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因素

2024-10-24

病毒因素(通用8篇)

病毒因素 篇1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3 500万例麻疹病例, 其中约70万死于麻疹, 麻疹仍是全球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中导致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1]。中国自开展计划免疫以来, 虽然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1999-2001年麻疹病例每年都以20%以上速度增加, 麻疹仍然是严重危害中国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近年中国大部分省出现了麻疹疫情反弹, 而我国已向WHO承诺在2012年消除麻疹, 因此, 在加强免疫策略实施的同时, 探讨如何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搞好麻疹病原学监测, 对修订麻疹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的收集

2005-2008年, 在吉林省麻疹暴发或散发中选择出疹时间≤7 d的麻疹病例。用无菌棉拭子用力擦拭患者的咽峡部, 将咽拭子放入DMEM培养液中, 4℃运输, -80℃保存, 用于麻疹病毒分离。

1.2 病毒分离

取咽拭子液0.5 ml经0.22 μm滤膜过滤, 接种于长成单层的Vero/Slam 细胞, 吸附60 min后弃去上清, 换含2%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7 d, 逐日观察细胞病变 (CPE) , CPE>75%时收获冻存。

1.3 核酸提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用Trizol法或Qiagen 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提取。RT-PCR-RFLP反应条件见文献[3,4]。

2结果

2.1 麻疹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2005-2008年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114份, 在Vero/Slam细胞上接种, 出现融合巨细胞病变, 并能连续传代的有31株病毒。将31株麻疹病毒用RT-PCR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31株核酸扩增均为阳性 (图1) 。将31份PCR产物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RFLP基因型鉴定, 结果均为H1基因型 (图2) 。

M:DL2000分子量对照;1~15:麻疹病毒分离阳性株。

M:DL2000分子量对照;1~5:麻疹病毒PCR阳性产物;A:PCR阳性产物对照;B:PCR阳性产物经SalⅠ酶切后。

2.2 出疹天数与病毒分离成功率的关系

2005-2008年共采集114例疑似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 并且多数在出疹1~2 d内采集, 病毒分离结果表明在出疹1~2 d的标本病毒分离率较高, 为38.09% (24/63) , 出疹3~7 d的分离率仅为13.73% (7/51) 。

2.3 不同咽拭液与病毒分离成功率的关系

在采集的114份麻疹病例咽拭子中, 13份以0.9%生理盐水作为咽拭子保存液, 病毒分离率为0;101份以2%DMEM维持液作为咽拭子保存液, 病毒分离成功率为30.69%。

3讨论

在麻疹控制和消除阶段, 实验室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测并证实病毒的传播。麻疹病毒是单一血清型, 以前认为麻疹病毒变异较少、相对稳定。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一些国家从自然界分离的麻疹病毒的血凝素 (HA) 蛋白和N基因发生了较大变异[5], 与Edmonston株相比有差异, 与现行的疫苗株也有不同。因此必须加强麻疹病原学研究工作, 这也是麻疹控制和消除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以往实验室分离麻疹病毒最敏感的细胞是B95a, 是EB病毒转化来的绒猴淋巴母细胞, 因其分泌EB病毒,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 吉林省麻疹室2004年从国家麻疹室引进Vero/Slam 细胞分离麻疹野病毒。从患者中分离麻疹病毒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影响, 成功率不高。通过实验笔者发现麻疹病毒的分离成功与否, 除要求生长良好的敏感细胞、保证低温运输和操作条件外, 主要取决于采样时间的早晚。麻疹在发病早期因症状与感冒相似常不被重视, 医生往往在皮疹出现后才做出诊断, 但此时患者体内已开始出现麻疹IgM 抗体, 且滴度迅速上升, 使麻疹病毒排毒期很快结束。114例疑似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 2 d内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病毒分离成功率较高, 为38.09%, 出疹3~7 d的分离率仅为13.73%。在13份以0.9%生理盐水作为咽试子保存液的标本中未分离到麻疹病毒, 以2%DMEM维持液作为咽拭子保存液的病毒分离成功率为30.69%, 因此麻疹咽拭子保存液应采用2%DMEM维持液。

