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业

2024-07-02

陕西苹果业(共5篇)

陕西苹果业 篇1

陕西是我国著名的苹果培育大省, 是世界著名的苹果优生区。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陕西全省苹果面积仅次于世界第二苹果大国俄罗斯, 苹果总产量仅次于法国和美国, 居世界第三。2006年, 苹果种植面积增加到680万亩, 总产量达到650万吨, 约占全国产量的27%和世界产量的10%, 居全国首位。陕西也是全国最大的苹果汁加工基地, 生产的鲜果和果汁, 行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到, 2005年陕西水果通过边贸出口约29.3万吨, 出口国家53个, 主要出口荷兰、孟加拉、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但与产量相比, 总体出口量不大, 占世界出口总量还达不到3%。因此, 为了提高苹果经济的效益和总体对经济的影响, 就要根据国际高端市场的需要, 认真进行新品培育、研究, 加强生产过程和环境管理, 千方百计把大产量小出口变为大产量大出口, 平衡增长, 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再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一、 陕西苹果业发展现状分析

1.陕西苹果业的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陕西地处中国大陆腹地, 纵跨三个气候带, 尤其是陕西的渭北黄土高原, 海拔高,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土层深厚, 质地疏松, 富含钾、钙、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是全国唯一符合7项气象指标, 适宜苹果生长的最佳优生区, 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优质苹果产区。而且, 渭北苹果主产区远离工业区, 污染少, 具有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的优越条件和参与世界苹果竞争的良好生态基础。

劳动力资源低廉丰富。陕西渭北苹果产区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农业人口比重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者收入水平较低, 因而劳动力非常廉价, 这使得苹果生产的劳动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国外主产国相比, 则更低。

价格竞争优势明显。2005年陕西苹果生产成本为0.64元/kg , 我国平均为0.66元/kg , 日本为2.3元/kg , 美国为2.05元/kg , 新西兰为6元/ kg , 国外平均水平为1.2元/kg。陕西苹果生产成本价分别为国内、国际的97%和52%, 是发达国家美国的31%。显然, 由于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陕西苹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见下表1 (2005年陕西和国外苹果生产成本比较元/千克) 。2006.2007年国内与国际市场上苹果变动幅度相当。

科技专业配套齐全。陕西苹果业发展有着强大的教育和科技支持。陕西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 拥有农业科研机构121个, 农业科技人员2.98万人, 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农科城。果树培育方面, 科研力量雄厚, 学科门类配套, 专业人才齐全。

政府支持果业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果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果区各级政府设立农业专项资金, 集中投向基地建设;省果业信息中心为基地县和企业在互联网上制作信息网页, 发布各种果品、果汁产销信息, 为销售牵线搭桥;政府各级果业部门加强了果业生产、贮藏、加工、包装、销售与出口各个环节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为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2.陕西苹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苹果生产科技投入不足。陕西苹果科技投入不足, 主要体现在:一是种植者文化层次普遍不高, 果业技术培训较少。根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约80%的苹果种植者以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为主, 其中初中占30%, 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50%, 而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0%, 在从事苹果种植的群体中,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 在农村专设的果农培训机构几乎为零。二是果树技术、信息来源单一。果业信息主要靠省、市的文件传达或者媒体的介绍;果业办公资金不足, 设施简陋缺乏基本办公自动化条件, 抑制技术、信息的传递和学习;果业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 雄厚的科技力量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科技人员不能沉下去为第一线服务。三是从事苹果产业的后继人才较少。受国家大中专学生不分配工作因素影响, 各县的果业技术部门基本上没有人员的补充, 苹果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后劲不足。

果品质量形象差异。尽管陕西苹果具有个大、味甜、无污染等特点, 但由于陕西大多数苹果果农不注重产品外观的清洁、果实的等级分类、包装等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产品外型有瑕疵, 包装、运输保鲜设备、品牌宣传上与国际标准相比较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使得陕西苹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缺乏知名品牌的号召力, 没有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价格势必在低价位徘徊, 这就大大影响了陕西苹果的盈利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使其难以进入高端市场。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产品上市时间段没有拉开距离。首先主要是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不够合理。长期以来形成了“早熟缺乏、中熟不足, 晚熟过剩”的品种结构, 陕西目前以晚熟的富士系、秦冠、元帅系和乔纳金品种居多, 约占82%, 中熟品种约占14% , 早熟品种仅占4%。这就导致采收期过于集中, 给销售造成较大的压力。其次是鲜食与加工比例不合理。发达国家如美国, 45%的苹果用于加工, 日本的为25% , 而我国不足l0%。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陕西苹果主要是由各个农户分散生产, 单个农户受知识教育水平、生产观念、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 应对风险和销售产品的能力就必然非常有限, 势必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 其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就必然受限, 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生产管理缺乏统一, 使得质量管理失控。一家一户, 生产一亩或两亩苹果, 形不成生产规模, 管理水平不一, 生产技术标准不一等等, 生产出的苹果质量难以统一。二是市场管理缺乏统一, 价格管理失控。政府退出了市场管理, 服务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果业协会尚无能力和以相应的权力加以管理, 没有统一的价格和浮动范围, 没有权威部门加以规范性管理, 苹果经销商满天飞, 相互压价, 相互拆台, 直接导致苹果市场价格混乱。三是产业一体化管理缺乏, 使得恶意竞争失控。苹果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难以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 各链条之间难形成利益共同体, 链条内部、链条之间“内耗”严重, 市场竞争失控, 使苹果市场价格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 造成了国外反倾销, 国内受损伤的局面。

产供销力量整合明显不足。尽管陕西苹果发展有着强大的教育和科技支持, 但是科技难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表现得较为突出, 果业企业整合力量也明显表现得较为不足。以华圣集团、中富公司、海升公司和恒兴公司等一大批加工型、贮藏、运销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初步解决了陕西苹果的生产、储藏、加工、运销问题。但是对要把陕西建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果品基地, 把‘陕西苹果’做成国内外最好最亮的品牌”的目标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这些企业几乎全是浓缩果汁加工, 而果浆、果片、果粉、果酒、果胶、果醋等精深加工的企业却较少, 这样就导致了难以形成苹果产业化体系。

