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教学

2024-11-04

大学生实践教学(精选12篇)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1

摘要:当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 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也存在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就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 但总的来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但目前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 创业教育偏重理论教学, 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较少。当前, 敢于投身创业大潮的学生较少, 数据显示, 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中仅有1%左右的人进行创业实践, 而在发达国家, 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比例高达20%-30%;并且,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相比较而言也偏低, 在最高的浙江省也只有4%, 大多数省区仅为1%左右, 比起20%的世界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明显低很多。这种状况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没有很好地实现,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到位,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路不明晰, 缺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成功率都较低。有鉴于此, 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讨, 尽早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体系, 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对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 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课堂上, 局限于校园中。进行教学设计时, 拘泥于固有的教学计划, 忽略学生所学专业及其个性特点, 显得较为僵化、封闭;在安排教学内容时, 多以专业课程为核心, 课程设计不合理, 知识结构单一;在教学方法上, 偏重理论教学, 更多的是课堂讲解和知识传授, 实践教学活动比例低, 内容陈旧, 方法手段单一。

(二) 创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能否成功创业的重要基础是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在我国, 相当部分高校的创业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的问题, 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到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未能与专业教育形成有机联系, 无法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 导致学生很难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同时, 多数高校往往通过开设一门创业学或者就业指导课承担创业教育的任务, 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践类课程, 这种做法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创业教育变成单纯书本知识的讲授,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绝非单靠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此外很多高校的实践实践活动逐渐流于形式, 多是采取创业设计类竞赛或是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 其他形式相对较少, 但是多数创业竞赛只是少数精英参与,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创业实践就是一句空话, 变成走过场。

(三) 实践教学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培养薄弱

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训练两部分。目前, 相当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仅是通过案例分析、方案设计或创业竞赛等形式来开展创业实践, 缺少专门校内外的创业实践场所, 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即使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了“创业园”等类似的实践项目, 但很多高校创业园的成立处于跟风或者应付上级布置任务的状态, 没有认真去规划创业园的定位和布局, 大部分的学校创业园只是提供简易的办公场地, 任其自生自灭,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利用率不高。

(四) 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对创业实践教育的有效开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学一门跨学科、综合性、重实践的学科, 要求教师既具备全面的创业学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尚未形成专业化、正规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大多数承担创业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是从其他的学科转行而来的学院派, 缺乏实际创业经验, 既有先进教育理念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型教师”非常缺乏。所以创业课程教学多是照本宣科, 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操作练习也多流于纸上谈兵, 教师的实践指导很多脱离实际, 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学生缺乏兴趣。

三、提高创新与创业实践教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 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调整完善现有高校专业教学体系, 实现创业教育体系与学校已有的专业教学体系的融合, 努力构建“理论教学+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首先, 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 并保证单独开设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类课程, 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理论、创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创新方法等, 促使学生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其次,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从授课方式、训练方式和考试方式等环节入手, 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以模拟实训为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最后, 引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 帮助学生在学校创业园开办企业,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创业活动中, 了解创业过程, 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全面提升。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

提高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 这对教师自身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组织教师参加相关机构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 使教师充实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新知识、新方法;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创业体验、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以及同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 获取创业教育一手材料和信息;高校还应定期选派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真实、全面地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及工作流程, 提高教师创业实践教学能力;聘请具有丰富产业实践经验的校外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进校授课, 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不足的缺陷。学院还可以组建创业导师团, 对教师在创业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等给予指导和帮助, 此外创业导师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难题和困惑。

(三) 构建“校内+校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条件。高校应本着“培养兴趣、训练能力、自主实践”的目的, 加大投入力度为大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包括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业基地等, 不同的实践平台应该发挥不同的实训作用。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采取模拟营运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 来培养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实验室的任务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创业能力。在校园建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或创业园等创业活动固定场所,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 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资助并减免场地、水电、通讯等费用, 扶持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建设“校、地、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来促使、带动学生参与到具体经营项目的开发建设中,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四) 构建专业的创业团队体系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成功创业能力培养, 还应成立“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俱乐部”等创新创业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和“创业论坛”、创业企业参观、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测评、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 促进有创业志向的同学自愿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学生可以采取成立和运营“虚拟公司”的方式, 不断吸纳新成员加入创业团队, 以老带新, 保证创业团队的相对稳定, 避免因创业团队成员的变动而导致计划夭折的情况发生, 让创业计划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提高创业团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五) 构建完整的创业竞赛体系

创业竞赛在提升大学生创业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创业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高校应以创业设计大赛、学科竞赛、学生科研为载体,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创业竞赛体系, 为具有潜质的创业团队和富有创意的创业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对在创业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创业项目, 积极促进其落地、入驻大学生创业园, 给予创业项目无偿资助, 优先推荐其获得天使基金风险投资, 通过创业竞赛形式, 激发更多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展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该与学校已有的教学体系相结合, 健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活动, 才能真正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龙, 董达善, 梅潇.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方式探索[J].科教导刊, 2014 (10) .

[2]吕校春.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 2014 (03) .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2

2013年寒假假期,在衡水学院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到自己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来到社区养老院,早晨六点,从上午七点三十到下午四点,我们一直和老人们在一起,陪他们聊天,和他们一起吃饭、下棋„„别看夏天这么燥热,老人们的脸上却还洋溢着笑容,这种笑容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和老人们在一起的时候,看到他们开心,我们也无比的开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能利用暑期的机会去奉献社会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看着大家一张张淳朴的笑脸,我们都觉得很欣慰。我一直都想着有一天能将我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家乡人民身上,这次终于实现了。其实本来是想做健康宣教的,借几个血压仪帮人们量量血压,只可惜由于不知道要去哪借血压仪,所以这个计划只好放弃了,专业知识没能用的上。23那天,我们按照时间再次来到着养老院,今天也是我们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我们没有告诉老人们,不希望在这个日子里有着不舍,因为我们的到来,老人们已经把我们看成是自己的孙子孙女,其实我们的心里也是不舍。上午十点左右,陆续的来了几个叔叔阿姨,原来他们也是志愿者,来给老人们送祝福,呵呵,好事成双,我们这几个小伙子更是忙前忙后,向志愿者们学习经验!

恩,现在我写报告的时间离我实践结束也有好几天了,虽然我们实践结束了,但我们那几个人还不时去看望老人们,和老人们的相处是我的这个假期过得很愉快,很充实。实践结束之后,我感到自己有很大收获:

一、待人要真诚

第一次踏进养老院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伙伴们打成一片,我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和我一起完成工作任务。

二、要善于沟通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三、要有热情和信心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四、要讲究条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张院长给我的忠告。其它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中大师兄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师兄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yufenfei

名:

日期:2013年2月23号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旅游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高校也认识到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是21世纪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两项重要任务。实践是形成认知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是科技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旅游行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更应该关注实践教学,通过这一渠道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以促进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围绕这一主题,阐述具体的对策。

1 增强实践教学力度

中国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旅游人才已初具规模,但是旅游人才的质量却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主要存在这些问题,如:与市场需求错位、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评估机制不完善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上应该深刻反思。由于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和情境性非常突出的学科,旅游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教学。因此,增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有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干中学”;而旅游实践又是一项非常灵活的活动,旅游行业的综合性使得这项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具有全方位性,因此,有助于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实践教学力度主要落实在旅游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通过调整旅游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以实现重旅游“实践”的教学目的。

2 创新实践教育理念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实现“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实践教育理念。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实践教育理念的革新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理念的改变促进教学行为的变化。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转变教师角色,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突破思维定势,能吸收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此类教师能在教学和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引导学生结合旅游发展的案例和实际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升华,由此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总体而言,创新实践教育理念的载体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其中培养创新型教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3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从某种程度上,课程设置反映了时代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适应当今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的提升。很多高校均设置了实践教学课程,但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作用有限。因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仍需向纵深和深度发展。而开设适量的创新型课程是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方向。创新型课程是指有关“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通过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技能的养成,如同播下“创新”的种子一般。通过学习创新型课程,旅游专业学生能认识到如何创新,找到切入点,再结合旅游专业的实践,使“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创新型课程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构建实践创新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相当于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这有助于促成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有多重渠道,如:建立旅游专业课程的模拟实验室、举办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大赛、与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旅游规划公司等)达成旅游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等方式。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既能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其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测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一个适当的评估,这也是检验旅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全面提升旅游人才素质以满足新业态、新岗位的人才需求。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增强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育理念、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和构建实践创新平台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总体而言,在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增强实践教学力度是提升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实践教育理念是其核心,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是方式,实践创新平台是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舞台。

参考文献

[1]冯德山,王菁.关于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2):172-173.

