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客源市场

2024-10-27

入境客源市场(精选9篇)

入境客源市场 篇1

近年来, 吉林省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 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 吉林省旅游业呈现稳健的增长态势, 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10, 369.28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 477.05亿元, 总体上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一、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吉林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千姿百态, 人文景观独具特色。随着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 吉林省旅游主打品牌主要有“吉林八景”。近年来休闲旅游产品 (度假、养生为代表) 及以生态旅游游产品 (冰雪、森林、湿地为代表) 也成为吉林省吸引外来客源的主要旅游产品。2008~2013年吉林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 见表1。 (表1)

从近年旅游统计中可以看出, 吉林省入境外汇收入从2008年的21, 144.14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57, 052.70万美元, 增幅达到了170%;入境旅游人数从2008年的617, 303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 273, 559人次, 增幅达到106%, 实现了游客人数与收入的双增长, 表明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增势强劲, 发展良好。

二、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组成分析

旅游入境人数的增长受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知名度、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购买需求、旅游目的地基础服务设施、景区景点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按照惯例, 一般把客源市场与旅游目的地的远近将境外客源市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远程市场:主要包括欧美、拉美、非洲等地区;二是近程市场:主要包括港澳台地区、东亚、南亚等地区。

2008年以来, 吉林省旅游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图1可以看出, 韩国一直是吉林省旅游客源市场的第一大客源地, 并且增长的态势一直不减。俄罗斯是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第二大客源地, 但增长的趋势有所减缓。近年来, 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日益对吉林省的旅游资源感兴趣, 一跃成为吉林省入境客源市场的第三。反之, 日本作为吉林省的近邻, 近年来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一直在萎缩。美国和德国等为代表的欧美市场近年来有所增长, 但所占份额仍然较小。 (图1)

以2013年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为例, 见图2, 可以看出各个主要客源地区所占市场份额。韩国占到吉林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半壁江山44%, 俄罗斯占28%, 港澳台地区占到14%。 (图2)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一是吉林省的国际客源市场日益多元化, 外国游客数量占到86%, 远远大于港澳台地区所占的份额;二是近程市场的游客数量远远超过远程市场的游客数量, 吉林省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是较为薄弱。韩国依然是吉林省旅游客源市场的龙头老大, 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 另外朝鲜族的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近年来, 随着吉林省旅游形象及旅游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攀升, 越来越多的港澳地区游客愿意选择来到吉林大地游玩, 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同时, 吉林省远程客源市场的开发提升空间巨大, 可以成为未来的目标市场和营销市场。

三、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称为群分析, 是一种当代分类学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新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它将分类对象置于一个多维空间, 按照他们空间关系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 也即根据事物彼此不同的属性进行辨认, 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聚为一类, 使得同一类事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将聚类分析方法运用于吉林省国际客源旅游市场分析, 有助于对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和客流市场的细分工作, 十分有助于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营销开展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本文根据2008~2013年吉林省入境旅游的统计资料为数据源, 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定义:x1= (韩国) 、x2= (俄罗斯) 、x3= (日本) 、x4= (港澳台) 、x5= (德国) 、x6= (朝鲜) 、x7= (美国) 、x8= (新加坡) 、x9= (马来西亚) 。然后, 选取分级集群聚类法, 个体相似度的距离采用欧式距离。距离判别函数为:

通过计算, 可以看出, 韩国、俄罗斯同属第一类, 日本和港澳台同属第二类, 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同属第三类。这种分类在实际中是符合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韩国、俄罗斯因为文化的传承和地缘影响一直是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 作用不容忽视。港澳台地区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客源地, 日本的客源国地位需要进一步加以巩固。要不断提升吉林省旅游形象, 提高旅游竞争力, 争取更多的潜在游客, 尽快形成以东亚、东欧、北美、南亚及其他地区为延伸的多元化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格局。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时, 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与特点, 推出经典的个性化旅游产品、结合操作性、针对性强的营销策略、不断提高吉林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确保入境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四、吉林省旅游入境市场发展对策建议

(一) 吉林省旅游形象再造。

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 扩大境外客源市场而言, 首先应该定位好吉林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近年来, 吉林省使用过一些宣传口号如“雾凇冰雪、真情吉林”、“正负22度, 绿白两相宜”、“欢乐之都、精彩吉林”、“缤纷四季、精彩吉林”等对宣传吉林省的旅游形象, 推动吉林省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全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笔者认为上述宣传口号仅仅突出吉林省旅游资源四季分明的自然属性, 吉林省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等社会属性体现的不够充分, 没有体现吉林省休闲度假养生游的丰富旅游资源与旅游功能。因此, 笔者认为顺应旅游产业总体跃进升级的大势应提出新的旅游宣传形象再造口号———“长白神韵, 养生天堂”, 加大力度对“吉林·旅游”品牌打造, 增加客源市场, 促进旅游消费行为发生, 带动吉林旅游业的大发展。

(二) 旅游促销实现多样化、信息化。

按照“巩固亚洲、拓展欧美、加大宣传、整体联动”的市场开发方向,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主导作用,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 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要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内引外联的作用, 积极推进旅游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宣传促销形式上, 一是可以充分借助境外旅行商及主流媒体的力量, 宣传和介绍吉林并参与设计路线等;二是与境外旅行商联手建立旅游营销网络, 直接对境外旅游者促销;三是支持省内主要国际和国内旅行社在主要客源地设立联络处, 开展宣传促销, 开发客源市场。

(三) 加强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 旅游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吉林省应该抓住入境旅游客源数量不断增长的大好趋势, 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性与新颖性, 不断丰富精品旅游线路, 不断优化景区的软硬件建设水平, 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不断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 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的质量, 用现代化舒适的硬件条件和宾至如归的热情服务吸引客源、留住客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 客源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从上文可以看出, 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态势强劲, 在增加旅游入境客源的同时, 要注意吉林省实际情况, 准确定位。针对不同客源地游客, 要有不同的政策、宣传侧重,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 要做到旅游、环境和谐发展。

摘要:客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稳定发展是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旅游业竞争日益加剧, 如何增强吉林省旅游业竞争力, 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旅游客源市场, 提供科学有效的客源市场分析。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结果, 对未来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开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入境客源,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岳扬.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长春市旅游市场客源分析 篇2

关键词:长春市旅游市场;客源市场定位;资源

一、 引言

吉林省提出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和旅游四大新支柱产业。并凭借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长春素有伪满历史城、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等之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长春开展旅游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

二、长春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是构成旅游活动的课题,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以及发展前景。

1、长春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长春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报告,长春市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427个,设计国标8个主类,21个亚类,63种基本类型。

2、资源总体评价

(1)自然生态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长春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并且往往呈现资源组合的形态,这样就很轻易的营造了1+1>2的局面,其中包括气候(冬季冰雪圣地、夏季避暑天堂)、森林(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天然大空调)、湿地(波罗湖、太平池)、湖泊(南湖)、江河(伊通河、松花江)的综合作用。