二、国际苹果业市场现状分析

1.国外苹果需求状况。

从2005年的国际苹果市场供求信息上可以看到, 对苹果的需求, 目前中东还有一定需求量, 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最有潜力可以挖掘, 非洲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欧洲市场已经饱和。其中欧盟年需求量为600万吨, 但实际产量已达709万吨;东南亚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销售市场, 最受欢迎的当属红富士苹果。从苹果出口现状来看, 美国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苹果占总出口额43.6%;美国向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出口的苹果已占其出口总量的30%左右;美国、加拿大苹果销量在我国台湾省占85%;我国香港是美国苹果出口的第4大对象, 其份额占香港苹果销量的70%。与此同时, 俄罗斯则是我国苹果的主要出口市场。另外, 目前世界果汁年贸易额已达50多亿美元, 其中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日本都是果汁的进口大国, 需求量都呈现上升趋势。世界浓缩苹果汁贸易量已超过65万吨, 过去主要是发达国家消费浓缩苹果汁, 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最大的进口市场是美国、欧洲、日本, 这三个市场的年需求量为40~46万吨, 其中美国20万吨左右。

2.国外苹果生产情况。

2005年世界苹果总产量为5442.7万吨。从世界各大洲的苹果分布来看, 亚洲占52.7%;西欧占9.4%;东欧占7.9%;北美占9.4%;南美占5.9%;大洋洲占1.51%。

世界各地苹果的丰欠以及进出口状况, 影响着国际市场总的供求平衡, 从而对国际苹果价格产生影响。在国际市场上, 苹果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陕西地价为每公斤1.58元左右的红富士苹果, 在东南亚国家市场价为每公斤10元人民币, 在美国为18.70元, 在新西兰为16.70元。

三、 陕西苹果业发展对策建议

1.以管理为平台努力提高经营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的生产、加工、管理,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陕西如何留住人才、利用人才、发展科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可避免地成为提高陕西苹果科技含量, 增强陕西苹果竞争力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主要措施有:

(1) 要树立科技和质量意识。

一是对果农进行教育培训, 增强他们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 达到科学生产, 提高质量; 二是要对苹果加工企业的员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达到科学生产, 科学管理;三是增强苹果收购、储运、销售等中间商的科技和质量意识。

(2) 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吸引机制;二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3) 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一是要充分发挥陕西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的优势, 加快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 要重视选育具有陕西特色的品种;二是要抓好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果实套袋、铺反光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 不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对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实施制度, 制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政策, 保证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 促进果品质量的提高, 提高陕西苹果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2.加大科技投入。

尽管目前陕西苹果已经打开了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的市场, 而且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但由于陕西苹果从外形上不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标准, 因而尽管陕西苹果口味好, 但并不为国外全面接受, 因此, 陕西苹果能真正能出口较高价格的市场并不多。鉴于此, 陕西若下大力气抓苹果商品化处理, 按照不同苹果品种的特点, 分别做好清洗、分级、打蜡、贴商标、包装等工作, 那么不仅有价格优势, 而且还可以凭借果品本身与外国水果相竞争, 并提高果品的附加值。要做好这一项工作, 需要加大科技投入, 应在良种选育、果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和组织化方面加大力度, 采取积极措施。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改善产品结构。

一是针对因缺乏优质专用酸苹果对浓缩苹果汁加工业造成的严重困扰, 苹果产区应适时引导农民调整苹果品种结构, 通过高枝换头等方式将部分甜苹果改造成专用酸苹果, 或种植一定数量的优质专用酸苹果。通过苹果生产结构的调整来调整品种结构, 进行合理搭配。二是调整苹果的品种结构, 引进新品种, 培育新品种, 多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 使早、中、晚熟产品结构合理化。三是加强优质苹果的储存、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 对苹果进行精细深度加工、多层次综合利用, 提高苹果附加值。这要求我们要增加深加工的种类, 重点发展鲜果贮存、果汁饮料、浓缩鲜果汁、果冻食品、果酱等苹果加工技术, 积极研究并开发果片、果饼、果干、果酒、果粉等新产品, 改变品种单一的格局。

4.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品牌效应的宣传力度。

强化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 创建果品名牌。以“基地”为样板, 大力普及和推广优质高档果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 大力推广新技术, 将优良品种、无毒矮化、合理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园覆盖、果实套袋、摘叶转果、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分级包装、贮藏加工等技术, 组装配套来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 争创品牌、名牌效应。

5.建立生态环境果园, 提高苹果质量。

一是要选择无病毒苗木, 高接换种果园。要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加强肥水管理, 培育壮树, 提高树体抗逆性。及时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病果, 剪除病虫枝, 刮老翘皮, 集中销毁。清除药瓶、药袋及塑料包装物, 保持果园良好环境。二是要提高土壤有机质, 实施果园生草措施。果园种草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 增加土壤肥力, 更能改善果园小气候, 促进果园生态良性循环。三是要推广果园“五配套", 建立畜—沼—果生态模式。果园五配套是指果、畜、沼、窑、草相结合的苹果生产管理综合技术。四是要精量准确施用化肥。果园化肥使用以少施为宜, 在果树生长养分需求旺盛期适量使用化肥, 提高化肥有效利用率。

6.以市场为导向, 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基于陕西加工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 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因为不受季节影响, 陕西苹果发展必须调整产品的品种结构, 深化产业化发展, 健全市场信息系统, 拓宽苹果营销网络, 并通过国外营销、多国营销和多区域营销模式的综合运用, 从而建立全球营销网。要改善营销管理, 在苹果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进行管理创新, 大力推广个别地区的营销新点子, 这是陕西苹果业发展改变大产量小出口成为大产量大出口的关键。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 要建立健全苹果业信息服务体系、苹果良种种苗繁育体系、生产管理教育培训体系、质量检查监督体系、苹果销售服务体系等全程服务体系。其次, 要改善和探索新的果品营销模式, 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陕西目前主要应创建和健全能代表果农利益并参与各方谈判及利益分配的果农营销合作中介组织, 通过合同、契约、代理等有效合作方式把果农与各方合作者组成利益共同体。第三, 要稳定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 在稳定中力求更大发展。中国周边地区应该是我们发展新客户的重点, 独联体和东南亚、南亚毗邻我国, 需求互补性强, 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是陕西苹果出口的潜在市场。

