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24-09-10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精选12篇)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1

摘要:现阶段, 由于国内报废汽车数量相对较少, 从事废旧汽车回收的企业分散, 加之体制分割, 现有企业活力不足, 产业远没有成熟。但是随着今后汽车生产量和社会保有量的激增, 该产业必然会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设计、制造、包装、储运、使用与维修, 直至回收处理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原料产品, 展示设计、运输、制造以及储存、产品操作、恢复处理以及修复, 进行整个过程的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采掘阶段考虑原材料和资源, 及原材料生产环境对其的影响;在设计阶段, 考虑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可维护行、可靠性、环境安全、再制造、回收成本、进度和其他方面, 科学决策;实施一个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使用阶段, 在正确使用产品的同时, 充分发挥修复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故障的特点, 不断改进和提高维修保障系统的性能, 保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和寿命的产品;在恢复阶段, 当时, 退役报废产品得到最大程度的再制造,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控制管理, 全系列产品, 对传统的“前伸”和“后延”管理的实现, 确保形成和发挥产品的使用性能, 满足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友好性, 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产品, 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是一个针对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价值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原料清洗准备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阶段, 清洁产品清洁循环阶段, 使用阶段是干净的, 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阶段。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 系统不断地吸收外界能量和资源及所有种类的废物排放。LCED是并行设计, 使用技术、环境与经济等影响因素,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考虑因素内, 使产品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对制造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汽车全生命周期工程

设计、销售、制造、使用贯穿维修汽车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 备件、废料回收、, 二手车交易、拆除旧材料的循环回路, 这些链接是一个“线性链”, 但复合材料由多个环的半开放体系。整个社会经济的汽车系统, 存在一个大循环和两个小循环。大循环是指循环回路的制造-销售-使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料-制造厂商。小循环是零配件供应、保养维护→汽车运行→旧车报废、拆解→零配件供应。

现阶段, 由于报废汽车的数量相对较少, 分散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再加上系统分区, 现有企业缺乏活力, 该行业还不成熟。但随着未来汽车生产和库存的上升, 该行业将迅速发展。废旧汽车回收的项目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回收, 涉及整个汽车行业, 因此, 系统必须进行整个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 汽车循环经济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子系统, 即, 汽车设计、子系统的制造和销售汽车、旧的系统维护和交易,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 利用再生和梯级利用部分子系统, 车辆和物资回收利用处理系统。

2.1 新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子系统

我们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为了有效地回收报废汽车, 根据处理要求, 在汽车设计之初, 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最高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制造的社会功能的追求,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 早期的产品设计决定了生命周期成本的70%至80%的产品生命周期。因此, 在新车设计和制造时, 车用材料、结构和制造汽车的工艺, 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所谓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概念, 这是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旧车的维护与交易子系统

汽车的保养与维护的功能是确保道路车辆的性能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系统关键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严格的车辆安全系统上, 确保维修备件的质量可靠。为了确保检测的公正、检测准确, 应该由中立的专业部门操作, 和适当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手车交易子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二手车交易秩序的顺利进行, 应首先确保汽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确保二手车来源的合法性。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情况的前提下, 为满足上述要求, 二手车的交易可以防止销赃, 且能方便快捷的进行交易, 汽车维修和二手车交易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二手车回收的重要途径。

2.3 报废车的回收和拆解子系统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的任务是方便快速, 成本低地报废, 回收拆解汽车。为了建立现代大型汽车生产的汽车回收拆解系统, 应该从易于管理和方便高效的加工角度, 以解决现有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问题。任务之一是建立可回收的零部件加工、市场营销体系, 扩大普通的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报废汽车的购买价格, 让利于报废车主。当前的任务二是遏制违法拆的车辆。在把握行业的规范化操作的同时, 根据目前国内废旧汽车数量不大, 拆解、回收产业更具特色的手工操作, 初投资小, 税收政策和其他手段, 有计划地支持一批骨干企业, 建立汽车回收可持续发展协调处理系统。

2.4 回收配件的再生和梯级利用子系统

梯级利用再生部分是拆解业重要的利润来源。梯级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等级高的车辆向等级低的车辆流动;二是从高消费水平用户或低消费水平地区用户流动。负责保证再生利用件的质量, 确保零件回收,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从零件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出发, 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 是建立基本成分的再生系统的有效性。这可以被认为是回收的部分, 按照下列条件分类:非可再生部分, 部分直接再生有条件的地方 (包括一些品种可以回收, 翻新的等级等) 。

如果上面的方法是可行的, 如何解决检测设备、技术等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成为实施的重点。

2.5 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废旧汽车不能直接、方便利用的材料, 包括钢铁、轮胎、玻璃、有色金属及其他橡胶产品和塑料, 海绵和其他有机材料, 我们还必须考虑回收利用的特殊问题, 建立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全丽, 尹术飞, 王俊华.我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污染物控制[J].汽车工业研究, 2002 (2) .

[2]李霞.生态设计: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6) .

[3]伍昌鸿, 马晓茜, 陈勇, 赵增立, 李海滨.汽车制造、使用及回收的生命周期分析[J].汽车工程, 2006 (2) .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2

概述:

案例:

Jim是A出版社的新上任的营销总监,这段时间他一直为新图书上市的事情烦恼不已。最近推出的几款书,都是在市场上只火了一下子,就很快被读者冷落。它们的生命都很短暂,为什么呢?

Jim提到了其实是关于产品的什么问题呢?

按Ctrl点击该处,返回首页

PLC简介:

产品生命周期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ond Vernon)首次提出的,后来,英国的戈拍兹等人,用数学的方法或类比的方法,把研究产品生命周期与研究生物老化现象的规律结合起来。从定量研究上形成了描述产品市场销售规律与竞争力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并在市场营销策略选择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个阶段的案例结合:

四个阶段说明: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在市场上要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按Ctrl点击该处,返回首页

1、引入期:是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在该阶段中,产品生产批量小,

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

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成熟期:是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

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

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

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按Ctrl点击该处,返回首页

案例结合:

刚才Jim谈到了他的图书产品的问题,我们下面就结合图书产品来讲解一下生命周期模型。图书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图书的市场寿命或经济寿命,即图书产品从进入市场到最后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3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 成长期分析; 营销策略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的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j简称“PLC”)是指产品从试制成功投放市场开始,直到最后被市场淘汰为止的全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可见,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开发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开发期新产品的开发始于构思。在开发阶段,销售为零,利润为负值。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药品,大多数有较长的开发期。

导入期的特征是:新产品刚上市,知名度低,销售增长缓慢;由于市场费用高,几乎没有收益,甚至亏损,竞争者很少。独家保护品种甚至无竞争对手。

成长期中新产品经介绍上市销售,通过企业促销努力逐渐被市场接受,进入产品销售成长期。这时销售增长迅速,利润显著增加,后期竞争者陆续出现。

成熟期是产品大量投产和销售的相对稳定时期,销售和利润的增长达到顶峰后速度减缓,并开始有下降的趋势,同行竞争激烈。

衰退期的特征是销售急剧下降,利润几乎为零,最后因无利可图而退出市场。

二、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的市场分析[HTSS]

据有关资料显示,30岁以后的人群中,超过80%的人都有风湿骨病病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会逐渐增加,有人曾统计,腰腿病患者在40~49岁这一年龄组中的患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常见病种有颈、腰椎病、骨刺、关节炎、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痛风乃至缺钙等。按病种统计,年轻者急性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多见;老年者主要患骨关节炎;中年人则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劳损及肌筋膜炎患者居多。

最近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风湿病患者约有4亿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个疾病族群。在中国,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发病率高达20%。换句话说,在中国,有2亿多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有8000万重症患者。这当中,50岁以上人群约50%患有风湿病,在我国潮湿地区的发病率则高达40%。调查显示,2000年至今,风湿病患者每年的用药总金额都超过了200亿元。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风湿病用药市场存在三大特点:首先,从2004年起,这个容量超过200亿元的专科用药大市场随着众多企业和产品的进入开始逐步升温,市场争夺日益激烈。其次是从用药类别而言,整个市场特点日益明显,二甲以上主流医院大部分以化学药为主,而且大部分为消炎镇痛药。全国重点地区典型医院用药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风湿病用药总金额接近13亿元。最后是中成药产品近几年向这个市场发起猛烈攻击。以风湿骨病市场为例,中药的比重占到了风湿骨病市场药品总额的78%。

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就药物特性而言,市场上的治疗药物多种多样,但大都只能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的发展,而不能完全控制病势,不能从发病的根本上治疗。而且大都不是药准字号产品,没有一个真正强效、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强势推出。风湿骨病市场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掌控市场脉动的“巨无霸”产品。

市场专业人士表示,目前风湿病用药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专科药市场正在悄然升温,此前由化学类消炎镇痛药把持的局面很可能随着一些新兴企业的进入而改变。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中的应用分析

开发期。医院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传统方法。具有独有的治疗风湿病祖传秘方,这为以后打开治疗风湿病市场奠定了基础。

导入期。由著名风湿病专家镇海馀先生创办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医院正式面向市场为广大患者解决病痛,建立为一所极具中医特色的专科医院暨鄂南风湿病研究中心。

