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2024-07-26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精选12篇)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1

1 未来图书馆的新走向———数字图书馆

现阶段新型的图书馆主要包括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自动化图书馆的逻辑发展起来的, 更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 但因为它没有产生新的特质, 所以无法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替代者。“虚拟图书馆”缺少本身的储存功能, 对信息进行粗略地整理, 包含了历史价值、资本价值、研究价值等领域方面, 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因而虚拟图书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而21世纪的“数字图书馆”在过去的文明与传承发展的基础上, 有效的保存着任何时代信息, 承担着社会信息的程序、组织、储存、传递机制, 具有保存和传递数字化信息主要职能。因而, 数字图书馆才是新时代图书馆的主体, 才是未来图书馆新走向。

2 图书馆数字化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和扩展的体现, 它把图书馆服务带入了数字化、现代化。其优势表现在:

2.1 实现资源共享

从传统图书馆角度来看, 主要是把收集的信息资源, 进行编目加工并加以存储, 读者可以很容易的获得需要的信息, 还能了解读者使用信息的具体情况, 弥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确保读者的利益;从数字图书馆角度来看, 主要是收集各种数字化技术, 创建数字化图书馆藏, 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虽说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是无限的, 但数字化信息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与读者的密切合作互动信息共享, 大大提高的幅度之间。

2.2 高效的资源利用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快速和廉价的访问、管理和保护, 将大量的数据传输的品种成为可能。授权、识别和转换压缩技术被用来制造各种数字信息。数字图书馆建立的信息数据库, 把系统上的数字信息组织、管理、查询技术柔和在了一起, 尽最大限度帮助读者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 快速、准确、方便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价值。

2.3 个性、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传统式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包括读者个人借阅信息的查询, 主要有预约、续借、新书通报、书目查询、借还操作查询、借阅书籍数量、个人信息、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数字图书馆对网络信息中各类信息进行统筹的系统化、逻辑化的分析与加工, 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自动记录了用户的借阅信息, 进一步了解读者的个人兴趣爱好与信息的需求程度, 并积极建议阅读与信息相关联的用户, 提供在线搜索, 阅读笔记, 电子文件传输等功能, 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3 图书馆数字化面临主要问题

3.1 投资结构不合理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庞大的工程, 应该加大重视力度, 有效地解决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具体问题表现为: (1) 硬件建设的投入非常大, 研究与软件开发投入不足; (2) 部分图书馆各自为营, 由于技术水平较低, 管理分散导致网络的信息重复建设; (3) 调查和研究用户需求力度还投入不够; (4) 系统标准不一, 导致资源闲置网络利用率低。

3.2 海量数字信息资源储存与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宏观调控和规划, 合作建立共享的意识缺乏, 造成对建立战略愿景的过程缺乏整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硬件配置有限公司已越来越不能年复一年的海量存储增长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

3.3 图书馆资源建设资金不足

在数字图书馆的总体建设方面, 许多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不足, 数字信息服务处于的初级萌芽阶段, 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资源的内容比较分散, 导致重复建设的情况出现。有的图书馆还为了应付“图书馆评估定级”能够安全通过, 把大量资金都投入到了纸质资源上, 由于物价的上涨, 纸质资源的价格也跟着迅速攀升。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加大, 意味着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资金短缺出现。

3.4 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出现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的情况, 有些也没接受过图书馆专业技术培训, 只能进行简单的流通借阅工作, 无法担任数字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工作。图书馆信息数字化中数字资源的种类、规模、运行方式与服务模式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含量, 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障碍之一。

3.5 为读者提供方便还显不够

随着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和利用信息资源仍然滞后于读者仍有很多技术上的限制。如:用户界面复杂的数字图书馆网站, 在线和读者之间相互交流也有点困难。当用户从数据库中检索的同时, 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关的软件, 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与检索软件接口, 但每个数据库都有所不同, 用户要加以熟悉并很快的使用数据的难度依然很大。

4 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探讨

4.1 注重特色数据库服务

建立一个有特色的馆藏数据库, 主要需要结合各个图书馆自身特点, 以读者需要为目的。挖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特色网络信息数字化资源, 要突出重点和目的设置“虚拟资源导航站”, 然后分类归纳、整理, 提供帮助用户检索信息的无限和顺畅的连接点, 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现代服务业。

4.2 转变服务观念,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图书馆, 对于读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快捷、准确、新颖、广泛和丰富的基础上。读者对信息的需要具有更快速、更广泛、更深入的特点。读者告别了传统的、单向的、被动的服务模式, 走进现代的、互动的、多姿多彩的、积极主动的服务模式当中, 在诚信和图书馆直接相关的服务直接影响服务信息传播影响资源的质量。图书馆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公共服务体系, 让用户满意越来越依赖于图书馆, 其诚信度达到意向的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各项服务与内容得到充分发挥。

4.3 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 减少图书馆资金浪费

4.3.1 加强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

由于数字图书馆面临资金缺乏等诸多问题。对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的加强, 保证任务的具体落实具有严密性、规范性、灵活性特点, 节约了数字图书馆资金, 使得责任目标的迅速体现。数字图书馆在项目管理的同时, 馆内各部门要密切合作, 进行有效地沟通, 把纸张型、电子型、网络型、音像、视频等不同的信息资源加以融合, 巧妙的实现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

4.3.2 优化数字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资源的内容比较分散, 导致重复建设的诸多弊端。我们可以以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为主体, 数字技术为基础, 网络作为业务的服务平台。对图书馆信息数字一体化管理的施行, 可以使单一的、分散的文献与信息管理, 逐步走向综合性系统化发展, 对人力、财务、物质等资源有效地配置, 对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合理优化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是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根本措施。

4.4 加强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培训

4.4.1 加强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图书馆不应该仅限于以往的手工检索、手工阅读, 坐以待毙等待读者来馆阅读的服务模式, 陈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员应在新信息服务时代, 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 始终牢记“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 强化“以人为本”的全新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多元化的服务。

4.4.2 加强图书馆员外语水平

随着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之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 图书馆必须跟随国际化最新信息要以更新, 要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和收集, 并能够快速、准确的加以利用, 输入到图书馆互联网系统中去。在这种网络化的发展形式下, 馆员必须要加强英语水平的提高, 快捷、准确地了解文献的最新信息, 确保读者网络的运用和外文文献信息获取的能力。

4.4.3 加强图书馆员业务水平

要想适应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模式, 图书馆需要一批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操作技巧能力较强的综合性人才, 必须加大对馆员的技术能力的培训, 在网络环境下对文献、视频、音频、文本等载体信息有效地进行收集、加工并加以利用, 为读者更好开展电子信息服务。

有效利用馆内资源与自我学习的形式培训: (1) 可以聘请计算机专家与教授, 在“电子阅览室”进行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创建与利用等业务知识的实地操作培训; (2) 可以采取岗位轮换的形式, 调动和培训馆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对业务的进一步提高; (3) 可以参加一些“函授”、“自考”等进修, 对业务方面的知识加强; (4) 可以参加对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建设的培训课程, 对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能力的基础上, 更深入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5 加强对用户查找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方法的培训

