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2024-09-18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精选11篇)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1

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全民进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其拥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因此社会经济成为核算公路项目的重要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型是此类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效益特征,因此本文在展开经济效益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设置成了运输的需求。在公路项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基础上,对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计量进行探讨。

1公路项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展开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公路项目经济效益产生机理入手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计量、识别经济效益。

1.1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

在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这一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首先了解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专家一度对经济活动受空间范围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最初阶段,经济学家杜能发表了区域空间结构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有效奠定了经济活动与空间范围之间的研究基础,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勒什提出销售量是影响区位的主要因素。还有专家学者指出企业长期的发展同城市规模具有重要的关联等。同时李嘉图还曾提出,经济效益的创造同空间范围并没有必要联系,而是同该区域内的土地生产力向关联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克鲁格曼提出了重要的中心 - 外围模型,极大的说明了空间范围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 现阶段,经济学任务空间范围越大,市场开放程度越大,产生的经济份额也就越大。

1.2公路项目对空间范围的影响

现阶段,人们普遍认同空间范围能够对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对空间范围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这就极大的凸显出了公路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最初进行公路项目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研究的经济性专家们认为运输成本是决定空间范围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的提出同传统农业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关系,但是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经过专家学者的精确分析得出,区域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不仅包含运输成本,同时还应当同经济的集中程度具有重要关联。现阶段, 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促使运输过程中的方式、种类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运输体系不断变大的现象极大的扩大了空间范围,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计量

2.1节约效益的计量

首先,降低运营成本效益。它指的是当公路项目投入使用以后带来的运输便利,促使运输成本降低而生成的效益。在对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原有的运输成本减去现阶段公路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成本来进行。具体公式如下 :Bj1=(C0-C1)(Qh1+ △ Qhz) L。Bj1在该公示当中所代表的含义是当公路项目投入使用以后,每年节省的运输费用而产生的效益;C0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前,旅客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C1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后,旅客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Qh1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前,区域内实现的货运量;△ Qhz指的是在公路项目为投入使用以后,区域内实现的货运量;而L代表公路项目建成以后产生的辐射长度。

2.2传递效益计量

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传递效益含义是在该项目使用过程中,在消费乘数效应的基础上所节约和创造的效益,以及其对空间范围内产生的消费乘数效益。该区域内相关工作者的收入同节约和创造的效益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当工作人员收入提高以后, 就会扩大消费,增加社会需求。扩大生产在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下得以扩大,而收入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更大的提高。以上各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将将大量的效益带给不同工作部门,而消费乘数效益就是这些不同部门创造效益的总和。在乘数原理的基础上,单位增加一个,就会拥有1/(1-c)个单位的GDP增加,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用c来代表,那么该值应大于0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乘数效益就可以应用以下公式来表达:Bp=(Bj+Bc)/(1-c)。

3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加强项目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加强计量,促进科学性和规范性在计量中进行充分体现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在加强运输需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形成机理及计量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公路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我国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积极进行了公路建设,公路项目的有效实施,对于加强交通运输能力,促使区域经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进行公路项目的过程中,要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需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充分的了解。本文从运输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以及相关计量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公路项目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输需求,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计量研究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2

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反射裂缝导致面层开裂、剥落,路面水沿裂缝下渗,使路面发生损坏.因此延长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是沥青加铺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射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作 者:张正亚 张娇娜 李尤 赵远龙 ZHANG Zheng-ya ZHANG Jiao-na LI You ZHAO Yuan-long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交通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3 刊 名: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反射裂缝   旧水泥砼路面   形成机理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3

关键词:战略联盟;稳定性

战略联盟已成为当今企业致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已难以承受商海的大风大浪。于是企业联手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及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者。联盟业务常常可以提高企业的业务增长率、利润率以及市场价值,然而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战略联盟的形成背景、动因以及其稳定性作深入的研究。

一、战略联盟形成的背景和动因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互斥的资源优势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契约或一定的连接纽带而组成的长期框架或联合同盟,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联合体。通过联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技术、管理及市场营销能力、知识等资源,迅速增强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

战略联盟之所以产生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有其背景和动因的。

1. 战略联盟产生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的超强竞争的作用下,有利于环境稳定的国界、规则与控制等因素正趋于瓦解,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以前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复杂多变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企业自身的柔性。为了构筑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他们推行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JIT、TQM、6SIGMA、ERP、BPR等;他们进行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强调以顾客导向,强调分权;他们集中力量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他们发现要在组织内部寻找提高有效的生产力的来源越来越难了。有资料显示,当今企业的经常性开支不会超过公司平均制造成本的3%,而劳动力成本通常也不会超过6%。即使是最有效的费用削减或是将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密集的部分进行全面自动化,对总成本的改善还是微乎其微。相反,公司平均有55%的收益会用到产品和服务上,即有超过一半的受益是花在对外采购上。于是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之外,以期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求生存和发展。

2. 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动因。

战略联盟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很多大企业的关注,是因为战略联盟本身相对于业务外包和并购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者是有资源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发和发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时企业就不得不从外界寻求资源来弥补竞争力的差距。当企业需求的竞争力不是最关键的环节,不是市场、消费者所必需时,企业往往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以获规模经济。但这种规模经济会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很快失去。当企业比对方强大得多或是为快速达成一致并将业务或能力迅速整合时常常采用并购的方式,但是,由于收购时的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并购的风险较高,而且由于并购不可避免要得到一些非相关业务,从而导致并购后的整合成本过高。于是很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跨国集团纷纷采用联盟的形式,因为联盟不仅可以获得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可以避免风险,甚至联盟的成立还可以使联盟企业的股价上扬。

二、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先天性影响因素和后天性影响因素。先天性影响因素是指那些在战略联盟未正式形成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联盟的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联盟的选择以及联盟的类型,只要联盟的成员给定,联盟的结构类型已知,联盟的稳定性就基本决定。后天性影响因素指那些战略联盟形成之后决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联盟的管理和沟通。

1. 先天性影响因素。

联盟一产生就受到联盟的成员以及联盟的战略结构所影响。

(1)战略联盟伙伴的影响。

一个好的联盟成员是联盟成功的前提,是决定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一个联盟作为一个价值链,其功效由竞争链中最薄弱的一环决定。所以好的联盟应该是强强联合。当然好多跨国公司都有详细的指标体系用于联盟的选择。一般来讲一个好的战略联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即联盟企业应优势互补、战略相近、文化相容。也就是说企业不但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了解联盟伙伴的强处和弱点,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如此,企业间在文化和管理风格上的差异以及战略目标的不同往往也会决定联盟的命运,另外,企业以前是否有着丰富的联盟经验也会影响到联盟的发展。

(2)联盟类型的影响。

联盟的类型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美国因佛耐特公司的服务董事长乔·柯莱译认为:战略联盟主要有交易联盟、职能联盟和动态联盟三种形式;美国学者赛蒙因依据股权参与和合伙人的数量这两个标准提出了五种主要的战略联盟:契约性协议、非正式合作、合资、股权参与、国际联合;国内的学者倾向于将战略联盟分为横向战略联盟、纵向战略联盟和跨国战略联盟三种。不管如何将战略联盟分类,对考虑联盟的稳定性而言,可以从联盟的本质特征即竞争和合作两方面将战略联盟分为四类:第一类,合作是主要的,没有竞争。这类联盟可以是按产品上下游关系而形成的联盟。这类联盟由于各方主营业务不一致,核心能力各异。因此彼此之间保护核心能力不是企业的首要目的,而彼此之间的协同效应显著。这类联盟稳定性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二类,合作是主要的,有少许竞争。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同一行业间非竞争的企业之间,如一汽和马自达公司联合开发新款车型MAZDAM6。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及彼此学习是这种联盟的共同目的,但保护彼此的核心能力不是联盟的主要问题。这种联盟存续期间稳定,但联盟往往在新产品开发完成即告结束。第三类,竞争是主要的,合作程度很低。这种联盟大多是由不相关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为开发一项新技术而建立的,随着新技术开发成功,其竞争性日益增强,导致了联盟的不稳定。第四类,竞争性很强,几乎没有合作。这类联盟主要是同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盟,在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过程中,各方更重视相互学习的基础上保护各自的核心能力,导致了冲突的增加。这种联盟易于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合并要么破裂。一般而言这类联盟的稳定性最差。

2. 后天性影响因素。

联盟的稳定性不仅有其先天的影响因素决定,还受其后天管理和沟通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战略联盟的目标多样性以及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相异性,使得组织的管理和沟通更加复杂化。很多看似前景很好的联盟最终归于失败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尽管由于联盟种类的不同及其目标、时间长短、资源投入多少及对企业价值的大小等使得联盟的管理也不可能用同一模式,但是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是任何联盟管理所必须的,一个好的管理体系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联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分工明确、跟踪并支持信息的流通、评价联盟管理体系。

