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

2024-11-12

苹果锈病(精选5篇)

苹果锈病 篇1

灵武市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灵武红元帅、黄元帅、红富士深受区内外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春,在灵武市临河镇首次发生苹果锈病。据2008年调查,苹果锈病已在灵武市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平均发病率80%,减产20%左右。其中红富士、新红星、黄元帅3个品种受害最重。针对苹果锈病在灵武危害严重的情况,近年来,笔者对该病的特性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苹果锈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基本情况

苹果产业是宁夏近年来栽培面积较大、效益较好的经济林产业,目前宁夏进入结果期的苹果树面积近2.67万公顷,灵武市是宁夏苹果主要栽植区,已形成颇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而且经济林的生产已成为灵武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苹果占果树栽培面积、产量的46.8%和68.0%。但是,受气候、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苹果锈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2 症状

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是果树病害中有转主寄生现象的代表性病害,苹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幼果,也可危害嫩枝、果柄和叶柄,发病严重时,往往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苹果锈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果园附近有桧柏类树木和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生更为严重。该病可引起73.5%~95.0%以上的叶片长有病斑,引起叶片早枯,影响光合作用。幼果被害,造成畸形、落果,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据2008年调查,发生较轻的果园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

2.1 叶片症状

苹果锈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渐发展为直径5~10mm、个别可达20mm的橙黄色病斑。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小颗粒(病菌的性孢子器),分泌出黄色粘液(病菌的性孢子),后逐渐变黑,病斑组织变厚,叶片背面隆起,在隆起部位生出许多土黄色毛状物(病菌的锈孢子腔),成熟后顶端开裂,散出黄色粉末(病菌的锈孢子)。

2.2 果实症状

发病严重时,果实也会染病。果实发病,多在萼洼附近出现橙黄色圆斑,直径1cm左右,后变褐色,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

2.3 桧柏受害症状

桧柏是该菌的转主寄主,在桧柏小枝上越冬。于小枝一侧或环绕枝形成球状瘿瘤。瘤径3~5mm,后中心部隆起、破裂,露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深褐色,鸡冠状,遇春雨后呈花瓣状,称“胶花”。

3 病原及发生规律

苹果锈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真菌侵染而发病。病原(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称山田胶锈菌或苹果东方胶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缺少一种寄主,锈病菌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在苹果树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后萌发产生担孢子,共有4种孢子。苹果叶片正面产生性孢子器、性孢子。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叶背面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单胞、膜厚,有瘤状突起。

桧柏是该菌的转主寄主,以菌丝体在桧柏菌瘿中越冬。次年春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至2.5~5.0km的范围,落在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上,形成病斑。在病部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性孢子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再发育成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秋季再随风传到桧柏树上,形成菌丝体、菌瘿越冬,完成生活史。

4 发病条件

苹果锈病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气温、降雨、风力是决定被害流行的3个主要条件,春季多雨、多风和温度适宜情况下发病,果园周围栽种桧柏极易造成锈病大流行。春雨多,气温低,病害轻,春旱则发病亦轻。而春雨多,气温合适,发病就重,每年发病的迟早和轻重,决定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的雨期早晚和有无。风力决定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发病季节的风向则与侵染的范围有关,据调查,孢子一般可传播5~10km,最远可达50km。

4.1 转主寄主

苹果锈病菌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上才能完成病害的循环,若苹果园周围没有转主寄主,则锈病不能发生。据调查,苹果锈病的转主寄主主要有桧柏、龙柏等。因此,如桧柏、龙柏与苹果园邻近种植,则苹果锈病就会发生或大发生。桧柏、龙柏种植面积愈大,锈病发生危害愈重;转主寄主与苹果园距离愈近,苹果园锈病发生愈重。

4.2 越冬菌原数量

在有桧柏等越冬寄主存在的情况下,转主寄主上的越冬菌原数量多,有充足的侵染来源,病害发生就重;若越冬病菌数量少,则病害发生就轻。

4.3 降雨状况

在苹果展叶后,如天气阴雨连绵,连续2d降雨,有利于病菌扩散、传播和侵染,则锈病发生危害严重;相反,这段时间天气干旱,雨水稀少,则不利于锈病传播和侵染,锈病的发生就相对较轻或很少发生。2009年春,在苹果芽萌发、幼叶初展之际,灵武市有3次降雨过程,降水量为26.6mm (4月9日、30日降雨,期间23日大风;5月13日、21日、27日降雨,期间6日、21日大风),且雨后持续高温、大风天气,造成灵武市临河镇、梧桐树乡、狼皮梁林场、白芨滩大泉管理站、灵武农场、灵武园艺场等果园大范围发生苹果锈病,经实地调查,全市发生面积在667hm2左右,重度发生达30%,尤以临河镇、园艺场、狼皮梁林场、白芨滩大泉管理站发生早且严重。

