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2024-10-06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共9篇)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1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及现存的问题, 并从公平与效益的角度讨论了如何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鼓励预防与早期发现疾病, 形成良性成本控制机制, 提升保障服务的反应性, 引入群体购买机制和强调公开、反馈与参与。

关键词:公平,效益,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与农村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对于统筹城乡和社会经济发展, 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发展

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因地制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回顾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可把其发展过程总结为四个重要阶段, 即萌芽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迂回阶段和新型阶段。我国农民的健康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陕甘宁边区1938年创办的保健药社和1939年的卫生合作社, 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后期社办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低潮[1], 这是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起步阶段。1965年6月, 毛泽东同志做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地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 同年9月21日, 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1968年, 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发了湖北省长阳县乐阳人民公社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 称赞“合作医疗好”。从此, 合作医疗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且达到高潮。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迂回阶段大致从1982年到2002年, 在这期间, 由于合作医疗被看作是“左”的产物, 从而大家对合作医疗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农村合作医疗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而纷纷瓦解,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 农村合作医疗又有回暖之势。2002年10月, 中央政府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逐步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并要求到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我国农村居民, 同时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包括明确农村公共卫生责任、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和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些措施标志着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步入新型阶段。

2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问题思考

2.1 公平性问题

消除贫困, 实现社会公平是当今国际性的话题。WHO认为, 卫生健康领域中的公平意味着生存机会的分配应该以需要为导向, 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或收入差异;应该是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而不是分摊不可避免的不幸和健康权利的损失。具体而言, 卫生健康公平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健康公平, 可以理解为一种结果公平, 即公平最终应表现为人群健康状况的基本相似。二是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 即保障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三是实际服务利用公平, 即公平表现为具有相同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医疗服务。四是筹资公平, 指按照支付能力的大小支付医疗费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卫生服务业绩进行了评估, 并发表各国排序结果, 中国在卫生资源提供的公平性上, 排在第188位, 在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中排列倒数第4名。从这以后, 对中国卫生资源的公平性方面的探讨就从未停止。

以上述讨论为基础, 对照检查我国现有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其不公平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健康不公平性, 对健康公平性的研究和探讨是卫生和医疗保障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上, 一些研究已经摆脱纯粹理论分析的局限, 利用基尼系数、集中系数、Atkinson指标等不平等度量指标对一些国家健康公平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2]。我国的健康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健康不公平性,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 而城乡医疗筹资和供给的不公平则导致了城乡健康的不公平。

二是卫生筹资的不公平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不公平性主要因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很难确定, 并且由于当前农民的就业形式以及收入渠道是多样化的, 因此对其测算也相当复杂, 可操作性差。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要按照不同收入状况实行不同的筹资标准和补贴, 很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较多的寻租空间, 从而造成新的不公平。而且,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自愿参加, 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 高收入者不愿参加, 而低收入者大量涌入, 易导致收不抵支。

三是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 不同经济阶层中农民受益的程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高于经济收入水平低的家庭。对此, 要确保贫困农民的受益, 不仅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给不同经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的减免受益程度, 还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自费负担情况。如果共付率过高, 导致贫困的参保者仍然由于高昂的共付医疗费用而无法利用医疗服务, 最终导致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

四是医疗费用补偿的不公平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 而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涉及更多的社会成员, 一些大病所涉及的人员数量则较少, 致使受益面窄, 部分农民患的虽然是常见病、慢性病等可仍旧花费很大, 却可能因为不属大病范围, 无法得到高额报销, 所以虽然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 但由于花费巨额医药费, 家庭仍十分贫困。这对不同的参保个体是不公平的。

2.2 效益问题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中效益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益问题方面。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农民反映对实施方案及时调整。农民基本医疗服务利用得到改善, 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尽管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就医经济压力, 但同时也存在着效益性不高的问题。有学者对江苏、吉林、湖北和云南4省的7个县的14个乡的1 648户 (5 618人) 农户开展的家庭卫生服务调查显示:278个住院病人中有76%的家庭因支付住院费用导致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 但经过新农合住院费用补偿后, 只有大约10%的家庭防止了因病致贫。说明在当时的筹资水平下, 新农合制度防止因病致贫的作用是很有限的[3]。在医疗救助制度方面, 由于目前大多数地区医疗救助方式沿用了民政救济工作方式, 即根据可用救助金额和需救助的人数来确定发放救助金额, 这样使得医疗救助的及时性不够。即使制定了救助比例, 也是受救助的对象就医后凭发票报销, 最后能享受到救助金的多数是那些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这样的救助方式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原则是有矛盾的。

3 对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议

3.1 鼓励预防与早期发现疾病

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升农民健康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行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疾病, 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大多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改进生活方式, 80%的心脏病、中风、Ⅱ型糖尿病, 40%以上的癌症都能预防[4]。加强疾病的预防与早期发现工作, 能大大降低新农合资金利用率, 使其在保大病方面发挥更积极地作用。很多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国家, 都将医疗保险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了“以健康为中心”, 将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纳入了医疗保险范畴。所以在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时, 应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和治疗, 将其费用划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畴里。

3.2 形成良性成本控制机制

在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时, 鼓励良性成本控制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从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 就存在着诱导需求的问题。在医疗提供者方面, 供方为使自身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 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存在变相涨价、提供不必要的服务和过度提供服务等诱导需求行为, 截留病人以及诸如虚开发票、记空帐、不符合标准的病人收住院、人证不符、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在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时, 这些行为都是不和谐的因素。加强良性成本控制机制重中之重在于对基金和医疗供需方的监管。

3.3 提升保障服务的反应性

反应性强调的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和不被剥夺。世界卫生组织测量的反应性分为两个部分:人的尊严和以顾客为中心, 这正是人本思想在卫生领域的运用。农村卫生服务要以人本思想来指导实践, 从机构的位置、布局和建筑设计都要体现这种思想, 对病人的救治, 不是简单的用药就能解决的, 他们更多的需要是一种人文关怀, 情感照顾。坚持尊重患者尊严和以顾客为中心是强调保障服务反应性的重点。服务的反应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信心, 因此提升保障服务的反应性也是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3.4 引入群体购买与预付机制

无论是农村医疗保障、医疗救助还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都是通过政府集中购买卫生服务来实现的。由于医疗需方与供方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 通过引入群体购买机制能满足对较大风险的分担机制, 体现了公平性原则。实行预付机制, 不仅能减轻患病农民的就医垫资压力, 而且定点医疗机构将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效率。

3.5 保证信息畅通, 强调公开、反馈与参与

强调公开、反馈与参与, 必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医疗救助基金和农村公共卫生基金的监管工作, 保证参加农民的知情、反馈和监督权利, 保证基金公开、公平、公正、合理使用。同时把纪检监察的专业监督、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基金的安全健康运行。其中, 保证信息的畅通是强调公开、反馈和参与的基础, 加强农村卫生信息建设将是完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朝峰, 胡兵, 赵海强.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 20 (1) :26.