三、联盟的稳定性基于时间和绩效两个纬度

由上分析,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受其先天和后天的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战略联盟是动态环境中的联盟,动态的环境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考虑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就必须考虑环境的变化,而环境是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的;同时决定联盟稳定的本质因素是联盟的绩效,绩效是联盟形成的前提和目标,因而考虑联盟的稳定性就不得不把联盟的绩效考虑进来。所以说联盟的稳定性是基于时间和绩效两个纬度的。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联盟都不可避免地经历有产生到破裂的生命周期,即从本质上讲,联盟的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这就要求企业正视战略联盟,联盟固然有其诱人的一面,但其天生的不稳定性往往对管理和沟通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从时间这一纬度看,任何联盟都会走向破裂。另一方面,只要联盟的绩效可人,即使联盟的初始目标达到,联盟也会因为其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这也是好多合资企业存续好多年的原因。所以,从绩效这个纬度来看,绩效优良的联盟是稳定的,可以长存。它们与联盟稳定性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矩阵图形象地表示。

四、结论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其存在和发展是由于动态环境和自身优点决定的。其稳定性受到战略伙伴和联盟类型以及联盟的沟通和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从本质上讲,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是基于时间和绩效的。在同一时点上,绩效决定了联盟的稳定性;在不同时点上,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企业自身竞争地位的改变,从而影响联盟存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甘华鸣,姜钦华.合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麦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韩茂祥,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张健,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分析 篇4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也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它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认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情况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把握及购买决策, 对整个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金德尔伯格认为泡沫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 价格的上升会让人们感觉价格还会上涨, 从而又多了大量的买主, 这些人对资产自身的使用和产生的利润并不感兴趣, 只是想从中牟取利润, 一定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这一定义表明, 一种资产的高价格或价格上涨不是仅仅由自身的fundamental value来决定的, 更多的由那些单一用高价卖给其他的投资者的“momentum”investors来决定的。房地产泡沫可以理解为房地产市场交易者对房地产资产价格的正向预期而产生的投机行为, 这种行为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本文对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机理进行解析, 以期为政府防范、消除和治理房地产泡沫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

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一种经济状态的失衡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因此,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环境下, 我们将产生泡沫的形成机理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土地投机

土地价格上涨与土地囤积是同步的。房价和地价是房地产价格的主要部分。房产价格随时间递减, 地产价格在数量上是逐渐增加的。土地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 是由于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城市中心建设用地日趋紧缺, 加上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土地的收购储备制度, 土地增值收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土地市场的价格调控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进而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由图1可以看出, 地产的升值性决定房地产的增值性, 地产价格逐渐增加的变动趋势超过房产价格逐渐减少的趋势的时候房地产表现为增值。因为土地和房产的这一特性, 决定了房地产发生泡沫现象主要取决于地价的泡沫。

我们对近十年来的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进行比较 (见图2) , 可以更加清楚的发现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可见, 土地价格的确显著影响房价并能够用于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8)

(二)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秩序的不规范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较, 房地产市场具有供给弹性小、需求不确定性和房地产交易成本比较低等特点。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总需求不断增长, 而供给的弹性价格也随之增长。人们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 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从而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

同时, 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很不规范, 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投诉事件也不少。诸如“生态人居”各种概念房炒作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商品房销售中的不规范行为, 土地利用中的不规范行为的整顿是重要任务所在。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3年9月20日联合主办的“首届企业竞争力年会”上, 美国汉斯公司副总裁朱良先生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粗制滥造、不讲诚信、欺诈消费者, 就是最大的泡沫, 而这些都是营销商过度的营销所造成的。

因此, 土地供给的稀缺和土地需求不确定性中的投机性, 造成供求的失衡, 在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 房地产业容易成为泡沫经济的绝好载体。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状态, 助长了投机炒作之风, 这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 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

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价格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需求。而不完全理性预期和投机行为决定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 使得对未来预期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是典型的非理性行为, 人们不断地购买房地产, 是因为他们难以准确地掌握信息, 对未来预期的形成也主要来自于市场其他人的行为和预期, 进而通过他人的行为来选择自己的所需。房地产跟其他一般商品有所不同, 当价格不断的上升时, 人们认为价格还会持续上升, 需求量变大了, 供给量变少了, 进一步刺激了价格上升, 促进了泡沫的产生。在价格下跌时, 人们认为价格还要下跌, 持有人开始抛售, 这样就增加了供应量。同时没有人肯接手买入而导致需求量减少, 这样就加剧了价格的下跌。

(四) 投机因素

所谓的投机是指为了从资产价格的变动中获利而买进或卖出资产, 并不是对资产本身的使用或盈利能力感兴趣。从经济学意义上讲, 正常、适度的投机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有利于发现价格,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 过度投机行为则会引起价格巨大波动, 成为引发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房地产由于自身的特性, 很容易成为投机者的目标。

金德尔伯格认为, 可以把投机者分为两种群体, 即局内人和局外人。局内人往往采用投机手段驱使价格不断上涨, 并在价格最高点将投机物品出售给局外人, 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而局外人则在价格最高点购进商品, 又在局内人采取措施使市场价格下跌时在谷底卖出商品。局外人的损失等于局内人的收益, 市场整体没有变化。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投机。房地产投机因素产生了大量的虚拟需求, 这种需求刺激市场膨胀, 出现了大量的虚假需求消息, 使房价大幅度上涨, 销售量也出现增长的局面, 这种局面导致了开发商对市场的错误判断, 盲目增加投资, 把投资放在了利润较高的房地产市场, 进而导致泡沫迅速膨胀, 这种虚拟需求一旦减少, 甚至演变成供给, 出现了大量空置房, 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裂。

(五) 信息不对称

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充分的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是经济学上完全竞争市场论述的前提。房地产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而开发商和最终消费者作为市场的两大主题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开发商过度炒作常常会影响投资者对收益现象的估计。加之, 房地产的建筑周期长, 开发商的有效供给常常滞后于变化的市场需求, 投资者对市场更加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开发商无休止的炒作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使人们对未来的收益有了过高的估计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严重脱离其实用价值进而加速房地产泡沫的生成。

(六) 结构矛盾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结构矛盾。刚刚起步的住房保障制度和租赁市场不发达, 满足不了大量中低收入阶层的需要, 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而市政建设中的大规模拆迁又加剧了这一供求矛盾, 使低档房价格急剧上升并产生了泡沫, 使整个住房价格上涨。

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中低价位、中小型住宅比例相对偏低, 别墅和高档公寓供给增长过快。所以, 必须把经济适用房和豪宅的开发比例合理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开发商不能为追求高利润而投向豪宅的过度开发, 使经济适用房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提高了商品房空置率, 还会使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不断上涨, 极易导致房产泡沫。

(七)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所以房地产开发需要雄厚资金。银行部门认为由于房地产是不动产, 不易被查封、变卖, 这种以房地产抵押的贷款风险很小, 加上利润的收益, 通常愿意发放这种抵押贷款。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过程及其资金链来看, 房地产金融主要是由银行房地产信贷构成的, 银行信贷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和房产销售的整个过程, 见图3。

首先, 房地产开发过多依赖银行贷款。土地收购和开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还款则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根据统计估算, 我国房地产市场上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而且从图3可以看出, 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商业银行都基本参与了。在土地出让过程中, 从土地收益, 城市开发和改造的规模来看, 土地资产价值很高, 因此, 土地购置的融资要求十分巨大。此外, 由于我国银行体制尚不健全, 当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抵押物市值不断攀升时, 银行为了追求市场份额、信贷规模, 对借款者的资信调查往往有所忽略, 低估了市场的潜在风险, 在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一些规定, 向开发商发放了大量贷款使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 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手段, 导致许多开发商拥有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从事项目开发。过度的开发, 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纵观上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80-90年代的泡沫经济以及“土地神话”、我国90年代初的海南房地产热, 以及自2007年由美国开始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等等, 无一不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八) 政策原因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主导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 各个政府都会对该行业进行干预。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土地市场不成熟和相应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 采取政策 (利率调整) 的局限性。如土地供应采取的“双轨制”,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不合理, 从而使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 存在着政企不分、国有企业约束的现象存在。同时土地供给有限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 为房地产泡沫形成提供温床。这种政策的导向使房地产过度开发, 使价格不断虚涨, 空置率不断上升, 加速了泡沫的形成。

三、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 在我国经济环境下, 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因素很多, 既有房地产本身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运作的非规范性、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投机因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非理性行为, 也有政府方面的原因, 还有信息非对称而导致的盲目行为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引发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房地产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行业, 一旦泡沫形成必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及民众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历史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我国政府应从以上引起泡沫因素及原因出发, 通过多种途径, 采取多种措施来防范和及时消除房地产泡沫。如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 规范房地产市场, 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增强其风险意识, 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调整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等, 以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与平衡。