使用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服务的用户特征之间, 在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 与用户有效地沟通与交流, 突出电子资源的订购与制作、对用户文献检索方面的指导性内容, 加强用户信息资源运用的培养与教育。可以通过“E-mail”等形式, 定期为用户传递所定制的信息, 方便用户自我学习能力;还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如何正确选择电子资源开发、利用、培训”等课程, 提高用户的信息搜索能力与利用能力。

4.6 建立一个服务型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并不只在于数字图书馆, 主要是用户对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去衡量数字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的标准。想要提升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满意度, 主要是数字图书馆对用户服务过程中质量标准的肯定, 所以必须基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标准, 来确保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数字图书馆服务建设。

结束语

现代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是图书馆新发展的必要因素, 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新课题。基于现代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面临许多问题及分析, 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案,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与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完善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过程中, 充分重视对资源的优化与利用, 突出信息技术的关键影响性作用, 继续提高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充分保证与现代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提高读者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应用和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志琴, 程结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13 (9) .

[2]姚晓丹.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9) .

[3]易平.试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6) .

[4]姚敏, 胥迅.现代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体质构建[J].兰台世界, 2013 (3) .

[5]陈丽萍.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让阅读引领未来[J].黑龙江史志, 2013 (7) .

[6]伍向真.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界, 2013 (10) .

[7]金慧芳.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J].西域图书馆论坛, 2012 (2) .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2

论文摘要: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现已分担起传统图书馆的教育服务任务,本文联系实际阐述了当今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如何为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成人教育 服务 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凭借迅速快捷的可互操作性,将文献资源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交互、传播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开始为传统图书馆的分担起高校教育的服务任务,逐渐开始体现其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领域里,人们普遍对数字化图书馆为成人教育的服务作用重视不够,其潜在的教育职能并未体现出来,如何重视并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转变管理机制、拓宽拓展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及服务对象,进一步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的质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3

摘 要:所谓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它是从人的需要和发展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40-02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人文管理,以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水平。

1 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的内涵

人文管理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管理应用于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需求,把这些不同的需求进行有序和谐地整合,为人设计信息产品,对人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服务。对图书馆内部要关心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早在1931年,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就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第一,书是为了用的;第二,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五条定律,确立了图书馆以供读者利用为根本的服务宗旨。“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节省读者的时间”,确立了图书馆服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基本思想;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概括了图书馆的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需求也在变化,因而图书馆服务也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人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图书馆人应具有的一个核心理念。

2 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购买的数字资源都是现成的数据库,可以说是种类繁多,除了少数院校有学位论文数据库、各种目录数据库、学科导航库等自建的数据库外,很少有根据本校学科设置和建设重点自建的数据库,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各高校馆根据本校的学科体系提供资源服务,但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科结构单一,又缺乏和教师、学生的沟通,没有对读者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所以必然会出现服务针对性不强、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并非是用户需要的情况。

2.2 数字化服务缺乏宣传和对读者的培训

数字化服务过程中不仅要及时了解用户需求, 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应该向用户进行宣传。但目前影响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是因为对数字化服务的宣传介绍和推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有些读者对图书馆拥有的各类电子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手段不了解,这样严重地制约着读者信息需求的实现,笔者对本院学生用这样一些题目进行了问卷调查:您知道学院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结果回答正确的只占15.2%,回答不知道的占48.2%;您是否向图书馆的咨询台咨询过问题?其中回答多次咨询过的为3.2%,咨询过一两次为10.7%,知道有这项服务但没有咨询过为22.6%,不知道图书馆有这项服务为72.1%。您是否会使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结果回答会使用的只占42.5%。可见,从问卷调查来看,说明我们对于宣传数字化服务和读者培训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2.3 图书馆人员因素限制了数字化服务的开展

目前,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还相当匮乏,据初步调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的“二多”和“三少”现象较为突出,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学专业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外语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有些经过调查和论证确有必要开展的服务方式,如:虚拟咨询服务,有的图书馆因为没有能承担这项工作的高水平咨询员而无法开展这项服务。有些馆购买了数字化资源和设备,因为缺乏技术人员维护和开发而限制了数字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是人文管理的失误,决策者只注重数字化资源和设备的建设,而忽视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未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致。

3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优化策略

3.1 处处为读者着想,给予读者人文关怀

给予读者人文关怀,图书馆应当在管理方式、规章制度、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服务语言、环境氛围等方面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对待读者要一视同仁,体现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不要人为地设读者等级,设置受服务的权限。理解读者、关心读者、爱护读者,处处为读者着想,对读者坦诚相待。图书馆在提供数字化服务时要实施人性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编程要人性化,如使用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咨询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图书馆的文献联机目录和索引,使读者能便捷、快速查询资料;又如在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中设置查寻读者遗忘密码信息的功能;针对个别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上网玩游戏、看不健康的网站、大声喧哗等现象,在不伤害读者自尊心的前提下,设置利用短信提醒或警告等功能;在本馆网页设置滚动话框,发布通知、新书通报、温馨提示……,或者链接部分免费的视听课程数据库,及时发布信息并辅助教学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些举措。

3.2 加强数字化服务宣传,重视用户培训

随着各类电子文献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部分读者缺乏信息查询知识和技能,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有些读者对图书馆拥有的各类电子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手段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因此,严重地制约着读者信息需求的实现,图书馆员作为专业人士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地向读者宣传本馆的可利用资源,为读者介绍和培训情报检索知识,耐心地为读者演示各种数据库的使用,帮助读者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了解网络基础知识、特色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概念、网上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途径、获得方式、如何利用等等。可采取专题讲座、定期培训、网上互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特别对阅读能力较差的读者,更应主动提供热情服务。

3.3 注重与用户的勾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资源管理者通过对用户个性、兴趣、心理和使用习惯的分析后,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要利用交流及反馈以确定、预测用户的显性与隐性的信息需求,通过用户利用率调查和用户的满意度评价等方法,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如:针对教学的个性化服务、针对科研的个性化服务、针对学科带头人的个性化服务,针对心理健康个性化服务、针对就业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等。作为资源管理者, 我们应该充分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通过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3.4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给予馆员人文关怀

人才始终是做好数字化服务的基础,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以人为本”是建设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给予馆员人文关怀,图书馆在自我管理当中要切实了解馆员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和满足愿望的程度。尊重他们的劳动,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复劳动。相信他们的人品、人格, 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力,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制定规章制度要人性化,做到奖惩分明,体现人本管理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馆员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经常派人参加行业组织举办的业务培训班,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先进的图书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强化馆员终生学习的理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强化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尽早地掌握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对信息知识的搜集、整序、保存、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跟上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荣.论图书馆发展主体方向[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 毛秀梅,王杰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的人文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09,(3).

[3] 杨忻.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6).

[4] 翁淳光.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4,(1).

