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发展变化

2024-06-03

动态发展变化(共9篇)

动态发展变化 篇1

一、引言

目前, 对区域金融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金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必然。金融资源占据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部分, 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 其金融发展水平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新疆地区幅员辽阔, 各地州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内陆省市对口支援的背景下, 新疆各地州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各地州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金融主体面临着各种约束, 金融资源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 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时间差异性。因此, 新疆各地州的金融发展差异也是研究新疆金融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 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研究新疆各地州金融发展差异问题, 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映新疆金融发展状况, 具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实证分析

(一) 存贷款泰尔指数分析

从图2-1可以看出新疆存贷款总差异T D L在2004~2009年期间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倒U形变化;2010~2014年存贷款总差异相对平稳。

同时还可以看出, 新疆存贷款区域间差异T B R D L和东疆、南疆、北疆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W R D L的变化。在2007年区域间存贷款差异T B R D L短暂变大后, 2007~2014年经历先降后升的U形变化, 2011年区域间存贷款差异最小;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W R D L在2004~2006年呈上升趋势, 随后2007年差异有小幅度减小, 但2008年又有所上升, 2009~2013年区域内存贷款差异一直保持下降状态, 2014年又出现小幅上升;总体来说, 新疆地区存贷款总差异T D L与存贷款区域内差异T W R D L基本呈同向变化, 2004~2011年与存贷款区域间差异T B R D L呈同向变化, 2011年后呈反向变化。从变化趋势看, 新疆地区存贷款总差异T D L由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W R D L变化主导。

从图2-2可以看出东疆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dj D L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在最初的四年里变化不大, 2008~2010年东疆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dj D L有较大的缩小, 2011~2014年期间比较平稳, 一直保持下降态势;南疆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nj D L经历了2004~2006年的持续上升后, 2007年有所下降, 2008年再次上升, 随后的2009~2014年比较平稳一直保持下降态势;北疆区域内存贷款差异T bj D L在2004~2009年期间先升后降, 随后2010~2014年再次出现了先增后降, 但变动幅度不是很大, 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如表2-1所示, 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T W R/T2008年之后下降幅度较大, 而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T B R/T上升幅度较大;东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T D/T整体呈下降态势且自2008年后下降明显;南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T N/T呈上升态势;北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T B/T呈下降趋势。

(二) FIR泰尔指数分析

从图2-3来看, 新疆FIR泰尔指数T FIR在2004~2006年持续上升, 尤其是在2006年变化幅度较大, 紧接着又出现了2007~2008年的先降后升, 2009年新疆FIR总差异T FIR有大幅下降, 2010~2014年保持稳态水平, 但2011年后新疆FIR总差异T FIR呈下降态势。

同时还可以看出, 新疆FIR区域间差异T B R FIR和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内差异T W R FIR的变化。新疆FIR区域间差异T B R FIR在2004~2009年基本维持不变, 2009~2011年区域间差异略微上升, 后三年维持稳定;在2004~2006年期间新疆FIR区域内差异T W R FIR持续上升, 紧接着又出现了2007~2008年的先降后升, 2009年有大幅下降, 2010~2014年保持平稳状态, 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与新疆FIR总差异T FIR的变动趋势相同;总体来说, 新疆FIR总差异T FIR由新疆FIR区域内差异T W R FIR所主导。

从图2-4可以看出, 东疆区域内FIR差异T dj FIR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2004~2007年期间基本维持不变, 2008~2010年有大幅缩小趋势, 之后四年保持平稳下降状态;南疆区域内FIR差异T nj FIR 2004~2008年连续扩大, 2009年南疆区域内FIR差异T nj FIR小幅下降, 2010~2014年期间基本保持平稳状态, 较2004年来讲整体南疆区域内FIR差异T nj FIR呈现平稳状态;北疆区域内FIR差异T bj FIR在2004~2008年间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009年再次出现下降, 2010年后趋于平稳, 整体上北疆区域内FIR差异T bj FIR有缩小态势。

从表2-2区域内、区域间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来看, 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T W R/T在2004~2008年变化不大, 2金00 9年融之后一直下降;区域间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N献O率.8T B, 2R 0/1T6Fi在n 2a0n04c~e2008年变化不大, 2009年 (有C明u显m的u上la升tiv, 之et后y五N年O保.6持3平3) 稳上升;东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T D/T变化一直保持下降态势, 且在2009年有较明显的变化;南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T N/T呈现上升状态, 并主导区域内差异变化;北疆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T B/T总体变化不大, 先降后升再降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表中可以看出南疆的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度T N/T均在50%以上, 这表明新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主要来源于南疆。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第一,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总差异呈下降态势, 新疆金融区域内差异主导地区总差异的变化, 东疆区域内差异和北疆区域内差异呈下降趋势, 并主导新疆地区金融发展总差异的变化。

