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胞病毒

2024-10-01

合胞病毒(精选8篇)

合胞病毒 篇1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常见于1岁以内婴儿, 高发年龄为2个月~6个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还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系统损害。目前国内关于小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护理的报道较少,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重症临床表现有吸气性凹陷或鼻翼扇动或呻吟, 极重度表现为中心发绀、严重呼吸窘迫、拒食、脱水征。2014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21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21例, 男16例, 女5例;最大年龄1岁5个月, 最小年龄28d;合并吸气性凹陷17例, 合并吸气性凹陷及鼻翼扇动11例, 合并呻吟2例。本组患儿入院后经合理氧疗、抗感染、氧气雾化、平喘化痰等治疗及精心的护理, 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合理给氧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因为小儿肺发育不成熟, 肺功能小, 对缺氧耐受力差, 缺氧极容易出现发绀、烦躁甚至脑损伤, 所以在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 合理给氧非常重要。根据患儿缺氧和发绀情况, 遵医嘱采用鼻导管低流量给氧, 有明显发绀可采用头罩或面罩吸氧, 如无改善, 则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善缺氧。根据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等情况及时改变氧疗方式或停氧。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幼儿自理能力差, 不能自我咳痰, 痰液堵塞呼吸道, 加重缺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体内的气体交换, 也利于改善机体缺氧。教导家长使患儿取斜卧位, 可以减轻患儿喘息, 使呼吸道通畅。不定期吸痰,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减少继发感染, 动作轻柔、熟练, 避免吸引损伤。指导家长多叩背使痰液排出, 叩背时四指并拢, 从肺部由下往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遵医嘱可每天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机促进痰液排出。

2.3 药物雾化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病毒损伤支气管内皮, 大多合并严重喘息, 合理雾化可减轻喘息, 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药物雾化或加用沙丁胺醇雾化解痉平喘。根据病情变化及医嘱可氧气雾化每天3次或4次, 喘息非常严重时可予30min 1次, 连续3次。雾化吸入面罩要充分盖紧口鼻部位, 使药物充分吸入, 雾化后嘱家长给小儿适当饮少量温开水, 清洁口腔, 减少二重感染, 并注意患儿面色、呼吸频率, 如出现肢体抖动, 需要减少复方异丙托溴铵药物或沙丁胺醇用量或停用。

2.4 病情观察

重症感染患儿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血压, 每小时记录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患儿的意识、呼吸频率、进食量、尿量情况。如果患儿出现发绀、烦躁不安、抽搐、腹胀、拒食等情况, 需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出现尿量少、水肿时告知医生处理。观察患儿大便情况, 出现腹泻、有脱水表现时, 及时告知医生, 及时处理。因为烦躁不安, 哭闹、抽搐可加重缺氧, 加重病情, 可按医生医嘱给予地西泮或鲁米那镇静治疗, 使患儿保持安静状态, 减轻喘息以减少缺氧。

2.5 用药的护理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呼吸急促, 大多纳差拒食, 进食少, 适当补充液体非常重要, 过多过快补充液体也会造成心力衰竭, 所以静脉输液管理非常重要,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熟练, 减少穿刺次数, 重症患儿采用留置针, 护理操作尽量集中, 以减少刺激患儿造成患儿频繁哭闹, 加重缺氧。加药时做好“三查七对”, 用药剂量核对准确,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保持均匀滴入, 避免输液过快, 严重的小婴儿可使用输液泵匀速输液。用药顺序要合理安排, 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部分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合并细菌感染, 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要现配现用。抗生素使用前按医嘱做好皮试, 皮试阳性时及时告知医生更改药物。

2.6 饮食护理

婴幼儿处于发育阶段, 营养非常重要, 重症肺炎消耗大, 需要能量也大, 及时合适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对于喘息明显、气促、痰多的小婴儿为减少误吸, 可予鼻饲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鼻饲前要先吸痰减少呕吐, 按患儿胃残量和医生医嘱缓慢注入食物。

