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源国概况

2024-06-28

旅游客源国概况(通用5篇)

旅游客源国概况 篇1

一、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现代旅游产业, 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 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 我国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 经历了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和国际出境旅游的过程。目前, 已进入“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 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在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功能后, 如今已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层面上”[1]。

作为一个应用性明显的专业, 我国旅游专业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到2011年末, 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 (专业) 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 比上年末增加148所, 在校生59.98万人, 增加0.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 比上年末增加92所, 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 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 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2]。可见, 我国旅游教育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然而, 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远远没有跟上数量的急剧扩张, 这种落后表现在方方面面,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体现在课程建设上。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全国各地的旅游专业建设均脱胎于其他院系, 各个学校的旅游专业从教师“血统”上都打上了不同的学科烙印, 有的发端于地理学, 有的发端于管理学, 有的来源于外语, 有的偏重历史、文化, 使得各院校课程设置比较随意, 差别很大, 在教材编著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3]。

从总体上看, 旅游专业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 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等, 要求对相关理论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 以及能指导实践;一是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的, 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等, 要求能与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相适应, 并不断更新。而从我国目前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现状看, 明显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实际发展, 需要加快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步伐。

二、《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的需要

《客源国概况》是高校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家的地理、经济、社会、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我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以便更好地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可见, 《客源国概况》课程是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 为了更好地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市场, 而专门开设的, 其教学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

然而,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旅游、国际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发展, 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已不再是我国旅游业的唯一重点。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2011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 国际旅游 (外汇) 收入484.64亿美元 (不到总收入的15%) ;而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7000万人次, 是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 并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 新时期的旅游专业不仅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情况, 更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情况。

与此同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国际旅游业也在发生着变化, 许多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 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 并且成为我国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 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情况, 不能只考虑游客到了我国后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接待工作, 而是需要主动出击, 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有关知识, 到这些国家去做好旅游营销工作, 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到中国来旅游。而接待与营销, 所侧重的知识面是不同的,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但是, 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 也缺少创新, 《客源国概况》课程被认为是不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 课程内容又以各个国家的资料介绍为主, 不具备实操性, 也被认为不属于专业实务类课程, 在高校旅游专业中身份渐显尴尬, 因此也不被重视。尤其是在本科旅游教学中, 《客源国概况》往往多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或甚至不开设。

然而, 我国目前虽然已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国和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国, 但是要从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 旅游教育界不仅需要好好了解和学习世界旅游强国 (如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 的旅游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 还需要学习和熟悉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家的相关知识, 以及主要旅游竞争国家的发展优劣势等。而综观我国目前各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并没有这样一门相关的综合课程, 只有《客源国概况》课程与之相近。因此, 有必要对《客源国概况》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 提高课程地位, 使之适应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 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三、《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思路

(一) 课程名称及教学目标

笔者认同杨载田教授将课程名称从“概况”改成“概论”的建议, 因为“概况”一词很难让人理解“客源国概况”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且知识内涵较为丰富的高校课程[4]。“客源国概论”应该是一门科学, 而且是介于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学与地理行为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客观实践性等特点, 课程必须强调其理论建设;应将“旅游流”规律和旅游者行为心理学作为基础理论, 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及分布进行规律性探索。因此, 可将课程名称改为《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或《中国主要旅游关系国研究》。

在教学目标上, 应该在“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的基础上, 更注重做好旅游营销工作, 即通过对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基础国情概况、国民性格、喜好、出游特点、出境旅游现状及变化等知识的学习, 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客源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 全面促进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于那些既是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又是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国家, 要强调旅游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而对于那些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则应侧重分析其吸引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因素, 可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税收政策、产业调整等提供依据, 还可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选择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及旅游目的地国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 课程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与相关旅游客源国家的具体旅游关系, 可进一步将主要旅游关系国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并在课程内容上各自有所侧重。

1.主要旅游客源国:如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蒙古、菲律宾、德国、英国、法国等。这些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客源国家, 入境旅游人次基本上是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人次的两倍以上, 且多是经济发达国家, 也是世界主要的出境旅游国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应更侧重其国民性格特点、出游喜好、影响出境游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竞争国家的相关分析, 以更好地做好旅游营销和接待工作。

