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2024-09-26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精选11篇)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篇1

导课不仅是具有科学性的工作, 需要遵守一般的理论要求, 而且是一项个性化程度很高的工作, 需要教师艺术地创造。尤其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功能往往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教师自身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对导课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几年的新课程实施中, 涌现出了众多的体现体育教学新课程特点的导课方法和技巧。

1. 温故导课。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解决的。”现代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是对已有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由于体育的技能学习具有一般知识学习的共性特征, 因此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式。

温故导课, 就是在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技能学习以前, 教师对学生以前所学过的技能进行复习, 或者对学生已有的与本课新技能有关的生活经验进行提示, 逐步引导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在学生学习跳远以前, 可以用“跳格子”、跳单或双圈等练习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复习以前学过或体验过的技术动作, 另一方面通过新、旧技能之间的联系, 加深学生对新技能的理解。很显然, “温故”是手段, “知新”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具体应用时不可颠倒主次, 喧宾夺主, 否则就达不到“导课”的目的。

2. 创境导课。

学生学习情感的触发, 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 教师在导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置身于有特点的情景中, 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式‘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的内心体验, 这种内心体验像一个三棱镜, 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比如, 在课的开始, 教师戴上猴面具, 以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以活灵活现的神态、惟妙惟肖的动作以及逼真的声音, 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这种巧妙的开头设计, 能将学生的心理导入最佳的准备状态, 为随后的情境展开、情境深入提供适宜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模仿力, 体现出特有的教育功能。

3. 直观导课。

在体育课开始, 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出挂图、事物、模型或做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演示, 有时也可在学生的参与下活动, 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知识技能直观形象地进入学生头脑的一种导课方式。

教师在直观演示的同时, 可以结合形象化的讲解, 提示学生的思维指向。例如, 在“前滚翻”教学课的开始, 可以用滚动原木和不规则的木块作演示或游戏, 进而提示, 原木为什么能够滚动而不规则的木块则不能?然后引导出前滚翻的基本要领:蹬地——团身——滚动。学生很快就能够明了导语的中心内容, 有重点地进行课堂学习。导语不明了, 不但起不到积极的导课作用, 还会使学生思想涣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技能教学的正常进行。

4. 故事导课。

在倡导主题式教学的新课程实施中, 故事导课成为一种新的导课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由于主题式教学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终,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的一开始就明了课的结构以及各种活动的生活内涵, 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讲述一段故事, 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进入主要部分的学习, 并更好地理解基本教材的意义。

5. 设疑导课。

实践证明, 疑问、矛盾是思维的“发生剂”,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有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如障碍跑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各种障碍设置意义的认识并对学习越过障碍的方法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障碍有哪些?”在学生纷纷回答以后, 接着追问, “你们是如何通过这些障碍的呢?”然后由学生自己按照生活中的事例自己设置障碍, 并自主体验和相互模仿, 谈论最佳的越过各种障碍的方法。

6. 游戏导课。

游戏既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部分, 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游戏在体育课导课中, 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 提高心理准备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克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惰性, 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为更大运动量的身体活动做好生理上的准备。另外, 设计良好的游戏, 可以把与主要教材相关的活动内容安排在其中, 从而起到专项准备活动的效果。

7. 幽默导课。

列宁说过, “幽默是一种健康品质。”幽默总是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欢笑。而在体育教学中, 幽默的作用就远不止这些了, 它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独到的魅力。当然, 情趣总是带有情景性的, 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 设计幽默的语言或身体活动, 唤起学生积极的活动兴趣, 使学生在情感交融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浅谈化学课堂上的导课技巧 篇2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效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因势利导

学生对新授课充满了好奇心,新授课给他们带来新知识,为此,教师应在各个环节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生动的新课从导入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精彩的引入,即课一开始就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整节课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学习效率肯定很高。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新课的内容,巧妙思考,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是一支兴奋剂,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像一位魔术师,首先出示一朵白色的纸花,然后将这朵白花喷水打湿后,放进一个空瓶子里面,他让学生紧紧盯住这朵白花,观察会有什么奇迹出现。过一会儿后,原来白色的纸花变成红色的纸花,教师取出红色的纸花在空中摇一摇,红花又变成了白花。学生看到这一现象,一下子就议论开了,纷纷猜测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现象出现。这时教师并没有及时对学生解答,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猜测其中的原因,并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测。整节课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在课堂上从猜测开始到整节课结束,都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因此,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的色、态、动、静等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巧布疑阵,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情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思维的深度。因此,要重视情境的设计,使情境设计成为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二、生活常识引入法

