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增长

2024-10-01

智慧增长(通用4篇)

智慧增长 篇1

多年来,我校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安排全校各年级学生开展每周一课时的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拓展型课程(又称“数学实践课”)。但是,这一节课的课程内容究竟该怎样设计呢?是将基础数学课程的内容纵向加深,还是横向拓宽?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涉及课程学习内容的问题,更涉及课程价值以及课程目标的问题。

随着我校课程开发小组的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我们逐渐在“数学实践课”的课程价值取向上获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小学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并不是期望将所有的学生都造就成为一个个数学家,而是要培养他们最基本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不可或缺的数学素养,从而增长他们的数学智慧。因此,“做数学”就成为了我们开发学校“数学实践课程”的核心。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学段的学生其数学的认知水平及经验,其数学实践的能力在难度及其广度上还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又根据这样的差异进行梯度性的模块设计,即低年段(一年级至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展游戏数学教学;中年段(二年级第二学期至三年级)开展生活数学教学;高年段(四年级至五年级)开展社会数学教学。

一、游戏数学教学

所谓“游戏数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玩中学”活动,其基本的课程取向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游戏中认识数学的意义,在游戏中探索数学的本质,在游戏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来说,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生来就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他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会想办法弄清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总是想通过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探索周围环境的目的,并在这种探索中同时产生一种要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以及与同伴分享发现的强烈愿望。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是通过游戏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的,因而,参与游戏活动能调动他们全部的内部动力系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加专注于活动,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加倾注于尝试与探究,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加多地投入思考,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加寄希望于自己能发现和创造。

例如,“图形片捉迷藏”游戏是将6片相同颜色的图形片随意摆放在桌面上(如下图),然后学生闭上眼睛,由一个“裁判”在下列图片中任意抽掉一张。接下来,裁判数“1——2——3”,请大家迅速睁开眼睛。这时,谁能第一个说出是哪一片缺了,谁就是胜者。游戏过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玩了几次后,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同伴是用什么办法很快地猜出答案,你有没有能更快地猜出答案的方法?”利用问题,促进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

需要关注的是,这里所说的游戏与儿童在日常活动中的游戏是有本质区别的。从活动的目的看,后者常常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而前者是以实现“数学化”为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从活动的性质看,后者的游戏成分更多,而前者则思考的成分更多;从活动的过程看,后者游戏本身就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而前者游戏本身并不是一个真正要追求的过程,只有在游戏中去思考原因,去探究策略,去发现知识,去形成结构,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过程。

二、生活数学教学

所谓的生活数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其课程取向是,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数学的认识,在问题解决中增长能力。

认知心理学以及探究理论都告诉我们,对儿童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在这种“做一做”或者是“玩一玩”的数学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不断地让自己变聪明。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就存在于儿童看到的各种现象中,存在于儿童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存在于儿童采取的各种行为方式中。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我们常认为所谓生活数学,是一种存在于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非形式数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交流和理解的数学。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纯经验的、非精确化了的、没有系统自然结构的和严密逻辑体系的知识群。而且我们同时也忽视了,虽然现实的生活数学并不存在于严密的结构和体系之中,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却是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得高质量生活并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些必要的知识,这同时也是他们进一步研究数学科学的必要基础。

例如,“时间方案”活动:今天,佳佳要给客人泡茶,她打算在同一时间里将一些事情一起做,下图就是她的安排。随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你认为佳佳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你认为佳佳要完成给客人泡茶的事情,最合理的做事顺序是什么?你能不能把佳佳做这些事情的顺序画一画?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这样可以利用合理安排时间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吗?”通过这种生活数学的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懂得了生活。

三、社会数学教学

所谓的社会数学,实际上就是将儿童的视角放大到社会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其课程的基本取向是,能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去了解社会,能用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去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社会问题。

正像Niss指出的那样,“数学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够认识、理解、判断和运用数学,并能经常在社会中运用数学,特别要在对学生的个人、社会及职业生活有实际意义的背景中运用数学”。而P.Ernest也认为,“数学是社会的建构”“的发展来自人的创造和人的决断”,因此,“中小学数学不应是外在的知识,让学生感到陌生,而要处于学生的文化和生活现实中”。

