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品论文(共10篇)
粮食产品论文 篇1
2011~2012年全国大豆平均收购价格走势
2011~2012年全国玉米平均收购价格走势
2011~2012年全国粳稻平均收购价格走势
图为2011年与2012年全国小麦收购价格走势比较。第一季度两年的价格走势变化不大, 第二季度都为价格震荡期, 同时从二季度开始价格出现明显差异——2012年价格要明显高于2011年。从2011年价格走势的变化来分析, 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价格将无剧烈变化, 在年底前都将以较高价格持稳运行。
图为2011年与2012年全国大豆收购价格走势比较。第一季度两年的价格走势变化不大, 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2012年的大豆价格出现震荡性抬升, 而2011年价格则始终平稳运行, 并无较大变化, 在第四季度出现小幅上涨。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价格将有所回落, 以4300~4500元/吨的价格持稳运行。
图为2011年与2012年全国玉米收购价格的走势比较。2011年玉米价格在三季度之前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 在第三季度过后出现回落。而2012年价格开年之时就较高, 前三季度也处于增长的趋势, 但增幅没有2011年明显, 第三季度过后, 价格出现回落的迹象。从两年走势的比较预计, 2012年第四季度玉米价格将出现小幅回落, 降至年初水平。
图为2011年与2012年全国粳稻收购价格的走势比较。两年的价格变化趋势比较一致。2011年粳稻价格在前三季度之前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的走势, 第四季度出现大幅回落。2012年价格走势在第三季度明显提升。根据两年走势的分析和比较, 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粳稻价格将出现明显回落, 降至2800~2900元/吨之间。
粮食产品论文 篇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的古国,农业一直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几千年来我国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些年我们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今后缺水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已对加强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二是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对这项制度,我们历来讲两句话。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三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第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来农业经营形式会多样化,但家庭经营任何时候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国家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的土地。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需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这件事关系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
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是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保护。这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比较效益低、容易出现萎缩有关,也与农业承载多种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有关。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期,既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项长期政策。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和政策目标会随着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中央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提出的方针。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一般不存在突出的粮食数量或供给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粮食价格稳定和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对他们来说,更强调粮食的营养和价格的稳定。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国家,除了对本国消费中关键的农产品(如大米和土豆等)实行高度保护以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外,对其他农产品更注重通过国际贸易为本国居民提供充足
和多样的食物供给。
两个重要关系和四个重点工作
而中国要构建和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工作:
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
可图,让主产区抓粮可得实惠。
三是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四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惊人的现实要求节约粮食,着重解决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那么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呢?
一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
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二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成本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调整结构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
三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
产高产农田比例。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六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让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基本稳定。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
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粮食市场。研究制定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贸易关系。加强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打击粮食走私行为,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七是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承担完成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上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各业运行平稳。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上,需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十连增”,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趋紧。为此,中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总体来看,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现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小而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长、开放度高,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购环节等都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局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后将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发展规模经营,都需要让土地流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能脱离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能力相适应,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更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
■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受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另外,我国肉蛋奶水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的饲料粮总量,由目前的大约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3.5亿吨到3.8亿吨。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未估计的畜水产品消耗的饲料粮,到2020年我国饲料粮消耗总量可能超过4亿吨。
■从长期来看,当粮食价格波动可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显著地缺乏价格弹性。粮食价格对粮食消费影响基本上可以不考虑。但是,粮食生产价格对粮食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李国祥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申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那么,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性怎样呢?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估计出2020年我国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量及其国内生产对粮食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估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状况,并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及其管控的思路。
我国粮食增产潜力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年增产,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每增加5000万吨作为一个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这是改革后我国粮食生产迈上的第6个台阶,这个台阶只经历了2年时间,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与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实施粮食价格政策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密切相关。
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以我为主和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般认为,我国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未来7年粮食将无法实现增产?
实际上,要回答从2013年到2020年7年期间粮食生产形势,可以简单地分析7年移动平均粮食增产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对未来7年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估算。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增产格局仍然呈现为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高产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为主导。比较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两个来源,不难发现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连续多年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0496万公顷增加到11195万公顷,年均增长0.9%;单产由每公顷的4745公斤增加到5377公斤,年均增长1.8%,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是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的2倍。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单产水平相对较高的玉米(2407, 2.00, 0.08%)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生产扩大的结果。分品种来看,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在粮食生产中地位进一步巩固,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由44179万吨增加到54274万吨,年均增长3%;三大主粮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88.7%上升到90.2%;三大主粮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7.2%。
特别地,近7年来我国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连续多年最多,玉米产量已经连续2年在粮食生产中位居首位。从2006年到2013年,玉米产量由15160万吨增加到21773万吨,年均增长5.3%,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30.4%上升到36.2%;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3.6%。进一步地,玉米增产贡献多,一方面来源于需求动力,与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相一致,玉米种植效益比较好,农民愿意扩大玉米种植;另一方面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不断发挥,玉米优良品种和耕作方式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由2846.3万公顷增加到3612.3万公顷,年均增长3.5%;玉米单产由每公顷5326.3公斤增加到6027.7公斤,年均增长1.8%。
同时,稻谷增产贡献也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稻谷产量由18172万吨增加到20329万吨,年均增长1.6%,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8%。近7年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近85%。
未来7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科技进步还会带来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增产仍然会有潜力。虽然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科技进步、高产创建范围的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粮食单产水平是具有提高的潜力。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同一地方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粮食的单产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
比较而言,规模化和专业化种粮的农户粮食单产水平明显要高。笔者在黑龙江和山东等地调研了解到,粮食种植大户的单产水平普遍地高于一般农户10%以上。未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会越来越多,粮食单产水平总体上会趋于提高。
假定我国耕地保护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巩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会下降,考虑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和玉米等单产提高潜力,按照粮食单产水平年均增长1.5%到2%估算,到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每公顷大约6000公斤到6200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大约6.7亿吨到7亿吨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估计
大致来看,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1.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既没有呈现显著的增加态势,也没有呈现显著的减少态势,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数量基本饱和。除2008年外,2001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量在80公斤左右波动,标准差低于2公斤。
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7.3亿,按照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换算成原粮,估计城镇居民家中人均消费口粮大约6800万吨。考虑到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75公斤到80公斤计算,折算成原粮人均购买大约86公斤到92公斤。
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大约0.5%,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估计大约14亿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大约65%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大约9亿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购买成品粮大约6800万吨到7200万吨,折算成原粮大约为7800万吨到8300万吨。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时间价值的上升,在外用餐机会总体上趋于增加,随之带来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口粮也趋于增加。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到22%之间。