第二, 尽管新疆地区金融发展总差异是下降的, 但区域间差异呈上升态势。从泰尔指数可以看出, 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北疆和南疆之间的金融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

第三, 对新疆区域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后可以看出, 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差异对新疆区域金融发展总差异的贡献度要远大于区域间差异对新疆区域金融发展总差异的贡献度, 区域内差异中, 南疆区域内差异要远大于东疆和北疆区域内差异, 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 南疆区域内各地州市间金融发展还存在差异且呈扩大态势。

(二) 政策建议

第一, 依靠政府行政力量, 推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疆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金融发展差距的现状, 树立区域金融成长要适度差异但又不能使得差距过大的观念, 推出具有特色的南北疆金融发展政策, 并可以促进南北疆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既然经济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发展差异, 那么壮大各地州经济实力是实现金融均衡发展的根本之道。要实现各地州经济发展, 就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市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要素, 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合作, 将各自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第三, 促进南疆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发展, 实现重点发展, 趋势带动。通过在南疆地区中选取喀什、库尔勒等重点城市, 创建以其为中心的区域都市圈, 能够加强圈内各地区经济的联合和协作, 减少重复建设, 增强南疆地区金融发展的能力。同时, 也有利于货币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 有利于改善国有银行组织布局的空间结构以利于优化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对周边地、州以及县域的金融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春林, 华桂宏.江苏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2001~2011——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11.

[2]南楠.新疆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5, 10.

动态发展变化 篇2

申请条件动态变化1.明确对高考成绩和最终学历的要求

以往申请韩国高校开设的语言学院,不需要提供高考成绩。现在韩国法务部将从申请语言班的`学生开始,要求申请人提供高考成绩,确保留学生的素质达到一定水平。另外,对于留学层级较高的学生,例如申请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生,在签证批准和奖学金发放上将给予更大的优惠。

申请条件动态变化2.降低了家庭年经济收入的要求

虽然之前并没有明文规定,但部分韩国知名院校只接收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学生。今年起,申请的学生,只要家庭有稳定收入,足够供给学生,家庭收入数额不再限定。

申请条件动态变化3.放宽关于留学生打工的相关规定

动态发展变化 篇3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21°9'—29°15' N、97°31'—106°12'E之间,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为云贵高原主体部分,境内地势起伏大,山地、高原、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 ,属典型的山区省份[2]。山地面积比重大给云南高原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3],因此实现云南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科学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2000年以来云南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计量研究,定量识别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关系,从而为实现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

1 研究方法

1. 1 VAR 模型

向量自回归( VAR) 是基于数据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常用于对相关时间序列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VAR( P)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yt为m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向量; A1,A2,…,Ap和B1,B2,…,Br为待估计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阶和r阶滞后期; εt为随机扰动项,同一时刻的元素可彼此相关,但不能与自身滞后值和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5]。该模型较少受既有理论的约束,可方便分析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响应,但由于运用VAR模型难以得到检验结果的经济涵义,因此经常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已建立的模型[6]。

1. 2 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是系统对其某一变量的一个冲击或扰动所做出的反应[7]。因为协整分析只说明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变量的变动对整个系统的扰动,以及各变量对这些扰动的综合反应。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就是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研究其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8]。

1. 3 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若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则表明该序列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而造成结论无效,首先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检验、PP检验、KPSS检验、ERS检验等。本研究拟采用ADF( Augment Dikey - Fuller) 检验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9]。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等统计资料和相关网站。数据处理包括2000—2011年的人均GDP数据,均换算成2000年不变价GDP[10]。

3 实证分析

3. 1 耕地面积与人均 GDP 的时间变化特征

研究时段内( 2000—2011年) 云南省耕地面积呈“V”型变化态势,波动幅度较大,而人均GDP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图1) 。2000—2004年云南省耕地面积减少了14. 12万hm2,年均减少了2.83万hm2,其间人均GDP共增加了2241元/人,平均每年 增加448. 4元/人。2004—2011年耕地面积出现持续增长,截止2011年共增加了17. 25万hm2,年均增加2. 16万hm2。同时,人均GDP继续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531. 63元/人,年均增加数额比2000—2004年有较大提高,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不同。

