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管理

2024-06-06

部队管理(通用12篇)

部队管理 篇1

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群体活动实行有目的的控制的行为。管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管理要有明确的目的;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管理是管理者对群体活动实行的控制的行为。管理的职能, 是指管理工作应承担和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管理活动和作用的总称。一般表现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管理的职能是相互联系和递进的, 环环相套,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又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管理成效的大小, 取决于管理的落实。哪个环节落实不到位, 都会直接影响管理的成效。然而,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决策出错或者是模糊不清等情况所导致的落实不到位现象, 已成为制约部队管理的一个瓶颈, 影响部队的管理成效。下面, 我就如何抓落实, 提高部队管理成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环环相扣, 层层抓落实

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理目标的实现, 是靠各个环节紧凑有序落实才得以实现的, 管理成效的大小, 取决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环节如何展开, 如何以目标为向心力, 作用于目标, 使管理成效最大化。管理成效是各个环节成效的乘积。管理的成效与每个环节的成效正比关系。所以, 管理要做到环环相扣, 层层抓落实, 使每项职能成效最大化, 才能使管理的成效最大化。

二、落实先要有可落实

(1) 可落实要有提前条件和时间过程。做任何事情只有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和时间过程, 才有可能得以完成, 否则, 雷声大、雨点小, “事”必落空。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事物必须具有可能性, 才能向现实转化。同样, 管理目标也应具有通过人们努力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才能向现实转化, 即管理目标才能落实。当前, 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但为什么个别单位存在管理成效甚微呢?究其原因, 除了个别单位和个人自觉性不高、用力不够、形式主义泛滥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外, 有些领导机关布置工作提要求, 缺乏科学态度, 不按规律办事, 脱离基层实际, 也是工作难以落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抓落实, 无论是作为一项实践活动, 还是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最终手段, 都具有条件性和过程性。有的工作计划和指令, 由于安排、部署失当, 要求不切合实际, 没有时间和条件来落实, 比如有些政治教育, 上级机关刚布置下去, 就催着要成果、报经验, 要求上报情况的时限非常短, 有的精神还没来得及传达到官兵, 上报时限就已经到了, 使得基层单位疲于应付或不得已造假应对。造成工作难落实或诱发了作风不实的毛病。所以, 只有具备可落实性, 才能真正把管理落实到实处。

(2) 可落实必须切实抓好机关作风, “朝令夕改”是管理的一大弊病。既然要落实, 就要有其必要性。机关单位要注意工作作风, 决不能为了出名挂号, 光顾着显示自己的创新水平, 而盲目地跟形势, 赶时髦, 今天一个“新点子”, 明天一个“新思路”, 尽搞些脱离客观实际、中看而不中用的花架子, 使得下面无所适从、无法落实。而且, 基层跟着机关走, 机关单位下发文件时, 切忌“朝令夕改”, 否则, 只会给基层单位增压。有些基层单位比较敏感, 动手较快, 文件就是他们工作的指导方针, “朝令夕改”不仅给基层增压, 而且会打击基层的积极性,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改, 再等等吧”。

(3) 抓落实, 要有弹性。管理就跟炼钢一样, 过火、过快, 钢就容易断, 或者韧性不够。抓落实, 工作指令要保持适当的弹性, 不能定得过死。再者, 管理是一门艺术,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领导者可以定目标, 但不能定方法, 这样才能发挥人的核心作用, 发挥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目标也是, 有时候因环境不断变化, 有些偶然事件无法预测, 如果管理目标定得毫无余地, 难以发挥基层官兵主动性, 情况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使基层单位陷于被动局面, 打击基层官兵干工作的积极性。

三、如何抓落实, 提高管理成效

(1) 落实到每个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 每个人实际上都是管理过程不可或缺的个体。只有最优化的落实到每个人, 才能得到最佳的管理成效。

(2) 落实到每个关节点。管理成效=计划成效*组织成效*指挥成效*协调成效*控制成效, 管理的哪个“关节”出现问题, 都直接影响管理的成效。

(3) 落实到监督机制。监督是落实的灵魂。在组织管理中, 没有及时的监督, 一旦措施解决问题的良机, 小问题就会扩大。IBM前总裁郭士纳说过:“如果你强调什么, 你就检查什么, 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由此可见, 监督不力, 则落实不力, 管理不力。监督可以确保管理目标按计划时间、进度有序进行, 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

(4) 落实到制度。制度, 作为刚性的约束机制, 是落实的保障, 是管理目标实现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保障。没有制度和约束机制, 管理中的各个角色, 就像一盘散沙, 各自为战, 没有凝聚力甚至导致分力, 最终影响管理成效。在制度的落实上, 我们可以借鉴春秋时期的“孙武斩宠姬以示军威“的例子, 孙武深知, 军队要富有战斗力, 关键在落实严明的纪律和制度。没有制度, 管理就是句空话。

(5) 落实到养成。部队的三项经常性工作包括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执勤工作, 点多面广。经常性管理工作渗透到其他两项工作当中, 从制度到执行, 管理水平直接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发展。抓落实, 从养成抓起, 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使管理制度渗透到个人的行为, 养成习惯, 是管理的一种境界。以养成促管理, 以养成抓制度, 以养成抓落实, 最终实现管理成效最大化。

总之, 没有落实, 管理就是句空话, 任何关节, 只要落实打折扣, 管理成效就会打折扣, 落实情况如何, 决定管理成效的大小。部队管理, 要从抓落成开始, 把管理的最终成效定位在日常抓落实上, 才能使部队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

部队管理 篇2

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供稿队别:一大队一中队供稿人:晋泽忠

5月4日,呼和浩特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等多家部门联合举办第二届“呼和浩特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三中队抢先救援班班长蔡罗恒荣获“呼和浩特市青年五四奖章”,成为十名获奖者中的惟一一位军人代表。蔡罗恒同志入伍九年来参加的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多达1100余次,他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时刻体现在每一次灭火救援中。2001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市宾馆特大火灾事故中,接到增援任务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多,蔡罗恒作为三中队第一增援队伍随云梯车赶赴现场,接受破拆任务。当天风雪交加,气温也达到零下20多度。蔡罗恒带队爬上楼顶的时候,上面是烟雾和急来的风雪,中间是楼层上厚厚的冰壳,下面是水枪喷上的水柱,在这是稍不留神就有滑下的危险。而蔡罗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完成任务,因为他始终牢记作一名消防兵,责任永远是第一位的。

灭火救援中的蔡罗恒是英勇的,在中队的一日生活中,蔡罗恒同样是优秀的。2004年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学校招生,全区选拔12名士官中,蔡罗恒作为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唯一一名士官考入公安消防部队南京士官学校,学习灭火救援。2005年归队实习后,蔡罗恒便充当起了消防三中队的“管家”角色。蔡罗恒利用学校学习的知识,对中队现有器材进行管理、维护,对于新购置的器材进行整理调试及保养,组织中队全体战友学习新器材的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同时,蔡罗恒也将三中队的器材库整理的井井有条,各类设备摆放有序,他对新设备如粘贴式堵漏工具、机动裂锯、可燃气体侦检仪、海洋王泛光灯等器材了若指掌。

