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习

2024-10-06

调查实习(共12篇)

调查实习 篇1

生产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临床的重要阶段, 是培养德才兼备合格护士的重要保障, 由于近年来护理专业毕业生受到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再加上护理工作比较劳累、琐碎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偏见, 实习护士在生产实习中容易出现心理焦虑问题。近年来, 国内多项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普通人群[1],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大小, 既关系到为病人服务的质量, 亦关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2]。为及时了解实习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或避免其焦虑症的产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市某医院实习护士98人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护理专科毕业生68人, 护理本科毕业生30人, 全部为女性, 未婚, 平均年龄为 (21.30±1.76) 岁。实习期为1年, 实习结束并考核, 考试合格后方准予其毕业。

1.2 调查工具

本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 , 由Charles Spielberger编制, 后由上海师大叶仁敏进行了修订, STAI问卷包括状态焦虑问卷 (S-AI) 和特质焦虑问卷 (T-AI) , 各有20项。S-AI (第1~20项) 中, 半数描述负性情绪, 半数描述正性情绪。主要用于评定即刻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及感受, 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T-AI (第21~40项) 中, 11项为描述负性情绪条目, 9项描述正性情绪条目, 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 特质焦虑反映了个体人格上的一种稳定的焦虑倾向。STAI量表可以评定短暂的焦虑状态和人格特征性焦虑倾向, 是评估护士及住院病人有关焦虑问题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较好的工具[3]。常模采用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与长春第一汽车公司职工医院精神科合作, 在长春地区和北京对正常人群进行的STAI中译版的测试结果。

1.3 调查统计方法

在实习结束前一周向实习护士发放问卷, 填写问卷前向她们介绍STAI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先填写S-AI, 然后填写T-AI。发放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共98份, 收回有效问卷78份, 将收回的问卷数据分别统计、汇总, 统计学采用u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 78名实习护士状态焦虑 (S-AI) 得分在40分以下的有两例, 仅占2.56%, 其余均在40分以上, 说明绝大多数实习护士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表2可以看出, 78名实习护士总体状态焦虑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u>2.58, P<0.01) , 而特质焦虑 (T-AI) 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u<1.96, P>0.05) 。

3 讨论

焦虑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 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而且容易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护士行业是特殊服务行业, 面对的是有身心疾病的病人, 因此,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促进病人的康复[4]。本文分析实习护士出现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就业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 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和职业并不容易, 因而护理专业毕业生普遍降低了心理期望值, 以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形势下, 实习护士担心自己在毕业后不能如期就业、就业不对口以及就业单位不理想等, 从而在实习期出现了焦虑心理。

3.2 期望值太高, 与现实不符

由于护士工作辛苦与社会的偏见等因素, 自愿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人较少, 大部分人是被动地选择护理专业, 即属于被动从事护士职业。这种缺乏护理职业兴趣甚至有不满的情感, 是造成实习护士焦虑心理的基础[5]。在实习中面对各种病人, 发现现实工作中并非处处是鲜花、笑脸和赞美, 另外在实际护理与所得不等价等现象, 使实习护士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实习护士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不满意, 这种情绪会影响实习护士的工作和学习。

3.3 护理业务不熟练

护理工作技术性强, 不仅要求实习护士有较强的护理理论知识, 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本次调查的实习护士平均年龄为 (21.30±1.76) 岁, 她们临床工作经验不足, 业务上不够熟练, 还不能很好地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独立当班时遇到意外事件难以处理, 因此, 实习护士普遍存在着紧张、害怕、焦虑的心理状态。

3.4 年龄与工作性质因素

实习护士正值恋爱阶段, 能否正确处理恋爱与护理工作的关系以及恋爱给她们带来的困惑是对她们的心理考验, 如不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势必会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另外, 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需要经常倒班、上夜班, 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规律, 使她们容易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

3.5 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

实习护士刚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由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社会阅历不深以及部分病人的不信任 (资历浅、年龄小) 与病人进行恰当交流和沟通, 不敢主动与病人交流, 这同样给她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4 结语

在临床教学中, 带教教师应教育实习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她们正确处理恋爱与工作的关系, 正视就业形势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巧, 加强其心理疏导, 提高其心理素质, 缓解其实习期的紧张焦虑状态, 使实习护士平稳地走上护理工作岗位。

摘要: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心理焦虑的特点及原因。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简称STAI) 对98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士焦虑分显著高于常模组 (u>2.58, P<0.01) , 特质焦虑分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明显存在心理焦虑情况。

关键词:实习护士,焦虑状态,特质焦虑

参考文献

[1]张静.医院护士心理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 (3) :182-183.

[2]唐冠英.临床护士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4) :19-20.

[3]马章淳, 林赟, 陈姗, 等.状态—特质量表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8) :684-686.

[4]张震华, 李淑仪, 陈红建, 等.门诊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0) :69.

[5]丘东友, 刘秀如, 余婵华.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10) :753.

调查实习 篇2

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污染源调查调查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污染源调查

一、实习目的、要求和任务

1、通过此次调查进一步将课堂上的污染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调查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掌握污染源调查的技术流程,了解本学科实际应用的情况。

2、通过此次调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校,同时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树立起“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为建设美化校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通过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反映一些环境问题,对学校领导改造校园的计划有所帮助。

4、要求每位调查成员根据自己所选专题深入剖析并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5、本小组调查的课题是“关于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调查”,主要是对校园污染源进行调查。调查时间是20xx年4月26日到5月20日,努力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务必做到客观、真实反应校园的环境现状,找出主要的污染源。

二、背景意义

福建农林大学东临闽江,西临乌龙江,三面环山,形成开口向西的马蹄形丘陵谷地。校内的观音湖在暮春立夏时,一池荷花亭亭玉立,横卧湖中的春晖桥倒映水中若隐若现,幽静的湖心岛成了镶嵌在绿波上的璀璨明珠。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但是近年来,随着我校招收人数的不断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环境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特别做了这次关于校园污染源的调查的。

三、实习方式时间地点

1、实习方式

本次污染源的调查采取了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其中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

2、实习时间:20xx年4月26日到5月20日

3、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

4、小组成员

肖雄东

王柳清

罗瑞连

廖章轩

钱瞬凯

四、实习内容

本小组所选的课题为“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调查”主要是对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一个综合的调查,查找出主要的污染源。污染源是指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污染源按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对于校园内的污染源的调查主要是人为污染源中的生活污染源。

1、调查内容

校园生活污染源的调查内容很广。因为校园环境污染主要是受人为因素的作用,所以校园人口的数量,密度等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生活垃圾、生活排水、实验室排水、汽车尾气排放等等对校园的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争对这些污染源我们展开了调查,排选出主要的污染源。

2、调查方法

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的目的、要求不同,其方法步骤也不同。我们要把污染源、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必须采用同一基础、同一标准、同一尺度,以便把各种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比较。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普查的方法。普查就是对调查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的调查,问卷式调查。

3、调查步骤

分组→讨论定题→拟定调查设计划书→实地考察→室内讨论拟定问卷→问卷修改打印→发放问卷→问卷统计→数据分析评价→编写调查报告

4、调查过程

4月26日,调查动员、分组。小组成员讨论调查的主题,最后选定“福建农林大学环境问题调查”。同时拟定了一份调查计划书,确定了调查的路线、方法等问题。

4月29日,对调查的区域进行实地的考察,初步分析调查区域的环境质量,并根据实地观察记录主要的环境问题。

5月6日,对实地考察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调查目的拟定一份调查问卷。老师和同学们对所拟定的调查问卷进行指导修改。确定一份调查问卷并打印。

5月13日,对调查区域进行发放问卷的调查,并收集问卷。

5月20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同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五、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100。

调查对象有学生、教师、行政人员等,由于校园以学生为主要群体,因此此次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主要以学生为主。由于随机性,此次调查的人员,男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有62%,女生所占的比例为38%。

通过对100位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80%的人员对校园环境现状满意。

只有20%的人员对校园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如图1)

图1

校园环境现状满意程度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人认为水污染是影响校园环境的主要原因,其次的固体废弃物、噪声、空气。(图2)

图2、校园环境主要的环境问题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农大的的主要环境问题。造成观音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废液(48%),其次是生活废水(29%)。其中鱼饲料、固体垃圾等也对观音湖的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图3)