3. 2 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

本研究借助Eviews7. 2软件,采用ADF( AugmentDikey - Fuller) 检验法对模型数据的原始序列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图2) ,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5% 的显著水平上,人均GDP的ADF统计量均小于临界值,即零假设( 时间序列非平稳) 被拒绝,Prob值也远小于0. 05; 在10% 的显著水平上,耕地资源的ADF统计量小于临界值,即零假设( 时间序列非平稳) 被拒绝,Prob值也远小于0. 1,说明耕地资源与人均GDP两个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

3. 3 VAR 模型的构建

最大滞后阶数的确定: 借助Eviews7. 2软件,我们对耕地资源与人均GDP进行了滞后阶数的判断,结果见表2。根据滞后阶数判断结果,0—3阶VAR模型LR、FPE、AIC、SC和HQ的值,以及带“* ”标记超过1 /2的准则[11],可将该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义为3阶滞后。

VAR模型估计结果: 通过运用Eviews7. 2软件,构建出如下VAR模型。其中,耕地资源与人均GDP方程的R2值分别为0. 998和0. 801,由此说明该向量回归模型方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通过F检验,AIC与SC值的大小也符合模型要求,因此该模型在理论上成立,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平稳性的检验( 图2) 。由图2可知,VAR模型全部特征根均小于1( 最大特征根为0. 8597) ,在单位圆曲线之内,说明该模型是一个平稳系统,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综上所述,建立经济增长( 人均GDP,即GDP_p) 与耕地资源( Cul) 互动关系的VAR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解释力强。GDP_p与Cul自回归向量方程分别为:

从以上的VAR估计模型可知,云南省现阶段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及其内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由方程( 1) 可知,前第一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前第二期与前第三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经济影响为正,说明经济基础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也说明经济基础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较小; 前第一期耕地资源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前第二期的影响为正,前第三期的影响为负,说明耕地资源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减弱。由方程( 2) 可知,前三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均为正,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强,说明经济基础对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逐渐明显; 前第一期耕地资源变化对当前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为正,前第二期与前第三期耕地资源变化对当前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均为负,说明耕地资源基础对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逐渐加强,也说明耕地资源基础对耕地资源变化速度的影响较大。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在VAR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响应。图3、图4是基于VAR模型和渐进法模拟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响应函数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的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减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同时将该模型冲击作用的滞后期设定为20期。

图3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引起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图。从图3可见,当本期给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 即人均GDP增加) ,首先给会给耕地数量带来负面影响,但从第二期之后响应值由负变为正,第三期正向响应到达最大,从第四期起呈现稳定、响应程度持续减弱的交互响应收敛现象。其背后的经济含义是: 人均GDP的增长在初期会以耕地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向内涵式土地利用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土地及耕地资源的投资,从而促进耕地资源的增加[12]。

图4是耕地面积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引起的经济增长变化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从图4可知,当本期给耕地面积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 即耕地面积增加) ,首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第二期时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正向响应,第三期时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向响应,此后呈现正负响应交替出现,程度持续减弱的交互响应收敛现象。其背后的经济含义是: 耕地资源的增加在短期内会抑制人均GDP的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进行调整,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渐降低对耕地资源的依赖[13]。

4 结论

本文采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定量识别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压力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人均GDP的增长在初期会以耕地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资源向内涵式土地利用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增加土地及耕地资源的投资,从而促进耕地资源的增加。2耕地资源的增加在短期内会抑制人均GDP的增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进行调整,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渐降低对耕地资源的依赖。

鉴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认为: 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粮食问题生产与经济建设争地矛盾问题,提高经济效率可以节省耕地资源甚至开发整理出更多的耕地资源; 另一方面,要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度,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采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计量研究,定量识别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以耕地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但长期来看,经济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耕地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的增加在短期内会抑制经济的增长,但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的依赖会逐渐降低,因此建议从提高经济效率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协调。