成长期。三十多年来,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即医院运用镇老先生祖传秘方“马钱子散”治疗风湿病。一百多年来经五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将秘方“马钱子散”灵机化裁,研制出治疗风湿、类风湿及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腰椎肥大、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股骨头无菌坏死、痿软瘫痪症、中风后遗症等二十多种疑难杂症的“镇海馀风湿丸”、“镇氏风湿痹痛丸”、“镇氏类风湿1号、2号、3号、4号”、“松龄春”保健酒等系列药品,应用于临床,效如桴豉、屡起沉疴,使许多瘫痪病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据统计,目前累计治愈各类风湿病人150余万人次,有效率达98%以上。前来就诊者遍及全国各地,并赢得了美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的青睐。

发展到目前有相当规模的门诊部100张病床的住院部及设备先进的制剂室;拥有原装进口东芝Asteion Supe 4型多层螺旋CT飞利浦ENVISOR超凡彩超.500MA电子遥控X光机.柯达850型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MININEPH特种蛋白分析仪等先进的专科设备。

成熟期与衰退期。目前中国医药行业体制建设还不够健全,还需要继续发展。麻塘风湿病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医院仍处于成长期。目前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一般很少出现衰退期,如医院特色就是马钱子治疗风湿病,此外医药产品丰富,但医院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

通过对麻塘风湿病医院的了解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麻塘风湿病医院具有自己的中医传统祖传秘方的特色,这构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次,通过市场分析可知道风湿病的广大患者来自农村,农村大多能接受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法;最后,医院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还在不断发展。

四、重点分析成长期的特点与麻塘医院营销策略

成长期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时期,此时产品已为市场所接受,销售进入了向纵深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消费者对新产品已熟悉,销售增长很快;建立了比较理想的分销渠道;大规模的生产与丰厚的利润,吸引大批竞争者加入,市场竞争加剧;单位成本下降,利润迅速增长,逐步达到最高峰。

这一阶段麻塘医院营销对策的核心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成长阶段,应采取下述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其他市场信息,开发出新疗法、新剂型、新品种、新包装,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品牌策略。品牌宣传的重点由导入期的树立产品的知名度逐渐转向成长期的以树立产品形象为主。

渠道策略。巩固原有渠道,开辟新渠道,以扩展医院产品的销售面,不断增加销售量。

价格策略。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营销战略的要求,对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争取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成长期是医院发展的黄金阶段,营销策略总的应突出一个“好”字,即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品牌宣传,力争创名牌,树立良好的产品声誉和医院信誉。

通过对麻塘风湿病医院的营销对策分析,医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尤其,在制定产品策略和品牌策略方面,医院要注重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及要走产品的“对外开放”策略(与西药可取的部分相结合即中西结合疗效好),因为产品才是医院得以发展的根本基础;在产品的基础打牢之后,实施品牌策略不断扩大医院的品牌知名度,以扩大医院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国忠,李亦兵,吴幼萍.医药市场营销学[M].军事医药科学出版社.1995

[3]菲利普•科特勒[美],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4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纲要指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当前,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球面对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资源的约束决定了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

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提出源自于美国设备维修费的调查。1950年,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五年间用于维修的维持费达到了设置费的10倍以上。1960年,美国国防部新闻部门指出,一个武器系统的运营和支持成本至少占了其寿命期限内全部成本的75%。之后,美国后勤管理研究所受国防部的委托研究产品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美国费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后勤学会副会长B?S?布兰查德最早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定义为系统和产品在确定的生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如下费用: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美国国防部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定义为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是政府为了设置和获得系统以及系统一生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开发、设置、使用、后勤支援和报废等费用。也即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使用者)直接经手的所有成本。1966年6月,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LCC在军工产品的成本核算方面的应用,并在1970年开始使用LCC评价法,使该方法在国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步向民用领域扩展。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是为了选择使用有限资源的最佳方案,和评价应采用各种方案的系统分析方法。

1969年,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制造业一年内浪费的使用维护费达到5.5亿英镑。1974年6月Gordon A在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出版的《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了“3L概念的经济学”一文,首次提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197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出版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给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初步的概念和思想,指出了开展研究的方向和分析方法。随着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将LCC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在工程造价领域加以应用,并在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推动下,LCC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的生命周期成本委员会、后勤学会日本支部的相继成立,日本防卫厅和建设省对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重视,都极大地推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日本的发展。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的生命周期成本委员会将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界定为是为了使用户使用的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最经济,在系统的开发阶段把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参数,而在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时作出决策的方法。日本东京大学对全世界各种产业进行了关于全生命周期模式的测算,结果表明,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式管理下的产品总投入要大大低于传统模式。

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在国家标准GB6992—86《可靠性与维修性管理》中,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概念与定义、设计与研制、制造与安装、使用与维护、处理等五个阶段。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中,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列为“十五”期间的重点课题。1988年高克勒等翻译的日本学者日比宗平主编的《寿命周期评价法》较为系统的介绍了LCC费用评价法及其在日本的应用。1993年,廖祖仁等编著的《产品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当时实践研究分析了产品最佳经济效益在其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具体活动。

三、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应用推广

1、起始于国防领域

1964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综合后勤保障》,首次应用生命周期成本法,解决了轮胎补给问题。197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LCC一1《设备的生命周期成本》及LCC一2《设置设备时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案例书》,进一步推动了LCC在美国国防领域的应用。我国自引入LCC以来,逐渐开始研究武器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解原理先后被应用于无人战斗机、舰船装备、鱼雷、火炮、导航装备、导弹设计等领域,在进行相应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关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分解结构,研究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方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效能。

2、逐步向民用领域扩展

(1)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在机械设备制造方面,为确保设备全过程中的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化,有学者指出,要重点研究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重视设备工作循环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之后LCC在我国被逐渐应用于数控设备、电力设备、冷水机组、节能空调器、内燃机车、压缩机、油压减振器等设备分析,为建立相关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模型、推进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深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还被应用于飞机制造、电子产品风电设施等方面。汽车领域的应用表现为建立面向生产者及用户的汽车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支持。Janz D等(2007)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产品价值生命周期的概念,对作为价值创造基础的整个制造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模型,提出了制造系统生命周期价值评价的新方法。

(2)LCC在建筑业的应用

随着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在建筑业的应用由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评价逐渐趋于节能、绿色建筑的研究。通过对节能、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及绿色建筑经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展开研究,改变人们用传统的经济观和价值观对绿色建筑“高成本”的片面认识。

(3)LCC在轨道交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Kim GT等(2008)研究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轻轨系统开发建设项目,以提高轻轨系统开发效率。LCC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包括路面以及整个安全、环保、健康系统。当前,评价路面性能需要评估不同设计、养护、重建项目的价值,并把管理者和用户结合起来考虑,路面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已成为基于性能的全生命结构设计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路面设计提供参考。Anthony T.Veltri等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模型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整个SH&E(安全、环保、健康)系统,以降低社会能耗。

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的技术研究

1、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时,须列出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体系CBS(Cost Brakdown Structure)。明确各项成本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它们在成本的构成体系(CBS)中的相互关系,避免重复与遗漏。成本估算往往在开发阶段进行,常见的方法有参数法、工业管理法、类比法等方法。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在建立成本模型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对生命周期成本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利于建立模型时对参量的选择,并选择优化理论中的理想点法对具体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与效能作评估。(2)建立专家系统以利于早期设计阶段的成本评估。(3)用模糊理论介入生命周期成本模型,进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其中包括,评价属性模糊值的确定、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到模型求解和最优方案选择的模糊评价方法。(4)用神经网络理论介入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建立神经网络结构,进行有效成本评估。(5)提出集成产品结构树、成本结构及产品设计进程的产品成本模型的层次结构,给出嵌套成本结构的产品成本模型的组织形式,建立基于产品结构树的生命周期成本分解模型。(6)将神经网络引入到灰色Verhulst模型以提高研制成本的预测精度。(7)采用元模型技术对复杂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种异构数据进行描述,建立面向全生命周期复杂产品数据模型。

2、产品设计阶段成本优化研究

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80%,甚至更多。基于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Boo-Sik Kang等(1998)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成本模型与参数法结合应用于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辛明军(2001)在分析产品协同设计求解过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成本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最短路径评价决策模型,并应用知识处理方法描述了方案成本评价最优决策算法的实现过程。姜少飞(2007)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思想研究了产品设计阶段降低成本求解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4条多智能体系统的任务分解规则,详细分析了多个求解智能体的协同求解过程,并开发了产品设计过程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降低成本求解系统。目前,常见的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系统有PRICE-H(2007),(ISPA 2007)、SEER-DFM(2007)和SEER-H(2007)。将历史成本数据引入这些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成本估算,为相类似的产品在设计阶段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缩短产品设计时间。Valerdi(2007)开发了参数系统工程成本模型COSYSMO,该模型基于层级树的形式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复杂问题变得可控,实现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目的。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制造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Tamer E.El-Diraby(2006)开发了基于Web的语义系统以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通过该系统,决策者可以研究各种替代方案,并从中比较选优。该系统可以实时记录产品生产成本,为实现各阶段成本协同,优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依据。刘小龙等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环境下BOM形态和演进过程的研究,分析和定义了EBOM、PBOM和MBOM三种主要BOM及其关系,实现多系统间有效集成。武建伟等针对产品建模的集成性和动态性需求,建立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相结合的产品生命周期集成模型。静态模型从广度、深度、粒度三个维度全面描述产品生命周期信息,构成了集生命周期过程、信息表达和产品结构为一体的三维状态空间。基于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分析了版本的一般演化和特殊演化过程,研究了过程域、表达域和结构域三种映射方法,并对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李有堂等利用XML的技术实现系统信息之间的转换,构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协同模型,建立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平台的企业信息化的协同运作框架。