假定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中购买粮食数量减少是由于食物消费多样化(特别是动物源性食物消费增加)和在外用餐机会增加所导致的,估计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大约在20公斤到23公斤之间(2008年除外),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3公斤到27公斤之间。按照2013年城镇人口7.3亿计算,估计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成品口粮大约在15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1700万吨到2000万吨之间。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的机会还将增加,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将继续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估计在22%到25%之间,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估计在23公斤到25公斤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7公斤到30公斤之间。
按照9亿城镇人口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成品粮)总量大约2000万吨到23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2400万吨到2600万吨之间。
2.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口粮消费出现加快减少态势,2012年已经下降到大约164公斤。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年均下降2%到3%之间计算,到2020年则下降到大约13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
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大约6.3亿人,按照人均口粮160公斤计算,直接消费口粮大约1亿吨。到2020年,按照全国总人口14亿和城镇人口9亿计算,农村人口大约5亿,农村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大约6500万吨到7000万吨之间。
3.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综上所述,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大约1.9亿吨。受到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
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2013年到2020年,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由8000多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而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由大约1亿吨下降到7000万吨以下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城乡人口结构、青壮年所占比重下降及其老年化社会对粮食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中,非粮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都对口粮消费产生影响。动物源类食物和油脂消费对口粮消费的替代、蔬菜水果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在外用餐对家中消费的替代;加工食物对原粮直接消费的替代,等等,都可能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还有我国粮食浪费控制与粮食节约如果能够取得一定实效,也会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隐患及解决思路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在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见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了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止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小,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多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多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长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了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长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所有。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所有。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事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进口的增长。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分析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已临近国际警戒线
1、耕地总量下降速度快,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难。1992年至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2000年减少244.4万亩。同事生态退耕的面积也比较大,1999和2000年共退耕1736.4万亩,其中,2000年就退耕1144.2万亩。1996-2000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等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同期通过开垦、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467万亩。4年间,增减相抵,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6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平均每年减少741亩,每年以0.4%的速度递减。
2、耕地质量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遏制,补充优质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差,2/3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受水土流逝、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近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耕地“占优补劣”的现象比较普遍,耕地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补充空间日趋狭小。
3、耕地减少的势头有加速的趋势。随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城市化战略等,对耕地的占用仍旧保持的需求。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今后10年仅有1850万亩耕地的控制指标。从前四年耕地减少的平均速度来看,远远不够。据预计,今后10年需要退耕5700万亩。即使不考虑今后土地减少的情况和土地质量下降情况,目前的耕地保有量就已经构成了粮食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14个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约有30%(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
(二)愿意种植粮食和愿意种好粮食的农民越来越少
1、抛荒的耕地越来越多。如洞庭湖的常德市、丘阳市和益阳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近几年来,不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抛荒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常德市耕地抛荒面积达2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4%,其中旱地抛荒面积9.9万亩、水田抛荒面积17.8万亩。通过做工作,全是大部分的抛荒耕地都已落实复耕措施,但最后仍有7.45万亩抛荒耕地没有解决,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6%。岳阳市有关部门选择了16个乡镇作调查,统计结果为:1998年春耕中共抛荒1.77万亩;1999年抛荒2.5万亩,比上年增长70.3%;2000年抛荒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7%,比上年增长72%。
2、从事自然生产和广种薄收的越来越多。由于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有部分农民虽然不是抛荒,但是他们也不把种植粮食作为一个致富、赚钱的好职业,而是用来生产“口粮”而已,因此这部分耕地从粮食的商品生产转向自然生产,农民不愿意精耕细作、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从农村调查的情况看,预计这部分耕地也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5%,而且还有一种上升趋势。这是一种隐性的抛荒。因为这部分土地已经不能向社会提供商品粮食供给。
3、土地经营副业化。拿农民的话说,就是种田不合算、种地划不来。据常德市农调队百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百户农民经营耕地642.15亩,投入总成本(含税收提留)29.6万元,亩平均成本460.96元,总收入为47.5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收入740.79元,投入产出比1:1.6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历史以来最好的1994年下降33.5个百分点。分析以上数据发现,1999年百户农民得到的纯收入总额为17.9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仅279.84元,比上年亩平337.39元减少57.55元,下降17.06%;比1994年亩平438.76元减少158.93元,下降36.24%。1999年人平现金收入不足1000元,而外出务工经商至少每年纯收入4000-5000元,是耕地的4-5倍,种田的机会成本很高,因而只好把种田作为副业来经营。
另外,粮食经营一季化、经营主体老年化的情况也比较突出。由于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即使种粮食也不愿意把种粮食作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耕地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率,使耕地的利用率大打折扣;二是虽然国家可以监控粮食的种植面积,但是不能准确地监控粮食的生产产量。这些都给国家的粮食经济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底线受到了挑战。各地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地区甚至提出了“消灭早稻,消灭粮食”的口号。这对于粮食安全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结构调整应该值得鼓励,但是结构调整的面积要以保证粮食经济安全的极限面积为前提。1999年粮食种植面积调减939万亩,2000年又调减1000万亩。虽然目前还没有影响到粮食的经济安全,但是这种趋势却有一种递增的态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然也有人认为:当粮食种植面积小于一定程度后,粮食价格就会反弹,粮食种植面积又会增加。不可否认,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粮食种植结构大量调减时,一旦遇到世界的粮食大减产,这时就可能出现供给大缺口,而且粮食安全与粮食当期的生产有一定的时滞,这就更加增加了粮食安全的复杂性。虽然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替代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经济安全程度,但是这种替代性也有一定的转换时间。需要粮食的时候再进行替换就可能迟了。
(四)、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不顺、数据不清。
1、国家粮食储备体制仍然没有完全理顺。虽然这几年建立了不少国家粮食储备库,但是也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安全储备问题。至今,国家的粮食储备库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确保粮食经济安全的储备量,现在还有很多粮食是委托粮食企业收购和代管。由于粮食企业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有其经济理性,因此出现与国家逆向调控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还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空转库存,向国家要粮食储备补贴。
2、储备粮食在品质和品种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储备粮食大多是在保护价和敞开收购的条件下收购的,这部分粮食有可能是农民无法以高于保护价格向其他主体销售的、品质品种都较差的粮食,这种粮食由于品质较差,无法按照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进行轮换,最终会变成陈化粮。这种陈化粮是不能作为口粮来销售的,但是在国家粮食储备上依然被充数。这也就使国家的粮食储备大打了折扣。
3、帐实不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候,发现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帐实不符。虽然现在建立了不少国家专储粮库,但是由于国家专储粮库的不足,不少粮食仍然实委托国家粮食企业储备。只要国家粮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就有自己的经济理性,帐实不符的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特别是这几年粮食丰富,许多粮库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侥幸思想,认为到国家检查时再进粮食也来得及。这种只为应付国家检查的思想时粮食储备的最大隐患,使决策者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粮食储备。
(五)对粮食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
1、节约耕地生产的机会成本有潜在风险。外国的粮食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而保证我国自产粮食完全供给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却相当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可避免地在粮食上进行部分进口替代。虽然在总体上,我们会把握一个度,但是这个度的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如果失之过宽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粮食危机。
2、对粮食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风险。因为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普遍偏高、竞争较弱,在外国质优价廉的粮食的冲击下,会使相当一部分粮食生产经营者转向其他产业。从而使我国的粮食外贸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庞大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对外贸易程度的提高,也隐含着一定的粮食风险。
3、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使国内粮食价格的“安全提示灯”失灵。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价格信号是以世界市场的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因此,国内的价格信号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因为即使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大小于极限粮食种植面积时,由于可以从外国购买到较为便宜的粮食,所以粮食价格可能并不会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大减少而升高,因为这时的国内粮食价格就存在一定的“欺骗性”,使我们对粮食的经济安全盲目的乐观,从而为粮食的经济安全埋下隐患。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点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经与专家们共同研究后建议,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目标是:
1、粮食总量能够供求平衡。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进行预测,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390公斤,消费总量5400亿公斤左右;2020年人均消费粮食约400公斤,粮食消费总量6000亿公斤左右,即比现在提高约1000亿公斤生产能力;
2、粮食生产的成本要低,粮农的收入要提高;
3、粮食品种质量要好,能够保证人、畜及环境安全(无污染),又富于营养;
4、贫困人口必须脱贫,低收入人群要较多地增加收入,粮价要合理,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有饭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以下十二条对策建议。
(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1994年在福建考察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时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时,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等。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特别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是冲击较大的产业,又面临着激烈额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
(二)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农收入
1、继续执行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政策,直接补贴给农民,防止谷贱伤农;
2、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征收农业税的做法,建议首先在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3、国家进行各项建设时,优先就近安排低收入农民参加,增加其劳务收入。
(三)坚持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大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必须贯彻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议:
1、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严防乱占滥用,严肃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
2、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调减的粮食耕地,可用于种植饲料和经济作物,不能用于非农业用地,要藏粮于地,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转为粮田;
3、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4、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粮食单产