[2]王素芹,薛清,王惠明.光电类专业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30):123-123.

[3]王道信.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效益源泉[J].经济师,2014(05):274-274.

[4]肖宁.瑜伽职业化培训与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互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2):173-175.

[5]马勇,魏卫,邓念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2005(01):64-61.

[6]袁媛.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7]李德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下的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1):52-54.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4

一、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研发知识和技能、提高结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的内涵包括“硬实践”,还包括“软实践”,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实践教学活动,软实践更为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校学习,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获得技能,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和显著的功能,如综合分析能力、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 学校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学校提出实践教学总体要求和目标,同时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2.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内外基地同时建设原则。

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在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内外实施两个部分,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引进校外优秀资源,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 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教学的实施应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专业的特色,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践教学校院 (系) 相结合,以学校指导、院 (系) 为主的原则。

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各学院 (系) 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对各专业学生给予专业化或者个性化的教学,落实实践教学的工作任务。

(二)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实践教学体系组成。

实践教学的因素包括学校 (专门机构) 、教师、学生、实验室 (教学基地) ,同时也包括相关教学文件和制度。

2. 实践教学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运作。

学校成立专门机构如实践教学部,可挂靠在学校的教务处。负责制定文件和制度组织实践教学并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考核检查和对教师的教学检查来评估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加强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直接受益,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其进行监控和反馈,了解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保证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修正。学校专门机构和教师积极帮助毕业生 (校友) 就业和创业,从他们那得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改进和完善学校实践教学。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学院 (系) 的作用,因为专业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各院 (系) 。

3. 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估与监控。

评估与监控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并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更有利于发挥好的方面,促进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

评估与监控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二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如听课和开展教学竞赛等;三是开展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和学生参加产、学、研项目的情况;四是学生参加校外各级机构举办的技能竞赛及取得的成绩;五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六是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发展的情况等。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就业能力

以广东海洋大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例,促进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 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与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内容和形式,如广东海洋大学应结合学校的海洋特色、专业特色、就业方向和就业、创业的要求,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的指导书。编写大纲与指导书时要考虑到应与专业实验、论文设计的指导书有所区别。因为专业实验、论文设计的指导书包含在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学校认为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列入实践教学的范畴,那么,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实验和论文设计等方面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二是与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包括职业规划和创业方面的内容。在编写时应与学校“三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和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士合作编写。

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制定大纲和指导书就有据可依,教学工作就能有序、有目的地进行,这有利于监控和评估,同时也有利于及时修正。

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必须有载体,因此,学校充分发挥学院的积极性,利用校内资源和尽可能与校外不同类型的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用好共青团中央的社会实践、创业基地和省就业实习基地政策,学校大力挖掘资源,发挥校友和社会贤达的作用,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单独或与社会单位联合设立科研课题的形式进行专项研究,结合在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开展科研,以实际工作推动科研,以科研推进实际工作,相互促进。

(二) 形成制度,成立专门机构,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教学制度是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并不是突发之想、一时之意,更不能走过场,因此必须制定实践教学的制度,促进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益处,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成立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可以设 (挂靠) 在教务处,同时组成专家组 (库) 。专门机构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协调、监控和评估等工作,包括基地建设的协助、指导工作。在教务处的统筹下,与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参与,指导和帮助学院、学院团委实施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效果如何?这就需要监控、评估和指引,学校专门机构和学院 (系) 采取定期的形式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引,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并通过评估的结果进行反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

(三) 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建设新的实验室,同时开放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做实验来提高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成果孵化基地合作,促进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参与或独力承担科研课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

(四) 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学师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兼顾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且与社会联系相对较少,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与交流也不多,掌握的资源信息也少。针对这一状况,建议学校采取措施,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积极引进或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弥补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鼓励校内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创新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走出课室,走向社会,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五) 建设校园文化第二课堂

学校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到各自的角色,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锻炼。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学生通过主持、参与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六) 建设第三课堂,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第三课堂是指到校外开展的教学、实习、实践活动,是与在校园内开展的第二课堂相对而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其主要的区别是活动的地点,也就是说在校内或在校外。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社会实际工作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往往是有“工作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实践教学,建设第三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七) 加强就业指导

在国家和省的就业指导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就业、创业的指导列入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针对各学院专业学生撰写教案,收集就业与创业相关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学研讨会,交流经验,丰富内容,提升技能,资源共享。

提高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与其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加强与校友联系,请他们和成功人士回校开设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的形势以及就业、创业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传授经验。

加强对就业、创业指导师资的培训。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同时构建平台,加强校内教师的交流和学习。聘请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作为校内教师的重要补充,丰富学生的就业、创业、实习的资源。

(八) 加强就业实践

学校充分利用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将毕业生课程实习、见习和毕业生实习等列入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准员工的标准和要求完成见习和实习的任务,为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积极与大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在二年级开始选拔有志到该企业就业的学生作为一个教学班,争取企业在专业技术、奖助金、实践实习等方面的支持,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就业。

学校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市场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加强对毕业生的联系和帮助。广东海洋大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西部就业市场的各项工作,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

完善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的机制,充分发挥两项比赛的作用。这两项比赛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规划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这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勤工助学开展创业实践。学校积极挖掘校内外的资源,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制定相关的教学文件和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建设,多管齐下,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的人才由高校实施教学来培养。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高校教学的改革。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而就业能力是学校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探索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改革, 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 提出改革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促进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就业,研究

参考文献

[1]汤百智, 杜皓.论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46-48.

[2]蔡则祥, 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 :79-80.

[3]张旭东, 王宏蕾.大学生创业就业战略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0) :110-113.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5

姓名班级学号

2012年7月26日到8月6日期间,我在青岛一顺纺织有限公司参加假期社会实践,为期11天,收获及感慨很多。

青岛一顺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投资企业,主要代理生产著名纺织品牌3M系列产品,包括毛巾,厨房清洁用品,汽车清理用品等等。拥有各类职员200多人,年产值两千万。经人介绍,我有幸能进入公司担任了一名包装工人。

由于是韩国人投资办厂,所以对工人的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的。早上七点半开始上班,每天工作九个半小时,中午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下午五点半下班,有时晚上还会加班。

虽然之前也在工厂打过工,但这样的包装技术还是第一次学。其实大部分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折箱子,装箱子,封箱子,搬箱子,运箱子。由于之前的几个外地包装工人春节放假还没有回来,所以工作还是比较累的,但前几天也算可以,直到第五天,包装班班长跟另一个包装工人回厂上班,本以为工作会轻松许多,没想到比之前要累很多,干的活也不仅仅是包装,甚至还有运货拉货,打托盘,翻仓库,卸集装箱这样的苦力活。以至于有几天到晚上下班时候我累得连电动车都跨不上去。

每项工作的开始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就拿打托盘来说,实在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真正自己做起来是既麻烦,技术性高又费体力的活。打托盘是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个很大的纸托盘上,整齐得摆放好几十个箱子,堆成立方体状,上面加一个顶,四周加上拐角,用胶带粘好,然后搬

着一个很大的薄膜滚子,绕着托盘上的箱子自下而上缠绕十圈,中途不能停下,每缠完一边都要用力拉,将整个托盘缠紧,最后再用胶带固定。这看似简单的工作我学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当我连续打完三个托盘时,我累得汗流浃背。

