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4-07-26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2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1

入选高考阅读材料的文学类文本多为哲理性文化散文和短小精美的小说, 2010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 选用散文的有12份, 选用小说的有6份。命题选文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文化内蕴丰富, 多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文化传统, 具有较强的进步性和哲理性, 突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显示了人文关怀, 着意于深刻的思考。

考生在高考时往往对文学类文本有畏难情绪, 就最近几年高考来看, 学生的得分较低。但文章阅读总是有规律可寻的,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高考现代文是大有裨益的。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考题, 可以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命题重点。准确把握复习重点, 强化五种意识, 我们的备考效率就会大幅提高。

一.强化整体意识,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 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 没有把握整体的意识,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益。一篇文章的任何部分都是为了表达主旨, 所以主旨也和整体密切相关或与部分间接联系。反过来, 命题时, 所有从部分的角度设置的题目, 也就肯定与主旨和整体密切相关或有间接联系。因此, 应该首先整体阅读, 快速浏览, 了解文章的内容梗概, 领会文章写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 在此基础上, 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有先把握文章内容的核心, 然后才能高屋建瓴地解决枝节问题。

如2010高考湖南卷中《一朵午荷》的第18题: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要解答这一题, 必须把握本文的主旨,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我们在阅读鉴赏时不能仅仅拘泥于物象本身, 而是要理清文章思路, 提炼和把握物象特点, 由表象到思想, 由物态到人情, 捕捉被注入到这个“物” (荷) 里的思想感情。因此, 我们在鉴赏时不仅要披文入理, 提炼和概括“午荷”那天然去雕饰的优雅气质和在风雨中的坚强身影, 还应理解作者浓墨重彩地写荷花在风雨中坚韧不拔的身影, 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刚毅、坚强的精神美, 这也是作者本人所颂扬的内敛品性和幽雅气质。作者还借“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与前一次看荷的不同感受, 悟出了“兴衰无非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个道理。本题参考答案: (1) 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 (2) 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 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二.强化结构意识, 理清思路

把握了全篇的主旨后, 还要进一步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进行研磨以形成明确的认识。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枝节都受到整体的制约, 每一道题目的答案都与整体有关。叶圣陶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我们阅读时只有抓住文章的结构, 理清文章的层次, 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各段内部的层次,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文章的思路, 是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 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两者是统一的。做题前大致把握整体思路和结构框架, 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效率。另外还要掌握句、段在不同的位置所具有的不同作用。段落在文章开头:引起下文, 为后文铺垫 (打伏笔) , 设置悬念;揭示文章中心, 突出强调,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段落在文章中间:自然过渡, 承上启下, 转换话题, 线索连接, 推动情感或情节的发展。段落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 揭示文章中心, 照应文章开头, 升华主旨等。

如2009高考江苏卷中《上善若水》的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首先, 仔细辨析开头的“三个问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 弘扬一种文化精神?”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分析, 不难发现“三个问句”是全文结构和思路的集中体现。因此, 解答本题需要着眼于全文的结构与思路。从内容角度很容易答出“领起全文内容”、“引出下文、启下”等 (要点一) 。有的答出“铺垫、承上启下、引出主题或思路、奠定感情基调”, 显然不符合要求。

其次, 从三个问句内部的顺序来看, 由水—人—文化精神, 即“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 (要点二) , 如果回答“由水到人再到精神”也可。但是这个要点很少有同学答得出。

再次, 从问句本身效果来看, 有设疑的作用, 吸引读者、启发思考, 这是基本常识 (要点三) 。但是答成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均不得分。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 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 激发读者的思考。

三.强化审题意识, 定位研读

对考生来说, 题干既是限制, 又是启示, 因此首先要注意审察题目, 读懂题面, 明确命题者的真实意图, 才能有的放矢, 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 也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去解答好每一道试题。阅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 答案一般都能在选文里找到。做题时, 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命题的指向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说, 每一道题都有一定的作答范围, 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 对上下文做定位研读, 确认题目涉及到的语句、段落或区间, 揣摩上下文意, 抓住关键语句,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搜”出来的。

如2010高考浙江卷中《静流》一文的第14题:联系全文, 指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 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从全文来看, 开头第1段, 叙述弟弟孩提时代的理想不能实现, 后来被“浮世炎风”刮倒, 从渺茫走向邪路, 在整日整日的游荡中, 遍尝酸甜苦辣咸, 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逐渐理解了现实, 逐渐理解了父亲。从这里可以解读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的第一个主观原因。文章中有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弟才知道, 父亲对于他的要求, 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那要求, 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第二个主观原因, 小说中也有直接议论的句子:“相应的, 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 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 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 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文章第6段, 父亲为四处碰壁的儿子买出租车, 父子关系释然;文章第10段, 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 父亲看到弟弟的坚强, 父子感情加深, 父子互相理解信任。全文第3段、第7段、第9段三个承上启下的段落非常明确地叙述出父子感情的转化过程。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参考答案: (1) 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 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 (2) 父亲终于明白, 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 (3) 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 (4) 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 (5) 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

四.强化技巧意识, 明确作用

文学作品为了使写物、说理、抒情形象生动、深邃厚重, 使读者产生共鸣, 往往需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高考对文学作品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艺术手法的考查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辨明表达技巧, 二是要求对表达技巧作具体说明, 三是赏析表达技巧的作用。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抒情、描写、比喻、拟人、反衬、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托物言志、烘托渲染、卒章显志等。做这种题目, 我们首先要明确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还应了解一些表达技巧的作用, 如第一人称真实, 第二人称亲切, 第三人称客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拟人的作用是赋予物以人的形态或情感, 描写生动形象, 表意丰富。另外, 一定要联系文本的内容及表达主旨情感的需要具体分析。

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 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6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角度单一, 难度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 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此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 一是“战战兢兢”的“我”, 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 这是反衬。在答题时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 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 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五.强化规范意识, 构建模式

在平时阅读测练和高考时常常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 有些同学读懂了文章, 也了解题目的意思, 但却得不到高分, 因为答案不够规范, 因此我们要树立规范答题的意识。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语规范。规范用语既省时省力又简单明了, 总的说来, 作答应使用书面语, 还要会用一些学科相关术语, 这样答案更易一步到位。

格式规范。平时训练考生对解答格式要了然于胸, 先答什么再答什么, 怎样回答都要符合题目要求。另外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 如体现了什么, 强化了什么, 营造了什么, 表现了什么, 深化了主题等等。

符合要求。让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就必须引用文本内容而不能空谈, 让分条概括就写清条目, 让结合自身实际或现实生活就必须联系自身或现实情况, 问是否同意或如何评价并说明理由就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阐述理由。

以上从五个方面对文学类文本的备考进行了总结, 把以上几点做到位,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准确到位。综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小说方法指导》,了解小说阅读的常见考点、题型及相应答题步骤。

2、通过背诵掌握小说情节的特点,倒叙、插叙的作用,小说题目、开头、结尾、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以及小说常见的写作技巧。

3、通过实战演练积累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提升小说阅读能力。

【考点导航】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 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 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 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2008年散文《歌德之勺》(张炜)

19.“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20.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4分)

21.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4分)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2、2009年散文《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22.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

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3、2010年小说《骆驼祥子》(老舍)

19.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 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20.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1.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

22.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4、2011年小说《审丑》(严歌苓)

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20.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4分)

21.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5、2012年散文《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

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分)20.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4分)

21.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浅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方法 篇3

【关键词】文本阅读 化整为零 关键词句 整合 文眼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75-01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分值较大的阅读项,也是可选文章范围广,出题形式活的试题,恰恰是因为这些原因,针对其做出的复习工作往往收效甚微,是让高三教师和考生们非常头疼的,甚至很多情况下只能在面对这项考题时“靠天吃饭”。那么,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能帮助大家在复习时有所提高呢?

笔者认为,相对考查阅读﹑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来说,花大力气研究其题型的设计角度或者出题方式,怕没有抓针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来得重要。只有具有把文章读懂读透并能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化有形为无形。文本解读的能力应该是答题的强大基础,没有牢固深厚的基础支撑,仅仅是追求本为末节的考题和答题的模式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这里就文本解读的训练提出一些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粗浅简薄,敬请大方之家斧正。

一、化整为零

对于大多数阅读能力尚在发展中的高中生而言,有一部分学生对文学类文本材料阅读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实,文章的长短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阅读文本的能力是学生要使用一生的技能。读文章,尤其是考场文章,首先是要能保持头脑的清醒,要能够把较长的文章“化整为零”,即,在阅读时不可囫囵吞枣,要读出层次,把文章大致分一下层次段落。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分的十分精确,但是大致的文章轮廓要能相对清晰地呈现,做到胸中自有沟壑。举例来说,11年重庆卷的现代文阅读《论诚意》,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化整为零,文章先谈到了作者对诚意的基本理解,然后指出人们常对诚意这一概念理解上出现的偏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表示对“偶尔做戏”的豁达态度。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化整为零就是理顺思路,既是读文章的第一步骤,也是可以和考点挂钩的基本内容。

二、划出关键词句

大多数文章中都有一些起指引作用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就是文章的文眼所在。而能够找到这些句子,是可以迅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这个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散文的文体特征了,往往我们要找出的就是那些表达作者见解主张和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和一些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的限定性词语。举例来说,11年湖北卷的现代文阅读《才子赵树理》,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因此,我们从文章里可以找出 以下的关键词句,第一段的“看人看事,常常微笑”,第五段中的“随便”,最后一段的“很有幽默感”,这些再结合第一个阶段化整为零理顺思路得到的内容,即第二段写到的赵树理的多才多艺,第三四段的对工作的态度,最后两段对生活和老友的态度等,就可以得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对工作认真谨慎,对生活的随意温和,很具有幽默感的作家。相对写人记事的散文,读出主要形象的品质与内涵,就可以读懂文章了。同样的,这个步骤也是和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挂钩起来。

三、串起整体

把文章读成片段,是做阅读的第一阶段。然后要把已经概括出的提纲式语言以及关键词句按照文章顺序,或者是对使用了倒叙等手法的文章进行适当梳理之后的顺序整合为一个语言简练的段落,这样的话,无论是对多长的文章都可以读短读深,并能够从这样重新整合的段落中找到主旨。语文的学习易学难精,我认为突破语文的能力的两大瓶颈就是“概念”和“概括”,在这两个方面有所斩获就一定能使个人的语文素养迈上新台阶。举例而言,07年安徽卷的《乡村的风》,按照我们前面的三个步骤,到这里我们可以组合出:“风在家乡迎接我,风给乡村的生物带来了生机和诗意,由家中小树成长的例子开始引发对风和生命的哲理性思考。”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

四、反复读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部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为了追求考场短平快,往往只关注考题的内容,带着问题再阅读文本,自动忽略了可能不会涉及的文本内容。这种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文本是一个思维的整体,断章取义一定不能对文本的深层内容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例如11年北京卷的现代文阅读《祁连雪》,从题目里我们可以知道最基本的文本信息,那就是本文是围绕祁连山和雪来写的;再如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我们通过题目可以得知,文本是在表达一种来源于自然的哲理,当我们接着再阅读文本时就可以知道这是在写由都江堰引发的对古今水利工程的对比思考以及作者所得出的感悟;再如11年大纲卷的《针挑土》,针挑土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力量微弱,进程缓慢,需要毅力和勇气,那么,什么样的工作需要用这种方式呢?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对文中以黑妮为代表的志愿者们“负责任”的“旅游”行为的理解了;再就是一些十分明显的文本标题了比如《才子赵树理》、《我与地坛》等可以直接提供文本主题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应试技巧 篇4