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篇4

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根据森林碳储量的计算方法和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校正,估算了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潭江流域森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人口密度、GDP增长与森林的碳储量、碳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由1990年的5.906×106 t增长到的7.852×106 t,年均增长0.18×106 t,增长率为3.05%,起到了碳汇的作用.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影响到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加,但林业发展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合理的林业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功能并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 者:杨昆 管东生 周春华 YANG Kun GUAN Dongsheng ZHOU Chunhua  作者单位:杨昆,管东生,YANG Kun,GUAN Dongsheng(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周春华,ZHOU Chunhua(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2006 17(9) 分类号:Q948.1 关键词:潭江流域   城市化   森林   碳储量  

动态发展变化 篇5

本研究在计算吉林省1998年到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之上,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建立基于GM(1,1)灰色预测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进而预测未来1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状况,以期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与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8℃,年降水量810.7mm。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km,南北最宽约600km,总面积18.74×104km2,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其中山地占36%、丘陵占5.8%、平原占30%、台地及其他占28.2%。全省拥有耕地面积557.84×104hm2,园地面积11.56×104hm2、草地面积104.56×104hm2、其他农用地面积45.52×104hm2、建设用地面积104.98×104hm2。全省拥有林业用地面积932.7×104hm2,森林面积827.8×104hm2,活立木总蓄积量9.35×108m3,森林覆盖率达43.6%。全省拥有水资源总量为686.68×108m3,地表水资源量622.07×108m3,地下水资源量141.88×108m3。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基本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1999-201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9-201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库(http://faostat.fao.org/)、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网页(http://www.wwfchina.org/)、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官方网页(http://dlr.jl.gov.cn/)、吉林省林业网(http://lyt.jl.gov.cn/);GDP数据、人口数量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1999-2011)》。

2.2 研究方法

2.2.1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是指为了满足一定地区的人口消费所需的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以及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土地面积之和[5]。生态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能够提供给本地区人口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其中生物生产性土地可分为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6种类型,主要的计算公式如下[6,7]:

式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量,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品的类别,ri为均衡因子:本研究采用全球一致的均衡因子,分别为耕地2.82、草地0.54、林地1.14、水域0.22、建筑用地2.82、化石燃料用地1.14[8,9],aai为i种消费品折算的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第i种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品的世界平均生产力,EC为总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i为人均实际占有的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yi为产量因子:本研究产量因子采用Wackernagel等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的取值,分别为耕地1.66、林地0.91、草地0.19、水域1.00、建筑用地2.19[10],ED为总生态赤字,ed为生态赤字,本研究以ef、ec、ed为研究对象。

2.2.2 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模型

(1)生态赤字与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赤字为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差,表示某个地区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主要用来定量衡量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当这一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表明这一地区的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品与服务需求超过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生态系统不安全,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如果这一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超过人均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冗余,表明该地区的人口生产生活消费处于该地区所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状态。但是生态赤字只是单纯的数值,对地区的横向比较缺乏说服力,因为同样大小的生态赤字对经济状况不同的地区,意义是不同的。为了更有效地反映吉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与地区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引入生态协调系数DS,DS越接近1时,协调性越差,DS越接近1.414时,地区生态需求和供给越趋于平衡,DS等于1.414时,生态系统处于最协调状态[11,12]。

式中:DS为生态协调系数,ef、ec同上。

(2)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H。采用Shannon-Weaver公式计算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13],若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足迹的组成结构分配越接近平等,则生态经济系统的多样性就越高,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高[14,15]。

式中:H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Pi为人均i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占总人均生态足迹的比率。

(3)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C。应用Ulanowicz的计算公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的乘积[16]:

式中:C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ef、H、Pi同上。

(4)万元GDP生态赤字W。万元GDP生态赤字即生态赤字与人均万元GDP的比值。该指标综合考虑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求和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用以衡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计算公式如下[14,17]:

式中:W为万元GDP生态赤字,GDP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EF、EC同上。

2.2.3 灰色预测模型GM(1,1)

灰色预测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灰色模型的建立,发现和掌握系统发展规律,对系统的未来状态做出科学的定量预测[18]。GM(1,1)模型由单变量一阶微分方程构成,具有对数据要求限制少,中短期预测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最常用的灰色预测模型[19]。其主要的步骤如下:

设原始序列为x(0)(t)=(x(0)(1),x(0)(2),…,x(0)(n)),对原始序列做一次累加生成得到:,则GM(1,1)预测模型微分方程为:,然后用离散化和最小二乘法求出式中的参数a和b,得到灰色预测模型:,再做累减还原,得到预测数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分析