2.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如泰国、柬埔寨、意大利、缅甸、老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哈萨克斯坦、朝鲜、马尔代夫等。这些主要是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或国家人口较少, 这些国家到我国入境旅游的人数都很少, 而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的人次却在15万以上。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应侧重该国旅游特色产品、主要吸引因素、旅游安全、旅游发展经验等方面的分析, 以便了解我国公民出境游的特点、心理因素、行为特征等, 为我国相关旅游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购物税收政策等提供依据。

3.互为旅游客源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既是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 也是我国公民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入境旅游人次与出境旅游人次基本相当。可以发现, 这些国家多位于我国周边地区, 旅游资源与我国有相似之处, 多是我国的主要旅游竞争对手。因此,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应更侧重该国的旅游发展历程、旅游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发展经验等, 既要做好旅游营销工作, 更要开发差异性旅游产品, 争夺客源市场, 或与之进行联合促销。

(三) 课程教学方式

根据上课学生的反映,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 《客源国概况》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明显滞后、教学重点不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5]。因此, 《客源国概况》课程建设需要勇于弃旧求新, 按照新时期的要求构建其新框架、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 一切应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为依据, 向自然、人文交融, 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 既有理论深度, 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方向发展[4]。

在教学方式上,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可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等多渠道收集国家资料, 解决课程内容滞后的问题, 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上, 应在介绍每个国家概况的时候, 附上该国主要信息来源网站、国家旅游局网页等信息, 让学生可自行更新相关数据和信息, 同时提高应用能力。同时, 每个章节可设置相应的练习题或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线路设计”、“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等综合性较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实操作业, 使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信息, 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需求对旅游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客源国概况》作为一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专为国际入境旅游市场而设置的课程, 其课程内容现状已明显落后, 需要规范课程名称, 调整教学目标, 调整主要教学内容, 以及改革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旅游专业,课程改革,客源国

参考文献

[1]杨载田.旅游客源国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

[2]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2-10-25.http://www.cnta.gov.cn/html/2012-10/2012-10-25-9-0-71726.html.

[3]陈霁.中国旅游院校教材发展状况评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3) :81-84.

[4]杨载田, 王鹏, 刘清俊.高校旅游客源国课程及其教材改革创新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171-173.

[5]银元.《旅游客源国》课程教学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7) :69.

旅游客源国概况 篇2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是当前各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这门课堂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讲解各中国旅游客源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旅游业等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问题,现对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并结合多年教学中的实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明显滞后

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相关教材的编写时效性较差。如我们应用较多的相关教材有陈家刚的《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2005年出版的),王兴斌的《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2006年出版的),孙克勤《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2009年出版的),朱海冰的《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2012年出版的)等。教材编写时间的滞后带来内容的滞后,很多相关政治、经济、旅游业的问题明显与实际不符。

(二)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很多教材内容设计基本包括几大板块,这些内容可大体划分成“博”和“专”两大部分,“博”即客源国自然、人文、地理、历史、民俗礼仪禁忌以及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基础国情概况;“专”即客源国的旅游业发展概况、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客源的流向等。

(三)学时设计较少

一般学校的该门课程设置的学时是30—40学时,而需要讲授的国家有二三十个,时间显得捉襟见肘。若面面俱到地讲,就会讲得不精、不透,若只讲授个别国家,那其他国家学生就无从了解。有的国家的一些视频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而这些国家学生基本都没去过,对其很陌生,缺少视频资料,知识的趣味性、形象性大大降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变得困难。

(四)教师自身水平不足

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太过繁杂,杨载田等也谈到《谈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具有丰富的区域旅游市场学、旅游经济学、区域旅游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国家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以及民俗、心理、环境、GIS、园林、建筑、文物等学科领域,教学难度很大。这样的课程特点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求任课教师是“全能型”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和实践教学经验,而且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高校中尤其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教师显然少之又少。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多渠道丰富教案内容

教材的数据太老,容易使老师在课堂讲解中出现错误,既误导了学生又易使教师尴尬。弥补的途径就是在课前备课环节多查找互联网上的数据、报纸杂志和相关学术期刊,平时多与相关人士交流,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丰富教案内容。