1. 从文章体裁上看, 散文依然占主导地位, 且选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当代名家的文化性、哲理性较强的散文。

2. 从语言上看, 选文多文笔优美, 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

3. 从手法上看, 作者感情的抒发大都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人生哲理的启发大多以小见大。

4. 从感情倾向上看, 总体上具有极强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总体备考方略

1. 吃透考纲, 努力做到理性备考, 定位备考, 既不走冤枉路, 又不做无用功。

2. 关注时代与社会, 拓宽视野, 更多的思考人生及社会, 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3. 加大对名家作品的关注力度, 从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训练, 提高阅读水平。

4. 学会抓住段落中心句快速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及大体的准确率。

三、具体解题思路

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 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此类试题一般可按以下程序来走。

1. 通读全文, 把握中心主旨。

2. 理清脉络, 把握行文思路。

3. 找准范围, 摘取要点词句。

4. 综合分析, 准确整合答案。

5. 认清手法, 点明语境作用。

四、答题注意事项

1.忌用修辞。

回答问题, 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

2.忌无分析。

综合分析, 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 要有适当而具体地分析。

3.忌遗漏。

对应题旨, 不能遗漏答题要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5

2010年宣武期末试卷龙应台《目送》

题目:

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作出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不少于180字。(10分)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优秀答案示例

(1)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地儿女心!《目送》寄托了深厚的亲情。这是父母子女之间真实生活的写照。虽然只是目送,但却送出了牵念,送出了关怀,更送出了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目送场景又何其少?第一天上幼儿园、上小学、参加比赛、赶赴军训、迈向考场,父母一次次目送,那充满牵挂、期望和祝福的眼神伴随我们一生。而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体察和领悟?所以天下每一个儿女应分外珍视这种特殊的关爱,并且给予父母爱的回应。亲情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莫到子欲养时亲不待!莫留遗恨悔终生。(我们多少次接受着目送,而又消耗着目送,辜负着目送)

(2)人的一生红会经历许多次目送,我认为每一次目送都是一份爱的传递。正如这篇文章所写,作者无论是对自己孩子的每一次目送,还是对父亲的每一次目送,都是作者对他们的爱的传递,爱的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至高无上的爱,是不可替代的爱,他们从不抱怨什么,也从不要求回报什么,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为我们心甘情愿付出一切的人。在他们目送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给他们一个回应,哪怕只是回头看一眼他们也好。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知足,珍惜父母对我们的每一次目送。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一) 篇6

梨的絮语

刘晓光

①周末,农贸市场买菜。集头身着县中校服的男孩几近恳求的叫卖,止住了我的脚步。男孩身边是须发尽染、满脸沟壑的老农。市场上人群熙攘,我感到了一大清早的凉意。老人毫无表情,一张肌肉僵硬的脸让我觉得心里发紧。他直直地盯着我。这不是老胡大爷!五年前,我曾在毗邻县城的乡下工作,胡大爷是乡里有名的果树老把式。他承包的十亩土地全是梨树和苹果树。儿子开汽车,为连云港的农副产品出口商搞运输。

②胡大爷仿佛一座雕像,只有风吹着他胸前的长髯;再就是,他五年前就颤抖的双手,现在抖得更厉害了。“胡大爷!”我丢下菜篮子,把老人青筋凸现如虫蠕动的一双干枯的大手抱入怀中。“乡长大叔!”正拾掇梨筐的男孩,直起腰身,怯生生地叫了我一声,就再也吐不出半个字来,簌簌的泪花直顺着面颊滚落。

③老人告诉我,儿子儿媳去年春天遭了车祸,孙子在县中念书。今天礼拜天,卖梨给孩子操兑伙食钱;几个星期不见了,也想看看孩子。“儿子儿媳走了,我这么一把岁数,眼下日子拮据,梨又滥贱,乡长……”老人说着哽哽咽咽,把手从我怀里抽出,又紧紧地揽着我的双臂。面对一老一少,这时的我,能说什么,做什么呢?

④有人来问梨价了。一块钱六斤,男孩答道。七斤!买梨人还价。“行,行!自家地里见的。”胡大爷连忙给称梨。

⑤我也装了一篮子,拿出一张百元钞票,“胡大爷,别找了。让我给孩子交几天的伙食吧!”胡大爷怎么也不肯,说啥都不收我的梨钱。最后,执拗不过,我只按斤称付了两块六毛钱。

⑥一到家,我就把胡大爷的不幸告诉了妻子。妻娘家在城北的农村,那里靠近山东鱼台,是著名的大米之乡。她只说了一句话:“农民,真是不容易呀!”是啊!像我们这么个百多万人口的县份,工业近年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挣钱的厂子,全县吃财政饭的人马还要填肚皮;政府既要上个这项目那工程,又要装点装点门面,搞个街道亮化什么的,这一应款项都得从农民那儿挤出来啊!

⑦一块钱七斤的梨,该是什么滋味呢!

⑧我调动工作离开乡下,行前曾去给胡大爷道别。那是溽暑七月的一天中午,一场阵雨刚刚落过。田间小路上,葛巴草清鲜极了,脚下也觉得松软了起来。路旁是胡大爷果硕枝弯的梨园,梨树的行间是墨绿如碧的落花生。晨间落花生正开着的杏色碎花,已合上了它彩蝶展翅般的花瓣儿,恰似豆蔻初绽的村姑,莞尔一笑便含羞地合了轻启的朱唇,微闭了善睐的明眸;而青春的芳菲更沁人心脾,洋溢着照人的魅力。走近落花生,拂拭着秧蔓,早先凋萎了的花梗已萌生出紫而泛绿的纤嫩“花扦”。花扦亲近其母体生长于斯的土地,向着泥土滋长。我默想,用不了多久,那生生不息的落花生就着床了一颗颗新生命。生命植根于泥土,泥土蕴藏了无限生命力。胡大爷的梨园,让我顿生了依恋和惆怅。

⑨五年来,我没有见过胡大爷,虽然我与他仅隔二三十里地。却不想,今日一见,他红红火火的生活竟遭遇了如此不幸的变故。农民,是脆弱的。这个自产生以来似乎就天然弱势的群体,是常常引发志士仁人悲悯之心的,但我对胡大爷有什么悲悯资格呢?农民,是坚强而又顽强的。数千年来,他们沦入社会的底层,仿佛飘落天涯的一粒草籽儿,奢侈的生活他们无缘,只要有容身的土地,哪怕绝壁石缝里,荒坡野岭间,也总能盎然一片生机。这载不动感喟浩叹的小草啊……

⑩胡大爷的儿子已经凋零了,秋风里的胡大爷仍顽强地站立着。他浑浊的双目,沉痛中浸着艰辛。年逾七旬的老人支撑着一老一少的两口之家。这是记起揪心,念之寒心,让人不堪想象的生活境遇。五年前,胡大爷小孙子一脸调皮地给我念作文的情景,今日,农贸市场集头卖梨的恳求,总萦回在我的脑际,牵着我的魂魄,泛起我的酸楚,荡着我的无奈,袭来阵阵悲凉……

胡大爷不知哪天再到城里卖梨,我可还能遇上他老人家?

(有删减)

1.从文中看,“梨的絮语”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2.画线段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3.作者眼中的胡大爷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4.文章最后说“(这些)总萦回在我的脑际,牵着我的魂魄,泛起我的酸楚,荡着我的无奈,袭来阵阵悲凉”,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7

一.阅读材料典范化

总览2010年18套语文试卷, 其选文经典、关注人性、文化内涵深刻的特点非常突出。结合前几年的试卷分析, 经典典范的文学作品在高考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反观各地的一些模拟试题, 文本材料的选取不仅没能很好地契合高考的发展趋势, 而且出现典范性不强、删减整合不科学、文本质量较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命题的科学性, 训练的有效性。因此, 阅读材料典范化、范文化是高效复习备考的前提。语文备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选文科学规范是其中应有之义。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 首先所选材料应该重文学, 重文化, 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特别是像迟子建、季羡林、周国平、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 理应成为命题的首选素材。这样的作品不仅经典、典范, 人文内涵丰富, 材料价值高, 而且利于训练阅读能力, 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更有利于引导阅读, 实现阅读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实际上, 2007年广东卷《泥泞》、2008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2010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等已经多次选用迟子建的作品。那么, 我们在备考中训练选用阅读材料时当然应高度重视。选用典范的阅读材料, 既便于考生提高备考效率, 又能有效提高文学素养。假如我们在考前以迟子建作品为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那么考生对她的作品风格特点、惯用手法等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考场上就相对顺手得多。并且, 考生的文学修养特别是视野也宽阔得多。语文备考、考试是特殊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中我们有责任使更多的优秀、规范的作品进入学生的视野。

二.解读方法科学化

不论解读什么文章, 都必须通读全文, 理清脉络, 把握主旨, 明确该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真正读懂文本 (主要指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是阅读理解题的基础。对文学类文本来说, 解读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文体训练解读。

要高效复习, 首先就应分文体进行解读训练。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针对性训练。如小说, 我们必须从三要素入手, 特别是抓住“人物”这一主要要素来把握主旨。而散文有写人记事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 随笔议论性散文等类型, 它们的解读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切忌复习训练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会儿散文, 一会儿小说, 今天练理解句子, 明天练赏析手法。不同类型的文本, 虽然有共性的题目, 但由于其解读方法不同, 做题的思路方法往往有别。

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以散文复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把做过的高考散文分类, 然后研究不同类别散文如何解读, 学会归类找规律, 最终形成科学的、个性化的解读方法。

例如, 研究2007年的高考试卷, 我们很容易发现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和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都是抒情散文, 都是通过几则材料来表现主旨 (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风迎接我、风带来诗意、和风有关的事件) , 进而联系1998年全国卷《报秋》、课本《故都的秋》等文章, 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类文章的规律。即用若干则材料表现主旨, 材料的内涵前几则相同, 最后的一则可能有所别;首尾往往有议论抒情的句子来点明、升华或暗示主旨;内涵往往既集中又不单一等。

3.总结出各种解读方法。通过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梳理研究, 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该类文本的解读方法, 如:抓关键句法——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往往暗示或点明主旨;材料分析法———梳理文本的写景、叙事、联想、引用等材料, 归纳其共性内涵即为主旨, 不同内涵即为主旨的升华或深化;线索分析法———此类散文往往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 或物或情, 或行踪或总分等等。

三.题型训练规律化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 每篇短文仅仅四个题目 (个别省市3个) 。虽貌似各不相同, 但其实质就那么几种题型,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一个题就是一类题的意识, 化个为类, 举三反一, 最终达到举一反三。

