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精选7篇)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
标题: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湘潭县第八中学姓名:齐鑫义邮编:地址: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湘潭县八中手机:学科:信息技术
411216
***
信息技术
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湘潭市湘潭县八中 齐鑫义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取喻贴切、出言有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提炼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
一、课堂语言严密,准确规范
对信息技术概念的讲解或讲述操作方法时,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一定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常用术语,否则会容易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
如,在讲计算机的硬件部分时,我们不能把“存储器”说成“储存器”;在讲鼠标的操作时也不能把鼠标的“单击”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存储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对Word文字处理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粘贴命令”不能说成“选定粘贴命令”等。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言不在多,意达则灵。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多,安排的课时少,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高课堂容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特别是操作步骤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不能不着边际和不得要领。
三、课堂语言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
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把握住感情色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例如 讲“网页制作”一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引入新课时,用了这样一段话:“前面通过对Internet知识的学习,我们只需点动鼠标,便可坐观世界风云变幻,尽揽各地风情。当你在浏览这些精美而颇具风格的网页时,你是否也曾蠢蠢欲动,是否也想过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
四、课堂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而富有启发
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作“抽屉”,“文件”比作抽屉里摆放的“物品”,或将“文件夹”比作“房间”,“文件”比作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人要居有定所、物品要归类摆放,这样就水到渠成自然化解了学生心中“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的疑问。
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时间还不长,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却博大精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语言艺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总结。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2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 信息科学技术在课堂中, 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在教师教学中仍占有主要地位, 教学语言是进行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工具, 因此, 在中职教学中积极和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性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非常有利于教学课堂的气氛提升, 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那么如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淬炼出语言艺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淬炼
(一) 利用设置悬念的语言艺术,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充分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主动去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探索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逐渐提升了自信心, 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开拓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不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也能够锻炼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性。在新课讲解中, 当碰到较复杂的问题时, 学生表现出困解时, 教师通过设置出一个合理的悬念, 给学生拓展开想象的空间, 为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开启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不但解决了问题, 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语言规范性的艺术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知识讲授中, 特别是一些含义和概念的讲解中, 必须保证语言描述的准确规范性, 在操作方法的讲述中更应该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避免使学生对所讲述的知识点出现误区或者疑点, 有效防止在原则上的理解性错误问题的出现。
(三) 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和合理利用肢体语言
利用肢体语言, 能够对口头语言做出相应的补充, 合理的使用肢体语言, 还能实现口头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人的态度和内心,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提问时,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正视学生并且认真的倾听, 对学生所回答的答案给予客观评价和适当的肯定, 不能表现出嘲笑和蔑视, 以此去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是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师提问的环节中去, 使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在每一堂的教学中, 教师如果一味的进行机械的讲解, 不能够充分调动整个课堂气氛, 会逐渐使学生脱离课堂, 这时如果充分结合肢体语言, 表达教师的一种精神状态, 而将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学生, 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得以拉近, 有效的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最终使整个教学气氛在活跃的环境中进行, 有效避免了沉闷和单调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生周围与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在计算机上机课上, 在学生旁边进行走动和仔细观察, 检查每一个人的操作是否有错误, 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 和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表扬。
(四) 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语言幽默性的艺术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有许多逻辑性较强的内容, 这些内容使学生不容易理解, 并且内容比较枯燥和抽象, 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种类型的内容时就会选择放弃, 进而也会严重影响到后面与这部分知识相关联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生动语言和切合实际的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和形象化, 使学生能用最佳的状态和轻松的心情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注意应该避免的误区, 更好的去掌握重点知识, 这种心态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突破难题的积极性, 利用幽默性的语言, 也可以很好的维持课堂纪律, 当学生在课堂上聊天或者做出其他有损课堂纪律的行为时, 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纠正学生们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得到预想的效果, 可见,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幽默的语言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还能够解决师生间的问题。