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和化石能源消费两部分,吉林省生物资源的消费包括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水产品、水果产品及木材等,应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公式,将生物消费转化为提供这些消费需要的各种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吉林省能源消费包括原煤、焦炭、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电力等,计算生态足迹时,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用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面积的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运用上述计算方法对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进行计算,计算过程略去,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单位:hm2/人)

注: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人均生态承载力扣除了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除了2008-2009年有一个0.0351hm2/人的下降,人均生态足迹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这期间,人均生态足迹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增幅达到1.4172hm2/人,增长率为79.44%,年平均增长率为6.62%。说明伴随近十几年吉林省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逐年加大,生产生活资料的绝对数量大幅增加,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

从1998年开始,吉林省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气候变化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导致的土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这期间,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减幅为0.0507hm2/人,减少率为3.75%,年平均减少率为0.31%。

通过表1及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在1998-2010年间,吉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大致处于反方向变化,1998年就已经出现生态赤字0.4306hm2/人,且呈现逐渐增大的走势,从1998年的0.4306hm2/人增大到2010年的1.8985hm2/人,增大了3.4倍,净增幅为1.4679hm2/人。说明吉林省利用自然资源的强度与力度在逐年加大,吉林省的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已经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紧张,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3.2 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分析

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公式计算1998-2010年吉林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各模型指数,具体结果及变化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吉林省1998-2010年的生态协调系数基本处于线性递减态势,从1998年的1.4011降到2010年的1.3032,只有2009年较2008年有一个0.0019的微小升高,整个期间的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说明吉林省维持自身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和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生态承载力的不足,进而使本地区处于一种生态不协调状态,而且不协调的程度在逐渐加大[21]。

注:DS为生态协调系数;H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C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W为万元GDP生态赤字。

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有两种方式:即增加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22]。从表2可以看出,1998-2002年,吉林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除了在2009年有个微小的升高之外,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基本呈线性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的减少会负面影响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但同期吉林省的发展能力却从1998年的2.1429上升到2009年的3.2389,虽然在2010年下降到3.0902,但是整体发展能力还是呈现比较大的上升势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1998-2010年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大幅度提高。而人均生态足迹的大幅提高会加剧自然资源的供需状况失衡,加大区域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和风险性,使生态经济系统处在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因此,吉林省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应该从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入手,即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16,23]。

从万元GDP生态赤字可以间接反映出研究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表2可以看出,1998-2001年,吉林省万元GDP生态赤字大致保持恒定,有微小的先升后降,万元GDP生态赤字的平均值达到0.7425hm2。2001-2002年,万元GDP生态赤字有一个快速的升高,从0.7250hm2升高到0.9888hm2,升幅达36.39%。2003-2006年,万元GDP生态赤字只有微小变化,万元GDP生态赤字的平均值达到0.9599hm2,随后从2007年开始呈线性快速下降,到2010年减小到0.6016hm2。1998-2006年,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粗放型、消耗型为主,资源利用效率高低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生态足迹的剧烈变化。结合表1分析可以知道,吉林省1998-2001年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高,但是这一阶段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小且增长较慢,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2002年开始,伴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生态足迹大幅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开始变低,并且一直持续到2006年。2007-2010年,资源利用效率迅速提高,反映了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消耗型逐渐向集约型、节约型转变。伴随经济与科技的快速、良好发展,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会持续升高,万元GDP生态赤字存在进一步减小的趋势[24]。

3.3 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

3.3.1 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

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原理,结合吉林省1998-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为了保证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将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设为原始数列:

应用Excel计算原始数列的级比(前一数据除以相邻后一数据),发现两数列所有的级比均落在可容覆盖区间X=(e-2/n+1,e2/n+1)=(0.8669,1.1536)内,则两原始数据列均可建立GM(1,1)模型进行灰色预测[34]。为了简化计算,本研究直接应用GM灰色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得到人均生态足迹预测模型函数(1)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函数(2),具体比较结果见表3。

采用后验差检验法对灰色GM(1,1)预测模型(1)、(2)进行精度检验,利用表3数据,计算得到预测模型(1)、(2)的均方差比C分别为C1=0.1736、C2=0.1688,小概率误差P分别为P1=1、P2=1,对照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等级表(表4),可知预测精度为好,模型(1)、(2)可应用于实际未来预测。

(单位:hm2/人)

