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选课(通用8篇)
体育专选课 篇1
0前言
探究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下的排球教学与传统的知识本位下的排球教学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应用到山东体育学院排球选修课教学中是否可行,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为高校体育排球专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有所促进并为探索改革新思路提供参考,同时为其它体育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也为其他同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三两个教学班排球专选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23岁大学生5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27人,对照班29人,体重正常。在测试前经询问,研究对象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受伤史,无训练和练习排球经历,同时在教学实验前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了基本情况测量,未发现研究对象自然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网络数据资源,广泛收集相关文献,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球技术的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阐明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观点。
2.1 不同教学模式对排球专选课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1.1 传统教学模式对排球专选课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实验结束后,再次将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进行测量,来检验传统教学模式下排球专选课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生专项及基本身体素质,其中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受试者躯干、腰部和下肢各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同时也可以用于评价下肢肌群、韧带弹性与伸展性的好坏。而4×10m往返跑是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速跑的过程中急停、急起、快速改变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反映灵敏性的重要测量指标。立定跳远、1min仰卧起坐、1min俯卧撑、肺活量等指标分别是反映下肢肌肉力量、腹肌力量耐力和灵敏、上臂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客观评价可以更加准确分析排球专选课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1.2 能力本位思想下教学模式对排球专选课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
1min仰卧起坐是反映腹肌力量和腹肌耐力及腹肌速度力量耐力的重要指标,1min仰卧起坐次数越多,表明受试者腹肌力量和耐力越强,我国19~22岁男1min仰卧起坐均值为36.90±8.20。通过表5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能力本位思想下教学模式下的排球专选课教学使学生1min仰卧起坐次数明显高于排球教学实验前得分情况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45)。
2.1.3 能力本位与传统教学对排球专选课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比较分析
经过为期48学时的分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1min仰卧起坐、4×10m往返跑等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进行测量,为了进一步探究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身体素质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将实验结束后分别将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来进一步验证能力本位思想下的教学模式排球课程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六项基本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
2.2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教学能力的影响
教学能力是教师驾驭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而体育教学能力是指从事体育这一具体学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和具体学科教学能力的总和。因而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学生就要要求自己必须有着合理的排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还要掌握任何教学必备的教学能力,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够很好的进行体育教学。而当前大部分体育教育却忽略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把重心放在了运动能力方面,注重运动技术的精益求精。
2.3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垫球、传球的达标和技评成绩的影响
垫球是指用手臂插入球的下部,利用球的反弹力来击球的技术动作,而传球是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指定目标的击球行为。它们都是排球教学中基本技术之一,尤其在排球比赛中二传手无论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御的过程中起着串联和纽带的作用。由于实验前对影响排球基本技能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避免因身体素质因素影响排球基本技能的成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教学中应用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未来职业需求为目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2
经过为期48学时的教学实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研究对象的1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1min俯卧撑、4×10m往返跑、肺活量等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立定跳远的成绩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将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验组肺活量和4×10m往返跑的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两种教学模式对其它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影响不存在显著性意义。
3.2 建议
3.2.1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排球专选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将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应用到其它体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之中,进一步探究其可行性如何。
3.2.2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对坐位体前屈、1min俯卧撑等身体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建议探究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否可以对全部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产生积极的影响。
3.2.3
要深刻理解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质,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模式,但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认识这一点,建议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不断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很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摘要:近年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学者们为了响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能力本位思想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目的在于探究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否像其它学者研究的可以应用到任何一门学科中,同样也可以应用到排球专选课教学中去。进一步探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思想下教学模式可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身体素质、排球基本技术)如何并加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其它同行对排球课程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盘金洪,李基柱.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科技,2012,14(156):210-211.
[2]高立.我国体育院校函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01-103.
[3]商汝松.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应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013(4):53-55.
[4]丛威,张建国,侯柏晨等,.体操专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376-379.
[5]张玉菊,吴玉华.高师体育教育健美操专修课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3):71-74.
