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海洋(精选7篇)
数字海洋 篇1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 濒临南海, 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陆域位置113°46′E~114°37′E, 22°27′N~22°52′N, 距广州160 km, 距香港、九龙35 km, 东临大亚湾、大鹏湾, 西连珠江口, 北靠东莞、惠州, 南与香港新界接壤, 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市陆地面积1 952.3 km2, 海域面积1 145 km2, 陆地总面积与海域总面积的比为1∶0.59。海岸线总长260 km, 平均每平方千米陆地拥有海岸线132 m。滩涂面积70 km2, 大、小岛屿39个, 岛岸线长25.25 km。
在《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明确了海洋产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提出海洋经济要立足于深圳海洋城市的城市特色和自然属性, 科学地把握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亚太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设和形成[1]。但海洋环境日益恶化、海域发展空间有限、海洋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紧缺和区域竞争加剧等问题在深圳海洋建设中越发凸显, 在深圳开展数字海洋建设, 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 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同年, 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浙江和广东3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规划, 标志着海洋事业在深圳经济建设中越加重要的地位。
1建设目标与思路
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总体目标是推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海洋信息化管理。建立覆盖深圳“三湾一口”近岸海域的集海、陆、空于一体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络;全面整合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 建立深圳市海洋信息基础服务平台;针对深圳海洋实际业务管理需要, 研发海洋综合应用管理系统, 形成深圳市各类海洋信息的快速处理、应用、共享与服务能力。以数字海洋的建设带动和推进深圳市海洋信息化水平和海洋产业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深圳市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为实现深圳发展“海洋强市”的目标提供保障与全方位服务。
目前, 我国数字海洋建设模式采用的是信息基础框架建设, 而深圳数字海洋建设思路将基于国家数字海洋建设模式基础上采用新的建设模式。深圳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 海洋信息化工作领域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海洋领域的技术实力、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比较突出, 迫切需要开展数字海洋建设, 以进一步提升海洋开发管理的能力, 服务于深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上述考虑, 深圳市委市政府及市海洋局的有关领导专家提出了全面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 即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海洋立体监测、海洋信息平台建设、数字海洋管理与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同时进行。这是一种新的、全面的数字海洋建设模式, 不仅为我国全面开展数字海洋建设提供了探索和参考, 也为我国数字海洋建设在市、县级的推广提供了思路与模式。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的成果将直接为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建设数字海洋提供有益的经验, 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海洋建设的前沿[2]。
2建设内容
针对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现状与海洋工作的实际需求,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2.1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海洋综合调查是正确认识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有效地管理与保护海洋的基础性工作。全面系统地开展深圳湾、大亚湾、大鹏湾和珠江口在内的深圳管辖海域及外围部分海域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底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等调查, 查清深圳市海岸线的类型、长度和海岛 (岛礁) 位置、类型、数量和面积等基本情况, 掌握深圳市海洋环境容量、滨海湿地和珊瑚礁等特色生态系统现状、海洋灾害防治、海域使用和沿海社会经济等分布状况, 为查明深圳近海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进一步深化对海洋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形成机制和制约因素等的认识, 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
在综合调查获取的海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及广东、香港相关的综合评价成果, 开展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深圳沿海环境和社会发展影响评价、海岛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海洋灾害研究与对深圳海域影响评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海洋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深圳沿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发展研究、海湾环境质量评价及保护研究等8个专题的海洋环境研究与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取得与海洋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批科研成果, 为制定海洋保护规划、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2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海洋监测是获取海洋环境要素信息的重要手段, 能够实现对海洋水文、气象、水质和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在线和有效的监测预报, 具有功能强大、响应及时以及稳定可靠等优点。海洋立体监测体系是指从天基、空基、船基、岸基、平台基等构成的从天空到水下的全方位多角度对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由于基于不同平台所能搭载的仪器不同, 获取数据的种类、数据量、数据精度和数据格式等都不相同, 所能开展的研究与应用目标也不同, 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种平台和互相补充开展监测观测, 单一采用一种平台或手段无法实现对海洋环境的整体监测观测。建设包括海洋综合观测平台、浮标监测系统、地波雷达监测系统、远程视频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移动应急监测系统、空基遥感监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系统的立体监测观测体系, 旨在收集处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为数字海洋提供连续的各类型的监测数据支持, 并为深圳市海洋环境整治、海洋利用规划和海洋开发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2.3数据与信息处理平台
数据和信息是数字海洋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与信息处理平台, 确保数据来源的正确性、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维护更新的及时性。数据与信息平台建设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 按照信息资源统筹管理思想, 分别从概念、逻辑和物理等3个层次上对海洋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搭建完整的数据处理、管理与应用信息平台。在全面梳理现有海洋数据资源的基础上, 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建库与信息产品开发工作, 开展多个专题的元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数据库和数据录入管理系统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检索, 提高数据使用和管理效率。保障海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4开展六大专题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目前管理各种专题业务应用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建设信息系统, 不仅能实现各种业务流转及业务数据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而且能将各种分析模型与手段以算法和程序开发的方式集成到信息系统中, 将以往只能靠人脑和手工方式进行的分析处理以计算机处理代替, 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的准确性。针对目前深圳市海洋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业务特色, 初步设计了6个专题信息系统建设:海域排污总量监控与环境监测系统、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系统、海域利用规划与三维模拟验证系统、海洋实时监察与快速执法系统、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与灾情模拟系统、海洋公众信息服务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能提高海洋业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而且能为深圳市海洋开发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2.5开展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共享建设
开展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建设, 首先要开展网络与交换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畅通的数据交换渠道, 实现与国家及广东省的数字海洋专用网络互连。在网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 开展信息系统集成整合, 利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 集成整合深圳市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新开发的系统成果, 并实现与广东省和国家的信息集成, 从而达到与广东省和国家数字海洋系统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服务集成。目前采用SOA技术架构的系统集成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3]。
2.6开展数字海洋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 我国的数字海洋建设已从单纯的科研项目建设, 转化为一项常态化和业务化的工作, 也就是说数字海洋已不再只是作为科学研究或试验型的项目, 而更加注重建设成果在海洋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这就需要开展数字海洋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从办公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开展建设, 为数字海洋的建设保驾护航。
3展望
项目的构想与规划高屋建瓴地体现了“谋海济国”的理念, 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是深圳市响应国家海洋战略号召的有力举措和大胆实践, 对深圳市、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数字海洋事业发展均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2011年国家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在天津通过验收, 随着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的逐步启动, 深圳市数字海洋工程建设作为“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的先行者, 有着重要的标志性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现今深圳市数字海洋工程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海洋信息化的核心平台建设, 全面支撑深圳市海洋的业务化工作, 实现深圳“海洋强市”的预期目标。
摘要:根据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现状与海洋工作实际需求, 提出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思路与内容, 明确深圳市海洋发展方向, 合理规划利用海洋资源, 建立面向海洋执法监察、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防灾减灾等方向的应用信息系统, 实现对海洋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 增强深圳市海洋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能力, 以期达到深圳市“海洋强市”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深圳,数字海洋,信息
参考文献
[1]梁俊乾, 周凯.深圳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海洋开发与利用, 2010, 27 (8) :50-51.
[2]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深圳市数字海洋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Z].2011.