3.3.2 预测结果及分析

根据模型(1)、(2)预测未来10年吉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结果见表5,2011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将分别达到3.4833hm2/人和1.2978hm2/人,其生态赤字达到2.1855hm2/人,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达到5.7022hm2/人和1.2676hm2/人,生态赤字达到4.4346hm2/人。可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吉林省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单位:hm2/人)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吉林省1998-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以及基于GM(1,1)的灰色模型预测,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1)1998-201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大致处于反方向变化,人均生态足迹增加1.4172hm2/人,增长率为79.44%。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幅为0.0682hm2/人,减少率为4.97%。生态赤字从1998年的0.4306hm2/人增大到2010年的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一种逐渐加剧的不可持续状态。

(2)吉林省1998-2010年的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期吉林省的发展能力则从1998年的2.1429上升到2009年的3.2389,虽然在2010年下降到3.0902,但是整体发展能力还是呈现比较大的上升势头。万元GDP生态赤字大致表现为先升后降:1998-2002年,万元GDP生态赤字为一个平稳期和一个上升期,反映出1998-2002年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下;2003-2010年,万元GDP生态赤字为一个平稳期和一个下降期,反映出人们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正在逐年提高。

(3)根据灰色预测模型: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达到5.7022hm2/人和1.2676hm2/人,生态赤字达到4.4346hm2/人。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吉林省的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地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为减小生态赤字,改善可持续发展状况,针对上述分析,未来吉林省应该在以下方面采取对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优先发展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生态过剩人口;加强舆论宣传与公众教育,改变现有生活消费方式,提倡节约节俭,拒绝铺张浪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手段更新,提高生产性土地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化,防止过度开荒,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与水土流失。

摘要: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发展能力指数由2.1429升到3.0902。万元GDP生态赤字先升后降:从1998年的0.7308hm2/万元升到2002年的0.9888hm2/万元,最后降到2010年的0.6016hm2/万元。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1-202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将由3.4833hm2/人增大到5.7022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2978hm2/人降到1.2676hm2/人,生态赤字将由2.1855hm2/人增大到4.4346hm2/人。吉林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篇6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得电路中除滑动变阻器以外各元件两端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从表1容易发现,电压表、电阻R2两端电压以及流过两元件的电流的变化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规律相同,而电阻R1、电流表两端电压以及流过它们的电流变化规律刚好与滑动变阻器变化规律刚好相反.

从电学元件连接方式来看,不难发现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并联,若将电阻R1、R2、滑动变阻器等效为一个电阻,等效电阻与电压表也并联;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同样将R2、滑动变阻器等效为一个电阻,等效电阻与R1也串联.

由上可见,在电路中当某部分阻值变化而引起电路动态变化时,与之并联或等效后与之并联部分电压、电流的变化与引起电路动态变化的阻值变化规律相同;串联或等效后与之串联部分电压、电流的变化与引起电路动态变化的阻值变化规律相反.

例1如图2所示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左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表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右移动,则三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解法1:当滑动变阻器触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则外电阻R减小,由得,回路电流增大,再由U外=E-Ir得,U外减小,因此电压表示数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而R3为定值电阻,则R3两端电压增大,因此加在R1、R2并联部分两端电压减小,由于R1阻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A1示数减小,再由并联分流可得,A2示数增大,(B)选项正确.

解法2:对题示电路图分析可得,电流表A2与引起电路动态变化的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1与之并联,若利用等效电路可得,电压表与之并联,因此电压表、电流表A1示数变化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规律相同,电流表A2示数变化与之相反,所以电压表、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示数增大,(B)选项正确.

例2如图3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则()

(A) 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亮

(B) 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暗

(D)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亮

解法1:当滑动变阻器触片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则外电阻R减小,由得,回路电流增大,则A灯变亮,再由U外=E-Ir得,U外减小,而A灯两端电压增大,所以B、C并联部分电压减小,B灯变暗,由于回路电流增大,而流过B灯电流减小,所以流过C灯电流增大,则C灯变亮,(D)答案正确.