体育专选课 篇2
足球运动是职业学校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喜欢足球运动的职业学校学生,通过足球专选课希望掌握这项运动的技术,并成为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健身运动。分层次教学在足球专选课的运用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掌握这项运动的技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兴趣为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组织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要给予评价和鼓励。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足球专选课的分层次教学研究,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足球技术这项运动的兴趣,使职业学校学生通过足球课堂的学习,掌握一项终身体育的健身活动。同时分层次足球教学,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足球专选课的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职业学校学生足球课堂中的分层次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参与性有积极作用。成功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相反,过高的目标设置会打击和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并由此而降低积极性。因此,在足球教学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每一个学生自己的目标,即分层次地制定目标。在足球教学中,如垫球练习,给每一个学生都设定单次垫球练习50个的目标,许多学生一看这一目标便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甚至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把这一目标分成阶段性的、分级别的小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实现其中的一个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练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培养兴趣为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足球是一项集体对抗的运动,踢足球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如果一视同仁,把所有的人不按技术水平特点分组,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纠正错误法、观摩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应用。比如: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把学生分成四组,安排一组进行足球比赛,一组进行观摩,发现问题进行记录,最后讨论,另外一组进行练习。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兴趣,这样课堂的练习效果会很好。
(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组织教学
足球教学课堂上据首次各项测试的成绩,按学生实际的足球技术掌握的情况分成较固定优、良、中、差四个层次。为了便于测验与分层次分组,可选择一分钟垫球、过杆射门、30米踢准、带球跑、踢比赛等五个项目。按每项满分一百分五项之和的总成绩取420分(含)以上为“优”,419~350分的为“良”,349~300分为“中”,300以下为“差”。当然这种分层分项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定,足球的分组还要和人数结合,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安排。安排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四)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阶段要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非常有必要,好的教育专家提出“赏识教育”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每个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学生会更加努力练习,且效果会非常好。
四、结论
通过对足球课堂的分层次教学实践,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自觉练习更加认真,足球个人技术提高明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兴趣为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组织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阶段要给予评价和鼓励。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分层次教学的主题,对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朱浩茂.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的组织教学[J].体育师友,2008(3).
[2]许来君.分层次教学在体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4).
[3]李林.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体育专选课 篇3
1 研究对象
选定广州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选班Ⅰ班 (男生12人、女生5人) 和Ⅱ班 (男生11人、女生5人) , Ⅰ班为实验组, 采用间歇训练法训练, Ⅱ班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训练法教学。
2 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
2.1 间歇训练法的理论基础
间歇训练是对练习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的规定, 使运动员机体在没有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 但从字面可以看出, 是一组反复交替运动与休息的运动方式, 在休息时间通常采用温和的运动。间断后反复练习可以多次使用APT-CP系统, 所延缓的疲劳转而增加练习强度。
间歇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 并依照具体的训练目的对两次 (组) 练习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 以提高不同能量代谢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受到5种因素制约, 分别是负荷的时间、强度、练习的频率、每次 (组) 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及间歇所采用的方式。训练中的具体要求应因人、因项、因时而异。每次 (组) 练习之间, 最好多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在其他外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 在负荷强度近乎极限时, 每次 (组) 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将成为发展负荷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间歇训练法的间歇负荷有3种形式:分别为极不充分间歇、不充分间歇和相对充分间歇。
此外, 间歇训练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间歇训练对心肺产生较强的刺激、间歇训练可增进磷化物 (TPT-CP) 系统的能力、间歇训练可增进乳酸系统的能力、间歇训练可增进有氧系统的能力。
2.2 间歇训练法的网球教学实践
在教学和训练中, 随着网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对于练习者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良好的体能储备是保障。间歇训练法运用于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为:以正手底线和反手底线击球为主;以提高技战术水平为主要目的;每次练习负荷时间为120~180 s;负荷强度为大强度, 心率指标为180次;间歇时间为30~60 s, 间歇方式为走、慢跑为主;供能形式为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每组重复次数为5次。