(2)人文旅游资源雄厚独特

回顾长春的起源发展的变化,远古时期就有多民族在松花江、伊通河与饮马河流域从事渔猎和耕作。中原秦汉时期,肃慎族的出现,揭开了多民族在长春的演绎。朱元璋也曾在此留下足迹,呐哈出兵三营“榆林深处、养鹅庄、龙安—秃河”就是当今的农安和伊通河。从明帝国、蒙古部族到清王朝,再到顺治朝的流放地,再到康熙二十年最早的开发者,再到近期的日俄侵略等等,无疑显示了长春这个承载着厚重人文历史资源2。

(3)节庆会展旅游资源品牌突出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担负着承办各种会展的使命,演化至今,也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动。其中包括冬博会(北方第一展会)、农博会、汽博会等,俨然长春成为了中国会展业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十佳会议旅游目的,使得长春旅游产业向着商务旅游方向发展。

(4)产业旅游资源丰富

多产业支撑的长春,其多元化的产业也成为了长春独特的风景线,每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往。其中包括汽车产业资源(中国一汽)、电影产业(长影)、医药产业资源(全国第二大中药现代化基地、白求恩医学院、中国梅花鹿之乡)、科技教育产业资源(高效、科研机构)、农副产品产业资源(农副产品加工业、皓月牛肉、玉米工业园)等。

三、长春市旅游形象定位

1、总体定位

首先,基于长春优质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加上长春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历史文化生态名城具有一定基础的。其次,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加上丰富的历史底蕴做后盾,竞争力大增。再次,对接长春城市总体规划。最后,整合吉林省旅游资源。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优良,是国家批准海南省之后,第二个国家生态省,长春以生态名城,能突显生态旅游中都市旅游的特色。

2、总体形象定位及口号

“历史影城,消夏雪都”凸显了长春旅游的主要人文和自然品牌,通过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强力营销,配合夏季和冬季的强烈对比,带动长春四季旅游的兴旺。

3、客源市场定位

通过对今2002年至2010年国内客源市场分析,无论在东北中心城市还是与全国同类副省级城市相比,长春旅游发展总量都比较靠后,长春国内客源中来自省内的几乎占了一半,东北三省市场份额占70%以上,因此东北区域,尤其是本省依然是长春的基础客源市场3。调查显示,游客比较偏好长春的景点有伪满皇宫、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纪城、长春电影制片厂、净月潭、莲花山等目的地体系。长春入境游客数量增长快,但基数较小,入境旅游市场需要跨越式发展,入境游客主要客源地为日韩、港澳台和德国,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75%,长春国际旅游任重道远。

图2.3-1

经以上分析,了解到(1)长春市旅游的主体还是以本省市居民为主,以日常短期出游为主。这种类型的出游具有时间段、花费少和频次多的特点。根据此特点,我们可以开发家庭亲子游,丰富长春市民日常生活,填充长春市周边人群的日常出游体系。(2)商务出差已经是长春外来游客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旅游需求往往倾向于生态休闲景区,因此,我们将长春的旅游重点侧重于这部分人群,加大力度维持长春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提升配套设施,打造良好商务游的典范。(3)学生群体不容忽视。长春素有大学城之城,学生群体已经是长春暂住人口很大的一部分构成,同时因为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往往是旅游产业很重要的构成。而针对他们,则可以加大历史文化教育,大力开发长春市的独有品牌,伪满遗迹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同时,汽车产业旅游往往也是吸引新潮年轻人的一部分。

四、结语

综合分析,长春市的旅游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人群,我们可以一边针对主体人群加大力度开发伪满遗迹历史文化区、汽车文化旅游区、净月潭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等。同时合理开发长春市其他重点旅游区,例如伊通河滨水艺术生态休闲带、二道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双阳国际康体休闲旅游区、松花江长春段乡村田园风情旅游带农安辽金文化湿地旅游区等,挖掘长春旅游产业潜在人群。

参考文献:

曹诗图、王衍用,新编旅游开发与规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长春地方志

3邵琪伟,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邮寄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4级研究生人文地理专业,130000,东北师范大学 姚佳15143000508。

入境客源市场 篇3

转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休斯敦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完善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特点在于能够对区域经济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现已成为在国际学术界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1]。20世纪90年代转移—份额分析法在国内被引用[2]。国内学者杨新军等利用SSM 对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过有益的探讨[3];黄秀娟应用市场份额分析法和“兴旺、崛起、衰落、停滞”市场类型划分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4];周彩屏等运用SSM 方法分析了浙江的国际旅游产业结构[5];曹新向等运用SSM方法分3个时段对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6]。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以2000—2005年、2005—2009年两个时段进行分析,以反映21世纪以来10年间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化情况。选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 俄罗斯、澳大利亚13个客源国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本文先后以2000年为基期年、2005年为末期年,2005年为基期年、2009年为末期年,以全国入境客源市场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通过基期年与末期年数据指标的比较,显示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

2.1 入境客源市场总体分析

从总体游客增长量来看(表1),2000—2005年(简称“时段Ⅰ”)和2005—2009年(简称“时段Ⅱ”),黑龙江省入境客源市场在基期年和末期年的入境游客增长量分别为259522人次和586104人次,相当于全国的增长量L分别为0.75和1.18,表明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外国市场总体发展速度时段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时段Ⅱ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快但优势不明显。两个时期黑龙江省外国客源市场的总结构转移分量P分别为558973.61、363787.91,两个值都很大;结构效果指数W分别为1.09、1.03,略大于1,说明黑龙江省朝阳性客源市场具有优势,但不明显,区域内包含有较大比重的朝阳增长市场,该市场处于一个相对于全国的优势结构。但时段Ⅰ的状况更好,时段Ⅱ略有下降,客源结构尚需调整。从Di和u的值可判断区域客源市场自身的竞争能力,两个时期黑龙江省总竞争力转移分量Di分别为-361668.88、197301.52,竞争力效果指数u分别为0.67、1.18,反映了时段Ⅰ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差,而时段Ⅱ发展迅速,竞争力逐渐增强,地位有所上升。

2.2 主要客源市场分析

根据客源市场的份额来看,俄罗斯具有绝对优势。除2004年和2009年外,俄罗斯在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国所占市场份额均大于80%,2007年最高达到88.93%。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的这种格局与其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从全国的结构地位来看,黑龙江省所占份额相当高,但略有下降,从2000年的54.19%到2005年的37.56%再到2009年的40.21%。市场份额减小和全国的结构地位在下降都说明俄罗斯游客有远离黑龙江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一是新海关政策的实施,使来中国边境口岸的旅游购物成本增高,入境人数减少;二是俄罗斯游客由购物游逐渐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变,并且逐渐向山东、海南等滨海省份转移,其他省份分流现象严重[7]。

根据市场份额来看,2000—2007年日本为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但2008年后韩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客源国。从全国的结构地位来看,日本一直在下降,由2000年的1.02%下降到2009年的0.58%。从图1、图2可见,10年来日本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一直是负值;而10年来韩国的变化较大,前5年属于基础好但竞争力差的负增长市场,后5年蜕变为基础好、竞争力强、优势明显的增长市场,韩国在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本地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分流,日本入境游客中女青年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黑龙江省朝鲜族居民约100万人,是中国最主要的朝鲜族聚居地之一,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相同,许多朝鲜族居民原籍在韩国,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两国探亲旅游发展迅速,入境旅游者快速增长[8]。