陕西苹果产业是陕西省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搞好苹果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加强陕西出口创汇能力, 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陕西省应该优化发展苹果产业, 改进和拓展发展思路, 积极开拓国内国际高端市场, 把大产量小出口调整和改变为大产量大出口, 使陕西苹果成为陕西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使得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再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苹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并通过研究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指出陕西苹果在品种结构、品牌形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此提出陕西苹果业发展六大对策, 希望尽快改变陕西苹果大产量与小出口严重失衡的现状, 使陕西苹果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再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促进陕西苹果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陕西苹果业,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田利等.陕西果业发展的思考

[2].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王云阳.加入WTO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陕西苹果网, 2007.3.1

[3].岳田利等.我国苹果产业的几个战略问题.面向21世纪, 陕西2000年国际果品年会论文集

[4].李嘉瑞, 任小林.刍议中国苹果产业现代化.中国苹果技术网, 2007.9.30

[5].郑振华, 郝仲华, 侯满伟.对陕西果业发展的再思考.陕西农业科学

[6].张雪阳, 朱海霞, 张会新.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西北大学学报, 2005 (1)

[7].翟衡, 史大川, 束怀瑞.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果树学报, 2007 (3)

陕西苹果业 篇2

陈辉并不是个例。消费者装修中的烦恼,与家居企业的模式是相关的。目前传统家居企业有两种生产方式:一是大规模生产,一是定制生产。大规模生产,就是大批量生产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产品,产品由企业决定,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买什么,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定制化生产,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每个产品都不一样,小批量加工,但是成本高、周期长,动辄90天的交货期,三五十万的费用,一般消费者很难承受。

尚品宅配采用的是家居企业中一种全新模式,它实现了低价格、短周期的个性化全屋家具定制服务,真正做到了用户想要什么就能生产什么。

像尚品宅配这样,能在短周期内大批量生产出全国各地用户需要的不同款式、不同尺寸、不同颜色的家具,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企业做得到。然而,这样一种创新的模式,却来自一次偶然的尝试。

设计和服务为导向

尚品宅配的前身是一个CAD软件公司,做纯软件研发,面对的是一些家居公司、设计公司等需要设计技能的企业。他们将家居设计方案或装修方案做成立体三维图,以帮助客户实现设计和销售。这种技术和理念在当时还比较超前,很多客户说没什么用。

“我们不服气,不明白这么先进的软件为什么不好用,就想干脆自己开个店试试吧。”尚品宅配总经理李嘉聪说,他们最初开店是为了实验如何把软件应用到传统家具里面,并没打算进入这个行业,而是为了销售出更多的软件。那是2004年,最初也不是全屋定制,只做橱柜和衣柜的整体销售。尚品宅配的实验很快获得成功,电脑软件带来了家具销售的快速增长,创始人李连柱和他的软件团队于是进入到家居行业,并且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

“家居销售和设计领域,其实需要一个零风险的设计环节。消费者希望你把他的家先设计出来,看的到,可视化。”李嘉聪认为,消费者一直都有这样的需求,但当时市场的情况是,用户需提前支付设计费,不管设计效果是否满意,都不给退款。尚品宅配满足了市场需求,用他们的专业软件,免费为消费者做可视化设计方案,而且能给出准确预算,因而带来家具销售的意外收获。

随着产品线丰富,生产基地建成,2007年尚品宅配真正实现了全屋定制,推出“三房两厅”一站式解决方案,用户在尚品宅配一个地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家居问题。至此,尚品宅配的模式真正定型,带来销售的急剧上升,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消费者的家居消费习惯。从那时开始,很多家居企业开始尝试全屋家具。

说到全屋解决方案,自然就会想到宜家,消费者在宜家同样可以实现全屋配齐,不过是自己配,是DIY,没有尚品宅配的定制和个性化服务。尚品宅配更像是个性化的宜家,有专门的顾问和设计师,帮助消费者配齐全屋家具。它更着力于整体方案,而非一个个单独的家具。

前端设计软件是尚品宅配的核心优势之一,它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了过往8年的成功案例。空间设计各种解决方案的库,包括产品库、房型库都被融入到云计算服务器里面。设计师只要把客户的房型数据量回来,输入电脑,连到云计算服务器,就能搜索到匹配这个房型的过往比较成功的设计方案。他可以整个方案套用,也可以部分套用,从而保证了设计品质不会因为设计师水平的参差,而产生太大的波动。

对用户来说,定制还有一个优点,它可以对一些复杂的家居空间进行设计,比如有梁有柱的地方,以及那些需要收纳和陈列功能的地方,如飘窗。

以往这种整体设计方案是由装修公司来做的,但它对设计师的要求比较高,不可控性和随意性比较大,而且常常要花很多精力去建模、制作、操作电脑。尚品宅配的这套软件,只要懂一些设计的人都可以进行傻瓜式操作,包括消费者自己。“在我们的店铺,经常能看到用户一坐一整天,我们的设计师就陪他一整天,有的用户,凌晨一两点钟都舍不得走。”李嘉聪说。

2009年开始,尚品宅配开通了网上商城,采用三维虚拟技术与云设计库挂钩,使消费者也能利用网上服务平台,自行搭配和设计。

柔性化生产

前端设计方案的多样化,最考验的是生产环节。不管设计方案有多打动消费者,如果生产柔性化不够,不能随意扩充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同样没有意义。

2006年厂房投产,对尚品宅配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大飞跃。它的生产系统与前端设计是联动的,就是说尚品宅配实现了店厂一体化。“每天全国四五百个店的订单传到工厂服务器后,电脑就进行混合排产,形成生产指令传到生产设备上,工人只要依据电脑发出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工作就可以。”李嘉聪向《新领军》解释生产线的特点,“我们的生产体系里,已经没有生产一件家具的概念,而只有一块块板件的概念。每天上千个客户的订单集中起来进行电脑排产,分解成无数个板件,然后生产设备根据电脑指令自动切割,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板件都可以随意生产出来。每个板件都有条码,所有产品都分解到板件级别的识别体,工人其实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家具。”