可见,学校的数学教学应当成为让学生去亲自体验的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一种活动,教师不要总是将详细整理好的证明(事实)材料提供给学生,而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经历超越局部的、非单纯接受的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就成为了我们开发与构建“数学实践课程”的基本的认识基础。

当然,由于类似这样的数学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实践长度来完成,因此,我们也将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称之为“长周期探究活动”。

例如,“社区规划”活动:社区准备建造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的游泳池,计划这个游泳池一次可以容纳一百人,而且需保证每个人有两平方米的空间。考虑到来游泳池的有成人也有小孩,有会游泳的也有不会游泳的,因此,游泳池要设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且平均水深是两米。教师可请学生来做设计师,并进行如下思考:“第一,你认为这个游泳池设计成什么形状比较合适?第二,你认为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别建成多大较合适?第三,你设计的儿童区、浅水区和深水区的水深分别是多少?”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而这种好奇与兴趣更多地表现为他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去弄清,在自己的生活中所出现的所有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因此,能真正引发学生去关注、去思考、去探索的,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只有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数学,才有可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才有可能激发他们思考,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现。※

智慧增长 篇2

截止今年我已参加工作××年了,但担任班主任工作仅两年。至于怎样去带班、治班,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探索,同时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拜读过魏书生的书,有很多治理方法都是魏书生经验,博采众人之长。现将我担任两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跟大家进行探讨。

一、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组建好班委会,落实责任。做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对于班干部的组建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而且是多变的。针对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可有推荐、任命、竞选等。

××年×月开学的第一天,新生刚入校,对学生不了解,不知谁能胜任班干部角色,但第二天又要正式开课,班上工作要正常运行。咋办?于是当天晚上我就开了一个长长的班会,让每个学生上讲台讲几句话,做个自我介绍,虽然每人就那么几句话,但能从中发现这××多位学生各自的一些特点,那些大胆的,看上去有一点组织能力;性格外向、语言表述好的,有学科特长的等都分别安上了班干部工作。对那些胆小、细心、不善言语、内向的让他们分头管好教室的财产。算下来,班干部及财产管理员总计达到××人。××人中只有××人没有安排,我在班上讲,你们这××人照样是班干部,因为从明天起咱班上要设置“值日班长”,谁当值日班长,那一天,谁的权利就是最大的,管的事是最多的,不仅汇总统计,还要管好这一天教室的纪律,监督其他班干部工作情况。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是官,每位同学都有责任,共同维护班集体,不能有“班级管理与我无关”的思想。高一开学班干部就以任命的方式任命下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彼此了解了,班主任心中也有底了,班干部需要调整,就让大家选举或竞选。

二、制订《班规》、《舍规》,依法制班,以规制舍

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班级管理也是一样,我们也需要有规章、有准则。我班的班规是先由我制订的,然后交到班上进行分组讨论,经修改无异议后,再张贴上墙;舍规由各舍长牵头,各舍员讨论议定,然后照章行事,大家的秩序大家来维护,大家的制度由大家来制订,谁违规违纪,由大家监督实施,自觉接受处罚和制裁,消除了对班主任不满的情绪。每当谁违纪了,我就叫他与自己制订的《班规》、《舍规》对照,看违反了哪一条,应该受怎样的惩罚,让他自己给自己定位,然后自己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宣布。副班长和值日班长做好记录,大家监督实施。我从不宣布,很少用命令的口气让他怎么做。这样,形成习惯后,有好多同学违纪后,自己主动给我说明情况,自己应该怎样接受班规的处罚。

三、选举闲话能手,狠抓课堂纪律

中学生好动、话多、课堂自习,特别是自习有很好时间都被说闲话、干闲事剥夺了。高一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班干部反映自习纪律差,于是我们就进行了选举活动,谁被选为闲话能手或闲话大王,就让他写500字至1000字说明书,或自查报告书,或心理病历,或写几篇广播稿。这个办法还果真奏效,管了几个周后又有反弹现象,我们又进行选举,就这样不定期地选举,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

