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寿命周期

2024-09-20

产品寿命周期(共10篇)

产品寿命周期 篇1

企业有计划地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是企业推行现代管理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 实行成本管理, 实施责任成本控制等必须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性任务, 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实施资本运营, 控制资本成本耗费, 实现目标利润, 就必须把预算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因此, 研究产品寿命周期的预算管理模式, 有助于企业确定不同阶段的财务管理的重点, 协调处理各阶段财务管理的关系, 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产品导入期筹资预算模式的建立

(一) 产品导入期的产品特点

产品从无到有, 进入市场非常缓慢, 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不稳定, 产品设计开发部门对产品的研制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 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市场对产品的接纳程度因顾客的不了解而受到限制, 产品生产量少, 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和操作工人的不熟练, 产品损耗增加,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但为生产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已基本具备。此阶段由于产品销售量增长缓慢, 生产量也受到限制, 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处在一个高水平的状态上。同样, 在导入期由于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位不稳定, 且一般所处价位较低, 企业利润通常为负值。

(二) 产品导入期的财务特征

产品导入期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因为此阶段现金流出量总大于现金流入量, 这是由于一方面为产品生产的固定设备投资额度较大, 需要占用大量长期性资金, 而这笔资金收回期间一般较长, 这就意味着企业要为生产新产品而筹措一大笔长期性资金;另一方面需要付出大量研究开发费用, 以及为生产产品而储备原材料要占用资金和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促销费用。而与之相对的是, 投入的资金并不能立即产生效益, 即使真正有了产出时, 为了打开市场, 也往往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 所以资金不足是产品处在导入期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 产品导入期筹资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

针对产品导入期所存在的问题, 此阶段需建立筹资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以解决导入期资金紧缺问题,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筹资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1) 规模适当性问题。要充分根据企业导入期的生产特点, 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需要量, 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可防止资金筹集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 (2) 筹措及时性问题。根据企业导入期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 合理安排资金的筹措时间, 适时获取所需资金。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闲置, 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3) 来源合理性问题。不同资金来源, 筹集资金难易程度不同, 对企业收益和成本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应认真研究资金来源的渠道和资金市场, 合理选择资金来源。 (4) 方式经济问题。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同筹资方式条件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 为此, 就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综合成本分析, 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组合方式, 以降低资金成本, 减少风险。

二、产品成长期销售预算模式的建立

(一) 产品成长期的产品特点

产品各项生产性能稳定, 产品设计和工艺渐趋完善, 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新的认识, 销售额上升较快, 产品成本显著下降, 企业有利可得, 这是产品寿命周期的黄金时期, 企业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此产品的发展, 促其迅速成为拳头产品, 以保证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 产品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从产品寿命周期曲线上可看出, 成长期产品销售量增加较快, 利润经历了一个由负到正的变化过程, 说明在成长期前一阶段, 由于低价促销策略的实施, 虽然导致了销售量猛增, 但利润却仍为负值, 与导入期相比, 所不同的是趋于零, 并有突破零的趋势,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成长期后一阶段再增加销量, 利润就变为正值, 且随销售量增加而增加, 但这一阶段的现金流量仍为负值。

(三) 产品成长期销售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

成长期以销售为导向, 必然决定企业以销售预算为重心, 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出发点, 也是日常业务预算的基础。成长期阶段一个企业产品市场份额的大小, 对外显示了企业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 对内则显示了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企业有关方面的发展潜力。因此, 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常常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此时企业的产品技术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销售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1) 树立市场观念, 充分认识到以销定产在企业销售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根据市场营销部门分析市场走势, 制定销售预算, 并根据销售预算为生产部门制定产品产量预算、原、辅材料采购供应预算, 真正使销售、供应与生产相统一。 (3) 制定销售预算必须从全局出发, 在销售价格的定位上力求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相结合, 有必要拓宽销售渠道、占领市场的, 在损益平衡点范围内应降低价格,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 必须重视销售环节的资金周转问题, 在预算管理中要把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提高到先进水平, 并研究采取措施, 对这两个重要指标达到有效控制。

三、产品成熟期成本费用预算模式的建立

(一) 产品成熟期的产品特点

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稳定, 市场需求量正日趋饱和, 销售量已接近最高点。在成熟期前一阶段受市场销售的拉动, 生产批量大, 产品成本低, 利润已达到最高点。随着同类产品进入市场, 在成熟期后一阶段, 产品竞争激烈, 价格开始下降, 企业利润也开始下降。

(二) 产品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产品成熟期的企业通过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在市场上已具有稳定地位和一定的市场份额, 企业的现金收入和经营活动达到了最佳状态, 因此, 获取利润成为企业的目标导向, 同时此阶段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 靠扩大销售量来获取收益已非常困难, 所以降低成本就成为企业的首要战略管理任务。

(三) 产品成熟期成本费用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

产品成熟期以利润为导向, 决定了企业要以利润预算为重点。编制利润预算后, 就要相应地制定成本费用预算和销售预算, 企业在这一阶段应着力做好成本费用预算, 并加以有效控制, 使成本耗费降低, 以求目标利润的实现。成本费用财务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应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引入市场机制, 把市场价格引入到成本费用预算中来, 并将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员工个人, 加大成本费用指标的考核力度。 (2) 突出与成本费用休戚相关的一些技术经济指标在预算管理中的地位, 实行全方位预算控制, 大大降低单位制造成本。 (3) 抓期间费用的管理, 大到各部门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 小到各部门的电话费、办公费、招待费都一一地实行科学预测。

四、产品衰退期现金流量模式的建立

(一) 产品衰退期的产品特点

市场上已有新的同类产品出现, 产品销量逐渐下降, 降低价格已成为众多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从而使产品的利润随之下降。因此, 产品处在衰退期的企业应一手积极发展新产品, 大抓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手则是有计划地撤退老产品, 以退代攻, 以新代旧, 使新老产品交接班顺利进行, 保持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 产品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产品处在衰退期限的企业一般要收缩老产品的生产规模, 具体表现为老产品的科研投入减少, 直至取消, 广告支出减少, 促销费用压缩, 销售价格降低, 生产工人有计划地进行轮训, 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但与此同时, 增加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及增加新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投资, 为新产品的试产及少批量生产做准备, 并加紧新产品的市场调查, 针对老产品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关措施攻克新产品的技术难关。因此, 可以看出在衰退期现金流量比利润对企业更有意义, 企业的定位就应是采取策略使企业的现金流量达到最大。企业可根据老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及本企业的竞争力, 采取尽可能低的价格将竞争者挤出市场, 争取最后的消费者, 以延长产品市场的寿命周期, 为新产品适时上市提供最佳时机, 并让原有的机器设备和原料的余力发挥出来, 提高资金的回报率, 增加现金流入量, 为企业生产储备资金。