“很多追随者,也想像我们这样,橱柜、衣柜、床都做,但是他们得分三个工厂做。而我们在一家工厂里,混合排产,同时运作,同时打包,再发给客户,材料利用率就比别人高,工人产能也比别人高,我们在成本上就有优势。能三五万元全屋定制,15天交货的,在全国也只有我们做得到。”

不过对于定制来说,成本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产品多样化的问题。客户想要的东西都能生产出来,一站式解决,才是给消费者最大的便捷性。即使竞争对手把前端软件买过去,方案做出来,但是如果不能联动到后面的生产,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才是尚品宅配一个最大的技术门槛。

准执行化管理

目前,尚品宅配只在广州、上海、北京、南京四个城市做直营,其余都是加盟形式。加盟店管理上,尚品宅配明显有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作风,一切都是流程化,李嘉聪笑称他们基本上全画流程图,时间点、控制点都很清晰,全国几百家店全都一个样。这种精细化管理,加上前端软件和后端生产两大技术门槛做支撑,使尚品宅配避免了加盟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

尚品宅配不设大区,总部对加盟店直接负责。这种扁平的框架下,更多工作是总部来管,加盟店去执行,他们称之为“准执行化管理”。所有的管理制度都由总部来制定,加盟店各方面都要和总部保持一致,“就像麦当劳一样。”。每天的晨会,每周店长做的七件事,每周的数据,都要汇报到总部,总部进行分析,然后给予指导。尚品宅配还应用了云技术进行考核,他们有一个云检查系统,可以用到手机或iPad上,店长每天用它拍照,然后上传,与总部对比表一一对照,店铺评价就出来,包括店铺形象、服务礼仪等。另外,每个月每个省都要开区域会议,由总部派主管到地方去开,制定本月工作计划,检查上个月的管理、销售、客户指标的完成情况等。

尚品宅配是靠设计来打动用户的,因此如何保证设计品质,是维持品牌生命力的关键。首先他们有个“招聘培训机制”,设计师必须科班出身,而且都要到广州总部参加基础培训,通过内部认证后,才可以上岗。这个培训基本上保证了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另外,设计软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门槛和品质保证。设计师把房型量回来,输入电脑,连上云服务器,就能找到很多与他房型、风格相匹配的案例,他可以整个或部分套用,再进行调整。这从整体上保证了加盟店铺的设计品质。

“虽然看起来尚品宅配是一个家居企业,但是从创业到现在,我们都把自己定义为设计公司,我们在卖出设计方案的同时,把产品也卖出去而已。客户看的是整体方案,他满意才会买产品,不满意一件也不会买。”对于尚品宅配模式的本质,李嘉聪如是说。他认为,“苹果+宜家”是比较合适的形容,他们有苹果的高科技和时尚设计,有宜家的全屋配齐。“我们其实是一个新领域,我们更希望未来它能成为家居行业的一个新品类,叫住宅配套,不是卖某一件家具,是做配套的,靠设计服务来带动全屋家具的销售。”

陕西苹果业 篇3

1 国家行业管理体制对蚕丝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建国后的计划经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丝绸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蚕丝业作为出口创汇产业, 政府采取了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方针, 在政策与经济上都给予了重点扶持。国家对蚕茧及厂丝实行计划管理模式, 蚕茧由国家定价, 并由各级丝绸公司统一收购、经营和管理;而绸缎、服装则放开经营, 主要由国际市场调节。蚕丝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 偏重数量扩张, 单纯追求速度, 其结果导致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 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1] 。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蚕茧流通体制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1—1986年, 这一阶段成立了中国丝绸公司, 由中国丝绸公司统一管理蚕茧收购、丝绸生产及内外销;二是1986—1986年, 这一阶段撤销了中国丝绸公司, 蚕茧收购和经营管理由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和各省 (区、市) 丝绸公司统一负责, 价格实行中央指导下的省级政府定价。该阶段的蚕种和蚕茧流通领域, 地区封锁, 市场分割, 协调性差, 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特别是在某些边界地区市场秩序混乱, 优质的蚕种不能向其它地方流动, 各地区之间不能顺畅流通, 甚至出现蚕茧大战的现象。三是1996年至今,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协调农业、工业、贸易等各方面的关系, 推动茧丝绸经营体制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改革, 基本稳定了茧丝绸行业的发展。

在国务院领导直接关心和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下, “九五”以来, 我国蚕丝业加强宏观调控, 加大改革力度, 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步伐, 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科技兴业, 克服了前进中的诸多困难, 为实现中央提出的以纺织为突破口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一步推进了蚕业市场化的发展, 也使我国蚕丝业逐步摆脱困境, 走上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2 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产业战略

从推动我国由传统意义上的丝绸大国发展成为丝绸强国出发, 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工程等政策措施, 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审时度势, 在2000年国家《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与原料初加工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 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 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种桑养蚕上规模、上水平, 培育一批蚕茧基地, 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优质蚕茧资源基地[2] 。之后, 国家经贸委又提出有步骤地引导茧丝原料和原料初步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并明确陕西、甘肃、宁夏和四川等地为蚕桑生产转移的重点地区, 每年将有一定额度的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投入, 有关部门还将在推广方格蔟等一系列技术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和扶持。2006年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该工程是把种桑养蚕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把东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移到中西部, 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公共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 加快中西部地区桑蚕基地建设, 推进茧丝绸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发展, 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我国丝绸行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6年陕西省的千阳、镇安、紫阳、石泉四县列入首批蚕桑示范基地县。“东桑西移”工程使陕西省蚕丝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3 陕西省蚕丝业突破发展的政策举措