四、定目标、选对手、找弱点、促进步,掀起高效学习周和高效学习月活动

俗话说“弦”绷的过紧会断,应有张有弛。学习也是这样,若老让学生一个样地去做,每天要唠叨着叫学生要“一做什么,二做什么”,学生也会感觉枯燥、乏味、厌烦,所以我对学生是放一段时间又收一段时间。在放的这段时间里,只要求他抓住课堂、自习有效时间,完成当天任务,对下午的时间没做更多的要求,在收的这段时间里主要是针对一学期里的大型考试,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大周,掀起两次高效学习周活动,措施主要是:①让学生定好年级、班级所占的位次,寻找自己所崇拜的人;②选准竞争对手;③找自己影响学习的致命弱点;④写出一句能医治你自己这些弱点的格言;⑤自罚措施(多做几个题、多记忆几个单词、背课文、记知识点、少花钱、站着听课等);⑥下午必须六点进教室;⑦制订好自己的课时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我们这样做了两年,效果都比较好。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我班占×人,年级前20名我班有×名,年级前50名我班占××名。高二分科后,我班总体成绩还是有一定优势。

五、适当安排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调味品

高一是初中过渡的一年,初中生本身年龄小、活泼可爱。初中各种活动也比较多,上了高中,对学生管的过死过严,我害怕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在高效学习周里,下午6:40-7:00,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举行娱乐活动,让学生唱歌、讲故事、说幽默,组与组之间比赛。半年下来,我发现了我班的小歌星、语言大师。第二学期,就让这些歌星轮流给大家教唱一首歌曲,我还给班上定了班歌,过段时间就让大家唱唱,振奋精神,大家群情激昂。

六、发扬民主,提倡开小会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对班级管理,我也让大家人人参与,只要谁有什么建议、主张,就可以讲出来。班会上可以讲、课间十分钟可以讲,下午休息时间也可以讲,好的可以采纳。我班有好多措施都是发扬民主的结果。如扫地时把凳子放在桌面上;在宿舍不定期地选最差舍员;上课给老师敬礼要一致等。

七、安装班级遥控装置,宏观掌握班上实况。

班主任要了解班级事情,就必须通过学生来了解。每大周末,班长要给我报送五份总结和一周的值日班长日志;学习委员总结一个周的学习状况,纪检委员总结一周班上纪律情况,三个舍长总结一个周的宿舍状况(包括卫生、纪律、安全)。平时的迟到、违纪、奖惩等情况由副班长记录;每次在总结记录中发现班上的问题,下周就要兑现处置。这样以来,班主任即使未进班,不到宿舍的时候,也能知道总体情况。同时无形地给班干部增添了权威性。

八、要表扬、多鼓励、甚至附以必要的物质奖励

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听好话、赞扬的话。对学生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记得在高二第二学期轮我班值周,在值周前,我只是给大家讲了一些要求、标准,扫地我们就要扫出一个样样来,不要看到别班扫地的程度怎样,我们就按怎么样的程度去扫。别班扫不彻底,我们也不能不彻底去扫,为何我们不扫一个样板让大家去仿效呢。或许大家领悟了我的意思,结果,一周值下来,得到了值周老师和一些其他老师的好评。乘这个机会,我就在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当了高一、二班的班主任我荣信,我能遇到你们这样一个班级的好学生我很幸运,我为你们而骄傲”,学生听了感动不已。我在《校园小报》上刊登过《我爱我的高一、二班》、《新年寄语》两篇文章,其目的也是用这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当时我班算是比较调皮的汪小风就写了一篇心得体会,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既然让学生选竞争对手,在班上树立标兵,要求班干部管事,若有条件的话,就应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在高一时,各班级都有班费,所以 我把班费主要用来奖励了。设置学习标兵特等奖,名次一、二、三等奖、优秀班干部、文明学生、优秀舍员、先进宿舍、进步学员达××多人次,只有通过大面积奖励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二时期,各班没有班费了,我让竞争对手输者给胜者赠送一点小小纪念品,胜者给输者赠送一句话。

