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2024-10-27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共7篇)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1

1. 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生命周期设计的影响

当前,学界普遍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2013年5月16日,来自全球的众多官员和学者在浙江杭州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共同见证《杭州宣言: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布,呼吁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生命周期设计对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其实是关注人的生活方式、人的基本权利、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以及艺术视觉形象、符号等。生命周期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是生命周期设计特色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与基础,对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生命周期设计发展的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婴童玩具设计,一方面,从已有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成果可知,当前,婴童玩具产品只有集环保性、益智性、互动性与文化性于一体才符合80后年轻父母群望子成龙的心理,也只有这类产品才会引起他们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随着婴童玩具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品牌无特色只能走代工之路的国内婴童玩具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众多小微企业,资金少、规模小,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而品牌和特色的建立就与传统文化有关。据调查,我国婴童玩具70%以上呈现过度西化、日韩化特征,米老鼠、花仙子、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动漫授权玩具早已成为了孩子们相伴和崇拜的对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婴童玩具少见,长此以往,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将越来越弱,疏离感、陌生感和排斥感将越来越强,几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离熔断的日子不远了!如同繁体字,今天中国大陆的学生能够读懂读通的已经不多了,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认为生命周期设计应该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入于生命周期设计之中,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外国孩子们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2. 生命周期设计的对策

创新是生命周期设计发展的关键。设计师要嗅觉灵敏,思维敏捷,能够从人们现有兴趣、市场及社会发展中敏锐地扑捉当下、未来3-5年甚至更远一段时间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产品的需求趋势,设计理念要符合时代要求并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这样产品与企业才有竞争力。

2.1 艺术形象创新。

设计的创新包括主题、造型、技术、材料、营销等,但作为艺术范畴的一件玩具或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还在于是否为消费者奉献出动人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具有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能够被消费者接受、认可和喜爱的艺术形象。如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就是在继承传统水墨、年画、壁画、京剧脸谱等艺术样式和对中华民族崇尚的不畏艰险、执着坚定、忠诚勇敢的传统文化精神品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形象创新,电影自放映以来获得广泛好评。由此,我们感到只有植根于本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2 技术集成创新。

技术的集成是设计创新的基础。所谓技术集成创新就是根据产品设计的需要将多种技术整合到一起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不是简单的“1+1”的组合,而是要最有效、最合理地集成,它强调的不仅仅是单个技术的优秀,更注重整体优化的组合,进而实现产品的创新。美国玩具商研制的恐龙机器人玩具Pleo,集成了红外线无线电收发技术、全色彩照相技术、扩音技术等多种复杂的技术,由六个处理装置和38个传感器组成,动作与学习能力和普通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它可以记住受伤的经历、对友善的主人撒娇哭泣、看到前方15英尺的距离、辨别声源方向、咀嚼塑料树叶等。

技术的集成是传统玩具发展的动力。传统玩具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加快传统玩具与现代科技的粘合度,赋予传统玩具新的活力,让其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的玩伴,用传统优秀文化哺育孩子的灵魂是生命周期设计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美泰玩具公司最近开发出的一款名为The Hello Barbie Dreamhouse(你好芭比的梦想之家)的芭比套装玩具,与传统的芭比娃娃相比较,它支持Wi Fi连接,加入了声控功能技术,专门配有一个App,孩子们可以对着房子讲话,打开虚拟微波炉做早餐,控制电梯接送芭比等。甚至,芭比套装玩具还开发出无人机,使用遥控器进行控制。优秀单个技术的组合,带来了传统玩具整体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美国优秀文化。

结语

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无‘根’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经不住实践和历史的考验。”[1]传统文化是生命周期设计发展的源泉与基础。设计的境界,归根到底就是从文化中生发而出的,从本质上说,设计的境界,就是文化的境界。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中国设计。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必须植根于本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质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摘要:从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基于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艺术形象创新、技术集成创新的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参考文献

[1]观察者.大圣归来[EB/OL].(2015-07-15).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5_07_15_326929.shtml(2015-07-15).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2