(三) 产品衰退期现金流量财务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

产品衰退期限的前期, 企业应做好现金流入量预算;产品衰退期后期, 企业应做好现金流出量预算。现金流量财务预算模式建立的措施应立足以下四个方面: (1) 按照收支两条线对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控制, 每项收支都要认真核实, 纳入预算, 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实行资金月计划、周调度的统一管理, 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流转中的问题, 提高资金和周转速度。 (2) 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 围绕储备资金占用、采购资金占用、其他资金占用、产销率、货款回收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重要指标, 编制现金预算, 从而增加资金回笼,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 要执行“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一方面要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 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 防止财务风险过大。 (4) 在资金供应上要适当留有余地, 以保证预算期内一些不可预见费用的资金供应。现金流量预算的制定、修改要以资金平衡来衡量, 以切实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供应, 资金成本的降低和资本收益的提高。

总之,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 产品销售量在导入期增长缓慢, 成长期增加迅速, 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潜在客户越来越少, 产品老化, 销售量增长速度开始下降, 直至明显下降。在导入期, 由于产品引入市场需支付巨额费用, 利润为负, 到了成长期, 由于销售量迅速增加, 利润也迅速增加, 成熟期后则逐步下降。现金流量则在导入期和成长期为负, 表示需投入资金;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现金流量为正, 表示资金得到回收。当然,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 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一个有限的市场寿命周期, 因此, 一个企业要进行多元化经营, 最好能使各种产品处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以实现稳定的现金流量。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1:47-48.

〔2〕周朝琦.企业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447-448.

〔3〕张绍学.现代化公司理财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550.

产品寿命周期 篇2

含义:从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翻新拆除出发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建设维护期等阶段之和最小化的一种管理方法,起源:全生寿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重复性制造业,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进入八十年代,他们有的从建筑设计方案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的概念和思想;也有人从建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范围。

特点: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使全社会成本最低。从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角度,保证现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技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的力度与深度,设计阶段周全考虑项目未来运营的需要,提高设计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含义: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工程建设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初步研究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承包商,施工,调试,竣工,投产,决算,后评估等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及建设对项目工期、造价及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决算审计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起源:它的提法是在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计划的(1980)30号文件中就提出的,一个工程造价领域的全新思想,此后国内外过程造价管理界才开始研究。

特点: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完善过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的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因此建设工程造价复杂多变.,这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诸多的困难的工程适合认真细致的全过程管理。

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

含义:全要素造价管理是指在控制建设工程造价过程中,不仅仅是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集成管理。

起源:项目集成管理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萌生了,只是以前将这种项目管理思想称为系统规律的思想,或者叫做综合管理的思想。项目集成管理这一叫法出现的较晚,但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1958年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美国海军研究推出的项目计划评审技术(PERT/Time),就是最初的基于工期的项目集成管理技术方法之一。1967年美国国防部推出并几经改进一直使用的项目“造价/工期控制系统规范”(C/SCSC)。1996年,美国国防部认可“挣值管理系统”(EVMS)这一规范,挣值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才被名正言顺地应用到了各种项目的集成管理之中。

特点:

1、从全局的观点出发,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实现建设项目各要素的配置管理合理。

3、可以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中使用,而且也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和项目不同要素的集成管理中使用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篇3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1.前言

符合建筑物质量性能要求、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实现建筑单位利益最大化是传统建筑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是传统建筑产品的设计核心,要求在确保建筑产品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平衡的前提下,追求建筑产品的高性能比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主动。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建筑产品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以及产品寿命终止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产品资源消耗的浪费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2.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主要有功能适用原则、技术先进原则以及环境协调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2.1功能适用原则

建筑功能适用性原则是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提,建筑功能主要包括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功能、建筑的物理功能、建筑室外环境功能以及建筑艺术效果。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确保建筑功能的多变、灵活以及实用。

2.2技术先进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是面向寿命全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条件,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确保全寿命周期的每一步的安全可靠,在保障建筑产品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保证建筑性能以及各项功能的高效,确保建筑产品确实能够实现绿色效果。

2.3环境协调性原则

环境协调性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环境的协调性主要包括环保、节能、健康以及生态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最优能源消耗原则,在建筑产品设计时要做到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合理控制传统能源的使用,此外,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注重先进技术的使用,以便能够做到保证建筑设计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能源使用情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二、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在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注重提高可再生资源和可替代资源的使用率,最大程度降低不可替代资源的使用率,以切实实现再生资源环境的保护。此外,在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要最大程度的使用可循环资源以及再生资源,尽量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三、环境负荷最小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则意味着减少建筑设计中气体、固体以及剩余废气建筑垃圾的排放,实现最小程度的环境影响,降低环境负荷。四、无损害原则,将使用者和生产者的损害降低到零是全寿命周期建筑的重要目的,在保障生产条件安全、卫生使用环境健康安全的基础之上,确保建材的绿色环保,从而最终实现高品质的建筑室内环境。

2.4经济合理性原则

作为大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合理性原则是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不可忽略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使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以确保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全寿命周期的整体全部费用即为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建筑建设费用、建筑使用维护费用以及建筑垃圾清理费用等三个方面。

3.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設计程序

明确的设计目标、初步设计方案构思、设计备选方案、全寿命周期的评价与改进和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是整个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主要设计程序,各个阶段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在整个反馈系统中可以就整个设计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信息的交流互换。

3.1明确的设计目标

明确的设计目标可以确保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朝绿色化、可持续化以及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在具体的目标设计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建筑设计目标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确定;建筑的相关功能要求和建筑特性要在建筑设计目标中体现出来;建筑设计的方向和目的即为建筑设计的目标。

3.2初步设计方案的构思

在构思初步设计方案时,要根据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目标通过创造性和分析法的思维进行多个方案的构思,创造构思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而此阶段的结果是概念式和草图式的。

3.3设计备选方案

在遵循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具体明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方案以及设备系统和施工方案等,最终设计多个备选方案,以供建筑单位选择。

3.4全寿命周期的评价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分析过程,建筑的设计方案同样也是一个设计优化的过程,因此,要全面仔细的评估建筑方案设计。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出现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影响:影响的分析和清单的分析,具体如下:一、将全寿命周期建筑的各个阶段的各种输入、输出信息详细列出,并且评价因子要依据设计的原则和目前来确定,为有效减少评价中的工作量,在将能耗作为一种评价因子时,要将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小的评价因子尽量精简,评价指标系统的制定要依据全寿命周期的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二、评价指标数据和相关特征的采集,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便能够顺利的转变为模糊的评价向量建立矩阵。三、选用多种判断矩形法和调查方法,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专家调查法和德尔斐法,此外还要在模式的整体上调整,最后全寿命周期性建筑总体情况通过评价模型进行确定,最终得出相应的建筑评价结果。