数字化图书馆及其个性服务 篇4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网络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 网络信息与广大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甚至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发展成了数字化的时代。时代的变革冲击着每一个行业, 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面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图书馆行业也在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正在逐渐被自动化和电子化的新型图书馆来取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市场竞争波及到每一个行业, 参与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求的发展是每个行业都难以逃脱的命运。在网络普遍应用的今天, 人们有了更过的方式和渠道来获取资源和信息, 图书馆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求的生存和发展, 图书馆必须变革自己的服务方式, 把个性化服务作为自己服务的标准。

1 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主要是针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来说的。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读者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 它从根本上变革了信息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和管理的方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对数字资源的制作、存储、管理、传输和服务, 涵盖了多个分布方式。由于数字化图书是分布式的, 因此, 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跨库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它的信息是按统一的标准有序组织的电子信息, 并且具备强大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功能。数字化图书馆以高速运行的宽带网络为工具, 为广大读者提供迅速、快捷、全面的服务。

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2.1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网络化也发展迅速, 这些给人类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与美国差距很大, 整整落后了40年。因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2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储存量方面, 数字化图书馆比传统的图书馆更具优势, 同时, 它还有先进的传播数段与之相配合, 因此,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 作为一种存储知识、传播知识的新手段, 数字化图书馆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及时更新的知识信息。同时, 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使读者在获取信息时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为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3 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 个性化服务的出现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学术界对其甚至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认识, 对其定义也有好几种不同的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 借助于网络的力量, 图书馆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源, 并且为其获得这种资源而提供服务, 这是建立图书馆的主旨, 因此, 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把个性化服务作为基础, 为读者寻找信息提供方便, 使他们能够很容易登陆上与自己需求信息相近的所有数字图书馆系列;其次, 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界面;另外, 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了解读者的个性和特点, 为他们传递重要的信息和资源, 并且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个性化服务就是充分了解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尊重读者意愿, 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4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个性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越来越普及, 图书馆行业的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人们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足不出户便可以获取大量资料, 图书馆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同时, 网络获取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这样一种能提供丰富信息的方便、快捷的工具情有独钟, 因此, 如果图书馆继续没有特色, 就会日益受到冷落, 生存艰难。

在网络环境下, 数字图书馆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信息需求, 必须实行个性化服务。在网络时代, 读者和用户已经不满足于图书馆现有的资源状态, 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姿态各异的个性化服务, 这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要进行一个转型。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仔细研究读者信息消费的特点和变化动态, 深入调查读者, 时刻树立“以读者为中性”的服务理念, 在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适当调整和补充信息资源、物质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 为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特色化的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 虽然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是, 大量信息的无序存放又给人们的查阅工作带来了困难。个性化服务为网络信息和资源的组合提供了新的视角, 能够有效整合同类信息和相关信息, 剔除不相关的无用信息, 改善了网络信息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 图书馆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图书馆也不再是唯一能够提供文献信息的机构, 这对图书馆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图书馆必须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 谋求新的服务项目, 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目光。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了一个直接、及时的了解用户需求的条件, 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之上,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为其用户提供简便的、富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能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5 结论

在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中融入个性化服务的理念, 不仅能够提高其服务质量, 还能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只有积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富有特色的信息资源, 才能使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宋蓓玲, 侍霞.信息资源数字化与信息服务个性化——高校图书馆面对挑战的思[J].现代情报:学术观察, 20006 (9) :8-9.

[2]何文超.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8) :51-52.

[3]蔡文, 宋晓芸.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微——以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 :150-15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新探 篇5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新探

主要围绕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与创新,结合现代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与服务的`新趋势、新发展,读者的新需求,分析与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读者服务工作,力图在做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工作的同时,已满足读者的数字资源信息需求为宗旨,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字资源的信息价值,让读者方便、快捷、准确地检索与利用好图书馆数字资源,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 者:汪德彪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大理,671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5)分类号:G25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资源 服务 新探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6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用户档案管理;数字化

比尔·盖茨早在《未来之路》中就曾预言,未来信息服务必须满足用户高度个性化的需求。的确,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图书馆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期。面向未来,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形态转变为新的形态。根据德国Wilfred Suhl-Strohmenger的研究,传统图书馆与新型图书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馆藏为中心,为基本上是被动的图书馆用户提供咨询与信息服务。这些用户关注的是传统的图书馆资源,而不期待立即直接得到所有所需要的资源;而后者是以用户为中心,为基本上是主动的、具有信息素养的用户提供最广泛的物理和数字资源与服务,这些用户对各类可以发现的信息感兴趣,期望立即、直接、尽可能得到所需要的资源。[1]2011年5月,我国全面实施了 “数字化图书馆推广工程”。笔者认为,全面实施“数字化图书馆推广工程”将促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结合实际推出个性化服务以满足用户多元、多样、多变的信息需求,与这种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只有在观念上接受并在行动上实践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同时加强保证网络运行及资源安全,来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的服务保障功能,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

1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1.1 随着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来,以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快速发展为标志,图书情报事业正在迈向个性化服务的高级阶段。2015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1周年,中国迄今已经有6.5亿网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普遍安装,为广泛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各行业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转型发展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如果说计算机的出现使图书馆自动化变成了可能,那么新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更进一步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图书馆传播人类文化的基本功能的拓展提供了保障,也推动了图书情报领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逐步在引入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为主的模式,公共化“图书馆”机制正悄然退居幕后,最终成为一种基础的支撑。[2]换句话说,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图书馆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信息内容,实现信息服务在时空、方式、内容等多层面的个性化。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实施,助推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和方式根本性转变。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基于多网络平台的信息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新的信息环境的特点是电子通讯(异步和同步)、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以及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存取。这自然决定了数字图书馆展现给世人的是基于网络环境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推广工程”向纵深发展,全国相继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形成了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生态,如上海图书馆的“一卡通”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深圳图书馆的“24小时自助借还系统”等服务新举措。这些举措,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相比较,更主动、更人性化、更有效率。[3]

2 个性化服务的引入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模式变革和手段拓展

2.1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内涵。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是指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环境下,主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各个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背景和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充分满足其个体信息需要的一种集成性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满足信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一种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和机制。

2.2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征。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服务——是图书馆事业永恒的主题。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使用户的信息需求更趋于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基于网络信息组织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正是考虑了用户的这些需求变化,把用户摆在首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特定需求为服务的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宗旨。(2)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之上的,服务系统在技术上要求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性能,能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定制的信息资源,同时使用安全认证技术保护用户的隐私。目前基于WEB的个性化服务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所需的支撑技术如WEB数据库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数据推送技术、过程跟踪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智能代理技术,都以其较成熟的高科技性能而获得广泛使用。(3)以个性化为特征的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一种带有浓厚人性化色彩的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千差万别,个性化服务机制是根据用户的特性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或由用户定制所需的资源和服务,采用定制技术为特定用户和特定任务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二是按照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组织与开发,创建个性化信息环境。读者可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一套工具来构建自己的个人馆藏,如My library、My gateway等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在国内外许多大学图书馆中都投入了使用。[4]

