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现状

2024-11-04

生源现状(共12篇)

生源现状 篇1

笔者与江苏省多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交流, 发现近几年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生源明显减少, 很多学校都出现教师没课上、抢课上、课时少的现象,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高职院校化工类生源进行调研, 并倡导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现状

(一) 招生录取分数线低

从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 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2005-2007年连续3年实现大规模扩招、扩建, 造成近几年全国高校数量激增、规模扩大。与此相反, 近几年人口高峰的回落, 大学适龄人口减少, 导致各高校生源不足。为了完成招生计划, 很多学校不得不采用降低分数线来争抢生源, 通过降低分数线仍然完不成招生计划的, 还实行落榜生补报志愿等特殊方式补招。因此, 高职院校录取的分数线越来越低, 任课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质量一届不如一届。

(二) 新生报道率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高考录取率的升高, 普及高等教育将成为中国教育的必然趋势, 高考生进入本科院校或重点本科院校学习机会逐渐增多。因此, 越来越多的高考生收到高职院校录取通知书后放弃入学而选择复读。通过调查,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化工类专业学生入学报道率很难达到100%, 通过电话访问得知未报道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复读, 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

(三)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对江苏省多所高职院校2010届、2011届的化工专业的学生就高考时填报第一志愿的情况进行调查, 下发8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有效问卷706份, 作废问卷94份,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 化工类生源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分数线相差悬殊, 对专业的学习态度不同, 这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现状的原因

(一) 社会、家长对化工类专业的认识局限

对江苏省多所高职院校2010届、2011届化工专业的学生家庭情况调查, 结果见表2所示:

可以看出, 化工类生源来自农村的居多, 经了解特困及困难的学生多是来自多子女、无固定收入的农村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调控, 大多数高考生都是独生子女, 作为家长都希望子女将来有一个体面的、轻松的职业, 一方面因化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从事化工工作的员工薪资浮动一般不会很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是一线操作工, 接触的是一些化工产品、化工原料等, 工作的环境也没有其他专业如会计、商贸等专业好;加之媒体屡屡有化工厂爆炸、泄露等安全事故报道, 因此造成整个社会都认为化工行业是一个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 大多数家长都不建议子女选择化工类专业。根据对在化工行业就职的职工调查, 有80%以上职工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子女选择化工行业, 而家庭条件好的, 情愿多花钱让子女上艺术、计算机、建筑等热门专业而不会选择学费相对较低的化工类专业。

(二) 大学适龄人口逐渐减少, 越来越多高中生放弃高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预计, 中国人口从2000年的12.65亿增至13.39亿, 0-14岁人口仅占16.6%, 而这一数据在1990年为27.6%, 新生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江苏省18-22岁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2008年为671.35万, 预计2015年为390.99万, 是2008年的58.24%, 预计2019年为295.03万, 是2008年的43.95%。大学适龄人口减少, 是生源下降的根本原因。另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放弃高考, 经统计, 2009年我国有834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 而2009年高考报名的考生中, 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 也就是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些没参加高考的学生, 一部分是出国留学;一部分是农村考生成绩不理想, 觉得升学无望, 直接出去打工、自动退学或参军;还有一部分农村的高中生迫于生计, 高中毕业后参加短期的技能培训班学技术, 直接找工作解决家庭困境。因此, 适龄人口减少、越来越多高中生放弃高考, 造成生源逐年下降。

(三)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就业心理落差大

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竞争中, 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 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倒逼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 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农村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 读高职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就放弃高考, 没毕业就去打工、挣钱。笔者做了两届毕业班的班主任经验表明, 学化工类专业的男生只要工作态度认真, 都很容易找到工作;而学化工类专业的女生即使很优秀, 也很难找到工作, 有些化工企业在招聘时明确写出限招男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的女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 多是从事一线流水线作业或营业员等工作, 这些工作具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的人也可以胜任, 因此让具有大专文凭的女生感觉高职三年白读了。很多在职的高职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枯燥劳累, 没有发展潜力, 与自己寒窗苦读时梦想的工作落差很大, 所以很多人不愿就读高职院校, 特别是女生更不愿意选择化工专业。

三、拓宽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的径途

(一) 了解市场需求, 提高教学质量, 办出学校特色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职业教育在生源减缩的情况下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加强内涵建设,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办学水平, 办出学校的特色, 以学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来衡量, 以企业对学校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为衡量标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学校自身要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着重发展“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特色专业, 为社会输送高技能的人才, 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与此同时, 还要密切关注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 近几年, 化工行业销售经理、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技术 (支持) 工程师需求最为火热, 其中销售经理需求增长最快, 也是高职高专化工类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这些职位拓宽了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的就业平台, 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平台, 可以在公选课上加设化工产品销售的课程, 来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拥有教学质量和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占优势, 才能使选择化工专业的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 爱自己从事的行业。

(二) 政府的宏观调控, 正确引导

在大学适龄人口逐渐减少, 生源逐渐减少的趋势下, 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 要正确引导, 不能再任由各院校盲目扩大学校规模建设, 重点发展院校的特色专业。对于化工类专业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雄厚的高职院校, 政府应重点扶持。例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国家级实训基地——石油化工实体仿真实训基地、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实训中心, 拥有能涵盖基础化学、化工模型及拆装、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学制药、工业分析、环境治理及化工设计与仿真等内容, 100多个实验实训室, 设备总值2 000多万, 是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性教学平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引导学校充分利用资源, 发展本校特色专业, 与兄弟院校共享教学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三) 提高就业质量, 拓宽深造渠道, 充分利用活广告

学生无论是读研究生, 还是读本科、高职, 最终的目的都是获得一份好工作。如果高职生找的工作比普通本科生的要好, 这无疑是宣传高职教育的好广告。例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分别建立了“金陵石化班”、“大众班”、“扬农班”等, 这些班级的学生毕业后可进入金陵石化公司、上海大众等。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进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这些好企业, 让本科学生都羡慕不已。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 通过在校期间努力学习, 进入了大型企业, 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 这些毕业生自然成了招生就业宣传的活生生的广告。其次, 高职院校要拓宽深造渠道, 这方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榜样,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二年、第三年可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专转本”考试, 直接考入本科高校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第二年可以在本校内“专接本”学习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本科课程, 完成本科学业;学生还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出国深造, 提高学历。高职院校通过为学生成才提供平台、为就业指路、创业指道、升学有望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 适应学习型社会, 及时转变、拓展高职教育功能

学历文凭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弱, 社会、企业急需的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主办的分析检验工、化工总控工等技能大赛, 这些技能大赛的获奖者, 基本知识扎实, 学习能力较强, 接受新技术的速度较快, 都是未来高级工、技师的苗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届总控工大赛获奖者都是镇海炼化、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等大型企业争相招募的“香馍馍”。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高职院校要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终身教育发展新平台, 不要将生源仅仅局限在适龄学生, 要将平台逐渐铺向广大的农村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不怕苦不怕类, 任劳任怨, 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技能也低, 高职院校要把这一群体吸纳过来, 对其进行通识知识的培训, 或对其进行化工“初级工培训”, 使其在就业中有优势, 解决地方的用工缺, 高职院校自身也解决了生源问题。化工行业是需要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行业, 化工厂每年都有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而社会上化工类培训机构相对较少, 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 与大、中、小型化工企业合作, 建立短期培训机制或技能培训班, 争取社会生源。例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与扬农集团承办的“扬农高级工培训班”, 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而一个学校培训的员工、学生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 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 就是教育的成功, 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总之, 针对高职院校生源下降的严峻考验, 要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发展特色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生源渠道, 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稽裘.让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常态制度[J].江苏教育, 2010 (15) .

[2]周稽裘.以直接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为主要目标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功能[J].职教通讯, 2003 (9) .