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和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增强对化学学习主动性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例如,以“你吃松花蛋为什么要蘸醋吃”来学习酸碱中和,以“暖气片为什么要刷银粉”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再如,从鉴别食盐和纯碱引入来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从配制糖水引入,学习溶液的配制和计算等。生活中的许多实例都很有说服力,举出这些生活实例,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学习的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导入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如录像导入、动画导入、歌曲导入等。多种导入方法不断变换,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当然,还有很多引入法,有智慧的教师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吸引学生。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的主动权,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一堂好课也就开始了。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导和悟论文 篇3

摘 要:结合初中化学的教学案例,重点讨论了“导、悟、议、练、结”五步课堂教学法中导与悟的作用和实践,并提出一些关于提高学生思维领悟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导学讨论式;课堂引导;思维领悟

“导学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我校在课题的实践中,课堂教学注重导、悟、议、练和结的有机结合。其中的“导”,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指引了方向,化解了课堂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悟”这一环节承前启后,突出对学生思维的激活和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掌握基本技能和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行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较之以往在对学生的培养的方向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试题命题上也有体现,明显降低了计算的能力要求,提高了生活、生产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不仅注重对学生授之于鱼,更重视授之于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

实施化学课堂教学,应舍弃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在课堂过程中努力创设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悟源于导

“学而不思则罔。”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十分强调培养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多让学生思考领悟,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面对不同程度的问题或新知,学生的悟不外乎是“自悟”和在教师启发下的思考领悟。“自悟”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进行自学,完成后稍加以问题辨析完善理解即可。案例一:学习“溶质与溶剂的概念”(溶质是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时,学生找出课本有关阐述浏览就能理解。附上诸如盐水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等的问题就已经能让学生对溶质和溶剂的区分有一个比较具体化的认识。

以上案例中,完成溶质溶剂概念的大致框架认识后,抛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将少量花生油加到汽油中去,发现两者能很均一稳定地混合在一起,这时所得到的溶液里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医院里常常将少量的水和较多量的酒精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溶液里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讨逐层深化概念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尝试归纳出有水存在时和两种液体一多一少时这些情况下溶质、溶剂的划分。

二、悟源于疑

学习过程中有些概念并不完善,要加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理解。案例二:学习“盐的定义”时,课本阐述的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翻开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让学生思考表中的NH4Cl、NH4NO3等是属于酸碱盐的哪一类,并让学生充分讨论,有学生认为是酸,因为当中NH4+与H+有可能类似,有学生认为不是酸,NH4+就是NH4+,H+就是H+,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构上的一点不同会带来性质上的巨大差别。也有学生认为是盐,但又很快遭到反对,理由是根据盐的概念判断,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Cl、NH4NO3等物质当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是盐。讨论过后又在课本上找不到很好的理论依据,请求教师解释。解释从NH4+的中文“铵”字切入,金字边的铵,非气字头的氨。铵根是一个原子团,其离子具有类似金属离子的性质,所以铵根和酸根结合的物质属于盐。

在课堂上要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领悟,除了学生要肯思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难度的导入符合该班级的整体认知水平,面向大多数学生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建立一样的知识架构,但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整体,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大多数学生有信心思考,带动班级学习气氛。

2.把握社会舆论,紧抓最佳时机,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

当年流感盛行,让学生认识达菲;当年毒奶粉事件,让学生认识三聚氰胺;当年健美猪事件,让学生认识瘦肉精。这些都大大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就在身边,提高科学素养,增加学习热情。认识完舆论事件和相关物质后,可以马上让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去思考一些枯燥的问题——如何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后还可以顺着这些话题,让学生明白三聚氰胺是如何在牛奶的蛋白含量检测中瞒天过海的。

