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的启示

2024-07-25

十七大的启示(共10篇)

十七大的启示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概括,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理论体系。新范畴的提出, 为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提供了可能, 昭示着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早晚的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界定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我们一直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范畴的提出, 明确界定了二者的关系, 认为包括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内的毛泽东思想在外延上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界定是正确的,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只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不是提供了基本内容。至于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 曾经出现了“三大理论成果”和“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矛盾, 出现了把邓小平理论界定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界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逻辑混乱, 出现了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的主张等等。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归于“第二次理论飞跃”之中, 把相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定位在逻辑上达成一致, 为今后解决新的理论成果的评价和定位提供了参照。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起点问题的不同见解

有人认为, 逻辑起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走自己的路”。这不过是思想路线和方法论而已, 算不上是科学抽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性, 以共性为起点, 不足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个性。有人认为, 逻辑起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逻辑上讲, 这是两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事实判断, 后者涉及怎样建设才更好的价值判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不同回答可以决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展开和深化, 折射着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 逻辑起点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 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包心鉴先生认为是“改革开放”, 欧黎明先生认为是“以苏为鉴戒”, 涂小雨先生认为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想”。尽管他们从不同视角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但逻辑起点毕竟是一个理论体系借以建构的前提, 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而又蕴含着生发反映事物运动的一切命题的范畴。因此, 上述观点均不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本质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资本论》以商品为起点逻辑地再现了资本主义行程, 不仅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 而且因为商品交换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的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问题, 而社会主义的基本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才产生的, 它没有史前内容。因此, 逻辑地展示社会主义必须从现实社会主义的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即制度关系开始, 这个最基本的制度关系就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邓小平对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关系的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作了科学界定, 即:“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突破了从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 从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原则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 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统一。这一概括, 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既是理论, 又是方法, 既是观点, 又是角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思和反观作为逻辑起点, 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总体思路, 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特有的矛盾机制和独特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不是本国社会发展的逻辑结果, 也不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必然产物, 而是通过革命的途径“跨越”的结果, 因此, 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与“跨越”有关。“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要素之一, 与唯物史观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逻辑起点是一脉相承的。为了弥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先天不足和克服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 邓小平同志匠心独具地将“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这一人类文明的共性的东西界定为社会主义本质要素。“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但事实上,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却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而存在的, 其用意在于突破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局限性上, 把关注焦点转向经济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体系

从逻辑思路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始终贯穿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体论主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认识论主线, 以人为本的价值论主线,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论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问题的回答。邓小平理论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三个问题之中, 第一个更为根本, 具有本原性质, 后两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展开和深化, 是派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握了这个活的灵魂, 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就能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符合真理性原则的话, 那么, 以人为本则符合价值性原则, 它首先是一个事实判断, 在本体论上认定人是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主体的意义, 同时又是一个价值判断, 有指导和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的意义。从逻辑关系上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成果生成的过程, 解决了困扰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若干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不同的理论形态, 但始终保持内在的逻辑结构, 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四条逻辑主线也是有层次的。本体论是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的载体和前提, 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则是本体论从认知、意向到感性存在的显现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构成原则是问题原则, 问题的相互关联和推演, 本身反映了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 是规律展开的具体表现。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形态如何变化, 都表现出历史继承性和一脉相承性, 从而在历史的角度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成了内在的统一性, 这种历史的统一同样也是逻辑的统一, 或者说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五、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

十七大的新范畴, 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程名称上, 涉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 目前它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 而且未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 与十七大的表述不尽一致。课程名称明显过长, 而“毛邓三”的简称则有不尊敬的嫌疑, 因此, 改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显贴切。应根据十七大的提法, 对诸如“两次飞跃”和“三大理论成果”的表述, 只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提法, 以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的观点, 相应地作出调整, 这是必要的, 也是清醒的。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新范畴的提出, 为我们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提供了可能, 同时昭示着高校迟早要对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第12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

[3]杨瑞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定位问题的科学界定和阐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 .