最累得还是卸集装箱。由于厂里男职工实在太少,所以每当有集装箱来时往往全体男职工都要去卸货。四米多长,一米多粗的大布滚子,一个人一次扛一根,一个小时的时间大约要扛一百多。全部卸完后我几乎是瘫在地上了。那种劳累是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经过这十几天的工厂实习,我的收获还是很多很多的。在工作上,能熟练得使用封箱器,流畅地驾驶叉车搬运货物,打出的托盘也得到了班长的肯定。并且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纺织工业其它程序的东西,比如缝纫,裁剪,装袋等等。对纺织类产品的加工流程也大致掌握。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将来要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去养活自己。在零下好几度的清晨骑车往公司飞奔的路上,在冰冷脏兮兮的仓库里,在缝纫机轰鸣线头飞扬的车间里,在顿顿大白菜白开水的食堂里,我明白了,外面的世界不再是温暖的被窝,书声琅琅的教室,活力四射的球场,社会就是这么残酷,要想在其中生存,就要去努力,奋斗,拼搏。

趁现在,我们还有机会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一定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自己的将来负责,以后能够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起码不用像在工厂里做苦力一样。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到工厂里去打工,去体验那种生活,让自己牢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以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谁也替代不了。

寒假社会实践日记

年级姓名

实习地点:青岛一顺纺织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2012年7月26日—8月6日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不到七点半我就到了公司,简短的报道后,马上就开始工作。

一个封箱器,一管胶带,一大堆箱子,还有十几箱半成品。我的工作就是先封好空箱子,再将袋装的产品放进去,封口,最后用车拉到隔壁的车间。

刚开始干的时候确实不是很顺手,封箱器用起来很别扭,胶带经常粘在手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使用,我就基本掌握了技巧,活也干得越来越快。车间里很热,我干得汗流浃背。

一上午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由于只有半个小时,大家都是跑去食堂的。菜只有大白菜,两个馒头,忙碌了一上午,我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白菜馒头也感觉很香。

吃完饭来不及消化,上班时间就到了。下午的工作跟上午差不多。只是由于只有我一个包装工人,所以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干活还可以跟旁边的阿姨们聊天。由于大部分工人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所以还要经常帮她们拉活,阿姨们也夸我勤快。

拉货的车,在这里称为叉车,确实不是很好掌握拉它的要领,经常就转不过弯来,或许拉的时间长了就熟悉了吧。

下午五点半,终于下班了,我已经是累的腰酸背痛了。虽然辛苦,但总比在家闲着强。

昨天听说包装班班长回来了。果然,今天她按时来上班了,是一个短发的东北女孩,比我大不了几岁,外表就能看出干活绝对精悍。一起回来的还有另外一个包装工,也是个东北小伙。

班长回来后,工作明显井然有序了许多,当然也累了许多,因为班长几乎没让我们闲下来,在干一样活的时候她已经把下一样活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班长虽然话不多,但干活极为熟练,并且对各个产品的信息了如指掌,让我十分佩服。

经过几天的“驾驶”练习,我终于能够熟练得操控叉车了,一起干活的一个司机开玩笑说,我已经可以去考证了。

来了这几天,中午全是白菜,我只好买了瓶辣椒酱,也算给自己加个菜。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今天学习了一个新技术,就是这里俗称的“打托盘”。打托盘实在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真正自己做起来是既麻烦,技术性高又费体力的活。打托盘是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个很大的纸托盘上,整齐得摆放好几十个箱子,堆成立方体状,上面加一个顶,四周加上拐角,用胶带粘好,然后搬着一个很大的薄膜滚子,绕着托盘上的箱子自下而上缠绕十圈,中途不能停下,每缠完一边都要用力拉,将整个托盘缠紧,最后再用胶带固定。这看似简单的工作我学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当我连续打完三个托盘时,那么冷的车间,竟然累得汗流浃背。但打出来的托盘还是不太好,有些松,以后再好好练习吧。

今天的劳动强度实在是太大,手也因为打托盘拿薄膜滚子给磨破了,腰几乎直不起来,但愿明天可以轻松些。

今天我算是真正体验到了身体劳累的极限。

下午厂里开进了一辆很大的集装箱车,不一会就有人到车间让男的都下去,原来是去卸集装箱。由于厂里男职工实在太少,所以每当有集装箱来时往往全体男职工都要去卸货。

四米多长,一米多粗的大布滚子,一个人一次扛一根,抗到仓库里,还要摞起来。一个小时的时间大约要扛一百多。全部卸完后,我几乎是累得瘫在地上了。到后来怎么回家的我都忘记了。。

上帝保佑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不要再有集装箱来。

2012年8月5日星期日

今天上午的工作还算比较轻松,托盘我现在也能比较熟练得搞定了,找到了技巧明显感觉不像之前那么累。上午由于干得比较快,手头的活都干得差不多了。本以为下午的工作会轻松些,谁知道班长下午带着我们去“翻仓库”。这可真是个又累又脏的活。

仓库里全是些又破又烂又脏又沉的箱子,满满得堆了那么高一堆。我们的任务是从里面找出一些固定型号的货,也就是说几乎要把所有箱子翻个遍,还要用车拉到二楼车间,再卸下来堆好。

箱子实在是太脏了,以至于到后来我直接不顾自己的衣服了,全身都是灰。

又一次精疲力尽。

今天是正式上班的最后一天了。

这么多天来,我似乎也习惯了每天高强度的劳动,腿脚胳膊也不像开始几天那么酸痛了。我应该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包装工人了,对包装的各个程序,各个工具的使用了如指掌,也几乎不用别人安排,能够自己找活干。跟车间里的人也混得很熟,想想就要离开这里了,心里竟然有许许多多舍不得,甚至舍不得我每天中午喂的院子里的那只小狗。

没有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一天很快过去了。

同大家告完别,我跨上自行车往回家的路上奔驰。再过几天来取工资,我的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就算圆满结束了。不知怎的心里空落落的,或许是这将近二十天的时间给我太多的感触。真的体会到了上班工作的不容易,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可以不用像这样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力。

下一个假期,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当一名包装工人。

暑假社会实践证明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暑假期间在青岛一顺纺织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时间为2012年7月26日—8月6日。实践期间工作态度认真,积极优秀,特此证明。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6

【关键词】网络媒介 英语语音 实践教学 创新

在新世纪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都能达到一定水平,以胜任以后的工作。因此,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迅速发展的创新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语音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英语语音课的内容与特点

要学好语音,有必要了解语音课的内容及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与学。

首先,英语语音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语音和语调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音素、音节、元音、辅音、降调、升调、音的长短、重读弱读、词的重读与句子重读、同化与省略、连读、节奏、意群与停顿等等。看似简单、较少的内容里面包括的理论知识相当丰富、琐碎。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这些理论知识,特别是师范类学生。这些理论为今后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英语语音课是一门持续性、应用性和关联性都很强的课程[1]。持续性,即语音的学习与提高需要一个长期持续坚持的过程。一般院校语音课都只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考核过后学生就觉得任务已经结束,无需再练习和纠正。以至于其发音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毫无提高。因此,无论语音课程开设多长时间,学好语音的关键在于学生持之以恒的练习。应用性,即学语音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用于发音和交流的。学生应切记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需要开口说出来才能得到锻炼。关联性,即语音课和英语专业所有课程是相关联的。渗透于这些课程中,甚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因此,它不仅仅是语音老师的责任,也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

二、语音教学现状分析

1. 学校方面

首先,开设时间有限。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为例,一般大一的课程是军训过后(一般是“十一”假期之后)才开始上课。例如2014级英语专业,语音课共12周,每周2小时,即一学期共24小时的讲授和实践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全新的语音理论知识又要讲提高发音,可谓是相对困难。对于老师来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既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真是难上加难。

