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阅读(共12篇)
文学性阅读 篇1
摘要:文学味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是指各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文本特征。本文中阅读鉴赏的文学类文本对象指的是高考试卷中的散文和小说文本, 因此文中所论述的阅读鉴赏的主体是高中学生, 阅读鉴赏的活动主要是指在考试中有限的时间内以答题为目的阅读鉴赏文本的活动, 而非一般意义上文学专家研究者鉴赏文学文本的活动。
关键词:阅读,鉴赏,文本特征,文学味
在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 阅读鉴赏分值占很大比重, 例如, 在江苏高考试卷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是20分, 而学生往往失分惨重,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每年高三老师和学生都花了绝大工夫在上面, 却仍然收效甚微, 甚至忙到最后老师和学生会发现:复习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提高甚至还没有复习训练前得分高, 我们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 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训练学生分清题型、如何审题、如何找准角度按步骤答题上, 殊不知, 很多学生早已在上述方面做好做够了, 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读文本、读不懂文本。不会读、读不懂, 再熟悉题型、再会审题答题也如同搭建空中楼阁, 都是枉然。
那么, 如何教学生会读文本、读懂文本呢?本文试图从文学文本的文本特征角度做一些探讨与尝试。文学类文本传统的分类, 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每类文学文本都有其固有的文本特征, 这些文本特征说得形象些, 就是指这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味道”。如果学生面对一个文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这一类的文本特征入手, 或许就找到了解读这个文本的钥匙。并且, 试卷当中文本后的问题也大都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制。这样, 解读又迅速, 又做到了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 来谈谈散文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散文的中心有任务是抒情或展现情与理的交融。散文何以称为“散文”, 那是因为它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 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 但这不是说散文就没有其特有的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主导性的、特征性的建构因素, 例如: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并且, 散文因其“散”, 所以, 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文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安排这样的材料有何作用?还有, 散文借助文字所创造的“美”, 不仅是物象、意象之类带来的, 还来源于语意学的某些方面, 如语言的意味、意蕴、意趣等。散文文本的可咀嚼性, 既是散文的标志, 也是解读的抓手。我们在解读散文的时候, 可以借助某些可观察、可把握的语言标识来品味散文的意味、意蕴、意趣。有人将散文称作“美文”, 证明散文还有一个文本特征, 那就是比其他文体更突出的审美追求。因此, 在阅读散文时, 要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各种各样的“美”, 文本造就“美”的方式、手法。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具有的文本特征, 如果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建构因素, 抓住文本中具有可咀嚼性的语言标识, 理解文本中各种各样“美”, 解读文本的意味、意蕴和意趣。那么, 在散文阅读方面, 我们也就相应地有内容可读、有事情可做了。在高考试卷中, 命题者也往往是从这些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题的。
来看看2012年广东卷的散文阅读《荷叶》, 初看标题, 再看文本内容, 我们即可发现, 这篇散文是用中心物象“荷叶”来建构文本的, 进一步读文本可看出这“荷叶”, 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审美特征:残荷之凋零、新荷之清新、可用做包装食物用途的清香等, 然后, 作者对荷叶寄予怎样的复杂情感我们就可以把握了。文后的试题:17.结合文意, 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5分) 18.在第 (2) 段和第 (3) 段中, “我”都见到了残荷, 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6分) 两题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命题的。其次, 文本写荷叶, 为什么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宏村的秋景?有何用意?这一点体现了散文“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初读文章就要考虑的问题。试题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4分) 同样也是从这一方面设问的。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的试题同样是从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命题的: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 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本题是从散文“散”的特征出发, 材料安排的用意角度来命题的。18.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分) 则是从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及其作用来命题的, “杜鹃啼”是文本的中心意象, 又是结构文本的线索, 文本基于此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19.选取一个角度, 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8分) , 是考察作者寄托在“杜鹃啼”这一意象上的审美追求的。
其次, 来谈谈小说阅读。小说的文本特征较明显, 构成文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环境、情节。但是, 我们解读小说, 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及手法, 以及基本情节。其实, 小说的解读更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三个相同要素在不同的小说文本中的不同组合、侧重、倾向中的个性化的设计。 (注明出处) 再具体点说, 小说的“文学味”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变化性、矛盾性上 (分析这人物形象的三个特性需要把人物形象完整分析和人物的细部情感结合分析, 即客观分析与主观体验结合) , 人物形象的特征与刻画手法的选择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最后, 解读小说还要注意小说主题、主旨、以及审美意义的多元性。
以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 (师陀) 为例: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表面看这道题是考察环境描写的特征的, 其实解决这道题, 还是要从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入手, “在这小城里, 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 仍有许多剩余时间, 就戴上老花眼镜, 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 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 并有一种特别风韵, 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 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 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 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邮差先生是一个对人友善、内心悠然淡泊的形象, 由此形象可以得出小城具有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特点。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这句人物语言的理解, 要解决这道题, 需要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小说主旨之间关系综合考虑。因此这句话的含意可以理解为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 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 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得出的。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 没有人打扰, 这点是从环境描写的特征得出的。而这句话在小说结尾, 有象征意味, 显然关乎小说主旨:即对战争背景下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再来看14题, 作品叙述舒缓,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小说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是由人物形象、环境特征、小说主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 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1) 叙述舒缓, 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 祥和与安宁; (2)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 没有惊心动魄, 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 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 展现在历史大背景 (日本侵华战争) 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 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图。
综上所述, 考试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 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抓住各类文本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以这些文本特征为切入角度, 迅速读出文本的“文学味”, 以便有针对性地、有效地答题。
董素一,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文学性阅读 篇2
A.文学性缺失是当下大多数旧体诗词之弊病,这些旧体诗词一味地重复,优秀的诗词作品罕见。
B.今天的旧体诗词写作仍然以文言文为基础,又全面地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
C.好的诗词作品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诗词语言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D.时下诗词创作离开“现成语”不行,离开带有自己喜怒哀乐的新词、新语更不行。
E.意象重复是当下诗词生命力萎缩的最主要表现,作品应该选取新鲜、细腻的意象。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写出独特生命体验和心灵感受的诗词富有创造力,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世界。
B.个体写作也要兼顾大多数人的感受,引起共鸣的作品才有可能赢得读者的喜爱。
C.情感上的矫揉造作是当下诗词作品生命力萎缩的表现之一,好的作品应该有底蕴。
D.当代中国,人口多,人心躁动,只有文学才能让这个世界理性一些,让人心沉静一些。
14.根据文章内容,阐释第三段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
15.歌曲《好日子》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红遍大江南北,一靠优美的旋律,二靠诗意的歌词。请结合文本中当下诗词的弊病,以这首歌的首节为例,简要分析以下歌词写作的成功之处。(4分)
歌词首段: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试题答案:
12. AC(B项曲解文意,“今天的旧体诗词写作仍然以文言文为基础”说法错误,原文说“现在是白话文写作,”“如果仍然使用文言文语言系统,显然不合时宜,也会产生时代隔阂。”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诗词创作虽然不能完全撇开“现成语”,但也要尽可能创新词、说新语。”E项“意象重复是当下诗词生命力萎缩的最主要表现”无中生有。)
13. D(无中生有,原文“当代中国人口多,发展速度快,整个社会都“动”起来了,人心躁动不安,的确需要文学让世界理性一些,让人心沉静一些”,说明文学有“让世界理性一些,让人心沉静一些”的功用,但没说文学是唯一的。)
14.(1)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诗词作品语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摒弃前人的、现成的、带有自己个性的语言才是好语言。(2)好的(不陈旧不老套)语言能使诗词作品具有丰富的生命力。(每点2分)
报告文学阅读 篇3
报告文学阅读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如下:
1.“还原”原则:报告文学阅读遵循“还原”原则,解题时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阅读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把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他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體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陈忠实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陈忠实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问题:“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①这句话形象地表述出了作家的创作追求,作家的思想,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他的作品写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②“属于陈忠实”,即他独有的风格特点,他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中剥离出来,独树一帜;③“永留人间”是就其价值和影响而言,无论就思想容量还是审美境界而言,陈忠实都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之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李可染有幸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李可染也求教于黄宾虹。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选自《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2.李可染的绘画艺术有哪些特点?