[2]杨红燕.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研究[J].财经科学, 2007, (3) :70.

[3]胡善联.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 (27) :26-27.

[4]张璐, 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 14 (1) :1.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2

文章较早地对农村养老相关问题做了研究:从意义、现行实践模式、基本原则、面临问题及对策展开了讨论。特别是面临问题及对策那一块,可以作为比较重点的参考。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湖北社会科学2002)

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文章解释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含义、原因、特征、并对其做了评析。分析透彻,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农村保障的思考都有启示作用,启示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农地更多地表现为社会保障功能,但农地在农民基本生活、养老和医疗各方面的保障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农户家庭,其土地保障能力存在差别。有相当大比重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单纯依靠土地获得家庭收入的农户,土地无法对其提供充足的保障。

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评析

从以上章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农地表现出来的社会保障功能是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以家庭占有为实现形式,表现为平均分配农地资源。平均配置农地制度下的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有效替代。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之所以能够成为农地的主要功能,且从传统土地集体经营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关键在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农村社会公平稳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形式和土地保障能力在贫富农户之间的差异,在土地资源配置、土地收益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5.2.1 积极作用

(1)自土地公有制开始,无论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家庭承包时期,土地一直维持农民基本生计,这也说明了土地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虽然均分土地在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要付出生产效率的代价,农民仍然选择这样的一种土地制度证明了这种制度的可行性。经验研究证明这种好处就在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2)土地保障功能得以前所未有的发挥,解决了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土地是一种“廉价的”生产资料,即便使之与受训练极少的劳动力组合在一起,也能够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食品。因此,福利化农地的保障功能,加上家庭储蓄等其他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免于不利因素的冲击,这对那些家庭贫困或没有能力挣取非农收入的人们来说尤其重要。

(3)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强化了社会的稳定。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的退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增强其抵御非农就业风险的能力,也保证了不至于因多数农民无从就业而妨碍社会稳定。

(4)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所依托的带有社区性质的均田制的土地制度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案。它避免了全社会范围内因为土地再分配而引起的效率损失,并且它并不排斥土地的再交易,亦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土地的调整虽然影响农民投资的积极性,但这种副作用被土地社会保障功能所带来的长期效率贡献部分或全部抵消

(5)土地发挥社会保障功能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和收入增长。以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迁移率,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利于趋向大城市流动、追求更高的现金收入,进而提高整个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5.2.2 消极作用

(1)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利于土地效率的提高。目前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其他资源都没有

得到有效的配置,按照生产力实际状况,每个农村劳动力可耕种 15 亩土地,而被调查的山东省劳均土地仅有 2.51 亩。此外,均田制、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形式不利于农业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投入的加大。首先,土地分户经营,不利于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现代大型的农业机械和良种的推广;其次,由于获利空间小,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2)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规模效益低,土地对农民仅具有维持意义,并使农村长期贫困、贫富分化。虽然目前的土地制度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土地保障是一种低水平的保障,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不可能解决农民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小规模土地经营的获利空间极其有限,单纯的种养业无法使农民致富。由于农村缺乏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对来自外界的风险束手无策。一方面农民惧怕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农民受生产要素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影响巨大。由于土地经济功能逐渐下降,一些农村返贫现象严重。

(3)以土地作为农民的保障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1993年“土地承包期限延长 30 年”政策目的是稳定土地的承包期限,增加农民对土地的长期认同感,从而提高对土地的长期性投入,以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但是,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载体,根据农村人口的变动情况对承包经营土地频繁地进行调整也就成了难以避免的现象。土地的保障功能要求土地随人口的变化应有相应调整,不仅稳定的承包土地这一目标未能实现,而且不利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利于土地质量的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和收益归属期限的不确定,意味着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投入要取得足够的收益回报缺乏保障,因而使经营土地的农民难以形成对自己承包土地的长期认同感。从农户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承包土地非但不进行长期性投资甚至采取掠夺式经营也就成了符合“理性”的选择。

(4)以土地作为农民的保障不利于土地合理流转和合理配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业劳动力无法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也比较落后,土地便成为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和重要社会保障,使得农民对土地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导致土地流转十分困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虽然农业收入对当地农民已经不十分重要,但由于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未能消除,加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以合理价格转让,打击了农民对土地流转供给的积极性,农民宁愿抛荒土地,也不愿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从而在农村中就会出现“土地短缺和土地闲置”并存,“土地利用不足和过渡利用”并存的情况。

(5)以土地作为农民的保障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有效建立。在人民公社和集体化时期,农民切实地享受到集体所有制下的社会保障的实惠,然而,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农村保障又退回到了家庭。土地阻碍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原因:一是土地成了农村稳定的调节器和农村居民的生存保障的重要防线,土地成了缓解农村危机的缓冲器,导致国家宏观战略重心的倾斜;造成了政府对农村问题重视不够,对农村社保的财政投入极少。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起主导作用,而目前中国农村的状况无疑会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紧迫性。二是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低,无力自己投保商业性保险。

综上所述,土地社会保障功能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失业保障和为相当比重的农民提供日常生活、养老和医疗保障。这种保障功能通过土地均分能够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对保障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保障农民收入多元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应该看到,目前均田制的土地配置方式严重影响了土地的产出效率,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土地流转,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仅能为农民提供基本温饱,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能完全依靠土地保障家庭生活