2.3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My library是目前国内外较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代表,归纳其服务方式,主要有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智能代理服务、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数据挖掘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等五种。[5](1)信息推送服务:是运用推送技术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方式。包括:一是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推送。主要有频道式推送、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推送、专用式推送。二是智能数据库系统的信息推送。主要有操作式推送(客户式推送)、触发式推送(服务器推送)、离开网络的信息推送。(2)信息智能代理服务:当用户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或者用户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但不知道如何贴切地表达出来时,信息智能代理技术的运用就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一需要。其工作原理为:智能代理结构一般由二层智能体结构组成,第一层是用户Agent,第二层是系统Agent。用户Agent跟踪用户行为,自动获取用户访问某一网站节点的时间、次数、总页数、关键词等信息,记忆用户兴趣,通过描述用户的兴趣特征来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3)信息垂直门户服务。垂直门户是和综合性门户及水平门户相对应的概念,它通过汇聚网上某一特定专题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挖掘及加工,以满足用户基于专业的深入的信息需求。其特点:对网上专题信息资源进行收集、鉴别、筛选、过滤、组织、描述与评论,组织目录式索引提供源网站点地址,并带有专业搜索引擎。(4)数据挖掘服务:数据挖掘也称知识发现,是从数据库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藏的、潜在的。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挖掘是从数字图书馆的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发现提取隐藏在其中的信息,目的是帮助信息用户(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而这些信息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也许是十分有用的。(5)知识管理服务。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邱均平教授等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是个性化、学科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服务,包括学科情报研究、战略情报研究、机构知识库等。

3 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同步推进的必要性

3.1 图书馆用户档案的内涵。图书馆用户档案记录了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所有行为和享受所有信息服务时形成的一切与其相关的内容。包括图书馆读者基本信息、借阅历史、情报交流、重点学科和课题在内的档案资料。具体管理环节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和利用等,能客观地反映用户的内外特征、基本情况、信息行为等,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用户档案”概念中的“用户”,既包括图书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潜在用户和外在用户,也包括实际到馆用户和网络远程虚拟用户。用户档案包括读者档案、流通档案、科研档案等各种档案,它的构建和有效管理对于获取用户的信息和需求、指导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6]

3.2 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对用户咨询服务的参考作用。图书馆建立一个完整的用户档案体系,不仅仅是用户简单的自然信息和借阅情况的记录,而应该完整地记录用户的借阅状况和信息行为,对其阅读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服务,挖掘出用户潜在的阅读倾向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特点,定期对其进行信息推送服务,对有需要的用户,通过对其阅读过程的动态分析,对其进行参考咨询服务。以少儿图书馆为例,其面向的对象是中小学生读者,如果图书馆在每位读者进馆之初就为其设立个人数字档案,将以后的每次到馆情况、借阅情况及期刊阅读情况都详细地进行记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个人数字档案信息库,通过对其阅读情况的记录分析,就可以得到兴趣爱好的合理分析,使用户档案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对读者将来的需求例如中高考填报志愿等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如若做好了用户档案的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和在职人员的职业生涯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3.3 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滞后使其作用发挥受到制约。图书馆能够存在和发展源于用户的需求,用户及所在机构的持续而螺旋式上升的需求是动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必须及时敏感地跟踪用户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服务。但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很多时候出人意料。著名学者R. M. Dougherty指出,多数图书馆其实并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他认为“图书馆所提供的和用户所需要的往往南辕北辙”。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张志娟在《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的图书馆用户档案问题研究》一文里分析指出:“许多图书馆还是以传统文献的管理模式对档案进行管理,不仅无法满足用户多渠道获得个人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而且在已经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用户档案管理和利用手段没有与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发展同步,用户档案数字化建设滞后,使图书馆用户档案无法得到全面的利用,对于基于网络信息环境的深层服务,如个性化服务、专题提供等,不能够做到对用户阅读过程的跟踪服务,无法对用户档案进行动态分析为用户的咨询工作提供服务,从而导致服务模式也比较单一。”目前,由于对用户的需求,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缺乏有效的跟踪研究分析,很多已投入使用的数字图书馆很大程度上还在模拟传统的图书馆的那种机制,把资源按照传统理解的大众化需求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致使满足需求的回报率逐步降低。要打破这种局面,图书馆就必须重视用户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结合用户档案在其他领域的成功案例,建立起一套适合个性化服务需要的数字化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体系。

4 建立完善用户档案信息数据库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4.1 加强共建共享协同操作。图书馆各业务流程中用户档案源的描述、具体数据的获取等要按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输入,形成规范的用户档案信息,以利于用户档案管理系统覆盖到图书馆工作各个层面,图书馆各业务部门可以在各自的模块中协同操作,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用户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应用,实现共建共享。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用户档案的统计了解本馆的用户层次;通过用户的造访统计来了解图书馆的被利用程度;通过研究用户的阅读倾向来调整图书馆的文献结构,使用户需求与文献信息提供趋于一致,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绩效。

4.2 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动态跟踪。首先,不断拓宽信息收集范围和渠道。目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实际操作中可建立包括书面档案和数字档案双轨制管理,即除了传统的信息方式收集之外,用户的行为分析、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咨询信息等各种主要内容,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用户的网站浏览、检索习惯、评价反馈等行为进行历史学习、观察跟踪,分析出用户的特征、习惯爱好,对用户档案进行充分的挖掘,不断完善用户的档案信息。[7]其次,坚持搞好信息的动态跟踪。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为了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和完整,图书馆的用户档案也要随着用户信息和文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随时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4.3 加强用户隐私权保护。建立图书馆用户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要建立用户档案,必须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这就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问题。网络化环境给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准确性、完整性等都带来了冲击。图书馆在开展信息化服务和建设中,如果不注意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管理,就容易产生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图书馆要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同的权限,以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个人信息仅用于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图书馆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得用户了解个性化服务可为其带来的便利,鼓励用户积极提供个人信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5 结语

个性化服务是提高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信息资源利用效益和满足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在2015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必将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展望未来,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前景广阔。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用户,脱离用户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图书馆只有构建动态的、规范的图书馆用户数字档案,在广泛收集、充分挖掘用户档案信息、掌握用户的普遍性需求与特殊性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环境分析与主要战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1).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和出路[J].百度文库,fxl2083上传于2011.03.02.

[3]宋芙兰.新媒体在数字图书馆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7).

[4]王振伟.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科技信息,2011(03).

[5]高明.My Library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7.

[6]晁明娣.服务主导型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体系构建[J].情报探索,2015(07).

