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类专业

2024-07-17

现代服务类专业(精选12篇)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1

如今, 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 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 催生了大量健康服务类电视节目。有权威调研显示, 71%的观众会关注健康类栏目, 他们更倾向于看到专业性强、有典型案例、与其他养生节目有所区分的健康服务类栏目。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 江苏体育休闲频道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了《健康新7点》——一档以专业医疗服务为导向、面向中老年及有需求群体的健康服务类电视栏目, 主要内容包括周一至周三播出的“健康大调查+健康指南针+健康帮帮团 (专家在线解答大家的提问) +健康大讲堂”, 周四播出的“健康帮帮团 (斌哥带你去看病) +健康指南针+健康帮帮团 (专家在线解答提问) +健康大讲堂”, 以及周五播出的“大专家门诊时间”, 周六、周日则是栏目精编版的播出时间。

一、当前健康服务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 节目播出时段欠佳, 覆盖率低

虽然目前我国电视荧屏上有林林总总一百多个健康服务类节目, 但是这些节目大多是在各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播出, 播出时间多是在非黄金时段。一方面是由于各电视台和电视频道将黄金时段优先提供给新闻、综艺、电视剧等能够有效拉动收视率的节目类型,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健康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受众向来被锁定为老年群体, 于是按照老年人的收视习惯将节目安排在了白天播出。然而这种片面的传播方式带来了资源浪费, 使对医疗信息需求更为迫切的农村地区被进一步边缘化, 加重了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的不均衡性。

(二) 节目传播取向不当

健康服务类节目旨在传播健康信息, 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但健康类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 表现出了低俗化的倾向, 节目选题猎奇, 窥探他人隐私, 结论片面扭曲, 舆论导向错误。比如一些女性保养美容节目会片面夸大衰老对女性的危害, 很多针对“不孕不育”问题的节目会流露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传统封建思想, 甚至会将节目的关注点放在媳妇不孕导致的家庭不和、婆媳矛盾等狗血情节上。负面的传播取向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对人们的健康观念造成了误导。

(三) 虚假医药类电视广告屡禁不止

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打击虚假医药类广告, 但一些健康服务类节目中, 依然或明或暗地存在虚假医药类电视广告。这些广告“潜伏”在一些所谓专家、医生、患者真真假假的言辞中, 充分利用百姓病急乱投医的心理, 使用缺乏科学根据的承诺性语言过分夸大疗效, 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机, 扰乱了医药市场。有权威数据显示, 由于虚假医药广告的误导, 我国每年吃错药的患者接近250万人。虚假医药广告正在成为威胁百姓健康的一大社会“毒瘤”。

二、以《健康新7点》为例看健康服务类电视栏目发展态势

针对目前健康服务类栏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健康新7点》栏目在制作之初就有的放矢, 扬长避短, 致力于将节目打造成一档专业、权威、优质、实用的健康服务类栏目。

(一) 提高专业化程度

栏目创建伊始, 制作团队确定了《健康新7点》的节目核心——专注医疗, 服务大众。“走进三甲医院, 龙斌带您去看病。”为了树立公信力, 栏目将南京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作为重点, 在受众心中树立了节目专业、权威的形象。

每周一期的访谈中, 栏目请来了全国知名专家, 比如鼓楼医院副院长胡雅丽, 她是全国用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的第一人。一些专家指明只上《健康新7点》节目, 这是对节目公信力的认可。

(二) 增加实用性内容

2015年, 《健康新7点》偏重于专业医疗。从2016年开始, 栏目在选题策划上更多地从生活健康、保健、防御疾病的角度入手。比如2016年3月, 栏目围绕女性健康做了一系列节目, 《怀孕之前, 准备些什么》《高跟鞋的危害》《女生必须知道的月经那些事》等。4月, 围绕春季过敏话题, 做了《春天皮肤保养小秘诀》《眼睛疲劳, 眼药水怎么选》《身上的小疹子怎么分辨》等。6月, 做了《怎么让宝宝长高》《考试前怎么吃》等话题。这些生活健康话题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实用性, 有效拉动了节目收视。

(三) 丰富服务化手段

《健康新7点》是一档日播电视栏目, 设立了不少板块, 采用了多样表现形式, 比如主持人读报、专题节目、专家访谈。为了更好推广栏目、为观众服务, 除了电视节目的呈现, 栏目组也越来越重视开展线下活动。2015年《健康新7点》举办了21场“名医进社区”的社区推广活动。其中“名医进社区”讲座共17场——主持人和专家一起进社区, 给社区居民做健康讲座, 接受居民提问;社区义诊共4场——三甲医院内科、骨科、内分泌科的医生进入社区为居民义诊。

栏目还积极策划大型活动。今年4月1日, 栏目携手江苏广电总台合唱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地铁1号线, 共同举办地铁里的音乐快闪。活动视频在《健康新7点》微信号上首发, 2小时内阅读量达到了10万+。

通过这些努力, 栏目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从电视上高高在上的医疗专家转变为深入百姓身边望闻问切的健康知心人, 实现了栏目一心一意、千方百计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宗旨。

(四) 贯彻公益化理念

“健康帮帮团”是《健康新7点》的重点板块, 一周一期的公益帮扶节目凸显了栏目与其他医疗节目的差别。之前“健康帮帮团”板块的选题来源是栏目组比较头疼的事情, 因为之前节目影响力不大, 再加上患者需要全程出镜拍摄, 所以每一期的帮扶对象都是编导费心找来的。从今年开始, 栏目组每天热线不断, 有很多人想参加帮帮团板块, “健康帮帮团”的帮扶对象都是栏目组的热线观众。“健康帮帮团”与医院深入合作, 将医院的公益行动与节目联合。今年3月, 鼓楼医院帮扶听力残障儿童;5月, 江苏省人民医院“仁医行动”帮扶家庭困难的残疾孩子。这些节目使“健康帮帮团”立意更高。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2

一、现代管理变革对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陆续出现并接受实践的考验。这些管理变革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技术、管理策略等方面。

从管理思想上现代企业强调成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i},从组织机构上主要体现于企业的扁平化和网络化管理结构,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有效利用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带来明显的效果,从管理策略上现代企业趋于建立组织间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现代企业更强调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创新型管理,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的管理模式,是将创新作为企业经常性的管理职责。

这种创新型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企业的管理者已从繁杂的机械工作中脱离出来,管理工作效率成百倍地提高,管理者将有大部分时间用于创造性劳动,研究新问题、新动向、新思路,成为企业创新管理者。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承压能力以及其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企业十分看重的个人素质,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现代企业所需要专业素养。而现在的高校所培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需求差距甚大,我们将从应用型本科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与“学”两个角度探讨问题所在,并探求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管理变革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国内外的许多高等教学机构都有开设。作为一门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课堂轻实践。在专业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教学活动脱离社会实际,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学以书本为主,缺乏知识的更新与应用,实践程度较弱。虽然学校提供了专业实验室,但实践教学活动单一,仅为一些管理软件的模拟,与真实的企业运作相距甚远。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是重教师轻学生。专业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课堂上照本宣科,不能旁征博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较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潜能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是重考试轻考评。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仍是以考导学,进行应试教育。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单一形式较多,很少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生自学能力不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独立摄取新知识,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充实的能力。在管理变革下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更新知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增强学生个体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是学生创新精神不强。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管理变革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开放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大胆地探索问题,发表己见,学生的创造潜能便会极大地迸发出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教师以教学权威的角色向学生讲授现成的结论,学生缺少创新的激情和冲动,在新问题面前要么囿于成说、墨守成规,要么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学应该体现“教”与“学”两个方面,学生应是主体,教师是导入者,教师和学生如果错位,学生就无法发挥其主体角色的作用。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拓展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专业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与思考的环境,挖掘个体的学习潜能,增长学生的信息量,并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补促进共同提高。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样式,而是由教师引导,规划设计相应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应当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通过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良性互动方式的探讨,使每一名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目的。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实施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规划设计探究主题

教师设计问题或任务时应该注重真实性。教师设计真实性的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专业课程规划设计相应的问题或案例,采用讨论或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或思考问题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思考中来。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是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进行试验,但该门课程必然受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将有限的时间大部分用于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自主探究法以设计与该课程相关的问题或任务为中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所有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并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