4、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知识管理技术研究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知识管理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及机械工程领域,借助数据挖掘技术、Web Service等技术,将知识管理与产品设计过程相结合,涌现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可总结为:(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产品设计知识库的构建。Chin and Wong(1996),将基于知识的成本评估方法应用于飞机制造公司,结合决策表法降低模具设计阶段的成本。产品设计库的构建研究还包括OMT建模技术、三层组织结构的知识库、决策树模型的建立等。Curran R等(2007)基于KBE的方法,利用三维设计建模和仿真能力制造方法进行编码,实现制造业开发工具的成本整合,以产生符合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姜少飞(2007)提出集成成本知识元一规则一框架(CKE一F)的混合知识表示方法,用产生式规则作为知识表示主体,内嵌框架定义和成本知识元用以表达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降低成本知识库,实现知识的交互获取与知识库的维护功能,并将其应用于设计过程的降低成本求解过程中;(2)构建协同设计系统。刘晓冰等把协同设计系统框架分为应用层、协同设计平台、数据层、操作系统层、硬件层,并将OLAP技术运用到知识仓库的设计和构建中;刘英等则研究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机床产品协同设计过程;钱建东等则将系统设计和知识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建立了一个相互支撑的集成平台;(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知识管理技术。韩庆兰(2008)根据知识来源和所影响的成本因子对成本知识进行归纳,分析了成本知识类之间的关联控制关系,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将知识类之间的关系映射到知识库中,使各类成本知识成为一个逻辑整体,为协同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撑。江伟光等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知识表达和集成的需求,采用本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中间层的产品知识集成框架。丛凯等分析了面向服务架构(SOA)应用到复杂产品集成制造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对复杂产品设计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知识和服务进行高效地组织和管理,进而提出了基于知识库的SOA。

五、多视角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拓展研究

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拓展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也得到了相应拓展,具体表现为:(1)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间的碰撞,在促使企业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效能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2)通过对LCC在应用中的局限性研究,实现理论及技术的拓展。(3)成本控制战略与LCC相结合的研究,实现了LCC运作原理的拓展。殷俊明等借助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对成本控制战略的演进逻辑进行理论解读,着重从成本控制战略中涉及的关键特征变量,对各个阶段的变迁之诱因、特征变量间相互比较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4)将质量、价值驱动工具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相结合,以实现成本的持续优化、质量规划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的相关性。

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标准及成本数据获取技术研究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设立了机械和工厂生命周期成本预测模型VDMA—规范34160,并将其演化为预测生命周期成本的一个标准化的计算工具。通过该规范模型可以系统地预测售后费用,确定节省资源并提高生产力。刘刚等(2010)基于当前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大部分数据无法获得问题,归纳主动提交、被动提交和自动获取三种数据获取方式,提出了产由数据层、数据模型层、数据传输层和数据获取层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数据获取框架。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信息披露及生产者法律责任界定的研究

Matthias Deutsch(2010)就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信息披露对企业及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在线洗衣机销售实地试验,结果发现,LCC信息披露降低消费者具体能耗选择均值,但对产品零售量没有影响。生产者责任法律界定方面,胡苑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指出进一步的立法需要注意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设定生产者延伸责任实现的不同模式,以及生产者在联合履行延伸责任的情况下其个体责任的实现机制。

5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应用研究现阶段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可以看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在成本估算模型、生命周期成本评价、产品设计、整合系统开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知识库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应用领域愈发广泛,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但是,对综合控制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的研究还显薄弱。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阶段,缺乏一个能够把产品各阶段成本知识、产品知识、管理知识与企业的CAD、PDM及会计信息等系统资源相整合的全局知识库,以在降低产品社会总能耗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的研究还停留在有限的领域,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搭建沟通学科之间知识的桥梁。通过搭建沟通学科之间知识的桥梁,可以实现对已有知识的管理和再利用的深入研究。例如,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紧紧围绕具体产品设计,在该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如数字化产品、产品设计知识。但这些知识较少得到管理学界的深入运用以发挥知识的增值效应。而基于LCC的成本管理桥梁的研究可以促使不同学科间的成本知识融合,推动产品LCC规范的制定,降低产品LCC成本。

(2)填补LCC局部阶段的研究缺失。目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具体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而销售、使用维护、处置等阶段的研究还显薄弱。另外,生产者、使用者、社会角度三种视角对应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往往陷入某一主体下的局部LCC研究。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权责的不明确导致基于LCC的数据收集与整理难度较大,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发挥有限。

(3)构建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知识服务平台。要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必须要对伴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实现从设计到处置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将工程设计人员以LCC最低为目标的设计方案,通过平台传递给后续阶段的执行者,借助平台进行知识交流,促进学科的知识融合,打破社会分工造就的职能部门分而治之的局面,实现整合基于生产者、使用者与社会视角三者一体的LCC管理,推进产品LCC管理在我国的应用进程。

六、结束语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管理应用领域的扩大使得实现综合控制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的目标成为可能。环境因素、资源约束因素、网络信息技术加速推动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与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学科融合是推进知识应用领域拓展的关键,知识规范表示及数据化是知识应用的基础。机械工程设计及机械工程方面的专家和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已规范化的数字化产品知识、产品设计知识。这些知识成为机械制造业寻求成本降低新空间的宝贵资源,它是运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与知识管理的理念探求新的成本降低与控制方法依赖的基础。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因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先进的制造哲理、及面向顾客的成本思想,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企业面对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强化、人力成本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的大背景,必须树立生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以降低总能耗为目标。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与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的融合研究任重而道远。

摘要:首先论述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然后,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推广;归纳梳理了支持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念得以实现的技术,总结了多视角理论拓展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最后提出了加速LCC推广应用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推荐) 篇5

(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生命周期

1.智能手机的演变与更替是相当激烈的,正处于成长中的成熟期。各销售渠道基本呈饱和状态,增长率开始下降,还有少数后续的购买者继续进入市场。

2.平板电脑处于成长阶段,消费者对平板电脑已经熟悉,销售量增长很快,而且平板电脑已经定型,技术工艺比较成熟,建立了比较理想的营销渠道。但是,由于大规模生产和丰厚的利润机会,吸引大批竞争者加入,市场竞争加剧,虽然,市场价格趋于下降,但企业利润将逐步抵达最高峰。

(二)营销策略

1.ZTE中兴智能手机

(1)产品策略:优化产品架构,提升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比,提升其品牌价值;

(2)渠道策略:逐步发展运营商和公开渠道两个市场,为未来品牌的发展打下基础;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开拓网络营销与电子营销的新渠道;

(3)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技术,产生规模效应,不断调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取得市场低价格上的优势。

(4)品牌策略:聚焦重点市场打造明星产品,树立品牌形象。

2.联想平板电脑

(1)产品策略:搜集市场信息,从顾客的信息数据中挖掘顾客对产品的新需求,从而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2)定价策略:选择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以争取更多的顾客。降价策略的运用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损害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所以,必须清晰地划清高端平板电脑和低端平板电脑的界限,适当降低低端平板电脑的价格,而高端平板电脑可以坚守价格,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3)渠道策略:巩固原有渠道开拓新的渠道,细分目标市场。增加网络渠道,建设专卖店,通过网络促销,论坛推广,网店销售等扩大销售渠道。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篇6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由英文Product LifecycleManagement翻译而来。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产品的常见模块有产品数据管理、协同产品设计、产品组合管理和客户需求管理。PLM软件供应商TOP 5

本评选根据参选企业年度合同额、人员规模、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客户口碑等综合评价。2007年中国PLM管理软件商Top 5排名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AMT咨询研究院评论

通过本次对2007年的中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行业的调查发现:

1市场。在中国市场上,高端市场的主流系统为国外公司的产品。而国內产品为主的中小系统则占据中低端市场。二者的价格差异很大。随着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政策的推动,PLM市场和与产品研发管理相关的咨询市场将快速增长。领先的ERP厂商,将通过收购、自主研发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

2产品。总体上来说,对具体行业和企业来说,当前的PLM产品主要是开发平台,不含行业的业务模板,应用时需要大量二次开发,开发成本很高。产品的集成度在逐步扩大,包括设计、产品数据管理、工业自动化、ERP系统。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7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富贵今生险

一、引言

当今, 人们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 保险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一方面, 人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 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 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另一方面, 老龄化和各种重大疾病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养老担忧和生活负担, 要求人们提前寻求一种能保障未来的投资方式。因此, 各大保险公司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推出了各种保险产品,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共同创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其核心是以个人 (或家庭) 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基础, 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以符合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 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使之产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由此, 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人们的投资储蓄活动,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设计各种保险产品来代替人们的储蓄行为, 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险种的需求, 并通过既保障又分红的双重保险作用来吸引广大的消费群众者。

三、生命周期理论在保险产品的应用

1. 个人生命周期的划分

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是制定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险产品的核心是根据客户所拥有的资产情况和所处的年龄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 既实现投资获利又减少人们对未来财务状况及养老的担忧。