[3]石绥祥, 雷波.中国数字海洋: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数字海洋 篇2
海洋学作为一个单独学科领域诞生的原因是海洋对于人类福利的重要性、科学问题的丰富性、研究这些问题所需的专门知识以及海洋中过程和事件的实际尺度。尽管海洋学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必须弄清楚海洋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方向、速度和大小, 以及对地球及其生命系统, 包括对人类的影响[2]。目前有关海洋的大科学计划是为了研究新的事实和发展对全球大气-海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洞察力。在《21世纪议程》的推动下, 海洋观测的国际性项目, 如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GOOS) 、全球海洋站综合观测系统 (IGOSS)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 (GLOSS) 、东北亚海洋观测系统 (NEAR-GOOS) 、世界海洋环流试验 (WOCE) 、全球海洋通量研究 (GOFS) 、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实验 (TOGA) 等[3]纷纷开展, 美国更于2006年6月底通过了由近海、区域和全球三大海底观测系统组成的“海洋观测计划 (OOI) ”, 2008年起建, 计划使用30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海底观测网, 即东北太平洋的“海王星 (NEPTNUE) 计划”[4]。
在“数字地球”[5]建设的大潮下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 “数字海洋”的研究与建设工作也蓬勃开展起来。“数字海洋”是以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海量地理信息对海洋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四维描述, 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福利[6]。从实际建设角度, “数字海洋”是指通过海洋调查、海洋监测监视 (包括卫星、飞机、船舶、浮标、岸站) 和社会普查统计等数据获取手段, 用数字的方法将海洋信息 (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天文气象、生物物种、矿藏资源、海洋物理、海洋化学) 、涉海活动 (海上航运、水产、倾废、科研、调查、资源开采和海岸带开发利用等科研活动) 、法律法规、方法标准及整个海洋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计算机中, 并把它们和相关的所有其他数据及其实用模型结合起来,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海洋重现 (通过模拟或虚拟) 出来, 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以及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服务[7]。科学完善的“数字海洋”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虚拟, 从而从认知到信息传输, 再到信息处理、预测和发布, 直到智能决策, 有效地支持海洋研究, 并支持人海关系调控。
“数字海洋”是科学工程, 即强调“数字海洋”建设需要进行科学研究, 尤其是计算技术、标准和方法等的研究, 更强调“数字海洋”是一项工程, 需要按照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科学工程不是因需求而进行的个体研究和建设,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和建设, 即作为一个“工作母机”。相对于工程, 科学工程更强调了工程的“创新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持续性”[8]。因此, 对“数字海洋”从该角度可以分成3个层次, 即科学工程项目、具体工程项目和客户使用终端。把“数字海洋”作为一项科学工程, 有利于切实推动上述3个部分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管理, 有利于作为工程项目促进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升级更新, 有利于带动“数字海洋”基础研究和促进“数字海洋”支撑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数字海洋”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继行业和局部研究应用之后[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数字海洋”整体建设开始实施。2004年实施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第三部分为“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22], 周成虎等进行了“中国海岸带环境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技术集成及其应用”[23], 上海市准备打造“海洋的数字神经”[24]。
1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的必要性
“数字海洋”建设是由真实海洋, 经知识海洋, 到虚拟海洋即“数字海洋”的过程。这决定了“数字海洋”是一项科学工程。
1.1 海洋认知—决策的困难
海洋是地球表层的复杂系统, 海洋学的发展是多学科综合集成的结果, 海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信息、随机信息、模糊信息、灰色信息以及未知信息。由于海洋信息的多源性、多态性、多样性以及时空分布的不均性,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仍是零散的, 还没有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海洋运动变化的机理还没有把握, 对海洋运动变化的模拟预测还停留在局部小区域的数值逼近层次上, 相关的模拟或预测方法少且不成熟。
1.2 整体人海关系调控的缺失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海洋为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岸线破损、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海关系的和谐。鉴于海洋的复杂性, 人海关系调控困难至少有3个方面:①人海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响应机制仍不清楚;②人海关系调控涉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 如地理科学、社会科学、海洋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等, 以及产业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监测技术和环境治理修复技术等高新技术;③海洋海岸带空间广阔, 环境千差万别, 人类活动不便, 有些人海关系调控手段和工程难以有效实施[1];④工程时效难以预测。
作为人海关系调控技术支撑的“数字海洋”, 从理论、技术和构件到实践过程, 从信息处理到信息预测和智能决策等功能的实现, 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
1.3 “数字海洋”系统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亟须解决
“数字海洋”应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管理等14个重点领域, 包括军事活动、海上维权、海上执法、港务管理、水务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上重大工程、海洋产业活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科研教育与知识创新服务、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信息咨询等。每个领域都有独特的需求, 如何整合需求的特殊性与系统的通用性是亟须进行研究的问题, 包括数据结构、系统平台、数据传输、系统安全和模型库等方面。
1.4 探测海洋工作任重而道远
低温、黑暗、高压、缺氧、电磁波衰减快、环境动荡、高盐腐蚀[25]和广阔等特点, 为人类深入探测海洋并且了解海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尽管海洋学近年来蓬勃发展, 然而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未必比对月球的了解多[4]。
2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框架设计
结合应用需求及系统建设要求,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框架内容如图1。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的内容从应用角度包括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3个层次, 从产业角度, 包括应用基础、技术开发和产业化3个层次, 两种层次纵横交叉或重叠。
在“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框架中, 科学/技术科学是建设基础, 技术/技术开发是工作, 工程应用/产业化是系统运行和应用。
在“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框架中, “数字海洋”数据基础设施是系统核心, “数字海洋”应用工程是业务核心,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保障, 技术、设备和信息获取是基础 (图2) 。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最重要的部分是数据处理平台, 该部分是虚拟海洋的情境设计与管理, 是虚拟海洋世界的中枢。如果没有高效、完整的数据处理平台, “数字海洋”建设则成为数据库建设, 不能通过计算、模拟和智能处理来支持海洋研究及人海关系调控, 也不符合计算机科学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3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
3.1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研究内容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研究内容包括3个部分, 即外围 (基础) 科学技术研究、保障体系研究与核心应用理论技术研究。
外围 (基础) 科学技术研究包括计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等。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这些技术不断发展。“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对该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研究其集成技术, 使这些技术有效、无缝地集成到“数字海洋”系统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
保障体系研究包括标准规范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的基础理论等的研究。这部分研究针对性强, 需要投入较大的力量。
核心应用理论技术研究是“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研究的重点, 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交换平台是“数字海洋”中人-机交互、信息交互的界面, 是数据有效集成和提供系统功能的核心组件之一。数据处理平台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处理、信息的转换和客观世界的模拟 (虚拟) 再现, 只有这部分才能实现支持评价评估、规划优化、决策对策和协调控制的功能, 才能实现辅助认知海洋的功能, 才能真正达到“数字海洋”的目的。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研究分为3个层次, 即国家层次、区域层次和地方层次。国家层次的任务是协调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基础理论的研究;区域层次更集中于数据处理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地方层次更强调具体应用技术, 即具体功能实现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如某个海湾的潮流预测等。
3.2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层次