教师设计问题或任务时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既自主学习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主动探究涉及相关其他学科的必要知识。这种问题或任务能够作为学生学习最初的挑战和动机;能够作为概念结构的整体支架;能够吸引和激发学生持续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能够将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所学为所用服务,所用促进所学;能够联系不同学科领域。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企业经营模拟训练》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对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模拟训练,对同一起点的企业分不同组进行经营体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财务、销售、产品开发及日常处理等问题,正是因为问题的真实性,决定了这个问题解决时的复杂性,包含了许多有关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营销、财务分析中的大量的`概念,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与基本能力(如知识综合与实践能力等就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要解决它就必须把当前的知识同其他课程的概念联系起来。

教师在设计规划问题与任务时须考虑知识范围。为了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范围应该是多大合适,如果范围太窄,仅限于本学科之内,学生将难以把多学科的各种知识融合起来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教学看重能力培养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范围太宽,又势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影响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这种学习范围上存在的矛盾,其实质就是传统教学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本门课程的知识为中心,而自主探究教学是以任务或问题为中心的。

(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设计,学生领悟到了自主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与途径,为他们自觉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作好了准备。在这阶段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了解前沿、团队讨论等方法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学生通过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将课堂中要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现实结合,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积累了经验。

管理变革下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单是指组织个人的自我学习和集体的共同学习,更是组织中的成员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分享经验、改善自身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使企业成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组织。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若千小组,自主式、探究式、团队式完成主题学习任务,在探究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挖掘学生潜能,主题任务完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这就需要各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及时沟通。它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应变、创新、表达等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集体归属感,培养了团队精神,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增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探究的反馈与评价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期待将自己所探究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并参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熟知他人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心得,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在知识反馈过程中,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他们的精彩发言,成功的操作过程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侧重于过程评价;将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起来,侧重于团队评价。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及深入探究,学习情况到底如何,教师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因为学生专业知识面不是很宽,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仍然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肯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弄明白的愿望,教师必须在这关键时候给予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消除学生心头的迷雾,这个过程可在学生与教师互动式讨论中实现。

在反馈和点拨中,学生的疑问逐步得到解决,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进行自结,并通过自结来进一步的检验学生是否对规律性的知识真正进行了消化和吸收。教师在评价中应善于看以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积极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

四、自主探究的课外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方法不但可以体现于专业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学生课外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企业生产经营模拟、营销大赛、财务知识竞赛等,让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探究与学习,相关学院或系部教师予以专业指导,给予专业点评。让学生成立工商管理类专业相关协会,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专业兴趣与专业素养。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引导发现式、讨论交流式、自学辅导式、讲解传授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兼容并蓄,综合运用,实施以自主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形式上注重合作学习,学习内容上注重问题学习,体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0-02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2]。

一、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必然使本区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受益[3]。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市场,密切接触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有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可有效缓解我国劳动者总体技能偏低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5]。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服务,是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導向来说,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其次,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学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内部,工作的重点一般仅限于人才培养方面,至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最后,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解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但还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6]。

(二)社会服务的水平低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2]。科研总体实力差,成果的转化率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多以教学为主,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社会科学方面,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使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及各个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使学校未能很好地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因评职称所需,大多数科研成果均以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能够实现转化得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则更少。

(三)社会服务的能力弱

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较差,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以及信息网络建设薄弱,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而非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社会服务的方式少

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和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不多,还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可在化工、轻工、医药等领域任职,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扬州境内建有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东承泰州中国医药城,西接南京化学工业园,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我国化工类企业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仅为18.8%,而在世界上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经达到35%以上,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化工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就业导向、类群集聚、行业主导、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已经形成的校企双主体董事会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董事会秘书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设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开展企业主导型人才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设置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四个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与培训等工作;在完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提高“双师”素质与优化“双师”结构为核心,构建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四互”式“双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培育专业领军人才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加强条件建设,改善社会服务能力

化学工程系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一批“生产型、职场化”化工实训室,包含: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化工生产技术综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学制药技术等11个实验实训分中心;1个央财支持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有19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整合视频、仿真及实体仿真等优质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仿真教学平台”,虚实结合,拓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覆盖面,增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省内外具有示范作用的化工实训基地。

(四)加强体系建设,增加社会服务形式

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

1.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与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园区进行在职员工和新员工培训,并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另外,在2010年为中石化集团培养和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的青年拔尖技能人才29名;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百家单位参赛,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和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近几年我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开设了“金陵石化班”、“扬农班”、“沙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并聘任企业专家为“订单班”任课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及早对接企业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我院现已成为中石化系统石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定点招录的三所院校之一。

3.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学院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并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拉动双方合作需求;并搭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学院“双师”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设备计量认证、人员资格认证,达到对外承接分析测试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扬州化工园区、宁镇扬泰沿线的石化、农药、制药、精细化工、钢铁产业基地等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与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

5.利用“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为扬州周边兄弟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综合实训等活动,年均达750人次以上。此外,还经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结对支援,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扬.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11,(8):87-88.

[2] 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80.

[3] 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169-170.

[4] 杨清红,李国年.广东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32-34.

[5] 孙云志,何玉宏.试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J].成人教育,2011,(5):38-39.

[6] 袁红萍,朱红.江苏省常州科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5.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4

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要求,因而对现代服务业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是现代服务业研究的基础理论,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做定量分析,是对现代服务业分类方法新的探索和补充。

一、现代服务业分类研究现状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国际组织和国家统计部门还没有专门的分类标准,目前部分组织和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分类的研究如下:

经合组织( OECD) 国家将金融保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健康保健服务业五大类服务业列为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称为战略性服务业[1]。

国内目前比较被认可的分类方法是徐国祥、常宁( 2004) 将现代服务业分为八大类若干小类:( 1) 物流与速递业,包括物流业、速递业;(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 3)电子商务,包括批发业、零售业;( 4) 金融保险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 ( 5) 房地产业; ( 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租赁业、咨询服务业、会展业; ( 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8) 远程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2]。这一分类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对现代服务业统计核算的需要,以及为统计数据资源的共享而设计的。

北京市统计局利用指标权重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和专家判别法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北京市现代服务业范围进行了界定,选取了信息化应用水平、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行业效率和效益三个指标分别按照3: 4: 3 的权重进行定量打分,然后经过专家判断法剔除、增加了某些行业,界定出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然后依据统计标准将现代服务业分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九大类、若干小类[3]。

王志明、张斌、方名山( 2009) 认为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的体系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体系,并依据现代服务业产生的两种来源即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和因技术进步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而将现代服务业分为: 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 现代金融业、现代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与运输业、现代社会服务业) 和新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两大类、八中类、若干小类[4]。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依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和不同的学术观点,提出了各具侧重点的分类方法,分类结果也稍有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实用性考虑、按照统计标准以定性方法进行的分类。由于目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范围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这种分类方法在对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进行界定时,主要依据经验主观地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筛选,使得范围界定与现代服务业的属性特征可能出现偏差; 其次,定性分类方法难以体现出产业发展的内在趋势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类结果无法更多体现出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同和各小类之间更微观的关系,使得一些虽然在一个行业大类内但小类的经济属性、发展状况和程度差别悬殊。如果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现有的现代服务业分类设计在理论上不能充分体现出对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认识。

为此,本文在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建立特征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计算遴选出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进而从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角度,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进行定量分析。这一研究将数据挖掘技术聚类分析方法引入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之中,是对现代服务业分类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经济研究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的补充。

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征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基础,本文正是在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服务业的特征数据指标体系和确定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

( 一)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 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国际上常用的相似概念有 “知识型服务业”( Knowledge - based service industry)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knowledge -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战略性服务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知识经济”等。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975年布朗宁和辛格曼对服务业的功能性分类研究,在其关于服务业发展的三阶段划分中[5],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阶段,这也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普遍规律的总结。现代服务业概念受到较大关注是在1997 年9 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发表之后,这也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理论研究的重点。