通过采用PCR-RFLP方法对吉林省31株麻疹病毒H基因567个核苷酸进行基因型鉴定, 所有31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 经国家麻疹室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 全部为H1a基因亚型。说明H1a亚基因型是吉林省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 是引起2005-2008年吉林省麻疹发病率上升的病原病毒。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 国外游客入境频繁和当地易感人群的存在, 其他基因组 (型) 也可能传入吉林省, 并成为本土流行株。因此, 继续做好麻疹病毒分离, 提高麻疹病原学监测质量, 对麻疹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确定吉林省近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 分析麻疹野病毒分离的影响因素, 为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做好麻疹病原学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Vero/Slam细胞对114份麻疹咽喉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酸并进行基因型鉴定;统计分析不同采样时间、不同咽试子保存液对麻疹病毒分离的影响。结果114份麻疹咽喉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31株, 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 出疹2 d内的标本分离率较高, 为38.09%。2%DMEM维持液作为咽拭子保存液的病毒分离成功率为30.69%。0.9%生理盐水作为保存液的病毒分离率为0。结论H1基因型麻疹病毒为吉林省近年流行的主要优势基因型, 麻疹病毒的成功分离取决于采样时间、好的标本质量以及正确标本保存液。

关键词:麻疹病毒,分离,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WHO.Nomenclature for describing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 ofwild typemeasles viruses (update) 〔J〕.WER, 2001, 76 (32) :241-247.

[2]许文波.麻疹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J〕.中国计划免疫, 2001, 2 (1) :54-59.

[3]周剑惠, 陈超, 刘桂艳, 等.中国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计划免疫, 2004, 6 (10) :366-370.

[4]周剑惠, 王爽, 许强, 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别的鉴定〔J〕.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 (1) :5-8.

[5]Rota JS, Hummel KB, Rota PA, et al.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glycoprotein genes of current wild-type measles isolations〔J〕.Virology, 1992, 188:135-142.

病毒因素 篇2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56-02

重症病毒性肝炎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肝功能,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在医院某些医源性因素作用下使致病菌得以生长,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医院感染常常是加重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衰竭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1]。为了探讨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3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432例,其诊断和分型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2],其中男292例,女140例;年龄29-75岁,平均(48.79±10.18)歲;住院天数10-226d,平均(78.73±21.51)d;其中急性重型肝炎34例(7.87%),亚急性重型肝炎228例(52.78%),慢性重型肝炎170例(39.35%)。各型重症肝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见表1。

表1各型重症肝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例,%)

注:因患者可同时具有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故总百分率超过100%。

1.2观察指标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住院天数、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侵袭性操作、应用激素和免疫制剂、白蛋白、抗生素应用天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医院感染部位

我院共收治的43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7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即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48h后发生感染认定为医院感染[3]),所占百分比22.45%,。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0例(51.55%),下呼吸道感染16例(16.49%),胃肠道感染12例(12.37%),泌尿系统感染10例(10.31%),胆道感染7例(7.22%),皮肤感染2例(2.06%)。

2.2感染的影响因素

从表2中可以看出,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水平白蛋白、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等是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表2感染的影响因素(例,%)

3 讨论

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衰竭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低蛋白血症,肝脏Kupffer细胞功能低下,加之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瘀血,极易发生病原菌移位而造成全身感染;另外感染可加重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4]。本文研究发现,我院共收治的43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7例,所占百分比22.45%。说明重症病毒性肝炎发生感染的机率较大,应对重型病毒性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文研究发现,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水平白蛋白、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等是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①患者自身抵抗力严重下降,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重症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5]。本文研究发现,住院时间≥60d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住院时间<60d(X2=9.937,P=0.002)。②气管切开或插管、深静脉插管、腹腔穿刺、保留导尿管、人工机械辅助呼吸、胃饲管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将细菌带入,引发感染[6]。③白蛋白是判断肝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低蛋白血症可导致多数患者产生腹水,使细胞功能减退,清除细菌毒素能力下降,同时腹水又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较好的培养基,使患者极易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本文研究发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0例(51.55%),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④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增多和抗生素治疗作用下降,亦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运用抗生素时应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期选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总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应明确影响因素,加强防治。

参考文献

[1]余桂芳,梁建新,曾文铤,等.6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6,27(3):386-388.

[2]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病杂志,2000,8(6):324.

[3]陈自平,卢圣爱,徐昌清,等.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及其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90-791.

[4]魏秀丽,张国梁.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2):119-120.

