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共12篇)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篇1
美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影随形, 美术的社会作用远非其他艺术可比, 美术的综合素质高, 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会丰润饶益, 表现在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等方面, 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 美术的价值尤为突出, 促进着人们的文明之发展。下面将教学体会略作分享, 敬请匡误扶正。
一、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学的内容, 大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事物。为使学生认识美, 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观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 让学生走出教室,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 去分析, 去感受。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艳艳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笑, 此四时之美;风霜雨雪,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气候变化之美;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人与自然共融, 此自然和谐之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形色之美。
在这些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体验、分析的过程中, 让学生去发现美, 感受美, 去锻炼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从而陶冶性情, 净化心灵。
二、学生预期培养目标
1.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 能够达到正确地看待人生, 规划发展目标,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能对事物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 对美术的理解、欣赏能力与水平有所提高。
2.能够达到确立学习目标, 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的能力。具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自我总结、反思的习惯。
3.让学生能达到认真上好每节美术课, 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 同时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意志坚定, 不怕挫折, 正确认识自我,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自信心, 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4.在审美与表现方面, 形成珍视自然、文学、艺术和科学之美, 热爱大自然, 领略大自然的色彩, 具有辨别美与丑的感觉和直觉的审美素养。具有创造美的欲望和思维, 具有应用艺术美化生活能力的审美表现。形成鲜明的美术教学风格, 提升教学品味,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而奋斗。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与需要
一头牛, 一棵树, 前人画的作品一样能够震惊于世。牛, 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不是很了解, 更不要说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了。在生活当中, 各种各样的树我们随处可见, 树在自然界中不可缺少, 它具有韧性, 呼唤春天, 在冬天与严寒共舞;在阳光下, 在夜里, 它美丽多情, 魅力无限, 树影婆娑, 随风起舞, 它姿态万千风情万种;树有坚强的意志, 它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 抵御风沙, 保护着自然环境, 为地球的绿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树平凡而伟大, 古往今来, 文人骚客, 吟诗作赋, 歌唱树、赞美树, 说到这里, 对我们中学的学生来说, 非常适宜, 因为书画同源, 画好一幅美术作品, 可以题一首小诗,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都不是陌生的, 也不是非常之难;画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界的情怀, 让学生进一步对树有所了解, 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的追求兴趣。现在, 《苍松翠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学习世界, 提示了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 为丰富绘画尝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山水画提供了一种学习路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学习美、研究美的各种活动中, 与美术相比, 其他艺术相形见绌。没有美术, 人生的乐趣大为逊色。没有美术, 艺术殿堂便不再丰实。美术学习与生活不可分割, 丰富着人类的文化生活, 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篇2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中,就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艺术。比如教师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都会给整个课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创新有赖于常规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的教师”,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曹老师重点讲了有能力,我这样理解:
1、有效地交流沟通能力。
2、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力。
(1)确定学习者、其他参与人员和教学环境的相关特征。
(2)设计或修改教学活动以适应学习者、教学环境和呈现方式的需要。
(3)明确目标、任务及次序。
(4)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和呈现技巧。
(5)设计或个性课程内容、教师手册、评估工具和支持材料。
(6)根据需要创建或修改基于技术的资源。
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在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这样的。平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出口伤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学方法独到新颖,语言幽默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有渊博的知识;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不拖堂;布置作业要适当;不随便找家长来学校;不向家长打小报告。
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可能并不能把它全部掌握,但我通过学习明白了如何去做,怎样去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我想更多地还需要在今后地工作中去实践和体会,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刘宝珍
美术教学的艺术 篇3
一、教学设计匠心独运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取自李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其素材源自聋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蕴含着李老师十多年的聋教育美术教学的深厚功底。
首先,教学设计有明显的设计冲动。教师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看到聋哑演员以优美的肢体语言演绎出了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和韵律美,便想到感受和演绎艺术的韵律美,不仅属于健全人,也属于有听力障碍的聋人。更可贵的是,教师由此想到,在美术教学中,以静物写生为教学平台,以“线”为创作表现手段,也可以让聋学生感受和演绎艺术的韵律美!此为异工同曲,师之妙矣。