从1.3中可以看出, “数字海洋”的应用, 或者说对“数字海洋”的需求, 既有整体区划规划工作, 又有具体管理工作;既有大区域层面上的, 又有具体城市的;既有政府管理, 又有企业决策;既有具体用户, 又有社会公众;既有行政管理, 又有市场运作。
结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及海洋管理体制, 基于“数字海洋”的技术要求及资金要求, “数字海洋”建设应该分为4个层次:国家层、大区域层、地方省市级层和地方用户层。
3.2.1 国家层 (科学工程)
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协调标准体系的建设, 统筹协调关键技术的研究, 统筹协调信息获取网络的建设, 统筹协调其他层次的建设, 统筹协调“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图3) 。
3.2.2 大区域层 (技术平台)
负责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负责具体技术研究, 协调信息获取网络建设, 协调地方层次的建设, 协调“数字海洋”的设计、施工、维护和调整, 协调数据同步 (图4) 。
3.2.3 地方省市级层 (应用平台)
负责具体应用平台建设及维护, 负责具体的信息获取 (地方信息) , 负责具体应用的提供, 负责“数字海洋”需求的提供 (图5) 。
3.2.4 地方用户层次 (终端)
地方用户层次是具体的用户, 是“数字海洋”的使用者, 也是具体需求的提供者。
3.3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重点
本着统筹 (时间/区域/层次) 规划、分步实施、抽象设计、模块化开发、基础研究同步、统一标准、超前性与跨平台性、安全性、技术/平台的国产化/本地化以及实用性的原则, 重点进行以下建设。
3.3.1 基础建设
包括海洋/海岸即时观测系统/网络、业务数据获取网络以及数据中心的建设。
协调海洋、交通、环保、地震、气象和军队等部门的浮标网、临海监测台站和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 构建信息获取通道, 尤其是要发挥卫星飞机等天基空基遥感技术的机动优势。
层次性的数据中心建设更能体现出运行效率与建设效率, 并节约成本。
3.3.2 基础数据库建设
包括空间信息数据库以及属性数据库。
标准的统一[16]以及异构数据的融合[26]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所在。
3.3.3 典型应用
选择适宜的业务化管理领域进行试点性建设, 包括应用服务逻辑划分、用户互动界面设计以及应用服务逻辑实现。
3.3.4 培育海洋软件产业
数据处理平台是“数字海洋”最重要的部分。数字处理需要海洋软件来完成, 目前国内的海洋软件寥寥无几, 虽经有识之士呼吁, 但工作还未真正开展, 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重视和指导。
4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管理建议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应采用先公益、后收益的方式进行建设, 其管理应由政府主导。
4.1 制定“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规划
国家层面上应制定“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规划纲要, 从基础研究、技术集成、示范领域、资金匹配、工程进度、建设主体、责任与义务和管理规定等方面确定原则, 进行指导。
4.2 成立”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指导机构
国家层面上成立“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指导机构, 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需求和信息, 协调基础研究以及协调各研究项目成果的使用, 并对示范工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4.3 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集成研究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还很少, 因此对海洋信息的获取和海洋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数字海洋”建设的基础工作。
海洋是多学科交叉集中的领域。“数字海洋”作为科学工程, 对其他技术的集成是其建设的一大特色。不同技术集成的方式和效果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不同维度和不同来源的信息的整合、不同区域研究结果以及计算模式的推广使用也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数字海洋”科学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管理, 才能使“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海洋档案数字化资产安全风险管理 篇3
海洋档案是从事海洋事业诸项活动的相关记录和重要凭证,不仅囊括了海洋管理、科研数据、海洋调查、资源开发、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内容,而且也是我国海洋事业形成决策、指引工作的基本依据。 随着海洋工作的日益拓展,关于海洋档案的科学利用及有效需求必将日趋增强,而海洋档案工作的数字化水平,将直接关系海洋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质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洋系统各单位基本上已开展了档案数字化工作,海洋档案数字化成果已成为国家海洋事业的重要资产。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海洋档案管理整体工作水平,也对海洋历史档案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但海洋档案数字化在提供高效快速服务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如何保障海洋档案数字化资产,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特性分析
1.对软硬件系统的依赖性。我们知道,有别于传统档案信息以人工可识别的记录符号直接记录于纸张等载体上,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记录于电子载体上,有时为了安全保密等因素的考虑还往往进行压缩编码、加密等处理,人的肉眼根本无法识读,即是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只能看见记录的痕迹而无法读懂它们的含义。只有在配合了相应的软硬件及解密的情况下,人们才可以从机器的输出系统上窥得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的全貌。同时, 对机器设备的依赖性还表现为另一个含义,即技术的更新、软硬件设备的升级也会导致原有的信息无法识别。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对软硬件的依赖性给今后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存储的高密度性。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无论是以磁盘、 磁带还是光盘进行存储,其存储密度都大大高于过去的各种信息介质。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一方面为我们节约馆藏空间,扩大馆藏容量带来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对载体的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任何一条轻微的划痕都有可能导致数以千计的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遭到破坏。
3.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传统的档案,信息被固化在某一载体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实体”,使之具有明显的原始性特征。而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则可以以非实体形式进行加工和管理,这种可分离性造成了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的易于更改,而且更改后可不留痕迹;易于复制,而且分不出原件和复制件。同时, 也使得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自由流动,易于传输,读者可以通过通信线路在异地调阅或形成文件。信息与载体之间的这种可分离性,给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在保护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实体不受破坏, 信息内容不被更改的同时,还必须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在任意一个节点都有可能被截取、中断、篡改和伪造,如何保障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信息的安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的安全风险分析
海洋档案数字化副本存在如下安全风险:首先是海洋档案数字化的系统依赖性安全隐患,因电子载体与硬件、软件及操作平台具备不可隔离的依赖性,致使档案信息在耐久存取或可读层面存在安全隐患,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应用和安全缺陷;第二是海洋档案数字化信息迁移过程的隐患,因电子媒介存在硬件与软件更新的现实,致使海洋档案数字化信息在考虑耐久保存的前提下,必须选择相应的保存环境,而迁移过程中出现的海洋档案数字化信息丢失现象,无疑会破坏海洋档案的真实及完整性;第三是网络本身的安全隐患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如恶意站点对海洋档案信息的拦截、读取、破坏及篡改等;第四是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隐患,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档案工作具备不可规避的攻击特质,一旦出现系统缺陷或漏洞,势必会成为网络攻击的选择目标;第五是重要海洋档案缺少异地、异质备份保管管理机制,无法保障重要档案的绝对安全;第六是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隐患,海洋档案数字化存在人为性、操作性特质,档案管理人员因意识、知识及能力存在缺陷,一旦出现有意、无意的更改或销毁,定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第七是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的安全隐患,虽然档案数字化已成趋势,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适用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第八是保密问题的安全隐患,缺失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不利于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排除以及严防档案损毁和泄密事件的发生。
四、海洋档案数字化资产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1.管理对策研究。海洋档案数字化建设需具备较强的管理技术水平和安全制度措施。因而,首先要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 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确保其技术能力的适应性要求。毋庸置疑,档案数字化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向,作为档案人员要有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不仅要具备严密的防范思维,更要具备自觉的保密安全意识。而作为档案管理部门,要抓好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采取积极有效的奖惩机制,以调动和激励档案人员的工作热忱,使其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的道德操守。为切实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我国出台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档案数字化推进过程提供了制度保障。就海洋档案的发展而言,新时期下要结合实际,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的同时,不断完善海洋档案安全应急、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从而使档案管理安全可行。