寓环境准则于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之中

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环境准则应置于重要地位,并应重点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环境影响要素、环境需求分析和环境友好性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作 者:林朝平盛俊明 作者单位: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常熟,215500刊 名:机电工程技术英文刊名: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年,卷(期):31(3)分类号:F273.2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环境准则 设计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篇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由英文Product LifecycleManagement翻译而来。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产品的常见模块有产品数据管理、协同产品设计、产品组合管理、客户需求管理。

畅享网评论

1.市场目前,PLM市场呈现的格局是:低端厂商在往高端走,高端厂商也在往低端走。在国内市场,高端市场一直由国外巨头占据,中端市场以国内产品为主。慢慢地,这两者互为融合,当然竞争也日益加剧。中国PLM市场的前五名约占整个市场64%的市场份额,前十名约占80%的市场份额。在PLM领域,Siemens PLM Software、达索、PTC和Solid Edge公司几乎已经垄断该市场;在PDM市场,Siemens PLM Software、PTC和达索稳固地占有前三名的位置;在CAE市场,安世亚太异军突起,成为中国CAE市场的领导厂商;在CAM市场上,Siemens PLMSoftware仍然是领导厂商;在MPM市场,企业的选择只有Siemens PLM Software、达索和PTC;CAPP市场则是国内厂商的天下,国内厂商任重而道远。

2.产品中国制造业现在正处于从规模到产品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的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为创新提供动力的PLM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另外,中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日趋成熟,这也必然促使PLM厂商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产品,以符合客户的需求。

3.应用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及国家层面对自主创新政策的支持,PLM市场及与产品研发管理相关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用户对此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在行业细分下,与企业已有的ERP、MES实现良好集成的PLM应用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4

18世纪中叶开始的蒸汽机发明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 为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五千年历史总和的物质财富, 但也极端消耗了地球资源, 同时, 各种废弃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自然环境。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是最消耗资源产业, 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短缺的日益严峻, 中外学者致力于再制造工艺与理论的研究。G.D.Hather, W.L.Ijomah等 (2011) 研究了从1995—2011年所有与再制造设计相关的文献, 并将这些文献分为广义的再制造、工艺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生态方式设计等几大类。本文的工作与以往的文献综述有所不同, 更侧重再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理论整合, 文章的目的是整合中外学者关于再制造产品各环节的最优策略, 为从事再制造的制造企业从新产品设计、废弃产品回收、成本分摊、质量控制、定价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

Andrew M.King, Stuartc.Burgess (2006) 从立法的角度, 分析并界定了修补 (Repair) 、修理 (Recondition) 、再制造 (Remanufacture) 与再循环 (Recycle) 的范畴与区别。徐滨士 (2009) 在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中提出再制造的概念。

二、再制造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 再制造产生的环境效益

再制造的环境效益已广为人知, 主要包括三点, 即:1.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 据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统计:新制造一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 新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 新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2.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制造不需要直接开采资源, 能有效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增长, 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和谐发展;3.有助于环境保护, 再制造基于对结束生命周期产品的回收, 避免了废旧产品被随意丢弃后所造成的环境负担。

(二) 再制造带来的社会效应

1.开创新的商机

再制造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行业, 如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 第三方再制造企业等;开展再制造活动需要再制造企业投资引进新设备, 如清洁、检测设施, 这些设备的需求将为特殊设备生产商提供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再制造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供应商、设计工程软件提供商、管理顾问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提供支持。随着再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行业的细分,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商机。

2.增加就业岗位

再制造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许多就业岗位, 直接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 其中包括一些具有实际生产操作经验的退休或失业技术人员。据统计, 1996年美国再制造业的总直接就业人数已达到48万。

3.促进科技进步

再制造在工艺流程方面较为繁琐, 除常见的拆分、清洗、提炼外, 还包括对危险的排除, 如处理报废汽车时需要首先排掉液体, 以免造成污染和危害。因此, 需要一定的科研投入以进一步简化再制造流程, 降低再制造成本。徐滨士 (2004) , 指出我国在再制造的技术方面已有所发展和创新, 如:将高速电弧喷涂技术与粉芯丝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再制造零部件的表面修复等。为了使再生产的产品在性能、寿命等方面达到甚至超越新产品的标准, 再制造技术将会不断进步。