[5]陈建春.本院近6年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调查[J].医学信息,2007,20(6):96

[6]邓蕙,段明纲,黄文祥,等.10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1):49-51.

病毒因素 篇3

1.1 研究资料

确定输血后丙肝的诊断标准:病例取自本地区2005年至2007年各医院临床输血患者, 诊断标准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①发病前有输血史;②受血后半年内, 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表现;③血清学检查除外急性甲型肝炎病毒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戊型肝炎病毒 (HEV) 感染;④抗-C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RNA) 阳性。

1.2 抗-HCV检测

采用ELISA国产试剂。

1.3 HCV-RNA检测

RNA提取采用常规胍酸-酚-氯仿法, 设空白对照及弱阳性对照。

1.4 其他指标检测

HAV、HBV、HEV标志物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χ2检验及相关回归分析。

2结果

随机调查2005~2007年间本地区大医院2440例受血者。输血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病者为:受血者输血2周后AL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 无甲、乙肝炎病毒感染, 有肝病临床表现的患者, 且抗-HCV阳性和/或HCV-RNA RT-PCR阳性者。感染总数501例。按用血量 (1 U=200 ml) 分组, 输血量X (U) 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Y (%) 的直线回归方程:Y=18.37+0.81X;相关系数r=0.846;相关系数检验t=7.716, P<0.001;决定系数R2=0.7161。结果表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呈正相关, 随着输血量增大,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率增大。

3讨论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 其也成为丙型肝炎广泛传播的直接因素。从本研究的资料分析可知, 输血量越多, 感染HCV的危险性越大, 丙型肝炎发生率与用血量的关系基本符合传染病的Frost-Reed模式[2]。从Frost-Reed模式理论分析, 丙型肝炎发病率也与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携带率相关。丙型肝炎携带率较高的人群比较低的人群献同量的血给受血者, 受血者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职业有偿献血员人群的丙型肝炎携带率远高于无偿献血人群, 所以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使用无偿献血的血液, 可以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也是防止丙型肝炎广泛蔓延的有力措施。对血液抗-HCV进行检测后仍然有丙型肝炎感染者, 只要病毒未被全部检出, 输血量越多感染HCV的危险性越大的规律依然有效。因此, 提示临床医生输血有风险, 在目前情况下给患者输血治疗应遵循“宁少勿多, 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

摘要:目的 研究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与输血量的关系。方法 抗-HCV采用ELISA检测, ALT用速率法测定, HCV-RNA用RT-PCR定性测定, 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X呈正相关。结论 随着输血量的增大,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符合Frost-Reed模型。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HCV) ,抗HCV,输血,ALT

参考文献

[1]尹建平, 张红, 马威, 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5, 18 (5) :455-457.

病毒因素 篇4

(1) 医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条例认识不足, 不重视, 不强调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的重要性。科室实行承包, 为创收而将乙肝病人收入无任何隔离条件和相对消毒措施差的非传染病区。使乙型肝炎病人与其他各种疾病患者混住在一室, 成为密切接触者, 导致院内交叉感染。

(2) 感染科房间布局不合理, 大病房较多, 条件差, 隔离制度不严, 往往使各型不同肝炎患者混住一室, 再加上病友间相互串病房及互赠食品, 导致不能分病分室隔离治疗, 更易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3) 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乙型肝炎预防的基本知识, 无自我防范意识, 不但自身成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也成为乙肝病毒的传播着。有的医护人员本身就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却仍然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据国外近年报道, 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的牙科医生, 通过手操作使7%的病人感染乙肝病毒, 当戴手套进行操作后, 则未出现被感染的病人。

(4) 妇产科忽视对孕妇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以及对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妇的隔离管理工作。未与正常产妇分室分床进行分娩, 致使产房污染。众所周知, 这种产妇的唾液、尿液等体液及阴道分泌物、月经血均有传染性, 故带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在分娩过程中可经新生儿受损的皮肤黏膜而感染。此外, 产后母婴同室, 也可经密切接触而感染, 还有人从初乳中找到大量Dane颗粒, 故经哺乳或唾液也可传播乙肝病毒.