2.网络对策研究。首先是硬件安全问题,为确保档案数字化安全运行,需做到专人专用,包括计算机设备、移动存储设备等,需制订专人操作制度,且在设备选择上,要尽量规避“新”技术或产品的盲目追捧,务必确保设备的保密检测前提。其次是操作系统问题,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操作系统安全包括了病毒监控、入侵排查、 、 防火墙设置及运行监控等重要基础内容,而这一过程需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不仅要兼顾选择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源代码的公开对象,更要确保定期行为的安全扫描和检测,此外还需强化身份识别、技术方案验证、网络管理和监控、安全审计跟踪等相关措施。第三是杀毒软件对策问题,要切实转变由被动向主动的安全防御意识,不仅要确保定期的安全查毒和调整病毒防范策略,而且要兼顾网络机器的在线预警强化功能,一旦发生状况,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应对;第四是内外网安全问题,应使用加密设备,并采取监控、隔离等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3.信息对策研究。首先是数据一致性及完整性的保护,为防止磁盘故障、机器断电、病毒感染及其他事故而产生信息数据缺失,原则上可采取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定时备份与异地备份为辅助的方式予以处理,确保备份的实时性与容错性;其次是海洋数字化档案的记录载体保护,应确保其规避电磁干扰、光纤干扰、防尘及腐蚀性气体的破坏,而且档案管理人员需强化责任意识,尽量规避不当操作;第三是数字签名及验证,为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采取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指纹技术、数字证书等予以规避;第四是信息加密技术,可针对信息收发双方建立必要的加密措施,以确保涉密电子信息内容的非公开性;第五是双套归档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即海洋数字化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同一性保存;第六是数字化档案的销毁工作,要切实规避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第七是强化系统预警功能,一旦发生系统安全事件,档案管理人员可及时做出影响分析,并根据事件等级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规避安全隐患。
数字海洋 篇4
数字海洋从其概念提出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从最初的一个概念, 到一门科学, 再到一项工程, 人们对数字海洋的认识和定位不断发生着变化, 数字海洋研究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越来越复杂。本研究以我国数字海洋工程实践为基础, 通过分析总结在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揭示隐藏其后的各种因素, 提出解决措施, 对今后数字海洋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的总体设计与进展
我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制定和完善海洋信息标准体系, 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处理各种调查资料, 搭建数字海洋信息基础平台, 奠定数字海洋信息基础;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建设数字海洋原型系统, 实现海洋信息动态可视化表达, 奠定数字海洋技术基础;开发数字海洋综合管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和沿海省、市、自治区特色服务系统, 奠定数字海洋应用基础。上述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一”, 即:“一个平台、一个原型、一个系统”, 图1为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的总体结构。
(1) 在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方面, 初步建成了数字海洋标准规划体系, 建成了覆盖国家和11个沿海省 (自治区、直辖市)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专网, 建成了分布式海洋数据中心和面向主题应用的海洋数据仓库, 初步实现了海洋信息的分布式交换与共享服务。
(2) 在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建设方面, 采用三维球体模型的表达方式, 实现了海洋自然要素、自然环境和海洋现象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表达和模拟, 并实现了针对各种海洋管理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应用。
(3) 在应用系统研发方面:① 针对海域使用、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8个方面的业务管理需求, 建成了平台统一、架构开放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② 研发了为提高海洋保护意识和普及海洋知识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③ 由各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主管部门根据其自身业务需要而开展的特色服务系统。
目前, 数字海洋的各项建设成果已经在国家和沿海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进行了部署和应用, 并在海洋管理和服务中显现出了重要作用。
2 我国数字海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尽管我国数字海洋建设已经成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在其实施和应用过程中, 仍显露出了一些不足,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数字海洋的认识和定位不统一
对数字海洋的认识和定位不统一, 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目标或步调不协调现象, 难以发挥数字海洋在海洋信息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数字海洋既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科学, 同时又是一项科学工程, 具有创新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持续性的特点[4] , 其整体结构上涵盖国家、海区、涉海科研院所和业务中心以及沿海地区。数字海洋的核心是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 整体性地解决以地理空间为关联的各种与海洋相关的问题。数字海洋建设是海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海洋信息化的有效手段, 而海洋信息化则是在海洋领域遵照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所开展的各种工作。对此, 《国家海洋十二五规划》已经做出了明确指示[5]。因此, 数字海洋的建设不应局限在科研和专项范围内, 而是应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作为推动海洋信息化的有效手段, 需要从宏观上统一认识、统筹把握、持续投入, 要充分整合海洋系统内的各种资源, 将其打造成为海洋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5]。
2.2缺乏实时、持续、立体的数据获取手段与能力
缺乏实时、持续、立体的数据获取手段与能力, 导致数字海洋的数据源保障能力不足, 无法完全发挥数字海洋的建设成效。
目前, 我国的海洋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① 通过各种批次性调查项目获取的调查数据;② 以岸基和平台基等设备为手段获取的观测和监测数据;③ 在日常海洋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种管理类资料;④ 国际合作和交换资料。近年来, 我国的海洋调查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在海洋卫星、深海载人潜水器以及极地和大洋科考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初步形成了由海洋卫星、飞机、调查船、岸基监测站、高频地波雷达、海底观测设备、浮标等组成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络, 开始走向从空中、海面、水层到海底的立体综合观测阶段。尽管如此,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海洋强国或地区相比, 我国在海洋数据的时空精度和观测手段多样性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保障能力仍显不足, 尤其是缺乏对深远海和海底的观测与探测能力。这对于要准确反映海洋这一时空连续变化系统的特征来说, 无疑是“瓶颈”。数字海洋的发展需要空间密集分布、时间跨度连续、内容丰富的高分辨率海洋信息, 提高海洋综合调查、观测/监测能力是目前亟待发展的方向。唯有如此, 才能发挥数字海洋的建设成效和维持其勃勃生机。
2.3 数据交换渠道不够畅通
数据交换渠道不够畅通、共享和交换手段不够先进, 导致难以实现海洋资料的高效共享。
由于多种原因, 目前我国的海洋数据管理和交换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因其工作需要, 分别建立了各自的业务网络, 而这些网络之间彼此相互隔绝, 再加上出于政策、利益、技术、安全等考虑, 对数据共享持有消极态度, 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制约了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 传统的以介质传递形式或简单地以文件和数据库表在线访问形式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信息应用和服务的需要。海洋信息共享不仅要建立畅通的渠道和完善的约束机制, 还要有先进的共享理念和技术。其中,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建立分布式的、输入输出受管制的海洋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2.4 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和协同能力较差
信息的应用仍以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为主, 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和协同能力较差, 缺乏面向决策服务的应用系统。
目前, 许多信息系统建设仍以满足单一领域的业务流转或数据管理为主, 各个系统之间缺少信息交换和协同, 同时对信息的深层次的挖掘或知识提炼仍有不足。决策者往往面对的情况要么是无信息可用, 要么是面对大量的信息却无从下手。数字海洋三维可视化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丰富的海洋信息, 但在分析评价、决策服务等较为深入的功能方面仍有欠缺, 距离真正的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尚有一定距离。数字海洋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数据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整合;另一方面必须要增加对信息的提炼功能和对管理决策模型的集成应用。
2.5海洋信息化工作中各个环节的约束机制上仍有缺陷
在海洋信息化规划和海洋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共享与应用服务等环节的约束机制上仍有缺陷, 导致海洋信息化建设无法发挥整体优势, 无法满足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海洋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信息难以整合、系统重复建设、规范无章可循等难题, 除了需要技术手段上的努力以外, 更需要从管理机制上开展工作, 使海洋信息化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2.6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海洋核心技术体系
尽管在我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中取得了众多的关键技术成果, 但这些成果的自主化程度仍显不足, 尤其是在数据库平台、三维球体平台、GIS平台以及建模工具等方面, 基本上仍以沿用国外软件为主[6]。从数字海洋的战略地位以及我国信息产业的长久发展来看, 建立自主化的海洋信息核心技术体系十分必要且已迫在眉睫, 应大力支持数字海洋关键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