“5.12”汶川地震后,蔡罗恒主动请缨,逢难必上,遇险必冲,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南坝镇信用合作社抢险救灾中,救援现场每发现一具尸体他就抢着来搬,共搬运尸体十余具,成为阵地上的“运尸工”。在信用社抢险救援中,发现一个死去的孕妇被压在防盗门下,尸体高度腐烂,体内即将临产的双胞胎孩子被挤压出来散落在旁边,为了让死者“母子团聚”,他顶着恶臭将胎儿放入孕妇体内,死者丈夫和在场群众深受感动,给他递上了矿泉水,但他没顾上喝一口就又返回救援一线。他奋勇拼搏的行动为灾区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当地灾民和部队官兵的广泛赞誉。

2009年4月8日4时30分,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伊泰公司发生油罐火灾。当日7时10分,蔡罗恒所在的三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跨区域增援作战命令,消防中队迅速组成增援小组。蔡罗恒作为抢险救援班班长主动请缨带领抢险救援班作为增援小组,赶赴火灾现场。到达现场后,蔡罗恒抱着一支泡沫枪,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直攻火点,并竭力压制罐区向外蔓延的流淌火。随着火势发展,1号罐突然发生泄压沸溢,一股热浪把他扑倒,但他没有选择退缩,强忍身体的痛楚,带领全班死守阵地,调整泡沫枪直扑火点。随着火势逐渐加大,指挥员果断下达撤退命令,他带领全班迅速撤离,并组织全班紧张快速的补充灭火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全班的战斗力。稍事休息后,蔡罗恒同志不顾被大火灼伤的危险,再次进入了温度高危险大的罐区。在冷却油罐的过程中,着火罐又一次发生泄压,他再一次被喷倒,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罐,他没有犹豫,一直坚守在阵地的最前沿,与烈火进行殊死顽强的搏斗,按照原定目标保住了南侧的相邻罐。经过十二个小时的连续作战,大火终于被成功扑灭,蔡罗恒同志带领全班战士圆满完成了任务。

入伍以来,蔡罗恒先后荣立三等功四次;2006年被内蒙古消防总队评为全区“十佳优秀班长”;2007年被公安部评为“执勤训练标兵”;2008年被公安部评选为“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公安部一等功,并多次被消防支队评为“十佳优秀班长”、“优秀党员”、“执勤能手”等。

加强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研究

一、引言

消防部队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因此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说消防部队中的财务管理可以对其起到重要性的作用,消防部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消防部队的财务行为,提高消防部队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消防部队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编制等问题的影响,大部分的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人员较多的是来自部队的内部,并不是由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来担任,因此就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第二,正是由于消防部队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直接导致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完成决算评估、账簿设立的规范化工作;第三,一部分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直接影响到了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2.缺乏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意识

消防部队缺乏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意识是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消防部队受到了高消费的等社会观念的影响,缺乏勤俭节约的观念,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消防部队的各项经费支出较大,这与财务管理意识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

3.财务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有的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技术已经不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导致了消防部队利用财务资源的能力较差。虽然一些消防部队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技术水平,已经引进和应用了ERP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管理人员的意识、技能以及接受新技术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系统的要求,对新系统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4.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欠缺

大多数的消防部队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带来的重要作用,进行财务预算只是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许多高层领导比较侧重的是消防部队的日常演练,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另外,一部分的武警消防部队并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是自上而下分解,再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不单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部队参与的一项工作,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预算更贴切实际,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考核落实到实处,可以说消防部队预算管理的执行力还不够。

5.财务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

一部分的消防部队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资产和资金管理制度,存在着对专项资金把控不严的问题,一些消防部队内部的监督制度、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这样直接导致了上级无法对武警消防部队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加强消防部队财务管理的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整体水平

从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消防部队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消防部队要从以下方法出发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首先消防部队要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理论水平,可以从一些专业的财务管理院校中招聘,这样就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其次消防部队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

2.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意识是提高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要提高预算法规意识,要坚持保障重点和量入为出的原则;二是要树立正确的预算编制思想,预算要以保证效益为主要的指导原则。

3.加强财务信息化水平建设

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提高消防部队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的财务管理水平,消防部队要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消防部队都已经初步建成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但是尚未形成一个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因此在消防部队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既要考虑到财务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又要考虑到上级管理部门对其的监督。一个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消防部队建设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因此消防部队要确保采集财务信息的及时与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输入信息的有用性。

4.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提升武警消防部队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武警消防部队要从以下方法出发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1)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消防部队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的方法上消防部队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消防部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编制预算,同时消防部队也要规范预算编制的流程,规定预算编制的时限。

(2)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要成立由审计、财务、纪检等部门组成的专门组织,采用专项监督检查和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保证预算实施的绩效性。

5.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消防部队要从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出发,保证消防武警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首先要建立相关岗位人员的责任制,建立财务核算集中制度、财务程序处理制度;其次要建立报销审核、借款制度,对消防部队所需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批,进行统一供应、采购、计划和结算。

作者简介:

加强消防部队预算管理浅析 篇4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消防部队的人员经费是按标准和供应实力实报实销, 公用经费是按标准主动核销, 基本支出保障标准化、项目经费按规划计划实施。因而, 项目经费预算是预算编制的中心环节。而目前部分单位只有工作规划而无经费需求规划, 或是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 或是项目论证不够, 规划与实际需要严重不符。因此, 必须强化中期规划对年度预算安排的约束, 特别是强调重大项目不进中期规划的, 年度预算不作重点安排。此外, 在编制预算时, 项目内容要详尽, 实施单位要明确。安排资金要分轻重缓急, 将中期规划逐步细化, 每年安排一些重点工作, 逐年推进实施。要牢牢抓住重点领域和项目, 除推动政府批准消防建设规划外, 还要争取将基建、营房维修、装备改善、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项目纳入发改委投资规划。要充分平衡需求与可能之间的关系, 做好取舍, 突出战斗力生成这个优先方向。

二、编制综合预算

部分单位在编制综合预算时, 还没有按要求统一科目范围规定, 预算年初到位率也不高, 特别是部分项目仅有笼统数字而无无明细预算。针对这种情况, 一是要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年初就把项目预算尽可能明确具体用途, 细化到具体实施单位, 经费预算指标越早下达到基层单位, 对基层部队越有利。要减少机动财力, 把精力调整到做好项目论证、建好项目库, 而不是年中跑项目上。要强调资金趴在账上没有效益, 不能等到下半年、甚至年底时才核拨给基层单位, 更要杜绝截留、挪用现象发生。二是要经费倾斜基层。预算作为经费保障的源头和调节器, 必须科学安排, 紧贴消防部队防火工作和灭火救援能力发展实际, 紧贴党委年度任务需求, 紧贴基层官兵日常训练、生活、学习需要, 保障好各项事业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转变作风、严格执行经费标准, 推进厉行节约常态化、制度化。三是要统一规范要求。要把各个预算科目细化, 项目、品名、数量、单价、金额和使用单位, 建设内容和绩效目标等要一目了然, 数量要有合理, 依据要充分;价格要和市场一致, 并参考历史价格合理浮动;支出数额要与相应事业任务量相适应, 避免出现虚报、少报、漏报问题;预算软件要和部队其他财务管理软件综合集成在一个平台上, 数据充分共享, 有效实现与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