3.5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评判结果,根据结果反馈对原有方案进行改进或修改,最终优化原有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环境效益方面,减少环境的破坏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的。所以,从时间上,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不但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环境的符合,进而达到绿色建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从空间上,根据建筑物自身周报的环境问题,制定和采取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做到最大程度上改善环境物质交换以及资源能流交换的概念。其次,经济效益方面,项目设计、建造以及使用于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发生的所有费用均为寿命周期成本,所以,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投入所占比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综合平衡投入和投资的关系,从而真正降低寿命周期的成本。

5.结语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促进建筑师能够运用定量化的评断和严密推理,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设计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进而促进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全寿命、全系统的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宏祥.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与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08.21-22

[2]林宇光.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3(03)101-102

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分析 篇4

在船舶的寿命周期内, 船舶不仅消耗能源和经济资源, 而且其建造、使用运行、维修和退役处置等过程中还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1. 建造污染

船舶在建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产生的固体污染物主要有油泥、废砂、漆皮、喷涂产生的油漆、溶剂残渣及废油漆桶、材料切割中产生的废渣及废料等;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有漆喷涂车间的废气、除锈装置的粉尘、中及小型炼钢炉排放的烟尘、自备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废气等;产生的水污染物主要有电镀废水、洗舱油污水。另外, 建造过程的相应人员也会排放相应的生活垃圾和污水。

在船舶建造中, 噪声污染比较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 大都在95~105d B (A) , 有的甚至高达110d B (A) 以上。船舶建造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有船体加工工具, 如电弧气刨设备、风铲及风砂轮等高噪声风动工具产生的噪声污染、敲击船体钢板产生的强噪声污染。另外船舶推进器加工、系舶及航行试验也会产生噪声污染。

2. 使用过程污染

船舶的寿命周期较长, 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较多, 主要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还有船员生活排放的废弃物污染。船舶大气污染又以动力装置排放的NOx、SOx、COx有害气体为主。水污染主要是船舶油污水、压载水及船员排放的生活污水。

3. 维修污染

船舶的维修包括预防性检修、计划修理和临时修理。其中预防性检修包括日检修、周检修、月检修、航行检修和船体检查;计划修理又包括坞修, 小修、中修、大修;临时修理包括日常临时修理、事故修理。在这些不同方式的维修中, 如果按规定操作, 预防性检修和日常临时修理过程基本上不会产生污染, 而计划修理和事故修理则会产生污染。

船舶修理过程中相关人员会排放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修理中会产生油泥、废砂、漆皮、油漆、溶剂残渣及废油漆桶;材料切割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料等。修理过程中用清洗剂清洗船舶缸套、活塞、电机产生的含油废水, 其成分为悬浮物, 其COD (化学需氧量) 值及油类等含量 (浓度) 高, 会造成环境污染;修理过程中使用维修设备工具等也会污染环境。此外, 在船舶坞修过程中, 进港修理船舶的油污水, 船坞上所留下的含油废弃物及油性混合物, 也会造成污染。

4. 退役处置污染

船舶退役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水、大气和固体物污染。导致水污染的主要有废船上的油舱、机舱、油箱、油柜、油管;液压系统中残存的原油、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压载水、舱底水、机舱清洗水、消防废水、电石废水等也会产生水污染。拆船过程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切割废气、电石废气和不规范的拆解作业产生的燃烧废气等。造成拆船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有电石渣、不易降解的废油泥、石棉、剥落的油漆和涂料碎片废渣、多氯联苯、重金属等。

二、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及分解结构

为了保护环境, 控制污染, 世界各国、地区及国际组织都相应规定了污染排放法规、标准及排污收税制度。

船舶寿命周期中产生的污染物, 其最终处理都是以费用来体现的。有些不可回收的且不能直接向环境排放的部分, 如废酸、废碱、废水、废保温材料、含油污水、有机溶剂、残渣等废弃物要经过有资质的废物处理部门的特殊处理。处理这些废弃物须交纳专门的处置费, 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或添置专用设备降低排污。有些污染物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可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 须交纳环境排污费, 如使用阶段的动力排放废气污染等;有些是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超标排放范围内的, 须加倍收取环境排污费用。。污染产生的费用归结起来有水污染费用、大气污染费用、、固体物污染费用和噪声污染费用。

环境污染产生的费用与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其费用的定价指标与环境标准密切相关。对于污染物的排污费用, 世界各国的标准相差甚远, 在此, 参照我国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可估算出相应种类污染物排放所需承担的费用。

费用分解的原则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的分解结构可以按船舶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也可以按最终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分类划分。两种分解结构表达的意思和内容是一样的。

按环境污染物分类划分费用分解结构时, 船舶的污染产物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因此费用的分解也可以从以上四种污染费用开始, 逐级细分至具体的污染费用单元。

按船舶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费用分解结构时, 逐级细分后末端的费用单元均为水污染费用、大气污染费用、固体物污染费用和噪声污染费用。在按阶段划分费用中, 还包含了论证研制阶段的环境污染费用, 它也可具体细化为下一级费用单元, 因此, 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的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环境费用贯穿于船舶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随着环境标准的进一步提高, 环境费用占寿命周期费用的比例会继续加大, 最终导致设备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或选择淘汰。因此, 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分解对于如何控制船舶寿命周期的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三、结束语

为了控制污染, 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益, 必须从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控制污染的产生, 从而降低船舶的寿命周期费用。

首先, 要从技术上提高船舶性能指标, 减少排污。设计人员应站在寿命周期全局的高度, 在设计论证时期就从技术上提高性能指标, 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其次, 加强技术管理。在建造、修理、拆解阶段从技术上加强管理, 从而有效控制排污量。第三, 加强宣传和监督。要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污染意识。

摘要:分析了船舶寿命周期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揭示了环境污染费用的成因, 提出船舶寿命周期环境费用分解结构模型, 为船舶寿命周期费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船舶,寿命周期费用,环境费用,费用分解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家金.船舶操作性有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策[J].天津航海, 2007 (2) .

[2]涂允威, 李传昌.浅议船舶修理中的环境保护[J].武汉造船, 1997 (4) .