如2010全国卷《灯火》第16题,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做到此题, 我们可以联系到其他高考题 (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 或模拟题, 引导归纳:1.各种人称的基本作用;2.人称转换的原因或作用。这样再遇到此类题目, 学生往往就有了思路, 就能条件反射般地做好题。再如, 2008年浙江卷小说《乌米》第21题:《祝福》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我”的形象和作用。做完该题后我们再引导学生把此题和2008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联系起来, 进而探究“次要人物”的作用以及用大量笔墨写次要人物的作用。当学生们总结出, 要从真实感、线索、表现主旨、表现主要人物、艺术效果等多个方面思考时, 此类题型就彻底地掌握了。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 把引导学生归纳、整合、总结做题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 现在的高考题80%的试题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也可以直接给出常见题型, 让学生结合高考题探寻规律。比如, 我们布置任务:现代文阅读的“语言表达题”该如何做?一般是怎么设问的?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诸如此类等。然后让学生研究2010年山东卷小说《骆驼祥子》节选第19题, “第一段画线部分突出【得到】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结合2007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 “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 举例说明”, 再研究必修教材的两个单元的小说语言风格, 就不难归纳出小说的语言特色题做题的规律和方法。

四.答题格式规范化

首先, 要掌握专门的术语, 不说外行话, 用语准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 真正理解其含义。如小说结构情节方面:烘托铺垫、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效。表达技巧: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 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等等。

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

1.问题意识:认真进行审题训练, 围绕问题对应回答, 一问一答, 对应作答。

2.得分点意识:赋分 (分值) 往往和答案要点有关系, 根据分值可以推断回答要点。一般情况下, 2分题目多为一个要点;6分题目一般2-3个回答点。

3.规范意识:回答问题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 是有讲究的,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x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 有什么好处?我们首先回答修辞方法是什么 (因为问题是何种, 回答当然只能是一种) , 然后说说这种修辞本身的好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好处。

五.阅读题料作文素材化

高考作文关注人生、社会, 而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内外阅读、写作积累缺乏, 认识社会生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 联想、想象能力不足, 不能运用充分、有力的事例去阐述思想, 表现主题。那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没有思想、情感枯竭、时代感不强的考生, 是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的。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 其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超越俗套, 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不足, 以达到备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高考文本的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情感素养。阅读训练之后, 我们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思路或局部写法进行写作训练, 把读写结合起来, 提高备考的效益, 还可以从作文素材的角度对其积累、提炼、变形等, 使之成为我们绝好的写作素材。如《总想为你唱支歌》, 对倒而不死的“左公柳”、死而不倒的“胡杨林”稍加概括, 不就是我们议论文绝好的例子吗?其抒情性的笔法、几个材料表现主旨的化大为小 (写大西北的精神, 通过有代表性的物和人来完成) 的写法, 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写赞美某地域、某集体的借鉴。像迟子建的《泥泞》, 为我们写挫折、逆境提供了多好的写作思路!

事实上, 看看最近几年考生作文中大量引用史铁生的例子, 我们就知道《合欢树》《我与地坛》等高考文本如何有效利用了。聪明的考生往往知道利用考试文本作为写作素材, 备考更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当然, 阅读材料也是人文教育的绝好材料。

六.全面和重点相结合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8

第一步 (约两周) :系统复习, 逐一击破小说阅读各个知识要点。

高三专题复习阶段, 各校都会把教辅书当做是手中的宝典, 但是若一味盲从教辅, 除了可能导致知识点的错误、疏漏之外, 最大的问题是在讲课时比较零乱、系统性不强。 因为教辅往往以考点为编排顺序, 考点和知识内容分类并不完全等同, 所以需要教师自行整合。 比如在文学类作品阅读中, 教辅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的能力层级为框架, 下设八个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试大纲》对小说阅读并没有专门列出具体要求, 但其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各个层级的内容都适用于小说阅读。 笔者通过对考点和小说知识内容的比较, 整合成 “情节处理”、“分析环境”、“赏析人物”、“品味语言”、“鉴赏手法”、“探究主旨” 这几块, 既涵盖考点, 又让学生对于小说的知识内容一目了然。

知识点结合课堂例题讲析, 继而进行单个知识点的课堂巩固训练, 在所有知识点复习过后再进行专题综合训练。 目标明确, 脚踏实地, 逐一把小说阅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独立运用的能力、方法, 这样便能实现阅读的基本目标。

第二步 (两课时) :学以致用, 突出重点指导学生创作小小说。

真题配合知识点, 辅以模块的专题训练, 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阅读, 可能大部分老师止步于此。 笔者认为答题并不是讲授阅读的最终目的, 可以把这些知识更有效地利用起来, 运用到写作中, 实现知识效应的更大化。 基于这一点, 加之笔者所带班级为文科班, 不少学生喜欢写叙事类文章, 因此特地要求学生用两节课时间创作一篇小小说。

因为初写小小说, 学生会感觉到比较难, 所以此次作文是开放式的, 不限标题、主题、题材等。 但为了让创作更有针对性, 更接近高考对于文体的要求, 教师还强调几个必须做到的要点: 1运用到某种情节处理的技巧, 如悬念、伏笔、照应、对比、突转等;2让环境描写适当融入其中, 可以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背景, 渲染气氛, 衬托人物的心情等;3有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等较细致的刻画。 4运用较为明显或巧妙的形式揭示主旨, 不能过于含蓄。 因为高三的指导写作势必为高考服务, 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 让阅卷老师浏览一遍便能抓住写作者的意图是极关键的, 所以要求学生务必做到多处扣题, 最终点题。 5字数800—1000, 符合高考文章写作要求。

第三步 (一课时) :自主阅读, 鼓励学生自组小组互相点评。

学生写作之后, 趁热打铁, 强化知识点的运用。 首先, 笔者选择了一篇高考优秀小小说《如此常识》 (2009广东卷优文) 对上述情节处理、人物描写、主题揭示等方面进行点评, 让学生有所参考。 然后提出点评要求:1每篇文章必须有四人及以上的点评; 2从前面讲到的小说知识点 “情节处理”、“分析环境”、“赏析人物”等几方面进行赏析, 主题必须有人点评, 其他选一方面进行赏析; 3每个学生就此文章打上一个自认为恰当的分数;4署上自己的大名。

接下来鼓励学生座位就近, 自组小组, 每个小组四五人, 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换阅读作品, 随后每个学生选择对文章最有感受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互作点评。 这样每个学生会看四五篇文章, 每一篇文章也都会被4—5个学生点评到。 如一位学生题为《疯子, 不是傻子》的文章批注栏中, 学生的批语有“通篇看下来, 文章处处有细节, 把初生牛犊的‘我’作为实习生的生疏与好奇凸显得很到位……”“卒章显志, 突出主题‘不要歧视他人’……”“突出环境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 语言幽默风趣, 写出了‘精神病院’这一与众不同的世界, 引人深思……”…… 大家力所能及写出简要批语, 打上一个自己认为最恰当的分数, 并署上自己的大名。 学生不仅对小小说的创作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自我思想表达能力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他们在评价别人作文的过程中, 指出别人的不足, 加以避免;指出别人的优点, 加以借鉴。 择善而从, 自然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另外,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 每次批作文和被批作文的学生都有新成员加入, 这种新鲜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四步 (一课时) :教师点评, 有的放矢奖优补不足。

在学生认真互改的基础上, 教师再批改作文就轻松多了。 笔者只要抽一小组认真批改, 其他学生的作文像考场作文那样打分。 在批改时做一个简单归类, 比如, 情节处理巧妙的, 人物刻画得有个性的, 语言表达有特色的, 主题揭示有亮点的等, 在班级点评时进行表扬鼓励。

把文章中出现的毛病及时反映到班上, 罗列在班里分析强调。对整体表现上佳的文章, 作为范文在班级宣读, 边读边从小说知识要点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评改的, 只要有点道理的, 就引用他们的评语作点评。 当然整体评改得好的更要狠狠地表扬, 体现出教师对他们评改的认可。 以上种种措施奖优补不足,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作小小说和评改作文的积极性。

第五步:荐稿推优, 力图一石激起千层浪。

笔者所在学校有文学社团“海风”, 在此次写作之前, 笔者特意提醒过学生好的作品可以推选到《海风》刊物上。 恰好近几期的刊物新设了栏目“小说擂台赛”, 所以学生也算是铆足了劲, 要大展手脚。 经历前期系列的阅读、写作的过程之后, 综合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 师生共同推选出了六篇文章参加“擂台赛”, 结果获奖四篇。 当学生看到红色光荣榜张贴在校园宣传栏时, 当学生看到文章成为铅字时, 无需多言, 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莫大鼓励, 而且激起其他学生心中的层层涟漪。

毕竟能获奖的, 能发表的只是少数, 这时我们便可以借助网络时代便捷的平台———QQ。把相对优秀的文章放入班级QQ群中, 做到“奇文共欣赏”。 阅读之后交流看法, 便于写作者本身广纳善言, 取长补短;也便于发表意见者, 在阅读与自己水平接近的文章后, 畅所欲言;既增强学生鉴赏文章、语言表达的能力, 又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可谓一举多得。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9

一、散文阅读

散文通常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闻的, 运用短小的篇幅、自由灵动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的感受, 形散而神不散。 做好散文阅读题, 通常要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1.散文的类型

分清散文类型是读懂散文的一个重点, 只有知道文章的类型才能读懂文章所蕴含的思想, 才能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 写人叙事性散文。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

(2) 写景状物抒情类散文。

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

(3) 议论性的散文。

如:冰心的《谈生命》。

2.散文题型的分类

一般在高考散文阅读中, 题海泛泛, 正确把握题型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答题, 下面归纳了几种:

(1) 对文章标题或句子的理解。

例如, 高考中有一题“结合全文,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这一题就是要求考生通读全文, 理解文章主旨大意, 分析标题的作用。

(2) 根据文义分析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 江苏高考阅读题中有一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 毕竟还是五黄六月, 头顶一团火球, 身上汗不断。 早晨起大早, 白天累一天, 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 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 累人的日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这道题符合《江苏考试说明》要求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 重点考查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3) 赏析文章, 分析表现手法。

例如, 高考卷中有一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你更喜欢哪一段? 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这一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文章开头两段的仔细品读, 在修辞手法上说明景物描写的特点。

3.散文的阅读方法

散文阅读方法和小说的阅读方法大体相似, 在进行散文阅读的时候, 要牢记散文中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的运用是很灵活的。 通过明确答题技巧, 才能提高答题效率。

(1) 通过文章的题目, 把握好对象,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

(2) 把握好作者的写作思路, 通过作者的感情流露, 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 仔细阅读文章的末尾, 抓住文章主题。

(4) 通过环境了解文本主题,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 重视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6) 重视文中带有议论性的语句。

二、小说阅读

1.小说阅读的关键

小说阅读题在全国各地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增多, 江苏高考卷自然也不例外。 在高考中, 命题者设的问题都离不开小说的“三要素”。 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细致深刻地理解小说所要展现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是关键。

2.小说阅读题的题型

小说阅读中的题型有几种, 包括归纳概括题、分析题、作用题、探究题、理解题、鉴赏题等。 正确掌握小说文本阅读的题型才能准确地分析和理解题意, 更好地答题。

3.小说阅读的方法

做小说阅读题, 只有准确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才能掌握其精神内涵, 而正确的小说阅读方法则是通篇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关键。