以正反手底线击球为例, 运用间歇训练法的练习形式、步骤和要求为:送球者在发球线处 (“T”字型处) 不规律地为击球者连续送出正手或反手球。送出的球第一跳弹起后要到发球线后, 并具备适中的球速和弧线, 有一定难度。击球者在底线中间准备判断后通过跑动回击任意落点的来球。要求击球者回球到规定区域且具备一定的速度和质量, 同时学生应该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调整好重心提高底线正反手连续击球的稳定性。送球者与练习者每2 min调换, 一组击球和送球为一轮, 共进行5轮, 时间约为20 min。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运用间歇训练法对广州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选班学生进行教学实验, 实验时间为一学期, 并对学生正反手成功率进行测验, 收集整理了实验前后相关数据, 对实验前后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如表1所示。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以正反手连续击球为训练内容, 通过对学生进行规定区域的正反手连续击球成功率测试, 统计整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正反手成功率平均数非常接近, 实验组的正手成功率平均数为31.52%, 略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平均数 (30.33%) ;而实验组的反手成功率平均数为29.80%, 略低于对照组的平均数 (30.08%)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击球成功率的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两组数据间P值为0.76>0.05, 说明两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正反手连续击球成功率方面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2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比较分析
运用传统教学训练方法对广州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选班Ⅱ班 (对照组) 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和训练, 经过一学期练习后, 分别对本学期教学前后学生正反手连续击球的内容进行测评, 如表1所示,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正反手的成功率平均数由30.33%和30.08%, 学期结束时分别上升到34.67%和34.18%, 从数据上看学生正反手的成功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正手成功率P=0.001, 反手成功率P=0.008, 正反手P值均小于0.01, 即正反手击球成功率在学期前后都有了非常显著性差异, 说明运用传统教学训练方法指导学生练习提高了网球专选班学生的正反手成功率。
3.3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比较分析
运用间歇训练法对广州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选班Ⅰ班 (实验组) 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和训练, 按照训练内容严格控制训练负荷、心率和间歇方式及时间, 一个学期后, 分别对本学期教学前后学生正反手连续击球的内容进行测评。如表1所示,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正反手的成功率平均数由31.52%和29.80%, 学期结束时分别上升到36.84%和35.43%, 从数据上看学生正反手的成功率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正、反手成功率P值=0.000, 均小于0.01, 即正反手击球成功率在学期前后都有了非常显著性差异, 说明运用间歇训练法指导学生练习能够大大提高网球专选班学生的正反手成功率。
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运用间歇训练法和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分别对广州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选班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和训练, 周期为一个学期, 对两组学生的正反手连续击球的内容进行测评, 得出其成功率统计如表1所示。运用间歇训练法的班级正手成功率平均数为36.84%, 而传统训练方式教学的班级成功率平均数为34.67%;运用间歇训练法的班级反手成功率平均数为35.43%, 而传统训练方式教学的班级成功率平均数为34.18%。从平均数可以看出, 实验组的成功率在正手和反手上都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学期末正手成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间P值为0.029<0.05, 说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学期末反手成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间P值为0.032<0.05, 说明两组数据也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数据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 正反手连续击球的成功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实验组学生提高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学生, 说明, 间歇训练法更适合网球专选班学生对于正反手连续击球的训练。
4 结语
间歇训练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球专选班学生的正反手连续击球能力, 适用于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教学。间歇训练能够充分发展无氧能力与有氧代谢为基础并促进力量的增长, 是一种适合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方法, 同时对学生的步法移动能力和体能上要求较高。通过间歇训练法运用于体育院校专选班教学的实践, 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的移动能力将会得到提高。间歇训练中对于间歇时间、强度等要素严格控制, 使训练一直在高强度下完成, 使学生更加珍惜训练时间, 让训练真正成为一种乐趣。在“学生多、场地少、时间短”的现实教学训练情况下, 间歇训练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值得在其他体育课程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性赫, 郭可雷, 吴阳.论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的不足与完善[J].四川体育科学, 2015 (8) :54-60.
[2]李正荣, 董久奎, 杨洁.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的作用及其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71-73.
[3]吴双明.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研究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1) :91-94.
体育专选课 篇4
1 根据就业方向与形势在“CBE 能力本位”理论下明确专业能力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近几年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形势,健美操教师、健美操教练、社会指导员、俱乐部健身教练成为体育教育本科的职业发展方向。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有健美操专项运动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健身指导能力、俱乐部管理与代课能力等。
2 在“CBE 能力本位”理论下设置专业课程、融合相关课程