摘要: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的买家和卖家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与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达成的所有交易总和”, 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并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一体, 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房地产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同时也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适度发展可以支撑和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前进。本文依据房地产自身的特点从土地投机、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秩序的不规范、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投机因素、信息不对称、结构矛盾、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政策原因等方面, 多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防范和治理房地产泡沫应从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出发的建议,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防范消除房地产泡沫提供依据与参考。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5

[摘要] 本文探讨了企业的市场营销中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营销系统中信息风险的传导机理。本文还构建了信息在营销系统中的传播线路图、信息风险的传导机理图以及营销系统中信息风险传导的数学模型。为有效地管理企业市场营销信息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市场营销 信息风险 形成与传导机理

一、引言

在企業的市场营销中,信息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企业处理营销信息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决定了营销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进而决定了企业经营的业绩,可见市场营销中信息是十分关键的要素。本文将主要研究在企业营销中,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与传导机理,为信息风险的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

二、企业市场营销中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

企业的市场营销中,从市场一线到企业的决策者环节很多,很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中出现信息遗漏或者扭曲现象,从而不利于决策者掌握准确的信息。而企业的决策者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以及对市场机会的把握能力,主要是由其掌握市场信息的准确度决定的。信息的传播分为从上到下的决策信息的传播和从下到上市场信息的传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信息有很大的失真可能性,也就是信息风险。下面就从影响信息风险的因素的角度分析营销系统中的信息风险形成机理。

1.决策主体与信息收集主体的分离

通常情况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决策者与市场信息的收集者不是完全重合的,甚至是完全不重合的。这导致了市场营销的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与市场信息收集者掌握的信息不一致,与市场实际的信息也不一致,这是市场营销中信息风险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个很恰当的例子是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企业的市场调查人员经过市场调研,形成了一些有关新产品的一些外观设计、消费者定位等抽象概念,而由于真正主持产品开发的往往是产品研发部门或者是以公司领导为主导的决策层,这两个主体的分离导致了他们之间信息的分享不能完全重合,市场调研人员把概念传递给决策者的准确度存在风险,决策者根据这个有风险的信息决策产品的开发,就把风险传导给了新产品,从而影响营销的效果。

2.信息收集者的信息收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信息收集者对营销信息的收集能力直接决定了信息收集的数量以及准确性。比如对市场竞争产品信息的收集,如果信息的收集者仅仅看到商场中竞品暴露出来的促销信息,就认为掌握了竞品促销信息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某保健品品牌的市场调查员在商场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其最主要的竞品在做针对消费者的“买一赠一”活动,就认为该竞品就是单单地在做“买一赠一”活动,于是把竞品的促销信息反馈上去了,实际上,该市场调查员反馈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因为该竞品在做“买一赠一”的同时,很可能也做了针对售货员的“提成奖励”,也有可能还做了其他的促销,只是没有被市场调研人员发现罢了。这个信息就没有得到正确的反馈,还有就是信息收集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决定反馈上去的信息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营销决策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

市场营销中,营销政策的决策者收到市场信息之后,不能单单按照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营销决策,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以及处理,这种加工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影响营销决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营销决策带来很大的风险。

4.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者与信息的状态利益相关

企业市场营销系统中,营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可能会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营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来,就可能会因其利益相关的原因而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加以调整,这是市场营销中信息风险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例如,销售人员的收入大都与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挂钩,为了争取下一年度获得更多的利益,销售员A在向公司反馈市场潜力时就可能有所保留,给决策层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决策层在制定下一年度销售计划时,给销售员A制定的销售任务低于市场的实际潜力,就损失了市场销售的机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增大的风险。

5.信息的传播过程会导致信息的自然损耗与扭曲

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信息的传播过程由于会受到技术因素、时间因素、人员因素、利益因素等影响,往往会导致信息的损耗与扭曲,也就形成了市场营销中的信息风险。

三、企业营销中信息风险的传导机理

1.信息自然损耗的风险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节点,由于传播技术、时间、空间、记忆的不准确性等原因,信息就会自然地发生损耗,使得后一个节点上得到的信息与信息的原始状态发生了偏移,也就产生了信息损耗的风险。

2.信息传播成员的不道德行为

信息传播过程中,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出于自身考虑,有意过滤或者加工信息的不道德行为将会产生信息风险,在企业营销系统中,信息往往是要通过很多的节点,也就是有很多的成员会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如果所有的信息传播成员都出于自身考虑故意加工信息向外传播,信息风险将会被放大,甚至会造成灾难。

3.动态的外界干扰因素

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实际上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营销过程中,外界存在大量的干扰因素,这些因素时时都会干扰信息传播,如果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不能有效处理干扰信息,将会把不准确的信息传播出去,从而导致了信息风险的传导。

4.市场营销系统提供给信息传播成员的环境因素

如果企业给市场营销系统中信息传播成员提供的环境不够民主,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可能传播出去的信息就会扭曲,就会给营销决策造成很大的损失。相反,如果营销系统提供的环境是鼓励大家实事求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惩罚那些提供虚假信息的成员,则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也就有利于减少营销系统中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四、信息风险的传导过程分析

1.企业市场营销系统中信息的传播路线

企业市场营销系统中,与风险有关的信息按照简化的原则,笔者把它们分成三大类,(1)市场信息;(2)决策信息;(3)干扰信息。 市场信息由下向上逐级传递,决策信息由上向下逐级传递,干扰信息按照不规则的路径传播,可以与信息传播路径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发生联系。

2.市场信息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信息风险产生于风险源,经由一个或者多个节点,最后传导到风险的接受者那里。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很大,图2是信息风险的传导过程。

信息风险在传导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改变,模型如下:Yn=(a1a2…an)X0。

式中:X0表示信息风险在风险源的初始状态;Yn表示信息风险经过n个节点之后的状态;N表示节点的数量。

a1、a2、…an表示在某一个节点,信息发生改变程度的系数。

假如,按照图2在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中,某消费者向经销商要货1000箱,经销商有可能会设想,这种产品销路已经打开了,其他消费者很快就会来买,就向销售人员下了3000箱的订单,销售人员在接到经销商的订单之后,做如下考虑,经销商A下了3000箱的订单,经销商B很有可能很快也会下3000箱订单,经销商C可能很快也会下3000箱订单,经销商D…,于是向公司的决策者下了12000箱的订单。结合上面的公式,

X0=1000,n=2, a1=3、a2=4

则Y2=3×4×1000=12000

3.决策信息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按照分析市场信息风险的思路,营销系统中,决策信息风险传播机理图如下:

五、结论

本文以企业营销中的信息风险形成以及传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风险的形成与传导机理,指出企业市场营销中信息风险是由决策主体与信息收集主体的分离、信息收集者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营销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者与信息的状态有利益关系以及信息的传播过程会导致信息的自然损耗与扭曲等因素决定的,还分析了市场营销信息风险的传导机理。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控制企业市场营销风险应从分析形成这些风险的原因入手,结合此类风险的传导特点,从源头抓起,做好市场营销风险源的管理。另外,还应该注意风险传导过程的控制,方能有效管理市场营销信息风险。

参考文献:

[1]CB. Gillanders. When Risk Management Turns into Crisis Management[J].Pty Ltd,Brisbane,Queensland,Australia,2003

[2]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3]周伏平 企业风险管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再议临空经济“双层面”形成机理 篇6

一、产业层面分析

从产业层面来说, 首先是基于时间竞争的市场竞争方式诞生, 改变了具有时间约束产业的市场竞争模式, 导致企业区位偏好发生改变;其次是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的应用, 要求相关产业重新选择其区位。

(一) 基于时间竞争的社会分工分析。

21世纪,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在全球化背景下, 资本、人才、技术、知识和信息在大范围内迅速流动, 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开发方法不再限于本地, 商业界线取代国家之间的界线。在这种产业链分工背景下, 企业之间协作配合变得尤为重要,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还必须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敏捷反应, 以最快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因此, 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出来以后, 必须以最快速度进入消费市场, 否则, 产品将很快过时, 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应运而生, 企业只有重视时间价值, 并在时间上获得优势, 才能取得市场竞争胜利, 基于时间竞争是企业获得成功的秘诀。

航空运输具有安全、快速、便捷、机场航线网络分布广特点, 通过航空运输、客货可以快速、方便地抵达目的地。一些发达地区建立了枢纽机场,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使航空客货运量加大, 增加的航空运输需求迫使机场规模扩大, 航线网络逐渐向全球扩展。此外, 高科技、高档服装、生物工程和观光园艺等产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能力强特点, 特别适合航空运输, 这两者结合促使此种类型企业改变了区位偏好, 由传统运费指向、市场指向和供给指向转变为时间价值指向, 而机场发展和航空运输特点为基于时间竞争提供解决方案。