三、严格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执行与控制, 落实预算收支计划和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要, 做到“三个紧密衔接”。

(一) 预算执行要与年度计划紧密衔接

重点是根据年度消防工作和灭火救援任务需要, 编制明确合理的经费开支计划, 把预算分解到各个任务计划当中, 有效解决预算编制时点落后年度工作计划, 预算与执行脱节的问题, 实现预算编制与执行的高度统一。

(二) 预算执行要与会计监督紧密衔接

预算执行是否良好, 唯一的检验标准是会计核算。会计审核监督不到位、不严格, 预算执行只能成为废纸一张。因此, 要严格把好经费开支审核报销关, 维护预算执行严肃性, 做到无预算、超预算或与预算开支项目不符的不报销, 不符合审批程序权限和开支范围规定的不报销, 未按规定登记实物资产的不报销, 未使用预算执行管理系统的不报销。

(三) 预算执行要与调整变更紧密衔接

预算编制后, 能不调整就尽量不调整, 确需调整的, 要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时间节点等进行调整。由于上级调整经费标准或经费供应实力得, 致使实际领报收入或支出与事业任务发生较大变化的, 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时间应统一, 在11月30日前, 特别是必须进行一次性调整, 平时不办理零星经费预算的调整, 对当年无经费保障的、又确实需要开支的列入下年度预算安排。调整程序应与预算报批程序相同, 调整也应实行“二上二下”程序, 即各单位和部门结合年度工作调整计划和实际, 编制预算建议方案, 财务部门根据资金管理要求和预算经费管理规定, 对报送预算建议方案进行审核, 形成综合预算方案并上报批准;各单位部门根据财务部门通知的预算控制指标, 对预算建议方案进行调整, 拟制具体的执行预算方案, 财务部门再对预算调整方案审核汇总, 综合平衡后, 拟制总预算调整方案, 上报党委研究批准。

在调整的同时, 必须注重对直接影响单位长远建设的数额较大的经费予以重点跟踪问效, 定期对经费收支、事业任务、事业成果、存量资产等情况进行系统地综合分析, 及时向单位党委报告, 切实纠正存在问题, 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事业任务成果结合起来考评, 实现效益最大化。

摘要:消防部队实行部队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双重保障体制, 决定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强化消防部队预算管理, 是加强后勤保障能力,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实际, 对加强消防部队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消防,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梁莱歆.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出路[J]会计研究, 2007, (10) .

[2]廖敏霞.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企业经济, 2013, (5) .

[3]宋良荣, 江红.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1) .

[4]籍吉生.国家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探析[J]审计研究, 2013, (9) .

[5]白夏平, 李世新.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J].企业经济, 2011, (9) .

基层部队管理 篇5

现在基层中队干部调动频繁,对专业知识,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单位辖区及道路交通状况都不了解。并且大部分干部都是新生力量,没有经历过大的现场,对灾害现场的指挥能力严重缺乏。中队大部分战斗员未经历过典型的灾害现场,缺少灭火经验,需不同类型的案例针对了解。

二、为加强灭火作战能力,应开展以下几点工作

(一)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在搞好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学习火场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行动要求及进扑救各种对象火灾的战术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战术训练。

(二)预案制定。预案制定是针对重点单位的火灾特点、火灾危险性和重点部位情况,根据中队的作战兵力,在“五熟悉”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作战预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火灾特点、战术措施和注意事项。并根据火灾可能发展变化的不同情况绘制不同阶段火势作战部署图。

浅析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策略 篇6

关键词:部队;财务管理;监督;策略

部队的财务监督是部队财务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部队经济宏观调控强有力的保障,其贯穿在军费运行的全过程中,并随着军费的运行活动到军事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环节中。随着我国部队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后勤的快速改革,军队经费日常开支逐渐的复杂化,这就给军队的财务监督带来了更加严格的高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部队财务监督管理中所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特点,展开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变得更加的迫切以及重要。

一、部队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的滞后是部队财务监督滞后的实质内容,而法制制度是思想观念的产物,因此说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的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后勤改革的需求,在财务监督过程中,常常会疏略掉事前监督,注重事后监督,不重视微观监督,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监督。部队财务监督要从财务活动的开始一直到结束要进行全程监督,对于财务管理的活动以及监督活动要同时进行。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监督的范围随着部队后勤改革的快速发展逐渐扩大,对于财务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导致了财务监督部门人手不足,矛盾逐渐突出,财务监督人员每天都忙着处理日常事务。人手不足以及查处不够力度等现象,在客观上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压力。

3.对于部队财务的内部监控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些往来款项的核算以及浓重拖欠款的清理,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票据的使用跟处理方面,不够规范。缺乏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致了自动化检测水平有所欠缺。在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错误没有相对应的惩戒措施,值得鼓励的也没有相对应的奖励,这样消磨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违规操作,报假账的现象,没有进行严厉的惩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置之不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队的财务状况。

二、要明确财务管理监督的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财务监督的质量,财务管理人员要坚决维护财经纪律,不畏强权,在审核原始凭证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对于不合理的开支要坚决拒绝,出纳人员在报销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复核,不合理以及不规范,不符合财务标准规定的凭据要拒绝支付。财务管理监督的总体方向就是财务管理监督的原则,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监督的依据。

1.监督要跟服务相匹配:对部队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部队的建设服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部队,因此说财务管理监督的目的是服务,手段是监督,目的是服务。如果说只讲监督,不讲服务,那么监督就会缺失方向,只有服务,没有监督,那么服务将会没有原则。遵循监督跟服务相匹配的原则,有利于密切部队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部队中的各项经费都能够合理分配,依法使用。

2.奖罚相结合:部队财务管理监督结果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奖罚要相结合,对于财务管理效益高的部门以及个人要有适当的奖励,财务管理效益低、管理混乱的部门以及个人要有惩罚,要遵循奖罚相互结合的原则,对于鼓励先进,鞭策后劲,有效的发挥出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策略

1.建设监督规章制度体系:要积极的制定出部队财务监督条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监督规章制度,通过监督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界定出部队财务监督的性质以及功能的定位、财务监督的原则、管理体制、上级跟下级监督管理权限等重要问题,并逐步的形成以军队财务监督条例为主,其他财经规章制度作为辅助的健全而完善的财务监督法规体系,最终能够将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纳入到制度规范化以及法制化的轨道上。

2.强化部门内部监督以及外部审计监督:要充分的发挥出财务部门自身的监督职能作用,比如说会计人员不经办审核的出纳业务,出纳人员不能够同时管理印鉴以及会计档案的百春、债权债务的登记等,银行预留印鉴要有两人以上进行分管,要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在外部监督的过程中要加强审计机构,以对上负责为主,对本级负责为辅的角色特点,在审计监督机构的设置中,外部审计监督在财务管理监督中的比例要加大,对于审计监督的客观公正性以及权威性要不断的加强,关于重要的工程以及经费的审计监督人员,可以从地方注册的会计事务所中聘请,这样能够提高监督的效率以及质量。

3.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不断的加强:财务监督情况会受到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影响,因此在目前部队发展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的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不断的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职业道德,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要让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认真监督以及处理好部队财务的重要性。加强他们业务处理能力,能够熟练的觉察出业务漏洞,通过网络等一些现代化方式,让他们详细的了解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讲述一些经济犯罪案例给他们听,让他们树立起法律意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法的眼光来对待财务监督工作,提高他们的监督意识。

四、总结

对部队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不仅能够加强部队财务的有效化的利用,还能够促进部队的发展,因此对于目前部队财务管理监督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通过加强对财务的全程监督,不断的完善部队内部监控奖惩机制以及提高财务部门的权限,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措施来解决,切实的做好部队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玉建 赵卫国 王二金:关于军队财务监督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 2010(S4).

