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2024-09-02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共10篇)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1

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曾经写到一条经验“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 的确,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教师和学生往往声息相通, 心领神会, 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思维状态, 沉浸在悲壮的、沉郁的或者轻快的、优美的情境之中,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入境”呢?让我们从“入境”的条件、途径、关键和内容进行探讨, 感悟其中深刻的道理。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入境”的条件

“入境”的主要条件, 主要是激发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使他们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 但必须因文而异, 因文制宜, 合理选择。诸如采取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甚至显示实验、参观访问等, 以新的知识、新的领域引发学生的兴趣, 产生探求新知识, 进入新领域的欲望, 从而引导学生“入境”, 增强教学效果。在此, 值得一提的是设置悬疑, 要找准疑点,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 在不断探索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就会自然“入境”。比如梅尧臣的《鲁山山行》是一篇描写诗人深秋时节, 在鲁山旅游时所见景象的佳作, 我们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先以导语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山峦陡峭高峻, 千山万岭重重叠叠, 霜雾弥漫, 令人有一种‘山朦胧, 水也朦胧’的感觉, 这是登上鲁山山顶的境界, 你攀登过登过鲁山吗?”这可能会让好多学生怅然兴叹, 因为我们这里离鲁山那么遥远, 学生们大约都没到过鲁山。然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 理解诗意, 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行联想:“离我们这里较近就是大明山———山高色美, 山峦重叠, 同学们可曾到过大明山?”以此激发学生的索解之念:“‘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诗中‘改’字指山姿的千变万化, ‘迷’字现野景之幽深。课文所描写的景色多么优美迷人, 你想了解文中内容, 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让我们一起学习《鲁山山行》这篇课文吧。”由于学生未到过鲁山, 对于作者描写的内容一无所知, 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受鲁山的迷蒙了。由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追索热情, 这就为“入境”创造了条件。

二、思路研究是“入境”的最佳途径

学生追索情绪, 为“入境”做好了准备, 但是依循什么“入境”呢?一是课文思路, 二是教学思路。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究课文主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时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理解主题思想的目的。引导学生顺着合理的“路”走下去, 学生就会自然地进入特定的境界, 对主题思想心领神会了。因此, 思路研究是“入境”的重要途径。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借楼发论, 表明作者的观点, 展示了作者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思想境界,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阴’一‘晴’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并说明‘迁客骚人’面对这两种景象所产生的或悲或喜的感情, 这是通过‘阴’、‘晴’两条线索进行描写的。晴的一条是:“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皓月当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阴的一条是:“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去国还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阴暗两条线交织起来, 道出了登楼人的不同心情, 进而归结到古仁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襟怀, 最后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写出了作者宽阔的胸襟。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这两条线外, 还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两条线?“阴”、“晴”两线见度都很广, 从雨湖、晴湖、月湖的多个角度, 构成了形、声、光、色、味相映衬的“天开图画”, 境界有虚有实, 感情有喜有悲, 风格有柔有刚。借助这种画意诗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哲理诗化。同时, 两条线还相互映衬烘托———更加突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内容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 以天下为己任, 以民为宗旨, 补救时弊, 积极进取。为此, 就不要为外物所动, 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 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 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由此, 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更充分地表达。教学中进行思路研究, 就能使学生有“路”可循, 学生们可遵“路”识真, 沉入到那特定的情境中, 去体会作者的热烈态度, 去领略时代的本质特征。

三、鼓励学生质疑是“入境”的关键

就如前面所述, “入境”的标志之一是师生双边互动、积极思维, 共同处于一种交融渗透的状态, 一同沉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感人境界中。假如不允许学生质疑、讨论, 不形成相互研究的热烈氛围, 只是教者平面的定向的单线的灌输, 那么, 学生是不可能“入境”的。高明的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热烈的争议中体验入境的况味。所以, 鼓励质疑是“入境”的关键。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描写的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词中亭台、小溪、流水、夕阳醉人, 词人误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 诗情画意, 跃然纸上, 形象可感, 妙趣横生, 读起来叫人赞叹不已。但学生对于词中的“争渡”、“争渡”并不完全理解, 发生争议, 经过争论, 学生获得共识:天色朦胧, 阴影迭现, 夕阳的光与影和谐统一, 覆盖四野, 作者的游船不知怎么划出去, 于是四处乱划, 惊动了在池塘里休息的鸥鹭。由此可见, 如果没有质疑, 没有争议, 没有体验, 理解只能停留于字面了。对于作品描写的“我”晚归, 渡船为什么会误入荷花丛中?难道船夫不识归路吗?或者词人自划船出游?学生也有争议。作品没有具体说明, 于是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作者和朋友是自划船出游, 没有船夫撑船, 因此才会晚归不识路而误入荷花丛中, 以至于后来“争渡、争渡”, 惊起了一滩鸥鹭。通过讨论, 大家认为作者是在追叙一次夏天郊游的欢乐情景, 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因此, 在文章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四、语感是学生“入境”的内容