十七大以来的社会管理创新 篇2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五年来,从理念到行动,从尝试到常态,从局部到全国,社会管理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基础日趋稳固。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不断显现,越往前走水越深。继续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然选择。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与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包容不同觀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期“特别策划”的这组文章见仁见智,不仅回顾和总结了五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而且也在为创新社会管理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中共十七大 篇3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对内改革。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 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 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按下了18个手印, 搞起生产责任制, 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长时间,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 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其次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7月,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 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至此, 改革开放由理论成为现实。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0年9月,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4年4月,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中期, 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从1985年起, 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 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 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1]。

1992年1月至2月,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 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 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 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 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 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 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又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十七大报告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亿万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新的伟大革命”;报告以饱含深情的三个“我们要永远铭记”, 颂扬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丰功伟绩;报告以理性务实的笔触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报告恰如其分地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分别作为过去近30年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和最突出的标志。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基本经验总结,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总结, 最根本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长期坚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代表全党以鲜明的语言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以毫不含糊的立场向全国和全世界宣示, 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 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 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认,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改革开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物质和精神变化。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 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广, 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 中国的国际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人民中享有高度共识、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

回顾改革开放, 成就斐然。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 十七大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个提法说明,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发展中国,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 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 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 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 如果不改革开放, 不可能发展中国, 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 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 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七大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30年的改革开放, 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改革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 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 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 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 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 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 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 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 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 我们就停止下来。当然, 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 我们要突破, 要加快步伐, 实现跨越式发展。[3]

我们相信, 党的十七大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摘要: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对我国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经验总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必将将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继续前进。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十七大

参考文献

[1]曹普.伟大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8, 9

[2]王维平, 杨宏伟, 徐永帅.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十七大以来江都经济社会的成就 篇4

一、十七大以来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08年366.1亿元,09突破400亿元,10年488.88亿元,11年578亿元;人均GDP:08年过4000美元,09年达5500美元,10年达7150美元,11年9000多美元;财政收入:08年41亿元,09年50亿元,10年63亿元,11年80.0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入全省前十强,连续十一届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全省县级市第9位,被确定为省首批10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沿江开发强力突破,在全省99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名列第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七大以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化“三化”并举,强势推进农业结构集约化调整,大力实施农业“三品三创”工程,不断强化农业投资主体培育,主攻农业园区经济、合作经济、特色经济、品牌经济和集约经济,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业生产成绩卓著。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现代花卉苗木、优质高效蔬菜、优质高效稻米、优质高效水产、优质高效畜禽等五大产业,农业项目建设12个,农业园区建设16个,创建农产品地方品牌100个,制订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100个。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了74.18亿元。

形成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百亩以上高效农业园区104个。现代花木示范园区,面积15万亩,龙头企业有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都园林工程总公司、扬州国花园花木有限公司,年产值3.5亿元;高特农业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地处小纪镇,龙头企业为扬州神谷米业有限公司、扬州芦材花米厂等,年产值1000万元;啤酒大麦示范园区。面积3万亩,地处吴桥镇、浦头镇、大桥镇,龙头企业为江都区迈达集团,年产值2000万元;出口蔬菜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地处小纪、武坚、吴桥等镇,龙头企业为中国现代农业超大集团扬州分公司,年产值1亿元;特种经济果木林示范园区,面积2万亩,地处浦头镇、大桥镇、吴桥镇等,牵头单位为大桥镇果园场等,年产值4000万元;沿江特种水产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地处大桥镇,龙头企业为扬州三江特种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扬州大江渔业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

形成了一批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保护林项目,面积14.5萬亩,总投资1400万元;现代花卉苗木生产技术开发、示范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面积20万亩,总投资5000万元;花木交易市场建设项目,面积8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现代蔬菜生产技术开发、示范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面积12万亩,总投资5000万元;优质稻米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面积20万亩,总投资1800万元;优质蒸煮类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面积5万亩,总投资150万元;优质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面积15万亩,总投资150万元。

(2)工业经济综合质量稳步提升

主导产业发展迅猛。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千亿产业群为主导的立体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达70%以上,出现了同昌电子、田治科技、中海造船、诚德钢管、华伦化工、科进造船、太阳能光伏、鹤林建材机械、九龙汽车等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龙头企业。

