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本原

2024-08-26

原因本原(精选7篇)

原因本原 篇1

没有思想, 就不会有理性社会;在十六世纪经院哲学和天主教会思想弥漫西方思想领域的时候, 乔尔丹诺 . 布鲁诺, 一个杰出的意大利哲学家, 捍卫真理, 反对封建基督神学的禁锢, 直至1600年2月17日被罗马教会焚毙, 也未曾动摇其捍卫唯物主义真理的决心。《论原因、本原与太一》收集翻译了布鲁诺五篇经典对话, 从对话中诠释真理;作为方法论的分析, 此书从整体上以层层递进的方式, 对立统一的推演出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反对封建神学。

一、以二元交感的矛盾论来辨析 (即对立统一)

主、客体双方进行分析并演习已在现代似乎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在十六世纪在那个黑色弥漫的年代, 敢于以对神的灵魂存在来进行论证世界运行的原理却是十分了不起的;布鲁诺在他的第二篇对话中, 开始以物我二元的实体中心论的方式, 开始他的本原与原因的论证, “在上帝身上有种偶性, 或者, 上帝似乎可以通过它的种种偶性被认识。” 通过泰奥非的说话, 来强调世界上万事万物发展和存在都拥有着特定本原和原因, 同时, 他又认为, 本原与原因不是同种概念。作为两个连襟的作用起源点, 是相互作用而又实在依存着的。“就其本来意义来说, 凡为本原者, 未必都是原因, 因为, 点是线的本原, 但并不是它的原因。” 上帝作为第一本原, 起着主体性作决定作用, 封建神学中, 它是一切的初始, 在这篇对话中, 以上帝为客体来反应和对立出人和世界万物。布鲁诺认为, 上帝的世界灵魂, 拥有普遍的相互作用发展的推动意义, “普遍的物理作用因是普遍的理智, 这是世界灵魂的第一和主要的能力, 世界灵魂是普遍的世界形式。” 而在理智这类世界世界灵魂的内在因的作用下, 遵照一定的意图, 开始了生产一种产品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最终和最高目的是宇宙的完善;从宇宙各肢体中, 相互影响。灵魂处于身体之中, 把持方向, 指挥人本主体在世界理智范围中进行生产;同时, 布鲁诺强调, 世界是物质的, 形式内在于物质, 并被物质所约束、限定, 正如本质决定形式一般;二元相互矛盾派生一切, “真正意义上的人是那从组合中产生者, 真正意义上的灵魂是那活体的完美和现实。” 对世界建构的探究中, 这种物我二元的方法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究, 对立同一的辨证论;进行了第一本原和原因的辩证, 布鲁诺在第三篇对话中进一步深究了实体在形式和物质上的关系, 对第二篇对话的深层次剖析, 布鲁诺认为, 在自然万物中, 有两种客观实在, 一为形式, 一为物质;前者有着产生创造的可能性, 而后者是被作用的浅默化的存在, 两者都在不断矛盾着。“必须承认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实体:一种是形式, 一种是物质, 因为, 第一, 必须有一个最高的实体性作用, 它包含万物的积极的潜能;第二, 还必须有这么一种最高的潜能和基质, 它包含着万物的消极的潜能。” 和马克思所建立的哲学范畴相似, 它是一对范畴, 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形式性的本原, 它不是具有物质属性的客体, 而完全是物质的主宰;前者, 肉眼所能触及, 而后者, 是用理性的眼光来判别的;可以说,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交织而辩论着。

二、世界是物质的集合过程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与现代唯物主义极其相似的, 布鲁诺的五篇经典对话始终贯穿着一个主旨——物质性。他强调, 上帝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指处于万物之中, 或统筹与万物之上的物质, 而自然形式的具体现象仅仅只是它的偶性;形式与物质相互依存, 离开彼此, 却又无法, 只有物质是永久存在的, 只有在第一绝对本原太一, 一切差异、对立才消失于无形;无论精神实体还是有形实体都源于一个根源的物质, 起于物质, 最后又回归于物质;“有一个第一宇宙本源, 它同样应该理解为这样的:在它之中已经不再有物质本原与形式本原之分。” 在第四篇对话中, 泰奥非明确提出实体在被归为可能的范畴中, 有一些超验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 高于种的, 它们叫做本原, 正如太一、本质、物质及诸如此类;而其他一些则不同, 属于一定性, 如物实性、偶性;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 物质的世界在自然运行性中统一而发展, 形式和物质, 不断相和谐, 然后至不合适, 再重新塑造, 不固守于原点, 矛盾而前进。“如果物质能满足于现有的形式, 那我们就不至于遭受任何的变异和痛苦, 我们就不会死亡, 就会不可消灭和永世长存的了” 可以这么说, 物质的初始作用和本原的概念在五篇对话中时常强调, 布鲁诺坚定地认为, “宇宙是统一的, 无限的。” 在中世纪神学至上的思维幕遮中, 透出一丝光芒, 将现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运用到宇宙、本原的本体源流中;在万事万物发展的论述中, 布鲁诺以过程集合的总分述对世界本原进行了辩论, 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式, 科学预见后来斯宾诺莎关于唯一实体的学说的先声。

三、矛盾特殊性中辨析“太一”

社会矛盾普遍存在, 每个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求我们在处理任何繁忙事物中需理性看待, 抽丝剥茧, 正确处理主要、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在社会矛盾系统中, 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 发展是不平衡的, 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这个几乎现代的原理和方法论, 在布鲁诺的第五篇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前三篇分别论述了世界本原、原因和形式、物质实体后, 通过泰奥非与格瓦西的对话, 抽象出形式本原和绝对本原 (太一) , 在第一本原和近似本原的众多无限接近物质有形与无形的原因集合中, 重点分析了绝对本原这一矛盾特殊性的缘由。布鲁诺巧妙地提出宇宙即太一, 在实体物质有形具体变现下, 具有一个部分和又一个部分, 它不是复合的, 突显了整体的特色, 然而, 物质无论有形还是无形, 仅仅只是太一的具体变现形式, 它不会单独存在物, 在无限中, 不会是一个和另一个, 而发展变化所诉求的, 是一种区别于彼此的特殊性;“变化所寻求的, 不是另一个存在, 而是另一种存在样式。宇宙和万物之间的区别也是这样的。” 如方法论中所不断强调的个性的意义一样, 始终与共性是分不开的, 布鲁诺所推崇的物质及太一本原论, 始终没有排斥这一点。物质的形式不断具体展现着大本体太一的局部色彩, 在无限永恒的第一本原促动中, 整体和局部, 普遍与特殊, 共相矛盾;关乎任何一实体, 无论量、质、关系、作用、承受和其他情状表证出来, 关于太一, 最高的存在。“由于存在是不可分的并是高度简单的, 因为它是无限的, 因为它是全部处于全部和全部处于每一部分之中地工作着。” 最后, 这些对立着、矛盾着的对立面重归于一, 相吻合与本原;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矛盾前进于斗争, 力推至同一, 一次反复, 世界大同。

结语

方法论, 即对方法的论断, 在生活中时常运用, 仅仅只是我们不曾总结和去特意发现, 哲学虽然抽象, 但是它是形而上, 对世俗发展经验的观念性的升华, 方法论自然是有的, 相对比较难以明了罢了。在世间万物运行、静止时, 都拥有着自己的轨迹, 不会因他物而停止或是倒退, 从思辨的领域, 方法又是可以和规律途径相等同的, 辩证中实践, 矛盾观指导等近代唯物主义方法论又是历史哲理的论述方式相类似的, 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 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对人们发展前进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论原因、本原与太一》.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

[2]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8月版.

“回归体育建筑本原”主题沙龙 篇2

时间:2014年8月24日

地点:北京朝阳区莱锦创意产业园CF08室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创研建筑中心

CCDI悉地国际(北京)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体育建筑应该从体育出发,和城市生活的整个文化体系有非常紧密的连接,与当代生活中涉及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联系。

北京奥运会之后这些年,从中心城市到省会城市,甚至很多县级市,已经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建筑,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从奥运会、青奥会、亚运会这种国际赛事,到地方性赛事,各城市竞相申办,现在北京又在申办冬奥会,很多地方城市则继续为省运会等各种比赛建设场馆,除了体育中心以外,还兴建了各类社区型体育设施。这些体育建筑有的运行情况很好,也有一些管理不善、荒草遍地。很多城市的体育场被租车、展览、餐馆、酒吧占据,少有比赛和大型活动,也很少见到踢球、跑步的人。体育建筑当然不应该只限于单纯的体育功能,但也不能异化成商业综合体或者巨型城市雕塑,背离体育建筑的真实意义和价值。我认为当前体育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远远不止“赛后运营”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提出“回归体育建筑本原”这个话题,请大家各抒己见。我们迫切需要认真思考这些已经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体育中心、体育馆、训练馆应该如何以一种本真的方式,更好地融入到当代城市生活的进程之中。