答:
谈谈儿童文学阅读 篇4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
一.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 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培养, 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 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而其中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因此, 儿童的阅读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 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而又有内涵的书籍。儿童文学正是专为儿童写成的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 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优美的精神食粮, 使他们感悟到文学之美, 母语之美。
首先, 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海德格尔说, 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 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 照耀着人们的心房。而儿童文学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 更让儿童在童年学会了“做梦”, 这种“梦”使他们的童年生趣盎然、熠熠生辉、可爱至极。童年这种“梦”的存在将成为孩子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的源泉。阅读儿童文学也在不知不觉中维护着儿童的天真, 让孩子们享受着一个美好的金色童年。
其次, 儿童文学阅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文学的世界里, 更多的是纯真、美和幻想。小时候让孩子深深感动过的儿童文学作品, 将使他们终身难忘, 一生受益。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 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 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儿童文学将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爱、责任、信念、勇气等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中, 为儿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光明的精神底子, 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
二.教师带领孩子走进儿童文学
(一)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儿童, 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要途径。一方面, 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志向等, 理解作品中典型的、个性的儿童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 并学会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另一方面, 儿童文学可以唤回教师消逝的童心, 促使教师走进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 唤醒他们童年时代善良、纯真、自然、充满幻想和创造欲望的天性, 留住热情、朝气的动感节律, 从而更加喜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可以理解为一种真正理解并热爱儿童, 且主要以言语形象的方式获得存在的生命状态。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讲解得来的, 而主要地浸润、生长于主体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生活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需要练就“童话嘴巴”, 它是语言的趣味, 它是童话阅读内化后的外化, 它将使教师与孩子之间有亲近感。彼此找到了共同的话语, 成为乐意分享的共同体。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儿童文学素养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首先, 要加强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 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 树立新的儿童文学教育理念。其次, 在教学中, 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培养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 了解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学会分析儿童文学作品, 体会其中的美。
(二) 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儿童文学世界
仅仅阅读课文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不够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 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 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以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 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 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 促进知识的迁移, 使课内外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教师可以由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延伸出去, 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地儿童文学作品,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卡罗纳》, 它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 老师可以再讲述一些书中的故事, 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激发他们主动地去阅读这本书。这样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将有助于孩子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形成语文素养。
其次, 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儿童文学作品后, 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作品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 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再次, 儿童文学阅读与形式活动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 如“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 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引导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 教师要讲求方法:
第一, 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的众多体裁中, 学生的口味不同, 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儿童小说, 有的喜欢阅读科学文艺作品, 有的则喜欢阅读童话,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 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 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 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 向学生推荐和介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作品种类繁多, 浩如烟海, 小学生要学习其他多门课程, 他们的精力有限, 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一些优秀的、有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 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时机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根据学生的实际, 为不同层次、不同阅读爱好的学生列出可选择的书目, 以便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第三, 组织学生对选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评析。这不仅能及时地了解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他们热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四, 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在学生阅读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读书心得、续写故事、改编童话, 还可以模仿所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五, 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一是组织儿童文学阅读兴趣小组。二是建设班级儿童文学图书角。由教师组织, 投入一部分班费及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捐一两册儿童文学书籍, 建设班级图书角。既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阅读氛围, 有能够解决同学们无书可读的困难。三是开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竞赛活动。四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表演会。如举行儿童诗歌朗诵会、童话故事演讲会、儿童戏剧表演会等, 既受到学生的欢迎, 又开发了原本封闭的课堂。五是开展儿童文学的阅读, 创作征文活动。由读到写, 把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向深入。
三.引导儿童文学阅读的精彩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周益民老师在小学六年级组织的《小王子》班级读书会为例, 分析儿童文学阅读的具体指导方法。
首先, 周老师的这场读书会选材精到又独具匠心。《小王子》是以纯净打动无数人的哲理性童话, 书中深邃的内涵和情感值得孩子们细细去品味。周老师选择了书中“驯养”这一部分来重点解读, 抓住了书中人类个体与个体间归属性的感情联系这一层精神内涵来展开讨论, 是符合小学六年级儿童的精神成长需求和接受可能的。周老师在选材上表现出的智慧, 来自他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
这节课主要有读书印象———聚焦“驯养”——————穿越生活———移情想象———后续阅读五部分内容。首先, 引导学生体会阅读这本书跟读其他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强调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以及学生的阅读感受。其次, 周老师从学生感受最深的段落入手, 深入地引导孩子们走进书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 最后聚焦于“驯养”展开讨论, 深入地分析驯养的涵义、在书中的意义、延伸开来的更深的韵味。在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 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驯养的不同意味, 深深地理解了驯养需要耐心, 需要仪式, 需要爱, 需要承受痛苦, 需要深刻地了解对方, 孩子们走进了《小王子》的核心, 并触摸到了这本书的精髓。接着, 周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这个问题, 在思考中、交流中, 孩子们理解了驯养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小王子和狐狸。之后, 周老师启发学生想象狐狸和小王子在分别之后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用自己的笔写出来, 通过这种移情想象, 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这本书的内涵, 而且锻炼了写作能力。最后, 整理书中富有深意的句子, 让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细细体会。
从周老师的《小王子》班级读书会来看, 教师要为学生选好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在自己的深入阅读基础上, 抓住书中的核心内容, 选择一个片段来重点解读, 由一点而牵起全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使他们自己主动去阅读, 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由此以阅读带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儿童文学阅读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 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才能引导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 展开美好的阅读历程, 使儿童文学发挥出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美青.儿童文学的阅读与导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23-25.
[2]王昆建.儿童的文学阅读需要点灯人[J].昆明学院学报, 2008, 30 (3) :10-14.
[3]徐西亮.语文学课外阅读指导[J].文学教育, 2010, (6) :58-59.
历史的“文学”阅读 篇5
历史的“文学”阅读
(第一、二学年)
(1)郑念:《生死在上海》,百家出版社,1988年;又名《上海生死劫》,程乃珊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又署名“程念”,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上海滩的沉浮》,署名“姚念媛”,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2)《梁漱溟 王实味 储安平》,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3)杨曦光:《牛鬼蛇神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4)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1995年。
(5)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和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巫宁坤:《一滴泪》,台北:远景出版,2002年。(7)杨显惠:《告别夹边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9)戴晴:《在如来佛掌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齐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07月;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4月(有删节)。
(11)晋永权:《红旗照相馆》,金城出版社,2009年。
(12)野夫:《尘世·挽歌》,新星出版社,2010年;又名《江上的母亲》,台北:南方家园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
(13)章诒和:《这样事和谁细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2009年。
(14)赵越胜:《燃灯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15)高尔泰:《寻找家园》,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16)龙应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台北:天下杂志出版公司,2009年。