(三) 再制造的经济效益

1.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数据显示再制造品的生产通常会比新产品生产节约40%~65%的成本;同时, 如果制造企业参与到再制造环节, 一部分生产新产品的物料成本可分摊给再制造产品, 如此一来, 生产新产品的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仍然可以通过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门店进行, 原有的销售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可以胜任再制造产品的销售工作, 在不增加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同时销售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 可以分摊新产品的变动成本。

2.提高企业利润

除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企业还可以从再制造本身获得利润的直接提高。企业可以为再制造产品制定适当的低于新产品的价格, 既可以满足原有细分市场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 又可以吸引一批对价格敏感的新客户, 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由于顾客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偏好不同, 二者并不会相互蚕食 (虽然再制造产品的销售表面上挤占了新产品的销售份额, 但实际上非但没有挤占新产品市场, 反而有助于经销商形成专业化优势, 销售更多的新产品) 。随着销售机会的增加销售收入也会提高, 加之产品成本的下降, 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事再制造的企业能够获得比不从事再制造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体现在成本更低、顾客响应速度更快以及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

由于再制造并非从最初原材料开始, 许多仍完好的零部件能够直接投入生产, 进而帮助企业缩短产品生产前置期, 提高顾客响应速度。这种由成本节约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产品, 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再制造过程中, 如废弃产品的收购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环节, 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顾客, 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收集到顾客关于再制造产品的反馈、对再制造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期待, 还能够从顾客的反馈信息中获得改进新产品的灵感, 并更好地了解未来产品需求的发展方向。

4.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如今盛行“绿色”、“环保”的年代, 许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绿色环保产品, 仰慕并追随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根据联合国统计署的数字, 1999年全球绿色消费总量达3000亿美元, 有80%的荷兰人、90%的德国人、89%的美国人在购物时首先考虑消费品的环境标准;85%的瑞典人愿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有80%的加拿大人愿多付出10%的成本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77%的日本人只挑选购买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正如前文所述, 再制造能够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一旦企业涉足再制造就等于无形中贴上了“绿色环保”的标签,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企业的获益就越大。

三、从事再制造的风险分析

(一) 再制造需要规模效应

从事再制造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技术投入, 如:劳动力、土地、资本、检测检验设备、加工设备、技术、信息、管理等, 对再制造的输入不亚于新产品的制造, 因此, 只有在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能够实现废弃产品的批量回收、再生产时, 才能分摊这些输入达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效果。

(二) 再制造对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 再制造的产品一般为高附加值产品 (如:汽车发动机、复印机、打印机等) , 或者是产品寿命周期较短的一次性易回收制造产品 (如:一次性照相机) 。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是高科技, 因此, 企业要想参与再制造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背景;此外, 由于再制造过程的特殊性, 需要企业增加技术研发的成本, 以进一步降低再制造的成本, 生产出高质量的再制造产品以赢得客户和市场。

(三) 再制造具有不确定性

再制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要表现在:回收产品到达的时间和数量不确定、平衡回收与需求的困难性、再制造加工路线和加工时间不确定、回收产品可再制造率不确定以及政策环境对毛坯来源的限制、社会意识落后对市场的拖累等, 因此投资再制造企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四) 消费者对再制造存在认知偏见

消费者对于再制造的认同感是影响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 消费者对于再制造缺乏理解和认识, 错误的认为再制造产品只是一些劣等或者低于标准规格的产品, 并怀疑再制造商品的质量, 不能接受“再制造产品可以保证其具有或者优于原有产品的性能”。这一现象在像中国这样再制造起步较晚的国家尤其明显, 导致再制造业仅在独立的领域内发展, 不能像新产品一样顺利进行全球化。

(五) 再制造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 仅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再制造领域拥有健全的法律规范, 在中国, 由于再制造的起步较晚, 行业内许多问题还未引起广泛关注, 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所以存在一定的法律盲点, 如再制造的标准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制造的广泛应用;制约再制造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性因素影响着再制造的原材料来源和回收、再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