2结语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限制性的因素, 但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艺术, 掌握了课堂上的这一门语言艺术能够提高教师语言的准确规范、生动和幽默, 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树立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逐渐的完善和发挥自己的语言艺术, 使早日实现既满足教学要求又适应学生教学的语言艺术的形成, 从根本出发, 尽最大力量的去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性, 不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使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最全面、教学效果最佳的状态, 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调动作用, 这将对我国中职的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明吉.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J].高中生学习:师者, 2013, 11:67-67.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言艺术 导入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科学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还在于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课堂里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一、导入的语言,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许多学生学信息技术都是由于对计算机的新鲜、好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入语,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一个好的导入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较容易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被另一新生的事物所替代。学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兴趣特征表现为持续时间不长,且不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优化导语的设计,做到“新、奇、变”,力求在课的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教师形式多变的提问上,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如发问式的导语:“计算机与一般的家用电器一样吗?你能说说理由吗?假如你來用计算机你能用它来做哪些事情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能总是带着兴趣投入到继续学习中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往往喜欢上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枯燥,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有时采用“悬念”手法,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时根据班级大扫除的情况编写了一个程序,演示如果是女同学则抹窗户,如果是男同学则打水和拖地。通过这个悬念例子既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明确分支结构的结果是由条件来决定的这个概念,真是一举多得。在讲到程序设计中的循环语句时,我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提问教室里的课桌高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张纸和课桌的高度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话锋一转说道,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课桌的高度!学生马上会感到不可思议。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倒好处的点出编这个循环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和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操作,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三、幽默的语言,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振奋学习情绪,改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和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幽默也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到数据库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这三个命令学生初学时特别容易混淆,可巧当时正是下午课,有个别同学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文件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被做了一个记号,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同学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大声说:“recall吧。”与睡觉学生相邻的人已将其捅醒了,醒来的学生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笑,一会儿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见此情况我又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将你pack,你也已经被recall了,那么我们全班这个数据库继续工作。笑声把困意都驱散了,三个命令各自的含义和功能让同学们在笑声中都理解了。
四、明知故错,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根据前几届学生在学习EXCEL中,设置单元格边框线时往往是先用画框工具画好表格线,再选表格线颜色这种颠倒操作的情况。我在对这届学生进行示范操作时进行类似的故错操作,再请学生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在个别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后,不失时机举了一个美术课作画(先选颜料颜色,再动手画图)的具体过程例子来加深学生对单元格表格线设置的具体流程的印象。
在程序设计讲到两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列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编程序,找一个多数学生采用错误的方法编写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时,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243-01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了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师讲课仍然起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特点出发,探讨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1.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讲求科学性
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全面、完整,无任何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首先应为语言的真实性。历史语言不同文学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从史实出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例如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问题时,就应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进行。如此才能言之有据持之成理。
此外,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应做到读音准确,用词严谨。比如“陆贾”不读陆jia,而读陆gu。“赋税”不能说成“交公粮”,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不能解释为“看见哪个当官的腐朽堕落,违法乱纪,就向皇帝报告”。如在讲授《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提问:“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不能提问为“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否则问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就难以得出精确答案。
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修养,对知识点和概念的掌握要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文字修养,丰富词汇量。此外,备课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疑点。如果一个教师的历史知识不够科学严谨,那么,他的教学语言也就难以做到严谨了。