生源现状 篇2

1.1近年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生源不足、到校率不高现象。

据统计,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一次性报到率不足60%。为此,许多高职学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补录。甚至一些高职学校本身招生计划都无法完成, 更不用说扩招了。 造成高职学校生源不足、到校率不高主要基于以下因素:其一,高职高专办学“层次不高”现有的学校多为专科层次,办学层次明显偏低,难以引起考生的关注。与一些本科大学特别是名牌高校相比,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其二,考生及家长对高职教育并不了解,有的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的高校。其三,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不明显,加上部分毕业生就业时因文凭不高而受到冷遇的影响,使学校在招生时缺乏竞争力。最后,由招生调剂造成一些考生被录取到高职高专院校, 与当初他们填报的高校及专业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考生放弃入学,选择复读。

1.2 高职高专院校较本科院校分数偏低,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提高生源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近几年由于各地区都在细化录取批次,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大都被排在最后几个批次中,考生分数偏低,其生源质量不高。而且越扩招,好的生源被其他高校吸纳得越多,高职生源质量便愈加呈下降趋势。尽管近两年高考人数持续增幅,高职高专院校的报考人数及录取分数有所提高,但与其他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的专科生分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造成高职生源质量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

1.3 提出转专业要求和退学学生数量居高不下。

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由于个别专业生源不足,需要录取非第一志愿或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另一方面,由于个别专业志愿人数较集中,部分考生不能满足其第一、二专业志愿的选择,因此入学后提出转专业的要求。由于有的院校不能全部满足考生要求,不报到考生数量有所增多,甚至少数考生报到后发现自己对目前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又提出退学的要求。这些不报到考生或退学的考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当年招生计划的完成。

1.4 学生报考专业日趋理性化,但各专业志愿不平衡。

根据近几年对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报考取向分析,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高职高专业近几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情况看:机械电气类、土木建筑类专业志愿较好,而计算机信息类、文史经管理类中的一些专业报考率偏低。显然社会需求量较大,技能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的首选。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内部各专业,各系部生源质量的差异。

2 生源质量下降给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带来的影响

2.1 生源不足、到校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由于生源不足,加上高职高专招生放在最后批录取,致使高职高专新生正式开学一般比其他高校晚,影响了高职新生的教学进度。特别是到校率不高,使原定的教学计划很难执行。 如有的专业原计划招两个班,由于到校人数较少,只好合并为一个班。这给正常教学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部分新生素质相对较差,给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增加难度。

生源现状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文性;生源结构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招生难,招好生源更难。中职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时期就表现不佳,文化底子薄弱,学习习惯不好,有的甚至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与此同时,随着地区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涌入城市,生源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日,市教委下发通知,公布了2016年中职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条件、日程安排及学校名单。这些随迁学生,大多跨城市跨地区,心理尚不成熟就要跟随父母背井离乡,在陌生的环境和有限的生活资源下从零开始,心中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落差,需要我们的关怀和认同。他们的父母多半也因为繁重的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长此以往,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的同时,这些学生丧失了精神家园,言语粗鄙,趣味低俗,行为偏激。究其成因,除了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外,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不无关系。

2015年出版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指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中职语文教育的一大特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说过“读的书一辈子有用”。更何况,中职语文教育不像高中有高考这根指挥棒,它有幸逃离了应试教育的魔咒,不同学校选用什么样的教材,老师教什么,怎么教,都不是一概而论。以往那种“统得过死、教得沉闷、学得刻板”的格局正在改变。老师和学生大可名正言顺的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所以,客观来说,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环境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

尽管没有了应试的压力,但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它不得不带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在实践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的同时,把语文教育工具化。我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字词句的解读,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另一大特性,即“人文性”。学语用文,固然顺应了中职生语用能力发展的需要,但学语文更是为了构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让人格成长。一个人格健全,素养高雅的少年,自然会呵气如兰,口吐芬芳。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遴选教材,增加文化含量。

我们的语文教材集纳的应该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一流作家的典范作品呈现给学生。读惯名家名篇的学生,谈吐举止,一言一行都有无形的指引,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也许,部分作品作为高中篇目出现显得深奥晦涩,但篇目是“死”的,教法是“活”的。教师可以分层教学,逐级渗透,通过问题设置、任务引领等多种方法,化繁为简,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同时不耽误学习效果。我们就拿2015年乔刚主编的高教版《语文》教材来说,选文标准是名家名篇,对部分时文的要求是语言规范、作品有一定影响且被广泛录入教材。同时,这套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语文教材在体系上以知识为核心,在层次上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循环往复出现的方式。它依据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各个能力点贯穿起来,按照单元形式循序渐进。每一篇课文前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和“重点聚焦”,而每一个单元后有“语文与生活”,这些板块多角度、多层面,大量地采集了文学常识,使得经典作品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很好的展现,并系统架构起“文如何载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种编排的方式,使得我们中职生在课堂学习有限的时空里,面对浩瀚无垠的文学海洋,能够任意遨游,沉淀积累,哪怕 “只取一瓢饮”。

二、转变模式,注重诵读鉴赏。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我们借鉴西方的教学体系引入了科学知识,取代了以往传统的私塾读经教育。虽然,这一举措顺应了时代潮流,有非常大的优势,极大程度地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但是却忽略了不少人文的东西。放眼我们的中职教育,对于中职生要不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文言文,多年来一直是语文课改的难题。值得高兴的是,新版语文教材的每一册都设置了“中华文化”单元,探索以主题引领浅显诗文(含摘录)为逻辑线索,以诵读和积累为基本教学要求的崭新模式。学习重点不在于文言的“字斟句酌”般“掌握”,而是在于内容思想的把握和名言名句的记诵积累,希望以此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地、有区别地将知识潜移默化为内在的思想文化和语文素养。

就诗歌一例而言,教学现状是教师上课大多按照“时代背景及作家介绍——释题——词语理解——章节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模式组织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注释上,字字翻译,句句串讲,把诗歌当作一般文言文来讲,缺乏想象、体会、感悟,缺乏对诗歌意境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使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肢解在枯燥的讲解和标准化的习题训练之中。把诗歌抽象化、理性化,使其美感全无,拉大了学生与古典诗歌之间的距离。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诗歌的教育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营造诵读情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尤为重要。我在课堂上就诗歌教学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激趣导入。从教六年来,每一节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在多次的课堂实践中,我发现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有效的导入新课,进入情境,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备课阶段,我会搜集与篇目相关联的图文影音资料,加以编辑剪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给学生。这些形象可感的资料,总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弱化讲解、诵读感悟。“诗缘情”、“诗言志”,诗歌是主观情感的产物,是无数诗人内心世界的倾诉和表达。面对如此美好的语言文字,我们不应喧宾夺主,剥夺学生亲尝的机会。试问,如果一首诗词在诵读之前已被教师“条分缕析”,变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学生还会有读的兴趣吗?我想,教师只需教会他们品读和鉴赏的方法,适时做些引导,剩下的就由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感悟吧!

在外部条件上,我们可以把诵读任务渗透到校园生活中,例如我校通过晨读课、广播站、延伸课堂和社团活动等平台,让文学鉴赏无处不在。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就像春风化雨,使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三、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体验的载体。信息化的时代造就了一个个速成体系,学生疲于习得技能的同时,难免忽视了情感的体验。而语文之于他们,正是一处难得的精神家园。日渐干枯的灵魂得以滋养,停滞不前的理想得以续航。以课文《一碗阳春面》为例,在讲课的过程中,我通过 “为什么面馆老板坚持每次多加半份面,而不是直接下两碗?”“如果换做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等思考题,引发讨论,分享感悟,在学生中激起了情感的小浪花。不少学生说出了“最大的仁慈是尊重而不是施舍”、“平等的给予援助”等话语,让我又惊又喜,感动不已。再如莫泊桑经典小说《项链》这一课,文中那句“人生是多么的变幻无常,生活中极细小的一件事,有时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引发了课堂大讨论,好多学生大方地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或有自豪、或有遗憾、或有惋惜……那一刻,学生表达的欲望如此强烈,语言之于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还有《璀璨星光》这首现代诗,作为中职生之歌,它借助“天空”等意象诠释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借助“星光”等意象诠释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个个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主题。学生在激扬的乐曲声中,振奋人心的歌词中,找回了自信,寻到了方向。这就是语文课堂给予他们的生命体验。