目前理论界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达成共识。但在对现代服务业的理论研究和经济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并达成了一些关于现代服务业本质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渗透,工业生产方式也向复杂化、精尖化发展,社会生产分工也进一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中间环节,从生产过程中分化开来,以一种单独的生产要素形式进入生产领域,是生产进一步分工的结果[6]。由于信息技术渗透、知识化的作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技术科技属性和外溢性,这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生产领域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二是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服务业,关键在于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渗透和作用。一方面新兴服务业的产生来源于科技革命的影响,服务业存在的根基在于社会生产、生活对于服务的需求,在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新的、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刺激了新兴的服务产业的出现;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的方式和手段发生转变,部分传统服务业更多地采用效率更高的科技手段和现代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完成了对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和转变。三是现代服务业是动态发展的,因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现代服务业的涵义也不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先进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技术和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服务需求也是动态发展的,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7]。

综合以上的共识本文认为: 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化、知识化意义上和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依托信息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它既包括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兴服务业,也包括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了的传统服务业。

( 二)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特征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理论界对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研究增多,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结合前文对现代服务业内涵的分析,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属性。现代服务业主要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新兴性、高附加值性、高聚集性、开放性等特征。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社会生产分工深化的结果,这种分工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渗透作用而来的,使得这类产业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属性和知识含量,其运作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才来策划、管理和经营,这些行业的人力资源不仅要熟悉行业的业务而且要有理论、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代服务业是与和高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型伴随而来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占据较高利润和附加值的生产环节,是高增值性行业,也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现代服务业的高聚集性体现在向城市的聚集,是一种伴随着产业发展而来的地理集中现象。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技术高科技产业,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只有在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对于城市的聚集更为依赖。城市市场腹地广阔、信息交流快,不仅有利于现代服务业扩展市场,最大程度的接近客户,也有利于知识外溢效应和生产中学习效应的扩大,此外大城市科技人才丰富、科研基础雄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获取人才和技术支持。

2. 产业发展的属性。首先,从市场结构看,现代服务业具有低进入壁垒、内部结构以竞争性市场为主的特征,对于竞争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服务业属于人力资本密集行业,机械化大生产产生的规模效应不能在现代服务业发挥显著作用,现代服务业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非机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往往才是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并不过分依赖资本积累,因而资本进入门槛较低,新企业的进入也相对容易。此外服务业产品具有个性化特征,需求的多样性使得中小企业可以在竞争环境中依据需求而灵活转变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因此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竞争性也比较显著,对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其次,从产业关联角度看,现代服务业应具有高产业关联度的特征。现代服务业处于生产、消费、投资的中间环节,也是融合各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尤其是对高科技产业等对知识、技术、资本要求较高,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理应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程度。然而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程度并不高,远远低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程度,这和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有关,这也是我国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原因之一。

三、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设计

本文以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无先验经验的条件下在潜在的数据中发现令人感兴趣的数据分布模式。和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事物做定性分类的方法不同,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非监督的分类方法,通过建立一种分类标准并根据彼此之间不同的特性辨识出具有相似性的事物[8]。本文采用K - means聚类分析法,该方法也称快速聚类法,是最经典的一种聚类方法,具有运行效率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是聚类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9]。

( 一) 指标的选择

建立指标体系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建立现代服务业分类指标体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1) 指标要充分反映现代服务业的特征。由于社会经济是不断在变化的,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也在动态的变化,只有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征选取指标,才能相对准确地界定、筛选出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进而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分类,同时使每个指标更有针对性。( 2) 指标要具有可获得性。由于服务业的产业门类比较多,要兼顾各个产业选择指标,就不得不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这也是可操作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是以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现代服务业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要求。 ( 3) 指标的选择应尽量精简化。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方法,如果指标选择过多,不仅会使聚类分析的精度下降,也会在对分类的结果进行分析时造成困难。

为此,根据前文对现代服务业特征的分析并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选择了以下三大类综合性指标作为进行现代服务业分类的指标( 见表1) 。

需要说明的是,赫希曼- 赫芬达尔系数( Her-schman - Herfindahl index) 是衡量产业发展地理集聚程度的指标:

其中sij表示产业i在区域j中的就业或产值比重,xj表示区域j中的总就业或产值占全国的比重,m表示省份数。如果某一产业在各地区的分布和地区总体经济在全国的分布一致,则HH = 0 。此外衡量产业发展地理集中程度的指标还有赫芬达尔( Herfindahl) 系数、信息熵( Entropy index) 、锡尔系数( Theil index) 、区位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等[10],因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别较大,人口、地域等均有较大差别,为剔除这些差别在产业地理集中程度中的影响,故而选择了赫希曼- 赫芬达尔系数指标作为衡量产业集中程度的指标。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产业关联理论中衡量产业关联效应的核心指标:

其中qij是里昂惕夫逆矩阵( E - A)-1中的元素。感应度系数衡量某一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程度,体现某一产业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供给而对其他产业产业产生波及作用; 影响力系数衡量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波及影响,体现某一产业通过对其他产业供给的吸收而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波及影响作用。

( 二) 指标数据的处理

文中现代服务业行业类别和含义按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 - 2002) 标准,该标准中将现代服务业划分的179 个服务业中类339 个小类,指标数据主要以 《2008 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7 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行业中类数据为来源。由于2008 年未对计算机拥有量做普查,故人均计算机拥有量由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计算得出; 赫希曼- 赫芬达尔系数依据 《2012 年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 计算得出。此外部分金融业数据以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中国证券业统计年鉴》、《中国保险业统计年鉴》等为数据来源。

聚类分析是以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大小为分类依据,不同聚类分析方法所设定的距离定义公式和聚类算法不同,但距离的计算始终会对聚类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不同指标间因计量单位不同而产生的数量级差别会对聚类过程中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数量级大的指标会对数量级小的指标的差别产生掩盖作用,而使分类结果倾向于按照数量级大的指标进行分类。为避免这种无为的偏差对分类结果产生影响,我们对每一指标数据按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

对于指标数据和欲反映的特征成反比的指标,如行业平均企业规模和产业开放程度成反比,对这些指标我们按以下公式进行了标准化:

通过标准化,使得各指标数据最小的为0,最大的为100,其他数据在0 - 100 之间分布。

( 三) 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界定

在本研究中,前文得到的数据是所有服务业行业中类的数据。在聚类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参与聚类的行业进行精简化,剔除非现代服务业样本,以减少这些样本对分类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调整和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对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进行界定和筛选。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的界定一般认为有两种标准,即严格型标准和宽泛型标准。严格型标准认为,现代服务业应该是满足所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服务业,如果一些产业有任何一个特征不能满足就不能将其界定为现代服务业; 而宽泛性标准与此相反,认为现代服务业应该是一个范围较为广阔的定义,凡是具有现代服务业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服务业,就应该被界定为现代服务业。

根据前文对现代服务业内涵的探讨,我们认为应以相对较为宽泛的标准来界定现代服务业的范围。首先,这样可以使得某些特征不太明显,但对社会经济作用较大,尤其是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有较大作用的行业,保留在现代服务业界定范围之内,以分析它们的发展状况; 其次,某些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和因信息化而被改造和提升的服务业,由于产业发展情况的不同,其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也未必十分显著,若被排除出现代服务业范围之外,也会使得研究结果不尽合理。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按照相对较为宽泛的标准对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确定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具体方法是: 首先,依据前文标准化后的行业数据,将各行业13 个三级指标数据按照1: 1 的平均权重计算总得分并排序,优先选择排名前40% 的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排名最后40% 的行业作为非现代服务业,排名40% - 60%的服务业依据该行业所属大类的其他行业的界定结果进行界定; 其次,在按照得分情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剔除如部分包含于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等显著不属于现代服务业或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类的行业; 另外,对于其他如寄递服务、其他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的金融活动等行业的处理,因这些行业包含有诸如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我们依据其行业总体属性进行界定,以确定其是否被列入现代服务业范围。详见下文的分类结果。

( 四) 对现代服务业的聚类分析

经过初步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界定之后,我们用SPSS21. 0 统计软件对包含于现代服务业的67 个行业以K - means方法进行聚类分析。K - means方法在进行聚类分析时,会自动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在运算过程中逐步迭代并修正聚类中心,但K- means方法需要事前确定聚类数,即需要确定K的大小。在关于K - means方法的应用中,K的确定始终是一个难点,不同学者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一般认为,K的大小应该接近于槡n ,为了研究的简便,我们通过列举尝试,当K = 8 时,聚类结果中的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标的显著性较差,而K = 9 时,则所有指标的显著性都较合理,因此,我们选择K = 9,也就是通过聚类分析将67 类现代服务业分为9 类,结果见表2、表3。