(1) 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构成了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 大致可划分为积累阶段、巩固阶段和消耗阶段。在积累阶段, 个人刚升职, 收入较低, 投资仅是为了能够获得孩子的教育金;在巩固阶段, 个人已经达到晋升时期, 工作稳定, 收入较高, 投资目标除了可以获得健康的保障, 还可以分红;在消耗阶段, 个人工作已到了退休年龄, 收入水平降低, 投资仅仅是为获得养老金。

(2) 家庭生命周期

在确定和分析客户保险需求时, 家庭生命周期 (包括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 的分析更为重要, 保险产品的选择往往根据整个家庭的情况做出。

在形成阶段:刚刚组成家庭到子女出生阶段, 收入一般但负担较重, 家庭投资目标为了获得子女教育金及监看保障;在成长阶段:子女上小学, 家庭收入稳定, 支出去收入同比上升, 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金, 婚嫁金及健康保障;成熟阶段:子女上中大学, 收入达巅峰远远大于支出, 投资为了获健康保障及分红;衰老阶段:子女成家立于, 收入大幅度下降, 投资主要为了获得养老金及健康保障。

2. 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实例

民生人寿保险公司以生命周期为主线, 兼顾客户的实际状况, 将保险产品细分为“民生金榜题名少儿教育金两全保险”、“民生幸福360少儿两全险”、“民生如意相伴两全保险”、“富贵今生”和“富贵齐添”五类, 在全国较早的推出了和个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保险产品。具体来说, 这些产品是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根据客户在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投资目标, 结合已有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实施包括教育, 医疗健康, 养老及投资分红等计划在内的一揽子保险服务。对不同保险产品的具体分析见下表:

四、解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保险产品业务的建议

第一、对生命周期理论要从具体事实出发。在设计产品时, 为一些特殊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在推荐产品时, 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 推荐个性化的险种以适应其特殊需要。

第二、坚持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保险产品业务。在推荐产品时, 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年龄段和家庭组成情况, 以推断其所处的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 从而对客户的保险需求和保险产品的选择进行大致定位。

第三、加大保险产品的宣传以及普及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应从不同层次来接近不同的群众, 多次进行关于保险产品、保险知识、保险功能等方面的演讲, 让群众从基本上了解保险产品, 提高保险意识, 从而让保险产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美) 侯百纳著, 孟朝霞译.人寿保险经济学[M].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1] (美) 侯百纳著, 孟朝霞译.人寿保险经济学[M].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

[2]徐婷.关于西方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 2008 (2) :258[2]徐婷.关于西方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 2008 (2) :258

[3]张杰, 殷玉平编著.《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3]张杰, 殷玉平编著.《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4]姚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经营管理, 2011年5月下, 总第241期[4]姚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经营管理, 2011年5月下, 总第241期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8

产品从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称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该过程一般经历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①产品在导入期的特点是产品的销售额明显地增长缓慢,而且产品的生产批量较小,试制费用很大,生产的成本很高。成长期的特点是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加速增长,市场占有率很快提升,产品销售量开始增加。成熟期的特点是产品的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销售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全行业出现了产品过剩的现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衰退期的特点是销售量的下降速度加剧,利润水平极低。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②

二、我国企业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状况

(一)生命周期短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但有些产品只在市场上出现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有的是在产品刚投入市场时就消失了,有的在成熟期时突然退出了市场,这些情况造成了许多的浪费,进而影响了企业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衰退期损失严重

当产品逐步老化时,就进入了衰退期,其特征是产品成熟后期缓慢下降的销量开始迅速下降,产品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利润几乎为零,此时的产品收益甚微,造成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企业甚至有可能错过新品上市的良好投资机会。③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衰退期的产品,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逐渐退出策略并不是衰退期产品的唯一出路。如果策略得当,也可以再让其创造辉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并掌握衰退期产品重获新生的机会和方法。

(三)企业开发新产品困难

我国企业对于产品的要求是销量高,获利大,其他的因素都不太重视。我国企业认为有一个可以获得巨大利润的产品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殊不知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任何产品都要经历由成长期到衰退期的过程,最终都会被市场淘汰,一味地重视成熟期的产品,忽视了新产品的开发,导致企业产品的交接困难,企业难以留住创新人才。

(四)营销目标不明确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客观要求,如何处理好利润和市场这两大目标的关系是关于产品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多数的企业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而且其他行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诱发企业在主产品成长期时,就开始盲目地进行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从而导致资源、资金、人力和物力的分散,主产品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营销费用不足,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宣传和营销。进而不能巩固该企业拥有的行业地位,结果就会导致丧失在主行业中的行业地位。当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后就会很难再扩大市场占有率了,只能受大企业的摆布,利润率持续下降。

(五)产品生命周期的牵制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个产品最终都会退出市场,但在产品成熟期销售十分理想时,有些企业就容易掉入“产品生命周期陷阱”。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陷阱”是美国早期营销学家研究了美国大公司的发展历史后提出来的观点,主要内容是一些成熟的企业曾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拥有非常赚钱的成熟期的产品,他们过分迷信和依赖成熟期产品,主要采取重视市场细分,开展促销,改变定价策略等竞争措施,拒绝产品变革和创新,产品研发能力逐渐衰退。①随着产品衰退期的到来,我国有不少企业陷入“产品生命周期陷阱”,一味地发展成熟期的产品,对于进入衰退期的产品毫不犹豫地舍弃转而开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但新产品的开发和投入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一定能成功地进入市场。

三、影响我国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首先,由于科技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属性和用途不同,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理解不深入,产品的营销策略的运用不当,导致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短。

其次,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经验,对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经费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较低,缺乏自主创新的氛围。大部分企业把注意力和资金用于主产品的销售和主市场的占有率上,缺乏忧患意识和长远的营销策略计划,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机制和法律的不完善,人才流失的严重,不少具有专业特长和技术的人才不是去国外寻求发展就是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脚。

最后,大多数企业在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在成长期,市场是制胜的重要因素。而他们认为只要产品从投入期顺利地过渡到成长期,就意味着产品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是稳定的,而且可以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循环。但事实证明处于成长期的产品是不稳定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既想获得利润又想取得市场,最终会丧失主行业的行业地位。

(二)外部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实施市场经济制度后,我国企业才开始自主经营,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的时间相比于国外较短,企业经营的思想、观念还较为传统,认为营销就是简单的推销、促销,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等都不太高,因此对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功能等要求较低,这是导致我国企业忽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重视营销策略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障碍较低,导致市场竞争混乱,各个企业的分销渠道不稳定,消费人群不固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上成熟的大型企业集团涌入我国市场,对处在摸索期的我国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冲击。

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品营销策略

(一)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在市场上永远地畅销下去,但企业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营销策略等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同时节约社会资源。

企业要想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首先要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行严格的把关,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能力,设计和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产品。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后,要不断地改良和完善产品,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其次,要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强化产品的服务能力,做好售后工作,改善营销方式,加强广告宣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关心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更加关注产品的各项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上门维修、免费服务等方式赢得顾客和市场。采用正确的宣传策略,树立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然后,要合理地调整目标市场,适时地开辟新的市场,比如由城市市场转为农村市场、由集团消费转为家庭或个人消费等。

(二)合理引导产品退出市场

一般而言,如果该竞争行业的壁垒比较低,对企业来说比较容易退出竞争市场,采取以前的营销策略和分销渠道,制定合理价格,以确保维持销量,等到合适的时机,使产品退出市场。有的产品虽然进入了衰退期,但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需求和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地降低销售的费用,比如将广告费用削减为零,精简推销人员等,这样可以增加短期的利益,以便企业引导产品合理地退出市场。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把剩余的能力和资源集中投入到销售利润较高的细分市场和分销渠道上,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延长产品退出的时间,让处在衰退期的产品为企业发挥余热,创造最后的利润。对于衰退比较快的、已无利可图的产品,企业应当机立断,将该产品从现有的产品组合中去除,停止投入生产,转向新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减少产品退出市场的损失。

(三)处理好利润与市场的关系

实践证明,无论哪个行业稳定的市场地位和销售量只有维持到成熟期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稳定。所以,市场占有率在成长期是至关重要的。在成长期内,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销售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利润就会逐步增加,但该行业的利润太高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造成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产品的成熟期到来之前,企业应该抢占更多的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在这一阶段需要采用低价格,高促销的营销策略组合。这样的营销组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利润,但这对企业增强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是有极大帮助的,而且有利于企业更好更稳定地长远发展下去。所以在产品处于成长期时,要协调好高利润和高市场占有率之间的关系,把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作为企业的阶段目标,把提高利润率作为产品进入成熟期后的目标。

摘要:随着居民对商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大,利用产品特点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高利润是企业的经营之路,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市场营销策略,对促进产品的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营销策略入手,找出目前国内企业采用产品生命周期中存在的生命周期短等问题,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市场营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楠,廖成林.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

[2]王振江.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营销实践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9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马嵬驿,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1. 引言

现代人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 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人们想要逃离这里, 对乡村田园生活充满向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被广为接受, 然而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 大量占用农地、林地、水体等,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尖锐问题。目前,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旅游学的热点理论, 本文以马嵬驿乡村旅游地为例, 应用这个理论根据马嵬驿发展现状, 分析确定其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从而预测其发展规律, 并归纳总结对所处周期阶段的马嵬驿发展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基于此对马嵬驿的开发建设进行有效指导, 促进其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2. 相关理论及概念