[2]罗少华: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3]薛兆兵:部队财务管理环节常见问题及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部队饮食安全管理若干对策 篇7

部队饮食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意识薄弱, 官兵思想上不重视

由于部队生活、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长期按照自我保障的形式开展伙食, 部分官兵只满足吃得饱、吃得香, 未能形成“人人重视饮食安全”的氛围。官兵中存在餐前不洗手、不讲究食物搭配等不良卫生习惯和就餐方式, 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 社会上出现的各类饮食安全问题, 未能及时引起官兵警惕。除此以外, 主管部门日常饮食选购、安全鉴定仍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制度未得到落实, 卫生设施有待加强

①饮食原材料采购源头上把关不严。给养员采购时因鉴别能力所限, 容易买到一些质量不高的食材。食堂在验收食材时也只注重“有”和“无”, 而不管“好”和“坏”。②食材存放和加工时, 生熟食若没有分开, 易相互污染。③食物保鲜措施不到位, 导致易腐烂变质, 存在安全隐患。④餐具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有的食堂未安装配套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柜等设施, 餐具洗后不消毒或只是用开水冲洗或浸泡一下, 未采用高温煮沸、蒸汽消毒等方法。⑤有的食堂基础卫生设施不配套, 结构不符合“生进熟出”一条龙标准, 餐厅无洗手池, 无防灭鼠、蝇、蟑等措施。一些单位水净化设施不完善, 部分偏远单位仍在使用井水, 水质不符合要求, 含有的细菌微生物及有害物质超标。⑥就餐形式不统一, 有的仍采用传统合餐方式, 易使消化道传染病如甲肝、乙肝等通过食物、餐具接触传染。⑦炊事人员未做到定期体检, 有的缺乏应有的饮食卫生知识以及饮食质量的鉴别能力。

技术手段落后, 缺乏专业检测队伍

对于饮食安全的检验, 目前只有少数单位配备了饮食安全检测设备, 大多数还停留在采购人员通过“眼观”、“鼻闻”、“口尝”等方法来检验饮食的质量, 这对腐烂变质的肉、鱼、蛋、奶类有一定效果, 对餐具、熟食刀板等的消毒状况却无法做到有效监督。比如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蔬菜、水果, 外观看起来很正常, 但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却无法判别。在饮食种类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 没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 达不到科学的检测, 无法确保部队的饮食卫生安全。

加强部队饮食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提高饮食安全意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①结合部队动态、季节特点和当前饮食安全热点, 定期召开饮食安全形势分析会, 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要搭建与地方饮食安全信息平台相通的部队饮食安全信息体系, 建立科学、统一的饮食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严格的饮食安全监控制度, 健全饮食卫生监管组织, 做好抽样检验, 加强监督检查。

②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努力培养官兵良好的饮食卫生素养, 增强自我防病能力。要积极组织饮食安全知识教育, 通过学习科普读物, 组织官兵上饮食卫生课、开展知识竞赛等, 把重点放在饮食卫生的标准制度、基本常识和基本操作上, 提高大家对饮食安全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促进官兵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养成。

③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炊事人员饮食安全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除组织学习《部队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制度外, 加强饮食采购、运输与储存、饮食加工制作、厨房餐具消毒、食堂卫生管理等专项教育。对炊事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 弥补他们饮食卫生、食品检验知识的不足, 避免使用一些不科学、不安全、不卫生的饮食加工方法, 从而提高饮食安全性。

优化食堂格局设置, 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加大食堂卫生设施建设投入, 力争使食堂结构达到采购、贮藏、加工、供应“生进熟出”一条龙操作要求。操作间设置上, 充分考虑饮食分类加工, 设置六类加工间, 包括肉类加工间、蔬菜加工间、烹饪操作间、饮食贮藏间、餐具洗消间以及饮食安全检测间等。单位垃圾场应建立在远离食堂的地方, 并完善封闭设施, 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 防止疫病传播。没有自来水的单位应装配净水设备, 提高生活和生产用水质量, 杜绝因水质而引发疾病及相关问题。

加强饮食质量检测, 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强化食材的新鲜程度检验, 防止采购腐烂变质的食材。做好消毒措施, 餐具、炊事器材每次使用过后都要严格按规定消毒, 没有消毒设备的要及时配齐。严格区分生熟食的存放地点, 避免相互污染, 产生细菌。加工饮食时, 确保加工时间, 保证食物熟透, 避免半生不熟的情况。组织炊事人员定期检查身体, 发现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患者, 要立即隔离诊治。炊事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 要搞好个人卫生应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脸、勤换衣、勤通风。食堂设立洗手池, 就餐人员要讲究卫生, 就餐前后用流水洗手。落实好分餐制度, 文明就餐。

完善饮食检测手段, 建立检测专业队伍

装甲部队修理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篇8

装备维修是为使装备保持、恢复到或改善其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维护与修理活动, 其直接目的是保持装备处于规定状态, 即预防故障及其后果, 且当其状态受到破坏后, 使其尽快恢复到规定状态。装甲装备维修按照目的与时机分为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和战场修理。按照装备修理的范围、深度、工艺复杂程度、特点及修理单位, 我军装甲装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级维修, 与三级维修方式相对应, 我军装甲装备的维修采用三级维修作业体制, 即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修理故障或损坏装备的技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可以概括为原件修理、换件修理、拆拼修理和应急修理等四类。

当前我军装甲部队修理管理流程分析

维修管理流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串行性。我军装甲装备维修的体制实行由总部、军兵种和军区、军以下部队分级分类管理, 这是建立在现行军队体制编制上的装备保障体制, 突出了部队的层级管理特征。在这种体制下, 装备维修的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物资流程, 基本维持了串行特征, “流”所转移的对象在相邻的两个结点之间流动, 多次顺序流动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二是闭合性。装备维修中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均是闭合回路式的结构。