城乡二元结构改革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城镇化、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近些年来,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表现出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目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1)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先后经历了起步、调整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见表 6.1)。1978~1988年为起步阶段,城市数量增加 241 座,小城镇增加 7436 座,1988 年的城市数量、小城镇数量分别是 1978 年的 2.25 倍、4.42 倍。城镇人口由 17245万增加到 28661 万,城镇人口比例由 17.97%提高到 25.81%,年均上升 0.79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村城镇化进展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城市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制改革。1988~1991年为调整阶段,城市年均增长 14 座,小城镇年均增长 233.3 座,大大低于前一阶段的水平,城镇化水平由 25.81%上升到 26.37%,年均仅增长 0.19个百分点,低于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甚至低于 1949~1978 年年均增加0.25 个百分点的水平。1991~2004 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建设得到重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都促进了城市发展,城镇化率年均增加 1.16 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新增小城镇数量高于第一阶段。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城镇化是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有利于扩大需求,缓解农村人口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城镇化的推进可以有效带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从而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2)户籍制度改革循序渐进。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长期运行,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刚性,因此改革户籍制度现状也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若干法规条例,放宽城镇户籍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1984 年国务院规定“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1997 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农村户口的人员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在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后居住已满两年的,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01 年 5 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该文件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户口迁移到小城镇的条件,将城乡户籍迁移改革的审批权限下放给各地政府,因而各地政府也就拥有了一定的改革主动权。随后,各省市户籍制度改革都开始启动,2005 年10 月 27 日,公安部发布消息“目前全国已有山东、辽宁、福建等 11 个省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工作,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成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1997 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原则和出资方式。《通知》指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举办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量力、因地制宜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2004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进行试点工作。作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方面,1991年 1 月,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负责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并在山东、上海等地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试点。到 1995 年山东省有 1600 多万农村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积累保险基金 13 亿元,其中烟台市 13 个县(市、区)的 197 个乡镇全部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积累基金近4亿元。上海市有 85 万农村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占应参加保险对象的65%,积累基金 2.3 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有条件的农村逐步推开。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要求“由劳动保障部牵头,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研究提出实施意见”为农村养老保险逐步在全国范围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另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我国东南沿海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起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与城镇化论析

文章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对城镇化的阻碍作用,并提出了、城镇化视域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原则,没有提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但这篇文章与本人观点相近,有着同样的思考。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开始,到农村的社会保障,慢慢的看,整个人的视野开始清晰起来,这几个本质上都是一个土地与城市化的问题。而最核心的问题的社会保障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2003)

文章具体分析了实行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深刻的见解和实际意义。根据发达农村地区与落后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鼓励发展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很具可行性。可作这方面的重点参考。

论非均衡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06)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入手,更加深入地探讨和论述了建立非均衡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也根据发达农村地区与落后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鼓励发展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很具可行性。对上文有所深化和补充。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是作者看了王洪春教授和汪雷教授合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的专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新的机遇与挑战》的一些感想。文章对我的启示是: 中国农村养老的矛盾(经济水平的落后与建立社保的要求)

现在的农村社保新突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快速推广、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大规模实施,已经成为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突破口。中央决定,对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夫妻,每人每年奖励600元,从年满60周岁开始领取,直至死亡。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经验、财政、共识)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当采取合作社的模式

资产建设型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55-02

一、低保相关概念

“农村低保户”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的简称,它一般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已经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家庭。所谓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稳定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从1994年在山西省民政局在阳泉市开始试点,到现在农村低保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例如保障人数增加、保障金标准提高等。

二、低保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东部发达省份,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90年代末,我国的部分地区逐步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2年山西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后,我们经过了15年的艰苦探索,于2007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并且于2007年7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这样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就在全国正式建立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历史举措,同时解开了法制建设层面的新篇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全面投身到最低社会保障的建设中,广大劳苦人民的生活将得到基本的保障。通知下发后,2007年底,我国的31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都纷纷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1 407.7万户3 100.9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范围,全年投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5.6亿元,全年人均保障标准为1 032元,月人均补差30.8元。在以后的实践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走入到一个新阶段,对农村的贫困问题,做出了有效的解决。

总体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框架基本确立,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组织机构基本形成、人员队伍陆续到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贫困线下的人民生活起到最基础的保障,对解决贫困问题意义重大。

首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大了保障的力度,构筑了农村最后一道安全网。维持基本生活是社会救助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即是对贫困主体提供衣、食、住、行等必需的生活条件,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对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下的贫困群体实施救助,让每个贫困人口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也就是维护了农民作为公民,他们所应当享有的基本的生存权利,就这一点,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缩小了贫困差距,缓解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对消除不安定因素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的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对于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邓小平曾指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1]。只有社会稳定了,经济和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要稳定,农村首先要得以稳定,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受到广泛的关注,所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个安定稳定的基础。

最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张秀兰和顾昕教授认为,从国际背景下审视目前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国以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所建立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框架上已经同发达国家接轨,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无疑取得了领先地位。”[2]当前,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构成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框架的主体。在这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把它建设好,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好的建设奠定了根基。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存的问题

2007年至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论在规范化程度还是在保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它全国建制时间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

1.难以准确界定低保对象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原则上以农村全体特困居民为对象,凡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特困农民都应得到保障。包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赡)养义务人或无法定扶(赡)养义务人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因疾病、残疾或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特困的人。有的地方甚至还规定,由于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各种非正常原因导致家庭困难的不能列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可见低保对象的类别很多。在此基础上,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来源也十分复杂,计算保障农户的家庭收入并不容易,特别是其土地与家庭养殖业之外的收入很难确定,运用统计测算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费时费力而且结果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审定保障对象是非常复杂、细致重要的工作,然而在现实中,“人情保”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就更加难以准确界定低保对象。

2.立法的滞后

目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还不能令人满意。各地虽然颁布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大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至今,全国性的《社会救济法》迟迟没有出台,还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法规。立法的滞后,造成了社会救济管理上的不规范,救济对象把握不准、救济标准高低不一、救助经费分配不公等现象时有发生。

3.保障标准偏低、保障范围较小、实际覆盖面有限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总体来看将保障标准压得很低。在现行物价水平下,难以有效地保障这些对象的基本生活,很多农村低保对象生活境况依然很艰难。再次,很多地方由于资金的有限,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不是“量体裁衣”而是“量布裁衣”,根据经费来制定低保标准和保障的人数,没有进行科学的测算,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根据当地贫困农民的具体情况作出准据的标准制定。这些就导致了低保保障范围较小和低保覆盖面的有限。

4.关于保障资金存在的问题

明确而又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条件,保障资金没有落实,制度订得再好也难以实施,保障对象就得不到实际好处。由于中央财政目前没有设立该项资金的专项预算科目,在实施中,都是由地方财政主要是市、县、乡、村四级按比例分担,那么在资金筹集中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和村集体财力都比较强,需要救助的人数也不是太多,救助资金和物资基本能到位。但在经济不发达和落后地区,地方财政困难,保障资金的筹集和到位十分困难,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贫困人口越多,救济面越大,需要的资金越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5.低保实施中存在的监督约束问题