有语感才能披文, 披文才能“入境”。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之进入意境呢?方法多种多样, 不外乎反复诵读, 深入体味, 或者结合语境, 仔细辨识, 同时注重联系, 置身其中。

比如《唐雎不辱使命》, 文章记叙了唐雎在安陵危难的紧要关头出使秦国, 与骄横狂暴又阴险狡诈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终于出色完成使命的过程, 显示了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文中当秦王在会见唐雎时, 一面严厉质问:“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又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 透露自己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君的意思。唐雎不为威胁所屈服, 坚决给予回驳:“虽千里不敢易, 岂直五百里哉?”表明维护国土的坚定立场。当秦王以“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血流千里。”相威胁时, 唐雎以“士之怒”进行反击, 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故事, 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 其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待到最后说出:“若士之怒, 伏尸二人, 血流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并且“挺剑而起”时, 秦王就只好“长跪而谢之”了。我们教学时就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反复朗读, 透过“秦王长跪而谢”体察唐雎护国的坚定决心, 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一个具有语感的人读了文中的对话, 怎能不感受到其中的真切情意, 怎能不对唐雎高度爱国情怀感到敬佩呢?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情境, 把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之中, 指导学生去体会、去想象、去领悟, 使其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受到陶冶,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2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结合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遵循小学生审美心理因素,提出了“感知激情入境悟理”这一古诗教学应遵循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作 者:孙俊  作者单位:卫东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0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2 关键词: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感激   悟理  

浅谈语文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清楚教学目标,充分、能动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入境创造条件。在此,我们首先探讨入境的主要条件。它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急切心情,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创造入境途径,引导他们入境。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和途径多种多样,但必须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方法。比如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让他们用新的方法探求新知识,进入新领域,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入境。比如现代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是一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佳作,教师可以这样教学:

以导语引发学生心中的向往:“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故……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学生心存好奇,产生了强烈的追索热情,这就为入境创造了条件。

一、引导学生学习,为入境寻找最佳途径

学生的求索热情为入境做了准备,但是要根据什么条件入境呢?一是文章思路,二是教学思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应该怎样给学生引路?教学时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理解主题思想的目的呢?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顺着文章思路走下去,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能心领神会。

比如《船长》这篇课文赞颂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万分紧急的时刻,巍然屹立在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救援工作,果断地下达了一个又一个命令,使船上60人脱险,他自己却以身殉职,英勇牺牲的精神。小说按“遇险—自救—殉职”的思路展开故事情节,遇险是起因,殉职是结局,着力描写的是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的事情,表现了船长的高尚。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入境的:“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1)哈尔威船长的第一次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2)哈尔威船长的第二个命令——“哪一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3)“快救克莱芒!”这是船长发出的第三个命令,他连一个见习水手克莱芒都没有忘记,这是他保护弱小,尊重生命的体现。(4)“动作再快点。”这是船长的第四个命令。在这最后的关头,他想到的还是别人。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体会到船长在灾难降临时的果断、沉着和冷静,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得更深刻了。在教学中进行思路研究,能使学生有路可循,根据思路步入特定的情境中,体会船长忠于职守,与船同在,哪怕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的精神。

二、入境的关键是鼓励学生质疑

以下所谈到的是入境的表现:一是师生相互交流,并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交流、合作的状态;二是师生共同融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哪谈得上入境呢?明智的教师一般都是一边鼓励学生质疑,一边设置问题提问学生,带领学生深入课文的情境,并在热烈的讨论中体验入境的状况。所以,入境的关键是鼓励学生质疑。