产品寿命周期 篇5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科学、合理考虑成本,最终实现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的最优、最小化,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2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设计

2.1变压器的全寿命成本分析

某220kV变电站本期新上1台容量180MVA、三相三绕组、变比为230±8×1.25%/121/11kV、容量比为100/100/50的高阻抗变压器,阻抗电压分别为UK1-2=14%,UK1-3=52%,UK2-3=38%。经过对国内几家大型变压器厂(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厂、江苏华鹏变压器厂等)大量数据调研后,本文提出对两种方案的变压器进行设备选型比较:方案A:现在普遍应用的变压器常规模式,参数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的技术规范书及国内几家大型变压器厂应标的数据选取。方案B:在现在普遍应用的变压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变压器的初始投资,提高了变压器部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损耗。

2.2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分析

2.2.1初始投入成本CI分析方案A的一台变压器本体初始投入成本为800万元,方案B的初始投入成本为883.5万元,2.2.2运行成本CO分析(1)运行损耗费用:变压器的年运行损耗成本主要为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变压器按60%负荷运行,损耗成本中的电价按0.5元/kwh计算,方案A、B的运行损耗成本折现值分别为3476.6万元、3067.0万元。(2)巡视检查费用:220kV变电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每年的巡视费用约5000元,折现后两个方案40年的巡视检查费均为14.2万元。结合以上两项费用,方案A每年的运行成本为123.14万元,方案B每年的运行成本为108.69万元。

2.2.3维护成本CM分析方案A、B的检修成本折现值分别为17.1万元、18.1万元

2.2.4处理成本CD分析据调查,按照运行的年限不同,设备厂家将按不同的残值将设备回收。变压器运行年限为40年时,变压器的净残值率约为20%。方案A、B的可回收费用净现值分别为76.7万元、84.7万元。

2.2.5方案A、B的LCC结果分析及比较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1)主变压器初期投入费用,方案B比方案A高出83.5万元,但正是这部分投入,有针对性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使得后期费用大为减少,全寿命周期内总运行损耗节约资金409.6万元。(2)方案B在变压器部分关键零部件上增加了投资,但是这部分增加的投资在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内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非常小(约为0.25‰),而这部分投资却为变压器日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杜绝了后患,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通过对方案A、B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初次投入时适当的增加投资,改善影响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降低变压器运行损耗,可明显降低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本文中初始投资方案B比方案A多83.5万元,但是从运行的第7年开始,方案B的寿命周期成本就比方案A低。同时,对于变压器关键的一些零部件,虽然使用更好的材料会增加部分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但是增加值非常小,且为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2.3总结分析

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初探 篇6

1 建设全寿命周期变电站的目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总结近些年的建设经验教训, 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建设周期与以往相比大大缩短,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时解决了电力市场需求, 但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可能埋藏着许多隐患。因此, 根据国情和实际生产能力, 在鼓励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 规划和给出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合理工期符合整个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种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来分配费用的决策技术, 全面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有可能影响到行业内的资金流向及行业社会形象, 其意义十分重要, 因此必须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反复权衡, 控制好全寿命周期费用和预期效能, 以达到费用-效能的最优。

2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

本工程为220k V输电线路工程, 许多相应的设计、施工、运行规程规范正在研究编制中, 为避免以往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议新编制的规程、规范, 并咨询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 以保证电力建设与其他行业的协调关系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2.1 安全可靠性

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具体措施是线路强迫停运率, 完成线路可靠性指标的高低, 反映运行维护单位的水平, 同时也是衡量设计水平、施工质量等的主要依据, 因此, 必须采取一切措施, 逐步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水平。

(1) 维护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对线路管理要有较全面的了解防止线路跳闸和减少线路停电的措施等。以努力达到既定的指标为目的, 开展各项生产工作。

(2) 加强生产及管理人员的全方位业务技术培训包括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规范、新材料应用, 更主要的是线路运行环境的分析 (污源变化情况、各种气象条件、鸟类活动规律等) 、检修工艺、作业技能等等, 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3) 严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审图及施工质量关。对于线路的施工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虽然线路施工已基本上实行了项目、材料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等。但线路运行部门对施工质量要加强监督、精益求精, 避免由于施工质量问题给线路运行留下事故。

2.2 可扩展性

结合地方规划, 统筹规划输电线路走廊, 提高线路走廊的利用率, 增大单位面积走廊线路输送容量。结合线路走廊、能耗、负荷增长预测, 合理选择大截面、大容量导线。塔型选用和绝缘配合时, 应根据系统规划, 合理考虑升压的可能。

满足变电站改造和扩建需求:变电站出现方向、间隔排列、总面积布置, 满足工程近期和远期要求, 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交叉跨越, 电气接线形式和配置应避免扩建时大范围停电。

2.3 节约环保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 输电工程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输电工程也受到环保的严厉制约, 输电工程环境成为决定输电线路结构和影响建设费用等的重要因素。

(1) 合理组织, 尽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和缩短占用时间。

(2) 严格按设计的塔基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 多采用原状土开挖基础, 避免大开挖土方的大量运输和回填。

(3) 挂线时用张力机和牵引机紧、放输电线路, 以减少植被的破坏。

(4) 施工时注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立即进行恢复, 并对破坏的部分按国家规定进行补偿;对塔位边坡保护范围不够的回填土做挡土墙, 对自然坡面易风化的做护面, 对土坡和排水不畅的做排水沟, 避免塔位的冲刷和水土流失。

2.4 可实施性

工程设计建设, 全过程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 推广应用标准配送式变电站通用设计, 施工组织措施科学合理, 充分考虑施工工艺、设备材料、施工器具记忆施工现场等要求。

2.5 可回收性, 并成本最优化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充分考虑土地再利用和设备、材料回收, 设备寿命周期结束, 易于回收处理。

统筹兼顾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内功能与费用的平衡, 实现安全可靠、可扩展、节约环保、可实施、可回收与全寿命周期成本协调统一。避免短期行为, 进行多方案比较, 宣传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环保节能的最佳方案,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对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根据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 从工程决策、工程建设过程控制、投资控制、设计、运行维护等几个方面, 分析各个过程对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影响, 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般建议, 一般建议主要如下;

3.1 可研决策阶段

(1) 规划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合理工期以符合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2) 不断完善电力系统内部及与外系统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的兼容性。

3.2 实施 (设计、施工) 阶段

(1) 通过设计招投标活动, 比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最优设计方案。

(2) 掌握的运行线路经验, 听取、收集和归纳合理建议, 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3) 提倡设计为施工服务, 为运行维护服务的理念。

(4)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

(5) 大力推行设计监理制, 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

(6) 施工单位严格依图施工, 并执行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7) 加大现场施工监理的监理力度, 消除施工阶段影响线路可靠运行的隐患。

结语

设计、施工、运行应树立工程建设为全寿命周期管理服务意识, 工程建设不仅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还要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合理安排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个环节的投资, 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一些企业, 如建筑业、制造业也陆续应用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几年在电力行业已有所应用, 为全面国网公司以“三通一标”为基础, 以“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为载体, 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引领的电网建设理念, 成果丰硕。在输电线路工程推行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 对推动标准化建设理念和方法创新, 完善标准化建设内涵, 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网建设,全寿命周期管理,标准化建设,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装置插件全寿命周期管理 篇7

为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管理水平, 公司提出在系统内推进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1]工作。目前, 各单位的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继电保护插件[2]寿命管理方面, 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工作, 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个缺口, 亟需解决。

1 前期调研情况

近年来, 随着电网发展建设快, 资产总量迅速增加, 在目前没有对继电保护插件寿命进行系统分类管理的情况下, 插件寿命到期后无法为检修人员提供及时的反馈, 即成为一个缺陷, 需要临时专项处理, 造成工作零散且效率低等问题。