附: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6
刘醒龙
拜谒东坡赤壁,最早是在1984年春天。
其时还住在山里,因为陪同外省两位文学前辈,而搭乘长途客车前来古城黄州。那一次,我们沿着一条清静的道路缓缓前行,景象分明很陌生,心里却有一种熟悉仿佛是与生俱来。多年后,有机会在这路旁某文化单位工作,父母来小住,才晓得,自己就是在这路旁一所普通房舍里出生的。清静的路悄然通向一扇朴素小门。门后石壁苍红,正在偏西的太阳,诗意地将人带到二赋堂前。
从这以后,不记得来过多少次。在黄州的几年间,因为相隔几百米,不用挪步,站在窗后,就能将越来越沧桑的东坡赤壁揽入情怀。再往后,我这过客一样的黄州之子,又一次离别去远。偶尔有机会回来小住,不只是深情牵挂,重要的是为文之人,面对古来宗师,在品格操守上再行受戒。
要进二赋堂,须得迈过那道高洁门槛。
这样说,非是怀想此地可曾光彩照人。坡仙显圣处,早就是如此落寞寂寥,如此宏阔高远,如此简易却渊博大千,如此素洁而霓裳万方。虽然听不绝大江东去风流浩叹,清凉赤壁与清凉东坡,才是地理人文的天撮之合。正是有此一段天下无双的合璧,汤汤鄂东五水,才没有写成一部从头到尾的天灾人祸血腥乱世史。称为古老也不够形容筑城久远之黄州,岁月城池四围,被新王朝猛将毁了!又被旧皇族顽军毁了!闻风而起的暴众和运筹帷幄的官兵,更将鄂东之地涂炭多少,败坏江山何止千年?东坡之前,一江两岸散落的莫不是社稷碎片。东坡往后,五水其间破碎依旧,所散落的更有家国的灵肉诗情。
是东坡成就了赤壁,抑或赤壁美名了东坡!
天造地设,就是从九天洒落一滴甘露。眉山苏轼断断不会想到自己日后做了赤壁东坡,如此归结,只能是神圣引领去向。
想来亦非人道是某时某地某事。当年孤鹤横江,惊涛卷雪,哪会相信小小乡谚:河东三十,河西三十。万顷沧桑,水天南逝,一苇知之。涓涓细流的宿命,竟然也是望东而去的茫茫大江之茫茫真理!亘古之河,流尽性情之水。留下东坡赤壁怀古,更流出对星月山水楼阁怀古之怀想。一声吹断横笛,吹断的还有大江,空凭许多乱石淘沙,铺陈在诗词清流与天才赤壁之间。
离开黄州十余年后,陪朋友再来怀东坡赤壁之古,赫然目睹,有使人不齿的文字混珠在二赋堂前。那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感,无异于遇上当年屡屡辱没坡仙的鼠类。气极之余,忽然间又释怀了:如此行径,不过与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类似。果然是大江东去,虾蟹蹿得再欢,也不过是风尘之数,成不了风流。
于是判断,鄂东之地,物产中最了不得的是人之风骨。
不比将帅之争以胜败结论,功名之下万骨横陈。诗文哲理以心灵为天下,以真理为至尊。前者极欲统治生命,后者唯愿生命力不断推陈出新。美学是无需雨露的滋润,风雅是掩映文哲的经典。赤壁之水源流五水之上,赤壁之楼风范古城四围。黄州以远各自拥有如苏子东坡的奇迹:熊十力、闻一多、胡风、秦兆阳等,风骨挺拔几乎构成中华晚近以来的精神圣界。
多年前,赴北京某文坛盛会,偌大都城,我等独独寻觅一所古旧院落,拜见在浑沌面前特立独行的乡贤秦兆阳先生。那清瘦、旷寂、沉缓的气韵,使人在大隐隐于市学说之外,无法不生出大傲傲于市的关联。按此品格来分辨,古往东坡,今来赤壁,前有苏子,后继为谁?是才子自风流,有幸得之面授,秦先生思哲其深,才情其远,分明是与苏子风骨相传。一根脊梁无影无形,却顶天立地,扛起飞天横祸,所荫护的是大道之道义,是大德之德行。
本是山水的壁垒,能傲然立世,不只是鄂东学子后续之造化,亦在于诗情弟子们不以先师风雅而附庸,才有东坡赤壁真如圣迹,无以落下坡仙之外半笔污墨。一江流远,惟楚有才,鄂东为最。其言所指,当然是在风华与才情之上,沿袭楚狂屈原的孤鹤与长虹般气节。
有风骨的大地,拒绝生长邪恶奸佞。
东坡赤壁是大道与大德的天赐。有此人文质量,一江五水终将获得清洁与丰饶。
(2010年1月6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抒情的笔调写了对东坡赤壁的赞美,并由东坡之风骨联想到中华晚近以来的东坡遗风。流露出作者对东坡赤壁深沉的爱。
B. 本文语言优美,遣词造句颇见功力,特别是化用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名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
C. 文章在赞美东坡赤壁的风骨中也顺笔讽刺了一些附庸风雅、亵渎东坡风骨之徒,侧面表达出作者对风骨的珍爱。
D. 文中两次提到“孤鹤”,意在说明作者对“孤鹤”情有独钟,表达自己也要像“孤鹤”一样在文学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2. 阅读全文,并结合你所认识的苏轼,“赤壁风骨”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本第10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寒山寺的钟声
熊召政
我总觉得,含蓄的忧愁,淡淡的、蕴藉的忧愁,让人去体会——而不是得到某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生命神韵,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当属此列。
现在,我伫立在寒山寺内的这一方诗碑前,禁不住又一次吟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刻在碑上的是这诗。书丹的,是清代的大才子俞樾。字体秀逸,让人感受到霜花满天渔火摇曳的宁静之美。江浙士子特有的楮墨风流,让人享受到内敛的含蓄之美。
聪明的俞樾,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张继的诗意。
只有几岁时,我便会背这首诗。儿童的心灵,因为稚弱而容易接受暗示,我是背唐诗长大的,所以中毒甚深。淡淡的忧愁,悄然的伤感,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就像这首诗,储藏在我的心中,就像棉衣储藏在柜子里。只要一到冬天,我们就会把棉衣从柜子里拿出来穿在身上。一俟我独行在外,在异地的旅舍里,夜深人静,孤灯之下,这首诗就会自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没来寒山寺前,我以为这孤寂的夜半钟声,会穿过广袤的田畴,掠过萧瑟的村庄,遥遥地、悠悠地,传到停泊在河埠的客船上。其实,寒山寺就在运河边上,撞钟处与泊船处咫尺之遥。寺门不远处,就是横架在运河上的枫桥。甚至,船上的客人只要探头窗外,就可看到小和尚扯动钟杵的身影。
寒山寺的规模并不大,比起苏州城内的戒幢律寺来,又不知小了多少。寺名寒山,是为了纪念唐代那位著名的诗僧。从寒山留下的数百首诗作来推断,这位秀才出身的关中人从未真正地出家,或者说,从未举行过正规的受戒仪式。他远离家乡,来到浙江天台山隐居,与天台山国清寺的火僧拾得相善。所以,佛教史上,将这两位僧人并提,一些寺庙中,都建有专门的寒拾殿纪念。
探究寒山寺的来历已不重要。因为寒山寺的闻名与寺庙本身无关。重要的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一首诗造就千古风景,当以此为最。中国的许多景点,都是因为诗人而产生的。如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绍兴城中的沈园等。还有,陈子昂之于幽州台,崔灏之于黄鹤楼,辛弃疾之于郁孤台……莫不都是诗韵与名胜相得益彰。
徜徉在寒山寺外的运河边上,正是油菜花黄的江南三月。乍暖还寒,嫩嫩的阳光,让你无法体会深秋萧瑟的行旅。从寺门前行不远,是铁铃关,挨着关墙的是枫桥。这座建于前唐的石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涛洗礼,已无复当年的旧貌。桥下悠然流过的运河水——它的上游是尽藏铅华的西湖杭州,下游则是曾经纸醉金迷的瘦西湖扬州,这真是一条黄金水道啊。航行其上,有千金买笑的巨贾,有倚红偎翠的达官。在深秋之夜,能够独自一人伫立船头,披冷霜、听乌啼、伴黄枫、看渔火的,大约只有远离富贵的诗人了。
我真不知道,如果没有诗人,我们的世界又能从哪里看到这一道道绝妙的人文风景?我的故国江南是美丽的,温婉的,而且,总还含有那么一点点忧愁。单看月、霜、枫、渔火、客船这五个词,似乎没有什么,但加上“乌啼”与“钟声”,这凄苦与悠扬的两重奏,上述这些互不关涉的景物,便一刹那间生动起来,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与一个“愁”字对应,奇妙的美感便油然而生。这时,你感受到的寒山寺也不再是一座庙宇,而是一座寒冷峻峭的山峰,它带给你至深至大的深秋的寒意。
于是,愁有了温度,钟声也有了深度——它是要穿过千重山万条水的。在你最初的生命意识中撞响,一程程发散,一圈圈荡开。听到了它,被尘俗的生活弄得愚钝了的灵魂,又豁然醒悟。呀,没想到,真正的生命已经离我这般遥远。
美呀,寒山寺的钟声,然而更美的,是翘首船头的独立的诗人!
近年来,听说每年除夕,都有不少日本人去国离家而来,为的是在那特定的时刻,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送旧迎新的钟声。对于这些渴慕中国古典文化的异乡客,我表示理解,但同时又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听得懂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里头,蕴涵着多么深邃的禅机啊!
(2011年1期《知识窗》)
1. 下列各句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遣词造句上,作者善于想人所未想,如“嫩嫩的阳光”写出了江南三月乍暖还寒时,虽明艳却不并炽热的阳光,显得非常真实,有质感。
B. 本文题为“寒山寺的钟声”,但文中并没有着重描写钟声如何动听,如何悠扬,如何凄苦,而是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把“钟声”化作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可谓深谙“形散而神聚”的散文创作真谛。
C. 作者认为,探究寒山寺的来历已不重要,因为寒山寺的闻名与寺庙本身无关。这是很有见地的。但作者还是对寒山其人作了介绍,充分说明了景因人传。
D. 在这篇文章中,“钟声”不仅仅是指当年的钟声,更指代离人之苦、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景因诗生、远离富贵、生命感悟等。
2. “愁有了温度”可以说是作者的独创,试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温度”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倒数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真正的生命已经离我这般遥远”?试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鼓手的遭遇
(波兰)斯·姆罗热克
我爱我的鼓。我用一根宽带子系着鼓,挂在我的脖子上。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手指已把鼓槌磨得铮亮,这也表明了我的勤奋和爱好。我常常背着这面鼓在大路上走,大路两旁的田野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绿色,金黄色,褐色和白色。可是,我的鼓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咚咚声。因为我的手已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这面鼓的了。
一天傍晚,正当我精神抖擞地敲打着这面鼓的时候,一位将军走到我面前。他衣着不整,上身穿件短上衣,没有扣扣子,袒胸露怀,下身穿的是一条衬裤。他跟我打了个招呼,干咳了一声,接着便赞扬起政府和国家来,最后他似乎是漫不经心地说:“您总是这样不停地敲鼓吗?”“是的!”我高声回答,同时敲得更有劲了,“为国争光!”
“说得对,很对。”他点点头表示赞同,但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您还要这样长时间地敲下去吗?”“是的,将军同志,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兴奋地回答。“噢,好小伙子!”将军夸奖我说,同时伸手挠了挠头,“你能这样敲多久呢?”“一直敲到死!”我自豪地大声说。
“嗯,嗯……”将军感到惊诧,他沉默了片刻,思索着什么,随后又转了话题。
“已经很晚了。”他说。“晚只是对敌人而言,决不是对我们。”我大声叫嚷说,“明天属于我们!”“说得很好,很好。”将军表示同意,但有点恼火,“我指的是时间已经很晚了。”
“战斗的时刻已经来到!让大炮轰鸣吧!让钟声敲响吧!”我怀着一名真正的鼓手的高尚的激情,振臂高呼起来。
“不,不要敲钟!”将军急忙说,“钟,当然要敲,但只是在某些时候。”“对,将军!”我紧接着他的话说,浑身激动得发热。
“我们有了战鼓,干吗还要钟。当我的战鼓敲响时,让钟声统统停下来吧!”为了证实这一点,我把鼓敲得像在发起冲锋一样。“绝不是相反,是吗?”将军犹豫而又谨慎地问道。同时,用手把自己的嘴遮了起来。
“绝不是相反!”我大声说,“我们的战鼓将不停地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将军,您可以信赖您的鼓手!”我感到有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我们的军队可以因为您而感到骄傲。”将军有点儿酸溜溜地说,“是的,我们的军队会感到骄傲。我们不会停滞不前,因为我们要进军,是的……夜以继日地进军。但我们每前进一步……是的,每一步……”
“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不停的胜利鼓声!”我脱口而出,一边击着鼓。
“喔,这,这,”将军嗫嚅地说,“是的,确实是这样。”说完,他朝自己的帐篷走去。我独自一人留了下来。但是,孤独更增强了我作为一名鼓手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责任感,更增加了我对将军的爱戴之情,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充溢了我的心灵。“将军,你走了。”我心想,“但是你知道,你忠诚的鼓手还在警戒着,你的额上已经出现了一道道犁沟似的皱纹,你还在全神贯注地考虑战略部署,用小旗在地图上标明我们共同的胜利之路。你和我,我们两人将一起迎接曙光,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我将以你和我个人的名义,用鼓声宣告它的来临。我将竭尽全力把鼓点敲得更急,更响,夜已深沉,我将用青春的全部热情,献身于我的光荣劳动。”只是在鼓锤击鼓间歇的时刻,我才听见从将军的帐篷里传来弹簧垫的哧溜声。有人仿佛在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在将近午夜的时候,在帐篷前面,隐约出现了一个白色身影,这就是身穿睡衣的将军。他的声音有点嘶哑。
“所以,您是说,这个……您的鼓还要继续击下去,是吗?”他说。在这夜静更深的时候,他还到我这儿来,真是使我感动,他真正是战士的慈父啊!
“是的,将军!无论是寒冷还是睡意,都不能战胜我,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击鼓,我的天职和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要求我这样做,鼓手的守则和荣誉也要求我这样做!苍天在上,我保证战鼓长鸣!”
我讲这番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想到要向将军献媚,也没有想到要博得他的欢心。这不是指望升官或是获得奖赏的夸夸其谈,我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去作这样的理解。我始终是一名诚实的、直心肠的、称职的鼓手。
将军咬了咬牙,我以为这是因为他感到冷的缘故。后来,他瓮声瓮气地说:“好,很好。”说完就走了。
很快,我就被捕了。执行这项命令的巡逻队一声不吭地包围了我,从我的脖子上摘去了战鼓,从我精疲力竭,冰冷的手中夺走了鼓槌。谷地里一片寂静。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告诉我,逮捕我是执行将军的命令,罪名是暴露目标!
此刻,天色已开始发亮,天空升起了第一批玫瑰色的云彩。迎接黎明的只是一阵阵响亮的鼾声,当我们走过将军的帐篷时,我清楚地听见了这鼾声。
(2011年《小说选刊》,有改动)
1. 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一个正常的人异化为愚忠、愚爱、愚蠢的木偶人,“我”被愚弄到把敲鼓与“为国争光”的荣誉感联系起来,将敲鼓这件小事上升到 “伟大的理想”的程度。
B. “我”把将军敷衍的言语理解为对自己的嘘寒问暖甚至褒奖,因而更加卖力地敲鼓,最终导致被捕。
C. “我”将敲鼓这个小任务极尽崇高化、神圣化,甚至当作一种伟大的事业和理想,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任何工作都是伟大的。
D. “我”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卑微人物,把微不足道的工作当作“伟大的理想”,近乎于病态的狂热,反映了当时波兰统治阶级严酷的愚民政策。
2. 阅读全文,试分析主人公“我”的形象,请分条例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的故事情节体现了“草灰蛇线”的特点,试从将军的态度角度作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迎接黎明的只是一阵阵响亮的鼾声,当我们走过将军的帐篷时,我清楚地听见了这鼾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水墨江南
熊召政
水墨江南,是我最为心仪的画轴。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上的鸟啼、落日下的橹声,匍伏在蜇气上的春梦无痕、浮漾于绵雨中的秋叶满山,或宁静、或喧闹,或尺幅玲珑、或无远弗届。我心中的江南,永远是一幅常读常新的水墨。
现在,我又置身在水墨之中。趁着紫燕啣来的微雨,沐着杜鹃染红的熏风,坐在涡轮搅水的画舫上,我航行在千岛湖中。
因为在建德县修筑了拦江大坝,在古淳安的县境里,在旧时的新安江的中段,一座五百八十平方公里的湖泊出现了。千余座与白云厮守的青山,变成了泽国中的岛屿;十余万与鸡犬相伴的烟灶,变成了水族中的另类。人定胜天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但智能风景,却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
比之承载过大汉湍流盛唐烟雨的新安江,千岛湖太过年轻。几十度春花秋月,它甚至还没到天命之年。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江南水墨中的神来之笔。亦或,它可比拟于桂林阳朔的鬼斧神工。
春雨时断时续,画舫渐行渐远。俯视水底,深黛而明澈;近岸浅波,虫鱼戏逗,荇草摇曳;远眺众岛,岩苍而螺翠;树林深处,茶烟袅袅,山市嚣然。山重水复,一湾一胜景;水复山重,一岛一生机。揽水湾中,可见鸥影横波,银鱼似雪;徜徉山间,可赏石窦飞瀑,小岛依人。有茶山处必有茶寮,有胜景处必有长亭。山一伸必至浅滩,浅滩即船市;水一折必有码头,码头即花坞。大哉瑶池落人间,美哉千岛湖!