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演进过程的重要理论, 生命周期最早是1963年由克里斯特 (W·Christaller) 提出, 1973年帕洛格 (Plog) 也提出了另一种获得普遍认可的生命周期模式, 1978年斯坦斯菲尔德 (Stansfield) 通过对美国大西洋城盛衰变迁的研究也提出生命周期概念。随后被学者们广为认可及应用的是加拿大学者巴勒特 (Butler) 于1980年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他认为旅游地有一个由起步经盛到衰的周期演进过程, 他将旅游地的演化发展分为6个阶段用一条近S型的曲线来说明不同的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发展状况 (如图) :探索阶段 (exploration stage) 、起步阶段 (involvementstage) 、发展阶段 (development stage) 、稳固阶段 (consolidation stage) 、停滞阶段 (stagnation stage) 、复兴 (或衰落)

阶段 (decline&rejuvenation stage) 6个不同时期。

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各阶段特征

在实践中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首先需要能够判断旅游地所处的周期阶段, 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先明确各周期阶段的特征:

3. 马嵬驿乡村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历史及由来

相传马嵬是东晋一武官名, 因为他在此筑城建镇, 所以以其名命为地名。马嵬驿是丝绸之路出长安城的第一驿站, “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中, 爆发的“马嵬兵变”, 杨贵妃自缢身亡等, 在马嵬这块土地上经历过很多历史事件。马嵬坡这一带有自然的台塬地势、沟壑地形和旧时的窑洞院落, 当地依托这种独特的地形和历史文化资源, 将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的黄土沟壑改造建设为一处极具关中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3.2 发展现状

马嵬驿从2012年开始动工, 流转土地600亩, 2014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正式对外开放, 发展模式属于民俗依托型, 集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 景区内有4条民居古街分别为民俗作坊街、民俗小吃街、民俗文化展示街、大唐文化街及12大景点, 充分展示与传承“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马嵬驿周边可配套景点多, 距离杨贵妃墓3公里, 往西走不到一公里是著名的老子传经授道的黄山宫, 马嵬驿民俗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除了咸阳当地游客外, 西安、宝鸡甚至外省游客人数也占很大一部分, 其主要以一日游为主, 游客当天来, 在这里品农家乐, 赏关中景, 民俗文化在这里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有历史、可体验、能传承, 这也正是马嵬驿民俗村的兴起所在。

3.3 存在问题

3.3.1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旅游地资源的同质导致了产品的同质, 难以形成独特的自身特色。马嵬驿旅游产品较单一, 对于同质化产品而言, 差异性大的产品少, 无法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影响重游率, 不能很好激发潜在游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 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卫生设施数量较少, 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通往景区的道路过于狭窄, 如果遇到大巴车相向而行则会特别困难, 尤其是周末游客多车流量大, 在景区出入口处容易形成拥堵, 且随着马嵬驿知名度的提高和乡村旅游的热潮, 现有停车位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

3.3.3 民俗文化展示不充分

四条民居古街小吃街门店占据主要店铺, 而历史文化展示部分较少, 游客游玩过后对马嵬驿较深的印象是关于这里的小吃, 而对于这里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接受很浅, 更像是一种大型的关中“庙会”, 在深入挖掘文化以及使文化成为一种产业方面还有所欠缺。

3.3.4 经营管理不系统

由于马嵬驿兴起时间不长, 商会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 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商家基本靠自己或小团队来进行决策管理, 有待进行统一科学化、精细化的培训。

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影响马嵬驿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乡村旅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开发重点不同, 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通过分析旅游地现状及其特征, 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能够判断旅游地所处阶段, 进而合理地解释旅游地发展的规律, 旅游地发展过程和历史的解析, 从而有效预测旅游地的发展走势, 诊断和分析旅游地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地指导该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工作。

4.1 马嵬驿乡村旅游生命周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与游客数量、旅游地配套基础设施、当地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程度以及旅游地当前的知名度和宣传活动有直接的联系, 这些都是判定生命周期阶段的重要指标。

4.1.1 游客需求

马嵬驿2013年正式营业, 2014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近110万人次, 解决当地就业超过2000人, 2015年春节期间接纳游客达126万人次, “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13.9万人次, 2016年大年初一接待游客近20万, 单日游客量已经突破故宫单日最大游客量18万,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增加, 游客数量增幅大。

4.1.2 基础设施建设

马嵬驿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 饭店、厕所、停车场、垃圾箱等一些环保设施的数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经常会出现吃饭拥挤、上厕所排队, 因找不到垃圾桶乱扔垃圾等导致卫生情况不容乐观一系列问题, 而且在五一十一小长假旅游高峰期还会因为拥挤产生一些吵架甚至踩踏的问题。

4.1.3 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

马嵬驿依托当地自然的台塬地势、沟壑地形和李家坡村民废弃的窑洞院落, 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开发、改造, 是建立在沟道之间的朴实乡村, 有高有低, 有上有下, 沟沟峁峁, 尽其所用, 没有刻意雕琢, 顺应原有肌理走势, 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遭破坏。

4.1.4 宣传活动及知名度

马嵬驿2013年开放, 如今知名度已经传遍陕西甚至全国, 除了口碑宣传外, 当地还通过报纸、电视、网上进行宣传, 从前来陕西提到乡村游就是袁家村, 如今马嵬驿已经可以和袁家村相媲美, 已经成为了来陕西游玩的几个必去景点之一。

4.2 马嵬驿乡村旅游生命周期阶段的判断

马嵬驿的游客数量从正式开放以来持续增加, 人数赶超礼泉县袁家村, 尤其是小长假和周末景区经常爆满, 具有明显的旅游季节性。自然环境仍保持原有独特风貌, 当地内部组织建立商会, 商会负责统一采购原材料以及负责园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宣传工作, 很多游客其中不乏多数外地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马嵬驿目前已经成为咸阳市甚至是陕西省乡村游的招牌, 综合各因素判断马嵬驿乡村旅游地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4.3 马嵬驿由起步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问题预测

马嵬驿目前正处于由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的过渡期,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各阶段特征, 预测发展阶段马嵬驿会面临以下问题:外来投资占据主导地位, 当地村民就业受到外来训练有素的专业管理人员的威胁, 从而滋生对游客和投资人员的不满情绪;随着游客数量增多, 外来文化入侵, 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被商业化, 丧失原有的古朴性和乡村性;旅游设施过度利用, 旅游环境开始出现恶化现象, 人造景观出现, 取代自然吸引物。

4.4 针对存在的问题判断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马嵬驿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即将进入发展阶段, 游客数量增多的同时会面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景区环境质量下降, 外来专业人员竞争压力的趋势, 通过合理的规划管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4.4.1 加强马嵬驿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马嵬驿可以从众多旅游地中脱颖而出, 不仅是因为赶了乡村游这个热潮, 更是得益于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发展马嵬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 目前马嵬驿有历史文化体验被饮食这些掩盖的趋势, 所以当地应注重民俗文化部分的展示与传承, 凸显马嵬驿地域特色。使得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地方风情, 通过内涵部分真正吸引游客深入游客内心而达到持续发展, 而不是简单的一次游玩留不下回忆。马嵬驿应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 开拓思路, 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 加强当地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使民俗文化资源活起来, 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民俗的浓郁氛围。

4.4.2 完善马嵬驿公共基础设施

旅游地公共基础设施是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各项物质设施, 完善的服务设施会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马嵬驿存在公共基础设置配套建设不足包括厕所、道路、饭店、垃圾箱等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影响旅游地的文明形象, 除了人多的因素外, 当地应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问题, 适当拓宽进入景区的道路, 增设停车场, 道路不通畅会直接影响到游客车辆的进入速度, 从而耽误游客时间精力, 影响游客心情;根据游客车流量在入口处合理设置更多的停车场, 避免游客为停车而不惜践踏田地作为停车场。设置足够的环保垃圾桶, 修建标准化的厕所, 统一建设要求和管理模式。

4.4.3 保护马嵬驿当地自然环境

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旅游活动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 实质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消耗。保护好当地自然环境, 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 又可促进旅游地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 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马嵬驿发展必须保护好当地自然环境资源, 端正马嵬驿旅游地的开发思想, 避免因眼前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 真正把开发和保护相统一, 做到保护性开发。控制旺季景区的游客量, 针对旅游旺季一些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实际情况, 有目标的做长远打算, 而不是为迎合目前庞大的游客数量而加大开发强度导致超过自然环境承载力从而破坏自然环境。

4.4.4 培养马嵬驿商家科学竞争意识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到发展阶段马嵬驿有可能会遭遇当地村民就业受到外来训练有素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威胁, 从而使得他们对投资者产生不满情绪, 马嵬驿商家应当积极维护当地特色, 树立品牌, 在商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竞争意识, 合理安排外来投资的介入, 商会制定统一收费标准, 统一采购食材进行把关, 提高管理水平。

5. 结语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马嵬驿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旅游地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分析、讨论,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管理, 可有效延长发展阶段和延缓停滞阶段的到来, 并预测下个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从而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也为决策者进行战略性决策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 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 使旅游地加速从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高林安.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3]张善峰, 卓丽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J].森林工程, 2008 (24) :84-87.

