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特征(精选4篇)
生源特征 篇1
摘要: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环节多、种类多, 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难点, 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根据工作实践和现场核查, 总结和研究了氯碱生产企业危险废物产生的环节和规特征;通过研究氯碱生产工艺及其特征, 核算出每一种危险废物产生的周期和产污系数。本文通过全方位分析氯碱生产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特征, 有助于企业和环保部门提升对氯碱生产企业危险废物的管理水平, 同时对氯碱项目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验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烧碱,聚氯乙烯,危险废物,特征分析
氯碱行业主要生产烧碱与聚氯乙烯产品, 是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重点行业, 目前, 我国在内蒙古、新疆、山东等省区建成了大规模的氯碱生产线, 随着我国乙炔法合成VCM装置的进一步扩产, 氯碱在我国迅速发展, 氯碱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也随之剧增, 由于氯碱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多、产生的工序复杂、其特性鉴别难且产生环节多, 因此企业和环保部门对该行业危险废物的管理难度较大。调查研究氯碱企业危险废物产生的环节、种类、产生原理和工序以及产生规律, 对加强该行业危险废物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危险废物产生源与种类
1.1 氯碱界区
在氯碱界区, 危险废物主要集中在盐水精制环节、氯气干燥环节、天然气制氢环节等环节中产生。主要有废螯合树脂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废硫酸 (HW34废酸) 、废脱硫剂 (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 、废催化剂 (H W 4 6含镍废物) 和废吸附剂 (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 。
1.2 聚氯乙烯界区
聚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危险废物集中于氯乙烯合成环节、聚氯乙烯合成环节、纯水制备环节、产品出料与包装等环节中产生。氯乙烯合成环节主要有7种危险废物, 分别是废氯化汞触媒 (HW29含汞废物) 、废氯化汞触媒泥 (HW29含汞废物) 、废含汞活性炭 (H W 2 9含汞废物) 、废盐酸 (H W 3 4废酸) 、含汞废盐/泥 (HW45含汞废物) 、精馏残渣/高沸物 (HW11精馏残渣) 、氯乙烯自聚物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纯水制备环节主要有废螯合树脂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合成聚氯乙烯环节主要有母液处理污泥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产品出料与包装环节有PVC废料 (HW13) 。
2 典型危险废物的产生工序及原理
2.1 废脱硫剂
天然气制氢的天然气预处理过程中, 先将天然气通过脱硫剂处理, 使硫脱除, 脱除原理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脱硫剂将不断损耗, 到一定程度后, 产生废脱硫剂。
2.2 含镍废物
天然气制氢装置是为补充氯碱系统的氢气量, 以弥补氯气过量的工艺装置, 天然气制氢为高温裂解反应, 通过含镍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 加快天然气的转化速率, 由于受制氢的转化率的影响, 需定期更新一些催化剂, 催化剂寿命一般为3年。
2.3 精馏残渣
在氯乙烯生产工序中, 进入VCM装置的氯乙烯气体经全凝器冷凝成液体流至缓冲罐靠重力分离除去部分水后送入低沸塔, 塔底除去低沸物的氯乙烯液体靠压差压至高沸塔, 通过改变压力、温度, 使其中的氯乙烯单体以气态形式蒸发, 与其他液态二氯乙烷等高沸点的有机废物杂质进行分离, 分离产生的液态有机废物即为精馏残渣, 俗称高沸物。