比如《文成公主进藏》,这篇文章讲的是松赞干布派人去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公主千里迢迢去西藏和亲的故事。这是一个动人的、美丽的故事,发生在1300年前。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文成公主,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团结,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了两年多,来到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给西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讲述文成公主去西藏路上的艰辛:“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质疑。有的学生会问:“去西藏的路那么艰难,公主为什么还要去?为什么不在皇宫享受富贵的生活?”学生不理解就会有争议。后来,教师分析说明:“文成公主为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团结,听从皇帝的安排,忍痛辞别了家乡亲人,带着一批能工巧匠,用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路上。”品味文章语言,闭目遐思,就可想象文成公主行进之路的艰辛。阅读“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后,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切,从而进入情境。如果没有质疑,没有争议和交流,就不能达成共识。只有不断质疑,才能促使学生理解课文深刻的内涵,并通过类比、联想,使体会更加深刻。要引导学生入境,必须鼓励质疑,关键是启发思考、联想和想象,不然就难有入境的深刻感受。

三、创设入境内容,引导学生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必须是深层次的,因为感悟是一种能力,它并非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用心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感知文章所体现的情感的能力和分析作品语言表达的意义的能力。有了语感,学生才能披文入境。学生学习课文没有产生语言感悟,就无法产生感情,领悟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只好徘徊不前,无法入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呢?方法虽然很多,但我认为应反复诵读,深入体味,或者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注意联想和想象,融入情境之中。

比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我对学生说:“大家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我们教学时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反复品读,透过“冷、饥饿、赤着脚、没买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等字眼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和孤苦无依,体察人世间的冷暖。一个有语感的人读了这段文字,一定会感受到小女孩子十分可怜,并对小女孩的处境无限同情,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还会流下同情的泪水。有了这样的语感,学生自然能如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境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愿大家共同探讨,把教学搞得更好。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4

所谓让学生入情入境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独运匠心,营造展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创造的快乐。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育才,创设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始终,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强化了情感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入情入境的课堂学生兴趣高

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注意导入的巧妙。新奇的富有诱惑力的导入,往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致,从而让学生入情入境。

如在“分米和毫米”的教学中,上课时教师出示情景图片《齐天大圣———金箍棒》,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读一读金箍棒是多长?启发学生当金箍棒不足整厘米时,如何准确的表示金箍棒的长度?然后启发学生观察直尺,为什么每一厘米中有许多小格?因为选用的是富有童趣的素材,学生必然兴味盎然;也因为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运用的是他们熟悉的事物,学生对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兴趣随之增长。

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导入,既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而灵活进行。最为常用的是运用故事导入。小学生没有不爱听故事的,教师可以借助在听故事中产生的疑问来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所选择的故事,既需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还应富有启发性。也就是说故事编选的要巧,疑问设计的要妙。

教师还可以利用反问导入。因为是在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导入,易于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讨。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就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同一间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后,用“为什么同一间教室,拍出来的照片却不一样”来反问,就使得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进入所学习的内容。

二、入情入境的课堂学生思维活

因为情境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设计的问题是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的,学生必然会主动地去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

还是“认识图形“的教学,我们可以借助猜图形游戏、数图形游戏和画图形游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

(利用课件展示)机器猫:嗨,同学们好,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个好朋友你们已经都认识了,看,我这儿有一个信封,你们猜猜里面装的可能是哪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当慢慢抽出的图形显示的是正方形的一小部分时,(“长方形。”“不,是正方形。”)。你确定是长方形吗?为什么?(学生观察,疑惑?)最后图形全部露出时,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正方形。”这样,借助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看事物时不能只看表面或一部分,只有认识完之后才可以下结论。这样,他们的思维必然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数图形游戏、画图形游戏略)只是,这两种游戏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注重了综合性和拓展,对学生思维的品质培养更有好处。

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并日渐灵活。

三、入情入境的课堂学生学得扎实

由于入情入境,学生沉醉其中,对学习的知识的来龙去脉细细挖掘,对相关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先是借助一个商店的购物情境的课件引出人民币以及交换的关系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设置几个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熟悉人民币的交换关系,在具体的换钱游戏中,学生对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有比较具体而清楚的认识。

四、入情入境的课堂学生品质得以熏染

这一情境是教师精心设计,顾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与生活的联系必然紧密。这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给学生的品质以熏染,让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而这一点是新课标所着力倡导的。