从以上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第5类中集中包含了27个行业,从指标数据来看,其大部分都是指标数据较为中庸的行业,为使最终的分类结果不过于集中,我们尝试将第五类中行业单独进行一次聚类,并根据它们的聚类中心来重新分析、调整这些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用K-means方法取K=5对第5类行业进行聚类,结果见表4、表5。

( 五)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结果

以上的聚类分析结果需调整和分类处理,以使分类结果更为合理:(1)依据聚类中心的数字特点,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处理。将较为分散的行业如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与指标数据接近的分类进行合并;将聚类为一类,但行业属性和指标数据差别较大的行业分离,并归并入行业属性、指标数据与其接近的分类,确定分类数。(2)由于聚类分析的结果是完全按照特征指标数据进行的距离相似性分类,对各个产业小类之间的相似性、行业属性缺乏界定和分析,结果也过于零散,不利于分类结果的应用和分析,因此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行业分类结果的行业进行调整。(3)对一些新兴的或统计年鉴还未进行统计的行业,如会展业、物流速递业、电子商务等行业,按相应的行业性质加入行业分类目录。对现代服务业的最终分类结果如表6所示。

四、结论

本文将K - means聚类分析方法引入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通过指标数据分析对我国现代服务业进行分类,从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各产业因产业性质和发展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而各类内的产业也从数量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这为进一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内部结构状况打下了基础,同时为研究现代服务业各产业之间以及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便利。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各产业的数量指标将会持续变化,而现代服务业因其动态性,其涵盖范围也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本文的分类方法为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为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摘要:目前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实用性考虑,依据国家统计标准、以定性分析方法和按经验进行分类,这对于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内部结构关系尚存欠缺。本文以学术研究的立场,从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的角度,在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数量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进行定量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5

论文摘要:旅游业与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旅游与航空服务人才,在当今大学业生难以就业的社会现状之下,旅游与航空服务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努力探索两类人才的培养方式,积极与各用人单位开展合作,践行了市场需求、产学业结合、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办学业理念。

论文关键词:旅游服务 民航服务 校企合作 培养方式 就业导向

旅游与航空服务业是目前服务业中的主要产业,是窗口型行业,对选择人才的标准较高,要求从业人员既有较好的外型条件、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而旅游与航空专业高等教育正是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业和航空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吸引优秀的生源就读是目前所有高校都十分重视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要分析市场,调整办学理念,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达到招生“进口”通畅和毕业“出口”通畅的良性循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围绕这一理念,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和实施旅游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方式。

1.服务类专业学生就业观念分析

1.1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封闭生活,死读书,读死书,与外界接触太少,没有思想、缺乏个性,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因同学填报该志愿、家里人或朋友极力推荐、该专业门槛低、听说就业前景好、家庭贫困想获得实习补贴等等原因而填报该志愿,对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热爱,进校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没有明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毕业择业时举棋不定,跟着感觉走,拿着自荐材料不是有的放矢,有备而去,而是看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投。反之有的同学从人校起就确定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在大学三年中根据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重点,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例如到美国迪斯尼酒店,挑选非常严格,首先根据平时成绩,在毕业生中选拔出20名参加系组织的英语笔试,10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候选人,准备自荐材料、各类证书,将材料通过网络邮到美方指定邮箱。并强化口语,等候美方的电话口语测试,要求全天候开通手机。准备时间为两周。有的同学热爱酒店服务事业,期望能有更好的就业和学习的平台,所以异常珍惜此次机会。在准备期间,她通过网络联系到在实习期间认识的数位美国朋友,请他们帮助指正、反复修改,并仔细询问美国人通常对雇工的哪些方面感兴趣,假设面试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模拟回答,最终被录用。

1.2职业定位有偏差

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在当今大学生中仍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局面,“学而优”不一定要做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学而优则白领”的思想在学生中悄然蔓延,就连服务行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不甘心从基层做起,从一线干起,认为那是中专生做的事情,而他们应该一毕业就做管理工作。但没有基层经验的人缺乏感性认识,是做不好管理工作的,行业人才要求与学生就业定位发生分歧。L犬J此,作为服务型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抛弃“白领意识”,从实际Ⅲ发,从基层做起,扎扎实实,锻炼自己,提高真本领,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只是肓目清高,“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一心一意做“白领”,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方向,还会影响到将来的择业。

1.3重名利少远见

随着利益观念在人们意识中的不断加深,一些毕业生的功利心日益增强。他们认为,就业制度的改革,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择业时,价值取向出现了扭曲,就业形成“沿海热”、“j资热”、“高薪热”、“城市热”,只看眼前利益,看单位开出的工资,而不考虑自身的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对用人单位的问题不作细心研究和准备。在一项大学生择业调查中,对“如果单位待遇好,专业不对口并不重要”的回答中,不同意的仅占22.8%。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国际国内就业机会,合作前都会做好充分的涮查考证,确保单位管理有方、对员T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有利学生长远发展。但在动员面试阶段笔者发现,有一些国外就业的机会,往往学生报名很不踊跃,即使参加面试的同学,也有人不是以十分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因为在同学们心目巾,去国外就业一定要是高国内几倍、十几倍的薪水才不枉此行,才不至于白交中介费。而丝毫不会考虑去闰外就业会让他们的专业水平、思维方式、语言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高,缺乏长远眼光。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本无可厚非,但在与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前进发展的比较中,把经济利益的多少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或主要标准显然不妥。大学毕业初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奠基和经验积累的最佳阶段,这一时期若能主动进行锤炼和磨砺,不避艰苦,不计得失,则会一生受益无穷。

2旅游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培养实证探索

2.1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建设力度

服务行业高等教育与服务行业发展联系是否紧密,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一是专业设置是否能适应服务行业发展;二是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如果教育结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就业,不能为单位所用,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影响用人单位的利益获取,导致学校声誉下降,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科专业结构要与市场和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实现按需培养。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服务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T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为此,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在认真细致地做好服务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原有专业建设水平的同时,根据服务业市场的需求和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灵活的特点,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主动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如根据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国家对民营航空公司的准入制,我院设置了“航空服务”专业,重点培养民航服务人员与空中保安;根据在桂林召开的“桂林博鳌亚洲旅游论坛”传递m来的对会展营销人才的迫切要求及会展经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系数已达1:10的平均比值的市场分析,并派出专业教师到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和学校调研,我们于开办“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建设新专业的同时,我们还加大力度,努力建设好原有专业,如酒店管理专业已申报湖北省精品专业,这极大地推动了我院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同时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明显的专业优势,较好地满足了服务业对服务人才的需求。

2.2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是确保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增强师资力量。在师资建设方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与各酒店和旅行社保持密切的行业联系,派出酒店管理专业的`年轻教师到四星级以上酒店挂职半年或一年,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从旅游实践第一线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有较大影响的行业人士,这些具有酒店或导游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的业内人士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对于航空专业的教师,学院采取的是请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设置该专业后就选送了四名骨干教师到北京参加中国民航总局举办的教师培训班学习,同时还与辽宁金通航空培训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的合约,由公司在学院设立武汉办事处,公司领导长驻在校共同管理。目前,学院已建立了一支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过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还聘请服务业资深的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的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其他高校的一些理论研究者作为特聘教师,共同商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培养模式,不定期地邀请他ffq~]校给师生进行专业讲座,也邀请业界的一线丁作人员例如航空公司的空姐、旅行社导游员、景区景点讲解员、酒店餐饮服务员等来校讲座,他们了解行业的新信息和新特点,掌握行业选择人才的标准,能有效地推进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建设,以此方式与企业建立更广泛、更长久和更有实质意义的产学研互动合作,使教与学能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系列措施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也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3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将一专多能学生推向社会