3 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情进展快而且严重, 家长没有医学知识, 多难以理解和接受, 心理负担重, 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心理, 管床护士需及时向家属讲解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费用, 可能出现的危重并发症, 一般疗程, 以及预后, 还有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使家长减少疑虑, 理解病情, 配合医务人员, 尽力协助医护人员观察病情变化,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指导患儿平时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营养, 避免带小儿去人多的地方, 减少传染机会, 护理小儿前后要先洗手。父母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注意隔离及戴口罩。

关键词: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小儿,护理

参考文献

[1]Sharland M, Bedford-Russell A.Preventing respiratory syncitial virus brunchiolitis:except in very high-risk infants there is no cost effective prophylactic agent[J].BMJ, 2001, 322 (7278) :62-6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2013修订) (上) [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10) :745-752.

合胞病毒 篇2

【摘要】目的: 探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气道炎症效应。探究方法:选择156例轻中度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症状控制后随机分三组,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ECP、 LTE4的浓度,并随访一年。结果: 156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ECP、LTE4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顺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患儿干预结束后ECP、LTE4水平下降。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减少LTE4的释放减少喘息发作,对毛细支气

【关键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白三烯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fter airway inflammation effect. Research methods: 156 cases of mild and moderate RSV patients with bronchiolitis as a research object, symptoms after controll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sing the method of ELISA were detected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ECP, LTE4 concentrations, and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Results: 15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olitis, RSV ECP LTE4 levels in the acute stage and recovery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were elevated. Singulair intervention group and hormone intervention group intervention after the end of ECP, LTE4 levels drop. Conclusion: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may reduce LTE4 release decreased wheezing episode, for capillary gas

【Key words】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leukotriene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嬰幼儿毛细支气管炎(90%)的常见病因。[1]本研究通过对患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后的炎性因子ECP、LTE4的检测以及临床喘息发作情况,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后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倾向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寻找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住院的156例轻中度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所有入选对象均记录详细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 ①年龄3月-2岁。 ②首次喘息发作,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③初次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痰液检测病毒快诊阳性。④均排除粟粒性肺结核、百日咳、心脏疾病、气管异物、气道外压迫等可表现为喘憋的疾病。⑤无合并内分泌、心、肝、肾等严重疾病。⑥入选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全身糖皮质激素。⑦一周内未使用抗组胺等抗过敏药物。

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健康儿童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1.2分组: 15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首诊时取静脉血测ECP, LTE4。所有患儿均应用常规治疗(β受体激动剂口服平喘,抗病毒治疗),症状控制(喘息基本消失)后随机分成三组: 顺尔宁干预组(49例)均应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口服(4mg qN×3月)。激素干预组(55例)均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喷(0.5mg Bid×3月)。空白对照组(52例),即症状控制后不予任何干预治疗。三组患儿年龄、体重、入院前病程、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可比性。

1.3标本收集:分别在急性期(住院当日),干预前(症状控制后即恢复期),干预结束后抽取各组患儿的外周空腹静脉血2m1。在室温20℃-25℃下凝血60分钟士10分钟,室温离心1000-1300转10分钟,将血清移至另一洁净试管中, -30℃冰箱保存,待用。由专人进行实验操作。

1.4标本检测: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白三烯E4(LTE4)的浓度。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操作。

1.5观察对象随防:每例病例建立资料卡,记录患儿湿疹史、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并发给个人档案卡号,方便每次复诊时查找病历。由专门培训过的护士负责患儿家属的电话随访工作,定期电话随访,每2周1次,对患儿家属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教育。所有研究对象于我院儿科哮喘门诊随诊观察或电话联系1年,记录喘息再发的次数及治疗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前ECP、LTE4检测结果比较(表1)。

表1 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前ECP、LTE4检测结果对比(ug/L,x±s)

