“六认真”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重要环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常规的严格务实。③加强行政教学调研

有计划地开展年级、班级、学科等不同层次的行政教学督导工作,通过随机听课、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审视存在不足,研究解决策略,落实整改措施。2.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①优化课堂结构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②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树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观察和分析学生情况,针对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建立符合学生和班级实际的培优补差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3.完善课程体系,凸现教学特色 ①执行课程方案

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并努力使师资、教材、设施充分适应各类课程的要求。②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上级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构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创造条件。③开发校本课程。

积极挖掘象棋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我校教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4.应用现代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使课堂教学更充分地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特征;积极开发和收集各类教学软件、教学课件和优秀案例,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库,实现校内乃至区域内优质资源的共享。

5.实施义务教育,推动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适龄学生学区内就近入学、免费教育;实施扶贫帮困工程、实行学生合理分班、教师循环教学,保证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五、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目标

1.构建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2.积极开展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形成市、区、校三级课题体系,力争研究课题在市、区级获奖,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保障措施

1.加强校本领导,促进教科研建设

建立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教务处、教科室一块抓的校本管理网络;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的校本教体制,加强对学校教科研的管理、督促和指导,促使校本教研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

2.完善校本制度,确保教科研质量

制定和完善教师培训学习制、听课评课制、外出培训交流制、教研课题管理制、科研成果奖励制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

3.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科研能力

注重校本教研培训与平时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家讲 5

座、案例分析、讨论研讨、学术沙龙、课题研究等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提高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4.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档次

加强对教研课题的过程管理,确保立项各级研究课题的顺利完成;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努力形成市、区、校三级课题体系;教研课题以课程改革为着眼点和研究方向,重点是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机制的研究、以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研究等。

六、校园建设工作 校园建设目标

做好学生宿舍、学校食堂、幼儿园的新建工作。

以新建为契机,大力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特色校园建设,争创绿色学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合格图书馆、合格实验室。保障措施

1.加快校区建设,迎接学校新一轮发展

根据基建工程的相关规定,对新建工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校园建设,创建特色校园 ①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建绿色学校

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把学校建成一个集教育性、观赏性、休闲性于一体的花园式校园,成为校园建设的一个典范,反映我校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

加强教育硬件建设,实现各类教育设施的标准配置,努力创建合格实验室、合格图书馆等。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巩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成果

进一步加强交通、卫生、教学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规避能力;实行安保公安联网、行政挂牌巡查,学生佩卡出入,人员登记进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教学秩序。3.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的业绩挂钩,实行奖惩兑现。4.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健全学校财产、教育设施的使用、检查、保养、维修责任制,加强对各类校产、校具的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损耗率。

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篇5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情况,按照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收入分配三大主题,深入研究劳动保障事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与政策框架,努力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完善“市场引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就业机制,促进广大职工工资能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适度增长,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努力促进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体任务和指标:

1、就业再就业方面

截止“十一五”期未,各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建立,全县提供就业岗位数75600个,实现净增就业31500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69.08%和41.63%;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0名,其中“4050”人员1030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 —45.07%、—59.56%和—43.25%;新增劳务输出7.5万人,比“十五”期间增长6.23%;开发社区就业岗位7.56万个。

2、社会保险方面

2010年未,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50000人,保费收入达11000万元,支出达15500万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数达18100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5.64%、11.61%、13.11%、10.96%和9.26%,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16050人,保费收入4560万元,年均增幅12.12%,支出4560万元,年均增幅13.05%,人员参保覆盖率100%,享受待遇人数达2235人,养老金支付率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8000人,缴费人数达5000人,保费收入400万元,支出300万元,基金结余100万元,享受养老金人数达9000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为9.10%、40.88%、3.99%、6.79%、1.71%和40.23%,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3.3万人,保费收入760万元,年均增幅分别为0.72%和1.93%,保费支出760万元,年末登记失业人数达3000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十一五”期间,5年征收失业保险费3260万元,支出4054万元;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达60000人,缴费人数达48000人,保费收入达4800万元,支出达4770万元,基金结余3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7.09%、10.07%、10.68%、12.56%和—38.68%;工伤保险 参保、缴费人数达21000人,保费收入达170万元,支出17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8.76%、8.76%、19.76%和39.66%,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21000人,保费收入达150万元,支出15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11.66%、11.66%、37.97%和75.54%,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3、劳动合同与工资方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要基本覆盖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和所有劳动者;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支付制度;职工工资年增长11%。