“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在农村低保制度的推行中屡见不鲜。部分农村居民为了领取保障金,瞒报财产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来争取领取低保的名额。导致农村低保制度养了一些懒汉,没有切实落到实处。一方面由于现行的低保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让懒汉钻了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在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淡薄,在面对确定低保对象有失公允的状况下,往往采取默默忍受的态度。这些因素就阻碍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健康、有序的实施,归其原因,还在于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实施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环境。

五、完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1.准确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健全农村低保的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低保标准;增加低保资金投入

审定保障对象是十分复杂的,准确到位的确定低保对象,才能将政府财力保障落到实处,因此应该建立一套准确统计和测算农民家庭年收入的方法。可以将农民的家庭收入细分为:种植收入、养殖业收入、加工业收入、各种劳务收入、各类救济补助、接受的抚养费、赡养费和义务兵优待金等其他收入,然后分类进行统计测算,规范公正的确定低保对象,并辅之以村民大会的评议监督,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保证这项工作健康的进行。

2.健全农村低保的法律法规

我国农村低保立法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法规体系 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要加强立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管理逐步全面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之中,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加强农村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执法的能力,在法律的范围内,避免“人情保”“关系保”现象的发生。

3.合理制定低保标准

我国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个地方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不能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应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测算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的调整标准,切实维持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调整标准,首先要根据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和物价水平的变化,确立合理的标准,同时扩大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在救济的同时,关注农民的自救,做好“输血”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以低保制度为跳板,切实解决农民中存在的贫困问题。

4.增加低保资金投入

资金是保障,没有必要的资金,社会救助工作就不可能开展起来。农村最低保障制度之所以在这短短几年内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制度,其关键在于中央政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视与承诺,中央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介入。同时,由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仅仅是建制初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水平还很低,所以国家的财政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支持,为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的资金保证。同时,可以考虑在县级以上政府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调剂金,倾斜投入经济落后、集体财力不足、救济人口较多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2]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EB/OL].http://www.doc88.

com/p-093900481361.html,[2006-0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资研究 篇4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筹措现状

2007年7月11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根据保障对象人数等提出资金需求, 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一般认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主要筹资责任在于政府, 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而课题组通过研究回收的调查问卷发现, 鉴于各地的经济水平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际情况的差别, 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资金筹集方式:

(一) 由省、市、县财政共同承担。

江西省以省级安排为主、县级配套为辅的原则, 省、县两级按照8∶2的比例筹集资金。

(二) 由市、县以下财政分担。

重庆市沙坪坝区选择此种模式,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区财政和各镇财政分级负担, 区财政负担70%, 镇财政负担30%。

(三) 由市、县、乡镇共同承担, 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补助。

黑龙江省根据各地财力情况, 分别给予65%、75%、85%三个档次的补助, 21个国家及省级以上的贫困县享受85%最高比例补助。

目前, 各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覆盖2,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2007年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超过70亿元的资金用于农村低保, 中央财政也安排30亿元补助资金专项补助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截至2008年6月, 中央财政共下达2008年城乡低保补助资金363亿元。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提供社会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原则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应完全来自于财政。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 投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那部分逐年递增, 但仍然赶不上资金需求的脚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受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国家财力、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资金的筹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资金筹集主体单一。

目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几种筹集方法, 各级政府都是筹资主体。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 国家财力所限等国情所至, 政府出资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问卷政府部分受访者认同依靠财政支持就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仅占7%左右。

低保资金来源单一性的危险在于:如果政府财政状况很紧张, 贫困人口比例也较高,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就很可能由于落实经费保障的压力太大, 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影响到低保工作的最终开展。同时, 目前我国没有相关的社会团体或企业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赞助, 慈善机构通常是对农村居民只是提供一些临时的救济, 对定期定量补助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各地都在采取措施, 加大社会参与力度, 鼓励社会和个人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 以筹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但到目前为止, 收效不是太大。

(二) 各级政府间资金投入比例失当。

由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的单一性, 使得最低生活保障成本主要是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实现按比例负担。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地方政府为主, 实行属地管理, 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从中央财政来看, 对最低保障资金的补助份额过小。中央政府对地方或下级公共服务的供给予以财政补助, 是各国都存在的基本财政制度。分税制改革后, 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而支出结构在税制改革前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农村最低保障金来说, 2007年中央专项补助金与地方匹配金支出比为3∶7, 中央财政在收入不变乃至增加的同时, 相应的支出比例却在下降。

从地方财政来看, 由于政策规定地方投入占“大头”, 导致地方财政筹资困难。相比较而言,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当地基层政府有较多的预算, 能够保证对自己辖区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供应;但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或贫困地区来说, 越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 农民生活越贫困, 需要保障的农民人数就越多, 资金缺口量也越大。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业省份,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尤其是取消农业税给各地乡镇一级的财政带来困难, 县级财政也多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负责高比例的资金是不合适的。

(三) 资金缺乏有效管理, 利用率偏低。

资金管理方面, 由于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起步,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也没有规范的操作方法, 工作程序不细致、监督力度不强, 随意性严重, 甚至存在优亲厚友和截留、挪用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 偏离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预先规定的目标, 使得本来就不充裕的保障资金更加匮乏。资金利用方面, 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在发放后会有剩余, 由于是专款专用, 所以这部分结余的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不仅是资金的极大浪费, 而且也难以保证资金的收支平衡。管理和运作好这部分资金, 使其保值增值, 非常重要。

三、加强筹资对策建议

(一) 建立混合筹资机制。

大多数受访者在调查中, 都认为除了政府财政支持以外, 还应该开辟新的更为广泛的筹资渠道。资金筹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把社会捐助作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筹资的重要渠道。通过落实国家有关税收照顾政策、授予各种荣誉等方式,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个体工商户、其他高收入阶层及社会各界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捐款, 使捐款者获得一定的社会回报。第二, 开征社会保障税。目前, 全球14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资金筹措手段, 该税在德国、法国、瑞典等国已成为第一大税种。我国可以把征收到的社会保障税的一部分作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 部分学者建议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等进一步扩大资金的筹集渠道。