Three groups RSV capillary bronchitises trouble with before, LTE4 test results contrast ECP (x ± s)

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前ECP、LTE4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结束后ECP、LTE4检测结果比较(表2)。

表2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结束后ECP、LTE4检测结果对比(ug/L,x±s)

Three groups RSV capillary bronchitises trouble after intervention ECP, LTE4 test results contrast (x ± s)

注:顺尔宁干预组vs激素干预组:ECP t值为1.5765,p>0.05,LTE4 t值为8.8937,p<0.001;顺尔宁干预组vs空白对照组: ECP、LTE4p值均<0.001(t值分别为8.7121,11.3563);激素干预组vs空白对照组: ECP、LTE4p值均<0.001(t值分别为6.6755,8.5615);顺尔宁干预组vs 健康对照组: ECP、LTE4p值均>0.05(t值分别为1.1969,1.0866);激素干预组vs 健康对照组:ECP t值为0.5682,p>0.05,LTE4 t值为3.4355,p<0.001。

2.3 三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后临床表现比较。顺尔宁干预组37例患儿中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4例,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者2例;激素干预组26例患儿中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9例,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者6例;而空白对照组40例患儿中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16例,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者12例。

顺尔宁干预组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率及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率与激素干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5.2836,4.3014,p<0.05);而顺尔宁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8.5171,7.8156,p<0.01)。激素干预组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率及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0.1942,0.3807,p>0.05)。

3. 讨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内的儿童喘息的主要原因。RSV感染后可以出现反复喘息发作,是学龄儿童反复喘息和持续性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4],RSV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患病率为22.1%-53.2%,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关系密切。

本研究156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期ECP、LTE4水平明显升高,白三烯处于高水平状态,在恢复期ECP, LTE4水平均有下降,与急性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ECP, LTE4作为急性炎性因子升高后不会马上下降,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发挥其炎性作用,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喘息或发展为哮喘的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气道急性炎症改变与哮喘患儿发作期的气道炎症改变类似,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的糖皮质激素局部吸入被推荐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药物。白三烯是喘息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2006年GINI方案中,强调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重要抗炎地位,并提出可以减少病毒诱发哮喘的发作结果提示,顺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结束后ECP, LTE4水平下降,与干预前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顺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干预结束后ECP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吸入性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对ECP具有明确的抑制效应,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順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干预结束后LTE4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顺尔宁干预组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激素干预组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明显减少LTE4释放。

在1年随防中,顺尔宁干预组三个月喘息再次发作率及一年内喘息发作≥3次率明显减少,与激素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激素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和这一年龄段的患儿无法正确掌握吸入技术有关。

参考文献

[1]张修侠,赵守成.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8-48,81.

[2]王维,申昆玲,曾津津等.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32-738.

[3]项红霞,赵德玉.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上海医药,2007,28 ( 9 ) :423-425.

[4]张卫春,程建明.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0,32(2):271-272.

合胞病毒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患者210例, 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 每组105例。研究组男55例, 女50例;年龄1~16岁, 平均年龄 (8.6±3.1) 岁;病程0~1个月, 平均病程 (0.4±0.1) 个月。对照组男54例, 女51例;年龄1~17岁, 平均年龄 (8.8±3.2) 岁;病程0~1个月, 平均病程 (0.3±0.1) 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疾病》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对本研究中的药物过敏患者。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等,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及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给予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研究组给予中医循证护理。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失眠, 治疗反复性强, 会出现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 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检查, 记录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等。具体中医循证护理内容如下: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减轻患者心脏负荷, 指导患者咳嗽排痰, 必要时采取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排痰, 让患者尽量卧床, 避免患者对氧气产生依赖。根据辨证类型确定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 温水服药, 服药后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按照中医“心主神志、主血脉、喜伤心、悲伤肺”的理论, 血气是全身活动的动力所在, 疾病痊愈必须血气足, 因肺心病导致呼吸困难、体质虚弱, 食欲不佳会导致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导致焦虑、烦躁, 损害身体, 导致病情加重,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安抚患者, 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缓解其不良情绪。要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 观察患者有无高低血钾、血钠等症状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嘱咐患者要多运动, 禁止吸烟酗酒。