2006年起, 在商务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 省商务厅抓住全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部门协作、龙头带动、县乡联动、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 以组织项目实施为重点, 扎实推进“东桑西移”工程, 为陕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省政府明确提出将蚕桑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 并把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快蚕桑基地建设列为商务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确定从陕南发展资金中连续3年、每年切块安排1000万元用于陕南蚕桑基地建设, 从2007年起省财政预算中再增加1000万元用于支持东桑西移, 使我省配套资金数额在全国省市、区名列首位, 多次受到商务部的充分肯定。安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 将蚕桑产业确定为该市实现突破发展的主导产业, 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发种数量、蚕茧产量、厂丝产量和蚕业收入4个翻番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汉中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榆林市政府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结合退耕还林、发展蚕业经济的规划, 并明确了优惠扶持政策。各项目县 (区) 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并亲自抓点示范, 组织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保证了东桑西移工程的顺利推进。在全省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东桑西移配套支持政策和项目实施规范的研究制定, 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督查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中, 还得到了省发改委、农业厅、工商局、物价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配合, “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县 (区) 的农林蚕技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支持配合, 有力的保证了项目的规范实施和完成质量。省电视台、陕西日报及有关市、县新闻媒体多方面的宣传报道, 形成了有利于东桑西移项目实施的良好外部舆论氛围。

4 陕西蚕丝业的发展概况

4.1 “东桑西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继2006年千阳等四县被列入示范基地县之后,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 2007年年内需争取国家蚕桑基地项目3个、实施省级蚕桑基地项目10个, 而商务厅实际争取到国家蚕桑基地项目6个 (支持资金1200万元) , 项目数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并列第一, 组织实施的省级蚕桑基地项目也已有12个完成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同时, 还争取到国家茧丝绸风险基金发展性项目2个 (支持资金40万元) , 实施完成省上支持的技改研发推广项目19个。国家2007年度支持的6个蚕桑基地项目进展顺利, 2008年3月验收合格。截止2008年4月, 省上支持完成的12个蚕桑基地项目共新建或改造桑园8 779 hm2, 建设小蚕共育室32 438 m2, 推广方格蔟1897.36万片, 实施企业投入资金3 332.37万元;19个技改研发推广项目, 其项目单位实际投入资金已达1 315.79万元。2009年省上继续从陕南发展资金中切块1 000万元、财政预算列支1 000万元支持推进东桑西移工程, 1月白河县省级蚕桑基地项目验收合格, 5月吴堡县万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验收合格。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 使蚕桑生产新技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有效提升了茧丝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4.2 陕西蚕桑生产的发展现状

2000—2008年, 陕西蚕桑生产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00—2004年产茧在1.5万t至1.9万t, 2005 年全省有32.5万农户发展蚕业生产, 桑园面积发展到8.2万 hm2, 投产面积4.67万 hm2 ;年饲养蚕种58.68万张, 产茧量达2.03万t。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统计, 2007年全省桑园面积8.2万hm2 (也有9.3万hm2的说法) , 其中投产桑园5万hm2, 全年发种78万张, 产鲜茧2.65万t (统计数字为3.04万t) , 分别比上年增长9.84%和13.5%, 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安康市发种60万张, 产茧1.9万t, 分别占全省的80%和72%。2007年全省产茧量超过千吨的县有汉滨、石泉、紫阳、汉阴、旬阳、岚皋、平利、白河、勉县、千阳10个县区, 产茧2.2万t, 占全省总产的82%;产茧量超过500 t的有略阳、城固、汉台、镇安4个县 (区) , 产茧2629 t, 占10%。这14个基地县产蚕茧2.4万t, 占全省总产的92%。

2008年, 陕西省当年育苗190 hm2, 新栽桑园0.81万hm2, 老桑改造0.92万hm2, 全年发种67.17万张, 产鲜茧2.33万t。比上年少养10.94万张, 下降14%, 产量下降12%。全省9个蚕种生产单位共生产一代杂交种62万张, 比上年减少14.8万张, 下降19.3%。蚕茧价格鲜茧春季21~18元/kg, 夏秋季18~12元/kg, 逐季下滑, 跌到近几年来最低点。蚕农收入大幅下降, 养蚕积极性严重受挫。

4.3 陕北生态桑园的开发与建设

陕北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中, 通过建立坡地垄槽灌桑、隔坡反坡梯田桑园, 栽植地埂桑及条墩桑等形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 退耕还林 (草) 工程建设, 榆林市以南部丘陵区为主建成了2.55万hm2生态桑园, 连同原有田埂桑园0.4万hm2, 全市现有桑园面积达到2.95万hm2, 分布于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及榆阳、神木、横山等南部部分乡镇, 投产桑园0.5万hm2, 667 hm2 (1万亩) 以上基地乡镇6个, 专业村9个, 33 hm2以上专业 村56个。2005年示范养蚕3000张, 产茧130 t, 平均张产43 kg[3] 。绥德县采用草桑套种模式, 建成了1.3万hm2退耕桑园, 因其每间隔6 m栽植一行桑, 可相当于0.3万hm2密植桑园。吴堡县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1333 hm2, 其中退耕还林幼龄桑园667 hm2, 饲养蚕种1100张, 蚕桑综合收入130余万元, 部分重点村户的蚕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5%以上。据调查, 2000年全县大灾之年桑园667m2平均产值达700元, 高者突破1000元, 相近或略高于当地的红枣产业, 比种植传统粮食经济作物高出3~7倍, 成为该县连续5个灾年种植效益最好和受灾最轻的项目之一。桑树可乔栽也可灌养, 特别是耐瘠、耐旱、耐寒的特性, 更增强了它的固土保水功效, 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4.4 陕西蚕丝业后续加工企业的崛起

2005年, 陕西省共有收烘企业 (茧站) 528个 (其中安康市有收烘企业412个) , 大多隶属县级供销社系统、乡镇企业局、农业局和部分缫丝企业。其中使用获国家专利的热风循环式烘茧灶的258个, 使用热风循环式烘茧机的2个, 其余为731等其它型号的烘茧灶。全省从事蚕茧收烘人员约3 000余人。截止2008年底, 陕西获得国家准产证的缫丝企业13家, 其中国有企业4家, 集体企业3家, 股份制公司6户, 总资产共计5.8亿元, 容纳职工8 000余人, 拥有缫丝生产能力4.284万绪, 其中, 新型自动缫丝设备比例占94. 3%, 生产生丝2100 t, 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6亿元。茧丝绸出口由陕西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经营, 该公司也是西北五省区唯一的丝绸产品进出口公司, 公司贸易网络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创汇5 000万美元, 是陕西省出口创汇的大户企业之一。

此外, 茧丝绸产品综合利用较广, 除杨凌圣桑公司加工生产桑果汁外,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了桑神茶、桑枝菌, 安康蚕研所研制的蛾公酒、蚕沙保健枕, 石泉雨花公司、巴山丝绢公司等开发了丝棉被产品, 但对蚕、桑、茧、丝的开发利用总体上还未形成较大规模, 陕西的蚕丝业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郑柏松.中国蚕丝业如何迎接WTO的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6) :15-16.