其次,教材选用不合适。目前的语音教材虽然配有发音示意图和音频材料,但在音素的发音讲解上仅文字叙述,学生很难理解,掌握不了位置;示意图不生动,不能很好地示范出舌头或者口型的变换过程;单听音频材料学生也很难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另外,教材中的例子大多都是词汇和句子,很少有段落,导致学生会发单个词的音,一旦放在句子中涉及到读音技巧时还是和发单个音一样,特别生硬、不自然,有读汉语的感觉。

2. 学生方面

基础知识缺乏,害怕出错的心理。在笔者对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其中192名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语音很重要,95%的学生喜欢语音,88.5%的学生觉得语音比较难学。 60%左右的学生没有学过语音知识,在音标发音方面较薄弱,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音知识掌握的比较差。而且70%的学生害怕說英语时犯错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认识到语音的重要性,由于缺少语音知识的学习或者害怕出错而导致语音基础较差。

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实现由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 其不仅能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高从事生物学工作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体系最重要的部分, 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也应不断更新, 实验水平也应不断提高。因此, 高校要不断追踪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 并将其及时反映到实践教学中, 充分挖掘实践教学的特殊功能,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的实验课教学内容大都从属于理论教学, 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 缺乏新颖性、探索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已知经典理论的验证, 结论和结果基本上是预知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很少去思考实验为什么如此设计、有无更好的方法等。这种缺乏探索性的实验操作既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生物学试验园地与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等是保证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连续的扩招使一些学校缺乏基础设施齐全的生物学试验园地, 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投入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正常需求, 剔除物价因素影响, 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不断减少, 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另外, 经费的短缺也使新的实验技术、实验手段难以应用于实践教学。

3. 研究性实践教学薄弱

毕业设计 (论文) 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 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 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但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 导致毕业设计现状不容乐观, 部分高校毕业设计这种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三、改革实践教学,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普及无疑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必须改革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与创新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做法。

1.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特殊作用

实验等常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因此, 必须改革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模式, 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要突破课程界限, 把培养实验技能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调整和重建。要统筹安排实验室的发展, 对仪器、设备统一购置和调配, 建立基础实验室和综合性实验室, 让有限的实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为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常规实践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水平, 并保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因此, 要认真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杜绝重复性内容, 合理确定实验项目和实验学时, 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是简单地验证理论, 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 要改变“讲解———操作———实验报告”的实验过程,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 教师要增加总结、讨论交流、结果分析等教学环节, 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 能够对实验内容全面系统地掌握, 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

4. 加大经费投入与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投入, 完善实验室、生物学试验园地的建设, 确保基本实验设备的采购, 保证学生实验有足够的仪器、设备和必需的试验研究场所。同时, 还要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为学生实验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 使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实验任务后, 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做其他实验, 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些举措能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

高校教师每年都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自选科研课题, 部分课题的应用性较强, 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因此, 教师可将这类课题分解出一些子课题作为实验室开放内容, 定期向高年级学生发布, 吸收部分基础扎实、求知欲强、认真负责的学生参与。这样做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给课题组注入新生力量, 充实实验队伍,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加快实验的研究进度;二是学生在同教师一起做实验的过程中, 通过耳濡目染可以学到更多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进而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是可以适当地缓解实践教学经费紧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等问题。

学校可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领域进行相关项目的申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毕业设计 (论文) 等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毕业设计 (论文) 作为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 直接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 社会对生物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一环节的教学。一是加强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的创新性。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要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 能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或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同时要求实验内容有自主性、实验结果有未知性、实验方法和手段有探索性。二是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本科生受学习经历和科研经历的制约, 设计能力和经验难免不足, 要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就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因此, 指导教师要细心点拨, 适当激励, 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三是加强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监控, 如对毕业设计 (论文) 实施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和末期检查制度, 初期主要检查题目是否符合要求, 开题报告是否规范严谨;中期重点检查实验是否正常开展;末期重点检查实验是否按设计要求认真完成。最后通过严格的答辩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因此,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一定要改革实践教学, 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改革,实验,毕业设计 (论文)

参考文献

[1]鞠献利.落实《高等教育法》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J].昌潍师专学报, 1999, (1) .

[2]肖建富, 高瞻, 李桂新.综合性实验的界定与作用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12) .

[3]顾孝连.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8) .

大学生有氧跑的实践教学探讨 篇8

1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氧跑

由于学生以往耐力跑都是追求速度, 造成运动负荷过大, 出现缺氧症状如四肢无力、头晕和呕吐等现象, 这种不良体验使大学生普遍对有氧跑感到害怕和恐惧, [3]因此在实践教学之前, 教师必须先消除学生这种心理障碍, 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氧跑, 这是其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1) 有氧跑和传统耐力跑最大的区别就是运动强度低, 不会出现缺氧现象。耐力跑都是以最快速度完成规定距离, 不论学生能力的强弱, 都会跑得筋疲力尽以求得好成绩, 在这过程中由于较长时间的缺氧, 出现“痛苦”的感觉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 因此很多学生讨厌它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有氧跑虽然是长距离跑, 但是它运动强度低, 一般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以下, 是人体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进行地跑步, 不会出现诸如头晕、呕吐等现象。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性, 这个强度的速度也因人而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 选择一个合适的速度, 不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 这一点与耐力跑的考核标准“一刀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 有氧跑的健身效果明显, 并且对一些疾病的防治起到很好的功效。[4]有氧跑与别的运动项目相比, 它持续运动时间长, 使人体的耗能和出汗量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加快了各组织的新陈代谢, 它对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5~6]对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如耐力、力量、协调性等也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另外, 有氧跑对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7]

(3) 有氧跑简便易行, 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有氧跑的技术动作简单易掌握, 学生只要在实践中稍加注意就可以学会, 这与其它运动项目有较大的区别, 如篮球等项目的技术动作掌握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不是几次教学课就可以学会, 但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又很难参与正常的篮球比赛。有氧跑运动不受外界如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 它在任何场所如马路、公园等都可以跑, 而一般运动项目且需要有场地和器材的保障才能进行运动, 这些制约因素在校期间不是很明显, 但当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就非常明显了。

2 有氧跑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及心理状态

(1) 有氧跑的跑步姿势。有氧跑持续运动时间长, 总体耗能比较大, 跑步姿势的不合理会导致耗能过大, 减少持续运动时间, 也会导致局部过度疲劳, 使跑步不能继续进行, 比如腾空步过高, 身体波动起伏大, 就容易使小腿和膝关节产生疲劳。因此, 有氧跑的跑步姿势一定要整体动作达到“节省化”, 这样有利于跑步时间的持续。跑步姿势应注意:躯干保持正直, 尽量不要晃动;大小臂的夹角不易过大, 保持小角度为易, 两肘关节始终靠近躯干, 摆臂移动幅度不易过大;膝关节抬腿幅度不要太高, 步幅保持适中或稍偏小, 脚落地时可以采用全脚掌着地, 后蹬腿用力适中, 腾空步尽量不要太明显, 保持身体上下起伏平稳。

(2) 有氧跑的呼吸频率与跑步节奏。有氧跑过程中的呼吸方法将直接影响到跑步的持续时间长短, 在实践中, 很多学生因呼吸方法的不正确, 如呼吸与步频的不协调、呼吸的深浅度不合适等, 导致途中呼吸困难, 供氧不足, 使跑步不能继续进行。有氧跑一般采用嘴鼻吸气和嘴呼气的方法, 呼气要长而深, 这样可以增加吸气量。呼吸频率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习惯而定, 一般一次呼吸周期可以跑三至六步, 初学者或有氧能力弱的学生可采用三步呼吸一个周期, 随着能力的增强, 逐步过渡到六步一个周期。跑步节奏对整个有氧跑过程至关重要, 它会影响到呼吸频率和跑步的持续时间。有氧跑的跑步节奏应是匀速的, 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有氧跑过程的速度基本上是匀速的, 这样有利于呼吸的平稳和跑步时间的持续。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经常会出现变速跑现象, 这与以往跑步的竞争性有关, 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醒学生保持匀速, 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跑, 不要被别人的速度所影响, 当学生在有氧跑过程中相互发生竞争的时候, 一定要制止他们, 并让学生建立“有氧跑没有竞争, 只有自己的节奏”的观念。