遥想当年,被两岸青山逼窄的新安江,亦是一条流淌着春梦的河流。从皖南的屯溪,到西湖边上的杭州,数百里航程,它汲纳了多少幽谷兰露,桃花流水。夕阳下的帆影,犹如杜牧在二十四桥边写下的绝句;月华中的花船,犹如百尺楼头吹响的洞箫。李白在江中朗吟,新安江绝异诸水;海瑞在岸畔叹息,新安江流着忧患。商旅经过,水泛胭脂;兵爷经过,涛凝疮痍。这一条劫难过、绮绣过、空灵过又哀愁过的河流啊,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命运。
从杭州乘船到屯溪,已经绝无可能。但是在千岛湖里品藻江南,却是难得的风雅。桂楫兰桡,在万顷碧浪中得大自在;鱼歌鸟韵,在中天明月下做珍珠梦。今夕何夕,我问舟子,你的楼船将在哪一重花汛里停泊?舟子笑而不答。但是,我看到他抛出一根缆绳。立刻,我们的游船像一只敛翅的白鸥,留在了烟波深处,留在了愈久愈令人陶醉的江南水墨中。
(《烟花三月下扬州》)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六段中,既有对新安江往昔的赞美,也有对新安江饱经忧患的叹息,还有对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改造新安江的赞美,更有对新安江明天的希冀。
B. 年轻的千岛湖之所以被作者视为“江南水墨中的神来之笔”,不仅仅因为它是“智能风景”,而且其风景特点也与典型的江南风景高度相似,都有水墨画般的美。
C. 文章在表达上注重情景交融,并把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句句有情语,处处见诗意,很好地起到为主旨服务的目的。
D. 本文语言优美,既华丽铺张又朗朗上口,兼具骈文风格;意蕴丰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水墨江南”的赞叹和留恋。
2. 你是如何理解本文题目“水墨江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什么是“智能风景”?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全文,理解文中加横线句子的含义。
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比较阅读探究 篇7
一、比较, 可有效把握作家刻画典型形象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 典型形象是作家精心打造的“新闻发言人”, 是作品灵魂的重要载体。因此, 典型形象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点, 若引导学生认真审视, 就能有效发掘其典型意义。
如鲁迅的小说《药》和《祝福》, 我们可以从生存资本、生存环境和最终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先看生存资本。华老栓和祥林嫂的相同之处——勤劳、善良, 虽说这些资本并非卓世超群, 但起码已具备了一个“良民”的基本条件。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华老栓愚昧、不觉悟, 而祥林嫂虽然也愚昧, 但她毕竟还有脑子, 爱思考 (只是思考的问题较为肤浅) , 有一定的见识, 且敢于反抗, 绝非完全意义上的纯粹懦弱之辈。
再看生存环境。华老栓生活在被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重重包裹的愚昧、麻木的社会境遇中, 以致于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部受人使唤的工具。而祥林嫂生活的环境虽然也愚昧和麻木, 但更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无同情心, 甚至残忍。
最后是结果。华老栓由于完全麻木, 便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 是一台纯粹的受人支配的机器。所以, 他只要自然生命还未枯竭, 便能在世上混日子。而祥林嫂不完全一样, 她身上虽然明显带着被封建礼教驯服的奴隶性, 但她的人性却未完全泯灭, 起码还有一点“怀疑”的念头 (问人灵魂的有无) , 也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拼死抗婚和捐门槛) ——虽然是为了更好地遵循封建礼教, 最起码可以说明她始终在为争取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综上可知, 作者的用意是很清楚的, 即越是愚昧, 完全不觉悟不知伤痛的人, 越是不知抗争。祥林嫂则不同, 她与华老栓相比, 生存资本“雄厚”得多, 完全有理由生存下去, 可事实恰恰相反, 在冷漠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中, 她最终被迫放弃了生存权。究其本质, 祥林嫂想寻找生活的出路, 可无人指引, 最后只得在“彷徨”中死去。两相比较可以看出, 华老栓是完全麻木的, 而祥林嫂则是较清醒的, 两个典型形象所传达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就一目了然。
二、比较, 可更真切领悟人物命运的本质内涵
人物是小说的重要要素, 其命运的变化一定受某些特定因素的支配。只有通过比较研究, 才能有效把握支配人物命运的“总神经”, 从而让学生较深入的认识人物。祥林嫂、杜十娘和玛蒂尔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祥林嫂有较“雄厚”的生存资本:勤劳、善良、吃苦、耐劳, 此外, 还爱思考, 有见识, 绝非完全意义上的懦弱之辈。照理说, 她完全有理由凭自己的“本领”生存下去, 可结果却被迫早早离开人世, 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个社会逼死的。所以说, 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以她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是由当时冷酷腐朽的社会决定的。
杜十娘, 自身也不乏较好的生存资本:聪明、美丽、机智、颇有心机, 并且还热情、刚强、坚定, 此外, 她并未因当妓女而完全堕落。恰恰相反, 她虽当了妓女, 但一直没有放弃改娼从良的愿望, 并时时为之而努力, 还出现了一点曙光, 可结果还是因为社会处处不容而被迫投江自杀。显然, 她的命运也不是她自己说了算, 而是当时的黑暗现实说了算。
再看玛蒂尔德, 作为一个平凡的妇女, 美丽动人, 且小日子过得还可以, 这是上天赏赐给她的财富, 可她却偏不满足, 结果陷入虚伪空幻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并为此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夜享乐夺走了她十年的青春。再放开看, 虽然当时的法国社会虚伪之风盛行, 但玛蒂尔德若不是虚伪性格作怪, 自己能有效掌握生存支配权 (十年辛劳就是明证) , 那么也许就不会有那场耐人寻味的悲剧了。
通过比较可知:三人虽然都是悲剧人物, 但悲剧的根源却有别。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玛蒂尔德的悲剧主要是其虚伪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说, 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 而玛蒂尔德的悲剧则称得上是性格悲剧。
三、比较, 可以较深刻地领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
话剧是标准的纯语言的艺术, 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不同的剧作家的语言风格, 有必要进行比较。
学了《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之后, 可以把老舍、莎士比亚和丁西林的语言风格进行粗略比较, 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老舍和莎士比亚, 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便可以从“民族”这一角度, 寻找比较点。老舍的语言极像“北京的烤鸭, 慢工细火有韵味”, 表达含蓄, 借助一定的景或物抒情;莎士比亚的语言则像西餐, “做工简便而有情味”, 表达直露, 感情强烈, 直抒胸臆。延伸开来, 其实他们语言的共同点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就有效印证了“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内涵。
老舍与丁西林, 两人语言的共同点是幽默, 且富有讽刺意味。但幽默方式各有侧重。老舍在《茶馆》中表现出的幽默是把沉重的话题轻巧化, 散发出一种含泪的笑, 蕴涵着一种严肃和悲哀;丁西林在《三块钱国币》中表现的幽默则是把生活琐事加以点化, 散发出诙谐的气息, 蕴涵着轻松和机智。
文学性阅读 篇8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 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等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 而对于最能体现异域文化的文学作品则较少涉猎, 这就难以从根本上做到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深度学习。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重点高中, 虽然学校重视英语阅读, 但大多数教师只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高考试题中简短且实用性较强的阅读篇章。这样的阅读指向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趋于功利性, 英语文学体验较为贫乏。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对复杂句式的畏难、对文学作品语言的不熟悉等,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偏低。
文学阅读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 是其他阅读文本所无法比拟的。王初明 (2009) 认为篇幅较长的英文小说, 某些词语和句型会反复出现, 通过重现强化学习者的记忆。文秋芳、周燕 (2006) 提出英语文学作品能提供丰富的语言和语境的体验, 帮助学生扩大语言输入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笔者学习研究了一种目前在美国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文学圈, 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
二、理论基础
文学圈 (literature circles) 是一种以阅读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这一概念是1994年由美国学者Harvey Daniels在其著作《文学圈:学生集中的教室里的呼声和选择 (Literature Circles—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中提出的。此后的十几年, 美国各级学校将这一模式作为英语阅读课程的利器。根据Harvey Daniels在书中的描述, 文学圈是由几个选择同一本书的学生组成的临时阅读小组, 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来阅读, 并讨论决定阅读的进度 (刘淼、金艳峰2006)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每一位成员在小组中都有特定的角色和职责, 按照角色完成阅读任务, 填写讨论提纲。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之后, 小组成员见面讨论所读的内容, 在讨论会上, 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 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阅读心得与其他成员进行分享。小组成员定期见面, 依次轮流各个成员的角色。最后, 完成对一本书籍的讨论之后, 又开始新一轮的“文学圈”活动。
“文学圈”特别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 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学习, 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学习实践。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籍, 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而小组又是以一群对同一个阅读材料“志趣相投”的成员所形成的, 又给予小组合作更多的契合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个性特征、阅读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等不尽相同, 可以激发彼此的学习潜能, 从而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 小组每个成员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或者希望尝试的角色, 这样令各个成员明确自身的职责, 学习协调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 依次轮流的角色互换, 使得小组成员学会聆听不同的观点, 用多元的方法和角度分析作品。