图3、观音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校园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调查报告主要争对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所谓的固体废弃物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产生者而言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物质或者半固态物质。固体废弃物具有“放错地方的原料”之称。固体废弃物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工业固废,矿业固废,城市垃圾,农业固废和放射性固废。我校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城市垃圾,主要是在校学生老师等的生活垃圾。

从图4中我们可以发现53%的校园垃圾是来自日用品垃圾。日用品垃圾主要是来自校内居住人员的生活用品垃圾,如报纸、饮料瓶、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废弃的衣服鞋子等等。宿舍楼是一个大型的垃圾生产地,由于宿舍楼居住人口的密集,所以每天都能产生很多的垃圾。31%的垃圾来自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主要是由居住人员日常的生活用餐造成的,如剩菜、剩饭、腐坏的蔬菜等等。餐厨垃圾的一个主要来源地是食堂,农大校内目前有九个大型的食堂,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多,因此每天造成的餐厨垃圾数量是非常可观的。13%是来自实验室垃圾。实验室是我校一个主要污染源。实验室所排放的废水不仅会污染校园的景观水,产生的固体垃圾(如试剂瓶、滤纸、玻璃器皿等)还会造成校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3%的垃圾来源是其他污染源,比如部分校园试验田造成的.农业固废。

图4

校内垃圾的主要来源

造成校内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污染源产生了污染物,还因为没有采取很好的方法处理那些污染物。有些污染物在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免的,所以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污染物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据调查发现只有14%的人员觉得校园垃圾桶的设置是合理,分布均匀的。26%的人员觉得虽然校内的垃圾桶很多,可是在很多关键的地方都没有设置。40%的人员认为我校的垃圾桶数量较少,但关键地方还是有设置的,20%的人认为我校的垃圾桶很少且位置很不合理。(图5)

图5、垃圾桶分布状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人对于垃圾桶的分布较不满意。为了更好的处理垃圾,我校应该对垃圾桶的分布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规划。

空气质量也是我们关心的一个环境问题。据数据显示(图6),有90%的人对于我校的空气质量满意。只有少数(10%)人对于空气质量不满意。由于我校是农业院校,所以校内的绿化程度较好,造成空气质量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密度较大和施工地较多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农大每年都是省内高校招收人数最多的学校,所以农大的在校生非常多。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所以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扩建,施工地也就越来越多了。施工地的增多就造成了空气中粉尘的含量很高;又因为有公交车直穿校内,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所以校内的空气质量不断地下降。从图6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对于我校空气质量的评价差异明显。只有5%的男生对空气质量不满意,而有19%的女生对空气质量不满意。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男女生对于空气质量的敏感程度不同。

六、对策与措施

校园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校园的环境质量对于学生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们的校园环境总体还是很不错的,但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问题较为严重。

对于观音湖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校内各部门都应该重视。校方应该加强观音湖湖水的管理,有周期的换水,及时清理湖中的死鱼,垃圾等;实验室不应该向观音湖排放废液,如果必须要排放也要将废液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湖中。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自觉维护校园的环境,不向观音湖中投入垃圾,对于有不良行为的我们应该给予举报,教导。

对于固体废弃物污染,我认为我们应该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食堂应该加强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正确的处理好餐厨垃圾;在校师生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在校内不乱扔垃圾,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校方应该根据人流量、路长等因素合理的分布垃圾桶。

争对空气污染方面,我建议建设施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在寒暑假进行以少对空气和噪声的污染。

校园环境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学校的问题,所以只有不断的加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才能够真正的美化校园,为建设美化校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实习体会

短短几天的实习,让我们整个组的成员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从思想精神上的成长,到知识上的增长。借由此次的实习,我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心智也得到了锻炼。此外,在实习调查的过程中,大家总是可以相互协调,相互理解,分工进行。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情。

实习护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 护生;科室;焦虑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75-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而实习医院与学校及校内模拟病房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护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1]。面对各异的环境及压力,护生存在着不同的紧张心理,致使护生在各种负性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焦虑情绪[2]。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在临床学习环境中护理专业学生的应激与焦虑问题[3]。目前国内外均有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因素进行了研究[4]。本文对护生在各科室实习的焦虑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生在不同科室实习中的焦虑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希望能为临床教师的带教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总体为某校在厦的本科护生,总数120名。其中女生116人,男生4人,年龄在22~25岁,为整体抽样。

1.2 调查方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本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信度及效度较高。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对在厦的某校所有本科护生,于护生在各科室实习时发放问卷。发放前说明本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护生自愿参与,匿名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07份,有效回收率位89.2%。问卷回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运用了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分析。

2 结果

各科室临床护生的焦虑状况见表1。

3 讨论

3.1 护生在各科室实习均存在轻度焦虑情况 根据表1可知,护生在各科室轮转实习时均存在焦虑情况,总体情况均为轻度焦虑,均<59分。这可能与实习护生既为学生也是临床工作者有关,一方面要做好自己作为学生该做好的事情,稳固基础知识,也要处处留心,虚心学习;另一方面,作为参与临床前线的一份子,护生多只有基础护理知识,无临床经验,担心自己出差错、与带教老师的相处情况、个人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不受尊重,当劳动力使用以及担心毕业分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护生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些强大的压力源下,心理压力得不到很好的缓解,难免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但由于在各科实习时,遇到较难、较复杂的操作及各种情况时,有带教老师在旁指导,护生产生了安全感,甚至是依耐感,这可减缓护生的焦虑情况,因而实习护生在各科室实习虽存在焦虑情绪,但不会太严重。

3.2 护生到各科室实习存在焦虑的百分比不同 根据表1可知,ICU焦虑的发生率为58.88%、手术室为53.27%,存在的焦虑状况的比例较高;儿科焦虑发生率为47.66%、急诊科为46.73%、妇科为42.06%,焦虑发生所占比例与其他科室相较属中等水平;内科和外科的焦虑发生情况分别为30.84%和27.10%,所占比例较其它科室低。护生在ICU、手术室焦虑百分比高可能是ICU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复杂、护理任务重而琐碎[5]、随时都有抢救任务,护生担心没有临床工作经验遇到突发事件茫然不知所措,再者ICU环境相对封闭,患者及家属对ICU护士工作内容知之甚少,护、患、家属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他们对ICU护士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焦虑发生率最高。手术室内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无菌观念稍微不强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器械多、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手术中有害的放射线等几率多,护士、护生被感染几率随之增加;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必须严谨准确无误;再者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异物遗留,抢救技术不熟练,与多科室多医生合作而紧张、注意力需高度集中等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高。而儿科由于病号小、不懂得配合,病号病情变化快、不易观察,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者家长多陪伴在侧,不放心实习生动手,对实习生缺乏信心。而急诊科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对病人24h开放的诊疗场所,具有病人集中、病种复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等特点[6],这些因素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压力源,对还没有临床经验的护生更是一个大的应激源,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在妇科由于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脑垂体-卵巢直接控制,在女性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生理情况下,常因受情绪影响而使该轴线分泌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因而可能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抵触、不配合等表现,给护理工作的进行带来极大不便。以上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百分比较高。大多数内科患者年老体弱、多病缠身、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精心护理,不能有一丝马虎。外科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急诊手术、换药多、输液量大、工作量大,因此也产生了焦虑情绪。但由于内科和外科跟别的科室在工作程序、护理特点有交叉及共同点,护生较容易进入状态,工作可能适应较快,因而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较低。

参考文献

[1]雷慧,王燕.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08(32):2990-2992.

[2]郭秀云.实习护生临床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87-188.

[3]雷洁,沈思媚.护生实习期间焦虑发生的社会学因素[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98-99.

[4]商进荣,焦鑫鑫,黄留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9-51.

[5]李言秀.ICU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1(4):298-299.

[6]王宝荣.任秀芝.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38-239.