九、在学生中一定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首先是一位科任教师,教书是班主任首要任务。作为班主任在课堂上应创设情境,牵引学生进入佳境,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参透力,让他们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塑造得到学生信任和尊重,在学生潜意识中建立威信。使学生既想亲近,但又害怕你。我觉得班主任言行举止都应做到为人师表,我要求学生讲卫生不乱扔垃圾,我自己首先就不能乱扔东西,包括粉笔头,甚至进教室,我看见教室有粉笔头我就把它捡起来,这时学生也会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垃圾;不让学生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背心,老师自己应先做到。不让学生打架骂人,老师一定不要出言不逊。当然,我并不认为样样事情,老师都的身先士卒做榜样,有些事情老师能做的学生就不能做。比如说打牌、上网、闲聊、逛马路、谈恋爱等。不然的话,先苦后甜就失去了意义。一个有威信的班主任,可能他的脚步声,一个眼神都能制止学生的不规行为。

十、注意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但是,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往往会出现对立情绪,使批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批评的艺术性。古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代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药片都能被炮制出糖衣炮弹来,我们说话为何不可说出顺耳的忠言呢,为何不能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改变成“良药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呢。所以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尽可能做到忠言不逆耳,可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然后再提醒、暗示、对比的方式,自然委婉地把话题转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因为,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仅注意到他的问题,而且还看到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消除了对批评的抵触情绪。批评学生还应注意批评的场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对个别学生的批评尽量避免大发雷霆于大庭广众下,更不要采取讽刺、挖苦、辱骂等有损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方式。

班主任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从纪律、学习上要严格要求,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的处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原则,一旦你出现一次没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则,那么你学生心目中将变成一个没有原则的人。而且,在生活上要给学生以关爱。我班60多个学生,走读生只有7人,绝大多数学生离家远,甚至有些家长一年四季在外打工,那么学生一旦有困难,班主任就得以父母的身份给予关心照顾,特别是学生有病时,这份关爱是少不了的。记得我班林珊同学,其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几乎一学期都不回家,一次他得了重感冒,整天不想吃东西,我特为他开了小灶;张家安在医院打吊瓶,我为他买了早点,对于轻微的病情,班主任哪怕是到宿舍看望一眼,或见面问候一下,都会让学生非常感动。

当然,上面的一些做法对高一的新生可能奏效,对高

二、高三学生就不一定能适用了。比如,选举闲话能手、选举最差舍员、文娱活动等。因为高

二、高三学生成熟,学习任务也重些了。每一种治班的方法也不能延用的时间太长,几年不变,时间长了,方法不改进,学生习以为常,也就可能留于形式了。比如:舍长可被值周员来代替。这两年,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班级治理好,一定要早做手。在高一入校时,就要开始下大力气进行入规教育,这太关键了,特别是第一个月,班主任要不停的开班会,可召开专题班会,一个班会就解决落实好一个问题,不夸张的说,9月1日起第一个大周至少得召开5次以上的班会,本身开始课表空堂多,完全可把这些空堂、自习用来开班会,“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始班主任确实太累,但是只要把班治顺了,到了高

在学校教育变革中增长变革智慧 篇3

我们经常听到来自理论界和各级管理层的种种抱怨,“一线教师的素质”往往成为问题的焦点,似乎学校改革推行不力、进展缓慢,主要根源或决定性的原因在于我们教师。这种抱怨反映出的对教育改革的焦虑固然可以理解,但我们绝不能把问题的责任全部转嫁、推卸给一线教师。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或者以何种心态参与改革,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须知,任何时代的变革都不是首先有了“合格”的变革者才开始的。在变革过程中,研究者和管理者可能是变革的发起者、推动者,可能对变革表现出更多的主动、关注、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或者拥有一些可在教师面前炫耀的“先见”或“先进理论”,但这些并不见得是什么变革智慧,因此不能成为对教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或指责抱怨的资本。