4.4 寄主的栽植距离及品种

在担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内,一般是桧柏多,发病重;在有桧柏存在的条件下,早春多雨、多风,温度17~20℃发病重,反之则轻。苹果各品种中,以金冠、国光、红星发病重。

5 防治措施

5.1 远离桧柏树

苹果园周围5km内最好不要栽植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新建果园时,应选择远离转主寄主的区域。

5.2 控制冬孢子萌发,防止锈孢子侵染

如果果园靠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应于早春剪除桧柏枝上的菌瘿,集中烧毁。同时对桧柏树喷药,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苹果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喷布3~5°Bé石硫合剂或160~240倍波尔多液。

5.3 加强果园栽培管理

对过密生长的枝条适时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晚秋及时清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在苹果树感病期,可对其根外追肥,施用0.5%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5.4 苹果树喷药防治

在苹果树上喷药,应掌握在苹果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d内进行,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苹果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1∶2~3∶200波尔多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常发病田可在苹果树发芽期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喷第1次药,隔10~15d再喷1次;春季多雨的年份,应在花前喷1次,花后喷1~2次,即可基本控制苹果锈病的发生。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喷20%粉锈宁乳油1 0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每年在5月中旬(特别是雨后几天)、6月初、6月中旬和7月初,发现零星病斑后,对有橙色光泽小斑的施药防治,病情严重的,每隔7d连喷2~3次,药剂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夏鸣, 郭黄萍, 郝国伟, 等.山西省苹果锈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山西果树, 2004 (6) :24.

[2]叶素芹, 刘帆.苹果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 2004 (2) :38.

[3]杨俊秀, 王明春.梨、苹果锈病转寄主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9, 4 (1) :44-47.

[4]马福杰, 阿来达.苹果锈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 2004 (5) :26.

铜川印台区苹果园锈病的防治技术 篇2

铜川市印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带,有的苹果园相邻山坡、沟道,当地群众一直有在山坡、沟旁栽植柏树的习惯,尤其近年来,山坡、道路两旁绿化多选择侧柏、桧柏等树种,柏树栽植数量大,这就给锈病病菌提供了充分的寄主,第2年春遇雨后越冬病菌产生孢子,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方圆5 km之内的苹果树上,引起发病,严重时叶片提前脱落,果树生长发育受阻,果实品质和产量降低。现将苹果果锈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1 消灭或减少初侵染源

应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 km的桧柏,切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链条。如果果园周围的桧柏不能砍伐,可在苹果树萌芽前认真修剪桧柏,剪除其上的越冬菌瘿,并带出果园集中销毁,修剪工具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苹果树萌芽前在桧柏上喷1~2次3~5 °Be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

2 及时进行药剂保护

苹果树花期前后是病菌传播期,所以在展叶至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半月左右各喷1次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福星8 000倍液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当苹果树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毛状物后,在相邻的桧柏上喷药,10~15 d后再喷1次,用药同上。另外,喷药要细致,要求喷头雾化程度好,保证苹果树体均匀着药,形成保护层,对于桧柏一定要喷药到菌瘿。

3 加强统防统治

从预防着手防治苹果锈病效果好 篇3

一、为害症状

苹果锈病主要为害叶片, 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 还可转主寄主桧柏。叶片初患病时, 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 逐渐扩大, 形成圆形橙黄色病斑, 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 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 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 即性孢子器, 叶背面长出一团黄色绒毛, 果农称为“羊胡子”。叶柄发病, 病部橙黄色, 稍隆起, 多呈纺锤形, 初期表面产生小点状性孢子器, 后期病斑周围产生毛状的锈孢子器。新梢发病, 开始与叶柄受害相似, 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嫩枝发病, 病斑为橙黄色, 梭形, 局部隆起, 后期病部龟裂, 病枝易从病部折断。幼果染病后, 靠近萼洼附近的果面出现近圆形病斑, 初为橙黄色, 后变黄褐色, 直径10~20毫米, 病斑表面也产生初为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点粒, 其后在病斑四周产生细管状的锈孢子器, 病果生长停滞, 病部坚硬, 多呈畸形。

二、发病条件

多雨多风、温度适宜是苹果锈病发生严重的外部条件, 其发生与降雨量呈正相关, 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大都利于苹果锈病扩散蔓延。

三、发病规律

苹果锈病菌在桧柏上为害小枝, 以菌丝体在菌瘿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 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锈菌侵染苹果树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等, 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 随风传播到桧柏上, 侵害桧柏枝条, 以菌丝体在桧柏发病部位越冬。