(二) 柔性生产方式分析。

柔性生产方式适合多品种、小批量、交货期严格的产品生产, 对市场反应敏捷灵活, 其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竞争激烈, 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的要求。在制造业领域, 柔性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准时生产策略;二是全球或跨区域采购策略。

准时生产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 这种生产方式实质就是应用适当措施, 保持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配送销售同步, 实现以适当数量的原材料、在适当时间、于适当地点, 生产出适当数量和适当质量的产品,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元配件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种降低成本、获取生产所需资源的策略。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要素禀赋和生产条件, 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各个区域相互协作, 实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一个成功企业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工具进行全球或跨区域采购, 以减少库存, 同时, 对全世界顾客独特需求做出敏捷和灵活响应。

在实施准时生产和全球或区域采购策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尽可能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 这是保证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时间的压力下, 一种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出现了, 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此外, 经济快发展提高人们收入水平, 导致消费需求变化加快, 这两个方面结合要求企业压缩产业链循环时间, 使产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 促使企业在机场附近布局。在柔性生产方式条件下, 全球或区域采购和准时生产模式要求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 导致企业将其区位选择在机场附近。企业在机场附近布局, 导致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形成, 最终形成临空经济。

二、空间层面分析

临空经济的产业必然要落实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 这个空间范围就是机场周边, 机场周边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 而一定程度产业集聚后形成的规模经济可以吸引产业进一步向机场周边集聚。从空间层面分析临空经济形成机理, 需要从资源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在空间层面, 首先是机场及其设施资源、航线网络资源、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资源禀赋为临空经济形成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是临空经济区的外部规模经济吸引同类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集聚, 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一) 临空经济要求的资源禀赋分析。

资源禀赋是临空经济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要素资源影响程度不同。首先, 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的必要条件。临空经济是利用航空作为运输手段, 实现货物和人员在区际之间流动的新型经济形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只有通过航空运输才能实现, 在一个没有机场或者有机场但是航线网络不健全的地区, 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

临空经济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 机场所依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是本区域经济增长极,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机场建立, 机场规模逐渐扩大, 航线网络渐渐完善。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前提。其次, 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禀赋促进临空经济形成。临空指向性产业发展, 要求机场区域具备较高技术水平、较充裕资本和丰富劳动力, 特别是较丰裕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丰裕, 产业优化升级容易进行, 高端产业发展顺利。根据国际经验, 临空经济形成要求机场所在区域比较发达, 机场所依托的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是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这样的环境下, 机场所在区域拥有较多资本, 产业技术水平较高, 人力资本丰富, 可以为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和高档服装等产业在机场周边发展提供支撑, 从而促进临空经济形成。

(二) 临空经济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引致收益递增, 在长期成本曲线上表现为随着产量增加曲线向下倾斜, 也即随着产能扩大, 单位产品的成本呈下降趋势。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新古典经济学派所讨论的规模经济, 这种规模经济产生于企业内部。外部规模经济是指, 在同一个区域, 集聚生产同样类型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若干工厂, 这些工厂在一起生产形成区域生产规模扩张, 使产业集聚区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可能, 单个企业可分享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可低成本招聘技术管理人才, 从而带来效益的提高。

产业在机场周边经过一定规模集聚后, 初步形成临空经济区, 临空指向性产业主要是一些高端性产业, 在全球化条件下, 高端产业为了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和获得所需要素禀赋, 通常采用产业链分工形式, 将产业链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临空经济区, 从而临空经济区内存在从事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的集聚, 这种同类型环节企业集聚使该产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以后, 使临空经济区对该类产业吸引力变大, 促使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集聚, 从而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三、临空经济区与外部相互作用机制

临空经济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 具备比较完善的功能。然而, 临空经济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功能, 必须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活动方面的联系, 以实现自身增长以及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一) 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对临空经济区的作用分析。

临空经济一般是在经济较发达区域产生, 国际临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机场所在区域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 才会出现临空经济, 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可以为临空经济区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这种支撑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航空物流业形成、高质量生产要素供给、制度供给。

首先, 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直接促进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 出行频率将持续提高, 出行方式倾向于选择具备快速便捷特点的航空运输。这必将引起越来越多航空公司进驻临空经济区, 航线网络向更多区域扩展, 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同时, 航空运输业兴旺, 需要相应航空服务, 引致周边诞生航空服务业, 为临空经济形成奠定基础。

其次, 机场依托的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航空物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采取产业链分工模式进行生产经营, 其产品时间约束性很强, 一款新产品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 才能赢得市场, 否则很快被市场淘汰。因此, 大多数高新技术产品由航空运输到达下一轮工序或目标市场, 这就促使航空物流产业在临空经济区形成。

第三, 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为临空经济区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临空指向性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等产业, 这类产业要求劳动者受过良好教育培训, 能够提供高质量劳动力, 还要求具有较高产业技术水平, 较丰裕资本。因此, 这类产业要实现在临空经济区集聚, 前提条件是临空经济区能够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而机场依托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可以提高本城市生产要素质量, 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生产要素需求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第四, 机场依托的城市为临空经济区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和资本、人才、技术一样是经济增长要素, 特别在现代社会, 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内生增长源泉。临空经济区一般归属于机场依托的城市, 因此临空经济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会影响临空经济发展, 机场依托的城市针对临空经济发展制定专门规划, 实施有利于临空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政策, 这些制度安排是临空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要素, 推动资本和人才流向临空经济区。

(二) 临空经济区对机场依托的城市、腹地的作用分析。

成熟的临空经济区是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地, 是区域创新的源泉, 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此时, 临空经济区扩散效应占主体地位, 将生产要素推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临空经济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对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辐射。

一是产业转移。临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 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 引起土地价格大幅度上升, 同时, 高度集聚引起拥挤效应, 这两个方面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一些临空指向性不强的产业, 当高成本致使其收益微薄时, 会转移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 同时也将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带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 提高该区域生产要素的丰度, 带动腹地、机场依托的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是临空高科技产品流动。临空经济区生产的高科技产品, 销售给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的企业, 促使这些企业加强对高科技产品特性研究, 从而提升技术水平, 同时高科技产品使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促进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

三是企业与人员间的交流。位于临空经济区的企业, 一定程度上与外围企业存在关联, 通过这种企业间正式交流, 位于机场依托的城市或腹地内的企业, 可以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 实现资本和技术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临空产业的员工与外围企业的员工, 可能将临空经济区内的技术、知识传播到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这种形式知识和技术溢出, 对外围企业发展极其有利, 因其没有花费任何成本就获得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临空产业的技术人员离开原来工作企业, 而位于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 为了尽快掌握某种设备使用或新技术, 会高薪聘请这些技术人员。在这种工作转换过程中, 实现创新知识、技术向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 从而带动这些区域发展。

(三) 临空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临空经济是外向度很高的经济形态, 通过机场航空运输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 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一部分。临空经济区内的临空产业通过航空运输与其他临空经济区发生经济联系, 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广泛应用使产业链分工成为可能, 为利用各个地区在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方面比较优势, 产业链各个环节纵向分离, 相同或类似环节在特定临空经济区实现集中。一个地区资源禀赋是有限的, 临空经济区内有些特定原材料, 可能通过快速、便捷航空运输可以进行全球采购, 然后将在其他临空经济区所在区域采购到的原材料, 通过飞机运送到本临空经济区。

其次, 空港间贸易。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是临空经济主导产业, 这两大产业产品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制造环节可分特征, 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输费用能力强、对时间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 特别适合航空运输。临空经济区依托枢纽机场, 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品的航空运输提供良好条件。原材料和产品全球采购和全球分销使空港之间形成产品需求, 产生空港间贸易, 这就出现通关、关税和商检问题。在通关和商检方面, 把临空经济区和机场进行统一考虑, 使通关和商检同步进行, 提高通关效率, 尽量压缩通关时间, 实现临空经济区与机场无缝对接, 实现利用全球资源进行生产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图1)

最后, 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产业链各个环节在不同临空经济区分布, 促进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产业链上游研发和设计环节的技术人员, 需要去制造环节所在的临空经济区进行技术指导, 形成人才、技术在临空经济区之间流动和扩散。临空经济区内金融、信息、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职员, 也需要经常出差到其他临空经济区与公司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 形成人才、知识的流动。临空经济区内金融企业将资金借贷给另外临空经济区的企业, 形成资本跨区流动。产业关联促使知识和技术跨区流动, 临空经济区内的强势企业与位于其他临空经济区的配套企业进行合作, 促成技术和知识跨区扩散。

总之, 通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空港间贸易、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三种方式, 临空经济区与其他临空经济区进行相互作用, 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得一.民航概论[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0.

[2]王军.民航经济[M].北京: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出版社, 2001.