为什么要变革?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学校在变革过程中可以承担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进行教育变革必须解决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想变革和正在变革的群体和个人未必都清楚,因为没有相当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深刻的思维品质,就很难把握和领悟在时代背景的因素、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和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中,何谓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可能,即使是很“专业”的研究者或管理者或许也很难把握。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却可以随着变革的深入,逐步渗透到理论者和实践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也就是说,只要置身于变革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因变革的推动和进步而产生个体的适应性心理以及观念和行为变化,并可能促进个体变革智慧的内在生长。智慧获得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定产生于变革之中或与变革紧密相联。以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例,“主体的人”“个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创新的人”“主动发展的人”以及“独立而合作的人”,是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中的主体词汇,也是其他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同处于国际化、信息化、消费高度化以及生活方式多样化背景之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出现类似的教育追求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相同大背景下具体民族差异引起的不同教育发展需求,大家却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到。在日本,城市化和家庭孤立化现象日益严重,使得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广泛联系的、具有生活情趣的社区生活产生渴望,继而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和政策,寄希望于借助“个性原则”来实现新的生活理想。在我国,社会转型为社会发展与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相一致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剧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凸显了人的自我选择意识与能力,“自主发展的人”“个性健全的人”“独立创新的人”等成为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这些新理想和新期待,首先出现在少数研究者的理论著作中,继而成为理论话语系统的主体词汇,进而渗透到实践话语之中,并或多或少地通过实践者的观念和行为形成其“实践形态”。一种观念从个别意识到普遍认同,再到转化成实践要几经反复和曲折,这个过程足以证实个人认识和能力的肤浅和单薄,也足以摧毁任何个人对其变革智慧的夸张想象。

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变革中认识变革,并在变革中发展相应的智慧;任何与变革有关联的人,无论是变革的研究者,管理者还是实践者,其智慧都是变革的成果或产物,而不单纯是变革的前提性条件。所以,对那种想当然的自我陶醉和没来由的责任转嫁,都需冷处理。在以往的变革思想中,教师一般都沦为最后的责任承担者,事实上,他们只不过充当了最后的实施者,是理论者和管理者描绘出蓝图进行指导,而由他们来执行而已。在变革设计和谋划过程中,他们被“分离”出来。这种变革谋划和实施者的分离,将造成任何一方都不能透析变革的全局和复杂的过程,而只能得到些许局部的零星的认识。认识到这一点,参与变革的任何一方,就需要认真检讨自己在认识中的过度自负或者不恰当的过度自卑,努力给予自己和他人以恰如其分的理性认识。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目前所要做的是真正抛开偏见,重新认识我们的教师。其实,只要真正贴近和走进教育实践,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开发、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所潜在的或者迸发的创造性的变革智慧,而这些智慧大多既不是先进理论者可给予的,也不是高明管理者所能传授的。日益普遍的班干部竞选制度以及后来的演进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把“竞选”作为民主参与的一个手段和途径,通过“竞选”打破教师单方面指定班干部和班干部终身制的局面。在改革初期,这种“竞选”制度在唤醒师生民主意识和提高民主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但随着认识的深入,“班干部岗位”从狭隘意义上的班主任帮手,发展成被看作是一种锻炼学生管理班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公共资源时,成为一种不为某些学生所专有的、人人都有机会和权利分享的资源时,“竞选”作为实现“民主”的一个常规性程序,其局限性就暴露出来:“岗位”是有限的,“民主”并不能扩大参与面。此时,师生又表现出非凡的制度创造才能,如建设两个或三个班委会;对班级事务分类实行“工作组”制;从功能和形式上扩展岗位类型等。通过广泛参与来营造竞争对比、学习合作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学校中各种民主制度和形式独有的“教育性”,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实践创造。有了这种智慧性创造投入的教育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变大。