[2]张延华.加强宏观引导, 促进东桑西移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健康发展[J]//中国丝绸年鉴编辑部.中国丝绸年鉴:2003年版.杭州:《丝绸》杂志社, 2003.

陕西省蚕业发展的SWOT分析 篇4

1 陕西省蚕业发展现状

1.1 蚕茧生产

目前, 我省的蚕茧生产主要分布在陕南安康、汉中、商洛三市, 桑园面积8万hm2, 其中采桑养蚕投产桑园5.33万hm2, 生态桑园2.67万hm2, 主要集中在陕北榆林、延安两市;涉及蚕农近30万户, 桑蚕鲜茧产量1.76万t, 蚕农年收入5.7亿元, 资源综合 (桑园套种、桑枝食用菌等) 利用收入2.2亿元。

1.2 缫丝及织绸

全省有15家大型缫丝企业, 生产能力为43196绪, 其中自动缫42956绪, 从业人员大约38.64万人, 2009年生丝产产量2350 t, 白厂丝等级均达到4A级以上。

2 陕西省蚕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蚕茧生产的优势分析

2.1.1 产业基础稳固

一是桑园面积稳定在8万hm2;二是蚕种生产能力稳定在80万张;三是养蚕规模基本稳定在70万张, 蚕茧产量2.33万t, 蚕桑基地县保持在20个, 相对集中在秦巴山区。

2.1.2 区域优势明显

从区域布局上看, 我省蚕茧生产主要在陕南三市, 产茧量占全省的90%以上, 陕北主要以生态桑林为主;从国家政策上看, 我省处于西部地区, 国家推行“东桑西移”工程, 茧丝绸产业链得到延伸拓展;适宜的气候资源和合理的区域布局是陕西省蚕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2.1.3 政策扶持

我省各级政府重视蚕桑产业, 真正将其作为引领经济落后地区脱贫致富, 带动陕南突破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 配套政策、资金到位迅速。2006年起, 省政府决定, 连续3年从陕南产业突破发展资金中, 每年切块划入1000万元用于陕南蚕桑基地建设, 2007年省财政预算中又增列了1000万元用于支持全省茧丝绸行业, 使我省配套资金数额在全国省市、区名列首位, 多次受到商务部的充分肯定。

2.2 蚕茧生产劣势分析

2.2.1 劳动力结构转移

据我们调查发现, 在石泉县从事养蚕生产中, 女性高于男性;农村外出务工从业劳动力中, 男性远远高于女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比重大, 中老年劳动力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主体。

以前在农村从事养蚕生产主要是20~30岁女性劳动力, 现在年轻女性劳动力绝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 养蚕劳动力数量严重缺乏, 平均年龄约为44岁。当劳动力年龄超过40岁以上, 因劳动体能明显下降, 对蚕桑生产造成不利[3]。

2.2.2 蚕业经营规模小

蚕业生产的经营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桑园面积的大小、蚕室面积大小、劳动力的多少等方面。陕西省普遍人多地少、桑园分散、养蚕农户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造成蚕业经营效益差。多数养蚕户还是把蚕桑生产作为副业在经营, 因此蚕桑产业抗自然风险、经济风险能力仍然较弱, 容易导致养蚕户转向其他农业生产。

2.2.3 比较效益低

如表1所示, 从成本比较来看, 每667 m2土地总成本大小排列依次为:苹果>烤烟>蚕茧> 花生> 粮食>小麦> 玉米> 油菜籽。每667 m2土地现金成本大小排列依次为:苹果>烤烟>蚕茧>粮食>小麦> 玉米> 油菜籽。如此可见, 与主要农产品相比, 蚕茧生产成本仅仅低于苹果、烤烟, 在成本方面来看, 蚕茧生产没有比较优势;原因在于蚕桑业跨越种植、养殖两个领域, 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相比较,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 比较优势低。

2.3 蚕茧生产发展机会分析

2.3.1 “东桑西移”战略调整

国家商务部2006年启动“东桑西移”工程, 将中西部地区确定为我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实施西部大开发, 调整茧丝绸生产布局与产业结构, 蚕桑生产呈现出“南蚕北移, 东桑西迁”的发展趋势。陕西省政府将蚕桑产业确立为秦巴山区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 蚕桑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2.3.2 科研生产能力提高

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蚕桑的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不断加大力度推进蚕、桑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与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先后选育了陕蚕四号、五号、六号等优良蚕品种和陕桑305、陕桑402等高产桑品种, 并在陕西省大面积推广。各地也结合当地的实际, 多批次养蚕、小蚕共育、省力节本、方格蔟自动上蔟和综合套种等技术率先在全国推广, 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陕西蚕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2.3 蚕茧消费市场需求

从国际消费市场看,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产品产出国, 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丝出口国, 生丝出口占世界生丝出口的50%以上。虽然生丝产地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变化, 但是生产中心依然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地区。从图1中看出, 生丝产量更加集中在我国。

从国内消费市场看, 我国人口多, 市场容量大。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加上“回归自然”、养生保健等消费意识的形成, 以天然纤维为标志的丝绸产品消费会不断增加。

2.4 蚕茧生产威胁分析

2.4.1 自然灾害的发生

近年来, 随着气候的变暖, 技术的进步,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特别是夏秋季节养蚕期间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大面积栽植桑园, 增加养蚕批次, 加大养蚕密度, 提高养蚕数量, 自然灾害的风险逐渐大于市场的风险。