四、再制造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体系框架

再制造产品同常规产品一样具有生命周期, 需要企业注重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问题, 制定适当的定价、销售策略, 同时还需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阶段就注重产品的设计以便于再制造, 关注对废弃产品的回收。

(一) 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杜洁 (2010) 认为新产品的设计应注重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环境性能设计与能源性能设计四个方面。总结起来就是: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的方法、使用标准化的零件;材料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低能耗、低成本、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材料, 减少材料的种类, 选用再生材料;减少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加强管理, 减少原材料、零部件、水电等资源的浪费, 利用新能源。

卡特彼勒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产品的可回收与再制造性能, 其卖出的产品能够以旧换新, 旧机回收后再利用, 因此该公司20%以上的产品均属于再制造产物。

(二) 废弃产品的回收策略

Atasu与Subramanian (2012) 从立法的角度研究了电子废弃物的生产商责任延伸制, 分析个体生产者责任制与集体生产者责任制对产品可回收性设计的影响、对制造商利润的影响以及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提出个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更能激励生产者改善产品可回收性设计。也认可了集体生产者责任制下的成本节约与规模效益。个体生产者责任制下, 企业可以选择三种回收方式, 李晓丹 (2010) 在需求不确定条件下, 研究了再制造回收模式的选择问题, 包括分别以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为负责主体的三种回收模式, 并运用博弈论和数值分析建立收益参数, 计算期望收益和最优决策, 为再制造回收模式的确定提供了可靠指导。孙妮娜和杨宝文 (2012) 讨论了一个包含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者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并结合宝钢的实例研究, 得到一个明显的结论, 即:再制造商 (制造商) 和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之间的“目标回扣惩罚”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协调逆向供应链。基于此, 再制造企业在委托第三方回收废弃产品时应签订“目标回扣/惩罚”合同, 即规定一个目标回收量, 当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商超额完成回收任务时给予每单位超额产品额外的奖励, 当不能完成目标时给予一定惩罚, 但惩罚的额度不应超过奖励的额度。

(三) 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分摊

制造企业参与再制造环节, 大多数的企业会选择将制造/销售和再制造/再营销分别授权给不同的部门, 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原材料被使用两次, 那么, 初始原材料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L.Beril Toktay (2011) 认为初始制造成本应该由制造部门和再制造部门共同承担, 为不同的产品设置一个合适的分摊比例完全可以使企业达到集中策略下的利润。另外, 分摊给再制造部门的成本不应该受再制造数量的支配, 而应以固定成本的形式分摊, 否则会引起再制造部门的双重边际效应, 导致与公司最优策略相比更低的再制造水平, 随着企业回收废弃产品量的增加, 这一固定成本也应有所增加。

(四) 质量———再制造产品的生命

通常, 制造产品质量约6%由设计过程决定, 30%由制造过程决定, 10%由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决定。由于再制造过程比一般制造更加复杂, 决定了再制造产品质量是由多过程、多因素等复杂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 每个环节和因素都会影响到其质量。兰姣 (2012) 基于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链, 分析产品从回收阶段, 拆解、分类和储存阶段, 包装与运输阶段;再制造加工阶段;再制造产品销售阶段;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阶段的质量实现。

(五) 为再制造产品确定适当的价格

价格作为最有力的竞争手段, 对于再制造产品同样适用。价格竞争是再制造企业最有效也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 价格竞争其实就是依靠低廉的价格争取销路、占领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形式。

张昭国 (2008) 认为:由于再制造产品价格已经远低于新产品, 再制造企业无力通过制造“价格战”来同新产品制造企业竞争, 如果再一味降价只会招致企业无力承担因此带来的恶劣后果, 同时, 由于再制造产品是仿照新产品的性能进行恢复和性能提升的, 因此在差异化方面属于被动的一方, 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定价或者选择进入边缘市场 (次级市场) 来与新产品竞争。

摘要:基于对环境问题的考虑以及闭环供应链、企业责任延伸制等概念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绿色产品的生产以及废弃产品的再制造与再营销, 研究证明再制造不仅具有经济效益, 同时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 再制造被视作如“初春朝阳”般的产业。通过整合相关文献, 对再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即从新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废弃产品回收到再制造的成本分摊、质量控制、定价过程等环节进行分析, 为从事再制造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产品可回收性设计,成本分摊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国内外再制造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C].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 2009 (11) :7-13.