四、走出课堂,带语文入生活。

走出课堂,我们首先要走出语文的课堂。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还应为他们的职业素养服务。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应该是高素养、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在职业教育中,语文作为构成多学科多专业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将语文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积极开辟延伸平台。以《一碗阳春面》为例,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尝试了“同课异构”,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挖掘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烹饪班,除了解读小说的背景资料、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之外,还补充了课外的图文资料,启发学生讨论日本的“匠人文化”和“匠人精神”。文中小面馆夫妇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品质和服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专业手艺和职业操守是面馆得以成功经营、享誉小镇的关键。课堂的最后,有的学生还谈及了“民族企业”、“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这让我惊喜万分。他们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发表观点,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模样么?而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语文课上,除了解读这篇经典小说的基本点,我们还开展了头脑风暴,把小说中的故事演变为一个营销案例,通过不同的文案策划,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走出课堂,我们还应将语文学习植入生活中。其实,现今的中职生并不是没有阅读习惯,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读些文字书籍,但选择的多半是良莠不齐的网络小说,还有微信微博的滑屏式阅读,终日沉溺于低级趣味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引导,挑选适合学生成长阶段、认知阶段的优秀作品、名著名篇,让他们沉下心来,走进名作、走进名家,多一点感悟、多一点体验,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汲取书中精华,提高鉴赏能力。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自古以来,圣贤之人都主张先做人再作文。我们的教育不应是迎合,而应是因势利导。新的局面已经打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展露新面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摆脱偏见,尊重并理解学生。因材施教,文以载道,努力践行人格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这一教育精神。

参考文献:

[1]乔刚:《语文》(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鲍鹏山:《对东西方教育的深刻反思》,文汇教育,2015

生源现状 篇4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1. 研究对象界定。生源质量是一个具 有多重维度内涵的概念,包含“超越性和完美性”“和规范标准一致”“合目的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多个方面[1]。因此,除关注反映个体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的录取成绩之外,史秋衡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同时应注重公平性和适切性,“公平性强调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受除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适切性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学校定位的匹配程度”[2]。刘莉等认为生源质量包括学习成绩、创新能力、领导才能、社会交往、基本素质等方面[3]。此外 ,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方式更加多元,包括高考统招、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招生、对口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鉴于录取规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等因素,本文选择高考录取成绩作为生源质量的评价指标。别敦荣在对“985工程”高校生源质量进行评价时,也仅选择了高考成绩作为依据[4]。

2. 测量指标设计。为全面反映高职生源质量情况,本研究设计了四个测量指标:1录取计划满足率,指高职院校实际录取人数与计划录取人数的百分比;2录取生源优质率,用学校录取线高于省控线的幅度与省控线的百分比进行表征,比率越高,则生源质量越高;3省外首次投档满足率,指在省外招生时,首次投档上线人数占计划招生人数的比率;4省外零投档地区比率,指高职院校省外零投档地区占省外录取地区总数的百分比。

3. 数据来源与处理。面向全国独立设 置的高职院校进行招生情况调查。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选取2所国家示范(骨干)校、2所省级示范校、2所非示范(骨干)校和1所民办高职。回收了189个样本院校的数据,筛除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后,共获得有效样本152个,占80.4%,涵盖26个省份。在数据处理时,对于高职录取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地区,如重庆等,按照第二阶段录取分数计省控线。在计算“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时,不考虑生源地之外各省市录取人数的差异性,只进行简单平均。

二、高职生源质量的总体分析

2014年抽样高职院校的省内、省外录取情况分别如表1、表2所示。

在抽样调查的152所高职院校中,当年计划录取466522人 (其中 , 当地计划388461人、省外 计划78061人),占当年全国高 职招生计划 的13.93%。这一比例已能够较好的反映全国高职院校的录取情况。152所高职院 校省内招 生计划占 总招生计 划的83.27%,可见高职招生的主体在本省,反映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特征。 总体来说,2014年抽样的152所高职院校省内外实际录取475413人, 超出招生计划1.91%,可见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总体较好。

1. 省内录取情况分析。从录取结果看,高职院校在省内总体上完成了招生计划, 且追加了5.7%的招生指标。其中,仅4所院校本省招生计划完成率低于80%, 占总数的2.63%;13所院校本省招生计划完成率低于90%,占总数的8.55%;37所院校追加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10%,占总数的24.3%;22所院校追加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20%,占院校总数的14.47%;13所院校追加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30%, 占院校总数的8.55%。从录取分数看, 平均录取线高于省控线23.59%,生源质量较好。

2. 省外录取情况分析。从省外 录取结果 看 ,152所高职院校省外计划录取78061人,首次投档50621人,首次投档满足率为64.85%,但经过征集志愿,实际录取64828人,最终录取计划满足率达到83.05%。从录取分数看,平均录取线高出省控线26.14%,略高于省内的23.59%, 可能由于省外招生数量较少的原因,生源优质率较高。所谓“零投档”是指院校在某省没有学生填报或者填报分数不足。经统计,152所高职院校累计面向所在地区之外的1909个省次进行招生,被调查高职院校的省外招生地区平均数为12.56,其中黑龙江、上海的两所学校面向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地区招生。调查发现,“零投档”现象均出现在省外招生过程中,出现“零投档”地区次数总计为77,仅占省外招生地区总数的4.03%,且“零投档”地区招生计划数一般在5人以下。云南某院校“零投档”地区数最多,达到6个,但其中5个地区招生计划为1人,1个地区招生计划为6人。从院校数量看,出现“零投档”地区的院校共41所,其中“零投档”地区数量为1的院校22所,占53.66%;“零投档”地区数量小于3的院校37所,占90.24%。总之,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零投档”现象为小概率,仍属于正常情况,受到当地招生计划数、院校办学质量、考生心理上倾向于本地院校等因素影响。

三、高职生源质量的院校类型差异

在抽样调查的152所高职院校中,国家示范(骨干) 院校47所, 占30.9%; 省级示范院校42所,占27.6%;非示范院校46所,占30.3%;民办院校17所,占11.2%。 (见表3)

数据显示,在“省内录取计划满足率”“省内录取生源优质率”“省外首次投档满足率”“省外录取计划满足率”和“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等指标中,国家示范及骨干院校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均高于省示范、非示范、民办等类型高校。此外,“零投档地区比率”为4.2%,略高于4.03%的平均水平,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示范校招生范围较大,在个别地区由于远离家乡等因素导致报考人数较少;二是部分国家示范及骨干院校由于竞争激烈,考生不敢报考导致招生“大小年”的出现。统计发现,在抽样的院校中,国家示范及骨干院校的平均招生地区为16.21个,远高于省示范院校的11.5个、非示范院校的10.98个和民办院校的9.35个。

与非示范院校和民办院校相比, 省示范院校在“省内录取计划满足率”“省内录取生源优质率”“省外首次投档满足率”“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等指标中表现较为突出。可同样归因于招生范围等情况,“省外录取计划满足率”“零投档地区比率”等两个指标的表现略低于非示范类院校,但同样优于民办院校。

与民办院校相比,从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省内录取计划满足率”“省内录取生源优质率”“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等3个指标来看,非示范类院校优势突出。民办院校招生录取情况表现较差, 除办学质量之外,收费较高也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因为民办院校的招生机制较为灵活,民办院校“零投档地区比率”优于其他所有类型院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型高职院校之间生源质量存在明显不平衡。

四、高职生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不同地区高职院校录取情况存在差异,如表4所示。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的省外招生比例为23.15%, 高于中部地区院校的17.04%和西部地区的7.79%, 反映了东部 地区高职 院校服务范围 的广泛性,“省外录取计划满足率”这一指标也因此略低于中西部地区高校,但“省外零投档地区比率”“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这两个指标优势明显,体现了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整体实力强而拥有较高的吸引力。

中西部地区院校在各项指标中的表现差异并不显著,但考虑到中部地区院校省外招生比例超出西部地区院校一倍, 且样本中西部地区民办院校占比6.38%,远低于东部地区12.28%和中部地区14.29%,中部地区院校招生情况仍略好于西部地区高校。

