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现状

2024-06-08

运动现状(精选12篇)

运动现状 篇1

摔跤是强对抗性体育项目, 专项技术性强, 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对摔跤运动员损伤的发生部位、类型以及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一方面, 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摔跤训练中损伤的易伤部位,有针对性地加强易伤关节的周围肌肉力量和平衡协调性训练;另一方面,有利于队医及运动防护师掌握摔跤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实现有效的预防和保护,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2008年我国参加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1010名摔跤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查阅有关摔跤、运动损伤和运动损伤康复手段等方面的著作和文章, 对与本文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1.2.2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ECL软件对整理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相关伤残互助保险的运动员的全部资料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http://www.tyjjh.org.cn/)所有和提供。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损伤部位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08年我国摔跤运动员损伤共发生1144例次。头面部的损伤在所有损伤中发生比例最高, 占35.49%;其次下肢,占30.24%;然后依次是躯干19.23%,上肢15.03%。表2显示:损伤部位多发于耳部、膝关节、腰部、肘关节、颈部、肩关节和踝关节。

2.1.1 头面部损伤

头面部损伤406例次中,耳部的损伤350例次,占86.21%,其次是口腔(22例次,5.42%)和鼻部(14例次,3.45%)。

2.1.2 下肢损伤

下肢损伤346例次中,膝关节的损伤279例次,占80.64%;其次是小腿24例次,占6.94%;然后依次是踝关节(23例次,6.65%)和足部(13例次,3.76%)。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122例次,占整个膝关节损伤的52.36%;其次是前交叉韧带42例次,占18.03%;然后依次是内侧副韧带(31例次,13.30%)、外侧副韧带(15例次,6.44%)和后交叉韧带(9例次,3.83%)。足部损伤中,跖骨损伤6例次,占整个足部损伤的46.15%;其次是足舟状骨3例次,占23.8%。

2.1.3 躯干部损伤

躯干部损伤220例次中,腰部的损伤151例次,占68.64%;其次是颈部51例次,占23.18%;然后是胸部14例次,占6.36%。腰部损伤中,腰椎间盘84例次,占整个腰部发病例次的55.63%,然后依次是肌群韧带筋膜(45例次,29.8%)和腰椎(22例次,14.57%)。颈部损伤中,颈椎间盘27例次,占整个颈部发病例次的52.94%。

2.1.4 上肢损伤

上肢损伤172例次中,肘关节的损伤62例次,占36.05%;其次是肩关节41例次,占23.84%;然后依次是手(26例次,15.12%)、上臂和前臂(均为14例次,8.14%)。手部损伤中,掌骨损伤11例次,占整个手部损伤的42.31%;然后依次是腕骨(7例次,26.92%)和指骨(5例次,19.23%)。

2.2 损伤类型统计

从损伤类型来看,主要以耳廓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椎间盘突出症、关节扭伤、韧带损伤和脱位最为常见,见表3。

2.2.1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120例次中,外侧半月板损伤19例,占16%;内侧半月板损伤16例次,占14%;右膝半月板损伤60例次,占53%,左膝半月板损伤54例次,占47%。

2.2.2 骨折

骨折114例次中,腓骨骨折15例次,占13.16%;其次是鼻骨骨折13例次,占11.40%;然后依次是掌骨骨折(11例次、9.65%)、尺骨骨折(11例次,9.65%)、腕舟状骨骨折(8例次,7.02%)。

2.2.3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次中,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次,占76.19%,颈椎间盘突出症25例次,占23.81%。

2.2.4 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90例次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51例次,占49.35%;其次是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33例次,占42.86%;然后依次是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4例次,5.19%)、肩锁韧带损伤和手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均为1例次,各占1.30%)。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交叉韧带撕裂36例次,占71%,断裂15例次,占29%;前交叉韧带损伤42例次,占82%,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次,占18%。右膝交叉韧带损伤28例次,占54.9%,左膝23例次,占45.10%。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占67%,外侧副韧带损伤占33%。

2.2.5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88例次中,膝关节扭伤39例次,占44.32%;其次是踝关节扭伤21例次,占23.86%;然后依次是肘关节扭伤(19例次,21.59%)、腕关节扭伤(4例次,4.55%)和肩关节扭伤(4例次,4.55%)。

2.2.6 脱位

脱位48例次中,肘关节脱位16例次,占34.78%;其次是急性肩关节脱位10例次,占21.74%;然后依次是习惯性肩关节脱位(7例次,15.22%)、手指间关节脱位(5例次,10.87%)和肩锁关节半脱位(4例次,8.70%)。

3 讨论

3.1 耳部是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比例最高的部位,损伤类型多为耳廓外伤。主要是因为实战中抱腿、夹颈背、圈头等技术动作时对耳廓过度揉搓[1]及耳廓反复与摔跤垫发生搓动引起。留长发[2]及实战前对耳廓进行充分的搓揉,直至耳廓发热有助预防和减少摔跤耳的发生[3]。

3.2 膝关节是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在下肢损伤中发生比例最高。按损伤类型分,半月板损伤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发生比例最高。然后依次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外侧副韧带损伤。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较内侧半月板损伤多见,这与田得祥等报道的我国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外侧半月板多于内侧相吻合[4];内侧副韧带损伤较外侧副韧带损伤多见。本研究结果显示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扭伤及韧带损伤在全身关节扭伤和韧带损伤中均排于首位,主要与摔跤运动经常要求运动员在膝关节处于屈伸扭转和持续用力的情况下突然变向发力完成进攻动作, 关节、韧带承受的负荷要大于正常有关[5]。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全身韧带损伤中发生比例最高的损伤类型,这与摔跤运动中膝关节处于屈曲90°位并突然做外展外旋动作(膝外翻扭转)发力有关[5,6]。崔国庆[7,8]、敖英芳[9]等调查表明,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专项训练中,尤其以专项技术失误及误伤多见。其他损伤病因有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膝关节Q角过大、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差、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大、易伤部位未进行防护等等[9,10,11]。

3.3 腰部是躯干部损伤发生例次最高的部位,而腰部损伤中,腰椎间盘的发生例次最高,损伤类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又由其它因素诱导,最终导致椎间盘纤维核的突出甚至破裂[12]。摔跤运动中,常常要求腰部在屈曲或过伸的姿势下,持续用力的情况下突然变向和带动发力完成进攻动作,因而腰部关节、韧带承受的负荷要大于正常状态,极易的引起腰部急性损伤[5],而急性腰扭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诱因。运动员始终处于弯腰状态[7],长期的腰背部力量训练及反复滚桥抱提一方面加重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另一方面使得腰部在屈曲位或旋转位施加压力易引起椎间盘突出[13]。

3.4 骨折是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比例较高的损伤类型。主要以腓骨骨折及鼻骨骨折为主。下肢骨折多发生于自由式摔跤运动项目,多与该项目的冲抱腿、钩腿等强对抗性的动作特点有关。鼻骨骨折多为对抗方头部、膝肘部撞击所致。

3.5 肘关节、肩关节的损伤是摔跤运动员上肢损伤的主要部位。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关节脱位中发生比例较高的损伤类型,这与曲绵域的报道相吻合[14]。主要与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技术动作不合理等[11]因素有关。肩关节易伤还与球窝关节活动范围广、稳定性差的解剖结构有关。

4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康复策略

4.1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5,7,8,9,10,15]:(1)重视一般准备活动基础上进行充分的专项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整理活动;(2)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合理应用技术动作;(3)做好运动医学知识的宣教,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4)加强易伤关节的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尤其是损伤后的恢复性力量训练;(5)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本体感受功能及关节稳定性的训练;(6)重视易伤关节的防护(护具和支持带的使用);(7)重视训练期间和训练后的恢复,避免疲劳时进行高强度的对抗练习;(8)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和负荷量;(9)训练后及时充分的拉伸。

