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教学

2024-10-11

选课教学(通用12篇)

选课教学 篇1

2015年1月到9月, 中国的股市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经历了一轮大涨, 又金融了一轮大跌, 特别是6到9月的大跌, 上证指数跌幅43%, 大多数股票腰斩, 甚至很多股票跌幅70%-80%, 这样的大跌让很多的散户亏损累累, 甚至很多的大户和机构因为融资融券被迫清仓, 这样一个惨烈的景象让很多股民胆战心惊, 这也给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 也是金融专业中与证券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能进行证券交易, 最基本目标是教会炒股, 不仅要知道开户程序, 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 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高级目标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知识。证券业的大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机遇,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要求学生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 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特点

一是证券投资学涉及的内容多, 证券投资学其实不仅仅是这一门课的知识, 它在分析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课程知识, 比如在分析宏观经济时会用到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知识, 在分析微观企业的运行状况时需要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想做好证券投资的分析, 就必须首先熟悉这些相关课程的相关知识, 还得在需要的时候综合运用起来, 比如央行降息, 作为投资者就必须明白降息对于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降息一般是央行在经济下行趋势下进行的货币货币政策逆向调控, 但它对经济中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然对于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行业来说利好作用更大, 尤其是房地产, 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就会是利空, 那么最终对股市的影响就要综合地看了, 可以说, 证券投资学的综合性很强。

二是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证券投资学不但可能涉及到其他多门课程的知识, 还必须将他们都能融入进平时的分析过程中。证券投资学的基本面分析如此, 技术面分析更是如此, 在证券投资学技术分析部分会教很多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指标, 这些方法和指标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使用才能, 这些方法和指标就像是一种武器, 你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和使用才会熟练的使用, 不然很容易就会伤到自己。

三是证券投资学紧密联系着整个社会。股市是整个社会的晴雨表, 首先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都会反映到股市中来, 虽然不一定会立刻或同步反映, 但肯定会或迟或早地反映在股市中;股市还是政治的晴雨表, 一国政治上的波动也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 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对香港政改作出决定后, 学生团体率先发起罢课抗议, 其后又告升级行动, “占中”运动随之启动, 最后酿成长达近80日的非法占领运动。而看香港的恒生指数, 从2014年9月4日的25362.98点一直跌到12月18日的22529.75, 随着12月15日香港警方完成铜锣湾清场及拘捕行动, 宣告为期79日的占领运动正式落幕, 恒生指数才又探底走出一波为期5个月的上升行情。股市又是军事的晴雨表, 俄罗斯国防部9月30日证实, 俄罗斯已开始在叙利亚境内展开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 俄方当天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发动空袭, 再来看俄罗斯的股市, 9月30日后经过两天的短暂回调后于10月5日开始了一波较强力度的回升。

二、公选课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专业基础不一样。公选课是面向全校非金融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因而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 有财经类专业, 也有法学、文学以及工科类专业, 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不一样, 所修学的课程也不一样, 因而在证券投资学中的有关知识内容, 各学生的理解程度就会存在很多的区别, 财经类专业学生就可能更容易理解, 而法学、文学以及工科类学生因为没有太多财经类课程基础, 因此在理解证券投资学内容时就会相对困难点, 这就给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带来了一个挑战。

二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对于公选课的目标, 不少学生是想学点东西的,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只是想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学习目标不一样就决定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不一样, 而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必须要对证券投资有一个良好的兴趣, 这样在课后才能积极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积极进行思考和总结, 证券投资的技术一定程度上就是经验的总结。

三是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金融课程, 书本上以及课堂所讲的内容都是别人经验的总结, 是间接知识,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 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方法在实际买卖时具体怎么运用;同时在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的话“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但是发生的时间、发生的方式、发生的幅度又是不一样的”, 这就对证券投资者对于间接经验的理解和运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大方向上来说, 涨多了会跌, 跌多了会涨, 这是不变的规律, 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会涨, 什么时候会跌, 这需要对市场和技术有很好的理解才会有体会, 而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 课业任务以及各种活动本来就很多, 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课堂知识, 并且在实践操盘时去体会实际运用过程, 就值得怀疑了。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因为是公选课, 特别是针对非金融专业的公选课, 如果没有考核的压力, 学生肯定没有很强的学习动力, 根据平时的了解, 不少学生选课其实就是为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的, 因而怎么样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就很重要了, 有的老师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来考核, 这样的考核就侧重于书面知识的考核, 学生在考前把相关知识背一背就差不多可以应付了;有的老师要求写一篇相关的论文来考核, 这样学生东拼西凑好一篇论文就了事, 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应付。证券投资学需要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能够理解并消化吸收, 直到在实际操盘时能够运用, 那么在考核时怎么样达到这要求呢, 笔者规定学生写一篇模拟操盘分析报告, 必须分别从所教授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当面的市场以及所投资的品种进行分析, 并且规定至少进行10次以上的模拟投资操作, 这样就引导学生平时就得进行模拟操作, 从而将课堂所学就可以运用起来了。

二是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采用案例教学。《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 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掌握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在证券投资分析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而言, 案例能迫使他们把理论化作工具来帮助他们解决应用中的问题, 不仅使他们理解理论, 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够全面理解的知识, 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 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 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三是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因为资本市场与时事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更是这样,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管是制度还是投资者都还没有成熟, 因而更容易受到时事政治政策的影响, 因而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完善中的阶段, 中国的管理者也在不断的提高宏观管理水平。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投资者来说就必须积极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各项规定措施的出台, 同时能把它们结合到当前的市场状态中去理解, 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戡.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7 (2) .

[2]初昌雄.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理工高教研究, 2008 (4) .

[3]蒋天虹.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思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9) .

[4]曾贵, 熊彩霞.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5) .

选课教学 篇2

公选课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包含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是重要的教学文件之一。落实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组织教学活动、教材建设、教学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各系对公选课分别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该课程教学大纲立足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加入了课程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教务处将其汇集成《河北科技学院公选课教学大纲汇编》。

本册包含经济类、社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类共计25门课程。

普通高校合唱公选课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合唱公选课 教学分析 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J616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合唱公选课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审美价值判断力,通过音乐教育,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研究的能力,但是合唱公选课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合唱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特点

合唱公选课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时代相脱离,提不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更愿意选择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合唱类歌曲进行欣赏。合唱歌曲主要是近代中国的音乐作品,而与21世纪的中国现代音乐合唱作品涉及较少。西方音乐的合唱歌曲也多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内容,这些内容距离我们现在已经非常的遥远,同学们在课堂上都提不起兴趣,从合唱公选课产生以来,基本内容就一直没有变化过,没有适应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目前大学开设的合唱公选课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学校对合唱公选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参加公选课的学生音乐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学校对合唱公选课安排的时间不合理,导致音乐系的老师对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同时对合唱公选课的宣传也不是非常的到位,还会出现达不到公选课所要求的学生人数。关于合唱公选课所需要的设备也不是很合理,导致公选课发挥不了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课堂上时间和讨论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对合唱公选课的兴趣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也是流于形式,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放碟片听音乐,有的教师仅仅只有电视和DVD,这种条件下想要达到合唱公选课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三)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不高