五、高职生源质量的省域差异

不同省域高职院校录取情况存在差异,如表5所示。各省高职院校录取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从“省外录取计划所占比例”看, 天津和上海较高, 分别为64.39%和55.40%,体现了较强的辐射能力。从“省外录取计划满足率”看,前5名分别是湖北、江苏、天津、陕西和重庆, 其中湖北高达106.55%, 也是唯一超出省外录取计划的省份。从“省外录取生源优质率”来看,陕西和天津均超过了40%。

六、高职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曹茂永等[5]构建了一种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的评价模型, 在对生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影响生源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高校招生计划投放、优秀生源基地建设、招生宣传方案制定等。这一研究所识别的影响因素大多属于高职院校可控的内部因素。檀祝平、任爱珍[6]通过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院校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影响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适龄人口的减少、高职毕业生就业薪酬偏低、学历至上的社会风气、境外高校对国内生源的争夺、来自他类教育对生源的竞争等。这一研究所识别的影响因素大多属于高职院校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本文试图基于考生的视角对高职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调查结果。调查范围覆盖全国900多所高职院校。调查 对象为2012—2014年的新入学学生。调查题目为“报考本校的原因”, 答题方式为多选,结果如表6所示。

近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对于考生院校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就业优势”,3年均值为28.01% , 这与高职 教育的定位相一致, 也反映了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传递给考生的压力。其次为“专业爱好”,3年均值为26.16%,专业往往与就业相关联,也说明“90后”学生相 比于“80后”学生更 加注重个性。第三是“学校品牌”,3年均值为24.45% , 品牌是一个 综合性很 强的因素,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地位、综合实力、社会美誉度等,在我国各级“示范校”“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品牌院校。第四是“技能培养”,3年均值为17.65%,相比前3项因素略低。第五是“地理位置”,3年均值为11.51%, 可见地理位置对生源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非最重要的因素。第六是“他人推荐”,3年均值为9.3%,可见口碑对于生源质量的影响。从上述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看,“学校品牌”“专业爱好”“技能培养”三项因素的标准差均超过了1,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提高。

本文的分析结果基于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但因个别数据质量问题,分析时可能会出现偏差,但基本能够反映总体情况。在今后生源质量的研究中,除录取成绩外,还应进一步关注志愿满足度、生源结构、报到率等指标,对于非高考途径录取学生的质量也应进一步关注,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摘要:生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基础环节。录取计划满足率、录取生源优质率、首次投档满足率、零投档地区比率等4个测量指标可较为全面地反映高职生源质量。通过调查分析2014年度全国152所各类型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情况,发现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情况总体良好,录取计划满足率达101.91%,省外零投档地区比率仅为4.03%;不同类型高职院校之间招生录取情况差异显著;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东部吸引力最强。基于学生视角的生源质量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为“就业优势”“专业爱好”“学校品牌”“技能培养”“地理位置”和“他人推荐”。

留学分流高考生源情况 篇5

所在位置:美国,纽黑文

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

创建时间:17

学历:语言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网络课程 MBA

学校性质:

学生人数:

院校地址:

学校中文网址:

济南外国语学校刚刚毕业的高三(12)班,一共有46人,参加高考的却只有19人,没有参加高考的27人中有16人被提前保送到国内大学,11人因选择留学而放弃高考。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今年全国有34万考生放弃了高考,留学热是生源分流的主要原因。近日,记者从省城多所高中学校获悉,今年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的学生明显增多。

记者从济南外国语学校了解到,该校的高三(12)班,一共有46人,但参加高考的却只有19人。该校高三级部主任吴金星说,其余的27人中,16人已被提前保送上了国内大学,11人选择了出国留学,目前,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接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据了解,济南外国语学校820余名学生中提前保送160人,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120余人。“升入高三后,有的班级由于提前保送和出国人数较多,出现了空班现象,不得不进行合并调整,”吴金星说。

“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在增多,”22日,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韩相和说。高三下半学期,该校两名女生通过SAT考试、竞赛等途径分别被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录取,此外,还有不少学生通过美国高考、英国高考等途径被其他国外高校录取。

高校生源流失说 篇6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的录取分数线只有470分,然而2006年这一年一跃就增加到了634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香港大学来内地疯狂抢夺优秀生源呢?并不是现在的学生崇洋媚外,也不是向往香港的新生活,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已经悄然展开。

高校争抢生源

2006年伊始,网上流传着“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的说法。数据显示,从2006年港校在内地的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市后,北大、清华招收“状元”的比例下降了22%。

在中国内地不同层次的大学围绕生源鏖战正急之际,近年来,港澳高校和国外高校也开始大规模抢占中国内地中学生市场。凭借高质量的教学、现代化的办学模式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这些高考生源大战中的“外来者”,正慢慢地瓜分着内地优秀生源,甚至在中国内地名校的“掐尖”大战中,他们也屡战屡胜。

从考生来说,面对高校“掐尖”战,他们选择的对象不再限于北大、清华等内地老牌名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状元”选择去香港就读大学,而为了迎合内地考生,港校也不断扩大在内地的招生规模,积极争取内地优秀生源。

今年高考前夕,在各场招生说明会上,港校方面就加大马力吸引内地高分生。在学制方面,今年香港高校也面向内地学生做出重大改革,将从原来的三年制大学改为四年制大学,与内地大学学制接轨。在招生数量上,香港大学在内地大幅扩招40%,首次在内地招收工程类本科专业,并推出与剑桥大学联合招生计划。按规定,被录取的学生会先在港大读一年,通过剑桥考核的学生,将赴剑桥完成4年的本硕连读专业。

此外,为迎合中国学生的出国热情,国外高校也争相降低门槛吸引中国学生。今年年初,悉尼大学宣布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只要有高考成绩不用再经过复杂的考试就能到悉尼大学就读。而更多国外高校则是拿出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中国留学生。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的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这与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减少形成鲜明对比。

内地高校怎么了

日前,香港大学发布的新学年内招生结果显示:今年香港大学共接收12438名内地生申请,最终录取363名内地学生,其中21名为各省市的高考状元。

高考总分542分,又手握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线下40分加分的优惠政策,但上海中学文科考生汪容最终还是放弃北大,选择了香港大学。她说:“两个学校都很好,我在内地念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有机会可以体验不同文化和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

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内地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问内地的高校:你们究竟是怎么了?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每年公布的《中国出国留学生趋势报告》显示,5年来留学人数始终保持在20%左右的递增,高中生留学已占留学总人数22.6%。2011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比2010年增加了23%,达到了157558人。

中国顶尖的学生,正在改变非北大、清华不上的心态。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北大、清华是否很难再被称中国的一流大学?其实,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硬件比内地的一流大学领先一个时代不说,教授也是面向全世界广招英才,其师资力量内地大学早已不能望其项背。当然,长期以来,香港的大学相对于内地一流大学还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学生素质不高。等学生素质提高了,香港的大学就会在各方面建立起相对内地一流大学的绝对优势。

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在内地本来比香港的大学有着相当的优势,但是,在过去几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中,大家只顾大兴土木、雇明星教授、扩张校园,而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的投资。加之有的学校内腐败盛行,长此以往,内地的这些大学就很可能被香港的大学打成二流学校。

名校的尴尬

基于此,学术界和社会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流师资的缺失,以及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何以吸引一流的学生,做出一流的学问?没有一流的学问和学生,又何谈一流的大学?