4.2 在关节损伤的康复阶段,关节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和平衡协调性的力量训练有利于关节稳定性及本体感觉的重建,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损伤关节的复发率[10,16,17,18,19]。

4.3 重视核心力量训练

肌肉做为外源性稳定系统的构成之一,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肌肉力量训练是一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对表层运动肌的训练较多,却忽视了深层稳定肌的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的力量训练的补充,兼顾深层稳定肌和表层运动肌在内的力量的训练 ,最为关键的是核心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19,20],其主要作用在于能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研究证明,核心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而且能预防腰背部损伤的发生以及利于伤后康复,这与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确保肢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在正常的位置,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有关[21,22]。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耳部、膝关节、腰部、肘、颈部及肩关节是摔跤项目常见的运动损伤好发部位;耳廓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椎间盘突出、关节扭伤、韧带损伤和脱位是摔跤项目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5.2 建议

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提高专项训练技术水平,重视核心力量、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摔跤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复发率和利于损伤的康复。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2005-2008年参加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China Sports Foundation)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1010名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发生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损伤好发部位依次是:耳部(30.59%)、膝关节(24.39%)、腰部(13.20%)、肘关节(5.42%)、颈部(4.46%)、肩关节(3.58%)和踝关节(2.01%)。损伤多发类型依次是:耳廓损伤(发生率29.90%)、半月板损伤(10.40%)、骨折(9.88%)、椎间盘突出症(9.10%)、韧带损伤(7.80%)、关节扭伤(7.63%)和脱位(4.16%)。结论: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提高专项训练技术水平,重视核心力量、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摔跤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复发率和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关键词:摔跤,运动损伤,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

运动现状 篇2

一、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跨文化与本土化问题

随着政治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体育理论的交流也愈加密切[1]。我国当下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体育训练理论大多为西方移植的运动心理理论,一方面这些跨文化的理论存在着其先进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就实践应用工作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移植的西方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差异问题,由于身体素质与体育文化理念的不同,西方先进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运动心理技能训练。

(二)运动心理学学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运动心理学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运动员群体,进行科学性的心理训练与心理辅导,旨在提升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素质与体育运动适应性。随着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心理学涉及的学科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提高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然而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在进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单一性,仅仅利用心理学理论,没有结合社会学、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制定适合运动员实际运动状况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这种主观性的研究设计与技能训练,导致实践应用成果难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育运动适应性。

(三)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存在功利性

在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与教练员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在训练过程中盲目地要求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快速地完成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运动心理训练的过程性与客观性。这种功利性的心态导致运动心理技能训练难以达到预想的实践应用效果,难以满足运动员赛前心理辅导的需要,这直接导致运动员与教练员对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怀疑与漠视,为运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带来了困难。

二、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策略

(一)进行本土化运动心理学研究

鉴于西方运动心理学理论同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与训练实际状况存在差异性,无法有效的适用于我国运动心理技能训练[2]。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运动心理机能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对西方运动心理理论的“求同存异”,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立足于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与训练实际状况,对国外现有的运动心理学理论进行消化与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本土化运动心理学研究,运用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实践方法与训练手段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心理素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运动心理学学者的综合素质

作为运动心理学的专业研究人员,运动心理学学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发展性的目光看待运动心理学这一体育科学领域。在实践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过程中,除了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也应该有机地结合相关学科,建立健全的运动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深入体育运动现场,积极同运动员与教练员交流体育项目的运动特征,使运动心理学理论结合运动项目实际,提高运动心理学理论的适用性,使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服务于运动实践对象。

(三)培养运动实践人员量效性意识

运动心理学理论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掌握相关运动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而且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挑战意识,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这种运动心理训练同运动生理训练一样,同样需要阶段性的训练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提高,这就需要运动员与教练员培养自身的量效性意识,纠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心理,积极配合运动心理学学者完成系统性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从而科学合理地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与体育运动适应性[3]。

(四)进行系统性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

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棒球运动;现状;对策

一、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的方针指导下,高校棒球运动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国际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的棒球比赛更加频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校棒球运动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高校棒球运动向着全国普及的方向发展,这也为高校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江苏等地的高校棒球运动基础较好,因为上海和北京两地高校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组队进行比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逐渐增加,当时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棒球运动,有的地方成立了高校棒球协会和棒球俱乐部,这为协调高校棒球运动的训练、比赛起到了总体管理和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活动经费、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地区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目前,从技术、战术、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高校棒球运动水平高于其他地区,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大部分省、市对开展棒球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如新疆、青海、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高校。

2.各地之间开展棒球运动连续性不平衡,带来了棒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展棒球运动,有雄厚的基础,人才辈出,开展棒球运动自然轻车熟路。

3.很多地区高校的棒球器材和辅助设备在训练上和比赛上受到限制,使棒球运动发展较缓慢,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4.地区性经济发展形势不佳,高校棒球比赛不能经常性地多层次进行,影响了棒球技术、战术和比赛经验的相互交流与提高,缺乏比赛经验,棒球技术和战术难以提高和在比赛中发挥。

5.由于缺乏经费,全国性比赛和国际性比赛不能参加或观摩,没有强手对比,也无法学习新技术和战术,只能是闭门练习,影响了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以上种种原因限制了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棒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使有的地区只有个别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甚至有的地区高校根本不开展这项运动。

二、高校棒球竞赛初步形成规模

我国高校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棒球比赛,不过参加比赛的只有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支棒球队。到了20世纪6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棒球队由院长率队,分别与北京外语学院、清华大学、地质学院等高校棒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跨区域高校棒球比赛。20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北京一些高校陆续招收日本留学生,这为北京高校棒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成立了“友谊杯”棒球俱乐部,它同北京市棒球协会一起主办每年一度的“友谊杯”棒球比赛;同时,上海的部分高校也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全市性高校棒球比赛,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川等地每年都有一届省、市级高校棒球比赛。

为使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对抗性的棒球运动更好地在高校普及,从而让我国高校棒球技战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国家体育总局棒垒手曲管理中心、中国棒球协会、大学生体育协会棒垒球分会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广东体育学院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有来自11个城市的12所普通高校、9所体育学院及香港棒球总会共22支棒球队参加了比赛。大学生棒球联赛每年举办一次,由各地市高校申请承办。

通过每年全国高校棒球比赛,各地市高校棒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棒球运动在各高校的普及与推广,同时也暴露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截至目前,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共举办了7届,每次参赛的队伍只有18支左右。全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按每省组成一个高校代表队计算,参赛比例不到24%;如果按全国大学总数计算,参赛比例更是低得可怜。况且,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的队伍中,北京、上海均有4个队参加、广州有5个队参加,可见其他地区高校所占比例很少。

第二,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的各代表队水平悬殊。由于地区和学校普及与重视棒球运动的程度不同及棒球运动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比赛可以看出,技战术较好的队伍有北方工业大学、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复旦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等,这些高校大都经过了多年系统的棒球专项训练,训练年限最长的达18年。

三、高校棒球运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1.需进一步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形成一套管理体系

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棒垒手曲管理中心在发展高校棒球事业上没有达成有关协议和相应的管理体系,使现在高校棒球运动还处在自我发展的状态。同时,教育部也没有把发展高校棒球运动列入计划,这使得高校对此项运动不够重视,影响了高校棒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2.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缺乏资金

现在很多高校既缺少棒球器材,又缺少棒球教练,更谈不上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和其他棒球比赛,再加上有些领导不够重视,有限的资金也不可能用在棒球运动上。

3.高校缺乏有基础的棒球运动员

由于中小学开展棒球运动极少,按正常渠道高校有时几年也招不进来一个棒球运动员,有的学校棒球队员都是没学过棒球的学生。由于大多学生不懂比赛规则、技战术不熟练和棒球意识差,在高校进一步开展棒球运动的愿望一再受阻,难度很大。

4.高校缺乏标准的棒球场地和相应的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有标准的棒球场地。由于缺乏训练和比赛场地,很多高校棒球队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和组织校内、校外的比赛,棒球运动在高校也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高校棒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1.确立高校棒球运动的战略思想和任务