2.4 含汞废物
氯乙烯的合成转化工艺中产生的含汞废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废氯化汞触媒, 产自氯乙烯合称工序中, 反应釜中使用的氯化汞催化剂, 平均每8000小时需要更换一批, 废氯化汞催化剂的产生量由更换量决定, 第二类是氯乙烯净化装置即除汞器中饱和的活性炭, 由于活性炭吸附汞到一定量后失去吸附功能, 需要更换而产生, 第三类是聚合工序含汞污水的处理污泥。
2.5 废酸
2.5.1 废盐酸
氯乙烯合成过程中, 由于氯化氢过量, 通过水或者稀盐酸吸收过量的氯化氢, 产生浓度较高的废盐酸。
2.5.2 废硫酸
湿氯气干燥过程中, 纯盐水电解产生的氯气带有部分水分, 干燥的氯气是后续氯化氢合成的原料, 湿氯气通过硫酸塔, 在浓硫酸的吸附作用下脱除水分, 浓硫酸逐渐被稀释, 至低于标准浓度后, 产生废硫酸。
2.6 有机树脂类废物
聚氯乙烯生产中为了获得无杂质的精制盐水, 需要通过螯合树脂塔对其进行吸附处理, 以保证进入电解槽的盐水精度要求, 在螯合树脂塔的运行过程中, 由于塔压、磨损、挤压造成树脂塔内的树脂颗粒发生破碎, 而产生废离子交换树脂颗粒。
3 危险废物的产生特征
氯碱生产企业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共6个类型, 17种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产生量有一定的规律, 特别是连续产生的危险废物如:高沸物、废盐酸、废硫酸等均有基本固定的产污系数, 废物的产生量与产品产量相关。非连续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镍催化剂、废氯化汞触媒、废吸附剂、废树脂等其产生周期基本在一个范围内, 其产生量不仅与产品产量相关也与相关原料的使用量相关, 一般产生量与使用量相当。
聚氯乙烯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还与所使用的生产工艺相关, 对应的生产工艺是危险废物产生的条件, 不同的生产工艺产生不同的危险废物, 如采用化学法工艺处理含汞废水产生含汞污泥, 而使用蒸发分离工艺处理含汞废水产生含汞废盐;含镍废物只有配套天然气制氢装置的产生, 无天然气制氢的工艺则不产生。各类危险废物的的产生特征如表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氯碱生产企业一般情况下产生6大类共计17种危险废物, 主要产自氯乙烯车间、电解车间等。
(2) 氯碱生产企业的氯乙烯车间和电解车间是危险废物产生的主要环节, 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占企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99%。
(3) 由于氯碱生产企业产生的每一种危险废物的产生周期和产生量均有其规律性, 因此其产生量和种类均有可预测性和可核查性。
4.2 建议
(1) 氯碱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为基础, 统计核准本企业的危险废物信息, 从而确保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2) 氯碱行业是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企业, 国家应将全国上规模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均纳入国家级危险废物产生重点源单位。
(3) 环境管理部门应依据聚氯乙烯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 在日常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中核查企业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和流向等信息。
参考文献
[1]周炳炎, 王琪, 郭平.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2005 (S1) .
[2]陈斌武.国内外氯化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比较[J].聚氯乙烯, 2009 (10) .
[3]王海清.乙烯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的理论分析[J].大学化学, 1995 (2) .