2.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但这个过程却不能重现,也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去做实验。一个高素质的历史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讲究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把不能重现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面前,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运用形象的语言刻画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心理状态,能给学生“如见其人”之感,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例如,在讲巴黎和会时,我是这样讲的:英法美三个大国操纵着会议,英国谁来了?首相劳合.乔治。这个圆猾而又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仇视当时已经发生革命的俄国。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孟梭。他已经70多岁了,说话的声音沙哑,外号“老虎总理”,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就是称霸欧洲。美国谁来了?总统威尔逊。他原来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上了总统,他口头上标榜和平,但态度高傲,就像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似的。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三巨头”的面貌和所代表的国家的特点、时代、阶级属性刻划得淋漓尽致。
2.2 用比喻,用当时的民歌、民谣、谚语等再出历史现象,使抽象变具体。例如讲国民党统治下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巧引一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国民万税”。一联挂上,讽刺辛辣,入木三分。通俗幽默,在哄堂大笑中,使学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2.3 要使形象生动,还要补充一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如讲《中日甲午战争》时的黄海战役时,补充了邓世昌落水后甩开部下抛给他的救生圈,赶走爱犬衔发相救的细节,就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形象生动。一方面,平时要注意搜集积累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史料,以便在讲课中适时、恰当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另一方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浅化加工,要使学生不仅愿意听,而且能听得懂。
3.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孕含情感
教师讲课还要感情充沛,不要客观主义教学。因为历史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用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去教育感染学生。李大钊说: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二部分去说。从情感方面说,史与诗有相同之处,读史读到古人当民族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的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这就是历史情感的作用。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教师讲史实要富于情感,进入角色,别善恶,辨忠奸,喜怒哀乐,褒贬扬抑,态度鲜明,有形于色,使学生受到正义感、爱国感、英雄感、美感等的感情熏陶。例如在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以及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罪恶等类似内容时,历史教师在口头语言设计上,应用控诉性的文字和采用悲愤的语调,强烈谴责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例如,在讲述近代西方殖民主义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时,朗读马克思的一段话:“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会议上决定每剥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磅;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英磅……”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灾难!同时,历史教师在体态语言上也要处理适当,面部严肃沉痛的表情,眼眼里似要冒火的神色,手的姿势,身体的摆放位置,就可让学生加深直觉的感性效果。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一方面,教师要有丰富强烈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注意掌握积累一定的史料,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能够正确运用体态语言。
4.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简练
历史知识是综合性的知识,它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要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抓住要领,更好地实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讲课必须做到语言简练、干净、明确,字少语精,提纲挈领,牵一线而动一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针对性。
例如,讲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教师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简明扼要,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教师可概括为: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简短十六个字,使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主要环节一目了然。
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简练性,一方面要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与再造,使史实高度浓缩,观点高度概括,问题层次分明。另一方面在语言表达上要直截了当,层次分明,多用短句,避免长句,使语言简洁明了。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摘 要】本论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发展规律,从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和书面语言三方面对语言激励这一教育艺术进行了具体形象和全面的阐述,对于教学工作、班级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关键词】语言激励 班级管理 艺术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主要是通过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书面语言)来鼓动和激励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激励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以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口头语言激励班主任在使用口头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班主任在和学生交谈时,要有意识地肯定对方的价值,提高自我的期望水平,强调学生的不可缺少性,促其产生自尊感。2.赞美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基于上述两种动机,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班主任就应该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种优点。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固有本性。而这种本性、潜能,必然现象化。也就是说:即使平时很差的学生,你如果细心观察,也会发现他们有好的“微量元素”。“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班主任应即时发现、表扬、开发那些微量元素,并努力扩大,公开在班会上赞美,达到培养其成材之目的。值得提示的是,在赞美学生时,要真诚、具体。3.谨慎否定否定性评价就是对人的过失言行进行批评指正,以抑制不期待中的反应。班主任利用它可以指明学生的不足之处,间接地激励学生做出期待中的反应。班主任在交谈中不可滥用批评,应谨慎运用否定性评价。首先,批评应在私下进行,以亲切的、肯定的话语作开场白。若发现学生的不当言行,不可在公开场合进行直截了当的说教,而应在私下与该学生促膝谈心。我们可以这样批评学生:“××同学,你的体育成绩很好,为我们班也争来了不少荣誉,如果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就会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了。”这样就比赤裸裸地批评学生学习成绩差要有效得多。其次,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只否定学生的过失行为,而不要贬抑他的自我。比较巧妙的批评是赞赏人的同时,指出具体的不足方面,寓批评于赞美之中:“××同学,你向来是高标准严要求,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影响了你的正常发挥?”再次,在批评学生时,应以请求、协商的语气提出改进建议,而不要强求,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要当作学生的把柄,而应从关心学生的角
度出发,同他一起分析过失的原因,使其心悦诚服,并以商量的口气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处于协作参与成员的地位,主动承担责任,克服缺点。
二、身体语言激励班主任应利用与学生频繁的接触的优势,发挥身体语言的激励功能。1.体态的运用体态,包括动体态和静体态。体形、服装、饰物、发式等属于静体态,班主任应追求和谐得体的衣着打扮,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利于增进沟通。动体态较明显的反映人的趣向和内心状态,诸如点头、拍肩、握手、手势、姿势等都属于动体态,它对人的影响比静体态更强烈。在和学生沟通时,正确的姿势是:上身微微前倾,缩短彼此距离,两眼平视对方周围一带以示诚意,不宜凝视对方的眼睛,时而点头赞同,时而提问补充,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你在关心他的话题,从而使他谈起来更生动、更热情、更起劲。