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组织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制定出短期战略任务及长期任务,总体布局、全面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棒球训练体制与竞赛制度,坚持从严、从难、从实践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科学训练的方针,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2.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

大学生体育协会应加强对高校棒球运动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把工作落到实处,制订长远发展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高校棒球运动。

3.成立高校棒球委员会

成立高校棒球委员会的目的是每年能够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全国性棒球比赛,制定全国高校棒球运动规划,建立高校棒球基金会,表彰那些为中国高校棒球事业作出贡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推动棒球事业的发展。

4.加强高校棒球运动的科学研究

充分利用高校知识密集的优势,为棒球运动的发展提出最优的管理和训练手段。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举办前应召开一次棒球发展学术研讨会,以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

5.建设高校棒球场地

有计划建设高校棒球场地,首先要在重点高校建设,进而逐步发展到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可以采用“官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法,集思广益,广开门路。

6.改革竞赛制度

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应改为四年一次,省级比赛两年一次,市级比赛一年两次,校级比赛一年多次。

责编:赵东

我国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现状 篇4

关键词:手球,运动损伤,特征

手球运动是一项综合篮球、足球、排球特点的对抗性很强的接触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进行推、拉、抱等,因此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严重影响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所以寻求手球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和队医在训练和比赛中有针对性的防护,从而减少或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1 手球运动损伤的特征

陈佳贵[1]等对我国参加2005-2008年中华伤残基金会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218名手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期间我国手球运动员损伤发生309例次。下肢的损伤在所有损伤部位中发生率最高(60.19%),其次是躯干(18.12%),然后依次是上肢(12.30%)、头面部(9.39%)。损伤部位多发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鼻、腓骨和跖骨;损伤类型主要以韧带损伤、骨折、半月板损伤、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扭伤最为常见。

邱卓刚[2]以我国30名国家队女子手球运动员为受试对象,研究发现女子手球运动员主要受伤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腰部、肩关节及手指等部位。从损伤的情形和性质来看,手球运动损伤主要是在比赛中造成并以急性损伤为主。

姚鸿恩[3]等以180名手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在损伤部位构成比例中,膝关节损伤将近一半,其次是踝关节、腰、肩部,并且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损伤。他认为,虽然女性运动员的急、慢性损伤的发生率比男性运动员高,但通过统计学的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对手球运动损伤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任亚东[5]研究认为女子手球运动员十字韧带受伤机率比男性高2-8倍,国外[6]也有研究显示女性手球运动员有较高的损伤率和女性生理特征有关如女性的骨盆比男性要宽,肌肉的力量差等。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和研究的对象、方法等有关,今后有待进一步探索性别和运动损伤的关系,从而完善理论,指导实践。

张冰雨、张云[4]等以获得九运会女子手球前8名代表队的121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下肢创伤居多(57.39%),上肢次之(26.09%);损伤类型主要以肌肉拉伤(39.13%)和韧带损伤(33.91%)为主,手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比赛和冬季大运动量训练时期。

根据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手球运动项目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及腰部;损伤的类型主要以韧带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及半月板损伤最为常见并且多数是急性损伤;损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期间。运动员、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时期,要加大对手球运动损伤特征的了解并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 手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手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和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及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比赛的特定情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探究手球运动项目损伤的特征和规律及损伤机制,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减低手球运动损伤的机率有重大意义。

2.1 手球运动项目的特点

手球项目要求运动员身材高大,跑动速度快,动作灵活,在比赛中快速穿插,冲撞、牵拉,移动攻守,双方队员进行直接的身体对抗,对抗中身体重心降低,易造成重心不稳,形成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及韧带、肌肉等部位发生闭合性损伤。

手球运动损伤和手球比赛规则有一定的关系,规则中允许合理冲撞、合理阻挡,可以采取“有利”犯规动作,犯规次数对比赛没有影响等,这些规则对手球运动损伤的发生起到“催化”作用。

2.2 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制约我国手球训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其中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是手球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黄远翔、刘志民[7]等认为在对抗中合理运用基本技术的能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差是制约我国手球运动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陆广红[8]认为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不充分和训练后不进行有效放松,运动员过度疲劳,训练场地的不规范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张凤俊[9]认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基本技术存在着缺陷,运动量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身体素质、身体能力差、基本技术不全面、忽视准备活动、运动量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原因都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而这些致伤因素都和训练方法和运动员自身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此在训练过程中要认真审视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练习,不能“拔苗助长”。

2.3 社会心理因素

运动损伤是由多因素造成的,不仅与生理因素、物理因素、训练因素等有关,心理因素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教练员、运动员有必要了解导致手球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因素和运动损伤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应激源、应对方式、人格、动机、心理准备等[18]。邱卓刚[2]对30名国家手球集训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女子手球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时的状态焦虑较高(49.00±6.61),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裁判不公、气候不合适、场地糟糕等。戴群[10]等人以75名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运动员越趋向于外向,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越大,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越大,运动员在内外向的特质和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起交互作用。Homes[11]等人对100名橄榄球运动进行研究,认为高生活应激比低生活应激的运动员更容易受伤。Meclay[12]等人研究发现遭受严重损伤的运动员动机水平很高,尤其是女运动员。

这说明心理因素和运动损伤有密切的联系,虽然国内外关于手球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研究较少,但应激源、应付方式、人格、动机、心理准备等因素对其它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也与手球运动项目运动损伤有一定的关联,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能更好的进行心理调节,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3 手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策略

根据手球运动损伤的特征和致因,我们应该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和治疗工作,尤其是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期间,应该严格组织管理,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从而减少或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和手球国家队教练员及江苏省手球训练中心医务监督人员的访谈记录,将手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策略做一综述,借此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

3.1 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

运动损伤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预防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因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手球运动损伤的特征、规律及预防措施,使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对手球损伤有较全面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医务监督。黄远翔[7]等人认为导致我国手球运动训练水平不高及运动损伤与教练员的理论水平、敬业精神,与运动员的敬业精神、自觉训练有关,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力度,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对手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3.2 加强训练方法的完善、改革与创新

张冰雨、邱卓刚、贾林[13]等认为手球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可见训练方法对运动损伤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强训练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积极作用,在训练或比赛期间,加强监督运动员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完成情况。根据运动员的特征及手球运动特点,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和负荷量,采用合理科学的训练手段,循序渐进得提高身体素质(尤其是易伤部位)和专项技术能力。教练员要时刻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及运动员的状态,关注运动员是否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根据个体差异,积极调整训练负荷并做好疲劳恢复工作。

3.3 调节与控制情绪,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训练或比赛期间情况错综复杂,容易引起运动员情绪的波动,竞赛焦虑的变化,从而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竞赛心理定向,加强调节与控制情绪的方式及心理技能(如应激控制、放松技能等)的训练,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个运动队,教练员和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发现某个或某些队员有情绪波动,焦虑等,要积极给予帮助与支持。

3.4 运用康复治疗手段

运动损伤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消极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有必要运用康复治疗手段对运动员身心两方面进行康复。运动损伤的治疗一般有物理疗法(如直流电疗法,紫外线疗法,推拿按摩,中医药调理、水疗等)和运动疗法(如主动运动法、助力活动法等)。王国祥[14]、杨志栋[15]等人认为除了传统的康复手段,基因工程及人工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对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基因治疗、HBO治疗、CPMCYBEX机械应用),大大的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功能。

虽然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运动员的身体康复时间大为缩短,但要使运动员全面康复,心理康复手段必不可少。Duda[16]等人认为坚持参与恢复训练计划的受伤运动员相信恢复方法的有效性,感到参与此项计划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参与并完成自我设定的目标和计划的动机很强。Levleva[17]等人以32名膝或踝关节受伤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发现恢复率和运动员的目标设置、积极性自我谈话和心理演练等方法显著相关。虽然对运动损伤如何采用心理恢复方法的研究比较少,但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教育、目标设置、积极性思维、表象训练等心理恢复方法对运动损伤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18][19]。