[2]徐滨士, 刘世参, 史佩京.推进再制造工程管理,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管理学报, 2004 (7) :28-32.

[3]房巧红.发展我国再制造产业的意义及必要性[J].物流技术, 2009 (4) :133-136.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5

2015年 03 月 16日 虚拟样机

1.1 虚拟样机的定义

虚拟样机技术就是用来代替真实的物理样机(模型)的技术。在常规的产品开发过程中,物理样机模型是用来验证设计思想,选择设计产品,测试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展示产品的。虚拟样机要替代物理样机,首先至少要具备上述功能。这样看来,虚拟样机应该可以用来测试产品的外形和行为,并且可以用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另外,物理样机可以使人对一个产品有一种感观的评价,如颜色、外形、美学特性、触觉和舒适性等。要替代物理样机的这些特性,人和产品的交互应该包含在虚拟样机技术里。(定义:虚拟样机就是用来代替物理产品的计算机数字模型,它可以像真实的物理模型一样,用来对所关心的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如设计、制造、服务、循环利用等,进行展示、分析和测试。这种构造和使用虚拟样机的技术就叫虚拟样机技术。)

1.2虚拟样机的组成

一个虚拟样机应该至少包括以下3种类型的模型:一个三维实体模型、一个人产品的交互模型、与产品的测试相关的可视化模型。

虚拟样机技术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为了显示、分析和测试一个产品,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模型。用户接口作为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模型,还可以从它那里得到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对于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由于具体的应用目的不同,其系统结构可能有一些区别。

1.3虚拟样机的优缺点

1.3.1优点: ①减少了设计费用。②可以辅助物理样机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③可以减少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使产品尽快上市。④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试验”更多的设计方案,这是物理样机无法比拟的。⑤可以减少产品开发后期的设计更改,进而使得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最小化。⑥与常规的仿真相比,它涉及的设计领域广,考虑也比较周全,因而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⑦由于虚拟样机技术支持并行设计,使得设计小组之间的沟通变得便捷。1.3.2缺点:

①虚拟样机技术复杂应用难度大,例如复杂产品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开发过程复杂,涉及团队、管理、技术诸多要素的集成和优化,涉及信息流、工作流、物流的集成和优化。②限制虚拟样机发展的因素,有些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方法的不完善,限制了虚拟样机的发展。例如有限元方法是利用离散的简单图形去逼近实际的连续域,图像处理中的延迟时间、数值计算中得到的近似解,等等这些方法上的不精确,会影响最终结果的精确性。③虚拟样机无法完全取代物理样机,在复杂产品的开发中,虚拟样机技术能够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但不能取代物理样机,而是应与物理样机相结合,虚拟样机的分析结果可以指导物理样机的制造,物理样机的试验数据可以指导虚拟样机模型的修改,两者相互结合可有效的缩短 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1.4结论

产品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制造业在方法上进行革新,虚拟样机技术为制造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并已在制造业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虚拟样机技术的优势使其日益受到机械领域的重视,虚拟样机技术的合理应用,将大大提高我国的制造水平。

2数字化设计制造

2.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定义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三维(3D)设计、虚拟装配、仿真、虚拟制造、虚拟检测和通过数字化机床加工出实际产品。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

2.2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组成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主要包括用于企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CAM)、工艺设计(CAPP)、工程分析(CAE)、产品数据管理(PDM)等内容。其数字化设计的内涵是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全过程、支持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支持产品相关数据管理、支持企业产品开发流程的控制与优化等,归纳起来就是产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数控技术是工具,数据管理是核心。它们之间的关系见图1所示。