有教师在“百分比“的教学中,引入国家统计局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让学生在感受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自然认识了百分比的知识。在一些小组的活动中,合作的意识渗透人心,这对学生的品质的熏染是潜移默化的。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5

新城镇中心小学 陈国珍

《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上这堂课紧紧围绕“举止特别”和“勤奋专注”引领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通过朗读体验入情入境,进而水到渠成的完成了由“情”到“理”的自然生成。谈谈自己的授课感受:

追求入情入境,以读为本,品尝语言的味道。 古代著名文论家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寻源,虽幽必显。”刘勰的话告诉我们,当学生能深入文本,入情入境的朗读,就会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品尝语言的美好味道。一再强调,我们语文老师决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读一篇文章而已,要让他(她)能品味出语言的不同味道。在朗读的设计上,以“情”为线索,不断移动阅读视点,采用不同朗读指导方法,如:“‘呆呆地’、‘静静地’该怎样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找同学读,如果朗读不出感情来,老师适时适度引导。“比较‘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的两幅画有什么不同?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通过直观体验,感知语言,读好不同的语气。并通过扮演文中角色,与文本人物对话,如;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呦!金鱼游到你的纸上来了!”一句分别由三个女孩不断读好这句话。并体会哪位女同学读得最好?为什么?又如: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扮演围观的群众,当看到青年人画的鱼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在此过程中,教师或点拨、或评价、或示范,以情促读,多次加温,使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深入的感悟,欢畅的品尝语言的味道。一双犀利的眼睛,一颗颖悟的心交给了学生,把纸面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灵性和生机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我们要逐步学会“把世界变成学生的教科书。”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 美育入境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49-01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随着当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并受到重视,美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它对于影响个人的人文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学家韦志成所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形象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之所以特别有效,就是因为它们都体现了美育的特性和原则。阅读教学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美育的存在和升华创设了良好的环境。纵观中学语文课本,每一篇散文、每一段杂文、每一句诗歌,都是美的极端表现,这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美的各种姿态,它们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教材。因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而不是外加的任务。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究竟应该“如何育”?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正如叶老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是语文课实施美育,即“以美育人、融美于学生心灵”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语文课的美育不过是一句空话。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心神“入境”呢?关键是要解决“引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心神”才能顺利地“入境”,而只有“入境”了,才能与课文中的多姿多态、流光溢彩的“美”相融合,并受其感染,被其熏陶,得其净化,获其美感,以达到“励志移情、以美润心育人”的目的。

那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使美育入境呢?

1 表情范读入境法

有些课文,诸如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凭借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等,会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和声感美。教师通过范读把抽象的语文文字变成自然的娓娓动听的声息气流,在学生也跟着教师“自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情态下,借助源于课文的听觉形象步入文章的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一般都能较快地控制课堂,即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

例如,教师在讲授《再别康桥》一文时,可将美学中“优美”的理念渗透其中,通过反复优美、入境的朗读,甚至成诵,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欣赏康桥的美,慨叹作者徐志摩内心情感的美,感受诗中的“三美”—— 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通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让学生受到美得沐浴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美的情感。

2 形象描绘入境法

以作品原有的形象和意境为原料,教师自己预先进行一番形象思维,做到融会贯通,好比酝于我心,酿于我脑,然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这些已活跃于头脑中的形象(包括意境)再现出来,借以刺激学生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区”,启动其思维神经,张开想象、联想乃至幻想的翅膀,深切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的心神入境。要想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进行有声有色的描绘,教师就必须十分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因为课堂语言是“蓄美,输美”的载体。关于这一点,古人曾提出过“其言动心,其色夺目”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每次上课,教师如果都能进行分析性的描绘和描绘性的分析,那么,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也并非难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徐宏祖的《游黄山记》时,就用“光怪陆离的云海,千姿百态的怪石,苍劲古朴的奇松,淙淙奔流的泉流”等饱含着激情的语句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就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等这些生动描绘了蜀中山川雄伟险峻的诗句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从而达到了接受审美教育的目的。