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要积极学习运动损伤康复治疗手段,并根据损伤特征和运动员身体状况,综合、科学、合理的运用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及心理疗法使得受伤运动员身心得到全面康复。

4 小结

在手球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由于手球运动项目的特征、训练方法、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导致运动员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及腰部;损伤的类型主要以韧带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及半月板损伤为主并且多数是急性损伤。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应该根据手球运动项目特征、损伤特征及致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和康复工作,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心理学现状及发展论文 篇5

评估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了解该学科并非只是一门完全心理放松,形式自由的辅助学科,其同样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兴趣培养的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学。例如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发展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等,都离不开心理学知识。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当属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1利用心理学创造有效性的首要层次——提高运动兴趣

90后的学生对于体育兴趣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有数据表明2/3的中学生离开校园后就中断了体育活动;而在离开中学后,中断体育活动的人更高达90%,在现实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揭示了同样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完成对学生体育兴趣有效性的培养,导致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成为泡影。体育教师是否能做好一个导游,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时效性呢?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巧妙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体育课上经常补充一些和所学内容有关的新知识,补充一些学生想掌握但课本上没有的、都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样,注意教法手段的多样化,减少单一刺激所引发的超限抑制,利用青少年大都具有好胜、上进以及荣誉感强的心理特征,在练习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利用心理学创造有效性的第二个层次——获得成功,体验自信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合理设置目标,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处处充溢这成功,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主要不是要求他们要达到什么标准,而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笔者曾经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学生性格内向,对于常规的体育运动总也提不起兴趣,经常借故请假,逃避体育课。在各项常规考核中成绩普遍较差,自信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该生在雨天室内进行的体育课中,扑克打得很好,经过有意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该生非常适合“慢运动”,所谓慢运动是与竞技体育有所区别的一种运动,以健身、娱乐、修身养性为目的,以低强度,持续性为特征,衡量的标准不仅是更健康,而且包括更快乐,果不其然,在该生参加了瑜伽和台球第二课堂的学习后,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兴趣效果和锻炼成果,身体素质得到了加强,而且心理方面也获得了缓解,性格开朗了许多。

3利用运动心理学创造有效性的最高层次——增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中学女生对于中长跑的练习和考试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良的心态已演变成了异化心态。由于项目的特点,跑者在跑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极点”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心跳加快,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知觉下降,想退出运动的心理倾向明显。这种状态一定需要跑者有充足的心理能量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靠顽强的抑制品质坚持下去。

从心理途径分析,除了加强认知水平和平时对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方面外,必须从心理上要求控制焦虑,在竞技体育中,教给运动员在比赛情景中控制焦虑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很容易理解,如果个体对自己的焦虑进行积极解释时,可以促进运动成绩的发挥。掌握心理放松能力的心理训练需要成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被普及的一种深层次技能。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缺乏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客服困难的毅力。

这种现状促使我们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练习内容方面下一番功夫,比如让学生从单调、枯燥的跑道中解脱出来,获得愉快的心理和轻松环境。同样有氧,但学生获得得是心理上的认可,获得得是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得是新鲜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训练,同时消除了畏惧心理。

4结论

运动现状 篇6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运动生物化学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57-02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运动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该学科发展迅速,为全民健身中促进健康、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强体质的生物学意义提供理论基础;在竞技体育中为运动员选材、机能监控、训练监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近几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迅速,到2008年底我国已有27所院校设有该专业,分布于体育、医学类和综合类院校。其中,体育类院校共有14所,占51.85%[1]。然而,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院校关于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安排存在很大的区别。本文就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开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运动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参考,进而完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收集网络资源、文献资料和访谈方法,针对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9所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进行调查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自高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至今已经20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培养目标在不断与时俱进,然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点一致,但各院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长,其培养目标并不完全一致[12]。如广州体育学院该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能力,培养在健身俱乐部、运动队、社区服务中心、体育院校、体育科研机构、学校、健康服务等部门从事运动健身指导、机能与健康评价、健康指导与管理、体育保健康复、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工作……”另如天津体育学院提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学习运动人体科学和基本医学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胜任全民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治疗工作、教学及研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各院校在实现培养目标时由于侧重点不同,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2.2 课程群的设置现状与分析

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调整和更新。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能胜任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和竞技体育医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出生物学、医学、健康运动方面的课程体系。课程群是将几门内容密切相关,前后承接连贯一致的课程集合,合理科学进行课程群建设,易于打通课程知识脉络,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者前后脱节,使得前后连贯,内容融合,进而获得整体优势[10~11]。运动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医学与运动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群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

据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我国运动生化课程群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基础化学或生物化学基础学科、运动生物化学及相关其应用课程构成。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共开设6门专业必修课,学时共计272学时,基础化学及生物化学学时共计176,占64.7%;又如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及沈阳体育学院也均开设有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相关的课程。然而对比这些开设了生物化学相关基础课程的体育院校,发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对于学生理科基础要求非常高,其课程设置是帮助本科毕业生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相关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职业生涯,同样本专业可以为愿意攻读本专业研究生提供准备。因此,该类课程群设置能够使学生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从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全方位的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另一类仅由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组成,如表1显示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该类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的设置缺少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课程支撑,同时有些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包括实验)安排仅为48学时,实验课时过少,不益于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达成运动人体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因此,课程群设置应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这样课程之间相互配合,既能不断加深拓展内在联系,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相互促进的作用。总之,如何合理地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仍需要专家进行探讨,以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而达到培养目的。

2.3 教材建设现状与分析

1981年以来我国已正式出版本科《运动生物化学》教材7版本,期间各院校也有自编教材出版。近年来,国内各种运动生物化学的各种专著不断问世。如谢敏豪、林文弢、冯炜权主编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根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需求编写;张蕴琨、丁树哲主编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运动生物化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还有针对研究生编写的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物化学概论等。然而目前我国尚没有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的出版。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的开设不同,因而造成教材内容体系、衔接以及内容上难以统一。在这种背景下,目前,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不管使用全国体育院系版或高师版的教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当然无法达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结论与建议

因此,当务之急应该:(1)根据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课程群的构建应以生物化学知识基础,突出运动的实践性和拓展性为原则;(2)根据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群设置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写课程群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乔德才,康道峰,刘晓莉,等.我国高校运动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3):225-228.

[2]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7.

[3]天津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8.

[4]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8.

[5]沈阳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5.

[6]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8.

[7]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7.

[8]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7.

[9]首都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Z].2005.

[10]李铁,丁树哲.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体科学专业设置解读[J].体育学刊,2009,16(1):50-54.

[11]李铁,马业康.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85-91.