[7]张志娟.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的图书馆用户档案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图书馆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篇7

一、图书馆特色名牌化与品牌化表现

1. 个性化的形象建设。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特色化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图书馆名牌建设, 这种品牌主要表现在其与众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上。图书馆个性化的形象建设能始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内涵, 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

2. 现代化知识内涵建设。

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内涵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数量与种类、信息收集模式及信息筛选方式等, 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内涵建设, 推动知识内涵的充分传播, 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图书馆特色化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理念, 以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与文化的需求。

3. 名牌办馆意识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特色服务与发展, 将名牌建设与品牌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目标, 实现图书馆内部管理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的创新。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建设要求图书馆在保证馆藏书目质量与数量的同时, 还要深入推进图书馆的名牌化发展, 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 赋予自身实现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念与内涵, 强化办馆理念、名牌理念、特色化服务理念, 推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品牌化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易用性特色服务方式。

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充分展现其发展方向与特点, 并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其简便易学的操作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用户会从自身对某一资源获取系统的切身体验中观察某一客户终端服务系统是否适合自己, 这里易用性是影响用户选择某一服务的关键因素。目前, 国内很多图书馆均在易用性方面作出了尝试, 开发出了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我的图书馆”以及馆藏资源查询、馆藏布局查询等服务项目, 有些大学的图书馆还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交流论坛, 甚至允许用户发布自己的网页, 以增加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内容。有些图书馆还允许教师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来制订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 从而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易用性特点。

2. 学科馆员特色服务。

特色化服务应该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目标, 但通过对国内部分图书馆的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很少有数字化图书馆网站会向用户提供此类服务。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中对学科馆员的特色服务内容, 比如对新书的及时公布、目录查询、电子期刊索引、馆际互借以及新闻服务等内容。另外图书馆还针对用户在利用某种信息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或者问题, 来提供隐形帮助服务。这种学科馆员特色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关于学科馆员服务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将学科馆员的联系方式公布在系统的主页上、列出“我的参考与咨询服务”项目以及相关的咨询专家联系方式等, 用户在发现问题时可及时联系馆员或咨询专家寻求帮助, 凸显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

3.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

从目前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角度分析, 可以说其有效利用率并不高, 据相关文献析出数字显示, 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利用用户仅占到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用户数量的4%左右, 在资源利用高峰期, 数字化平台的使用率也仅在5%~10%之间。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介绍不明确等状况, 同时也是由于很多用户在创建账户后, 没有经常使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本文总结如下几点:首先, 学生在注册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多方面信息, 建立包括自己学科、兴趣爱好等在内的独立文档, 而很多学生感觉到系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来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用户注册中来;其次, 由于平台资源享有的前提条件, 包括真实性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等, 导致很多用户对平台本身的隐秘性有担忧;最后, 数字化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更多地具有某种主题偏好性, 而这种偏好性就将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拒之门外, 提不起这部分人关注的兴趣, 因此造成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象。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利用效率, 就需要不断研究用户日常工作或者学习的习惯和要求, 并将系统与用户日常需要联系起来, 使用户不断了解到图书馆特色服务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而主动去接触它并最终选择利用它。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是数字化时代对信息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如何有效推动图书馆开展特色化服务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与用户特色化需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以更高的质量、更满意的服务呈现给用户, 就需要不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服务社会和用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以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为基本依托, 以主动、开放的服务方式为根基, 开拓出真正以用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色化服务框架, 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特色化创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慕康生.论图书馆的特色化与名牌化[J].兰台世界, 2006.6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探讨 篇8

1 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表现

(1) 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是其自身为读者提供的特色服务的基础。在品牌竞争意识激烈的当今社会, 唯有形成自己的个性, 彰显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读者。而且,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经历着市场化改革, 商业运作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特色服务增强客户体验, 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2) 图书内容的个性化。馆藏内容是决定图书馆基本属性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提供者必须满足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这种需求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加剧这些影响因素。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保持特色才能确保抓住一部分人, 培养一批忠诚度较高的读者。

(3) 管理方式的特色化。服务模式背后的支撑是组织管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务模式的特色。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管理方式也是特色服务的一个表现。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对服务水平和服务特色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但是这些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 只有对内部要素进行和里的整合和安排才能确保自身的服务特色能够比较好的呈现出来。

2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图使馆服务将向用户提供更加简便的操作和简易的流程。在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不断提升的各项需求。用户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每一种新的需求出现的时候总是呈现出一种特殊性、个性化。因为这种一种新事物, 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这些需求才能成为大家的普遍性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特色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者满足用户新需求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新的用户体验不断被发现。不断的被满足。而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操作流程的便捷性和程序的简易型。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和调整简易型操作将是未来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

(2) 私人订制的特色服务。所谓学科专员特色服务就是图书馆为某个读者或者某个特定的读者群设置一个独立的服务模式。它可以是由某个内部人员专门为这种读者服务, 也可以是开发一个独立的系统专门针对某类读者的共同特点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形象的说就是私人订制。这种服务模式是最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的, 是开拓市场, 增强竞争, 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最佳方式。

(3)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当前图书馆特色服务还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 资源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数字图书馆, 馆藏量和收录文章数量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60%的处于长期闲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字化图书挂的运作方式不科学, 没有专门的团队做宣传营销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对数字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又是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图书馆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首先让读者知道图书馆都是有哪些特色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工作将会更加重要和突出。

3 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以此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读者需求的变化是图书馆提供和设计特色服务的基础, 为此图书馆应当在形象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的个性化等方面都应当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调查用户新需求是提升满足度, 提升竞争力的最佳方式。用户的任何一种新的需求在未来都可能成为图书馆服务竞争的主流工作, 同时任何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最终也要依靠特色服务的渠道和模式才能体现。为此我们应当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用户操作的简易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重视这种功能性开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个性需求的专门服务模式, 也就是本文说的不断发展"私人订制"的模式和特色。而且实现这种特色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好图书馆的推广和宣传。目前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高校或者政府出资兴办, 行政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仍是主要特色, 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运营思维和经验。这些因素影响了特色服务的实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给予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曹树金, 陈忆金, 杨涛.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用户满意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 (08) .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刍议 篇9

一、图书馆特色服务内涵分析

所谓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以馆内资源为载体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充分服务的一种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点:首先要充分利用馆内特色化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比如馆内针对某一主题的书刊资料与电子资料等;其次要充分开展特色的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方式, 比如积极引进专家讲座、视频点播等形式的特色化服务;最后要充分展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模式, 另外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 即对特殊人的特殊服务, 比如对军人、残障人士、偏远山区居民等实行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1]。

图书馆特色服务是一种系统化的表现形式, 是在多元市场竞争机制上发展起来的、以“力争优秀“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性服务项目, 是图书馆自身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的有效统一, 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独特性与创新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其服务性, 因此图书馆特色服务也即为用户服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旨在以馆藏资源为基本载体, 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的服务。目前由于国内每个图书馆在其规模、性质、职能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关于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及模式, 还需要不断总结归纳图书馆特色服务具体内容, 最终形成具有固定服务模式的图书馆特色服务框架。

二、图书馆特色名牌化与品牌化表现

图书馆特色服务主要表现在名牌化与品牌化发展方面, 通过采用创新型的品牌建设, 优化并丰富服务内容, 积极开展针对特色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来充分展现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基本理念与服务框架。

1. 个性化的形象建设。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特色化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图书馆名牌建设, 这种品牌主要表现在其与众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上。图书馆个性化的形象建设能始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内涵, 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比如延边大学图书馆为树立自己的品牌特点, 更多地收藏了以朝鲜文为基本信息资料来源的馆藏书刊, 建立了朝鲜文研究中心, 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 也突出了图书馆的品牌建设[2]。