北大现有在校生3万多人,超负荷的结果是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下降。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这几届学生素质确实要差了很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世界名校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角色。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更是坦率地说:“无论是从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师资力量上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名校都要好于北大、清华。”

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而我们被称为一流的大学究竟拥有多少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和人才呢?相关的数据似乎并不乐观。公开讯息显示,这几年北大、清华的人文影响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并未在繁荣的中国经济与科技进步过程中突显出来。

著名学者李欧梵表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一般都拥有一批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分别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63位和35位。与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在原创性成果、教师质量、科研经费和国际化方面都与有着很大差距。”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表示:“我到剑桥大学访问时,剑桥校长告诉我,剑桥全年经费10%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基础建设,90%用于提高教授和研究生的待遇,他们从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美国德州的达拉斯大学最初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但他们不惜重金请来了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麦克迪尔米德以及几位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建立起纳米研究中心。现在,没人能够否定他们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心中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众人希望从内部改变的努力还没有获得显著成效。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这座最先尝试教育制度改革、拥有引以为傲的突破性管理原则的实验性大学,被教育部勒令其录取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全国高考,而这正是南方科技大学试图摒弃的录取方式。三位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指责这所大学的管理层忽视了教育本身,为改革而改革,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初衷。

即使某个教改措施赢得了政府的支持,想要有所成就还要面对另一个障碍:资金。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于立中说,“一方面,学校需要在聘请教师与招生方面拥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可若要聘请更好的师资,我们就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于校长所在的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合作,成立了纽约大学上海分校,他赞赏的谈起纽约大学募款活动,并补充到:“我国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生源现状 篇7

1.高职院校生源现状调查分析

1.1公办高职院校。 为贯彻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 公办高职院校生源入学模式主要有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分段培养“3+2”和普通高招等四种类型, 生源类型复杂。 生源结构多样化, 不同类型的生源必然存在学情差异, 学情差异与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有必然的相关性。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三年学生数据为例展开调查分析, 2013年至2015年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情况统计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三年学生情况统计数据看, 一方面生源来源逐步从普通高招向单独招生倾斜, 另一方面从2013年起, 在普通高招中招收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 扩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当然, 对口单招生源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来源, 这是国家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必然结果。

针对不同入学模式生源学情差异开展调查分析, 分析情况如表4所示。

从不同入学类型生源学情差异分析情况看, 不同类型生源在文化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生源多样化的现状, 要认清不同入学类型生源的学情差异, 并针对学情差异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的差异化教学模式[2]。另外在学生奖励制度方面, 除了学院奖学金之外, 还应采用多元化奖励的方式 (例如:学习进步奖、学习单项奖、社会活动优秀奖等) , 扩大奖励面,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1.2民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适应院校发展的招生模式, 招生模式已经从普通高招、单独招生转向注册入学。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两年招生数据为例展开调查分析, 2013—2014年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统计情况如表5、表6所示

从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近两年学生情况统计数据看, 生源来源全部为注册入学。 注册入学生源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的三校生, 专业技能相对较强,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另一部分是参加普通高考的普高生, 基础分析能力相对较强, 专业技能较弱。

针对这两类学生的学情特点, 采用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为主线, 通过院校交流和企业调研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调整原有课程体系, 围绕解决工作任务展开, 突出知识点的应用,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各自优势, 相互补充[3]。

2.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生源类型除了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分段培养3+2、普通高招、注册入学等模式外, 还应该进一步拓宽招生类型, 通过与本科院校、合作企业、部队等进行合作培养。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不断适应需求拓宽招生类型, 形成“海外本科直通车”、“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现代学徒制”等多个招生项目, 生源多样化进一步拓展。

2.1海外本科直通车。 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旨在为专科学历学生赴海外攻读本科及本科后层次学历提供机遇, 为培养各类专业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搭建平台。 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高校合作, 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 获得大专文凭, 可以选择直接就业, 也可以进入海外大学本科学习, 国外学习1.5年至2年, 获得海外大学本科文凭。

2.2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 2015年,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帮助下, 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设置测控技术与仪器 (检验检测认证) 本科层次专业, 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输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生学习四年, 学习合格的毕业生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3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项目是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深化兵役制度改革、扩宽士官选拔培养渠道、加强军事人力资源建设的重大举措[4]。 2015年, 首次开展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试点工作, 面向全国招收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士官, 为空军、海军、二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4现代学徒制。 2014年, 由政、校、企三方合作组建“昆山学院”, 旨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5], 通过政府牵线搭台与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准员工”学徒岗位与教练型教师, 学校承担理论教学, 三方共同为参与学徒制学生专门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

3.结语

面对高考考生数量的持续减少, 高职院校应该认清当前形势, 在招生模式上, 除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分段培养3+2、普通高招、注册入学等模式外, 还应发挥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 积极拓展招生类型, 采取多种对策应对招生难题。在教学方面, 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根据不同入学模式生源的学情差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差异化教学, 并制定多元化奖励制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乐新, 郑辉, 史玉华.高职院校生源分析及招生对策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46-50.

[2]胡国兵, 高燕, 汤滟, 等.高职入学模式差异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及相关教学建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2) :132-133.

[3]彭爱梅.注册入学模式下民办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4 (12) :47-48.

[4]陈明贵, 陶叶斌.士官教育融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 (3) :102-104.

生源现状 篇8

普通高校扩招前, 高等教育属于典型的精英教育。由于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率较小, 为寻求就业保障, 相当一部分优秀生选择了中职学校, 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了充分的筛选空间。随着高校扩招,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逐渐成为课业成绩较差学生的“无奈之举”。同时, 许多普通高中为追求升学率, 将考取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另行编制, 通过短期的专业理论补习和突击式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行教育投机, 逐渐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弱化趋势:从生源质量上看,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 对口考生的升学率几近100%, 选拔功能逐渐缺失, 生源质量已无从保障;从教育质量上看, 学生在高职阶段存在着职业道德观念不牢固、知识更新缓慢、操作技能停滞、理论和实践结合困难的问题, 培育出的学生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高职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职教育生源现状的形成, 除受政策制度、社会观念、发展思路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 最重要的就是中职教育在与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基础性作用的缺失, 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后发展观念、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的乏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

(一) 引导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重要作用。

接受职业教育首先要了解并认可职业教育, 只有形成对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正确认识, 才能挖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等学习能力的潜力。中职学校在帮助引导学生接受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 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并培养其形成探索职业、献身职业的职业精神等方面责任重大。

(二) 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基础性作用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此, 中职学校一方面在专业结构、教育层次、教育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在引导安排学生步入正确发展轨道, 顺利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 引导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 其主体将是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工作人员, 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 以便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提高生产效率、经营能力和生活水平, 所以实用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三、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在职业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用武之地, 就必须体现出向“人”自身的靠拢和向“能力”本位的回归, 打出“人性化”教育这面旗帜。

(一) 以人为本, 树立甄别人才与分层次培养的发展观念。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有一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同时担当高职教育的人才储备库。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甄别人才与分层次培养的办学理念。首先, 中职教育应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正确的实践方法, 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基本教育目标。其次, 在对学生素质加以甄别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教学,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条件, 妥善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同时,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余力的学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 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二) 建立一种以“能力”本位为核心, 纵向包括基础教育、个性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递进结构, 横向包括校内实践和开放性实践的扩展结构的成熟教育机制。“能力”本位包括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掌握能适应多种岗位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等内容。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 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结构:

1.做好基础教育构成纵向递进结构的基本点。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中职学校必须从传统、狭窄的对基础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从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和制度建设上去理解、认识、改造、创新基础教育, 通过加强学生基础阶段教育, 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注重个性化教学构成纵向递进结构的次高点。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元需求的, 中等职业教育应从社会的需求角度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特质, 从学生外在的形象气质到内在的性格特征, 根据其学业基础进行个性化教学、重点培养, 将“因材施教”和“人人是人才”的教育观念落实到实处。

3.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构成了纵向递进结构的最高点。过去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排序是:知识-技能-态度, 现在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职业态度比专业知识更重要。鉴于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缺失, 功利化倾向明显的现状, 中职学校在教学与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爱岗敬业, 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挑战。

4.强化校内实践是构成横向扩展结构的第一个层面。中职学校必须很好地把握学与用, 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必须高度重视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校内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尽快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 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5.开发校外实践是构成横向扩展结构的第二个层面。开放办学, 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既是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也成为未来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中职学校应在加强原有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模式的同时, 考虑让企业界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建设, 甚至让企业界参与学校发展的宏观决策, 通过加强跟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合作, 实现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真正接轨。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的简要分析, 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 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生源,现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梁忠义.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2].杨金土.发展高职当前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J].职教研究动态, 1999, 28

[3].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4].刘春生, 殷红春, 邳桂花.关于高职院校扩招后质量保障问题的建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1, 4