生源特征 篇2
据媒体报道,今年在湖北招生的87所二本院校再次征集528个志愿,这是湖北省二本首次出现再次征集志愿的现象。北京、广西、安徽、吉林等地的二本高校,也征集了两次志愿。实际上,四川、河南和宁夏几年前就出现了这种现象,2012年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了众多高校零投档。生源危机在全面辐射高职高专院校的同时,逐渐向本科高校蔓延。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呼,一个家庭出了个大学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大事。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如今,除非是考上名牌大学,一般的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成“大白菜”,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正逐渐消失。一些人毕业即失业或待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自然会出现弃考、不填志愿或不报到的现象。
当多数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重视学生是从哪所学校毕业的),这是因为对一个人的远距离判断,最直观、最外显的就是“校历”。竞争重心上移,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过去,而一般的院校吸引力大不如前。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逐渐蔓延的高校生源危机,本人认为:第一,应控制高等教育规模,走内涵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从规模发展转移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轨道上来。由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下降,未来几年一些层次较低的高校将招不到足够的学生,甚至面临倒闭。但目前许多准备“升本”和更名“大学”的高校,为达到规定的办学规模要求,仍在热衷于扩大校区、大兴土木,积极争取扩大招生规模。为改变这一趋势,亟须对《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进行修订,使院校设置条件更重质量和水平,降低对规模的要求。
第二,结合时代需要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并校,不仅是因为学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学童减少,也因为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使是鼓励生育也很难提高人口出生率,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日本、韩国的少子化进程都导致大学适龄青年不足,即便是台湾这样多子多福传统观念得到顽强保存的地区,现在也成为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高校严重缺乏生源,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生源特征 篇3
调查与分析方法
(一) 调查方法
走访河北省6所实施对口招生的高等学校 (3所高职院校, 3所内设高专的本科高校) , 每校访谈5名 (共30名) 既了解普高生源素质状况、又了解中职生源素质状况的专任教师, 采用Delphi法确定学生素质评价的主要指标, 制定了《中职学校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学生素质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被调查教师基本信息和单选题两部分, 被调查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教师性别、年龄、职称、专业领域及工作岗位等, 单选题分为学生德育素质、文化素质、智育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社交素质和其他素质等7个维度、54个问项。采用Likert的5级等级评定法, 将学生各项素质评定结果设定为“非常好”、“较好”、“一般”、“差”和“非常差”5个级次。
编制调查问卷后, 又在上述高校选择100名既了解普高生源素质状况、又了解中职生源素质状况的专任教师进行了预调查, 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按Nunnaly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法进行, 计算求得各维度系数为0.972, α值大于0.9, 显示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效度检验按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进行, 计算求得KMO值为0.896, 卡方统计量为23 506.385, 因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确认问卷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正式调查委托河北省6所高校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组织实施, 由既了解普高生源素质状况、又了解中职生源素质状况的专任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状况按问项进行评价。每校发放调查问卷50份,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9份, 问卷回收率为96.33%。按缺项、漏项等标准剔除无效问卷, 确定有效问卷279份, 问卷有效率96.54%。
(二) 分析方法
将学生素质5个级次“非常好”、“较好”、“一般”、“差”和“非常差”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和1分,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 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 按问卷设定的维度和问项, 对不同生源的总体素质及各项指标均值、差异值及其显著性等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总体差异
由表1可见, 中职生源总体素质得分均值为3.25, 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5)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22~3.41、3.43~3.64之间。中职生源能力素质与普高生源无显著差异, 德育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和其他素质得分均值均低于普高生源, 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p<0.01) ;文化素质和社交素质得分均值亦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5) 。
(二) 分项差异