希腊的大理石体育场是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仍然承担射箭等比赛,展现了体育建筑穿越时空的伟大生命力。在建造它的时代,体育建筑既是用于比赛的场地,更承载着城市生活中非常广泛的内容,是希腊城邦民主生活中非常核心的一个场所,演说家、哲学家以及执政官常在其中进行公开讲演或辩论。所以我认为如果体育建筑回归其本原,应该从体育出发,和城市生活的整个文化体系有非常紧密的连接,与当代生活中涉及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联系。官员组织赛事,运动员参加比赛,观众去看比赛,然后媒体报道这些比赛,赞助商围绕体育比赛的平台做各种各样的经营和商业活动——体育建筑的使命应该是为所有的体育参与者提供激情四射的美好体验,从而发展成为非常广泛的文化事件的“容器”。

我们只强调更早、更快、更大、更多,这些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的“好”,其实都是些莫须有的东西,是当今时代浮躁心态影响下的产物。

中国目前的城市体育场馆设施,基本上都是那种貌似的“城市名片”,泛滥且雷同,设计方面集中体现出以下问题。

其一,有些体育中心实际上是“四不像”,没有完全将体育的功能容纳进去,只作为集会、庆典的场所,所以往往会出现以下境况:只作为市政展示办开幕式使用,办完之后就荒废了;运动队又没办法使用,因为场馆不具备面向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功能,即使具备,使用费用对一般运动队而言也过于高昂。

其二,设计者不清楚体育的功能,体育界的人若不懂也提不出什么要求,最可悲的就是,还没轮到问专业人士或最终使用的人需要遵循哪些标准和要求,领导就给你定完了。实际上,各种国际赛事组织对相应的场馆有严格的标准,而且他们也更倡导回归自然和节约简朴。中国在这方面,政府干预得过多,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和项目的本质去操作。

中国的体育场馆有些看起来挺好,但实际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要求设计,关注的往往是建筑造型和主席台的规模。国外的场馆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充分考虑了体育的功能及其未来使用和综合效益的问题。比如说伦敦的伯爵宫,各类活动的排期非常饱和,2012年奥运会期间还将排球比赛和展览安排得两不耽误;而承办了柔道、击剑、摔跤、拳击、乒乓球、跆拳道、举重等项目的ExCel馆其实是一个大型的展览中心,紧邻着若干个五星级酒店,演唱会、体育比赛、大型展览和会议等活动非常丰富,运营十分理想。我认为这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结果。我们只强调更早、更快、更大、更多,这些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的“好”,其实都是些莫须有的东西,是当今时代浮躁心态影响下的产物。国内很多场馆在综合利用方面严重不足。比如国外一些承办过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体育场十分简单,内场并不是足球场地,但是田径比赛的功能齐全,只设一侧看台,相邻设置一个200 m的田径场,完全满足运动员热身需要。反观国内,要承办大型国际田径锦标赛,却没有配套的可供做准备活动的训练田径场。

美国的体育十分发达,最重要的社会根基就是美国的大学,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的联盟院校中70%都是公立大学,其大多数体育设施是由政府和校友资助建设的,简洁但功能完善,比如橄榄球场就是纯粹的橄榄球场地,没有附设田径场或足球场。但中国大型运动场的建设,肯定既要田径场,又要足球场。但足球场外侧加了8条跑道,旁边再设置跳高、跳远、三级跳等场地设施,在这样的场地举办足球比赛,观众的观赛体验就会差很多。

另外一个在国内经常出现的尴尬状况是,体育赛事要通过媒体传播,但场馆建设却没有考虑到媒体的需要,场地内没有合适的机位进行转播,好的位置都被设计成主席台或看台。

体育产业将会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其自身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是全民健身,二是以职业体育为龙头的竞赛表演,各种资本涌入后,需要修建专门的比赛和训练场馆。我认为这是当前面对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对奥运会场馆有一种“设计过敏症”……这种设计习惯在奥运会时是必要的,但是在普通体育建筑中就有些过度了,因为这只是奥运建筑的特殊性,而不是一般体育建筑的本质。

很多专家谈到体育建筑形式,基本上都认同其来源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可以说,是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古希腊的体育灵魂组成了我们现在的体育建筑。

古希腊的体育建筑不是现代体育场的样子,因为古希腊的气候和行为方式没有那种需要,也没有连续拱券和天然混凝土技术,场地的形式要简单得多,功能就是提供给人们在一起进行健身和体育竞赛。我们现在看到的具有复杂功能的建筑形式,是从古罗马的斗兽场开始的。古罗马斗兽场与古希腊竞技场不同,其目的不是为了权利平等的公民健身和竞赛使用,而是用于市民观赏斗兽和角斗表演。我们现在是按照古希腊的行为模式来组织运动会,采取古罗马斗兽场的建筑形式来建造体育场。

在希腊历史上,人民健身目的是为了纯粹的个人荣誉,个人荣誉与其政治行为相对分离,与国家、民族、城邦的荣誉并无直接关联。而罗马斗兽场的角斗表演是一种权力的需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政治拥护和维持社会稳定,功能是让平民观赏角斗士和斗兽的表演,让当时拥有一定财富却失去土地的退伍军人和市民能够把精力放在娱乐事件上,这更似一种消费行为,与现在的商业体育很相近。

所以说,体育建筑的外壳和观赏的形式来源于古罗马,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灵魂则是古希腊精神的延伸。

20世纪60年代电视普及以后,观看体育赛事的人们不只是在现场,更多是在屏幕前。所以现在的建筑师在满足赛事功能之后会非常注重看台的形式和色彩设计,以达成更理想的电视转播效果。很多体育场馆的看台已经由之前的红、蓝、黄、绿等艳丽色彩开始趋向于中性灰度的颜色,这也是2008年奥运会时新场馆较之前场馆的一个较大变化。

中国建筑师对奥运会场馆有一种“设计过敏症”,一谈到体育场馆,就想到奥运会场馆技术大纲,包括各种各样的功能、十几种人员流线、赛时运行路线等。这种设计习惯在奥运会时是必要的,但是在普通体育建筑中就有些过度了,因为这只是奥运建筑的特殊性,而不是一般体育建筑的本质。所以这次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奥运会的“脱敏”宣传,谈一谈脱开奥运会的模式如何来做我们下一步的事情。

我从1995年开始正式接触体育建筑设计以来,主持设计的赛事型体育场馆已经建成的有20多个,方案数量更多。因为年轻时喜欢运动,参与过田径、体操、球类、舢板等体育项目,还经常参加各种运动会,所以一开始做体育建筑的时候感觉运动员和观众流程、流线的设计很容易,因为都是以前经历的。后来做到射击馆、马术场等一些专业的体育场馆就需要认真研究、请教专业人员了。这个事情说明设计体育建筑对建筑师、工程师们要求较高,需要他们既要懂建筑技术,又要懂体育工艺,还要懂如何运营,满足以上条件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目前国内做体育工艺的主要人员和组成团队,还是从亚运会和援外工程成长出的那些人,在奥运会的建设中也成长出一部分年轻的人才,但是对于中国这么大的需求量,专业人才的数量还是捉襟见肘。

我们设计的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最近落成了,今年九月在此举办了河南省运动会。这是一个大型的体育建筑群,一场三馆,造价十几亿元人民币,视觉效果十分壮观。焦作市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太极拳大会,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努力将太极主题与建筑结合起来,以便使场馆在省运会后能被充分利用起来。体育中心内除了必要的赛事设施外,还设计有大量的商业环境,包括电影院、超市、太极拳训练场、培训设施、展厅等,希望在今后依靠体育中心的设施能满足运营要求。我们在各个场馆的体育设施设计中也尽量控制规模,比如在游泳馆中不设计跳水池,而是增加训练池数量,控制水深,尽量控制未来的运营费用。

今天,距离中国“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体育建筑发展期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很多场馆建筑寿命近半,已经进入修整期,今后简化和改造现有体育建筑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任务。

蔺科(上海)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体育场馆的运营需要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挂钩,然后选择自身所需要的商业环境,这样才能更贴近大众生活,建设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晰。

首先,目前的体育建筑设计过程缺少一个设计策划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很多的时候,项目任务书里面缺失了关于体育场馆本身需求方面的内容。如果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设计策划,那么设计将会更加有针对性并契合实际的运营使用。建筑师对体育的了解有限,应该由运动员或者是经常使用场馆的专业人员参与设计策划,对所需设备以及进场、准备、流线等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减缓,很多行业很难再出现一波特别迅猛的发展高潮,其中也包括传统体育产业。体育建筑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大规模地发展,而更多转向全民健身,其发展方向也由注重形式层面逐步转向利于开放和使用的角度。基于这一理解,我认为体育建筑设计以后应朝着更轻、更瘦、更小、更软的方向去发展。之前的那些大型体育场馆,体量厚重,大跨钢结构、混凝土看台、座椅都是固定的,这种类型已不适合延续。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赛场虽然赛时规模八九万人,但赛后“瘦身”,规模缩小,用作专业足球场。更软指的是更高的空间变化弹性,如只保留一个场地,有比赛时搭建临时看台,赛后移除看台即可,不应再像现在有的大型体育场馆,在举办完比赛之后就被荒废了。