2.表情的运用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应恰当地运用各种表情,以加强口头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如表扬时笑逐言开,批评时严肃认真,谈起社会丑恶现象时深恶痛绝,无声地激励学生弃恶向善。[1] [2] [] []3.人际空间的运用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和交往空间,一旦其空间被侵犯,就会引起对方的种种反应。如一个陌生人靠近你,你会惊诧和恐慌;教师走进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立即循规蹈矩等等。班主任应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调整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以提高管理力度,更加有效的鼓励学生做出期待中的反应。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身体语言,塑造自己美的形象,做到衣着得体,仪表端庄,平易近人,老成持重而不显呆板,谈笑风生而不显俗气,潇洒飘逸而不显矫饰,有这种风度的教师,在教学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管理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教学为例,当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时,教师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学生纠偏补漏,这就比有声的批评委婉的多,学生也容易接受。
三、书面语言激励班主任利用书面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操行评语进行的。拜读许多优秀教师的评语,发现过去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该生一年来在校如何”之类的开场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操行的个性化的把握和评价,生动、具体、感人,是真诚的肯定和赞美,是有针对性的正面引导和暗示。古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条让学生感动的评语其威力是无穷的,其影响是深远的。美国一位普通教师海沦·姆拉斯拉在当班主任时,发动学生们互相找优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观察并综合同学们的观点,写了一份份热情洋溢的以赞美为基调的评语。“从来不知道别人会认为我那么好!”学生山乎意料,却又心花怒放。若干年后,海伦的学生马克战死在越南,人们在他贴身的口袋里找到一张纸条,那便是老师写给他的评语。在马克的葬礼上,昔日的学生告诉海伦:“您写的评语被压在我写字台的玻璃下,被放在结婚的相册里,被夹在寸步不离的钱包里„„”显然,海伦用心写就的评语感动了学生,并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发挥着巨大而又恒久的鞭策和激励作用。要发挥操行评语的这种激励功能,须注意的是: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6
一、语言要简洁明快, 增强有效性
简洁的教学语言才是最优美的语言。因为语言的简洁才会使得课堂内容变得生动, 不拖沓冗长, 不令人乏味, 才会使学生从繁冗的教学内容下解脱出来, 有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吸收, 才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空间。文学家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所以, 在一节历史课上, 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授课, 则会使课堂节奏更加快捷, 内容更加丰富, 结构更加完整, 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内容, 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 说汉语; (2) 穿汉服; (3) 改汉姓; (4) 与汉联姻; (5) 用汉制; (6) 用汉礼法。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不仅对繁杂的历史知识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 而且养成了善于思维的好习惯, 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简洁的语言不仅优美明快, 而且提高了效率。同样的事情, 如果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 既能赢得时间, 也能节约能源, 还会最大限度地赢得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 不仅便于学生记忆,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 增强趣味性
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讲课的过程中, 要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的思想因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而活跃起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教学语言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 所取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在讲解齐国文化时, 就可以插话说, 如今大家为“中国足球, 何时出头”而焦虑, 可是在历史上, 中国早就因为足球而名震天下了, 齐鲁大地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人已在玩“蹴鞠”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因为拓展的知识感到惊喜, 还会促使他们深思。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但是,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象清澈的溪流, 浪花翻滚, 生动欢快, 时时刻刻能碰撞激发出知识的火花, 把学生的思维照亮, 把课堂的气氛点燃。而刻板、呆板的说教, 像一潭死水的课堂语言, 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 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生动的历史课堂语言, 不在于追求语言的形式上, 而是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 这既需要教师强化对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也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充分的备课, 多方面涉猎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 从而选择出一种适合于历史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语言, 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语言要诙谐幽默, 富于感染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寓教于乐,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不仅能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课堂沉闷、枯燥乏味的现象, 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 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也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秦汉文化中的“司马迁与《史记》”一节内容时, 我对学生说, 按照惯例, 当朝人一般不记录当朝史, 而司马迁却敢于秉笔直书,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 你们说司马迁“猛不猛啊, 直接敢说当朝老大的对错”, 学生哈哈大笑之时, 也牢牢记住了这一重点知识。借助于幽默的语言, 会使历史教学变得轻松、快乐, 又趣味无穷。在历史教学中, 善于发挥幽默语言的作用, 已不仅停留在对内容记忆方面, 而且表现在对内容深度的认识上, 恰当、幽默的语言会具有日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 根据课堂内容需要增强幽默语言的运用, 不失为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语言要富于启发, 诱导思维拓展
教师授课时, 如只就课本的知识点来讲历史, 学生得到的只能是感情的表面认识, 难以发现本质、规律的东西, 因此,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富有较强启发性、探索性、难易适度的问题, 通过发挥语言艺术进行激趣, 适时提出学生所产生或要解决的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积极拓宽思维, 思考展现在面前的历史现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认知能力。例如, 学习《三国鼎立》时, 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曹操的军队分别是作战的一方, 为什么相距仅八年, 会一胜一负截然相反呢?再如, 学习《大变革的时代》时, 设置这样的疑问:“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指导意义?”激起学生悬念, 引导学生处于当时历史情景中深入思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 教师要及时释疑解难, 拓展学生思维, 不断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师, 要生动鲜活地再现当年的历史, 打造生动、高效的历史课堂, 语言的艺术性至关重要。因此, 一个优秀的、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多下功夫, 要博览群书, 以掌握丰富的史学知识, 提高文学修养, 在实践中不断琢磨和加强自我训练, 不断提高语言素养, 才能做一个课堂生动、学生喜欢、教学相长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2.