其次,教学设计有新颖的设计构思。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了教学目标,即通过静物写生的线描创作,培养聋学生的个性创造力,从而促进聋学生的人格发展。把握了教学重点,即运用各种“线”表现韵律美;抓住了教学难点,即如何激发聋学生的创作个性;对教学过程划分了若干阶段,体现了教学上的层次递进。这些设计,体现了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再次,教学设计操作空间有可行性。本课的教学理论基础,源自现代特殊教育理论,即聋教育的教学应当补偿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缺陷,亦即缺陷补偿。本课的教学设计贯穿了缺陷补偿意图,因而在教学操作上是可行的。
二、过程环节丝丝入扣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李老师的聋教育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剖析本课的教学过程环节,可见师之用心。
其一,本课的教学切入选择了情景导人法。聋学生虽然听力缺失,但是视觉功能、肢体感觉功能依然是正常的,因此让其接受来自视觉以及肢体感觉的信息尤其重要。老师充分运用了聋学生的这种感知特点,创设了本课导入的情景,通过聋学生可以在舞蹈中感受和表现韵律美的情景,成功将聋学生的思维诱导到本课主题——在美术静物写生中,用“线”演绎艺术的韵律美。
其二,本课的教学环节体现阶段层次递进。纵观本课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可以看到由引入到融入、由简单到复杂、由观察到创作的连续性层次递进式教学。并有阶段性特点。在情景导入阶段,老师着重诱导聋学生进入本课主题;在赏析探索阶段。老师着重扩展聋学生的感知信息量,让聋学生欣赏舞蹈、运动、武术、体操等图片,进而认知直线、曲线、折线,以及“线”的钢笔基本画法和“线”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给聋学生以大剂量的“线”的视觉信息冲击;在实践创作阶段,老师着重激发聋学生的创作欲望,以聋学生校园生活中常见的静物实体来分组,如第一组是瓜果组合,第二组是书包、溜冰鞋组合,第三组是乐器组合,并把聋学生也相应分组,各组自创静物造型,这时聋学生就有了创作冲动,人人都铺开纸张、提笔而作;在作品评价阶段,老师着重引导聋学生欣赏“线”的艺术韵律美,评出每个聋学生每一幅作品的可鉴之处。而各阶段之间都是自然衔接、一脉相承的。
其三,把握教学突破时机,提升课堂吸引力。在本课教学中,虽然各环节有阶段层次递进的特点,但是各阶段、各层次并不是机械地划分的。老师在讲课中,开始时语速(带有聋人手语)是比较慢的;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语速也是比较慢的;当谈到“线”的欣赏升华、快要激发创作冲动时,语速是比较快的(此时手语也是艺术化的)。此外,老师的表情、肢体的语言,也是随着教学的节奏、艺术冲动的节奏而发生着极其微妙的变化。一句话,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是有高潮的——在激发聋学生的创作冲动时达到了高潮!老师把握住了教学中的突破时机,成功提升了课堂吸引力。
三、动静结合归于体验
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获取认识的形式主要是以体验为主,而不是通常的语言描述形式。因此,“体验”对于聋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李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本课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思想。
在动的方面,老师充分尊重聋学生的自身体验。例如,老师让聋学生体验了舞蹈、芭蕾、武术、体操、滑水等动态艺术,聋学生从中很快感受到了“线”的韵律美。在静的方面,老师极力引导聋学生去用心体验。例如,老师在聋学生分组创作中,给聋学生自创静物造型的机会,这就增强了聋学生对静物“线”的感知和想象。
我们再来看一看本课中聋学生的线描作品。聋学生以“线”的描绘为笔法,画的是“静”物,表现的却是“动”物,这就是老师在这堂课教学上的成功。老师“动”“静”结合,使聋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并去创作,从而巧妙地实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艺术土壤美术课堂 篇4
一、向40分钟要质量
同样的一节美术课, 十个人有十种不同的上法, 但是上好一节课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知识要点。无论上什么课, 教师都应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 了解重难点。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见多识广, 小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 教师应具备的是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以备学生所需。因此, 教师要及时不断地充电, 尽可能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如《有趣的汉字》一课, 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汉字的发展必须了解。汉字的产生, 有据可查的, 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 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到现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详细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简化等过程, 着实废了我好大的功夫, 咨询语文老师、查电脑、查阅书籍, 并举例说明几个字的由来。由于自己的努力, 学生在设计与创作中, 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构型, 运用巧妙, 构思独特, 设计出了精美的作品。同时, 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 充分了解学生, 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备学生”。小学生好动, 思维活跃, 如果一节课教师在讲, 学生在听, 那就是一堂失败的课, 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符合他们的思路。既然是艺术, 不像语文、数学课那么死板, 就要上出美术课的新意, 上出美术课的精彩。
二、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
中国式的教育大部分是学生一排排坐在教室里, 按顺序排好, 教师站在讲台上,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然而在我的美术课中, 是更多的舍去桌椅, 走出课堂。中国教育的现状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生怕孩子出现一点问题, 所以一味地把孩子困在教室里。虽然有多媒体的出现, 但是“看”不如“走”, 走就要走到, 亲身体验是最好的课堂。美不仅仅在我们的课本中、课堂上, 更美的是我们的大自然,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哗哗流淌的小河……这些都是最美的艺术课堂。尤其是小学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如果把课堂搬到室外, 就能激发他们无穷的想象力。比如第一册中《美丽的天空》一课,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 对他们来说室外比室内更有吸引力, 所以在讲授这一课时, 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操场, 抬头看美丽的天空, 甚至有些孩子躺在草坪上。我就趁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天上的云像什么?有的说像狮子, 有的说像怪兽, 有的说像外星人。我把他们想象的物体连在一起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我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几张彩色纸, 用手撕出他们想象的物体, 让孩子们把他们组合起来, 又让其他的孩子也来撕一撕,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 孩子们想象的物体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到时间了, 孩子们吵着下节课还要出来上。再如《中国龙》一课, 当讲解完毕、布置好任务后, 我让同学们把课桌椅挪到一边, 所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圈, 打破同桌的界限, 可以自由组合。有的一组制作龙头, 有的一组制作龙身, 还有的一组制作龙尾。他们分工明确, 配合默契, 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制作出了一个精美的中国龙, 而且还表演了舞龙。所以我认为还学生自由的空间, 还学生学习的时间, 给学生宽阔的舞台, 让学生体验生活、享受快乐, 让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游戏场”,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 而在这40分钟里, 既要讲解透彻,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红色的画》一课, 在一班上课的时候讲解了三原色、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 出示色相环, 讲得有声有色, 自己都沉醉其中。一看时间, 呀, 20分钟过去了!欣赏图片, 布置作业, 收上来一看傻眼了, 乱七八糟, 而且还有很多半成品。意识到自己出现的错误, 于是重新备课。我发现讲得太深奥了, 太多了, 没抓住重难点, 学生根本听不懂, 而且十几分钟的时间画不出来。后来, 我改了教案, 先让学生认识三原色, 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 并结合自然风光、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红色带给我们的感受, 讲完之后, 看看时间正好15分钟。布置完作业, 学生进入了作业时间, 二班的作业效果和一班截然相反。所以让学生在自由的黄金时间里静心作业, 这样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感谢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而且教师也可以有时间个别辅导学生。