第三,场馆的运营问题尚缺乏周密的考虑。很多体育场馆都计划赛后进行商业、酒店等综合开发,但坦率地讲,很多时候难以实现。很多大型体育场馆被布局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周围缺乏商业环境,未来商业环境的发展趋势也不明朗。另外,目前部分场馆的运营与职业联赛和全民健身活动是脱钩的,因为建设方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建造一个标志性建筑,以完善新区设施条件,带动土地价格,有的城市还提出建设体育新城。我个人认为体育场馆其实真的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体育场馆的运营需要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挂钩,然后选择自身所需要的商业环境,这样才能更贴近大众生活,建设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晰。

中体产业集团公司董事、副总裁,中体竞赛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我理解的体育建筑本原是基于体育功能角度,而不是建筑结构和外形标志性角度,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竞赛功能才是体育建筑的本原,体育建筑回归体育本原应该是回归体育的多功能本原。

中体产业集团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其全资子公司中体竞赛长期专注于体育设施的咨询、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几乎涵盖了体育场馆的全业务链,是国内唯一一家跨区域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大型体育设施的企业。所以今天我从体育设施运营管理的角度谈谈个人对体育设施设计的看法。我非常赞同体育设施设计回归体育本原的思路,以往我们过于强调体育设施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作用,因此往往忽略了其本原的体育功能。

当然,我想首先要明确一下,今天所讨论的体育建筑是指能够满足高水平体育比赛的大型体育设施,毕竟目前国内的体育设施还包括学校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军队体育设施、农村体育设施等。

其次,我认为体育建筑回归体育本原,应该是基于体育的多功能本原概念。目前政府和社会要求体育设施承载的内容太多了,既要求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希望为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还希望其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既作为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物质基础,又是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平台,要具有社会效益,还要具有运营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体育是奢侈品,体育消费与经济发展、物质消费水平以及消费习惯的关联度非常高,当下中国职业体育发展水平根本无法支撑大型体育产业发展,更不可能通过体育设施实现政府的诸多要求。因此,我理解的体育建筑本原是基于体育功能角度,而不是建筑结构和外形标志性角度,但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竞赛功能才是体育建筑的本原,体育建筑回归体育本原应该是回归体育的多功能本原,除举办高水平体育比赛外,还应扩展至体育训练、体育培训、全民健身、文化演出、会展、体育休闲以及必要的配套服务功能,将体育设施打造成为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场所、提供高品质体育服务的综合体。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对体育场馆的需求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将这些功能形成一体化的模式才能保证体育场馆运营能力的提高。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大型体育赛事总策划

中国的城市只有在举办综合运动会时,政府才会根据情况考虑建设适合的场馆,但从来没有主动把一个赛事打造成城市的品牌和传统。然而,当别的城市打造出某一个品牌赛事之后,许多城市又会马上一窝蜂地效仿。

我认为体育建筑确实应该具备地标的意义,而且我还发现在冬奥会比赛中大部分地标都是跳台,这是因为过去冬奥会的比赛大多是在室外举行的,以临时性建筑为主,所以跳台都成为了地标,另外,火炬台也可能成为地标。其实从我们媒体的角度来讲,这种地标性建筑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确实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国外的一些体育场馆,比如拜仁慕尼黑队的安联球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赛场“伦敦碗”(今后将作为西汉姆联队的主场),都是以职业体育为依托,或拥有一个已成为城市品牌的传统体育赛事。但是中国的体育场馆在这方面非常欠缺,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不完善,而更多的则是体制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只有在举办综合运动会时,政府才会根据情况考虑建设适合的场馆,但从来没有主动将一个赛事打造成城市的品牌和传统。然而,当别的城市打造出某一个品牌赛事之后,许多城市又会马上一窝蜂地效仿,比如说马拉松比赛。所以现在体育场馆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首先绝不是建筑师的责任,其次也绝不是体育人的责任,我认为最需要反思的是政府。

我有一个做记录中国体育建筑电视片的想法,但这又是我们国家的难题之一,这个难题我觉得应该由体育界、建筑界以及媒体等来共同解决。比如说当年我了解过北京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是怎么建成的,其中的故事我都做过采访,而且我也看过用来解释空间特色的设计图纸,所以这中间有很多的内容可以挖掘。其实我认为体育建筑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即使存在不足,它也是一种标志。

现在我们接触的体育场馆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们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其建设永远是为开幕式服务以及以主席台为中心。所以刻薄点儿说,我总结出某些体育场馆的“三不考虑”:第一,不考虑媒体需要,比如不考虑体育场馆内的机位怎么布置、电视转播怎么安排等;第二,不考虑运动员的需求,设计只以主席台为中心,却忽视了运动员的使用;第三,不考虑为国际体育组织的赛事服务。

今天的这个主题非常好,能够引起媒体的密切关注,因为申办冬奥会将会建设和改建一系列体育场馆,涉及到昌平场馆圈和延庆场馆圈,我们现在需要找到北京申奥过程中的一些亮点,比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场馆利用。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回归体育的本原,应该先从城市规划角度入手,对居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的规划提出更刚性的要求,对城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确定严格的用地标准,划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体育的本质是什么,体育建筑的本质又是什么。体育产生于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是几乎与人们吃住行同等重要的基本活动,也是每个社会个体都能参与其中的最普通的公共行为。因此,我所理解的体育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属性:首先,它是公众普遍参与的活动,与竞赛无关,是人们基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第二,其竞技的部分,延续了人类基本生存竞争意识,其核心是人类的进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更演化成一种公共聚会和大众娱乐的行为,并加入了商业化的包装。

那么体育建筑是什么,其在社会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首先还是应从城市机能的角度思考。既然公众参与体育活动是生存在城市里的每个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那么城市就应该提供相应的空间和设施,从另一个角度讲,公众的体育需求应当成为城市基本公共利益的一部分。而在很多城市的土地车轮式的发展模式中,由于用地较大,又是纯粹公益性质,公共体育设施在城市土地资源的分配上,往往处在被挤占、被边缘的地位。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场地费用高(用不起)和距离远(不方便使用),造成大量体育设施的公众可参与度很低,而真正位于社区、面向公众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又严重不足。因此解决体育需求的途径似乎寄托在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上,但是这又缺乏法定保障。

回归体育的本原,应该先从城市规划角度入手,对居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的规划提出更刚性的要求,对城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确定严格的用地标准,划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在布局体育场地和设施时,应将大而全的体育中心分布到城市的不同区域中,除了建设专业竞技体育场馆,还应提供大量的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向公众开放。同时,对居住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广场内的体育设施也有进行规划的必要,确定合理的场地和建设规模,使之成为像教育建筑、商业配套一样的法定建设内容。如果能从规划的源头开始,让城市的体育资源成为一个由大到小、从干到支的系统化网络,社会成员基本的体育健身活动需求才可能得到根本的保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公共利益的分配过程中采取何种价值观。

体育设施的另外一种建设和运营模式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如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等,这对丰富城市体育资源、满足不同的需求是很好的补充,政府应该鼓励建设这种商业化的体育设施,在规划层面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引导。但是商业化的体育设施代替不了政府该做的公共性、社区性、普及性的体育设施,公众应该有获得最基本体育资源的保障,这个责任不能完全推给市场化。

竞技体育设施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往往成为各地政府的“面子工程”,华而不实,无视城市规模和承担赛事可能性,盲目贪大求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竞技体育强调真实的进取精神,回归体育建筑的本原,应该回归建筑的真实、效率、生动:建筑真实表现恰当的功能需求,摈弃虚荣的外表,展现生动的使用需求。体育本身倡导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平民精神,体现在建筑上应是生动的、平易的和开放的,而不是形式至上的“高、大、空”,体育建筑应更多体现出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价值,以及人们通过体育获得的交融性和精神上的开放性而营造出的真实的集体存在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BSD所所长

我认为建筑师要走出设计,走到项目前期定位和策划中去,从更深的层次考虑,以建筑师的视角参与规划和定位。

面对一个体育建筑项目,建筑师应首先做好它的定位,然后才是设计。有几个数据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第一个是,某体育中心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其运营收入的92%是房租,8%是场租,场地的闲置率达到71.5%,场地一年的使用中只有9天和体育活动有关,剩下的都是办展览和进行商业活动;第二个是,到2015年全国的人均体育用地达到1.5 m2,尚不及美国的1/10和日本的1/12。这就产生一个矛盾,一方面我们的人均用地很少,另一方面我们的场馆空置率很高,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用于赛事的场馆多达6 000多座,如何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建筑师要走出设计,走到项目前期定位和策划中去,从更深的层次考虑,以建筑师的视角参与规划和定位。

北京体育大学李显鹏教授的一句话我认为非常中肯,“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运营问题,不可能以场地作为全民健身这种方式来解决。老百姓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也不可能靠开放大型场馆来解决。倡导大型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或者低收费开放,只是我们现在没办法的办法。”体育建筑在城市建筑中是占比较少的建筑类型,业主大多是初次接触,没有建设经验,经常是盲目投资,人云亦云,看见一些地方建了就效仿,而且随意提高标准。所以我觉得体育建筑设计应一切从零开始,首先明确做什么,项目未来的社会价值是什么,建筑师需要为业主做好参谋。