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还不认识五线谱,大部分同学能说出国歌的词曲作者,很多学生也能说出像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西方音乐家,但是能说出中国音乐家和经典作品的同学很少,对戏曲有了解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从以上可以看出,学生整体音乐文化素质较低,同学们目前对音乐的兴趣只是在“听”的层面,还不懂得“欣赏”音乐。

学生对合唱公选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绝大多数学生都喜爱流行音乐,对国内外流行音乐歌手和歌曲了如指掌,但是对高雅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知之甚少。学校里的音乐系经常有公开的演出,但是声乐、钢琴专场更是无人欣赏,只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参加,最受欢迎往往是摇滚乐队的表演。

二、有效促进高校合唱公选课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中,音乐基础个体差异很大。由于小学、中学阶段接受的音乐教育参差不齐,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容乐观。很大部分的农村学生,由于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既不正规也不系统。初、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不再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其中涉及音乐基础教育的学习内容微乎其微。因此,要把音乐基本理论和知识贯穿在整个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讲授与音乐欣赏并重的原则,全面培养学生主动赏析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采用可接受的方式对音乐文化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幵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

音乐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视听结合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欣赏方式,教师在讲授合唱作品欣赏的是同时,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听作品,并用心体会和领悟。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再结合这些画面进行教学,将会更加丰富、完善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

其次,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的展示要具有启发性,要表现出音乐作品,钢琴作品的基本特征,展示多种可能出现的艺术形象或与作品的视唱弹结合的方式表达有联系的艺术形象。

最后,让学生充分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欣赏的情感体验和脑海里呈现出来的形象思维进行交流和补充。以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报告。报告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把握,结合课后的学习和拓展进行完善。以此作为合唱公选课欣赏能力考核的标准之一。

(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

教师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教授钢琴公

共选修课。钢琴作品欣赏课堂上,教师起着讲授知识、培训技能、控制场面、调动气氛等作用,因此一堂高质量的合唱公选课,不可或缺的是教师授业解惑的技能、优雅完美的形象、以及上课时的饱满情绪、积极状态。

要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即非艺术类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强调人才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音乐教师要学习专业知识,指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史论与技能知识,如作曲技术理论、键盘、声乐、音乐心理学、音乐史、音乐美学等。诚然,要求一位教师精通各门学科是勉为其难的,但教师应自觉地向这一要求靠近,在努力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关注音乐以外的学科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知识,尽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王次沼,论音乐欣赏[J].人民音乐,2004.2.

选课教学 篇4

近几年来,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美术欣赏公选课也逐渐受到各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视, 许多高校在公选课里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这门公选课的学生来源于不同专业, 有着不同的需求、爱好和个性特征, 所以美术欣赏公选课教学, 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堂上, 美术教师一般采用以美术史为脉络的教学方法或以欣赏图片为主的教学方法。然而, 前一种教学往往使欣赏内容流于浮浅, 成为美术史教学;而后一种教学则往往使欣赏知识“散”、“碎”, 成不了有机的知识体系, 实际上, 这是一种图片展示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都不利于非美术专业学生在课堂上较系统、较专业地学好这门课程。因此, 我们在教学探索中逐渐认识到, 美术欣赏公选课的教师应具备相当的美术基础, 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真诚敬业与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 才能持续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

一、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

美术欣赏课程具有人文性质。通过美术学习,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 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 使人精神奋发, 与之共鸣, 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 构图和色彩, 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站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 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 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 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要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 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 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 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爱国情感。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 大学生对美更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但要真正能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 还需要通过实践的培养和锻炼。在美术欣赏课上, 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鉴赏优秀艺术作品, 就会使学生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 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理想、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在欣赏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 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美术欣赏课是主客体的统一, 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 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 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也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要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述, 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我们应尊重和鼓励每一个学生对自然美、美术作品、身边美术事件和活动等视觉世界发表见解, 哪怕是与教师相反的见解, 引导他们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和感受, 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与他人交流和共享。鼓励他们以创新精神多角度理解作品, 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就是一个进一步感受和深入理解的过程, 同时,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是欣赏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 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 自己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如在欣赏外国现代绘画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时, 就可以让学生随着作品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 跟随自己的想象, 去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而又祥和的梦幻气息, 去体验那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教师只需把作者的生平和经历稍加提示即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也是现代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各门类艺术是相通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恰当地引入音乐, 可以起到调动情绪、丰富感受、创设氛围的作用。如在欣赏绘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时, 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爵士乐;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播放着古乐《高山流水》, 会使人的视觉、听觉乃至整个身心都得到美的感受和体验, 帮助欣赏者对作品做出更准确的欣赏和评价。

三、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绘画教学不是孤立的, 与其他门类的美术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的实践, 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授“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 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做一做, 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授“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 可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 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 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 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 虽然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 但也会被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吸引, 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 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学生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学生们的欢喜劲儿,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 做出评价,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这样,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 扔掉有色眼镜, 要看事实, 看未来;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巾, 要想得通, 想得远;解放嘴巴, 享受言论自由, 谈天, 谈地, 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 甩去无形的手套, 大胆操作, 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 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 去捕捉。”让我们在研究探索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中, 发掘学生们的创作潜能, 弘扬人文精神, 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总之, 美术欣赏课要由单纯传播知识、技法训练的教学方式, 转变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较强的美化现实生活能力积极进取人生价值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只要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不断去探索, 去实践, 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优势,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改.美术欣赏课与美育[J].天津教育, 1980 (09)

[2]侯令.浅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J].人民教育, 1983 (10)

[3]郭绍纲、范凯熹.美术教育方法论[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3

[4]张世定.加强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精神素质[J].人民教育, 1987 (04)

校选课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篇5

(全校任选课)

学 时 数:

3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是以语言为突破口,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潜能的综合性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性课程。本课程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实用口才运用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培养学生在社会日常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该课程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有:本课程介绍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演讲词的写作方法,介绍演讲、辩论的技能和技巧,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注重使用多媒体播放名人演讲与辩论实例,让学生模仿,运用常用的技法进行训练,启发学生培养自己的讲说风格。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绪论

课程介绍、课程特色

2.演讲概述

演讲的本质、特征、演讲的类型和作用、演讲者的素质、演讲与口才的关系

3.演讲的基本功训练

演讲心理素质训练、演讲有声语言训练、演讲态势语言训练

4.演讲稿写作

演讲稿写作前须知、演讲稿写作原则、演讲稿写作环节、实训:演讲稿

5.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的特点、即兴演讲构成要素、即兴演讲的表达技巧、实训:课堂即兴演讲