二、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

教育变革赖以生存和骄傲的文化目标,还在于致力于填补“借鉴”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漏洞。这涉及如何认识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学校变革的文化使命以及如何寻找完成文化使命的途径方式等问题。而且,也不仅仅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其中还涵盖对民族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文化变革的思想方法等。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全面转型,就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变革的同步性及相互作用性,就意味着社会各个领域都要为实现社会全面转型而变革自身,同时也为整体变革做出“分内之贡献”。教育变革,一方面要依据社会文化的变革推动实现自身的转变,另一方面,又不能等到社会文化转型成功之后,再考虑自身的变革;同时教育同样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的多重使命。对于社会文化和学校变革的互生性,“新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相对全面的理解:教育提升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意识的态度和作用,以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培养新生一代和改造成年一代的双重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过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重改造,包括观念、内容、组织、活动及教育行为方式的全面改造;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新文化的创造,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新学校文化;学校新文化的建设并非要求对历史和现实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应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按培养新人的要求,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使文化动态化、未来化、现代化。

教育的文化使命并不是奢望和虚幻的理论,因为文化作为生存方式,不是静止的、凝固的“遗产”,而是活动着、变迁着的,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所以,文化的改造就意味着是对现实中人的观念行为的改造。改造教育中人的观念行为,也就触及和走到了实现教育文化使命的基本途径上。

教师和学生习惯于“执行”已经被安排好的,教师完全依赖教科书教学,课堂上演的是一幕幕事先彩排好的“教案剧”,即使在教育变革中,教师也要求给出“操作模式”,不仅被他人而且被自己降为按照固定工序和流程进行操作的“操作工”。班级中,学生“干部”和“群众”两级分化,班干部天经地义地成为教师管理的帮手,行使“小警察”“情报员”和教师“代言人”的角色和职权,作为“精英”包办班级的所有事务,一般来说是“终身制”,不发生严重错误不会“下岗”,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即使是班干部,也会认为“锻炼的机会”是教师给的等等。学校中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对教育体制的依赖顺从是和整个的社会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而学校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相比也有着很强的同构性和同质性。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更容易理解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更容易理解学校通过变革来实现自身的文化使命,是可以在日常性工作中通过改变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来切实进行的。

在师生心目中,对于班干部选拔标准有以下几种认识类型:

一是成绩和能力型:学习好,有能力。

二是特长型:某些方面领先一步(如智多星、火车头、水中鱼等)。

三是态度和品质型:肯为同学服务,工作认真;热心助人;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

四是资源型:把各种岗位看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利和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锻炼自己的资源。

对这些认识进行过程性分析,我们发现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在改革初期,前两类认识占绝大多数,随着改革的深化重心逐渐后移。目前,第三类型成为普遍认识,第四类型开始增多。在一些学校中,班干部的选举标准已经发生变化,即不再从能力,而是从“工作认真,热心助人,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等方面对班干部进行选拔。当然,虽然选举班干部时我们不再“唯能力”论,但在班干部上任之后,不仅要从能力和态度方面严格要求,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从能力和态度方面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干部岗位的教育价值和其作为一种公共教育资源的意义。与此相关的是对干部轮换制的认识变化,在实施干部轮换制初期,各种阻力比较大,“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给撤下了?”学生思想上很难理解,心理上也很难接受。现在,班干部被轮换下来感到“很光荣,因为可以带新干部”,还有人认为“可以到新的岗位上挑战新的有难度的工作,更好地锻炼自己”。有的班干部主动提出让少数能力差、没有当过班干部或担任过的岗位难度较小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以培养其能力、锻炼其胆量。而且,这种认识还辐射到家庭、社会。干部轮换制实行初期,最大的阻力其实来自家长,当家长也接受了“资源意识”后,“干部轮换制”的阻力自然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变革和人的变革、教育中文化的变革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变革,其相通性和一致性是内在的,而不是人为强扭的。

当然,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不仅是指对本土文化的改造或者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它更体现的其实是对待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态度、立场或是在教育变革中必须秉承的文化信念,即“中国教育与中国本土文化是相互缠绕、相互锁定又彼此构成和彼此催育的,只有在民族文化土壤中扎稳根基,才有可能摆脱外来教育和文化对我们的强力牵引和拔根式的撼动,实现民族性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智慧增长 篇4