(3) 跑步时的心态应保持平和。有氧跑过程中的体能消耗除了运动本身以外心理负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初学者在跑步过程中会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 比如跑步时想着自己能否坚持下来、还剩多少时间或还剩几圈、别人比我跑得快等等, 诸如此类的心理活动, 不但消耗了体能, 而且还打破了跑步节奏。因此, 培养学生在有氧跑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具体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在呼吸上, 跑步时不停地暗示自己呼吸要有规律, 并且感受呼吸的节奏, 但这种注意力和暗示一定要从深到浅, 再逐渐过渡到“安静”或“空”的感觉, 即跑步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也非常自我, 不受外界的干扰。这种跑步心态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醒学生, 尤其是初学者。

3 循序渐进地推进运动负荷

有氧跑的运动负荷主要包括匀速度和持续时间, 它们两者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运动负荷。合理地设计运动负荷对有氧跑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教学初期, 如果选择较大的运动负荷, 学生普遍会接受不了, 直接会影响到他们对有氧跑的学习兴趣, 因此, 有氧跑的运动负荷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地推进。

3.1 小负荷的有氧跑

在实践教学初期, 可采用低速度短时间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 速度以心率为标准, 一般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 跑步时间可选择8~10分钟左右, 这时跑步距离大约会在1200米左右, 在这过程中, 教师要提醒学生匀速跑, 速度不要时快时慢, 更不要出现走路和聊天的现象。按照这种运动负荷, 途中不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学生普遍会感到轻松。这种小负荷的跑法可以持续2~3次, 主要是让学生对有氧跑建立信心, 消除原来的恐惧心理, 为后继教学铺垫基础。

3.2 中等负荷的有氧跑

经过几次小负荷的有氧跑, 学生普遍会消除心理障碍, 在这基础上,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运动负荷, 匀速度的心率可以提高到130~140次/分钟, 时间可以选择15~20分钟, 但不要一步到位, 可以分成4~5次教学课来完成。这个阶段主要是巩固阶段, 让学生能够坚持跑下来, 并且掌握呼吸频率和跑步的节奏。跑步时间持续15分钟左右, 很多学生会出现反复, 主要原因是速度控制不稳、呼吸开始紊乱, 产生想停下来的念头, 这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 并且让他们速度稍微放慢, 恢复呼吸频率和跑步节奏。有氧跑持续20分钟左右, 一般学生的跑步距离会在3000米上下, 这对普通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不短的距离, 这过程中会有部分学生情绪产生波动, 这时除了教师的鼓励外, 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跑步的“安静”感觉。

3.3 较大负荷的有氧跑

当学生坚持过中等负荷的有氧跑后, 自信心将逐步建立, 呼吸频率和跑步节奏基本上可以自然调节, 这时可将运动负荷进一步增加, 跑步心率可以控制在130~150次/分钟, 持续时间可以延长至25~30分钟, 这过程同样需要4~5次实践课来完成。这时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氧能力, 同等心率的匀速度会有一定的提高, 在持续跑30分钟左右的匀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些, 这样会比较顺利的完成目标, 但总体耗能会大大增加。这阶段是学生对有氧跑的发展和挑战阶段, 教师除了适当的提醒学生的跑步节奏外, 主要是培养他们在跑步过程中的“安静”感觉和激发他们敢于突破的勇气。“安静”的感觉是多次长时间匀速跑自然沉淀的结果, 但这种感觉教师应该告诉学生, 让他们每次跑步过程中慢慢地体验;“勇气”是挑战更长持续时间的信心。

4 有氧跑氛围的营造和维护

有氧跑是人人都能跑, 但又是大学生普遍不喜欢跑的运动项目, 它是一个“惰性”项目。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普遍存在被动心理状态, 教师除了合理地引导外, 还应该营造和维护有氧跑的良好氛围, 这对教学开展和持续是十分必要的。

4.1 跑步前氛围的营造

在有氧跑的初级阶段, 学生对它普遍存在逆反心理, 跑步前很多学生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这些情绪主要表现出动作迟缓、精神低迷、注意力不集中, 还有些学生甚至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参加跑步, 这种消极的氛围在有氧跑的实践教学初期是很正常的。在这期间, 教师主要需稳定学生的情绪, 营造出轻松的跑前氛围, 具体可以采取: (1) 对学生这种情绪表示理解, 并且主动地分析以往耐力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痛苦”的现象, 教师应把学生内心想说的话尽可能地全部表达出来, 让学生感到教师理解他们的“痛苦”之处, 从而解除师生之间的对抗情绪, 形成相互可以沟通的氛围。 (2) 合理地分析有氧跑和传统耐力跑的不同之处, 主要阐明有氧跑强度不大, 没有竞争性, 只有自己的跑步节奏, 不会出现“痛苦”的感觉, 是人人都能正常坚持下来的。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有氧跑, 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 逐步建立起对有氧跑的信心。 (3) 降低有氧跑的要求, 让学生确信它与以前的耐力跑是不同的, 从而进一步解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营造出跑前轻松的氛围。

有氧跑实践教学的中、后期, 教师要逐步营造出学生跑前的积极氛围。学生通过几次有氧跑实践, 充分体会到它与以往耐力跑的区别, 消除了原来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还会有良好的跑步体验, 跑前会表现出积极心态, 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班上的积极作用, 及时宣传有氧跑的多种益处和分享有氧跑的良好体验, 激发更多学生对有氧跑的热情, 营造跑前的积极氛围。

4.2 跑步途中氛围的维护

有氧跑途中氛围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常的持续跑, 它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学生在跑步过程中, 尤其在初级阶段和延长持续时间初期, 会有多种原因导致途中停下来, 如意志薄弱、呼吸困难、局部疼痛等。这阶段很多学生有氧跑能力不强, 情绪波动大, 容易被周围学生影响, 出现“从众”行为, 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停下来。因此, 教师对整个途中氛围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在实践教学初期, 教师可以陪同学生一起有氧跑。这个阶段学生意志消极, 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半途停下来。教师的共同参与, 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士气, 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并且认真地跑完全程。 (2) 学生跑步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地鼓励并提醒跑步动作、节奏和呼吸频率。教师的及时鼓励和提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德和改进学生的有氧跑技术, 进而使学生坚持跑完全程。 (3) 及时“隔离”半途停下来的学生, 并对其原因进行追询。有些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坚持下来, 教师应及时将他们离开现场, 这样做主要是不让其他学生产生“跟风”现象, 维护场上的良好跑步氛围。对停下来的学生要帮助分析原因, 并提出合理建议, 这样有利于学生重视有氧跑, 为下次跑步铺垫基础。

4.3 跑步后氛围的巩固

学生跑完后, 教师要及时提醒他们进行脉搏测试,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运动负荷, 体会匀速度是否适宜, 并且给予一定时间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跑步体验的交流, 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 也要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指正。课后教师的点评与总结是有氧跑氛围营造和维护的延续, 起到巩固的作用, 也为下次实践课进一步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新家, 唐宝清.论体能类体育项目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5) :69~70.

[2]周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健身跑的意义及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 2011 (2) :106~108.

[3]王建明.高校女生耐久跑应试心理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 2004 (2) :58~60.

[4]胡秀丽, 梁丽雅, 等.有氧运动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 (2) :212~213.

[5]杨桢.有氧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内江科技, 2008 (9) :88~89.