(二) 调整各级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筹资中的比例。

保障国民的生存需要是国家的首要职责, 所以在筹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问题上, 中央政府责无旁贷。目前, 中央财政承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责任偏小, 应该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比例。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 312.78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8, 611.95亿元, 增加7, 368.06亿元, 增长34.7%, 中央财政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为提高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能力提供了财力可能。因此, 应突出中央政府的主要筹资责任主体地位, 并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转移支付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适当兼顾沿海部分困难地区。地方财政层面, 目前可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适当规定地方承担的比例。在发达地区及地方财力有能力的省市县, 可完全由省级财政和市县级财政共同负担;在中等经济水平的地区可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市财政按比例负担;在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全部承担, 取消市县级财政的匹配资金。

(三) 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实现保值增值。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是用于保障对象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 强化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 确保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对各地实施的具体情况等定期进行抽查。

如果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有盈余, 可以将其投入经营活动, 如存入银行或购买债券, 投资开办经济实体, 委托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等。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专项基金, 资金的投资只能在保证专款专用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使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周转得到增值。

四、结语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农村生活困难百姓的生存, 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 及时足额的资金投入是保证这一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筹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是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 应当重视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并通过各种渠道, 扩大资金来源,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5

“非典”发生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严峻考验.虽然这一次疫情并未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但已经暴露出了农村在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面对“非典”发生后的`严峻挑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进革新,在发生突发性灾难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解决农民的人身救治问题,把农民的灾难救助纳入社会保障的轨道上,依法予以解决.结合国际社会灾难救助的一般规律,今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趋向是: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下改善农村医疗状况,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乡村突发性灾难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立法,对乡村危机时刻的社会治安和秩序进行有效管治;建立基层社会组织物资储备系统以应对危难时刻的群众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灾难自救能力.

作 者:雷玲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6) 分类号:F323.89 C913.7 关键词:非典   农村   农民   社会保障体制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6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 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26-0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农村居民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内,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推进这一政策的新阶段。但目前我国城乡存在差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时刻面临着艰难的考验,为切实解决农村长期发展的后顾之忧,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这对于缓解贫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公平与效率并重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

1.1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2010年3月10日,温家宝同志在答记者问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个人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应该获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效率和公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们要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公平。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1.2 公平与效率并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为了维护农民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利的需要。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社会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的给予自己国家的每个成员必要的福利,保证每个成员能够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应当将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运用在收入和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分配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秉着公平和效用并重的原则,才能科学和全面的推进小康社会的发展,这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2 现阶段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对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界定不规范

农村最低保障对象的标准是那些家庭人年均收入在最低保障线之下的成员,但由于农民收入的特点复杂多变,很难科学确定。例如:农耕收入难以准确计算,受天气影响的农作物价格变动频繁;农民经常短期外出务工,数量难以统计,并且存在不稳定性;有些子女不赡养父母并与父母分开生活,父母申请低保的情况;还有“关系户,人情保”,诸如此类的情况都使得保障对象的选定十分困难,并且由于农村养老制度远未普及,那些年老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口的生活、就医、子女求学等方面的困难加大,而保障标准在一部分地区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各地区农村发展情况不同,因此政策的落实很难。

2.2 资金筹集难度大,法律体系不健全

资金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制度的最大制约障碍就是资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县(市)和乡两级财政共同承担,但由于中西部发展较落后地区财政困难,短时间内无法根本上改善,无力为农村“低保”保证基本的需求。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观层面上,部分政府基层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管理混乱,导致资金被挤占甚至挪用;客观层面上,低保资金来源单一,目前完全依赖于财政投入,而且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必要的约束手段,因此国家的政策难以实施,农民得不到相应的补贴。再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法律的制定上严重滞后,至今没有一部与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的全国性法规,只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提到了一些条款,法律不健全,可操作性也不强,这让农村低保制度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2.3 低保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

现行救助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1)标准制定不科学,北京市2011年城市“低保”家庭月人均标准是480元,而农村家庭月人均标准是300元;在目前物价上涨的状况下,这样的标准根本不能保障农村“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尤其是对那些常年多病卧床、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更是如此。(2)标准的规定基本上还是以个人为对象,很少考虑到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问题;例如,有些家庭本来不是低保对象,可由于突发事件导致家中劳动人口减少,亦或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相关部门不能及时统计,这就导致本应接受低保的人群失去了權利。(3)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低保标准差距较大;由于我国的现状就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大,因此,国家制定低保的标准并不适应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农村,很多低保标准的设定基本上是针对特困户的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参照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和财政支出能力制定的,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以钱定人”,这就导致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的情况发生。

2.4 农民保障意识差

传统的保障观念与救助理念,阻碍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实施。由于受传统道义观的影响,农民对低保制度认识不清,由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突出了国家和集体对被保障对象的给予和帮助,而被保障者自身没有正确认识到责任和权利,导致了责、权。利三者的分离,使得农民养成了依赖国家和集体的心态,从而削弱了自身保障的意识。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参保心存疑虑,担心国家政策变动,自己参保的钱没有保障,怕今后存在“不保、不管”的情况发生,因此不愿意参保。

3 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

公平和效率并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保证。

3.1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和法规建设

任何一种制度得以稳定、实施、规范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有完善的立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立法的完善已势在必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成熟的法律,为了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急切需要制定一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在最低生活保障基本法中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原则、“低保”的保障对象和范围、申请审计程序、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基層保障机构的设置、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序、侵害公民社会保障权利行为的处置办法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有法可依。同时,还要抓紧制定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加强其稳定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区也应积极参照最低生活保障法制定适应本地区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对保障对象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照顾的方式,并且规定对受捐助者的组织和个人的具体优惠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制度进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2 建立多种筹集基金的机制,丰富和畅通渠道

社会保障资金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资金的投入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可通过以下渠道解决:(1)中央和地方财政都适度地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社会保证资金所占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相应的财政部门明确各自的投入责任和分配比例。(2)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实行税款专用,统筹社保基金,在完善现有的财政投入和支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方式,将个人所得税,娱乐税,消费税等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事业。(3)整合部门资源,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领域,民政、卫生、计生、劳动、扶贫等部门多头管理,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统一政策、规划、管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基层政府部门的应变能力,从而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3.3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目前农村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尚存难度,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广,涉及人口多,不能一蹴而就。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帮助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意识。从长远目标看,我国最终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我们既要正视城乡存在的差异和问题,特别是对失地农民转移到城镇之后的社会保障关系如何向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的方式,还要处理好城乡居民之间隐藏的矛盾,诸如养老、子女上学、看病等问题。更要处理好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好物质上的重要保障,满足农民基本生活的需要,还要积极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制度规范透明的农村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站,能让老百姓随时了解和监督。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和地域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

3.4 增强农民的保障意识,重视农民的主体性

突破思想障碍,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只有先从思想上改变对“低保”的认识,才能从情感上接受。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要多顺应农民的要求,争取满足多数人的心愿,尊重农民的感情,维护农民的权利,做事留有余地,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考虑农民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承受能力。充分重视农民在新型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社区文化中心,创建社会保障服务网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科学文化知识以及道德修养水平,帮助农民自己树立主人公的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真正的融入到建设新型农村的事业中来。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对现行的制度进行研究后,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最低保障体系,才能为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奠定基础;只有公平和效率并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4.