美国是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的第四大客源国,其所占份额逐年稳步提升。但是从全国的结构地位来看,在全国的比重却相当小,2000年占0.15%,排倒数第二位;2005年占0.23%,排名第八位;2009年占0.55%,排第六位。根据图1、图2,美国一直属于第1扇面中,属于基础好、竞争力强,具有优势的增长市场。除美国以外,澳大利亚是另外一个结构和地位一直在上升的国家,2000—2005年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正值,澳大利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各个客源国的分析,我们将它们划分为兴旺市场、崛起市场、成熟市场和停滞市场四大类。兴旺市场是指份额大,结构地位较高且持续上升,市场结构合理,竞争力较强的市场,包括韩国、美国;崛起市场是指市场份额不大,但结构地位持续上升,且结构合理,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法国、德国;成熟市场是指市场份额大但是结构地位下降,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包括俄罗斯、日本;停滞市场是指市场份额小,增速慢且竞争力较差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和泰国。

黑龙江省应根据各客源市场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其市场结构:①对兴旺市场,要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在这些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充分把握其需求变化,进一步增强对其的吸引力。充分关注韩国市场,利用黑龙江与韩国的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密切关系,抓住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这一契机,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培育休学、温泉度假等专项旅游产品。②对崛起市场,要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项目,开通或增加相应国际航线,增强可达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五大连池火山温泉度假旅游的品牌形象,增强这些市场对黑龙江旅游的好感。③对成熟市场,要充分重视其市场份额和结构地位都在下降这一信号,找出瓶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政策。对俄罗斯市场,首先要增加边境口岸国际航班,深度开发边境购物游,延长观光旅游线路,把口岸旅游线路与国内著名旅游景区连接起来,做大跨国长线旅游。对日本市场,要加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力开发针对日本年轻人和日本女性的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这两个重要市场。④对停滞市场,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分析客源市场份额小且增速慢的原因,通过加强营销力度、创新旅游形象等措施增强黑龙江省在这些客源市场的影响力。

摘要: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法(SSM)对2000—2009年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05年黑龙江省竞争力和增长率均较小,2005—2009年竞争力有所增强,但结构优势有所下降。②全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在不断变化,将13个主要客源国分为兴旺市场、崛起市场、成熟市场和停滞市场,并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建议。

关键词:入境旅游,市场结构,SSM,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Houston D.The Shift-share Analysis of Regional Growth:A Critique[J].Th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67,(34)∶577-581.

[2]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96-102.

[3]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J].人文地理,2005,20(1)∶49-52.

[4]黄秀娟.福建省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目标选择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2)∶15-19.

[5]周彩屏.基于SSM方法的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1)∶46-51.

[6]曹新向,苗长虹.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化[J].旅游学刊,2008,24(2)∶11-17.

[7]郑颖.影响中俄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的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8,8(1)∶23-25.

中牟农业旅游客源市场实证研究 篇4

郑州市中牟县积极利用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开发农业旅游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此,利用调查问卷对中牟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的客源结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希望可以为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牟;农业旅游;市场;实证研究

一、中牟农业旅游客源基本状况

目前,虽然没有数据明确表示,人口总数多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者人次一定多,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的绝对数量必然要受到该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或地区在出游率不高的情况下出游的人数依然可能较多。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总人数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也比较大,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转化为现实旅游需求的数量也会比较大。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数会对旅游需求规模有较大影响。

中牟县总面积1416.6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辖15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419个行政村。所属管辖地郑州市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716万人,其中城镇入口424.1万人,非农业人口266.3万人。另外,郑州市是河南省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市内高校林立,随着生源扩招,校园扩大搬迁至中牟的高校数量也不断增长,因此针对广大求知欲高的学生市场,利用节假日及双休日发展农业旅游,开展一些参与性较强的锻炼活动,可以增加他们的农业知识和技艺,培养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中牟农业旅游客源市场调查背景

对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的基础是市场调查,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牟农业旅游市场展开了调查,但是由于受到调研经费的限制,文章只对中牟农业旅游现有的客源市场进行了调查。笔者采用的一对一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在调查的过程中尽量选取了各个类型的游客群体。一共发放问卷20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lOO% ,其中男性107人,占样本总数的53%;女性93,占样本总数的47%。

由于旅游业的季节特性比较明显,加上农业旅游的季节特性,调查时间选择在了“五一黄金周”及其前后两周的周末,因为“五一黄金周”是旅游高峰时期,并且也是大部分农产品的播种时期。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游客的个人资料,如游客来源、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用以分析中牟现有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二、游客的旅游需求,如游客能够接受的旅游花费、出游距离以及最受游客欢迎的农业旅游形式等;三、游客消费行为的分析,如游客的出游时间安排、旅游目的以及游客对景点的满意度如何等问题。

三、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根据上述调研的结果,本文对中牟农业旅游现有客源市场的现状展开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中牟现有农业旅游市场结构分析;二、中牟现有农业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三、中牟农业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以下内容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市场结构分析

1.客源空间结构

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农业旅游资源是由于一种比较普遍的旅游资源,一般是以一个城市为依托,分布在城市的周边,以本市人口为主要客源。笔者的调查问卷表明,中牟农业旅游游客以郑州市居民为主,共占60%,其次是中牟当地居民,占33%,省内其他城市和外省人口总共占8%。

2.客源年龄结构

在中牟农业旅游的游客中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共占总样本数量的69%,其中青年占21%,壮年占48%;而少年、中年、老年一共才占到32%。

由于身体条件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平时工作压力大,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更需要放松身心,所以青、壮年成为农业旅游最主要的游客群体。老年由于闲暇时间较多,经济能力较高,具有乡野气息的田园风光也比较适合他们休闲娱乐,但是,这部分游客在中牟农业旅游份额中的比例并不多,可见要抓住对这部分市场的开发,针对老年人的出游心理和旅游需求,大力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的农业旅游产品,这样将会为中牟农业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3.客源学历结构

农业旅游针对的游客群体主要是那些久居都市,深受都市环境污染与繁重生活压力的人群,对游客的学历层次及收入要求较高,笔者的调查问卷也反映出这一点。从调查结构来看,在中牟农业旅游的游客中,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共占总人数的65%,这也符合我国大学扩招后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的背景,他们的收入、年龄及休闲意识都决定了将是农业旅游的主体;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仅占7%。

4.客源收入结构

旅游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是属于奢侈品,只有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消费群体才会有旅游需求。因此,农业旅游一般会吸引一些中、低档收入的游客群体。在笔者调查问卷中显示,中牟农业旅游游客中收入在1000—3000元的群体数量最大,共占总数的58%;暂无收入的群体主要是学生族,收入较低的大多是当地居民,且以女性居多,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群体占到21%, 这个结果基本符合目前居民的收入情况和不同收入条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5.客源职业结构

游客职业结构中工人和公司职员最多占35%(70人),其次是公职人员(包括了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占26%,学生、农民和其他职业的游客总共占40%。