3 数字海洋发展建议
3.1 统筹规划、完善机制, 明确发展目标
数字海洋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信息化系统工程。以往实践表明, 科学规划是保证发展的基础, 明确目标是确保成功的关键。在我国数字海洋建设和发展的初期, 需要对数字海洋建设和发展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规划, 明确数字海洋在海洋信息化中的地位, 使数字海洋的发展重点明确、蓝图清晰。同时, 建立健全海洋资料的收集、处理、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相关管理机制, 为数字海洋的发展提供环境。
3.2 数据保障能力是数字海洋的基石
海洋是一个时刻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复杂的巨系统。为了实现对海洋的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 必须能够把反映海洋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信息及时捕获并快速处理, 实现实时、高效、完整的海洋信息保障能力, 为数字海洋的建设提供信息之源。为了提高数据保障能力, 一是要综合运用各种适合海洋的数据获取手段;二是要在重点海域实现常态化调查。
3.3全面整合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与高效利用
信息整合是实现信息资源最优配置、拓宽信息资源应用领域和挖掘信息最大价值的管理过程, 是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海洋信息资源全面整合:① 要面向服务海洋信息化的整体目标, 从系统论观点出发, 以全局视角, 制定宏观战略和具体实现路径;② 要充分考虑应用领域的完整性, 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体系能反映各类资源间的内在关系, 使信息资源具有最佳的组织结构;③ 海洋信息资源整合应具有发展性和不间断性, 只有通过连续、系统、动态的整合, 才能为数字海洋提供持续性的信息资源;④ 海洋信息资源整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信息标准化处理与整理, 而应充分应用协同技术、中间件、数据交换等先进技术等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有机整合。
3.4 提升自主研发水平, 形成核心竞争力
数字海洋是展现我国海洋信息领域高科技应用实力的一个大舞台。数字海洋建设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着“有限目标、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 密切跟踪海洋管理热点与难点问题, 开展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与应用, 力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海洋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逐步构建海洋信息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 重视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国际交流和先进技术引进。
参考文献
[1]侯文峰.中国“数字海洋”发展的基本构想[J].海洋通报, 1999, 18 (6) :1-10.
[2]石绥祥, 雷波.中国数字海洋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总体实施方案[J].海洋信息, 2002 (1) :8-10.
[4]徐惠民, 丁德文.“数字海洋”科学工程建设设计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6 (5) :35-41.
[5]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海洋报, 2011-09-16 (A2) .
数字海洋 篇5
关键词:海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网络应用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海洋档案的管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 档案理论界对于电子文件是否应该转化为档案材料也从争论转为接受, 这一革新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对文件档案的理解, 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更好地进行海洋档案管理工作[1]。
1 海洋数字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在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 美国的《档案与博物信息》编辑D.比尔曼以《虚拟档案》为题, 第一次提出了与物理档案 ( Physical archive) 和实态档案库 ( Physical repositories of archives) 相对应的虚拟档案 (Virtual archives) 。国际档案理事会对数字档案的定义是: 通常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 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 它的内容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 并根据来源原则来组织安排。以此类推, 海洋数字档案就是以代码数字形式记录于载体, 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海洋方面的文件档案。数字档案改变了传统的档案载体形式与档案工作意识。数字档案的载体与传统档案的载体有很大区别, 包括存贮电子文件、信件、图纸、报表所形成的软盘、光盘、硬盘和磁带等。数字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不以传统的笔墨纸张等直观的形象出现, 而是通过二进制代码以数字形式存贮, 成为肉眼不可直接识读的记录符号。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化, 当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以数字形式存在时, 数字网络系统就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 为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提供可能, 通常是以网站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海洋数字档案也有着与其他数字档案相同的特性。
2 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
在数字化的过程中, 由于受载体的转换条件、存贮介质的稳定性和技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造成海洋信息的丢失或删改, 却不易被察觉。
海洋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文件, 不同于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 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随意阅读, 并且信息容量巨大, 传输快捷, 这种电子文件的共享性和易用性是其网络化运作环境决定的, 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同时, 也给海洋电子文件带来了不安全和泄密因素[2]。
目前的档案保护规程主要针对纸质载体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保存环境等方面来进行, 缺乏对电子档案长时间可靠保存的经验与技术。实践证明纸质载体的档案在一定的保护条件下可保存达上千年, 而电子文件的物理载体寿命却远不如纸质档案, 磁性载体档案的寿命最多只有十多年, 光盘载体的寿命也不超过100年。另外, 纸张的损坏很容易被发现, 但电子文件载体的损坏只能由设备检验。此外,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保存的格式和载体都在发生变化, 使得早期数字档案难于“阅读”, 例如现在面对一个保存在5英寸软盘上的Wordstar格式的文件, 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会束手无策, 而这只不过是20多年前主流格式与存储载体。
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导致泄密。Internet/Intranet技术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 网络上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重重网站分段传送至目的地, 任何中介站点均可以拦截、读取、破坏甚至篡改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 攻击工具的破坏力越来越强, 而安全技术是一种在对抗中被动发展的技术, 它总是滞后的, 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的脆弱性。此外, 网络硬件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但风险极大的泄密途径, 主要方式有电磁泄露、非法终端、搭线窃取、后门程序等[3]。
管理人员不足, 技术水平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 90%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计算机安全培训, 他们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知识, 缺乏对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意识。
3 网络环境下实现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的对策
如前所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数字档案及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保密问题日益突出, 为严防密从网泄, 确保电子文档安全, 应在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3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3.1 管理方面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海洋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网络中的档案信息, 不能认为只要把电脑管好了, 信息没有丢失, 就是做好保密工作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树立高度自觉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知识、技能, 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 加快从传统型档案管理人员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转化。同时, 海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 从政策、待遇等方面培养和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在职教育、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渠道和方式, 提高和更新在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充分调动海洋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推进海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贡献。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在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 除了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之外, 更重要的是海洋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完善一些制度。如, 确定本单位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 制定档案网络操作使用规程, 用户身份认证制度, 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检索、查询和网络安全等制度, 使安全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形成海洋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