舞龙运动发展现状综述 篇7

1.1舞龙运动国内发展现状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 他伴随华夏文明传承至今, 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我国的舞龙运动源于古代祭祀活动, 盛行与清代, 而繁荣于当代。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老百姓的日子日益好转, 全国各地的民间舞龙表演再度活跃起来。时至今日, 舞龙运动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了形形色色、各具风格的造型和舞姿。按传统民间风俗习惯, 在新年佳节和元宵节, 各地人民多以舞龙欢庆。不得不提及的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国家弘扬民族文化政策的鼓舞下, 通过深刻挖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 舞龙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1992年开始, 国家体委群体司农村处组织有关人员对龙狮运动进行专门的研究, 并先后于1992年年底和1993年年底召开了“全国舞龙竞赛规则研讨会”, 1994年5月在福建市举办了“佐海杯”首届全国龙狮邀请赛, 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1995年2月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成立, 总部设在北京。自中国龙狮协会成立以来, 先后出台了《中国舞龙舞狮竞赛规则》和《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1992年龙狮项目被列入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这标志着龙狮运动开始进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并被世界所接受。后来又相继举办了5届全国舞龙锦标赛、精英赛, 4届国际龙狮邀请赛及全国农民运动会舞龙比赛, 2届世界舞龙锦标赛等, 三次龙狮运动研讨会。2003年8月, 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心主办的全国舞龙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心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技术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对舞龙运动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评价, 对竞赛规则加以修正, 通过了除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外还增设了抽签舞龙、竞速舞龙和障碍舞龙三个项目的新规则, 使舞龙运动突破了地域和民族的界线, 实现了由中国民族民间娱乐项目向规范化体育竞技项目的转化, 成为国际性的运动竞赛项目。舞龙运动的竞赛规则仍在不断完善, 运动技术日趋成熟和定型, 并不断地被赋予竞技、健身、娱乐和教育等现代体育的气息, 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10余年来中国舞龙运动己经在全国3 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起来, 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6,7,8]。

1.2舞龙运动国际发展现状

舞龙运动生长在中国, 在国际竞技舞台上中国有着较强的实力和优势, 占有主导地位, 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舞龙运动己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织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投入到舞龙运动的行列之中, 通过舞龙竞赛, 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使古老的中国舞龙运动焕发了新机, 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起重要的桥梁作用[9]。自1995年1月“国际舞龙总会”在香港成立以来, 目前加入国际舞龙总会的有: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泰国、中国澳门、巴西、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印尼、美国、中国台北、新加坡、印度、墨西哥、荷兰、中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 显示出舞龙运动国际化的勃勃生机。同时, 以世界龙狮锦标赛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和国内龙狮赛事活动不断举办, 国际间的龙狮学术会议日益增多, 国际间的龙狮比赛和表演遍布世界各地, 其范围越来越广, 数量越来越多, 质量越来越高, 迄今为止, 中国龙狮协会己举办了四次国际性龙狮比赛。这些比赛促进国际龙狮界的沟通, 提高国际龙狮运动技术水平, 使得古老的中国龙狮运动逐步走向国际化轨道。当然, 目前中国龙狮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很不均衡, 在欧美地区的开展情况不如亚洲地区,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将这一东方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龙狮协会先后派出5位专家、14支国内优秀的运动队, 前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龙狮运动的教学、辅导、比赛和技术交流。这些国际间的交往活动, 不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交流龙狮运动的技艺, 提高技术水平,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古老的龙狮运动作为友好使者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龙狮运动己经被世界公认, 同时也充分体现出龙狮运动独有的体育和文化魅力, 表明这项运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10]。1.3舞龙运动在高校开展现状

舞龙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兼有健身、娱乐、凝聚中华儿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数项功能于一身。其继承与发展均离不开学校, 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而言, 高校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接触面广, 领悟能力强, 而且具有较高理论科学研究的素质, 对龙文化的内涵和运动技术能有较好的理解。尤其是体育院校, 加强科学的理论研究, 对舞龙运动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推广与传授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舞龙这项悠久民族文化运动走进学校不仅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珍惜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作用, 而且还可以依托学校来普及推广和弘扬舞龙运动, 特别是发挥高校载体的优势, 达到全民健身教育的目的, 更好地促进舞龙运动在全民的普及与发展[11]。

众多的高校把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考核之中, 并经过多年来的教学改革、运动竞赛、师资培养和各类科研学术的持续发展, 已逐步形成一套富有鲜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校园体育文化[12]。高校开设舞龙课程, 可在重大的庆典或传统的节日用以表演, 能够很好地烘托气氛, 提高晚会和表演节目的观赏性, 表演者和观众同乐, 达到欢悦庆祝的目的, 丰富校园生活, 繁荣校园文化。同时舞龙运动能促进经济市场繁荣, 大规模、高水平的舞龙比赛可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正因为舞龙有着较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观赏价值高, 高难度的动作和振奋的鼓乐可以很好地烘托气氛, 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舞龙又可以作为一种营业性的表演项目。如湖南师大的奥都舞龙俱乐部就是利用舞龙舞狮表演功能, 积极走向市场, 灵活经营, 运用为企业的经贸活动搭台和走进收费娱乐市场, 开设舞龙课程, 组建高水平的舞龙队伍, 着力提高舞龙的技艺, 增强舞龙的观赏性, 运用灵活性的方式, 使舞龙运动走进市场, 参与市场行为, 为学校赢利, 活跃学校经济, 取得良好效果[13]。

2结语

通过以上对舞龙运动的国内、国际、现状, 高校发展现状综述可以看出, 舞龙运动这项以民间娱乐为主的民俗活动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性、普及性的竞技体育项目。其功能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 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当今舞龙运动竞赛开展地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为世界所瞩目, 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舞龙运动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已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舞龙源于中国, 属于世界。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上, 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有了良好的开端。中国舞龙运动的未来是辉煌的, 它必将为未来的人类社会带来健康和艺术的福音[14,15,16,17]。

摘要: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魂宝, 本文通过对舞龙运动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际发展现状, 高校开展现状进行综述, 更好的了解舞龙运动的开展状况, 进一步探讨舞龙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高校排球运动现状与原因 篇8

1 社会、高校排球运动现状

自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我国, 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排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在成立以后, 我国高度重视排球运动的发展, 将排球运动作为重点的体育项目在全国推广。1979年至今, 中国女排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各高校将排球引进作为教学的内容, 省市教委也陆续制定了相关的体育竞赛制度, 定期举办排球赛。然而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出排球的教学内容, 指出排球运动由师生共同选择, 这种情况下, 学生毫无疑问的会选择趣味性更强且简单易学、练习方便、普及率高的项目。虽然排球在我国的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 却始终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开展不够理想,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与排球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同时也与竞技化排球教学有关[1]。

通过对我省高校的体育选项课程进行调查发现, 排球选项不及篮球、足球及羽毛球所占的比例, 并且选择排球选项课的学生中很少有技术基础的, 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刚接触排球, 学习兴趣也一般, 甚至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喜欢排球运动。大家不愿选择排球的因素不仅是兴趣原因, 而且还基于考试难易因素、运动是否剧烈因素、同伴的选择及任课教师因素等方面考虑。这些都是影响排球教学的关键因素。

目前高校依然采用竞赛的标准作为教学要求, 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以“教”为主, 教学内容注重单项练习, 内容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的兴趣低下, 难以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

2 高校排球发展落后的原因

2.1 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

排球运动是一项群体性运动, 战术变化多种多样, 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性, 与篮球、足球相比具有特别的特点。比赛中要求排球不能够落地, 不能持球且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击球三次过网等。排球运动要求在传球、垫球时球一直处于空中, 不能持球且击球时间短, 最初学习排球时可能因数次捡球进而失去运动兴趣, 没有基础的学生很难感受到排球运动的乐趣与精彩。

排球实行得分制, 每次击球都有可能得分或者失分, 增加了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 同时也要求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 能够做到攻守全面, 技术要求高。比赛中因为自身的身高因素, 拦网扣球的动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同样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失去学习排球的兴趣。

2.2 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有部分学生不愿意选择学习排球的原因是因为怕脏、怕晒、怕痛。排球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不同, 它需要用手臂进行垫球, 传球、发球及扣球用手掌。这样很容易弄脏衣服, 而且初学者垫球时手臂皮肤无法适应球的冲击力, 会形成红肿、疼痛, 造成惧怕心理。因为很多学校的排球场在室外, 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较大, 有些女生怕晒, 这都是学生不喜欢排球选项课的原因。

2.3 缺乏娱乐性

排球传统竞技训练模式缺乏娱乐性, 运动模式具有很大的负荷。伴随终身体育理念的深入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 中学体育选项课程中加入了健美操、瑜伽及轮滑等休闲的体育项目, 趣味性强且简单易学, 难度也不大, 运动量不高, 广受师生欢迎。