(二)多种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这门课程在笔者的学校是一门专业限选课程,只设置了30或36学时,学时的限制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笔者按照两学时讲授一个国家的进度有重点地选择十五六个排名靠前的中国旅游客源国进行讲解: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并把日本、韩国这两个重点客源国进行更详尽地讲解。其次,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把课堂上讲授不到的国家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课的框架进行收集整理,作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再次,积极利用网络课堂的力量,上传一些费时但对学生辅助较大的视频资料或其他学习资料供学生课下学习。再其次,通过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课下收集大量资料,达到自学的目的。最后,在学期期末,以二课堂的形式组织客源国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参与其中

为了避免一言堂,避免课堂讲解中把这门课程变成仅是简单常识的积累和识记,同时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讲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讲解一个国家前,让学生收集这个国家的最新时事。

(四)提升自己,胜任教师职位

旅游专业教案客源国-日本 篇3

左厚庆

题:亚太地区客源国——日本 课

型:新课

授课班级:12级旅游班

授课时间:2013年4月23号星期二上午第二三节 授课地点:阶梯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基本概况

2、掌握日本的主要民俗禁忌以及用餐礼仪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人文、地理、风俗禁忌能更好的做好导游的接待工作。教学重点:掌握日本的主要民俗禁忌及用餐礼仪 教学难点:日本的主要饮食(以生鱼片为例)教学方法:讲授法

设疑提问法

行为导向法 教学及具:多媒体(PPT)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先别打开书,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们在有钱、有闲、身体健康都满足的条件下,你们最想去哪一个国家旅游呢?

生:众说纷纭

师: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看来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堂。但是今天呢,老师将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另外一个国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同学们请看视频。

二、新课教学 日本的概况

1、地理位置

日本全名为日本国(Japan),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西侧,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个大岛及其他数千个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7.78万平方千米。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人文习俗

人口约1.2774亿(截至2006年2月),为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主要民族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国花是樱花,首都东京。

东京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

3、美食

日本的主食以大米为主、蔬菜、鱼与肉为副食的日本式餐点。特色风味菜:寿司、拉面、生鱼片(一定要配上酱跟芥茉)

师:同学们看了日本这么多美轮美奂的食物,看看你们的表情,流口水了吧。那么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带你们去吃生鱼片。

生鱼片的吃法:

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食品。它的原料包括白色的贝类、虾类、鲷鱼、鲈鱼等,以及红色的三文鱼、鲣鱼。吃时要以绿芥末和酱油作佐料,既杀菌、又开胃,同时还能抵消生鱼片的寒凉。生鱼片盘中还经常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等,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饮食文化。

(1)、若盘中有几种种类时,应注意一下吃的顺序。首先该吃的是味道较淡的白肉鱼,而脂肪较多的则留在最后吃(从白到红的顺序)。

(2)、在吃生鱼片时,稍不留意就很容易把酱油溅在衣服上(若不慎溅上,应用湿毛巾擦拭)。为避免这种意外状况发生,可以将调味盘拿至胸前,或以棉纸权充托盘。

(3)、吃生鱼片时不可沾太多酱油。如果整块生鱼片都泡入酱油内,当然酱油很容易滴下;而酱油沾得过多,则会使生鱼片的原味尽失。

(4)、为了使生鱼片更加美味,应将芥茉直接涂抹在生鱼片中央,再将生鱼片对折,沾少许酱油吃,如此才能保持芥茉的原有香味。

师:吃完生鱼片我们在来看看日本在用餐上还有那些礼仪及民俗禁忌,到时可别出了洋相哟。

(一)、用餐礼仪

1、不进食时,筷子须横放与客人平行并放在筷座上。

2、不可将筷子竖直插在白饭中央,因在死者灵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才摆成这种形式。

3、不应将山葵及酱油混成糊状蘸吃。

4、当注茶或斟酒时,需显示友善的态度,并且礼貌的拿起杯子配合,同时示意答谢

5、进食面类时,发出“嘶”,“嘶”声,以表示美味及赞赏。

6、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作为客人就餐时,忌讳只食用一碗就说够了,第二碗饭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应要求添饭,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

7、喝酒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

(二)民俗禁忌

1、日本人忌讳数字“4”(与“死”谐音),也忌讳与“苦”谐音的“9”,还忌讳“13”(因4加9等于是13)。

2、在颜色方面,喜欢红色(象征吉祥)和黄色(阳光色),忌讳绿色(不祥之色)和紫色(悲伤的颜色)。

3、图案方面,喜欢樱花、龟、鹤、松、竹、梅等图案,忌讳荷花图,常人不得使用菊花图案(皇室专用)