(1) 通过对故事高潮的反复咀嚼, 了解文本主题。

(2) 通过对比, 鲜明地得出主题的褒贬对象。

(3) 通览全文, 把握文章主旨。

(4) 理清文章脉络, 划分好层次, 明白每一层讲什么。

(5) 认清写作手法, 明确该写作手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题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在审题、答题和表述上运用合适, 将能够很好地解答题目, 得到相应的分数。

(1) 认真审题。

在做小说阅读题的时候, 最关键的就是准确审题。 审清题目, 抓住题目要求的重点, 认真仔细地分析题干要点, 是答题的重要也是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认真审题就会发现, 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暗藏了答案的大体范围和答题规律。 因此, 认真仔细的审题至关重要。

(2) 确定答题区域和范围。

一般命题者设置题目的目的就是限制答案的内容, 因此, 往往为了不至于让考生在答题时不知所措, 命题者总会在题目中或深或浅地透露一丝答案, 就是在题目中提示考生答案的范围, 或者直接规定了针对某一段或某一句文章来答题。 这样考生就可以锁定答题范围, 抓住重点, 找出答案。

(3) 筛选关键词句。

认真阅读文章, 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快速有效地抓住重要词句。很多情况下, 很多答案就在文中, 锁定目标就可以正确答题。 而那些不容易直接找出答案的, 可以在锁定词句的情况下归纳概括出符合题意的文段, 思考答题。

(4) 整合概括, 正确表述。

在答题中, 尽量用考生自己的话针对题目思考表述答案。根据题干所要问的问题, 通过对全文的理解, 整合概括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准确合理的表述。

总之, 要提高提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除了对阅读的文章有一定了解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阅读解题技巧和方法, 方法是多样的, 只有多做、多练、多听、多看、多总结、多归纳才能做到对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 才能更好地充实自己, 为高考服务。

考生应该坚持每天阅读不同类型文章, 做必要的归类与总结,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有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阅读计划, 做阅读笔记,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到美, 体味到生活的千姿百态, 在高考阅读中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1]杨建华.现代散文阅读答题的“三大技巧”[J].语文学刊, 2010 (16) .

[2]胡俊峰.谈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的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1 (09)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10

文学类文本阅读大部分文章思想比较深邃, 语言凝练抽象, 而且由于篇幅限制, 多为片段节选, 这些都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对学生的理解、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 考生难以找到合适的答题角度, 以致难以组织好答案来答题。

从考试心态来说, 考生刚进考场的时候是奔着考高分去的, 所以会不断提醒自己少犯错, 多周全思考。然而从试卷结构上看, 文学类文本阅读位于语文试卷的后半部分, 如果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方面没有较好的基础, 那么他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时往往表现出浮躁、排斥的心理特征。作为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考场心理分析, 让学生平时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养成体验创作心理的习惯, 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法, 情绪不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逐渐深入, 语文教学在理论及实践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然而,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 依然有许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 具体表现在:

第一, 忽视学生参与性。教学总是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流程”推进, 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学中, 教师从教的角度片面追求提高课堂效率, 讲课追求课堂的完整, 课堂成了教师单方展示教学技巧的舞台, 很少顾及学生的参与和授课实际效果。

第二, 根据答案逆推。教师自己并没有深入文本, 只是就题讲题, 缺少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课堂中缺少多向的、广泛的交流, 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实践活动被忽视, 学生的创作体验能力很难得到锻炼, 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第三, 侧重于构建答题模式, 忽视文本要培养答题思路。通过建立答题模式固然可以让学生迅捷地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但笔者认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为很多同学在答这一类题目时, 往往成了术语的堆砌。提升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根本还是应该注重读懂、理解透。通过多年的实践, 笔者很好地把创作体验运用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中, 让学生在答题中由“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转变为“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三、创作体验的实践运用

创作体验是指学生借助情感、思想等主观意识调动原有体验积淀, 对自己没有实际参与或者不是眼前的创作情境进行推理性、参与性、想象性的感知, 从而获得创作者情感和认识的一种体验式心理活动。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质上也就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西方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和文本对话、探究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文本中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话语体现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学生解读文本包括两方面:一是作品的语言意图;二是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两个意图可以通过学生创作体验体会到, 所以学生解读文本应该走进作者, 体验作者的创作心理。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 用心灵去体验知识, 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简而言之, 创作体验需要让学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 身临具体情境去体验、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微妙, 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如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第一道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平时掌握的答题方法, 比较容易答出第一点“领起全文内容”。如果注意到了三个问句由水到精神的转变, 便可以答出:“表明文章的思路由实到虚”。但是第三点却很难回答出来, 如果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作者, 现在自己在文章开始写了三个问句, 有什么直接目的?学生便很容易想到“引起别人深刻思考”。

四、创作体验要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以传情, 作者对自己作品让读者达到某些理解程度总有一种定向性的期待。这种期待对学生文本阅读具有内在指向性, 但是读者和作者的身份角度的差异, 往往造成他们各自期待视野的差异。因此, 学生在阅读中要从同作者期待视野的差异着手, 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差异, 从而提升和作者的思维融合度。

文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 学生需要充分地阅读文本, 思考问题, 和文本产生深层次的联系才能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 与作者进行感情交流, 进而领悟作品生动丰富的内涵。我们读到的文学类文本, 有的以写人记事为主, 有的以写景状物为主, 有的以说理论辩为主, 不管文本内容如何, 使用什么题材, 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态度。例如在《背影》一文中, 我们如果仅仅站在读者的角度, 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但是如果通过创作体验, 处于作者的角度, 便能感受到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怀念。这样的差别看起来很微小, 但是这便是现在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察的思维的发散能力。

五、创作体验要体会出题人心理

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时, 我们不仅要关注作者, 还应该体会出题人的心理。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选文的删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文学类文本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下文的联系和细节的描摹, 对于原文的删改无疑会使入选文本的文意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所以出题本身也是对文本的第二次创作, 所以学生要体会出题人的创作心理。

在平时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会让学生从答题者的角度学习解读的方法, 却忽略了去分析思考出题人为何要这样出题。这样容易使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 学生答题中出现盲目、肤浅的现象, 从而降低答案的准确性、有效性, 答得不少却难命中得分点。所以需要教会学生揣摩出题人心理, 熟悉出题规律, 把握出题点, 这本身就是对出题人的重要创作体验。例如魏书生让学生相互出题考对方, 然后再进行批改, 这是让学生体验出题人心理的非常高明的方法。学生只有从出题人角度弄清文本, 明确出题的原则和常见题型, 才能快速、准确地区分文本中信息的轻重, 答题才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结语

学生在阅读时, 应该虚心地倾听作者和出题人想要表达的声音。学生在体验作者、出题人的过程中必须是主动的、自觉的, 而不能是被动的、强行灌输的。“新课标”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近几年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中重点考查学生的体验、感受、价值取向, 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进入文本去体验作者的写作期待和命题人的考查方向, 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程大境.教学目标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六) 篇11

行板如歌①

王蒙

①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③艺术就是永远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忧郁与摆脱,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是的,摇曳,柴科夫斯基最令人着迷的是他音乐的摇曳感。有多少悲哀也罢,有多少压抑也罢。他潇洒地摇曳着表现了出来,只剩下了美。

⑤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类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科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⑥我宁愿说他是一个抒情作曲家。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科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热爱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会总是像豺狼一样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强大,柴科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旨意有关。

⑦他的一些曲子很重视旋律,有些通俗一点的,甚至人们可以跟着哼唱。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了。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就叫《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是我主人公命运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从这篇小说中听出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来。还有一些其他的青年时代的作品,我把柴科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偶像与寄托。

⑧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⑨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

【注】①行板:音乐速度记号,约为每分钟60-72拍,相当于人平静时的心跳节奏或不疾不徐的步行节奏。

(有删改)

1. 在作者看来,是柴科夫斯基音乐的什么特点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觉得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心里?

2.文章直到结尾才提到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说“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结合全文,谈谈感谢的理由是什么?

4.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我们江苏自古人文荟萃,名曲不断,请你按照本文的写作思路,从下列江苏名曲(《茉莉花》、《二泉映月》、《紫竹调》)中任选一首,简要谈谈你的聆听感受。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文学类文本阅读 篇12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考试说明》从三个较高的能力层级对文学作品阅读提出了要求。“分析综合”, 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外在特征;“鉴赏评价”, 要求考生从语言层面、形象层面、思想及哲思层面对作品进行品鉴赏析;“探究”, 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具有个性化的解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 题型丰富化, 阅读个性化, 考查综合化, 思维探究化。选材上, 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一) 从选文上看, 散文为主, 小说为辅

1.散文

大部分是现当代名家作品, 有偏重叙事写人的, 如2015 年北京卷选用的是苏菲的《说起梅花》, 2015年重庆卷选用的是甘建华的《甘森的西红柿》;有偏重抒怀的, 如2015年天津卷选用的是张抗抗的《云和梯田》, 2015年湖北卷选用的是彭程的《头脑中的旅行》等。

2.小说

以中外著名小说为主, 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选用的是有“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之誉的著名作家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选用的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2015年浙江卷选用的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捡烂纸的老头》, 2015年安徽卷选用的是张炜的短篇小说《蓑衣》等。

(二) 从具体考查要求上看, 理解、分析、概括、探究全面“开花”, 均有涉及

1.理解

主要是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意义及深层意蕴, 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如2015年北京卷第25 题要求谈谈对结尾“梅花, 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 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一句话的理解。这类题要求考生通过把握关键词、修辞手法, 结合上下文来具体分析句子意义。

2.分析

小说方面, 主要为对情节、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 如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1 题的第 (2) 小题:“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 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散文方面, 主要为对文段、材料的作用的分析, 以及对关键语句的分析。这类题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 如结构安排、思想情感、表达效果等。

3.概括

一是概括作品人物性格, 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1题的第 (3) 小题:“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 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二是概括内容要点, 如2015年四川卷第16 题:“文章第 (2) 段写了东山一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这类题要求考生具有摘录、整合、提炼三种能力。

4.探究

探究的内容核心是“思想意蕴”, 命题角度有作品主旨、民族心理、得到的启示等, 常见命题点有文章标题、人物思想、情节 (细节) 内涵等。值得注意的是, 近两年来, 探究题趋向于降低难度, 增强可操作性, 更多地融入分析、概括的要求。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 考生一要在明确考查方向和规律的基础上, 把握备考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二要多做高考真题, 各种文章、题型都做, 在训练中明确命题方式, 从而各个击破;三要掌握答题技法, 规范答题。

【典型例题解析】

(2015 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4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1) 对当代人来讲, 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 但在古代, 技术落后, 交通不便, 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 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因此, 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 愿望难以满足, 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 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的, 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 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 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 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 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2)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 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 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 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 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 她的秀发, 她的一颦一笑, 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 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 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 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 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3) 从这些文字中, 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 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 借助于一些要素, 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 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 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黏合的。