2. 现代化知识内涵建设。

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内涵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数量与种类、信息收集模式及信息筛选方式等, 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内涵建设, 推动知识内涵的充分传播, 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图书馆特色化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理念, 以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与文化的需求。另外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还需要重视知识与科学及生产力之间的转化关系, 积极推动馆员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推动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 进而保证知识有效向生产力转化的同时, 更好地保持图书馆的名牌与品牌建设和发展。

3. 名牌办馆意识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特色服务与发展, 将名牌建设与品牌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目标, 实现图书馆内部管理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的创新。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建设要求图书馆在保证馆藏书目质量与数量的同时, 还要深入推进图书馆的名牌化发展, 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 赋予自身实现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念与内涵, 强化办馆理念、名牌理念、特色化服务理念, 推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品牌化发展。

三、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网络信息资源特色化服务。

“我的图书馆”业务最早产生于1977年的美国, 这一特色化服务开启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进程。但“我的图书馆”在产生之初, 注册用户通常可以通过多个电子终端登录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源, 而且查找的资源过载以至于很多用户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特定信息资源。到1998年以后,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始开发出My Library1.0版本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3], 以帮助用户及时、准确地定位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之后此项业务开始逐渐演变为针对学员所开设专业课程为主的特定性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我的课程储备”服务, 此项服务是以学校范围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为基础, 对馆藏资源进行分类所形成的集期刊、数据库、图书及相应参考工具为一体的系统化组织模式, 面向用户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始出现。

针对用户组织信息资源的服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学任务的开展, 承担某门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需求, 在课程储备中获取有关图书、期刊、杂志或者电子文献等, 学生用户之间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际教学效率, 丰富了学校科研成果, 把握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通过对教师及学生的选择, 更准确了掌握了其需求,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框架打下了基础。

2. 易用性特色服务方式。

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充分展现其发展方向与特点, 并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其简便易学的操作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用户会从自身对某一资源获取系统的切身体验中观察某一客户终端服务系统是否适合自己, 这里易用性是影响用户选择某一服务的关键因素。同样,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 发现很多用户反映在利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过程中, 浪费了很多的精力, 因此这些用户便放弃此种服务, 而宁愿选择利用Web浏览器来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通过这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系统的易用性是影响用户持续性使用某一系统的重要原因。目前, 国内很多图书馆均在易用性方面作出了尝试, 开发出了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我的图书馆”以及馆藏资源查询、馆藏布局查询等服务项目, 有些大学的图书馆还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交流论坛, 甚至允许用户发布自己的网页, 以增加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内容。有些图书馆还允许教师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来制订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 从而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易用性特点。

3. 学科馆员特色服务。

特色化服务应该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目标, 但通过对国内部分图书馆的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很少有数字化图书馆网站会向用户提供此类服务。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中对学科馆员的特色服务内容, 比如对新书的及时公布、目录查询、电子期刊索引、馆际互借以及新闻服务等内容[4]。

另外图书馆还针对用户在利用某种信息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或者问题, 来提供隐形帮助服务, 比如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到图书馆内相关的管理人员来帮助其解决困难。这种学科馆员特色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关于学科馆员服务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将学科馆员的联系方式 (电话、E-mail等) 公布在系统的主页上、列出“我的参考与咨询服务”项目以及相关的咨询专家联系方式等, 用户在发现问题时可及时联系馆员或咨询专家寻求帮助, 凸显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

4.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

从目前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角度分析, 可以说其有效利用率并不高, 据相关文献析出数字显示, 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利用用户仅占到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用户数量的4%左右, 在资源利用高峰期, 数字化平台的使用率也仅在5%—10%之间 (包含长期不活动账号在内)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介绍不明确等状况, 同时也是由于很多用户在创建账户后, 没有经常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利用率低的状况在国外也比较严重, 比如在维吉尼亚联邦大学, (我的图书馆) My Library注册用户数量才占到在校学生数量的7%, 而这仅有的7%的用户账号活动也并不频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本文总结如下几点:首先学生在注册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多方面信息, 建立包括自己学科、兴趣爱好等在内的独立文档, 而很多学生感觉到系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来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用户注册中来;其次由于平台资源享有的前提条件, 包括真实性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等, 导致很多用户对平台本身的隐秘性有担忧;最后数字化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更多地具有某种主题偏好性, 而这种偏好性就将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拒之门外, 提不起这部分人关注的兴趣, 因此造成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利用效率, 就需要不断研究用户日常工作或者学习的习惯和要求, 并将系统与用户日常需要联系起来, 使用户不断了解到图书馆特色服务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而主动去接触它并最终选择利用它。

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是数字化时代对信息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如何有效推动图书馆开展特色化服务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与用户特色化需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以更高的质量、更满意的服务呈现给用户, 就需要不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服务社会和用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以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为基本依托, 以主动、开放的服务方式为根基, 开拓出真正以用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色化服务框架, 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特色化创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名牌化与品牌化发展, 并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问题, 旨在科学引导数字化图书馆的现代发展模式构建, 突出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为用户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李春玲, 慕康生.论图书馆的特色化与名牌化[J].兰台世界, 2006 (6) .

[2]罗敏.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J].兰台世界, 2005 (6) .

[3]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热点透视[J].情报杂志, 2009 (28) .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10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普及, 入网用户的数量突飞猛进, 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并逐步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这就使得信息服务业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为各层次的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 数字化参考咨询就成了参考咨询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的数字化参考咨询, 也就是网络参考咨询, 也有称作在线参考咨询或者电子参考咨询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 图书馆员通过电子邮件, 在线聊天以及解答问题数据库等形式, 对处于不同环境里的用户进行服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聚集地, 高校是培养各方面人才, 引领科研发展的主要场所, 所以在高校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是发展的需要

2.1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延伸了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服务空间

如果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丰富多样, 能够满足基本需要, 广大师生就不用去实体的图书馆查阅资料, 一天的24个小时, 一周的任何一天, 只要通过网络登陆到电子图书馆, 就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全文数据库以及电子期刊等。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馆都提供有超星、书生之家、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等较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和各种外文数据库。就是想要借纸本的图书资料, 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检索系统预先查一下图书馆馆藏中是否保存有所需的资料, 如果有, 又是哪一个版本的, 如果确定要借这份资料可以在网上预定, 这极大的节省了广大师生的时间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 用户出差在外, 需要查询有关词典、百科全书、电子工具书等或者要咨询有关的问题, 只要通过E-mail或联机到参考咨询服务部门进行咨询, 都会很快得到答复, 如果馆员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 还可以通过BBS、讨论组等方式在互联网上寻求帮助, 进一步满足读者需要。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适应了远程教育的需要