4、技工教育方面。“十一五”期间,技校职业教育招生263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5%以上;创业培训860人,成功创业率达到90%;所有培训人员都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主要政策措施

1、加大“三个力度”,努力扩大就业。

(1)加大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困难人员再就业。继续采取政府补贴就业岗位、提供免费培训、结对帮扶、接续社会保险等措施,健全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登记管理、援助岗位采集和再就业援助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三项常规工作制度,推进再就业援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长效援助机制。积极组织就业再就业政策法规宣传,着力解决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加强与工商、税务、城建、金融等部门的沟通,进一步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困难人员再就业。

(2)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促进城市新增失业群体就业。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与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结合起来,组建社区劳务派遣企业和劳服企业,促进城市新增失业人员就业。

(3)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就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方法,重点抓好15个乡镇人保中心培训基地基础建设,在县“一城四区”和中心镇积极培植转移载体,吸纳和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发挥劳务信息员自身优势,及时准确收集、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大力开拓新的劳务市场,每季度举办一期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组织化程度达50%以上。

2、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社会保险法制意识。以“依法参保缴费,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大力宣传“一法六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及社会保险法律知识,宣传依法参保先进典型,增强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参保缴费的守法意识,自觉及时登记参保缴费;增强广大职工保险维权意识,支持社会保险工作;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主动关注社会保险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全方位联合推进,建立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社会保险扩面源头引领机制和辖区监管制度。通过乡镇、园区管委会、部门督促所属企事业单位依法参保缴费,并依法为编外人员办理参保手续。二是完善社会保险登记查验制度和联合稽核制度。加强工商、地税、安监、质监、民政、文化、教育、卫生等政府部门配合,在审批、办理企业、社会团体、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相关手续时,督促、告知用人单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变更手续,并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信息共享。同时,财政、地税和劳保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联合稽核,确保应保尽保、应缴尽缴。三是实行社会保险费核征制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对未参保或参保人数不足的用人单位,按照《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的规定,核定其单位应征缴额,下达征缴计划,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对参保单位,依据《江苏省社会保险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规定,开展社会保险信用等级的评定活动,并将评定结果在媒体上进行公示,促进用人单位按实申报、足额缴费。四是加强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自我约束机制。把社会保险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对未按规定参保缴费的,实行“一票否决”,年终“三个文明”考核时不得评先评优。并依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扎实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把未签定劳动合同和未参保缴费的单位列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实施重点监察。

(3)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保险工作

企业养老保险在保证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主要是进一步做好做实个人帐户和加强退休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保证运转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办法;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在扩大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争取政府对农保工作的支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研究和探索失地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参加农保政策和集体补助办法,偿试基金增值运作办法,寻找增值渠道;失业保险要不断化解领取高峰风险,重点向已投产达效的招商引资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拓展,继续做好改制后企业失业保险续接和参保工作,力求应保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要做到“三个突破”,即在着力谋求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参保扩面工作上求突破、在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上求突破、在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服务监督上求突破,进一步完善补充医疗保险的运作机制,探讨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办法,建立并逐步完善基金预测监控制度和预警机制;工伤保险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探索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机制;生育保险要进一步规范政策,努力扩大覆盖面,提高生育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3、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1)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和《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加强《条例》的宣传教育,制定扎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改制企业执行《条例》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用人单位订立、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制度,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集体合同审查报告制度,“十一五”期间劳动合同制度要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2)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一是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全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二在发挥三方机制作用上下功夫,树立三方机制的权威,扩大三方机制的影响力;三是加强三方机制自身建设,把三方机制做大做强,逐步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力量和有识之士吸纳到三方机制中来,形成社会各方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3)切实做好《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企业收入分配的法制化进程,建立企业职工民主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制度;二是加强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严厉查处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指导、调节、监管职能;三是深化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继续推行和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大力推行工效挂钩和工资集体协商。

4、加快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1)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一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参与再就业培训;二是引导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强的创业培训;三是整合全县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劳务输出“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四是将劳务输出培训补贴配套经费列入财政支出预算,加大对劳务输出培训扶持力度。

(2)加快技工学校改革和发展。一是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办学质量,发挥品牌效应,五年内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0.3万人。二是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全县投入0.5个亿,以一流的标准建设学校和添置教学实施。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技工学校教师队伍中现有大专学历的教师90%达到本科学历,现有本科学历的教师10%达到研究生学历,不具备大专学历的教师全部具备大专学历。四是要狠抓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广泛开拓省、市内外和国际就业市场,建立较为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出口”带动“进口”,确保毕业生100%实现就业。