[4]黄语东.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2:339-343.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10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国内外各大城市交通规划以地铁为主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与常规交通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为响应市场号召,于2003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规范了申报发展地铁城市的“1313”门槛。

根据香港地铁公司收入的结构安排, 票务收入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过程中最稳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特性, 然后制定合理的票价以吸引足够多的客流量、获得足够的票务收入,必定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良性运作的关键问题, 这也是学术界和运营商都努力解决的热门问题。

1理论简介

本文中主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来确定轨道交通所处的阶段,然后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建立票价确定模型。故本部分主要介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博弈论和城市轨道交通特点3部分内容。

1.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 是美国哈 佛大学教 授雷蒙德·弗 农(Raymond Vernon)于1960年在其著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将此理论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其4个时期的表现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城市轨道交通的4个时期所经历的环境有所差异, 如果我们用统一的模型来确定票价策略不可能合理,这就要求运营商要正确分析该系统所处的阶段,进而分析找出正确的模型。这也是本文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建立票价模型的主要原因。

1.2 博弈论

博弈论是理性参与者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选择策略性行为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博弈论模型时主要考虑2个要素:2个或更多的参与者;2个或更多策略组成的策略集和支付矩阵。博弈的结果最终要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即纳什均衡解。因此,本文中所考虑的博弈均衡解为纳什均衡解。

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充分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才有可能正确地确定票价模型,进而确定合理的票价方案。总结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准公共物品性;第二,外部性;第三,政府主导性;第四,高峰期明显性;第五,强需求弹性。综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其兴建时应该以政府为主导, 运营期间不能仅仅考虑市场机制来确定票价,还要考虑其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和规模经济,结合兴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初衷,制定合理票价的基本原则是:公益性优先,兼顾效率。

2票价制定的博弈模型

结合轨道交通系统所处的阶段来确定票价策略时, 考虑到不同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不同时期的票价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故应该合理地区分阶段来考察制定票价的模型。

2.1 引入期

首先,当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处于刚刚运营阶段,其首要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地增加客流量, 并在充分发挥运能的前提下实现运营公司的收益最大化,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常规交通系统可能的反映。

然后, 以公交车系统为主体的常规交通能够为人们提供廉价的出行服务,尽管其所能达到的区域有所限制,但其廉价的服务获得了大众的青睐。此阶段的地铁网络仍未形成,如郑州地铁1号线只是贯穿市区东西向的一条线 ,市民利用该交通方式出行时能到达的区域很有局限性, 吸引的主要是出发地或目的地在地铁沿线的乘客和好奇心强的乘客。此时,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的竞争强度较弱,竞争范围也较小。

最后,分析模型。此阶段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经济学原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需求)与其自身价格和替代品(常规交通)的价格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Q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Pg和Pc分别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交通的平均价格;α和β分别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对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交通的价格弹性, 且假设α和β 与Pg和Pc都有关,且α<0,β<0。为方便期间假设,常规交通的平均价格水平不变,模型的问题化解为:

约束条件中, 限制条件主要是价格和需求量水平的现实约束条件;解该模型时,首先对目标函数两边对数化得:

根据引入期的特点可以得出: 此时常规交通的价格水平几乎不变,即可以假设为固定的常数。假设常规交通价格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弹性β为:β=δPg,δ为正常数 , 即在增加轨道交通线路之前的引入期内, 轨道交通价格对弹性β的影响固定不变。该模型的一阶条件(FOC)变为:

根据,对式 (3)化简可得 :

求解此常微分方程可得:

其中(P0,α(P0))为初始条件 ,式 (6)中反应了票价和客流量价格弹性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引入期的目标(尽可能地扩大运载量),假设线路能实现最大运载量。结合式(1)和式(6)可得出最优的票价。

2.2 成长期

第一,此阶段骨干线路基本建成,乘客可以不用几次换成就满足出行要求。此时的主要目标是保有并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总收入-运营成本)最大化,以追求营运收入与营运费用相平衡。

第二,与引入期相比,常规交通的状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城市轨道交通对常规交通的依赖性下降, 且与常规交通形成对立态势,两者间的竞争强度和范围都在不断增大。

第三,博弈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变成了收益(指的是收入减去运营成本)最大化,此时考虑的博弈模型仍是非合作博弈。乘客出行方式的选择仍使用logit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xi为乘客选择第i种交通工具的概率;Vi为乘客乘坐第i种交通工具的效用;n为可供乘客选择的交通工具种类,这里n为2。

为了方便起见,公式(7)中的Vi写成:

其中θ为矫正系数,其取值在区间[3,3.5]内。最终形式为:

其中,ψ是时间转化为货币价值的系数,其公式为:

式中:Ti为选用第i种出行方式出行时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主要包括步行至乘车地的时间、等待乘车时间、坐车时间、换乘时间及班车误点平均时间;Di为选用第i种出行方式的舒适度,货币计量方法是低峰期为票价的10%, 高峰期为票价的5%;Pi为乘坐第i种出行方式时的票价;Qi为选择第i种出行方式机会成本的调整量。

设符号M为城市的总客流量,Mi为交通方式所承担的客流量,σi为交通方式i获得的政府总补贴,τi为交通方式i的边际成本,Fi为交通方式i的固定成本。故收益的表达式为:

该模型的求解仍然利用伯特兰—纳什均衡模型来求解,追求利益最大化的FOC为: (条件(7)、(8)是实际限制条件)

其中i=1,2,利用上述模型得出各种交通方式的最优票价方案,式(11)的结果是各个交通方式的反应函数,与引入期一样,共2个未知参数,2个独立的方程式, 再依据限制条件 (12)和(13),进而可以确定各个交通方式的定价策略。历史数据总结出城市的总客流量特征, 将总客流量数据与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轨道交通系统所运载的客流量。

2.3 成熟期

第一,此阶段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居民的出行轨迹已固化在网络运营公司的规模, 经济十分接近充分发挥,其战略目标变为提升运营效率,利用价格疏导客流,避免交通拥堵。

第二,常规交通系统与前两阶段的状态相比并无变化,而此时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线路网络已经很健全, 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充分展现出来,其运营成本已经降到预期的低水平,其价格已经具备绝对优势, 且此时的真实运载客流量已经实现或超过预期值。

第三,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此阶段具有价格绝对优势,如果按照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来制定票价,必定会带来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拥挤,乘客的舒适度下降,一旦人们认识到乘坐轨道交通系统的这个问题, 必将会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如此以来势必会造成客流量的波动。

为避免客流量的波动, 适当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平均票价, 进而让客流量始终维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最大运载能力。此时所选用的分析模型与引入期的模型相似,只是相应的参数发生了变化。

2.4 衰退期

第一,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未出现衰退期的迹象,当衰退期显现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将来的某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此时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商的战略目标变为:确保营运过程中的收支平衡,改进或转变所提供的出行方式。

第二, 此时已经出现了新的更快捷、环保和可靠的交通方式,但该交通方式刚刚进入引入期,其规模经济仍不明显,对其他交通方式的依赖性也较大; 而城市轨道交通仍可能具有价格方面的优势,低廉的价格仍能确保其能继续存在一定的时期。

第三,此阶段运营商又要重新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来维持收支平衡。此阶段的模型与成长期的模型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了新的交通方式,且旧交通方式不断推出市场导致其运载量会有所下降。其伯特兰—纳什均衡模型结果仍参照成长期的结果,只是增加了一个交通方式。

3数值分析

本章对引入期模型做数值解,设参数Pc=2.3,δ=0.01,α=300 000。日客流量Q=16.2万人次。其中,初始值条件为:当Pg0=2,α=-0.12时,通过式(6)可以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对其票价的弹性与其价格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其表达式为:

4结论

外部干预与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 篇11

关键词:合法性;生命周期;外部干预;利比亚危机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15-02

在國际政治干预的现实活动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2011年的利比亚,法、美等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理由干预利比亚危机,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但是当2014年利比亚由于地方武装冲突再次陷入政治混乱,海湾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理由试图干预利比亚内部事务时,法、美等国家却反对干预,还撤出了在利比亚的使馆。后卡扎菲时期相比卡扎菲时期的人道主义危机并不逊色多少,那么法、美等西方国家为什么采取双重标准呢?有的观点认为西方国家对某个政权有偏好,也有的观点从民主的代价来解释。这些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都忽略了作为政权的合法性建构成本要远大于破坏性成本的事实。从政权合法性的生成到合法性的丧失、重建,合法性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合法性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外部干预的选择性问题。

一、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的讨论前提

一种事物的生命周期是在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具有某种脱离主观意志的客观性。合法性作为一种秩序性的“文化”,也具有某种客观的属性。这种客观属性表现在:一是某政权的建立、成熟与衰败同合法性相比,具有一致性,但并不同步。政权建立通常表现为建立政府机构、专政机关,开展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但是开展这些事业并不意味着合法性已经建立,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事业是合法性生成的手段。二是合法性一旦建立,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这个层次上来说,合法性凝聚为文化,合法性持续的生命周期越长,其文化的特征也越明显。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治理超过几百年的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合法性文化。文化是物质与意识中间的中介物,它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形成某种“客观”的属性。三是合法性实现形式(即合法性资源)的构成也具有客观性。合法性的工具包含有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经济成就、民主程序等等,这些内容并不全属于上层建筑,但都具有客观性。一旦形成就会与人的主观意志形成独立运行的体系。