在“CBE能力本位”理论下,为设计出适应“高效培养体育教育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课程,课程设置需具有专业性及综合性,即专业课程的专业化设置及融合,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即课程设置的职业化,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也是培养教师的过程。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时刻把握健美操专业能力培养方向与目标。在此传授的过程会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基础理论课程与专项理论课程存在重复,基础理论课程与专项技术课程难以衔接,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较差,而课程综合化改革则避免了课程不必要的重复,突出了专业能力培养主线。如何将课程综合性优势得以运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体育理论课程与专项技术理论课程统一制定教学大纲遵循时间顺序确定性。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表现中反馈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寻找关键的结合点,课程融合符合先主要后次要、先基础后拓展的原则。(3)针对健美操项目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更好的结合。
3 学习策略的选择
学习策略的制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实行创新性认知学习。学习策略是以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参与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锻炼,主要运用趣味性学习策略、“教学式”学习策略、合作性学习策略、体验启发式学习策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策略、课堂结束部分功能放大学习策略。
3 . 1 健美操趣味性学习策略运用
(1)运用游戏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健美操基本功的训练相对成套动作的学习较为枯燥,游戏法使学生在娱乐的气氛中吸收知识。(2)运用俱乐部教学法提高教学连续性。音乐不停,动作不断,连续的教授学生动作。但健美操专选的学生,需要俱乐部教学法与学校教学法相结合。掌握流畅的运动环节,并巩固正确动作,高效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3)运用拓展内容烘托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眼界,使教学与时俱进,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能与社会需求相符。普及爵士操、搏击操、有氧舞蹈、团体操课尊巴、莱美课程等。
3 . 2 健美操“教学式”学习策略运用
在学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时,将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改变为学生备课、学生教学生、教师指导与补充教学。这种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在“教师”的角色下,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掌握动作要领,增强自信心,同时发展专业能力。此策略也可使用在成套动作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了动作要领、动作术语与动作描述方法,还熟悉了示范法与讲解法等学校教学方法。
3 . 3 健美操合作性学习策略运用
合作学习是健美操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设定为3次。第一次课,4人为一组,共同完成教案的编写,2人依照同一教案分别完成一节课(视频记录),课后进行总结(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对课的整体表现以及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反馈给专业教师;第二次课,2人为一组,共同编写教案,合作完成一节课,课后向教师反馈;第三次课,学生独立完成教学。通过合作教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各自吸收了更多的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加强了对反思的实践,这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体现。
3 . 4 健美操体验启发式学习策略运用
体验式学习有四个过程:具体经历阶段、思维观察阶段、抽象概念阶段、主动实践阶段。具体经历阶段:在学习初始,学生首先体验新的情境,利用自身感官接收知识。思维观察阶段:当教师运用全面灵活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学习时,学生进入思考阶段。在课堂上讲解健美操运动技术时,教师多用单纯的讲解法,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有限。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点对点”的教学手段,将专业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相衔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俱乐部教学时,教师需要板书的辅助,在板书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演习。抽象概念阶段:学生经历了“具体经历阶段”与“思维观察阶段”后,对所学知识具有了合乎逻辑的概念,在头脑中初见知识模型,这个过程是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阶段。主动实践阶段:这是知识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能力培养的主要体现,学生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在本阶段进行主动实践,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经历转化为能力,在此阶段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3 . 5 基于问题的学习( P B L ) 策略运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学习氛围轻松、主动,教学模式开放。PBL使学习者投入到任务或问题中,解决真正问题,强调在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合作和自主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相关的科学知识。PBL教学法对健美操的学习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体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通用“语言”,和多种学科都存在交集,其涉及的相关理论课程有人体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等,就健美操运动本身而言,它就是一个娱乐性很强的学科,舞蹈艺术类、新闻传播类等知识时刻渗透在健美操学习中。学生不光能够自己表演健美操,创编健美操,还能熟练的将健美操动作及美感教授给其他人,因此学生同时需要培养自身社交能力,如:联系运动场地等,除此之外,若有新闻传播类相关知识的铺垫,那么学生想要将自己的表演成果、创编成果和自身的技能利用媒体或其他手段收藏保存和广泛传播就更容易。PBL教学法对健美操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的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课程、本专业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涉及,且具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管理组织能力,并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
3 . 6 课堂结束部分功能放大学习策略运用
课堂结束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放松身体,它的更多功能常被忽略。科学实验证明,在人最放松的时刻吸收知识的能力是很强的。课的最后部分,利用安静音乐作为背景,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教师启发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与学生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在这种环节中结束课程,学生会一直保持成就感,最终会收获更多的学习内容。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就学生关心的健身类或相关知识点进行简单介绍,更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放松中反思与联想,将课堂的“边角余料”时间应用极致。
4 结语
体育专选课 篇5
1 健美操创编能力的概念
健美操创编能力, 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 根据健美操的特点、创编原则及方法, 对已学的动作组合进行加工、对比和再创造, 通过配以适宜的音乐, 编排出新颖独特的适合不同群体或个体练习需要的动作组合、组合队形变化、成套队形变化的能力[1]。
2 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意义