今后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建议:
1、要认真搞好种籽工程和其他现金农用技术;
2、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科技强度,真正依靠科技进步使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20世纪90年代农业科技强度发达国家为2.37%,世界30个收入最低国家为0.65%,而我国仅为0.2%。
(五)应用WTO的“三箱”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
1、借鉴世界许多国家支持农业的做法,政府对粮食、农业的支持要有具体要求,要抓落实,特别对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监管。
2、今后支持重点:一是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及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增产技术。二是在粮食主产区、低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农产品保险补贴机制,保险公司的农保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
3、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7.8%恢复到1998年10.7%的水平,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保持2000年7%的水平。要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九五”期间的54.9%逐步恢复到60%以上。
4、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的发展。
(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粮食质量安全
1、今后我国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特别要发展草食东吴,以缓解对粮食供应的压力;
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生产优质、安全又富于营养的粮食和其他食品。
(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1.5亿人以上,其中大部分从事粮食种植业,这是造成粮农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为扩大粮食的经营规模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是提高粮农收入的根本性措施。
(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1、加强粮食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营主体的行为,把粮食市场纳入有序竞争的轨道;
2、培育批发市场,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需要发展期货市场,发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恢复玉米、大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易;
3、逐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自由流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的粮食企业应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4、试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价格,由市场价格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完善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逐步形成价格体系。
(九)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粮食企业制度
为国有粮食企业解除历史包袱,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建议:
1、现存的商业库存粮是国家按粮食保护价收购的,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应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核销;
2、商业周转库存粮的收购资金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代换,应按市场价卖给粮食收购企业,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银行形成借贷关系,取消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不得再欠新帐。
(十)完善国家储备粮体系
储备粮运作是政府行为,现行的储备粮费用实行包干制,而负责国家储备粮管理的国家粮食储备总公司,却是企业单位,有可能影响储备粮的推陈出新和保管质量,应进行改革。国家储备粮库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填平补齐,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粮库效益。目前有些粮库主产区粮库不足,应酌情新建部分粮库或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库解决。
(十一)利用好国家粮食资源和粮食市场,签订长期进口粮食合同。
经过专家多方案研究比较,建议今后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以不超过粮食消费量的10%,自给率以不少于90%为宜。据此测算,201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540亿公斤,202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600亿公斤。为了解决好进口粮的问题,建议:
1、我国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粮食出口国,签订较长期进口粮食合同。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国家在我国建设粮库,用以储存出口给我国的粮食;
2、积极参加国际粮食期货交易,避免国际风险;
3、鼓励和支持粮食组织、企业和农民到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并设立粮库;
4、要利用WTO的规则,对进口转基因大豆严加管理,加强科技投入,同事采取扶持补贴办法,在国内有优势地区大力发展高油大豆。
(十二)建议设立国务院农业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近几年来,很多国家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粮食及农业是弱势产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协调、制定实施统一的保护本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与具体政策,充分利用WTO“黄箱政策”中我国政府承诺的8.5%的农业支持总量。由于农业应对WTO的战略,在政策与计划方面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建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农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金融、保险单位参加,负责研究提高农业应对WTO和WTO下一轮谈判的战略方案和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按WTO规则对农业补贴的具体方案与资金落实工作,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习近平最近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问题。本文试图解读“永恒的课题”的深刻含义,揭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问题,并为应对挑战提出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粮食安全再定义
“粮食安全”是个舶来词。英文是“Food Security”,虽然更符合原意的翻译应为“食品保障”,但约定成俗,其后中文翻译都将其译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论述发展的文献。当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了1972年至1974年粮食价格暴涨的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不安全的粮食形势深感忧虑,“粮食安全”就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议题提出来了。“粮食安全”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1974年联合国的《世界食品大会》报告。而将“粮食安全”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有感召力的全球口号,还要归功于199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orld Food Summit)。这次会议通过了两个正式文件《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议划》。
在这两个文件中,第一次明确的定义了“粮食安全”。首先是明确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考量的层次:“在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现粮食安全”;同时界定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同时这个定义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多维性质:首先是存在可供给的粮食;同时,个人,家庭和国家有经济能力获得粮食;此外,富有营养的粮食可以满足需要并且价格相对稳定等。从而,粮食安全不仅是生产和进口足够粮食的问题,也是粮食配送和分配的问题。《罗马宣言》同时强调,人皆有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并确定了要在2015年之前把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8.4亿减少到4.2亿的雄伟规划。
然而,《罗马宣言》定义的粮食安全是相当狭隘的,短视的,其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一个静态的现状,缺乏粮食安全应有的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基本内涵,结果,往往会误导决策者为实现粮食安全制定的政策和举施。
首先,世代衣食无忧才是真安全。
人类生生相息,代代衍繁,无论那朝那代,“人皆有食”都是人类生存需要,社会的基本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过程,不仅在当代社会要实现“人皆有食”,而且世世代代都没有“缺吃少穿”和“营养不足”的忧虑。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绿色革命”以来,农业再生产不再只是简单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工业的动力和投入革命性的改变了自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使得农业生产日益趋同于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颠覆了传统以自然资本的投入和传统耕作方式,以新品种为中心,用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取代农家肥和自然的土壤肥力增进,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替代了以深耕和轮作来控制病虫和杂草的选择,工业化石燃料驱动灌溉替代了传统的蓄水保水浇灌,重型农业设备与机械耕作和收获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强度和用量,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写了农业
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历史。
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的工业集约化农业,对于全球粮食生产从 1961年的 8 亿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25 亿吨居功至伟。但是,这样工业化农业衍生了两个巨大的问题。第一,以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让工业化的农业面临随着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的危险;其次,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已经造成了包括肥沃土壤退化、地下水枯竭、虫害肆虐,生物多样性遭到侵蚀,空气、土壤和水源受到污染等问题,而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致对燃料、化学肥料和农药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从根本上危及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尽管农业生产工业化改变了现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但自然,包括土地和生态仍然是农业的基础,一旦农业生产的自然基
础被破坏,农业生产就会衰落。
在农业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工业投入的施用,可以实现短期内的“高产”,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但这样的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并加速对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结果,当代的粮食安全实现了,但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丧失了。所以,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其定义必须体现动态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即在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层次上,“粮食安全”就是要实现千秋万代人类粮食安全和食品供给保障,而不只
是追求几年,几十年的“丰衣足食”。
其次,经济有效才有可持续性。
虽然《罗马宣言》给粮食安全打上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烙印,但是却忽略了实现粮食安全的经济有效性:以资源利用最优化为基础,经济成本最低来实现粮食安全。“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可以取得短暂的“粮食安全”,但注定没有可持续性。
经济有效性有两层含义。农业生产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济有效,以最优化的投入去实现最优水平的产出,即最优化的投入和产出,而不是不计成本的最大产出。另一层含义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贸易经济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空间,食品贸易的方式和流转的过程,作为一个极具资本色彩,政治色彩的全球化,不仅为国家在全球的平台上实现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让所有国家都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化的挑战,遭遇粮
食贸易实物和价格风险的波及。
体现在贸易中的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是交易的条件要公平,不存在垄断,不存在操控价格的问题。同时,还有进出口商之间“贸易条件”公平的问题,因为如果贸易条件不公平,出口交换粮食货物的价格被压低,或进口粮食的价格被抬高,都不是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
合理消费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涵。
《罗马宣言》中粮食安全的定义,还忽略了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涵:合理消费。粮食安全不只是单方面的供给保障问题,同时也是合理的需求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奢侈”和“浪费”食品盛行,不可能取得粮食安全,因为“挥霍”粮食是没有极限的浪费,是
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深渊。
国际社会一致公认“人皆有食”是最基本的人权,具有普世价值,那么,在道义和公理上,就不应该在满足全世界粮食合理消费前,将粮食作为他用,比如生产乙醚。也不应该以国家政治干预粮食的流动,甚至以粮食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
这些问题都被《罗马宣言》中的粮食安全定义忽略了,也许正是狭隘的“粮食安全”理念的误导,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0年竟然宣布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1995年的8.4亿增加到了10亿,而在1995-2010年期间,中国和印度因为高速经济发展促成近4亿人免除饥饿和贫困。在探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的原因时,农业“投资不足”是“罪魁祸首”之一,而“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无视粮食安全可持续性的动态,轻慢实现粮食安全
经济有效性所致。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危局
当“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成为粮食安全核心构成,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的评估,就有了新的视角和判断。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可持续问题,是确保子孙万代衣食无忧的问题。
以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追求短期内的“高产”,造成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问题。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创造了增产的捷径,神奇的化学元素,魔幻的转基因,万能的工业石化动力,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在创造增产奇迹的同时,也透支未来,为满足当下的欲求而破坏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在1978年到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加到6.02亿吨,将近翻了一番,肉类翻了近10番从900吨增加到8600万吨,水产品,水果,蔬菜等都有10倍以上,甚至百倍的增加,比如苹果,从38万吨增加到近4000万吨。翻了100多倍。食品生产如此奇迹般的暴涨确保了
当下丰盛的供给,然而,代价是巨大的。
1978-2013 年,中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8 倍,农药增加 15 倍,而粮食增产不到1倍,单位面积用量成为世界之最,单产并非世界最高。2012 年中国每亩化肥用量 32 公斤、农药2 公斤,前者较发达国家高出3倍,后者高出近5倍,但玉米,小麦的单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也显现中国农业生产中工业投入不合理,中国生产了世界 20% 的粮食但施用了 32% 的化肥和近40%的农药。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尤其是为了实现当年的高产过度施用工业投入品,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基
础。