采用国际比赛标准场地、规则、要求不利于在高校广泛的开展排球运动[2]。排球的球网相对较高, 不利于扣球发挥, 难以形成激烈的竞争, 击球次数限制且不允许持球, 太多的规则要求使得技术相对较差的学生经常中断捡球, 在课余的活动中很难凑齐比赛的人数等。

2.4 课程设置不科学

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限制, 一些学校只能提供学生选修一门选项课程, 有的学生不满足选一门课程, 因此在引进了新兴的选项课之后, 小学、初中学过排球的同学就对网球、轮滑等新兴选项感兴趣, 虽然课余时间依旧会参加一些排球的训练, 但是却因此放弃了选择排球选项课。

排球教学中基础程度、身体素质不在一个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教学, 使得基础程度、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难以跟上进度, 失去学习的兴趣。

3 改善高校排运动发展的措施

(1) 加强排球运动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提升排球教师的素质, 优化排球教学及科研师资结构, 改善排球训练场地设施环境, 在高校成立排球协会, 减少无意义的体育选项课。加强排球场地的建设, 不但方便学生进行排球运动, 同时可以吸引一些校外的排球爱好者或事业单位排球队前来训练、交流。这样学生在友谊赛中会增强排球技能, 同时增强学习排球运动的兴趣。

在排球选项教学中进行层次教学, 有区别的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基础好的同学开展技术运用、战术配合的教育、训练, 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则重点培养基础功底, 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充分的体会到排球带来的乐趣。

(2) 开展排球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热情、兴趣, 有利于排球运动在各大高校的的开展、推广。排球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运动的规则限制决定了它是一项集体的运行项目, 参与比赛的个体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 能够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及合作精神的形成。有研究结果表明, 每一项专项运动会的开展都会带动该项运动的发展。学生为比赛做准备,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 不仅可以熟练的掌握运动技能, 同时体验了运动的魅力, 因此积极的在高校学生中、各高校之间开展排球比赛运动, 有利于高校的排球运动发展[3]。

4 软式排球代替排球的社会趋势

软式排球特点: (1) 趣味性、观赏性强。软式排球的飞行速度相对缓慢, 比较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且失误几率小。 (2) 安全性高。球体轻, 质地软是软式排球的优势, 它气压小不易伤人, 具有安全保障。 (3) 适应设施现状。软式排球不限制场地和人数, 对球网的高度也没有具体的限制, 运动方式灵活简单。 (4) 随意性。不如排球的比赛要求严格,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 软式排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不高,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 极易开展、普及。 (5) 软式排球不怕挤压及扎, 漂亮美观, 价格便宜, 耐磨耐打, 性能良好, 适用性极强。

软式排球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1) 适合我国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由于受到人口、土地、教育投资以及学校规模的限制,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均存在薄弱的现象, 开展软式排球, 所需的投资较少且适用的范围较广, 健身娱乐效果好。 (2) 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将软式排球在高校中进行推广普及, 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益。软式排球有助于学生掌握简单实用的体育健身法, 符合学校体育教育接轨终身体育的目标, 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3) 符合高校女生心里、生理特点。高校女生的体重、肌肉、骨骼等发育已经基本与成人的标准相符合, 体内脂肪也逐渐开始增加, 由于身体构造特征, 女生不及男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机能, 女生肩宽较窄, 肌肉力量不大。加上女生体质特殊, 无氧代谢能力相对较差, 难以适应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女生心理方面已经接近成熟, 喜欢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渴望独立性, 注重形体美,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是想要获得苗条的身材, 女生爱干净, 容易怕羞、怕脏、怕累。软式排球球体轻, 质地软, 漂亮美观, 性能良好, 适用性极强, 对身体的负荷、伤害低, 技术难度不高, 容易上手, 符合女生心理、生理特点。

软式排球球体柔软, 运行速度缓慢, 在技术、动作、力度上都与排球有一定的区别, 进行软式排球教学, 降低了技术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对身体的负荷、伤害,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消除了参与者的心理障碍, 适应生理、身体负荷, 容易上手,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软式排球教学是替代排球的必然发展趋势[4]。

5 结语

软式排球诞生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参与兴趣, 掀起了学习、参与的浪潮, 有助于增强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 在中学开展软式排球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开展, 能有效地增加排球选项课的人数, 为排球运动创造基础, 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龙.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必修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主红.对高校排球选项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 2011 (16) :246.

[3]张高参.影响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体育环境研究[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 2008.

运动现状 篇9

一、结果与分析

(一) 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全面系统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在调查的体育运动学校中学生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文体全面发展的模式, 即边读书边训练。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身体的重视高于对智力发展的重视, 但也严重影响着训练效果, 比如训练后身体机体的恢复有着严重的影响, 这样对运动员自身没有什么“质”的提高。因此, 运动员训练时间的保证尤为重要。

从表1我们可以观察得出, 若是在学科的考试前, 真正的训练时间越来越短, 假期的训练连基本量都不能保证, 整个的训练很难规范性、系统性进行。从资料和优秀运动员训练可以看出, 训练时间至关重要, 不得低于3小时 (每天) , 每周最多只能休息一次, 并且不可中途出现中断, 否则会制约运动员成绩水平的高低。

(二) 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田径短跑训练计划的特点安排

结合学校特点和运动员自身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科学地制订结合一切优势的以及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前期一般应该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诸多因素 (心理学方面:气质、个性、动机;社会学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学习情况;训练学特征:水平、能力等) 来安排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并以此为依据, 适时地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之更适合学生当时的状况和条件。

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以半日制为周期进行训练是大多数体校训练的特点。学校的安排应以学生全方面合理的安排, 如:饮食起居、身心发展、运动员机体伤病等以及体校关于训练的外界因素。实际运动状况是不稳定的, 也存在着随时改变的可能性, 随意运动计划至少有着两种特性, 因为这两种特性的存在使得计划又是那么客观存在。稳定性是可变性的基础, 而可变性又是稳定性的发展。离开稳定性的可变性, 只能使被训练个人生理发展规律紊乱, 影响训练效果。

短跑活动应该是有高潮和低谷的, 既有大强度的也有小强度的, 也要有周期性。一般的短跑训练应是5—7天为一小环节, 9—12个月为大环节, 大小环节应以交替安排, 不可重复, 也不可进行一种环节的中门性练习。但也得遵守实际状况。如:小环节是以青少年儿童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增加小环节的强度, 但要注意量的适应, 不能拔苗助长损害运动员身体的各项能力。训练过大或负荷过重, 将会出现自身体内所产生的乳酸堆积过多, 若时间过长了就会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 给学生心理留下阴影, 易在以后的训练中生成抵触情绪, 对发展和成绩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同时, 大环节运用不当也会造成诸多伤害。

二、训练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情绪向上:内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训练有着直接的关系,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运动员的训练和成绩, 反之, 负面的情绪则也是训练不理想和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有目的:教师和学生在训练前都有自身的计划与目的, 教师应制定学生能完成的与之相适应的训练目标。学生应积极配合完成任务, 并且根据情况有所发展,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身成绩。不枯燥: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 不是对教材或传统形式的生搬硬套,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减少疲惫, 提高成绩。循序性:任何活动都是有过程的, 训练对身体的要求很大, 若突然由静止一下进入动态或者是极点, 任何人都会吃不消, 对训练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对身体的损伤也相当大。所以循序活动很是重要。不同性:因每人身体都是不同的, 适应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个体的差别是肯定有的, 但正是有了这一差别性, 才有了个体的突出性即本身的特点。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总结

体育学校训练是一项基础工程。培养运动员应加强现代化教学, 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 吸取优秀的经验和模式, 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运动员打好基础, 为学校快速和稳定地发展提供条件。