2.1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发展, 健美操专选课的学生是要走向校园, 走向健身房, 向大众讲授健美操的人群, 成套的动作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时代需求, 因此在健美操专选课中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意义重大。其次, 学生通过各种创编实践, 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需求创编出自己喜爱的新队形、新造型、新动作及新颖的组合套路动作等。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健美操的认识, 也加强了对健美操的学习。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健美操的创编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积极地投身于创编中。因此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后的自信心。学生在创编过程中需要对新动作进行反复的分解练习和示范教学, 以验证新动作的合理性、科学性, 这无疑如同教学中的分解与示范, 使学生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和示范的能力。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健美操创编是让学生从机械的学而习得转变为自主创造,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遵循一定的创编原则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再创造, 丰富和发展健美操的动作内容, 使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创自练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创编的热情和自信,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还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 影响学生掌握创编能力的因素
3.1 丰富的动作素材
动作素材是在进行健美操创编之前必须积累的必要素材, 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创编成果的质量。通过基本动作、固定套路的练习及相关健美操表演的观看等手段积累丰富的动作素材是健美操创编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其类型越丰富, 在进行创编时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创编出新颖的动作, 且新颖性越强。动作素材的数量与动作重组及再创造所产生的变化形式成正比关系, 创编出新动作的数量越多, 可选择性就越强, 就能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这样就能保证创编成果的质量及新颖性, 从而能大大提高创编套路的可欣赏性。
3.2 新颖的动作编排
新颖的动作编排是创编的灵魂, 创编就是要去旧纳新, 脱颖而出。在创编的过程中, 创编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求, 选择不同的动作素材, 不同的音乐节奏、不同的动作方向和路线, 致使创编成果出现明显的差异, 有的创编动作路线和方向与脚步动作不协调, 整体感觉不流畅, 也有的创编动作简单重复, 音乐节奏感不强, 表现力不足, 还有的创编动作新颖, 路线清晰, 操化动作变化多样且干净利索, 艺术感官性极强, 这些都明显体现出了创编者的能力差异。其实质在于创编者所具备的动作素质有差异, 且对动作的节奏、幅度、路线、方向等要素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有差异。因此, 创编者的自身素质及对动作要素的处理方式是制约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因素, 且两者缺一不可, 无论哪一方面能力不足均可影响创编成果的质量。
3.3 基本的音乐素养
健美操和音乐是相辅相成, 没有音乐相配的健美操就不能称之为健美操。音乐是一套操的灵魂, 它的每一个节奏都有一个或多个动作相配, 音乐的意境是整套操编排过程中的核心, 它决定了每个动作的路线、方向及姿态等。因此, 基本的音乐素养是制约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因素之一, 且不可或缺。掌握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是创编健美操的基本条件, 一首曲子有多少个8拍, 每4个8拍是否完整、是否有间奏, 该曲子是什么风格的等等。乐曲结构和操的结构是相似的, 多少个8拍音乐就对应多少组动作, 乐曲的风格则决定了操的风格。由于创编者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感受能力不同, 可产生的音乐氛围不同, 故相同的音乐创编出的成果就不同。因此, 创编成果的质量与创编者所具备的音乐素养有直接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手段
4.1 加强基本动作素材的积累
基本动作素材是健美操创编的必要素材, 动作素材的多少直接决定创编成果的质量。作为健美操专选课的学生来说, 虽然已经在健美操普修课中掌握了一定的动作素材, 但为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 还应加强基本动作素材的积累。首先, 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已学套路中的动作素材;其次, 在课堂中教授等级高、动作难度大的套路以补充学生的动作素材;最后, 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健美操比赛视频和表演视频, 以开拓学生的眼界, 充实动作素材的种类。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 积累新的动作素材, 为创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多模仿, 注意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记录教师讲解与示范的方法和技巧, 为今后的学以致用打基础。
4.2 加大动作编排能力的培养
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添加创编环节, 每节课中抽出20~30 min进行创编练习。可从简单的套路动作不变队形变化开始, 到改变套路动作创编, 再到自行创编套路, 最后到创编表演。学习完一套操后,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队形变化创编, 教师给予一定的图形引导, 要求学生开发想象力, 在不改变套路动作的基础上, 创编队形;队形创编熟练后, 可进行动作创编, 引导学生大胆地改编套路动作, 可改编组合中每个动作的顺序, 或是将套路中各个组合中的动作打乱后重组等创编出新的套路动作, 并通过反复练习纠错、教师指导等方式验证新套路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最后结合队形创编进行表演创编练习, 而后每个小组进行表演;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出与套路动作不重复的新动作, 以提高学生创编的兴趣和自信, 此时需要学生从自己的动作素材库中选择可用的动作素材, 并予以组合;最后开展创编表演, 要求学生把自己创编出的组合与小组成员创编的组合集中在一起, 并结合队形变化形成表演套路, 进行表演。创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由易到难进行, 切不可由难到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这样达不到培养创编能力的效果。
4.3 注重基本音乐素养的提高
音乐是健美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健美操专选课程, 应注重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提高。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实践教学, 讲解音乐知识, 应侧重于音乐的节奏、结构和风格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讲解每一个动作如何与音乐的节奏协调, 如何把握音乐的节奏等。通过讲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让学生学会根据音乐创编与之相配的动作、套路, 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结合音乐创编动作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英.大学生形体操创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5) :75-76.
[2]常青.大众健美操集体成套动作队形编排原则与方法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 :151-156.
[3]高娃, 张婧.健美操与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 :101-103.