合法性的客观属性,是我们研究合法性生命周期的起点。客观性使得合法性能够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合法性工具的经济成就、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民主秩序等内容,会使得合法性被锁定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古代的新朝代,对前朝的经济成就、政治清明时代会加以肯定,就是合法性残余在起作用的表现。每个朝代,都会留下怀念前朝的遗老,他们会在思想上进行追思,在组织上开展活动。

二、合法性生命周期的一般解释框架

合法性生命周期,是指“合法性”有生长、成熟、衰弱、再生和崩溃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合法性生命周期与政权生命时期是两个概念。例如在西汉前期,合法性的资源主要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抗、暴力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与民休息。随着越来越多民众出生在西汉之后的年代,民众这个合法性的内容记忆越来越淡漠。合法性资源中“前朝暴政”的衰弱引发了对新的合法性资源的追求,“独尊儒术”和“驱逐鞑虏”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内容开始生成新的合法性资源,进入新的生命周期。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对某个朝代或政权而言,可以使用多个合法性资源,但是这些合法性资源都有其生命的周期。在某个主导的合法性资源处于衰弱的时候,政权如果能看到危机,纳入新的合法性资源,就可以开创政权新的稳定。而如果该政权固守某个传统的合法性资源,看不到该合法性资源是存在生命周期的,那么就合法性资源的流失就会不断侵蚀政权的存在,造成政权的颠覆或执政集团地位的丧失。

第一,合法性资源的效用遵循产生、形成到最后消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合法性资源效用的运动具有完整性、联系性。第二,合法性资源并不依赖于合法性本身而存在,尽管合法性资源对合法性效用走向衰亡,并不意味着合法性资源本身消亡,只有某种潜在的、可以被用于合法性的资源被当政者利用为合法性的资源,它才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合法性资源是独立的,而合法性资源的效用则是有生命周期的。在政权产生之前,某种合法性资源可能一直在国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运行,但是只有被政权使用,才具有政治合法性意义,因而也才有合法性效能。一般而言,合法性的整体效能后发于政权建立,而即使政权消亡但合法性仍存在局部效能。也就是说,政权的普遍合法性一定产生于政权建立之后,而仍存在于政权消亡之后。第三,一个政权对国家的治理要借助于合法性资源,而且一般会借助于多个合法性资源,但是主体的合法性资源一般只有一种:传统型、魅力型或法理型。每个类型内部的核心资源也是不同的。例如即使是魅力型的合法性类型,也涉及领袖死亡之后新的领袖继承和再建构的过程。即使是法理型,也会涉及程序法理和正义法理为主体的转换问题。由于知识从论证合法性的效能最终会由于理性的沉淀、习惯于该合法性资源因而逐渐熟视无睹(另外一方面来看,可能与喜新厌旧的人性有关)、习惯于不满现实而忽视既有的利益,因而该资源的效能必然要经历从兴盛到衰落的必然过程。这一点已经被苏联最后的历史所证实。

三、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生命周期的影响

之所以要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生命周期的影响,是因为合法性资源的生长、衰亡是自然形成规律,它对政权兴衰的过程保持历史联系性。但是外部干预成为这个生命周期中最有力的杠杆,尤其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干预变量”的影响力日益显示出“尽管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但内政却日益国际化”的现实。

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的生命周期可以是整个过程的,可以作用于合法性生成初期,也可以作用于合法性生成的衰弱时期。外部干预既有强弱之分,也有正反之分。外部干预的两极性体现在:在同一个时间段,既存在着使合法性衰弱的外部干预力量,也存在着促使合法性维系的力量;在不同的时间段,一种外部干预力量可能是促进合法性生成的,也可能在另外一个时间段是导致合法性衰弱的。但是无论作为主体的干预者身份与角色是否会发生转变以及作为干预者数量、实力对比的差异有多大,但干预的方向总是有两种:促进合法性生成和维系的,促进合法性解体和衰弱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为“正向干预”和“反向干预”。

第一,在合法性相对巩固的条件下,如果强迫推翻合法性仍然存在的政权,尽管该政权的物质基础被推翻,但延续的合法性会寻找时机重新建立政权机关。例如委内瑞拉查韦斯时期发生的政变,结果没有持续几天就被平定。第二,在外部干预具有一定的强度,但还不足以完全推翻原有政权合法性条件下,外部干预的威胁会通过增强民族主义来强化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資源,巩固本政权的合法性。第三,外部干预的正向干预,通常会对政权的合法性起到巩固作用。外部国家与国际组织给予的经济援助、外部承认,使得该国政府能够利用国际公共资源实现国家利益,从而客观上有助于促进生产、改善民生,加强政权的合法性。第四,外部干预的反向干预,通常会消解政权的合法性,但是在合法性包含民族主义的时候,外部干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限度内会造成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增强合法性。只有外部干预达到足以推翻政权时,合法性的削弱才呈现为一种趋势。在新的合法性与旧的合法性相互较量时,外部干预起到的作用也是两面的。

四、合法性生命周期的意义

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为解释某些国家的政府倒台后又奇迹般恢复治理权,而一些国家的政府主动实行某些改革,对外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轮换提供了政治学视角。合法性生命周期的理论中,外部干预因素的引入使得国政政治经济学具有了较强的解释空间。

第一,在观察和研究合法性问题时要坚持过程原则,认识到合法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的有效性是呈现兴衰周期的。对于政府而言,要及时更换合法性的资源,进行合法性内部效能主体的转换,在每个合法性资源的使用上,都不宜超过三十年。现代信息化时代,这个兴衰的周期还会缩短。第二,合法性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先后表现出不同的效能和价值。因此某个合法性资源的整体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运动阶段,即合法性资源的运动具有阶段性。根据不同的运动阶段应采用相应的运用方式。第三,从政权的视角来看,其治理权威的长期保持,对合法性资源的运用必然是带有“连续体”的特征,即呈现“连环相扣”的形态,即不间断运用新的合法性资源——在一个合法性资源的效能衰弱后,采用新的合法性资源来补充,之后连环相继。如果以某一单个的合法性资源为视角审视,该合法性资源有着兴衰过程,但对于政权而言,可以在某个合法性资源衰亡的末期,即使用新的合法性资源补充、弥补。相互交叉的合法性资源越多,说明合法性危机越严重,而原有的合法性资源进入的“晚期”也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权作为裁判机构、合法性危机的预警机构和合法性资源使用的中间性过渡性机构,需要对合法性资源的周期以及多个合法性资源构成的“连续体”进行管理、预警、历史回顾和现实研判。第四,外部干预对合法性周期的作用是两面的,在适度层面可以正面促进合法性资源的成熟,但过度的外部影响,又会对合法性造成伤害,使合法性资源快速衰亡。因此,利用外部干预形成压力机制,促成民族主义成为合法性资源主体是双刃剑,是在悬崖边的舞蹈,需要政权慎重进行。

五、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对利比亚危机的解释

合法性资源具有生命周期,外部干预的作用是双面的。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解释利比亚合法性危机。

首先,由于从某项合法性资源具有生命周期,因此不及时调整就会危及政权的合法性。1969年9月,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在以威权方式实施国家治理过程中,卡扎菲运用“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以及“九·一”革命领导人等魅力型合法性资源治理国家。尽管执政期间利比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魅力型的革命领袖资源已经在信息社会和民主化浪潮中逐步衰亡,而卡扎菲没能进行及时地调整,造成2011年利比亚内战并导致外国干预以及政权垮台。

其次,外部干预只能促成生长和消亡,但不能越俎代庖,自己变成合法性生成的主体。外部干预作为合法性中的国际政治变量只能作用于已有的、该国国内的合法性资源身上。当2014年利比亚地方武装的冲突再次陷入政治混乱时,西方国家无法以干预的形式生成合法性资源。原因就在于对政权来说,多个合法性资源没有及时形成“连环相扣”,结果使得合法性连续体断裂。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篇12

由于行业技术水平不高且国内市场需求不大,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在2000年前发展缓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计算机行业增长迅速提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00年后的发展极为迅速。2003年, 电子信息产业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 增长34%;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 增长34%;利税总额1000亿元, 增长16%, 其中利润700亿元, 增长1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1410亿美元, 增长53.2%。在取得发展成果的同时, 行业内部也有不少问题:结构性矛盾依然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技术依赖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软件产业增速放缓, 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依然明显;内外资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而且到2011年行业需求增长趋缓, 景气指数出现回落;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体生产情况较为低迷。如今, 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产品的生命期的演变, 弗农 (1966)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表现了在不同国家每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发生的时点不同, 与当今生产全球化的潮流相相吻合。国内有不少学者以此为基进行研究, 胡培战 (2006)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一国产品在三个不同阶段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措施来发挥强化和保护作用, 涵盖了有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等方面;肖虹 (2007) 用上市企业数据实证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产品生命周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曹德骏等 (2009)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探讨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变动周期, 用历史出口数据, 结合龚珀兹 (Gompertz) 曲线建立时间趋势模型, 估计出中国纺织品发展趋势。

从全球看, 电子信息产品是全球化程度最强的产业之一, 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在全球不同区域分布以及在某些区域集聚的现象非常明显, 利润分配也有其地域性, 分工极为明确。所以, 我们应该关注在不同国家在该行业上的国际地位及其发展态势, 对我们产业转型和贸易转型有一定的启示。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运用, 分析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贸易转型问题, 包含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比较和国内分析, 最后基于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2 理论基础