[3]轩余恩.中国民航运输市场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3.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7

关键词:强度,发泡效果,温度,养生

可持续发展是公路建设和养护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泡沫沥青作为沥青结合料进行冷再生又引起了广泛注意并得到新的应用,无论是对环保,还是对路面使用性能,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都很有价值。国内外众多研究与实践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泡沫沥青混合料增加了粒料的减切强度,降低了水敏感性,其强度特征接近石灰(或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材料),但却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用其取代半刚性基层材料铺筑道路基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反射裂缝等。然而,泡沫沥青的工程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强度过低或水损害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发泡效果、旧料加热温度及养生时间对泡沫沥青强度的影响。

1 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泡沫沥青混合料由铣刨料(RAP)、新集料、无机结合料、泡沫沥青、水组成。拌合好的泡沫沥青材料不同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泡沫沥青材料中的沥青是以小颗粒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泡沫沥青混合料中,并与细集料形成粘结团共同起到黏附作用。从路面钻芯可以看出,混合料并未形成骨架结构,因此,泡沫沥青的强度还主要靠黏附性。

泡沫沥青混合料中的大部分沥青是以沥青、细集料组成的小颗粒形式存在的,即粘结团,尺寸为厘米级,用肉眼可以分辨。这些粘结团均匀分散在混合料中,并将较大的集料粘结在一起。泡沫沥青优先与细集料混合,直接与集料粘结或裹覆的情况基本没有。而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就起到了拌合时使粘结团均匀分散的效果。

2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试验计划及材料

为了研究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及水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使泡沫沥青材料更广泛的应用到实际中去,本文通过设计试验,研究不同的发泡效果、旧料加热温度及养生时间对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改变发泡用水量,来获得不同膨胀率和半衰期的泡沫沥青,研究不同泡沫沥青的不同膨胀率及半衰期对混合料强度及水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对旧料加热至5 ℃、25 ℃、40 ℃之后再拌合成型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研究不同旧料加热温度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及水稳定性影响;最后,对所成型试件在25 ℃养护室内养生(湿养生),而后浸水养生的方式模拟现场条件。对于1 d的试件,采取湿养生22 h,浸水2 h的养生方式;对于3 d、7 d、28 d的试件分别采取湿养生2 d、6 d、27 d,再25 ℃浸水养生1 d的方式,通过劈裂试验来研究养生时间对泡沫沥青强度及水稳定性影响。

将从现场取回的旧料以4.75 mm筛孔为界限将旧料筛分成粗细两档。由于旧料中细集料不足,尤其是<0.075 mm的部分,不利于泡沫沥青分散,因此,加入石屑以补充细集料,同时加入填料水泥。材料级配及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见表1。

发泡用水量为2%,膨胀率为15倍,半衰期为8 s;沥青用量为2.4%,水泥用量为1.5%,发泡机采用维特根公司WLB10发泡设备。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2—2000制作马歇尔试件,试件成型后在25 ℃空气中放置1 d,再放入40 ℃通风烘箱中养生3 d。参照《无机结合料试验规程》在25 ℃条件下测量混合料干劈裂强度;将养生好的试件在25 ℃条件下浸水1 d,取出后立即进行测量湿劈裂强度。以干劈裂强度反映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性,以此劈裂强度反映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2 沥青发泡效果

为了验证不同发泡条件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选取165℃时不同的发泡用水量为变量,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干、湿劈裂强度进行测试,不同发泡效果对应的强度值见图1。

如图1所示,发泡用水量越大混合料干劈裂强度越高,这是由于发泡用水量大,泡沫沥青的膨胀率大,而较大的膨胀率可以提供沥青与集料更多的接触面积,更易与集料黏附。结果显示,不同发泡用水量时混合料干、湿劈裂强度变化不大,当发泡用水量在4.0%时干、湿劈裂强度最高,与传统的结论“综合选取膨胀率高,发泡倍数大时的发泡用水量”不同。因此,建议膨胀率为主要发泡指标,半衰期为次要发泡指标。维特根冷再生手册中建议可用于有效拌合的最低可接受的发泡性能为:膨胀率为12倍,半衰期为10 s,可以适当提高发泡用水量,提高膨胀率,以便使处于发泡状态的沥青更好的分散于混合料中。

2.3集料拌和温度

旧料不同拌合温度下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劈裂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宜在25℃左右(集料温度),这取决于集料类型。试验结果显示,随着集料拌合温度的升高,混合料强度干、湿劈裂强度越高;随着集料温度的降低,混合料干、湿劈裂强度越低,残留强度变化不明显。温度高时,泡沫沥青更容易分散到集料中,以小沥青颗粒的形式,更均匀的分布在集料中,形成的粘结团的粘结性更好,从而混合料强度更高。因此,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时也可以对集料适当加热,这样可以提高沥青在混合料中的分散效果并且对大粒径集料的粘附也有帮助。反之,为了获得较高的混合料的性能,不宜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

2.4养生时间

虽然泡沫沥青不像如花沥青混合料那样存在养生问题,但大量研究表明,压实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只有在大量水分散失后才会形成最终强度,因此,适当的养生是必需的。养生是使泡沫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经历一段时间后,使其水分逐渐减少,沥青或粘结团迁移完成,而形成强度的过程。对于马歇尔成型试件不同龄期的各种性能的分析采取了1 d、3 d、7 d和28 d的强度,研究其强度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测得的不同龄期的强度变化如图3所示。

干劈裂强度是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开始时强度的增长很快,越往后越慢,强度最终大约收敛于0.5 MPa;湿劈裂强度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的,开始时强度的增长很快,越往后越慢,强度最终大约收敛于0.45 MPa。由此可见,适当的养生对于提高泡沫沥青强度及水稳定性是必要的。

3 结束语

本文首先通过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结构组合及强度构成的分析,得知沥青与细集料形成粘结团的粘结力及集料的嵌挤作用是泡沫沥青材料形成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发泡效果、填料种类、温度及养生时间对泡沫沥青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膨胀率越高泡沫沥青在混合料中分散程度越好,混合料的强度及水稳定性就越高;适当提高集料温度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泡沫沥青混合料,适当的养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Hosin“David”Lee,Ph.D.,P.E.,YongJoo Kim.DE-VELOPMENT OF A MIX DESIGN PROCESS FORCOLD-IN-PLACE REHABILITATION USINGFOAMED ASPHALT.PUBLIC POLICY CENTER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IOWA,December 2003.

[2]王真.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D].南京:东南大学,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技术规范(JTGII'F41-2007)(征求意见稿)[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Hugh B.Donovan,P.Eng,Roman Stefaniw,P.Eng EX-PERIENCE WITH FULL DEPTHRECLAMATION/STABILIZATION USING EXPANDEDASPHALT(FOAMED BITUMEN)IN EDMONTON[R],ALBERTA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of Canada St.John’s,Newfoundland andLabrador

[5]拾方治.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Manual of Cold Recycle Technic[M]2nd edition Germany:Wirtgen GmbH November 2004Kim Jonathan Jenkins B.Sc(Eng)M.Sc(Eng)Pr.Eng MIX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OLD AND HALF-WARM BITUMINOUS MIXES WITH EMPHASISON FOAMED BITUMEN[D]:[Dr.Dissertation].S.Africa: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2000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8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 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 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 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次级”及“优质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按揭贷款是面向信用程度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在美国, 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 贷款机构的收益也比较高, 所以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质级贷款低, 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 逾期还款比例较高, 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了转移次级按揭贷款的巨大风险, 美国金融界采用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方法, 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如此多的次级贷款收不回来导致国内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 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

(二) 金融危机的根源

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此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它的根源更深更广。

1. 美联储降息与房地产降温。

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 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降息后, 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 违约现象频现, 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2. 金融衍生品催化作用。

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 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 这样就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3. 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

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由于激烈的竞争,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中, 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 获取更大的利润, 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 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一些贷款机构或其代理人有意不向借款申请人披露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甚至提供虚假借贷信息诱骗申请人借款。当情况发生变化即房价下跌时, 这些低收入借款人将无法还清贷款, 贷款机构也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4. 政府监管不力。

由于政府忽视信贷风险的控制,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评估与监督责任完全放手给私人证券评级机构, 给其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间, 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 全球经济失衡。

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引起全球流动性约束不对称, 其资本市场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而导致了美国的过度消费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当经济失衡超出了各国经济的承受范围, 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 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 直至全球的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 国际贸易传导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 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状况恶化, 进而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 影响全球经济。首先, 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特别是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其次,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经济衰退直接降低其进口需求, 其他国家出口放缓。

(二) 金融机构传导

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下, 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 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多家欧洲银行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其中, 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 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

(三) 预期传导

预期传导机制指的是, 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 金融危机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 会影响到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 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 导致投机者行为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 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 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该国的风险, 据此会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 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