具体来讲,当我们接触到一个项目时,应先确定场馆分类,是既有建筑的利用改造,还是一个新的设计;如果是新设计,我认为应判断项目是否是政府行为,如果其能被用于承办各类赛事,并能运营好一年近200场比赛和活动,这个项目就可以放心投入建设,政府也将负责建筑的运营;其他的项目就需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建设,为了盈利投资,建设方需要提前考虑好未来的运营、项目定位、使用对象、市场接纳度等诸多问题。

深圳湾体育中心是举办2010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场馆,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项目。业主华润公司在设计一开始就明确了建设目标:场馆能举办比赛就行,不求奢华,设计主要考虑赛后日常的运营要求。当时我们还有些抵触、质疑,认为为赛事建设的场馆不是主要考虑比赛效果而重点考虑运营盈利似乎不可理解,但事实上不仅赛事举办得十分成功,而且赛事一结束,场馆无需进行太大的改造就开门运营,运营效果极佳。运营者充分利用赛事举办的契机打广告,使得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群络绎不绝,为健身、购物、儿童天地带来了稳定的客流,各种活动应接不暇。这一项目改变了我们对于体育建筑设计思路的一些观念。前期策划和建设目标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体育建筑的未来发展。

我认为体育建筑项目需要聘请有经验的策划团队,策划团队中最好有建筑师参与,同时设计目标应明确,概念要清晰,要回归体育的本原,不应一味求大求全却哪个方面都没做好,也不要过分强调建筑风格特点及标志性,不然其结果可能违背体育建筑的本性。

中国移动学院综合部副总经理,曾任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规划部副总监

体育场馆的设计应该为一年以后运营场馆的老板而考虑。实际上只有运营者想到今后若干年中人们如何使用场馆,才能决定其真正回归体育精神。

今天的主题是“回归本原”,如果极端些可以将其理解为“做减法”。体育场馆的设计往往承担了太多,应该围绕一个核心来“做减法”。举个例子,奥运会中的现代五项项目,非常枯燥,没有多少观众,但对场地要求特别高,而且作为奥运会的起源项目也不能被取消。但是不是一定都要按照非常高的标准来建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IOC)的说法是他们在一些其他条件很简陋的地方,一样可以做得好,所以我们知道了IOC的底线。而我们一直都是通过教训来探索底线的。

那么场馆设计究竟应为谁考虑,为运动员、观众还是媒体?设计场馆的时候不应以运动员的需求为主,因为运动员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即便做到六星级依然会有抱怨;也不应以媒体需求为核心,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并不使用媒体所需的预埋电缆、机房、控制系统等,因为这些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所以BOB在使用场馆时全部是自己拉线;观众也不是场馆的核心用户。体育场馆的设计应该为一年以后运营场馆的老板考虑。实际上只有运营者想到今后若干年中人们如何使用场馆,才能决定其真正回归体育精神。

运动到家门口是一种必需,因为如果没有所谓的机制或者立法行为来保障的话,也就不可能有强盛活力的民族,不可能有创新的民族。例如大家常说常青藤联盟,它是体育赛事联盟,而不是大学的学术联盟。我认为中国的体育精神应该从社区开始培养,这也涉及到体育场馆的开放问题,因此为了今后的合理运营有必要像设计桥梁一样寻求一种最合理的设计。现在科技的发展也为回归体育本原提供了很多可能。现在不需要像过去设计场馆时预留很多技术房间,因为现在的很多设备都不再需要电缆,4G的信息技术可以全部覆盖,科技的发展为场馆“瘦身”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奥运会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其实也不需要依靠另外的赛事来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综上,我认为“回归”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必要。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工程部规划设计处副处长,高级建筑师

只有将体育建筑的本原与民生问题并列,让市场导向决定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而不是万事一味地依赖政府,才能逐步实现场馆建筑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共赢与良性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为所有比赛场馆都制定了一本设计大纲,应当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有意义的尝试。当然策划之初我们便意识到满足奥运会需求可能是一个开放、循环的过程,因为我们所能够借鉴的经验仅仅是往届奥运会对硬件方面的需求。然而,奥运会的复杂之处在于,每届主题不同,围绕比赛和训练的项目组成、媒体的介入方式以及各方的期待值均在不断变化。为了保证大量新建场馆能够顺利进入招投标程序,设计大纲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文件,为此,我们组织建筑设计单位向体育总局各运动中心、电视台、新华社、公安局等相关方征求对奥运会新建场馆的硬件需求,并在短期内制订了北京31个、京外6个比赛场馆共37本设计大纲。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也遗留了许多模糊概念,为2005年开始摸索的“场馆运行设计”埋下了伏笔。在我参与的5年筹备时间里,奥组委从开始的海纳百川,严格按国际规则办事,到最后“场馆化”阶段倒向中国特色的“各行其是”,期间值得总结的“奥运遗产”有很多,只是由于北京奥运会承载了太多政治因素,技术层面应当留给后人鉴的经验教训反而被淹没了。

甄别使用者的真假需求,永远是制定项目设计任务书中最关键、也最棘手的一环。大到奥运会组织,小到新校区建设,围绕如何满足、平衡、去伪存真各方需求,国外有着成熟的经验——发挥有经验的专家及咨询公司的作用,通过科学、讲求逻辑的讨论方法抽丝剥茧,以达到各方需求平衡的目的,即所谓的“政治问题技术化”,这点和我们思维定势恰好相反。

在我们的语境里,平衡需求属权力斗争范畴,只有行政领导说话才能解决问题。回想奥组委的工作状态,最忙的是执行副主席和秘书长,每天的会议安排以分秒计,最终缓解这一矛盾的途径是“分治场馆化”——各场馆所在地的区/县一把手来当场馆主任,大会从此变成了无数小会。如何将各方需求矛盾不上升到政治层面,而是下降至技术层面来协调解决,这样的思维和尝试在北京奥运筹备期间并没有得到重视,通过大量聘用往届奥运会专家作为中间人协调各方需求矛盾的机制也没有引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我们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以上表达的核心话题,实际上是建筑策划中如何科学决策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目前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科学讲求客观和公正,形成良好的公共决策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支撑。许多公共政策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精良的科学研究基础,最终变成了反复折腾的局面。日本关于建筑和城市方面的研究都汇集在建筑学会主编的学术论文集上,无论是硕士生、博士生、教授还是政府公务员,所有研究成果都在一个平台上评估和展示,科研之外具有先见性、导向性的文章则发表在建筑杂志上,这种知识的高度集约化无疑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反观我国出版界,号称专业权威的杂志近百种,而且某些杂志社为了生存牺牲质量,对鱼目混珠现象熟视无睹,这在客观上也阻碍着支撑科学决策的作用。

回到“体育建筑的本原”议题上,我认为服务于某些政治目的,例如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只可作为次要目标。另外,在中国职业体育尚没有民生基础的前提下,体育建筑为职业体育的发展服务的说法,也是不恰当的。只有将体育建筑的本原与民生问题并列,让市场导向决定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而不是万事一味地依赖政府,才能逐步实现场馆建筑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共赢与良性发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设计总监

只有真正做到体育建筑和体育设施的“社区化”,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并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在国内大城市里,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得不减少体育活动的次数。比如我在北京想和朋友打场球,如果不提前一两个星期预约,临时找场地是非常困难的;即使约上场地,去往场地也得穿过大半个城市,路上还要面临堵车等问题,往往活动还没有开始,人已经疲惫不堪。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场地的规划建设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体育设施的绝对数量还是不足,需要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增加和完善;第二是体育设施分布不均,交通耗费的时间成本太高;第三,缺乏面向普通百姓的、非“高大上”的社区型的体育建筑和体育设施。我所说的“社区型”的概念,就是指体育设施应和居住社区周边的超市、医院、银行等设施一样,服务一定范围内的社区居民,使人们可以就近找到配套的体育服务设施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只有真正做到体育建筑和体育设施的“社区化”,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并形成良性循环。

体育建筑的本原是什么?我认为它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为人们的体育活动服务,这里说的人们,指的是广大的普通民众。而我国的现状却难尽人意,中国的体育建筑建设,主要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一种非市场经济的行政行为。从国家层面来说,每年向体育建筑和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却总有远不可及的感觉,原因是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建设各种大型体育中心,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名片”中去了。而投入巨大成本修建的体育中心,绝大多数都在一两次大型体育赛事之后被束之高阁,成为一个华丽的摆设,每年还有不菲的维护费用,最后往往成为所在地的一个沉重负担,如同鸡肋,这也背离了体育建筑服务于广大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初衷。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体育建筑真正回归其本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发展市场化、产业化的体育产业。中国目前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的体育建筑都归属国有,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经费来建设和维护。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经济产业,而且还能够带动大量周边产业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经济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美国的体育建筑和设施都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自负盈亏,国家并不拥有这些体育建筑和设施,也无须为其建造和运营维护投入资金,即便是要举办像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国际赛事,也是向社会租用体育场馆设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研究的。

第二,规范体育建筑和设施的规划设计。在体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形式的规则,比如和居住区规划中学校、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一样,形成强制性的法规要求,规定一定规模的城市区域、社区需配备相应数量的体育建筑和设施,把体育配套上升到和生活服务设施一样重要的层面上来,真正让体育建筑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再谈立足例题本原探索有效教学 篇3

欣读文[1], 颇受启发.在解题课堂教学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思想方法领会得更加深刻, 并由此能够由一及类, 比较好的做法就是题组训练教学法.题组中的母题成为选题关键.文[1]提出“本原性数学问题”, 把数学问题的“要素”或“基本构成”作为数学教学的第一问题, 教师要把实质性的数学“教学法化”.数学问题的“基本构成”应包括:知识构成如数与式、点与线、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发现与合情推理能力构成等.我们选择母题的原则应是准确体现基本的数学概念、利于掌握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 同时又能让我们有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借题发挥”, 由一及类, 利用母题的本原性驱动我们的课堂教学, 使得同学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本质并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 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文[1]中所选母题为一道联考试题, 本身起点较高, 我认为选择得并不十分合适, 而且母题与例1的解答都不严密, 在两道题目的解答过程中都出现了这样的关系式:|AΡ||ΡB|=|AQ||QB|y1-0y2-0=y-y1y2-y, 这里默认点Q在线段AB上, 与条件Q在直线AB上不相符合, 因而得出结论纯属偶然.就这组题目而言, 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母题应是:

例1 已知抛物线y2=4x, F是其焦点, l是其准线, 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交准线l于点P.求证:|AF||ΡB|=|AΡ||FB|.