6.辩论

辩论的本质、辩论的技巧、辩词赏析、实践:辩题讨论

7.公关口才

公共口才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原则、公关协调沟通口才技巧实训:课堂模拟练习

8.求职口才技巧

求职与口才的关系、求职口才技巧、求职简历的设计、实训:求职口才训练

9.教学口才

设计导入语,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导入语设计的思路、实训: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语

三、能力培养要求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下:

(一)知识方面的要求

把握演讲与朗诵的区别;掌握演讲稿的写作及演讲技巧;掌握即兴演讲的快速打腹稿

和演讲方式;了解辩论的逻辑思维和快速的语言应变能力等。

(二)素质方面的要求

具有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对国家的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辨别社会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能力方面的要求

演讲达到会写会讲,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随时都能表现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即兴演讲达到能应付各种场合作简短的讲话,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辩论达到思维敏捷,说理有方,能让听众很清楚你的观点和立场,具有较强的鼓动性。行业职业口语的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技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应专业领域语言行为的一般规律,养成特定的职业口语风范和从业规范。

四、习题作业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为此采取边学边训练(考)的学习形式,最后成绩是各单元实训成绩的平均。各实训遵循着让学生练心理、练听力、练普通话、练思维、练态势、练读诵、练演讲、练笔头、练交谈、练论辩的训练方案,围绕培养学生的“三种核心素质”展开,即:思维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

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教学改革刍议 篇6

英美诗歌公选课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公共课针对的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大学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文化素质。在这样的形势下,英语诗歌选读就成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基于高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设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教学误区

英美诗歌赏析作为公选课面向的授课群体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是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实现其综合素质教化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选用现有的比较高深的英美诗歌教材。由于教材选用上的误区,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会觉得太晦涩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排斥,因而就达不到素质教育教學目的,更谈不上审美品鉴了。

诗歌的语言是抽象的充满意象的,往往给人一种云里雾里或难以捉摸的感觉,因此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思想并希望老师把诗歌的“意思”讲给他们听,而现实教学中教师也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讲解方式学生被动记笔记,这正是英美诗歌教学上的最大弊端。学生关注的焦点是教师对一首诗歌的诠释,学生在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中只可获知诗歌的“意思”,但却无法获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种教法上的误区无疑偏离了英美诗歌课程的初衷和目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美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诗歌作为一种晦涩费解的文学体裁,如果再一味按文学史发展脉络选取经典名作,学生往往会因不通其意而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赏析了。假如学生一开始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的话,可想而知学生的排斥厌倦情绪。因此,在诗篇选择上,大可不必拘泥于文学史,无论高雅严肃的经典之作,还是诙谐幽默的通俗之笔甚至打油诗,只要文笔优美,意境深远都可作为授课内容。另外,在作品编排上也可以按主题或题材分列为不同专题,例如:四季篇、校园篇、田园篇、哲理篇等,每个篇章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而且诗篇可选取不同的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因此,精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且给予必要的处理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采用双语对比教学方法

由于诗歌欣赏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通过翻译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双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授课对象大多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专业术语不太了解,所以很有必要使用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打基础。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文学文化常识与英美诗歌知识相互映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例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面靠海,东风往往指涉暖风。在汉语诗歌中,诗人常用“东风”指代“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闲识得东风面”等;而英国地理位置西临大海,东靠大陆,英国的东风指冷风。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颂西风而不颂东风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者要习得语言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语言的输入必须是基于可理解的基础之上。(Krashen,1985:2)对于艰涩难懂的诗歌来说,多媒体无疑可以弥补自然语言输入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诗人的图像、诗人的亲笔签名,还有为这些伟大诗人而建立的纪念馆等。由于诗歌靠意象传情达意教师在讲解英美诗歌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幅反应中心意象的图画或动漫,自然增强了教学效果,体会到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就能轻松地在课堂上播放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的精彩配乐诗朗诵视频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让同学聆听英美诗歌的配乐诵,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且有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英美诗歌的氛围。例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篇《古舟子吟》的配乐朗诵就具有撼人魂魄的特殊音乐效果。

(四)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

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重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该是互动性实践活动,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基本上都是以讲座形式开展的,但这种讲座应加入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要适时关注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比如,在讲授Robert Burns的一首诗“Auld LangSyne”时,传统上教师除了讲解语言点以外只是组织学生来阅读欣赏该诗就行。但由于该诗被改篇成世界著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都很熟悉,因而在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吟唱的互动环节更容易使学生掌握诗歌内容,能够饶有兴趣地欣赏该诗。另外,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诗意的、富有动感的,配上适当的音乐然后感情饱满地大声诵读,体会音韵、节奏、情感和意境,就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高校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的开设虽具有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丰富中西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目前还没有统一合理的教材,这是该课程普及的头等障碍。其次,在教法上,为了学“经典”,教师不得不把时间精力用在背景介绍及语言点解释上使其变为另类的精读课。再次,授课形式,公选课基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留给师生互动环节的时间也相对较少。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更新,学生主体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教化功能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建刚,闫建华.英美诗歌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2]张林.高校英诗赏析公选课的教学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选课教学 篇7

200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通知中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院体育课部深知只有改革才能生存, 只有改革才能发展这个硬道理, 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体育本体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于是在2002年我院体育课部在广大教师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提出体育课与“体育专选课”相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方案, 经过了近7年的实践, 我们的改革成果是显著的。然而, 我院体育教学改革最初的尝试主要是放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对于“三选课”教学模式中的另外两种模式并没有实际上的开发与研究, 本文将依托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结合高职学院自身特点, 探索一条适合高职学院自身特点的“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 希望能引起同行专家们的共鸣, 从而为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 高职学院“三选课”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2.1“三选课”体育教学的实施对象。

一般来说, 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大一与大二的学生, 根据我院的教学改革经验, 在大一新生中进行普修课教学, 在大二学生中进行选修课教学模式。

2.2“三选课”体育教学的授课时间。

对于三年制的高职学院而言, 第2年是所有授课班级实习实训最多的一个学年, 这也正式高职学院教学的特点。然而一个专选班一般是由多个行政班级共同组建而成的, 每个班的实习周数及实习时间也不尽相同, 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整性与知识运用的连贯性, 建议所有专选班的授课时间安排在业余时间, 这样学生在选择上课时间上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更加能够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时间, 同样也能尽量避免与其它学科在授课时间上的冲突。