体育专选课 篇6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横向教学模式,理论构建,试验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2005级专选班的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组(30人),一个为对照组(30人),两组学生的基础均无显著差异。
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横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健美操在发展过程中,延伸出普拉提、拉丁健美操、啦啦操、搏击健美操等,街舞、瑜伽、肚皮舞等逐渐盛行。从对部分普通高校学生的调查来看,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教学大部分采用纵向教学模式,即,专选课三学期分别安排的教学内容分为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多元素三个方面。由于健美操日益流行和迅速发展,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提高,因此对健美操课程和教学提出的问题也随之增加。
2.1.1 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四项内容。第一阶段包括大众健美操等级套路、形体训练、芭蕾基础及搏击健美操四项内容,其中以大众健美操等级标准为主。第二阶段包括竞技健美操等级套路、拉丁健美操、啦啦操、街舞。第三阶段主要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包括各种健美操的编排、带操,健美操各种风格的提倡和交流,辅以瑜伽、普拉提、肚皮舞等元素设计。
2.1.2 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以全体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认识、操作和情意三个方面确定的”。因此,横向教学模式在充分给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发学生的创编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专项的综合素质。
2.1.3 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
该模式利用健美操项目多元素的特点,分阶段分层级、从易到难地教授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1.4 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常用“线性渐进法”(Linear progression),这是一种不会发展成组合或套路的自由式教学方法,从基本动作中选择动作加入变化因素,使学生有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多样性是关键。“过渡动作保持法”(Holding Patterns Addition)常在第二、三阶段采用,使学生在不间歇的低强度的运动中进行学习,在教授复杂动作和新的动作组合之前加入一个简单的过渡动作(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学生的心率不下降),过渡动作可插入新教的动作之间,但要简单易学并易于记忆。采用俱乐部式带操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增大练习密度,很受学生欢迎。
形体和芭蕾基本功部分采用常规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的教学方法,并在理论课中播放录像和光碟,让学生的视觉学习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接受新的内容和知识。
拉丁健美操和肚皮舞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加入拉丁舞基础练习,然后进行拉丁健美操和肚皮舞的教学,并采用引进其它项目的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因特网下载资料,制作课件,并播放比赛录像等教学资料。
2.1.5 横向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
第一学期末,编排套路变换队形组织表演;第二学期末,编2×16×8拍的表演套路(正、反面各做一遍)并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实践;第三学期末,大众和竞技的裁判规则理论考试,以及竞技健美操比赛的编排(包括制作比赛秩序册等)。
2.2 横向教学模式的试验效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表明,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在创新能力、创编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创新模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2.2.1 横向教学模式试验结果比较
2.2.2 实验组学生对横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接受和肯定横向教学模式的,个别学生因为基础差不能很快适应。这种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编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3. 结论
3.1 该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2 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形式丰富触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3 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炼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振兵, 张少石.“互交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效用[J].体育科学, 2001, (3) .
[2]王京琼, 何培森.组合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 2001, (2) .
[3]丛冬梅.高校健美操课实施“团队组合学习”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
[4]曹易磺.健美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5]席毅林.论健美操的时代意义与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 增刊.
[6]刘巧侠.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7]张绍程.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3.
[8]袁红.健美操教学应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 1997, (1) :36.
体育专选课 篇7
1.1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概述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多媒体果件应用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正在尝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还扩大了我国的教学规模,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奠定了我国高校教学的基本改革方向,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应用,己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教学改革趋势,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1.2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开发的重要性
目前,普通高校在足球专选课理论课上的教学还是通过传统的教师教授方法,以口头表述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粉笔、黑板、画图等方式讲授足球理论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动作、技术规范等理论知识。然而,由于教师年龄、身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足球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难以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技术性动作进行足球实训演练。教师讲授的术语过于抽象,课堂活跃性不高,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得到激发,很难真正掌握足球的战术知识。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模式上课,传授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战略技术、规范动作技术,传授准确、标准的技术性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足球运动技能。这样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足球理论课单一的授课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足球理论知识的兴趣,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教学重难点简明扼要,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开发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课件刻不容缓。
2 课件的开发过程
2.1 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课件内容,明确开发目标
依照普通高校传统的足球专选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的实际情况,解析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总结了本课件的设计目标:以体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理论作为指导,侧重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足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基本的战术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基本的裁判规则知识等,力求大幅度提高足球专选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教学目标具体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有利于发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达到教学目的。
(2)以光盘为载体,利用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室教授足球理论课。
(3)设计最佳教学课件,做到在教学内容上循序渐进、条理清新,重点明确。
(4)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在展示形式上实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操作上做到易于操作,便捷简单。