中国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除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之外,还有工业金属污染的问题。据估算,目前农业中被污染的耕地已占总耕地面积达到25-30%。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消费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等粮食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还可能包括铅、砷、汞、铜、锌等。除了稻米,其他农作物同样有可能受到重金属超标的影响。结果,不仅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导的日益增加的投入需求,土地不再生产食品而是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毒品”。新近发生的的大米样镉含量超标的“镉大米”事件,就是的目前中国农业自然生态和
集约生产方式不可持续的警号。
农业生产的工业投入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近年中国农业用水量已达4000亿方,其中灌溉用水量占90%,由于工业投入的过度施用,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污染。同时,工业化农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愈益严重,比如,据广东省政协的调研,广东农村环境面临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三大污染困扰,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属超
标率达10%-20%。
然而,为了实现高产出,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到施用量的上升趋势依旧,这对于本已脆弱的农业自然再生产基础无疑于雪上添霜,同时加剧农业生产食品向生产“毒品”的转化过
程。
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房地产向粮食生产直接争夺土地,摧毁粮食生
产的自然基础。
城市化会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近年中国日益火爆的房地产,在相当程度上映射出的却是土地财政和房产金融化促成了对土地的过度需求。1978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方米,2012年增加到40平米,在30多年中,新的住房建筑面积净增433亿平方米,按容积率为2算,3600多万亩土地被用于新的住房建筑,这还不包括商业房产。如果按照近年的年均新增住宅面积7亿平方米的规模,每年将有600万亩土地将被征用。
在人均仅1.38亩耕地的国家,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米已经是一种很大的奢侈,但中国的房产依然增速不减,高房价和亿万家庭“蜗居”被误读为“刚需”。中国房地产的兴旺主要原因是卖地成为政府暴富的途径,房产成为只涨不跌,回报最高的金融产品,结果推高了房价,“误报”了需求。在“买房可以致富”的当下,很少人可能会因为遥远的,后代的粮食安全危机而同金钱为敌。
由于高房价,造房比种地带来更高的金钱效益。一亩地种粮食净收入一年不过1000元,但1200平方米的房产(假设容积率为1.8),在每平米5000元的价格时,却可获得600万元。在金钱的诱惑之下,粮食生产面对房产争夺土地,注定无招架之力。土地,粮食生产的基础,不断的被房地产蚕食。什么“耕地红线”,不过是纸编的篱笆。尤其是在所谓“刚需”的借口下,不断驱赶蚕食粮食生产的基础,用耕地种植水泥然后换成可能变成废物的纸币,危及
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巨量进口食品不可持续。与中国农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十连增”相伴的,是中国粮食和农产品贸易的历史性移位和进口的“暴增”。在2003年前的10年,中国年均净出口谷物(玉米,大米等)870万吨,在2004年瞬间落为谷物净进口国后,成为全球最具爆发力的进口国。2012年,中国农业净进口额(农业贸易赤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25亿美元,谷物1400万吨,大豆5800万吨,食用油850万吨,棉花510万吨,肉类200万吨,食糖370 万吨,干鲜果品330万吨。按世界平均产量为基础估算,生产这些农产品至少需要4000万公顷的土地,约为目前中国农业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在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将达2000万吨,大米2000万吨,小麦1500万吨,大豆8500万吨,其他油料600万吨,棉花500万吨,食糖500万吨,肉类600万吨,蔬菜果品600万吨,生产这些农产品将至少需要8000万公顷土地。在未来几十年中世界粮食安全都面临自顾不暇的危机,这样的巨量进口绝对不可能满足。
据联合国的人口模型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比目前70亿净增22亿。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将近28亿吨,人均拥有400公斤。考虑到目前世界尚有10亿人面对饥饿和营养不良,2050年世界粮食生产至少需要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增加20亿吨粮食,即要在现有的产量上增加70%。
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虽然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过去50年中全球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增加了12%左右,但是人口翻了近一番,按人均计算耕地面积事实上减少了35%。根据一个最乐观的估算,地球潜在的可农用土地面积约在45-50亿公顷之间,现在实际农用耕地面积仅15亿公顷,所以,土地不是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现在60-70的淡水资源都用于了农业生产,这样,即便全部的淡水都用来生产食品,耕地也最多能扩张到21.4亿公顷。结果,即便土地不会制约粮食生产的扩张,但淡水资源会成瓶颈;其二是土地资源国家和地区间分布不均,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发率已经超过90%,在这些国家耕地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革命,以供给链管理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粮食贸易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控制了 70%以上大宗农产品贸易。同时,进入贸易的农产品金融化不断加深,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大宗农产品成为金融产品,这让农产品贸易成为跨国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2008年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这样的格局,加大了国家粮食进口的风险和成本。即便是2012年的食品进口总量不变,如果世界价格翻10倍,中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支出将是1.2万亿美元。
中国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率越来越低。
首先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比如玉米生产,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研究报告,1978年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为798元/hm2,到2011年已经达到11 463元/hm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增加了2.4倍,而单产从2805公斤/hm2,增加到5960公斤/hm2,仅1.1倍。而且,2011年玉米单位生产成本就超过美国。由于化肥和农药等工业投入量和价格的不断增
长,玉米生产总成本趋势继续走高。
其次是政府农业补贴的边际效率明显递减。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近13,000亿元,比2011年的10,408亿元增长25%,这是过去几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15%左右增幅的再跳跃。如果所有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都和增加粮食产量有关,那么,2012年每公斤净增产粮食涉及的中央财政支出为15元左右,这比2011年的7.4元翻了近一倍,远高于市场上每公斤稻米的价格。而这还不包括增加的地方财政补贴,和政府对粮食生产要素的补贴。政府扶持农业边际效益的恶化,不仅表明政府支持农业增产缺乏经济有效性,也反映
出由于成本巨大而缺乏可持续性。
工业化的农业可以通过透支未来满足眼下的食品奢侈和浪费,而增加进口也可以短期中填补供求的缺口,但是,不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将危及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这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真正危局,也是“永恒课题”的深刻含义。
三、化解中国粮食安全危机
1.反对浪费,合理消费
粮食安全,本质上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然而,在应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却过分偏重于增加供给,志在“连增”,而忽略了反对食品消费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同时在“刺激内需”的思路下,政府政策和市场导向主要目标是鼓励和刺激食品需求,这集中反映在改革开放以来饮食行业的超高速增长。
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饮食业的经营额仅55亿元,人均5元左右。而2012年,经营总额突破2。6万亿元,人均2000元,几乎和城乡居民家庭食品现金消费的人均额相当。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暴增了68倍。在1978-2012年间,扣除通胀因素的餐饮业营业总额年均增长率是18%,将近GDP年增长率的一倍。而2011年商务部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继续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
而在饮食业增长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暴涨。1978年工业用粮仅800万吨左右,但2012年约为8000万吨,大豆榨油和酿酒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用粮暴增功不可没。饲料用粮的增长更快,1985年以前,饲料用粮一年大约7000万吨,2012年已达3.5亿吨,翻了5倍,占粮食总消费量的60%。换句话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78年的260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520公斤,主要归功于餐饮消费。
虽然生活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近年诸多实际调查发现,中国餐饮业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保守的估计大约五分之一的食品,至少7000万吨的原粮被浪费。但这只是
冰山的一角。
家庭的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也很严重。过去几十年,以西方丰裕社会为前提的“沃尔玛”之类超市和厂家“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诱导消费者过量购买,因为变质和腐烂而不能食用,以及备餐量过大等,所造成的浪费巨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至少10%的食品就是这样浪费掉,据此推算,中国浪费食品近3000万吨原粮。此外,按中国媒体的调查推算,各类食堂的浪费近1000万吨。加总起来,每年中国至少有1.1亿吨的粮食在消费环节被浪费,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
显而易见,在食品浪费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只强调增加供给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的。必须双管齐下,在不放松供给保障的同时,将制止和减少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作为实现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措施之一,大力减少以饮食业为主的严重食品浪费的问题。事实上,倘若目前浪费的食品减少一半,中国粮食自给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实现。
减少食物浪费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参与。人类的消费决策,并不完全理性,不只是受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收入和价格驱使,简单的市场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对减少食品浪费影响不大。行为经济学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相当的程度上,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的大多数决策是“比较”出来的,“以他人为参照点”做出的,因此广告才可以大行其道,诱惑和引导消费者。所以,要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合理消费”的氛围,反对奢侈和浪费,比如,在全国开展“停止浪费食物”活动,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合理消费指南,促使超市和餐馆“负责任供给”,比如提供小份熟食和菜肴,从根本上改变食品“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
鼓励“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施。由于食品匮乏导致人类营养不良造成健康问题,但过度摄取能量和脂肪造成肥胖,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也极大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提倡“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不仅要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也要在全社会确立健康,合理的消费风气,遵循营养学家“吃各种食物”的健康膳食建议,吃得营养,活得健康。世界上目前有14亿人由于摄取能量过度而“超重”和肥胖,而中国肥胖儿童人数在过去15年里增加28倍,超过1200万,7岁以下儿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儿童,这都是不健康膳食造成的。
在中国实现健康,合理食品消费,大力减少酒类和烟草消费必不可少。统计显示,2003年到2012年,中国白酒产量翻了3倍达1153万吨,人均成人消费约15公斤,而啤酒几乎是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人均成人消费62.5公斤。为满足白酒和啤酒的生产,需要粮食至少4000万吨。2012年中国卷烟总产量达2.5亿箱,比2002年中国加入非约束性的《世界禁烟公约》时的产量翻了近一番,而种植烟草的耕地面积也将近翻了一番到2200万亩。吸烟危害健康,污染环境,需要大力限制。如果可以将酒类消费和烟草消费减
半,可节约工业用粮2500万吨。
2.增产节约
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已严重削弱了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长盛不衰。然而,迫于不断增长的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农业生产不可能放弃工业集约化生产方式。这是确保中国粮食供给的两难。对此,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第二次绿色革命”为契机,建立重质,重量的粮食安全体系,从节约肥料,农药的投入,提高效率去实现农业生产“节约也增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据网载,河南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每年就可节约化肥110万吨,节约农药1万吨,节水11.8亿立方米。如果河南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大约可以节约化肥1220万吨、农药10万吨,地下水311亿立方
米。
“增加生产,节约投入”保护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基础,是确保农业生产食品不恶化为生产“毒品”的转化过程,实现中国世世代代的粮食量和质的安全的关键。“增产节约” 还能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估算如果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每吨粮食可增收100
元左右。
在食品收获,加工和分销环节中也存在巨大的损耗,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至少10%-15%的食品在这个过程中损失,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在粮食收获,运输,冷藏,储存,加工,包装,批发和零售的食品输送链中减少损耗。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防止农民因信息闭塞,生产过剩造成的食品浪费。此外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人的培训,减少因操作不当或不卫生造成的浪费等。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量和质并重,守护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确保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础,但确保土地的质量和土地的肥力和无污染,也至关紧要。面对人多地少的中国现实,在追求当下居住环境和金钱(投资收益)时,不可对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置若罔闻。粮食耕地一旦“种上”了高楼,几乎不可能再恢复用于粮食生产,土地用途的不可逆转和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现实,客观上制约了我们住房环境的过度奢侈,尤其是不能任由房产成为政府税收的源泉和回报最高最稳定的“投资”。
3.打破贸易垄断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将世界夷为平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让地球村里的所有国度,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挑战,也为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下国家食品的“自给率”不应只限于国界线内的产出,而应该包括国家粮食企业在“平坦世界上”通过自己的供给链生产和组织的食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食品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的风险,在一定的时期内,主要不是量大的问题,而是进口来源的问题:是从跨国粮商购买还是来自自
己的供应渠道。
2007和2008年之间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对于中国不只是一个极好的警示,更是食品安全危机会引发后果的提前彩排。当时,所有的食品价格:玉米,小麦,大米,食用油,肉类几乎是在一夜间就井喷了。比如大米价格,当几个主要出口国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后,大米的世界市场价格在短短3个月内就翻了番,价格的“爆发度”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无力获得粮食而面临生存危机,在贫困的加勒比海沿岸国家、非洲与东南亚、南亚等国人民,迫不得已走向街头为生存抗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麦隆有24名民众在粮食暴动中死亡;3月,海地因食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暴力抗议导致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马利亚有2人在争抢食品中死亡;突尼斯,埃及等国由于食品价格飙升引发了社会**。。“民以食为天”,天塌了社会怎么能不动荡?