从我军装甲装备维修管理流程的“串行性”和“闭合性”的特点来看, 给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优化带来诸多问题:第一, 上级和高层装备管理部门无法从整体上全面获知所属部队全部的装备保障信息。由于信息流程的串行性, 流程中缺乏统一的监督机制, 使得整个装备维修系统中各级装备部门独立决定信息的处理, 高级装备部门无法全面了解整个系统中的维修需求信息和维修资源信息, 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的流向及内容。因此, 难以实现对维修需求和维修资源的宏观调控以及及时指导装备维修工作的进行, 装备维修工作无法做到全局最优;第二, 没有全局负责的流程监督部门。各级部门作为串行流程的一个环节在对信息做出处理时, 就很容易从自身利益和需求出发, 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另外, 目前自上而下各级相应编配有修理厂、修理分队及器材仓库, 分别承担装备的大修、中修和小修。营一级一般无建制维修力量, 战时主要靠上级支援加强。这种树状装备管理机构设置便于组织建制和逐级进行维修, 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 这种体系表现出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长、平级之间不能横向沟通、抗毁能力差等不足;第三, 信息传递成本大。串行信息传递流程依赖于我军现有的编制体制, 一般层次比较多, 这就会导致三种负面情况的出现:首先, 层次的增加意味着信息流程的周期延长;其次, 层次过多可能导致信息误传误报, 信息的核实会增加信息传递的开销, 最后, 信息提供方与使用方之间信息交互不畅, 信息使用方未必能得到维修所需的全部信息, 即信息传递不能保证信息内容的可用性, 在提供方与使用方之间有时要进行多次的反复确认, 进一步延长了信息流程的周期。第四;监督评价体系不够完整,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科学决策机制。在装备训练工作中, 训练中期的质量监控和装备使用中的技术状况检查等工作很难落实, 在具体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中, 到底哪些工作需要监管, 监管到什么程度, 现行的体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 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考评机制。在数据来源上, 各级领导在决策时不可能亲自查阅大量基本数据, 而且数据多散布在各个业务部门, 决策时需要的信息大多源于所属人员的汇报和对工作的抽查, 决策多靠经验判断。这样就使决策缺乏依据和科学性, 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或者失误。因此, 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优化修理管理工作方式

对于原有装甲装备修理管理流程进行改动和优化, 增加一些关键环节, 改动或删除一些不合理的环节, 整合资源, 并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现行的装备修理业务流程是按串行工作方式执行的。首先由装备机关根据计划开具修理凭证, 然后通知修理分队, 修理分队接到命令开始装备拆卸检测, 而后进行器材请领, 请领器材后进行装备修复, 修理完毕, 装备交接。这种工作方式, 业务效率不高。改为并行工作方式后, 多项活动同时展开, 效率会大大提升。应用多种信息技术, 使分队、机关、器材仓库可以同时执行各自的职责和业务。例如, 当修理分队开具请领单后, 可以无延迟、无失真地传递到器材仓库或业务机关, 在分队去器材仓库的路途上, 仓库保管员可能己经核实完单据, 器材己经出库, 只等分队领取即可, 减少了等待时间。

现行的修理流程中, 装备机关、维修分队、使用分队、器材仓库之间的信息是分割开的。它们之间信息的传递, 需要人来协调, 通过层层上报和下达才能执行各项业务, 这样的工作效率明显较低。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的效率明显要高于人工传递信息的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装备机关、修理分队、使用分队、器材仓库信息之间的闭环连接和反馈, 防止信息的失真, 将装备修理、装备动用、器材请领等各项业务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各业务人员的作用, 从整体上提高业务效率。

平时和战时有机结合

通过G P S跟踪和监控系统, 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 都能对装备的技术状况了如指掌, 进而执行各种维修, 实现点对点指挥, 使维修业务工作更加精确和集约。通过采用相关信息技术, 如维修保养预报和状态监控技术, 使得装备机关、车场管理站、维修分队掌握需要维修装备的信息, 修理分队和器材仓库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车辆状况, 器材仓库可以主动进行器材补给,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请领, 这样可以使车辆及时恢复技术状态, 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促进平时和战时装备保障水平的提高。

简化维修器材请领手续

现行修理流程中维修器材请领手续复杂, 审批时间过长。当装备拆卸检测完毕后, 维修分队需要等待维修器材的请领, 而后才能继续开展修理工作, 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可将修理过程中需请领的器材分为A、B 、C、D类, 利用信息系统开具请领单时, 请领单上不同的器材信息, 经过处理后, 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而引导修理人员执行不同的流程, 如图所示。

对装甲装备保障流程的影响

电子对抗部队健康管理探讨 篇9

1 健康管理的定义

对于健康管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在一般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Bernard对健康管理的定义是:“个人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佳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是[3]:(1)收集健康信息:通过调查、健康体检和周期性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等有关健康信息;(2)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用于描述或估计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3)制定健康计划和实施干预:在明确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的基础上,即可通过个人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及指南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人化的健康指导。

2 电子对抗部队实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对抗部队分别出现了神经衰弱综合征[4,5],神经行为功能异常[6]、心电图异常[4,7],消化道症状[4],免疫球蛋白下降[4],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计数下降[4],性功能减退,自然受孕率下降[8],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功能下降[9],体内氧化能力应激系统改变[10],肺功能异常[11]等异常症状和体征。

另外,电子对抗部队的工作特点是及时地将各种信息处理和及时地采取对应措施。因此在操作时需用眼在低照度下准确判断目标,用口读报目标参数,用手调节各种按钮开关,用耳接收指挥所传来的通报,用脑分析追踪动态目标变换信号,判别真假信号,所以操作员常处于眼、耳、口和运动器官协调并用,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极易发生脑力疲劳[12]。

因此,对电子对抗部队实行健康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3 电子对抗部队实行健康管理的建议

3.1 采集健康信息

采集健康信息是实行健康管理的前提。健康信息不仅包括生理指标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生活习惯、亚健康情况和性格类型等方面内容,而且还要针对电子对抗部队职业因素,采集其暴露于电磁辐射的频率、强度、距离等相关信息,为分析电子对抗部队健康危险因素提供基本依据。3.2建立健康档案将各项有关健康的内容和方案,形成一个整体,做出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为每名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个人信息将得到准确、永久的保存。电子对抗部队健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既往病史、家族史、药物史、电磁辐射接触史;(2)入伍健康检查资料、历次健康检查结果:(3)疾病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3.3 开展全方位健康评估

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和群体健康信息进行患病危险性的评估,利用预测模型来确定个人和群体目前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使个人了解到是否有发生某种慢性病的危险性[13]。电子对抗部队训练的时候,通常暴露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危险中,其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可以发现并了解其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病的发展和损伤程度。利用健康评估数据生成健康状况报告、个人和群体疾病危险性预测报告及个人和群体健康指导计划等,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3.4 加强卫生宣传与培训

部队消防装备管理之我见 篇10

一、消防装备的分类

消防技术装备是指公安消防部队用于完成执勤训练、灭火救援、战勤保障等任务的消防车辆、消防船艇、消防飞行器、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灭火救援器材、药剂及其它专用与附属设施、设备。