3 以情动情入境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般地说,在欢乐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欢乐;反之,在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人就会悲哀。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还能够感染别人,甚至喜同喜,悲同悲,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了解了这一点,教师就应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气氛。因此,教师应当先进入“角色”,进入意境,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用诗人似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欢乐、痛苦去感染学生的欢乐和痛苦。正如罗马著名诗人贺拉修斯所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这就是以情动情引导学生心神入境的一条基本“心理轨迹”。例如,散文《陈情表》亲情浓郁,向读者展示的是世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它往往使经历过人世沧桑的读者读后潸然泪下,而正值未谙世事、青春年少的学生却难以体会其中的感情。所以,教师在讲授此文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母子之情、祖孙之情等生活体验,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使学生进入教师设定的特定的情境中,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此外,在实行以情动情引导学生心神入境时,教师的感情应随着作品感情的波动而波动,决不能离开作品感情的基调,而用自己的与作品毫不相干的感情去影响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强制的“同化”。

4 加强直观教学入境法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不易弄懂、而教师又不易讲清的地方,一味采取放羊式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多读熟背,希望学生在读背过程中能自行理解其义。可是,现在有些学生读书,犹如小和尚念经,口在念,心却游离在外;即使死记硬背下来,也不能准确理解其义。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呢?“入境体验,个性表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有利于“主体参与”的情境,积极开展合作互动、交流探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课题《“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不仅提倡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入境体验,更重视学生阅读后的个性表达,努力阐述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对于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个性表达水平,具有积极与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模型——体验学习圈,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既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二)关于体验教学理论的探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为语文新课标所倡导,已有许多学者和教师予以关注并研究。体验教学成为近年来阅读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将近年来见诸期刊文献择要综述如下:

1. 体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贺义廉老师在《当代教师教育》(2009.4)上发表《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的缺失与实现策略》一文,该文分析了现有中学语文教学仍然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教师感到越来越难教,学生感到越来越难学的原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倾向与教学的主体性缺失以及教学的智慧性、审美性迷失,提出了必须实现语文教学的亲历性、创造性、过程性、审美性和差异性策略。贺卫东老师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6)上发表《体验性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建构》一文,认为体验是教育对“生命体的呵护”,“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因此指出,建构体验式教学对焕发语文学科的人文生命本性和语文开放性的活力有着积极意义。童国嘉老师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10)上发表《体验学习: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路径》一文,作者认为语文体验学习是促进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路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对其思维智慧、语言智慧、写作技能智慧的体验和感悟,以形成“我的智慧”和“理性能力”。……这些文献积极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为阅读教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只注重体验理论的探讨、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入境体验的实践研究明显不足。

2. 情境教学。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学法是典型的入境阅读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积极创设情境,生动形象,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入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为阅读教学开创了崭新的一面。但是,情境教学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组织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深入探讨如何让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更没有引导学生入境体验后如何进行个性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在主体体验式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本课题不仅提倡入境阅读、主体体验,还引进电影镜头式描写方法,既切合学生喜好看电影的心理感受,又能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直观体验、形象深入地理解文本;更重视入境体验后的表达,尤其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有我”表达值得深入挖掘与探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入境体验。文人写诗作文讲求“诗情画意”,融情入景,以境会意。诗中见画意,画中品诗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艺术情境,与文中人物一起体验感受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收获。

(2)个性表达。让学生自由表达入境阅读后的真实体验,独特感受;进行表达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课堂回答问题),还是书面表达(写作训练),要有“我”的观点看法、“我”的独特感受、“我”的思想情感,展示“我”的个性风采,张扬“我”的个性特色。在“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中,不仅要鼓励学生进入情境积极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自己的独特感受、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勇于说出独特的体会感受,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善于展现自己的智慧品格。

四、课题需深入探究的问题

“入境阅读,有我体验”主体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的积极实践与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一系列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创设情境不能只是语言描述,入境体验要结合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深入开展。创设情境,入境体验,不能只靠教师的口头描述,课题组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入境阅读。

2.个性表达,不要沦为精英表演,要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倾向于“精英”教育,把课堂变为少数人表演的舞台,而应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动脑、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敢于质疑问难和探索创新。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8

首先,目前实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要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在人生理想、健全人格、审美情趣、人生态度、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意识、国际意识等。情感与态度目标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回归的体现,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与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其次,从学科功能的角度看,历史学科是关于“人”的学科,其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更要注重通过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达到人格熏陶和道德培养的作用。“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需要。”因此,历史教学不能离开情感这一环节。

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情感价值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的对象是中学生。他们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易被他人的情感态度所感染。白居易说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教学中,褒扬光明和进步,贬斥黑暗和反动,以情感人,寓理于情,能够最充分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入境生情