四、综合防治措施

苹果锈病 篇4

1发生现状调查

据调查,今年苹果锈病在临汾市果区普遍发生,涉及7个县市的26个乡镇,发病面积达0.5万hm2。其中吉县0.17万hm2,隰县0.07万hm2,大宁0.03万hm2,乡宁0.03万hm2,翼城0.05万hm2,襄汾0.06万hm2,曲沃0.02万hm2。属中度偏重发生,平均发病株率为30%。山区县发病较重,吉县、隰县、乡宁、大宁4个县偏重发生;平川县发病较轻,如翼城、襄汾、曲沃县轻度发生,没有给苹果生产造成危害。

调查发现,苹果锈病发病部位以叶片和幼果为主,成龄大树嫩枝、叶柄等部位发病较轻,幼树叶片、嫩枝、叶柄均发病严重。受害叶片光合功能下降,发病后期叶片干枯,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削弱树势。幼果染病,果实表面出现1个或多个坚硬的黄色锈斑,多呈畸形并早落,失去了商品价值。未挂果幼树由于果农普遍疏于病虫害防治,发病比较严重,部分幼树园面临死树毁园的境地。

2发生原因分析

2.1道路两旁栽植桧柏是造成苹果锈病流行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桧柏类树木作为北方主要绿化树种被越来越多的栽植在公路两旁、新农村中心广场和校园,给苹果锈病病原菌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环境,成为锈病大暴发的根源。其次,在苹果产区吉县、大宁和隰县有许多农户在果园周围农田培育桧柏、侧柏类树苗,为锈病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在吉县调查时看到,中垛乡下柏房村靠近水利局桧柏苗圃周边的幼树园发病最为严重,病叶率达100%,受害叶片全部萎蔫变黄变褐,病斑密布,树枝干枯,远看满园果叶像是被火烤水烫一般,面临毁灭。

2.2防治措施不到位是造成苹果锈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苹果锈病是典型的转主寄主病害,转主寄主以桧柏为主,还有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桧、翠柏及龙柏等。为防止苹果锈病发生,业务部门曾建议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避免选用柏树类树木做绿化树种,建议重点果区移除或更换柏树类树木,希望各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但是其效甚微,导致今年苹果锈病的大发生。

苹果锈病在我市多年未发生,许多果农对苹果锈病危害缺乏认识,在日常病虫害防治中没有预防苹果锈病的意识。调查发现,凡是在苹果花后10d喷施过1~2次三唑类杀菌剂的果园几乎没有锈病发生。其次,多数新栽的幼龄果园没有经济效益,处于放任生长,发病极严重。

2.3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造成苹果锈病流行的外在诱因

气温、降雨、风力是决定苹果锈病流行的3个主要条件。在春季多雨、多风和温度适宜情况下,极易造成锈病大流行。今年我市4月中旬出现短期高温天气,气温达到25~28℃,且均有2mm以上降雨,满足锈病菌冬孢子萌发和传播条件。5月下旬全市普降一场中到大雨,重点果区5月份降雨量均超过50mm,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为病菌进一步侵染、为害创造了条件,成为今年病害大发生的诱因。

3防治措施及建议

3.1科学进行乡村道路绿化,苹果产区严禁栽植桧柏类树木

建议在苹果主产区,尤其是吉县、隰县、大宁3个以水果为支柱产业的“一县一业”基地县,由政府部门颁布有关文件,禁止在苹果园、梨园等果园周围5km范围内种植柏树类树木,禁止在果园周围设置柏树类树苗的育苗圃。苹果产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公路绿化一律采用非柏科类树种做绿化树。对于苹果园周围已有柏树类树木,且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苹果主产地,当地政府要采取措施,将果园周围5km范围内的柏树类树木彻底移除,改植为其他绿化树种。

3.2科学防治,杜绝锈病发生

3.2.1化学防治受到苹果锈病危害的苹果园,每年应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在苹果花后7~10d至苹果套袋前的用药中加入三唑类杀菌剂,如10%苯醚甲环唑、43%戊唑醇、25%丙环唑、12.5%腈菌唑,间隔10~15d,连喷2次,以防止叶片受锈病菌侵染。或者在苹果、梨叶片刚开始发病,即出现针尖大小的红点时,立即喷施三唑类杀菌剂及时控制。

3.2.2桧柏类绿化树木喷药

由于大多桧柏属于公益绿化树,果农不可能花钱购药喷施,对于果区桧柏类绿化树和一些零星栽植的桧柏树,县、乡、村政府要组织人力财力,于冬季对辖区内柏树类树木进行检查,若出现锈病菌瘿和“胶花”,应及时剪除并集中销毁。早春在桧柏等树上喷施1~2次3~4°Be石硫合剂,以控制冬孢子萌发,减少侵染源。同时要做好冬春季苹果园清园及枝干保护工作。