观察标准: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疗效及满意度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护理后, 研究组3 d内病情明显好转80例 (76.2%) , 对照组3 d内病情明显好转52例 (49.5%)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101例 (96.2%) ,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79例 (75.2%) 。研究组住院时间 (6.9±1.5) d, 对照组住院时间 (10.2±1.6) d。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91.1±3.5) 分,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76.8±8.6) 分。研究组患者病情好转、知识掌握、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多痰、咳嗽、水肿、心悸等, 同时也会随着发病时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5]。患者症状较轻时会出现轻度呼吸困难, 重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喘憋以及三凹征, 甚至会并发心力衰竭。胸部听诊会发现许多细小或中度的肺部啰音。中医认为该病是本虚标实, 病变位于肾、肺、心、脾, 治疗方法为健脾补肾。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即辨证施护, 采集并分析患者资料即辨证过程。循证护理是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 了解病情后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提出解决的方案。辨证施护与循证护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循证护理注重整体观, 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中医护理是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需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加大对传统中医的研究, 将中医学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疾病患者采取中医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患者21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中医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情好转、知识掌握、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循证护理,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参考文献

[1]黄蓓.应用循证护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9) :206-207.

[2]徐晓娟, 黄潇湘.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 (8) :58-61.

[3]周琦.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临床意义研究[J].医药前沿, 2014, 14 (19) :149-150.

[4]李沁晏.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08, 6 (2) :116-117.

合胞病毒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3个月~6 岁;平均年龄(2.82±1.29)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2.54±1.11)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指导患儿口服无任何药物成分的安慰剂,3次/d,年龄未超过12个月的患儿的服用剂量为10ml,1~3岁为20ml,3岁以上为30ml;静脉滴注10mg/kg利巴韦林注射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162),1次/d。

1.2.2 观察组给予清肺解毒法治疗。将拳参12g、桑白皮10g、杏仁10g、炙麻黄4g、生石膏24g、虎杖12g、制僵蚕6g、丹参6g、紫花前胡10g、葶苈子6g等药物用300ml水煎制成清肺口服液,采用口服的方式,15ml/次,3次/d。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1 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认真、详细地记录患儿的止咳时间与退热时间。

1.4 疗效判断标准经过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体温已恢复正常,无咳嗽现象发生为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体温也有所下降,咳嗽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患儿的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体温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咳嗽现象依然存在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处理本文数据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止咳时间和退热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止咳时间为(2.64±1.36)d,退热时间为(2.55±2.18)d,分别少于对照组的(6.37±1.24)d、(6.17±2.0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咳时间χ2=5.27,退热时间χ2=3.18)。

3 讨论

近年来,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造成婴幼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最早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药物是利巴韦林,因为该药物对大部分病毒可产生抑制作用,对合胞病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均具有良好疗效[4]。 中医认为该疾病是由于患儿正气不足,从而受到湿邪、风邪等入侵所引起的,治疗时应采用清肺解毒法。 将拳参、桑白皮、杏仁、炙麻黄、生石膏、虎杖、制僵蚕、丹参、紫花前胡、葶苈子等药物制成清肺口服液指导患儿服用,可达到良好的清肺解郁、宣肺化痰作用[5]。 患儿服用该药物后能有效改善其咳嗽、发热、痰壅与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止咳时间与退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果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清肺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儿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止咳时间和退热时间均多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止咳、退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参考文献

[1]史永辉.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3):94-96.

[2]刘宁.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4):149-151.

[3]陈英辉.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249-250.

[4]吴旭东.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80-281.