高中美术教学传统艺术论文 篇5
一、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点
1.将浦江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浦江地方的特色传统艺术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达到传承的目的。经过整理和运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浦江地区多彩纷呈的传统艺术,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前提下,让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多接触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2.在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在
如果能够将传统地方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加以推广,对原来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用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加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能够对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3.传统地方性艺术存在教育的价值
(1)传统地方艺术在造型要素和审美上存在价值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色彩的运用和造型是必须要学习的`方面,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作品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结构的对称性以及色彩的完美搭配,使得艺术品在造型和色彩两方面都配合的非常完美没有瑕疵。举例来说,浦江迎会中纸会表演中的喜剧人物,不同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是不同雕塑的人物性格,再比如说流传至今的浦江地区特有的板凳龙,通常一条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等各种民间工艺为一体,充满了艺术特色,不论是从颜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显现出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到见解。还有浦江的剪纸艺术,剪出的图案和花纹构建了不同的图案,搭配了不同的形状。而这些艺术形式都在经历了数些年的改革创新之后显示出了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个地方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水平,这对学生美术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地方传统艺术能够使学生激发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专属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重视,弘扬传统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奇闻怪事等都包括在了民间艺术的范畴之内。在浦江迎会中纸会和人会的戏剧表演,将中国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运用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传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在人物造型和色彩运用上的独到见解和手法,还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传统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对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同时也宣扬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正气,也提升了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重担。
二、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策略
1.大量开展实践活动,搜集传统艺术素材
中国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因此造就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但是在高中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却比较少,因此应该展开足够时间的课外调查和采集工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实地的考察和悉心探索,能够将搜集上来的地方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整合,汇编成画集和书籍等出版或是进行展览,使全校同学进行交流和分析。在浦江地区附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浦江麦秆剪贴和浦江剪纸等传统地方性的艺术,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对刺绣和雕刻的技术传承和雕刻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和雕刻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成立兴趣研究小组,使感兴趣的学生都参与到对于一种艺术手法的研究中去。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考察、浦江迎会起源发展和其中的关于美术学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在事件调查过后自己写下实践心得和体会,并学习其中的优秀节目,在学校师生面前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各自的兴趣也带动了美术课堂的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
2.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学方案
转变以前的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修养方面的培养,学校应该定期设置考察课,在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落,例如江南第一家、嵩溪村开展学生写生教学,使得学生自己去研究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其中的艺术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学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
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艺术 篇6
根据新课标指出的:“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我们需要彻底改变以前的方式,优化美术课堂,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童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在求知的基础上,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将情感注入认知对象,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也都十分活跃而有效地进行,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的目的。