简析1 过A, B两点分别向y轴作垂线, 垂足分别是A′, B′.由抛物线的定义有:|AF||FB|=|AA||BB|.又由平行线分成比例定理有

|AA||BB|=|ΡA||ΡB|, 所以|AF||FB|=|ΡA||ΡB|, 即

|AF||ΡB|=|AΡ||FB|.

简析2 设A (x1, y1) , B (x2, y2) , P (-1, t) , 则|AF||FB|=0-y1y2-0|ΡA||ΡB|=y1-ty2-t.设直线l:x=my+1, 代人抛物线的方程得

y2-4my-4=0, y1+y2=4m, y1y2=-4.

P在直线l上, 有

-1=mt+1, mt=-2, 8+4mt=0.

(0-y1) (y2-t) - (y2-0) (y1-t) =-2y1y2+t (y1+y2) =8+4mt=0|AF||FB|=|ΡA||ΡB|.

本例涉及到的知识有抛物线的方程、焦点和准线, 方法有焦点弦问题的处理技巧.从方法的角度, 处理焦点弦问题的基本技巧有几何法 (用抛物线的定义) 、代数法 (用抛物线的方程) , 从知识的角度本例揭示的实际上是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一个性质, 抛物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 以此为例题本原, 可以通过合情推理揭示椭圆与双曲线相应的焦点弦性质.

逆向思考本例,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研究性学习问题:

变题1 已知抛物线y2=4x, F是其焦点, 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A, B, 若点P在直线l上, 且满足|AF||ΡB|=|AΡ||FB|.试问:点P是否总在某条定直线上?若是, 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简析 此题与文[1]引例相似, 将其错误解答修改为:

同简析2, 只需把P的坐标设为P (x, t) (t≠0) , 则

|AF||ΡB|=|AΡ||FB||AF||FB|=|ΡA||ΡB||0-y1||y2-0|=|y1-t||y2-t|.

又 (0-y1) (y2-t) + (y2-0) (y1-t)

=t (y1-y2) ≠0,

故 (0-y1) (y2-t) - (y2-0) (y1-t)

=-2y1y2+t (y1+y2)

=8+4mt=0

mt=-2.

代人直线l的方程得x=-1.即点P在定直线x=-1上.

这里, 比值转化是从y轴方向考虑的, 也可以从x轴方向来考虑.将方法进行类比, 可以研究以下变题:

变题2 已知抛物线y2=4x, 焦点为F (a, 0) , 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A, B, 若点P在直线l上, 且满足|AF||ΡB|=|AΡ||FB|.试问:点P是否总在某条定直线上?若是, 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变题3 已知抛物线y2=4x, 焦点为F (a, b) , 过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A, B, 若点P在直线l上, 且满足|AF||ΡB|=|AΡ||FB|.试问:点P是否总在某条定直线上?若是, 请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是, 请说明理由.

将抛物线换成椭圆或双曲线还可以研究相关问题.

一组环环相扣、层次递进、难度逐渐加大的题组源于同一条基础题, 从本原性问题出发, 正向迁移与逆向思考相结合, 既体现本原性问题的原驱动力, 又在迁移中加深了方法的理解, 在方法的运用中, 培养了数学发现与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要发挥本原性例题的最大效益首先要求老师准确把握相应问题的本质, 尤其是体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通理、通法, 从提升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的高度揭示方法的实质.

例2 (苏教版必修5第92页例3) 过点 (1, 2) 的直线l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当△AOB的面积最小时, 求直线l的方程.

简析 课本是为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提供一个实例, 其提供的解法是一种特殊处理方法, 技巧性较强, 且不具有一般性.显然求弦长AB的最小值时, 使用这种解法会碰壁.这里求ab最小值的基本方法——通法到底有没有?如果有, 其实质又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提炼为:

变量a, b (a>0, b>0) 满足1a+2b=1, 求y=f (a, b) 的最小值.

1a+2b=1b=2aa-1 (a1) .所以

y=a2aa-1=2 (a2-1+1) a-1=2 (a+1) +2a-1=2 (a-1) +2a-1+48

当且仅当a=2时取等号.

这才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通理通法.其方法的核心是函数思想与方法.以此为本原性例题, 引导学生处理一系列相关问题.

例3 (2009年镇江市高三第3次调研考试14题) 已知过点Ρ (93) l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则线段AB的最小值为___.

简析 过P点的直线lP点旋转时, A, B两点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移动, 线段AB在变化, 为了求出线段AB长的最小值, 需选择适当的变量建立目标函数.选择不同的视角,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

视角1 用直线方程的截矩式.

设直线l的方程为

xa+yb=1 (a9b3) .

由点P在直线l上, 有

9a+3b=1b=3aa-9 (a9) .

AB=a2+b2=a2+3a2 (a-9) 2 (a9) .

显然, 这里是用函数思想方法来研究的, 想通过基本不等式来研究的学生都会在这里碰壁.还可以从其他的视角来建立目标函数:

视角2 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设直线l的方程是为

y-3=k (x-9) (k0) ,

A (9-3k0) B (03-9k) AB= (1+1k2) (9k-3) 2.

视角3 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 设∠BAO=θ, 则

AΡ=3sinθBΡ=9cosθAB=AΡ+ΡB=3sinθ+9cosθ (0θπ2) .

视角4 用直线方程的参数式.

设直线l的方程为

{x=9+tcosθy=3+tsinθ

其中t是参数, θ是直线的倾斜角, θ (π2π) .

y=0, 得tA=-3sinθ.

x=0tB=-9cosθ.AB=|tA-tB|=3sinθ-9cosθ.

不管用何视角来考虑, 函数思想与方法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利用数学例题的本原性驱动, 能指明我们思考的方向, 掌握方法的本质, 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积极探索中自主提升, 这样一定能使我们的例题讲评效益最大化, 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数学思考:让数学教学回归本原 篇4

2011年12月28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出台,随后,各大版本数学实验教材也相继修订并推广使用,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向学科本身回归,是这一阶段比较鲜明的特征。也就是说,数学课要更加具有“数学味”,数学学习要能充分地显示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这种回归可以看成是对前一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修正。《人民教育》记者李帆曾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从本世纪初伊始的新课程改革,到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十年间,基础教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和观念的洗礼,选择、多元、个性,人人耳熟能详。然而,观念难落地!”(《人民教育》2014第22期)个人以为,“难以落地”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人们对新课程理念始终处在接纳、领悟、理解和实践摸索阶段,其间走了不少弯路,遭遇到很多阻力。有一段时间,形式化、浅表化的东西充斥着课堂,数学课上得不像数学课了,数学课应该承载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被削弱了。

这种回归可以看成是对我国学校教育形态的顺应和遵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都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通过一门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力、素养,并最终汇聚成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好每一门学科,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前提和基础。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价值和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应该给以重视,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这种回归还可以看成是对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学生为什么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里上数学课?老师到底为了什么而给孩子上数学课?数学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看似形而上的问题,恰恰是数学教学最本原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思考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怎样的特点,数学学习过程中这些特点是如何得以呈现,被学习者感受,又如何在思考、思维乃至智慧生长方面发挥作用等。把这些想清楚了,数学教学的品质就不一样了。

总之,向学科本身回归,就是要慎重而全面地考量数学学习对儿童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充分发挥好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这是数学学习的本真意义,也是数学学科的价值所在。

在回归中超越

追求“数学思考”的理性把握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也是数学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实践“数学思考”的教学追求呢?我们将通过几个教学案例,从数学自身的整体性、逻辑性、理性特点,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思考”理性把握的实践。

◎一、数学的整体与结构化思维

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思维的整体性、结构性。数学学习,既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也要关注思维的“链接点”。从日常的每节课或每个单元来看,每一个知识点可能是分散的、琐碎的,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儿童认知结构的脱节和割裂,所以学习要站在系统的高度,运用结构化思维,将看似分散的知识点,集成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

【案例】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P66、67):

师:学完这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单位?