3.注重迁移,回归生活

学习“水的净化”时,会学到过滤。但由于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模式的关系,有不少学生的.思维是比较被动的,仅仅知道用滤纸漏斗等对浑浊河水进行的操作方法是过滤,却不知道洗菜盘下水口的格筛所起的作用也属于过滤。有一年的中考模拟题有过类似茶叶、菜叶与水分离是什么原理的试题,竟将近一半学生答错。由此可见,课堂中若不注重知识迁移,多感悟身边事物,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知识。

4.引入矛盾,激起头脑风暴式的探讨

我们实际生活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不是只有单纯的对或错的两个对立面,所以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比如塑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是好是坏?这些问题难度低,可参与度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大胆发言,然后从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思考结果之间领悟该问题的真谛。

5.开展问题探究时多拓展,以点带面

单一问题的探究,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就比较广,而且往往我们可以从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发现其他问题。现在中考试题中,实验探究题就是从这个方向设计的。比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题中,如何证明酸碱会反应本身就让学生感到比较犯难,因为多数酸碱直接反应是没有明显现象的。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回顾CO2和水的反应是借助石蕊显色从而得以证明的,在这个问题上添加怎样的试剂才能使反应有看得见的变化?然后拓展引入如何通过实验证明酚酞变为无色后,酸的添加量是恰好的还是过量的。

总之,导和悟可以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直接体现,它决定了教学环节的方向和基调,也决定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教师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领悟,才能使学生既收获到“鱼”,也收获到“渔”。

参考文献:

[1]乐进军。深入理解化学课标:突破科学探究瓶颈[J]。课程·教材·教法,.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

河北蒙中

【摘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别对广大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策略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学科整合 直观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健平:《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7期;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篇5

信息技术课在高中阶段做为一门必修课,它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特点,虽然会考但不高考,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要改善这一局面,教学过程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或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或引入的情境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的,但无论什么情境都以形象为主体,以德育为准绳,离开形象便没有了情境,离开德育就偏离了方向,情境又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

直接情境:由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是反应在学生头脑中的直感印象。比如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中,开始就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文本作品,或做成加文字描述的视频,或做成动画,直接让学生感知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关于文本的加工与表达,通过加工来表达意图。

间接情境:由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是艺术的形象,如对情境、对气氛的描述。比如在《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一节中的情境设置:师生共同玩好玩的游戏“我会变”,打开“我会变.exe”,只要用鼠标点击彩色圆一次,它的颜色就会变。将问题抛给学生“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教师给出源文件,再一步步带着学生领略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教学中教师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一些有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向往的情境、以音乐渲染的情境或以角色扮演渲染气氛的情境。

二、情境教学法的步骤 1.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借助适当的途径,创设情境,再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比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或视频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这些方法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2.情境展开

引领学生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深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领会其中的感悟,从而正确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情境深化

教师通过语言表述、总结归纳等形式再现情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教师达成共识,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创设情境,首先就是为了解决兴趣的问题,通过有趣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仅仅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感官上的愉悦是不够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有质量的学习持续开展下去;但激发起学习动机仍然不是最终目的,情境设计还应该很容易迁移到教学内容之上,指向教学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功能,就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情境,从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情境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应该说,趣味性是情境设计成功与否的前提,很难想像一个无趣的情境怎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设计情境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包括分析学生的基础、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诸多方面,而设计的情境要有层次性和挑战性,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学科性。关注学科性,是情境设计之本,这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来设计情境。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交接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备感触学生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真实性。情境要紧紧围绕生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情境对他们来说才是感兴趣的,不厌烦的。

4.针对性。情境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容易适移,但一定不要游离教学主题;情境设计要针对学习本身,即情境设计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创设情境要与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不要为“情境”教学而创设情境,这样会失去情境教学的意义。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在情境设计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设计,不要硬套,要根据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去考虑。5.开放性。情境设计要能够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用各类方法解决问题,且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答案不唯一。

四、情境教学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1.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各类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丰富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驾驭教学情境的发展走向、调控教学进程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学空间范围大,学生的兴奋度高,因些准确地预见和判断教学走向,对于控制整个课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准确幽默的语言艺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公平、公正、富有激励的评价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创意性,它要求教师要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运用思维进行探索。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办法,通过自己的认识——创造实践——再认识——再创造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教学特色。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篇6