由于通过CAM及其与CAD等集成技术与工具的研究,在产品加工方面逐渐得到解决,具体是制造状态与过程的数字化描述、非符号化制造知识的表述、制造信息的可靠获取与传递、制造信息的定量化、质量、分类与评价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得到了解决,促使数字制造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这些关键技术之间具体关系见图2所示。

2.3应用

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主要包括三维数字化设计、维数字化工艺和三维数字化检测等。三维数字化设计指工程技术人员以三维模型为核心来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如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分析等。以达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基于物理样机试验验证为主的产品设计方法。

二维和三维并行的设计制造模式向全三维的设计制造模式的转变,以数字量为主、以模拟量为辅的协调工作法((或者模拟量为主、数字量为辅的协调工作法)向全 数字量传递的协调工作法的转变),真正并行和协同的实现。

2.4结论

先进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己成为国外军工产品研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并推动了军工产品研制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国内军工企业也提出了全三维设计、三维到工艺、三维到设备的三步走战略。实施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不仅是用三维模型取代大量的二维三维转换,而是要通过设计与工艺协同以及大量的建模与仿真技术,达到大幅提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能力的目的。目前国内企业实施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过程中,有些企业把三维装配工艺仿真片而理解为三维装配工艺,有的企业过于强调三维模型下车间、强调三维工艺必须是以三维为主的工艺规程,没有认识到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带来的研制模式和研制流程的变革,以及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带来的从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设计模式向基于建模和仿真的科学设计模式的重大转变。

3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1定义

代竞争不仅表现在终端的有形产品上,而且扩展到包括服务等各个领域,因而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设计、制造及服务等的各个方面,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涵随着管理技术与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广义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市场需求分析、工程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营销、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生命过程,是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质量及可靠性、价值链等角度出发提出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框图见图1。

3.2组成

任何工业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都是由产品定义、产品生产和运作支持这三个基本的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生命周期组成。

(1)产品定义生命周期

该阶段开始于最初的客户需求和产品概念, 结束于产品报废和现场服务支持, 产品定义作为企业知识财富, 定义产品是如何设计、制造、操作和服务等信息的。

(2)产品生产生命周期

该阶段主要是发布产品, 包括与生产和销售产品相关的活动。ERP 系统是企业在该阶段的主要应用。该周期包括如何生产、制造、管理库存和运输, 其管理对象是物理意义上的产品。

(3)运作支持生命周期

该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运作所需的基础设施、人力、财务和(制造)资源等进行统一监控和调配。

3.3PLM的作用

P LM 核心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获取和管理的功能。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功能集合。这些功能包括:

(1)数据存储

P LM 将通过建立一个单一的数据逻辑视图, 提供一种安全、透明、一致的数据存取机制, 而不论数据在物理上分布在什么地方。数据存储与管理将具备基本的数据检入/检出、发布管理、元数据管理和一致性维护等功能。(2)工作流管理

它可以使设计人员跟踪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 包括设计活动、设计概念、设计思路和设计变更等, 将数据和信息发送给商业过程执行中相关的用户、组或角色, 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3)结构管理