生:元、角、分。

师:(出示)这是一个1分的硬币,1分1分地往上加,加到10分就产生一个新的单位,就是———

生:角。

师:如果1角1角地往上加,加到10角,又产生了一个大一些的单位———

生:元。

师:这里有一个台阶,你能把这三个人民币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上面吗?(生说过程,师课件操作。)

师:刚才数的过程,与之前学习的认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数数的时候,也是一个一个地数,数满十个一就是1个十,数满10个十就是1个百。

生2:老师刚才数钱的时候,一个一个地往上加,就好像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摆满10根就捆成一捆;然后再一捆一捆地摆,摆满10捆,就再捆成一个大捆。

师:我们也可以把一、十、百这三个计数单位放在台阶图上。谁来试一试?

师:这两个不同的单位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满十进一。

师:正因为它们都是满十进一,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台阶合二为一。虽然它们代表的单位不一样,但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这样的一个关系,在以后我们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其他的单位时还会遇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即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句话点出了数学学科的本质:关系。在这个案例中,从纵向角度分析,将元、角、分这三个人民币单位用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关系建立起台阶图;从横向角度分析,将使用中的货币单位与计数中的计数单位进行比较,融通了计数单位和货币单位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这样的处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货币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还融通数学内部联系,体现出数学知识的结构性。进而让学生获得融会贯通的酣畅,豁然开朗的喜悦,自主建构的兴奋,应用自如的徜徉,让数学学习也成为他们快乐的生命之旅!

◎二、数学的逻辑与联系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通过联系性思维,来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他们好好地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我们都知道,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来源于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让他们对于某个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才能让他们对这个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去学习、去研究其中的奥秘。

【案例】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教学片段(P96、97):

师:刚才,我们以圆的半径r为边长画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2r2,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r2。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生:大约是3r2。

师:回想一下,以前我们推导新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做的?

生: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沿它的一条高剪开,可以拼成长方形。

师:这种转化的方法很不错,能不能顺着这个思路,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呢?请小组讨论,再动手剪一剪、拼一拼。

师:(学生演示:将圆平均分成4份)这个图形有点像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有一点点像,但还不太像,能想办法使它更像一点吗?

……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像平行四边形。

师: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份,拼成的图形有点像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8份,像多了;平均分成16份,更像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开始趋向于长方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随着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最终会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导学单】:(1)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宽与圆的半径呢?

(3)思考:圆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

师:通过推导,得出圆的面积就是r2的π倍,这和开始推导出圆的面积在4r2和2r2之间是吻合的。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数学思考的核心。从生活化的情境到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也是数学理性发展的重要逻辑。在本案例中,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面积入手,提供给学生思考、想象、猜测的机会,体会图形转化的前后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思之有“据”、思之有“理”、思之有“序”。从繁杂到简单,学生在追求简约化的数学学习中,感受到转化思想的精髓。这不仅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数学思考,更是让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反思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厘清本质,使整个学习过程“数学化”,数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升华。

◎三、数学的理性与批判性思维

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师说:“数学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理性是数学特有的气质,数学理性也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想的感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都离不开数学理性的参与。而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为主,如何让感性的小学生撩起神秘的理性面纱,让抽象的数学学习更接“地气”,让数学学习不能停留在知道“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这就需要寻求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路径。对“为什么”的追问可以看成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个方面。

【案例】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P64、65):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竖式来计算1.15×3.2的小数乘小数。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写竖式要注意什么对齐?

生:小数点和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为什么在小数加减法中是相同数位对齐,而在小数乘法里又是末位对齐呢?数学上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学生茫然)

师:我们把1.15×3.2分开来算,1.15×0.2等于多少?(0.230)1.15×3等于多少?(3.45)按照数位把它们写出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学生写)

相同数位对齐:末位对齐:

师:观察我们按照相同数位对齐的格式写出的竖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算结果是简单的,但是把这个结果写到竖式里比较麻烦。

生2:特别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一不小心就会错。

师:对比这两种书写的格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3:在算的过程中,我们都是把它们当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生4:相同数位对齐的写法,比较麻烦,特别是写竖式时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容易错。

生5:第二种书写格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整数乘法是一样的,只要在最后的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就行了。

生6:末位对齐的书写格式,比较整齐、方便。

师:同学们,小数乘法末位对齐的这种书写格式,它不仅是一个数学规定,更是数学追求方便、简洁的一种思考。

数学学习为每一个认识、理解、逻辑、思考都提供一种可行的注解,是数学理性能力的重要表现。许多数学规定在历经丰富的过程后,逐渐变得简约,约定俗成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用“数学规定”一言以蔽之。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冰冷的美丽”背后一定有“火热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和前人发现数学规律的经历一致,可以和知识的结构脉络一致,也可以和儿童特有的经验一致。但不管怎样,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学好数学。上述案例书写格式的探讨,借助对比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末位对齐”的这个“数学规定”有了进一步理性思考,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逻辑和数学思考。

原因本原 篇5

一、学科教学承载着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中小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中, 接触最多的长者是各个学科的教师, 学习最多的内容是各个学科的知识, 经历最多的过程是各个学科的学习。在日积月累的学科学习浸润下, 中小学生经过学科教材和课外读物的研读、学科学习方式的磨砺、学习伙伴的合作相处以及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 就会点点滴滴积淀和形成特有的素养, 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在学校教育中, 如果学科教学只是关注学科知识, 甚至只是围绕学科考试而教学, 就会把学生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就会把教学当做生产产品的过程, 就会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学生的素养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

当我们真正把学生视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潜质的成长中的生命体, 就会不仅关注学科的知识世界, 而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就会把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设计为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对话, 教师也在对话中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并帮助它们架构起知识世界。只有架构起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让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原。

二、学科教学承载着教师的人生价值

教师的工作, 被人们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任职于中小学的教师, 多数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任。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理念、教师的学科底蕴和视野、教师的教学组织技术、教师的待人处事准则等, 无不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是在平凡的学科教学中实现的, 是在为祖国培育高素质接班人和劳动者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因此, 一个合格的教师,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 视学生为亲人;有富于感染的表达能力、具观赏性的板书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 有组织学生有效活动的艺术, 以及本学科知识外的特长;有修养, 注重道德自律, 性格开朗, 待人处事大度豁达。这样的教师, 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榜样。当我们能够修炼出这种境界和本领, 就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谱写出不平凡的篇章。

三、学科教学承载着学生的发展前途

青少年在中小学度过的时段, 是其人生发展奠基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道德成长趋于成形, 学科知识量急剧增加, 兴趣爱好发展广泛, 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在回忆自己中学生活时说到, 中学生活给了他人生两件最宝贵的东西:一是人生观, 让他从一个糊里糊涂的“小捣蛋”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二是点燃了他头脑里知识的火种, 培养了学习和做学问的兴趣, 更让他懂得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知识。事实确实如此, 中小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 逐步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逻辑力量、学科知识独特的呈现形式美感、学科知识形成过程的意趣和艰辛、学科知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学科教师身正示范的榜样作用, 就一定能够为其美好的前途夯实基础。

在中小学阶段, 学生所经历的每一门学科学习, 都有其育人的独特价值。各个学科知识领域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 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 将知识传授与德育熏陶和身心发展融为一体, 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有其客观规律。然而, 当前对学科育人规律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明了的。尤其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科教学迷失育人方向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变这种状况, 促进学科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中小学各个学科育人价值的专项研究工作。上海市中小学各个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工作, 吸引了一些大学教师、市及区的教研员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参与。该项研究从国内外学科育人状况比较、学科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学科育人价值提炼、改进学科育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尽管限于主客观原因, 目前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还略显粗糙, 并存在许多不足, 但研究者通过推进学科育人研究工作, 唤起更多中小学教师重视改进学科育人的现状, 重视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这样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市中小学开展学科育人价值研究工作, 目标指向非常明确, 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将学科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 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因此, 研究学科育人的价值, 就必须引导教师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实施, 让学生有学习书本知识和接触社会实际的多种学习经历, 有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良好发展, 切实在教学中将智育与德育融为有机整体, 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引导教师重视个人修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能够以宽广的知识、严谨的教学和优良的品行, 促成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引导市、区县和学校各级教学研究活动, 为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创造出应该有的学术氛围。

论内部控制规范本原的理性回归 篇6

自企业机制取代市场机制解决了交易成本问题后, 代理 (具体表现为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托代理和董事会以下管理层级之间的委托代理) 问题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

试图在管理控制上解决这个问题, 内部控制应运而生, 在审计界正式提出内部控制概念之前的漫长的人类历史中, 内部控制思想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 管理控制、行为控制手段在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中都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砚、杨雄胜, 2007) 。在内部控制的不同阶段, 管理控制方法表现不同:在内部控制牵制阶段, 方法表现为职务分离、账项核对等;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方法表现为会计控制、行政控制;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方法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组织结构评价等;在整体框架阶段, 方法表现为设立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外部化等;在风险管理阶段, 方法表现为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实际上, 其目的都是试图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而这种代理成本的减少又是以一种形式更高级的内部控制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实际上, 在内部控制牵制阶段, 内部控制成本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马克思较早地提出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在簿记这种职能上, 一方面耗费劳动力, 另一方面耗费劳动资料。”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制度成本随之增加。制度成本是指会计制度的设计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 包括制度设计机构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发生的成本, 企业会计机构在实施制度时发生的成本, 企业其他部门和员工为保证会计制度设计、修订、正常运行等发生的成本 (李殿富, 2002) 。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由于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向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拓展, 内部控制成本也随之增加。在整体框架阶段, 人们指出SOX法案404条款执行成本高昂, 间接成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 (黄京菁, 2005) 。