(3)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服务基础性工作。一是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导向作用,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二是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三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逐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督导和社会监督机制。

5、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的能力

(1)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实施全县劳动保障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全面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部门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执政意识。

(2)建立和健全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积极开展行政复议、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和集体讨论决定、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执法案件评议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着力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决定及其他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规范监察执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形成专职、兼职、协理“三员”齐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开通12333咨询热线电话,完善投诉举报查处程序和制度,探索在乡镇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群众举报专查、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检查及书面报告审查等多种工作方式,依法处理各种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6、加强劳动保障基础管理,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

(1)创新管理机制,实行“五险合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步探索建立 “五险合一”的运行机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并向社会公开,所有基础资料、台帐实行信息化管理。具体要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参保代码、统一征收基数、统一征缴环节、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数据信息、统一服务场所。到2007年底,计划投入100万元。

(2)实施金保工程,实现资源共享。“十一五”期间,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是当务之急。要通过2—3年时间的努力,逐步建立覆盖各项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实现县广域网的实时联接,在社区普遍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发布站,实现劳动保障主要业务的全过程计算机管理。

县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县住房保障体制,加快推进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满 足其基本住房需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 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三条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XX县辖区范围内所有城镇 规划区。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第四条 规划依据

(一)国务院及部委的政策文件

1、《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2、《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委《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

4、《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

5、《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2010〕56号);

6、《关于加强廉租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2010〕62号);

7、《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

8、《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计划编制指导意见》(建保〔2010〕91号);

9、《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

(二)省政府及部门的政策文件

10、《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7〕30号);

11、《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0〕53号);

12、《关于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63号);

13、《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通知》(湘政发〔2011〕11号);

14、《关于印发湖南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建房〔2008〕461号);

15、《湖南省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湘建〔2009〕376号);

16、《关于认真组织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湘建保〔2010〕174号)。

(三)XX市的政策文件

17、《XX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市政府令第16号);

18、《XX市廉租住房后续管理暂行办法》(潭政办发 〔2009〕75号);

19、《XX市“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5年)》(潭政发〔2012〕7号)。

第二章 住房保障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

第五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为主题,以深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保障重点,实现“住有所居”。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保障能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继续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着力调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结构,逐步形成符合国家政策、切合我县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体系。

第六条 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目标合理。综合考虑我县住房保障的需求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财政承受能力、住房困难程度、住房支付能力以及土地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平衡政府财力和各项公共支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住房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科学制定住房保障总体及分、分类别的目标。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 区别不同收入层次的群体,优先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区别区域差异,着力解决住房矛盾和困难突出地区和单位的住房问题;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住房保障需求最迫切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实现规划与操作的有机衔接。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住房保障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重、困难多,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和引导作用,落实好土地、金融与财税等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组织机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构

筑住房保障工作“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部门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公平分配,和谐发展。严把收入条件与居住条件的准入关,建立专门机构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对住房保障家庭的资格进行抽查和定期检查,强化退出机制执行力度,实现保障公平;在建设中,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严防保障性住房建设形成人造平民窟。

第七条 总体思路

按照“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对全县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分层次、多渠道实施保障,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章 住房保障需求和保障对象标准

第八条 住房保障需求

根据对全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且人均月收入低于550元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进行的摸底调查,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县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5559户,17851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县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需求将达1万套(户)。

第九条 保障对象

1、具有本地城镇户籍(包括国有工矿企业、国有林场、国有农场、垦区等),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同时家庭人均年收入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 入标准的家庭或棚户区居民。其中,人均年收入低于(含)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为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0%(含60%)的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2、大中专院校毕业参加工作不满5年的新就业住房困难职工。

3、非就业地户籍,在就业城镇劳动关系稳定,有手续完备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外来务工住房困难人员。

4、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危旧房)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保障对象。

5、其他对象。因洪水、冰灾、雪灾、地质坍塌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住房困难须提供紧急住房救助的家庭;因省、市重点公益性事业项目建设中须搬迁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其他需要提供住房救助的对象。

第十条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住房建筑面积低于人均15平方米(含)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第十一条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主要为不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且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低于人均15平方米(含)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

第十二条 城镇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具体标准以当地民政部门会同同级统计部门测算公布为准,每年公布一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类住房保障对象的标准。