[2] 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高峰,韩学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J].商业研究,2012(01).

[4] 唐亚武,胡金,徐斌林.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10).

[5] 管祉妍.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02).

[6] 张立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养老保险,2010(01).

[7] 何平,张远凤.论我国的社会救助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06).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7

2003年1月, 国务院转发了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对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试点安排。2003年下半年, 开始在部分农村地区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然而, 在试点工作中出现了如基金筹集不足、农民需求与政府供给双向不足等问题。因此, 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亟须改革, 它的完善及发展对于稳定社会、保证公平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中的问题

(一) 医疗保障的城乡二元化问题

中国城乡实行两种不同的医疗制度, 城镇居民享受有保障的公费医疗制度, 而农民只能选择自费和尚不健全的合作医疗。且政府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持方面严重偏向城市, 全国医药价格和医疗价格是按城市标准制定的, 这就相当于农民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二) 医疗保障制度与产权制度脱节

中国实行的城镇医疗保障模式具有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 而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 个人账户有待广泛地建立, 明确医疗资金的所有权。在家庭承包改革和股份合作时期,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 并未相应地改革旧有的合作医疗制度致使其趋于解体, 这主要归因于产权制度的紊乱, 如产权私有化等。

(三) 农村医疗保险需求不足

在农村地区, 医疗保险需求不足表现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而在现阶段中国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 政府并未强制性地要求农民参合, 因而在农民对合作医疗信心不足的前提下产生的农民“非理性”行为导致医疗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四) 政府角色不明, 职能缺位

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初, 中国的农村医疗保障之所以由盛到衰, 甚至于引发农民医疗保障危机,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在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中的角色不明, 职责不清, 调控不力。这种缺失不仅表现在财政支持的不足上, 更加表现在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上。

(五) 基金筹集水平低、弹性大

中国传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稳定可靠的有效筹资机制。合作医疗推行的是自愿参加的原则, 没有明确的合法筹资渠道, 又无法引入市场化的筹资方式, 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难以使医疗保障机构发挥最大的效用。相比较而言, 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筹资方面有所规范, 但依然面临着基金筹资额低、保障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

(一) 完善政府规制体系的措施

1. 制定政府规制标准, 严格界定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法律职能。

目前中国尚没有制定专门用于规制现有农村合作医疗的法律, 而现行的相关行政规章不能有效地规制各种违规行为。构建政府规制体系的首要工作是加强相关立法, 完善规制标准。政府应该完全负责建设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开展保护农村人群健康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无论新型合作医疗, 社会医疗保险, 还是医疗救助, 政府在制度安排、组织引导、资金投入、规范监管等方面都负有重要职责。

2. 明确规制机构, 规范规制手段。

中国城乡之间的医疗制度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规制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府规制的差别较大, 规制的重点不同。既要有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政府规制内容, 也要有城乡不同的医疗保障政府规制内容。目前, 国家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规制绝大多数由卫生部等部委制定, 由卫生部或国务院转发的形式下发, 规制机构与被规制部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地明确。

(二) 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筹集机制

合作医疗资金能否及时筹集并可持续到位, 是办好农村合作医疗的首要条件。政府方面, 应尽快确立农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法定”地位, 用法的形式保障国家财政对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有效供给,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议以小范围的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 财政支出可以直接算到地方政府, 以保证资金的及时有效。

在农村, 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 农民倾向于不缴费, 完全取决于政府供款带来的效用, 不能保证合作医疗资金的完全供给。因此, 应以大多数农民的利益为主, 适当地强制小部分农民入保,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负担能力, 考虑采用法律手段以“费改税”形式强制农民入保的方法筹集合作医疗资金。

(三) 完善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1. 完善发达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在东部沿海农村及大中小城市的市郊, 大多数家庭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购买所需要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或较小数额的医疗费用, 所以应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 同时根据农民的负担和要求等情况, 适当提高筹资额, 并将缴费和受益挂钩, 缴费越多受益越多。制度建设应以缩小城乡差别为目标, 逐步向城镇医疗模式过渡, 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而对于少数仍没有交费能力的农村贫困家庭, 政府应给予直接的费用补偿, 或资助其参加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以实现互助共济和风险分担。

2. 完善较发达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中等收入地区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 应当以大病统筹为主, 重点解决农民因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资金筹集方面应由政府财政、集体、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政府对无力交费参加医疗保健制度的贫困农民家庭给予基本的医疗救助, 同时鼓励高收入者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当然, 还应不同程度地引进市场机制, 发挥激励功能, 结合产权制度改革, 撤并重复设置的农村卫生机构, 重新调整布局, 改善质量。

3. 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首先, 应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其次, 适当加大投资力度, 搞好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 健全预防保健制度, 重点建立和完善村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增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在卫生扶贫的同时, 还应加大经济扶贫力度, 提高当地农民经济上的“造血”技能, 为新型合作医疗的普及奠定经济基础。

(四) 农村医疗保障的供给与需求应当同时推进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供给平衡和持续运转的要素应当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和患者支付能力三个方面。前两者共同构成医疗服务的“供给”方, 最后一项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中国现阶段的农村医疗保障供求现状, 不能完全地归结于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但大体上来说, 中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供求关系是供求双重短缺与不足。因此, 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医疗保障中的“供求均衡”和“配套联动”上。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平台的建设, 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 提高农民的有效支付能力。坚持供给与需求并重, 不能为了强化供给而弱化需求, 也不能只提高需求而忽视供给。

(五) 引入商业保险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实行类似英国的社会保险模式。中国也没有建立起类似美国的完善的商业保险, 仅凭保险的方式无法全面保障农民的健康。所以, 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符合中国的国情。

厦门模式即为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它首次将商业保险运用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并被国内70多个城市所仿效。而后来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则更直接地展现了这种模式的优越性: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人力、物力、技术和市场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商业保险公司利用社会保险所蕴涵的政府信用开展医疗保险业务, 并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这种商业化的运作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结论

完善中国农村现存医疗制度, 在政府管制方面, 应尽快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规制, 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在基金筹集机制方面, 政府应加强转移支付, 并在财政预算中提高农村医疗所占的比例。另外, 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之举。

摘要: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 在保障农民健康、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存在各种问题, 如政府职能缺位、基金筹集水平低等。完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可以通过建立政府规制体系、确立农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法定”地位并适当地通过强制性要求提高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在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推行不同的合作模式等方式。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中国

参考文献

[1]Guy Carrin, Philip Davies.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最佳实践分析框架[J].中国卫生经济, 2002, (2) :7-10.