2.3“三选课”体育教学的授课内容。

我院体育教学的授课形式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普修课与专选课。普修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形体训练、体操、理论等基本技术,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为今后的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专选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 (散打、太极、擒拿) 、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 (摩登舞、拉丁舞、街舞) 、羽毛球、跆拳道、瑜伽等项目。学生通过自主选择,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锻炼身体, 提高素质的一种手段, 而教师则通过运用专业的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个运动专项技能有明显的提高, 从而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专选课都能运用“三选课”授课模式, 这主要是根据各个学校专业师资力量来决定。建议各个高职院校可先对师资力量多的项目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及时改进。同时可派出一些业务能力突出, 基础比较好的年轻教师外出培训, 一方面可以扩宽学生的选择面,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影响和督促其他中青年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2.4“三选课”体育教学的授课教师。

众所周知: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教师执教水平的好坏、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由于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 工作上没有太多的压力, 加上又不是学院的主项课程, 固然对教学质量的好坏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教学效果好坏一个样, 工资到时拿, 职称到时上, 根本无法调动教师教学工作上的积极性。而“三选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方面引入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 促进了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教师收入的多少, 课酬的高低, 与学生报名选择的人数, 与教师上课的课时数成正比。一般而言, 教师的专项技术高, 教学能力强, 教学方法合理, 教学效果好, 学生选择该教师的人数就越多;另一方面通过“三选课”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观念, 转换了师生角色, 提高了服务质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模式, 学生再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老师也再不是一切的主宰者, 本着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来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只要有了这样的教学观点与心态, 才能充分发挥及确保自己的优势。

2.5“三选”体育课程考核方法。

由于“三选”体育课是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内容, 自主选择授课教师,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师生之间都会慢慢建立起一种信任与默契, 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 为了保证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公平性与成绩评定的合理性, 应做到如下几点:2.5.1采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方法.坚决杜绝一些学生“走关系”、“拉近乎”的不当方法来谋求取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督促授课教师提高授课质量, 让授课教师们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提高。2.5.2严格制定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成绩评定的方法与标准必须公开, 且在授课任务开始前交教研室或专业负责人处进行审核。2.5.3严格教师质量考核标准。

3“三选课”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3.1 发挥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三选”体育课应着重选择教师专项业务水平

高的, 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 有利于今后能自我进行锻炼的, 对终身增强体质有实用性易于开展的项目。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和亲身感受到体育的好处与乐趣时, 才能产生兴趣。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 要做到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上, “三选课”要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发挥学生所长, 启发和诱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进行学习与锻炼,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环境上, 应以“三选课”作为桥梁, 通过体育运动的交往使学生广泛接触, 取长补短, 从而和谐了人际关系, 培养了社交能力。

3.2 发挥教师所长, 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及自身特长选择相对应的体育课进行授课。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系统化教学, 有效避免了因教师个人知识结构中的不足导致了教学的泛而浅, 教师教不透的弊端, 保持了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在主体内容上的延续性,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简单教学与重复教学。教师可依据主体教学的要求与内容自主选择和补充教材, 打破了教学内容固定, 教学形式呆板, 有利于体现教师的特长和专业水平, 形成相同项目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 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3 部分解决了体育课师资、场地、器材的不足。

由于这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 很多学校的运动场地规模无法跟上招生规模的变化, 在正常授课阶段造成了“人多地少”的现象, 其他时间却没有好好利用上,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而“三选课”体育教学中提供了很多业余时间供学生进行选择 (如:早晨、中午、下午7、8节、晚上) , 这样可以极大的进行学生、教师、场地与器材上的分流, 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3.4 为学院各个体育社团培养骨干力量。

学校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 它的产生是高校业余体育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高校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而社团组织中的体育干事则是这个组织中的中坚力量, 通过“三选课”体育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 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为学院的课余体育活动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运用中尚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与提高, 相信只要通过我们不懈的探索与研究, 适合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三选课”教学模式一定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要: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入手, 综合分析改革后我院体育教学的实施现状, 对比目前在各高校开展的“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 结合高职学院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 认为“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它对于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推动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开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三选课

参考文献

[1]刘铭良.体育教学改革总结体育科学研究, 2004.[1]刘铭良.体育教学改革总结体育科学研究, 2004.

[2]程杰高.校体育教学应引入竞争机制[J].体育与科学, 1997.[2]程杰高.校体育教学应引入竞争机制[J].体育与科学, 1997.

选课教学 篇8

一、必须废止注入式教学, 实行启发式教学

《学记》明确提出“君子之教, 喻也”。“喻”, 就是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善喻就是善于使用各种方法去启发诱导学生, 教师教学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对学生要引导而不要牵拉, 要鼓励而不要压抑, 要启发而不要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自然和睦;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会轻松愉快;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能独立思考, 这样的教师可谓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人, 即做到了“善喻”。但仅做到“善喻”还不够, 教师还必须做到“博喻”, 即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品行, 深入了解其思想志趣, 有的放矢地启发诱导。“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既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掌握教学入道的难易, 又要辨析学生资质品德的美恶, 这样才能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上采用多种方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做到既能善喻又能博喻,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显然教学的关键在于循循善诱, 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发展智力, 提高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 实行启发式教学, 坚决废止注入式教学, 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学会学习。

历史文选课讲选文时, 老师应该先让学生预习要讲的内容, 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及句子,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预习的好处是学生可将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进行对比, 寻找差距, 知道自己的译文有何问题, 理解有何问题, 以及如何改进。如果学生的译文比较正确得到老师的肯定, 学生会增强学习的信心。老师先读古文对该句中的重点词的含义逐一提问, 由学生回答, 学生答对了要给予表扬与鼓励, 如果学生答错了, 老师就要及时纠正。接着老师可启发学生进行今译, 有的句意很明显, 学生能很快说对。有的句子可直译而学生却意译, 这时老师必须告诉学生能直译就不要意译, 并要求学生按“信”、“达”、“雅”的要求重新今译, 学生会争着表述各自的理解。对译文正确的要及时给予表扬, 而对译文不准确的要帮助学生找原因, 如望文生义, 自由发挥太多, 没有看整段原文, 上下句的语意不贯通, 译文不简明, 能直译却用了意译等。当老师指出学生译文中存在的问题时可继续进行启发诱导, 这时学生会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最终正确的译文如果由学生做出, 老师要给予表扬, 学生会很高兴;如果由老师做出, 老师就要讲为什么要这样译, 帮助学生找原因, 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为止。有时学生译文会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这时老师可将自己的今译讲给学生听, 并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练习, 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总之,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教学重点放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上,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乐学、善学。教会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做好这件工作, 教师必须改变注入式教学方法, 实行启发式教学。