吉林市体育学校要注意教师和教练员的自身素养的提高、知识经验的提高。

中国蹦床运动发展现状综述 篇10

一发展现状分析

1. 世界的蹦床发展情况

自1964年国际蹦床联合会成立以来, 现已举办了24届世界蹦床锦标赛。蹦床具有高、美、准、难的特点, 技术发展追求着“难、美、稳”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的难度值在不断增加, 空翻向多周方向发展, 动作的技术规格与质量不断提高, 运动员以个性化创意为主基调, 在赛台上充分展示个人的演技。从历届世界锦标赛得知, 参加比赛的国家愈来愈多, 动作难度愈来愈大, 具有争夺奖牌实力的国家愈来愈多。从技术水平和实力格局看,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蹦床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在亚洲, 日本开展蹦床运动较早且水平较高, 曾获得世界锦标赛第三名的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从而使蹦床运动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目前, 世界蹦床的实力格局, 表现出男子项目以俄罗斯的综合技术实力最强, 处于领头羊的优势地位, 紧随其后的是白俄罗斯和加拿大, 对俄罗斯有较大的威胁。澳大利亚、法国、丹麦等国的运动员近几年进步也很快, 是一支争取奖牌的新生力量。女子蹦床目前也以俄罗斯为领头羊, 加拿大、乌克兰、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 实力相当, 水平接近, 构成第二集团。

2. 蹦床运动规则的变化情况

2005~2008年的奥运新周期, 蹦床新规则在200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变化是在第一套动作中增加了部分动作难度分的计算, 即在第一套动作中明确规定有两个动作计算难度, 计分方法为三个有效技术分之和再加上两个计算难度的动作难度分。并且, 这两个计算难度的动作不允许在第二套动作中出现, 如果出现, 将不计难度。这一变化对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直接影响是运动员必须掌握更多的难度动作, 否则比赛时在难度上就会先逊人一筹, 并最终有可能因此而败于对手。二是由于第一套动作规则的变化使第一套动作的“规定”性质完全弱化, 表现出了第二套动作“自选”的特征。随着规则的进一步修改, 第一套动作的评分办法完成向第二套“自选”动作的过渡只是个时间问题。根据此前我们对世界蹦床项目的认识、新规则的要求, 以及多次国际比赛表现出的一些技术特点来看, 我国运动员参加各类比赛将面临如下不利形势: (1) 第一套和第二套动作需要重新编排; (2) 我国运动员普遍掌握的动作数量和动作类型有限, 预赛两套动作的难度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给比赛带来了很大的不利; (3) 在当前形势下, 国内运动员必须学习一些新动作或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 高水平的比赛中难度是取胜的基础, 动作的质量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质量如果上不去, 难度再大也没有意义, 难度、质量、稳定性三者缺一不可。 (4) 我国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还不够全面, 表现为运动员所掌握的动作数量及动作类型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从蹦床规则的修改方向来看, 掌握多类型的不同动作是优秀蹦床运动员在未来的世界高水平比赛中必须具备的本领。

二蹦床运动动作发展趋势

自1997年蹦床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 蹦床运动发展很快, 开展的国家增多, 运动水平快速提升。现将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四个方面: (1) 各国蹦床竞争实力重新排序, 旧格局受到挑战; (2) 整套动作的难度值在逐年上升; (3) 规定动作的技术趋于完美, 动作的个性化更为突出; (4) 难度值决定成绩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1年之后, 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 格局难以确定;老牌的蹦床强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颗粒无收”, 德国男、女水平上升很快, 中国女子异军突起, 另外, 加拿大、英国的女子也大有超越俄罗斯的趋势。蹦床运动员培养周期缩短的过程应不会持续太久, 蹦床运动员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以在蹦床运动进入奥运会后运动员的培养周期有一个缩短的过程是因为蹦床进入奥运会前, 人们对蹦床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强, 竞争不是特别激烈, 而一旦面临激烈的竞争, 自然会使教练员们加速对运动员的培养, 导致培养周期缩短, 最终, 运动员的培养会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进行。整套动作的难度值目前仍在继续上升, 难度已经从2000年的最高16.2增加到2004年的16.8, 国内运动员已经达到了16.7的难度。此前的规定动作目前在称呼上已经改为第一套动作。在规定动作的比赛中, 难度分能够达到27.5左右, 已经是这类动作的极限, 再提高已经很难。而且, 一般运动员的分数也达到了27分以上, 因此, 可以说规定动作从编排到完成情况, 已经趋于成熟, 没有太多的发展。因而一些运动员为了提高规定动作的层次, 开始在细节上创新, 形成动作个性化特点。

由于规定动作发展的空间有限, 出于创新和提高项目吸引力, 提高整套动作中的变化和提升难度成了近些年蹦床项目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实施新规则后, 中外运动员第一套动作的构成发生了三个主要变化: (1) 两周空翻明显增加, 一周空翻相对减少; (2) 第一套动作出现了三周空翻和多周纵轴转体的高难度动作, 其中转体动作以两周转体540°~720°居多; (3) 空翻动作采用团身和屈体姿势增多, 已成为第一套动作的主体姿势, 而直体姿势明显减少。

三小结

世界竞技蹦床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 难度不断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基本格局发生了改变, 除了欧洲少数国家称雄世界蹦坛外, 中国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新的金牌增长点。我国女子优秀蹦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已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难度水平、动作质量、稳定性、动作的高度等还需要继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兴.新规则对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9~12

[2]刘兴.竞技蹦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3]国家体育总局.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比赛评分规则 (2001-2004年)

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水平的现状分析 篇11

摘 要 女子摔跤虽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项目,但其所表现出的文化魅力和健身康体的意义更为鲜明。作为主管单位,要鼓励建立俱乐部,当发展到适当时机,组织成立俱乐部联盟或选择有实力的俱乐部直接加入中国摔跤协会,择机举办全国俱乐部联赛。

关键词 女子摔跤 运动水平 问题 对策

一、女子摔跤的起源以及沿革

1984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承认女子摔跤运动,但女子摔跤只设立自由式一项,其规则几乎和男子自由式摔跤一样。1989年8月,在瑞士举办了第1届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从此以后,女子摔跤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直到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女子摔跤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了女子摔跤能进入奥运会,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FILA)做了大量的工作。最主要的手段是,减少男子摔跤的级别。最早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各有10个级别,后来各压缩成8个级别,后来又各自减少一个级别,这样各项就只有7个级别了,这才使得女子摔跤能够进入奥运大家庭。奥运会女子摔跤只设立4个级别的比赛。

二、女子摔跤在中国的发展史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女子还有摔跤项目的时候,中国女子摔跤就已经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尽管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就以“国技”的名义在这个领域称雄世界。

随着中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体育总局和不少省市的体工队都把体育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奥运会项目上,全国运动会的项目也跟着奥运会定。那个时候女子自由式摔跤还没有进入奥运会,所以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1992年之后的几年里,女子摔跤开始不受到重视,中国女摔的发展顿时陷入困境,全国仅仅剩下北京体育大学还保留着一支队伍,但由于发展受限,基本没有国内比赛可以参加,国际比赛也去得很少。不少队员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练着。很快,中国女摔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变得荡然无存。

1998年,女子摔跤要进奥运会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国也开始慢慢恢复女子摔跤这个项目,可是这个时候,中国队的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各国。别说高高在上的日本队,连美国、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女子摔跤水平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本来我们是在别人前面的,但现在落在了别人后面,所以我们只有拼命往前追。”许奎元说。

2001年世锦赛,中国队有点令人吃惊地取得了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这让追赶中的中国女子摔跤激动不已。同年9月,国际奥委会最终做出决定,自雅典奥运会开始,增加女子自由式摔跤这个项目,设4个重量级别,4块金牌。这个决定更加坚定了中国大力发展这个项目的决心。

目前的中国女子摔跤国家队一共20多名队员,为了备战世锦赛和亚运会,集中在北京八大处进行封闭训练。用许指导的话说:“现在还是日本队强,他们在世锦赛的所有7个级别中都有拿冠军的绝对实力。我们还在追赶,好在我们追得很快!”