[6]何敬和, 王治平, 等.军校高级知识分子有氧健身运动的实验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 (4) :120~122.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9

一、重要性: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创新创业计划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近年来,国家提倡自主就业,利用就业政策调控国情,以上海为代表,最先启动“万人就业”计划,力争创造20万个工作岗位,为国家减轻就业压力,其中就包括广告及新闻传播等行业的岗位。2016年2月2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保持2016年就业形势稳定将采取六大政策,其中第三条即为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做好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工作。这些政策都体现着创新创业计划正在我国大力推广及实施之中,同时国家也非常支持广告教育行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经教育部审批或备案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共661个,其中新闻学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而最晚发展的广告学专业点多达232个。[1]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已于2015年4月24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的修订,并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高校也应该从各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要将广告学的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社会对广告行业的推广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广告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传播信息、推广产品的角色,手机、电脑、公交站台、高速公路旁的广告位都物尽其用地设置了各式广告,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日渐增多,同时也为广告的推广提供了平台。人们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得信息,商家需要通过广告来宣传产品,政府需要通过广告来传播消息,企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广告来推广活动,社会需要广告来维护信息网。社会角色不同,对广告的需求也不同,在质与量的抗衡上追求相互协调,既要保证将产品包装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又要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政府更是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国情向社会大众传播例如反腐倡廉或尊老爱幼等信息。这些在无形之中都体现了社会对广告学教学的期待,期望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拓展实践能力。结合国家推广的创新创业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创新的自主性和创业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满足社会要求,课堂上就应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深入研究不同社会角色对广告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广告学专业特点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广告学专业是一门文学艺术、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的运用型专业,所培养的是能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营销、广告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2]对广告学专业而言,培养具有国际广告视野和较高的艺术设计素养的人才是培养目标。国际广告视野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辨别广告质量的高低,艺术素养是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增加广告的艺术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技能,才能真正理解广告的内涵,做出好的广告。当今的社会已不再满足于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等要求,而是需融入更多的实际因素,从现实出发,结合热点问题并能与国际接轨,这才是创新创业中最需要的。从目的的角度讲,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营销;从存在形式的角度讲,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从作品角度讲,广告的制作离不开艺术。[3]只有做出有个性鲜明、富有情趣又具有前瞻性,符合客户需求,引起大众共鸣的广告才能被称为具有创新性的广告,才能帮助学生拓展创业道路。正因为这样的专业特点及要求,才更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实践。

二、挑战:当前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书本知识与实践教学联系欠缺联系

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几类: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媒体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这些单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新鲜血液。多数学生在求职初期会遇到“工作经历”、“曾独立完成的项目”等问题,这让他们在求职的第一道门槛处就被拒之门外。即使是应聘成功的学生在进入职场后也会有“什么都不会”、“学校教的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等感觉。这是因为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实践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实战训练是不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从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发现广告学专业的教学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等问题。学校之前的教育多注重在书本知识之上,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忽略了向实际项目过渡的部分。因此,把教育与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问题相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也势在必行,而且只有不断完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切实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积累一定实践经验。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学校教学通常以课堂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精细讲解书本知识,结合教学案例促进学生理解。但教学案例通常来源于书本或网络,理论性、学术感较重,实践性较弱,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单一课堂教学只能充实学生对广告的理论知识,使其了解广告来源、发展、特点等,即便明白制作广告的流程也多限于表面,实际操作方面还有所欠缺。由此可见,此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广告教学多向发展。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及广告学专业特点等方面来看,实践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关注课堂效果而忽略实践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广告人才的要求的。

三、尝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优势

针对广告实践教学项目,选择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作为教学手段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这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是指以学院为单位,成立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并提供真实项目作为练习的实践教学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深入校企合作,打开双赢局面

校企合作就是要从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社会需求等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实体广告公司中的规范、原则、工作流程等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及工作模式,投入其中并从本质上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力。对学校而言,实践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前的教育多注重书本内容,强调理论知识,往往缺乏实际联系,针对这个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在校园内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一切运营方式及管理模式都依照实体广告公司设置,甚至将实体广告公司中的部门直接设立于校园中,这样既可以将实际案例结合教学,又可以加强与广告公司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校企结合,成为广告公司的人才储备库,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对广告公司而言,在学校设立实习基地不仅可以借实习之便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品行,为团队选拔优秀可靠的人才,还可以为自己做良好的形象宣传,打响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这种一举多得的合作方式可以让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打开双赢的局面。

(二)利用公司运营机制为学生营造实践氛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相较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为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平台,给学生实际工作的体验机会。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比照实体广告公司运营机制而设置,故公司制度、管理方式、部门设置、盈亏奖惩等都从实体广告公司制度衍生而来,可以令学生感受到自己除了学生身份之外还需扮演的角色,并伴随而来的工作及责任,由学生自己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总经理、总监、经理、主管等职务,培养学生竞争上岗的意识以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归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实体广告公司工作的氛围。实践过程中对于真实案例,练习初期学生可以自己组成项目小组,或独立完成,或向老师寻求指导,将在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项目之中,并进行项目竞标。在保证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对实体广告公司的运营方式形成感官上的了解,充分利用资源,为以后进入广告公司工作积累经验。

(三)新型办公模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虚拟性。在科技与互联网发达的当今,虚拟办公已成为引领时尚的一种潮流,SO H O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采用网上办公形式,利用微信、qq群、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一方面节省实体桌椅、办公耗材等消费,另一方面互联网交流的及时性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对于将部门设置在学校的实体广告公司而言可以省去一大笔租用办公室及购买办公设备的费用。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在保证提供学生相应实践机会的同时也能为学生节约奔波于学校与实习公司之间的时间和路费,还可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降低学生在路上发生意外的几率。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是一种新颖且实用的实践教学形式。

四、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运行及管理

教学方式除了包含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授予,还包括课后的实践教学,正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采用实体广告公司的制度衍生,在工作形式上进行创新才可以为理论教学提供实践平台,再将实践经验反馈于教学。

(一)岗前培训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在他们进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后要先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进行测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加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等进行部门的选择及调整。岗前培训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名家学术讲座、学术午餐会、优秀校友回校对学生进行岗位介绍等。

名家学术讲座的培训方式较为正式,邀请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等领域的大腕名家,以某个学术观点或者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为讲座内容,利用热门话题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广告学专业知识,结合专家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广告公司运营方式。为了检测培训效果,讲座结束后会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座中获取更多知识,并提高与人交流能力。

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岗前培训形式就是学术午餐会,传统的培训方法虽然正统,但缺乏新颖,得到的培训效果也中规中矩,而学术午餐会的培训方法正好弥补了正统培训方法的刻板性,推陈出新,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得到与课堂或讲座中不一样的培训效果。学术午餐会是借由午餐的时间将学生聚集在一起,邀请专家教授跟大家一起探讨学术。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任何事情讲究的都是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利用学术午餐会进行培训的宗旨。与其利用工作时间组织优秀学者、名家大腕、学生来进行课堂式的讨论,不如利用午餐时间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学术,既不耽误各方时间,又有别于正统的岗前培训,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岗前培训的目的。

(二)以实际项目进行练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虽然形式上是模拟的,但效果上追求的是真实,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于练习的项目具备真实性。客户部外出寻求项目来源,公司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向企业毛遂自荐等多种渠道寻求项目来源,以此锻炼学生胆识、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等。接到项目后由各部门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品牌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教师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与产品资料搜集,完成市场调研,并得到充分的数据支撑。品牌项目小组完成作品后由教师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及时修改,再进行比稿,比稿胜出的小组才有资格进入产品公司直接面向客户进行作品介绍,给学生真实的讲稿经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注重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指导,要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及时调整作品完成方向,并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要将创意变为实物这个最艰难的过程不断细化,直至顺利完成,致力于利用真实项目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开发,切实做好实践教学。