德育素质由表2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德育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26~3.50、3.41~3.84之间。中职生源遵规守纪情况得分均值最高, 普高生源人生观、价值观得分均值最高。无论是中职生源还是普高生源, 德育素质中得分均值最低指标均为公私观。中职生源德育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文化素质由表3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文化素质各项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09~3.39、3.46~3.69之间。中职生源记忆力得分均值最高, 普高生源注意力得分均值最高。无论是普高生源还是中职生源, 文化素质中得分均值最低项均为艺术欣赏能力;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注意力得分均值差虽然最大,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除此项指标外, 中职生源文化素质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智育素质由下页表4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德育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06~3.46、3.42~3.58之间。中职生源实习成绩得分均值最高, 研究问题能力得分均值最低;普高生源研究问题能力得分均值最高, 学习态度得分均值最低。中职生源智育素质各项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能力素质由下页表5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能力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06~3.52、3.23~3.72之间。中职生源勤工俭学积极性得分均值最高, 普高生源自我生活能力得分均值最高。无论是中职生源还是普高生源, 能力素质中得分均值最低项均为自学能力。中职生源勤工俭学积极性、自我生活能力得分均值与普高生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技能学习能力得分均值显著高于普高生源 (p<0.01) , 基础课学习能力得分均值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5) , 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均值亦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身心素质由表6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身心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11~3.73、3.22~3.64之间。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身心素质中得分均值最高指标均为体能素质, 得分均值最低指标均为综合心理素质。中职生源心理承受能力得分均值与普高生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运动技能、锻炼积极性、综合心理素质得分均值均显著高于普高生源 (p<0.01) , 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社交素质由表7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社交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34~3.66、3.18~3.62之间。中职生源交往能力得分均值最高, 协商能力得分均值最低。普高生源社交素质中, 适应能力得分均值最高, 组织领导能力得分均值最低;中职生源交往能力得分均值与普高生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组织领导能力得分均值显著高于普高生源 (p<0.01) , 其他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其他素质由下页表8可见, 中职生源、普高生源其他素质各指标得分均值分别在3.04~3.51、3.27~3.57之间。中职生源谈恋爱情况得分均值最高, 普高生源参加课外活动得分均值最高。无论是中职生源还是普高生源, 其他素质中得分均值最低项均为阅读课外书籍。中职生源谈恋爱情况得分均值明显高于普高生源 (p<0.01) , 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p<0.01) 。
研究结论及对策
(一) 研究结论
中职生源部分素质表现同于普高生源研究结果表明, 就整体素质而言, 中职生源的能力素质得分均值未与普高生源表现出显著差异, 说明中职学校在实施“能力本位”教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分项比较结果表明:中职生源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注意力得分均值, 在能力素质方面的勤工俭学积极性和自我生活能力得分均值, 在身心素质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分均值, 在社交素质方面的交往能力得分均值均与普高生源无显著性差异。以上与普高生源素质得分均值相近的分项指标共有6项, 占调查指标总量的9.26%。
中职生源部分素质指标优于普高生源研究结果表明, 中职生源在能力素质方面的技能学习能力得分均值, 身心素质方面的运动技能、锻炼积极性、综合心理素质得分均值, 社交素质方面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分均值, 其他素质方面的谈恋爱情况得分均值均显著高于普高生源。以上优于普高生源素质的指标也有6项, 占调查指标总量的9.26%。
中职生源素质多数指标弱于普高生源研究结果表明, 就整体素质而言, 中职生源在德育、智育、文化、身心、社交和其他等6项素质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占整体素质调查项目总量的85.71%, 说明中职学生整体素质多数指标弱于普高生源。分项比较结果表明:中职生源在设定的54项分项指标中, 有42项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占调查指标总量的77.78%。
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素质具有共同强弱项研究发现, 无论是中职生源还是普高生源, 德育素质中的公私观、文化素质中的艺术欣赏能力、能力素质中的自学能力、身心素质中的综合心理素质、其他素质中的阅读课外书籍得分均值均为最低, 说明以上5项素质指标是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弱点所在, 应加强教育培养工作。无论是中职生源还是普高生源, 身心素质中的体能素质均为得分均值最高的指标。
(二) 对策建议
明确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学生的教育目标“对口升学”与“直接就业”的教育目标对中职学生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面向对口招生高校, 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后者面向企业等用人单位, 强调技能操作能力和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中职学校应拓展教育目标确定视野, 了解对口招生高校对中职生源素质的基本需求以及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素质差异的现实状况, 明确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学生的教育目标, 进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加强“对口升学”学生42项较弱素质的教育培养工作。
重构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教育课程体系目前, 中职生源有42项素质指标得分均值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 说明中职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仍存有许多缺陷。有研究表明, “三段式”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编排课程和教学内容, 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便于学生掌握基本原理, 学会科学思维。而“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以培养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 削弱了专业理论, 降低了学生适应能力。