历史课堂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知识的呈现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无论任务或时间,均有一定的场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我们呈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荣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苦、愤怒、耻辱、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入其境、感其情、悟其道,才能达到明理、导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就如何创设情境,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创设语言描绘情境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描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把历史知识鲜活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理解当时的人和事,还原历史,使学生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描绘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笔者在讲述《战略大决战》中“渡江战役”时,慷慨激昂地朗诵了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生动地再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画面。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用这样一首豪迈的诗作概括了人民的胜利。它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显示了诗人的才、胆、识、力。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激动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对革命胜利的无比喜悦和自豪,有的学生也不自禁地和着老师高声朗读起来。当教师以智慧之光开启学生的激情心智时,课就活了,就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带动了学生的情趣,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物演示情境

例如,笔者在讲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通过课外收集整理,在课堂上展示了几种服装,分别有长衫,长袍马褂,清末旗袍,改良后的旗袍,中山装,西装以及军装和“干部服”,婚纱礼服,时装等,学生在亲眼目睹了这些实物后,对于不同历史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的变化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且认识到近现代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以及生活,风俗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从展示的服装可以看到这些服饰的变化是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更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充分体会到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好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党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今天,自发萌生了爱国热情。

3. 设计表演体会情境

通过设计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这时教材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的同学,教材中的情节不再是书本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这些生动灵活的表演使学生们主动的进入到情境中,产生内心亲切的情感体验。例如: 戊戌政变前的9月18日的深夜,谭嗣同与袁世凯的一段对话情景,可由学生表演。表演者在创设二人对话情景时,学生可充分体验谭嗣同的天真豪爽,袁世凯的阴险狡诈。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演示,不仅再现了历史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例如,笔者在讲到《开国大典》时,播放了开国大典的真实录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深切地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爱党、爱国的情感油然而生。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笔者选择了《历史的沉思》中的一集《香港! 香港》,它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介绍了香港的百年沧桑,激发了学生对香港近代历史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对清政府割地的痛恨和无限的爱国情结。

历史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电影的回放,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是一段文字的描述,也可以是图片、引文资料的展示,更可以是扮演角色。不管哪一种,都可以模拟与真实历史情境相似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观其“境”而入,会其“情”而生。在模拟的历史情境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带着情感去体验,带着疑问去思考。

总之,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能仿佛跨越时空,身临其境,那么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必定能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自然达成。

摘要:只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记忆,而忽略对情感态度的培养——这是目前我国历史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然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则大大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9

《峨眉山月歌》是诗人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 而此诗所表现出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自由驰骋的境地。全诗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处, 共十二字, 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 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 秋高气爽, 又形容月色之美, 信手拈来, 自然入妙。月只“半轮”, 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 即今青衣江, 源出于四川省芦山县, 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 “入”和“流”言月影映入江水, 又随江水流去。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末句笔锋一转, “下渝州”点明行舟将到的地点, 也意味着船行很远了, “思”的情绪也就产生了。全诗运笔清新, 风神别具, 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

小学生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 教学古诗不能枯燥地分析、机械地背诵, 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诗重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 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 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 引导学生快乐地学, 美美地学。学生永远是课堂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他们的好奇激发学习的欲望, 放飞想象, 品读语言, 做到有感情诵读, 在读中悟情, 在读中生情, 在读中入境。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悟诗的意境,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 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大意并且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 想象意境,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同学们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 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 出示课件介绍作者

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 在我国历史上他被称为诗仙。李白幼时随父迁居四川, 后长期在各地漫游。今天, 我们一起欣赏李白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家乡时所作。

2. 理解题目意思

(1) 板书:峨眉山月歌。

(2) 齐读课题。

(3) 理解题目中“歌”的意思。 (歌颂)

(4) 李白歌颂什么呢? (峨眉山的月亮)

3. 学习《峨眉山月歌》

(1) 课件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 学生小声读读诗歌, 读准生字字音。

(3) 诗歌都有韵律、节奏, 你能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吗?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4) 圈画诗中地名。

这首诗一共28个字, 可是却有5个地名, 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少见的, 谁能找到告诉大家。

(5) 交流五处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6) 除了地名, 还剩下16个字, 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

自学, 同桌交流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7) 交流自学词语情况。

(8) 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意:秋天的夜晚, 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月影映入平羌江, 又伴随我顺流而下。我连夜从清溪出发, 向三峡方向驶去, 想念友人却见不着, 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9) 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看图体会意境, 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 同学们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 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 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 但是, 当月亮落下西山, 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 他思念着、想念着。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10) 小结:峨眉山月, 是家乡的月, 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 他这一走, 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 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 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对友人的思念。

(11)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三、拓展补充

(1) 关于思念朋友的古诗很多,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朋友的诗句?