有人将这场粮食价格危机归咎于供求失衡,拿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和低库存于消费量比率说事,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同世界贸易量75%的粮源被少数几个跨国粮商和投行控制,趁机兴风作浪直接相关,没有粮食贸易的垄断和金融化,只由供给和需求均衡决定的粮食价格不可能在几天,几周翻番。过去20多年,日本不少大宗粮食和油料进口对世界市场的依存率高达50%以上,但尽管世界粮食市场**不断,但日本的食品进口很少被危机波及。
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日本以全球为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食品供给链,无须受跨国
公司的制约。
2003年到2011年期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累计总额达13.8万亿美元,但是涉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投资仅1549亿美元,为总投资额的1.1%。农业投资低迷反映了相对于工业,农业投资回报低,回收周期长的特征,但也折射出对农业投资的强烈需求。中国必须摆脱跨国粮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控制,要在全球的平台上建立自己的食品供给链,应以全球巨大的农业投资需求为契机,在全球的平台上,建设公平和有效的食品供给链。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应为建设和健全全球平台上的中国食品供给链,发挥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打造中国的“粮安航母”。
结束语
小型行走式粮食及农产品干燥机 篇3
中国农业大学成套设备研究所经过多年研制,开发了与农村、农户、小农场粮食生产规模相匹配。适用于专业户、村集体及乡镇级农业服务体系的5HGN-0.75和5HGN-1.5型行走式系列粮食及农产品干燥机。该机的特点是:
①结构紧凑。喂料、循环、排料合用一个提升机,且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②移动方便。由于包括热风炉在内的成套设备所有部件都安装在同一个行走装置上,行走时无须拆卸任何部件,到达作业地点后不须重新组装,便可立即投入干燥作业。
③生产率高。物料干燥质量好。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循环批式干燥原理,粮食循环速度快。每15分钟可完成一次循环,且干燥均匀。干燥后的粮食品质好,保持了粮食原有色泽和营养成分,碎末少,爆腰率低。
④自动控制系统先进。可以利用粮食温度控制水分。有微处理器及控制程序,只要用按键输入几个参数,干燥机就可以自动作业,节省了劳力,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⑤装机容量适中。适应广大农村现有电容量水平,减少了用户的投资和作业费用。
⑥热耗、电耗、可靠性系数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显著。
⑦价位低。适合于广大农村的经济承受能力,作业费用也低于公路晾晒或晒场晾晒所需费用。
⑧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干燥,不仅可用于农村、小农场及中小型饲料厂,也可供专业户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5HGN-0.75型:生产率为0.75平方米。
5HGN-1.5型:生产率为1.5吨/吨/小时。降水幅度(小麦)为从20.5%降为15.5%,干燥塔容量为3立方米,电机总容量为6千瓦,耗煤量(以干燥小麦每小时耗煤计)为20公斤/小时。耗电量(以干燥小麦每小时用电计)为5千瓦时。整机重量2吨,占地面积15平方米。
粮食产品论文 篇4
1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 粮食问题历来都显得较为突出, 特别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世界粮仓”已渐在全球进行粮食资源的分配。要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不断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同时还应该警惕来自其他国家粮食贸易的价格战等陷阱。
2 对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渐完善, 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使得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 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具体表现在:
2.1 进口限制政策
(1) 关税我国政府从1992年起, 对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了多次降低调整, 在加入WTO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内, 使得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显著下降, 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关税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
(2) 进口配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为了打破垄断局面, 我国政府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同时倡导新的关税配额政策。但是, 在世贸组织成员中, 我国农产品的进口配额管理方式依然比较严格, 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贸易制度和法规, 对关税配额进行管理, 其配额数量的确定和分配方法对于国内外的最终用户来说都不透明。与世贸组织透明、稳定的关税配额制度相比, 我国这种不透明的、随意性较大的关税配额制度明显不一致。
(3) 进口商品检验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国境卫生检疫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政府通过食品卫生监管机构对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检验, 根据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证书, 以及采样证书等, 海关进行相应的验放。
但是, 在进口商品检验制度方面, 无论是标准, 还是透明度, 我国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 国内外产品的检验不统一,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世贸组织所贯彻执行的国民待遇原则, 对农产品进口难以起到合理、有效地限制。
(4) 办理进口许可证制度我国通过办理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对粮油贸易进行保护, 对于进口许可证, 国有企业 (中粮公司、中国棉麻进出口公司等) 可以较为便利地从商务部取得,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拿到进口许可证难度相对比较大, 在我国, 这一政策具有一定的歧视性。
2.2 出口鼓励政策
(1) 出口补贴在入世谈判的过程中, 在不使用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曾作出过郑重的承诺, 这一承诺符合了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由于农产品出口补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 国务院在2001年7月发布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中, 明文规定“节余的粮食风险基金, 要用于陈化粮价差亏损补贴、粮食出口补贴和消化粮食财务挂帐等方面的开支, 不得挪作他用”。
(2) 出口退税在农产品出口退税率方面, 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5%为主、13%为辅”的两档退税率, 在出口总额中, 实行13%退税率的农产品所占比重比较小, 实行出口退税率为5%的农产品占绝大部分, 在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价格中, 由于含有尚未退还的间接税,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出口成本, 农产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力大大降低。
3 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应做的几点改进
3.1 更多的使用“绿箱”政策而并非关税等传统方式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目前, 世贸组织的许多成员都不断加大“绿箱”政策的推行力度, 特别是发达国家, “绿箱”政策近些年来仍有大幅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绿箱”支持也在加大, 相比之下, 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绿箱”的投入相对较少, 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增加可以提高粮农收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的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例如建立政府向农民提供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的投资补贴, 以及粮农转产转业专项投资补贴。2增加对粮农收入直接补贴, 在免去农业税后, 我国也对粮农收入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但是这种补贴还是不足以提高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国家还应该加大对粮农民的补贴, 这样才可以更大限度地鼓励他们进行粮食生产, 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3.2 调整“黄箱”政策除了给予粮农补贴等“绿箱”外, 我国政府应该适当给予粮农其他方面的优惠, 比如说在农业器材如机械、肥料、农药等方面的价格优惠, 使得他们可以扩大生产来提高我国的粮食储备。
4 结束语
作为世界人口超级大国,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而出台最佳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将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更是一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可以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马晓河.中国粮食贸易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J].管理世界, 1998 (1) .
[2]严瑞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粮食产品论文 篇5
2013年11月10日,桦甸联社二楼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桦甸市粮食收储工作暨银企对接会在这里召开,桦甸市政府相关领导、粮食局局长、市粮食收购相关协助单位领导、各乡镇的主管领导、各粮食企业负责人和桦甸各金融机构重要领导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桦甸市副市长孙维才主持,各金融机构分别介绍了信贷产品,联社主任郭德新代表桦甸联社向参会的粮食企业介绍了桦甸联社的发展情况及信贷产品,郭主任介绍到,近几年桦甸联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支持桦甸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立足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城乡”为市场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存、贷款规模稳居域内金融机构第一位,桦甸联社已经成为桦甸市内资产规模最大、贷款投放最多、网点覆盖最广、经营机制最活、支农扶微力度最强的金融机构,真正成为桦甸市人民自己的全民银行。
通过这次粮食收储工作暨银企对接会,使得桦甸各粮食企业对桦甸联社的贷款品种有了充分的了解,为粮食企业和桦甸联社构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桦甸联社今后粮食贷款市场业务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粮食产品论文 篇6
1 我国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十五”以来, 我国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和逐步健全的关键时期。我国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己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依然形势严峻、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2]:
首先, 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卫生部统计, 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近2 500起, 并且呈逐年上升的势头, 构成食物中毒的主要病理原因依然是生物危害、化学危害。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统计, 对整个食品链进行分析会发现, 食品链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会出现质量安全危害, 尤其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饮食为质量安全危害高发环节。
其次, 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严重。每年因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受害的人群近45 000人,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危害。同时, 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每年导致约500 t食品在供应链中被召回, 约0.3万~0.4万t食品被销毁, 造成了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 如何从食品链的角度对农产品和食品进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如何从源头上治理质量安全危害, 已成为极为迫切的课题。粮食产品作为我国人民主要食用产品, 在居民家庭食品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粮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成为目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九五”期间,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农业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截至2006年, 几乎所有的粮食龙头企业均已具备ISO 9001认证资质。“十五”以来, 我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主管部门将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食品链质量管理领域中, 相继出台了产品质量市场准入机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多项涉及食品与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2 粮食产品的危害性分析