(二)市场需求分析

1.对农业旅游的态度

从调查可以看出,来中牟的游客对旅游的态度差别很大,值得高兴的是有126人都曾经参与过农业旅游,并且希望亲身体验的也有45人,这说明无论是现实还是潜力都是很值得期待的。

2.消费标准

从调查可以看出,来中牟旅游游客的消费总体上符合收入现实以及近郊农业旅游的普遍标准,其中花费100—200元的游客有93人,花费50—100元的游客有68人,其他过低或过高的消费都只占到很小的比例。

3.空间距离的选择

从调查可以看出,在空间距离的选择上,有68人认为适宜的距离是40—60公里,其次有46人认为适宜的距离是20—40公里。总体上大家认为农业旅游的距离不应太长,以身体舒适、游历方便往返为主。

4.旅游目的

从调查可以看出,来中牟旅游游客的目的非常明确,有124人(占62﹪)选择了休闲观光,其次分别为健身、会议、购买新鲜的农副产品、教育度假、经商及其他,所占比例都比较低。可见游客的目的和目前我们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当然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我们发展方向的单一性,值得思考。

5.游客偏好

从调查可以看出,来中牟旅游游客的偏好呈现出比较多样化的特点,排名前3位的偏好分别为山野乡村观光(52人)、农家体验(48人)、果蔬采摘品尝(39人)。这一方面揭示了农业旅游的供给现状,一方面提示了我们发展农业旅游的努力方向以及引导游客更多的偏好。

(三)旅游者行为分析

1.了解产品的渠道

从调查可以看出,中牟农业旅游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集中在两个方面:亲戚朋友介绍(81人)和报纸(74人)。可见目前的农业旅游大多停留在口碑相传以及报纸媒介的宣传上,其他电视、互联网、旅游展销会等常见手段反而占的很少,这也可以为以后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游客的停留时间

从调查可以看出,中牟农业旅游游客选择的停留时间主要是一日游,有138人(占69﹪),其次是选择两日游的有52人(26﹪)。目前农业旅游的经营发展场所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近郊,这就决定了游客停留的时间,这也与前面题目中游客偏好的距离相印证,周末游现在依然是中牟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

3.旅游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

从调查可以看出,中牟农业旅游游客最关心问题排名前4位的是卫生状况(49人)、旅游项目(40人)、接待设施条件(35人)、生态环境质量(32人)。可以看出大家在农业旅游中还是更关心旅游地的卫生、环境、项目,这也反映出大家对农业旅游的期望或者说农业旅游目前发展的薄弱面。

4.旅游过程中不满的问题

从调查可以看出,中牟农业旅游游客的不满之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参与性项目(46人)、旅游项目太少(38人)、可供购买的物品太少(31人)、交通不方便(30人)、环境卫生条件太差(27人)。这个结果进一步反映了中牟农业旅游发展的不足和薄弱点,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微观市场调查是为旅游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而进行的调查。因此,通过本文的实证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对中牟的农业旅游市场客源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或改变发展思路,为中牟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添加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2]闵洁.论长江三角洲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

[3]郭存德.我国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4]李林,蒋伟国.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03)

入境客源市场 篇5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来华旅游人数高速增长。2003年, 韩国来华游客达到156.1万人次, 在韩国出境游目的地前4名中超过日本、泰国、美国居第一位。随后又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 其中2004年来华游客达233.4万人次, 占出境总人数的26.5%, 净增近80万人次;2005年达到354.53万人次, 同比增长51.9%, 净增121.13万人次。来华游市场继续压倒日本, 在前4大出境游市场中居第一位。在韩国出境游客当中每三、四位就有一位是去中国的。这样的旅游市场扩张速度和旅游目的地集中度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1989年, 黑龙江省开始对韩国旅游市场进行统计, 当年黑龙江省共接待韩国游客165人次, 占外国人比例的1.25%。1996年开始, 来黑龙江省旅游考察的韩国游客超过1万人, 韩国入境旅游步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受到1998

资料来源:根据1996-2007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年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的影响, 韩国游客有所下降 (见上图) , 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其余年份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黑龙江省共接待韩国入境旅游者19870人次, 占外国人比例的2.87%, 为第三大旅游客源

二、影响韩国游客来黑龙江旅游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 有利因素

1.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韩国本国土地面积狭小, 70%的国土是山地, 缺少复杂的地貌和热带风光, 文化也比较单一, 因此更多的韩国人愿意到国外去旅游。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品种齐全, 分布广泛, 特色鲜明。其中, 冰雪、森林、湿地等资源堪称中国之最, 资源的丰度、品位、空间等特征在国内均属一流。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 长达2300多公里, 沿江而行, 既可以饱览沿岸秀美景色, 又可以欣赏异国风情, 在全国边境省区独一无二。对韩国游客,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2. 历史渊源。

黑龙江省同韩国的旅游合作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尤其是省会城市哈尔滨在近代历史上与韩国义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哈尔滨是安重根事件的发生地, 1909年10月26日上午, 韩国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元凶伊藤博文, 这在中韩抗日斗争史上是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一次历史事件。如今, 韩国人民提到哈尔滨自然就会联想到安重根义士, 想到安重根义士同样会联想到哈尔滨, 想到黑龙江。另外, 在哈尔滨的阿城区、宾县、双城市等地区的抗日活动中也有为数较多的韩国人参加了战斗。

3. 亲缘优势。

截至2004年, 黑龙江省有朝鲜族居民388458人, 朝鲜民族乡镇20个;还有朝鲜小学、朝鲜中学和民族中专等。朝鲜族居民主要居住在哈尔滨、牡丹江、五常、东宁等地。多年来, 黑龙江省的朝鲜族利用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 为黑龙江省与韩国的经贸、旅游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许多朝鲜族原籍在韩国, 并与韩国企业界人士有着亲戚、同乡、同学等关系, 在长期的中韩交往中, 他们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4. 经济贸易及旅游合作交流。

黑龙江省是在中韩建交之后, 第一个赴韩国招商引资的省级代表团。1995年11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韩国富川市;1996年9月, 黑龙江省—韩国忠清北道;1998年4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韩国高阳市分别结成了友好省市。黑龙江省与韩国人民的友谊十分深厚, 这是黑龙江省全方位利用韩国投资的不可多得的宝贵条件。牡丹江市于2005年、2008年两次赴韩召开旅游推介会, 促进了与韩国的沟通和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12月, 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亲自随黑龙江省代表团赴韩推进对韩旅游合作战略升级, 加大与韩国的旅游合作力度, 拓展合作领域。到2009年10月, 第四届“韩国周”活动的举办, 更是集中了韩国国内重要的经贸单位来哈尔滨进行投资、考察等合作, 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二) 不利因素

在韩国旅华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据2004年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昆明和桂林6大热点旅游城市对646名韩国游客进行的抽样调查, 韩国游客对我国旅游环境满意度最低的是邮电、通讯和交通, 其次是购物。韩国游客在黑龙江省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例如, 在多数旅游景点、饭店和交通指示图上缺少韩语导游图或介绍。韩国人讲究卫生, 一些景区环境、交通环境、餐饮环境, 与韩国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另外, 个别已推出的旅游产品老化, 而适合于散客的旅游产品相对缺乏。