很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到实体的大学听课, 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就选择了上网上大学, 成为远程教育下的学生。远程教育条件下, 学生不可能象传统校园里的学生一样, 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为了学习, 各个地域的远程教育学生只有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学习资料, 研习课程, 完成作业, 与老师交流和考试。远程教育为更多的求学人员提供了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远程学习图书馆服务指南”里有这么一条:“无论学生、教师和教学计划在什么地方, 获得充分的图书馆服务和资源, 是高等教育提高学术能力不可缺少的。远程学习者与传统校园的师生拥有同等的利用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权利。”

2.3 高校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拓宽了人们认识大学的途径

在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之前, 人们认识大学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 很少能系统全面的认识一所大学。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个大学的网页了解大学的发展历史、师资概况、发展规模、支柱专业、就业比例、近期新闻等情况。近几年, 各个地方的大学陆续开展了网上报名、网上招生等项目, 在进入大学之前先了解一下各大学的具体情况, 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在录取通知书到达之前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或者其它方式向工作人员在线咨询相关问题。2003年研究生招生面试之际, 恰逢SARS肆虐之时, 为了封死SARS病毒的传染通道, 人员流动受到了特别的控制, 外地的学生不能亲自到招生单位参加面试, 各招生单位就是利用网络和电话完成招生的。

3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瓶颈分析

3.1 网络技术设施和设备方面

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要想通过网络进行咨询, 就必须能接触到计算机和网络, 这需要经济上的投入。实力较强名气较大的高校一般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所以设备较先进, 可以及时的更新换代, 计算机的速度较高, 能够承受很强的工作量。另外网络系统也比较健全, 网络速度高, 服务质量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做到这些, 陈旧的计算机和缓慢的网速使咨询者焦头烂额。自扩招以来, 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 各个大学原来的规模已经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学生, 于是就买地建设新校园,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建校舍的时候都充分考虑了宽带接口。然而还是有很多的老校园没有得到改造, 宿舍无法上网, 学生只有到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进行查阅, 可电子阅览室的机位是有限的, 另外查阅要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限制。以上是对校内人员, 校外人员利用高校图书馆是很困难的, 因为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是要受IP限制的。

3.2 信息资源的组织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科各类知识不断增加, 使得社会文献信息量急剧增加, 且增长速度很快, 内容交叉重复。所造成的局面就是一方面生产出来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被闲置浪费, 而另一方面人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中却找不到自己准确需要的那部分。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很好的组织本馆所占有的纸质的和电子的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需要, 有计划的将纸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电子化的信息资源可大致被分为三类, 一类是各馆自己建的数据库, 一类是向数据商购买的数据库, 一类是网上繁杂的信息资源。

另外在信息组织的过程中, 有必要加强网页及其相关链接的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很多高校的网页制作很不规范, 虽然内容丰富, 但没有层次性, 不符合广大用户的查找习惯, 所以就影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 即使单个的网页制作很有条理, 可如果各个单位的网页没有较统一的标准, 那么用户利用起来也不方便, 在这家网站上查找信息就要遵从这家网站的层次规则, 而在那一家网站上查同类的信息却要再琢磨那家网站的层次设计。

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多种资源集成的服务, 单个的图书馆无论是在信息资源方面, 还是在人力资源方面都是有限的。只有多个图书馆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大的网络服务系统, 实行多馆协作, 建立图书馆联盟, 充分利用各馆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 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工作人员的素质方面

高校的信息参考咨询工作主要发生在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实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图书馆作为教学的辅助部门, 在很多高校中并不受重视。所以高校虽然是高素质人员聚集的场所, 但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参考咨询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技术水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互联网上内容纷繁复杂, 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信息分类、检索的理论基础, 能够充分的考虑知识内容本身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努力寻求更好的知识建构、组织和控制的方法。又因为网上内容都是数字化网络化的, 就必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知识背景, 只有两方面恰当结合起来,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虚拟信息资源。

其二是服务意识。单纯的技术和信息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 还必须有参考咨询工作者的服务。因为网上信息咨询和传统的信息咨询不同, 不是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一个工作人员可能同时在回答多个咨询者的提问, 时间长了, 工作人员会感觉到烦躁, 在回答的过程中就敷衍了事, 能简单就简单, 争取尽早结束, 甚至有时候就干脆置之不理, 不予回复, 咨询者得不到深入细致的回答。有人曾做过一个试验, 同时向四所高校用电子邮件发问同一问题, 结果在当天只收到清华大学的回复, 有一所大学只是将他所问的问题返回, 但未做回答, 另外两所干脆没有回音。

3.4 服务范围方面

传统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主要是面向广大师生, 而数字化参考咨询由于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就可以向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但从目前来看, 高校的数字化参考部门在这一点做的还很不够, 这就要求参考咨询部门必须树立开放观念和市场意识, 使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高校的数字化参考咨询部门应该主动的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取的联系, 为他们提供服务。社会人员各个层次的都有, 用户类型复杂多样, 获取信息的能力千差万别, 想要获取信息内容的深度参差不齐, 面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信息需求, 就要积极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所谓的个性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时间上, 在用户所希望的时间服务, 二是服务方式上, 要能根据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开展服务, 将最符合用户的信息以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三是在服务内容上, 所提供的内容不再是信息的简单堆砌, 而是经过工作人员的加工、整合、优化后的结果。

4 未来展望

现代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務质量;提升;策略

高校图书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知识载体。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是,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纸质资源利用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和教职员用的知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服务方式。但是,由于高校在数字化背景下缺乏充足的教育服务经验,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在文献信息、数字资源格式以及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高校图书馆积极解决。研究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而且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1.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服务现状

1.1教育服务理念的转变

数字化载体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载体,传统的纸质资源向虚拟数字资源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馆藏资源的收藏而忽视了馆藏资源的利用,而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采取馆藏资源收藏和利用并重的教育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知识载体作为,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更新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的现代图书馆管理方式。

1.2馆藏资源多元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资源逐渐丰富,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化的虚拟馆藏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积极重视数据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建设,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建立纸质资源与数据资源并重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并且,高校图书馆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中的数据资源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加快建设虚网络图书馆,以适应数字化的发展。

1.3服务模式实用性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而且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对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责任,以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和网络使用能力。例如,各高校积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向学生讲授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2.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面临的问题

2.1纸质文献利用率降低

首先,在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搜集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能够在宿舍或家里利用电脑搜集信息,大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信息搜集的次数大量减少;其次,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主要运用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这是因为数字资源搜索、保存和携带都比较便利,而且,使用数字图书资源能够避免磨损或丢失图书,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利用率降低。

2.2文献信息开发不足

首先,高校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开发较弱。虽然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改变教育服务方式,开展了信息化的图书检索,节省了学生查找图书的资源。但是,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缺乏对文献信息的开发,没有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信息资源不够系统;其次,高校图书馆缺乏对读者行为的了解,没有全面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规律,也没有根据读者的读书需求购置相关的图书资源,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与读者的阅读需求不相符。

2.3数字资源格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多为文档格式,而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图片、文档等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但以的数字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另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推送服务不够完善,学生在无法登陆学校图书馆平台的状况下无法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系统,严重影响图书馆教育服务的质量。