产业集聚优势凸现。各镇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导向作用,园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随着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园区集聚效应的持续释放和配套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区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特钢、车船、医药化工、智能电网、水泥机械、节能环保设备等产业集群。江都沿江开发区、仙城工业园已初具规模,武坚镇高压电器产业园、丁伙镇水泥建材产业园、真武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雏形初现。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共获批国家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星火、省重大成果转化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1个,争取经费近5200万元,立项数和资金数均居扬州各县(市、区)前列。共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96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人。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重点新产品9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03个、省创新型企业20家。申请专利2809件,其中发明专利724件;授权专利8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件。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获批省院士工作站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扬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达2.39%。

(3)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攀升

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大。2011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8%,增速快于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其中,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4.33亿元,增长31.77%,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9.61亿元,增长103.76%;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2.11亿元,增长61.69%;房地产业投资49.60亿元,增长28.7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7.28亿元,增长19.19%。

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7.02亿元,增长14.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4.04亿元,增长13.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增长20.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86亿元,增长19.8%;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24.8%;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2.22亿元,增长1.1%;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13亿元,增长19.6%;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5.41亿元,增长14.8%。

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税收增长较快。2011年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14.51亿元,增长19.6%。在服务业税收中,国税收入5.11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35.2%,同比增长31.7%;地税收入9.40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64.8%,同比增长13.9%。

3.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健全。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全面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有效解决一批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4万,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覆盖率98%以上。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区普通中学在校人數43146人,其中,初中26826人,高中16320人,职业高中8664人,技工学校1037人,小学生在校人数4980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46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7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2%,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6.2%。高考主要指标连续6年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文化工作更加繁荣。图书馆创建成国家一级馆,镇级文化站建设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三度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市”。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9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家,妇幼卫生机构2家。农村医疗点实现村级100%覆盖。全区27家基层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6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0.54%。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45元,全区农村居民达到应保尽保。

全市体育、广播电视、环保、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工作,分别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建设先进县(市、区)”。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民生工程投入加大,一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2009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被评为首届全国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

4.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十七大以来,区委、区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致力于建立健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乡文明向农村辐射。

注重规划引领。围绕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修编完善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规划。突出空间组合、功能整合、资源优化,加快产业发展布局、城镇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布局调整。加强镇域规划研究,重点突出小纪、邵伯、郭村等扬州重点中心镇和空港新城丁沟镇的规划修编,努力形成主城区、重点镇、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协同发展、互动并进的新格局。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道路、供水、电力等公共设施向镇、村(社区)、组延伸,累计完成投入51.7亿元;围绕打造苏中交通主枢纽目标,积极配合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安大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江六高速、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新淮江公路等工程进展顺利,邵伯三线船闸建成通航,新建国省道92.9公里、农村公路307公里;完成南水北调高水河整治、鲁汀河拓浚,开展红旗河、白塔河整治等,新建改造农村危桥380座、闸站180座;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民放心店”遍布城乡,初步构建起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实现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让农民享受到了“同城待遇”。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推进环保重点工程,建立健全农村道路管护、河道保洁、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绿化管护“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建成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设施28座,新建标准型垃圾箱3971套,城乡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6%、87%。开展各类化工、船舶和涉铅企业专项整治,关闭各类企业49家,对全区所有农村河道、村庄河塘进行了高标准疏浚。同时大力绿化造林,新增成片造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19.4%。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举措,让江都城乡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江都百万人民的生活环境如诗如画。

二、科学发展观在江都的实践

十七大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区克难攻坚、奋力推进转型发展的时期。区委区政府在党中央、扬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创业富民总战略,大力推进全面小康行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胜利完成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为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我区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