根据邦尼·希尔 (Bonnie Hill) 、南希·约翰逊 (Nancy J.Johnson) 、凯瑟琳·诺埃 (Katherine L.Noe) 等人所著的有关文学圈的《文学圈与反应》《由文学圈开始》等书籍, 文学圈构成以读者 (学生) 为主的阅读策略, 重视不同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以及同一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感受, 包容不同的观点, 鼓励密集阅读和延伸阅读, 通过“角色扮演”和“积极对话”创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培养积极的阅读态度, 培养小组成员对文学的喜爱, 在阅读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挖掘文学的多元方面。
三、“文学圈”在英语文学阅读中的具体应用
(一) 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主要英语文学作品有德国籍犹太人安妮的《安妮日记》、根据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改编的戏剧剧本、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 此外还涉及其他一些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 如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等。由于大多数文学作品出现在选修六之后, 因此, 笔者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实验文学圈阅读教学。结合人教版教材, 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列出了《百万英镑》《茶花女》《李尔王》《杀死一只知更鸟》《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福洛斯河上的磨坊》等英语小说;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 又讨论增加了《双城记》《远大前程》《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月亮宝石》《环游地球八十天》等作品。
(二) 组成临时阅读小组
根据以上书单, 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并以4~6人组成临时阅读小组, 不同的小组阅读不同的书。笔者应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文学的学习, 但刚开始学生并不了解“文学圈”, 笔者制订了一些阅读小组的准则, 并指导其“如何正确处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如何选择恰当的讨论话题”“怎样倾听其他成员的观点并作出反馈”“讨论中发生观点冲突时该如何文明应对”等。
(三) 准备小组讨论角色
在自读准备阶段, 各个阅读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独立、认真地阅读, 然后根据自身爱好、特长等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希望挑战的角色。“文学圈”通过让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参与讨论。在“文学圈”活动初期, 笔者将各个角色先固定三个星期, 帮助学生熟悉“文学圈”阅读学习模式及各个角色的职责, 再采取一周轮换一次的做法 (姚家锐2009)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文学圈”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下列“文学圈”阅读活动成员的角色及职责 (见表1) 。
(四) 填写讨论角色日志
小组成员经过自主阅读, 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熟识, 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所扮演的角色用笔记录下来。各个成员扮演的角色不同, 所填写的角色日志也会有所不同。笔者与各小组共同讨论制订各个成员的角色日志。例如, 小组主持人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发讨论和思考;插图画家绘制话题需要的图片或引用相关媒体的插图, 以介绍故事情节及场景、联结者联系实际生活或自己的所见所闻挖掘作品内外的联系;文学欣赏者引导小组成员欣赏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学习写作技巧;词汇能手挖掘文中生词的特定意义;记录编辑者记录小组每个成员精彩的发言部分并编纂成册。
(五) 扮演讨论角色
扮演讨论角色, 这是阅读成果展示环节。笔者将讨论分为组内成员展示、组间交流展示和综合输出展示三种表现方式。先组内成员展示, 小组成员凭借自己已填写好的角色日志指导自己将角色任务展示出来。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 并提出问题、补充自己的见解等。也可采用组间交流展示形式, 各阅读小组将本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 其他“文学圈”小组就某一问题集中讨论, 提出本组的观点 (黄宏震2013) 。综合输出展示环节, 成员可以将自己的角色职责进一步延伸。例如, 小组成员在熟悉阅读材料内容之后, 结合自己扮演的研讨角色, 写一篇阅读体会;小组成员共同合作, 创作一个绘本故事、写推荐书评、改编故事的结局、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开展佳作赏析朗诵会、制作精美的英文海报, 将小组的各项作业和各次讨论成果编纂成册。这些活动能将成员的角色作用充分发挥并展示出来。
(六) 评价讨论成效
“文学圈”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文学圈”教学模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鼓励学生多阅读, 借助英语文学作品这一载体, 获得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发展。评价的项目可以是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也可以是成员在阅读体会、绘本故事、推荐书评、戏剧表演、海报制作等展示活动中的表现。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评价、小组之间评价与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小组成员通过“文学圈”阅读完一本书之后需要完成一个评价表。
(七) 组成新的讨论小组
当一轮“文学圈”阅读活动结束后, 小组成员重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志同道合”的阅读者组成新一轮“文学圈”阅读小组 (吕旭红2013) 。在一次次循环往复中, 小组成员对“文学圈”阅读模式越来越熟悉, 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小组成员在互相学习中碰撞出一轮又一轮的火花。
四、“文学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笔者将“文学圈”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 遇到了一些困惑, 在尝试把握“文学圈”模式核心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并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一) 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有一套系统的组织结构, 学生通过“文学圈”模式, 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并从中有意识地贯彻阅读策略, 更能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例如阅读戏剧作品《李尔王》, 为了更透彻清晰地把握作品, 要求学生用图式勾勒出各人物的关系, 并且要能填补出《李尔王》戏剧情节的各个部分的空白, 包括背景、矛盾冲突、发展、降势和结局。笔者对像《李尔王》这种节选型课文适时进行了一些拓展, 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以便对作品有个全局性的把握, 并通过拓展阅读, 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
(二) 勿以小组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是“文学圈”模式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 每个成员可以充分交流和分享各自的见解, 但是不可以只期待小组讨论后的集体观点, 以此来代替个人观点, 否则就失去了个人阅读的动力, 不利于学生自身阅读知识的积累。选修十第二单元《李尔王》的阅读课文节选了李尔王与女儿们的对白, 堪称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 每个成员对这些对话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必须要自己细细揣摩, 小组讨论对此应是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而不能是“大一统”的现象, 应强调个人阅读和个人见解的重要性。
(三) 迎接挑战性阅读学习
在上述扮演讨论角色环节, 已经有了不少丰富的阅读任务。“文学圈”阅读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小组成员冲刺和挑战阅读任务获得成功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李尔王》时, 设计了一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例如, 能否把这个故事从不同人的角度来讲述, 可以是李尔王三个女儿中的任意一个, 甚至可以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重新诠释《李尔王》这个故事。
结束语
英语文学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文学圈”模式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 既可以提供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 又可以创造丰富的语言输出活动, 同时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笔者发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学圈”模式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的实践, 从学生的《评价讨论成效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无论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还是教师评价,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发展均有显著提高。应用“文学圈”模式阅读英语经典著作, 可以引导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思维的快乐、发展独立人格, 最终实现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培养的真谛。
参考文献
黄宏震.2013.以“文学圈”阅读方式促进英语课文阅读的有效开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2) :43-47.
刘淼, 金艳峰.2006.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 (8) :45-47.
吕旭红.2013.英语阅读教学“文学圈”模式与传统模式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 (7) :101-105.
王初明.2009.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学伴用原则[J].中国外语, (5) :53-59.
文秋芳, 周燕.2006.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 (5) :76-80.
当下文学阅读现象症候分析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对文学文本的欣赏和阐释, 还是把这文学欣赏和阐释付诸于教育, 大学文学教育都首先是以文学文本的阅读为前提的。然而, 我们在进行着怎样的阅读呢?知情人都会了解, 包括大学中文系在内的不少大学生, 一般不阅读文学经典文本, 或即使阅读了也苦于不会欣赏, 或欣赏了又困于不会阐释。因此, 当下大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水准的普遍下降已成为大学文学教育有目共睹的现实。平心而论,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当下大学的文学教育应当是难辞其咎的。本文谨对此作以现象的举例和管窥。
二、现象与问题
就存在的问题而言, 我们大学的文学教育究竟在进行着怎样的文学阅读呢?