所谓导课是指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使用各种方法将教学内容提起和引入,帮助学生瞬间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印象,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中。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制约,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对导课法缺乏了解,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没有任何铺垫,直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打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而有些地理教师则在导入方法的选择上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课题材、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或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相距甚远,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法应用原则

(一)结合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应用导课法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引入对教学材料的学习状态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导课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联系的导课材料,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二)启发学生思维

在导课应用上,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重要目标,切忌一开始就将主要内容透露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点、面的切入,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导入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必须根据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选用符合当代青少年与互联网时代充分接触的特点的导课方式,尽量使用能激起学生了解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材料,不能选用与时代发展脱节、内容陈旧呆板的导课方式。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法应用手段

(一)复习导入法

高中地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性,每一单元、每一个学习内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巩固之前的学习效果、提出下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采用在课堂正式教学之前对上一课内容进行复习的导课方法。例如,在对《月相和潮汐变化》这一节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可适当提及上一节《月球和地月系》的相关内容,利用月球的自转引出月相的位置、形状、周期性变化等内容,增强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问题导入法

教师可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计划,选取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联系的故事、事件等,并在课堂上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这一事件、故事,在描述过程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现象,但不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是让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地理学习。

(三)多媒体导入法

当代的高中学生对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手段了如指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课法应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和丰富性,将教学内容和相关课题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首先播放一段描绘亚马孙热带雨林壮丽自然景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充分领略亚马孙森林的自然之美,还可向学生播放与目前亚马孙森林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相关的视频,使学生产生想要了解如何予以开发和保护的欲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四)艺术导入法

高中地理教师可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诗歌、美术、音乐等表现形式,将地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艺术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之前,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在地球的日子里》,使学生产生对地球的初步了解和学习兴趣,并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四、结束语

导课式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导课方式,全面、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方法应用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各地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导课方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参考文献

[1]朱翠翠.试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中学政史地,2014,(12):30-31.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篇7

永温万达小学教师:丁慧

评价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深感觉到只有注重、运用好“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信息社会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1、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多数教师都通过学期中与学期末的上机操作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很少使用体现教学新理念与新评价观的新方法。

2、评价的主体一元化。教师成了教学评价的惟一主体,而对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元化评价视而不见。使学生一直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自尊心也容易受到损害。

3、评价的内容单一化。评价的内容仅限于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学习习惯的发展。

4、评价功能的单一性。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甄别优劣与等级划分,势必会减弱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评价本该具有的激励、导向和教学质量监控功能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5、教学中的结构化评价与现实生活的非结构化形成脱节,急需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并非纯粹的计算机技术课程,而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在做好教师评价的同时,我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鼓励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演练操作技能,在学生学会操作技能的同时,我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这是一种反思总结的过程,让学生从技能的掌握上升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评价反思时往往富有创意性,一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2、开展相互评价。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也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让小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激发自已的一种竞争意识,在小组协作探究后,我往往会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当然,为了避免学生相互评价时出现彼此贬低的不良现像,我引导学生多作鼓励性评价,以增进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多向交流,有利于彼此间取长补短。这种互评,可以在合作者间展开,也可以全班范围内展开。通过在相互评价中获得对探究过程有个知识性的总结。

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往的实际教学中,评价集中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思维、情感体验、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激励评价。所以在教学中,在制定、采取评价标准时,我多注重个性化与综合化原则。

1、注重个性化:传统教学评价往往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小学生天赋不

一、志趣各异,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常常受到自身能力以及家庭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制定和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客观准确的对学生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作出个性化的评价,以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注重综合性:在教学中,我避免把各个教学目标孤立相待,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达成要求,努力从多个维度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例如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评价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评价学生的协作与交往能力等。努力注重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作出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所长所短,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

三、善用作品评价法。

作品评价法,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掌握软件的技能去创作一幅作品,然后教师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中,我常在情景中定作品基调,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定作品要求,请学生用word编制电子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等。制作好一个作品,需要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逐渐将素材编辑整合到作品中去,需要他们文字的输入、图片的简单处理、上网查找素材等等,能够综合评价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作品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对已学技能的演练,也是对新知识的逐步