(4) 终其一生, 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 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 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 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5)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 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 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 《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 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 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 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 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 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 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 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 对, 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6) 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力, 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7) 以上种种都表明, 一个善感的灵魂, 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 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 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碜的线头布片, 到了他们手中, 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 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 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8) 当然,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 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 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 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 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 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 就不妨退而求其次, 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9)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 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 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 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 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10) 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 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 鼠标轻轻一点, 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 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 充分调动想象力, 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 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 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 你尽可以不以为然, 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 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 能有几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 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 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 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 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 变得细腻善感, 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第 (9) 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 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 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E.今天, 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 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 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 在头脑中旅行, 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A项错在“这使得”, 文中并没有讲前面的“贫穷”是后面“深刻的体验”的原因;B项“中古今对照”错误, 应为“中外对照”;D项中“比拟”错误, 应是通感, “目光流连茶楼”, 却似乎“嗅到……清香”, 用视觉来写嗅觉。

【答案】C E

2.文章第 (2) 段引用波德莱尔的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 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 需要考生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等三个方面回答。通读全文, 不难发现波德莱尔和蒲宁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 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借助无限的想象, 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 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艺术上是为了丰富内容, 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学韵味。

【答案】 (1) 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 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 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 (2)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 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 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3.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 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 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此题时, 要重点理解句子中“灵魂的奇观”的深刻含义。作家通过想象描绘出风景, 其实是要传达某种生命感受, 其创造的艺术世界就是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的反映。

【答案】 (1) 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呈现, 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 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 (2) 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 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 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 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4.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 “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 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 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这是一道探究题, 属于延伸性探究, 考生需要先表态, 然后从文本出发找出依据, 再联系生活实际。回答本题, 先要对题目提出的问题有一个认知, 注意关键词“头脑中的旅行”是指什么, 它有什么好处、坏处等, 然后再选择能自圆其说的角度作答。

【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 (1)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 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 (2) 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 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 领略远方的精彩。 (3) 我们向往远方, 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 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 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 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 互相不可替代, 二者结合, 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 (1) 百闻不如一见, 条件具备时, 我们不妨踏上旅途, 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2) 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 大可借助想象, 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 感受远方的魅力。 (3) 现实有限而想象无限, 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 突破束缚。想象与真实交融, 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 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 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 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 (1) 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 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 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 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 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 (2) 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 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 不亲眼看到, 不亲身感受, 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 如果只能想象, 不能亲至, 将是巨大的遗憾。 (3) 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 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 缺乏想象力, 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 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常见题型撷英】

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 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 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 母亲眼睛弯弯的, 说:“给, 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 我不要!”

“不要好呀, 我留着给你妹妹做嫁妆。”

妹妹跟过来, 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 坚决不让妹妹看, 她把包袱放进箱子, 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 守明才关了门, 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 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 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 不知为何, 她叹了一口气, 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 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 张开指头拃了拃, 心中不免吃惊, 天哪, 那个人人不算大, 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 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 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 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 把鞋做得稍小些, 给他一双小鞋穿, 让他的脚疼, 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 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 由于用力提鞋, 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 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 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 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 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 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 在动剪子剪袼褙时, 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 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 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 叫什么名字, 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 这个男孩子, 年纪不大, 胆子可够大的, 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 想着想着, 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 要是没对象的话, 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 家里来了个媒人, 守明正要表示心烦, 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 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 一时浑身冰凉, 小脸发白, 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 守明说“:妈, 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 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 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 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 让那个人念着她, 记住她, 她没有别的可送, 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 托媒人传话, 向她约会, 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 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 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 那个人若说正好, 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 鞋就是你的, 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 她又改了主意, 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 还得让他脱下来, 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 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 说声谢谢, 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 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 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 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 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 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 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 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 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 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 她大吃一惊, 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 扑进那个人怀里, 让她的那个人救她, 人影说话了, 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 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 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 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 先是舍不得穿, 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 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 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 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 我辜负了她, 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 守明照镜子时, “不知为何, 她叹了一口气, 鼻子也酸酸的”, 寥寥数语, 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守明的美好形象, 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 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 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 大吃一惊, 原来是母亲, 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 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 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 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 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I)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 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 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 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 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 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 弯着腰, 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 他抬起头来, 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 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 小伙子?”

“唔, ”我放下包袱“, 是的。”

“那么, 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 “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 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 抛掉破篷子, 把斗笠脱在手中, 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 “年纪轻轻, 开口就是‘钱’, 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 饱饱地吸足了一口, 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 “是当兵的吧, 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了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 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 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 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 我说:

“既然不开船, 老人家, 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 ”老头子用鼻子哼着, “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后头, 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暖和, 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 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 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 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 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 小伙子, 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 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 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 我呢?……我, 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 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 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 北佬来, 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 从我们这里过, 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 要他做伕子。桂儿, 他不肯, 脸上一拳!我, 我不肯, 脸上一拳!……小伙子, 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 我等了一年, 我又等了两年, 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 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 我看不见我的桂儿, 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 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 小伙子, 我得有钱呀!

“结冰, 落雪, 我得过湖;刮风, 落雨, 我得过湖……

“年成荒, 捐重, 湖里的匪多, 过湖的人少, 但是, 我得找钱……

“小伙子, 你是有爹妈的人, 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 要是你真的有孝心, 你是有好处的, 像我, 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 我寻不到我的桂儿, 我的孙子不认识我, 没有人替我做坟, 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 我没有丧过天良, 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 终于哭了, 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 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 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 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 第二天, 又是一般的微风, 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 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 好像昨夜间的事情, 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 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 因为是走顺风, 他就搭上橹, 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上, 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 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 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 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 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 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 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 还教训我:“年纪轻轻, 开口就是‘钱’, 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 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 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 因为他看我太年轻, 怕我遇到不测, 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 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 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 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 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15 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 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 地方不小, 东西实惠。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 炒豆角, 炒蒜苗, 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 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 在后面做得了, 用脸盆端出来, 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 下面用微火煨着, 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 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 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 饼香扑鼻, 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 一到饭口, 尤其是中午, 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 厂里没有食堂, 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 能吃, 馅饼至少得来五个 (半斤) , 一瓶啤酒, 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 买馅饼, 或炒豆腐、花卷, 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 不爱吃家里的饭, 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 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 原来当会计, 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 他和家里人说定, 每天两块钱的“挑费【注】”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 现在也还参加劳动, 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 没座位, 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 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 他总是来一盘炮肉, 仨烧饼, 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 够别人的两盘, 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 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 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 五颜六色, 男人用手指甲剔牙, 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 午晚两餐, 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 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 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 腰里系一根烂麻绳, 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 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 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 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 不好吗?不, 他总是要三个烧饼, 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 站起身子, 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 (他可不在乎这个) , 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 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 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 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 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 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 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 都到当街去打, 不在店铺里打, 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 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 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 随便哪一个, 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 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 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 他没打过架, 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 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 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 听煤站的副经理说, 他死了。死后, 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 一沓一沓, 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挑费, 京津冀方言, 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 结尾两段不避其简, 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萧红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青的, 黑的, 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

我们叫她“怪物”。教师点名每次一喊到王亚明, 她都站起来, 把两只青黑色的手垂得很直, 肩头落下去, 面向着棚顶说:

“到, 到, 到。”

全班的同学都在笑。可是王亚明却安然地坐下去, 青黑色的手开始翻转着书页。

数学课上, 她读起算题来也和读文章一样;午餐的桌上, 那青黑色的手已经抓到了馒头, 她还想着地理课本;夜里她躲在厕所里边读书, 天将明的时候, 她就坐在楼梯口。她的眼睛爬满着红丝条;贪婪, 把持, 和那青黑色的手一样在争取她不能满足的愿望。

校长已说过她几次:“你的手, 就洗不净了吗?操场上几百条手臂都是白的, 就是你, 特别呀!真特别。”女校长用她贫血的和化石一般透明的手指去触动王亚明的青黑色的手, 好像是害怕, 微微有点抑制着呼吸, 就如同让她去接触黑色的已经死掉的鸟类似的。“学校的墙很低, 春天里散步的外国人又多, 他们常常停在墙外看的。等你的手褪掉颜色再上早操吧!”

大风在窗外倒拔着杨树的那天, 她背向着教室, 也背向着我们, 对着窗外的大风哭了, 她用那已经开始在褪着色的青黑色的手捧着眼泪。这一次, 好像风声都停止了, 她还没有停止。

宿舍搬家的那天, 我似乎已经睡着了, 但能听到隔壁在吵着:

“我不要她, 我不和她并床……”

“我也不和她并床。”

我再细听, 就什么也听不清了, 只听到嗡嗡的笑声和绞成一团的吵嚷。夜里我偶然起来到过道去喝了一次水。长椅上睡着一个人, 立刻就被我认出来了, 那是王亚明。两只青黑色的手遮着脸孔。我想她一定又是借着过道的灯光在夜里读书, 可是她的旁边也没有什么书本, 包袱和一些零碎就在地板上围绕着她。

我看着墙上的影子, 那影子印在墙上也和头发一样颜色。

“惯了, 就是地板也一样睡, 念书是要紧的……爹爹可是说啦!三年毕业, 再多半年, 他也不能供给我学费……这英国话, 我的舌头可真转不过弯来。”

她读书的样子完全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 那喉咙渐渐窄小了似的, 只是喃喃着, 并且那两边摇动的肩头也显着紧缩和偏狭, 背脊已经弓了起来。

我读着小说, 很小的声音读着, 怕是搅扰了她。我读的正是《屠场》中女工马利亚昏倒在雪地上的那段。王亚明站在我的背后, 我一点也不知道。

“你有什么看过的书, 也借给我一本……”

我就把《屠场》放在她的手上, 因为我已经读过了。

一天, 我听到床头上有沙沙的声音, 我仰过头去, 在月光下我看到的是王亚明的青黑色的手, 并且把我借给她的那本书放在我的旁边。

我问她“:看得有趣吗?”

她并不回答我, 头发也像在抖着似的, 用着那和头发一样颜色的手横在脸上。

“马利亚, 真像有这个人一样, ……那医生知道她是没有钱的人, 就不给她看病……呵呵!”她笑了, 借着笑的抖动眼泪才滚落下来:“我也去请过医生。母亲生病的时候, 他先向我要马车钱, 我说钱在家里, 先坐车来吧!人要不行了……他站在院里问我:‘你家是干什么的?’不知为什么, 一告诉他是开‘染缸房’的, 他就拉开门进屋去了……姐姐定亲那年, 她的婆婆从乡下来住在我们家里, 一看到姐姐她就说:‘哎呀!那杀人的手!’从这起, 爹爹就不许某个人专染红的。我的手是黑的, 细看才带点紫色, 那两个妹妹也都和我一样。”

“你的妹妹没有读书?”