服务行业是窗口型行业,是服务无中介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我们从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1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学院成立有多种社团:礼仪队、模特队、艺术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学院从社会上聘请相关行业的资深教师为社团成员授课。学院还为各社团成员提供许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例如参加全省高职高专校长交流会的礼仪接待、全省外籍教师的学术研讨会的礼仪接待、参加全省“贝亮天使”选美大赛的颁奖司仪、到各大酒店进行文艺汇演等。全院的学生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类体育比赛、演讲比赛,形成了以航空专业的“航空英语晚会”、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大赛”、酒专业的“实习动员晚会”为核心的校同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大团员青年投身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选派旅游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大型旅行社进行专业实践等。所有这些活动均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4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

适销对路的产品能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保障。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将企业文化、企业人才要求等因素融人到学校教育中,不仅能给院校指明培养人才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企业向学校要订单,也保证了企业自身人才的需求,降低流动率和人力成本,将成本转化为投资,实现企业和院校人才的双赢,使得人才供给在校企之间达到平衡。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酒店专业与全周十几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有订单培养的合约,每半年将有一批学生到全国各地去实习,此外还与日本、美国和迪拜也有合作项目;学院与航空公司签订了共同培养航空界服务人员与保安人员;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目前也有了相对稳定的实习与就业渠道。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6

关键词:服务三农;高职院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10-1

为探索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保障体系与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大力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旨在通过一些可行性强的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受到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主要是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国家推行的许多养殖业补偿政策的大力冲击下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农民工开始从事养殖行业,但大部分的养殖户养殖技术缺乏,导致经济效益较低,利润微薄,有时甚至呈现负值,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农民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作为养殖专业的大学生,主要是为农民群众提供现代养殖技术,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危机意识,促使农民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增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确定项目地点

大学生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即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又要力所能及地为农村服务。我系学生所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这就决定他们必须服务于以养殖业为主的农村。对学校周围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将德育项目服务地点最终定在我省一些养殖大户,确定为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服务地点。

2德育项目跟蹤服务

“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后,项目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专业跟踪服务,每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①积极参与养殖户饲养动物的全过程;②进行猪舍消毒、卫生;③疾病诊断与防治;④与当地养殖户交流并传送科技文化专业知识。

3德育项目的经验和体会

3.1在农民层面

之前,农村的养殖业存在着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现象。在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一一高职学院养殖类专业学生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服务“三农”小分队为农户送去了兽药、养殖科普资料等,亲自动手指导和帮助农户进行猪舍消毒、科学喂养、种猪繁殖等技术。通过一年的服务,使农民对现代化的养殖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变了农民对养殖业陈旧的观点,使农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养殖技术,最终提高了农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3.2在学生层面

此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养殖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们深入农村了解当前农村的经济与养殖业水平,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当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高技能。在和农村养殖户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困境,利用专业优势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三农问题”,也亲身体会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安居乐业、农业稳定增收、国家繁荣昌盛的大问题。通过此项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以及与农民的多次接触与交流,农民的纯朴热情、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不惧脏累等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学生,学生们也透过现象看到了一些本质问题,如城乡的差距,贫富的悬殊等,使大家油然而生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村和农业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和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和农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服务三农”的实践,让养殖专业的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农业和农民最为真实的情况,那就是农村需要文化,需要技术,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也从一定层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养殖专业的学生萌生的

“服务三农”的社会历史责任,从思想上加速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

4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4.1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很重要,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在基地工作学习的人员有法可遵,有章可循。明确基地管理人员的职责,对基地管理人员奖惩分明,使其不能混沌度日,要对工作尽心尽责。

4.2加强德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

德育基地大学生业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服务“三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养殖生产的效果。大学生往往对自己充分信心,干劲十足,雄心勃勃,但往往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为了德育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应该有计划的对基地的人员进行有目的的专项培训,通过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来提高实践水平。

4.3开展学习研究,增强自我创新

目前的德育基地建设基本上还处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验证性阶段这种状态,对新事物、新问题学生缺乏自主面对和独立解决的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应该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从而督促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自我,进而提高实践的质量。

总之,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加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度,加强制度管理,科学运作,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出高质量的产业人才,使得产、学、研合作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廖晓明.浅谈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意义[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2):11

[2]徐札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13(2):58-60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7

针对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数学课堂教学反复琢磨、实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几年来心有所得,将其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 我认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制定者

在开学伊始,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 每组4至6人,采取就近原则分组,各组设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顾问等职务,大家在每一次学习任务中分工合作、各负其职,共同创造小组最好成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使命感,同时让每个人从中获得最大的锻炼、发展。 当然,必须让小组明确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教师要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 组内小组长主要职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

二、合作技能的教授者、训练者

为更好地执行以上学习规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和训练。 教师要不断教他们学会尊重、 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关系的协调,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彼此支持。故此,在实际授课中, 教师要不断表扬那些表现好的个人及小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 1) 会合作,但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

( 2) 会交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 3) 会倾听,认真听;

( 4) 会评价 ,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

三、合作学习的调控者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学习任务,任务下达后,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组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比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当即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当学生在讨论别的话题时,教师应及时地制止并引导;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 沉默”的学生和“ 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

四、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的建立者

教师的评价要根据每个小组成员在自主学 习 、参与程度 、团结合作 、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把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合作小组集体、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和个人霸权主义。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8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隶属南京市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 向着建设“以软件类为主导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应用科技大学”的方向, 紧紧围绕筹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这个目标, 围绕新型应用型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深入实施“南京化战略”和“网络化战略”, 推进专业的“互联网+”化和转型发展。因此,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加快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 在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进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力, 增强办学活力, 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 国内培养现状。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薄弱, 实践动手能力差, 创新意识不强”, 进入IT领域后, 面对先进的IT技术或电子产品, 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改造, 无法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工作。一方面, 学校培养的大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找不到和专业对口的合适工作, 另一方面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存在“技工荒”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 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并努力进行改革。

2. 国外先进经验。

国外的创新实践教育开展较早, 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国外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 鼓励个性发展, 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早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相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 实行双元制, 使学生能在企业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在德国, 奥迪公司准备上市的车型, 会交由学生实习、实验、实践, 进行反复改进[2]。美国百森商学院自1919年成立以来, 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一直贯穿于百森的发展轨迹中。他们注意与企业保持经常联系, 努力争取企业对大学教育的支持, 为大学生创造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

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通过实地探访、电话、网络等手段, 我们调研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 总结为: (1) 电子信息软件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 掌握C/C++及汇编语言编程, 熟悉数据结构, 精通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及应用编程知识;熟悉各类片上外设;熟悉TCP/IP、USB2.0、CANbus等常见通讯协议, 掌握FPGA、ARM、DSP等处理器平台及其接口硬件开发。 (2) 半导体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 受过半导体产品及工艺流程的培训, 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知识, 熟悉半导体芯片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国内外新产品开发状况, 有半导体器件仿真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 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要求精通电子技术, 熟悉FPGA、ARM、DSP、51单片机等MCU等嵌入式代码的编写;熟练掌握常用总线接口协议等;具有以太网、USB等常用技术开发知识;熟悉C/C++编程, 有上位机通信接口设计经验。

此外, 企业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择用已经取得电子设计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证书等工程类证书的毕业生。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

1. 转变观念, 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

学校的创新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外在保障, 人才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创新的内在发展动力。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 近年来, 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 我们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比例, 提高实验教学中综合型、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在修订的方案中, 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学分总计达到66学分, 占总学分 (180学分) 的比例为36.7%。教师和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两大主体。其中,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 直接反映出职业教育体系的效果;教师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则起到指引和先导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地考虑和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实践指导工作的热情, 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等一系列问题。

2. 课程体系整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

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的原则是, 要从学科和专业的整体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结合南京软件名城建设与学校筹建软件科技大学的需要, 根据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实际需求, 我们增加了软件类课程和企业合作课程。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学科建设成果, 提炼出新课程或课程新内容, 落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满足行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 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群: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 构建信号处理课程群。该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 侧重于研究信号与信息的获取、基本分析方法等, 为应用课程打下基础。应用课程侧重于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技术手段和应用, 包括图像、声音、视频。以“微机原理及接口”为核心, 构建嵌入式应用课程群。“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 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由“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DSP原理及技术”和“EDA技术及应用”等构成的嵌入式课程群, 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平台, 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群之一[3]。