4、与日本人相处切忌有伤他们面子的言语和动作。交谈中不宜评论日本国内的政治问题和男女平等问题。

5、与日本人合影,不可三人一起(视左右被人夹着为不幸的预兆)

6、各个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手势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中国人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有“顶呱呱”的意思,而对日本人来说,这个动作表示骂他毫无赞赏之意。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基本概况,重点的学习了日本人的用餐礼仪及民俗禁忌。

四、布置作业

1、如果有位日本朋友邀请你到他家做客,你应该注意哪些禁忌?

2、了解日本的主要旅游胜地有哪些?

旅游客源国概况 篇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人类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革命,现在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手段。《旅游客源国概况》涉及的国家多,知识体系庞杂,非常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1《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分析及课程特点

《旅游客源国概况》是一门重要的旅游专业选修课。《旅游客源国概况》是一门介绍、研究中国主要客源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的学科。具体需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主要客源国的自然条件、人口和居民、简史、国名、国旗、国歌、经济状况、民间节日与文体活动、社交礼仪与禁忌、饮食特色、旅游城市与著名景点、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业发展情况等。

总而言之,《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的设立是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形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我国目前的旅游客源结构是呈现“一体两翼”的格局,即以亚太客源为主体,以欧美客源为两翼。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这种格局有所变化,客源结构将更加多元和全方位。

为了掌握五大洲客源的旅游需求,做好服务,必须开设《旅游客源国概况》这门课程。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课程内容多而具体。列入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的主要的海外客源国就有17个。课程内容涉及到每个具体国家的方方面面情况,例如禁忌就有很多需要掌握的内容,禁忌又分为颜色禁忌、图案禁忌、饮食禁忌等。日本人对数字“4”“9”比较忌讳,新加坡对数字“7”较为忌讳,欧美客源多“13”数字忌讳。这些具体的知识最终会落实在学生的实际工作中,安排房间、安排就餐等,如果忽略或者没学到就会给接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时效性要求较高。旅游业是和客源国及目的地国政治、经济各方面紧密相连的产业。现有的教材时效性都呈现滞后性,例如北京市政府自2013年1月1日起对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在北京口岸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会以上客源国的来华商务游产生重要影响。同样客源国本国的政策、环境等也影响客源。这样变化是很频繁的,对客源国概况的了解要与时俱进。

再次,需要提炼加工的内容多。旅游客源国的授课目的是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规律性的探索。客源国的各方面情况都是为服务旅游客人、开拓旅游市场服务的。毋庸置疑我国目前的海外客源市场开发情况不乐观,中国整体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等在海外客源中知名度有限,具体到各省区更是很难将自身优秀的旅游产品有针对性的推向各主要客源国。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源国的各种知识,然后总结出客源国的旅游消费喜好、旅游产品需求,然后涉及旅游产品,策划宣传计划等。这是从庞大的资料提炼、加工后形成的。

2 多媒体教学含义及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综合使用文字、图片、动画、电影等技术手段,通过教学设计,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能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动态性,有利于突出演化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师生互动性较好,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可以突破教材的标准化,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3《旅游客源国概况》中多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直观、详细的理解某个客源国国家的情况

学生需要通过《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的学习,熟悉、理解主要客源国的国家情况、文化习俗等,但是主要的障碍是跨文化的学习能力。学生都没有亲自到客源国体会过,如果课堂上教师讲解的都是文字性的东西,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讲解某个国家的国歌可以用音频;讲到习俗、禁忌、旅游风光时可以用视频、碟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国家的旅游方面的网址,让学生自己就一些问题展开调查、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战做准备。

3.2 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据学者们统计,人类的五官都可以获得知识,只是比例不同,在所获知识的比例中,视觉最高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在多媒体教学中广泛应用图片、影碟、幻灯片、电影、电视等形式,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3.3 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教师是课题上的中心,单纯的讲授方式使得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质量不高。引入多媒体后,教师可以运用最新客源国的信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可以改变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4 多媒体在《旅游客源国概况》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加强多媒体技术培训,加深对多媒体辅助手段的理解