3.2 网络安全方面
硬件设备安全。涉及海洋电子文档的计算机应做到专人专用, 使用的移动储存设备也应做到专用, 不可混用。对于网络设备应该尽量使用通过保密检测的设备, 不要盲目追求新产品、新技术, 以减少泄密渠道。
操作系统安全。安全的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 因为所有的基本应用和安全措施 (如病毒防治、入侵检测、设置防火墙和安全岛) 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支持。充分考虑海洋数字档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因为许多核心技术我国并不掌握, 无法保证国外操作系统产品不存在后门程序。在海洋数字档案管理用操作系统方面要考虑以下两点:① 采用的产品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且源代码对政府公开;② 定期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系统漏洞和配置情况,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通过增强身份标志与验证、细化自主访问控制、用户职责划分、强制访问控制、审计跟踪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这些措施都可以对基本安全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
安装杀毒软件。防病毒必须从网络整体考虑, 主动防御, 改变被动劣势, 要树立“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观念。从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着手, 使其能够管理网络上的所有机器, 如利用定时查毒功能, 对客户进行扫描, 检查病毒情况;利用在线报警功能, 监测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 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时, 网络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知道, 并作出反应。
内外网隔离。在内外部网之间, 设置防火墙 (包括分组过滤与应用代理) 实现内外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是保护内部网安全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 从总体上看, 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在必须使用公众网络时采用虚拟专用网络 (VPN) 技术。VPN能够利用Internet或其他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建隧道, 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时, VPN可提供保密和数据加密。如果某机关档案系统设有两个或更多分支机构, 或者希望用户远程访问档案网络, 这种方法尤其有用。
3.3 信息安全方面
海洋数据备份恢复系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磁盘驱动器出现故障、电源断电、感染病毒和发生其他事故时丢失数据。一旦发生了数据丢失, 如果按照备份规程进行了备份, 那么就可以恢复数据。海洋数据备份最可靠的办法是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 例如我们可以每周执行一次完全备份, 每天执行一次增量备份。除此之外, 还应该选择不同的数据存储介质, 并将备份介质存放于不同的安全地点。
载体保护。海洋数字档案的记录载体由于它的磁性、光学性和磁光性, 易受磁场、光线、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影响。海洋数字档案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避光、防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里, 诸如温湿度的控制, 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应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 提高操作能力避免不正确操作。例如, 使用标识笔作标注时, 会带来盘面的污损拿取时手法不正确, 留下指纹中的油脂、盐分、微生物等长期依附其上, 会腐蚀盘带。
数字签名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签署技术和验证技术, 以解决伪造、抵赖和冒充等问题, 在存储和流通过程中, 保证了数字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目前常用的数字签名技术有光笔签名、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数字指纹、数字水印、数字时间截和数字证书等[5]。
信息加密。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涉密电子文件内容的非公开性, 是保证电子文件机密性的重要方法, 其目的是采取某种数字方法经涉密信息伪装起来, 使非法入侵者无法了解涉密信息的真实含义。通常多采用“双密钥码”法。加密通信者各拥有一对密钥, 任何发方可以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明文后向收方发文, 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获得明文。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来, 这对于传输中的电子文档具有很好的保密和保护效果[6]。
双套归档制。实行“双套制”保存海洋电子档案, 既在保存海洋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对应的纸质档案, 这也是在技术水平尚欠成熟的条件下解决海洋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
海洋数字档案的销毁。目前, 数字档案销毁现状不容乐观, 销毁随意性较大、方法不规范, 为信息保密工作留下了隐患。数字档案的销毁可分为信息销毁和载体销毁两大部分。数字档案的信息销毁即逻辑删除是通过软件系统改变载体的状态, 将数字档案数据从记录载体上彻底消除的一种方法, 对于非保密性的数字档案可用逻辑删除的办法;数字档案的载体销毁是将数字档案的载体连同信息一起销毁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涉密载体、一次写入不可更改的记录载体及受损伤不可修复的载体, 此方法销毁比较彻底, 不会留下失泄密后患。对应销毁的在网络上处于流转状态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属于非保密性的可做清除处理;对属于保密范围内的, 要做彻底清除处理, 连信息的微量信号也一点不能留, 以防泄密[7]。
审计跟踪。即在海洋数字档案运行的各个时期, 采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自动记录每一次活动和修改操作, 作为检验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唯一依据和凭证, 它能实时监视、完整纪录对海洋数字档案的所有操作活动, 以便事后能有效地追查泄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和过程。一般审计跟踪系统都与系统的报警功能结合在一起。一旦有危害系统安全的操作发生, 系统可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等发出报警信息, 通知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制止或追查危害行为[8]。
总之,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档案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挑战。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保密涉及诸多方面因素。它从管理和技术、软件和硬件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应在工作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断深化对电子文件的认识与研究,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对海洋档案工作重新定位, 使海洋数字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 在统一、高效及安全的环境下运作, 做好新时期的海洋档案保密工作, 推动海洋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荣校.档案管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歌宁.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档案时空, 2004 (2) :32-33.
[3]石慧敏, 武兰.网络环境下电子文档信息的安全问题[J].档案与社会, 2001 (6) :45-46.
[4]朱俊东, 刘丽, 李凤文.校园网环境下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J].兰台世界, 2009 (1) :19-20.
[5]董雪梅.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J].北京档案, 2004 (1) :26-27.
[6]郑薇, 马景复.高校档案馆网络安全措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 (4) :63-64.
[7]王大青.电子文件的销毁[J].中国档案, 2004 (7) :25.
数字海洋 篇6
计算机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GIS软件具有了强大的图形编辑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 水下地形图数字化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 的生成与叠合分析成为水下地形分析的一种趋势[1,3]。应用GIS软件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 将海图资料数字化后建立DEM, 可以直观的展示辐射沙脊群的地形、地貌, 而且也为各种地形特征的定量分析和不同类型专题图的制作提供基本数据。
DEM在地形信息容量与精度方面存在误差,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辐射沙脊群地形分析的精度, 仅由地理信息相关软件插值生成的DEM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出辐射沙脊群的地形、地貌等特征。为了能够更加准确、清晰的表现辐射沙脊群地形变化的特征, 笔者在使用GIS软件插值生成DEM并按地形、地貌特点分层设色后, 结合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制作辐射沙脊群区域的立体效果图。由此方法制作而成的效果图不仅可以更加清晰的表现出区域的地形变化特点, 制作过程较之常规的立体图制作方法更加简便。
1 研究区域概况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分布于江苏岸外, 黄海南陆架海域, 自射阳河口向南至长江口北部的蒿枝港。南北长199.6 km, 东西宽140.0 km, 呈褶扇状向海, 由70多条沙脊与潮流通道组成, 脊槽相间, 水深介于0-25m。辐射沙脊群海域为南部太平洋前进潮波和北部旋转潮波所控制, 并在弶港地区辐聚, 且具有大潮差的特点[4]。涨潮时, 潮流自北、东北、东和东南方向涌向弶港海岸;落潮时, 潮流以弶港为中心, 呈150°的扇面向外逸散, 形成以弶港为中心的放射状潮流场[5]。
2 DEM构建
2.1 创建Shapefile文件和Geodatabase数据库
Shapefile和Geodatabase都是Arc GIS的数据组织方式。Shapefile文件由存储空间数据的shape文件、存储属性数据的d Base表和存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系的.shx文件组成;Geodatabase是Arc 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 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按照层次型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 包括对象类 (Object Classes) 、要素类 (Feature Classes) 和要素数据集 (Feature dataset) [6]。
本研究中矢量化工作主要包括:①等深线屏幕矢量化;②等深线标赋深度值;③水深点屏幕矢量化;④水深点标赋深度值。矢量化的过程是以栅格图为底图, 用GIS软件对底图上的等深线及水深点等要素进行矢量化。对等深线密集的区域可以采用简化等深线的方式进行矢量化, 即只勾绘能够反映地形变化的等深线或者每隔数条矢量化一条等深线。矢量化后结合原有海图对数字化结果赋正确属性值。