3.3做好苹果锈病的病情预测预报

各级果业部门应密切监测苹果锈病病原菌在桧柏等寄主上的越冬情况和早春的发病情况,结合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及时准确地发布病情预报,科学指导果农做好苹果锈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12-01-29)

苹果锈病 篇5

1 发病症状

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病等。除危害苹果外, 还可危害海棠、水楸子、梨等。该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 是一种转主寄生菌, 转主寄主主要有桧柏、刺柏、龙柏等。主要危害植物叶片, 也可危害嫩梢、幼果。5—6月叶片感病部位发生黄色斑点, 逐渐扩大, 形成圆形桔黄色病斑, 中间颜色稍浅, 边缘颜色稍深。直径5~10 mm, 稍肥厚。一般每个叶片有5~7个病斑, 严重时会有十几个病斑。发病1~2周后, 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小点粒, 即性孢子器。性孢子器中流出黏液, 内含性孢子。黏液干燥后, 小点粒逐渐变成黑色, 随后病斑背面隆起, 在隆起部分丛生淡黄色细管状物, 即锈孢子器。幼果感病后, 果面上发生近圆形病斑, 初为橘黄色, 后变为黄褐色, 随后在病斑周围产生细管状锈孢子器, 病果停止生长, 多呈畸形。嫩梢感病后, 病斑为橙黄色, 局部隆起, 后期病部凹陷, 枝条容易折断[1,2]。

2 侵染循环特征

锈病菌在苹果树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后, 于秋季随风、雨转移至桧柏等转主寄主上, 形成菌瘿, 以菌丝体在菌瘿中越冬。次年春季, 菌瘿产出冬孢子, 遇雨后, 冬孢子产生大量担孢子, 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侵染苹果树叶、嫩枝、幼果等形成性孢子器、性孢子、锈孢子器、锈孢子, 1年侵染1次。

3 发生原因

3.1 转主寄主增多

苹果锈病有转主寄主特性, 必须在转主寄主 (刺柏、桧柏、龙柏等) 上越冬才能完成侵染循环。近年来, 城乡道路两旁绿化美化工作不断进行, 桧柏、刺柏等转主寄主植物数量逐渐增加, 加之新建绿化苗圃不断兴起, 使转主寄主植物遍布全县, 给苹果锈病的发生创造了良好条件。

3.2 气候条件适宜

苹果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春雨多, 气温适宜, 则发病重。从黄龙县2011年4—5月降雨情况来看, 该县苹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展叶, 而此时有多次降雨过程, 且雨量较大 (表1) , 易造成苹果锈病流行。

(mm)

3.3 防治不及时

多年以来, 黄龙县苹果锈病很少发生, 并且没有给生产造成影响, 使果农对锈病重视不够。大面积发生后, 用药不当, 或用药不及时, 造成防治效果差。

4 防治措施

4.1 铲除转主寄主

苹果锈病是经转主寄主植物越冬后才能完成侵染的, 铲除转主寄主植物是防治苹果锈病的一个重要途径[3]。因此, 必须铲除果园周围5 km以内的刺柏、桧柏等转主寄主植物。同时, 农业部门要协同规划部门做好道路两边及村庄、学校的绿化规划工作。禁止栽植苹果锈病的转主寄主植物。

4.2 药剂防治

4.2.1 转主寄主植物的药剂防治。

对于不能铲除的转主寄主植物, 应及时检查菌瘿, 若出现“胶花”, 应及时剪除, 集中烧毁。并于春季下雨后喷3~5°Bé石硫合剂, 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以消除冬孢子, 防止散发[4]。

4.2.2 苹果锈病的药剂防治。

一是结合清园在苹果发芽前喷布3~5°Bé石硫合剂1次, 消除冬孢子。二是在苹果落叶后立即喷布保护性杀菌剂1次, 如68.75%易保水分散剂1 200倍液、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三是在苹果树嫩叶上出现锈病病斑时, 立即使用铲除性杀菌剂。如15%三唑酮水剂1 500倍液、12.5%菌腈唑水剂1 500倍液、40%福星乳油6 000倍液、25%戊唑醇1 000倍液喷布1~2次。

参考文献

[1]孙益知, 马谷芳, 花蕾.苹果病虫害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武爱玲, 段乖利, 贾浩.2010年岐山县苹果锈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技, 2011 (2) :39-40.

[3]郑太波.苹果锈病无公害防治[J].西北园艺:果树, 2004 (2) :38.

上一篇:4%目标下一篇:对象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