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地区经济基础

07年提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开放开发和创业创新,加快打造经济板块和培育特色经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跻身百强、三年倍增、全面小康”的目标;08年提出: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着力培育板块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09年提出: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10年提出:大力实施新一轮“三年倍增”计划,跨越争先,创新实干,着力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型经济发展、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上取得新突破;2011年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实现GDP578亿元,同比增长12.6%;财政收入80.0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4亿元,分别增长26.4%、28.1%。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好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新土地使用制度,积极推进“双置换”试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积极推行社保政策城乡同享;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市连续6年累计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2900多万元,共帮助全市低保户、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家庭改造房屋1022户、3010间。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成五险扩面4.5万人,新农保参保28万人;新農合人均筹资标准按省、扬州市规定执行,参保率99%以上;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医疗补助标准人均120元;扩大城乡医疗救助,救助困难群众1200人;对贫困家庭18岁以下儿童重大疾病实施救助。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保障性住房780套,其中经济适用房400套、廉租房50套、公共租赁住房330套(间);实施困难群体租赁住房补贴100户。加快农村路桥改造。开工建设市镇公路15条、29.5公里,改造交通危桥10座、农用危桥40座、骨干河道节制闸3座、里下河圩口闸15座。强化农村生态设施建设与环境管理。新建分散式生态污水处理设施20座、垃圾中转站13座、垃圾箱1000只,改扩建垃圾池6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6万座;健全农村河道管护、道路养护、村庄保洁、垃圾收集“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施宁通高速城区段、芒稻河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等11个园林绿化重点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保护职工利益 篇5

一、十七大非常重视职工利益

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讲到“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时, 他说:“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厂务公开, 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在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时, 胡总书记说:“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经营垄断,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从胡总书记多次提高职工利益可以看出, 中央十分重视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二、贯彻十七大精神保护职工利益的措施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 一定要了解基层职工群众疾苦, 应该从政治上、生活上、精神上、健康上关心职工, 解决职工的困难, 关心职工的成长, 发挥好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保护职工的合法利益。

1、坚持职工利益高于一切

首先, 思想上要把职工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企业要通过对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其次, 政策上要体现职工利益高于一切。错误的决策往往会损害职工的利益, 正确的决策就会使企业和职工同时受益, 所以, 企业在做决策时要谨慎小心, 尤其是重大决策, 出台前要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 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征求职工意见, 把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使各项决策更好地体现市场的要求和职工的意愿。第三, 行动上要一心一意为职工谋利益。企业要健全各项制度, 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倾听来自一线职工的呼声, 从职工最关心的事人手, 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领导干部应常思职工苦、常念职工难、常思助工策、常做亲工事, 积极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工会组织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 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天职, 工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在工会会员的会籍管理上采取“流动会员”制度, 使职工的会员关系随着劳动关系进行流动。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职能, 以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提高工会组织的工会效率和办事效率。要克服长期形成的单纯的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和工会组织行政化倾向, 真正体现工会组织的群众性、服务性和维护性。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水平、理论素养、法律观念、服务意识、群众观点。

3、尊重职工享有的各项权利

首先, 要尊重职工享有的劳动保障和劳动保护的权利。基层工会组织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深入了解职工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和协调, 督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经常随同安全部门、劳资部门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 对查处的安全隐患督促协调整改, 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对发生的劳动纠纷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及时调解, 维护职工的利益。再次, 要尊重职工享有的民主权利。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享有知情、参与、评议监督、选举权等民主权利。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相应组织好“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民主选举”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 让职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有责任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各级工会干部要善于利用好这些民主管理形式, 组织职工参与重大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建议, 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作为“第一职责”, 把广大职工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尺”, 真心实意地为本单位职工群众做好服务。

4、关心和解决职工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生活上关心就是要关心职工疾苦, 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 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以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归属感。关心职工生活要从关心职工的困难出发。要深入了解职工生活中的冷暖, 尤其要关注大病职工、贫困职工等弱势职工群体的生活。积极为符合办理补助的职工办理各种补助;为大病职工、贫困户申请帮扶救助金以及子女助学救助金, 争取不让一名职工及家属因看不起病而不去看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生活所迫而上不起学。另外, 要千方百计为职工争取政策, 落实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让职工该得到的能得到, 该享受的能够享受到。关心职工生活要以解决职工困难为本。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N].新华社, 2007年10月24日

[2]、侯元芳.加入WTO后职工利益维护之我见[J].工会论坛, 2002 (3)

十七大的启示 篇6

一、当前我国财经政策的特点

1. 更加关注民生。

更加关注公平, 更加关注民生, 已普遍成为共识, 财经政策, 尤其是财政政策向民生倾斜不可逆转。培育新政下的最广大利益群体已成为一种政治现实。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 财政支出政策理应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 随着财力的增强, 许多地方开始由“吃饭财政”转向“民生财政”。一系列的数字变化表明:财政用于保障民生和公共性事业的比重正在不断加大, 中国正在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九成财政收入服务民生, 凸显了政府为民理财,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 折射了和谐新思维,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体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2. 更加注重利益均衡。