(5) 注射、针剂治疗, 化验采血, 穿刺等是传播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许多医院为了减少医疗费用, 未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采血针及口腔科钻头等, 在医疗条件差, 消毒不彻底, 有的针灸科医生甚至用不消毒针灸针而直接给病人应用成为乙肝病毒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

(6) 输血等血液制品也是传播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的流行事例很多, 有人观察到, 只要注入含有乙肝病毒1%m L血液可引起显性感染, 0.1%m L血液可起隐性感染, 故输入血液之前如果不是采用放射免疫, 酶标等敏感检测手段, 严格筛除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任何一项指标阳性的供血者血液及其血液制品, 均可能引起相关病毒的医源性传感染。

(7) 在医疗工作中各种侵入性诊疗设备, 仪器均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如纤维内窥镜, 血液透析装置, 呼吸治疗装置, 雾化吸入器以及各种导管, 插管等, 因结构复杂或管道细长, 有些不耐热力灭菌, 管道内的污染物尤其是血液, 黏液不易机械清除, 常规化学消毒方法达不到灭活乙肝病毒的目的, 导致被检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8) 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尤其大三阳) 很高, 而许多感染者, 又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外科疾病, 眼科疾病, 儿科疾病等, 而目前临床各科又无隔离病房, 单独隔离治疗, 因此只能混住于普通病房而成为传染源。

综上所述, 控制乙型肝炎的流行, 防止院内医源性感染是关键。所以医院领导和所有医护人员只有提高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的认识, 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流行因素及传播途径上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 是能够杜绝乙肝病毒的医源性感染的。

摘要:目的 探讨减少乙肝病毒医源性感染因素。方法 从8个方面分析了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结果 减少乙肝病毒医源性感染因素应从源头入手。结论 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流行因素及传播途径上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 是能够杜绝乙肝病毒的医源性感染的。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病毒因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64例, 男35例, 女29例;日龄3 d~31 d, 平均日龄17.4 d。其中足月儿有27例, 早产儿有37例;其临床症状为低体温12例, 尖叫3例, 发热38例, 腹泻4例, 少吃、少动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和肠道病毒71型检测试剂盒检查新生儿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采用RT-PCR检查新生儿粪便及其脑脊液的肠道病毒。如果1.25×104~6.23×107copies/m L, 则表示有异常现象存在。

1.3 治疗方法

通过丙种球蛋白、三代头孢抗生素、营养支持和物理降温等对患儿进行综合治疗。使用罗氏芬与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周~2周为1个疗程。另外, 实施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儿有22例, 1个疗程是3 d~5 d;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有39例, 1个疗程是2 d;有3例患儿出现心肝肺等功能衰竭症状, 对其进行甲泼尼龙和营养心肌治疗。

1.4 观察指标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检查结果, 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检查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新生儿粪便为阳性有37例, 脑脊液异常患儿有27例, 其中单核细胞为主15例, 多核细胞为主12例;新生儿脑脊液和血培养为阴性, C反应蛋白 (CPR) 经检测表现正常。

2.2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治疗结果

通过所有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进行针对性综合治疗, 有63例患儿治愈, 1例患儿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诱因是致病微生物, 且其高发季节是夏秋季, 国内相关研究证明新生儿肠道病毒一般呈现为暴发性流行趋势, 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新生儿肠道病毒的主要原因, 但其院外获得性感染相关研究文献则比较少[3]。柯萨奇病毒是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病毒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同时也是属于核糖核酸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感染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很广, 但因为新生儿免疫能力极差, 不能抵御肠道病毒的复制历程, 因此肠道病毒感染在新生儿中发病率最高, 一般高达12%以上。一般情况下, 患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体内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分离出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病毒株, 且病毒株类型往往与这一时期内在这区流行的病毒株极为相似。由此可见, 导致新生儿发生肠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新生儿亲属或者医护人员与新生儿的亲密接触。肠道病毒感染会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严重者会危及新生儿生命。

肠道病毒感染患者往往因为缺乏典型临床症状, 因此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从而引发败血症、心肌炎和脑膜炎等恶性疾病, 有些患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通常会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4]。新生儿脑脊液和体液中的病毒株检查结果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 国内有研究报道新生儿的脑脊液病毒株检测中肠道病毒感染检出率为44%, 而粪便病毒株检测中肠道病毒感染检出率为70%, 由此可见粪便病毒株检测是诊断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首选方法。患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 还有部分患儿伴随有脑膜炎、肝功能异常、肺炎和心肌损伤等症状。然而, 患儿一般不会发生十分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因此, 医务人员需要通过脑脊液检查和肠道病原学检查以对患儿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判断。症状比较明显的肠道病毒感染患儿通常会发生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 而且在短时间内的病死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 患儿经过1周的支持性治疗, 其脑脊液将恢复正常表现。肠道病毒感染患儿预后情况好坏取决于病毒感染类型和病情程度, 而将丙种球蛋白作为基础药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良好。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患者, 往往直到表现出休克和心、肝、肾组织功能障碍之后才接受治疗, 然而此时患者因为病情严重, 导致死亡的比例很高。