公司为了解决内部控制成本问题, 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套用现成的内部控制规范, 内部控制规范可以融入公司这一契约联结体当中, 将制度变成管理方法, 同时达到节约内部控制成本的目的。笔者认为, 内部控制规范被大多数公司套用的过程也就是个体节约内部控制成本的过程, 通过这种管理控制方法的社会化、公有化, 内部控制规范得以执行, 这也是内部控制规范的本原, 降低公司内部控制成本应当成为内部控制规范存在的微观基础。然而, 现实的情况是这种管理控制方法的公有化并不能使所有公司都受益, 在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一项法规强制推行后尤其如此。其原因可能是内部控制规范对组织多样化的协调机制视而不见。

可见, 如果从组织管理的视角看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规范, 其演进过程实际上代表着几次机制的替代:在企业机制替代市场机制后, 伴随而来的是代理问题, 企业结合自身的组织形态试图用内部控制制度解决代理问题, 但伴随而来的是内部控制成本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由自由主义或权威主义构建一个控制标准供所有企业使用成为一个帕累托改进, 这个控制标准就是内部控制规范, 这相当于内部控制规范又替代了微观世界中形态各异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从内部控制的组织管理功用上看, 内部控制规范实际上是企业长期无意识演化选择生成的, 是组织机制不断替代的结果, 并且每完成一次替代都意味着一次成本的节约:套用内部控制规范节约了内部控制成本, 施行内部控制制度节约了代理成本, 采用委托代理又节约了交易成本。

二、现行内部控制规范偏离本原的具体表现

1. 某些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使内部控制规范偏离本职。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经营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和财务报告真实性等。同时, 内部控制规范作为嵌入法律体系的规章具有强制性。笔者认为, 作为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固然有纠错防弊、防止侵吞财产等功用, 但将财务报告真实性、资产安全性、经营合法合规性目标上升到法规层次则偏离了内部控制规范的本职。

从微观层面讲, 履行受托责任、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人员的天职, 而不是委托人的天职, 更加不是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者的天职。同样地, 不贪污、不侵吞国家财产也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国企高管的本分, 而不是内部控制者的本分。委托代理之所以存在, 是以假定代理人善恶这一对矛盾中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前提的。要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和资产安全应主要从代理人着手, 而不是从委托人着手。也就是说, 内部控制的作用是辅助性的, 是次要的, 是不能做强制性要求的。从宏观层面讲,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只是企业自身的事情, 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 采取宏观监控措施迫使企业合规经营是政府宏观管理的主要职能 (阎达五, 2001) , 内部控制外部化也是发展趋势 (王湛, 2001) 。但是, 若想依靠内部控制规范去打击上市公司作假, 去强制国企高管不贪污, 这又偏离了内部控制规范的本职。

2. 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度刚性与内部控制规范被广泛运用的初衷相冲突。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和特性内部控制制度。共性内部控制制度是指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一般性内部控制原则、措施、程序等。特性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适合个别企业的特有内部控制制度 (罗绍德等, 2003) 。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作为公共产品供广大个体使用, 这也是本文第一部分所描述的内部控制规范。但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是在借鉴西方惯例并吸取中国理论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 并由政府机构直接颁布的, 而不是从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中推导而来的。它是一种通过“逆向生成”的演绎法完成的纯政府模式 (夏云峰等, 2006) 。在执行上, 内部控制规范具有强制性, 而不是供企业自由选用。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这种制度刚性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权变”, 对某些企业来说, 因为内部控制规范不是作为一般的管理标准供单位自行采用, 而是要上升为法规, 依靠法律的强势地位强制实施。那么, 在这种僵硬的标准下, 大家都去学“标准”和“规范”, 从而培养了大批循规蹈矩但缺乏应有创造能力和工作热情的员工 (杨雄胜, 2006) 。而事实上, 现代社会需要学习型组织, 要求每个员工实行“双环学习”, 即让大家知道组织与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合理, 是一种创造性学习, 这就不一定拘泥于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 (杨雄胜, 2006) 。这种更高层次的“自控”, 不但超越了传统的“自控”, 更超越了内部控制规范标准这一“他控”。这种内部控制规范在供给上的“强行摊派”而不是市场导向的“各取所需”对内部控制规范的价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社会来说, 也使得内部控制这种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由正转负。于是, 内部控制规范得以生存的土壤也将消失殆尽。

3. 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证据的过度强调造成内部控制的实质被削弱。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运行中的管理手段, 更多地依赖一系列的隐形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是非正式的内部控制制度, 即企业文化、企业历史传统、管理理念、员工价值观等隐形的内部控制契约。原本的内部控制目的在于为组织创造效益, 而不在于向外界证明或炫耀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得有多好。但由于内部控制规范过高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 事实上强加给内部控制一个对外公关的功能, 并且这种功能日益强化。例如SOX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并维护COSO报告所描绘的内部控制。为了保证这一规定的贯彻实行, 公司管理层必须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且须得到注册会计师的鉴证。这样, 对内部控制书面证据的注重超过了对内部控制本身实施效果的注重, 审计和外部监管者的意志居于主导地位。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 保护投资者压力的日益增大, 我国也有朝这方向发展的趋势 (孙芳城, 2008) 。显然, 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证据的过度注重迫使企业对内部控制“形式重于实质”, 这是与内部控制规范的原意相悖的。

三、对内部控制规范回归本原的思考

1. 集中目标, 让内部控制回归管理控制主业。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必要的控制手段和控制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张宜霞, 2007) 。正是如此, 内部控制规范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也要集中到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上来, 并且是建议如何做, 而不是要求如何做。一般而言, 作为强制性的法规主要在“弃恶”上提要求, 而不是去引导“从善”。所以, 那些财务报告真实性、资产安全性、经营合法合规性等目标都可以交给其他财经法纪。内部控制规范则应该在内部控制管理控制方法上为企业提供向导。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COSO报告的两个观念:一是事先风险控制的观念, 风险控制强调事先防范而不是把风险的后果归咎于内部控制, 这是一种切实的管理控制方法;二是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观念, 评价控制与控制应相互结合, 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

2. 区分情况, 软化内部控制规范。

所谓区分情况, 是指对内部控制规范自身要分层设计, 而对内部控制规范的施行要分步骤。所谓分层次, 是指对那些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关系公众利益的、需要政府采取宏观监控措施加以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强制推行, 而对那些公共性不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则以指南的形式发布, 供企业自行采用。所谓分步骤, 是指对一些基本内部控制规范如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财产管理等要先做要求, 而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班组核算、责任中心管理、预算管理等要后做要求或先不对基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企业要求。这样, 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度刚性就自然软化, 而其社会效益则会增加。

3. 回归本质, 修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标准。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实践的一部分, 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都只是过程, 而管理绩效才是内部控制成就的体现。因此, 笔者认为, 内部控制规范也应该把对内部控制书面证据的关注转移到管理绩效的关注上来,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应该弱化, 当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不应该完全取消, 具体该如何确定这个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绍德, 唐群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3;6

[2].阎达五, 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 2001;2

[3].夏云峰, 金治中.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财经科学, 2006;10

[4].张砚,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审计研究, 2007;1

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 篇7

一、内部控制监督的行动反思观

在社会学领域, 吉登斯 (1998) 提了著名的“反思性”概念。反思性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的基本特征。人类实践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 就是因为有反思性作为假设前提。吉登斯认为, 应该把反思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督的特征:把反思性看做根植于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督过程, 这就是所谓行动的“反思性监督”。这种反思性监督是以例行化为基础, 且是一种动态过程, 它内在地体现于人类的行动之中。

吉登斯认为, 作为行动者一定是“具有知识”的, 这些知识是行动者在行动情景里所拥有的具有反思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在行动时, 行动者除了有他的理由和动机外, 他还会反思地监督自己行动的进行情形、自己的表现和其他人的观感和反应。这种知识形成了行动者的“共同知识”, 这些知识成为行动者行动的依据。由于行动者在知识上是不可能完满的, 他的行动总要面对一些他所“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 这总会导致一些“意图之外的行动后果”。在行动过程中, 这些意图之外的行动后果, 又反过来成为他并未认知的行动条件。

内部控制需要进行监督的理由就是, 管理层在利用“共同知识”来构建控制规则时, 针对企业的自身情况, 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未认识到的行动条件”, 这就导致初次构建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不完备的。在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中, 随着它与环境之间的共生与互动, 内部控制的缺陷会逐渐显露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意图之外的行动后果”, 这些后果通过反馈, 促使管理层对控制规则进行完善, 从而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有效。这就是内部控制监督的行动反思观。