第十三条 住房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核认定由住房保障部门会同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审核认定,其中收入状况的审核认定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各乡(镇)、社区民政工作人员进行层层调查、审核认定;住房状况的审核认定由住房保障部门负责调查、审核认定。

第十四条 不同保障类型的保障对象均实行资格审查制度,经年审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则取消其相应保障资格,退出相应住房保障对象范围;经年审须调整住房保障方式和标准的,则取消其原相应住房保障资格,按照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方式和标准提供住房保障救助。

第四章 住房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

第十五条 总体目标

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与实施货币补贴相结合,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结合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建立健全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万套(户),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全县住房保障率平均达到40%。到规划期末,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第十六条 结构目标

“十二五”规划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万套(户),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90户,筹建廉租住房570套;公共租赁住房38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510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3400套;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60户。

第十七条“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

(一)保障性住房计划

单位:万套(户)

年 度

类 别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新建廉租住房 0.006 0.022 0.015 0.008 0.006 0.057

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0.011 0.01 0.01 0.01 0.008 0.049

公共租赁住房 0.002 0.015 0.007 0.007 0.007 0.038

城市棚户区改造 0.04 0.12 0.15 0.1 0.1 0.51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0.02 0.02 0.1 0.1 0.1 0.34

林业棚户区(危旧房)0.006 0 0 0 0 0.006

合 计 0.184 0.187 0.282 0.225 0.221 1.099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需求计划

单位:万平方米

年 度

类 别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新建廉租住房 0.19 0.609 0.415 0.221 0.166 1.601

公共租赁住房 0.0757 0.561 0.262 0.262 0.262 1.423

城市棚户区改造 1.44 4.32 5.4 3.6 3.6 18.36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0.813 0.813 4.063 4.063 4.063 13.815

合 计 2.519 6.303 10.14 8.146 8.091 35.199

(三)保障性住房资金需求计划

单位:亿元

年 度

类 别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新建廉租住房 0.039 0.184 0.125 0.075 0.056 0.479

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0.019 0.026 0.032 0.035 0.04 0.152

公共租赁住房 0.012 0.151 0.079 0.087 0.096 0.425

城市棚户区改造 1.26 4.32 6.075 4.5 4.95 21.105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0.221 0.325 1.95 2.275 2.47 7.241

林业棚户区(危旧房)0.003 0 0 0 0 0.003

合 计 1.554 5.006 8.261 6.972 7.612 29.405

第五章 住房保障建设标准和用地需求

第十八条 建设标准

1、廉租住房。新建廉租住房按照《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 设部等九部委令第162号)规定,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2、公共租赁住房。政府出资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规定,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要完善配套设施,有公共食堂、健身与娱乐等配套设施。

第十九条 建设要求

1、保障性住房要选址合理。选址时,对入学、就业、购物等因素要统筹考虑,尽量在生活、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新建、配建或收购房源。健全社区功能,完善公交线路,降低生活成本,使低收入家庭能够真正安居乐业。

2、保障性住房要设计科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户型设计,注重节约用地,房屋功能齐全,装修简洁舒适,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环境优美,满足住户基本居住需要。

3、保障性住房要节能环保,严格执行安全、省地、节能、环保要求,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规模

2011-2015年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5.2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为3公顷(廉租住房用地计划为1.6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为1.4公顷),各类棚户区改造用地计划为32.2公顷。

第二十一条 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需求。

第二十二条 建设用地供应措施

1、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根据本规划和工作计划,制订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2、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实行行政划拨。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出让方式获得建设用地,产权归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

3、实施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商品房开发小区应按照规定配建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配建套数、建设标准、收回条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并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

第六章 住房保障资金需求和筹集渠道

第二十三条 资金需求

2011-2015年,全县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建设投资需求总额约29.4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共需建设资金约0.9亿元,各类棚户区改造共需要资金约28.35亿元,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约0.15亿元。

第二十四条 资金筹资渠道

1、积极争取中央的财政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和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2、省级财政的补助资金;

3、县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

4、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

5、土地出让总收入中提取5%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

6、地方政府债券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

7、商品住房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异地建设费;

8、保障性住房的租售综合收益;

9、金融机构信贷扶持。银行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贷款期限和利率方面给予优惠;

10、企业和个人合理负担。鼓励各类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或通过危旧房改造,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建保障性住房,优先解决本单位符合规定条件职工的住房困难。在危旧房改造中,企业应多渠道筹集资金,职工应当合理负担。