它支持产品配置和BOM 表的创建与管理, 并能跟踪产品配置的变化, 跟踪其版本和设计变形。同时, 产品配置管理也需要按照不同的领域需求生成专门的产品定义视图。

(4)分类管理

它允许相似的或标准的零件、过程及其他设计信息, 按照公共的属性进行分组和检索, 提高数据的标准化程度, 支持设计的重用。

(5)计划 管 理

通 过 项 目工 作 分 解结 构(WBS), 定义项目所包含的活动和资源, 进行规划、跟踪和管理。

典型应用:(1)变更管理

(2)配置管理(3)工作台(4)文档管理(5)项目管理(6)产品协同(7)产品构型

3.4发展趋势

目前,PLM 的研究正在从基本概念、体系扩展到面向企业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和实施方法上, 希望为企业提供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运作的支撑环境和功能、提供标准化的实现技术和实施方法。因此, 与整体解决方案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将成为 PLM近阶段的研究重点, 主要包括企业基础信息框架、统一产品模型、单一数据源、基于 Web的产品入口, 以及 PLM 标准与规范体系。P LM 是近几年在工业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的 IT 技术之一, 也是增长最快的 IT 应用系统, 其技术和产品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 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所有以产品为核心的制造企业的一个长期战略目标, 其内容和程度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可以不断地改变和提高。它不是一个通过一次性的投入就可以完成的项目。因此对于一个企业, 必须制定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战略和目标。与传统的工具软件相比, PLM 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一点在于实施。成功的 PLM 系统一定是技术、人员和管理方法的成功结合, 用户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选择合适的 PLM 产品和技术。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 PLM 基本概念的介绍, 使用户对 PLM 的定义、内涵、地位和作用, 及其基本的技术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辅助企业制定和实施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战略。参考文献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6

而事实上,这个新要求并非仅仅来自于法国。“预计到2013年,除了法国,整个欧洲都将会贯彻此种低碳法规。”Intertek天祥集团消费品全球环境影响解决方案部副总裁Christophe Liebon对记者说,“未来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将会有此类法规和法令出台,因此,企业核算与管理自身的碳足迹,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举。”

从生命周期分析碳排放

在全球环保浪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低碳”这个词绝非仅仅是一种理念或一个口号。“碳足迹”已经成为一项可量化的指标,用来衡量企业自身或其产品的在温室效应这方面的环境绩效。据Christophe Liebon介绍,“碳足迹”是测量产品、服务、设施或组织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直接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产品碳足迹核算,需要使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的方法。借助生命周期评估,我们可以对一个产品在原材料提取、生产、运输配送,以及废弃处理等环节的能耗、物耗和排放建立清单目录,然后通过特征化分析得出其对温室效应方面所产生的影响。”Christophe Liebon说。

对成品服装来说,要衡量其碳足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原材料碳足迹的计算,例如每千克棉花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及排放。其次是成衣在织布、缝制、制造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物耗及排放。产品成型后,还要计算出成衣在包装、配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和排放。最后,当这个产品不再被使用后,要计算出对此产品进行废弃处理中的能耗、物耗和排放。

Christophe Liebon强调说:“现在许多的消费者以及买家,都希望获知其所采购的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怎样的,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对自己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的环境影响了解更多。”同时,Christophe Liebon介绍,碳足迹的核算需要在产品的供应链中收集数据,一般是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到生产现场去收集数据,按照所核算产品的特点,确定收集初级数据的范围,然后可能通过在材料提取、产品加工以及运输配送、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采集的初级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次级数据,然后通过专业软件,计算出产品的碳足迹。据此,客户可选择合适的方式(如碳标志)与外界交流。

采购商不断推进节能减排

正如本文开篇所言,当前关于碳足迹或碳标签的法规或纷纷出台,或正在酝酿之中。“除了法国之外,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也开始鼓励企业执行碳标签制度。” Christophe Liebon介绍道。

在国际领域,诸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相关法规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了解各个工作流程的基准能源使用量,如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ISO的标准虽然是自愿性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对企业却具备极大的推动力。”Christophe Liebon告诉记者,“这种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国外的零售商。为了肩负起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这些国际品牌希望自己的供应链朝着低碳方向迈进。由此也希望从其原料来源、生产环节和废气处理等多个环节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自愿性法规将是促进企业低碳转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事实上,一直以来,纺织工业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纺织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约是整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10%,污水也占据了整个工业污水排放的10%。一个印染厂的碳排放量,大约是一个裁剪和缝纫企业的10倍。因此,国际社会对纺织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正愈加重视。” Christophe Liebon进一步告诉记者。鉴于此,在纺织成衣领域,一些国际知名成衣企业,已经开始要求供应商提供在能源、水的使用、废弃物以及排放等方面的表现。

知己知彼才能从容应对

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趋势,企业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为自己争得发展的空间。那么,在企业管理上,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才能适应这一形势呢?