“没有, 我将来教她们,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读得好不好, 读不好连妹妹都对不起……他们在家吃咸盐的钱都给我拿来啦……我哪能不用心念书, 我哪能?”她又去摸触那本书。

我看着地板上的花纹, 我想她的眼泪比我的同情高贵得多。

还不到放寒假, 一天早晨, 王亚明整理着手提箱和零碎。没有人和她告别, 她向我们每个人笑着, 同时也好像从窗口在望着远方。

“我的父亲还没有来, 多学一点钟是一点钟……”

这最后的每一点钟都使她流着汗, 在英文课上她忙着用小册子记下黑板上所有的生字, 连教师随手写的她也记了下来。地理课上她又费着力气模仿着黑板上教师画的地图, ……好像所有这最末一天经过她的思想都重要起来, 都必得留下一个痕迹。

下课时, 我看了她的小册子, 那完全记错了:英文字母, 有的脱落一个, 有的她多加上一个……她的心情已经慌乱了。

太阳停在颤抖的挂着雪的树枝上面, 鸟雀刚出巢的时候, 她的父亲来了。他用围着脖子的白毛巾掳去胡须上的冰溜:

“你落了榜吗?你……”冰溜在楼梯上融成小小的水珠。

“没有, 还没考试, 校长告诉我, 说我不用考啦, 不能及格的……”

她的父亲站在楼梯口, 腰间挂着的白毛巾动也不动。

“再来, 把书带回家好好读读再来。呵……呵。”不知道她向谁在说着。

那被朝阳拖得细长的影子, 跳动着在人的前面先爬上了木栅门。从窗子看去, 人也好像和影子一般轻浮, 他们就向着远方, 向着迷漫着朝阳的方向走去。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 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 刺痛了我的眼睛。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叙述了一位来自底层家庭的女孩进入学校就读期间遭遇种种歧视、嘲讽的故事, 取材小却意味深远, 带有鲜明的进步色彩。

B.校长严厉地训诫王亚明, 不允许她出操, 是因为她认为王亚明不讲卫生, 一双青黑色的手有碍观瞻, 破坏了学校形象。

C.“我也不和她并床。”同学对王亚明的排斥让王亚明在学校陷入了被孤立的处境, 而这种排斥和孤立, 与校长的看法和行为是有关系的。

D.小说擅长通过细节展示人物心理。“冰溜在楼梯上融成小小的水珠”“腰间挂着的白毛巾动也不动”暗示了父亲得知王亚明被劝退的消息后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愤怒。

E.小说结尾的描写意味深长, “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 发出刚强的闪光, 刺痛了“我”的眼睛, 也沉重地向读者发出心灵的质询, 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愧疚之情。

2.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作品中王亚明这一形象的特点, 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以“手”为题, 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 分析这一意象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村旁的纪念碑

林长祥

(1) 纪念碑自往昔岁月走来, 自老人们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中走来, 在那个血色黄昏驻足, 在村头的路旁驻足, 尽管歇脚在这里, 依然那么要求自己, 默默无语, 不惊扰了村里, 还遵守着当年的纪律。

(2) “记得那年俺还没有方桌高……”

(3) 春天的清明里老父亲会长叹口气, 让心中的记忆慢慢清晰起来。那支队伍一二十人的样子, 像是走了一夜, 身上挂满了严霜。有个小战士腿走瘸了, 一拐一拐的, 跑掉了的鞋底用麻绳和鞋面儿绑着, 他们径直走到当时的村长胡守诚家。“胡守诚拿了口袋挨家敛了窝头给他们吃, 给乡亲们铜子儿, 乡亲们都不要。那个瘸了腿的小战士吃得特别香, 俺忍不住摸了摸他的枪, 他的枪很冷, 他的笑容很孩子气, 很暖和……”

(4) 太阳下山的时候, 日本人的飞机来了, 擦着树梢飞, 在西边飞了个来回, 一翻翅儿就飞回去了, 一眨眼的工夫日军的骑兵和步兵黑压压的一大片, 像西北的恶暴天气卷着燕子蜂拥而来。先是一声“汉阳造”, 就像秋天野地里豆荚的炸裂声, 接着狂风暴雨般的枪炮轰鸣, 持续了好久, 然后归于沉寂, 那天黄昏的风里充满了血腥味。

(5) “他们原本能退回来, 可他们怕把敌人引进来, 要了全村老少的命, 可惜了!那些人……”于是那些人不再远行, 留在了小村旁, 清明时他们的坟头会有崭新的坟头纸和坟前的供品, 老百姓只能用这种方式记住有恩的人。

(6) 纪念碑在村头的树林里, 又靠着出村的路, 自然成了大伙儿聚会的地方, 仿佛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样。割麦倒茬, 也正是土地重新调整的时候, 纪念碑前天天有村干部和群众在这里讨论事儿。有时调整土地出了问题, 村干部的解释大伙儿又不理解和信服, 村干部脑门儿上青筋跳起老高, 把量地的卷尺摔在地上, 摔在纪念碑前:“当着革命烈士前辈的面, 我如果自私自利多占一点儿地, 多得一点儿便宜, 俺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7) 于是一段沉默后, 会有德高望重的老人拾起卷尺重新塞到他手里, 拍拍他的肩——好自为之, 也仿佛代表了纪念碑的心情。其实就那么些地, 仨猫瞪着六只眼能有怎样的私密呢, 不过是人心的问题罢了。割麦倒茬后, 天气热了, 背搭缰绳的耕牛, 跟随荷锄拿镰的乡亲匆匆走过纪念碑。家里的孩子有些顾不上, 放学早了, 就在纪念碑前的树荫里等着父母回来, 大点的孩子坐在台阶上写着作业, 有刚上学的孩子指认着碑文……

(8) 北雁南飞的时候, 纪念碑的林子树叶金黄, 落在纪念碑的台阶上。果园里已硕果累累, 有挂满鲜红苹果的枝丫从篱笆里伸出来, 递给纪念碑, 纪念碑似一位守望者, 以秋风轻托着果枝, 抖落下晶莹的露珠, 为今年的收成高兴。村里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将远行, 父母长辈相送, 路过纪念碑停步, 长辈会把孩子领到纪念碑前, 轻轻说:俺家孩儿长大考学要走了, 希望您护佑着孩子顺顺利利, 能够进步成才, 好报效咱国家, 也不辜负了老兄弟们流血舍命的心啊。来孩子, 给爷爷们鞠躬。恭恭敬敬三个躬, 转身离去, 迎着秋日的灿烂阳光, 和满坡金黄无垠的庄稼, 孩子走出很远, 纪念碑依然翘首遥望。

(9) 冬天的日子, 纪念碑披一身洁白的雪, 幽静安详。有麻雀弹落枝头的雪落在纪念碑上, 歪着小脑袋啄着碑文, 或又飞落在台阶上, 印着小巧的“个”字, 落雪在阳光下闪着绚丽的银辉。透过林子可以看见村子青堂瓦舍的模样, 更可以看见今年村里又盖起了不少的新房。闲下来的庄户人家终于有了时间穿上新衣, 相偎着骑摩托车驶过纪念碑旁, 去办事情或走亲戚。

(10) 冬日深了, 年关也就来了, 在外打工的回来了, 求学的回来了, 人们欢天喜地赶年集, 进出着村子忙着自己的事情, 纪念碑此刻显得有些孤寂。团圆幸福似刚蒸出的年糕味美甜香, 除夕的夕阳化作蓦然回首的目光, “孩儿嘞——, 家来吃饭嘞——”谁家的母亲喊孩子那样温暖悠长, 走, 咱回家。

⑪纪念碑在乡村暖暖的余晖中, 看着我泪水盈眶……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12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老父亲在回忆中, 着重叙述了队伍中一个瘸了腿的小战士, 这是因为老父亲当年跟他年龄相近, 并且忍不住摸了摸他的枪, 因而印象格外深刻。

B.“那些人不再远行, 留在了小村旁”, 含蓄地写出了那支队伍全部壮烈牺牲;而清明时的坟头纸和供品, 则表现出老百姓对烈士的感激与纪念。

C.文中拿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来与村旁的纪念碑作比较, 形象地刻画出村旁纪念碑的巍峨高大、庄严肃穆, 突出了它在村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D.孩子们或在纪念碑前的树荫里等父母回来, 或坐在台阶上写作业, 或指认着碑文……这既象征革命烈士庇佑后人, 也象征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E.文章以饱蘸深情的语言, 细致地描写了村旁的纪念碑及其周围景色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表达了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

2.文章第 (2) ~ (5) 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 (9) 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段只有一句话, 却有着丰富的意蕴,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徽州十记之逝水流年

陶文瑜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 走过徽州;绘声绘色地短歌长吟, 咏唱徽州。春去秋来的徽州顺流而下, 柴米油盐和风花雪月就是两岸的风景。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生长在胡适故居里的一株兰花。“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期过。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我们哼着这样的歌曲体会徽州, 我们在徽州走过流水落花的无奈, 也走过花开花落的等待。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李坑村口的那株古老的樟树。生命中漫长的等待, 季节里崭新的开始, 眼前的路上, 是多少背井离乡的身影, 身后的窗口, 是多少望眼欲穿的守候。徽商不蹲家, 经营走四方。那雕栏画栋和粉墙黛瓦, 是衣锦还乡的荣耀, 还是山高路远的沧桑?有多少徽商从村子里走出去?又有多少贞节牌坊从路两边树起来?古老的樟树, 见证了历史也被历史见证。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竹山书院清旷轩里的满园桂树。“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这是西递履福堂上的对联。“家庭间孝悌为先, 天地间诗书最贵”, 这是江村孝子祠里的对联。徽州旧时的读书人走远了, 留在书院里的琅琅书声, 却经久不散。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黄山悬崖绝壁上的一棵松树。这一棵黄山松树, 生长在生活和艺术之间, 生长在烟霞云雾和水墨丹青之间。清、坚、冷、洁、高、简、劲、逸, 这一些词语, 说的是渐江笔下的意蕴, 还是黄山松树的精神?浓、淡、破、泼、渍、焦、宿, 说的是黄宾虹的笔法, 还是黄山松树的姿态?因为徽州, 纸上的丹青, 有了别样的风采;因为纸上的丹青, 徽州, 有了意外的生动。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远远近近田地里的一片菜花。春天的日子里, 它们仿佛古老徽州的平常人家,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徽州人不随意放弃, 也不贸然接受, 他们的心里也有目标, 只是他们在不紧不慢地走着。他们悠然的样子, 似乎在说, 走到哪了, 哪儿就是目的地了。他们顺流而下, 生生不息, 平和而清秀, 朴实而风雅, 所以他们的日子一贯如常并且延续至今。

我们感受徽州, 徽州就是泡在青瓷杯中的一杯黄山毛峰。轻轻松松, 散散淡淡, 平平常常, 实实在在, 从从容容, 真真切切, 一杯清茶, 几句闲话, 紧凑的日常生活便不由自主地舒缓下来了。从一杯清茶的神情中, 解读徽州, 能感受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从前未来。

“庾信生平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1960年的胡适吟读这样的诗句时, 已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了。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身在台湾的胡适, 想起遥远的徽州, 说:“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 我小时候用绩溪土话念的诗, 现在也只能用土话来念, 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 要用很大的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

其实胡适所处的时代距离现在并不遥远, 只是在我们心目中, 总觉得站得很高, 也不能望见他的背影。我们若有所思, 也确实因为徽州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让人去思。我们走进这片风景,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古人或者一段趣闻, 一个古人又自然而然地牵出一个故事, 一段趣闻又顺藤摸瓜地引出一位名人。而徽州的魅力在于经历了这么多的人和事之后, 依旧风姿绰约。

我们轻轻地走来, 我们缓缓地离去。陌上花开, 我们就这样和徽州心心相印。

站在路口, 我们的身前身后, 就是徽州, 永远的徽州。

(选自《徽州十记》2014年12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柴米油盐”的淳朴琐碎诉说着徽州人实实在在的日子, “风花雪月”的细腻温婉低声倾诉着徽州人以及走过徽州的文人墨客诗意的生活。这两者均彰显着徽州的魅力。