消防装备按使用功能主要分为消防员个人保护器具、抢险救援器具 (破拆、登高、救生、火灾探测等) 、灭火器具与设备 (灭火器、吸水器具、射水器具、消防泵、消防车、消防艇、消防飞机、坦克、机器人等) 、灭火剂 (水、泡沫等) 四类。

二、消防装备的使用现状

近年来消防部队购买了一大批先进高、精、尖的装备器材, 这些先进的装备器材的性能、参数、使用保养以及基本的维修都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这使得我们在灭火救援现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问题。

(一) 消防装备互补性、通用性、配套性差

目前消防装备情况主要表现在:国内厂家多、品牌杂型号、不统一、批量采购难度大。基层中队器材的配置引进没有统一规划, 往往出自多个厂家、多种标准, 不能相互更换, 售后维护保养出现断档、造成训练、使用、维护困难。

(二) 部队对装备器材自检能力不足

有些器材各单位只能通过查阅说明书、进行外观观察、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没有条件进行更深一步的性能检查, 将直接导致不能使用、甚至不敢使用、没办法维护、有效效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 人员对新型装备器材的使用掌握普遍性差

人、装备以及人与装备的结合, 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由于新的、价格昂贵的装备, 有的中队不敢拿出来用于训练, 怕用坏了不能向上级交代。使得各种新型高科技装备器材的使用与管理没有按要求落实到位, 导致没有在灭火救援现场发挥出重要作用或过早的损坏退出服役。

(四) 消防装备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爱装管装已作为一项部队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 但从实际情况看, 根本上没有落实到灭火救援和平时的训练中去。大到机车小到一副手套, 我们必须爱护每一件器材,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能和作用。爱装管装的目的在于防止车辆装备和器材因过早的磨损造成损坏, 从而影响灭火战斗力。

(五) 消防装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 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目前消防装备人才培养机制与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不相适应。

1直接使用消防装备的战士素质偏低。现在, 士兵学驾驶的时间在缩短, 很多驾驶员, 不懂得维修简单的车辆故障, 对车辆的基本维护要求掌握不透彻。消防车驾驶员通过学驾驶, 取得驾驶证, 掌握的是通用汽车的驾驶技术, 至于车上的消防专用设施, 如水泵及其供水管路系统的结构、原理, 得不到全面的学习。

2基层中队乃至大队、支队, 从事战训工作的技术干部少, 能够真正掌握消防装备的干部少。大部分年轻干部在入警培训中没有深入对装备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 在日常工作中履职指标多, 偏重书面工作, 实际装备工作倚重装备技师, 对消防装备的理解、掌握不深, 遇到技术问题, 很难解决。对消防装备的配置、利用, 拿不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

三、加强装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消防装备现状和不足与消防部队担负的灭火抢险任务极不相称, 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进一步加强消防装备管理规范化建设, 提高装备使用效能, 从根本上强化装备管理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 把好源头关, 确保装备质量

近几年, 随着相关部门对我国消防事业重视度的不断提升, 国家对于公安消防装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 这在推动我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建设快速发展、提升我国消防部队作战能力的同时, 也造成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采购过于集中, 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 我国消防部队要提升自身器材装备的管理水平, 就必须依照装备的性能与作用, 对现有的装备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1加强装备采购的针对性。首先, 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 记录基层官兵最需要和最缺失的器材装备。在采购的同时, 把基层部队的想法反馈给生产厂家, 让他们知道我们部队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装备, 以便他们好设计生产。其次, 按照采购计划, 组织人员针对所需装备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通过对比多家厂家, 合理选择生产厂家和供应商, 充分考虑购置装备的质量、效能和实用性, 做到好中挑好、精益求精, 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 避免片面追求价廉和量多。

2加强装备采购的监管。首先, 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采购需要成立相应的监管小组, 监管小组应当同时具备行政和技术监督的能力。另外, 监管小组还应当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的功能, 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 对不同投标商所提供的消防器材装备的装备质量和使用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抽样检测确定器材装备的质量与性能合格之后, 方可允许投标商参与到实际的竞标环节, 避免假冒伪劣器材与装备流入到消防部队内部, 确保采购装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从源头上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采购把好质量关, 以便于为我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建立健全装备管理体系

消防部队只有不断提高装备管理体系建设, 使器材装备的保障水平有所提升, 进而使器材装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才能有效推动部队消防装备不断向着专业化、功能化及集成化方向发展。

1、建立完善的装备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各级灭火救援作战单位, 应根据各类灭火救援装备的特点, 制定完善的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装备管理机制, 制订下发装备管理规定及个人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定等装备管理制度, 编发消防部队个人防护装备实用手册, 严格实行了装备安全性能日检查、周普查、月点验制度, 强化了对装备的动态管理。

2善于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武警消防部队装备管理系统对本单位的装备进行实力统计、装备动态管理。建立器材装备数字化管理体系, 分级实施。机关业务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器材装备基本情况与配置情况的计算机数据库, 应用系统把装备的购入时间、价格、厂家、型号、性能参数、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备案, 并按使用年限、寿命、保养返修期限、更换组件等不同情况制作电子标签, 从宏观上掌握基本情况, 进行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利用其中的车辆器材维修功能对有故障的装备器材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规律, 查找原因。在各单位器材基本数据的基础上, 详细记录各种器材使用、损耗、维修、标定和更新、更换等具体情况, 以便基层单位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计算机操作实现装备管理的数字化和动态化。

3加强器材装备检查维护。规范各种随车器材装备的固定位置和方法。对于库存的装备器材, 严格按照各种器材装备的存放要求进行摆放, 做到了器材装备的摆放规范、美观、方便取用。定期对器材装备进行检查维护, 对所有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重点对个人防护器材、特种防护器材, 进口器材重点部位展开维护保养, 对存在的隐患和发现的问题, 及时落实整改, 确保器材装备的完整好用。要成立检查小组加强对执勤车辆的定期巡回检查, 强化维护保障。

4加强装备技师的培养。各执勤中队消防装备技师要选择那些工作责任心强、装备业务精的同志担任。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 认真做好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无论是装备技师还是中队干部, 要进一步加强对装备管理和维护保养人员的业务培训, 努力创造条件, 最大限度把那些懂管理、会维护、会保养灭火救援装备的士官骨干保留下来, 在器材上实现以预防性维修为主, 修复性维修为补充, 平时维修与战时维修相结合, 确保灭火救援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三) 提高装备人员素质, 锻造装备专业人才队伍

现代消防装备的发展, 对操作使用的人员, 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 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吸收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到基层中队工作, 改善基层中队干部整体的知识结构。在战训岗位上, 要重视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 提高战训岗位上专业干部所占的比例, 以适应消防装备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基层中队好比生产车间, 需要有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的技工型人才, 才能保证现有装备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士兵, 尤其是士官的培养, 使他们懂装备、会使用、会维修、会管理, 使现有的装备发挥最佳效能。

1确保装备人才队伍稳定。坚持装备技师定岗专用, 不得一人多职, 不得随意调离岗位。健全装备人才考核机制, 对于装备技师和装备管理人员, 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的好坏, 作为能否优先留队的依据, 实际工作出色, 个人能力突出的装备技师和装备管理人员应当优先留队。

2加强兼职装备质检员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复训, 组织装备质检员对消防车辆、破拆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等装备进行深入研究, 加深对装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熟悉。二是开展实训, 利用现有条件组织装备质检员与消防车辆生产厂家加强交流开展实训, 通过参观生产企业, 进一步了解消防枪、消防炮、消防泵等消防车辆上装部分生产和出厂检验流程, 加深对装备技术性能、维修保养方法的理解。

总之, 器材装备是有效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保障, 是消防员的第二生命, 在扑灭火灾和执行抢险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管理好、使用好装备, 抓好人与装备有机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消防装备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为有效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服务。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出新规加强灭火救援装备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1 (04) .