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财政支出坚持以人为本, 重点向农村倾斜, 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 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正在实施民生财政的“加减法”: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减轻税负, 另一方面, 正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和公共事业中来。随着实施减免农业税这一龙头政策的出台, 政府向农业倾斜、向公共事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3. 更加国际化。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不会放慢, 它与扩大内需方针并不矛盾。在这样一种格局下, 国际化的潮流将从产业部门、外经贸部门加速转移到金融等服务领域, 宏观金融调控部门的压力空前加大。如何跟上国际潮流,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跟进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 及落实国内相关政策调整;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加强对多边和双边关税谈判的战略研究, 总结经验并钻研新的谈判内容和策略;积极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裁决和复审工作, 促进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与竞争;继续利用关税政策为促进“一国两制”、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发挥积极作用。

4. 更加专业化。

中国内地对金融市场的理解还有待深化, 现在金融市场, 如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国债市场和货币市场, 商品及其期货市场越来越专业化, 财经界的分工愈加细化, 这对财经领导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挑战。当前,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呈“双顺差”, 银行资金充裕、放贷冲动较强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 今年以来, 央行频繁动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 同时辅之以降低出口退税率、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减利息税税率、发行特别国债等财税政策……透过一招紧接一招的调控措施可以看出,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已从较多运用货币政策, 转向更加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5. 更加注重部门间协调。

从市场来说, 不稳定的政策预期, 极易导致政策引致的市场动荡, 这会损害政府部门的威信。市场化程度加深后, 市场参数更加灵敏, 愈加互动, 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更大。宏观部门应摒弃部门利益, 自觉加大协调意识, 降低政策和市场双风险。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完善进出口税收调控手段和政策体系。按照十七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总体要求, 加强对能源、钢铁、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的调查研究,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等先进适用技术, 制定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进出口税收政策, 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立足以质取胜, 调整进出口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6. 更加注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关税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关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推动经济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 要在制定关税政策过程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 综合运筹, 科学决策。关税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在做出一项关税政策调整决策前, 不仅要开展细致的调研工作, 广泛征求各部委、行业协会意见, 更要进行深入透彻的定量分析与评估, 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使关税政策的设计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政策实施后, 要加强对调控效果的跟踪分析和评估,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发挥成效。充分发挥事前调研、事后分析反馈两个环节的作用, 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科学性, 使关税政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我国财经宏观调控对策

1. 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

能源资源性商品进口,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根据工农业的发展需要, 通过调整关税税率, 促进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关键设备、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通过灵活的关税调控方式, 调节了部分重点产品的进出口, 保证国内生产和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 发挥关税政策宏观调控作用, 利用关税政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科学引导产业投资方向,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发展, 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支持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 将仅对进口整机设备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 转为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重大技术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给予税收优惠, 并规定将返还的税款转为国家资本金, 以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 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2. 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规范财政分配关系。

众所周知, 现代意义的国家政府具有稳定、分配、配置的经济职能。稳定的职能应由中央政府履行, 涉及稳定的事权和财政支出权限应划归中央政府;分配的职能也由中央政府履行, 有关分配的事权和财权也应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配置的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履行, 与配置相关的事权和财权应主要由地方政府履行,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一些地方政府无力独自解决好的问题, 如全国性公共品的提供、外部性问题等。所以, 事权在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应做这样的划分:与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有关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独自承担;地方政府主要承担本地区利益所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在这些事务中需要全国统一标准、全面规划的则是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

3. 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加快进口税收制度的规范、改革与创新, 继续推进和完善进口税收税式支出制度, 逐步将进口税收优惠的支持重点从竞争性行业转向支持教科文卫体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 特别是要增加“三农”、教育、科技、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力度。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财政支出坚持以人为本, 重点向农村倾斜, 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 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规范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强化税收征管。