现象之一:语言 (形式) 与思想 (内容) 有机统一体的割裂。
既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文本的阅读首先就会集中在语言问题上。而语言问题从来就不仅仅只是语言 (形式) 的问题, 从现代语言本体论方法论层面上看, 它必然与思想 (意义、内容) “剪不断、理还乱”命定地缠绕纠结在一起。因此, 语言与思想 (或形式与内容) 及其关系问题, 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学阅读首先和必然遭遇的问题。而传统的语言工具论把语言仅仅当作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和表现文学内容的形式。人们通常理论上承认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可是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割裂着这种统一。至于思想与语言的同一关系, 则凡是在缺乏现代语言本体论自觉及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意识淡漠的场合, 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依旧残留着几分这样那样的隔膜和冷漠。“语言只能通过思想而存在, 反过来思想也只能通过语言而存在;每一方都只能借助于对方而完成其自身。”“不存在不是词语的思想;思想与言说就是同一个东西。如果不是出声的言说, 那就一定是内在的言说。思想在成为言说之前, 它就不是思想, 而只是一个思想的欲求。”[1]文学文本思想的生产是这样, 阅读接受也是如此。因此, 思想与语言的关系就一定是:在语言中思维或者在思维中构造语言, 思想为内在的言说, 言说则是外在的思想。正是根源于对思想与语言的这种同一关系的隔膜和生疏, 我们的阅读首先表现在所谓“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割裂上:对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新的生长点缺乏应有的自觉, 忽略了语言在文学阅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固有的潜能, 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自觉不自觉地割裂了语言与文学的命定关系, 因循着所谓“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二元分值的两分的固有模式, 造成语言就是语言、文学就是文学的所谓“两张皮现象与问题”。或重 (先) “思想”、“内容”而轻 (后) “语言”、“形式”;或把“语言”仅仅当作是孤立于、决定于“思想内容”的纯粹的“形式”、“工具”或“手段”、“载体”, 从而使语言与文学、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在彼此脱离中双双落空。其结果:既无语言的文学、也无文学的语言, 不过是没有真正语言 (形式) 的文学和没有真正文学 (内容) 的语言。
与此相关, 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对“写本身” (即语言) 问题的麻木。过于侧重于文学“写 (说) 的是什么”, 即抽象的所谓“思想”、“内容”, 而不太重视文学的“怎么写 (说) ”, 更暧昧于文学的“写 (说) 本身”。因此, 由于疏远了“怎么写”以至“写本身”的语言形式问题, “写的是什么”的思想内容问题本身就成为了“问题”。语言意识的淡漠或语言缺席的阅读, 使得文学文本中鲜活生动的思想“水土流失”变得空洞抽象而缺乏语境和魅力。与此同时, 即使涉及到“怎么写”的问题, 但是囿限于“思想首先”或“内容决定” (“写什么”) 的前提预设, 内容与形式如此在“先验的、固定的跑道”而不是在“促成转变的通道”上相遇, 所以两者的所谓“结合”或“统一”不过是语言和形式本身依附于、献身于、同化于思想内容的条件下的“结合”或“统一”, “怎么写”的问题就必然失去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仅仅具有“工具”或“手段”的意义, 实际上等于是被取消或代替, 所以“写本身”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 而是在阅读中消逝了。思想与语言、内容与形式之间可以互渗、互见、互化的双向运动的辩证过程及其富于创新活力的思维机制便在文学阅读中苦于和难于建构。
现象之二:对“言意”关系的简化及其对“意义”的封闭和“标准答案”的恪守。
“一部文学作品, 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 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2]因此, 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进一步有言:“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正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中敞亮, 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 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3]无论从文学作品本身的“结构”意义上, 还是从读者理解作品的“阐释学”意义上, 作品之所以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和拥有所谓“无止境”的无限敞开阐释因而“不断涌现新的理解”的可能性, 其根本原因之一, 就是在于文学语言本身的“问题、秘密和含义”, 亦即在于语言与意义的全部丰富复杂流动的张力关系里。文学语言不同于所谓“系统地寻求消除歧义的言论策略”的科学语言, “它从相反的选择出发, 即保留歧义性, 以使语言能表达罕见的、新颖的、独特的因而也是非公众的经验”。[4]因此它“是这样一种语言策略, 其目的在于保护我们的语词的一词多义, 而不在于筛去或消除它, 在于保留歧义, 而不在于排斥或禁止它。语言—同时建立好几种意义系统。从这里就导出了一首诗的几种释读的可能性”。[5]由于对“写 (说) 本身”即语言本体的问题的暧昧, 给阅读带来对文学语言的程度不同的麻木和懒惰。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或无视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相区别的文学语言本身的多义性、歧义性以至“不确定性” (“含混”) , 以及“言———象———意”之间丰富复杂的开放性结构、功能机制和无限性生成的可能性。文学语言之谜, 或许就在于“言———象———意”之间全部复杂的张力关系机制的解密和创造性的智慧运作上。因此, 它成为语言与文学关系的核心问题并非偶然。如果在语言的词与物 (言与象) 、言与意 (亦即能指与所指) 之间, 是一对一的、直接的、确定的同一关系而无任意随机性的、矛盾的、复杂的甚至是含混的、不确定性的张力关系, 那么, 语言就不成其为语言, 意义也就不成其为意义, 文学就不成其为语言的艺术。然而, 有些人往往忽略了“言———象——意”关系, 即词与物、言与意这一语言的也是语言与文学关系的核心问题, 跳过文学文本阅读中独立的语言感受和自由的语言阐释这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必要过程, 直接从教材或参考资料中搬来 (不是“拿来”) 某种现成的、对“搬来者”来说不过是抽象的结论和教条, 并把它当作“标准”答案空对空地灌输 (硬塞) 给学生。正如伊瑟尔所说的, 如果在像数学解题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学批评, 要求它给出一个“正解”, 那么, 可以说批评家是失败了, 因为“作品并没有提供给他可以抽取出来的信息;意义无法简化为某种‘物’。……批评绝不可将小说文本榨干后就抛入废纸堆。”[6]由于所谓“标准答案”不是从构成文学语言本身的词与物、言与意之间随机性的链接语境及其全部丰富复杂以至“含混”或“不确定性”的张力关系情境中生成的, 它逃不脱简单、空洞、武断的宿命。一定的答案是有的, 但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亦即“唯一”的。答案的标准应是“多”、“无限”和开放的, 而不是“一”、“确定”和封闭的。在追逐文学“标准答案”的规范意识和做法中, 教师“研究”和传授的是人云亦云的权威的“标准”答案, 学生学和考的是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 如此追求和规范文学的“标准”答案, 实则降低或失落了大学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标准, 把教与学及大学的文学教育封闭在“先验的、固定的跑道”模式里, 而不是开放在“促成个人转变的通道”模式上。还应指出:上述“标准答案”的追求和规范中被降低和失落的, 决不仅仅是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标准, 在深刻的意义上, 更是文学本身的标准, 语言本身的标准。
现象之三:阅读中对文本的疏离和语言的遗忘。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和文学普及大众化手段的日益更新, 大多数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陆续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这无疑为大学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的辅助条件。然而,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人们的忙碌与惰性等种种客观原因, 带来对费心耗时的文学文本的语言阅读的程度不同的疏离, 直观便捷的影视文本或多或少地取缔着语言文字文本的直接阅读, 造成省略“亲自”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和理解文学的这一必要程序的冲击, 使教与学有可能和有借口不经过阅读语言而依赖影视径直进入并完成研究与教学的过程, 诱使文学远离和遗忘语言的家园。新兴的“影视文学”作为大学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个课程门类, 固然有其自身的价值, 但它无论怎样时兴起来也永远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语言文字的文学。文学不应该因“影视”而疏远和遗忘了“语言”。文学的影视信息的营养过剩, 难免造成文学语言的贫血综合症。而文学语言的贫血综合症, 靠影视信息的输血是不能根治的, 需要自觉地回归文学的语言家园 (本体) 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否则, 无论是文学的研究还是教与学, 都会加重自身对文学的语言、语言的文学的“失明症”和“失语症”。事实上与对于文学语言的“失明”、“失语”的综合症有关, 现今大学中文系学生“读、说、听、写”的语言 (其实也是思想和思维) 的综合能力以及文学和语言两方面的兴趣与素质培养徘徊不前甚或下降的趋势, 迄今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本改善。其病因何在?药方何在?
现象之四:阅读中的宏观与微观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放眼西方, 放手引进了众多的文学思潮、理论与方法。在这种“欧风美雨、西学东渐”的思想文化语境中, 我国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受其影响, 大学的文学研究与教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以“思辨性”、“宏观性”为特征的理论气势和格局, 所谓“宏大叙事”、“宏观研究”的方法和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化。相比之下, 对作品本身微观的审美阅读研究与教学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和弱化。一般说来, 文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而作品在其中占有不可或缺和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比重, 但有些教育者只是热衷和擅长于作家论、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和理论阐释, 而忽略或不屑于文学作品语言文本本身的精细微观、切实深入的阅读及审美鉴赏功夫。与文学史、作家论相比较, 作品文本究竟在文学教育中应占有何等重要地位和多大比重, 是个见仁见智、可以讨论的问题。然而, 其比重在下降, 重要性遭淡化, 对其研究与教学的水准在下滑, 作品被荒疏等, 确是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 在文学阅读宏观与微观的方法及其关系层面上, 有的“宏观”, 不是以作品本身为目的, 不是从作品整体和实际出发为基础, 而是从某种理念、理论或方法本身的兴趣和研究目的出发, 仅仅把作品当作论证某种“观念”与“方法”的例证或工具, 从而把独立完整的作品撕扯成某种理论和概念的碎片, 或者用事先建构好的理论和方法的框架硬往具体独创的作品上套, 使文本不成其为“本”而是“末”, 鲜活的语言之“文”变成抽象的推理之“道”, 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在这种“宏观”中脱离自己的家园, 而在各种“观念”与“方法”的驿站之间辗转漂泊, 作品的研究与教学本身成了“作品缺席”的理论与方法的思辨游戏和推理演出。所以, 对文本的阅读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特有的意义和价值, 不应在“宏观”中被淡化或消解。宏观的文学的文学史、作家论是必要的, 但它不应与文本细读相脱节。“微观”中的切实的语言感受和文本解读功夫及整体阐释是必须的。离开了这种微观功夫和过程, 所谓宏观就难免沙上建塔, 成为空中楼阁。文学教育中对文本的荒疏, 实则是对语言的遗忘。语言不仅是微观的而且是宏观的基础, 它应成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
现象之五:文本研究与教学的脱节。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现行体制、课程设置、考核评估体系、教材出版与使用及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不少教师的科研基本上定位在职称晋级上, 而学生的学习取向往往倾斜在考试成绩上。因而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日常的教与学的文学教育活动, 都不同程度地逃避烦难而必要的文本阅读的“语言的功夫”。这就使科研与教学一方面背离了文学本身非功利、超利害的审美本性, 另一方面由于远离语言本体家园而流浪中焦虑不安。本应统一的研究与教学变成“两张皮”:没有研究的教学, 没有教学的研究, 科研就是科研、教学就是教学。就教师而言, 其科研漂浮于语言、形式之上而走向空洞的抽象化, 而教学则因得不到语言及其科研的有力支撑而趋于僵硬的平庸化。就学生而言, 缺少文学阅读的专业兴趣和热情, 无法真正进行大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 其人文素质、个性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不因此遭到削弱以至于落空, “寓教于乐”变成了意外的奢侈。没有生动的“语感”的文学阅读, 既无知识的智慧性也无审美的愉悦性。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那么所谓文学的“美感”实则来自并体现于阅读中的“语感”。脱离了“语言的功夫”, 文学就失去了灵肉一体的内容与形式及其魅力。语感的弱化与文学兴趣的淡化是互为因果的。无论是教还是学, 理想的文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必经语言的研究与教学的愉快结合。对教师而言, 是研究性的教学, 教学性的研究;对学生而言, 是研究性的学习, 学习性的研究。教与学应构成这两种“结合”的民主自由而充满张力的“对话”。这种“对话”开拓着大学文学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 这种“结合”的程度决定着大学文学教育的水平。这应是理想的大学文学教育存在的根据、必要的条件、质量的尺度。
三、结语
综上, 我们不应该那样阅读。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阅读呢?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样写》一文中谈及文学创作有无秘诀时曾这样指出:“在学习者一方面, 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 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我想, 文学阅读也是同样的逻辑———文学教育者真正知道了不应该那么阅读, 也许就会明白应该怎样阅读了。本文的用意即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金惠敏:《在言词与意义之间》, 载于《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51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中译本) , 三联书店1984年版, 第6页。
[3]转引自李维鼎:《语文言意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224页。
[4][5]利科语, 转引自胡经之主编:《20世纪西方文论选》第3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第296页, 第301页。
浅谈文学阅读与创作 篇10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更是让中国近现代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可,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莫言热”的背后推动了我国文学创作和阅读, 把中国文学推到一个新的起点。