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8

摘 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当今社会和科学技术带来快速发展,也使教育教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学技能的进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处处体现,对体育教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作用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处处体现,各学科都在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和体育欣赏课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以我经历的中学体育欣赏教学的多媒体来谈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学体育教材中,体育欣赏在每学期总教学时数中占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体育艺术、民间体育等内容。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把形象动作姿势、体育艺术的情感形象,体育动作特点,动作表情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等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如在教学跨栏跑时,为了形象生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刘翔跨栏时的录像或提前准备的幻灯片,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获得了生动形象的直观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体育欣赏教学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之一。

二、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观、练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观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视听媒体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多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视频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现场观看”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如果可以合理地使用次数,可以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声音、动作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境再现,能激发情绪及兴趣,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技术能深化德育和美育

体育是一门融思想性和协调性为一体的学科,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增强身体素质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深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在篮球教学中,现代化的教育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篮球所有的吸引力和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如观看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教师在讲授战术的同时,特别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的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的录像时,当看到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四、信息技术能丰富想象,激发运动兴趣

人的想象靠什么去激发?靠语言、靠情境。而在教学中,情境的再现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实现的。不使用现代化教育,就很难直观地再现情境,没有情境,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如在篮球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美职篮的有关片段,从那一幅幅激烈而又紧张的比赛画面中,学生就会完全置身于比赛场景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激发运动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可见,信息技术教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作用是多么重大。它从应用于教学中到现在的时间还很短,是一片很有开垦价值的荒山,它需要我们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辛勤地开垦,我相信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它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篇9

我认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让学生顿时引燃智慧的火花。导课的方法形式多样, 新颖独特, 根据低年级教学手段和实践,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温故知新式

这是教师惯用的导课方法之一, 一般用于第二课时的教学。以复习提问检查等教学活动开始, 承上启下, 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 保证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导课的特点是以旧带新, 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 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温故”是手段, “知新”是目的, 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运用时切忌变成两张皮, 或主次颠倒, 喧宾夺主。

例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第二课时时, 先提问“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干什么呀?” (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内容) , 紧接着追问“你们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写了什么吗?”自然而然顺接课文的二到五小节内容。这种导课能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从旧知牵引到新知的情景中, 使导课简短、恰当、自然。

二、柳暗花明式

教师上课伊始, 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摆在学生面前, 又不直接说出答案, 使学生感到刨根问底的迫切心情从而进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状态的一种导课方式。

采取这种方式导课, 所设悬念应是发生在学生周围的, 是学生特别感兴趣和非常敏感的又是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这犹如章回小说中的“欲知此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一样,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非得到答案不可的感觉, 很快进入角色。

例如, 教学《2008, 北京》第一课时时, 教师首先就热点问题设疑:“小朋友, 今年是2007年, 明年是2008年, 对, 2008年, 中国要举办什么活动呀? (奥运会) 奥运会是……”热门话题一提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立即引起学生积极思索和热烈讨论, 并渴望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样就自然导入了新课。

三、猜谜、故事等开门见山式

一些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类文章一般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恰当运用猜谜、故事等直观导入式呈现课题容易给人一种由归纳到总结概括的整体感觉。

猜谜语导课形式活泼, 极具挑战性, 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 不失为一种生动有趣的好方法。抓住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游戏———猜谜语入手, 使学生在轻而易举的游戏中, 感受学习的快乐, 碰击起学习的火花。童话故事中的动物, 课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猜谜的对象。教学《雨点》一课时, 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 万条线, 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 (雨) ”学生通过这个谜语, 形象地感知到雨点这种事物的形态和特征, 与生活现象得以联系。学生在这样有趣的猜谜游戏中, 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 把教学内容加工创编成一些小故事, 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蚂蚁和蝈蝈》时, 在导语环节我给小朋友讲述了一个关于蚂蚁搬家的故事, 他们一个个都听得聚精会神, 在我教授课文的时候, 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