B.徽商迫于自然条件的恶劣, 外出闯荡, 他们带着家人的牵挂上路, 在亲人望眼欲穿的守候中衣锦还乡, 用粉墙黛瓦讲述着曾经的荣耀与沧桑。这是徽州最具魅力的地方。

C.徽州用它秀丽的山水告诉我们生活和艺术是相通的, 而这里的山水就是沟通二者的纽带。当那里的烟霞云雾晕开成了水墨丹青时, 徽州的魅力便被永恒保存下来, 也有了意外的生动。

D“.徽州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让人去思”中的“那么多的东西”指胡适故居的兰花、李坑村口的樟树、竹山书院的桂树、黄山上的松树、田地里的菜花和青瓷杯中的黄山毛峰等风物。

E.“徽州的魅力在于经历了这么多的人和事之后, 依旧风姿绰约”一句说明徽州是一片始终保持着自己魅力的土地, 它并没有受到有关它的人和事的影响。

2.作者在文中引用《兰花草》的歌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请就其中一种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引领读者去感受徽州的?阅读本文后,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徽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狼图腾 (节选)

姜戎

陈阵一骑上大青马, 他的胯下立即感到了上等蒙古马的强劲马力, 就有了快马急行的冲动。

快到一个山谷口时, 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 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 开始抬头喷气, 步伐错乱。陈阵这还是第一次在雪原上单骑走远道, 根本没意识到前面的危险。大青马急急地张大鼻孔, 瞪大眼睛, 自作主张地改变方向, 想绕道而走。但陈阵还是不解马意, 他收紧嚼口, 拨正马头继续朝前小跑。

大青马见一连串的提醒警告不起作用, 便回头猛咬陈阵的毡靴。陈阵突然从大青马恐怖的眼球里看到了隐约的危险。但为时已晚, 大青马哆嗦着走进了山谷喇叭形的开口处。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 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距他不到四十米的雪坡上, 在晚霞的天光下, 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 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 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 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此时, 几十条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来, 长尾统统平翘, 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军刀, 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整个狼群不下三四十头。

事到临头, 千钧一发之际, 大青马突然异常镇静。它装着没有看见狼群, 或是一副无意冲搅狼们聚会的样子, 仍然踏着赶路过客的步伐缓缓前行。它挺着胆子, 控着蹄子, 既不挣扎摆动, 也不夺路狂奔, 而是极力稳稳地驮正鞍子上的临时主人, 像一个头上顶着高耸的玻璃杯叠架盘的杂技高手, 在陈阵身下灵敏地调整马步, 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陈阵脊椎中轴的垂直, 不让他重心倾斜失去平衡, 一头栽进狼阵。

陈阵强撑着身架, 端坐马鞍, 不由自主地学着大青马, 调动并集中剩余的胆气, 也装着没有看见狼群, 只用眼角的余光紧张地感觉着近在侧旁的狼群。

他感到狼王正在伸长脖子向他身后的山坡望, 群狼都把尖碗形的长耳, 像雷达一样朝着狼王张望的方向。所有的杀手都在静候狼王下令。但是, 这个无枪无杆的单人单马, 竟敢如此大胆招摇地路过狼群, 却令狼王和所有的大狼生疑。

晚霞渐渐消失。人马离狼群更近了。这几十步可以说是陈阵一生中最凶险、最漫长的路途之一。大青马又走了几步, 陈阵突然感到有一条狼向他身后的雪坡跑去, 他意识到那一定是狼王派出的探子, 想查看他身后有无伏兵。

突然, 老阿爸的一句话从天而降, 像疾雷一样地轰进他的鼓膜:狼最怕枪、套马杆和铁器。枪和套马杆, 他没有。铁器, 他有没有呢?他脚底一热, 有!他脚下蹬着的就是一副硕大的钢镫。他的脚狂喜地颤抖起来。

狼群正在等待探子, 人马已走到狼群的正面。陈阵迅速将双脚退出钢镫, 又弯身将镫带拽上来, 双手各抓住一只钢镫——生死存亡在此一举。陈阵憋足了劲, 猛地转过身, 朝密集的狼群大吼一声, 然后将沉重的钢镫举到胸前, 狠狠地对砸起来。

“当、当……”

钢镫击出钢锤敲砸钢轨的声响, 清脆高频, 震耳欲聋, 在肃杀静寂的草原上, 像刺耳刺胆的利剑刺向狼群。陈阵敲出第一声, 就把整个狼群吓得集体一哆嗦。他再猛击几下, 狼群在狼王的率领下, 全体大回转, 倒背耳朵, 缩起脖子像一阵黄风一样, 呼地向山里奔逃而去。连那条探狼也放弃任务, 迅速折身归队。

狼群一眨眼的工夫就跑没影了, 山谷里留下一大片雪雾雪砂。

天光已暗。陈阵还没有完全认好马镫, 大青马就弹射了出去, 朝它所认识的最近营盘冲刺狂奔。寒风灌进领口袖口, 陈阵浑身的冷汗几乎结成了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一句便先声夺人, 用“上等蒙古马的强劲马力”表现了大青马的与众不同, 充分表明大青马是一匹机警敏锐、临危不乱的优秀战马。

B.“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 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一句, 通过陈阵的表现, 既写了大青马的机敏, 也和下面大青马的临危不乱形成反衬。

C.陈阵与大青马误入狼阵一段,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文字,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蒙古野狼的群像, 并渲染出一种杀气腾腾的气氛。

D.写在千钧一发之际反而突然异常镇静的大青马时,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 把大青马塑造成一个面临危机镇定自若、智勇双全、团结互助的战士形象。

E.结尾处“寒风灌进领口袖口, 陈阵浑身的冷汗几乎结成了冰”一句, 表明陈阵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 全靠大青马的帮助才回到营地, 自己竟然还惊魂未定。

2.“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 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 开始抬头喷气, 步伐错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1) 它装着没有看见狼群, 或是一副无意冲搅狼们聚会的样子, 仍然踏着赶路过客的步伐缓缓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几十步可以说是陈阵一生中最凶险、最漫长的路途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内容, 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所获得的人生启示。 (写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春游颐和园

沈从文

北京建都有了八百多年历史。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宫殿、庙宇和花园, 留给我们后一代。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 是西郊的颐和园。春天来, 颐和园花木都逐渐开放了, 每天除了成千上万来看花的游人, 还有许多自城郊学校来的少先队员, 他们到园中过队日郊游, 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我们可把颐和园分成五个大单位去游览。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中部大殿外, 还包括北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 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第二部分是长廊全部和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第三部分就是湖中心那个孤岛上的建筑群, 龙王庙是主体。第四部分是后山一带, 建筑废址并不少, 保存完整的房子却不多。第五部分是东路以谐趣园为中心的建筑群, 靠西上山有景福阁, 靠北紧邻是霁清轩。

颐和园最高处建筑物, 是山顶上那座全部用彩琉璃砖瓦拼凑成的无梁殿。这个建筑无论从工程上和装饰美术上说来, 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作。上山的道路很多:欢喜热闹不怕累的, 可从排云殿后抱月廊上去, 再从那几百磴“之”字形石台阶爬到佛香阁, 歇歇气, 欣赏一下昆明湖远近全景, 再从后翻上那个众香界琉璃牌楼, 就到达了。欢喜冒险好奇的, 又不妨从后山上去。这一路得经过几层废殿基, 再钻几个小山洞。行动过于活泼的游客, 上到山洞边时, 头上脚下都得当心一些, 免得偶然摔倒。另外, 东西两侧还有两条比较平缓的山路可走, 上了点年纪的人不妨从东路上去, 就是从景福阁向上走去。半道山脊两旁多空旷, 特别适宜于远眺, 南边是湖上景致, 北边园外却是村落自然景色, 很动人。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伸到西山尽头, 到秋八月后, 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

从北边走可先逛长廊, 到长廊尽头, 转个弯, 就到大石舫边了。欢喜划船的游人, 比较合适的是绕湖心龙王庙, 穿十七孔桥回来。欢喜从空旷湖面转入幽静环境的游人, 不妨把船向后湖划去。后湖水面窄而曲折, 林木幽深, 水中大鱼百十成群, 对小船来去既成习惯, 因此也不大存戒心。后湖秋天在一个极短时期中, 水面常常忽然冒出一种颜色金黄的小莲花, 一朵朵从水面探头出来约两寸来高, 花头不过一寸大小, 可是远远的就可让我们发现。至近身时我们才会发现柔弱花朵上还常常歇有一种细腰窄翅黑蜻蜓, 飞飞又停停, 彼此之间似相识又似陌生, 又像是新认识的好朋友, 默默地又亲切地贴近时, 还像有些腼腆害羞。一切情形和安徒生童话中的描写差不多, 可是还更美丽一些, 一时还没有人写出。这些小小金丝莲, 一年只开花三四天, 小蜻蜓从湖旁丛草间孵化, 生命也极短暂。我们缺少安徒生的诗的童心, 因此也难更深一层去想象体会它们短暂生命相互依存的悦乐处。见到这种花朵时, 最好莫惊动采摘, 让大家看看。由石舫上山路, 可经过画中游, 这部分房子是有意仿造南方小楼房式做成, 十分玲珑精致, 大热天住下来不会太舒服, 可是在湖中远观却特别好看。走到画中游才会明白取名的用意。若在春天四月里, 园中好花次第开放, 一切松柏杂树新叶也放出清香, 这些新经修理装饰得崭新的建筑物, 完全包裹在花树中。

颐和园还有一个地方, 也可以作为一个游览单位计算, 就是后山沿围墙那条土埂子。这地方虽近在游人眼前, 可是最容易被忽略过去。这条路是从谐趣园再向北走, 到后湖尽头几株大白杨树面前时, 不回头, 不转弯, 再向西一直从一条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条能够满足游人好奇心的小路, 一路走去可从荆槐杂树林子枝叶罅隙间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还种得好些有了相当年月的马尾松, 松根凸起处, 间或会有一两个年青艺术家在那里作画。地方特别清静, 不会有人来搅扰他的工作。更重要还是从这里望出去, 景物紧凑集中, 如同一个一个镜框样子。若是一个有才能的青年画家, 他不仅会把树石间色彩鲜明的红领巾, 同水上游人种种活动, 收入画稿, 同时还能够把他们展示新生生命的笑语和歌声同样写入画中。其实这些画家在那里, 本身也很像一幅画, 可惜再找不出画他的人。

(选自《沈从文散文精选》,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开篇介绍北京八百年的历史, 表现了作者对北京悠久文化的熟悉, 接着写颐和园在北京花园中建筑时间较晚, 体现了作者对颐和园的熟悉, 同时引出下文。

B.在介绍颐和园最高处的建筑无梁殿时, 作者通过从不同道路到达无梁殿来解说无梁殿周围的景观, 细腻地描写了无梁殿周围的美丽景色。

C.后湖是个美丽的地方, 但后湖的美景时间很短, 画中游的房子是南方的样式, 精致玲珑, 虽然夏天住下不舒服, 但作为景致特别好。

D.作者描写了颐和园大部分美景后, 又描写了顺着围墙边的土埂子走看到的自然风光, 由此可见作者对幽静的喜爱和对城市喧嚣的厌恶。

E.作者在描写颐和园时使用了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文字, 把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主题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 生动地表现了颐和园之美。