(四) 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金融危机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 一国发生的危机使投资者在尚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 从而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一国的危机还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 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 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

现代信息传输方式及金融的自由化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 直接影响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 使得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不稳定性增强。这一传导过程主要通过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实现。投资者一般都会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就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 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相类似, 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价证券收益率的变化导致跨国机构投资者对其证券组合中其他发展中国家, 或相邻近及贸易联系紧密国家的资产进行调整, 从而引发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

三、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传导路径

金融危机, 导致全球各国投资信心受挫, 消费支出萎缩, 失业率攀升。按照金融危机的传导机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投资渠道、汇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四个传导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

(一) 贸易渠道传导

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渠道传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国进口需求减少, 影响各国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贸易国, 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 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 进口需求直接减少, 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 经济受到冲击。

2.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 也影响着欧日以及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 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日等国家的出口。中国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较大, 许多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威胁, 用工需求减少。

3. 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加剧。

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直接的欧美等发达国家, 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 可能会实行贸易保护, 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的限制, 也将中国的贸易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二) 投资渠道传导

1. 美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 为了达到最低资本金充

足率和保证金要求, 亏损的金融机构大幅收缩对另一个国家的贷款, 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 美国可能将部分海外资本撤回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 从而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也开始将国外投资撤回国内。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 投资渠道传导效应也逐步显现。

2. 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和最安全的投资

市场,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持有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在国际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国际投资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三) 汇率渠道传导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不断调整利率, 使得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 最终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 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河北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 受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 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 预期渠道传导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大幅调整, 加之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 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形成对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 河北大多企业采取防御策略, 大幅度减少生产, 解雇工人, 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 收缩投资, 而居民减少消费, 持币观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多为国外加工生产, 在外部需求锐减的环境中, 出现订单急剧下降、企业投资减少, 大多数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低。

本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是长期以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 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海啸, 说明了危机后果的严重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 但是, 在次贷危机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脆弱性, 也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矛盾的存在。

摘要: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 引起美国股市崩盘, 也给其他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 下行风险逐步加大, 前景更加不确定。通过探讨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分析其对经济的传导效应。

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董国娟.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9, (12) :134-155.

[2]邹贤启, 等.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思考:演化、成因与效应[J].武汉金融, 2008, (12) :12-16.

[3]国纪平.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N].人民日报, 2008-11-05.

[4]秦梓华.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 (4) :32-34.

城乡收入差距形成机理研究 篇9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资金,土地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 市场经济已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 提升了城市和农村的物质水平。在过去的27年中, 取得了年均GDP增长率超过9%的瞩目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密切关注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不断扩大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 由于农业产业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 以及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系数从1978年的2.6下降到1984年的1.8, 为历史最低水平, 但随即又反弹到1995年的2.9;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由于政府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该时期城市发展速度下降导致城乡差距再次有了短暂的下降, 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系数下降到2.2;自1998年开始, 城乡差距再次迅速反弹, 到2005年创下了历史新高, 城乡差距系数达到了3.2。

一、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综述

学术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探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 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关

陈宗胜 (2002) 设立了一个简单的二元经济模型, 从理论上说明, 在二元经济中, 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对比系数, 城乡必然会经历一个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就业负担系数, 两部门分配系数以及农村工业化水平。并利用中国1978—200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 这四个因素能解释这一期间内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89%。

(二) 城市偏向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在此战略下的各种城市偏向的制度与政策

众学者认为, 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尤其在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上, 发展战略是解释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键。城乡差距或者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加剧, 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背离了本地的比较优势。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而这一系列制度安排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不相一致, 称其为逆向制度安排。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为了平抑城乡收入差距, 对这种制度安排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但制度安排的整体框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打破, 而且因为“政策惯性”的影响, 收效甚微。有学者提出, 在现阶段不应该采取“城乡平等”政策, 而应实施“农村优于城市”的政策, 所有的政策中, 尤以财政制度为重, 巩前文 (2007) 认为, 无论从财政投入还是财政支出方面, 城市都优于农村, 农村的税收负担高于城市而财政支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低于城市水平, 因此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以上研究说明了一些制度和政策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但还缺少对这些制度和政策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的研究。

二、生产要素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而使得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率低于城市, 由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 使得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流出农村, 经济发展缺少动力, 从而又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众所周知,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状况是要小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 从下图可以看出, 虽然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城乡收入比率都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 但是两者直接始终相差0.4个百分点左右。

(一)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疲软, 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由于农业的周期性特征, 农村始终存在着隐蔽性失业的问题, 随着乡镇企业增长率降低,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的建立, 地区间交通及通讯的快速发展, 原来阻碍流动人口获取粮食和住房的城市管理体系的退化, 1990年代早期统计“农村流动人口”可能在5 000万到6 000万之间。到2000年, 扩大到1.21亿, 现在已达到2亿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4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8 000元左右,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但我们注意到因为城乡“身份”差别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城镇工人年均收入15 000元左右, 相差近1倍, 这从一定程度又加剧了“城乡差距”。

另一个农村劳动力流出的途径是受高等教育人才和高收入人群搬离农村进入城市, 这部分人不像农民工因为户籍制度的原因, 其取得的收入被统计进入农村, 这部分人一般取得了城镇户口, 收入统计进入城市, 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城乡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 取决于这两部分人群力量的对比。

从短期来看, 农民外出务工对缩小城乡差距是积极影响的, 但从长远来看, 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得城乡差距扩大。首先, 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 虽然外出务工有利于当地留守农民进行规模化经营, 从而减少隐蔽性失业, 但是一般外出人员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留守的人员只好对农业实行粗放式经营, 阻碍了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同时, 农业的基础投入也大大减少, 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农民自身反映, 如果在农村种植面积超过十亩, 在加上养殖等收入, 其与外出务工取得的收入差不多。其次, 农村城镇化进程受到遏制。外出务工使得当地消费需求减少, 很多都是从外购物回家, 乡镇企业因为缺少劳动力也发展受到遏制, 而且外出务工农民在取得收入后第一选择是盖房屋, 无形中浪费了本可以用于家庭今后发展的稀缺资源。所有这些, 都会使农村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从而影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交通, 通讯等。所以, 这些都会使得农民的非经营性收入受到影响, 而这部分收入, 在农户的所有收入构成中的比重是越来越高的。再次, 对当地的教育和人力资本造成不利影响。当地财政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的投入没有给当地创造GDP, 农村成人教育本来就是本着为当地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但最后形成人才并不是为当地所用。而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也变成了当地的财政损失, 培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回乡的比例少之又少。虽然政府在政策上对这一部分人有相当大的倾斜, 比如, “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西部人才引进”等, 但效果并不明显, 而且愈是不发达地区, 愈是留不住人才。

(二) 资金的外流和低效率利用, 制约基础公共品的供给, 拉大城乡差距

首先, 农村民间资金现在所处的现状基本上是净流出, 每年达到了1 000亿以上, 农村资金每净流出10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每户年收入减少9.5元, 按照目前的资金净流出量, 农村居民的收入实际上人均收入减少大约1 000元左右, 这主要根源在于农业的回报率要低于其他产业, 而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如前所述又受到抑制, 以及相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农村信用不高等因素, 导致资金要么找不到投资机会, 要么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率。农村资金外流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 从而影响农民收入。

其次, 政府财政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据统计, 2004年, 农村人口财政性收入是显著低于城市人口, 农村人均为71元而城市人均为284元, 后者是前者的4倍多。

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 其储蓄率是低于城市的,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财政应该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然而, 中国因为发展战略优先城市, 以及制度惯性因素, 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在财政收入方面, 2000以前, 中国的农民承担的税收占他们收入的比重要比城市居民高得多, 自从农村“税费改革”后, 这一状况得到缓解。而在财政支出方面, 陶然 (2007) 研究发现, 这种城市倾向与地方财政的来源和自主权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地方税收注意来源于增值税,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而这些税收基本覆盖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 因而第二三产业在GDP中占有相对较高比重的地方 (主要在沿海省份) 就会在地方税收高于平均水平, 而中西部地区所得税则会较低。这同样适用于日益重要的个人所得税 (PIT) , 这样的结果就是富裕地区不仅比欠发达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资源, 而且具有较高的财政支出自主权, 较少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 由此导致的区别就在于富裕地区有更多的动力去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收入, 而贫困地区有更大的动力去竞争拨款, 而不是通过更有效的财政支出去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从而在经济增长恶化的同时加大城乡差距。

另一方面, 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作用很小, 有研究表明还起了反作用, 李涛 (2007) 指出, 一方面转移性收入因为农村人口众多, “僧多粥少”, 而且每有农村的转移支付增加, 城市人均增加的比重会更大, 比如, 地方财政中占最大份额的工资, 奖金和退休金又开始稳定增长。2007年, 转移性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46%, 而只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05%。再加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基数不同, 两者绝对量的差距会更大。