2 具体实施的内容

2.1 基础数据采集

将所辖各变电站实际的保护装置插件种类和数量与公司台帐系统进行核对, 确定各变电站插件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各个厂家的装置说明书和以往运行经验, 初步确定各种插件的正常使用寿命。

采集的数据包括两种类型:运行的插件信息和库存的插件信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为今后的工作做数据积累, 单个运行插件的信息量需要包括:变电站、设备名称、厂家、保护型号、插件类型、设计寿命等;库存插件的信息应包括厂家、插件型号、插件类型、生产日期、剩余数量等。

2.2 管理软件开发

继电保护装置插件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编制独立的管理软件, 以实现上述的对插件进行管理的各项功能。管理软件采用Visual Studio工具、Win Forms语言[4]进行编写。

2.3 软件功能介绍

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导出备份、修改、插件寿命显示等, 以下分别对主要功能进行介绍。

1) 数据的导入及显示。以导入整个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插件信息为例, 单击工具栏中的导入, 选择所需导入的数据表格即可, 如图1所示;

2) 数据的导出及备份。为了避免任何原因所造成的数据丢失, 软件提供了数据的导出备份功能;同时, 为了使用的便利性, 也提供了不同的数据导出方式, 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插件寿命的预报。软件的核心功能即是实现对即将达到设计寿命的装置插件进行预报, 使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处理准备。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 将插件寿命的高关注度设计为距离插件设计寿命前的30日, 避免由于库存插件不足造成无法更换的现象;

4) 其它功能。为便于软件的管理和使用, 管理员功能等也必不可少, 用以限制不同用户的权限。

3 应用情况分析

3.1 应用案例

以本项目所选取的110k V大黄山变为例:该站距离检修人员工作地点较远, 正常行驶车程需50min, 在天气恶劣或深夜的情况下常有插件累紧急缺陷, 需运行及检修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 然而由于深夜处理缺陷时光线暗等客观原因, 仍有较高的工作危险性。

将本系统应用到110k V大黄山变以后, 检修人员可以根据管理软件所预报的插件剩余寿命情况, 结合每一阶段的检修、巡视计划制定出合理的插件更换计划, 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危险性。

3.2 效果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的基本功能均可以实现, 能够正确预报出高关注度的保护装置插件, 根据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可得出不同厂家同一类型插件寿命情况的基本数据。如图2所示。

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功能需要改善, 如对各个厂家插件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决策出不同插件最佳的寿命等, 这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为检修人员提供寿命周期分布信息参考,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论

使用本文所编写的软件可以实现对种类繁杂的继电保护装置插件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 且操作简单, 使用安全可靠。软件具有独立应用性、可操作性, 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帅军庆.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4.

[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编著.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3]RCS-9000分散式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说明书[Z].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2002, 8.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 篇8

1 探寻变电站设备“短板”

1.1 变压器问题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变压器大修情况, 发现密封胶垫、风扇电机、附件铁件存在问题累计频率占79.2%, 壳体、铁芯、绕组、分接开关及套管基本无异常。通过对公司所属32台220kV变压器缺陷的统计分析, 变压器渗漏油、风扇电机故障、附件铁件锈蚀占总缺陷的90%。

变压器渗漏油部位主要集中在阀门、法兰、散热器等处, 主要原因是密封不良。一是部分密封胶垫耐变压器油性能较差, 经变压器油浸泡后性能发生变化, 导致密封不良渗透油;二是安装工艺不规范造成密封胶垫压紧时受损, 固定螺丝紧固不均匀造成密封胶垫受力不均, 导致密封不良渗漏油。风扇电机故障主要为绕组绝缘性能、轴承材质较差, 造成绕组绝缘短路、轴承钢珠严重磨损轴承偏心造成卡涩。从大修情况及缺陷统计分析, 渗漏油、风扇电机故障、附件铁件锈蚀是影响变压器寿命, 增加运维成本的主要因素。

1.2 组合电器问题统计分析

烟台供电公司运行的组合电器共162个间隔, 通过对组合电器缺陷统计分析, 组合电器漏气、位置指示灯失灵、铁件锈蚀占总缺陷的90%。

漏气部位集中在接地端子、管路接头、法兰连接处, 主要由于法兰结合面防水胶注入时, 未按工艺要求进行, 有的防水胶在上部往下注入, 有的没有注入或只注入一半, 雨水涌入腐蚀密封面引起密封不良导致气体泄漏。铁件基层处理不彻底、防腐工艺落后、使用螺丝为普通螺丝, 导致部件锈蚀严重。设备厂家配备的位置指示灯性能较差, 持续运行易烧坏, 造成指示失灵。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组合电器内部电气元件无异常, 主要问题为结合面漏气、位置指示灯失灵, 部件锈蚀。

1.3 保护设备问题统计分析

烟台供电公司运行的保护设备有1700套, 全部为微机保护, 通过对烟台电网1993年以来发现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电源板与液晶显示板异常占到总缺陷的85%。如图1

电源板异常是由于内部的电容寿命较短而造成的, 因一般品牌的电解电容容量小易引起发热, 影响电容寿命。影响液晶显示板最主要部件是背光源, 常规使用寿命一般为3至4年。

2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1 变压器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2.1.1 密封胶垫

常规密封胶垫使用的胶料性能指标较低, 存在气泡、杂质、胶瘤、耐变压器油性能差等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缺陷, 一般可使用6至10年。优质密封胶垫性能指标较高, 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缺陷较少, 可使用20年以上。采用丙烯酸酯橡胶取代丁晴橡胶, 各种性能指标显著提高。制造厂需提交该批次密封胶垫例行试验报告、形式试验报告及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特殊试验报告。安装时所有螺栓均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其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2.1.2 散热器

常规散热器基层不进行镀锌处理, 直接进行油漆防腐, 一般5年左右需防腐一次, 一般可使用20年左右。优质散热器基层进行镀锌处理, 可使用40年以上。散热片在安装前, 应全部进行1小时、压力60kPa的干燥气体压力密封试验, 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主变注油完成后, 需进行24至28小时、60kPa整体压力密封试验。

2.1.3 变压器安装

变压器的安装应在干燥、晴朗、无风沙的天气进行, 由厂家指导安装改为厂家主导安装。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安装工艺标准。

2.1.4 风扇电机等附件

根据运行经验, 选用绕组绝缘性能高、材质性能指标高、运行周期长的高性能风扇电机。

2.1.5 附件铁件

附件铁件采用抗腐蚀性能指标较高的材质, 并适当增加壁厚。针对烟台地区潮湿、盐雾大等气候特点, 防腐采用耐腐蚀能力强的氟碳漆, 并进行附着力及酸雾试验。

2.2 组合电器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2.2.1 密封圈

常规密封圈使用的胶料性能指标较低, 一般可使用15至20年。优质密封圈性能指标指标较高, 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缺陷较少, 可使用40年以上。制造厂需提交该批次密裂封圈例行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及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特殊试验报告。安装时所用螺栓均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其力矩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2.2.2 法兰结合面注胶