二、加强学法指导,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年级的新生很多人不知如何学习历史文选这门课, 更不知如何读选文, 学习方法方面需要教师的指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老师应该首先从教学生认繁体字入手。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复印繁简字对照表, 让学生多看多记, 一边读一边写繁体字对应的简体字;二是在讲选文的过程中, 把选文中出现的繁体字, 逐一板书, 并写出其对应的简体字, 让学生当堂把简体字写在书上对应的繁体字下面, 以便读选文时帮助记忆。在精讲选文的过程中, 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熟读选文或背诵一些内容,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 为以后的标点断句打下基础。在古文的今译方面, 主要借鉴前人提出的“信”、“达”、“雅”的三条要求, 要求学生尽量直译。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 虽有不少差异, 但它毕竟来源于古汉语, 遣词造句的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 在今译的时候, 大多可以一句对一句, 甚至一个字对一个字的直译。能够直译时就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直译, 但不少学生在可直译时却用了意译, 常造成译文的不准确。当然在词语及词语的搭配、句子结构、表达方法上,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又不完全相同, 因而并不是文言文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直译。遇到这种情况, 又不得不根据现代汉语的一般习惯, 部分借鉴意译的方法来补充。老师必须对学生强调古文今译必须坚持“信”、“达”、“雅”。应该在“信”的基础上求“达”、“雅”。其次, 要求学生精读。要求学生从文字、篇章结构到人物事件、思想内容彻底通晓;要求学生要勤奋, 碰到不识的字、不懂的词、不知的典故、典章制度, 等等, 要随时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史籍查检;要求学生通过精读, 真正读通一些名篇名著,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再次, 教师要让学生做有心人, 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词汇, 要懂得古汉语基础知识。最后, 就是多练。历史文选课文选内容多、难度大,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 利用各种工具书和参考书多读历史名著。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选练习,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不断进行今译练习, 使之向“信”、“达”、“雅”方向努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定数量的论文参考书, 并开展一些科研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写作,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历史文选教学以课堂教师讲解为主, 效果并不好。讲解古文为主的教学内容, 使教师的课变得难上, 学生难学,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改变社种状况, 教师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历史文选在大一开设, 大一新生多数是19岁左右的青年, 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性, 喜欢探索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因势诱导, 抓住时机培养自学能力与创造性, 结合文选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设计一些“兴奋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可以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进行新的解释, 还可对史料进行分析评价, 可根据选文内容来评价历史人物, 讲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 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剧, 等等。总之, 要围绕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 建立起民主、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把老师当做良师益友, 学生乐意亲近老师, 愿学乐学, 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配合老师,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历史文选课变成讨论课、研究课,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 教育教学才会成功。实践证明当师生关系融洽时, 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思想。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 不考虑学生的需求,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搞满堂灌, 这样师生关系自然会疏远、冷漠, 学生就不愿意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这项重要原则, 要求师生必须相互学习, 相互尊重, 相互促进。历史文选课老师应该多听学生的理解, 多了解学生的需求, 这样才知学生的困难所在, 才能对症下药, 进行有效的点拨, 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四、教师必须不断进行自身素质的提升

诚如笔直调查显示的, 大学一年级新生对教师的学识、师德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大一的教师必须全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首先, 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 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师德建设的关键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只有心中有学生, 才会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而不会因循守旧, 混日子。其次, 要热爱学生, 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 教师面对的不是黑板, 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教师要平易近人、诲人不倦, 使师生关系得以和谐, 使师生相处充满快乐, 使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相通, 能互相理解, 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使学生乐意亲近老师。虽然大学老师不可能像中学老师那样常到学生中去, 但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思想提供了条件, 如教师可通过邮箱和手机解决学生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困难等。最后, 教师要努力钻研, 不断改进教学, 永不知足, 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中国历史文选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要求教师具备古汉语、文献学、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地理、宗教、民族、官制、典制、民情风俗等方面的广博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才能适应当今历史文选的教学需要。

摘要:中国历史文选课中的选文不同于古代汉语文选, 它要通过典型、精粹、多样、广博的选文, 帮助学生了解史学要籍的概貌, 在培养学生提高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基本治史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 存在着课难教、学生听课兴趣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就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如改变注入式教学, 实行启发式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等。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历史文选课,选文教学,方法初探

参考文献

[1]吕友仁, 等.礼记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选课教学 篇9

1、研究意义

学校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分为两大类, 即体育教学组织风险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风险。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风险又可分为课外运动训练组织风险和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风险。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风险有:经济风险、教学运作风险、场馆器材风险、责任风险、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和环境风险。

网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 属于隔网竞技项目。网球既是有氧与无氧运动相结合, 又属于户外运动, 空气流通好.运动乐趣多, 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进行练习。但相对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来讲, 网球属于新型项目, 普及度不高, 场地宽阔且质量要求高少, 拍子重量大, 球也较沉;击球冲击力大, 技术容量较多, 技能要求较高, 初学者较难掌握, 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网球技术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教学风险。

高校中如何识别网球教学风险, 进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规避风险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文章将从笔者一线教学经历入手, 针对网球公选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环境、项目特点等方面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综合, 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实用性、具体性的措施, 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必要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 以“网球风险、教学风险、规避风险”为关键词, 网络检索相关文献资料, 共30多篇, 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本文以面谈的方式向高校网球教学一线的10名专家进行交流, 其中教授6名, 副教授4名, 教龄在15年以上, 平均年龄47岁。面谈重点针对网球公选课教学实践中各环节、项目、环境等风险高低程度, 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情景, 规避措施等方面, 并作好记录加以归纳、分析。

2.3、经验总结法

笔者从事网球教学6年多, 一直作教学笔记, 将教学中感受网球运动风险存在的体验以及各种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因素加以记录, 并从教学方法、教学进程安排, 紧急事件处理方面写下了心得。再采用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归纳和演绎, 形成较为客观的观点。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参与体育课的风险

3.1.1、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网球课乃至整个体育课的风险认识不够, 带有侥幸心理, 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从对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调查中发现, 有52%的大学生从不做准备活动, 有36.3%的学生每次都做, 但不够认真;对于可能造成的风险也停留在脚扭伤、手擦伤等轻微伤害事故的认识上。

3.1.2、组织纪律观念较差。

一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和比赛规则, 追逐打闹, 不能完全按照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进行练习和比赛, 极易造成伤害事故。

3.1.3、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自救措施。

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多数是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发生的, 一些大学生对体育卫生的认识不足, 缺乏应激下自我保护的方法, 根据对大学生轻微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的调查发现, 有40.8%的同学不会简单的处理损伤的方法。

3.1.4、技术动作不合理。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技术动作不合理是引发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占总数的l7.8%。技术动作不合理主要是指错误的动作和危险动作。

3.1.5、心理因素不稳定。

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发生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占总数的6.0%。网球技术含量较高, 规范性较强, 在学习新的较难的技术动作时, 由于胆小、害怕受伤、缺乏完成动作意识, 因强迫完成动作而产生紧张、不安和焦虑等消极情绪, 引起情绪的强烈波动, 造成运动者的心理、生理能量的大量消耗, 加之人的精神过分紧张, 导致肌肉的僵硬,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往往容易产生伤害事故。