11、其他资金。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民间资本、房地产信托投资、社会捐助、发行债券。

第二十五条 按照“统一融资、分项建设,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统一资源、统筹还款”的原则,统筹各类资源,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筹措。

第二十六条 建立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账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对各级住房保障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不得违规拆借周转和滞留。

第七章 住房保障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统筹规划原则,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统一政策、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县人民政府成立XX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定、计划管理、宏观指导、监督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指导、建设、监督和管理工作。住房保障工作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要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统一调度、业务指导和督查督办。要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第二十八条 健全责任体制,实行目标管理

建立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县人民政府每年与相关部门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把住房保障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范围,纳入绩效考核,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部门协调、配合、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及资金的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部门)牵头负责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与分配等工作,制定保障性住房的有关政策,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发改部门负责编制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计划,负责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稽察等综合监督管理。城乡规划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选址和空间布局规划、项目用地规划许可、项目建筑工程规划许可的审批。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编制和落实建设用地计划,办理建设用地手续。财政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落实、监督和管理。民政部门负责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协助做好住房保障对象的申请复核审查、年审工作。房产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办理、住房保障对象产权查询、廉租住房小区的后续管理。监察部门负责全面监督、查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负责住房保障对象申请受理、资格初审上报、年审等有关工作。

第二十九条 抓好项目储备,创新保障模式

住房保障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向上级住房保障部门申报计划,为上级住房保障部门提供规划依据和项目储备库,确保计划及时下达、及早实施,健全保障性住房计划管理体制。坚持廉租住房政府投入、集中新建为主的模式,同时积极实施廉租住房产权共有,鼓励住户参与共建;积极推进落实在商品房小区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大力推进购买、改造、改建、长期租赁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整合普通商品房、直管公房、单位自管产等闲置房源,打造政府、园区、企业、社会、住户共同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良好模式。

第三十条 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政策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住房保障税费优惠政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政府组织的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免征手续;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社会捐赠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购置住房作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政策执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和城市建设土地总体规划,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并建立提前科学规划、提前储备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在下达土地供应指标时,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需要。并按照相关要求,实施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凡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新上项目,须按

照规定配建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配建套数、建设标准、收回条件,并在规划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条件中予以明确约定,配建的廉租住房产权归政府所有。确实无法配建的特殊开发项目,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部门)批准后,可实行异地配建。严格落实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提倡和探索住房公积金用来建设保障性住房。提取土地出让收入总价款的5%以上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责,继续坚持以公共财政为主,多元方式筹集为辅的资金保障渠道,并逐年增加住房保障资金的财政预算,稳定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确保住房保障建设的开展。构建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企业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拓宽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

第三十一条 严格项目监管,确保建设质量

住房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项目监管。保障性住房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住房建设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建筑质量。在保障建设品质的基础上,加强质量监管,规范项目现场管理,节约成本,降低材耗。

第三十二条 强化运营维护,完善后续管理

要充分认识住房保障后续管理的重要性,健全保障性住房维护和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维护管理平台。要统筹协调,优先安排与保障性住房项目配套的电力、交通、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邮政等相关配套设施,使其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要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手段和竞争机制,实行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切实搞好保障性住房的运营和维护。

第三十三条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加强舆论引导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住房保障业务系统信息化管理,构建住房保障对象、审核、资金、建设、管理等具体的数据库和住房保障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困难家庭住房状况及其保障情况管理动态化和信息化。完善住房保障统计制度,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定期通报住房保障建设情况,为政府决策、银行贷款等提供参考。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做好信息披露,加大宣传力度,搞好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十四条 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制度以及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划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保障性住房规划的供应模式思考 篇7