有害物质对粮食产品的污染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污染的方式和程度也多种多样。从粮食产品的质量危害源分析, 主要存在三类危害源, 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物理危害。
2.1 粮食产品中的化学危害
粮食产品中可能存在化学危害, 是指因化学物质对粮食产品及其制品的污染从而造成对消费者的危害。目前, 粮食产品中主要的化学污染包括农药、食用不当的添加剂、各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 及其某些己经被证明可以诱发癌症的物质。
2.2 粮食产品中的生物性危害
粮食产品的生物性危害是指生物 (尤其是微生物) 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 (如毒素) 对主要粮食产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的污染, 这种污染会对粮食产品的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粮食产品中的生物性危害按照生物的种类主要有4类。
2.2.1 细菌性危害
包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及其毒素危害。
2.2.2 霉菌性危害
包括霉菌及其毒素的危害;主要粮食产品由于水分含量低, 细菌不容易生长, 其腐败变质主要由霉菌所引起, 因此这类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感官特征改变有:粮粒失去正常的鲜亮光泽, 颜色发灰发绿, 由于成分的分解, 粮食的质量减轻, 千粒重下降, 可闻及霉变味。
2.2.3 放线菌和酵母菌危害
放线菌和酵母菌由于数量较少, 引起的危害在主要粮食产品中较为少见。
2.2.4 昆虫
包括蝇类、蟑和螨类造成的危害。
此外, 病毒、立克次氏体及寄生虫都可能危害粮食产品。
2.3 粮食产品中的物理性危害
粮食产品的物理性危害是指在产品中存在着非正常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外来物质, 常见的有玻璃、铁钉、铁针、石块、鱼钩、铅块、骨头、鱼刺、贝壳和蛋壳碎片、金属碎片等。当粮食产品中有上述异物存在时, 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体伤害如卡住咽喉或食道、划破人体组织和器官特别是消化道器官、损坏牙齿、堵住器官引起窒息等。
3 粮食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根据食品可追溯性的范围可以将其分为食品生产企业内部的可追溯性和食物生产链上的可追溯性。企业内部的可追溯性是指当供应给消费者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 可以通过该体系返回到生产企业, 根据所记录的标识确认是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材料、材料是由哪家供应商提供的, 以及生产过程、测试参数等信息。食物生产链上的可追溯性是指“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测与控制网络体系, 该体系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供应链之间的相互连接, 并且重点关注有关产品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到下一个延续环节的可追溯性, 其中包括任何产品所经过的生产、加工和分配阶段。伴随这些过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与控制技术, 包括产地环境监测与控制、农药与兽药残留控制、饲料安全质量控制以及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检测、农药残留的检测等技术。实际上, 食物生产链上的可追溯性是多个企业内部可追溯性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3]。
食品链是理论, 而可追溯体系则是真正在食品链将其中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的工具和手段。可追溯的概念最早源于工业制造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之中, 例如ISO 9000或是北美通行的鲍德里奇 (Baldrige) 奖。其中ISO 9000:2000中关于可追溯的定义是被业界广泛所接受的, 在ISO9000:2000中, 可追溯被定义为“根据记载的标识, 追踪某实体的历史, 应用和场所能力”[4]。
随着过程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等现代管理方法的发展, 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 当前意义上的“可追溯”己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可追溯”己经演进成为以动态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应用集成为基础, 以产品跟踪与追溯为基本手段, 以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决策支持为主要工具, 服务于质量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3.1 可追溯体系的内容
企业所建立的可追溯体系, 应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加工和分销记录的关系。应该能够识别直接供方的进料, 以及终产品分销到直接分销方的情况。应该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保持可追溯记录, 足以进行体系评价, 使潜在不安全产品能够处置和召回。它有以下几部分内容:
首先, 可追溯按照追溯行为的类型可以分为:跟踪、上行追溯和下行追溯。 (1) 跟踪是指随产品在食品链中的流通, 记录所有相关的历史和监控数据。 (2) 下行追溯是描述产品实体之间的“where-used”关系, 即描述某一种原材料被哪些产品所使用, 也就是说, 记录所有使用了某一种原材料的产品。 (3) 上行追溯描述产品实体之间的“where-from”关系, 即描述经过一些特定的操作, 某一种产品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例如, 如果企业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在企业内部的可追溯体系中, 依靠跟踪系统所记录的产品相关数据, 上行追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质量问题的源头, 而下行追溯则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所有可能会出同样问题的产品。
其次, 可追溯还可以分为被动追溯和主动追溯。被动追溯是指有能力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明确的确定产品所在位置。被动追溯的实质是“在线”的跟踪, 它通过产品的标识来记录与产品相关的所有历史数据, 以达到终产品溯源的功能。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 被动追溯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产品的上行追溯和下行追溯。因此说, 被动可追溯是可追溯体系的基础, 而主动追溯则是被动追溯在功能上的延伸, 因为这种“在线”跟踪还可以被用在不同的供应链之间优化和控制流程。
如果说, 被动追溯更多的用于食品安全危机处理中, 那么主动追溯则主要用于企业管理。主动追溯将可追溯看作是在整个企业供应链、或是供应链中某一组特定的工作流中管理质量信息的工具, 它的目的是实现流程优化和控制。主动追溯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提供更好质量保证。在主动可追溯中, 跟踪系统所记录的数据不仅执行上行和下行追溯的功能, 更能够控制和优化组织内或组织间的业务流程。
最后, 可追溯包含外部追溯和内部追溯。外部追溯是在食品链中各节点之间的追溯, 内部追溯则是在一个企业内部或是一个场所内部的追溯。从产品的定义上看, 内部追溯与原料的来源、加工的历史以及产品交付之后的分销密切相关。而外部追溯则更关注于食品链中企业或组织之间产品信息有效传递, 它描述了哪些产品数据被接收和发送了, 以及这些数据如何收发的。外部追溯是跨企业, 甚至是跨国家的, 因此它也需要企业内部追溯作为其数据交换的基础。
3.2 常见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可追溯体系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除了在可追溯理论方面的研究之外, 现在欧美农业发达国家也正在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标准的方法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ISO 22005: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体系设计和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方针。该标准主要定义了食品链可追溯体系的实用性原则;饲料和食品链可追溯体系所必备的组成部分;饲料和食品链可追溯体系设计和开发的指导方针。
3.2.1 条形码标识
安全条形码是相关信息的载体, 通过扫描产品内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可以获取各个节点的有关数据编码信息, 包括每一个产品加工地来源代码, 如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常见的编码方式是国际标准商品标识代码EAN/UCC-13, 但其容量只有13位, 不足以携带上述信息。UCC/EAN-128条码信息携带量大, 是一种通过给每一个产品均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EAN.UCC代码, 即全球贸易项目代码 (GTIN) , 通过应用标识符 (AI) 产品属性进行标识的代码, 如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 以及通过全球位置码 (GLN) 对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及参与方进行标识的代码, 而且这种编码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通用性、标准性, 已成为全球贸易中信息交换的“关键字”和“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 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逐步得到应用。举例来说, 在粮食食品安全的跟踪过程中, 在生产环节可以给加工侧产品进行产地代码, 惟一标识该用体;应用标识符对加工的批次、日期及重量等进行编码;通过微机管理系统将有关信息依次从生产开始传递到成品包装, 最后在加工后的成品包装上显示其唯一的条形码, 即同一天、同一班次生产的食品可能载有不同的条形码[5,6]。
3.2.2 电子射频标识 (RFID) ISO
11784:动物的无线电频率辩识 (RF1D) —编码结构。该标准的代码结构为64位, 其中的27至64位可由各个国家自行定义[7]。
射频标识 (RFID) ,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具有信息读取方便、不受脏污等恶劣环境影响, 读取距离较远、准确率高的优点, 是畜体标识的理想选择。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动物个体标识, 以瘤胃丸的形式或埋植于皮下, 如Conill等采用无线射频技术, 将“被动可埋植无线异频发射器” (Passive InjectableTransponder, PIT) 分布于牛个体的腋窝、上唇和耳下, 于屠宰前, 对读取率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很好效果[8,9]。
3.2.3 DNA标识
DNA标识是动物天生固有的条形码, 利用它能够实现从餐桌肉品到饲养场种畜的追溯, 肉品可以是新鲜的、加工的甚至是烹调过的。Jeffreys等人发现当利用特定的酶消化DNA时, 凝胶电泳分解的结果DNA片段模式对于每个个体均是特定的。这项DNA指纹识别技术已应用于法医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卫星方法 (Micro satellites) 和一种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标识方法已经出现并获得应用。利用微卫星标志和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家畜个体追溯方法是可行的, 与微卫星方法有许多等位基因相比,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方法仅有2个等位基因, 技术相对简单, 成本相对低廉, 这有益于全自动SNP分析, 因此在基于DNA的可追溯系统中将会更多地采用SNP分析方法[10]。
4 小结
当前, 我国粮食食品安全问题令人瞩目, 政府和企业都在致力于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卫生安全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建立食品供应可追溯体系是我国食品加工和出口企业一个不可逾越的选择[11]。本文所讨论的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概念、可追溯系统的分类及特征等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例如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扩展可追溯系统架构使异常事件的发现、报告、处理、归档更为快捷准确以及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等。
我们有必要积极开展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讨, 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光俊.食品安全与大众健康[J].西部粮油科技, 2001, 26 (3) :34-35.
[2]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业法律法规规章选编, 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类[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Moe T.Perspectives on traceability in food manufacture[J].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9) :211-214.
[4]Levi D S.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M].Boston, Irwin/McGraw-Hill.2003.
[5]李春风.中国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指南[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6]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Gener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81 (2) :347-356.
[7]曹卫华, 戴伟辉.无线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交流, 2004 (9) :38-37.
[8]Conill C, Caja G, Nehring R, et al.The use of passive inject-able transponders in fattening lambs from birth to slaughter;Effects of injection position age and breed[J].Journal Ameri-can Science, 2002, 80:919-925.
[9]Arama A, Soret B, Lasa I, et al.Meat traceability using DNAmarkers;application to the beef industry[J].Meat Science, 2002, 61:367-373.
[10]Arama A, Soret B, Lasa I, et al.Meat traceability using DNAmarkers:application to the beef industry[J].Meat Science, 2002, 61:367-373.