3. 构建学生创新团队与导师团队, 建设多元化实践体系。

通过建立课题小组、组织参加竞赛、举办社团活动等方式, 构建学生创新团队, 让学生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互助进步, 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开拓创造性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4]。同时, 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导师团队, 指定年轻教师担任团队指导教师, 聘请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兼职导师, 定期给学生开展指导和讲座。继续强化以校内实验、课程设计为重点, 校外实习延伸,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 除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外, 加大生产性、工艺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积极推进项目、案例教学方式, 推行口袋实验室, 让学生在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中, 激发兴趣。积极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 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法训练。打造一支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5]。

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设校企合作实践中心、就业基地。

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是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通过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与南京及周边地区电子设备制造、通信技术、电子产品营销等企业紧密结合, 建成1—2个集先进性、综合性于一体的校内多功能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先后与南京优奈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签订协议, 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相协调、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可选择和自己喜欢专业方向相近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计达到1年以上。

5. 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平台的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 坚持协同育人, 全面推进合作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面对接南京产业链、创新链、产权链, 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专业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 拓展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 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开放合作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和模式, 形成学校与企业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平台的建设, 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培养、展示才华的舞台, 吸引所有学生参与, 促进学生发挥潜能, 增强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6]。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现状, 结合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 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实践表明,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 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 可为学校软件科技大学的创建、南京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范例, 构建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体系, 立足南京, 面向全省, 形成较强的区域辐射与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及我国高等教育应用技术本科的缺位,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应用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实践教育的先进经验, 以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实践为例, 从学生与教师、学校与企业、制度与环境、理论与实践等方面, 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电子信息类,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崔治, 肖卫初.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之研究[J].考试周刊, 2015, (55) :115+98.

[2]李文静.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3]龙诺春, 余丽红, 林春景.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 2014, (08) :57-59.

[4]余明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 (04) :62-63.

[5]天津大学, 2014.蒙飚.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构建探索[J].广西教育, 2014, (03) :55-56+59.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9

关键词:公共事务,社会服务,公益,教学,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起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社会服务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探析。参照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并依据公共事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 厘清相关概念并甄选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对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进行分析, 这是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必要准备。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 公共事务与公共事务类专业

“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 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事务”作为公共事务的内涵被研究者所公认。公共事务可以分为政治公共事务、经济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理解, 公共事务类专业可以理解为:面向公共事务机构、组织, 进行教育和教学设计以培养从事与公共事务相关知识、技能为目的的专业的性质描述。依此可将公安大类、卫生管理类等 (大) 类专业纳入公共事务类专业的外延, 公共事务类专业并非现行教育体系的专业种属范畴, 而是多类专业共同性质的综合表述。“公共事业”是特定类型的公共事务, 相对于公共事务具有实践的明确行为和理论的准确性, 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 》中有“公共事业大类”的表述。与民政教育相关的公共事业大类的专业, 包括民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等专业。

综上所述, 公共事务类专业非专业分类概念, 而是多个群集专业的性质描述, 本文在与民政事务相关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范围内, 以民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为实践背景和理论渊源, 对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要素进行分析。

(二)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七章之“高等教育”部分明确地提出了“到2020年, 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的规划, 并分别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承担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 具有特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在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背景下, 厘清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有不少研究者基于职业教育突出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院校收益和社会反响, 忽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有意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凌驾于教学、科研功能之上, 这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的错误认知。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承担社会服务职责, 但这是建立在以教学工作为宗旨的提升教学的反馈行动, 这是建立在以科研工作为基础的实践互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是人才培养与应用型技术研究的延伸”,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间接社会服务, 这是高职院校所有活动的根基, 直接的各类社会服务在院校宏观发展、中观管理、微观教学层面均应把握好本末、主次而进行。科研的自由精神是对政治约束的反抗, 而非无条件、无目的的理由, 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 科研也作为间接的社会服务为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筹备能量。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并非自成体系, 而是建立在教学、科研基础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服务, 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人为地割裂开来的意见和行为, 均是对高职院校基本功能片面、孤立地认知错误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与人才培养、科研存在一致性和互动性, 但这种一致和互动必须建立在以教育为宗的前提下, 社会服务的开展不能脱离教学、科研的需要。

(三) 营利与盈利

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利益问题, 作为法人的高职院校有别于企业的营利性, 开展社会服务不以直接的物质利益为动力, 而是在保障了基本物质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 其直接利益动力为促进育人功能的发展。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但客观上可以表现为盈利的结果。社会服务的多数具体行为者教师很难从社会服务的法人视角对社会服务进行把握, 盈利成为多数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核心动力, 即便是以获取下企业实践经验为内容的社会服务也具备盈利的特性。教师个体的盈利特征不能否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 教师个人的盈利目的在客观上促进了高职院校的非营利性功能的发挥。

二、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根本属性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根本属性是公益性。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根本属性,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 肩负着为社会运行、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社会使命, 包括社会服务在内的重要职能均具有社会公益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盈利现象只是对公益性的有益补充, 而非对高职院校及其社会服务性质的否定。

从公共事务类专业的专业性质进行分析, 也可以确信无疑地得出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根本属性是公益性的结论。公共事务类专业包括公安大类、卫生管理类、公共事业等 (大) 类, 与民政教育相关的公共事业大类的专业包括民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等专业, 这些专业类别和专业性质均以社会服务为宗旨, 均以社会成员或多数成员的利益为目的, 为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输出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等专业的社会服务和就业岗位性质虽具有明显的盈利行为, 这类专业及其相关的行业总是围绕社会公益性而开展工作, “公共事业以非营利性为主, 并在某些规定范围或空间内具有特定的营利性”, 短期、特定、局部的盈利现象只作为过渡形式, 是主体公益性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准备。

三、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主客体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主体按照职能性质包括高职院校、教研室团队、学生三类。“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反映一所职业院校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和学生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社会服务的发起者, 公共事务类专业教研室团队是社会服务的组织者, 公共事务类专业学生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执行者, “高职学生应是参与社会服务的主体”。包括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在内的任何高职院校专业的社会服务均在教育教学背景下开展, 高职院校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为了直接地作用于社会发展, 发起了以各个专业为单位的社会服务, 这些单位相对独立的同时又相互协作。专业教研室团队作为基本单位是社会服务的组织者, 具体社会服务主要以专业教师、学生的行动来开展。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客体以政府机构、公益性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为主, 扩展到营利性企业单位和商业机构。公共事务类专业属性和资源内容决定了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范围, 超出既定的能力承载和范围限定则无益于主客双方, 特定领域内的社会服务只能是政府机构、公益性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 这些客体的基本职能是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这与公共事务类专业的育人目标和专业性质相契合, 是决定社会服务客体的直接因素。营利性企业单位和商业机构作为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客体必须基于必要的准则和公益性的前提, 这些客体在数量构成和服务效度上均弱于政府机构等客体。

四、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功能

对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功能的分析, 从功能性质、功能地位和功能比较三个视角进行。

首先, 关于对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功能存在与否的质疑。相较于自然科学类专业的社会服务, 公共事务类专业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往往具有间接性、长期性。更重要的是, 公共事务类专业对社会发展还具有间接的效益和远期的价值。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功能对社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功能, 其公益性内容和普惠性形式应答了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诉求, 为社会的发展解后顾之忧, 行未雨绸缪之责,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功能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其次, 关于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主次关系问题。以高职院校作为考察系统进行分析: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从属于教学功能, 高职院校始终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主要位置, 科研和社会服务为育人功能服务。社会服务只是作为育人活动的手段, 自身无法构建起独立体系, 否则将失去存在的根基。此外, 以国家作为系统背景进行分析: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是国家公共事务的构成部分, 高职院校公共事务专业社会服务的开展是国家公共事务的构成部分, 对于国家公共事务来说在功能地位上是可以替代的,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非高职院校功能的主要方面。

再者, 有必要就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做出区分。公共事务类专业具有显著的职业性, 多数公共事务类专业均由高职院校开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是其自建立以来就具有的功能, 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科研及成果转化或咨询, 高职院校的主要社会服务是通过教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从事公共事务类职业的从业者达成相应的社会服务目的, 即便是相对独立的社会服务也是以高职院校的主要内部功能———教学功能为基础的。