3.2、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的风险

3.2.1、教师责任心不强。

不少教师对于风险认识不够深入, 不能实施合理的及时的保护与帮助措施;远离教学区, 没有认真检查和排除事故隐患。

3.2.2、组织教学有误。

有相当一部分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课堂组织松散、学生之间互开玩笑或擅自做尚未学过的动作造成的。如:网球正手、反手抽上旋球技术的挥拍练习时, 如果教师不组织好队形, 学生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 那么就容易造成球拍打伤周围同学的事故。

3.2.3、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教师教学能力不强, 讲解要领不清, 示范动作不规范等等, 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体育教师如不经常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断充实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 教学能力就会下降, 示范不够规范, 这就使学生理解动作不透彻, 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3.3、外界环境的风险

本文提及的外界环境的风险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备、体育教学依赖的气候等物理条件。

有学者调查, 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39%。场地器材条件较差, 体育固定设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年久失修又没有及时更换, 安装不牢固, 放置不合理, 场地不平整, 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塑胶场地质地不均匀、球拍松动、吸汗带使用过度等。另外, 高温、暴雨等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 如中暑、昏厥等现象在夏季网球教学中时有发生。

3.4、运动项目自身的风险

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特别是竞争性、对抗性很强的项目, 它的特点造就了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有一定风险。例如:挥动球拍对手腕部间接的震动;反手抽上旋球时对肘关节的牵拉, 跑动中急停侧身击球对膝关节的扭转等。

有人在对高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发现网球项目造成的运动伤害排在所有项目的第4位。

4、网球教学中规避风险及伤害应对策略

4.1、策略

规避风险的策略, 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和风险应急等。

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特点, 以教学三个阶段分层, 将规避策略以具体化措施的形式渗透到各个阶段中。

4.2、课前

4.2.1、教师方面:

A.做好授课准备:除了熟悉教学内容以外, 还应检查授课班情况, 做好因材施教。教师了解课程进度、伤病员情况, 对不同学生的运动负荷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B.检查场地、器材、天气等情况。教师课前应确认场地是否打滑、是否有破损等, 大面积的就停上、小面积的则在集合时向每位同学告知避让或用拖布吸干水分, 比如:雨后网球场等塑胶场地容易积水, 而且雨后粉尘较多, 应提前做处理;另外教学用拍有破损、拍线有松动应及时更换。

C.提供必要衍生设备、物品:如:网球场周围有铁网, 防止网球嵌入铁网较高处而准备竹竿;放置干燥拖布或雨刮设备等。

D.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责任如何认定和追究, 教师应当有清楚的认识, 才能合理而及时的加以处理, 因此课前了解国家对于处理意外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也是很重要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师法》、《体育法》。

E.进行安全教育。教师课前应向学生们告知常规的安全行课法规、与项目有关的特别的安全注意事项。比如告知学生不得在球场有人练习时横穿球场, 拾取网前球时确保场上没有其他练习或者捡球前示意练习者暂停, 正反手的集体徒手挥拍练习时确保前后左右足够的间隔距离等。

4.2.2、学生方面:

A.穿运动装、带齐装备和必要护具。紧身的衣裤、皮鞋、靴子等容易造成身体活动度受限, 有摔倒、拉伤等风险。

B.有伤病或例假的同学提前向老师说明情况, 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等方面的先天性疾病或功能缺陷的情况, 主动向老师说明会降低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举个其他项目的例子, 某一年新学期开学后, 某高校大学生在篮球课进行中完成“三步上栏”技术动作时突然晕厥, 教师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 但学生仍在急救约1小时后死亡, 医院诊断是猝死, 尽管学校在法律上需承担责任, 但这里想说的是, 学生自己有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 却从未主动向教师说明情况, 平时依然参与和其他同学一样运动负荷的教学活动, 掩盖病情, 导致悲剧的发生。网球项目的持球练习强度较大, 倘若确有疾病隐患或不适宜剧烈运动的情况, 提前告知教师才能在安排教学的时候会有所考虑。

4.3、课中

4.3.1、教师方面:

A.留意学生变化, 做好医务监督。尽管课前充分准备, 但课堂上教师仍然得善于观察, “防患未然”。当学生由于运动负荷不适应出现面色、呼吸、心跳、动作准确性等外在表现的变化时, 应当立即询问情况, 必要时终止运动。

B.管理合理、教学适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对于伤病等不能正常行课的同学可安排见习或者将其集中分组进行小负荷练习。比如:有先天性疾病不能剧烈运动的同学可令其见习或根据自身情况小强度练习, 每十分钟由教师监测或自我监测心率, 控制在100-120次/分为宜;来例假的女生进行徒手挥拍、慢动作演练等;大病恢复期的同学可以进行徒手挥拍的原地练习, 脚伤的同学可做上肢动作练习等, 总之, 教师灵活掌握, 合理安排。

C.做好应急反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来源以及发生过程而专门制定的应对计划, 目的是为了对付突发性风险事故发生造成的心理恐慌与混乱。风险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包括第一应急反应、急救措施、实施步骤及分工与协调配合等, 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要在急救的同时, 迅速拨打就近急救电话 (如全国急救电话:120、各校区保卫处电话等) 。再如腿部肌肉痉挛, 立即用解痉挛方法缓解疼痛;球撞击发生开放性损伤时, 在采取止血方法的同时, 迅速将伤者根据安全运送方案送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对于伤及颈椎、腰椎或心脏病人的运送, 一定要按照安全运送方法进行。

D.重视准备活动。项目不同, 准备活动的侧重点也不同, 除了一般性准备活动外, 专项热身运动应突显, 如:充分拉伸肩、肘关节, 做一些横向滑步练习, 腕、踝关节的转动练习等。

E.重视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教师可增加运动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实施自我保护训练;可专门安排时间通过语言讲解自我保护技能的知识;对于有条件的场地, 教师还可根据高校学生体育实践中高频出现的运动致伤情况, 利用保护垫, 模拟运动中摔倒、意外相撞、动作失误时身体的失控等至伤情况, 并就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关的自我保护动作练习, 比如:要重点提高学生防摔倒能力, 学会在摔倒时顺势的滚动、滚翻动作、提高在人与人或人与物相撞时快速保持肌肉紧张, 屏住呼吸的能力、学会腾空后的落地缓冲、在腾空状态下抱头转体动作、学会腾空→落地→下蹲→侧倒 (或后倒) 滚动的组合缓冲动作等等。

4.3.2、学生方面

首要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和活动;其次是自我监控和自我保护;当身体有异常情况时务必停止运动并第一时间告知教师, 切忌“过分自信”, “硬扛过去”。如遇中暑晕厥时一定尽快扔掉球拍和球然后就地蹲下或靠住坚实物体。

4.4、课后

4.4.1、教师及时总结。

笔者建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课后教师记录不同班的课程进度、伤病员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负荷, 给下一次课的课前准备提供依据。