综上所述, 对于患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要给予有效而及时的对症治疗, 以此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我院选取的64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中, 有63例通过综合治疗而治愈出院, 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治疗无效死亡, 证实了上述观点。由此可见, 对于引发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 即新生儿家属或者医务人员与新生儿的亲密接触, 可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家属手部等皮肤和衣物的清洁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新生儿病毒感染, 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同时避免肠道病毒感染的暴发性流行, 加强对新生儿的相关检查和早期诊断, 减少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治疗延后的情况, 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杨帆.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0) :61.

[2]皮玉山.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 :142.

[3]胡素娟.无菌性发热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46例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1, 5 (5) :1475-1477.

病毒因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的239例孕妇及其分娩的243个新生儿。

1.2 方法

对门诊产前检查HBsAg阳性孕妇, 入院后抽取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测其HBV两对半免疫学标志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新生儿分娩后取脐血检测HBV两对半免疫学标志。试剂分别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39例HBsAg阳性孕妇不同分娩方式与其分娩243例新生儿脐血HBV感染情况 见表1。

从表1可见,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37.86%, 阴道顺产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34.06%, 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42.86%。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χ2=1.96, P>0.05) 。

2.2 198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前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 见表2。HBV两对半可予不同组合方式出现, 本文分为两组:一组为HBsAg及HBeAg均阳性, 另一组为HBsAg阳性、HBeAg阴性。

从表2可见, HBsAg与HBeAg双阳性的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4.39, P<0.01)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HBV复制的水平, 而HBV DNA载量高低影响着脐血HBsAg的阳性率 (见表3) 。

从表3可见, 孕妇血清HBV DNA≥105拷贝/ml时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血清HBV DNA≤104拷贝/ml组, 差异有显著性 (χ2=46.37, P<0.01) 。孕妇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新生儿乙肝脐血阳性率呈正相关。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 有些HBsAg阳性孕妇担心阴道分娩过程会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而选择剖宫产, 这样做不理智, 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不管是哪种分娩方式, 胎儿均有可能吞咽含有HBV的母血及羊水。正确的做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清洗身上的分泌物及减少新生儿吞下的羊水, 而顺产则更有利于新生儿咽喉部分泌物及肺液排出。本组新生儿脐血病毒标志阳性率高于其他报道, 且剖宫产组的新生儿脐血阳性率甚至高于阴道分娩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有专家指出, 脐血HBsAg阳性不代表新生儿感染, 这是由于抽取的脐血易受母血污染, 而新生儿外周静脉血HBV标志物及HBV DNA检测更为可靠, 但在临床工作中抽新生儿外周血不易为家长所接受, 故不易开展。另一方面, 产时感染的胎儿出生时HBV血清学检测也可为阴性, 经过潜伏期后, 部分可发展为HBsAg阳性, 这也解释了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新生儿脐血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 或HBsAg阴性而前S1、S2阳性, 当然也包括HBV变异株存在的可能。所以, 对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长期随访显得必要。

HBsAg阳性孕妇血清同时存在HBeAg阳性组血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是HBV复制及传染性的指标, HBeAg消失、HBeAb出现则表明其传染性降低。而孕妇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新生儿脐血乙肝阳性率呈正相关, 尤其当HBV DNA≥105拷贝/ml时新生儿脐血阳性率明显增高。本文结果表明,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为37.86%, 孕妇血清HBV DNA≤104拷贝/ml时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为17.58%。血清HBV DNA≥105拷贝/ml时新生儿脐血阳性率达65.45%, 表明HBV DNA≤104拷贝/ml 时HBV处于较低的复制状态, 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也明显降低。