(收稿日期:2014.07.04)

【摘 要】 目的:对各科室护生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并描述对护生产生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发放和回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某校在厦的本科临床护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护生在不同科室均存在轻度焦虑,以ICU、手术室的焦虑发生率最高,儿科、急诊科、妇科次之,内科和外科发生率最低。讨论:应针对护生的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一种适合不同科室临床护生的综合的干预模式,以有利于护生顺利度过各科室实习期,完成角色过渡,减轻其焦虑情绪。

【关键词】 护生;科室;焦虑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75-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而实习医院与学校及校内模拟病房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护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1]。面对各异的环境及压力,护生存在着不同的紧张心理,致使护生在各种负性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焦虑情绪[2]。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在临床学习环境中护理专业学生的应激与焦虑问题[3]。目前国内外均有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因素进行了研究[4]。本文对护生在各科室实习的焦虑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生在不同科室实习中的焦虑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希望能为临床教师的带教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总体为某校在厦的本科护生,总数120名。其中女生116人,男生4人,年龄在22~25岁,为整体抽样。

1.2 调查方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本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信度及效度较高。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对在厦的某校所有本科护生,于护生在各科室实习时发放问卷。发放前说明本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护生自愿参与,匿名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07份,有效回收率位89.2%。问卷回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运用了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分析。

2 结果

各科室临床护生的焦虑状况见表1。

3 讨论

3.1 护生在各科室实习均存在轻度焦虑情况 根据表1可知,护生在各科室轮转实习时均存在焦虑情况,总体情况均为轻度焦虑,均<59分。这可能与实习护生既为学生也是临床工作者有关,一方面要做好自己作为学生该做好的事情,稳固基础知识,也要处处留心,虚心学习;另一方面,作为参与临床前线的一份子,护生多只有基础护理知识,无临床经验,担心自己出差错、与带教老师的相处情况、个人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不受尊重,当劳动力使用以及担心毕业分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护生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些强大的压力源下,心理压力得不到很好的缓解,难免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但由于在各科实习时,遇到较难、较复杂的操作及各种情况时,有带教老师在旁指导,护生产生了安全感,甚至是依耐感,这可减缓护生的焦虑情况,因而实习护生在各科室实习虽存在焦虑情绪,但不会太严重。

3.2 护生到各科室实习存在焦虑的百分比不同 根据表1可知,ICU焦虑的发生率为58.88%、手术室为53.27%,存在的焦虑状况的比例较高;儿科焦虑发生率为47.66%、急诊科为46.73%、妇科为42.06%,焦虑发生所占比例与其他科室相较属中等水平;内科和外科的焦虑发生情况分别为30.84%和27.10%,所占比例较其它科室低。护生在ICU、手术室焦虑百分比高可能是ICU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复杂、护理任务重而琐碎[5]、随时都有抢救任务,护生担心没有临床工作经验遇到突发事件茫然不知所措,再者ICU环境相对封闭,患者及家属对ICU护士工作内容知之甚少,护、患、家属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他们对ICU护士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焦虑发生率最高。手术室内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无菌观念稍微不强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器械多、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手术中有害的放射线等几率多,护士、护生被感染几率随之增加;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必须严谨准确无误;再者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异物遗留,抢救技术不熟练,与多科室多医生合作而紧张、注意力需高度集中等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高。而儿科由于病号小、不懂得配合,病号病情变化快、不易观察,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者家长多陪伴在侧,不放心实习生动手,对实习生缺乏信心。而急诊科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对病人24h开放的诊疗场所,具有病人集中、病种复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等特点[6],这些因素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压力源,对还没有临床经验的护生更是一个大的应激源,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在妇科由于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脑垂体-卵巢直接控制,在女性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生理情况下,常因受情绪影响而使该轴线分泌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因而可能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抵触、不配合等表现,给护理工作的进行带来极大不便。以上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百分比较高。大多数内科患者年老体弱、多病缠身、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精心护理,不能有一丝马虎。外科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急诊手术、换药多、输液量大、工作量大,因此也产生了焦虑情绪。但由于内科和外科跟别的科室在工作程序、护理特点有交叉及共同点,护生较容易进入状态,工作可能适应较快,因而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较低。

参考文献

[1]雷慧,王燕.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08(32):2990-2992.

[2]郭秀云.实习护生临床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87-188.

[3]雷洁,沈思媚.护生实习期间焦虑发生的社会学因素[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98-99.

[4]商进荣,焦鑫鑫,黄留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9-51.

[5]李言秀.ICU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1(4):298-299.

[6]王宝荣.任秀芝.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38-239.

(收稿日期:2014.07.04)

【摘 要】 目的:对各科室护生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并描述对护生产生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发放和回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某校在厦的本科临床护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护生在不同科室均存在轻度焦虑,以ICU、手术室的焦虑发生率最高,儿科、急诊科、妇科次之,内科和外科发生率最低。讨论:应针对护生的焦虑情绪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一种适合不同科室临床护生的综合的干预模式,以有利于护生顺利度过各科室实习期,完成角色过渡,减轻其焦虑情绪。

【关键词】 护生;科室;焦虑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75-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而实习医院与学校及校内模拟病房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护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1]。面对各异的环境及压力,护生存在着不同的紧张心理,致使护生在各种负性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焦虑情绪[2]。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在临床学习环境中护理专业学生的应激与焦虑问题[3]。目前国内外均有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因素进行了研究[4]。本文对护生在各科室实习的焦虑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生在不同科室实习中的焦虑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希望能为临床教师的带教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总体为某校在厦的本科护生,总数120名。其中女生116人,男生4人,年龄在22~25岁,为整体抽样。

1.2 调查方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焦虑自评量表(SAS)是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本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信度及效度较高。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对在厦的某校所有本科护生,于护生在各科室实习时发放问卷。发放前说明本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护生自愿参与,匿名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07份,有效回收率位89.2%。问卷回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运用了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分析。

2 结果

各科室临床护生的焦虑状况见表1。

3 讨论

3.1 护生在各科室实习均存在轻度焦虑情况 根据表1可知,护生在各科室轮转实习时均存在焦虑情况,总体情况均为轻度焦虑,均<59分。这可能与实习护生既为学生也是临床工作者有关,一方面要做好自己作为学生该做好的事情,稳固基础知识,也要处处留心,虚心学习;另一方面,作为参与临床前线的一份子,护生多只有基础护理知识,无临床经验,担心自己出差错、与带教老师的相处情况、个人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不受尊重,当劳动力使用以及担心毕业分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护生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些强大的压力源下,心理压力得不到很好的缓解,难免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但由于在各科实习时,遇到较难、较复杂的操作及各种情况时,有带教老师在旁指导,护生产生了安全感,甚至是依耐感,这可减缓护生的焦虑情况,因而实习护生在各科室实习虽存在焦虑情绪,但不会太严重。

3.2 护生到各科室实习存在焦虑的百分比不同 根据表1可知,ICU焦虑的发生率为58.88%、手术室为53.27%,存在的焦虑状况的比例较高;儿科焦虑发生率为47.66%、急诊科为46.73%、妇科为42.06%,焦虑发生所占比例与其他科室相较属中等水平;内科和外科的焦虑发生情况分别为30.84%和27.10%,所占比例较其它科室低。护生在ICU、手术室焦虑百分比高可能是ICU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监测项目多、管道复杂、护理任务重而琐碎[5]、随时都有抢救任务,护生担心没有临床工作经验遇到突发事件茫然不知所措,再者ICU环境相对封闭,患者及家属对ICU护士工作内容知之甚少,护、患、家属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他们对ICU护士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焦虑发生率最高。手术室内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无菌观念稍微不强就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器械多、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手术中有害的放射线等几率多,护士、护生被感染几率随之增加;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必须严谨准确无误;再者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异物遗留,抢救技术不熟练,与多科室多医生合作而紧张、注意力需高度集中等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高。而儿科由于病号小、不懂得配合,病号病情变化快、不易观察,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者家长多陪伴在侧,不放心实习生动手,对实习生缺乏信心。而急诊科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对病人24h开放的诊疗场所,具有病人集中、病种复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等特点[6],这些因素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压力源,对还没有临床经验的护生更是一个大的应激源,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在妇科由于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受下丘脑-脑垂体-卵巢直接控制,在女性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生理情况下,常因受情绪影响而使该轴线分泌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因而可能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抵触、不配合等表现,给护理工作的进行带来极大不便。以上因素使护生产生焦虑百分比较高。大多数内科患者年老体弱、多病缠身、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精心护理,不能有一丝马虎。外科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急诊手术、换药多、输液量大、工作量大,因此也产生了焦虑情绪。但由于内科和外科跟别的科室在工作程序、护理特点有交叉及共同点,护生较容易进入状态,工作可能适应较快,因而护生产生焦虑的百分比较低。

参考文献

[1]雷慧,王燕.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08(32):2990-2992.

[2]郭秀云.实习护生临床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87-188.

[3]雷洁,沈思媚.护生实习期间焦虑发生的社会学因素[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98-99.

[4]商进荣,焦鑫鑫,黄留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9-51.

[5]李言秀.ICU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1(4):298-299.

[6]王宝荣.任秀芝.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38-239.