产品生命周期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 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 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正是这一时差, 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它反映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 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如图1所示。

而且, 研究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各具其特征。在成长期, 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已有相当知名度, 销售快速增长, 利润也显著增加;在成熟期, 由于市场成长趋势减缓或饱和, 产品已被大多数潜在购买者所接受, 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 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为保持产品地位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在衰退期, 产品销售量显著下降, 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3 国际分析

本文选取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价值链高端) ;日本 (价值链中高端) 、新加坡 (价值链中端) ;中国、印度、巴西 (价值链中低端) 这九个 (三类) 国家分别就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额来进行比较, 分析各国分别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哪种地位哪个时期。

3.1 进口额和出口额

进口额和一国市场容量、需求偏好有很大的关系, 还要考虑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对于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市场需求就会较大。

其中, 中国、美国、德国的数额较大;其次是日本和新加坡, 走势很接近;英法紧随其后;巴西和印度的数值出于低位。从2000年至2011年增长幅度来看, 中国在2000年后有较大的变化, 从1014.8亿美元增长到7011.9亿美元。这与中国新时期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有关, 电气、电子行业的发展较为迅猛, 生产能力急速提升。其他国家是较为平缓的增长, 美国的增长幅度仅次于中国, 从3790.6亿美元增长到5632.8亿美元。日本和新加坡分别从1005亿美元和997.3亿美元增长到1836.8亿美元和1743.9亿美元。英法德的走势是趋于平缓了, 甚至有时候会下降。另外, 巴西、印度因为总额不高, 2011年两国分别为529.1亿美元和635.4亿美元。

从现有数据来看, 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的六个国家的起始点都比较高, 而且英、德、法、日、新的人口都是远远少于中国, 但是在1996年之前进口都高于中国。中、印、巴是出于低位的, 而后, 那六国的增长较为缓慢, 处于生命周期中的较为成熟的阶段。

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与进口方面有些类似, 但是也不完全一样。中国依旧是在总额有较大增长和总额较大的特点, 在2001年超过了英国、法国和新加坡, 在2002年超过了德国, 并且在2004年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但是美国的出口额变得是很平缓。出口方面, 美、日、德、新的趋势很一致, 总额不同可能是由于本身各国市场容量不同的原因, 而趋势相近则表明这个行业在这四国的阶段较为接近。由于发展水平的原因, 印巴两国还是出于低位。

3.2 净出口额

我们有更加直观的发现。在1997-2011年, 日本的净出口额度一直位于高位而且稳定。中国在2005年开始剧烈增长, 经过2008年经济危机环境的冲击 (各国经济环境都不好, 外需萎缩) 后, 2009年又开始增长。新加坡的净出口还是在正数, 增长趋势也较好, 后期出于放缓的态势。而德国、法国、英国都是出于较为轻微的净出口为负的情况, 而且有平稳地向下的趋势。美国的表现最为突出, 是急速的下降, 也就是说每年的净出口总额都在扩张。

图2显示了美国、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的电气、电子设备进出口总额。我们用浅色的来表示进口、深色的表示出口, 折线上的数据标识的样式来表示不同国家。

美国是进口大于出口, 而且进出口缺口不断扩大, 进出口额都处于高位, 是很明显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第5阶段。新加坡是在2000年达到出口大于进口的状况, 之后缺口在扩大, 现今缺口趋稳, 可以说是夹杂了模仿国的第5阶段和发明国的第3、4阶段。中国则是在2006年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 之后缺口不断扩大, 而且现今还在进一步扩大, 应出于模仿国的第4阶段。印度则一直是净出口为负, 缺口也在不断扩大, 渐渐趋稳, 情况相似于产品生命周期图中模仿国的第2、3阶段。

综上所述, 中国的电子信息行业在国际是出于模仿国的位置。相较于新加坡原来也是模仿国的地位, 现今是模仿国和创新国相结合的情况, 可以看出两者在产品生命周期进出口交点的时滞, 中国还是较为落后的。而美国是绝对的发明国地位, 而且现在已经到成熟阶段甚至更靠后。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差距是巨大的, 但是相较于像日本、新加坡等国也是有很大差距, 还是处于比较滞后的状况。但是, 日本和新加坡的是中国很好的模仿先例, 因为这两国都是模仿国和发明国相结合的角色。也就是说, 模仿国是可以通过中间地位进行转型, 最终还可以变成发明国进而夺取行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4 国内分析

国内分析将从分行业的产值增长率和利润率走势进行分析。产值增长率方面, 分行业的表现也是比较出于一致的。大部分行业的大部分时期的增长率都是在0-0.7之间浮动, 比较稳定。其中电子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电子元件行业和电子器件行业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率步调比较一致。有些行业, 比如雷达行业、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的产值增长率是比较不确定的。各分行业在2003-2008年都是正向增长, 尤其是2003年至2006年;但到2009年则出现规模的减小, 这与宏观经济不景气有很大的关系。

可见, 中国的电子信息行业目前是以电子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电子元件行业和电子器件行业四个方面为主, 占了大类行业产值大部分, 它们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行业, 也都是和大多数人生活工作关系密切而且运用广的行业, 要想拉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从这四个分行业为主。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从2003年后行业的利润率就是趋于稳定, 没有什么很大的突破。而到2008、2009两年甚至还略有下滑。这是因为在2008、2009年经济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导致, 而且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外资和国内投资都会变得谨慎, 缩减投资规模。这对于继续资金支持的电子信息行业就是一个极大的噩耗。而且, 由于人才培养的不足和教育水平问题, 中国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含量一直不是很高, 而且很少有突破。所以, 利润率无法有一个很大变化是情理之中。而且, 我们发现总体的利润率是和通信设备行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潜力, 并且能够带动整个产业。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产品生命周期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运用

国际分析中, 各国在该行业地位不同, 可以是发明国、发明和模仿兼备以及模仿国。在模仿上的时滞效应, 不同国家间也有差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 中国一直都是处于模仿国地位, 而且即便是在2000年后有一个很大的突破性发展, 但是也没有真正成为像新加坡、日本一样的有模仿国和发明国角色合一的国家。模仿国地位是不可以短时间内改变的, 越早模仿是越有利。所以, 中国一定要尽可能地缩短模仿的滞后时间, 在行业的国际竞争中尽量占据优势地位。这就需要对行业加大投入, 增加扶持项目。

5.2 不能忽略宏观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宏观环境是影响各行各业的基础, 纵然有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和预期, 但是如果大环境的变动很大, 对于行业有很不利的影响, 也会使得结果的偏离。鉴于宏观环境的重要地位。政府应该注意宏观调控, 必要时采取政策应对冲击。另外, 在贸易方面, 在技术水平不够高的产品上的生产, 出口至比中国不发达的国家,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应该注重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以此给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正效应, 完成产业转型。比如中国应该多向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出口一些在国内已经走下坡路的产品, 而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合作, 多出口一些高新技术产品, 伴随技术的引进。

5.2.1 技术突破, 要在“微笑曲线”的两端攫取利润

电子信息行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行业的发展继续大量的资金和知识型人才的支撑。只有重在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这个行业的产业转型。而且, 电子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电子元件行业和电子器件行业四个方面为主。对于产业提升也应该以这四个行业为主, 有一定的空间带动作用。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行业产业链中必定有附加价值高的地方。一个是新产品开发并投产;另一个是营销渠道的建设, 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向发达国家学习重在研发, 量力而行, 形成自己的战略优势。并在产业渐渐成熟的时候, 建立自己强大的营销网络。

5.2.2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贸易转型必须从产业转型开始。

基于几点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优缺点。要想摆脱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为发明国。这是任重道远的规划, 但也是必须实现的, 否则中国将永远处于不利地位。

产品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约束力的, 如果一国一直处于模仿国的地位, 是不可能从国际贸易中真正获得很高的利润。只有真正变成发明国才可能获取超额利润。中国现今可以借鉴日本、新加坡的模式逐渐进行产业转型。最后达到贸易转型, 到达成为发明国的目的。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劣势, 比如:产业结构失衡, 核心技术缺失等等。

摘要:现基于现实情况、数据, 分析电子行业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情况。经国际比较, 发现中国电子技术发展较慢, 处于模仿国地位;经分析国内数据, 发现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只有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 结合现今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 往价值链的高位上爬, 才能摆脱产品生命周期中模仿国的地位;技术水平不够高的产品, 可出口至发展中国家, 以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应该注重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以此给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正效应, 完成产业转型。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电子信息行业,国际贸易转型

参考文献

[1]戴翔.中国出口市场选择与贸易转型问题—基于分类市场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11 (6) .

[2]戴翔.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真的赶上发达国家了吗[J].国际贸易问题, 2011 (7) .

[3]郝旭光.试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兼论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J].管理世界, 1999 (1) .

[4]曹德骏, 唐文军, 李长青.我国出口纺织品变动周期的实证分析—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 2009 (7) .

[5]吕庆华, 储敏.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论视角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J].经济问题, 2005 (12) .

[6]胡培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技术标准战略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2) .

[7]肖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产品生命周期因素分析[J].经济评论, 2007 (2) .

[8]卢明华, 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 2004 (4) .

上一篇:干扰载体下一篇:规范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