2.2 课件素材的准备与制作
2.2.1 课件的整体结构
根据本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目标要求,确立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功能框架:足球基本技术部分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要知识点等具体信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准备和制作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课件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使用FlashMX将这些信息数据分类筛选,通过编辑、加工、后期制作,最终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2.2.2 课件的具体知识点内容
本多媒体课件通过对高校足球专选课的教学大纲和主要教材作为编制依据,参照多媒体软件的设计要求以及足球专选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确定足球理论基础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并调查足球专选课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调整、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教材内容,分析、确定该多媒体课件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及主要基础知识点。通过归纳分析,本多媒体软件主要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现代足球的技术特征:技术与速度相结合,技术与意识相结合,技术与意志相结合,技术与即兴相结合。
(2)踢球技术:踢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
(3)接球技术:接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接球、胸部接球等。
(4)运球技术:运球技术动作结构分析,脚内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等。
采用设计流畅的网页链接进行浏览和页面的流畅跳转,体现出该多媒体课件的选择性和条理性,以及简易操作性,使得任课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学习教材内容。
2.3 文本、图像和视频的制作
2.3.1 文本的制作
文本是通过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一种文字形式的信息,它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2.3.2 图像的制作
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中占有较大比例,它是多媒体教学表达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用扫描仪将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及教程参考书中的图片扫描保存的图片,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的路线和视频中的路线转化为图像;同时还包括在网上复制的知识点的图像与视频。
2.3.3 视频的制作
首先是动画方面的制作。动画是指多幅静止图像的连续播放,所产生的运动效果,这部分素材是本课件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通过FlashMX和3Dmax等相关软件进行编辑以及处理。
其次是音频方面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音频素材主要包括:通过语言增强文字和画面所要表达的知识点,起到辅助说明作用,使得课件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简易明了;通过背景音乐对画面内容、教学知识点起到恰到好处的衬托作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及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最后是课件整体视频的制作。视频素材在多媒体课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适当的视频课件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表现力,提升学生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真正学到足球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本课件的视频素材主要选用专业运动的规范技术动作和比赛中运动员的典型技术动作。
2.4课件的总体制作和后期完善制作
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内容都制作完之后,需要再通过FlashMX和3D来完成整个课件的整体制。制作内容包括整个多媒体课件的开头及结尾部分,每章节要点的页面设计以及整个多媒体课件的整体风格规划,页面的换转,以及文本格式的统一等。本课件的理论知识包括足球运动概述、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足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和基础知识,以及足球裁判规则的基础知识,保证各个章节知识点清晰、完整,结构层次分明,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课件总体制作初具模型后,由具备专业化水平的专家,包括计算机专家以及足球教学专家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和审核,并在班级中使用,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再行修改完善。当课件调试完成后,对课件的所有内容进行打包,刻录成光盘,转换成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执行的文件,保存成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 足球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
3.1 将足球多媒体课件实施于普通高校的足球专选课
将足球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具体教学过程,选取班级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采取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应用测定。
(1)在进行教学实验前,通过调查了解,选择两个水平相差不大的班级作为实验对比班级,确保两个实验班的水平差异化小,这能有效降低实验结果的误差,保证教学实验的准确性。从而制定出准确可行、合理完善的实验计划。
(2)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班主要采用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教学,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分别实施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普通班则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教授学生足球理论知识。要求普通班与实验班有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以及同样的教学进度。
(3)根据实验后期统计分析发现,教学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学生成绩,而且课堂气氛比普通班活跃,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为了全面了解实验班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该课件的看法和兴趣,实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大多数学生对课件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意见,并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2 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建议归纳
(1)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开发丰富、精彩的足球多媒体课件软件来作为高校足球专选课的授课软件,同时依照足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要求,区别传统理论教学授课方法,以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技术进行信息化时代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足球基础理论知识。
(2)本课件通过体现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充分展示了足求基础技术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知识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才能真正运用到实际足球体育活动中。
(3)本多媒体课件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低,可以再好地使用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要求,使得各个普通高校都可以投入使用,开展多媒体足球专选课。
(4)本多媒体课件主要由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教师传授,授课主体是教师,授课对象是普通高校的足球专选课学生。
4 结语
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不但可以改变普通高校体育足球专选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图像进行了完整演示、分解慢放、重复播放,向学生提供大量规范、直观化的标准技术动作示范,效果比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更显著。同时还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标准的动作概念和清晰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摘要:文章通过对普通高校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分析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具体过程,总结了将该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具体教学课程上来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多媒体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对足球专选课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足球专选课的基础理论知识。
关键词:足球专选课,多媒体课件,开发,应用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北京:教育部,2009.