调查实习 篇4

关键词:顶岗置换,师范生,实习,调查,思考

“顶岗置换”实习模式是“师范生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到基础教育薄弱的学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教育实习,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原先师资薄弱学校的教师替换出来,让其进入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重新学习和深造,以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教育部2007年7月5日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 教师〔2007〕4号) ,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支教的实习模式创新改革,并由当初的零星试点变成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既可让师范生全职顶岗,获得充分的锻炼,又可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互惠双赢。然而,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工作在彰显它的优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人们去思考、完善。

一、调查发现师范生实习遇到的问题

本课题组针对2014年秋季学期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方向的顶岗支教实习生进行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师范生实习质量。本次调查对象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0级小学教育方向顶岗支教实习生53人,发放问卷53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90. 5% 。实习学校皆为贺州市辖区内各镇中心校与村小,均为农村小学,同一学校内基本安排2 ~ 6名实习生,且组内成员同性别。调查结果如下。

1. 指导教师指导不力

指导教师在这里是专指实习基地指派指导实习生的教师,一般都是置换出来参加“国培”“区培”项目的教师,并颁发有正式聘任书,实习生顶替该教师的岗位,管理该教师的班级,被置换的指导教师在参加“国培”项目前通常会细心地为实习生解答问题,并在经历一个月的培训后回到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心得。在此期间,实习学校会临时指派另一名教师来指导。

提及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专业成长起到多少作用时,请实习生为指导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作用从0到9打分,打分越高作用越大,0代表完全没用,其中4 ~ 5是中性区间。63% 的实习生打分在6 ~ 9之间,也就是说63% 的实习生认为教师指导对自己的专业提高有作用,认为没用的占13% ,认为一般的占23. 9% 。当问及作用不大的原因时,实习生反映参加国培的指导教师只和实习生在国培课程开始前三天左右在实习学校做工作交接,之后国培的两个月里会有一个星期回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学习工作情况,相处时间不多,交流不够。而实习学校里的另一位指导教师是国培老师离开实习学校后临时安排的,他们管理或任课的班级和实习生没有直接联系,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不会表现出太多关注。指导教师不会多次听、评实习生的课,对实习生的备课没有进行针对指导,如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这样在课堂教学里容易出“小问题”的方面更指导不到位。

2. 同伴交流不受青睐

同所实习学校的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的两个月里同吃同住,他们互相帮助、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实习同伴是大部分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遇到困难时首先选择去寻找帮助的人之一。与指导教师相比,实习同伴间相处时间长,而且作为同所高校的同年级学生,身份相同,交流随意。但是,因为相处时间长、交流自由,容易产生纠纷。

请实习生为同伴交流对实习生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实习生认为同伴交流对专业成长有用的占64. 5% ,认为没用的占8. 9% ,认为一般的占26. 6% 。当问及原因时,在访谈的实习生中就有一半人表示和实习同伴有过矛盾,甚至有冷战的经历。许多实习生因为来自不同班,没有生活在一起过,教育实习两个月的相处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一些曾经参加过院系学生会的实习生,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个人能力,对待其他实习生表现出一种“官范儿”,妨碍了实习同伴的交流。教师在其专业实践中大多处于孤立状态,但就教师的发展而言,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并不完全依靠自己,而是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许多的东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们不断地通过交流、分享、讨论、沟通等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共同分享、互相观摩、讨论交流,是实习生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学习方式。

3. 听课评课流于形式

乔伊斯和肖沃斯曾经对两组在职培训教师做对比研究,发现在受训的同时开展听课活动的第一组教师当中75%可以在日常课堂中有效应用所学的理论与技能,不开展此活动的第二组只有15% 的教师有同样表现。这充分地说明了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请实习生为听课评课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最终 认为有用 的学生占71. 1% ,认为没用的学生占8. 9% 。

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实习生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开始是积极的,但由于实习学校一些教师因种种原因,并不乐意有人来听课,所以会婉言拒绝实习生来听课,这严重挫伤了实习生听课的积极性,几次下来实习生就不再主动提出听课的要求了; 加之实习生也害怕教师挑出自己的缺点,心理有所顾忌,因此部分实习生甚至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最少十节听课任务。有的实习生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匆匆听几节课,或者将自己的听课记录和其他实习生互抄。

4. 从教意愿减弱

通过“顶岗置换”,实习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有56% 明显增强 ( 见下表) ,但仍有44% 的师范生从教意愿减弱。

%

师范生从教意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实习生从教意愿淡薄,献身农村小学教育的意识薄弱。这与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许多师范生受当今追求权利的价值观影响,再加上目前教师队伍紧缺的都是农村边远地区,生活环境艰苦,许多师范生虽然读教师教育专业却没打算去农村当教师,宁愿在县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鉴于此,培养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成为高校教师教育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二、提高师范生实习实效性的建议

1. 完善指导体系,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

目前的顶岗置换实习更多地把实习生定位为全职教师,虽然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锻炼机会,看起来像是可以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可实习生毕竟还是学生,还处于学习之中,更多地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由于少了实习必要的观察学习和指导教师的针对性辅导,使得师范生更多的是靠自我摸索、实践,使实习生走了不少弯路,造成实习时间花了,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认为: “教育实习能否发挥教育功效,并不在于其经验时间的长短,而是要问是什么样的经验,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运用这些经验,才可能使经验产生拓展教育智慧与引导合理的实施方法的价值。”实践经验对实习生的成长只是必要,而不是必然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责任,也是实习基地的责任,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构建高校、实习基地、政府三方共同配合的指导体系,整合高校、实习学校、政府三方的人力资源,选派合适的指导员,发挥各方的专长,以求三方形成合力,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严格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另一方面,高校与教育局共建实习支教督导小组,对指导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督导小组要经常深入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指导情况,实习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汇总材料反馈给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共同促进师范生教师素质的提升。

2. 鼓励实习生积极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

实习带队教师要关注实习生的实习情况,鼓励实习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带队教师汇报,及时反馈实习情况。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沟通,请实习学校给予实习生更多学习、观摩、参观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如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会等。实习生观摩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多名教师交流讨论,促发实习生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鼓励实习生向实习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该教师为榜样,学习其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技巧,并经常和实习学校的各位教师对话讨论,吸收多元的教学观点。

3. 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提高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质量,在教育实习开展的一个月前对实习生进行教师职业思想教育与教学技能训练,严把出口关,杜绝形式主义。通过此岗前培训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素养,以实现实习中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师徒合作。

对岗前培训,提几点建议:

( 1) 岗前培训时,加强实习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拟订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研究、备课和作业设计,培养实习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2) 岗前培训时,尽量模拟当前实习地区多数小学的教学环境,以期实习生更快适应实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 3) 岗前培训时,鼓励增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间的听课评课次数,及时发现自身缺陷,交流心得,虚心求教。

调查实习报告 篇5

尽管小学时期的初等教育如此重要,对人生影响极大,可是仍不能被社会引起足够的认识,故此在暑假期间我利用授课之余对土桥小学校教育现状作了初步调查,对学校师资,校舍等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安全等作了重点调查。

土桥职称希望小学地处三七公路约8公里处,是都昌县土塘镇一所无论从教学环境还是教学质量都处于前列的完全小学,03新建校舍,现有在校学生302人,编入从幼稚园到五年级的六个班,现有教师11人,其中国编教师8人,临时代课教师3人,1位教师授课,其余每个班分配两人,校长同样带课。也许这是一些人所难以相信的,但就全镇的小学教育师资配备情况而言还算相当不错的一所。土塘有这样一所小学,开有2到5四个教学班,只有教师5人,其中国编教师3人临时代课教师2人,教师严缺已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普遍的严重问题。土塘其它小学一般编制为:有五个教学法班的分配8位教师3个班的分配5位教师。

分析其原因,大概可能有4点:

1、随着时间推移,原来长时间工作于小学教育一线的教师年事渐高,已达退休年龄。

2、年轻气胜,心浮气燥;年轻的师范类毕业生宁愿到处递简历也不屑于回小学任教。

3薪、金问题,教师工资相对于同一范围内一般处于较低水平,小学教师更是如此,新上岗教师工龄短,工资较年老教师还少,不能满足轻年一代的经济需求,让一些能安心工作的轻年毕业生望而却步。