三、我国女子摔跤运动水平现状分析

(一)我国女摔跤运动水平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女子摔跤在世界上的整体水平分布比较均匀,而水平最高的女子摔跤主要在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美国等国家,与这些强队相比我国的女子摔跤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女子摔跤还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很多队员的基础力量、技术、战术等心理素质较差,很多队员的比赛作风不够硬朗,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造成女子整体水平不高。

(二)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后备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后备人才比较缺乏,主要原因是社会对女子摔跤运动的关注度不高,没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项运动,在后备人才的选用上不够科学,加上女子摔跤运动的经费活动也不高,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女子运动的发展。

四、改进对策

(一)加强教练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水平。

随着奥运会的即将来临,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对于社会体育项目教练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女子摔跤的逐步推广,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多,对于教练员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二)更多地关注中国女子摔跤的普及

编制适合各种群体的培训教材,设计出一套或多套好懂易学、规范准确的中国摔跤基础套路,着重体现还由中国摔跤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以及新时代青少年所应该具备的礼貌礼节和健康形象。

(三)支持建立更多的摔跤俱乐部,择机举办全国俱乐部联赛

俱乐部的运营模式,是体育项目发展的趋势。女子摔跤虽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项目,但其所表现出的文化魅力和健身康体的意义更为鲜明。作为主管单位,要鼓励建立俱乐部,当发展到适当时机,组织成立俱乐部联盟或选择有实力的俱乐部直接加入中国摔跤协会,择机举办全国俱乐部联赛。

参考文献:

[1] 柳鸣毅.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特征比较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8(04).

[2] 陈德龙.摔跤新规则影响下的抱单腿技术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3] 鲁家政,李国安.摔跤规则的新发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4] 孙健.竞赛规则的改变对自由式摔跤技、战术产生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5] 赵东平,唐建忠.重庆市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2(2).

[6] 王方.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现状与发展设想[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1(4).

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 篇12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在“发展体育运动, 增加人民体质”的方针指导下, 高校棒球运动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 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我国高校的棒球比赛更加频繁,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校棒球运动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 高校棒球运动向着全国普及的方向发展, 这也为高校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江苏等地的高校棒球运动基础较好, 因为上海和北京两地高校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组队进行比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逐渐增加, 当时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棒球运动, 有的地方成立了高校棒球协会和棒球俱乐部, 这为协调高校棒球运动的训练、比赛起到了总体管理和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活动经费、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 地区差别很大, 发展很不平衡。目前, 从技术、战术、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高校棒球运动水平高于其他地区, 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大部分省、市对开展棒球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不够, 如新疆、青海、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高校。

2.各地之间开展棒球运动连续性不平衡, 带来了棒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展棒球运动, 有雄厚的基础, 人才辈出, 开展棒球运动自然轻车熟路。

3.很多地区高校的棒球器材和辅助设备在训练上和比赛上受到限制, 使棒球运动发展较缓慢, 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4.地区性经济发展形势不佳, 高校棒球比赛不能经常性地多层次进行, 影响了棒球技术、战术和比赛经验的相互交流与提高, 缺乏比赛经验, 棒球技术和战术难以提高和在比赛中发挥。

5.由于缺乏经费, 全国性比赛和国际性比赛不能参加或观摩, 没有强手对比, 也无法学习新技术和战术, 只能是闭门练习, 影响了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以上种种原因限制了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棒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使有的地区只有个别高校开展棒球运动, 甚至有的地区高校根本不开展这项运动。

二、高校棒球竞赛初步形成规模

我国高校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棒球比赛, 不过参加比赛的只有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支棒球队。到了20世纪60年代, 上海第一医学院棒球队由院长率队, 分别与北京外语学院、清华大学、地质学院等高校棒球队进行了友谊比赛,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跨区域高校棒球比赛。20世纪70年代, 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 北京一些高校陆续招收日本留学生, 这为北京高校棒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 北京成立了“友谊杯”棒球俱乐部, 它同北京市棒球协会一起主办每年一度的“友谊杯”棒球比赛;同时, 上海的部分高校也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全市性高校棒球比赛, 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川等地每年都有一届省、市级高校棒球比赛。

为使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对抗性的棒球运动更好地在高校普及, 从而让我国高校棒球技战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国家体育总局棒垒手曲管理中心、中国棒球协会、大学生体育协会棒垒球分会的大力支持下, 2004年广东体育学院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 有来自11个城市的12所普通高校、9所体育学院及香港棒球总会共22支棒球队参加了比赛。大学生棒球联赛每年举办一次, 由各地市高校申请承办。

通过每年全国高校棒球比赛, 各地市高校棒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促进了棒球运动在各高校的普及与推广, 同时也暴露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截至目前, 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共举办了7届, 每次参赛的队伍只有18支左右。全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 如果按每省组成一个高校代表队计算, 参赛比例不到24%;如果按全国大学总数计算, 参赛比例更是低得可怜。况且, 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的队伍中, 北京、上海均有4个队参加、广州有5个队参加, 可见其他地区高校所占比例很少。

第二, 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的各代表队水平悬殊。由于地区和学校普及与重视棒球运动的程度不同及棒球运动发展的不平衡性, 通过比赛可以看出, 技战术较好的队伍有北方工业大学、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复旦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等, 这些高校大都经过了多年系统的棒球专项训练, 训练年限最长的达18年。

三、高校棒球运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需进一步加强领导, 理顺关系, 形成一套管理体系

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国家体育总局棒垒手曲管理中心在发展高校棒球事业上没有达成有关协议和相应的管理体系, 使现在高校棒球运动还处在自我发展的状态。同时, 教育部也没有把发展高校棒球运动列入计划, 这使得高校对此项运动不够重视, 影响了高校棒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2. 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缺乏资金

现在很多高校既缺少棒球器材, 又缺少棒球教练, 更谈不上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和其他棒球比赛, 再加上有些领导不够重视, 有限的资金也不可能用在棒球运动上。

3. 高校缺乏有基础的棒球运动员

由于中小学开展棒球运动极少, 按正常渠道高校有时几年也招不进来一个棒球运动员, 有的学校棒球队员都是没学过棒球的学生。由于大多学生不懂比赛规则、技战术不熟练和棒球意识差, 在高校进一步开展棒球运动的愿望一再受阻, 难度很大。

4. 高校缺乏标准的棒球场地和相应的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只有少数几所高校有标准的棒球场地。由于缺乏训练和比赛场地, 很多高校棒球队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和组织校内、校外的比赛, 棒球运动在高校也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高校棒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1. 确立高校棒球运动的战略思想和任务

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组织专家学者, 根据我国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制定出短期战略任务及长期任务, 总体布局、全面发展, 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棒球训练体制与竞赛制度, 坚持从严、从难、从实践出发, 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科学训练的方针, 从实际出发, 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2. 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

大学生体育协会应加强对高校棒球运动的管理, 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把工作落到实处, 制订长远发展计划, 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高校棒球运动。

3. 成立高校棒球委员会

成立高校棒球委员会的目的是每年能够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全国性棒球比赛, 制定全国高校棒球运动规划, 建立高校棒球基金会, 表彰那些为中国高校棒球事业作出贡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以推动棒球事业的发展。

4. 加强高校棒球运动的科学研究

充分利用高校知识密集的优势, 为棒球运动的发展提出最优的管理和训练手段。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举办前应召开一次棒球发展学术研讨会, 以推动棒球运动的发展。

5. 建设高校棒球场地

有计划建设高校棒球场地, 首先要在重点高校建设, 进而逐步发展到全国各大中专院校, 可以采用“官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法, 集思广益, 广开门路。

6. 改革竞赛制度

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应改为四年一次, 省级比赛两年一次, 市级比赛一年两次, 校级比赛一年多次。

摘要:棒球运动是一项集智力与体力开发的培养团队精神的体育运动。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组织专家学者根据中国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制定出短期战略任务及长期任务, 总体布局, 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棒球训练体制和竞赛制度。

上一篇:高考试题与戏剧教学论文下一篇: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