3.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3.1树立图书馆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应积极树立泛在图书馆理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尽量使各种智能终端都能够接入高校图书馆网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促进基础设施泛在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云服务,构建超大规模的云服务平台,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其次,高校应积极促进服务内容的泛在化发展,摒弃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结构化的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加强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推送服务,提高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

3.2积极开发文献资源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一站式检索方式,提高信息资源检索效率。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析和整理,对同一主题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要整理每类信息资源的下载量和浏览量,根据收集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效果建立科学的信息检索方式;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的多元适配,充分考虑多元化的移动终端接入,增强高校图书馆的适配性,以方便读者随时随地地进行知识浏览;最后,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行文献资源同步阅读,积极引进最新的图书资源,加强书籍作者的沟通与协商,同步更新电子图书馆。

3.3加快搭建移动开放平台

移动开放平台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为学生提供导读和导学服务,创新图书馆教育服务模式。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推行导学服务,加强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和阅读指导。为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建设阅读与科研微信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加强运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导读服务,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另外,高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讨论和思考,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加学生的阅读收获;最后,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嵌入式推动服务,根据师生的阅读需求,积极调整图书馆的数据资源结构。并且,高校应根据读者阅读需求的差异性开发数字资源嵌入推送软件,开展个性化信息推动服务。

参考文献:

[1]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关联研究——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思考[J]. 李浩.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4(06)

[2]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 胡绍军.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01)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篇12

1 图书馆网络环境的搭建

现代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 网络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共享的必要条件。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 电子资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有的甚至达到或超过纸质资源的数量。这些电子资源是虚拟的, 必须通过网络传输在终端显示才能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所以作为图书馆, 一方面是信息的生产者, 为广大读者更新加载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又是信息的消费者, 共享阅读图书馆的各类资源。“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网络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在图书馆建设初期, 如何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图书馆网络环境成为图书馆管理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初期网络环境的搭建上, 我们一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为谁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谁, 服务群体有多大, 层次水平如何等。可以根据确定的服务对象来选择需要搭建的网络类型。目前主流的网络类型包括:快速以太网、FDDI、千兆以太网、ATM。二是怎么服务。就是确定图书馆有哪些用户类型, 每类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和可以访问的资源。在实际的图书馆网络环境中, 房间与房间、楼层与楼层、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几套系统同时在运行, 如图1所示。通过VLAN技术将服务器、用户、资源进行系统划分, 不同用户拥有不同权限, 使用不同的系统, 占有不同的资源。如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可以访问图书馆的资源管理系统, 但不允许进入校园网访问Internet资源。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通过VLAN技术划分的子网, 使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地点使用其应该使用的资源。可见, 图书馆网络环境的搭建对图书馆信息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提高管理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构建高效、安全的网络信息平台。

2 图书馆存储环境的搭建若干问题

以往图书馆的图书目录索引都是编写在卡片上, 存放在大量的检索柜中, 读者要查阅图书资料, 往往先要手持纸和笔, 在一排排柜子、抽屉中间翻来倒去, 反复翻找卡片, 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再按图索骥, 奔向资料所在馆室, 极为费时费事。国家图书馆最早使用数据库进行馆藏的公共查询, 并实现了电子化馆藏信息检索, 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数字化图书馆也是随着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出现的。由此可见, 数据存储在图书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 就好比我们没有存放大量卡片目录的检索柜, 我们就无法找到图书馆内任何一本我们需要的文献的位置。当前网络化存储技术主要分为DAS (直接附加存储) 、NAS (网络附加存储) 和SAN (存储区域网络) 三大类。它们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来加以选择。但就目前来看, 应用比较广泛的是SAN网络存储技术。SAN是一个由存储设备和系统部件构成的网络。所有的通信都在一个与应用网络隔离的单独的网络上完成, 可以被用来集中和共享存储资源。SAN不仅提供了对数据设备的高性能连接和高效数据备份, 还增加了对存储系统的冗余连接, 提供了对高可用群集系统的支持。简单地说, SAN是关联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网络, 与以太网有类似的架构。[1]

在搭建图书馆存储环境时, 我们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做存储需求分析。就是我们在搭建数据存储环境之前, 一定要认真分析在今后图书馆的哪些数据对存储有需求, 需求大概是多少。这样我们才能为进一步分析选择什么存储技术打好基础, 如选择什么型号的磁盘阵列, 配多大的物理硬盘等。

二是要做容灾分析。数据在硬盘中正常存储不等同于数据安全存储, 数据非正常丢失在任何一个系统上发生, 打击都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要全面分析哪些因素会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一般情况下, 主要有两类情况会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一类是自然因素。如:地震、火灾、温度、粉尘等对机器造成的物理伤害。另一类是人为因素。包括人为误删除、病毒、黑客入侵等。针对不同情况, 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是设计要有前瞻性。系统是不变的, 但是数据时刻都在改变。流通数据、文献数据每天都在更新、追加, 数据、日志要定期备份。这些数据的长期积累会给系统带来不小负担, 应该提前设计好余量。

3 数字图书馆为读者带来的全新体验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在拓展服务内容, 引进新的服务方式上下了很大功夫,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为读者开展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3.1 馆际互借服务

馆际互借是通过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来为读者提供的一种服务, 通过馆际互借可以弥补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不足, 读者也可以通过馆际互借获取更丰富的资源。目前的馆际互借主要分为返还式文献和非返还式文献两种。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虚拟化参考咨询服务

虚拟化参考咨询服务又称数字参考服务、电子参考咨询服务或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是以人力资源为媒介、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它是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络参考咨询系统、信息服务机构和读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其实质是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手段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 帮助读者获取所需信息。其核心是分布式信息网络中具有特定知识技能的咨询专家对读者的个性服务, 可以随意获取或提供信息资源, 是一种更为灵活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和信息获取方式。[2]

3.3 数字加工服务

数字加工服务是为读者把需要的文献、图像、音频、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整理、拷贝输出、打包成文件或元数据封装、打印、个性化装订的一项人性化的数据资源综合服务。主要包括:文献扫描、胶片数字化、音像资料数字化、多媒体内容编辑加工等。

4 数字化图书馆的后期建设

目前数字时代的图书馆正处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时期, 图书馆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 使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各项业务越来越多,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图书馆服务也越来越多。图书馆在资源组织形式、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使得图书馆员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化的图书馆建成后, 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3]

首先, 引进专业的人才。主要是熟悉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和熟悉计算机网络维护、软件操作的信息管理人才。

其次, 加强图书馆员工培训。图书馆员工需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定期参加培训考核, 能学习新知识, 树立起服务意识。适当引入绩效考核, 提高员工积极性。

最后, 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受资金环境的制约, 靠一个图书馆的力量不能建立起全面的文献与数字资源, 需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实现馆际互借, 优势互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图书馆必将成为未来的信息集散中心, 其重要地位将逐渐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图书馆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宗利.基于IP SAN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9 (5) :1-4.

[2]孙育华.浅议高校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147-148.

上一篇:树路由算法下一篇:都市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