五、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途径

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途径除教学的根本途径外, 一般还通过决策咨询、技术传播与推广、技术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等直接形式开展。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一般形式为参照系, 依据公共事务类专业的特性和现状, 就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做如下简析。

培训服务。该途径是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培训服务通过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对从事社会事务工作者进行公共事务理念、方法、素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进而间接却高效地对社会公益进程和基本社会利益诉求起到人力资源效应。

咨询服务。该途径是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咨询方常常是政府机构、公益性企事业单位, 高职院校以其特有的学术优势和中立性质, 为这些组织机构提供基于社会调研和理论分析的政策咨询和评估工作。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基于咨询方的社会职能, 客观、有效的咨询议案以咨询方职能的发挥为载体进而产生迅速、直接的社会服务效益。

组织服务。该途径是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常规形式。通过指导、参与非政府组织和公益组织进行社会公益活动, 既可以自主构建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服务群体, 也可以协同非政府组织和公益组织开展社会活动。

文化服务。该途径是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范例形式。当下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途径多以个人、组织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方式开展, 这种影响的发生需要经由服务客体的主观转变方可产生预期效果。文化服务的途径是建立在服务客体文化自觉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服务对象心理动力体系、教育载体等内容而直接促使服务客体产生质变而达成社会服务效果的途径。例如, 通过公益文化传播、互助友爱文化的濡染、孝道文化的传递、社会福利理念的宣传等形式, 促使服务客体的文化自觉, 运用具体的教育案例引发服务对象的反思, 增强其公益活动的自觉性, 深刻、长远地达成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效果。

六、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的开展必须厘清相关概念, 准确把握“公共事务类专业”的性质, 明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部的共生、主次关系, 才能把握好社会服务与利益预期的关系并实际、高效地开展社会服务。

甄选了社会服务的属性、主客体、功能和途径四个要素对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进行了分析, 这些要素的分析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要素分析是对高职院校公共事务类专业社会服务问题的一种探索方式, 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实践的准备, 高职院校各类专业社会服务功效的提升及如何处理好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析。

参考文献

[1]周义程.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J].南京社会科学, 2007 (1) .

[2]李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关问题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1) .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10

关键词:林科类专业,林业行业,就业问题,对策

面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 “扩招”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引人瞩目的话题之一。尤其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 对林科类专业毕业生而言, 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变得更为瞩目。然而,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向较为突出。众所周知, 由于林业行业自身特点的限制, 林业领域往往存在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 用人单位往往招不到优秀人才的现象, 常常出现大部分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 如何更好地引导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 帮助这些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 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促进我国整个林业、生态行业的有序发展, 就变得极其拥有现实意义。

一、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 就业区域较为集中

从七所林科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看, 国内高校林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都较为集中, 基本都选择在学校所在地进行就业, 尤其是A校和G校的毕业生, 五年来的平均数据分别达到了78%及91% 。究其原因, 主要是这些高校所在地大多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其中A校和G校更是处于经济在全国都较为领先的长三角地区。由此可见,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很显然, 毕业生就业区域的过于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流向时的不理性, 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性, 从而造成大部分林科类毕业生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岗位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2. 升学出国比例较高

2006 ~ 2010年七所林科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统计结果表明: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流向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基本一致, 依次是各类企业、升学出国、事业机关单位, 这表明非公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近年来七所高校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出国率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甚至部分高校在2009年起, 升学出国已成为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流向。究其原因, 这与这些学校的学科优势、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以及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 较高的林科类专业升学出国率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目前, 我国的林业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林业生产一线人才极为匮乏和流失严重。一般而言, 较高学历的人才由于对自身的未来期望较高, 在选择就业时一般持有非机关事业单位不去的想法, 因而, 常常出现有业不就、难下基层、即使下去也待不住的常态, 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佐证。

3. 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低

一般, 社会上普遍认同“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这一行业从业人员的质量”这一观点。因此, 文章在分析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过程中, 将“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在此次研究中, 我们将“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这一概念定义为拥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数与有全职工作 ( 包括与专业有关及无关) 的大学毕业生数之比, 并将理想值赋为100%。七所林科类高校2006 ~2010年林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整体偏低, 并显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除部分年份突破60%外, 其它各年度均维持在50%左右, 甚至G校五年来的平均数据只有43% 。

由此可见,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往往在进入职场的初期便与林业行业无缘, 期望这部分早已流失的林科类专业人才能在后期职业发展中再走回林业行业的想法只能是无稽之谈。

二、导致林业行业就业比例低的主要原因

1. 林业行业工作的艰苦性

毋庸置疑, 林业一直是我国最为艰苦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的主要林区大多分布在经济较不发达、气候较为恶劣、基础设施较不完备的地区, 而林业产业又大多为资源依赖型产业, 需要以林区资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 我国的大部分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就都位于交通不甚发达、信息较为闭塞、经济环境较差的林区附近。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及的, 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职业的选择。因此, 林业行业在地理及环境这些因素上就很难很好地帮助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无法实现个人事业理想, 甚至是导致这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生活福利都得不到保障, 从而无法获得吸引人才的优势, 更不要奢望能在后续的发展中切实地留住人才。由此, 我们不难断定林业行业所处的艰苦生活环境是导致林业行业就业比例低的关键要素之一。

2. 毕业生求职的功利性

导致林业产业就业比例低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求职功利性太重。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显示, 薪酬待遇是否丰厚、单位所在地是否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位类别是否属于机关事业类等正成为当代林科类专业毕业生选择工作的重要考量标准。

很明显, 这一标准带上了极高的求职功利性标签, 但却也很好地表现出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对能在大城市有一份薪酬待遇较好、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工作渴望。然而, 众所周知, 林业产业具备如此优异条件的单位是很少的, 很难满足大部分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这种现实需求。而相反, 薪酬待遇一般、所处地理位置较偏的单位却常常是无人问津。为此, 帮助毕业生合理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减少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为提高毕业生前往林业行业基层单位就业的成功率而形成建议对策就变得极为重要。

3. 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度的约束

在2006 ~2010年七所林科类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流向统计情况中 ( 见表2) , 我们除了发现林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出国比例较高外, 还不难发现这七所高校林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究其原因, 我们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 还是由于毕业生求职的功利性过强。过强的功利性择业观使得众多毕业生只选择进入好的机关事业单位, 导致这些岗位的竞争过渡, 自然影响了进入这些单位部门的成功率;第二, 林业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度很大程度上对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成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进行了制约。“凡进必考”的设置往往使林业人才产生抵制情绪, 并且这样的设计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及运气成分, 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无法进入林业行业, 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引导毕业生服务林业行业的教育对策

1. 优化生源结构, 给予鼓励政策引导, 提高工作与专业对口率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造成毕业生在毕业后将自身母校所在地作为首选就业区域的原因主要在于, 招生时林科类高校就忽视了生源地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 家乡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仅次于母校所在地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在目前招生时, 很多林科类高校却忽视了这一要素。我们以坐落于华东地区的A校为例, 该校所处的省份并非我国的林业大省, 但在每年招生时, 该校在本省与外省的林科类专业招生比例却一般为2:1。由于非林业大省的缘故, 该省的林科类企事业单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 自然每年所需的这方面人才数量就比较少, 竞争激烈度本就比较高。而受到生源地和母校所在地的影响, 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倾向于选择在本省就业, 意味着就业的竞争强度更大, 多数学生只能选择从事与自身专业并不相关的职业。

因此, 若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最好的方法是在招生时就仔细考虑林科类专业的生源问题, 很好地优化林科类专业的生源结构, 将林科类专业的招生指标合理地投放到我国的那些林业大省中区, 如广西、贵州、云南、福建等;此外, 国内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适当赋予这部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化被动为主动, 给予来自林业大省并报考林科类专业的考生加分奖励政策, 并在入学时提供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奖、助学金机会, 帮助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

2. 加强思想引导, 激励林科类专业学生爱林献林

无可非议, 发展好我国林业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林业行业专业口径窄、条件艰苦的原因, 可选择的就业单位多为基层林场、林业站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方, 所以往往造成多数林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体验过环境后, 就产生了要远离林业行业的抵触心理。因此, 若想很好地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引导, 要在入学初就让学生们做好扎根林业基层、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并采用引入鲜活案例、塑造典型形象等手段, 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帮助林科类专业的学生将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和社会理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林科类专业学生投林、爱林、献林的热情。