1运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美源自生活。生活中包含着很多的美,而美术课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美术课也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在实际生活中的美,学生既能认同,又有兴趣。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用较丰富的感性材料渗透于美术课堂教学,使学生迸发出真正的课堂激情,从而达到优化美术课堂的目的。
二、发挥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想象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美术的重要能力。没有想象,无法进行艺术构思,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新。那么在小学美术课教学活动中我们就要抛弃本本主义、机械主义,不然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堂活动,孩子丧失了童趣,也丧失了欢乐。
美术课需要学生的想象,绘画课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未来的遐想,手工课上他们摆摆弄弄,就可以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变成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是思维的展翅,是想象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
三、更新观念,坚持以鼓励为主
老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受崇拜的“偶像”,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所以当老师说某个孩子画得多好、颜色多漂亮的时候,其他的孩子为了得到“偶像”的表扬,就会放弃自己心中想要画的、自己想要涂的颜色,而改用受表扬学生的画法和颜色。这样就抹杀了整节课所要培养孩子的目的。其实孩子心中的就是最单纯的世界,就是最美好的世界,他画出了自己的画,老师不仅仅针对个别孩子说“好”,而应该对所有孩子都给予肯定。
让美术课堂充满艺术魅力 篇7
一、把音乐融进美术课堂,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抽象的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效应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因此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能更好地辅助教学。上欣赏课我们用到音乐,如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一边欣赏画中的境界与情趣,一边欣赏如流水般、私语般、叮咚的琴声;欣赏《梵高和他的作品》时,一边倾听波澜壮阔的《蓝色多瑙河》,一边欣赏梵高动人心魄、绚烂夺目的色彩魅力,一边为画家潦倒、贫困孤寂的一生感叹不已;上技能练习课我们同样也可以尝试音乐的熏陶,比如:在彩色知识的讲解中,我先让学生欣赏几段音乐,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然后再转入美术的色彩情感,学生觉得形象而相通;而在尝试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法创造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米罗、达利有画作,一边欣赏爵士音乐或黑人强劲的鼓号声,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见都表现出来。总之,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从中体会艺术魅力。
二、关注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不断生成与提升个性
新课程要求我们提供给学生从事美术活动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感受美,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与主动性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我在教学《校园的春天》时为学校运动会设计本班标志,预先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运动会标志、指示牌与运动服。上课时,先向学生讲清标志设计的要素,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然后分4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有了明确的目的和分工,同学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发言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一定的责任。而教师在合作活动中,要深入各个小组,关注学生间的交流状况,了解是否相互配合,是否互通信息,是否通过争论形成统一意见,把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落在实处。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审美熏陶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应让学生学会技法,更应让学生学习前欣赏绘画,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辨美与丑。作业应尽量将画面美化,如中国画《荷塘鱼趣》的命题作业学生很难完成,找一些荷叶类的中国画给学生欣赏,并将其带入荷丛中指出怎样的荷叶中可能隐现出几条小鱼,最好找一些大家之作给学生观摩。如李若禅的《翠羽图》,借这种荷与鸟的意境展开荷丛中荷与鱼的联想,从审美的角度去看,了解到中国画“神似”的意境及布局的奇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教师在学生作业时,给学生一些赞扬,对有创造性的作业用线用色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一定的帮助。爱表现的学生可能会在家长面前炫耀自己的画,或让家长给评评画,有些家长喜欢泼冷水,将学生的作业批评一番,受此待遇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一下就减退了。那些给孩子的画予以肯定的家长则会看到孩子课堂绘画作业的进步。当然,这牵涉到家长和社会问题,需慢慢转变,但这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因此,与家长见面时不妨提出此问题。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须以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与社会相联系,上好每一堂课。
四、开放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予激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的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向、激励、反馈与调节作用。
宁静——美术课堂的留白艺术 篇8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可见, 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平静的心境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片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从躁动之中平静下来, 学会安静地倾听、感悟、分析、思考、创作。
一、静心倾听、用心感悟
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研究发现:在活动中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 这说明了人有将近一半时间在倾听, 学会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可见倾听是如此重要。但现状是:在美术课堂中, 老师的问题尚未完全提出, 就听到“我!”“老师, 我!我!”学生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地出现。学生真的会了吗?一问要么是牛头不对马嘴, 要么是答案雷同;再如:小组交流讨论时, 场面尤其热闹, 都争着说自己的想法, 唯独没有试着听听别人的想法。倘若没有倾听,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没有交织和碰撞, 这样的交流与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在课堂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 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倾听要求, 让学生清楚倾听的重要性, 明白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手段, 可以使自己进步, 也是对发言人的一种尊重。当老师或同学发言时:1、要保持安静, 不做其他动作;2、要用心听, 听清楚每句话, 不打断他人发言, 养成好的倾听习惯;3、运用激励评价机制, 对达到要求的学生应大力的表扬和肯定, 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倾听动力。