二、内部控制监督的反馈控制观

反馈控制是以被控系统的输出信息为基础, 由于这些输出信息是事后信息, 而且在反馈过程中, 需要进行差异计算、比较分析、找出原因和采取措施, 都需要花费时间, 然而在此期间部分不合理的输入毕竟已成为事实。虽然反馈能够阻止更大偏差的出现, 但却无法挽回已发生的偏差。这就导致了反馈控制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措施, 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产生了对前馈控制的需求。前馈控制是一种事前的控制, 它是以预先判断, 或假设外部环境对控制对象可能施加的影响及受控部分的未来行为作为基础, 在被控系统的输入口即能发现问题。不过, 前馈控制是建立在主观的预测基础之上, 还需要根据这些预测建立起输入和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模型, 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将认知结果建模的不完全性, 这使得前馈控制不可能实现对外部干扰的彻底控制。从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的特点来看, 两者恰好可以互补, 用反馈控制来弥补前馈控制预测方面的不足, 用前馈控制来弥补反馈控制的滞后性。所以, 在实际控制中, 往往需要将两者相互结合。

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了五项相互联系的要素, 它们来自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 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这五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其中,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中的前馈控制,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反馈控制, 控制活动是施控手段,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信息通道, 而控制环境则是整个控制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监督对于内部控制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 给我们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提供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契机。由于风险评估是建立在认知主体 (如管理层) 先前的实践经验之上, 并且对未来作了诸多假定, 借助监督过程, 认知主体可以更好地认识受控系统的运行规律, 从而加深对控制系统和控制环境的认知, 进而将监督的结果内化为风险评估的内容。监督和风险评估的结合, 使得内部控制表现为一个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系统中, 监督要素是作为一种反馈控制机制存在的, 这就是监督的反馈控制观。

三、内部控制监督的组织学习观

人类行动之所以需要不断进行反思性监督, 根源在于人类认知的固有局限, 这种局限又进一步源于环境的根本复杂性。人类对环境中所感知到的信息, 是一种经过大脑筛选后的结果, 具有主观性, 它与客观环境难以完全拟合。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成为人类不断探索新问题, 为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动力, 人类的行为才会表现出一个不断透过认知和环境的互动来进行学习的过程。

当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的情景性、具身性和动态性。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认知是与特定环境相关的, 它要受人的经验和活动的情景的影响, 而且, 认知是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 从而使得认知成为一种嵌入的、实时的和适应性的行为。环境的动态变化也给人们带来新的认知, 产生了新的知识, 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克服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性以及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用以稳定预期、协调社会行动、提高人类认识环境的能力和弱化不确定性 (李其维, 2008) 。对于整个组织而言, 正因为有了个体的学习作用, 才使得组织不再是一种被机械地计划的实体, 而是一种智慧集体, 整个组织也具有学习的性质, 这具体表现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组织学习是一个带有控制反馈机制的不断改正组织错误的过程。

组织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 (杨智等, 2004) : (1) 单环学习, 又称“适应性学习”, 通过这类学习, 组织可以发现组织策略和行为错误, 并予以纠正, 使组织运作的效果能够符合组织的既定规范及各项要求。这类学习致力于当前问题的解决, 而不是检查组织的规范和要求是否恰当, 其目标是适应环境, 使组织在变动的环境下维持稳定。 (2) 双环学习, 又称“创造性学习”, 是指组织对既有的假设 (规范、要求和目标) 产生质疑, 进而对之进行修正, 以达到应对环境变化的目的。通过这类学习, 组织不仅要发现组织策略和行为错误, 而且还要发现指导策略和行为的规范方面的错误, 通过成功地转换组织运作模式来增强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强化组织的竞争优势, 最终显著提高组织的绩效。 (3) 三环学习, 又称“再学习”, 是指在进行组织学习时, 组织成员探究过去组织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找出有碍和有助于组织学习的因素, 再提出有效的新策略来帮助组织学习, 以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

组织学习的单环、双环和三环学习模式又给我们实施监督提供了三种不同程度的模式。单环学习模式下的监督是一种较为固定的监督, 例如, 对信息系统中的职责分离的控制, 对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规则性的控制。双环学习模式下的监督是一种创造性的监督模式, 它需要对现有的监督模式进行反思, 并对其进行修正, 以便更好地适应内部控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 发掘出一些潜在的线索, 形成新的知识, 进而构建新的控制模型。三环学习模式下的监督着眼于对监督的构建过程的检查, 通常专项评价对持续监督的检查, 就属于这种类型。

前面所述的行动反思观和反馈控制观, 本质上都是一个由个体学习上升到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内部控制系统中, 监督实质上就是一种组织学习机制。内部控制完善的过程就是通过监督来进行不断学习的过程。认知的情景性、具身性、动态性要求我们在监督过程中将监督与被监督进行整合, 以保持情景性和动力性。同样, 监督作为一种认知过程的产物, 需要有人的参与。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内部控制系统成为一种自组织系统, 将监督视为一种完全能力的自组织机制。必须看到, 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 它不等同于生物界的自组织模式, 它的自组织程度是有限的, 原因在于它完全由人构造, 在计算机无法替代人类思维之前, 它的自组织离不开人, 需要有人的介入。组织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动态性, 同时,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全体人员参与的过程, 处于内部控制每个控制点的人员在内部控制实践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新知识, 在经过管理层认同之后, 进行制度化, 并通过信息和沟通机制传达给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每一个人。这样, 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就具备了自我学习的特征。

四、内部控制监督的质量管理观

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目的是保持一个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系统, 也就是说, 监督是内部控制中的一种质量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领域, 将监督要素应用于生产领域的时间远比内部控制要早, 西方质量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积淀, 成为内部控制监督要素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

质量管理可分为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五个阶段 (Bessant et al., 1994) 。质量检验阶段是安排专职的质检员来对产品和工序进行检验, 按照事先确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通过合理的分工监管来检验和控制, 从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不过这是一种事后的检测性控制, 忽视了预防性控制, 而且对产品进行逐一检验, 成本高且效率低。二次世界大战后, 休哈特的质量控制图被用于预防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抽样检验, 由此过渡到了预防性控制和检测性控制并重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两个质量管理阶段关注的都是内部生产, 而忽视了顾客的需求。

市场竞争的压力催生了全面质量管理, 它是一种以最经济水平为前提, 在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 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 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 它不是将质量管理看做具体哪个部门的事情, 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的优化, 强调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要素性, 希冀通过持续改进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来获得竞争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主要的工具就是戴明发明的PDCA循环。在PDCA循环中, 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计划, 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原因确定和制定对策。执行阶段不是简单的执行计划, 需要对措施计划进行执行、控制和调整。检查阶段要检查计划实施之后的实际效果, 讨论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行动阶段主要是采取一些巩固措施和遗留问题的解决, 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变成标准。这个阶段很关键, 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四个阶段不停地循环往复, 不断地管理和改进, 每循环一步就上升一个新的台阶。这样, 质量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就会逐步提高。

随着企业战略意识的觉醒, 企业开始从战略的视角来进行质量计划、控制和改进, 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过程的一部分, 这就是战略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持续改进, 也就是将质量管理视为一个持续的、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和提升企业绩效。

在IT环境下, 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相融合, 内部控制的各要素通过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实现了集成, 内部控制的系统化特征越发明显。在此背景下, 内部控制监督明显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思想。ISACA基于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建立起来的, 用于对IT进行控制的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框架 (COBIT) 明显地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思想。在COBIT中, 每个IT流程可以通过五个导航的步骤进行评价: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流程的名称) ;用来满足什么 (业务需求清单) ;关注点是什么 (重要的IT目标的清单) ;通过什么实现 (控制声明的清单) ;通过什么测评 (关键指标的清单) 。这五个流程既可以从上至下, 也可以从基本层面开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COBIT指出, 对任何流程的控制应该通过一组支持性的业务流程的清单来支持, 而且应该关注重要的IT目标。针对每个控制目标, COBIT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RACI图。这种RACI图就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 它可以用来确定角色和责任。其中, R代表责任, 指的是问题或者流程的归属;A代表职责, 它要求在任何活动生效前都必须进行签字;C代表咨询, 是指具有完成该项工作的信息或能力;I代表通知, 它要求通知结果, 但没必要商量。RACI图在帮助识别各个领域的责任时是有用的。COBIT的RACI图为它的第四个领域“监督和评价”提供了基础。COBIT要求建立监督和评价标准 (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目的指标) 测评, 以便让组织衡量具体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 并给相关控制提供一个进行改进的机会。COBIT的这种控制逻辑明显地采用了戴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思想。

COBIT不仅是一个IT控制框架, 它还是用于支持企业战略实现的IT治理框架, 建立起了IT目标、业务目标和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 “监督和评价”一直贯穿这些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因此, COBIT又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监督和评价”也是一组控制目标的集合, 正因为这些控制目标的存在, COBIT才能够成为一个闭环的、不断循环的流程, 这又体现了COBIT对IT控制进行持续改进的思想。

摘要: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四个领域, 可分别得出内部控制监督的行动反思观、反馈控制观、组织学习观和质量管理观, 它们各自反映了监督本原性质的一个侧面, 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逻辑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组织学习,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吉登斯著.李康, 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 1998

[2].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心理学报, 2008;12

上一篇:软土地基承载力确定下一篇:观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