3. 加强就业教育, 帮助林科类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是一片重灾区, 虽然受到扩招和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但与学生自身的非理性的求职择业观也是息息相关的。随着2013届本科生的毕业, 我国正式迎来了首个“90后”毕业潮。而“90后”大学生因多为独生子的缘故, 从小就受到家人百般的呵护, 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 所以更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更为物质和功利, 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更高, 以致对真正需要人才的基层和艰苦行业不屑一顾。

因此, 帮助这些“90后”学生, 尤其是位于“就业重灾区”的林科类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就变得极为必要。我们建议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加强对这些林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 一是合理地利用社团文化, 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采用身边人讲故事的形式, 将学校近年来的优秀基层就业典型编写成案例, 帮助林科类专业学生能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营造出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 二是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帮助林科类专业学生治愈心病, 要让这些学生看到长久、看到未来, 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受益于基层”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引入竞争危机意识教学和职业规划意识教育, 帮助他们从进入大学起就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实现不随波逐流、不盲目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雪, 张福新, 郭岩.林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与思考[J].林区教学, 2012, (8) .

[2]杜大鹏.浅谈当代林科大学生就业问题[J].林区教学, 2011, (3) .

[3]褚必海, 孙学江.关于高校林科类专业招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 2012, (12) .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11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方法为核心,以教育的最优化为目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

二、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职园林类专业主要指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园林类专业面向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施工养护、园林规划设计等岗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园林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岗位技能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强、季节与区域性明显等特点。

1.岗位技能要求高

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园林植物的种植技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规范和实践经验等,岗位针对性强,技能要求高,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园林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新技术来适应社会园林类岗位能力的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展示园林技术操作的全过程。

2.实践操作性强

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既为学生认识本专业、了解本专业与掌握本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也为具体实践操作进行服务与指导,所以园林类专业课程强调动手能力,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综合化,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体现出较强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时,要将理论穿插在实践中讲授,理论讲授要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并及时进行实习操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和深化。

3.季节与区域性明显

园林类专业的生产、施工、养护、管理等教学内容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园林类专业课应以生产季节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要走出教室、进入田间。不同的教学内容需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实际生产情况来完成,若错过季节,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就无法保证实地操作。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南方的热带植物,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所以在北方就看不到其生长发育的过程;而北方耐寒性植物在南方会有高温越夏难等问题,这就使园林类专业课程的内容也受地域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来克服教学内容与生产季节、地域限制的矛盾。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多教、多学、多得、多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如讲解《花卉生产技术》时,由于季节及植物生产周期影响,不能把花卉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展示出来,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图片、录像、动画、仿真、虚拟等技术则可以实现,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实践教学的内容,而且不会受学校的教学场所缺乏和设备落后等因素的限制,能够创造空间,虚拟真实环境,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变难为易,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内容很枯燥,展示不出实践教学的实质内容。学生会觉得实践课堂单调,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习被动,教学质量也随之降低。如《植物组织培养》课中,通过采用图片、短片等现代教育技术,导入课程,会使实践教学的元素多元化,同时师生互动方式、探索方式也多样化,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环节。这样就既丰富了实践教学方式,也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会提高,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有利于巩固实践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直观易懂,学生感知深刻,有利于回忆、巩固。例如在《插花技术》实践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使形象、声音和色彩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大脑中产生深刻印象,回忆时场景会自然再现,因此,能帮助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再认和回忆,增强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示范,有利于培养实践技能。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技能时,不但要通过语言详细讲解和描述,还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有关的视觉材料的示范,给学生树立模仿的样板,以进行练习和训练。课后可以反复复习和揣摩练习。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示范,不但能解决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区域性问题,使教学直观容易掌握,又可以节省训练时间。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不完备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与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之过于形式化,只追求教学课件的生动、形象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实践教学内容、忽视学生,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原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依据学科实践内容与教学特征,将实践学习内容加工处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索、信息交流、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2-4]。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时,一些教师只是把要讲授的内容罗列在多媒体课件中,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讲授和演示,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程序播放的过程,因此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上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与课堂效果的优化。还有,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的信息量大,教师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造性的发展。

3.实践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现代教育技术只有与实践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才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也没有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教学整体规划相结合,全面设计教学环节,更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材料,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职园林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接受观察、思考、操作、分析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 汪炳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6).

[3] 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2).

[4] 张有录,俞树煜.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现代服务类专业 篇12

2003年,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 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2004年, 教高[2004]1号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 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 各地方职业院校纷纷开始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 历经十多年, 这种模式的不足正逐渐突显, 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与创新。

二、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三者的“共赢”:一是有利于现代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 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三是可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四是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 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 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

正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剧本实现“校”“企”“生”三赢的优势, 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对旅游人才进行培养时都选择了这种模式。然而, 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自身存在局限;2.“订单式”人才培养定位不准;3.传统教育模式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阻碍;4.企业认知度不足及参与不够深入等。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三、高职旅游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 高职旅游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学徒制, 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 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 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 工学交替、实岗育人, 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教学模式。“学徒”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 另一部分时间在旅游企业或校内实训基地由“师傅带徒弟”进行技能训练和企业顶岗。

一方面, 对学生实行双重教育与管理制度, 即学生在校时, 既是学校学生, 又是企业的学徒, 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另一方面, 实行双证书制度, 学生毕业时, 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订单式”培养模式相比, 不论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方面, 还是在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 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旅游行业日新月异, 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要求甚高, 因此校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适应现代行业与岗位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有必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 , 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 高职旅游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践探索

1. 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1)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类专业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通过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做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工作,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使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

(2)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培训教材

旅游行业发展迅速, 应用性强, 学生必须及时掌握行业前沿。但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教材大都落后于行业发展, 而且理论性比较强, 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 适应不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此, 学校老师可以和企业专家合作, 共同开发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

2. 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1) 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顺利推进

在学生入学初期, 做好专业介绍和企业宣讲, 让学生明确其将来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方向。同时, 根据自愿原则, 学生和实习单位实行双向选择。一旦确定实习单位, 学校、企业、学生及其家长四方签订实习协议, 明确各自的职责, 防止实习期间出现问题, 互相推诿。

(2) 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不少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 因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打退堂鼓, 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现象给校企合作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使校企合作长效发展, 学校在学生管理上, 必须统一口径、强化管理;在政策执行上, 必须统一标准、严格落实;在思想认识上, 必须高度一致、全力支持。

(3) 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担任兼职教师, 以及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例子早已有之, 但大都流于形式。要想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校企合作必须落实到实处。首先, 企业可成立专门的基金会负责老师的日常培训和挂职锻炼。老师挂职锻炼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且要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要有监督和考核机制。其次, 企业要定期派师傅到学校授课, 教授学生岗位技能, 这部分可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也可作为学校对企业的考核标准之一。

(4) 专人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培训

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是个连续的过程, 学校和企业要派专人负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同阶段让不同的人来负责他们的日常培训与管理, 往往因不能充分了解学生, 也就不能给予他们最有效的培养。所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企业最好让一个师傅专门负责几个学生, 学校也专门派专业老师负责一个年级。师傅与老师全程跟踪, 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因材施教。而且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 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意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

(5) 建立激励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讲究激励, 学生管理同样如此。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更好地完成某项学习和工作。例如,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 表现好的可被评为“优秀实习生”;实习津贴可与销售业绩挂钩;在校期间, 专业理论课程和实操考核成绩优秀者, 可获得企业设立的专项奖学金;表现良好者, 可优先推荐参加省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等。

四、结语

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却忽略掉实践能力提升需要再教育的过程。而现代学徒式的管理方式, 让学生在学校和实践工作地都有明确的导师,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为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人才提供一条有效路径。在未来社会分工细化的背景下, 学徒制必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储成芳, 司首婧.高职旅游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市场周刊, 2015, (05) :121-122.

[2]常卫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 2015, 3:122-123.

[3]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 L].中国经济网, 2014-2-26.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402/26/t20140226_2379443.shtml.

[4]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4 (3) :50-52.

上一篇:回收现状下一篇: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