为消除各种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中职学校应将“对口升学”学生42项较弱指标分解到相应课程之中, 重构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学生的教育方法由于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系统与高职教育系统处于划地为营、各自为政的局面, 两层次职业教育在目标定位上缺少应有的联系与依存, 重复课程较多, 教育教学方法雷同, 导致中职生源学生进入高校后产生了厌倦感, 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素质教育方面, 目前普通高中“新课改”已经渗入每一个角落, 而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力度还远远不够, 导致中职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在42项素质指标上与普高生源产生明显差异。因此, 中职学校应在清晰中高职衔接的内在逻辑和教育规律的同时, 参考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实施办法, 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加强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学生的人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中职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中职学校应适当开设部分人文课程,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促进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相互渗透, 使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外部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中职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使其成为相对稳定的优秀品质。
改善对口招生高校“对口升学”学生的管理中职生源学生在高校的素质体现不仅是中职教育的结果, 内含了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素质增进的综合表征。因此, 单独依靠中职教育阶段, 中职生源素质也很难与普高生源素质完全一致。对口招生高校应针对中职生源学生制定单独的教育管理措施, 有的放矢地针对中职生源学生素质弱项加强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力使中职生源的6项素质优势在高校相应活动中充分得以展示, 进而增强中职生源学生奋发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组织部分教师经常到部分开设“对口升学班”的中职学校了解情况, 实现各项教育教学措施与中职教育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5-1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09/xxgk_124851.html.
[2]管德明, 王海岳.发展价值观下的中高职衔接[J].教育与职业, 2013 (18) :8-10.
[3]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 2006 (9) :57-59.
[4]彭云飞, 沈曦.经济管理中常用数量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5]罗伯特.Scal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7]张建国, 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6 (2) :1-5.
[8]任平, 代晓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14 (3) :10-14.
[9]张凤全.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方法[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10) :31-32.
中职学校农村生源潜力探究 篇4
武汉市娲石技术学校 蔡鸿
摘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发展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源是中职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源流失现象严重,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巨大,对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者在招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对农村生源流失的原因作出初浅的分析、探讨和归纳,并提出发掘农村中职生源潜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生源缺乏 农村生源 潜力探究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职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作出了一定贡献,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工业化生产技术工人转移,中职教育承担着就业前岗前培训教育的重要责任。生源萎缩和对中职教育的误区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掘生源潜力是中职教育当今首要任务之一。
一、中职学校生源现状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外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推动了职教事业的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曙光。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控制力度加大,以及农民对计划生育重大意义认识的提高,使得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人数较10前年急剧减少,尤其近五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农村中小学撤并现象极为普遍,学校及学生人数的减少,以及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升温有增无减的局面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严重威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农村初中
毕业生占有相应的比例,而中小城镇的中职学校生源90%以上来自农村。面对中职生源萎缩的现状和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发展中职教育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值得探究。
二、生源紧缺的因素
1.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人口增长控制上起到了明显的收效。根据新华网2005年3月1日讯: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减少,共减少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2004年,我国普通小学总数为39.42万所,共有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我国初中总数为6.38万所,共有在校生6527.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1万人。2.辍学
在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仅以武汉市新洲区某中学为例,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120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670余人,辍学率44.17%。另一所中学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76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480余人,辍学率36.84%,有的学生中途辍学,只是中考时又返校参考,其目的是为了能拿一份毕业证。其它学校辍学现象也较严重。3.高中热的升温及跟风现象