中央为了防止财政支出的“跑、冒、滴、漏”, 一般会专项财政支出, 这就存在着财政支出的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中央转移和地方农民需求脱节。财政是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 这就使得农村基础设施, 教育, 健康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得不到改善, 从而拉大城乡差距。

(三) 土地产权缺失, 影响农业生产, 损害农民相应利益, 拉大城乡差距

农地产权缺失也是抑制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依照法律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但在实际中, 农民难以真正充分享有土地的产权收益, 甚至还持续存在农民失地的现象, 这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焦点。承包经营土地存在着不稳定性, 必然会严重制约土地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作用的发挥。对比美、日的私人产权, 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很高, 而农地的自由买卖可以使土地快速集中, 而形成规模化经营。

目前, 由于中国户口歧视政策,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仅仅是大量的游民, 只能在城市中得到一些临时工作。农民工不能像那些在户口制度中被划为城市人口的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水平的社会保障福利、住房补贴以及子女的优质教育机会。因为缺少为农民工提供的城市公共服务, 他们不愿或不能放弃作为“救命稻草”的土地。于是, 由于很少有多余的土地能拿出来适应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 那些留在农村的人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保证他们土地长期使用权就变得非常的困难, 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程。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使农村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为生产要素的配比要求, 这会使得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 限制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 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大量占用了农村耕地。1997—2003年占用耕地面积1 989.3万亩, 占1997—2010年全国占用耕地控制指标2 950万亩的67.4%。而我国目前土地征用中征地补偿构成, 补偿标准基本上延用了计划时代的做法, 严重与市场脱节, 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开发和利用并未提供公正, 合理的补偿, 没有体现耕地的应有价值, 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房产, 城乡居民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城市居民拥有完全自主房产, 可上市交易, 而农民则不行。并且城市居民拥有的房产因为地处商圈增值很快, 从而取得房租收入, 这种财产性收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财产性收入具有明显的积累性和很强的“马太效应”, 随着财富的积累, 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马太效应”会日益明显。

三、优化要素利用制度, 缓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本文认为经济资源分配是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 当然, 其他方面比如农产品交换制度, 社会再分配制度会影响城乡差距,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他还强调, 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此, 我们应着力从次级分配时缩小城乡差距。据此, 本文的建议是:

(一) 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引导劳动力回乡创业

首先应该树立农村是一个社区的概念, 农村社区的命运不再依靠纯粹的传统农业。国家要对农村的水、电、气、路、通讯、交通进行大力建设, 不但使农村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 而且使农村成为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其次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 旅游农业, 休闲农业等产业, 实施农业产业化, 提高农业边际产出率, 以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第三是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 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同时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金留在或回流农村

要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要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 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要继续增加农业补贴,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要充分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降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 允许设立更多的以市场商业运作为基础的小额信贷公司和社区银行, 创造农村地区金融竞争的局面。

(三) 确保农民土地产权, 加快农民土地流转

首先, 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 使集体所有的土地与国家所有的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其次, 在合乎规划的条件下,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严格限制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公共利益”范围, 征用土地按市价进行补偿;最后, 在合乎规划的条件下, 允许农村小产权房建设, 允许农民宅基地的自由交易;第四, 积极推进农业内部耕地流转, 加快劳动力转移,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关于收入差别倒U曲线及两极分化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2005, (5) .

[2]巩前文.影响城乡差距的因素检验和路径选择[J].改革, 2007, (3) .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篇10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采动地裂缝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地裂缝的主要成因。针对铁法矿区巨厚火成岩覆岩采动诱发的地裂缝问题,采用平衡拱一梁理论建立了火成岩体断裂破坏的力学模型,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巨厚火成岩覆岩采动过程中应力分布规律和地表裂缝发育的机理。

关键词:开采沉陷;采动地裂缝;巨厚火成岩;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1-0101-06

O 引言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会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各大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范立民,1995;郭文兵等,2013)。其中,地表沉陷诱发的地裂缝灾害是地质灾害中一种地面形变灾害,广泛发育于煤矿区内(颜景生,2014;苏凯峰,2014;白海波,2002;张玉宝,刘军波,2013)。在众多煤矿区地裂缝灾害中,尤其以厚硬火成岩覆岩断裂后形成的地裂缝危害性最大。辽宁铁法矿区有5个矿覆岩中侵入了火成岩(于成龙等,2013;梁越,2006;刘心广,2010;朱建建,李娜,2007;轩大洋等,2012),火成岩厚度在24~400m。2010年4月,晓南矿西二采区老张庄村附近突然出现了一条大的地裂缝,长1000m,宽5.8m,深约10m,后经调查,在查采动火成岩覆岩区发现8条大的地裂缝,这些地裂缝长50~1000m,宽0.5~8m,深1~10m。在煤矿开采形成大量开采地裂缝的同时,还常常会引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导致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并且给井下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当地裂缝与采空区贯通时,常发生漏风、溃水、溃沙等安全事故(康建荣,2008;邢大韦等,1994;刘辉等,2013;许延春等,2009)。因此,加强对火成岩断裂形成地裂缝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1 铁法矿区采动地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1.1 煤炭开采诱发地裂缝的类型

煤炭开采诱发的地表裂缝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有直线型、曲线型、雁裂型和排列型等。地裂缝长度为0.5~1000m不等,可按照平面几何形态、剖面形态、力学性质、规模大小、形成时间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

1.2 铁法矿区火成岩及地裂缝分布情况

铁法能源集团公司位于辽宁省调兵山市,铁法矿区由3个煤田组成,即铁法煤田、康平煤田和康北煤田,总含煤面积773.22km2,原始累计探明工业储量22.59亿吨。整个矿区侵入地层的火成岩主要为第三纪辉绿岩、喷出岩为玄武岩和英安岩;主要集中在大兴和大隆井田,小青、晓南井田局部有出露,使本区煤层与煤质受到较大的影响。铁法矿区火成岩和地裂缝分布概况如表1所示,其主要特点有:

(1)火成岩大多随煤层的顶底板入侵,被影响煤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煤层被隔断或者消失,火成岩侵入区域煤变质程度较高。

(2)在地层含有矿区内,部分火成岩距地表约20~60m,且覆盖面积较大,可能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裂缝或者突发性塌陷。

(3)整个矿区各个煤田均有火成岩的存在,并且与煤层有一定的关系,或者在顶板,或者在底板。这种地质构造能引起地表不规则移动和变形,极可能产生地表裂缝和地表不规则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裂缝按其分布状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应于开采边界的裂缝,另一类为开采动态裂缝。按照采煤诱发地表裂缝的形成原因,铁法矿区的地表裂缝主要有:下沉盆地边缘产生的地裂缝,由断层采动活化引起的地裂缝,由火成岩断裂引起的地裂缝,综合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裂缝。

2 采动火成岩覆岩断裂的力学模型

依据铁法矿区物探结果,将火成岩覆岩岩体形状分为楔形、矩形、椭圆形,如图1所示。所有岩体形状均可由这3种组合而成,如有弱面的火成岩(图2a),以及没有弱面火成岩(图2b)。有弱面火成岩,受到均匀荷载时,断裂处就位于弱面处;没有弱面火成岩,断裂处的形成则与荷载、采空区有关(khachai,Shupletsov,1998;Shap-letsov,1990)。

火成岩体在地层中的分布主要有:(1)分布在地表,即火成岩体出露于地表或者火成岩体浅埋于地表下;(2)位于地层中间部位,即火成岩体位于可采煤层和地表的中间部位;(3)位于顶板,即火成岩在煤层上方不远处部位;(4)位于底板,即火成岩体位于开采煤层底板或者距离底板不远处。

采空区与火成岩体的关系可分为:(1)全覆盖火成岩体,即火成岩体位于采空区上方,且火成岩体覆盖整个采空区,如图3a所示;(2)半覆盖火成岩体,即火成岩体位于采空区上方,但是没有全部覆盖采空区,如图3b所示。平衡拱与采空区之间的分布可分为3类:(1)与平衡拱有两个交点,如图4a所示,由此可形成简支梁模型,根据简支梁模型可准确算出有两个交点时火成岩体的破断距;(2)与平衡拱有一个交点,如图4b所示,形成一端固支的简支梁模型,根据力学知识也能准确得出其火成岩的断裂部位;(3)与平衡拱没有交点,如图4a、b所示,此条件下火成岩与采空区之间关系相对而言较简单,此种情况下的火成岩不论是分布在地表、底层中间还是底板,其与地表的移动关系都较简单,且建模较为方便。