2.4.2 面临其他省市的竞争

从表2中可以将桑蚕茧生产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广西, 在桑蚕产量上广西处于明显的优势;第二层次江苏、浙江、四川, 虽然蚕茧产量都在下滑, 但是江苏、浙江两省的蚕茧质量较好, 从发展态势上看, 浙江、江苏两省蚕桑业发展缓慢甚至逐步退缩;第三层次山东、安徽等省, 发展潜力大, 特别是山东省蚕茧质量好, 今后很有可能对陕西桑蚕业产生一定的“威胁”。

2.4.3 人工成本升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行业对劳动力的竞争激烈, 增加了人工成本。养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需要年轻力强的劳动力。从表3中可以看出, 每667 m2桑园的生产成本逐年都在上升, 但是物质费用成本增长缓慢, 从2006-2009年基本上持平, 但是相对于人工成本, 从2004年开始逐年升高。人工费用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物质费用增长幅度, 并且影响程度越来越显著。

2.4 面临其他替代品的竞争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发展, 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研究, 逐步达到了仿真丝、超真丝的水平, 伴随着丝绸的一些固有缺陷, 纤维克服了其褪色、打皱、难保养等问题, 纤维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丝绸纺织品在市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同时, 来自纯棉、麻等天然纤维的出现, 丝绸的竞争压力越来愈大。

3 提高我省蚕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 我省蚕桑产业在产业基础、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 劳动力转移、人工成本升高、丝绸替代品出现等问题, 成为制约我省蚕桑产业进一步壮大的瓶颈。因此, 我省蚕桑产业在进行战略选择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并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抓住机遇, 克服在国内外环境带来的各种威胁, 从而提高我省的竞争力[2]。

(1990-2009年) 单位:元 、劳动日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1990-2010年) 各年版

3.1 调整产业布局, 加快茧丝绸体系建设

按照我省建成全国优质茧丝绸基地的目标, 根据目前的自然资源条件、蚕桑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 应继续加快陕南蚕桑产业发展步伐, 把安康建设为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区域, 汉中市、商洛市为发展重点区, 建设陕南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应积极开发建设陕北生态蚕桑基地, 以榆林市为中心, 以子长、绥德为示范, 建设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桑模式适度发展区域;应同步促进关中适宜地区蚕桑生产, 以千阳为示范, 培育高效蚕桑生产示范基地。

3.2 推进产业延伸, 提高丝绸产品升级

通过招商引资, 积极拓展茧丝绸加工企业, 鼓励茧丝绸生产企业大力开发桑叶、桑枝、蚕沙、蚕蛹等保健食 (用) 品、药品以及丝织品等新产品;整合资源, 建设茧丝绸工业园, 提高茧丝加工、印染、服装的生产能力, 引进茧丝绸龙头企业研发丝绸家纺和衣着类产品, 努力开拓茧丝绸消费市场, 促进丝绸产品的升级。

3.3 积极开拓市场,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努力开拓国外市场, 培育现有的龙头丝厂, 进行技术创新, 积极培育陕西省蚕桑业的主产品、副产品品牌, 提高现有产品的品质,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杜梅, 王更新.浙江省蚕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蚕业, 2008, 29 (2) :65-68.

[2]陈正余, 孙子余, 石晓玲, 等.安康市“十一五”蚕桑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蚕业, 2007, (28) 3:82-84.

陕西苹果业 篇5

一、2008年陕西建设系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 以住房保障为重点的住房供应体系初步建立。

扎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 建设廉租住房71.244万m2、15146套, 超额51.4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04479户申请租赁补贴的城镇低保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完成经济适用住房投资63.7亿元, 竣工221.09万m2, 解决了3.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新增22万人, 年度归集额达103亿元, 突破百亿元大关, 136万名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80亿元, 占年计划的123%, 同比增长27%,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 人均住房面积达27m2。住宅建设投资占房地产投资的78%, 全年销售面积1199.3万m2, 住房供应结构优化, 价格趋于平稳。累计出售公有住房12775.61万m2、142.91万套, 二级市场交易面积1481.79万m2、16.49万套, 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07%和37.42%。积极化解拆迁安置纠纷, 城镇房屋拆迁228.6万m2, 22190户。物业管理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步伐加快, 6个住宅小区 (大厦) 通过了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 全省缴存归集专项维修资金9.82亿元。开展全省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 查处违规房地产开发26起, 注销了30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办理农村房屋权属登记16415户、351.11万m2。

2. 关中百镇、村庄道路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关中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制定了百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项目申报指南、验收等管理办法, 在关中地区建制镇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建立定期通报项目进展制度, 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2008年完成投资4.2亿元, 启动项目106个, 完成91个。周至哑柏、眉县齐镇、旬邑太村、白水林皋等106个“一轴一环三走廊”沿线建制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凤翔、眉县等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为重点、以产业为支撑的小城镇组团基本形成。百镇建设示范效应显现, 带动临潼区代王镇、蒲城县孙镇等一批建制镇提前筹划、自行筹资开展镇区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关中地区小城镇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2.3亿元, 较上年提高32%。省级安排2144万元引导资金, 调动和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完成村庄道路建设1.13亿元、482公里。

3. 做大做强建筑业取得新成效。

全年预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0亿元, 比上年增长30.4%。

扎实开展建筑强县试点工作。10个试点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6.9亿元, 增加值33亿元, 利润6亿元。

大力开展创建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活动、全省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4个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39个工程获省优质工程“长安杯”, 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91个。评出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4项。完成了6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7项标准设计和46项地方标准设计大纲。审查施工图项目2200项, 纠正违反强制性条文3100条。收缴劳保费4.07亿元, 拨付3.05亿元。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570个, 完成各类农民工培训2万余人。

4.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新开工城镇污水处理项目24个, 建成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项目10个,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25座, 日处理能力143.2万吨, 较上年增加58%。新开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0座, 建成14座,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总数达到30座, 处理能力8500吨/日。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15%, 同比提高8个和7个百分点。

以留水、增绿、畅通、洁净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有力地改善了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城镇容貌。汉中市、太白县、汉阴县、陇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宝鸡市创建国家人居环境奖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考核验收。西安地铁二号线进展顺利, 一号线建设正式启动, 三环路全线贯通。宝鸡、安康、汉中、商洛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相继建成。