2.2 DEM模型的生成
通过以下步骤生成所需要的DEM模型数据:
(1) 以包含等深线和水深点的数据集作为矢量数据源创建TIN表面。通过ARC/INFO的Create Tin命令创建TIN表面, 以使整个研究区域都含有深度值。
(2) 将TIN表面数据转换为栅格表面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检查。
最终生成的DEM数据还需要检查, 即将DEM数据内插生成等深线与海图扫描影像分色叠合显示, 检查有无偏移超限。有不合格的地方, 需退回检查原因并修改直至无误。
3 应用Photoshop软件呈现DEM的立体效果
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已尝试了多种方式来实现利用平面图形表示三维立体视觉效果, 如地貌晕渲制图法、等高线分层设色法、明暗等高线法和粗细等高线法,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明显的缺点:等高线法具有能详细刻画地貌特征、便于图上量测等优点,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所表示的地形立体感不强, 不便于初学者使用;地貌晕渲制图法虽然可以形成较好的视觉立体效果, 且直观生动, 但无法定量表现地形的起伏特征;等高线分层设色法又往往干扰对其他要素的表示, 在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7~8]。明暗等高线法和粗细等高线法虽然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 但制作过程又较为繁琐, 不够简便。而结合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实现的立体效果, 虽然立体感效果不是非常强烈, 但也形成了较好的视觉立体效果, 而且定量的表现出地形的起伏特征, 同时不干扰其他要素的表示, 其缺点是立体效果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只能以固定的量值表示地形变化。虽然如此, 在制作区域效果图时, 结合photoshop软件制作而成的效果图仍然比以往几个方法制作而成的效果更为理想, 更便于使用。
在GIS软件中生成DEM后, 根据DEM数据自动生成矢量等深线, 叠加根据海图资料矢量化后的等深线数据, 提取水深0m、5m、10m、15m、20m、25m等深线, 按辐射沙脊群区域地形变化特点分层设色, 保存为Photoshop中可识别的图片格式。
首先应用Photoshop软件的色彩范围命令, 分别提取水深0m、5m、10m、15m、20m、25m各层色彩, 并分别存储为图层;再应用图层样式的斜面和浮雕命令来实现各个图层的立体效果;最后分别叠加斜面和浮雕效果后的所有图层即可实现研究区域的立体效果图。
为了更好的展现辐射沙脊群的区域特点, 笔者叠加了部分江苏省沿海行政区域范围, 最后效果图如图2显示。
4 DEM在辐射沙脊群研究中的应用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发育形成于南黄海西部江苏岸外水深30m以浅地区, 是世界上最大的由陆架潮流沙脊与多条潮流通道相间的海底地貌组合体系。85期间, 由国家科委与国家海洋局组织进行全国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首次对辐射沙脊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积累了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泥沙、生物等资料, 阐明了辐射沙脊群的动力环境、海底地貌特征、表层沉积物组成、泥沙来源、成因与动态分析等。21世纪海港开发提出对相关沙脊体与潮流通道冲淤变化与稳定性研究, 在王颖院士组织与指导下,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小组开展了野外调查、海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 制作辐射沙脊群全区立体效果图, 此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江苏沿海开发、港口建设与土地围垦工作, 同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摘要: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提出结合GIS软件以及Photoshop软件来制作辐射沙脊群DEM分层设色图, 成图立体效果直观, 整体效果清晰, 地形表达准确。高精度的DEM可以直观的展示辐射沙脊群的地形、地貌, 为各种地形特征的定量分析和不同类型专题图的制作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江苏沿海开发、港口建设与土地围垦工作,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DEM,海洋工程,南黄海辐射沙脊群
参考文献
[1]杨存建, 刘纪远, 张增祥.GIS支持下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 (6) :5~6.
[2]Miline J A, Sear D A.Modelling riverchannel topography using G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IS, 1997, 11 (5) :499~519.
[3]Sear D A, MilineJ A.Surface modelling of up land river channel topo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using GIS[J].Physical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 B, 2000, 25 (4) :396~406.
[4]王颖主编.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47~236.
[5]诸裕良, 严以新, 薛鸿超.南黄海辐射沙洲形成发育水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 (D辑) , 1998, 28 (5) :409~410.
[6]汤国安主编.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41~360.
[7]汤国安, 杨玮莹, 刘咏梅.一种基于DEM的明暗等高线制图方法[J].测绘通报2001, 21 (7) :39~40.
数字海洋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海化加剧,造成连云港海洋公园与当地经济生活区高度重叠,同时将经济发展的增长点[1]和“视角”投向海洋保护区。 因此,涉及沿海地区海洋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尤其是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环境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生态补偿机制便成为学术界、管理部门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对于构筑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海域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辅助决策,难以实现海洋的有效管理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因此,亟需对分散的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功能集全、接口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平台。
1海州湾及海洋公园功能分区
海州湾位于苏北鲁南地区,西靠江苏省连云港市沿岸,东临黄海,湾口北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镇的佛手咀, 南至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区的高公岛,岸线长86.81 km,海湾面积876.39 km2。 海州湾是典型的海洋海岸岛礁自然地貌区, 生态系统独特, 是历史文化遗迹最具有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保护对象最集中的区域。 此外,海州湾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保护价值,其沿岸及附近岛屿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
海州湾海湾生态系统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于2008年1月被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准建立在其建设基础上,2011年5月26日,为打造低碳绿色、环保的海洋生态旅游区域,海州湾内建造海洋公园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 该公园是全国公布的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中面积最大的,也是江苏省唯一被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录的海洋公园。
根据不同的主导功能,海洋公园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修复区、适度利用区及预留区4个功能区,总面积514.55 km2。
2海洋公园开发利用现状[2]
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分析,海洋公园及周边海域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有渔业用海(贝类养殖、围海养殖等)、交通运输用海、造地工程用海、旅游娱乐用海和保护区用海等。
2.1渔业用海
海岸滩涂主要由当地渔民从事养殖活动;滩面较高区发展了高涂围海养殖,兴庄河口与沙汪河口之间的淤长型淤泥质岸段有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的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高涂蓄水养殖用海项目;外围的海州湾大片海域进行了开放式海水养殖(主要进行贝类增养殖),东侧外海建设了人工鱼礁工程。
2.2交通运输用海
绣针河口与龙王河口之间的砂质海岸(柘汪、 海头附近) 是规划建设中的连云港港北翼赣榆港区。 目前起步工程已经开始建设,其中包括始于绣针河口南侧1.2 km,总长约6 350 m的东防波堤工程;依托东防波堤建设的突堤工程(码头堆场);突堤西侧和南侧的3个5万t级通用泊位和1个5万t级液体化工泊位。
2.3造地工程用海
围填海建设面积为24.30 km2。 连云港海滨新城规划建设成为以海为源,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具有时代气息的海上连城,集居住、商贸、 行政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示范城区。
2.4旅游娱乐用海
海州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镇境内,北起神仙路,南至龙王河,总面积4.86 km2。 这里拥有江苏省最大的优质黄金沙滩,适合发展海滨观光、疗养和多种水上运动等项目的旅游业。
3目前海洋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多部门管理、权属不清且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在有居民的海岛生态保护方面,目前海洋公园中连岛的管理完全参照陆上管理模式,这就造成海洋部门某些方面在管理上插手困难。 连岛拥有国有林场,植被养护职能主要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垃圾处理打包外运及污水处理;有居民海岛污水排污口的设置,海洋部门主要负责周边海域的管理(包括港口用海,渔业用海,旅游娱乐用海等)。 关于有居民海岛沙滩的管理,海洋行政部门主要管理海岸线以下的部分。 这一现状造成海岛权属未定性,多部门管理牵头难,效率低,矛盾大;重复管理现象严重,管理缺位、越位等问题重生。
此外, 海洋公园的建设涉及生态建设规划、旅游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港口规划等各种相关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 多种规划、区划之间的内容并不完全吻合, 甚至存在一定冲突。 在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保护中,海洋公园的建设、经营缺乏完整、 系统、科学的总体规划,难以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3.2海洋管理缺乏硬性法规,操作力度不大
缺乏海岛/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与技术, 缺乏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3],缺乏可操作的海岛及岸线管理细则, 法律约束力不强,管理成效低,面临着管理和执法无法有效同时开展的问题。 目前,海州湾海域只出台了一部海州湾特别保护区暂行办法,海洋公园还没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关于海岛和岸线只能参照兄弟单位试行,在执法力度上没有力量。 对海域而言,造成生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此外海岸线有萎缩趋势。