综上,在建立模型时,以均匀层状火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形状(楔形、椭圆形)暂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条件下,主要以一端固支且与平衡拱最少有一个交点的情况下为主要研究对象,如图4a、b所示,使得建模更为简便。火成岩覆岩断裂处拉应力公式大致分为两种:式(1)中,L为简支梁模式下发生火成岩覆岩断裂的极限跨距,Lj为悬臂梁模式下火成岩覆岩断裂极限跨距;σt为覆岩抗拉强度;q为均布荷载;μ为泊松比;γ为覆岩自身重量;h为覆岩岩层的平均厚度。

式(2)中,σ-为覆岩的抗拉强度;q为均布荷载,其中q=pg(H-L);μ为泊松比;s为覆岩的悬空长度;b为覆岩的悬空宽度;h为覆岩岩层的平均厚度。

巨厚火成岩具有整体结构,其极限破断距计算公式有3类,其中公式(3)为弯拉破坏模型,式(4)为两端固支梁模型,式(5)为正方形岩板模型:式中,L为岩层极限破断步距;H0为火成岩厚度;q为岩梁(板)上覆荷载;q1为硬岩层上的软岩的重量;k为薄板的形状系数;bm为岩板的极限尺寸。

3 采动火成岩覆岩断裂数值模拟

模型以晓南煤矿82-82号勘探剖面线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建立平面应变数学模型,模拟煤层为7号煤层,为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为6°,数学模型按水平煤层考虑,采厚0.8~7.3m,平均采厚为2.8m,模拟工作面平均采深510m,工作面长度按7号勘探剖面上开采长度400m,建立200m×500m×623m的平面模型,数值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模型中均采用Mohr-Coulomb判断岩体的屈服准则破坏,并且均不考虑塑性流动(不考虑剪胀)。由图5的模型可以得到开采厚度为6m的煤层覆岩的应力分布,如图6~7所示。

当采面推进200m时,切眼处和掘进处前方均出现应力集中区,其垂直应力最大-3.0×107Pa(一表示压应力),工作面上、下方为减压区,各岩层应力状态由下向上逐渐减小。靠近工作面处存在垂直应力正向分布,说明岩层移动、变形、弯曲过程中存在受拉应力或不受力的情况。工作面推进300m,采动覆岩应力集中区域范围增大,其垂直应力最大为-3.2×107Pa,减压区范围也逐渐增加,工作面上方缓慢降低。在工作面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在采空区上盘将会出现最大拉应力集中区。顶板拉应力大部分位于顶板中间附近。在采空区顶板中央形成等值应力迹线拱,在未充填情况下靠近顶板中央为拉应力,往上等值迹线拱径逐渐变大,拉应力减小,最终变为压应力,越往上拱径越大,压应力越大。在采空区左右两侧各存在一个高压应力集中区,往远处则压应力又逐渐变小,但变化梯度远远小于矿体附近应力变化梯度。

由图8可见,当工作面推进到火成岩下方时,火成岩所受应力明显集中,由于火成岩厚度较大、强度较高,对上覆岩体的移动和变形起到了控制作用。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暴露面积不断增大,火成岩受到的拉应力也不断增大,与岩体抗拉强度逐步接近,当水平应力达到1.243×10,Pa时,火成岩断裂破坏,这是导致地表产生裂缝及塌陷的最主要力源。

图9为采区塑性区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煤层开采后,塑性区主要分布在煤层顶板岩层上和地表土层下,地表土层主要受剪切破坏;而煤层顶底板岩层则会出现垮落现象,在采空区顶部出现拉张破坏,这主要是由于采空区外部岩层向采空区垮落,产生拉张应力的作用。

4 结论

本文针对巨厚火成岩覆岩下开采对地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采取数值模拟、现场实测资料整理、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科研手段,对采动地裂缝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地裂缝的主要成因。对巨厚火成岩下开采上覆岩层的应力分布情况及火成岩体断裂的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火成岩作为关键层控制着地裂缝的发育,火成岩的断裂是形成地裂缝的主要原因。应用平衡拱一梁理论建立火成岩覆岩的力学模型,可以揭示地裂缝发育的力学机理。

金属切削切屑形成机理的研究 篇11

金属切削的过程是由于刀具的前后刀面对切削层的挤压、摩擦, 使得切削层金属发生剪切滑移和摩擦变形, 最终形成切屑的过程。采用解析法对金属切削机理的定量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1]。

本文以碳钢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有限元法对金属切削过程建立了正交切削的热力耦合模型, 对金属切削加工切屑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2]。

1 二维正交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图1 给出的是简单二维金属切削模型。刀具的前角为18°, 刀具的后角为7°, 切削刃钝圆半径为0.03 mm。工件的材质为45 钢, 对应MARC材料库中的C45。工件的尺寸为1.4 mm×0.7 mm, 切削速度为2 250 mm/s, 切削深度为0.14 mm。

为简化模型, 采用刀具为刚形体、工件为变形体进行模拟, 工件的下表面施加固定全约束, 左边端面施加X方向的位移约束, 采用位移收敛准则, 收敛精度取为0.1%。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切屑温度场

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温度场分布如图2 所示, 可以看出, 位于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处的第二剪切滑动区内, 存在较高的温度, 这正好吻合了文献4 的结果, 且最高切削温度达到302.7 ℃, 而工件内部和刀尖附近的温度较低, 大概为200 ℃。在第一变形区, 切削温度呈现带状分布的规律, 这是由于切屑的剪切变形。温度主要来源于工件的塑性变形、刀具与切屑以及刀具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3]。

2.2 切屑应力场

工件的切削区的等效应力分布如图3 所示, 可最大等效应力, 最大等效应力达到1 069 MPa, 并且向右应力值逐渐减小, 这说明塑性流动在切屑起始弯曲部分的值最大, 且向两边逐渐减小。且切削后的已加工表面上还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此图也很好地体现了切屑和工件的塑性流动行为。

图4 为金属稳定切削阶段的切削应力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刀具前方的工件和切屑的主应力为压应力, 与刀具后刀面接触的部位存在较大的拉应力, 最大应力为2 352 MPa。工件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第二和第三变形区, 而第一变形区的塑性应变最小。

工件稳定切削阶段的剪应力分布如图5 所示, 可知:剪切应力最大绝对值产生于主剪切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 且靠近刀尖位置, 由于断裂面总是沿最大剪切应力轨迹方向, 预示该处可能产生裂纹。这也正好吻合了第一变形区内的金属的剪切滑移现象。

2.3 切削力分析

金属切削过程的切削力- 时间曲线分布规律如图6 所示, 可以看出, 当刀具开始接触到工件后, 刀具的切削力开始急剧增大, 并迅速接近于稳定的状态, 且最大的切削力达到214.6 N。

在切削过程中, 由于金属切屑不断从工件上分离, 切削力达到最大值后, 出现一定程度的上下跳动[4]。

在切削过程中, 随着刀具的前进, 切削力不断增大, 当刀尖前面的节点满足几何分离标准时, 刀尖前临近的节点开始发生分离, 同时网格开始重新划分, 切削力突然开始降低。在切削的稳定阶段, 随着刀具向前移动, 切削力又开始增加, 并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波动。在切屑将要从工件上分离时, 切削力急剧降低, 从而形成了如图6 所示的波动曲线。

2.4 残余应力分析

完整切削过程的残余应力变化曲线如下页图7所示,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工件表层产生了拉伸残余应力, 这是因为残余应力主要是由金属的塑性变形引起的, 当刀具切削工件时, 表层金属被拉伸而变形, 因此工件表层主要是残余拉应力, 如图7- 1 所示。当刀具切削完工件后, 拉伸的弹性变形将逐步恢复, 拉伸的塑性变形则不能恢复, 表层金属的拉伸塑性变形, 受到与它相连的里层未发生塑性变形金属的牵制, 所以切削完成后, 工件的表层是残余拉应力, 里层是残余压应力, 如图7- 2 所示。

3结语

1) 通过对金属切削切屑形成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获得了切屑形成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2) 本文采用MSC.MARC软件的网格重画分功能与几何分离准则理论, 很好地解释了金属切屑形成的机理, 第一变形区产生的剪应力是裂纹生成与扩展的主要原因。

摘要:应用MARC有限元软件并采用二维热力耦合的弹塑性大变形与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法, 真实模拟了金属切削切屑形成的过程, 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工件三个变形区在不同的切削阶段的温度场、应力场与应变场分布。根据稳定切削阶段的应力场得出了刀具切削力与工件切削后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成果可以为金属切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切削,形成机理,热力耦合,弹塑性大变形,接触非线性

参考文献

[1]唐志涛, 刘战强, 艾兴, 等.金属切削加工热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 (6) :746-752.

[2]陈建岭, 李建峰, 孙杰, 等.钛合金高速切削切屑形成机理的有限元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 (1) :25-31.

[3]方刚, 曾攀.切削加工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 2001, 31 (3) :394-404.

上一篇:自然审美下一篇:散射通信海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