其次,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倾听兴趣。运用故事法、游戏法、创编法、关联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再加上教师富有幽默感的课堂语言, 充分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在湘版美术《草丛中》一课的教学中, 我就本课与美国奇幻电视剧《亲爱的, 我把孩子变小了》相联系进行教学, 通过该电视剧背景故事的讲解导入本课:“姐姐爱米和弟弟尼克的父亲韦恩是一个天才发明家, 他发明了一台能够将物体变小的机器。一天, 姐弟俩和邻居家的孩子卢斯与荣恩两兄弟来找被打到实验室的棒球, 机器突然启动, 把孩子们全部缩小成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爸爸韦恩打扫实验室, 把变小的孩子们和垃圾一起扫出去, 丢进了垃圾箱。他们从垃圾箱里逃出来, 眼前的世界让他们惊呆了:原先后院的草坪变成了广阔的密林。草有几十层楼那么高, 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蹦床;各种不起眼的小动物都变得很巨大, 蚂蚁就像老虎一样, 蝴蝶就像一架巨大的飞机, 扇着翅膀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周围一切都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很多既有趣又惊险的故事。”通过影片情境的讲解和短片的欣赏, 这样就能很快地入情入境,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静心思考、启发思维
部分老师上课, 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 仅过几秒钟, 只要有学生举手, 就马上请学生回答。这种走过场的教法, 绝大部分的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更达不到美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针对这个问题我不断的反思, 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更有效的思考。经过教学中的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 要让学生静心思考, 教师先要心静, 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后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够“想”的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学生思考的时间延长至二到三分钟, 也可适当增加。
其次, 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美术新课标中提到:“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果在课堂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 未回答的学生会被先回答的学生思维同化, 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将大打折扣。因此, 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独立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看似占用了较多时间, 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措施, 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静心创作、表现自我
学生操作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 通过艺术作品的制作表现生活之美及个人独特的想法。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 养动之根也。”学生操作的环节尤其需要课堂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平静。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通过观察, 比较不同班级学生课堂的表现, 发现:在课堂制作环节中, 嘈杂的环境, 学生的随意走动会更多, 并且伴随着喧闹的说话声, 一节课仅有的二十多分钟制作时间被严重压缩。以致学生所完成的作品大多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水平。而安静的环境, 除去了外界的干扰, 学生会更加静心地投入制作, 所制作的美术作品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 也更加精美。因此, 在学生操作时, 教师要为学生的静心创作创设宁静的课堂环境。
快乐高效美术课堂的打造艺术 篇9
一、新颖的课始导入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最好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新颖别样的导入法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一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设计。如我在教八年级《均衡与对称》一课时,就采用游戏导入法。首先我带领学生将纸对折,然后让学生将墨水滴在中轴线附近并将其吹开,再进行折叠,折叠后观看图案效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使学生轻松地认识到均衡与对称美的特点。简单而有趣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又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简单而有趣的导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环境中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和愉悦.以饱满高昂的情绪状态进入新一轮的美术活动中。
二、灵活的示范教学
美术课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性,而示范可以说是这方面最直接的体现。示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最直接最直观的帮助。如像中国画、素描画、色彩画这些技法性较强的教学,教师必须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自己亲自演示讲解,学生模仿着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感兴趣,对所学的知识接受较快,能实现对知识掌握的高效率。如在上《水墨画——牵牛花》一课时,首先展示我课前画好的范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产生好奇心。然后讲解牵牛花的结构,是由花、叶、藤三部分组成,我分步骤示范这三部分的具体画法,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最后我给学生示范整幅牵牛花的创作过程,并提出要点。我的灵活示范,使整个教学课堂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学生开始跃跃欲试,充满激情而去作画,在愉悦的情境中接受新知,增强了学生表现美的创作欲望,实现高效课堂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灵活多样的示范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示范画在美术教学中,是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三、多样的媒体运用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将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引入课堂。这有助于实施快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课件等一系列“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正确运用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根据心理学认知规律可知,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使学生通过视觉材料,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的美术观。美术课可以通过幻灯、投影、课件等媒体从视觉方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录制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完成创作设情景,然后进行创作。如我讲授八年级《拼贴装饰画》一课时,先给学生展示各种拼贴材料的实物(树叶、布、杂粮等其他一些废旧材料)。这时,学生还不能够了解这些东西有何用途。我随即投影,给学生展示利用这些材料拼贴而成的各种作品(静物、动物、风景等)。这些作品的展示,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然后播放音乐,把全班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利用手中事先准备好的废旧材料进行装饰画的拼贴,在这种优美而舒缓的音乐氛围中快乐地完成作品。尽可能将媒体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掌握拼贴画的种类及注意事项,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媒体的直观教学,学生看得清、学得来、记得牢,容易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的氛围也更加浓厚。