岳阳市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篇7

为比较各种类型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的相对变化速度, 采用土地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进行测度。公式如下:

式中, n为研究区域的小区数, ka、kb分别代表某区域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的面积。

以岳阳市为研究区域, 各县市为研究单元 (小区) , 1997年、2005年分别为研究的初期和末期, 利用上述计算公式, 因缺乏1997年屈原管理区相关数据, 故在此测算岳阳市其它三区六县市各类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率 (表1所示) :

由于城市用地在目前的土地分类中仅就城区统计, 与我国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关系, 在县区间不具有可比性, 我们选取表1中的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进行分析。其中, 在建制镇用地上, 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君山区 (2.3340) , 最慢的为华容县 (0.9182) ;农村居民点上, 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君山区 (1.0202) , 最慢的为湘阴县 (0.9879) ;独立工矿用地上, 变化速度最快的为岳阳楼区 (1.0908) , 最慢的为君山区 (0.9218) 。鉴于独立工矿用地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地域性的属性, 我们仅就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两类指标总结出岳阳市建设用地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规律为散点式发展, 其中君山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均较大。其中建制镇变化率由岳阳楼区向南北两极增加, 农村居民点由岳阳楼区向南北两极减少, 呈此消彼长之势。

鉴于以上, 应严格控制开发用地供应总量,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 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供地计划管理。建立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供地机制, 根据规划和投资情况, 合理制定年度供地计划, 并将年度供地计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年度供地计划确定后, 严格执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 确保土地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用地定额管理, 对各类建设项目, 依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 综合考虑单位面积的投资密度等因素, 防止宽打宽用、浪费用地。盘活区域内存量建设用地, 挖掘其土地利用潜力, 做好区域的改造建设, 清查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 是提高区域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开发商和投资者, 积极参与对这些区域的更新改造, 盘活区内的存量建设用地, 以便能够提高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益。

矽肺患者肺功能动态变化调查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从事铁矿工作的男性, 年龄41~61岁, 平均年龄 (43.7±2.4) 岁, 工龄在10年以上。且这100例患者在2009年1-12月间均接受过体检。对100例矽肺患者前后四年的矽肺晋级及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 一般方法

对所有矽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X线片检查等常规检查, 观察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其中肺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FVC (用力肺活量) 及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 , 所有患者每一项测3次, 取最大值。以本院自主制作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工作、吸烟史、健康状况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对100例矽肺患者2009年和2013年的矽肺晋级及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矽肺分期可分为四个等级:0期、Ⅰ期、Ⅱ期及Ⅲ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矽肺分期及晋级情况比较

2009年100例矽肺患者中矽肺0期9例 (9%) , Ⅰ期39例 (39%) , Ⅱ期36例 (36%) , Ⅲ期16例 (16%) 。2013年100例矽肺患者中矽肺0期0例 (0%) , Ⅰ期20例 (20%) , Ⅱ期59例 (59%) , Ⅲ期21例 (21%) 。然后矽肺晋级情况采取12小级分级计算法, 与2009年相比, 2013年矽肺患者矽肺晋级1小级。此外,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分期的矽肺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工龄等无明显差异, P>0.05。

2.2 前后4年患者肺功能动态变化及矽肺不同分期间肺功能变化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可知用力肺活量平均下降值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下降值与矽肺分期呈正相关。

2.3 2013年患者矽肺分期呼吸系统症状阳性情况见表2。

此外, 根据患者吸烟与否将其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吸烟组咳嗽、咳痰阳性率为86.3%、呼吸困难阳性率为47.6%;不吸烟组分别为64.5%、40.4%。两组在咳嗽、咳痰阳性率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呼吸困难上差异不大,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矽肺主要是由过量吸入二氧化硅所致, 临床上判断矽肺严重程度的主要标志是肺功能。而肺功能与矽肺分期、吸烟史等有密切的关联。对矽肺患者采取X射线、肺功能检查等诊断, 可通过用力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相关数值反映矽肺患者肺功能状况[2]。相关研究表明, 肺功能与年龄有关, 用力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本研究中矽肺等级越高, 用力肺活量平均下降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下降值就越大, 即力肺活量平均下降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下降值与矽肺分期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肺弥漫性纤维化速度随着矽肺分期级别的升高而变快, 从而致使肺功能损伤越严重。因此要加强矽肺患者早期诊疗, 有效控制肺功能障碍的进一步恶化。由表2可知, 矽肺分期级别越高, 患者呼吸困难阳性率越高。且吸烟组咳嗽、咳痰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组。由此可见吸烟会加重肺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矽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 探讨矽肺患者肺功能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矽肺患者的X线片、肺功能检查及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该100例患者2009年的体检、肺功能诊断等进行对比, 探讨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与2009年相比, 2013年患者矽肺等级平均增加1小级。且4年间矽肺不同分期的FVC及FEV1均有所下降 (P<0.05) 。结论 用力肺活量平均下降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下降值与矽肺分期呈正相关。

关键词:矽肺,肺功能,动态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乜庆荣, 矽肺患者肺功能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0 (2) :96-97.