合胞病毒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患者为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 其中男46例, 女38例, 均符合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 且血清中RSV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 每次5 mg/kg, 2次/d静脉滴注, 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 h。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 2次/d静脉滴注, 两组均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以5 d为一疗程。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退热、喘憋消失、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时间, 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肝、肾功能变化。

1.4 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体征总评分均恢复正常, 总评分为0;有效:症状体征总评分下降>50%;无效:症状、体征总评分下降<50%。

2 结果

治疗组退热、喘憋消失、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均P<0.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8.1%,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皮疹、呕吐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治疗后血小板和白细胞均正常, 无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和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是全球范围内2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 可导致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1/3以上既往健康儿童在首次RSV感染时即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 到2岁时, 几乎所有小儿均感染过RSV[2], RSV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趋势, 高峰多在冬春季, 也可成为流行。病原主要侵害75~300 μm的毛细支气管, 因粘液分泌增加、上皮细胞坏死及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导致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 并可引起肺气肿和肺不张[3]。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发作性喘憋、呼吸浅快、鼻翼扇动及二凹征, 肺部可听到广泛哮鸣音和中细湿啰音。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有抗病毒治疗, 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幼儿由于受体发育不全, 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较差, 所以抗病毒治疗显得更加重要。

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进入宿主细胞后, 主要由敏感病毒诱导的一种或多种细胞激酶磷酸化为更昔洛韦三磷酸, 其在感染细胞内的浓度可以高于非感染细胞的10倍。更昔洛韦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直接深入病毒DNA, 终止病毒DNA链延长。临床上主要用子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也有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报道。更昔洛韦对RNA病毒中度敏感,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多见于移植患者, 大剂量长期使用偶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4]。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严重疾病, 且与婴幼儿哮喘有相关性, 我们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临床发现更昔洛韦对于缓解咳嗽、气促症状、肺部哮鸣音、啰音等体征以及缩短住院日等均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副作用观察无皮疹、呕吐加重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治疗后血小板和白细胞均正常, 无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和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见更昔洛韦对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疗效确切, 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较好。

参考文献

[1]Bloomfield P, Dalton D, Karleka A, et al.Bacteraemia and antibioti cuse i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Arch Dis Child, 2004, 89 (4) :363-367.

[2]Kawasaki Y, Hosoya M, Katayose M, et al.Role of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reinfec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Pediatr Int, 2004, 46 (2) :126-129.

[3]董琳, 张松跃, 陈小芳, 等.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5, 35 (6) :490-493.