四、针对性的课堂辅导
辅导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消化全在此中。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讲解示范少而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用来完成作业的。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如我讲授八年级《写意画花鸟小品》一课时,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对于好的作业老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学生谈谈其作业构思方法等,控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中学美术教学艺术浅论 篇10
一、教学艺术的概念
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曲艺、戏剧、电影等,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是遵照教学规律和美学原理,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是教师结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任务的要素总和。
二、教学艺术的作用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3.加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 促进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4.启发学生的心智 。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美术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堂教学节奏的内涵
节奏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是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从广义上讲,节奏是普遍的一种物质现象,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重复性,自然中的昼夜更替、气候变化、月亮圆缺、海洋的潮汐、人体的生物钟、心脏的搏动,都包含一定的节奏。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艺术之所以能使观众陶醉,是因为能感染听众。所以,我们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心理,研究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帮学生寻求快乐接受艺术的途径
妙语生花,说明美妙的语言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事物。课堂语言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媒介,老师能否将枯燥的文字、经典的画面通过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乐于接受,展示教学语言是老师需要使用的重要手段。它是知识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哲理性和通俗性的统一,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比如我们在欣赏宋瓷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宋瓷圆润优雅及釉层的薄透之美,可以诵读宋李清照《醉花萌》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让学生通过诗人的意境体味宋瓷之美。 针对瓷器上的窑变现象,我们可以用大量成语“天造地设、天作之合、天衣无缝、天生丽质、天香国色”等,加深学生对窑变各种鬼斧神工、变幻莫测的效果的理解。比如在欣赏天津泥人张的作品时,不妨模拟张三立的天津口吻, 用诙谐俏皮的相声语言介绍其作品背后的地域文化底蕴。这样学生在面对陌生时空的艺术作品时,能通过熟悉的语言更直观便捷地理解欣赏,并产生内心共鸣。
五、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非常讲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地为练习而练习的做法。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六、帮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
要享受流汗的畅快,就要去球场运动,要体会山清水秀,就要投入自然怀抱,要品味各种食材之美,就要去餐桌。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其对很多传统艺术有点陌生,我们可以针对艺术作品及现象,结合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于陌生的艺术作品有更直观的参与和认知。比如学习民间美术部分,为了加强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民间美术理解, 可以出示不同地域风格的风景图片, 出示体现南方山清水秀和北方苍茫浑厚的不同风景,结合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播放温婉缠绵的越剧和激昂高亢的豫剧, 体会不同地域文化下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不同魅力。可以对讲台黑板进行布置,把学生引入传统佳节的氛围,尝试添加布置不同的过年时使用的如年画、春联等美术题材,体会民间美术的传情达意的魅力。可以尝试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现代物品相结合,贴在文具盒、书包等物品上,使传统美术重焕新机。或用剪纸方式设计现代服装,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传统文化,同时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其实这也是更深层次的顾全大局。选择典型启发大家,选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分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使其迎头赶上,二是启发大家改正自己的不足,作借鉴之。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篇11
【关键词】美术课堂 创新教学艺术 童话故事
儿童是一个天才的创造发明家,他们好奇好动,富于幻想,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非常强烈,尤其是他们在画画时毫无顾忌,大胆泼辣,想什么就画什么,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他们会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有思想、有语言的好朋友,他们的作品充满稚拙、夸张和新奇,他们用自己的特殊符号表现了各自绚丽多姿的童话世界。当今,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大多数美术教师已经将新的美术教学理念带入课堂,不仅能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和荣誉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满足,还能使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多年来,我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艺术方式进行了粗浅的探索与尝试。