4、日益增长的求学人数;记得我在这所小学上学时那时总学生数只有103人就这几年人数已经增长了200%,由于教师人数的限制班级也越来越大,这对更凸显教师的紧缺性。

与师资问题一样校舍也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5年的重建,土塘镇的大多数学生已撤离用了几十年的校舍,基本摆脱了的困扰危房。如土桥小学占地约2300平方米,建有一幢教学大楼(两层平顶)和一幢科技教学大楼,科技大楼中开有图书室,并定期开放,仪器室,远程播放室(尚未启用),另有泥地操场,有一个蓝球场,厕所,围墙配备齐全。这种条件在土塘镇小学中已算非常完善的。一般小学也有相对明亮的教学大楼。这些设施的建成一方面得益于教育部门的抚持,一方面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建设基金。

与校舍问题共同组成学生安全问题的还有学生往返学校的路途安全,土桥小学开设了从幼稚园到5年级的课程,而由于教师人数不足,致使离校较远(约1。5公里)的村也没有能力开办低年级小学教育,一些年仅五六岁的小学生也不得不夹杂在步行上学的队伍中,就碧桃湾村的学生而言,上学路线中必须经过河畔,池塘边,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有效的方法来保障学生安全。针对于此土桥小学实行了教师专带队护送学生回家,以杜绝学生回家途中玩水等出现的安全问题。

小学教育近年来在教学硬件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师资等问也已经日显严重,已到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小学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希望在当今过度热心高考,过度关心大学的今天也能够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为小学教育解燃眉之急,为小学教育清障铺路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调查实习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实习行为 带教教师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23-02

临床实习是医学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主要环节。通过临床生产实习,不但可以巩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医疗实践中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认识疾病与防治疾病,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以达到能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诸如考研、就业、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都对临床实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1],医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实习教学任务,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出发,对大五学生在毕业离校前进行了“临床实习行为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在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二、三附院(教学基地)进行临床课程学习的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其实习结束后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实习认知、临床实习行为、学生对教师带教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认知及整体评价等几方面。(2)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基地)的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内、外、妇、儿、社区等)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带教教师对目前医学生实习情况的满意度、教师的带教行为、教师对学生考研和实习的态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等。(3)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1)学生问卷共发出480份,收回453份,剔除无效问卷58份,有效问卷395份,男生100人(25.3%)、女生295人(74.7%),其中在三级医院实习人数为370人(93.7%)、二级医院实习人数为25人(6.3%),考研人数为253人,占总人数的64.1%。

(2)教师问卷共发出250份,收回229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216份,内科系统96人(44.4%)、外科系统74人(34.3%)、妇产科11人(5.1%)、儿科6人(2.8%)、医技13人(6.0%)、其他科室16人(7.4%),其中高级职称68人(31.5%)、中级职称117人(54.2%)、初级职称31人(14.3%)。

2.2 影响实习质量因素

医学生认为影响实习质量因素见表1,教师认为影响实习质量因素见表2。

2.3 医学生对实习的认知、临床实习行为、带教教师情况调查

医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为96.5%。在实习和考研关系中认为实习比考研重要、考研比实习重要、实习和考研可以兼顾的分别为102人(25.8%)、101人(25.6%)和171人(43.3%),87.6%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参加临床实习,54.9%的同学对因考研、病事假耽误的实习能够认真及时回补,69.9%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跟随带教教师一起值班并随叫随到,33.2%的同学会在没有处置时经常离开病房,28.4%的同学对教学管理部门和带教教师的要求存在抵触情绪,学生对教师带教、修改病历、分析病情、解答问题等方面满意度分别为69.6%、63.3%、53.9%和73.4%,学生实习认知与临床实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

2.4 教师的带教行为、对学生考研和实习的态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

91.7%的教师认为自己愿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教师不愿意进行实习带教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工作繁忙(82.4%)和学生因素(66.2%),教师普遍愿意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帮助学生分析病情、解答学生问题、修改病历,91.7%的教师支持学生考研,78.2%的教师认为实习会促进学生考研,73.6%的教师对学生牺牲实习时间进行复习考研的做法不认同,72.7%的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出勤不满意,69.0%的教师认为学生是被动的应付实习、不在乎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3 结论

(1)影响实习质量因素,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不同。学生认为带教教师、实习学生个人、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实习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其次为学生就业、患者因素和考研压力;而教师认为学生的实习态度、考研就业压力是影响实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其次是带教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因素。(2)教师和学生对带教和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度均较好,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实习任务的完成、对临床实习的坚持却不尽人意,同时,学生对临床教师的带教行为综合评价一般,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及实习情况评价也不高。(3)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信-行”不完全一致,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与学生积极、刻苦的临床实习行为呈正相关,但学生会在没有处置时经常离开病房。

4 讨论

影响实习质量因素,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彼此满意度均不高。作为教学两大主体的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多指导、多分析、多纠正,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可见学生和教师之间欠缺互相促进、互相引导的积极性,都是被动的学与教,导致实习教学满意度不高。同时,学生的考研就业因素对实习质量和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较大,所以教学管理部门、临床教研室、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习重要性的宣传及引导,加强实习过程中的阶段考核,并通过病例分析、基本临床理论测试、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使实习和考研形成相互促进、互相提高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现状调查 篇7

关键词:毕业实习,药学专业,调查问卷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未来从事的职业范围很广, 涉及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研究等领域,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为将来就业后顺利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然而药学专业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 找工作、考研复试等问题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了解本校药学院2013届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对毕业实习意义、意向及效果的看法, 为解决实习和就业之间的矛盾, 提高毕业实习效果提出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取整体抽样的方式, 抽取药学院2013届毕业生共80人, 回收73份, 回收率91.25%, 其中药学专业37份, 药物制剂36份。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 (1) 毕业实习的意义, 例如:实习的重要性, 自身能力的提高, 实习的收获。 (2) 毕业实习的意向, 例如:对实习岗位的意向, 对实习模式的意向。 (3) 实习的效果, 对实习的评价及对艰苦实习岗位的态度等内容。共10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3~4个选项, 均为单选题, 见表1。由调查者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 回收73份, 回收率为91%。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器》V1.61录入, 进行统计描述, X2检验。

二、结果

1. 不同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的比较 (见表1) 。

2. 结果。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 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意义和效果是肯定的, 对毕业实习的意向往往与就业联系在一起, 选择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其中药学与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一般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只有关于去艰苦一些的实习岗位的回答, 两个专业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比例低于药学专业 (X2=8.44, 0.01<p<0.05) 。

三、讨论

1. 毕业实习的意义。

本次调查中两个专业认为毕业实习重要的占89.1%, 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毕业实习还是很重视, 认为对自身能力有所提高的占87.7%, 这说明学生在思想上是重视毕业实习的, 愿意参加实践工作, 想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但两个专业的学生没有显著地差别 (p>0.05) , 但是对待找工作, 考研, 国考等事项的时间与实习时间相冲突时, 57.5%的学生选择找工作, 而想要实习的学生仅有6.8%, 调查显示学生还是很想参加实习, 但是遇到对自身利益较大的抉择上, 还是两权相遇取其重。政府部门应把毕业实习时间跟毕业生找工作, 考研的时间错开, 不要扎堆。这样就可以解决毕业实习与就业间的冲突。41.1%的毕业生觉得实习的收获是很多的, 43.8%的毕业生认为实习收获较多, 两专业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说明实践确实能让学生积累经验, 增长知识。

2. 毕业实习的意向。

从调查结果中显示药物制剂的学生较药学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去艰苦一些的岗位 (0.01<p<0.05) , 这主要因为是所学的课程有一些不同, 药物制剂专业多学习了几门课程, 选择性相对多一些, 认为应该去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实习, 要求会变高, 而药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的课程较局限, 在某些方面对实习条件不挑剔。高校应该多了解社会的岗位信息, 然后针对社会需求设计一些课程, 给学生更多的引导。50.7%的学生觉得实习与就业之间的联系一般, 这就是缺乏对社会需求得了解。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 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而67.1%的学生希望在实习的时候就去已签订合同的单位实习, 因为这样就避免了在工作后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 以及省去了试用期。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因为更希望体验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 所以可能与他们的就业意向是一致的。其中34.2%为医院, 比例最高, 因为相对于药厂和医药公司属于企业单位的辛苦和不确定, 而医院是事业单位, 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更稳定。

3. 毕业实习的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实习效果好的占41.1%, 认为实习效果一般的占54.8%, 认为不好的占2.7%, 这说明现在的实习效果还不够好, 其中52.1%的毕业生认为这是与就业压力有关, 实习时间与找工作时间冲突, 这就分散了学生精力, 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去, 使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毕业实习与就业产生了矛盾。认为学校或教师不重视的占13.7%, 因此学校还应在毕业实习的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另外实习模式对实习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习模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降低。其中就有12.3%的毕业生不喜欢现在的实习模式。