当客户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适合的项目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也不会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继续,而是提高效率,一边寻找项目,一边利用各大比赛进行深入练习。比赛具有竞争性,与实体广告公司运营模式异曲同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由组合,提高与工作伙伴的默契程度,追求更高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利用比赛的方式进行项目练习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用于训练学生的方法之一,以此促进实践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全程监控和及时调整等原则,在比赛前带领学生了解比赛的目的、题目、形式、偏好等,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比赛的细节,才有可能拔得头筹。每个比赛都需要有其相应的训练目标,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训练要素的侧重,争取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解决专业上至少一项疑问。参加比赛过程中依旧比照实体广告公司的工作模式和作业方法,做好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促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体验在教师指导下广告创意的产生和制作的全过程,感受比稿形式,提前适应社会工作。

(三)将运营经验反馈于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目的是将实践经验作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方法论、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后,再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教会学生做好某一则广告,写好某一项策划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制作广告的意义,学习制作广告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提高对广告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生涯之中。

从学生个人方面考虑,学生将原有的知识框架建立在实践中,反复运用可以找到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力求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产生理论知识的回忆与应用,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性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把实践中学习到而没有在书本中出现的内容整理为具体形象的理论知识,以供以后及他人学习。

从实践教学方面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的运营为实践教学提供素材,新时代广告公司的运营利用品牌项目小组进行分工,而不再像传统广告公司按照部门分工,实践教学中结合这两种模式同时进行分工,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中按照部门分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擅长的专业技能进入喜爱的部门,对自己在公司中产生归属感。当客户部找到适合的项目之后,再由各个部门抽出员工,自由组合形成针对该项目的专业品牌小组,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中找到存在感,又具备了新时代广告公司运营的先进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调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中另一项值得在教学中着重体现的就是比稿,学生自由组合成多组品牌项目小组,小组之间不仅是友好的同学互帮互助关系,也具备社会中比较复杂的竞争关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而言,教师的工作只是指导与评判,最后哪组方案可以胜出,基本依靠比稿的结果。小组之间先进行第一轮比稿,规模完全比照实体广告公司,由教师及公司董事、总裁、总经理等形成评审委员会,听完品牌项目小组比稿之后经过商讨再进行最终决议,选出一套最好的方案,直接送进项目公司进行第二轮比稿。将品牌项目小组带进项目公司,让小组成员接受非学校教师、同学组成的委员会的考验,当学生在非学校的陌生环境中就会自觉形成紧张感和集体感,从而达到完全模拟训练的效果。无论项目公司最终是否选用学生做出的方案,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很好地经验和磨练,如果被项目公司选中,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项目研究,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分享完成项目的过程、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等,有学生自己传达经验也是实践教学的另一种方式;如果没有被项目公司选中,说明项目方案本身还有问题,不够吸引客户,也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找到方案不足之处,继续改进,并总结出经验,在下一次方案中注意避免类似问题。

五、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实际上是为课堂理论教学而拓展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做到校企合作,在学校内引进实体广告公司的运营方式及工作方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以实际项目或者学科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提前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储备良好的工作经验。

摘要:广告行业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促使以往注重课堂理论的高校不断发展实践教学,本文根据此现象就广告学专业特点、实践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理念等展开讨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机构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将公司运营、管理、工作方式等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营造广告公司工作氛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进入广告行业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运营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相雨.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青年记者,2014(11).

[2] .陈相雨.广告学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模型的建构与阐释[J].教育学传媒研究,2010(11).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实践,毕业实习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近年来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 就业压力很大。各高校为了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从业经验, 不遗余力地为在校生提供面向就业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理论上,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职业战略规划, 旨在引导大学生及早订立未来的职业取向和职业范围。实际操作中, 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育仅能帮助相关大学生大致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的状况和规律, 却对大学生个体自我认知、自主抉择方面的帮助甚微。究其原因, 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理论阐述而忽视实践训练, 未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职业意识, 导致大学生职业定位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 对未来职业取向的预见和追求不够清晰。实践教学是实践训练的载体, 是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文由此提出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1 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 多数高校设置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但人员配备、基础设施、教材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不少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以理论传授为主, 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面向毕业生, 教学手段采用职业测评软件或传统知识讲授, 未能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自觉化。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方面则局限于就业指导、求职辅导讲座等, 存在着重视就业指导、忽视职业实践, 重视理论讲解、轻视案例借鉴, 重视现状描述、轻视专业引导, 重视短期求职培训、忽视职业生涯教育等现象, 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科学化、连续化、有序化, 导致课程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能渗透到教育全程。在师资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专职教师十分匮乏, 大多由思想政治老师兼任, 难以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满意度方面, 认为非常满意的只有6.1%, 认为比较满意的占22.1%。[1]这一现实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对自身潜力的认识较模糊, 倚重自我感觉, 较少思考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职业规律, 结果不能自主、合理地设计个人职业生涯。总而言之, 短期性、理论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能使大学生被动地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知识, 却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能。

高校实践教学为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实践教学通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服务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教学培养方案中一般都规定了公共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理论、社会调查、课程实验实习、就业指导与实践、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覆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日益重视, 学习和工作的界限趋于逐步消失。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也随之越来越紧密,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运而生。

2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势

2.1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科学规划未来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大学生的工作观日益提升, 普遍注重自我认识和自己的价值取向, 就业不仅是他们的谋生手段, 更是一种价值实现的需要。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有利于大学生针对自身情况从实践中获得合理的自我意识, 前瞻性地发掘自身潜能, 进一步认知和开发自己的价值, 得到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提高。高校则通过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能。

2.2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知职业、针对性地提高职业技能

当代的职业要求不断变化, 职业目标、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都在不断进化。个人为了生存和适应都必须在工作中学习职业技能, 以求精进, 大学生因此有必要接受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实践教学环境中有利于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准确性和直观性, 而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及时认知职业, 理性选择, 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3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知社会、融入社会

大学生充满活力, 对未来的职业充满好奇,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得到重视、重用。但过多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生涯理论教育割裂了个人成长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随着时光流逝, 职业期待由于缺乏实践的刺激, 会失去入学阶段的成功欲, 原有的志向和使命感也随之淡薄。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职业目标设计、职业发展机会评估、职业实践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等多个环节, 通过规划——实践的多次尝试, 发现并定位新的事业, 促使大学生认清职业与自己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塑造自我, 将自身条件、未来职业、经济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 提高大学生从业的满意度和就业的准确性, 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3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构建

3.1 依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实践教学为平台, 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步骤、分层次展开, 力求建立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

对于大一的大学生, 重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教育, 形成大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相关职业岗位要求、行业预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初步认识;带领他们积极参观实习基地、就业基地, 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大学生树立的自己的职业取向;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培育大学生的职业追求, 提高职业技能和从业水平, 促使大学生发现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而确立个人职业目标。

对于大二、大三的大学生, 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 帮助大学生概要了解相关职业知识与技能;有计划地开展求职技能教育, 帮助大学生把握就业新形势和相关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 增加社会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 为顺利就职奠定基础。

对于大四的大学生, 应通过举办就业模拟、就业程序等方面的讲座强化其就业心理;利用毕业实习、求职试用等机会引导大学生从事职业实践。通过上述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 促使大学生正确评估和锻炼自己, 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 进一步明确所选职业的发展要求。[2]

3.2 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职业实践教学活动

职业实践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主要培养大学生求职、就职、履职的能力和创业的能力, 可通过模拟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展开,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统一于实践教学之中。基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基地化、项目化、制度化, 按照职业目标修正、职业重新选择、职业路径选择、实施措施与计划变更等程序不断完善、确立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大学生在具体的职场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经验, 检验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 自觉整理自己的资源与计划, 提高职业技能。

3.3 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合作企业和高校可提供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岗位用于大学生的实际职业劳动, 帮助大学生接触工作、了解职场, 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相应地, 培养方案中应完善实践教学目标, 加大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时间, 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 以拓宽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有条件的高校可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 或设立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服务中心, 为大学生职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服务。[3]

3.4 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长期化、连续性的教学活动, 单凭授课教师和大学生的努力很难实现既定的目标。高校应建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服务机构, 配备一批富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经验的师资队伍。还可以从社会上聘任专业人士进入职业生涯指导队伍, 切实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能力与水平。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 因此, 应建设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导、职业生涯指导队伍为主要力量的基于实践教学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到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4]

参考文献

[1]童卫丰, 朱慧.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7) :100-103.