[2]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浅谈信息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语言 艺术 风趣幽默 严谨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84
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语言优势,利用语言的风趣幽默、准确严谨、丰富多样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寻找教学突破点。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大为减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话语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一、追求风趣幽默,创设活力信息课堂
小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清楚,既要关注教材内质特征,又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习惯进行了解。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课堂中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式进行授课,能够将较抽象的、深奥的、无形的东西具体化、浅显化、有形化,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自然充满活力。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教学呈现和谐性,为打造高效信息课堂奠定基础。
在学习《进入“我的空间”》中,引导学生建立文件夹时,教师对文件夹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文件夹可以容纳很多文件,但是为了防止混淆,要给这些文件写上名字,这样查找起来很方便。就像我们家里的衣橱,夏天的衣服放在一起,冬天的衣服放在一起,便于寻找。文件夹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它里面建立“套间”,也就是文件夹之中还可以建立子文件夹,为放置各类文件、图片、视频、链接地址等信息提供便利。”这里教师利用多个形象的比喻,将文件夹概念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听得懂,看得明白,学习非常顺利。如果教师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会更快建立相关认知,对提升学习效率有较大帮助。
二、注重准确严谨,体现语言条理规范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众多专业名词及相关定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浅显、生动、形象,对专业性理论进行讲解时,需考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为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和误导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语言,需要规范严谨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清晰、说完整,体现条理性、层次性;需要生动活泼时,教师也要放下身段,用幽默风趣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需预设,能随机应变,才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如教学《收发电子邮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登录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为让学生能够掌握回复电子邮件的要领,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老师已经通过邮箱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封问候信。大家抓紧时间看并思考如何阅读,能不能给老师也回复一封邮件呢?”学生急忙查看邮件,思考着给教师回复。这时,教师继续引导:“第一步,接收电子邮件,阅读邮件内容;第二步,单击‘回复按钮,进入书写界面,填写回复内容;第三步,单击‘发送按钮,回复邮件操作完成。”这里教师的引导语言清晰准确,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自然进入操作程序,学习过程顺利且高效。
三、讲究丰富多样,展现教学个性特征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准确是教学的一般性要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都要有个性特征。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自己的个性语言进行整合、反思、优化,形成崭新的语言表达体系,要有针对性。要明确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群体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教师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学引导语言进行整合改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启示,顺利走进学习内容的核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对比两个演示文稿,找出其异同点。教师问:“这两个演示文稿乍一看是‘双胞胎,可细细观察,却发现存在一些差异,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很显然,是有人对文稿进行艺术处理,插入了一些小图片。那么,这些小图片是如何插入文档的呢?同学们不妨自己研究一下,看能否找到正确的途径。如果哪位同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途径,我们就聘请他作为‘向导,为大家导航。”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都积极行动起来。可见,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自主探索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专业特征,因而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设置要注意体现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此外,为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需增加幽默感,使语言更具魅力。课堂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重要的关联要素。信息技术的专业性较强,教师枯燥讲解相关概念理论,学生不但听不懂,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实现培育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都实践起来吧,用生动形象语言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自然会显现出来。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推荐阅读: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11-06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0-19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09-26
信息技术语言艺术07-11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08-20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4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5
浅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25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2-05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