[5].刘春生, 张存群.论中、高等职教衔接的理论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 2000, 19

[6].樊本富.高职招生入学考试改革初探[J].湖北招生考试, 2003, 5

生源现状 篇9

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生源由五部分组成, 分别是统考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注册入学和五年制高职五种类型。 在这五种类型中, 其中统考统招是通过普通高考达到招生条件录取的普通高中的学生。 单考单招是由北京市统一组织考试录取, 生源主要是由职高、中专、技校三部分组成。 自主招生是由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出题考试录取的考生, 主要有普高生、中职生。 注册入学是符合免试入学条件录取的学生, 生源主要有高中生和职校生。 五年制高职是由初中招录过来的学生, 属于3+2模式。 为此,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本校不同生源的学生做了随机抽样调查, 就他们的学习心理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和维持两个方面, 因此它是整个学习心理的基础。 学习动机方面设计了四个题目。

1.有无学习目标

从学生的答卷看, 三分之二的学生有学习目标, 这与平时对高职生的认识有一定出入。 我们总觉得高职生不够好, 没有学习目标, 由此看来是一个认识误区。

在五类生源中, 五年制高职、注册入学和单考单招生明显高于统考统招和自主招生, 差了将近十个百分点。 这样的调查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 因为就平时的上课表现, 老师普遍认为统考统招学生表现最好, 而五年制学生表现相对较差。 但调查问卷表明, 并不是五年制学生不爱学习, 而是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有目标但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所以给人的印象是这部分学生表现不够好。 统考统招的学生经过高中阶段严格的训练, 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好。

2.现在的学习目的

从学习目的看, 五类生源均表现出内部动机大于外部动机。 其中五年制学生和统考学生内部动机表现最强, 使其学习具有持久性。 如选择“为了拿更多证书”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所占比例较大, 均超过50%。 自主招生和单考单招学生外部动机相对强一些, 选择“只为拿毕业证”和“迫于家长压力”所占比例较高。 外部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弱, 持久性相对较差。

3.学习动力的充足程度

对此问题, 60%-7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 可见高职生大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这与平时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一致的。在五类生源中, 选择“学习动力充足的”, 五年制学生和统招统考生所占比例最大, 选择“没动力”选项的, 注册入学和自主招生所占比例较大。 由此可见, 在学习动力上, 五年制和统考统招生相对好一些。

4.您认为影响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在影响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中, “个人兴趣”、“前途和未来”所占比例较大。 “个人兴趣”五类生源均占50%以上, “前途和未来”大致占50%左右。 “家庭原因”和“应付考试”比例小一些。 由此可见, 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学习动力的主要方法。

二、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学习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认知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所学课程具有评价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反映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 是学习态度的基础; 情感成分是指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 情感本身就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 因此, 情感是学习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是指学生准备对学习作出的某种反应。 调查问卷针对学习态度设计了以下四个题目。

1.现在的学习态度

这是一道从学生的学习情感上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题目。 学习态度整体来讲不是很好, 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的五类生源中最高比例不到20%。 五类生源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能够完成功课, 但比较被动”。 对学习采取应付态度的五年制学生比例最高, 高出其他学生一倍的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五年制学生分层比较明显, 积极主动的学生较多, 而应付的也比较多。

2.导致学习态度现状的原因

这是从对学习的认知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题目。 对于导致目前学习态度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实用性不强、动力不足”和“目标不明确、迷茫”。 其中五类生源中认为实用性不强、 动力不足的单考单招生排在首位, 占近45%。 这是由于单考单招学生原来已经接触到专业课, 比较重视实用性的因素所致。 认为“目标不明确、迷茫”排在首位的是统考统招生, 这部分学生高中阶段着重于理论学习, 到了高职转向技能, 转变幅度较大, 一时难以适应。 持对学习不感兴趣“迫于家长压力”的自主招生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排在首位。 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完全来自于外界压力, 因而学习很难持久。

3.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

关于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的问题, 60-70%的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 其中五年制学生高达80%多。 由此可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职教学的首要任务, 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也就找到了教学方法, 就能解决学生的学风问题。 其次是课程的实用性和学习氛围,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课程的实用性”单考单招学生最为重视, 高达47%, 远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所以这部分学生比较理性, 非常注重学习课程的实用性, 对这部分学生要更多地从这个角度引导,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道题主要从学生的意志力方面考察学习态度。 在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学习动力、 厌学”, 占50%以上, 其中五年制和注册学生比其他学生高出近20个百分点, 达70%。 其他三类生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 但差别不是太大。 “上网、玩游戏”五年制学生选择的比例也较高, 比其他生源多出10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 五年制学生控制力稍差。 这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严格的学习训练, 随意性较强, 因此, 要加强管理和约束, 转变他们的散漫习惯。

三、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指学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心理过程。 调查结果如下:

1.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学习毅力不强,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学习有计划但没执行的占到一半多, 且五类生源的区别不是很大。 有计划且能严格执行的只占10%左右, 即一个班也就3-4人, 其中单考单招生只占2.94%。 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这也是大多数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主要原因。

2.您目前的学习困难主要是什么

对于目前的学习困难大部分学生选择“自控能力差, 难以形成良好习惯”。 只有单考单招学生占比相对较低, 为26.47%, 其他四类生源都在40%以上。 自控能力差是高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 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下大工夫解决。 选择“个人基础较差”, 五年制学生排在第一位, 占48.03%, 其次是单考单招学生。 选择“对学习不感兴趣”最多的是自主招生学生, 其次是五年制学生两者均超过40%。 这说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别, 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老师上课时, 应对五年制和自主招生的学生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补充, 对统考统招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自控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当遇到学习困难时, 您会怎么办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努力后不行才放弃”。 其中统招生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是自主招生和单招单考的学生。 同时选择“永不放弃”和“努力后再放弃”两项的, 五年制和统考统招学生所占比例最大, 分别为88.28%和87.59%。 二者相差不大, 一个班还不到1个学生。 单考单招学生占82.35%。 由此可以看出, 在学习毅力和钻研精神上, 五年制、统招生和单考单招的学生的表现比较突出。 自主招生和注册学生也都在70%以上, 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钻研精神。

四、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主动学习行为方式。 对学习习惯的调查如下:

1.是否有长期或短期的学习计划

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有学习计划, 五年制与统招学生占比最大。 单考单招、自主招生、注册入学有一半学生没有学习计划。 没有计划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甚至会有学生觉得无事可干, 从而产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

2.上课是否有玩手机、看课外书或睡觉的情况

同时选择“有、但不经常”和“偶尔”两项的学生注册入学学生最高, 占82.29%, 其他四类学生比例相差不大均在74%左右。 经常玩手机、睡觉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所占比例最大, 占23.81%, 其次是单考单招学生。 这是一个非常显性的学生学习习惯的表现指标。 实际上, 老师上课时发现玩手机、 睡觉的学生高于这个比例, 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碍于面子, 不愿意承认, 从而选择其他选项。 选择“从不玩手机、睡觉”的学生非常少, 如注册生只占2.08%, 一个班也就一个学生。 所以整个高职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不尽如人意。 由调查可知,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计划及有计划难以执行等因素, 因此对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3.您每天认真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从学习时长看,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2小时以下”和“2-4小时”之间, 可见大部分学生每天能够认真学习的时间较短。 选择“2小时以下”, 自主招生和单考单招的学生占了一半多, 统考统招和注册入学学生较少, 但也超过40%。 学习时长在2-4小时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 统考统招学生比例最高。 在学习时长上统考统招学生的表现最好, 每天认真学习的时间较多, 自主招生的学生表现最差, 60%的每天学习在两小时以下。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 五年制学生有学习目标的人数比例高达70%, 但是上课睡觉、玩手机的人数也最多, 同时每天学习时间两小时以下的学生占了50%, 说明他们的学习目标并没有认真执行, 虽有良好的学习愿望, 但是自我控制力不够,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统考统招生学习目标与学习表现比较一致, 说明他们的控制力相对较好,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招生的学生, 学习目标与学习表现较差, 学习比较消极。

五、结语

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各种内在与外在的、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或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 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 本文主要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 学习习惯四个方面调查分析了不同生源的高职生表现出的不同学习心理, 从中可以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表现及其深刻原因, 从而积极探讨解决方案, 努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做到教师因材施教、学校因生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发仁, 傅新民.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

[2]董珍文.高职生源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01.