合胞病毒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0 月~2013 年5 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儿科收治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3]:1符合RSV毛细支气管炎病情诊断标准; 2患儿家长均知情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4]:1精神障碍及沟通障碍者;2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 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 观察组60 例,其中男31 例,女29 例;轻度患儿30 例, 重度患儿30 例; 年龄30 d~2 岁, 平均(1.0±0.3)岁;病程5 d~6 个月,平均(1.5±0.3)个月。 对照组30 例,男15 例,女15 例;年龄30 d~1.6 岁,平均(0.9±0.1)岁;病程8 d~5 个月,平均(1.7±0.9)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 m L,2 m L生理盐水稀释,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吸入时长10~15 min。对照组患儿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包括:1制订临床路径护理: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组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护士及相关主治医师等。 根据标准护理计划制订针对性护理路径, 制订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指导、治疗、饮食与营养、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及出院指导等。2临床路径护理的实施:严格按照制订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在治疗方面成立实施小分组,针对患儿病情进行相应护理, 充分体现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入院1~2 d,进行入院评估,指导患儿正确咳嗽与排痰、 用药及健康饮食。 入院3~4 d后,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包括痰液颜色、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 住院5~7 d后,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住院8~12 d后,实施出院指导,嘱咐患儿家属避免带其出现在公共场所,并监督患儿按时服用药物。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和护理4 周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此量表包括8 个维度,即: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机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总健康。分值在0~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2观察分析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3自制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表,以问卷形式展开,患儿出院前1 d进行。 此量表包含25 个选项(每项分为很满意4 分、 满意3 分、 可接受2 分、不满意1 分、很不满意0 分),总分值在0~100 分,<35 分对护理效果不满意, 健康知识掌握较差;35~70 分对护理效果一般满意,健康知识掌握一般;>70 分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健康知识掌握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4 周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机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总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及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率为86.7%,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率为72.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满意率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婴幼儿群体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气促、哮喘等,病情较为严重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健康[9,10]。 若患儿支气管周边细胞处于浸润状态,毛细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将增加,从而引起气道痉挛,且气道壁也可能水肿,最终引发毛细支气管炎现象[11,12]。 RSV毛细支气管炎是当前临床公认的引发毛细支气管炎的一大病原体, 且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更高[13,14]。 该病具有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特点,对患儿心理及生理易产生极大影响,故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尤为重要。 而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依据患儿自身病情诊断结果、手术等制订的护理模式,可使护理过程更加标准化,使患儿从入院至出院均按照此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患儿主动参与到治疗当中,最终促进病情康复,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15,16]。 因此,本研究在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旨在探究其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机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总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鲍玉荣[17]报道的结果一致, 表明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方式比较,可较好提高护理质量与临床疗效。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临床路径护理理念为“以患儿为中心”,增强了医护团队精神, 充分体现出了团队护理精髓。医护人员均依据临床路径进行, 小组人员贯彻落实,有计划、预见性地工作,可有效避免盲目性的工作,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从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促进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及交流。征得家属的同意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施临床路径时,需把相关治疗措施如实告知患儿家属,进而可大大降低家属的焦虑感,并取得家属信任。

此外,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护理方案更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这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8,19,20]: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可较好体现出医院多学科和多专业间的协同精神,有利于部门与科室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大大减少中间环节。 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科学管理,有效规范诊治护理程序,进一步完善规范化、标准化与程序化,故可明显缩短或减少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且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治疗护理工作具有较好的规范作用,若患儿严格依据临床路径指导方向发展,并且无特殊变化,在规定工作内完成路径,患儿达到出院指标均可出院,明显减少住院费用,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痛苦,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较好体现了医疗质量的标准化,可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及痛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儿科收治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30)。两组行常规治疗后,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机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及总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而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满意率分别为86.7%和72.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满意度,效果显著。

合胞病毒 篇7

关键词:喘乐宁,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广泛哮鸣音及湿性啰音, 病情进展迅速。近年来, 雾化吸入治疗此病的报道较多, 我科对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加用喘乐宁吸入治疗, 并配合有效护理,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1例, 女41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 两组在年龄、病情轻重程度上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吸痰、镇静、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纠酸等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喘乐宁雾化吸入。取0.5%喘乐宁液 (<4岁取0.25mL, 4~8岁0.5mL, 8~12岁0.75mL)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L, 注入储雾罐内, 氧气做驱动, 调节氧流量5~8L min, 将面罩对准患儿口鼻贴紧或使其口含雾化器吸嘴, 嘱其深呼吸进行雾化吸入。每次吸入5~10min, 根据病情需要, 间隔6h~8h重复吸入, 症状缓解后停用。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时间≤3d, 患儿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 以及肺部喘鸣音明显缓解。有效:治疗时间3~7d, 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逐渐好转, 肺部喘鸣音减少。无效:治疗时间≥7d, 仍有咳嗽、喘憋、气促, 肺部体征无好转。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χ2=6.13, P<0.05) ,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 对照组80.39%, 差异有显著性 (χ2=9.31, P<0.05) , 见表2。

3 护理指导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期取头高卧位, 尽量减少患儿哭闹, 痰液较多者及时给予清理。吸氧时需严格掌握吸氧流量, 吸氧过程中, 喂奶、喂水应在护士指导下进行, 防止呛咳。

3.2 雾化吸入体位指导

多采用坐位或半坐位, 婴幼儿由大人抱坐。这样可使膈肌下移, 提高呼吸深度, 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并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细支气管[2]。