三、开发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

(一) 加大促销力度, 扩大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 黑龙江省在对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促销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但力度远远不够。首先,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 进一步强化对韩国客源市场的促销。“走出去”就是说省旅游部门除应积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对韩旅华市场的整体促销外, 还应积极组团或派员到韩国或利用韩国代理商进行促销, 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在韩国一些大城市设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 直接为韩国游客来黑龙江省旅游提供服务, “请进来”就是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韩国旅游部门来黑龙江省参观、考察和洽谈,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韩国旅游部门来黑龙江省设立办事处, 以加深韩国人对黑龙江省的了解, 并为韩国人来黑龙江省旅游提供服务。其次, 加强网络营销。黑龙江省要加强网络营销以开拓韩国市场, 建立官方旅游网站, 并用韩语提供旅游资讯, 还要建立和完善目的地营销系统, 充分发挥网上旅游的作用。要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网站以及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如携程旅游网、艺龙旅游网等的联系, 借助这些网站宣传黑龙江。

(二) 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韩国来黑龙江省游客的大量增加, 对韩语翻译和导游的需求增加。因此, 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韩语导游队伍成为开发韩国客源市场的一个关键。为此, 应加强对现有韩语翻译和导游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 要加快对韩语翻译和导游的培养力度, 培养既懂韩语又懂旅游的翻译和导游人员, 并使其尽快上岗。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朝鲜族这一重要资源, 通过导游人员考试、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使其成为韩语导游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旅游环境

黑龙江省应该在主要景区景点建立符合韩国游客生活习惯的设施和服务, 如在标识系统和咨询系统中增加韩语等。应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完善旅游地的软硬件设施。黑龙江省与韩国应根据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需要, 积极争取增加国际、国内空中航线;搞好景区 (点) 的道路建设, 提高各个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如在旅游景点、饭店以及城市街道上, 增加韩语导游图或介绍, 在餐厅增加韩语菜单等。应治理市场中存在的经营企业杂乱、严重削价竞争、违规操作等问题, 为韩国游客创造更好、更规范的旅游环境。

(四) 更新产品, 开发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针对韩国游客的新变化, 大力开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如适合青年口味的修学旅游、运动旅游、冒险旅游和适合女青年的购物游旅游产品;适合老年游客的保健旅游、观光型旅游等。

除了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还应该改变产品的组合形式。目前, 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和参与性正日益成为国际旅游的新潮。散客旅游作为一种基本形式正日益成为主流, 观光旅游应推陈出新, 专项旅游应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如充分利用黑龙江与韩国的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密切关系, 开发哈尔滨—牡丹江“缅怀之旅”;积极开发中韩俄跨国游;韩国政策鼓励经贸考察旅游, 企业界对其职工搞奖励旅游顺带经贸考察任务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 大力发展商务旅游, 把观光、经贸和投资环境考察结合起来, 开发“商务+观光”, “商务+度假”等组合式产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开发漂流旅游、森林探险、湿地旅游、驾车旅游等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产品。

(五) 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 国内旅游行业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 各级旅游管理和执法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净化和规范旅游市场, 努力实现长效管理。要建立更多的行业协会, 制定价格标准, 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 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 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34-38

入境客源市场 篇6

目前旅游市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增长率法、市场占有率法[2]、亲景度法[3,4]和客源市场竞争态模型[5,6,7]等, 这些都是较为综合的研究方法, 但这些方法多为单因素分析, 对旅游市场很难有全面的把握。转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是一种区域经济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客源市场分析方面, 美国旅游专家查尔斯·R·戈尔德耐 (Charles R.Goeldner) [8]系统介绍了SSM方法在旅游市场变化趋势研究中的运用。国内学者吕帅、汪宇明等对SSM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客源结构进行了分析[9];曹新向、苗长虹运用SSM方法结合河南入境旅游的增长性分析, 从时间序列上探讨河南省入境旅游结构的演变[10]。

SSM方法在客源市场竞争优势的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能够发现客源市场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的竞争地位变化, 且对于一些排名靠前的市场, 通过SSM分析有可能发现是一个衰退性市场。为此, 笔者引入SSM方法对2001—2007年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开拓建议。

1 转移-份额分析法 (SSM) 理论模型

依据SSM数学模型原理[9], 任何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 t]之后, 其游客总量和结构均会发生变化。假设基期年区域i的游客总量为ai, 0, 末期年为ai, t, 区域游客总量按照客源地划分为n个部分, 分别以aij, 0、aij, t (j=1, 2, …, n) 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 并以A0、At表示区域i某层次上一级大尺度行政区域在相应时期基期年和末期年的客流总量, 以Aj, 0、Aj, t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j到达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的客流量。则有:

以上一级大尺度区域各客源地客流量所占的份额为标准, 按下式将区域i各客源地客流量标准化得到

undefined

在[0, t]时段内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ij、结构转移分量Pij和竞争力转移分量Dij3个分量, 依次表达为

undefined

式中:rij为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在[0, t]时段内的变化率;Rj为客源地j到达区域i所在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的客流量在[0, t]时段内的变化率。

区域i总的客流增量Gi为总的份额分量Ni、结构转移分量Pi和总的竞争力转移分量Di之和, 表达为

undefined

区域i客流量对于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的相对增长率为

undefined

进而引入:Kj, 0=aij, 0/Aj, 0;Kj, t=aij, t/Aj, t分别表示在基期和末期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占同期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相应客源地客流量的比重, 则将L分解得到结构效果指数W和竞争力效果指数u。

undefined

Pi、W, 可判断趋于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效果, 若Pi愈大, W大于1, 则说明区域包含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 市场结构处于一个优势结构, 对于目前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不必做大规模调整;反之说明区域市场衰退, 要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调整。Di、u, 可判断区域市场竞争能力, 若Di较大, u大于1, 则说明区域各市场总的增长势头大, 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反之, 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弱。

份额分量Nij越高, 表明i区域接待来自区域j游客量的增长对上级宏观区域来自j区域游客总量增长的响应程度越高, 份额地位因素作用越突出;结构转移分量Pij表明i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在上级宏观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中的分量, Pij越高, 说明i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越多, 市场基础越好;竞争性转移分量Dij大于0, 说明i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的增长水平高于上级宏观区域总体水平, 反之则说明i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的增长水平低于上级宏观区域总体水平。Dij值越大, 说明i区域接待来自j区域游客量的竞争力越高, 资源禀赋与区位因素对增长影响作用越大;负值则表明资源禀赋与区位因素影响作用小, 缺乏明显的竞争力[11]。

2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2.1 数据选取及客源地划分

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2001年和2007年分国籍统计海外游客量为分析依据, 选取客源地样本分为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13个国家和港、澳、台3个地区, 其余国家和地区合并为一组, 共计17个客源样本市场;以全国海外客源市场情况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 通过基期与末期数据比较, 初步考察辽宁省入境游客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

2.2 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利用表1数据, 根据SSM的计算方法和流程, 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表2和表3) , 可得到不同阶段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指标栏如下。

①原始数据:aij, 0、aij, t、A0、At;②中间结果:rij、Rj、a′ij、aij, 0-a′ij、rij-Rj;③最终分析结果:Gij、Nij、Pij、Dij。