自妊娠20周后, 胎盘有主动从母体传输IgG抗体到胎儿的功能, 而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在体内能抵御HBV攻击, 产生抗HBs, 中和HBV, 减少孕妇体内HBV载量, 所以孕20周后间隔4周对HBsAg阳性孕妇肌注HBIG, 可使抗HBs经胎盘转输给胎儿而获得宫内被动免疫保护。由于我们地区处于山区, 居住较分散, 加上交通不便, 很多孕妇产前检查均在农村乡镇, 甚至一部分孕妇未行产前检查, 所以能在孕期正规肌注HBIG的HBsAg阳性孕妇例数较少, 且对HBIG宫内阻断效果需按HBV DNA拷贝数高低分组对照, 所以没有找到足够的统计例数。但据报道, 孕20周后多次肌注HBIG能较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在我院门诊对HBsAg阳性孕妇肌注HBIG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故提倡从孕20周开始间隔4周肌注一次HBIG 200IU。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几个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及荧光定量PCR法对产前孕妇进行HBV两对半免疫学标志联合测定和HBV DNA载量检测;新生儿分娩后取脐血检测HBV两对半免疫学测定。结果 (1)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37.86%, 阴道顺产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34.06%, 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42.86%; (2) 血清HBsAg、HBeAg均阳性组88.57%孕妇血清HBV DNA≥105拷贝/ml;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83.87%孕妇血清HBV DNA≤104拷贝/ml; (3) 孕妇血清HBV DNA≥105拷贝/ml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65.45%, 血清HBV DNA≤104拷贝/ml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17.58%。 (4) HBsAg阳性孕妇在孕20周后多次肌注HBIG, 一定程度上可降低HBV母婴垂直感染率。结论 (1) 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sAg (或HBeAg) 阳性率。 (2) 孕妇血清同时存在HBeAg阳性组血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 (3) 孕妇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新生儿脐血乙肝阳性率呈正相关, 尤其当HBV DNA≥105拷贝/ml时新生儿脐血乙肝阳性率明显增高。 (4) 提倡对HBsAg阳性孕妇孕中晚期间隔4周多次肌注HBIG, 孕期积极干预以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关键词:乙肝病毒,DNA载量,乙肝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王建设, 朱启镕, 张秀珍.分娩方式对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17) :1080-1081.

[2]周战修, 宗艳丽, 强君.孕妇感染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5, 4 (1) :27.

病毒因素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2005年1月至2007年底我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未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56例(未遵医嘱期限为医师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后,达半年以上时间未予实施者);已经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未达到停药标准[2]而擅自停药者10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47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13例,失代偿肝硬化6例。所有入选者的诊断均参照2000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2 方法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入选的66例未治疗的患者和中途停药者进行回访:对比未遵医嘱期间前后两次肝生化指标、肝胆脾胰B超检查结果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跟踪中途停药10例患者肝脏生化检查和HBV-DNA的变化情况。

原因总结归纳如下:(1)未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认为通过降酶,ALT保持正常,疾病就不会发展。(2)担心终身服药造成身体伤害或对生育造成不良影响。(3)对治疗没有信心,不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4)医师未说明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5)药费太昂贵,难以承受,同时担心耐药问题。(6)认为无不适症状,身体状态很好,没必要治疗。(7)认为治疗后HBV-DNA阴转,即是肝病治愈,故自行停药。(8)已经抗病毒治疗,再就诊于其他的非肝病专科医生时,建议停药。(9)因为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停药。(10)因听信广告,换用其他方法治疗。总之均与经治医师未与患者就抗病毒问题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要要性认识不够以及医师对治疗方案实施中的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是造成治疗失败和不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1.3 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经调查入选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擅自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未遵医嘱的56例患者中:发生急性肝衰竭1例,(已行肝移植);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早期肝硬化6例;由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2例。56例中41例由于肝功能反复异常,持续服用保肝降酶药物。停用抗病毒药物的10例患者中,由于病情反弹(ALT、AST、TBIL、HBV-DNA升高)再次应用抗病毒治疗9例,其中7例出现严重肝损害及乏力,尿黄、腹胀、纳差等表现而住院治疗。

2 讨论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和(或)治疗建议的程度。不依从常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引起其他社会问题[3]。医患沟通不良,不能形成良好的依次性,患者频繁更换医院和医生,不但影响疗效,还会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医患关系不协调,其深层原因诚然有诸多因素,但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就始于沟通[4]。

2.1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及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及分析