4.4.2、检查、报告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情况。

及时提醒器材管理人员检查、维修、更换有安全隐患的器材设备, 可与体育委员一起检查教学用具的回收情况, 如果课后将球、球拍、护具等随便摆放在操场上, 无人看管, 更无人指导, 学生也有发生意外的风险。

5、结论与建议

5.1、网球课前教师做好授课准备:

检查授课班情况, 做好因材施教。检查场地、球拍、天气等情况;提供必要辅助设备以确保安全, 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5.2、网球课中教师留意学生变化, 做好医务监督。

做好应急反应。了解风险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重视准备活动, 重视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学生在上课时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并自我监控和自我保护。

5.3、网球课后教师及时总结。

记录不同班的课程进度、伤病员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负荷, 给下一次课的课前准备提供依据。检查、报告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选课教学 篇10

"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开课已一年,从选课对象看,其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各异;从知识结构看既有本科学生,又有专科学生。因此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如何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何确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至关重要。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进行改革和完善。

1 培养学生兴趣

高校设置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性人才。虽然大多数学生上选修课的态度是积极地,能够利用选修课开拓视野,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公选课,只是把公选课当做一项任务,被动去完成。这需要学校和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监督。

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既要在形式上引人入胜,又要在内容上新颖别致,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第一次课开始就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第一次课,没有给同学们介绍理论知识,而是给学生展示优秀的Flash动画作品。看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交互性强的动画,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急于了解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强烈地想学习这门课程,这对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开始的学习中,在兴趣的“诱惑”下学生能专心听课,积极动手操作学习.而接下来的长时间学习枯燥的基础知识,导致兴趣降低,学习动力慢慢变得不足起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以后的每堂课中,都先给学生展示本次内容的作品,让学生先了解自己本堂课可以学习到什么样的动画。学生们看到作品,听完老师的引入后,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2 丰富教学方式

要达到公选课预期设置的目标,使学生从公选课中学到知识,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任务式的教学观点转变到不由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必须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师要有先进的教与学的理念,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发挥这些教学方法,尽量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2.1 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对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分析案例时,探索思考怎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讲遮罩动画时,笔者先给出原理,遮罩动画是通过上下两个图层的结合来实现的,是透过上层的形状范围看下层的实物,笔者把它总结为:透过“谁”看“谁”这样一句话。接着通过三个实例来实践。第一个例子就是透过上层一个圆的形状来看下层的一张图片的效果,通过这个例子先让学生明白遮罩动画的作用是什么,使学生更好的分析出该让“谁”来做遮罩层,该让“谁”来做被遮罩层的道理。第二个例子是让上层的圆动起来,同学们看到了探照灯(或“镜头移动”)的效果,圆形范围所到过的地方的图片会被看到。第三个例子是上层的圆不动,让图片做运动,效果就是在这个固定不动的圆的范围内有图片不同部分的变幻移动。这三个由浅入深的例子,阐述了遮罩动画的作用、原理,并指出了它的三种基本制作方法:遮罩层静止、被遮罩层静止;遮罩层运动、被遮罩层静止;遮罩层静止、被遮罩层运动。有了前面的基础之后,再逐步拓展,给出如“对联制作”、“淡入淡出文字”、“水波纹”、“百叶窗”等技巧性实例,学生便渐渐进入角色了。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独立完成动画的制作,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也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加强了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作品完成后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评价既要注意客观公正、又要注意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和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2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好处在于时刻以学生为主导,通过一些提示或联想打开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创作。例如,讲到书中实例“卷轴”效果时,实例的卷轴是自上向下打开的,引发学生由此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场时的那副巨大的画轴展开的效果:由中间向两边打开,这样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又结合了学生身边重大事件,效果很好;再可以进一步引申,如果要制作新年贺卡,对联的打开效果,比如加一个倾斜角度等,由此发散拓展他们的思维,不仅仅是单一的掌握书本上实例的制作方法,也留给学生更多锻炼、创作的空间,效果非常好。

2.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启动学生就特定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环节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对于"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可以通过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走上讲台,谈论自己设计的思想,在争论和探讨中,增强学生对动画制作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种方法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百叶窗”实例时,每8名同学一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讨论设计的思想,以及所用到的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演讲,这样使大家学到的知识相互交融,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

2.4 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图形分解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这样有利于同学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中更具flash动画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均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直观演示。例如,在逐帧动画教学时,可以可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个没有电的夜晚展现出来,并且播发一段音乐,突然来电了,学生看到多媒体计算机中的楼房里的灯一盏一盏的亮起来,接着引入这节课内容———逐帧动画。通过多媒体的讲解,学生对逐帧动画的操作和概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增设实训环节

"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目前我校公选课只有理论教学,没有实践教学,仅通过理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原理和过程。增设实训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认识实践,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课目的。

由于实训本身是以实践为主,教学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已经完成,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艺术素养三的基础上,实践课的最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运用到动画实践中来的过程。所以实践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将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在老师的命题下,通过详细拆分动画生产的各个环节工作,手把手的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动画,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4 小结

"计算机动画制作"公选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从公选课中学到知识,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健.高校“公共选修课”应强化以人文素质为底蕴的创新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2]何维杰,刘立辉.通过公选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

选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瑜伽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瑜伽是一种高度注重心灵与身体和谐统一的运动。练习瑜伽可使人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瑜伽作为高校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正逐步走入大学校园,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闽江学院2014级、2015级健美操和瑜伽班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分析

1.瑜伽教学内容的选择

(1)教学内容应定位在入门或初级层次。大学瑜伽教学,应教会学生基本的呼吸方法。动作的教学上,应以简单的体位教学内容为主,当学生学会呼吸方法后,可进一步教学生进行瑜伽的冥想。根据我们的经验,校选课因课时量有限,选取的体位锻炼数量不要超过35个。冥想的教学可结合呼吸,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语音和音乐进行。教学内容以太极瑜伽为主,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瑜伽的练习,放松和冥想,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2)瑜伽的体位选择要兼顾多样性和趣味性。瑜伽的体位包含站姿、坐姿、跪姿、卧姿以及倒立等,在体位的选择上,应包含以上各种姿势。选择的瑜伽的体位要有柔韧、力量、平衡的体位,还要有一些用于消除疲劳的内容,以使学生的身体能够得到全面锻炼等。体位法的选择还应注重练习效果,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因为学生大多没有瑜伽练习的经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突出简单易学和实用为主。比如,手臂伸展的瑜伽体位可以用来缓解学生考试时的压力;如果学生因剧烈运动感到身体疲劳时,可做一些俯身式动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身体快速恢复。这些瑜伽动作易学易做,当学生从瑜伽的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好处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非常高,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2.瑜伽教学内容的掌控