总之, 新课的导入法是多种多样的, 实践经验表明, 课堂导课一般不宜时间过长, 教师应控制在2~5分钟内完成导入任务, 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去, 这就要求教师的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求精, 有简洁性。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极为深刻。导语只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 并不能代表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 授新课内容时学生索然无味。导语的设计还应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 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精心设计, 力求用最少的话语, 最短的时间, 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2.求巧, 有趣味性。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行文有趣, 言之有味, 形式多样的导语, 效果绝对要比枯燥乏味的好得多。因此导语的设计要讲求洁简概括、形式多样, 既使是简短的几句导语也要尽可能的巧妙有趣。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做智力游戏、做实验等形式唤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习情趣, 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师生在谈笑风生中得到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教师的导语设计应尽可能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当然, 导语设计追求生动、活泼、有趣, 但绝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那样反而会冲淡和影响新课教学。

3.设疑, 求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探究欲望。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疑, 深浅适宜, 也不使学生产生不言自明和索然无味之感。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它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原有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它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开设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我不断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切身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下面是我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孩子们从课堂带入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又把他们从生活引入数学的乐园,他们在看画面、听对话的过程中,在感受生活,感受数学。他们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在不断的提取数学信息,引发数学思考,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效率。例如:教学《平均分》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一只猴妈妈拿一个篮菜子回到家,从篮子里取出6个桃子对它的3个孩子说:孩子们,这是妈妈给你们买的桃子,你们拿去分来吃。说完妈妈就去做饭了。这时一只小猴子一把拿走了3个桃子,说:我喜欢吃桃子,我要3个。另一只猴子拿了2个,说:我要吃2个。最后一只小猴子说:我只有1个,你们的都比我多,这不公平,你们把桃子放下我们重新分。于是小猴子把桃子放在了一起,说:小朋友,你们可以帮我们分一分吗?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每份分得同样多”时,对每只小猴子才公平,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小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导入,既提出了数学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运用动画演示:在一风景如画的湖面上有4只美

丽的白天鹅在自由自在的游玩,这时飞来了3只白天鹅降落在湖面上和它们一起嬉水,忽然有2只白天鹅说“想去找食物”,于是它们飞走了,湖面上还剩5只白天鹅。看完了这个动画片,我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情发生的过程,问: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有条理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动态演示,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的动态模拟功能,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不可多见的事物的变化过程和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等等,通过多维度的动画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展示事物演变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动态形象的信息,形成鲜明丰富的感性认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学习钟表中时和分的关系,我做了一个课前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尽管学生每天都会无数次的看到钟表,但由于年龄关系能正确认识钟表的学生却极少,于是我决定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学习,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个钟面,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上有多少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多少小格?然后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过1小格是1分钟。再在钟面上演示分针转一周,让学生观察: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格,是多少分钟?学生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周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周,时针有何变化、走了几时,这时再让学生说时和分的关系。学生就很容易地知道了1时=60分,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或听人告诉才知道的,使难点得以顺利突破。还有在钟面上8∶55学生较容易看成是9∶55,所以我用钟表演示从8∶00—8∶55的过程。问:时针超过9了吗?还差几分才到9时?学生马上就看出这个时刻是8∶55而不是9∶55。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中,“年、月、日”“闰年”这些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我就在教学中运用了Flash动画教学课件,向学生们进行“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等动态影像展示”,将这些平时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抽象景象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这样不仅使他们对奇妙的宇宙充满了好奇,还在不经意间,突破了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立体图形的拼组》的教学中,我为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大胆创设了让学生上机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同学们,1个正方体从上面、左面、右面看,可能会是什么形状呢?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在方格纸上。”同学们画了起来。“你们想象得对吗?请上机操作验证自己的想象。”轻轻点击鼠标,屏幕上的正

方体木块神奇的转了起来,他们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同学们好兴奋。“如果说5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探索着,交流着„„有的说5个正方体排成一排,有的说排成错落有致的的两排„„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愉快的进行着探索与交流,头脑中的图像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时电脑也在同步演示正方体不同的拼组的形状,验证着学生们的想像。