生源现状 篇10

关键词:美术,生源现状,就业走势,思考

最近几年, 随着美术专业的扩招, 也加速了该专业的学科建设, 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前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开放的招生计划, 使美术院校得到了充足的契机, 各大高校也都看到了该专业的市场前景, 并抓住这一机遇进行扩招, 提高自身的发展。但是高校簇拥式的扩招完全背离了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 盲目的扩招降低了招收标准, 也是一种恶性的市场竞争, 最终必然导致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这一前提分析当前美术生源的现状及就业问题。

一、扩招下的生源质量问题

美术专业在目前不断不扩大招生的态势下, 对学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没有规则而言, 各大高校甚至放弃了以往打造精英人才的理念, 也不得不在这种形势下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和教育方向进行了调整, 从而放宽了对考生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把关要求。高校并轨后, 对文化课分数要求低, 专业联考的选拔尺度却过宽, 专业素质高的考生的优势也无法显现出来;加上专业联考与考生选报志愿把握的不确定性, 造成一些在专业上具有创造潜力的优秀考生出现流失。对于一些具有办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高效而言, 这就是一种损失;而对于那些综合院校的美术专业来说, 重点院校的扩招无疑是把自己的选择余地大大的降低, 但是又在招生计划的迫使下, 造成了拉网式的吸纳生源方法。对于特别看重艺术品质的美术专业, 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和尴尬, 而这种无奈和尴尬又给视升学率为生命的高中学校带来了机会, “艺术特色班”、“美术高考班”在各地中学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所谓的特色教育, 作为一种应对市场的运行机制, 是无可非议的, 问题就在于, 中学的特色班完全采用了“纯应试教育”的模式, 对学生艺术基本素质的培养完全忽视,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僵化的应试理念往往使学生的创造个性趋于泯灭。与此同时, 美术专业受其对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及专业的特殊性要求, 使得一部分急功近利的人有了退路, 在对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及发展空间、对美术专业的了解程度、对人生目标无从知晓的盲目的窘境下, 放弃了选择其他专业的机会, 导致了现在中学陷入了一种选择专业的怪圈, 即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可以选择美术专业, 而学美术也不需要文化课成绩太好, 这个谬论使得一部分人形成的盲目的错误的观念, 一些学校将文化基础底子薄的学生全部拢入到所谓的“美术强化班”中, 按照同一种模式去雕刻塑造学生, 对学生的创造天赋没有重视, 使得人才培养的思维性和创造性缺失。

二、美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在美术界很早以前就有有识之士呼吁过该专业不需要也不适应遍地开花。学生在选择该专业的时候, 无外乎有两种目的:首先就是对艺术的热爱, 想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其次就是掌握这门技能, 有助于以后的就业。目前来看, 人们在教育投资方面基本都有极强的目的性, 就业目的实现是家长和学生的目标首选, 然而“从众”又是国人心里的弱点, 投资的盲目性成了普遍浪费的现象。

美术院校的专业教育基本上都着眼于大美术的学术品格建设, 这就与学生在选择该专业的时候的功利性目的出现一定的差距, 学生主观选择和就业目的的实现往往受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及办学理念的束缚。院校在开设该专业的时候必然是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目标原则的, 是在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各项科目的基础上。学生也就在选择的空间和实践上大大降低, 专业半血的就业目的和办学目的的实用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 受市场气候影响, 就业机遇和以往相比大大降低, 重点院校的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涌现, 给普通本、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以创业为特征的实用型人才, 受到市场空间的影响, 维持其发展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 还要承受市场份额不足和市场经济气候双重压力。

三、结束语

不管是什么样的事物, 走向极端都不会有发展前景。所以, 重市场规律, 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美术专业的特殊性, 应该是教育部门目前要重视的问题, 并且要把这种责任应用到实际教育中, 让美术专业在合理的方向良性的发展。市场空间是有限的, 无节制的教育膨胀必然会加剧理性利用资源的责任, 因此, 美术专业就业前景的黯淡和市场地位的下降, 应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改变, 才能让该专业具有其本该具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兵:《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生源选拔体制的反思》,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0) 。

[2]管启文:《对美术生源现状和就业走势的忧思》, 《教育与职业》, 2006 (35) 。

[3]蒋绍萍:《影响高职美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考试周刊》, 2007 (37) 。

芬兰高校吸引优秀生源 篇11

芬兰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备受好评,不少学生和家长渴望全面了解其高等教育情况,许多学生学者准备到芬兰深造。希望此文能给关心芬兰教育的读者们一些帮助和启示。

芬兰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任何人(包括外国人),只要通过考试,均可入大学深造。录取考试由各校各专业自行出题和操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招收4.3万多新大学生,高等教育总入学率为66%,其中大学入学率37%,技术学院入学率29%,在校生共27万多,大学在校生16万多,多科技术学院在校生11万多。

多科技术学院体制

为适应知识信息社会的挑战,1991年芬兰政府批准建立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体系,目的在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使其高等教育体系更趋于合理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为当地培养各类人才。具体改革是合并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成立多科技术学院。学院也实行学分制。一个学分相当于40学时。一般全日制学习3年可修完120个学分,半年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因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互相承认学分,故许多学生通过大学或技术学院的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修完40-60个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

现29所多科技术学院已形成体系,分布在25个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学院。多科技术学院的学制为3.5-4.5年(140-160个学分),包括至少半年的实习。教育宗旨是地区化,为当地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青年人和成年人掌握应对未来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学科领域包括自然资源,技术和通讯,商业和管理,旅游、酒店和管理,医疗和社会服务,文化,艺术和教育。2002年注册学生近11.4万,招新生2.4万多,全时教师3千多名,其中11%有博士学位。

多科技术学院不像大学属中央政府所有,而是属市政府和私人机构所有。教育部根据各多科技术学院所设专业种类和学生人数,为其基本经费拨款57%,43%由市政府提供。教育部还特殊拨款支持多科技术学院提高师资、ICT设备水平,发展图书馆、国际交流等。

芬兰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成功,职业教育和培训有特色,尤其是为ICT培养了各类急需人才。一些多科技术学院在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已向教育部申请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虽然大多数大学校长认为根据芬兰的实际需求,现阶段多科技术学院不必培养硕士学生,但2002年教育部批准几所多科技术学院试点办硕士学位课程,根据当地实际需求,选择专业,需要40-60个学分。

22所多科技术学院有500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学习用英语授课的技术和通讯、商业和管理、环境保护、旅游等专业。欲详细了解各学院情况可登陆www.cimo.fi查询。

大学

芬兰有21所大学University,其中10所综合性大学,10所专业性大学,1所军事大学,分布在10个城市。在专业性大学中,3所科技大学、3所经济商业管理学院、其它4所为工艺美术大学。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培养为祖国和人类服务的创新高层次人才,同时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大学均有学士、硕士、科学副博士(licentiate)、博士学位授予权。芬兰现在不设师范学院或大学,而是每所综合性大学均有教育学院。

大学实行学分制。一个学分相当于40学时。一般全日制学习三年可完成120个学分,包括芬兰语或瑞典语及一、二种外语,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绝大多数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经过五年全日制学习,完成160或180个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但工程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兽医、牙医等专业不提供学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后,经过两年全日制学习,学完260个学分,可获得准博士学位(Licentiate或执业证书资格);取得硕士学位后,经过四年全日制学习,完成320个学分并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3-4篇论文才有资格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公开答辩。绝大多数专业要求用英文通过答辩后获博士学位。根据教育部的工资标准,学校通过银行给博士生或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发工资。

2002学年芬大学注册学生16.3万,录取新生近2.07万,大学生、硕士生共13.83万,研究生2.1万。2500人获得学士学位,1.16万人获得硕士学位,700人获副博士学位,1200人获博士学位,其中女性博士510人。教师7600名,其中58%有博士学位,研究生院学生1400名,研究人员5300名,职工8800名,校外经费雇佣职工4900名。