住房不平等(HousingI n e q u a l i t y)是社会不平等在空间、社会分配上失衡的具体表现,由地理空间、文化、种族、社会背景差异造成的社会、收入以及财富的不平衡直接导致(Pryce & Sprigings, 2010)。目前国际上将住房公平与人权紧密挂钩。 联合国人居署(UN-H a b i t a t ) 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United Nations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R i g h t s : O H C H R) 在2002 年4 月开展了联合国住房权利项目(United Nations HousingRights Programme: UNHRP)。项目提出将住房权利(HousingR i g h t s)引申为人权的重要部分,要求政府应采取适当的行动推广、确保住房充足的逐步和完全实现(UN HABITAT)。住房权利的建设普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目标。一般意义上来说,住房权是生存权的一部分,主要是指获得住房的基本权利,即任何人都应该现有、任何法律不能剥夺的、不可转让的居住的权力。然而由于各人能力侧重点与表现形式不同,且不同社会文化下由技术信息通路、教育通路、财富通路、权利通路所成就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Bourdieu, 1979) 的持有比重不同,因此社会中总有一部分群体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住房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机构提供有限度的住房保障,来满足社会部分较为弱势的群体人口的住房需求。概括来说,住房保障是政府针对社会中这部分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的支持, 通常以实物补贴或货币补贴的方式保障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住房保障实质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使处于劣势地位的人能获得和改善居住条件” ( 谷俊青,2010)。保障性住房,又称保障住房、保障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住房保障与保障性住房两者的区别在于,住房保障是一种目标,而保障性住房则是为实现住房保障这一目标,通过政府实施的一种公共资源的补贴(或二次调配)的手段。

2 保障性住房的属性

住房的所有权类型可分为私有住房、公共住房与住房混合品。

私有住房, 也就是我国的商品住房,又称商品房,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独享性的商品,拥有者通过货币交换获得房屋的所有权以及出租、销售、销毁的权利。私有住房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不仅是一种消费品,同时还是一种投资品。由于房屋的生命周期较人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长期的消费性,因此住房拥有者可选择通过自己居住、出租部分或完全出售等方式增加收益。私有住房是一种商品,与电脑、衣服、书籍等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在属性上无本质差别,在同种类型的私有住房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与排他性。然而由于住房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必需品,也因此往往被赋予了其他商品不具备的特殊社会与文化价值。

公共住房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给社会最低收入人群居住的房屋,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不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任何人不具有购买、出租、销售、销毁公共住房的权利。由于公共住房的服务群体经济实力有限,不具备进入私有住房市场消费的能力,因此在理想的社会模型下,公共住房的消费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公共住房不是自由竞争品,是在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干预市场重新对资源进行组织分配,从而实现社会公正的物品,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因此,其供应范围须与市场严格区分,其供应数量需经过严密的最优供给计算,过少与过多的供应都会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

住房混合品介于私有住房与公共住房之间。住房混合品是由政府通过实物、补贴或政策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向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社会人群提供的居住房屋。这类房屋的所有权可以买卖的同时也享受政府的特殊福利,因此其既具有商品属性也具有公共性,兼具纯私有住房与纯公共住房的特点而又不属于任何一种。由于住房混合品的特殊混合属性带来一定的价格优势,因此任何进入纯私有房屋市场进行竞争的行为都应视为扰乱市场( 图1-1)。

私有住房、 公共住房与住房混合品是三种具有不同属性的住房产品,尽管他们共同拥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服务人群、供应方式以及与市场关系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应分别建立供应与消费市场,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消费与分配的平衡与消纳。

目前在我国,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属性比较模糊,造成不同属性的保障性住房在同一个市场里流通,扰乱了正常的住房经济秩序。例如,经济适用房社区里居住着宝马、奔驰等名车车主,限价房的申购名单里出现高收入人群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属于制度监管不严格、个人素质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同保障性住房属性的市场流通混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3 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模式

从世界住房市场的分配情况看,主要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新自由主义经济为指导的住房体制,例如美国、英国等;一种是以鼓励多种住房保有权的住房体制,例如德国、瑞士。这两种世界住房市场的形式对于政府管理、民众生活、经济发展担任了不同的意义与责任内容。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住房与城市社会学教授吉姆凯姆尼在其《从公共住房到社会市场——租赁住房政策的比较研究》中指出,采取新自由主义经济(凯恩斯主义)模式和相应住房体制的国家通过逐渐解控抵押贷款市场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者带入了住房所有者阶层。然而以经济利益为驱动、新自由主义经济为指导的住房体制也往往伴随着住房的泡沫经济,住房市场遵循着“猛增-崩溃”的循环中崩溃。以1990年和更为灾难性的2007 年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在2007 年的经济危机中,包括冰岛、波罗的海国家(尤其是拉脱维亚)、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英国、爱尔兰、地中海国家(尤其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采取极端新自由主义经济和住房体制的国家损失惨重。然而相比较而言,在住房领域鼓励多种住房保有权形式的国家(包括盈利性住房和非盈利合作型住房)的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瑞典和丹麦则由于“住房社会市场”的存在,缓冲了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冲击。