注:数据来源于2002年和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外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2001—2007经过6年的发展, 辽宁省海外游客增长12.61万人次, 增幅达170.39%, 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83, 这说明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P和W的值可反映入境旅游客源结构效果。表3可见, P=922 491.8较大, W=1.55>1, 说明辽宁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 市场处于一个优势结构, 对于目前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不必做大规模调整。

从结构转移分量Pij可知 (表2) , 日本 (115 417.24) 、韩国 (139 958.61) 结构转移分量突出, 市场基础好;中国台湾、俄罗斯和美国结构转移分量有较好表现 (>100 000) , 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从表1可知, 2001—2007年间, 辽宁省入境客源市场样本单位的结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东亚地区中,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4个市场占整个入境客源市场的74.09%。其中, 日本以占比30.38%, 位居辽宁市场第一位, 但增幅不大;台湾地区虽在辽宁市场中居第三的地位, 但增幅只有93.4%, 结构地位也从9.91%落到7.09%;中国澳门和韩国势头很好, 增幅分别为761%和684.4%。日本是旅辽第一大国, 这主要是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所致。日本出国旅游者以青年客源市场为主, 但辽宁却一直以接待日本老年市场为主, 这使得近几年日本旅辽人数增幅不大;辽宁与韩国地缘、血缘关系密切, 交通方便, 这决定了韩国的客源市场必会增幅很大;港、澳、台地区来辽探亲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 再访率高, 成为旅辽的重要客源市场。

东南亚范围内,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4国的增长情况很好, 其中, 菲律宾的增幅达到901.06%。东南亚各国是我国的近距离海外市场, 且各国大量的华侨和华人富裕程度普遍高于所在国家的普通公民, 可针对这种地缘和血缘关系拓展其客源市场。

欧美地区中, 俄罗斯是所有客源市场中增幅最大的市场, 高达1 293.34%。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英国、美国和德国3国情势较好, 美国结构地位已上升到2.4%;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增幅也较大。欧美作为边缘市场, 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 影响其游客数量, 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客源市场, 辽宁应积极开拓其市场。

其余国家和地区结构地位下降到0.09, 成为旅辽客源市场中占比最小的市场。

地理集中指数[12]也是描述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空间特征的重要指标, 对比辽宁2001年和2007年G值分别为50.98和44.94, 客源市场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 客源比例大于1.2%的客源国由2001年的5个增加到2007年的12个, 前10位客源国客源比例由55.37%增加到87.57%, 反映辽宁入境客源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 入境旅游业发展趋于稳定和均衡。

3.2 海外客源市场竞争力分析

从Di和u值可以判断区域客源市场自身竞争力。从表3可知, 2001—2007年辽宁省的Di=305 908.07, u=1.18>1, 这反映了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强, 区域有较多的客源市场发展迅速, 地位有所上升。

从竞争性转移分量来看, 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13个国家和港、澳、台3个地区的Dij都大于0, 说明辽宁省接待来自以上地区游客量的增长水平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其中, 日本 (311 265.82) 、韩国 (386 573.65) 竞争力转移分量十分显著;俄罗斯 (100 264.45) 竞争力转移分量很显著, 港、澳、台地区和美国、英国、德国表现较好 (>150 000) , 说明辽宁省的资源禀赋与区位对于来自以上地区和国家的游客有很强吸引作用, 竞争力显著。相反, 其余国家和地区 (-744 796.05) 为负值, 说明辽宁省接待来自该地区游客量的增长水平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辽宁省的资源禀赋与区位对这些地区和国家影响作用小, 竞争力缺乏。

综上所述, 在2001—2007年期间, 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和韩国以市场基础和竞争力突出的优势, 保持辽宁省入境旅游一级客源市场地位, 且韩国旅辽人数有超过日本的趋势;俄罗斯、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和竞争力, 可成为辽宁省入境旅游的二级客源市场;港澳地区、东南亚、北美 (除美国) 、西欧等地可成为三级客源市场。该格局与20世纪90年代辽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格局[13]相比大体相同, 因此辽宁入境旅游主要目标市场的营销战略重点不必做大规模调整。

4 结论与建议

经以上分析, 可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结构效果较好, 表现出多元化的市场特点, 入境旅游人数在全国地位逐渐上升, 但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待于进一步优化。

入境客源市场 篇7

一、越南旅游服务贸易环境分析

(一)越南经济发展状况

越南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以农业为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7年越南加入WTO,为打开越南旅游市场,发展越南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契机。据有效数据显示,2013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10.68%,提前实现了国家制定的2010~2013年预期经济发展目标。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越南经济迎来了外商投资热潮,直接为越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促进了越南入境旅游的进步与发展。

(二)越中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环境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带动了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国和越南旅游服务贸易合作,不论是从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角度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994年8月4日,两国签订服务合作协议,为巩固两国全面合作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两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平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8个到越南服务领域的投资预案,其投资酒店总金额高达近一亿万美元。

二、越南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曾利用旅游服务贸易取得大量外汇收入,现如今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成为越南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游客入境人数增长迅速

改革开放后,越南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据国家旅游局对入境游客进行统计的有效数据显示,越南接待外国游客自1996年的160万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832万人次。

数据来源:http://vietnamtourism.gov.vn/english。

(二)越南入境旅游收入迅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旅游趋势的变化,越南入境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明显增长,从1996年到2015年,越南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增长迅速,但中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国际游客有些许的下降。例如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出境旅游人数明显下降。这也直接造成旅游收入的变化,其具体情况可以由下表看出。

越南旅游入境收入的节节攀升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越南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越南入境旅游服务的SWOT分析

越南旅游局就现阶段越南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家即将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预测,其结果是到2020年将接待1100~1200万人次。但是越南入境旅游的发展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采用STWO(优势、劣势、挑战和机会)分析法对越南入境旅游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一)优势分析

1. 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部地区,与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近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且越南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各个岛屿,为其发展海岛旅游提供了便利。其次,越南拥有4O O O多年的历史,加上54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和美食等条件以及浓厚的宗教信仰,都是其人文旅游的基础。

2. 地理位置靠近主要入境客源市场。

越南地处亚洲太平洋地区,而这个区域是国际旅游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接近,不论是交通还是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都是这些国家游客出境旅游的不二选择。

(二)劣势分析

1. 越南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越南由于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低,在旅游业方面的投入较少,因此,其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越南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2. 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市场定位不具针对性。

越南最具吸引力的是海岛旅游产品,它大致吸引了70%的国际旅客,但产品单一,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和适应性,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影响力比较有限。

3. 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越南旅行社因为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市场竞争普遍存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低劣的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国际旅游者对越南旅游的信心,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越南旅游的声誉和形象。

(三)机会分析

1. 越南于2007年加入WTO。

2007年1月11日,越南加入W T O,开放市场,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时也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主要表现为更加便利的引进外资,促进行业之间或企业之间的资金和技术交流等。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促进所用。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在该合作框架的支持下,中越双方双方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更为便利,也互相提出了很多的优势条件。