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高中热升温。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和发展,很多父母 只要能支持得过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高中以便今后能考上大学,而且在农村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同一个村有几个一起毕业的学生,如果有的考取了高中,有的没考取高中,往往没考取的学生家长宁可拿钱买高中读,甚至倾其所有,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高中。4.农民对中职教育的认识缺乏
受中职教育现阶段在农村宣传力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对中职教育认识不足,认为读了中职也就是去打工,还不如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打工,免得既花冤枉钱又耽误时间,甚至戏称中专、技校为“打工学校”。还有社会不正之风滋生了邪恶,使社会上出现一些“混混”,凭自己的厚脸皮和“英雄气”恶霸一方、垄断经营、“发家致富”,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我们那儿发了财的都是没读书的”,加之有的学生在校基础不牢固,缺乏吃苦精神,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以及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致使有的学生就业后又回乡呆着或务农,这也造成当地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否定。
三、生源流失及原因分析
本人从04年到08年五年期间,每年暑假都走入农村家庭招生,每年大致要进入150至220个农村家庭。从自己经历的这些家庭以及70多个同事招生经历
交谈来看,不愿读中职的学生和家长原因各种各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2、重男轻女。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一部分家长封建观念仍很严重,认为男孩子是自家的,女孩子出嫁后是人家的,让女孩读书不划算,读个初中毕业就很不错了。
3、家庭背景影响。有的父母本身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子女的学习更是无所谓,希望子女只是学一个“手艺”混口饭吃就行,没必要读什么中职学校。
4、单亲家庭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子女,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子女,大多缺乏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心理造成阴影或障碍,以及学费、生活费来源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致使终止学习而提前进入社会。
5、从小父母溺爱,好逸恶劳、厌学逃学、劣习不改被学校劝退或开除。
6、读书无用论。受少数个例影响,以偏概全。以少数人没读书发了财,读了书却没事干为例,如是认为读书无用。
7、重学历轻能力、虚荣跟风。认为不管怎样也要让孩子读高中,考个大学,即使考不取,买也行。这主要是一些家境较富裕的家庭认为,只要有个大学文凭,学不学技能无所谓。他们认为的不是“没有知识不行”,而是“没有学历不行”。有的甚至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
8、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学成效差、就业不理想、就业后期服务没跟上,致使中职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甚至有的把中职学校戏称为“托儿所”、“爱情培养基地”等。
9、国家发展中职教育政策宣传在部分地区欠到位。有很多农民认不清当前中职教育的意义,也不知道国家大力发展职教事业,扶持资助农村学子的相关政策和形势,他们几乎很少出家门,不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对政策和形势茫然。
四、农村中职生源潜力及发掘建议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大量学生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流向社会,没有经过就业前培训,给就业带来困难,有一部分人还可能成为社会的潜在危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在中职生源紧缺的现状下,农村中职生源存在巨大潜力。积极发掘农村中职生源,对发展中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1、中职学校率先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振兴中国制造业、繁荣地方经济,减少农民和穷人为己任,将国家职教惠农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
2、加强义务教育中的教师师德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强后进生的 管理和教育,提高其学习兴趣,降低辍学率。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
制度和措施,把生源稳定作为义务教育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3、政府舆论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 和发展形势,提高全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4、中职学校应根据生源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制定相应招生策略,激励 发挥教师的招生热情,提高招生教师的说服技巧和能力。
5、提倡招生教师懂一点招生心理学。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期长不短,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顾虑,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对家长和学生循循善诱。有很多家庭本来没打算让孩子读书的,经招生老师耐心加技巧的劝说下,高兴地将子女送进了中职学校的校门。
6、中职学校应明确办学宗旨和理念,练好内功,提高中职学校口碑,吸引生源。要“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形成“学技有门”、“就业有路”的良好局面。
7、加强在校学生管理,关心、关注、关爱在校和已就业的学生,搞好就业学生的安置和稳定工作,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
8、中职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开设专业应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的专业。
9、调整课程设置,淘汰过时课程或章节,开发适用性、科学性、适时性的校本教材,提高课程适用性和专业就业对口率。
10、提高就业课程生动性,给学生灌输、培养勤俭朴实、脚踏实地、靠勤劳和智慧创业,以好逸恶劳、投机钻营为耻的理念和荣辱观,使学生就业稳定,从而以就业促招生。
11、政府部门应加大用工监管力度,提倡持证上岗,对用工违规现象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东方今报》2007年10月23日 [2].《教师之友》 2005年5期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4].《温家宝活动报道专辑》200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