“作为中国出口企业,首先要了解谁是你的客户,你的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客户的这种需求对你提出了什么要求,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才能在发展中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商业策略。”Christophe Liebon中肯地说,“只有对客户的需求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在自身的基础设施、产品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

“在对客户和自身都有了充分了解之后,企业也就应当建立自己的基准线,这个基准线,就是关于企业环境绩效(如能源使用、碳足迹等)的基准线。只有建立了基准线,企业才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客户需求、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要求,制订适合自己的低碳目标和实施路线。”

在现实中,很多中国企业渴望实现产业升级,使自己的生产过程低碳化。然而,很多企业又存有恐惧,认为在设备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增加。对此,Christophe Liebon持否定态度。“即使从短期来看,企业的低碳策略也不会增加企业成本。这是因为,企业通过能耗和物耗减低碳足迹的本身, 就是成本节约的过程, 而且往往这些节能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并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Christophe Liebon对记者说。

借助专业第三方力量

很多中国企业,对国外市场、法规和政策动态并不能及时充分了解,因而也无法及时做出正确和积极的回应。显然,受困于眼界限制,中国企业在自身的低碳转型的进程中,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除了借助政府、协会以及其他组织的帮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也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在这方面,Intertek这个平台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广泛的全球网络。”Christophe Liebon对记者说,“一方面,我们比较了解中国企业的现状,能与中国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在欧美等世界主要市场拥有自己的团队,与国外零售商有密切的合作。因此,通过Intertek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促进中国企业与海外买家之间的接触和了解,从而使中国制造商获得更多的生意机会。”

“不管是碳足迹核算,还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抑或是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Intertek在服务种类上都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企业在低碳化产业升级中的各种需求。”Christophe Liebon表示。

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篇7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管理信息系统(MIS);战略目标集转移(SST)

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数据

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现在企业的运作中,其实大多数是以数据或者说信息形式存在的。制造企业的数据信息可以大致分成如下两类:

(1)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信息。包括任何术语产品的数据,如CAD/CAE/CAM的文件、物料清单(BOM)产品配置、产品订单、生产成本、供应商等信息。

(2)与产品有关的过程数据信息。包括任何有关的加工工序、加工指南、工作流程、使用权限、团队成员等。

如何有效地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使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

2 信息系统规划过程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形成

2.1.1 信息系统 与业务层的战略

(1)产品/服务差异战略。

利用信息技术提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从而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到另一片“蓝海”中。

(2)目标集聚战略。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确定产品/服务的主要目标市场,并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采用不同的服务和推出不同的产品。

(3)成本领先战略。

比如JIT的战略。

2.1.2 信息系统与企业层战略

(1)如何协调企业内部各个战略业务单元,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发掘核心能力战略。核心能力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自己所特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

2.1.3 信息系统与行业层战略

这个战略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企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行业内的企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竞争或者合并?过去强调竞争,现在更多的考虑合作。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和深入,世界上很多专家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进行了很多探索,提出了许多理论。比如: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价值链分析法(VCA),业务流程再造法(BPR)和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等。本人认为,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上,利用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是一种很好的结合。

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间互联关系,进而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信息化战略。它将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得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约束及设计原则等,最后提交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系统结构。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企业,往往在技术上较有优势,特别是产品设计上或者制造工艺上,一般都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企业的战略往往就是要全面地利用这样的优势,使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SST法就可以很好的把企业的这种战略变为信息系统的战略。其内容通常涉及:(1)企业的愿景、使命和长远目标;(2)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3)组织结构的分析和设计;(4)根据技术需求、系统结构等建立基础设施框架;(5)根据应用体系构思、数据模型等建立应用体系构架;(6)软件开发和应用计划等项目进度计划。

其中关键部分就是业务流程设计,可以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来设计业务流程,分析之间的信息流需求,从而得出相应的信息系统框架。

3 总结

企业不一定都要自己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资源来实现。但是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活动,特别是数据信息的掌握和管理,可以通过企业建立自己独特的管理信息系统来达到,从而可以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甚至是一种可以为企业创造知识的体制,那无疑将为企业带来长时期的、强有力的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和明,熊光楞.制造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林,陈剑.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5,(8).

[3]梅姝娥,陈伟达.管理信息系统[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2).

上一篇:故障点设计下一篇:入境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