调查实习 篇8

关键词:实习护生,急诊实习,中后期,工作倦怠,调查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急、危、多学科、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及医患纠纷易发频发的特点[1]。处在护理实习中后期(3个月以后)的护理实习生不仅需要面对急诊护理中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职业风险,而且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因此心理状态较其他阶段敏感特殊[2]。为了使处于实习中后期在急诊科轮转的护理实习生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处理好就业和实习之间的矛盾,保证急诊科医疗护理安全质量,笔者对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并处于实习中后期的20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实习中后期急诊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200名,所均处于实习中后期(实习3个月以后),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均为全日制实习护生,其中全日制大专92人,全日制本科108人,年龄18~24岁,男性17名,女性183名。

1.2 调查方法

根据刘祥业《职业倦怠自治手册》中的《职业倦怠自测问卷》编成《中后期实习护生在急诊实习工作倦怠自测问卷》,问卷涵盖了“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低”3个方面内容,共20题,由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进行统一解释后发放问卷(分两批次),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评分采用Likert的五点计分法,选择“符合、很大程度上符合、有时符合、很少符合、根本不符合”,分别计5、4、3、2、1分,根据所得分值进行评定:20~35分表示倦怠度很低;36~50分表示倦怠度较低;51~70分表示轻度倦怠;71~90表示分倦怠度较高;90分以上表示倦怠度过高。

2 结果

200名实习护生中,倦怠度很低18人(9.0%),倦怠度较低37人(18.5%),轻度倦怠84人(42.0%),倦怠度较高56人(28.0%),倦怠度过高5人(2.5%)。详见表1。

3 讨论

从调查分析及后期访谈总结来看,导致实习护生在实习中后期产生工作倦怠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压力源的增加。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压力[3,4],进入实习中后期,护生的压力来源主要体现在求职、考研等方面。实习后期频繁的求职面试致使实习过程不连贯,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加之若中后期的轮转科室是专业要求及能力要求均十分高的急诊科,则护生表现出更为焦虑的情绪;而且随着对护理工作的逐步熟悉,护生也开始体验到职业本身所带来的一些压力,如护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问题、护理工作量及收入分配问题、职业暴露及护患、医护方面的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高强度的压力使得尚未毕业的护生感觉处理起来非常吃力,于是出现倦怠、厌烦心理,甚至出现转行以期逃离的心理。②护生自身定位不准确。许多护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也轮转了不少科室,进行的基础护理占比例较高,认为自己已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在重复性操作中易产生厌倦情绪,成就感不足,使积极性下降;随着对临床护理环境的熟悉,实习中后期护生对护士职业的新鲜感也开始降低,不再像刚实习时那样积极主动与热情;在实习中后期许多工作己落实的护生认为反正自己已经签约,在实习单位即使表现差点,也不会影响日后工作,因此导致实习积极性下降;再者,现今医患关系紧张,各类伤医伤护事件频发,而且又是在高风险科室——急诊科轮转,护生担心发生纠纷与差错事故,抱着少做少错的心态,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不足。③带教老师因素。带教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态度,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临床带教老师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多为本科室的护理业务骨干,不仅要完成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还要额外完成带教任务等其他工作,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对实习护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有一部分带教老师刚开始承担带教任务,基本教学理论及教学技巧相对欠缺,未能及时满足护生的求知需求,这也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急诊科多为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其他突发情况也较多,带教老师整个班次均以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及突发情况为主,无暇顾及实习护生,让实习护士缺乏存在感而失去参与的兴趣。再者,受临终患者不良感受的负面影响,急诊死亡病例相对其他临床科室多,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悲伤情绪会影响实习护生的情绪,觉得自己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情绪低落,如护生不能及时调节情绪,将会影响其价值观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叶桂放,周伟敏.13侧急诊医患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1):96-97.

[2]张晓闻.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后期身心状态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64-65.

[3]洪欢,谌晓兰.罗婧.浅谈实习中、后期护生实习兴趣降低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80.

[4]吕翠田,陈玉龙,曾玉净.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04,23(1):7-10.

调查实习 篇9

(一) 弥补国内外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研究的不足

国内对于妇女人身安全与权益一直是个热门问题, 因为妇女这方面是弱势群体。对于实习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少, 而研究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极少, 并且也只限于对临床实习场所的风险, 对于临床实习场所之外的风险没有涉及, 专门关于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研究还没有。并且这些研究明显没有站在学校管理的角度。

国外重视医疗护理人员的风险研究, 他们认为在实习前需对学生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美、英对护理风险防护纳入课程教育, 并进行持续的教育, 美、日、加拿大还在网上提供护理职业风险管理的资源。但也只是临床实习中的风险, 对于临床实习之外的风险也没有提及。

对于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深入, 对于护理女生的人生安全可能也将会有, 但这些都是临床方面的, 目前还看不到临床实习外的研究状况。

(二) 为保障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实习是护理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在校外, 但还是在校生, 处于学校的管理时期内, 本研究为学校对护理女生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 为学校在现实中管理好护理实习女生, 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女生在实习时期的人身安全提供指导。为辅导员管理好护理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提供经验。对护理专业实习女生面临的重点及典型人身安全问题提供经验和借鉴, 比如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及冲突时的对策, 上、下夜班路上的人身安全等等。从学校管理学生的视角, 做好对远离学校的实习生的管理, 预防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免受侵害, 特别是在实习工作场所之外的风险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二、调查的对象

调查的学生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全体护理专业实习女生1104名。

需要说明的是因工作及学生管理原因, 本次同时对2012级全体护理专业实习男生、2012级助产专业两个实习班学生、护理10级五年制两个实习班学生进行调查, 但因课题设计及研究需要, 未将其数据收入。

调查的实习点涵盖学院的40个实习点。除此之外, 调查的还有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医院。

三、调查方法

(一)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于距离学校较近的实习点, 比如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或者实习人数较集中的实习点, 比如黎平县人民医院采取的调查方法。

(二) 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的同时, 我们还会进行访谈, 从而使调查更具有真实性, 与问卷调查互相印证。有的采用个别访谈, 有时开小型座谈会, 进行团体访谈。还时常用方便快捷的电话访谈, 短信访谈。

(三) 网上调查

我们建有实习群, 班集群, 在调查中充分利用互联网, 发放问卷, 回收调查结果, 反馈信息, 交流信息。特别是对较远的外省实习点, 如南宁市中医院, 还有实习人数较少的实习点采用的有效方法。

(四) 实地调查

这主要是对于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的调查, 比如调查车祸原因。

四、调查时间

尽管课题是下半年立项的, 实际上因为实习管理的需要, 我们的调查时间从2014年过6月份实习生开始实习就就已开始, 直到2015年3月份实习结束。

五、调查的内容

(一) 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了32个问题, 涵盖了护理临床实习中医疗器械所伤、病菌传染、辐射、医患冲突及其他人身安全问题的调查, 也涵盖了临床实习场所之外上、下夜班的路上、居住地、交通事故及其他人身安全问题的调查。重点调查医患关系紧张及冲突时人身安全, 上、下夜班路上的人身安全, 实习工作场所之外的风险。

问卷调查具体内容见附件1: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调查问卷。

(二) 其他调查方式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方法的访谈调查、网上调查、实地调查围绕问卷调查内容开展调查的同时, 还对其他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突发性的问题展开调研, 丰富了调查的内容, 补充了细节, 获得了更多的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调查的结果

(一) 问卷调查结果

以各种方式发出问卷调查1104份, 回收1104份。其调查结果详见附件2: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调查问卷统计表 (此处略) 。

(二) 综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 得出如下基本情况

1.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普遍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在对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是否存在人身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中, 971人认为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79人认为不存在, 54人不清楚。用表格展示如下:

问卷调查与我们在访谈调查、网上交流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护理专业实习女生普遍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2.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最大人身安全问题来源首先是实习场所之外的意外事故, 然后是医院临床实习场所。

对于实习女生的最大人身安全重大风险主要来自哪里, 是本次调查的重要目的之一。问卷调查中750名同学认为来自实习场所之外的意外事故, 354名同学认为来自医院临床实习场所。前者的比例远远大于后者。用表格展示如下:

3.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护理实习女生的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具体有哪些调查中, 874名同学认为是交通事故, 926名同学认为是实习中医疗器械所伤、病菌传染、辐射, 794名同学认为是医患冲突, 561名同学认为是其他方面。用表格展示如下:

对于这样的一个多选题, 同学选择时, 各个选项所占比例都很大, 说明重大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4.护理专业实习女生在医院临床实习场所的人身安全的基本情况。

在医院临床实习场所, 被刀剪针及药瓶的碎玻璃片等锐器所伤的同学有929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4.1%, 被其他所伤的有88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 没有受伤的有87人, 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9%。

上班时, 遇到过病人或病人亲友谩骂的有561人,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1%, 肢体冲突暴力的有71人, 占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4%, 以上都没有160人, 占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5%.