[2]林闽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J].江海学刊, 2002, (3) :91-96.

[3]林闽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5) :22-28.

[4]左学金, 王耀忠.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 2003, (12) :61-67.

[5]戴小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6]李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7]G.布罗姆, 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17) :7-9.

[8]施晓慧.全民福利, 进退两难[EB/OL].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5333254.html, 2007-1-26/2007-4-13.

[9]李剑阁.医疗费用为何居高不下[EB/OL].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hannel.Web/expert/showdoc.asp?doc_id=198726, 2007-2-22/2007-4-10.

[10]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5.

[11]李二柱.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8

一直以来, 我国在农村基本上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家庭与集体相结合的保障制度, 虽然政府也实行了一些社会保障措施, 如社会救济、救灾、实行“五保户”制度等;但是无论是保障水平上还是保障内容上都无法与城镇职工相提并论, 同时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实施, 占我国多数的农村人口基本上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总的来说,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保障方式陈旧、发展缓慢和不平衡。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展缓慢, 覆盖率低

1991年初, 我国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至1995年, 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0多个县开展了这项工作, 全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接近5000万人, 积累基金32亿元。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 1998年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下降, 基金运行出现困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顿状态。此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所恢复, 但进展不大, 截至2004年年底, 全国有31个省 (区、市) 的1870个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00多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仅占应参保人数的11%。

1.2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不足

在1991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提出要“稳步推行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未成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主干项目。另据卫生部资料显示, 截止到2006年3月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 (市、区) 1369个, 全覆盖农业人口4亿7千万人, 占全国农业人口的53.44%;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3亿7千万人, 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2.25%。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比率有所提高, 但是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病致贫”是农村贫困户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 农村贫困户中有30%是因病致贫户,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缺乏基本医疗保险的状况也导致某些地方病、传染病在很大的范围内重新出现和蔓延。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民生活, 并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3 农民工获得的社会保障十分有限

近年来, 大量的农民工为各地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却不容乐观。到2003年底, 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就更低, 分别只有2.9%、3.1%和5.6%。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 “五大社会保险”中, 己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 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 此外, 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 而女性农民工也基本未参加生育保险。除社会保险外, 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方面的问题, 最突出地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等方面;社会救助方面, 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 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 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

1.4 失地农民失地同时失去保障

为了支持城市扩张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农民放弃原有农业耕地, 从而成为失地农民, 但在补偿和安置过程中却并未对这部分农民的未来保障提供妥善的安排。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 目前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等问题的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 其中40%的上访人诉说的是征地纠纷问题, 其中又有87%反映的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征用, 以市场供求价格出让的交易方式, 使得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收入与土地出让收益相差悬殊, 没有正确估量农民放弃土地使用权的经济价值, 致使农民获得的补偿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 在失去土地保障的同时也未能获得实际的城镇社会保障。

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与农民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缺失

目前, 我国仅有一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五保对象有较明确的规定, 再无一部对保障对象有明确规定的条文。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标准不一致、保障管理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2.2 户籍制度充当社会福利保障分配工具

中国的二元户籍制度的症结不在于从形式上将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而在于户籍制度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功能, 使户口充当了社会福利分配的工具。国家对拥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们可以享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等各方面的待遇。而手握“农业户口”的农民的社会福利主要靠自己解决。在现行户籍约束下, 进城农民工不仅要自己解决吃、住、就业、医疗、孩子上学等问题, 还要承担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成本。

2.3 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国家拥有所有权而农民占有其使用权。现在土地流转基本上没有市场, 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 二级市场农民不许进入, 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始终处在被剥夺的地位。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 是按照土地原用途的年产值倍数来测算的, 没有体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 大大低估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功能, 没有正确估量农民放弃土地使用权的经济价值, 一方面政府逐步提高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 一方面被征地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难以维持正常的城市生活开支。

同时, 土地制度不健全, 使得进城农民工“离土不离乡”, 农民工进城即使找到了工作, 有了稳定的职业, 也不得不兼顾留在农村的土地。由此出现了大量农民工农忙季节返乡的现象, 在农闲时打工, 农忙时回乡种田, 也使得这部分农民成了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两栖人口”。土地制度的不健全, 还造成了许多土地占而不用的资源浪费。许多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 即使根本不想或者至少有相当一段时间内不期望回乡务农, 但出于对未来事业等风险的规避或子女就学等方面地考虑, 而不愿意放弃土地, 他们往往以低价或无偿地转让给亲属耕种, 甚至任由土地撂荒。

2.4 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水平难以提供有效保障

据统计, 2005年底全国有2365万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 属于绝对贫困;还有4067万低收入的相对贫困人口。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多采取了人均负担10元的基本缴费方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来源主要依托乡镇企业支持。这样就相当于设置了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 社会保障产生了一个严重冲突:越是需要保障、需要救助的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 越无法加入并享受到社会保障。

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相比差距过大, 无法起到保障作用, 例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设计了从2元到20元不等的10个档次的月缴费标准。按最低2元标准投保, 15年后开始享受养老金, 每月可领取养老金9.9元。按最高20元缴费, 20岁的年轻农民缴费到60岁, 每月能够领到的养老金也只有700元。显然无法达到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根本目的。