执一卷素书, 饮一杯清茶, 燃一盏青灯, 我将与大家一起在文学的世界里遨游漫步, 浅谈文学的阅读和创作。
一、文学的定义与形式
文学是通过作家的思想活动, 把经过选择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之中, 以表达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 是一种艺术创造, 而非机械的复制现实的艺术。 (《辞海》)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叫做文学。 (《现代汉语词典》)
不管怎样把文学定义, 总之, 文学是用精美的语言文字为工具, 形象化地反映现实客观世界, 表现人类情感意志观念形态的艺术。也可以说, 它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来塑造艺术形式和表现情感意志观念形态的艺术, 是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的产物。
古代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包括《史记》《左传》之类。现代是指用语言塑造形象, 以表达现实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又称为“语言艺术”。世界四大文学体裁分别是: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一般的人认为这四大体裁是从近现代划分的, 针对的只是现代文学。其实不然, 在古代, 就有相对成熟的文学体裁, 中国魏晋南北朝就把文学划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比如《古文观止》类散文、《聊斋志异》类小说、《牡丹亭》《西厢记》类戏剧、《诗经》《千家诗》类诗歌, 而这些只是换了一种写作手段, 把白话文写成文言文, 这样更加具有艺术欣赏性。现代文学则更加注重白话文, 讲究雅俗共赏, 不论你是居庙堂的官僚, 还是处江湖的百姓, 都能够读懂文学, 能够真正的像“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也是近现代文学的终极意义。
文学是门艺术, 必须具有艺术的特性, 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文学的形象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 需借助词语唤醒人们的想象才能被欣赏。并且艺术还会随着时代的背景不断变化, 每一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有的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 有的生活在国破家亡的乱世家园, 而他们都用不同的情感和写作方式记录了下来, 留给后人们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形式也是迥然不同的, 有繁华奢靡的讽刺文学, 也有义愤填膺的赞美文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大多数反应的是自己本民族的东西, 是一些有“根”的作品。
写作也是把自己内心想的, 眼睛看到的, 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手指触摸的等东西用一种或多种形式加上艺术手法浮于纸面, 从而记录下来, 这也就是文学。
二、文学与阅读
写作者的精神世界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 便觉言语无味, 面目可憎。”读书的收获是精神世界的拓展, 这对后期的创作有着决定性作用。读书还有一个作用, 就是要通过阅读精美文章来刺激写作者的欲望。
要想写出好的东西, 必须先过阅读这道坎。“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善莫如教子, 至乐无如读书。”等古代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在描写读书阅读的好处所在。哲学上讲, 量的积累, 促成质的飞跃。在没有大量阅读之前, 我们人的脑子和内心都是空的, 必须大量阅读书籍, 积累知识, 储备材料, 然后到达一定的量, 厚积薄发, 往往这时候写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作品。
许多文学名家都反复强调阅读,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等名言警句就是告诉后人,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一是能延伸自己的生活, 二是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三是阅读不仅能为我们的精神生活补充营养, 还能直接获取信息和写作素材。增大自己的阅读量, 不仅要读小说、散文诗歌还要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等, 更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阅读形式的一种是直接从书本中或电视上看到学到的东西, 另一种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阅读, 观察事态万千, 人们的茶余饭后、喜怒哀乐和家长里短中的钩心斗角、现实社会中的尔虞我诈, 这些亲眼看到的, 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总比在书上看上几遍要清楚得多。这种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的方法极为重要, 特别是对于写小说和散文的作者。因为写小说和散文构思和立意都是特别的重要, 这最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功底。
读书如阅世, 现在的很多例子在书中都能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当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些见解或者想法, 可以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出来, 突发奇想时, 也可以按照原作者的思想立意和写作框架模仿一篇文章来。当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了些困难, 那么, 回过头来, 再拿起书本阅读, 不久后, 这样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一个饱经风霜和一个博闻多识的作家, 远远要比自己整天漫无目的而急功近利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要更有价值。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件或情景, 再以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润色, 完全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比起那些无病呻吟或者没话找话说, 东一榔头, 西一锤子的写作要好得多。
著名作家周国平说过, 为了使阅读更有助于写作, 最好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1)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 (2) 读书的体会, 特别是读书时浮现的联想、随想和感发, 哪怕它们与正在读的书完全无关, 愈是这样它们对你也许就愈有价值, 是你的沉睡宝库被唤醒了; (3) 养成一个看到重点知识和精美文字就标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时常勾点圈划, 有利于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不要向毛主席那样, 看完一本书基本上就不能看了, 里面写的划的到处都是, 必须有条理的勾画和记录。
阅读绝对是写作的一个基础, 是万米赛跑中的一个起跑点, 如果在这个地方落下了或者赶不上别人, 那就步步跟不上,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再一个, 我们阅读时总会看见有些文章显得很老练, 但却是一位青年人所创作, 文笔老辣, 结构严谨, 功底十分深厚。这般功底, 除了要阅读大量书籍, 而且还要勤动笔, 也就是接下来所谈的文学创作。
三、文学与创作
阅读达到了一定的功底, 又有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逐渐地尝试一下创作, 以检验自己的水准。
什么样的人适合搞文学创作?这一直是困扰文学爱好者的一大心病。很多文学家常说, 适合搞文学创作的, 一是必须具有形象化思维, 讲究情感虚无的右半球大脑相对发达的一类人;二是要有强烈的动情力和真挚的情感, 对生活要有激情和渴望, 写作时更有激情。因为人的左脑控制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左脑发达的人可以搞数学和计算机, 这要求他们的准确度和耐心值比较高, 右脑控制的是人的空间几何想象能力, 这样的人更容易成为画家、文学家这类需要具有很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人。文人作家大多是多愁善感型的, 对爱憎有着明显的界限, 充满激情更容易抒发自己的情感, 达到创作的目的。
右脑的发达是可以锻炼的, 比如找机会锻炼自己的情感, 努力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多观察事物并且“想入非非”, 这些都可锻炼自己的右脑, 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有很多学者主张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并且养成写读后感和一篇一论的习惯。这种主张存在着一些争议, 当自己写不出来东西的时候, 硬要他写, 规定字数或目标,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办法是行得通的, 对于文学底子较差的人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我认识的许多老作家都是平时给自己定目标, 每天必须三千字, 一周看一本书, 然后写出读后感, 用这样的“律令”和“教条”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不用担心自己平时写的东西过于平淡, 有些知识叙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通过仔细描写把它写“细”写“精”, 这恰巧就是创作路上的奠基石。通过自己量的积累, 达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涌现出较好的作品, 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这也更加要求写作者能够坚持写下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许多经典的作品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所有的文学大师面对“为什么要写作”时, 表现出的一是他们内心的需要, 二是写作本身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一个带着沮丧或者蔑视的心情写出来的作品, 大多是颓废自甘的文章。通过写作, 我们把即将逝去的生活变成文字, 以某种形式让它们存活得更加久远。
在写作的手法上, 必须要提到一种手法——修辞。修辞, 就是修饰文字词句, 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使语言表达生动有力的过程。修辞在整个文学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入妙文章本平淡, 等闲言语变瑰奇。”这更有力地说明了语言文学的魅力。文学是语言文学,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一篇平淡的文章怎样让它出奇制胜, 让人读完后流连忘返, 那就是在保持原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运用修辞手法让你的文章多一丝精彩, 增添一片生机与活力。
作家是语言的魔术师。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修辞手法的作用, 能为自己的文章添枝加叶, 锦上添花。在使用修辞时要注意: (1) 语言要精练准确、必须遵照母本按部就班地创作, 不可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 要使用更加准确、规范、恰当和贴切生动的词汇; (2) 语言要鲜明生动, 让人一读就能够找到感觉, 把握好主人公的鲜明形象, 必须重点刻画, 力求栩栩如生, 其余的配角一笔带过, 要有些取舍, 注重托云拱月之势态。
在语言文字方面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要求, 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清代学者李渔曾对写文章的“凤头”和“豹尾”有过这样的评价: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 使之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 此一法也;终篇之际, 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卷留连, 若难邃别, 此一法也。形象有力地说明了卷首尾的重要作用, 必须把握新意, 让读者眼前一亮, 爱不释手, 合卷之后, 每每思之, 倍感亲切,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方面有运用的技巧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创作可以练就一种内在的视觉, 使人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写作的观点新颖, 格式脱俗, 文体创新, 最大限度地把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出来。另外, 真正的写作, 是完全为自己的写作, 不为利益的创作。托尔斯泰说:“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法国作家列那尔也同意他的观点:“我把那些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为经典作家。”所以说, 最理想的是另有稳定收入, 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否则, 你的生活将会很乏味。
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比较阅读探究 篇11
一、比较,可有效把握作家刻画典型形象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是作家精心打造的“新闻发言人”,是作品灵魂的重要载体。因此,典型形象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点,若引导学生认真审视,就能有效发掘其典型意义。
如鲁迅的小说《药》和《祝福》,我们可以从生存资本、生存环境和最终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先看生存资本。华老栓和祥林嫂的相同之处——勤劳、善良,虽说这些资本并非卓世超群,但起码已具备了一个“良民”的基本条件。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华老栓愚昧、不觉悟,而祥林嫂虽然也愚昧,但她毕竟还有脑子,爱思考(只是思考的问题较为肤浅),有一定的见识,且敢于反抗,绝非完全意义上的纯粹懦弱之辈。
再看生存环境。华老栓生活在被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重重包裹的愚昧、麻木的社会境遇中,以致于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部受人使唤的工具。而祥林嫂生活的环境虽然也愚昧和麻木,但更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同情心,甚至残忍。
最后是结果。华老栓由于完全麻木,便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是一台纯粹的受人支配的机器。所以,他只要自然生命还未枯竭,便能在世上混日子。而祥林嫂不完全一样,她身上虽然明显带着被封建礼教驯服的奴隶性,但她的人性却未完全泯灭,起码还有一点“怀疑”的念头(问人灵魂的有无),也有一定的反抗精神(拼死抗婚和捐门槛)——虽然是为了更好地遵循封建礼教,最起码可以说明她始终在为争取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综上可知,作者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即越是愚昧,完全不觉悟不知伤痛的人,越是不知抗争。祥林嫂则不同,她与华老栓相比,生存资本“雄厚”得多,完全有理由生存下去,可事实恰恰相反,在冷漠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中,她最终被迫放弃了生存权。究其本质,祥林嫂想寻找生活的出路,可无人指引,最后只得在“彷徨”中死去。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华老栓是完全麻木的,而祥林嫂则是较清醒的,两个典型形象所传达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就一目了然。
二、比较,可更真切领悟人物命运的本质内涵