5.护理专业实习女生在实习场所之外的人身安全的基本情况。

实习场所之外的护理专业实习女生人身安全问题是本次调查的重点。本次调查同学交通事故的数据如下:

调查同学住宿的地方的风险数据如下:

调查同学在上、下夜班的路上是否感到不安全, 同学的回答数据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感到不安全的同学有885人, 占总数的80%, 没有感到不安全的同学有219人, 占总数的20%。

对于调查“你在上、下夜班的路上, 有过人身安全受侵范的经历”, 其中24名同学遇到过抢劫, 占总数的2.2%, 59名同学遇到过跟踪, 占总数的5.3%, 1021名同学没有遇到过人身安全受侵范, 占总数的92.5%。

(三) 护理专业实习女生的特点调查

1.性别特点。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医疗队伍需要不断地壮大, 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护理专业。在护理专业中, 主要以女学生为主。男生在护理专业中虽然也有报考, 但人数较少。所以在实习中, 大多数的护生为女生, 男护生非常少。女学生在实习阶段, 女学生每个月都要在自己生理期身体不适的时候继续进行大量的工作。

2.行业特点。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实习阶段, 带教老师不放心学生, 担心学生做错事, 所以带教老师在安排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外, 经常会让学生做一些打扫工作, 造成实习内容和教学大纲不符, 学生在某些环节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

3.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20岁左右,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宠溺, 觉得实习很辛苦, 帮助学生向实习医院请假, 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4.安全意识薄弱。学生离开学校, 到医院开始他们新一阶段的学习, 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 对医院的工作方式的不了解, 要逐渐地在陌生环境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因很多实习医院不提供住宿, 学生需要自己租房,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加上要自己承担租房费用。学生往往由于自己的经济情况, 所租的房子居住条件和安全条件较差。

5.工作原因。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 学生要和带教老师一起上夜班, 上下班的时间较晚上班的路程具有不安全性。上班时间有时与患者及其家属与发生冲突的可能。

6.情感原因。女学生正处在情感丰富的年龄阶段, 离开学校, 没有了学校的约束, 加之医院只负责实习女生的教学。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女同学, 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凌驾于工作之上。

7.心理因素。临床的现实性和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 加上有些带教老师不放心学生, 给学生的动手机会少, 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落差感, 医院不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无暇顾及到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生容易在实习阶段出现行为偏差。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调查 篇10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习,调查

毕业前实习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在这一段时间里, 毕业生尝试接触和了解社会,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实习时间的长短、实习基地的管理安排、基地老师的指导等等对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我校2005级预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了解其实习状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今后改进毕业实习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采用自制问卷对我校2005级预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问题除涉及学生基本情况外, 还包括学生对实习单位安排、管理、指导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1.2 统计分析

收回的问卷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录入和分析, 统计分析主要为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我校2005级共有预防专业毕业生60名, 其中男生28名, 女生32名。在市级及以下疾控中心实习的55名, 占91.7%;38名学生的实习单位由学校安排, 22名为自己联系;所有学生中有5名中途要求调换实习单位。

2.2 实习单位管理情况

60名学生中, 实习单位给安排指导教师的有41名, 占68.3%, 没有安排指导教师的有19名, 占31.7%。大多数实习单位给予了学生锻炼的机会, 60名学生中忙碌13名, 占21.7%;工作量适中的37名, 占61.7%;有事可做的学生总计占83.4%, 仅有16.6%的学生在单位无事可做。

2.3 实习评价

对于实习时间, 认为长短适中者30名, 占50.0%。对实习单位的评价上很满意的11名, 占18.3%;满意的31名, 占51.7%;学生对实习单位很满意和满意的占总人数70.0%。感觉一般的17名, 占28.3%;不满意的1名, 占1.7%;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占总人数30.0%。15名学生感觉实习收获很大, 占25.0%;29名感觉实习收获较大, 占48.3%;感觉收获很大和较大的占总人数的73.3%。感觉一般15名, 占25.0%;没有收获的1名, 占1.7%;感觉收获不大和没有的占总人数的26.7%。认为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应用较多的学生仅占16.7% (10名) ;70.0% (42名) 的学生感觉理论知识应用不多但与实习有联系;13.3% (8名) 学生认为理论知识与实习脱节。

2.4 指导老师评价

2.4.1 学生对实习单位老师论文指导的评价。

21.7%的学生觉得实习单位老师能主动指导其论文, 65.0%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老师需要请教才指导论文, 13.3%的学生觉得实习单位老师对其论文不关心, 也不做指导。有指定带习老师的学生, 反映其论文得到指导的占90.2%, 高于无指定带习老师的学生 (78.9%) 。见表1。

2.4.2 学生对实习单位老师的总体评价。

70.0%的学生对实习单位老师的评价为满意或很满意, 30.0%的学生对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有指定指导老师的学生满意度 (75.6%) 高于无指定指导教师者 (57.9%) 。见表2。

3 讨论

作为预防专业的学生, 大学期间课程安排较为紧张, 实践相对较少, 毕业前半年的专业实习是其接触实际工作、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60名应届毕业生专业生产实习的调查, 发现大约70%的学生对实习单位、实习的收获较为满意, 约30%学生则不太满意, 分析其原因如下。

3.1 实习基地的选择

实习基地开展业务的多寡与其所处的地域、行政区划等多个因素都有关联。有些实习基地规模小, 开展业务少, 没有或只有极少的事情安排给学生做, 这就使得学生在实习中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调查发现, 16.6%的学生在实习中无事可做, 仅有21.7%的学生事情较多。另外, 尽管绝大多数基地都对学生进行考勤管理, 但不同的基地在对实习生的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差别。部分基地没有为实习生安排指定的指导教师, 这也对学生的实习造成影响。因此, 教师应该听取毕业生对实习基地的反馈, 并主动收集相关信息, 筛选出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好处的优质实习基地以便能提供给下届毕业生。对于存在问题的基地, 尝试通过与其主管领导沟通解决。

3.2 指定指导老师

基地为实习生指定指导老师尤为重要。基地为学生指定指导老师, 其作用不仅体现在论文指导上, 也体现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这种固定的师生关系, 将实习生与单位员工一一对应起来, 既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 同时, 也可以避免出现实习生遇到问题时无人可问的情况。调查发现, 约2/3的学生有指定的指导老师, 这部分学生接受论文指导的比例较高, 相应的, 他们的满意度也较高。同时也看到, 还有约1/3的学生没有安排指定的指导老师, 这是实习基地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3.3 理论联系实际

调查发现, 超过80%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没有用或用处不大。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实习生在基地所接触的工作多为一些基础的、事务性工作, 涉及学生的文字功底以及办公软件的使用, 而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另一个原因是教师课堂授课与实际工作脱节[1]。教授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一般没有在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所工作的经历, 他们脱离公共卫生一线工作, 讲授重点可能偏离实际应用, 如某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50多名教师中仅有3名具有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经历[2]。因此, 应该努力创造机会让高校老师到生产基地学习、体验, 搞清楚毕业生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能力, 从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力推行教学改革, 教学的过程既要传授知识, 更要传授技能, 理论要能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莫宝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J)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 2007, 27 (6) :12-14.