[2]杨政, 范桦, 金义重.对我国消防部队装备管理及建设的思考[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12) .

部队管理 篇11

摘 要:分析了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结合装备学院近年来开展现职轮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在培训工作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和管理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总体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现职干部;轮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职干部轮训是军官院校训练任务之一,各院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在训练任务规划明确的轮训范围内,根据部队实际需求,拟制年度轮训方案,报总部审批后统一下达调学计划,总装机关历来重视现职干部轮训工作,将其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全军军官院校训练任务规划,总装机关结合部队实际需求和各院校承训能力,以提高官兵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新装备、新技能、新知识、新理论为主要培训内容,面向所属部队举办了一系列现职干部轮训班次。

近年来,随着部队武器装备建设和科研试验发展持续推进,总装部队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日益强烈,面向总装部队的现职干部轮训任务日趋繁重。为进一步理清总装部隊现职干部轮训工作思路,搞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科学确定组训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本文就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对全军院校开展现职干部轮训工作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培训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主管、承训和送训三个方面,覆盖总装机关、院校、部队各个部门和单位。培训内容主要涉及试验任务相关、业务能力提升、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内容,覆盖装备、航天、信息等领域和一些重大专项。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总装部队军以下各级各类指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通过开展知识补差和能力提升等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对象的岗位适应能力,为总装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存在问题

1.组织管理统筹协调不够

目前,由于总装部队各单位各部门承担具体任务差异性较大,从而产生的培训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现实工作中,现职干部轮训主要是由各单位或业务部门根据遂行任务、提升岗位能力、提高理论素养、掌握新装备等方面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培训需求,自行制订培训计划和方案,自行组织调学和培训。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涉及单位部门众多,各自为战的模式客观上造成了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难以实现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全局性的规划和管理。

2.培训流程不够科学规范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从需求的提出、计划的拟制,到培训的实施、总结与评估反馈整个过程,目前尚无相应的规范流程可以遵循,造成各级部门靠感觉办班、凭经验管理,导致培训各个环节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需求分析不准确、计划制定工作反复、计划落实不严格、调送学部门不统一、实施标准不一致、培训结束没有全面系统的评估反馈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和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3.相关保障难以及时到位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相关保障主要涉及教学保障、生活保障和经费保障。由于现职干部轮训具有时间短、任务急、节奏快、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与常训班次相比,在教学物资与设备设施保障、教学场地保障、教材保障、实践性教学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难以快速跟进。针对教学、生活和经费保障,亟需健全相关保障机制,提高保障质量与效益。

三、对策思考

(一)明确职责分工,提高管理效能

1.总部机关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由总装司令部牵头负责,其他各二级部共同参与完成。其中,总装司令部负责牵头制定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计划,指导、帮助总装部队开展现职干部轮训工作;总装政治部主要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干部调学工作,对口总政治部相关部门协调有关事宜,组织、指导总装部队做好现职干部轮训干部调学工作;总装后勤部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后勤保障工作,对口总后勤部相关部门协调有关事宜,主要做好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经费保障,指导经费使用单位妥善使用培训经费,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其他二级部主要负责相关现职干部轮训工作业务指导。各二级部的业务机关具体指导、帮助做好相应培训班次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论证、组织调学、培训组织实施、培训总结与反馈等。

2.承训单位

承训单位以总装院校为主,主要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其中,训练部牵头负责所承担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任务的组织与实施,牵头制定本单位现职干部轮训总体规划,主要落实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计划,明确本单位承训系(包括研究所、实验室等直属单位,下同)培训任务,制定编队方案,组织制订培训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指导、帮助承训系和学员大队做好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等;政治部主要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与本单位相关的干部调学和参训人员选送工作,做好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宣传等工作;院(校)务部主要负责所承担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任务经费、伙食、住宿、出行等后勤保障工作;承训系具体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包括培训实施方案制订、落实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准备、组织教学实施、做好培训总结;学员大队具体负责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协助承训系做好教学组织实施工作等。

3.送训单位

送训单位包括总装直属单位、总装机关及所属单位。其中,送训单位以总装各基地为主,基地司令部牵头制定本单位现职干部轮训规划计划,重点提出本单位培训需求;基地政治部主要负责本单位参训人员选送工作,把好人员选送关和使用关;基地后勤部主要负责本单位现职干部轮训相关保障工作。

(二)规范培训流程,健全工作机制

总装部队现职轮训涉及环节多,每个环节涉及不同单位和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流程,建立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促进总装机关、院校和部队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一盘棋”,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益。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对接培训需求

在制定培训计划前,总装司令部军训局需会同总装业务指导机关组织人员深入总装部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摸清各单位培训需求情况。同时,各直属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划,梳理、汇总年度现职干部轮训需求。年度培训需求收集汇总后,由院校训练部(基地司令部)牵头于年底前报总装司令部军训局。为使总装机关能更好地了解掌握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需求情况和承训能力情况,更好地研究解决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改进现职干部轮训工作,由总装司令部军训局牵头组织召开培训需求对接会,总装机关、院校和部队有关业务部门参加。

2.制定培训计划

由总装司令部军训局会同总装政治部干部部和各业务指导机关,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對培训需求对接会形成的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需求草案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论证培训需求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拟制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计划草案。草案拟制完成后,需进一步征求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具体由总装司令部军训局负责。主要征求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涉及到的总装机关、院校、部队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建议,以确保计划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3.制定培训方案

作为承训单位,承训院校应根据年度现职干部轮训计划,组织培训实施方案的拟制、修订和报批。新开培训班次,由承训系具体负责调研论证培训需求,拟制培训实施方案,于开班1个月前组织方案评审。已开培训班次,根据总装部队建设发展和科研任务实际情况,适时对方案进行修订,以提高培训针对性,于开班1个月前将方案修订情况报训练部。培训实施方案评审时,普通培训班次方案评审主要由承训系组织,重点培训班次方案评审主要由院校训练部或总装业务指导机关组织,上级领导和机关视情参加。培训实施方案完善后,按权限逐级报批。

4.组织调学

干部调学工作一般由各级干部部门牵头组织,根据年度调学计划和相关培养要求选拔参训人员,并报装政干部部审批;对总部机关另发通知组织调学的班次,可由相关业务部门商干部部门选拔培训对象,并报机关业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将调学名册反馈承训院校。承训院校应及时在干部培训系统上发布相关培训班次调学计划和入学通知书,各送学单位在开学前两周将送训人员信息在培训系统上进行注册,经院校审核通过后打印入学通知书。