[2]米衣军, 李琳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指导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职教论坛, 2011 (08) :75-77.

[3]陈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 2012 (02) :151-15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探索 篇11

关键词:以生为本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主动规划意识欠缺,专业职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发展不协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悬殊。且网络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专业化的教育和个性化指导的需求不断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传统的说教灌输教育方式必须予以改进,传统的大课式教学课堂也将被专业化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所替代。鉴于此,建立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一、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很多高校目前仅限开设选修课,或将职业生涯规划归于就业指导,往往造成整个群体缺失系统化、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教育教学效果也不能很好体现。根据当前的高校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成为高校尤其是高职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从2006年开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列为大一学生必修课,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紧紧围绕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发展等需要开展教学。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改革前趋于传统,而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仅限于讲授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教育大学生对个人兴趣、性格、价值观等进行探索分析,往往会忽视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忽视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忽视教师队伍的培养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该课程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不到东西,最终毕业时职业目标不明确而不会主动进行职业规划设计。

经过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上进行了全面更新,课程设计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内容展开,有以下四个方面要求:(1)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结合各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要求;(2)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生涯测评工具和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开展体验、参与式教学,强调教学互动性;(3)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入手,强调教学的时效性;(4)教学考核突破传统卷面考试形式,注重全程性,强调课堂学习、课后规划训练与个体(团体)咨询相结合。

二、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组织形式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如大班或合班教学,主要以专业班级教学为主,充分结合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组织过程中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小班化教学贯穿始终。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课程从2009年开始,基本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其优势在于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自教师和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可进行的交流。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积极通过其他辅助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如个体示范、小组讨论、谈话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个人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2.班内分组教学有效开展。我校主张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要求,进行班级分组教学。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第一堂课,用分组游戏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采取积分制,小组形式参与整个教学互动,且每个环节以小组形式发放正能量积分卡,列入平时成绩考核。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交流和团队式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都得到提高。

3.课后个别辅助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仅仅通过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自主规划的需求,我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涯规划咨询室,定期接受学生的个体和团体咨询和辅导,课后个别辅导很好地促进了班内分组的教学效果。第一,它让学生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提高的动力,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信心,让每个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受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它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第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探究能力。

三、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程评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因为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积极导向、展示激励、反馈调节、检查诊断、反思总结和教师成长记录等功能和作用。我校依据课程评价需要,设计制作了课堂意见反馈表和课程意见反馈表,多方收集学生对个人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涉及到课堂行为、课堂组织管理、课堂模式、课程设计、师生角色、信息交流和教学目标等等,以促进对个人教学效果的检验,加强教学反思,记录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发展历程,促进个人和团队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促进个人教师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

四、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我们教师,因此所谓的教学反思即“教师教学反思”。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即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反思要求我们教师在该课程开课之前,通过对往届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的反思,提前了解授课班级专业的基本特点,通过调研及生涯测评工具的数据了解学生整体的兴趣等,了解学校教学中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提前备好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学过程中注重收集学生意见反馈表。综合这几年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收集的学生反馈意见表和教学督导给出的建议,反思如下:

1.从课堂效果上分析。课堂教学互动性较好,教学内容安排合适,但学生的胆量、个性不同,社会交际能力有限。这样一来,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所以该课程教学必须以生为本,注重个性化培养。

2.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解上分析。生涯规划课程的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视,但由于我校学生多为高职生,很多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如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需要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与二年级的创业教育、三年级的就业指导充分结合起来。在内容讲解上要重视案例的分析,适当邀请优秀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进入课堂开展互动。

3.从新媒体工具的运用上分析。应关注那些被动学习、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重点对他们进行帮扶,对学习参与互动较多的同学加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能积极地帮助其他组员。

五、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尤其是高职院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深入探讨就业创业工作刻不容缓,深入探讨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工作,关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关乎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率和稳定率。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江西省2014年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基于’三创教育’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职业素养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GXDGKT.QN—201483)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14年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实践教学 篇12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1.1.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

从1999年起, 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 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有关统计,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 2002年为145万, 2003年达到212万, 2004年是250万, 4年增加了140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2011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2012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80万;2013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

1.1.2 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

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 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 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 直至“供大于求”, 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 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发挥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工作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1.3 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刚走出校门, 因为没有长时间参与社会实践, 缺少经验, 不了解市场, 短期内难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希望招进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吃苦耐劳, 学习能力、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立即能上岗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

1.2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为了走出大学生就业难、企业难以招到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一怪圈,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就笔者所属广州某高校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取得的成效进行实践研究。

2. 大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 形成实践育人合理,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要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加强考核管理;加强研究交流。

经验告诉我们,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这样规格的综合能力强的现代人才, 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所属高校充分认识到这点, 并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2.1 强化、巩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 本着“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 促进我校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发展。

从2006年开始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采取政策鼓励、责任到人、发挥全校师生力量联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强化基地建设力度并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给予体现和奖励。经过努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量上, 2006年全校只有23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发展到2014年全校拥有245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骄人成绩;质量上, 从2006年只有几家规模小的私人企业发展到2014年具有116家知名品牌企业, 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深圳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接纳学生人数上, 虽然笔者所属高校校外分散教学采取的方式分两种, 一种为学生自己找校外实习单位, 学校审批, 另一种即为学校推荐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习。从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分析,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实习人数逐年增加。具体可见下表统计。

2.2 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市场需求, 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改革。建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3+0.5+0.5”人才培养方案。即学生前三年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最后一年集中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目的在于通过相关企业实习基地的实习, 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巩固消化所学知识, 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综合能力。

2.3 出台配套措施保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执行。

2.3.1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在“3+0.5+0.5”人才培养方案中严格按照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定具体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保证课程设计的时间、试验设备配备, 由专业课教师负责指导、管理与考核。加强对实习实践的指导与检查。专门制定了课程设计与专业课程校外实习大纲、校外分散教学教师工作手册 (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 、校外分散教学学生实习手册、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等规范性实习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校内指导教师定期轮流深入实习基地与学生校外实习企业进行巡查, 对学生进行指导, 解决学生实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使实习实践能够落到实处。

2.3.2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 努力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 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实习企业进行工作和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使指导校外实践工作的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邀请企业专家与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相关专业课程、校外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工作会议, 保证了教学大纲的前沿性与针对性, 有利于强化校外实践教学效果。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 聘请一批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校外分散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师, 建立起了一支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实习实践教学团队。

2.3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为了加强和巩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不断深化和拓宽基地建设内容及方法, 通过拟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基地驻点学习, 加强交流, 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学习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 丰富一线经验, 提高专业水平。另外,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与基地进行项目合作, 达到双赢的效果, 进一步加强校企间的互动, 更好地进行合作, 取得良好效果。

3. 效果

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 笔者所属高校近年来教学质量和办学模式, 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得到学生、家长、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3.3 获得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立项。

从2012年开始每年获得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省级立项, 目前共6个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立项70多项, 其中获得结题验收优秀17项, 良好33项, 结题23项, 得到教育厅和财政厅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3.4 校企资源达到共享。

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资源达到共享。校企双方通过项目合作, 邀请校外教学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开题讲座, 使广大师生受益, 良性循环, 达到双赢。

3.5 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过锻炼, 学生谈吐落落大方、交际能力凸显, 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得到企业一致好评。2009级张汉涛等2名学生通过到中海监理校外教学基地实习, 成功留下就业, 综合能力得到认可, 企业出钱送其到浙江大进行深造。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笔者所属高校在人才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毕业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认可, 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和明显的办学特色。

摘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学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采取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等有效措施, 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作者所属广州某高校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层次的实践研究, 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国家规划下一篇:高职工程测量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