对于不断膨胀的预算外资金, 应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范围, 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对于各类非规范性收费, 要区分不同情况。对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 国家要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保留项目应在规费、使用费的范围内制订监督管理办法, 纳入预算管理;对经营性的事业收费, 要将其转向市场, 由市场中介组织来承担, 由其依法经营、依法纳税、自收自支;对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 可通过扩大现有的税种、税基或开征新的税种来实施费改税。

参考文献

[1]刘溶沧马: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与重要启示.财政研究, 2006.1l

十七大的启示 篇7

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 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 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

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并首次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整合,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6、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奋斗”, 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7、鲜明地、有针对性地评论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和重大意义。

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8、作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

9、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

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 0、明确提出十六大以来的新

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1 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 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即: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指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1 4、概括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 5、在“工业化、城镇化、市

场化、国际化”中增加“信息化”一词, 拓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16、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表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 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内容。

18、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报告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要求,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19、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0、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强调要“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2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为此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2、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 且增加“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前提条件。

23、提出一系列新的明确目标: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等等。

24、“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5、概括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总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十七大的启示 篇8

28、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29、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30、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和目标。报告指出,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1、首次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2、“保护全球气候”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既是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和宣示。

33、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 提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同时,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新要求。

34、在继续重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 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35、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要论断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重要论断的延伸和拓展

36、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积极稳妥推进”, 同时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里不仅提出了“不断深化”的任务, 也提出了“相适应”的新要求。

37、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本和目标。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8、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 把这作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39、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即: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报告强调必须把这“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40、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中, 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在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41、首次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 并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动机制。”

42、首次使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提法。鲜明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和根本要求。

43、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报告提出, 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44、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5、首次将“和谐文化”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 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

46、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47、首次鲜明提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报告提出, 要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48、首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得以确认。

49、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0、首次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把“教育公平”提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高度, 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把十六大提出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改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

51、首次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等。

52、改变十六大报告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 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3、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等。

54、首次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报告提出, 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统筹层次, 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等等。报告还把“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把基本医疗保险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 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由“城市居民”扩大到“城乡居民”。

55、首次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

56、“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等概念首次纳入党代会报告之中。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等。

57、首次提出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建议。报告郑重呼吁,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 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达成和平协议, 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

58、“和谐世界”的主张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报告鲜明宣示,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59、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 即: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60、首次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十七大”关键词 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四、四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五、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六、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七、和平协议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九、惩治腐败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十、生态文明

十七大的启示 篇10

在民众眼里, 民生问题是庞杂的, 从柴米油盐, 到教育、医疗、就业……然而, 政府解决这些问题, 大都只归结在四个字上:社会政策。长期以来, 也正是因为社会政策的不足导致了民生问题的累积与尖锐。例如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最低工资、税收调节等公共政策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 医疗卫生政策对于医疗到底是市场消费还是社会福利定位不明确;就业难与教育政策单一, 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等建设的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之所以社会政策不足, 很重要的因素在于, 一个社会政策往往代表着一纸“巨额账单”, 公共财政能否买单, 这是一个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财力薄弱, 这也许是个问题。但在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 这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2006年, 全国税收收入 (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未扣减出口退税) 共入库3763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9%, 而从2000到2005年, 全国税收增幅连续六年双倍于GDP增幅。

在任何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 税收高增长意味财政的宽裕, 政府财政花起钱来不用紧巴巴, 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民众身上, 让民众共享发展红利。例如, 据报道, 经济景气的新加坡今年将推出“就业入息补助计划”, 对约四十三万八千名月入不足一千五百新元、年龄又超过三十五岁的低收入者提供每年总值约四亿新元的援助。民生问题, 大到社情民意表达的权益, 小到衣食住行的琐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 阐述了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这六个方面涉及人民基本生活方方面面, 涵盖社会阶层的各种群体, 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同时, 十七大报告也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民生问题不是靠纯经济的路径可以解决的。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利益保障。生产力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前提, 但也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和社会群体分化的结果。民生问题不是个简单的物质问题, 不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民生之重, 而且社会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等等, 同样是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几年, 我国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项目”的财政投入也在逐步增加, 该趋势若保持, 并且能进一步加快、加大对民生投入,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指日可待。民生若能彻底脱困, 社会的和谐繁荣, 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有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校园管理下一篇:高校国防教育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