吉姆凯姆尼指出:“ 英美为首的统治性话语认为,所有国家的社会住房都将最终走向一种最小化的、参与化的模式,成为作为市场住房补充的社会安全网。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新自由主义租赁住房市场政策是建立在对成本型租赁住房的压制之上,将成本型租赁住房分化出来形成一个国有的、参与化的命令式经济,以保护盈利型租赁住房不受其竞争。社会性住房的建设应将社会目标置于经济目标之上,住房政策的目标不是为了市场利益最大化,而是要通过有效地、与市场原则一致的干扰,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北欧国家的社会性住房便是一例,其不是一种与市场隔离的、残余化的、针对弱势人群的住房,而是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与盈利型住房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的住房,利用其成熟化过程带来的逐渐降低的成本,为人们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住房,同时起到调节市场住房价格的作用”( 吉姆,凯梅尼, 2010)

资料来源:Power,1993,P10

由此可见, 社会发展经济模型及相应的住房市场模式、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模式及相关的住房产品市场占比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规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根本在于如何定义住房这种特殊的物品,明确其规划建设是应以市场利益为价值驱动,以社会利益为价值驱动,还是两者皆而有之。

4 政府主导的住房模式分析

政府引导的保障性住房发展模式主要是对保障性住房体系中,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类型的比例侧重。然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不是孤立而存在的,住房产品的供应除了保障性住房,还包括普通商品房、高档商品房、租赁商品房。对中低收入人群而言,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经济型租赁房共同服务其住房需要。因此,以特定保障房类型作为发展主体,将直接影响普通商品房市场、中经济型租赁房市场及其他保障性住房规模的供应与分配。

各国住房供应的模式与体制包含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对市场如何运行的不同看法。挪威学者吉姆 · 凯梅尼指出, 保障性住房产品提供的规模与种类,从根本上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的互动产物,或形成一种以市场利润为目的、非竞争即补充的盎格鲁- 撒克逊的二元经济体制,或形成日耳曼的单一化市场体制( 吉姆 · 凯梅尼,2010)。从北欧、德国、新加坡等较为成功的住房供应经验来看(表1),鼓励非盈利租赁住房与盈利型租赁住房进行竞争,是降低租金、形成居住质量和租户权利的有力措施,也是减小以经济利益为驱动、新自由主义经济为指导的住房体制对住房市场产生重大冲击的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 在了解中低收入人群对住房的需求规模后,当地政府应首先明确经济发展模型及愿景,同时结合自身财政能力、多元化资金来源、本地文化及人口特点对保障性住房的类型进行分步骤的引导,而不是只看结果不注重背景分析,盲从于某个经济发达国家、某个经济发展阶段、略具局限性的当地经验。因此研究将首先提出保障性住房的搭配模式,结合本地人口需要,明确适宜本地发展的住房供应模型,同时进行经济成本核算,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模式。

目前, 滨海新区中低收入人群可选择的住房产品包括:普通商品房、经适房、普通限价房、定单式限价商品房、市场租赁房、公共租赁房(蓝白领公寓、建设者之家、政府公屋)等住房产品。其中普通商品房、政策性商品房提供住房所有权,而市场租赁房、公共租赁房(下文统称租赁房)提供住房租住权。根据住房产品在不同发展导向、社会发展阶段、当地文化方面因素,提出社会模式、现实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模式框架(表2)。

5 市场需求主导的住房模式分析

在明确住房供给模式的框架后,研究从人口结构为切入,判断滨海新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主体,明确各类住房占比,并计算在适宜住房模式下,各类保障性住房规模。

首先, 新区年轻化、 教育程度中等(优于天津市内)、外来人口收入中等为主的人口构成决定了新区不可能以仅仅服务低收入、户籍人口的廉租房为供应主体。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过于促进扩大公共租赁房保障范围,容易造成一部分人群对社会的过度依赖,阻碍了人口向上流动的社会价值链。因此,研究首先排除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

注:2005 年为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万人)

其次, 根据滨海新区人口研究,随着新区产业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将转化为常住人口,人口定居、购房的趋向性应更为明显。未来20 年内,外来人口的增速以及机械增长率将逐渐减缓,新区将逐步由劳动力密集的工业区转型至综合功能城市地区转型,公共租赁房过渡性、阶段性的特点,也无法完全满足未来人口定居稳定的居住需求。