2.文章第一、二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 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伸到西山尽头, 到秋八月后, 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实这些画家在那里, 本身也很像一幅画, 可惜再找不出画他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段在描写小莲花时有哪些独到之处?请结合文本任选角度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常见题型撷英】

一、1. A C

【解析】A项, 守明由于对未来生活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尤其是对“那个人”可能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没有把握, 所以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但她又无法对人诉说, 因此只能暗暗叹气, 鼻子也酸酸的。因此, A项是正确项。B项, 文中的母亲不是一个与守明对立的人物形象, 她收彩礼, 只是遵从当地习俗, 不是因为她贪财。她在女儿去约会时跟在后面, 是出于保护与关心女儿的目的, 并不是监视女儿。因此, 母亲与守明之间不是一种正反对比的关系, 而是相互补充与照应的关系。所以, B项的分析和鉴赏是不正确的。C项, 这段描写确实颇具匠心。这一情节的出现, 一扫前面叙述的平淡, 让读者有“为之一振”的感觉, 但又不生硬, 因为这一情节虽在意料之外, 但仔细想想, 又在情理之中。所以, C项的分析和鉴赏是完全正确的。D项, 《鞋》的语言很有特点, 无论是叙述还是对话, 虽然不是方言, 但都带有豫东特有的地方色彩。因此, D项中说“小说地方特色鲜明”是正确的, 但选项中的“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例子显然不是日常生活语言, 也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 更没有在小说中大量使用, 当然也就不会增添“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 D项的分析和鉴赏是不正确的。E项, 小说对守明的未婚夫的细节描写虽然不多, 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 比如比较大胆、主动, 有些大大咧咧, 对女人的心思不太在意, 但说他那个时候就有了现代意识, 则是不准确的。因此, E项的分析和鉴赏虽有道理, 但不准确。

2. (1) 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 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 又有时代特点; (2) 以鞋为线索, 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3) 鞋是情感的寄托物, 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体现。

3.人物形象: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心态:1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2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4.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1) 从形式上看“, 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 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 (2) 从内容上看, 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 “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 两者无法融为一体; (3) 从人物塑造上看“, 后记”的“真实”, 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1) 从形式上看, 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 “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 从内容上看, “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 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 (3) 从创作倾向上看, “后记”中的自我审视, 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 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二、1.A D

【解析】A项, 作品对渡夫孤独形象和悲哀语气的生动描写, 以及对渡夫人生遭遇的详细叙述, 都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态度。B项, 对于出门在外、置身于陌生环境中的我来说, 安全感是第一位的, 当渡夫教训“我”为钱不要命时, “我”对他话中的“命”一词自然非常敏感, 暗自吃惊, 担心渡夫谋财害命是本能反应。然而, 后面随着“我”对渡夫的进一步了解, 渡夫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就显现出来了。原来,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另有企图, 而是表达对我的关心。而该选项只表达出了我的自然反应, 却没有表达出渡夫说这句话的真正意图。C项, 前半部分是对现象的描述, 后半部分是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的解释。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 是因为他担心我会在岸上遇到不测。“想告诉给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是在我上船之后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他请我上船, 让我在他的船上过一宵的原始动机。该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将事实和动机混为一谈。D项, 从字面上来看, 渡夫的话中直接表达出来的是对我的喜欢和羡慕之情, 而对死后无人上坟和烧纸钱之事的叹息则间接表达了渡夫对自己孤老无助的担忧。这两个方面大致表达了渡夫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 考生还应体会到渡夫言语背后所流露出来的对社会压抑的不满和宣泄情感的欲求。所以, 该项所给答案只提供了理解渡夫情感信息的大部分内容, 不全面。E项的错误有两处:一处是, 渡夫忘记了昨夜的事情是“我”的猜测, 而不是事实, 而该项把它作为事实来表述了;另一处是, 把“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忘记了”当作“我”目不转睛地瞧着渡夫这一行为的原因, 实际上, “我”瞧着渡夫的行为有多重可能的动机, 比如有同情, 疑惑或者是其他原因, 该项忽略了多种可能性, 而把“想知道……全部忘记了”作为唯一的原因了。

2. (1) 热情坦诚, 乐于助人, 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 (2) 刚强不屈, 不畏身心劳苦, 靠自己的气力赚钱; (3) 坚韧不拔, 不向命运低头, 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 (1) 以“我”的视角来叙事, 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2) 以“钱”为话题, 引入渡夫的故事, 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多用对话形式, 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 使叙事更加集中; (4) 情景描写与渡夫的讲述相结合, 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4. (1) 艺术结构上, 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 最后以歌声结尾, 余韵悠长, 耐人寻味; (2) 情感表现上, 以渡夫的毫无表情代替哭泣, 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 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 (3) 人物形象塑造上, 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 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 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4) 思想内容上, 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三、1. (1) 老丑; (2) 邋遢; (3) 怪异。

2. (1) 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 (2) 把读者引入情境, 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3. (1) 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 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 描写细腻生动, 富有戏剧效果;2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 “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 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 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 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4. (1)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 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为“老头”的出场作铺垫; (2) 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 以简笔收束全文, 留下悬念与想象的空间; (3) 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 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 简笔急促, 结构奇峻峭拔, 令人惊奇。

5. (1) 作者刻画这个“捡烂纸的老头”, 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 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2) 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 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 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关怀。

【新题演练】

一、1.A C

【解析】B项, “认为王亚明不讲卫生”不准确, 校长的举动反映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鄙夷;D项, “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愤怒”分析错误, 两处细节映衬出的是人物的失落、无奈、沉重的心情;E项, “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愧疚之情”与原文内容不符。

2. (1) 以第一人称叙述, 使情节更为真实可信; (2) 通过讲述“我”与王亚明的交往过程展开对王亚明的身世背景的介绍, 使叙事更加集中; (3) 以一个同情者的视角叙述王亚明的故事, 容易凸显矛盾冲突, 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

3. (1) 外表朴素, 家境贫寒, 有一双青黑色的手; (2) 学习勤奋, 生活要求低, 不放过任何一点学习的机会; (3) 性格憨厚朴实, 忍辱耐劳, 默默忍受他人的奚落、歧视。

4. (1) 情节结构上, “手”的意象贯穿全文, 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使小说的情节更为紧密; (2) 形象刻画上, 王亚明的“青黑色的手”凸显了人物贫苦的身世, 刻画出一个底层勤苦女孩的形象; (3) 表现手法上, 王亚明的“青黑色的手”与女校长“透明的手指”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示阶层的差异; (4) 主题表达上, 小说通过叙述王亚明因一双“青黑色的手”而饱受歧视的事实, 揭示了底层劳动人民不受尊重的社会现象,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二、1.A B

【解析】C项, “文中拿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来与村旁的纪念碑作比较”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们常在碑下聚会。D项, 拔高了象征意义。E项, “细致地描写了”不正确。

2.插叙。叙述了那支革命队伍为了不连累乡亲而在村外与日军战斗, 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作用: (1) 交代纪念碑的来历, 赞颂了烈士的崇高精神; (2) 将历史与现实交融在一起,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3. (1)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既写了“披一身洁白的雪, 幽静安详”的纪念碑, “闪着绚丽的银辉”的落雪等静景, 又写了麻雀的活动, 突出了环境的安详、美丽、温馨。 (2) 寓情于景。借对雪中纪念碑和村庄、人家的描写, 表达了对用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烈士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4. (1) 从“我”的角度进行探究, 在团圆幸福的除夕, “我”听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那温暖悠长的声音, 看着在乡村暖暖的余晖中的纪念碑, 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因而更加感激、怀念革命先烈。 (2) 从“纪念碑”的角度进行探究, 纪念碑是革命烈士的象征。在团圆幸福的除夕, 看到村民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听到母亲那温暖悠长的声音, 革命先烈们想到自己为之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深感欣慰、激动。

三、1.A C

【解析】B项, “这是徽州最具魅力的地方”表述过于绝对。D项, “那么多的东西”既指风物, 也指曾在那里生活过的古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往事等。E项, “它并没有受到有关它的人和事的影响”表述有错, 徽州的魅力有很多与有关它的人和事相关。

歌词中表达的是我们对兰花的期望, 以及未看到兰花时的失望与无奈之情。引用歌词为全文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并从游子的角度, 写出徽州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3. 示例:文中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徽州分别比作兰花、樟树、桂树、黄山松树、菜花、黄山毛峰等, 使徽州具体化、形象化, 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从悠久历史、自然风光、日常生活和情感期盼等角度去感受徽州的魅力。 (任意选取一种修辞手法来分析即可, 如分析文中运用的排比修辞手法等)

4. (1) 作者是从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着笔, 引领读者感受徽州的。 (2) 徽州是一个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平和超然的生活态度融于一身的地方。传统文化, 如徽商用雕梁画栋、粉墙黛瓦讲述着风雨兼程的磨难和沧桑过后的昔日辉煌, 徽州的读书人用读书、科举中第缅怀昔日的骄傲, 激励安慰着如今的徽州人;自然风光, 如黄山松树, 千姿百态, 各具神韵, 成为画家钟爱的题材;生活态度, 如这里的人崇尚本色但不失原则, 过着平和而清秀、朴实而风雅的生活。

四、1.C D

【解析】A项, “充分表明大青马是一匹机警敏锐、临危不乱的优秀战马”错误, 从原文中看不出这层意思。B项, 理解过于片面, 这句话主要是表现狼群的威猛。E项, “表明陈阵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 全靠大青马的帮助才回到营地”理解有误。

2.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青马行动的突然变化, 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发现了成群的蒙古狼;在内容上则表现了大青马的机警。

3. (1) 用拟人手法把大青马人格化, 用“装着”“踏着”等词语传神地表现出大青马面对狼群时的沉着与镇定。

(2) 从陈阵内心感受的角度来写, 不仅表现了当时所面对的形势极其凶险, 同时也反衬了大青马的沉着与镇定。

示例:突遇危险, 重要的是镇定与自信, 而不是胆怯与慌乱; (2) 面对敌人, 要想击败它, 需要的不仅是勇气, 更是智慧, 要抓住敌方的弱点才行; (3) 面对困难, 不能逃避, 而应勇于主动进攻, 靠自己的智慧来战胜它。

五、1.A B

【解析】C项, “但后湖的美景时间很短”错误, 原文有“后湖秋天在一个极短时期中, ……让我们发现”, 作者的意思是后湖的小莲花开得时间短。D项, “对城市喧嚣的厌恶”错误, 作者描写土埂子周围的景色, 意在突出这里的幽静和景色的优美, 没有表达对城市的厌恶之情。E项, 文中没有使用“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文字”, 而是主要使用描写的手法来表现颐和园之美。

2. (1) 交代颐和园的建园时间、春天游颐和园的游客多以及颐和园的五大游览单位; (2) 照应题目“春游颐和园”, 引出下文对颐和园相关景色的描写; (3) 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颐和园的风光。

3. (1) 用庄稼的生长和收获来描写乡村, 表现了乡村的富足和村民生活的快乐, 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

(2) 用画家也成为颐和园的风景来表现颐和园风景的美丽体现在各个方面, 表现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青年脑卒中下一篇:护理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