5. 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按期完成了22万平方米过渡性安置房的生产、安装任务, 保证了灾区中考、高考如期进行, 61个地震受灾县 (区) 学校、医疗机构用房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房得到保证。鉴定城市震损房屋878.05万m2。按照省政府要求对全省地震灾区教育、卫生和民政系统提供的D级危房2628个项目、124.96万m2进行了审核, 为省委、省政府灾后重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全省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住房重建实施方案、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标准以及宁强县、略阳县13个村重建规划。指导灾区市县加固农民住房22.1万户, 新建10万户, 使绝大多数群众在新房中平安过冬、温暖过冬。

6. 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全省节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69%提高到90%, 建成节能建筑1200万m2, 每年节约标准煤17万吨。省级机关和西安市开展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完成89栋建筑的能耗统计和1栋

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确定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项目40个、200万m2, 全省组织实施农村建筑建材节能示范项目12个, 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8个, 省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3个。制定下发了《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组织实施新墙材生产示范项目17个, 新墙材占到墙材总量的51%。城镇规划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比例达到90%, 节约土地9000亩, 节约标煤35万吨, 综合利用工业废渣150万吨, 减排废气8750吨。

7. 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建设系统法规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着力推进行业系统法制建设, 立法数量位居省政府各厅局之首。强化执法监督, 深化执法责任制,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全省建设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 不断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力度, 全系统信访举报和各类案件明显减少, 建设系统行业形象进一步改善。西安市建委、宝鸡市城建局、延安市自来水公司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西安市市政建设研究院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西安市市政委二公司三分公司第二项目部、渭南市12319城建服务热线中心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省住房资金中心财会部等3个单位和商洛市环卫处五队副队长王惠芳等3名个人被授予省级“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2009年全省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积极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省建设工作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 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 发展住房二级市场, 促进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 以百镇建设和村庄道路建设为重点, 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着力推进县域城镇化;优化建筑产业组织结构, 实施建筑强县战略, 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全省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2009年陕西住房建设的主要任务

1. 建立和完善全省住房供应体系。

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为重点, 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企业应对市场变化, 减轻居民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负担, 促进商品房销售, 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2009年全省计划建设或收购廉租住房280万m2、5.6万套, 对139252户申请租金补贴的城镇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步伐, 通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共有产权等方式, 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供应, 加大以实物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力度。在广大农村地区, 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切实发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功能。2009年投资64.7亿元建设597.08万m2, 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重点落实行政划拨和优先供应土地, 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 严格控制单套建筑标准, 健全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 扩大供应比例, 加强项目监管。

加快公有住房出售, 继续清除制约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政策性障碍, 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各市、县房产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手续费和交易管理费等税费优惠政策, 健全交易规则, 规范交易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鼓励大中型企业存量房上市交易, 鼓励职工通过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

2.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加快编制城乡规划。紧密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 进一步加强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统筹衔接。在省域和三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 加快推进全省县域城镇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力度。完善各个层次规划, 提高城乡规划的覆盖率。通过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建设、产业聚集、土地利用、综合交通、供水体系、农田保护、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达到资源共享, 构建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加快推进百镇建设。切实组织实施好2009年关中百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重点镇建设, 选择地域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到2012年人口规模能够达到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 按照七通一平 (包括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热力和场地平整) 的要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 使全省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拟建项目的前期选址、设计等准备工作。对已开工项目要加强施工管理, 督促工程进度, 确保工程质量。渭河流域已开工建设的37个污水处理项目, 要争取年底前建成投运。陕北地区28个污水处理项目, 争取两年之内全部建成, “十一五”期末形成减排效应。陕南地区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同时, 要对老城区和运行15年以上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或改造, 作出计划, 逐步实施, 以确保管网设施完好, 城市供水正常。抓住扩大内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争取资金、多上项目,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省市两级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 今年开工建设24座、建成22座垃圾处理厂。扩大城镇垃圾处理设施服务半径, 在全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

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建设优美城市、创造良好环境、营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 全面开展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和人居环境奖等创建活动。

进一步做好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目前16处未完成总体规划编制的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要加快进度。抓好华山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指导有条件的景区整合资源, 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扩大我省景区数量和知名度。

3. 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抓住国家宏观调控、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战略机遇, 创新产业发展方式, 优化建筑产业组织结构, 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建筑企业改制步伐, 促进全省建筑企业向产权多元化方向发展。按照“扶优扶强、做专做精”的原则, 引导企业由“大而全、小而全”向“大而强”、“小而专”方向发展。力争2009年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20亿元, 增长率不低于16%。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产权转换、兼并重组、体制创新等形式扩张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在资质升级、人才培训、劳保统筹、评奖评优上重点扶持民营企业, 促进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 指导各市县把发展建筑劳务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和做大当地建筑业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市场秩序, 推进建筑劳务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深入推进建筑强县战略。在2008年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扩大范围, 向全省推开。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对2009年建筑业龙头企业、优秀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授予“陕西省优秀建筑业企业”称号。

4. 积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按照省政府《陕西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规划》确定的重建任务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 认真落实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全省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标准,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按照《陕西省地震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实施方案》, 指导有关市县加快受损房屋的除险加固进度。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认真落实各项重建优惠政策, 通过实施新增的25个廉租住房和30个经济适用房项目, 解决好城镇受灾居民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民宅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施工力量的组织协调, 确保全面完成农村民宅重建任务。

5. 全力推进建筑节能。

加强新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加快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制定和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公共建筑市场化改造机制和运作模式,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做好20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大力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贯彻实施《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推行新墙材的生产和应用, 促进建筑节能材料与产品的本地化生产, 发展和推广粘土多孔砖自保温结构体系在多层建筑上的应用。

启动农村建筑节能, 结合新农村建设, 推广应用《村民建设节能技术导则》, 抓好全省12个乡村节能建筑示范工程, 通过示范引导促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切

实加强行业法制、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继续开展“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落实型”机关创建活动,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不断提高机关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争创最佳厅局和文明单位。

进一步提升行业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大执法培训和指导力度,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审核制度, 提高执法水平。

上一篇:制造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下一篇:摄影带给我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