(四)威胁分析

1. 中越南海领土争端问题。

中越友好往来历史悠久,但近年来由于南海领土主权争端问题,双方在政治上发生碰撞,两国关系也受到很大程度影响。2014年5月,因中越南海油田纠纷引发的越南反中抗议示威活动失控,对越南国际旅游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大大减小中国公民赴越积极性。

2. 东南亚地区旅游竞争对手众多。

越南发展入境旅游面临着许多周边国家的激烈竞争,一般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国家。越南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产品方面不具绝对竞争优势。

3. 越南所处区域的气候多变。

越南被认为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海平面会上升的国家之一。所以,越南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岛,总会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四、越南在应对中国客源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旅游交通网络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两国之间的交通网络已经囊括公路、铁路、海路和空中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但是其运营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公路路线单一,档次较低;铁路列车始发时间不合理;海路不适宜,出行游客少。航空航班时刻安排不合理,游客也较少。

(二)中越边境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

越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虽然在国家政策方面为边境旅游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同时也给投机分子提供了违法犯罪的平台。他们利用边境旅游从事非法活动,中越两国针对相关实情,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改善和管理,但是成效不明显。

(三)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

越南没有出具针对中国游客的典型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严重引起了中国游客的不满,甚至导致游客重游率非常低,不利于越南旅游品牌形象的建立。

(四)旅游宣传力度低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表现在宣传推广的资金投入较少。从旅游服务企业层面上来看,它们资金不足,在宣传推广方面总是力不从心。

五、发展中国赴越旅游市场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的建议

1. 不断加强中越两国边境旅游合作。

越南与中国应该对边境旅游服务贸易进行适合两国的最佳管理,从而保障两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更好的行进下去。同时,两国政府还要注意边境旅游发展进程中的监督工作,促进两国友好贸易往来。

2. 进一步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大力引进外商投资,进一步开发中国市场。并积极参与中国举办的各种不同的旅游交流会议,了解中国市场,制定一系列适合中国游客的典型旅游方案。

(二)微观层面的建议

1. 以观光、度假和饮食全方位发展越南旅游形象。

为了给游客更深的印象或者吸引游客重游,旅游度假地区一定要有能够吸引游客的特色产品,不论是旅游路线、风景,还是美食,都应该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才能准确的实施。

2. 深层开发老旅游品牌,快速树立新品牌。

越南最初发展旅游业时,以其国内最有名的下龙湾为旅游品牌,逐渐地,越南发现仅仅依靠该旅游品牌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越南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旅游元素,开发了更多旅游观光景点,充实了旅游品牌。

六、总结

越南自2007年加入WTO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为越南旅游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相当多的机遇。针对中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来说,越南更应该把握机会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在保障原有的两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之外,进一步打开中国内陆市场,增加中国赴越旅游的客流量,帮助越南吸引外资,促进越南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全球旅游事业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也成为越南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各类旅游设施为条件,为人们提供着越来越优质的旅游服务。据统计,2015年,越南接待国内游客量达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8%,旅游营业收入达200万亿越盾。越南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在入境旅游发展历程中,越南的主要客源国为中国、日本、韩国等。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越南旅游市场的最大客源国。本文运用竞争力研究中的SWOT分析法,对越南发展入境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探讨,并在充分分析越南旅游服务业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为越南入境旅游服务贸易提出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的对策。

入境客源市场 篇8

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可知,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单个省份或地区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开展多省份研究的较少;同时, 已有研究成果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入境市场历时性演变分析, 对不同区域入境客源市场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更少。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基于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数据, 对两地区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势进行了时空演变对比分析, 以期明确甘肃与新疆各入境客源市场结构, 了解各客源市场偏好程度及竞争态势;促进甘肃与新疆对入境客源市场更好地定位, 保持并扩展入境客源市场份额, 促进甘肃与新疆两地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亲景度模型

亲景度Q是某客源市场游客在目的地所占的市场份额与其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之比。亲景度是游客选择行为的一种外在表现, 它是分析某一客源市场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偏好程度的一种量化方法[13]。亲景度可反映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竞争力及竞争态势的强弱。即亲景度越大, 旅游目的地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强;亲景度越小,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越弱。为更好对客源市场地进行市场定位, 以亲景度Q=1为界, Q≥1为亲景客源市场;Q=0表示非客源市场;Q<1为疏景客源市场, 并进一步细分为强亲景客源市场 (Q≥2) 、弱亲景客源市场 (1≤Q<2) 、弱疏景客源市场 (0.5≤Q<1) 和强疏景客源市场 (0≤Q<0.5) 。其公式为:Q= (Mi/M1) / (Ci/C1) 。式中, Mi为旅景客源市场人数;Ml为旅景入境人数;Ci为旅华客源市场人数;Cl为旅华入境人数。

1.2 竞争态模型

借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波士顿矩阵来对西部各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进行分析。根据旅游产品在市场中的增长率与占有率高低, 将产品市场划分为4个象限做散点图。根据散点的象限分布及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即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共分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瘦狗市场、幼童市场等四大市场[11]。具体竞争态模型及其市场特征见图1、表1。市场占有率:undefined;市场增长率:undefined。式中, ai为市场占有率, 反映该市场在竞争中所具有的实力和地位;Bi为市场增长率, 反映该市场在竞争中具备的发展潜力;Xi为某市场当年的量;Xi-1为该市场上一年的量。

1.3 数据来源

基于1997—201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入境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数据, 根据亲景度与竞争态模型, 运用SPSS软件分析可得1996—2010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以及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等16个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势。

2 实证分析

2.1 亲景度分析

甘肃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分析:由表2可知, 根据1996—2010年甘肃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平均值可知, 16个主要客源市场中除法国 (2.041) 、中国台湾 (2.117) 外其余客源市场亲景度值均小于2, 此阶段总体上强亲景客源市场数量较少;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亲景度均值处于1≤Q<2的范围之内, 属于甘肃弱亲景客源市场;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等4个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处于0.5≤Q<1的区间内, 属于甘肃弱疏景客源市场;韩国、菲律宾、俄罗斯3个国家亲景度均值处于0≤Q<0.5的区间内, 属于甘肃强疏景客源市场。

由表3可知, 甘肃强亲景客源市场1996—2001年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中国台湾;2003—2010年演变为以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为主, 上述客源市场对甘肃的亲景度与偏好程度相对较高, 不同年份有所波动。总体来看, 1996—2010年甘肃强亲景客源市场相对较少。1996—2010年甘肃弱亲景客源市场数量呈现增加的态势, 说明甘肃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强劲;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属于甘肃较稳定的弱亲景客源市场, 且市场地位变化幅度小;加拿大、澳门特区等客源市场也演变成甘肃弱亲景客源市场。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香港特区等是甘肃较稳定的弱疏景客源市场, 亲景度变化幅度较小, 说明上述客源市场对甘肃偏好程度相对较低;韩国、俄罗斯、泰国、澳门特区除个别年份外一直是甘肃的强疏景客源市场, 说明上述客源市场对甘肃的偏好程度最低。

(上接表3)