一、让童话故事走进美术课堂,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童话故事对儿童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我们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知识和审美的感受能力,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因而,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来组织教学,让童话故事走进美术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在欢笑声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灵感的培养。例如,我在上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3课《藏书票》这课时,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引导他们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与作用,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拓印形式,然后再示范用吹塑纸制作藏书票的基本步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指导他们结合童话故事制作出他们喜欢的藏书票。一堂课下来,学生制作了许多有趣的藏书票。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强,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联想,多少种造型,他们制作的是自己的童话世界。因此,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正是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最好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让学生走上美术课讲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儿童喜欢画画,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创造欲。我经常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造各种形式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画画,提供大的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想画的画,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审美的熏陶。小学生在课堂板演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绘画的技能,学会构图、准确造型、用活线条,更能锻炼小学生的绘画胆量,使他们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板演不仅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从而调动更多同学的绘画積极性,又能唤起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我常常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课堂,在板演中通常采用比赛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当学生画完后,我请学生来当评委,举手表决排列名次,评定成绩,并尽量发现其亮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增强这些学生的绘画信心。同时,还可以对小学生“作品”进行现身说法,通过评议比较,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教育了本人,对其他学生也进行了示范,还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让多媒体走进美术课堂,满足学生的视听欲,发展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我们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听一听、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我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料,制作绘声绘色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鱼》《可爱的鸟》《鲜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爱的动物》等耳熟能详的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五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去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造型、表现”的学习。对高年级学生要求运用各种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多媒体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创造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美术造型要素。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对各种美术素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践,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四、让“诱导”走进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使美术课堂教学充满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和艺术性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方法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例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 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 “ 校校通” 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2.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例如,在七年级的《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即时贴进行剪贴的方法制作和创意小队活动的标志,从而塑造可爱、活泼、健康的小队形象。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符合初中生好动的心理特点。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鸡蛋壳工艺画的制作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版画的制作体现了这种绘画流程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快感;再如,在八年级《纸的造型艺术》一课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纸的剪、折、裁、叠、卷等方法,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制作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1.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 因此,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就象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言词中透露着思辩与智慧,话语中体现着幽默风趣、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以六年级的《发射构成纹样》一课为例,我先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旋涡、波纹、射击的靶心等例子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引起暂时神经联系的兴奋,以唤起学生对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的联想;再促使学生比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 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着,我以这些现象的共性向学生提问,从圆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等。最后,我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展示一些发射构成纹样的作品,加以具体形象的描述,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发射构成纹样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完整意义上看,这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气氛宽松, 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从学生的作品中表现的正是不同层次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