3.3 雾化器的使用指导

婴幼儿选用面罩吸入, 对年龄较大患儿, 给予鼓励和安慰, 教会其自行手持雾化器, 把喷气嘴放入口中, 紧闭口唇,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 嘱患儿缓慢深吸气, 使雾化溶液达气管及支气管肺泡, 吸完后屏气数秒, 利于药物微粒在气道和肺内沉积[4]。

3.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严格控制液体量、输液速度, 保证液体匀速输入, 准确记录排尿次数及尿量, 观察是否出现呼吸衰竭、酸中毒、心力衰竭等。

3.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儿年龄小, 病情重, 应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6 做好心理护理

患儿病情进展快且重, 家长心理负担较重。我们应及时了解病情, 掌握家长心理状态, 向家长及患儿解释和鼓励, 使其树立治疗疾病信心。

4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病变主要位于小气道, 尤其是毛细支气管。近来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分泌物中发现大量如组胺、白三烯等炎性物质, 可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 细小气道阻塞。喘乐宁为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 可使气道产生强大扩张作用, 有利于药物迅速弥散, 并能抑制嗜酸粒细胞介质等炎症细胞的释放[5]。

我科采用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雾化器, 采取正确雾化吸入体位, 可使药物微粒较高浓度达呼吸道深部, 取得良好解痉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住院病程明显缩短, 有效率提高, 同时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 明显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焦虑, 有效缩短了病程, 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瑞萍,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1200.

[2]甘永兰, 韩天鹅, 王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10, 19 (5) :619.

[3]杨晓泉.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J].2005, 20 (2) :112.

[4]李明华, 殷凯生, 董竞成.哮喘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4]李明华, 殷凯生, 董竞成.哮喘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87.

合胞病毒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者90例,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5例, 男20例, 女25例;年龄1岁~6岁, 平均年龄 (2.33±1.25) 岁;发病到就诊时间为6 h~4 d, 平均 (1.1±0.7) d。对照组45例, 男24例, 女21例;年龄2岁~5岁, 平均年龄 (2.25±1.38) 岁;发病到就诊时间为5 h~4 d, 平均 (1.2±1.0) d。2组的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药物利巴韦林治疗, 用量10~15 mg/kg, 2次/d, 连续服用2 d~6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 痰热清用量0.6~0.7 mg/kg, 静脉注射, 1次/d, 更昔洛韦用量60 mg/kg, 静脉注射, 2次/d, 连续用药2 d~6 d。在治疗期间, 除指定药品外, 不能使用其他任何药品和治疗手段, 以7 d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进行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1 d~3 d后, 患者咳嗽、咳痰、咽炎等症状明显改善, 肺部啰音消失;有效:用药3 d~5 d后, 患者咳嗽、咳痰、鼻炎、咽炎等症状减轻, 肺部仍有少许杂音;无效:用药6 d~7 d后, 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显效27例, 有效1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8例, 有效13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68.9%。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注: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好发于婴幼儿, 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等, RSV具有感染性, 春冬季好发, 不易治愈, 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3]。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是病毒唑, 但其毒副作用大, 对婴幼儿伤害较大。近年来, 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成为医师研究的重点。而痰热清注射液包含熊胆粉、连翘、金银花等, 君药为黄芩, 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败火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热病、肺部疾病等;臣药主要为熊胆粉和山羊角, 合用具有增强清热败火、祛痰等功效;佐药主要为金银花, 其具有败火、解痉的作用, 是常用的广谱抗菌药[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总有效率 (68.9%) 明显低于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总有效率 (9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危险性低, 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凤.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杂志, 2012, 21 (17) :1860-1861.

[2]曹军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10) :1788.

[3]徐芳, 王福建, 倪彩君.清开灵与利巴韦林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7) :34-35.

上一篇:景观方式下一篇:创新语文阅读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