粮食产品论文 篇7
在山西汾州香米业展位前, 围满了参观者, 无不称赞香米的质量上乘。据介绍, 山西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作为吕梁市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荣获“山西省名牌产品”、“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山西省优质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是山西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汾州香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 其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汾州香米业历经多年努力, 从最初的农产品经销企业发展成为颇具规模和实力、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致力于打造从播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企业。目前产品涵盖有机小米、小米苦荞混合米、杂粮小米和母婴小米等四大系列20余种单品, 未来还将开发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 以满足各类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本着安全、营养、美味的绿色天然健康食品的理念, 引领高品质饮食文化。公司以绿色健康为宗旨, 拥有2.5万亩有机谷子生产基地和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生产加工车间, 产品遍布北京、天津、昆明等大中城市和蒙古、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适中的价格赢得了各界朋友的一致好评。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方面, 汾州香米业公司将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后期保护工作。加强品牌产品质量监督, 保证名牌农产品的优良品性,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保护品牌产品的合法权益。二是争做龙头企业, 争创地理标志产品。龙头企业可加强行业话语权, 维护自身和行业整体利益。地理标志产品, 反映产品的原产地属性是一种深层次的品牌保护和宣传推广方式, 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三是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争取更多有利资源。对各产品和服务使用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和价值创造, 提升品牌附加值, 以“品牌输出+管理注入”方式延伸第三产业链, 形成“资源-品牌-资源”不断放大、资产质量不断提升的经营格局。
展位中, 除了汾州香米展商外, 展出的还有石碾有机小麦粉、吉林鲜米、张老五小米等。
一股浓郁的面粉香味扑鼻而来, 记者来到了石碾有机小麦粉的展位前, 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鸡鹿塞”牌石碾面粉是全国唯一的高筋度硬质小麦种植区, 而有机硬质小麦更是稀缺资源。他们的面粉加工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低速低温石碾制粉工艺,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营养成分, 这也是有机高端产品在北京等市场畅销的原因所在。他还告诉记者, 有机小麦基地位于河套平原阴山南麓的乌拉山河谷, 中国唯一的北纬度40度全球高原小麦黄金产地。具有肥沃的土壤、纯净的水源、无污染的环境、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 形成了天然有机种植条件, 成就了河套小麦蛋白含量高、面筋值质量好的特点。河套平原盛产的优质小麦, 籽粒大而坚实饱满, 蛋白质、面筋含量高且质量好, 是生产各类优质面粉的专用原料, 是我国唯一可以和世界优质小麦媲美的高筋度硬质小麦, 独特的优质原料, 使得面粉具有优良品质, 在同类产品中有一定优势。很多参观者都买了一些回去品尝。
吉林鲜米生产于北纬40-45度吉林黄金水稻种植带, 在九五熟时收割, 低温慢速烘干, 轻揉碾压, 全程休眠保鲜。旁边一位老年人问道, 鲜米和糙米相比哪个更好?展位负责人说, 糙米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但它的外围被纤维组织包裹起来, 难消化吸收, 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营养成分会因加热而损失。鲜米保留胚芽, 营养价值不流失, 口感好。吉林鲜米为什么好吃?正如现捕的鱼, 现抓的鸡特别鲜嫩, 吉林鲜米选用“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的优质稻谷, 经过全套日本米机现磨成胚芽米, 原香原味。听完解说, 参观者对吉林鲜米更感兴趣了。
粮食产品论文 篇8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农业作为一国基础产业,历来受政府干预和控制最多。由于各国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农产品贸易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奉行保护主义,实施各种补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掌握话语权,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国际谈判的方式来实现农产品贸易秩序正常化,然而谈判并不顺利。农产品贸易游离在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之外,1994年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农业协议》,并未取得关键性的成果,仍然允许成员方政府在一定领域对农业进行补贴,针对《农业协议》的缺乏约束力,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在1999年前后启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谈判中被边缘化,谈判在即将进入攻坚阶段时陷入了破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市场准入、农业补贴停滞不前。近年来,谈判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外贸现状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除了大量供应国内市场外也销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玉米和大豆。其中,吉林的玉米和黑龙江的大豆出口均居全国第一。此外,东北的大米也是较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北粮食出口占全国粮食出口份额较大,东北是我国粮食出口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未来随着东北亚地区国家农产品自给率的不断下降,对于粮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东北粮食出口前景看好。但是在自由贸易环境下,东北原粮生产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我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的平均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水平20%—70%,而且粮食品质尚有一定的差距,粮食生产明显不具比较优势,国外粮食一旦大举进入我国,将大幅度抑制东北地区粮食出口。
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的制约因素
东北粮食产品出口竞争力主要源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等比较优势逐渐消失,长此以往,必将面临农民种粮意愿降低、粮食减产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内制约因素
1. 资源约束
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耕地面积和土壤品质,这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也是限制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东北地区存在着黑土耕地不断减少和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粮食产量不断缩减的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与植被破坏问题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另外,东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粮食质量问题很多,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使东北地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2. 现代物流不发达
我国与粮食贸易相配套的物流设施相对落后,铁路方面,由于运力不足使得粮食出口成本增加;水运方面,由于水运通道不便利,所以很少采用。此外,东北地区虽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粮食物流的建设上,但由于管理不当、作业效率低等原因导致粮食物流无法规模化。东北地区粮食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要高出很多,导致出口粮食价格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 粮食生产成本高、质量低
长期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在粮食生产中一直强调高产而忽略了粮食的质量,致使很多粮食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粮食市场需求。另外,农业科技含量低,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致使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品质提升缓慢。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东北地区粮食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被不断被削弱。当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对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国际因素
1. 关税壁垒降低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关税壁垒的降低削弱了我国对粮食贸易的限制,国外大宗粮食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我国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比不上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使得我国粮食产品缺乏比较优势,粮食贸易竞争力处于劣势。再加上跨国粮食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粮食市场,使得国内粮食市场竞争激烈,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受冲击最大,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粮食出口。
2. 非关税壁垒提高
我国加入WTO后,以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的门槛日益提高,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由于东北地区粮食产品质量标准和粮食技术生产标准等普遍落后于国际标准,导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品因质量、检疫等安全问题出口频频受阻;为了削减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恶意提高技术标准,一些粮食出口企业为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只有加大投入,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企业由于无法承担过高的费用以至于退出国际市场。
三、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发展粮食贸易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粮食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商家的利益和声誉,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安全认证体系,从而实现对国内粮食产业的保护。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标准都低于国际标准,这使得国外企业趁此机会将一些质量较差的粮食产品出口到我国,极大地危害了我国国民的健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粮食进口的审查力度,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粮食产品流入我国市场,加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绿色标准。
2. 以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
在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上,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因而发展绿色农业及出口是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应科学引导绿色粮食生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农民学习现代绿色粮食种植技术,熟悉当代绿色粮食生产标准,科学种植粮食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对于高污染的工业老城区进行全面改造,对于进驻我国东北地区的外资企业审批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效应,避免引入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促进绿色粮食生产及出口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适应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3. 调整种粮补贴政策
随着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国外高补贴造成的国内外价差扩大的趋势,东北地区粮食竞争力更显不足,粮农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政府应针对绿色粮食生产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在减免农业税费的同时,实施绿色粮食生产财政补贴政策,合理利用关税保护和进口调控政策,把握好粮食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防范对国内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二)企业层面
1. 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尤其是大豆的自给率还不到50%,这就要求我国粮企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也要与国际市场衔接,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东北地区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在国际粮食价格下行时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增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有效选择。合理进口短缺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资源短缺压力,而且可以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通过国际粮食市场,用出口优势弥补劣势,多进口国内成本较高的粮食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2. 发展粮食“四散”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为促进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发展,企业应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港口建设对接,优化东北地区粮食产品出口的装运条件和装运方式,同时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粮食出口的运输成本。粮食“四散”即实现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粮食集装箱运输主要应用于品种多、批量小以及多种质量等级的粮食运输。东北地区发展粮食“四散”和集装箱运输,不仅可以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而且还可以保证粮食品质和减少粮食损失,增加运输途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可以根据粮食主要生产区域和港口的分布,建立以各地区为主体的散装粮食运输系统,并配有便捷的运输网络。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粮食的出口,而且可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
粮食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国粮食贸易的发展程度,因此东北地区应积极选取优良品种,优化生产结构,走优质高效的生产道路。同时,在保证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以确保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雪,张广胜.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成本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1):21-24.
[2]王溶花,陈玮玲.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4(3):115-117.
粮食产品论文 篇9
国际粮价上涨始于2002年, 2006年下半年开始加速, 仅2007年即上涨42%, 2008年前两个月更是上涨83%……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在粮食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 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 其中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10.1亿吨, 全球消除饥饿所需填补的粮食缺口是0.5亿吨, 共计10.6亿吨, 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将近一半[1]。
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后动力
(一) 从宏观环境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上升通道之后, 物价水平也随之升高。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以粮食和食品价格 (特别是猪肉) 的上涨, 成为拉动中国CPI上涨的主导因素。这一轮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讲只能算是补涨[2]。
(二) 从需求领域及需求结构上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1. 需求领域的拓宽。
一方面, 由于人们生活消费品结构的改变导致对肉类需求的增加。以2007年为例, 21.3亿吨粮食中有7.6亿吨被用作饲料, 但饲料的投入与肉类的产出并不是1∶1的, 也就是说, 在人们的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却增加了。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涨势迅猛, 许多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向新能源转移, 特别是以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开发尤其受到重视, 另有1亿吨被用作发展生物燃料, 这一粮食需求结构的改变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3]。
2. 需求层次的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以提升速度较慢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例。人们从致力解决温饱问题到肉、蛋、蔬均衡, 再到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的问世, 升级版的农产品要求升级版的技术和设施, 其间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升, 将必然导致升级版的价格。
(三) 从供给方面看农产品价格上涨
1. 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依赖性增强, 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成为农产品成本的主体。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农民抱怨:“化肥太贵买不起”、“粮价前脚小涨, 农资后脚大涨, 怎么种都是亏。”
2. 农产品供给的地域性失衡。
由于政策上的原因, 中国政府对农业的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 有些地区缩减了粮食种植的面积, 出现了一大批“无粮乡”、“无粮县”, 全局的农产品供应均衡依靠地区间的调配, 一旦调配系统失调, 就会出现生产地区的增产不增收和消费地区价格的居高不下。
3. 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加上农民获取信息的滞后性, 受到市场风险和自然条件风险的双重压力, 其周期性波动也是在所难免。
4. 农产品生产者总体积极性不高。
农民种地获得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有些地区种1亩地仅获利100元~200元, 受“比较利益”关系的影响, 部分人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尽管国家有规定要用“保护价”向农民收购粮食, 而提高单产, 需要的是高科技投入的育种和科学施肥这两项投入都会使农民的“边际效益”递减[4], 在粮价过低时, 农民就不会在提高亩产上下工夫了。
5. 投机者炒作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由于全球股市和债市处于低潮, 在次债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大批基金从房地产等领域撤出, 急于为手头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者自然转向粮食等大宗商品期货, 导致包括农产品、能源和金属等在内的期货全面涨价。
三、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民增收
(一) 留守务农人员
对于留守务农人员来说, 由于获取信息的滞后性, 加上自然条件和市场价格的双重风险, 农民并未能成为农产品涨价的主要受益者。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 农民利益受到“双重剥夺”——作为生产者, 农民遭遇了农资价格高涨负累, 在去年, 仅化肥的价格就涨了九次;其次, 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利润, 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环节而非农民手中;再次, 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用于农民的自给性消费, 只有剩余的一部分农产品用于出售, 那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收益只是一小部分。
(二) 进城务工人员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 如果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则相关工业产品价格也将上涨, 他们是对物价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以河南省鲁山县来京务工人员李民花和他的丈夫解虎生11月的一份账单为例, 月收入:李民花1 150元 (含双休日加班) 、解虎生1 000元;全家饭费:550元;烟钱:103元;看病:125.8元 (小孩感冒一次) ;房租:450元;坐公交车:30元 (经常走着上班) ;买冬装:80元 (给孩子买) ;买日用品:30元;孩子学习费用:每学期一次性支出, 月均不好计算。
(三) 流通领域的几个利益主体
1. 价值链两端。
农产品的流通以农产品生产者为始端, 以农产品消费者为终端。相对于作为始端的农民来说, 农产品消费者也只是将支出的一部分用于农产品消费, 理论界称之为恩格尔系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2. 价值链中间环节。
再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利润分配来看。中国8亿农民都是农产品的生产者, 13亿人口都是农产品的消费者, 而对于每一个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 他们都是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而并非决定者, 真正有定价话语权的是那些中间流通环节。
四、对策探析
(一) 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经费, 通过科技进步, 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
饥饿是人类最早的敌人。在有限的土地上丰收更多的粮食, 就成为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望。粮食产量最简单的式子:粮食亩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但土地相对于需求来说是稀缺资源, 在耕地面积基本持衡的前提下, 粮食产量还主要仰仗粮食的单产。袁隆平一颗种子改变世界诠释了科技兴农的神奇力量。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最高的高产田也就在400公斤左右;从1976年开始, 袁隆平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2000年, 他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实现;2004年, 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 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二) 要严格地控制耕地总量, 维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 自1996—2003年的七年间, 中国耕地面积已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 七年减少了1亿亩, 平均每年约减少14 729万亩, 比两个海南省的耕地还要多。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3年, 在全国11个省、区、市中, 人均耕地低于0.8亩警戒线的已有六个。与此并存的另一问题是,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染等原因, 现有耕地的质量在逐年下降, 耕地后备资源也不足。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 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 中国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耕地总体质量有所提高, 农业地特别是耕地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整治。到2010年,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347.8万公顷以上,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000万公顷, 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 200万公顷, 改造坡耕地666.7万公顷, 扣除生态退耕等因素, 中国耕地面积将保持在1.28亿公顷以上。
(三) 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1. 实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配备。
一是农村经营渠道混乱。一些乡 (镇) 的种子、农技等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无证经营。二是价格不一。利用虚假广告或其他手段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效进行虚假宣传, 误导消费者;有的非法提等提价, 造成同一地区同一品种不同价格, 增加农民负担。三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农资生产小厂家, 唯利是图, 生产出不合格化肥、农药流入市场;有的制假者在小作坊中生产假冒伪劣化肥、农药, 严重冲击农资市场, 坑害农民兄弟。
2. 效仿历史上盐的改制历程, 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农产品上涨并不能使农民增收的一大原因就是流通环节太多, 并且在此流通过程中, 农民都是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而并非决定者, 不具备定价话语权。
(四) 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审慎发展生物能源, 争取化挑战为机遇
首先, 要清楚的看到这一轮全球性粮价上仅仅是短期因素所致, 未来几年国际粮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转, 所以相关的粮食政策要有长远计划;其次, 要牢固树立靠自己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自力更生的粮食政策, 加强粮食应急储备和战略储备, 限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 确保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第三, 要清醒的认识这样一个矛盾:当前的能源多元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是大势所趋, 但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首要的民生问题。中国应该积极开展适应国情的非粮食作物生物燃料、核能、太阳能等, 以减少对石油等矿物能源的依赖, 同时致力缓解“乙醇挤占口粮”危机。
参考文献
[1]朱险峰.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回顾及2008年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 2008, (3) .