(1)呼吸内容的学习是瑜伽教学的重点。瑜伽锻炼关键是做好呼吸。入门学习时只要做到呼吸保持自然、连贯、轻松即可。在第2次课以后,教师可以再教学生练习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要和一些体位的练习,如身体前屈的下犬式、直角式进行结合,效果方可显现。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在做动作练习时,一般动作容易变形,在呼吸和动作的协调方面易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在引导方面就要多加留心,在讲解呼吸和动作之间的配合方面,应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

(2)正确用力是瑜伽教学的难点。教师在瑜伽体位动作的讲解时,应结合音乐,按照各种动作的完成顺序,边讲解,边示范。讲解时要配合好音乐,语言要精练。如背部伸展动作的讲解,教师在做身体向前俯身的动作示范时,应强调这个动作的关键是髋部前屈,而不是腰部前屈。瑜伽蛇式动作要强调手一定要放在身体的两侧,再以两手侧平举的变式动作让学生找到背用力的身体感觉。体位的教学难点在于要做到肩胛和腰部的协调配合,配合不好或做不到位的,极易出现“耸肩”动作。

当学生掌握了瑜伽的呼吸方法和一些初级的体位姿势后,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锻炼神经系统以及大肌肉的姿势。这些体姿的训练,要注意把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等学生真正学会一种体姿后,再让学生学习下一种姿势。练习负荷的把控要做到先逐渐上升,再下降调整。

3.教学方法

(1)瑜伽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群体差异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在动作讲解上,要力求简单明了,语速适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得到教师的声音。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简单的动作少示范,复杂动作多示范。

(2)教学技巧的运用。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身体和面部表情,当他们表现出异常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上前去询问学生是否有不适的地方,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时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及时肯定。

三、结论

对于大学生瑜伽教学,关键是掌握教学的强度,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现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教师在进行瑜伽教学时,运动量一定要控制好,动作难度也不要过大。另外,瑜伽教学背景音乐的选取与练习的气氛掌控也非常关键。瑜伽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一些呼吸教学的内容,这是教学的重点。动作教学方面,如何正确地用力是教学的难点。体位法教学的顺序要合理优化,要选取几种体位作为核心。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春玲.论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邓毅明、武晓君.大学生“健身瑜伽”体育新课程的设计和尝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

专业型公选课教学实践经验浅议 篇12

近年来, 我国高校扩招的数量非常大, 高等教育由“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向普及教育转型。因此在此背景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 河南理工大学矿山压力教研室根据师资结构和学生特点, 在公选课的开设方面增加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力图与之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内容。课程《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是2007年开设的课程, 共16学时, 先后已有500人次进行了学习,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师资队伍的选拔

河南理工大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研室目前有专业教师13名, 其中教授3名, 副教授6名, 讲师4名, 12人具有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因此无论从学历还是职称方面都为公选课《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的讲授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此公选课师资主要由学位高、职称高、现场实践水平高的这种“三高”型的教师来承担, 以利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讲课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通俗易懂, 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的讲授过程中, 如锚杆支护理论讲授很枯燥, 有些理论难于理解。因此在讲授此部分时, 将现实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与理论对比, 学生理解较快。例如组合梁理论和“千层底”就很相似, 组合梁理论中的锚杆与“千层底”中的线所起作用类似。如图1所示。锚杆支护中的悬吊理论类似于钢丝绳悬吊重物。

(一) 理论与现场问题相结合

在上课过程中, 任课教师采用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将煤矿现场煤巷锚杆支护现状与讲义中的内容相结合。例如目前在现场中广泛采用的锚杆支护理论为悬吊理论, 为什么广泛采用此理论呢?此理论有何优点呢?在什么条件下适用呢?这些问题均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进行讲述。再如, 在讲授巷道的松动圈理论时, 不但要讲授松动圈理论的内容, 同时讲述现场如何测量松动圈。将测量松动圈的仪器作为教具 (如图2) , 使学生看到真实的仪器, 通过实际仪器的操作演示, 学生对此理论的理解就很深刻了。松动圈理论和测试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了如何确定锚杆长度。

(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中包括大量的测试内容, 例如地应力测量、松动圈测试、煤岩样力学试验、锚杆锚索破断力拉拔试验等。这些实验内容如果是单纯的课堂讲解, 学生理解较慢, 而且都是想象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做”, 因此部分测试内容需要学生参与其中。例如煤样岩石力学试验, 学生参与煤岩样的加工、煤岩样的单轴和三轴实验等。再如锚杆锚索破断力拉拔, 学生参与锚杆锚索实验试件的加工、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如图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亲身经历试验后, 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三) 与自己专业相结合

公选课《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的授课学生主要是煤炭主体专业学生, 如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每一类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都具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尽可能的发挥各自学生的专业。例如煤巷锚杆支护存在冒顶风险, 安全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 建立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 对于不同条件下锚杆支护煤巷冒顶危险性进行简单的预测。煤巷顶板的地质条件是锚杆支护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煤田地质的知识, 通过岩石类型和物理力学性质评价是否采用锚杆支护。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是《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的主体, 约占80%, 这些学生不但了解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同时还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际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四、学习效果评价与考核

《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课程考试主要采用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学生结合自身专业, 根据《煤巷锚杆新技术》的课程内容, 利用相关软件或理论公式做专题论文。例如在采矿工程专业中包含“卓越工程师”学生类型, “卓越工程师”学生实施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 学生在企业实习一年, 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因此, 此类学生要求针对自己实习矿井进行煤巷锚杆支护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成绩包括平时出勤率情况、上课过程中实验参与度及动手能力、专题论文质量等综合评价, 力求使最终成绩达到公平。

五、结语

本课程从2007年开设, 已有5届毕业生, 令教研室教师欣慰的是,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有些专业的学生喜欢上了采矿工程这个艰苦专业, 例如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的部分学生考取了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工业工程的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计划, 并且获得了国家银奖的好成绩。基于此课程的成功经验, 教研室将通过研讨的方式, 争取再开设1~2个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公选课程, 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上采矿工程专业。

摘要:根据多年来讲授专业型公选课经验, 针对当前专业性较强的公选课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的问题, 结合《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课程内容和特点, 提出重点从教师选择、通俗易懂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与现场问题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和技巧, 使专业型公选课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专业水平、了解工程实践的目的。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 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了采矿工程专业, 在学生继续深造、转变行业及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作用, 为其他专业课程开设公选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专业型公选课,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秀华, 周志丹.提高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 (05) .

[2]王玉琼.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5) .

[3]熊治平.在公选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0) .

[4]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申凤君, 杨芸, 申凤玲.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6]黄娟, 赖辉家, 杨玉英.大学公选课现状与效果的质性研究[J].文学教育 (下) , 2014, (3) .

[7]侯朝炯, 郭励生, 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发电工程现场技术管理下一篇:锅炉补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