[2]陈德敏.足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杨一民,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体育专选课 篇8
关键词:乒乓球,选课动机,学习现状,专选
乒乓球运动既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 也是一项大众非常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 它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大众的基础较好。在普通高校里同样是一个受大众喜爱的项目, 高校乒乓球课在传统体育大纲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 但是由于是国球以及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使得它成为高校中最受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体育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 成为一个焦点。本文从山西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选课动机入手, 对学生的选课动机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级乒乓球专选学生共计91人, 其中男生66人, 女生25人。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阅读和参考了大量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 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对体育学院2008、2009级乒乓球专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91份, 回收问卷91份, 有效问卷90分, 有效率99%。 (3)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4) 逻辑分析法:利用逻辑分析法对有的现象进行分析
2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学生选择乒乓球课作为专选课的动机
2.1.1 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技术的目的对学生的影响
动机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 将活动导向目标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念头、欲望、理想等。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 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原始动力。从表1可以看出来, 有61.1%的学生都是为了以后毕业出来能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 实际的去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从而在社会上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种动机属于自我实现动机, 也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动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这种动机也能极大的推动学生更好的去学习。
2.1.2 学习兴趣以及健身娱乐对学生选课的影响
从表1可知17.8%的学生是出于兴趣爱好而选择的乒乓球专选课。爱好和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和教学。在心理学上, 兴趣可以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因为对乒乓球这个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对在乒乓球活动过程中, 学生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刚开始选择课程时有71.5%的学生对乒乓球有直接兴趣而未产生间接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100%的同学对乒乓球产生了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成为主导。
2.1.3 环境因素对学生选择专选课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所在的学习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向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而学生的动机则反应了这些要求。因为乒乓球是国球, 群众的基础比较好, 很多学生是处于羡慕该项目技术水平高的人, 认为以后出来这个项目好找工作等因素使得很多学生来选择它作为专选课;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乒乓球是一项室内运动项目, 占用场地空间不大, 环境以及所使用的设施应该是学校项目最好的一个, 夏天不晒太阳冬天室内暖和, 运动量也不是很大故而选择乒乓球作为专选。故在学习之初,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目的不很明确。
2.2 学习一段时间后,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动机倾向
由表2可以看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无论是处于向更好的发展自己还是兴趣爱好, 还是其他因素, 学生都对乒乓球产生了很大的喜爱。学生对乒乓球专选兴趣的转变, 同时也说明了教学的质量。
2.3 学习现状对专选学生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大的指标, 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2.3.1 自身的素质、身体协调性、基本功差异
专选班学生在选乒乓球课作为专选课前的基本素质是有差异的, 女生和男生表现出来的也是不同的。经过调查表分析, 有20%的女生没有接触过乒乓球, 15%的男生很少接触乒乓球, 这就直接导致了以后发展水平的不同。自身基本素质好的, 有乒乓球基本功的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会感到很轻松, 40%学生认为学习一些技术动作不费力, 但对于没有基本功的或者以前就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的动作都很困难, 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学生的进度,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同时, 要照顾好后进生, 积极引导鼓励学习, 同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要乐于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一同进步, 缩小缩小素质差异。
2.3.2 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之间的差异及其客观因素的影响
(1) 学生的主观因素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由表3可知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课学生经常练球的达到74.4%,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少练球甚至不练,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这几方面:第一, 学生认为自己水平高, 基本素质还可以不需要练;第二, 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本专业, 不以它作为最后的职业;第三, 学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场地就不练。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尽量使学生摆正态度, 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不同。意志是人自觉的去确定目的和完成任务, 并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的不同会影响到学习方式的不同。乒乓球是一项技术反应快, 要求协调性好, 技术细腻且又繁杂多样的运动项目, 学好乒乓球的技术还需要不断的重复动作, 达到肌肉记忆, 动力定型, 只有不断的练习才会有进步, 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所以乒乓球的练习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
(3) 时间以及场地对学生不好好练习的影响。体育场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它能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果, 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练习, 以锻炼手感的运动项目, 经过调查学校的乒乓球场地有两块, 一个室内、一个室外, 虽然乒乓球既可以在室内又可以在室外, 但是在室外受天气情况影响比较大, 所以在室内上课才能保证一些技术教学的开展, 学校的乒乓球教室只有一个, 只有10张桌子, 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上课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山西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课学生的选课动机从总体上看自我实现动机还是占的主导优势, 其次是受兴趣爱好的因素, 总体来说还是好的。 (2) 在教学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 还有乒乓球的基本功参差不平;领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意志品质的不同。 (3) 学生学习的课时和用来练习的时间及场地的不足, 对学生学习掌握专项技术有很大的影响。
3.2 建议
(1)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选课动机,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尽可能的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了解学生的基本心态, 才能更好的去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乒乓球的兴趣。要想获得学习的主动力, 就得使学生对乒乓球产生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足够的毅力和心理准备。教师要适当的举行一些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最终达到提升技术水平的效果。 (3) 在学生正常上专选课的其他时间能够开放乒乓球教室, 允许专选课的学生在空余的时间能够有时间去练习打球, 可以有偿的开放, 收取一些场地的维护费用。为今后学生掌握一项专业技术, 拓展和提高技能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德敏, 万美荣.浅析足球专修学生入学动机和教学情况[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 (3) :84-86.
[2]杜云龙.对普通高校体育专项选修课选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 2006 (2) .
[3]李梁, 鲍志宏, 季浏.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激发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4 (3) :73-76.
[4]王翠娟, 贺业志, 郑伟.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选修课选项动机调查与分析[N].南京体育学院报, 2000 (3) .
[5]高小爱, 陈巧弟.天水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 2011 (4)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