2.1.1 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

(1)慢性乙肝发病隐匿,缺乏自觉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2)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仅是抑制病毒复制,并不能达到清除病毒,彻底治愈乙肝的目的;(3)抗病毒疗程长,至少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才可能取得较为持久、稳定的疗效;(4)抗病毒治疗见效慢,其疗效很难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来反映,仅从HBV-DNA滴度的下降来判断,一般也需1~3个月甚至要长达半年时间;(5)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产生可导致患者疾病进展、或病情反复等不良临床后果。

2.1.2 乙肝患者存在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

(1)有相当比例的乙肝患者认为自己已经走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之路;(2)人们对乙肝的恐惧和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这些都使他们承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生存压力。孤独、自卑、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等[5]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往往严重影响着躯体疾病本身的治疗及预后。他们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理解和包容,尤其渴望医生能为其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2.2 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保障

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诊治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6],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2.2.1 讲究沟通技巧,让患者信赖

医患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是抗病毒治疗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亲切的笑容,真诚的语调,加上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机敏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会让患者感到温暖,对医生充满尊敬和信赖,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注意诊疗规范,让患者信任

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医患沟通的前提。把抗病毒治疗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客观地向病人说明;让病人充分理解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更经济有效、高性价比的治疗方案;给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力同时重视抗病毒期间的随访和管理。形成良好的用药依从性,这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7]。

2.3.3 注重心理疏导和支持,给患者以战胜疾病的信心

乙肝患者是生存在社会边缘的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却又是与我们医生生命相系的一群人。针对患者的孤独、自卑、焦虑、愤懑、恐惧、绝望、敌对、强迫等心理问题[8],充分理解他们精神上的苦闷和心理上的需求,给他们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和帮助,使其放松心情,配合治疗,是形成良好依从性的强化剂。

3 结语

严酷的社会生存环境、沉重的经济负担、难以治愈的疾病的折磨、复杂多样而又不尽如人意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恐慌和茫然。加强医患沟通,提倡人文关怀,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责任。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把我们的工作细化、量化、体系化,与患者建立长期的随访与联系,使其少走弯路,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虽平凡却又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武凤华.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7,26(20):24~25.

[2]金清龙.APASL2008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N/OL].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04-24.http://www.cmt.com.cn/article/080424/a080424d0301.htm.

[3]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5,24(8):712~714.

[4]吴建成,彭炜瑛.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主题[J].医学与社会,2003,16(3):37~38.

[5]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6]周鹤松,张华,朱春香.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对疾病诊治的依从性[J].中国保健,2007,15(24):34.

[7]赵益,巩亚莹.慢性乙肝病人治疗的长期管理与沟通[J].基层医学论坛,2005,9(1):90.

病毒因素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86例, 其中男125例, 女61例;年龄27岁~69岁, 平均年龄 (44.8±12.5) 岁;有饮酒史111例, 无饮酒史75例;干部53例, 工人54例, 退休16例, 农民62例, 学生1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8例, 高中及中专92例, 大专以上56例。选取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年满18岁以上,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认知功能正常。

1.2 方法

采用工具: (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家庭情况等资料。 (2) 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调查问卷, 主要评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 包括:经济负担、饮酒史、盲目治疗、心理负担、对疾病认知水平、年龄、性别、职业、家族史。均由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当日征得其同意后完成调查。

2 结果

见表1。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9个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中经济负担阳性回答率最高, 高于90%, 盲目治疗行为、家族史阳性回答率较高, 高于60%, 年龄、职业、性别的阳性回答率较低, 低于40%。

2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及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有研究表明HBV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家庭成员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国际公认的优化治疗方法为抗病毒治疗, 但其只是阻断病毒复制, 而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并且治疗费用很高, 病程长, 治疗期间又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等各种原因, 使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所以护理上应该积极进行干预, 争取社会及家庭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干预, 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 帮助患者认识该病的传播途径, 讲解如果不积极治疗可造成的后果, 克服经济造成的影响, 指导如何做好家庭防护, 讲明中断治疗的危害以及盲目治疗的可怕性, 从而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在早期即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Ganem D, Prince AM.Hepatitis B.Virus infec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J].N Engl J Med, 2004, 350 (11) :1118-1129.

[2]崔凤梅, 刘丽娜, 曹淑玲, 等.家庭功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9) :42-44.

上一篇:萨克斯学习下一篇:废旧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