[2]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粮食价格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7) .
[3]万小妹, 罗安军.不稳定粮食价格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1) .
粮食产品论文 篇10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崔本中、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忠林、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文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局长罗世刚、黑龙江省农垦农机局局长李俊等行业领导以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克俊、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销售和客户支持总监李立凤、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蓝山等企业领导应邀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农机公司总经理申佩怀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崔本中会长、李文华副主任分别代表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和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致辞祝贺订货会的成功召开。
本届展会以“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提供优质装备”为主题, 是在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连续举办的第6届东北较大、全国知名, 为农机经营企业和重点厂家较为关注的农机大展。本届展会除了传承历届会展优势之外, 其展示面积、展销项目、展品档次、参会层面和服务项目均较往届有所提升, 并与参会各方人士共同打造出“6大平台”, 即产品订货交易平台、科研成果推广平台、供求信息交流平台、物流业态提升平台、招商引资合作平台和新闻媒体宣传平台。
人潮涌动展会精彩纷呈
作为中国农机业的标杆企业, 中国一拖集团以其恢弘的气势展示出全系列产品, 展品包括36.8~132.3 kW (50~180 hp) 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4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全喂入水稻收割机和农村工程机械等, 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在一拖集团展台记者遇见来自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关镇庆刚村的农民王永, 作为当地最大的农机大户, 王永正在策划组建农民合作社, 特地抽空来参加这次展会。据了解, 他在2007年6月的《农业机械》杂志上看到《王者之风》一文, 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东方红1304型拖拉机, 让他甚是欢喜, 加上自己本身就拥有一台东方红1004履带式拖拉机, 对一拖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较为满意, 便于近期购买了一台1304。由于新机下了订单还没有拿到手, 这次又专程赶到会上, 迫不及待地来看机器。
国际农机巨头约翰迪尔的展台显得宽松简约, 主题突出。迪尔公司此次展出了畅销东北市场的迪尔天拖904、1204型轮式拖拉机以及奔野系列拖拉机;而在展台正中摆放的是一台迪尔6488玉米果穗收获机。该机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不少观众登上收获机看个仔细, 有的则蹲下身躯, 昂头仰视, 对于这个新家伙, 用户充满期待。据迪尔公司有关人员介绍, 约翰迪尔6488玉米果穗收获机是迪尔公司在吸收国内外玉米果穗联合收割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 该机在剥皮、茎秆粉碎处理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适合我国东北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 该产品已经通过黑龙江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的检测, 其综合技术指标居国内同类机型领先水平。
在纽荷兰展区, 展品包括广受东北用户欢迎的SNH554水田型拖拉机, 有采用纽荷兰欧洲技术在上海生产的SNH1004, 在中国高端用户中享有很高知名度的TM140, 还有2007年与全球同步推出的纽荷兰T7040, 而身披红装的凯斯Magnum250型拖拉机是纽荷兰展区的最大亮点, 也是此次展会上功率最大的拖拉机。据了解, 该拖拉机额定功率185.2 kW (252 hp) , 发动机采用电控高压共轨供燃油系统, 具有更好的低速扭矩、工作时瞬间所需要的更高功率以及较低的噪声和更小的有害排放。采用电子全动力变速箱具有挡位自动控制功能, 能够根据油门大小、发动机转速和燃油流量自动选择理想的挡位。驾驶室内全方位的曲面玻璃、舒适的悬浮座椅和结合人机工程原理的扶手控制器都展现了良好的操作环境。凯斯此次展出新一代Magnum系列拖拉机旨在满足中国高端农机用户对高品质拖拉机的需求。
已经连续3年参加黑龙江展会的徐州凯尔机械有限公司此次展览规模宏大, 展出6台大轮拖, 功率覆盖95.6~132.3 kW (130~180 hp) 。据凯尔公司负责人介绍, KAT系列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应用工程机械的设计思想, 借助徐工集团研究院的力量, 选择汽车、工程机械的成熟零部件, 整机设计为整体车架, 传动系采用模块化的结构集合而成, 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实现160、180、200以及更大功率拖拉机的开发。目前凯特迪尔拖拉机畅销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市自治区。据了解, 截至2008年底, 凯特迪尔拖拉机在黑龙江省保有量超过200台。
“全国大粮仓, 拜托黑龙江”。黑龙江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历来是农机企业的“必争之地”, 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纷纷参展。山东时风、福田雷沃重工、洛阳中收、北京亨运通、山拖农装、常发集团、山东巨明、烟台东汽、山东金亿、洛阳福格森、常州东风、江苏清拖、延吉插秧机厂、上海世达尔、天津富康以及日本的久保田、洋马和韩国的东洋、井关等都悉数到场登台亮相。
2009年东北农机展的火暴折射出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的巨大成就。李文华副主任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 2008年黑龙江省新增拖拉机9万多台, 特别是新增73.5 kW (100 hp) 以上的大型拖拉机1 600多台, 新增水稻插秧机1万多台, 水稻割晒机1.3万多台, 水稻联合收割机1 000多台, 全省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5%, 继续居于全国第1位;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00亿kg, 达到422.5亿kg, 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856元, 增幅超过17%。李文华强调, 黑龙江省正在实施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现代农业机械大展身手创造了广阔的舞台, 为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大量的财政投入必将拉动农机市场的大发展。
盛会呈现4大亮点
2009年“3省会”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一场丰盛的农机大餐呈现在全行业和与会者面前, 受到与会企业、用户的广泛赞誉, 盘点此次盛会, 它主要呈现出4大亮点。
⑴展览面积、参展客商双双创新高。此次展会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家企业参展, 比2008年增加30多家;整个展场面积达5万m2, 比2008年增加2万m2。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冲击不断显现的情况下, 无论参展企业涉及的地区及参展规模均较2008年有明显增加, 实属不易。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经过6年来的创新与发展, 其会展舞台已逐渐成为引导行业发展、追踪市场需求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⑵展出产品门类覆盖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3省会”不仅传统的产品如大中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内燃机及其发电机组、低速汽车、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植保机械、排灌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大中小型工程机械、畜牧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和饲料机械等阵容强大, 而且众多的新产品, 以及与其他行业关联度高的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创新或改进的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⑶人气鼎盛, 观众指数继续看好。参会人员除了全国各大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东北3省农机经销商之外, 还特邀我国台湾省农会代表团, 黑龙江省农机局及各市县农机局长、农机推广站站长, 省农垦总局及各分局农机局局长、各农场机务队长, 省内各农机作业合作社董事长、机务社长, 各现代农业示范区董事长、总经理及各市县农机批发商、经销商、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及广大农民用户等3万多人参加。同时, 由哈尔滨市农委组织8区10县农民参加的2009哈尔滨春季农民大集和农产品展示交流洽谈会也一并举行, 预计到会参观、洽谈、选购、订货的人员可超过5万人次。
【粮食产品论文】推荐阅读:
粮食安全的农产品贸易11-03
粮食生产论文06-16
粮食期货价格论文12-21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10-21
长安城的粮食问题论文09-25
有关浪费粮食的议论文08-03
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01-01
对武冈市粮食生产战略进行研究论文11-17
粮食价格:粮食安全09-01
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宣传口号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