[2]陈佰锋, 矽肺病人肺功能动态变化追踪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 (1) :41-42.

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篇9

1 研究区概况

包头市地处祖国北疆,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与蒙古国交界, 南临黄河, 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与河套平原, 银山山脉横贯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5′至111°25′, 北纬40°15′至42°45′。地貌由山地、丘陵、高平原、平原等组成。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大青山主峰最高海拔2338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少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 蒸发量大, 气候干燥, 光照充足, 表现为干旱草原生物气候特征。区内生物种类及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是发展农副业、畜牧业的理想地域, 全市土地面积276.46万公顷, 人均土地面积1.4088公顷。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选取包头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调查资料, 包括2001—2006年《包头市统计年鉴》的记录数据和实地考察。

2.2 研究方法

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出发, 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成因、过程, 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为了较全面反映包头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本文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其变化模型来定量分析包头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 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来不断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 土地数量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包头市2001—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包头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在7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 (见表1) 。其中, 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牧草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变化幅值分别是42.968%和31.437%, 牧草地减少了154652.4hm2,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113151.8hm2。耕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都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包头市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退耕还林等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政策。

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可以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

(1)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反映了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 其表达式为:

undefined (1)

式中, K为研究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 Ua和Ub分别为研究初期和末期该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T为研究时段长, 当T值取年为单位时, K值就是该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某一研究区域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反映了该区域一定研究范围内土地利用数量总体变化情况, 其表达式为:

undefined (2)

式中, LC为研究期内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LUi为研究初期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LUi-j为研究期末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转为非i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绝对值;T为研究时段长, 当T的时段定为年时, LC值就是该研究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利用式 (1) 和式 (2) 分别计算出包头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包头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趋于平稳, 全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62%。只有水利设施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利用动态度超过了1%, 其他地类变化动态度不是很明显;牧草地7年间变化数量虽然达到154652.4hm2, 但是由于基数较大, 所以利用动态度仅为0.071%。各年间纵向比较, 2005—2006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 是7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度的2倍多。

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一个特定范围内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是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结果, 它不仅反映了土地利用中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 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根据刘纪远先生等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分析方法, 将土地利用程度按照土地自然综合体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的自然平衡状态分为若干级, 并赋予分级指数 (见表3) , 从而给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的定量化表达式。

(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

某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可表达为:

undefined

(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量表达为:

undefined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率表达为:

undefined

式中, Lj为研究区域某时期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ΔLab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Lb和La分别为研究区域初期和末期的土地利用综合指数;R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Ai为研究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为研究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面积百分比;n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数。若ΔLab>0或R>0则表明该区域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 反之则处于调整期或衰退期。

本文采用表3所示的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 按照式

(4) 和式 (5) 分别计算包头市各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相应的变化量和变化率。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中得出, 在过去的7年里包头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各年内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均大于0, 说明在2001—2007年内包头市土地利用一直处于发展期。

4 结论

2001—2007年包头市土地利用总体上以牧草地和耕地为主, 但各地类所占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牧草地、园地、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呈减少趋势, 其他各类土地都有所增加, 且增加速度最快的是水利设施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从牧草地向建设用地转变。结合包头市各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发现, 近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 各地类间流转趋于合理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 土地利用强度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

但是, 要确保包头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 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以防止土地利用变化向不合理方向转变, 抑制土地类型转变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 防止土地利用进入衰退期。具体措施如:①控制人口数量与质量, 减轻人口压力对土地利用转变的影响;②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实施土地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 保持生态平衡;③加强土地管理,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④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确立合理的耕地占补制度;⑤加大土地整治、土地规划的力度, 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地利用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我需要的一种过程,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包括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利用2001—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 对包头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变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7年来包头市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从牧草地向建设用地转变, 土地利用程度逐年上升, 全市土地利用处于良性发展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度,包头市

参考文献

[1]吴传钧, 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3-15.

[2]王宗明, 张柏, 等.吉林省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 (6) :61-65.

[3]金良.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 (2) :110-114.

[4]王伟, 高敏华, 谢峰, 等.昌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 9 (2) :15-17.

[5]刘盛和, 何书金.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 (5) :533-540.

[6]王秀兰, 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 (1) :81-87.

上一篇:识字能力和效率下一篇:青蛙解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