三、实践应用,强化学习效果

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运用课件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或连线题、开放题等,让学生思考、回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并可以通过加入图片、声音、动画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从枯燥的练习中脱离出来,为学生充分探究提供可发展的时间和广阔的天地,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前应用题复习课想起来就觉得枯燥无味的,学生一道一道地做,老师一道又一道地讲,讲完了改,改完之后再练。学生烦,、老师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前设计了一个课件,利用课件上了一节课应用题的复习课,这个课件是根据三年级的实际情况做的,主题是“森林动物园”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去森林动物园玩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想”。我说:“可以。但是今天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你只有解决了它们,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走,并最终看到可爱的动物。怎么样愿意试试吗?”“愿意。”打开课件,大屏幕上出现画面:南新小学二年级组织学生去森林动物园,由6名老师带队,学生站成4行,每行15人。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们解答过关后,才可以和郊游的队伍一起出发。学生口答这道题,于是眼前出现了一组美丽的景色,第一幅在宽阔的草地上有美丽的鲜花、有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有成群结队飞舞的蝴蝶;第二幅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湖边,看见了许多不同的种类的鱼,还有青蛙,小虾;绕过了小湖,接着就来到了茂密的森林里,在这里看到很多不同的动物,有森林之王狮子、调皮的猴子等等,都是学生们既熟悉又喜欢的东西。这时我让学生分组看画面根据给出的信息编题,让他们独立的思考、自由的编题、解答,只要对了不管简单还是复杂,不管加减还是乘除都给予表扬,这使得同学们兴致很高,自己编完题后,都忙着在小组里汇报,然后踊跃地举手向全班同学汇报它们组的编题情况,并对题目做记录,达到了既定目的。然后,我又给了学生一个开放题:我说:“同学们玩的特别高兴,大家边走边欣赏周围可爱的动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出口处,这时大家才感觉到又渴又饿了,咱们班同学看见了一个食品店,大家都跑了过去,看到了(演示课件)食品店前小黑板上写着一些物品单价,汉堡包6元、蔬菜沙拉5元、巧克力10元、面包3元、香肠4元、绿茶3元、矿泉水2元、冰袋1元,我们每人只有15元钱,请你设

计一下自己的午餐吧!记住,合理搭配饮食才会有营养呀!”这道题一出现,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很快就设计了自己喜欢的方案,然后,小组间又相互交流使方案更加合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应用题没少做,而且,又都是学生自己编的,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上了一节应用题复习课,大家都觉得特高兴,特有收获。

口算练习是绝大多数的数学课必备的组成部分,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并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还可以设定答题时间,超过答题时间,电脑自动告诉你答案,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在线测试,完成之后提交。当全班同学提交后,大家立刻看到一张统计表。这时做对的同学兴高采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做错的同学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审视和反思自我,找到了错误所在,从而也激发了学习的自信心。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课技巧 篇11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 杨庆祥 0634-6272302 内容概要: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使学生保持良好地学习注意力,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的互动信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性。信息技术具有短时高效、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等优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要实现这一举措,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学教学、兴趣、能力、容量、直观、高效。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 杨庆祥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稳固的基础。如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其命名的教学,因学生初学,概念生疏头绪多,又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CAI从容不迫地把一种烷烃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对比与复原、关键部位放大、正误对照剖析等,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炼的规律归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信息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达到充分的感知,激励学生探究实践,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特别是对宏观和微观中人们平时无法观察的化学现象,以及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运动,更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克服以往教学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提取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领域,能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新教材化学2(必修)第三单元“饮食中的有机化和物”的教学,笔者安排了一个调查任务:让学生提交一份“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小短文。为此,笔者先在课堂上展示了利用网络搜集到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吸引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化学的兴趣。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主动地将学习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网络,搜集到了关于“工业酒精对人体有害”、“各种水果为什么具有不同的香味”、“细菌、病毒是蛋白质和如何杀菌消毒”等许多和生活相关的化学小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培养了自己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助于扩大信息来源,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利用Internet来搜集信息,可大大扩展信息的来源,且快速方便。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及时的搜集高考信息和进行强化训练是必须的,但购买的成套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用起来有时是事倍功半。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充分利用了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最新试卷然后进行精选。这些试题题型新颖、信息准确,给学生作为试题和平时练习,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助于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中,就记忆百分率而言,视觉占30%,听觉占20%,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可达68%。实验证明,参与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

用心 爱心 专心

上一篇:铁路局级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下一篇:十中环境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