厂内及现场法兰结合面注胶必须从结合面下端孔注入、从上端孔溢出, 确保结合面注胶充分, 防止潮气及水分渗入。

2.2.3 部件铁件

组合电器密封筒采用铝或铝合金材料, 连接螺丝采用热浸锌螺丝。针对烟台地区潮湿、盐雾大等气候特点, 防腐采用耐腐蚀能力强的氟碳漆, 并进行附着力及酸雾试验。

2.3 保护设备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2.3.1 电源板

电源板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电源板内部的电容寿命, 而电容的寿命取决于本身的质量和容量, 为此选用国际品牌的长寿命电解电容, 并增大电容量, 在105摄氏度下测试的寿命最小是5000小时, 从而保证在65摄氏度情况下可以运行90000小时, 换算成年为10年 (按照电解电容每降低10度, 寿命提高一倍的理论) 。同时采用新的电源拓扑、低功耗元器件, 提高电源板的效率, 由原来的70%提高到80%, 降低功耗, 可以降低整机温度;温度降低后, 就可以延长电解电容的寿命, 优化电解电容的寿命瓶颈问题。

2.3.2 液晶显示板

选用国内知名“液晶显示模块”供应商的液晶模块优质材料, 采用COG工艺, 使用寿命达到10年。使用背光源时采用“屏保”方式, 即平时关闭背光源, 操作时再打开, 可有效延长“液晶显示模块”的使用寿命。针对一些关键连接点, 选用质量上乘的“液晶显示模块”连接件, 降低该组件引起的显示不正常现象;液晶模块受温湿度影响较大, 通过控制小室运行环境, 可以提高有效液晶的运行寿命;保证温度控制在20至25度左右, 湿度在45至55%RH相对湿度范围内, 能有效地提高液晶的运行寿命。

3 强化监造管理, 确保建设质量

补充完善招标文件, 增加了LCC条款, 对存在问题的部件, 明确使用寿命, 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依据监造细则, 严把采购入口关、过程见证关、成品验收关, 将监造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成品质量。建设过程中, 强化全过程质量精益化管理, 加强“标准化工艺”建设, 实现工厂化、无尘化施工, 打造精品工程, 将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转化为成品, 确保设备使用寿命达到预期目标。

设备安装时, 将安装现场全部封闭, 设置除尘室做为第一道防尘体系, 安装人员通过专门通道, 进行除尘处理后进行现场, 真正意义上实现工厂化施工。在防尘室内设置第二道防尘体系, 利用组合式可移动防尘棚进行设备对接, 实现无尘化施工。对安装区内尘埃、温度、湿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控制室内环境变化, 降低因环境变化对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安装完成后, 加强成品保护意识, 施工区域铺设防尘地毯防止二次污染, 最终目标将安装过程对设备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 取得的效果对比

4.1 人力、物力投入对比

220kV沐山变电站投运两年来, 在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了运行巡视周期和设备检修周期。沐山站的运维管理工作简约、高效、体现了维护量少、成本低的优点, 在两年来的运行中与其它同规模、设备同为国产的220kV变电站相比较, 平均运行巡视节约人力成本65.8人·天/年, 检修维护节约70.3人·天/年, 预期经济寿命变电一次设备40年, 保护设备20年。如表1、图3。

4.2 成本投入对比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建设的沐山站, 全寿命周期内总投资额为15580万元, 其中变电站初始投资为11353万元, 占变电站40年LCC成本的73%, 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总计4237万元, 占变电站40年LCC成本的27%。

常规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总投资额为17782万元, 其中变电站初始投资为11203万元, 占变电站40年LCC成本的63%, 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总计6579万元, 占变电站40年LCC成本的37%。

220kV沐山站投运两年来, 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沐山站工程的建成投运, 只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工程建设阶段的体现, 在今后的运维管理工作中, 还将继续秉承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 加强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 积累经验, 提炼出一套科学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变电站运维经验。对变电站设备的全寿命的管理和应用, 将整体提升我国电网智能装备管理技术水平, 满足实现智能电网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友好互动、透明开放的发展要求。

摘要:通过对变电站设备检修数据、运行缺陷统计的分析, 归纳出设备寿命周期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施工方案, 提炼出一套科学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变电站运维经验, 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管理,变电站设备,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帅军庆.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4) .

生产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篇9

电力企业是单一原材料单一产品的资产密集型企业, 50~80%的固定资产为电力设备, 资产的折旧、设备运行维护维修费用成为电力企业主要的成本支出。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企业的重中之重。随着电网快速发展, 传统资产管理方式设备寿命短、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逐渐显现, 以往职能的资产分段管理模式, 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难以统一到一个总体目标上, 彼此缺乏沟通协调, 欠缺对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实现资产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 既是公司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也是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基础。电网企业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处理好安全、效能和周期成本三者的关系, 在设备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时就充分考虑可靠性因素, 将故障成本作为一种惩罚性成本折算进全寿命周期成本, 全面分析可靠性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 从源头上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 从而提升输变电设备、配网设备资产的质量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 寻找一次投入与运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改变割裂二者关系、片面追求一次投资最低的做法, 可有效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衔接。它是优化电网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

2 朝阳供电公司在生产管理、运行管理采取积极措施, 发挥设备生命周期的最大服役潜力

2.1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提前预测控制事前成本、做好事中成本控制、总结所用资金效率及得失

我们如同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一样, 充分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一方面, 设电网备的生产运行阶段要求在资产形成前期决策过程中必须得到充分考虑, 如此可以大大降低规划、设计、招投标和建设等前期阶段造成资产健康隐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在资产运行过程中, 基于全寿命管理理念采用的各种管理方法, 有助于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每年我们资金投入前, 生产改造规划立项阶段, 充分考虑项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将发现的问题考虑清楚、认真分析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 制定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上刀刃上。在设备选型方面我们依据北京市电力公司的技术条件, 将一次投入与运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充分结合, 考虑性价比最优。例如在北京市区110千伏电压等级31.5MVA容量变压器, 必须充分考虑其运行环境的特殊要求。我们招标的技术条件中, 阻抗电压要求高-低为17.5%;噪音水平60dB (A) /0.3m。如此以来就要求厂家核心材料必须采用优质材料, 铁芯必须是优质硅钢片, 为了达到较高的磁密度, 铁心制作方面必须是高规格, 变压器铁芯大决定了磁密度指标优良同时耗材也相应增加;变压器的线圈用材料因此也增大, 如此相比, 在北京远郊山区噪音水平要求低的变电站, 变压器成本能提高将近1/3左右甚至更多。满足技术指标最终导致成本增加是必要的。优质设备故障率低, 检修维护运行成本费用少,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长。又例如, 我们深入贯彻“主网稳定, 配网可靠”的思路, 在厂站布局设计方面积极推行典型设计, 配网管理中积极推行“五统一”, 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难度, 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在资金批复后, 在电网运行方面中, 我们科学调度,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对电网认真梳理、编制朝阳电网的运行方式分析报告, 充分保证客户的电能质量;在生产和运行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事中成本控制。每年在大型技改、专项工程后认真核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为下一年度电网生产改造建设提供依据。