3.3公众缺乏正确的海洋保护理念
海洋经济作为连云港经济的支柱产业,海洋开发需求扩张与环境破坏并存,矛盾凸现。 为了建立起人与海洋和谐、可持续的关系,迫切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理念———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 针对目前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大环境,发展海洋环保意识将有助于缓解海洋开发与海洋生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从公众的知识水平、观念认知、 行动意愿3个维度剖析海洋危机产生原因并对人海矛盾根源作深刻的哲学反思[4]。 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人海关系应具备3个观念,即:确立海洋是整体生态系统的意识、提倡资源补偿意识指导下的海洋开发理念和维护生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利用国际基金、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开展生态保护, 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保护非常重要。 尤其是要探索在政府投入引导下的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让社会广泛参与海洋保护工作。
3.4科技投入不足 , 缺乏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海洋公园建设工程中各类信息资源尚未进行有效整合,海洋地形地貌数据、遥感数据等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导致行业部门各自为政,难以满足海洋实际业务的管理需要。 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辅助决策,难以实现海洋公园乃至海州湾地区海域的有效管理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引领海洋科技创新的科研机构缺乏,实施海洋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较少。 目前亟需对分散的信息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功能集全、 接口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增强业务处理能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为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海洋开发的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4新形势下海洋公园能力建设数字化模式探讨
针对海洋公园尚未达到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现状,数字化建设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开发和保护的模式,形成覆盖保护区管理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海洋分析评价和服务的智能化、实现海洋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实现海洋基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4.1保护区数字化管理方案研究
通过对基础数据库建设、 信息服务与发布平台、移动应用平台、海域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海域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 资源修复项目管理系统、海洋信息可视化系统、 应用支撑体系建设等的研究, 以满足保护区数字化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需求。
4.2室外宣传屏及海洋展示馆设置
海洋公园的宣传系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告知、标示、指引和警示作用, 景观点缀和美化环境作用。 为更好地介绍海洋公园环境和物种资源,展示和宣传海洋公园特色,在海洋公园区域设室外宣传屏,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宣传教育设施建设,推进海洋公园规范化建设。
另外,通过购置并定做海州湾海洋公园生活的海洋生物标本, 特别是搜集地方特有的土著种、珍稀濒危种、重要经济物种等,建立的海洋展示馆。 围绕海州湾独特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展示目前海州湾海洋环境状况与待保护程度。 海洋展示馆的设立是对外宣传的最好的窗口,对于提高海洋公园知名度、加大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周围社区居民的海洋环保意识,开展海州湾海洋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境长效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标本馆不定期在馆内外举办海洋生物知识讲座, 使其成为周边中小学海洋生物科普宣传基地, 这也是户外宣传的另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形式。
4.3海洋公园专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在海洋公园内设置监视监控设施,主要包括室外监视前端、中间数据传输控制、室内监控设备以及立杆等全套设施,以对海洋公园内的相关活动实施动态监控。
依托公共通讯网络(3G)的无线传输信道和接入电路, 安装海洋公园视频监控采集与传输设备并在海洋公园管理部门建设视频监控平台,将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到各级管理部门,实现视频音频信号及相关数据采集、数字化、压缩、无线传输,图像信息的本地存储、 导出和远程调用控制,GPS定位数据上传及各种传感器数据上传预留接口等功能,为构建全国国家级海洋公园视频监控系统提供基础接入点。
4.4海洋公园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海洋公园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生态环境调查数据,社会经济调查数据。 开发B/S和C/S[5]结构的海洋公园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支持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检索交互式浏览、分析评估、历史数据的动态展示和专题图制作及输出。 与海洋公园监测监视设备集成实现监视监测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高度整合与深化应用。
4.5海州湾海洋公园科研监测能力建设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为加强海洋公园生态管控能力,有必要提升海洋公园生态环境的科研监测能力,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水平,建设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针对海洋自然灾害预警的需求及海洋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的需要,将已有的成熟技术和新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能够自动、连续、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参数;自动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数据产品自动发布、远程动态监控的高精度、智能化海洋监测信息系统[6]。
此外,连云港海洋公园近海海域为赤潮高发区, 在海水水质、沉积物、生态环境(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等方面研制实时、可靠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准确、高效的赤潮预测预警系统[7],最大限度地降低赤潮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构建齐全、类型多源、系统的海洋环境数据库平台为连云港市海洋综合监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符合新形势下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4.6推进无人机在海州湾海洋公园的研究应用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新一轮热潮的到来,海州湾沿岸地区的海岸地貌发生了巨大变迁,现有的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因其成图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的技术,具有快速、宏观、动态、小而便捷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满足现阶段我国对海洋遥感监测业务的需求。 依托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高分辨率数据快速获取能力结合日臻成熟的以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三维海域立体信息化监管平台成为可能,实现传统海域监管向现代海域监管的转变。 运用3 S、虚拟现实和互操作等手段,以数字化、动态模拟、可视化的方式监管海域使用情况,重现海域使用的变化规律,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结束语
海洋科学技术是发展海洋生产力的手段[3],也是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支撑。 通过建立海洋生态资源动态变化模型,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实时更新,立体、实时、可视、系统化展示海州湾生态系统,定量化描述各生态因子的生态过程及相互关系,阐明生态机制、规律与趋势,利用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及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建立海洋生态资源动态模型。
“数字海洋”伴随 “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而应运而生,是海洋工作领域的体现和再创新。 该理念综合应用3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值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海洋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有序处理、快速传输、多维显示、逼真描述的综合性数字化信息系统。 “数字海洋”采用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的信息表达方式,模拟、分析、研究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直观展示海洋自然形态和社会经济活动状态,为海洋综合管理和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及社会发展、海洋国土安全维护等提供综合支持与服务,代表了现代海洋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静.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概念、政策与面临的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7):30-34.
[2]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2013年连云港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连云港:海洋与渔业局,2014.
[3] 卢书海,何金整,杨运启.沧州市海洋科技发展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7):57-58.
[4] 王力荔.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5] 王其茂,马超飞,唐军武.EOS/MODIS遥感资料探测海洋赤潮信息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21(1):6-10.
[6] 于志强.海洋环境在线监测与实时信息发布系统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