3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

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就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 就保障的对象、原则、主要内容、资金筹集和管理、保障标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另外, 还应该按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具体组成部分分别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 如《农村养老保险法》、《农村合作医疗法》、《农村社会救济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 增强其可操作性。应当注意的是, 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时, 既要考虑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也应当考虑到城乡差别的不同, 因地制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原则, 既要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 又要对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2 推进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 我国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乡户籍迁移制度开始松动, 但尚未根本触动, 主要原因是户籍承担了社会保障职能。今后要推行户口迁移制度改革。首先, 要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界限,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等级管理制度。取消人为的、行政的户口“审报”制度, 以准入条件取代计划管理, 实行属地化管理和职业登记, 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其次, 科学的制定门槛标准, 促进认可管理流动。准入条件代替指标控制, 为实现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提供依靠市场调节为主的制度前提。靠市场调节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再次, 建立科学的人口管理系统, 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单纯依靠户口登记制度已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户分离。改革的方向是要以身份证制度作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依据, 实行一人终生一个社会保障代码, 实现开放、动态的户籍管理, 运用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 储存完整的个人信息, 确保身份证的“唯一性”, 同时扩大和提高在全社会使用身份证的有效范围。

3.3 逐步合理的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无力承担九亿中国农民的基本保障, 但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却不能无所作为, 要把握征地补偿标准、土地价格水平和开发利润率合理的“度”, 既需要克服理论方法、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障碍, 也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经营性用地要实行彻底的市场招标出让制度, 土地出让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二是对于公益性用地, 征用价格原则上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 同时必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城镇社会保障。三是通过制度安排要将土地转让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 为了确保土地流转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 建立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宗旨, 以民主决策为原则, 公正公平地为农民服务的土地财产委员会。委员会由农民选举产生, 其职责是代表农民对集体土地出让行使决策权, 并决定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方向, 监督出让土地补偿金的分配。四是严格土地审批制度, “凡是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社会保障费用未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的, 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3.4 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如何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三方合理的筹资机制。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水平, 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必须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从国家的角度, 必须体现政府的财政责任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初期更应给予更大的支持。同时, 国家应承担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部分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方面, 应当把各级财政支出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当中, 按照当地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各省 (市) 可自行决定地方各级政府对现行保障基金的分配比例和数额。另外, 集体也应承担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从筹资渠道上, 可以考虑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经验, 发行社会保障彩票, 从社会广泛筹集资金。也可以考虑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作为附加税, 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 做到富者多缴, 穷者少缴, 起到“调富济贫”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最后, 对于部分农户缴费难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 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子操.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高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研究 篇9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获得的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提升, 我国大部分城市也设置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来说, 也采取定期定量救助计划,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改善农村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有必要的影响, 而对于维护社会太平、减少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对改革开发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2007年之后, 我国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待遇。在2007年底, 在我国农业人口的县 (市、区) 地区也部署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 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 享受到的农村人口在人数、最低保障金及保障标准都有所改善, 对改善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来说带来了不错的成就。

二、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途径分析

1、形成多元化的农村低保筹资制度

目前我国各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 原则上是由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财政拨款支付。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相对稳定, 不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应该选择形成多元化的农村低保资金筹备计划, 通过社会寻求资金帮助, 这样也可以提高农村低保的补助档次。一般来说资金筹备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通过社会宣传, 像社会各界进行推广, 增加社会捐赠渠道, 同时在各地级也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捐赠基金会或者委员会, 从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例, 对增大社会捐赠通道有积极的作用。二是开办社会保障税。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 开发社会保障税也是解决社会贫困人口的一个不错方法。三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特项彩票, 增多资金筹备渠道。

2、科学估算农户收入, 精确划定农村低保范围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 最低生活保障是维持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通过科学、精确地估算申请者的家庭财政情况, 也是划定农村低保范围的基础原则。农村居民的收入来自于种植、养殖、加工、务农等, 或者也有一些扶 (抚、赡) 养费用等。因为农村家庭财政收入紊乱, 在细节估算上, 要遵循“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建立一个科学的精算标准 (如对农田产量、抚养费等收支估算等) , 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另外也需要考虑农民的纯收入, 比如种植、养殖、加工等收入, 而在总收入上也应该减去成本费用, 这才是最精确的收入。而在划定农村低保范围内, 也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精确估算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制定相应的认定标准和要求, 其收入估算工作应该由乡镇领导安排。二是要了解农户致贫的原因, 并进行分类, 针对性采取救助计划。三是完善低保范围的动态监控措施。因为低保家庭的收支是动态的, 所以享受其待遇的农户也是不断变化的, 最好以半年或在一年为单位进行调整。同时为更好的发挥低保保障力度, 要加强低保政策的严肃性, 对低保户进行合理的分类, 进行动态监管、分类救助等安排。

3、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建立与农村低保适应的措施

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说, 它也是社会救济的一类, 也属于传统救助工作的创新。为减少这项工作的随意性, 完善规则制度是首要条件。要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法制化管理, 由国务院颁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对保障范围、贫困户的审核、保障标准的制定、保障资金的筹备、保障金的发放、低保工作程序及监管制度、低保申请和权益救助等问题制定出有关条例。另外还要完善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应的措施计划, 与教育、医疗、工商、税务、财政、劳动保障等单位进行统一安排, 对开展医疗、教育、工商税收等进行援助, 进一步完善农村贫苦户的基本生活。

4、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管理机制

一需要形成稳定农村低保工作单位, 各乡镇应该培训专业人员做好岗位服务, 同时完善办公硬件设备, 还需增强农村低保工作者的管理能力, 确保低保工作的顺利推动。一般乡村低保没有专职人员, 但是工作量大, 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所以, 最好以村级为单位培训专职低保人员, 岗位待遇应由市政拨付。二是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管程度, 设置监管机构, 确保低保工作透明化, 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三是增强对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其资金的安排要通过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纳入到社会救济专项金当中, 做好专款专用。为农村低保资金开户, 避免资金挪用。区、县财政人员按照计划向同级部门拨款, 之后再向乡镇或者街道办拨款, 确保定时、定量发放保障金, 真正的将农村低保制度落实全面。

5、走救助和扶贫统一的路线

目前, 我国农村贫困户的数量很多, 如果单纯的依靠最低生活保障是无法彻底改变贫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好与扶贫计划、就业培训及其他社会救助融入一起, 将国家救济、家庭援助、抚养和个人自救、社会帮助统一起来, 帮助一些有条件、有潜力的贫困户寻找创业机会, 将贫苦户的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国家保障整体的统一起来, 实现保障功能。

摘要:目前,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说, 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在之后工作中还需依照科学方式, 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进行了探究,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贫困缓解

参考文献

[1]左菁.中国“反贫困”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制度障碍分析[J].河北法学, 2007 (07) .

[2]符华平, 顾海.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1) .

上一篇:绩效审计相关问题下一篇:调查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