人物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命运的变化一定受某些特定因素的支配。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有效把握支配人物命运的“总神经”,从而让学生较深入的认识人物。祥林嫂、杜十娘和玛蒂尔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祥林嫂有较“雄厚”的生存资本:勤劳、善良、吃苦、耐劳,此外,还爱思考,有见识,绝非完全意义上的懦弱之辈。照理说,她完全有理由凭自己的“本领”生存下去,可结果却被迫早早离开人世,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个社会逼死的。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以她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当时冷酷腐朽的社会决定的。
杜十娘,自身也不乏较好的生存资本:聪明、美丽、机智、颇有心机,并且还热情、刚强、坚定,此外,她并未因当妓女而完全堕落。恰恰相反,她虽当了妓女,但一直没有放弃改娼从良的愿望,并时时为之而努力,还出现了一点曙光,可结果还是因为社会处处不容而被迫投江自杀。显然,她的命运也不是她自己说了算,而是当时的黑暗现实说了算。
再看玛蒂尔德,作为一个平凡的妇女,美丽动人,且小日子过得还可以,这是上天赏赐给她的财富,可她却偏不满足,结果陷入虚伪空幻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并为此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夜享乐夺走了她十年的青春。再放开看,虽然当时的法国社会虚伪之风盛行,但玛蒂尔德若不是虚伪性格作怪,自己能有效掌握生存支配权(十年辛劳就是明证),那么也许就不会有那场耐人寻味的悲剧了。
通过比较可知:三人虽然都是悲剧人物,但悲剧的根源却有别。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玛蒂尔德的悲剧主要是其虚伪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说,祥林嫂和杜十娘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而玛蒂尔德的悲剧则称得上是性格悲剧。
三、比较,可以较深刻地领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
话剧是标准的纯语言的艺术,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不同的剧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必要进行比较。
学了《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三块钱国币》之后,可以把老舍、莎士比亚和丁西林的语言风格进行粗略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
老舍和莎士比亚,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我们便可以从“民族”这一角度,寻找比较点。老舍的语言极像“北京的烤鸭,慢工细火有韵味”,表达含蓄,借助一定的景或物抒情;莎士比亚的语言则像西餐,“做工简便而有情味”,表达直露,感情强烈,直抒胸臆。延伸开来,其实他们语言的共同点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就有效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内涵。
老舍与丁西林,两人语言的共同点是幽默,且富有讽刺意味。但幽默方式各有侧重。老舍在《茶馆》中表现出的幽默是把沉重的话题轻巧化,散发出一种含泪的笑,蕴涵着一种严肃和悲哀;丁西林在《三块钱国币》中表现的幽默则是把生活琐事加以点化,散发出诙谐的气息,蕴涵着轻松和机智。
这么一比,“语言风格”这个较抽象的名词术语就变得具体可感了,学生对不同剧作家的语言风格也有了较详细的了解。
幼儿叙事文学阅读现状调查 篇12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1]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等都可归为叙事文学,故本研究将以上重点调查的文学样式统称为幼儿叙事文学。因幼儿读者群体的“文学接受能力与其作为主体的生理-精神现象有着多层次的网络联系”,[2]即,“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实物和富有表情及动作性的语言,易于引起他们的注意,也易于被他们记忆”,[3]故在幼儿文学阅读中,具有丰富人物形象以及生动故事情节的叙事文学无疑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幼儿叙事文学的阅读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幼儿阅读发展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让教师、家长对当前幼儿的阅读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改进幼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在重庆市选择两所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幼儿园:省级示范园A,一般园B。在每一所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四个年龄段中各随机抽取幼儿6名,其中男女各半,两所幼儿园共抽取幼儿48名。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施过程是:1.由研究人员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编织访谈提纲,并向相关幼儿园教师咨询,由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研究人员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完善提纲。2.在幼儿园B抽取四个阶段的幼儿各一名(男女各半)进行正式访谈前的预试,再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3.对两所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和访谈。访谈时以录音为主,笔录为辅。观察以笔录为主,在经过相关幼儿园领导许可的条件下进行现场拍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与48名幼儿访谈过程中,他们在回答“都是谁给你们讲故事”这一问题时,除了两个大班的幼儿提到老师,其他46名幼儿的回答基本上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历数个遍,而对老师这个答案却只字未提。当研究者接着问“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讲故事”时,孩子们才恍然大悟。老师其实也是讲的。那为什么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是因为幼儿已经能够较好地区分娱乐与课堂的差别。他们将家人讲故事当成游戏玩乐,而把老师讲故事当成上课。所以在问及谁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理所当然是回答家庭中的玩乐,而不是幼儿园的上课,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讲故事应该就是快乐的游戏。
1.家庭是幼儿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场所,而且由于家庭中所进行的阅读活动往往是在一种轻松、休闲和娱乐的气氛中进行的,因而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在地接受文化习染。而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正规的学习场所,有着强于家庭的教育色彩和集体性质,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文学的阅读,幼儿不可能和在家里一样轻松和随心所欲。所以,在我们访谈的48名幼儿中,65.79%的幼儿更喜欢在家里和家庭成员一起阅读。
2.在幼儿阅读叙事文学的过程中,由于他们还不具有独立和直接欣赏作品的能力,因而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家长和教师谁的帮助更大,谁的指导更受孩子的欢迎?据调查发现,55.26%的幼儿喜欢家长讲故事,42.11%喜欢老师讲故事,其中有两位小朋友说都喜欢。由此可见,幼儿更加喜欢家长与他们共读共乐式的亲子共读方式。原因是家庭的亲子共读更加尊重幼儿的个性选择,其故事的内容与讲故事的方式更加符合他们的兴趣。而教师在故事讲述和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参照的是当时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内容和要求,而不是根据幼儿在特定时间段的阅读兴趣。在访谈中,有3名幼儿对老师讲的故事完全不感兴趣,认为老师从来不讲他们喜欢的故事。
(二)儿童影视文学的冲击
儿童影视文学包括了电视和电影两部分,它们都以其独特的传播媒介和艺术特征影响着幼儿。相比较而言,电视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容量大、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特点,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成为幼儿了解大千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第二课堂”。
1.在幼儿阶段,孩子接触最多的影视文学作品是美术片,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等片种。美术片“以其独创、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吸引着儿童,它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强烈的动感、热闹的声响都极为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4]正因为美术片有着如此吸引幼儿的特点,使得幼儿在观看影视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幼儿接触图文材料的时间。
2.据调查,在书本阅读和收看影视的选择中,86.84%的幼儿选择收看影视。而在幼儿回答的最喜欢的故事中,37.80%来自美术片。幼儿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大多来自于自己观看的美术片,比如说正在热映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是访谈中每一个幼儿都会脱口而出的自己喜欢的“故事”。其次是自己主动阅读的符合自己口味的图书,占29.92%;再其次就是家长讲的故事,占20.47%;印象最不深刻的反倒是老师在课堂或者游戏时讲的故事,幼儿喜爱的只占11.81%。
(三)外国叙事文学作品处于半壁江山的位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叙事文学是没有国别的,好的作品就应该让全世界的幼儿都能受其熏陶,让幼儿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1.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欣喜的同时也不免忧虑。调查发现,在幼儿最喜爱和印象最深刻的叙事文学作品中,44.88%来自国外的作品,29.13%来自于中国传统故事,剩下的故事有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外国故事的改编,或者是中西元素的结合。换言之,我国历史悠远的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并没有很好地被传递,幼儿在心灵放飞的初始阶段并没有很好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陶冶和习染。
2.据我们对两所幼儿园的实地观察发现,外国叙事文学图书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特别是现在幼儿园都流行阅读绘本故事,而好的绘本故事大多来自国外,国外的作品占了幼儿阅读内容的半壁江山。
(四)幼儿读者的特殊性
幼儿在思维时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论证。
1.调查表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多不能理解叙事文学中深层的德育内涵,因为这些幼儿的思维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上,很多孩子在被问及为什么喜欢某个故事时,会说是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好玩,觉得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或者动物有趣。当研究者进一步提问是否学到什么道理时,3、4岁的幼儿89.47%不能识别“道理”这个词的意思,当研究者进一步举例说是否学习到诸如“不要说谎”这些道理时,68.42%的幼儿说没有。而在5岁以后,63.16%的幼儿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在故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
2.在对故事的虚实的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故事真实与虚构的区分在4岁左右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大多数幼儿对美术片和自己阅读的故事都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知道哪些故事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随着年龄的发展,在这方面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
3.在故事建构方面,存在年龄差别。调查发现,5岁是一个较明确的分界线,5岁之前,大部分幼儿只能对故事进行简单的欣赏和理解,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但是很少能对故事进行完整复述或新的建构。有些语言能力发展较快的幼儿,其复述的内容也大多是零星的和片段的。而在5岁之后,大部分幼儿都能对故事进行完整复述或新的理解和建构。
四、思考和建议
(一)幼儿园与家庭间的沟通交流
幼儿园应着力构建具有亲和力的阅读环境。为此,教师要明确幼儿读者的特殊性,及时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合理安排阅读的内容,增强自身讲述故事的能力和指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幼儿园的文学阅读与家庭的亲子共读上构架一座交流的桥梁,紧密两者的联系,避免两个阅读环境的脱节。家长也应主动与幼儿园老师联系,了解幼儿园叙事文学的阅读情况,积极予以配合,并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阅读情况,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安排幼儿在园的阅读和学习。
(二)突出家长在幼儿阅读中的作用
家长应关注亲子共读在孩子心中的优势地位,增加与孩子亲子共读的时间和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对文学的理解,增强表述故事的能力,及时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阅读主体性。
(三)避免影视文学作品的反作用
幼儿园和家长必须适当控制幼儿接触影视的时间,让影视文学成为叙事文学图文作品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引导幼儿在打基础的阶段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图文书面材料,在前阅读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述能力,让幼儿在书本和图画中任意驰骋,天马行空般地发挥想象。
(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染
在幼儿叙事文学的阅读中,除了让幼儿接触到外国幼儿文学最精华的部分,更要让幼儿在中华五千年优良文化积淀的叙事文学中初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他们从这些传统叙事文学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关注幼儿阶段的特殊性
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故事的需求,在5岁前的幼儿阅读中,教师和家长应注重故事的趣味性,而不应该过度强调对孩子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快乐是最重要的。在5岁以后,则应该较好地将趣味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仪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93-200
【文学性阅读】推荐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05-23
英语文学阅读09-01
文学阅读的变迁11-06
报告文学阅读07-30
文学类文本阅读07-26
儿童文学阅读活动08-26
大学文学阅读课心得09-06
文学类作品阅读05-11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06-01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评价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