芬兰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各大学共有5,000多外国留学生,人数是1990年的2倍,多数是校际交流项目,主要来自欧洲,其次是亚洲。近1,200人攻读博士学位,每年还有3500名多外国访问学生、学者,12%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至少工作2周。18所大学有中国留学人员700多人,许多攻读大学、硕士学位的人用芬兰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的留学人员以分子生物、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信息通讯、计算机、林业、环境保护、经济、商业管理等专业为主。

根据预测,到2005年芬兰报考各类高校的学生总数将减至不足6万名,大约将有70%的学生被录取,平均每所高校接收的学生在800人左右,受高等教育比例之高,将居世界之首。

根据2002年OECD对14个国家高等教育中获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证书比例的统计,芬兰占24%最高,日本为22%,德国20%。即使居首位,仍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今后几年围绕生源问题的争夺将更集中在理工科方面。2006年信息通讯产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将翻番,教师、医生、护士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芬兰各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各自的学校。

博士研究生院体制

从1995年开始芬兰教育部在20所大学内建立研究生院体制Graduate School System,目的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为新一代的研究人员提供最好的研究、创新和培训条件。同时经过几个周期的努力,要把学习的年限从5年缩短至4年,学生的年龄从37-39岁降到30岁左右,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1995年教育部授权67个研究生院培养722个博士生,要求4年完成攻读学位的学习,并规定邀请外国教授担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主答辩(反方)教授,绝大多数专业用英语答辩。至今建成100个研究生院,其中有几十个是由大学联合建立,有4000多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1200名(外国博士生超过300名),2004年增至1400人。学校用4-5年培养一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才可以从科学院(Academy of Finland教育部直属机构)得到17万多欧元的培养费。

有特色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体制

芬兰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体制为,先由三位教授(一般要求二名是外国教授)评审,通过后再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论文答辩。然后邀请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教授担任主答辩(反方)教授,学校负担其往返国际旅费和在芬期间的费用,并给予一定的酬金。主答辩教授在答辩会上用英语提出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问题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给予回答。在此基础上,请参加者向申请人提问。主答辩教授根据申请者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评价,如果比较满意,建议学院(或学校)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有严格程序。

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

2000年11月芬兰教育部制定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战略,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学者到大学,以真正加强芬兰大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保持2000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发布“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已超过美国和新加坡跃居第一”的优势。到2010年读学位的外国留学人员数量要从现在的7000名增加到10,000-15,000名,大学校际交流学生增加两倍到28,000名,增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同时要求学习芬兰语。外国博士生加倍至少达到15%,外国教师、研究人员和专家人数也要成倍增长。教育部国际交流中心(CIMO)负责向外国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为实现10年战略目标,给CIMO 增加1千6百多万欧元,经费一半来自私人机构。外国学生仍不需交纳学费。

芬兰科学院

生源现状 篇12

当前一般生源高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同样的人,写同样的事,雷同作文太多

作文内容雷同是许多中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其结果是大多数人写的内容相似,写法相同,就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让人读起来没精打采。好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会写“夜深了,老师还在台灯下默默地备课批改作业”, “老师虽然身体虚弱,但还是坚持上课”。这些同学认为,只有这些才能表现出老师的精神品质,老师除了这些再不会做其他的事了。 他们就是拼命地背作文选,然后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拿来就用,毫无创新之意。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高一学生的作文中存在得最为普遍。这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又令人忧虑的情况。

(二)缺少素材,做“无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中学生缺少的恰恰是这个“米”。 许多学生让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素材在他们的手边溜掉了,还蒙在鼓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细心观察生活。他们生活圈子小,读的书很少,没有什么积累、沉淀。“无为”自然就会“无米”, “无米”当然就会难以做到“巧妇”。因此写作文时他们就无从下笔,无话可写。作文课或考场上三言两语,草草了事,东挪西凑, 应付当差,就成了“主旋律”。

(三)懒于构思修改,得过且过

很多学生写作文不去字斟句酌,精心修改,灵感突现,主动成文,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而写。他们写作文就是马马虎虎,懒于构思与修改,不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叙事记流水账, 说个大概;写人大众面孔,粗笔勾勒。因此这样的作文不可能打动读者,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也不可能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总结的几个主要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取以下不同的训练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培养一般生源高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从精心选题入手,便于学生产生写作欲望

面对一般生源高中的学生,我们老师在命题时就要有所创新。 如果我们将老题目《我的妈妈》改成《一生难以割舍的人》的话, 虽然写的是同一内容,但后者新颖度较强,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下笔,也就避免了从小学到高中都写同一个题目的情况。学生带着兴趣写作文,就可以为成功写一篇作文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从更新作文形式入手,提高写作兴趣。

与多媒体教学同步,我也尝试让学生写网络作文。由于网络的图、文、声并茂,内容变化多端,可以达到听、说、读、看、写并用的目的,适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所以这种形式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乐于接纳,主动参与的一种作文活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边听音乐,边看视频,边构思,它打破传统的“先构思、再写作、 后修改”的作文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和自己的喜好随时增删补改内容,还可以随时进行下载、复制、粘贴等,这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我身边的变化”这一命题作文时,我要求学生用电子文本来写。他们选择的空间大,有的人写祖国,有的人写家乡,还有人写自己身边的人和熟悉的事物等,在电子文本中除文字外,学生有创意性地配上图片、音乐、旁白等,让自己写的作文丰富多彩,形式多变。在谈及他们的写作过程时,同学们都有同感, 觉得自主性提高了,写作欲望强,表达轻松,能在快乐中完成作文。

三、激发一般生源高中学生的写作潜能

一般生源高中,学生数量庞大,拥有强大的写作潜能的学生肯定不在少数,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激发。

(一)进行特长化写作,激发写作潜能

为了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我们指导学生挑选他最喜欢、 最擅长的写作门类来学习写作。比如,小张喜欢热闹的童话故事,我们就让他先学着编写一些有趣的童话小故事;小李喜欢看侦探故事,我们就让他模仿着写一些福尔摩斯式的侦探故事小片断;小王喜欢唱歌,我们就让他尝试着写一些歌词,或是为他喜欢的歌曲重新填词,等等。

(二)搭建展示性舞台,激发写作潜能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作文板书讲评的试验。试验是从周记(也称“随笔”)开始的。依照学号顺序,学生依次将自己的作文在前一天的晚上抄到黑板上。因为同学的功课较紧,允许手慢的同学请别人帮着一起抄,最多的时候一篇作文有三四个人的笔迹。 接着,第二天早读课,挨着作者学号后面的同学到黑板前面向全班同学进行批改及公开点评。

老师一般会提前20分钟到班级,对黑板上的作文要总得有个基本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标点符号的书写、常见的错别字和典型的病句,作文板书讲评试验,从关注这些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开始,到后来,一些低级的语文错误已经基本绝迹,作文讲评的层次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们开始对作文的主题立意、 结构布局乃至表现技法侃侃而谈。

因为毕竟是周记,虽然每周会利用一个早读课来做这件事情, 但一个学生一学年也只能轮到一次,所以这些学生格外珍惜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机会,总是想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给同班同学, 因此,起码一个星期前,学生就要深挖自己的潜能,认真准备这篇作文。点评的同学也同样如此,在前面的同学板书的时候,他已经在准备着明天的批改和点评,这样第二天,就能面向全班同学成竹在胸地侃侃而谈。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一般生源高中学生雷同作文多、选材范围窄、无病呻吟、粗枝大叶等写作现状, 可以选用创设情境、精心选题、 更新形式、搭建舞台、升级竞赛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定能开辟一般生源高中学生写作的新天地!

摘要:在一般生源高中,平时作文教学时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是“眼对题目心生怨,手托下巴想半天,时间过了一大半,只写两语和三言”。搜肠刮肚勉强写好的作文,语言相当幼稚,内容非常单一,或言之无物,或言之无序。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就要让学生喜爱作文,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产生写作欲望,积累了写作的张力和能量,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他的潜能就可能被激发出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上一篇:水利发电机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