结合生命周期与住房需求的分析结果,研究判断,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形成的社会财富积累集中于年轻个体、商业投资环境不稳定造成固定资产的投资倾向、租赁制度及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物权所有的消费习惯优先于租赁习惯等因素作用,住房所有权仍将是人们考虑居住的首选。

滨海新区人口年龄结构趋势显示(表3),新区25 ~ 39岁人口在2015 ~ 2025 年持续增长,尽管2030 年增长开始放缓,但长达20 年的人口红利期仍保障了新区人口增长及相应的住房需求的稳定增长。换句话说,25 ~ 39 岁的住房消费主力新区对于商品房的需求(包括政策性商品房及普通商品房)将长达20 年(表4)。 因此,研究判断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在内的政策性商品房及普通商品房这两种具有住房所有权的住房产品是较为符合未来20 年新区人口发展趋势的住房供应主体,租赁商品房与公共租赁房则形成住房供应主体的有效补充,五种住房产品(或服务)相互作用协调,最终实现居住权的全民化。

6 滨海新区住房供应模式选取

在政府导向的社会模式、市场模式以及社会- 市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居住需求分析,研究建议应用社会-市场模式,即以普通商品房、政策性商品房作为住房供应主体,公共租赁房和市场租赁房的租赁型住房为补充的滨海新区保障性住房模式。

而另一方面, 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滨海新区目前存在一种缺少中间阶层的断裂型社会分层状况, ( 杨东峰,2006)。以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为例。作为许多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地和国内生产基地之一,泰达能够、已经吸引一部分有能力服务于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同时,为了满足外企生产运营的需要,大量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也源源不断地从外地涌来。在泰达从业人口中,绝大部分为蓝领工人,并且这一部分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远较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为快。除了蓝领工人和少数精英群体之外,泰达良好的居住环境与日益提升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吸引了许多附近的居民来此定居,然而这部分人群大多仍在泰达外进行主要的职业活动。 因此, 泰达内3类主要群体各自形成相对独立而有封闭的生活空间,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 柴彦威,曲华林, 马玫, 2008)。 社会-市场模式通过住房的空间调配,加强滨海新区中产阶级规模与稳定性,也有利于加快新区从一个流动性较强、两级分化的工业区向稳定、成熟、综合的城市地区转型。

规划保障 提高资产收益 篇8

如果李女士将自己“经营”的家庭作为一个企业去看,整体来看财务状况较好,收支平衡有结余。除非发生失业等特殊情况,她所有的收入都是稳定收入,来自“主营业务”的工作和“其他业务”的房租。当然,我们发现,李女士的收入都是主动性收入,没有被动性收入,忽略了投资收益也可作为家庭收入来源之一。李女士对于支出的把握也很有节度,但目前来看,对于生活潜在风险的预防性支出和保障性支出上欠缺考虑。

再从资产负债表来看,该家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85%且负债率为0,将来可以适当通过负债配置,购入轿车等使用性资产。

此外,从现金流状况来看,目前的收入支出似乎每年变化不会太大,但考虑到通胀、退休后退休金少于目前收入等因素,如果将来李女士和女儿仅靠存款利息收入的话,总资产将跑不赢CPI而逐渐缩水。

目前,李女士面临的四大生活目标,日常生活质量、自身医疗和养老、子女教育和父母赡养,都需要依靠积极的财富规划,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针对李女士的具体生活目标和财务需求,我们提供以下建议。

在生活质量方面,应急备用金比不可少,备用金金额通常在3至6个月的固定开支即可,李女士大约需备足4万元左右。备用金形式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李女士几乎是零收益的活期存款和现金,高流动性理财产品,如建行每个工作日可时时赎回的“日鑫月溢”和“日日鑫高”,以及收益高于定期存款的货币型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李女士可以向银行申请一张信用卡,以其信用额度作为临时应急金的补充,既可以通过信用卡监控平时消费,又可以利用信用卡延期还款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自身医疗和养老方面,作为单身母亲,李女士的确需要提前做好规划。退休前通过配置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人寿险,减少重大疾病导致的大额支出压力,以及意外身故时女儿的抚养担忧,例如一些年金保险,既拥有身故保障,也可以定期领取年金和红利。如果将来国内放开房屋反向抵押贷款的政策,那么退休时李女士还可以利用自有产权的房屋向金融机构申请“倒按揭”,在退休后定期领取养老金。

子女教育方面,李女士可以通过基金定投、保险理财等方式为女儿的学业费用建立教育金。

上一篇:铁路拆迁方案下一篇:节哀短信 节哀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