5.组织培训实施

在院校训练部组织指导下,培训工作由承训系会同学员大队具体组织实施。承训系主要负责培训班教学实施工作,学员大队主要负责培训班学员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实施过程中,院校承训系应重点抓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地教学、研讨交流等教学环节,安排教员跟班驻队,全程跟踪掌握教学实施情况和学员反馈意见;外出现地教学中,承训系(队)需安排教员跟队指导,队干部跟队管理;教员和队干部要密切配合做好教学和生活服务保障。

6.培训总结

现职干部轮训班次培训结束后,院校承训系收集、汇总主要经验做法、培训成果、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形成培训总结,于培训结束两周内报本单位训练部,训练部视情上报总装业务指导机关。

7.评估反馈

培训结束后,应对所开设培训班次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由培训班次对口业务指导机关组织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活动,收集、汇总送学单位的反馈意见,为调整培训计划、修订培训方案和改进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三)结合培训特点,改进保障模式

1.教学保障

教学保障主要做好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教材文具、教学用车等方面的保障工作。院校教保处(科)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教材保障工作。一般由承训系向教保处(科)提出申请,部分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可自行保障,于开班前准备到位,并将教材和参考书目录报相关业务处(科)备案;及时收集、汇编并印发教学讲义。院校教务处(科)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教学场地计划与分配调配,教保处(科)负责教学场地日常维护与相应保障。承训系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明确教学场地数量、容量和设备设施等条件需求,提前向院校教务处(科)提出教学场地使用申请。院校直工处(科)主要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教学用车保障工作。承训系和学员大队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提前向院校直工处(科)提出教学用车申请,直工处(科)结合实际保障能力合理调度,做好教学用车保障。

2.生活保障

院校院(校)务部营房处(科)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住房保障工作。具体根据培训班学员的人数、级别等,指导学员大队做好住房保障,保证培训班学员的住宿条件。院校院(校)务部财务军需处(科)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伙食保障工作。具体根据培训班学员的人数、级别等,指导学员大队与食堂做好伙食保障,保证训班学员的就餐条件。现职干部轮训班次学员的文体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组织保障主要由院校学员大队负责。学员医疗保障由门诊部负责。

3.经费保障

院校院(校)务部负责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的经费保障工作。通常,总装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经费下半年才能下达至院校,经费保障相比培训组织实施滞后,院校在组织实施培训时往往需要垫支培训经费。具体由院校训练部会同院(校)务部做好现职干部轮训班次经费垫支工作,以确保培训班次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结合培训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经费保障工作细则,明确经费标准和投向投量,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增强经费保障实效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结语

总装部队现职干部轮训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实践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有效保障机制,规范实际工作流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全军的现职干部轮训工作更是一项宏大的事业与系统地工程,况且形势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改进工作永远在路上,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前进。

参考文献

[1]熊龙飞,胥霖.关于军队现职干部轮训的若干思考[J].中国军事教育,2013,(8).

[2]盛湘.专业技术培训需求分析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2012,(2).

[3]于广琳.军队院校干部轮训探讨[J].海军院校教育,2003,(6).

浅谈部队干部管理建设 篇12

1 坚持“三个始终”, 增强内部动力

始终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实践证明, 高度自觉的行动源于先进思想的武装。始终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关于武警部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任职的第一需要, 不断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思想和论述武装干部头脑, 用我党我军的最新理论占领干部的思想阵地, 用改革发展的成果统一干部的认识。使干部深刻认识到, 作为新时期的军队干部, 践行“三个代表”要求,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保持政治信仰, 增强工作信心, 满腔热情地干好工作。始终用真实的情感诱导人。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我们始终注重在关心士兵的同时, 不忘关心干部, 努力创造温暖、团结、友爱、催人进取的工作环境和栓心留人的生活环境。

2 始终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相互补台就会好戏连台, 相互拆台就会一起垮台。工作中, 我们要做到“八个相互”、“四懂四要”、“三不”, 即:工作中互相支持, 生活上互相关心, 困难时互相帮助, 挫折时互相帮扶, 荣誉前面互相推让, 问题面前互相批评, 是非面前互相提醒, 矛盾面前相互沟通;懂得人人都有长处, 要相互学习, 懂得人人都有短处, 要相互提醒;懂得人人都有难处, 要相互关心;懂得人人都会出错, 要相互坦诚相谏;原则不让步, 灵活不离谱, 分歧不过夜。

3 抓管理、树立干部良好形象

提高带兵能力, 干部自身形象很重要, 自身行的端、做得正, 干工作一马当先才有说服力, 为此, 要求干部不论做什么工作, 都要身先士卒, 要求战士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 用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战士做榜样。用自我批评端正工作作风,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 自我定格, 自我评估, 自我画像, 促进干部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

4 着力培养提高素质, 增强干部安心本职的信心

我们发现, 有些干部之所以不够安心本职,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本职岗位的需要有差距, 没有底气干工作, 信心受到影响, 导致不安心。为此, 注重在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上想招法、动脑筋。一是着眼本职岗位需要培养提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使干部树立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就必须具备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工作能力。为此, 我们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提高干部岗位所需要的“四种能力”, 即依据条令条例带兵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格管理和说服教育的问题、做好个别人转化工作的能力。二是着眼发展方向培养提高。在帮助干部干好本职工作前提下, 要注重培养他们就任下一级职务的工作能力, 三是着眼第二次就业培养提高, 针对绝大部分干部最终要面临第二次择业的实际, 不仅要保证干部在部队安心尽职, 而且注重培养干部第二次就业所具备的素质, 提倡和鼓励自学, 创造条件抓好干部学历教育。

5 严格管理, 发挥“三个作用”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加强干部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 是实践中的科学归纳和总结, 是干部管理的准绳和依据。

一是发挥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管理干部, 要求干部日常生活中做表率, 遵守规定当模范, 在管理上, 突出干部这一重点, 使干部进一步熟悉条令条例的内容, 明确该做什么, 什么不该做, 进一步增强干部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提高干部依据条令管理部队的能力。二是发挥执纪的警示作用管理干部。始终把严格组织纪律作为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认真、不守纪的干部, 坚持一条标准, 一把尺子, 决不搞迁就照顾。三是发挥讲评、推荐的激励作用管理干部。加强干部管理, 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干部管理有极大地作用。

6 强化素质, 提高“三种能力”

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管好干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重视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是根本途径。一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针对一些干部工作中只会“拍胸脯, 不会拍脑袋”, 热情高能力相对滞后、想干却不会干的现象, 坚持注重从抓理论学习入手, 制定个人计划, 开展心得体会交流, 促使干部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从而丰富了知识, 增强了理性思维能力, 为工作的会干, 善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提高科学组训能力。在干部培训上, 我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是提高按纲抓建能力。积极组织干部集训, 及时给干部“充电”, 解决干部“想干不会干”的问题, 强化干部素质, 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征恒.军队管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 (03) .

[2]马民书.武警部队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 (06) .

上一篇:设施管理下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