一、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思维丰富

教师仔细阅览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的教材目录就可以发现:三年的教学课程涵盖了基础的技术与设计、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等不同行业的各种知识。课程虽然分为必修与选修,但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这体现了苏教版通用技术课程的最显著特点———多学科,同时也启示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丰富学生的思维,重视在教学中进行多门学科的相互交融。“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应过分局限,而应在学科之间相互借鉴。例如,在开展选修六《高中服装及其设计》章节时,其中一个教学内容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衣服。一方面,衣服的设计离不开对人体生理学相关理论的掌握,只有符合身体构造与穿着需要的,才是实用的服装,而不是仅供欣赏的装饰品;另一方面,衣服的设计除了最原始的手工草图绘画外,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开始运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而这部分知识在最开始的必修一与必修二中已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跨学科教学法。由此可见,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丰富学生思维对促进学生智慧增长的必要性。

二、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眼界开阔

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多种知识穿插并行,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眼界。以必修一《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一单元中的《技术的性质》为例,在助听器的发明这一案例分析中,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研究并了解现代的助听器,就不难发现:助听器的设计涉及了人体工程学 (助听器要适合耳朵的内部构造并符合听力特点)、材料学(助听器选用的材料要合理地兼顾功能、成本、安全、耐用等作为经济消费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美学(助听器的外形构造应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让使用者愉快地接受并使用)、声学(助听器应具备微小型扩音设备的基本属性)、结构学(助听器内麦克风、音量开关、电池、放大器、耳钩等零件的分布)、电力学(助听器内集成电路放大器的设计)、数字技术学(现代助听器应用了数字方式来处理信号)等学科。这一案例反映出,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的通用技术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多样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启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创设学习氛围,探究教学方法,以开拓学生眼界,增长学生智慧。

三、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知识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补充,一方面指的是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指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并优化理论知识,它强调的是知识的转化能力。教师可以借助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智能培养。以必修二《高中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为例,这一单元向我们简单介绍了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及其设计与优化方法。“流程”这一主题乍看很抽象,但实际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流程:从最初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计划拟定,到中期的学习计划执行(这一阶段还可以再深入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作业等),到后期的学习效果审视。部分学生在没有接触“流程”这一概念时,可能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都基于模仿其他同学进行,实际上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流程才能真正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完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流程,查找其中的问题,在优化改进后按照新的学习流程执行,以某一个时间点 (如一个单元或一个月等)为阶段来对比流程优化前后的学习效果。通过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认知,而且还切实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价值。这一知识转化的能力对学生的自学、自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智慧增长的加速剂。

四、课堂实验尝试探索———动手操作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有不少实验操作,不论学生单纯地观看教师操作或观看视频资料操作,还是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其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也是提升学生智慧的一个表现。以选修五《家政与生活技术》为例,该模块介绍了相关保健方法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如教材中介绍的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方法等。虽然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不少急救知识与救护方法,但教师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通过技能竞赛或话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不同紧急情况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脉复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某个时间段为周期(如一周内)观察并检查家庭成员的基本身体情况,如血压、脉搏、心跳等是否正常,特别关注老年人是否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此来制作一份家庭成员健康报告,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家人身体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检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加速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学生智慧的增长。

五、信息技术引入运用———工具管理

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常常被教师与学生“误解”。这里的“误解”指的是教师与学生虽然懂得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的另一种重要智慧———工具管理即多媒体工具、互联网技术和时间管理等,其中时间管理的意义尤为重要。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面对繁重的作业时,如何恰当地管理好时间,兼顾好学习、娱乐与休息就成了考验学生学习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开展选修课时,有不少内容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去查找资料,那么通过哪个网站,如何在海量资料中搜索出自己需要的资料,如何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等都离不开学生工具管理的思维方式。因此,工具管理,特别是“时间管理”这一软能力也应当受到教师与学生的足够关注与重视,由此才能保证学生的智慧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更快速的增长。

【智慧增长】推荐阅读:

高速增长05-17

精明增长05-24

经济增长06-08

增长工程06-09

增长预期06-15

增长措施06-16

自然增长07-05

零增长07-12

拉动增长07-25

绿色增长08-05

上一篇:色彩音乐发展下一篇:行业协会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