多媒体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多媒体运用能力。加强培训是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有效方式,同时培训也可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认为多媒体是板书的替代品,是把板书当中的文字、图表照搬到课件中。

4.2 应注意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绝不是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恰恰相反,只有经过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淀才能更好的应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选取何种教学手段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受众来选择。一般而言,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利用板书等传统手段,对要求生动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传统的讲解、板书形式有助于学生整体性理解教学内容,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有时多媒体课件如果做的不够完美,学生只会单纯的抄课件内容,不认真听讲,同时还会使教学内容碎化。

4.3 对《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内容素材的选取应该合理

对于《旅游客源国概况》这种理论性不是很强,内容又繁杂的课程,如果课程内容选择不合理容易造成课上热闹,课下学生又觉得没学到什么的情况。所以素材的选择很重要。首先,应选择客源国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素材。因客源国涉及的国家较多,教师和学生无法亲自走访这些国家,所以在选择多媒体素材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碟片等,还有检查准备的选择素材,现在网络上的素材很多,各种游记等但是有些是对客源国情况的错误理解的,这些需要剔除,否则通过多媒体的传播,学生很容易记住错误的知识。其次,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素材,并控制素材的数量和度。在有条件下应该选择趣味性强的。但是过度运用多媒体技术也会降低学习者的主动性,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减弱,应该控制素材的量和使用程度。

4.4 多媒体授课的节奏要适度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内容多,授课计划和实际讲授需要一致,加上多媒体呈现信息速度快的特点,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教学速度,有时候会与学生思维节奏出现不对应。适度的多媒体授课节奏很重要,太快会使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讲解,会造成对学习内容产生的疑问,失去学习兴趣。反之,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因此在《旅游客源国概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适量,授课节奏要合理把握,使得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因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就多媒体在《旅游客源国概况》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旅游客源国概况,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2]林锐标.旅游专业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旅游客源国概况 篇5

关键词:中国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概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强所学知识的立体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是将多媒体教学课件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以优化教学过程, 帮助教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国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概况》理论教学中, 根据学科特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课件演示将微观变宏观, 化抽象为形象, 改变信息转换方式, 化繁为简, 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凸显教学重点,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进行“自然概况”教学时, 教师可以收集各国家与地区的相关信息资料, 包括图片、视频等直观性素材,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以地图、图像直观化的形式诠释其地理位置及资源,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学生能够看大屏幕演示的资料图片, 收看重要信息的录像资料, 在头脑中容易形成相关知识的立体画面, 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 更有兴趣, 学习效果好。

二、案例分析教学, 应用与实践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从角色扮演上讲, 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争辩、抉择, 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 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 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境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而学生的角色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案例材料, 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 据此对真实生活做出决策和选择, 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 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并与其他同学展开争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一方面可以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增长对问题的洞察力。

中职《中国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概况》教学中, 案例分析是很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综合归纳来展开讨论,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案例展开讨论, 活生生的例子, 引发学生的思考, 扩大了信息量,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脑能力。

如在进行“民俗风情”教学时, 教师可以通过对典型案例材料的分析讲解, 组织案例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相关地区的社交礼仪、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知识。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在接待各地区游客时遇到各种问题的典型案例,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让学生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教学

合作———探究教学是从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 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开放、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 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合作学习是指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过程中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更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如在“主要旅游城市及旅游景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预先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收集主要旅游城市的相关资料, 另一组收集主要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两组学生必须使用互联网、旅游杂志等媒体收集资料, 联系教材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 两组学生分别推荐代表到讲台上演示课件。最后, 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总结, 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 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一方面, 学生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 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现;另一方面, 又丰富、发展着学生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教师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 在方法和技能上辅导学生,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开展合作———探究教学, 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网络补充教学

网络补充教学, 是指教师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 以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方式, 即时把教学内容传送给学生, 学生也能把自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相关问题即时反馈到教师那里, 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潮流的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的自主阅读与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更为频繁与密切, 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可以促进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互动, 沟通渠道变得更为畅通。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较高, 教师在使用博客教学时, 一定要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 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此外, 教师必须建立一个与教材紧密配合的图、文、声并茂的信息资料库, 以实施有效的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上一篇: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下一篇:DS18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