调查实习 篇11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本科;激励;需求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62-02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朝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1]。护理本科带教老师只有了解护生的需求,并按基本需求去实现对她们的教育与激励,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其主体学习作用。本文以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的激励需求认知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进行护理本科带教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某高校2008级的本科护生中随机抽取50人,均为实习结束后的在校毕业生,修完全部护理本科教育教程,女,年龄为20~24岁,平均22.06±0.84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为护生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实习医院、来源地、是否独生子女、跟班情况、学习目的等。B部分为激励总装调查7个测评类别,20个项目(表1),要求护生按其需求程度给予评分,其中“不需要”1分,“无所谓”2分,“需要”3分,“非常需要”4分。采用无名自填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96.15%。

1.2.2 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及T检验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心理需求情况(见表2)

2.2 本科护生对各项激励需求的评分情况(见表3)

2.3 不同背景本科护生对各类激励需求评分情况(见表4)

表4显示 不同背景的本科护生对7类激励需求差别不显著(P>0.05)

3 讨论

3.1 外在激励

3.1.1 重视本科护生心理和自我实现两方面的需求

本研究中,本科护生的7类需求项目都在3分以上,均达较需要水平,护生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上,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她们的需求是多维护的全方位的[2]。在7类激励需求中,依需求程度将护生各项需求进行排序,发现护生将爱与归属、自尊与自重及自我实现高高层次的需求排位较前,尤其是爱与归属中“带教老师对学生热情、关心、态度好”这一项“非常需要”为43人,占86%,这与马斯洛的基本观点中的高能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满足的愿望更强烈相吻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发展,强调教育者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护生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爱护关心,尊重和理解护生,了解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需求,给予最大的满足,激励她们学习热情,充分的挥她们的才能,体现个把的价值。

3.1.2 激励措施特色化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本科护理已成为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是护理队伍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类激励需求评分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对高层次的需求评分最高,这与临床护理人员对环境、物质利益和报酬的需要有所不同[2]。这可能是一方面她们对高层次需求满足较少,另一方面对她们的期望值较高,因而造成对这方面需求更高。传统观念使人们认为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辅助部分,护理专业是简单操作技术,缺少理论深度,护理高等教育名不符实等等[3]。而大部分护生尚未步入社会,对现实生活太理想化,使得她们在临床实习工作中感觉得不到并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得不到满足。由此,提示本科护生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护生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采取特殊的激励措施,经常与她们沟通,充分信任,支持和鼓励她们大胆开展工作,有善于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帮助护生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自我需要的关系,而不是机械的给予满足护生知识方面的需求。

3.1.3 加强本科护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因热爱护理专业学习的占0%,满足父母意愿占4%,满足自我生存需求的占62%,其它占34%。这表明大多数本科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缺乏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信念,对于专业的学习十分不利。这就要求教师在带教管理中,结合本科护生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价值观教育的内贯穿在整个临床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把护士的高尚情操融入其中,耐心劝导,采用榜样激励的作用,使护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加强对护理专业的理解,确立理想和信念,热爱病人生命,在学习和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到职业责任和社会价值,起到认知与情感互激,学习与态度互动效果。

3.2 内在激励

3.2.1 制定计划,确立目标

随着一批高护人才的涌现,如何摆脱世人单纯地认为护理人员只是机械的操作者的观念,如何充分实现自我,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便成为带教老师及学生自己应积极解决的问题。作为护理毕业生,从各类激励需求的评分中,可以看出她们对各激励需求评分均较高,尤其是心理和自我实现这两方面的需求。这些指标充分显示作为高护生本身,更加应注重自我身心和培养,更加应懂得如何从自身出发,制定合理的计划,确立正确的目标激励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计划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新的任务来制定的。它是一个创造性活动。有了计划,便可以督促自我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从一个被动的执行变为主动行动者,并达到最终实现自我的目标。

3.2.2榜样激励

从调查结果可知,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占62%,这充分说明护理毕业生专业素质跟不上。普遍缺乏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缺乏对专业价值及专业信息的正确理解。这些将导致护理人员最终难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护生自身的努力。不断的主动地加强自身专业质的培养,学习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与一些专素质较高,成绩优异的同学沟通,充分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最终使护理价值体现变为护生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芳娥等.教学双方对实习护生需求认知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119.

[2] 曾铁英等.护理人员激励需求的调查研究.护理学杂志,2003,18(6):409.

调查实习 篇12

Nunan指出,教师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输入的主要来源。国内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很多学者,如Sinclair&Coulthard、Pica&Long、Chaudron、Cook、赵晓红、周星、周韵、胡学文、何安平、胡青秋等,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极少有针对实习教师话语的研究,无法了解实习教师在英语课堂话语的特征以及在课堂话语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实习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 研究设计

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教师话语的特点,找出实习教师话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分析教师话语的特点:话语量、母语在教师话语量所占的比例、讲解时间在教师话语量所占比例以及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参与本研究的五名英语实习教师来自云南师范大学,于昆明市呈贡县斗南中学实习。

2 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实验研究(Experiment study)、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和自然调查(naturalistic inquiry)(Allwright&Bailey 1991),而本研究采用了自然调查的方法。为了了解实习教师课堂上的真实情况,本文采用了课堂录音和访谈的研究手段。

3 结果与讨论

3.1 教师话语量

根据录音,我们对五名实习教师的五节课中的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在一节课(45分钟)中所占用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注:TTT:教师话语所占时间STT:学生话语所占时间OAT:其他教学活动所占时间

表1的数据表明,在所观察的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话语占据课堂时间的53%到77%,说明教师话语仍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极大地减少了学生使用目标语的机会。我们知道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但是在所观察的课堂教师话语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对于学生而言没有足够的目标语输入,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此外,可以看出该校实习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权威者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考核者、评价者、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和课堂活动的主宰者。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知识的能力。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师模式是背道而驰的。说明实习教师虽然接受的是最先进的教学理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使用。

3.2 母语使用情况分析

在英语课堂上,母语与英语的使用比例一直备受争议,所调查对象的英语与母语所占比例统计结果见表2。

表2中的数据表明,五位实习教师的母语使用比例分别是81%、65%、54%、78%和79%。这说明在英语课堂上,实习教师在课堂上未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英语输入。不少学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尽量使用英文,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许多研究发现,外语教师目标语的使用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Cook Vivian(2001)认为,对于外语初级学习者来说,应减少课堂上母语的使用,以免学习者对母语产生依赖。Chaudron(1988)曾指出:“在外语课堂中,外语能力培养的营造条件之一就是教师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而好的外语学习环境的营造条件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目标与输入。这并不意味着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不应该出现。Van Lier(1995)认为,外语教师使用第一语言会为学习者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输入,从而有利于学习者对于外语的学习。Turnbull(2001)也表示第一语言的适当使用会为外语学习者的内化过程提供帮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母语,作为帮助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辅助手段。

3.3 讲解知识占总话语量的比例

所调查的课堂教师的基本模式普遍采用了PPP模式。PPP分别代表“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套模式成为实习教师主要采取的模式。在PPT模式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是所有课堂教学程序的决定者和主要执行者。因为,教学就被视为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扮演信息提供者。Richards(1994)指出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课堂交际。在PPP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必然采用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向交际形式。因此,讲解课堂和语言知识的时间以及在教师话语总量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3。

表3结果表明实习教师讲解时间的平均比例是45.3%,这一结果说明教师仍然只是单一的讲授者,实习教师在所调查的课堂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交际形式变化不大,教师仍然只是扮演着讲授者,与学习者进行单向交际。Prodromou(1991)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归纳为:管理者、示范者、监控者、辅导者、信息提供者和促进者。与学生的单向交际说明实习教师扮演的只是权威者和讲授者。学习者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的交际,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能促进学生的输出以及其交际能力的培养。

3.4 课堂管理的教师话语

课堂管理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众所周知,建立有效课堂环境是建立有效课堂管理的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有效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而现代课堂管理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建立起一整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从而为学生的持久发展提供必须的条件。但对于实习教师,课堂管理无疑是他们面临的难题,在所调查的课堂,其中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如下:

(1)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教师能够发挥其领导者的作用,主导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学任务完成的进度;学生能够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则这节课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成果。

(2)课堂的管理跨度。课堂管理的跨度即班级的学生规模。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管理上的难度越大。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学生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手段。

(4)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对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既关系到课堂秩序,又影响教师的教学威信,对教师以后课堂教学管理的效力产生连带影响。

(5)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情。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直接作用。因此,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说话要清晰准确、有力鲜明、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节奏、停顿等)、动作和表情来组织教学。

有效的课堂管理与明确的教学目标、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有效的互动是分不开的。实习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受指导教师影响等一系列因素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4 结语

本研究表明,教师应减少教师话语量,给学习者足够的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合理适当地使用母语,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接触目标语,促进其语言习得;调整其教师角色,现代的教师不再只是单一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示范者、管理者、监控者、辅导者、信息提供者和促进者;有效的互动能够促进课堂管理,改变单向的交际形式。

参考文献

[1]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界,1998.

上一篇: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下一篇:小型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