2.2 生产和运行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朝阳供电公司加强设备防雷、防污闪、防鸟害、以及业扩工程接入电网设备的技术监督,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成立生产指挥中心健全公司应急管理体系。2009年初强势启动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网故障率工作, 目前完成了变电处和三个供电所的整合工作。开展了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制 (修) 订、制订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典型工作票、典型操作票, 深入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 积极推进状态检修和带电作业, 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比武考试。年初修订可靠性和无功电压管理制度规定、认真梳理完善GIS、PMS可靠性等数据库等设备基础数据和台帐, 科学运用管理手段指导基层工作, 加强考核和奖励力度, 形成激励机制, 同时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2.3 降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总体成本实例分析

首先从主网入手, 以变压器、开关柜为代表其LCC成本构成和特点如下:

以变压器为例:借鉴大北窑变电站3台主变情况, 目前的运行年限是20年, 延长5年两次测算就LCC、EUAC查变压器故障掉闸、检修、试验情况, 每年该站变压器都正常运行, 可以认为无故障成本, 按照规程进行预试, 检测成绩合格。

大北窑德国制造31500KVA有载调压变压器3台目前运行良好, 根据20年记录, 变压器运行未发现异常。按照20年折旧报废假设, 今年正好应更换。如果继续运行10年, 目前同类型中国国内一线厂家最贵的价格应在650万人民币左右。节省了设备购置费650*3=1950万资金。

按照33%的设备购置费考虑, 工程费用至少为640万, 根据2003年前生产的变压器残值已经达到原值100%, 报废成本、残值收回资金应在至少等于主变原值价值 (不考虑进口关税等因素, 当时该站设备为国贸投资移交北京供电局运行管理) , 并且测算再运行所创造的价值 (负荷-电量-电费) 。

3 台变压器110KV侧电流按照50%测算1 6 5 A*50%=83A

有功电量:83A*110KV*1.732*24 (小时) *365 (天) *10 (年) =13852 32816 KWH

假设每度电单价0.5元, 电费收益为692616408元, 至少收益将近7亿人民币电费

假设新换变压器10年折旧的费用975万

折旧计算单台:650万* (1-5%*10) =325万, 3台折旧975万

假设将运行年限由20年增加到30年, 至少节省资金为: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研讨与应用 篇10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是针对目前在役桥梁性能日益退化加重, 寿命周期维护成本过高而提出的1种全新的理念,旨在使桥梁在寿命周期内性能达到最优。桥梁生命周期可概分为规划、设计、施工、维护、拆除重建等5个阶段。目前国内关于桥梁规划、设计阶段大多仅以施工成本或施工工期为最佳方案选择为参考,未能将规划设计考虑重点延伸至维护成本及使用年限。

发达国家中,桥梁日益老化,伴随而来的是庞大的维护修理成本,由于维护经费拮据,桥梁生命周期成本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桥梁建设的重大课题。各国政府近年来将基础建设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计划之一,而面对逐年增加的维修经费,日益吃紧的政府预算无疑是沉重负担,因此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法之应用逐渐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全寿命成本分析法” (life-cycle cost analysis,LCCA)[1]。

1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阶段分析

在进行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时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1 建立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

在LCCA分析开始,各方案的组成部分需要详细表述并且定义项目分析年限。初始的建设成本与后期的1次主要修复工作只是全寿命成本的初始部分,定期维修以及随后的为保持桥梁拥有可靠性能的修复维护工作都需要详细表述。因为不同的项目全寿命成本方案会需要不同的维护与修复措施。通常需要基于过去的作业记录,研究或者机构政策等来定义维护与修复内容。应该注意的是在决定分析年限时,分析年限应该足够长以保证所有的替代方案都可以包含1次最主要的修复工作。

1.2 拟定各项工作时间

在桥梁全寿命周期项目决策中,往往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规划作业阶段,设计施工阶段,营运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回收阶段。因此在这个步骤需设定分析时所需之参数,包含分析年限、折现率等。在规划作业阶段中,先期规划与综合规划发生的成本可以由经验与历史资料预估。在设计施工阶段,设计作业、用地拆迁、工程建造等成本以及在最后的拆除回收阶段所产生的拆除回收成本都为1次成本,可以由经验与历史资料预估。但是在营运维护阶段所产生的固定营运成本与定期维护成本是固定定期成本,还有劣化维护与灾害损坏成本是不确定的,因此这里需要每个方案都计划未来养护与维修大概的时间表,如常规维护,不定期维护等。

1.3 分析计算项目中各个成本

主要分析桥梁寿命周期成本的基本构成,其主要由“机构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两部分组成。“机构”一般指桥梁的建设者和拥有者, 政府实体是典型的“机构”。 “机构成本”指桥梁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等成本的总和。“机构成本”包括以下内容:①桥梁项目的初始投资,如规划、设计等相关成本;②桥梁的施工和建设成本;③桥梁的常规维护与修复费用;④桥梁构件更换成本; ⑤桥梁剩余价值。

当评估的项目方案拥有不同的设计年限时剩余价值的计算就非常重要。例如:1个设计年限为40 a的钢桥与1个设计年限为60 a的混凝土桥,在1个分析时限为50 a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中钢桥会被更换1次,当然产生了更换成本,混凝土桥未更换。于是可以按照如下计算桥梁的剩余价值:

混凝土桥剩余价值=初始成本×(混凝土桥年龄/混凝土桥年限-1)

钢桥剩余价值= 初始成本×(钢桥年龄/钢桥年限-1)

结果混凝土桥的剩余价值为初始成本的1/6,因为钢桥在其40 a被更换1次,钢桥的剩余价值为初始成本的3/4。

“使用者”是1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使用桥梁的车辆, 以及附近区域可能依靠桥梁进出的商业和居民。“使用者成本”一般是由于桥梁的功能缺陷所引起的额外费用, 这些功能缺陷将可能导致车辆绕行, 时间延误和浪费, 事故率提高, 从而引起车辆的运营费用提高。

此外也可以考虑第三方成本,包括在桥梁的建设,维护与废弃处理阶段时造成周围商业活动的盈利损失;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噪音问题,河流污染问题与环境破坏及对航道运行等问题都需要考虑。

1.4 计算全寿命周期成本

桥梁生命周期成本模式为:

LCC=DC+CC+ΜC+RC+UC+RC

式中:LCC为生命周期成本;DC为设计成本:CC为施工成本;MC为维护管理成本;RC为修复成本;UC为使用者成本;RC为剩余值。

折合现值为:

ΡV=ACt×1(1+r)t

式中:PV为现值;AC为一段时期产生的成本;r是实际利率。

若按照每年定额计算:

ΡV=AC0×(1+r)t-1r×(1+r)t

式中:AC0为一段时期每次固定成本。

在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时往往需要涉及国家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若计算分析采用错误数据,会导致在长达数10 a桥梁服役年限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去甚远。根据经济学费雪效应

(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通货膨胀率结果很小忽略若不计则化简为[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1.5 分析结果并得出最佳结论

分析计算结果可以通过2种方式,确定性分析与概率性分析,不同的分析方法,会在各竞争方案中产生不同的成本总价格。确定性分析产生1个单一的现值价格,而概率分析产生的是1组现值的概率分布。

同样分析的过程也不相同。确定性分析是最常用的基本分析,直接用来对比不同方案之间机构与用户产生的成本。但是确定性分析在分析成本时并不导入因素的不确定性,原因是确定性分析经常应用因素敏感度分析,直接或间接都会产生成本不确定性,在确定敏感度分析中将帮助方案决定所有输入价值中最大可能发生的因素。因此,在这种分析下,往往最低的全寿命成本价格就是最优选择方案。

概率性分析将会估算出1组现值结果与这些现值发生的可能性,这些结果为决策者将提供十分重要的统计资料。在概率性分析全寿命成本时,如确定性分析一样可以在计算分析过程中导入因素敏感度分析就可以明确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哪些是最能影响全寿命成本结果的。在概率性分析全寿命成本中决策者必须制定其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如果接受的风险程度很小,那则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全寿命成本现值高但是风险小的选择。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结果,我们就可以直接评价各个可供选择的全寿命成本方案[3]。

2 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与控制系统研讨对比

近年来世界新建桥梁及桥梁管理维护上,已开始导入生命周期成本概念以降低整体成本及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并开发出相关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功能的软件,如美国开发的BridgeLCC与之BLCCA、丹麦的DANBRO、日本开发的J-BMS等,协助工程师于按照桥梁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化进行方案评选。

桥梁管理系统最早出现于美国, 经过多年发展, 现已具有桥梁性能评价、需求预测、优化排序的智能化功能。我国桥梁管理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和广东省公路研究所等单位率先开展了研究和开发工作, 台湾省公路局开发了桥梁管理系统。同济大学桥梁研究所也进行了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他们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在充分考虑我国桥梁的实际状况,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桥梁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①自动产生各种桥梁管理的相关检测表; ②系统化、规范化收集桥梁信息; ③分析桥梁检测结果, 作出维修、养护建议; ④提供详细的各类桥梁缺陷的维修方法; ⑤帮助选择重车过桥的路线; ⑥完成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4]。

下面以BridgeLCC为代表,对生命成本评估功能软件进行分析。BridgeLCC由美国NIST研发的一套视窗环境下软件系统,针对在桥梁初步设计阶段中需要对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工程师与设计者。BridgeLCC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是以ASTM规范为基础,而桥梁成本分类则以NIST发展成本架构为依据,将成本支付者分为政府成本、使用人成本及第3人成本,可确保计算结果能符合实际之需求,以辅助工程师完成桥梁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工作。

BridgeLCC系统可以分析以下全寿命周期成本中重要因素:

1) 可供选择的结构设计方案、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步骤程序。

2) 可供选择的交通引导策略。

3) 可供选择的用于增强混凝土强度与耐久度的材料配合比。

4) 可供选择的维护与修复方案。

5) 任何影响桥梁生命周期内成本变化的决策。

利用BridgeLCC分析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选择确定性分析或者概率性分析的模式需要对应选择软件中对应的基本分析模式与高级分析模式。基本分析模式在计算分析中需要确定性的信息数据例如项目周期年限,施工建设与维护修复等工作具体的成本。如在1个项目中,设计者假设桥梁上部结构需要每隔15 a进行1次维护并且每次维护成本是150 000美元,则软件分析为在寿命周期内桥梁上部结构维护时间为15、30、45、60 a维修,并且每次成本为150 000美元。

确定性分析是在具体每次维护时间与成本都十分确定的情况下采用的分析方式,相对比较方便简单。然而在现实中桥梁维护时间与成本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发生变化,并且可能变化的幅度较大,这样就对我们分析全寿命周期造成了困难和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时常选用高级模式即概率性分析模式。如上例,桥梁上部结构维护成本预测往往是建立在独特的项目环境以及根据预测人员的经验,很难精确。项目时间和成本的不确定性同样也造成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BridgeLCC软件中的蒙特卡罗模拟模块估计不确定性,并得出由不确定因素输入产生的1个周期成本概率分布结果,软件还可得到图表用以辅助决策分析。除进行不确定分析外,软件还可进行敏感度分析,即对任何可能造成周期寿命成本变化的因素,分析其变化可能造成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例如可以分析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周期成本的直接影响[5]。

一些国家开发的相关生命周期成本评估软件与BridgeLCC进行部分性能对比如表1所列:

3 结束语

桥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是不确定性的,因为生命周期成本参考范围包含未来成本的预测,在如此长时间下必然有许多不确定是难以掌握的,特别需要加强桥梁服役过程中的劣化机理的研究与桥梁劣化主要因素及维护方案的研究,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研究与桥梁使用年限的预测,这些都造成了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6]。

由于生命周期成本观念的导入,使设计者必须在设计流程中去思考如何才能掌握桥梁长期性能表现,进而使桥梁之生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低。并且使得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桥梁设计的耐久性能,必须改进施工技术水平与更加科学严谨的施工计划,可以降低施工中的不确定性。业主则可以更加掌握桥梁的长期性能表现以及桥梁的劣化现象,制定更确切的维护策略。

摘要:总结与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国目前所开发的应用于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与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各系统的特点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结果表明全寿命成本的经济性因素十分重要,需要得出确定性与概率性两种结论方案,从而证明了桥梁周期本系统的实用性。

关键词: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软件,耐久性

参考文献

[1]Frangopol D M,Lin K Y.life-cycle cost design ofdeteriorating structures[J].Journal of StructuralEngineering,1997,36(10):1 390-1 401

[2]Cady P D.Inflation and highway economics analysi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1983,109(5):631-639

[3]Frangopol D M.life-cycle cost analysis for bridge[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9,66(6):210-236

[4]刘健,贾丽君,朱俊毅,等.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交通与计算机,2001,19(5):32-34

[5]Ehlen,M.A.BridgeLCC 2.0 Users Manual,life-cy-cle Costing Software for Preliminary Bridge Design[R].Gaithersburg,Maryland USA NIST,2002

上一篇:组织价值论文下一篇:票据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