(2) 出示诗句, 在音乐声中诵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孟浩然)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四、齐唱《峨眉山月歌》 (结束)

教学评价:

谢冕先生在《诗论》中说:“我以为诗的欣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 要弄懂字面上的意义。”教学《峨眉山月歌》时, 我让学生先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 通过这种犹如串起“珍珠琏”的方式, 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古诗的难度,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欣赏诗歌, 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走进诗歌的意境。在教学本诗时, 我借助创设的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适当的想象, 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 从而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领会了作者的情感。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篇10

一、创设情境, 感知荷花的美

爱因斯坦说:“教育所提供的东西, 应当是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种手段, 利用不同的方式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 如教学中通过美丽的视频、画面、优美的旋律、煽情的导语等, 把学生引入文中意境, 进而入境生情, 达到“情动而辞发”的艺术境界。

1.优化导语。

引人入胜、极富煽情的导语是学生入情生趣的催化剂。导入新课时, 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导语揭示课题:同学们, 你们喜欢荷花吗?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看荷花, 好吗?这样以情激趣, 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急于想看荷花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联下扣, 巧妙过渡, 转移学生的兴奋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荷花有哪些姿态时, 教师问:“同学们刚才说的是荷叶, 那么作者看到的洁白如雪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教学完第二自然段时, 教师手指板画, 说:“是啊!在挨挨挤挤的满池碧绿的荷叶中间, 冒出这许多姿态各异的荷花, 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只有这三种姿态吗?连作者也说不完全。他是怎么说的呢?请看第三自然段。”“听了同学们动情的朗读, 老师仿佛看到满池生机勃勃的荷花, 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2.以疑导学。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支点, 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学习的目标, 学生可凭借目标直入课文, 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自学课文后, 让学生质疑问难, 说说自己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从学生的质疑中, 筛选、提炼出本课重点探讨的三个问题:荷花有哪些姿势?“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围绕这些提纲挈领的问题, 进入文中去探求、发现、解决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以疑导学、以疑促思、自主探究的目的。

3.巧用媒体。

媒体形象直观, 能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创设的作用,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始, 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画面、文字、语言, 初步感知课文,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中, 说荷叶、荷花的姿态时, 用媒体提供图像背景, 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语言凭借。讲完全文后, 在学生动情地边读、边情不自禁地表演荷花舞蹈时, 播放配有老师的范读的美丽画面,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让学生在柔美的音乐烘托下, 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感受荷花的美, 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朵朵荷花,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升华情感, 激发对大自然的爱。

4.活动激趣。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能使学生在趣中学、乐中学、动中学。这节课, 学生在读、说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学习二、三自然段, 填写学习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理解“冒”字时, 我们让学生先说“冒”字的意思, 然后问学生能否用“钻”或“伸”代替“冒”?接着指名学生手持一朵荷花演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间冒出来的动态, 既形象直观又生动有趣,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冒”那种努力向上升的抽象意义。又如学习第四自然段, 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荷花时, 老师问:“风来了, 你会怎么样呢?风停了, 你又会怎么样呢?”让学生自己体会、领悟, 然后指名表演, 最后全班一起表演。这些实践活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读中品味, 感悟荷花的美

新大纲明确强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感受情感熏陶, 应该成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的指南。为此, 我们组织以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形式:自读自悟→师生研读→读出情趣。

1.初读感知。

教学伊始, 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 读准字音, 感知全文。

2.细读感悟。

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领略荷花的万千姿态,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细读感悟荷花的美。

3.品读感染。

抓住重点词句, 品析揣摩, 读出感情。如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 抓住重点词句“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这么多的白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通过自由试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把荷花的又大又圆、青翠碧绿, 荷花的姿态万千、雪白艳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 就能悟出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境。其中, 教师的引读把书面无法表现的内在情感变化, 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具有艺术感染力, 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荷花的美。

三、引导创新, 再创荷花的美

上一篇:薪酬体制下一篇:Flash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