新疆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分析:由表2可知, 根据1996—2010年新疆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平均值可知, 16个主要客源市场中除俄罗斯与中国台湾外其余客源市场亲景度值均小于2, 俄罗斯、中国台湾对新疆的亲景度均值分别高达7.222、2.094, 但此阶段总体强亲景客源市场数量较少, 暂时还没有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处于1≤Q<2的范围之内;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区等8个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处于0.5≤Q<1的区间内, 属于新疆弱疏景客市场;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门特区等6个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处于0≤Q<0.5的区间内, 属于新疆强疏景客源市场。

由表4可知, 新疆强亲客源市场方面, 1996—2010年只有俄罗斯、中国台湾属于新疆的强亲客源市场, 在新疆入境游客数量方面有绝对优势, 且波动幅度较小, 但新疆强亲客源市场数量较少。弱亲客源市场方面, 1999年以前尚未有地区属于新疆弱亲客源市场;2000年后, 新疆弱亲客源市场开始增加, 但增加数量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我国澳门特区与台湾地区波动进入弱亲景客源市场。1996—2010年新疆弱疏景客源市场相对较多, 其中较稳定的主要有日本、德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特区等;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澳门特区等除个别年份外一直是新疆的强疏景客源市场, 对新疆旅游偏好程度相对较低。

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对比分析:从1996—2010年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对比来看, 16个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对甘肃亲景度均值除俄罗斯外, 其余客源市场亲景度均值均高于对新疆亲景度均值;说明主要客源市场对甘肃的偏好程度普遍高于对新疆的偏好程度。就两者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变化过程来看, 甘肃的强亲景客源市场数量多于新疆, 且甘肃的强亲客源市场集中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中国台湾等经济发达地区;新疆强亲客源市场较少且稳定, 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台湾。甘肃弱亲景客源市场数量远多于新疆客源市场数量, 且甘肃弱亲景客源市场数量变化幅度较小且较稳定, 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香港特区等;新疆弱亲景客源市场波动幅度与稳定性相对较大。甘肃与新疆弱疏景客源市场与强疏景客源市场数量较多, 主要集中在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澳门特区等。形成上述差别主要是距离衰减规律与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闲暇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使游客出行距离相对较远;游客受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也会使游客游览范围发生变化, 如英国、法国等经济水平发达的国家成为甘肃强亲景客源市场, 俄罗斯一直是新疆的强亲景客源市场。

2.2 竞争态分析

甘肃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竞争态分析:通过计算1996—2010年甘肃省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的市场增长率及占有率, 并求出其均值;其中市场增长率均值为48.66%, 市场占有率均值为6.25%, 并以此构建甘肃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竞争态矩阵图 (图2) 。由图2可知, 没有客源市场分布在明星市场象限内。位于金牛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日本、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 旅游企业及其部门应努力改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以保持和提高目的地盈利。位于幼童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俄罗斯、菲律宾、澳门特区;旅游企业及部门应集中力量, 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力争使其成为明星市场。位于瘦狗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法国、英国、新加坡, 旅游企业和部门应分析其原因, 扩大新的市场或努力挖掘其市场潜力。

新疆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竞争态分析:通过计算1996—2010年新疆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的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 并求出其均值;其中市场增长率均值为31.48%, 市场占有率均值为6.25%, 并以此构建新疆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竞争态矩阵图 (图3) 。由图3可知, 1996—2010年没有主要客源市场分布在明星市场象限内。位于金牛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日本、俄罗斯及我国台湾地区, 旅游企业及其部门应努力改进或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以保持和提高目的地盈利。位于幼童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加拿大、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及澳门特区, 旅游企业及部门应集中力量, 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力争使其成为明星市场。位于瘦狗市场象限内的客源市场主要有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特区, 旅游企业和部门应分析其原因, 扩大新的市场或努力挖掘其市场潜力。

甘肃与新疆入境客源市场竞争态对比分析:从甘肃与新疆1996—2010年竞争态分析图进行对比分析可知, 在明星市场两中国者均没有主要入境客源市场, 说明主要客源市场在两省的竞争态势均较弱。在金牛市场范围内, 甘肃主要客源市场数量多于新疆, 甘肃主要有日本、中国台湾、美国、香港特区等4个地区, 新疆仅有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等;同时, 日本与中国台湾在甘肃的市场增长率高于在新疆的市场占有率, 说明日本与中国台湾在甘肃市场份额高于新疆。幼童市场方面, 甘肃主要客源市场数量低于新疆, 甘肃主要有俄罗斯、菲律宾、澳门特区, 新疆主要有菲律宾、澳门特区、泰国、加拿大、新加坡等;甘肃市场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俄罗斯, 新疆市场增长率较高的地区为菲律宾。瘦狗市场方面两者有很强的共性, 主要客源市场两者均包括澳大利亚、韩国、英国、马来西亚等。

3 结论

基于1996—2010年甘肃与新疆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数据, 运用亲景度及竞争态模型对两者客源市场进行时空对比分析, 其结论为:1996—2010年甘肃与新疆强亲景客源市场均较少, 甘肃主要是法国和中国台湾, 新疆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台湾。16个主要客源市场对甘肃亲景度除俄罗斯外普遍高于对新疆的亲景度, 说明主要客源市场对甘肃的偏好程度高于新疆。通过对甘肃与新疆主要客源市场变化过程来看, 甘肃的强亲景客源市场与弱亲客源市场数量多于新疆;弱疏景客源市场与强疏景客源市场数量少于新疆, 进一步说明甘肃入境旅游发展程度高于新疆。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距离衰减规律与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游客消费水平及能力的大小, 经济发达的地区游客出行顾虑相对较低;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也会使游客游览范围发生变化。

入境客源市场 篇9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旅游市场开发工作继续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市场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打造大品牌,凸显大主题、构建大平台、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的要求,着力加强市场营销,着力深化区域合作,着力强化市场监管,着力提升服务品质,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力争完成接待海外旅游者57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6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60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改革创新,重改革、促开放,提高旅游业的活力和动力。

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力争在口岸通关便利化、边境跨境旅游发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培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云南旅游沿边开发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

二是突出项目建设,破瓶颈,强后劲,切实抓好旅游重大产品建设。

积极推动实施“111226”工程,加快旅游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建设、乡村建设、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着力开展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旅游重大项目投资24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三是突出市场营销,强宣传、树品牌,树立“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整体形象。

进一步加大云南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拓展旅游营销渠道,筹划组织大型营销活动,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和节庆会展营销,大力推广智慧旅游,全面提升云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突出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拓市场、兴市场,拓展旅游市场的空间。

进一步加强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拓展合作空间,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

五是突出市场监管,重监管、促服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建立常态化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信息共享机制和旅游市场监督检查情况公布机制,进一步推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建立。加快推进旅游行业监管电子化,实现旅游标准的合同化、合同管理的电子化和管理过程的动态化。

六是突出人才保障,抓队伍、提素质,打造一支适应旅游强省建设的人才队伍。

要定期举办旅游市场工作培训班,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专题业务培训,督促旅游企业加强员工营销培训,打造相对稳定、复合型的市场干部队伍。

七是突出旅游安全,重制度、强保障,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开展旅游安全工作大检查,保持全行业安全稳定的形势,为建设“幸福云南、平安云南”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上一篇:婴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下一篇:媒体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