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024-12-05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精选12篇)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1

一、新课标下的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在信息社会可供阅读的材料众多, 形式多样, 从传统的纸质文本到新兴的电子文档, 从经典作品到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学, 种种不同的文本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作为成长于信息年代的高中生在阅读方面同样有着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二、经典作品的意义

经典作品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流传于各个时代。经典作品中所讨论的问题、叙述的世界、塑造的人物形象、传递的精神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人性中共通的东西, 有很大的阐释空间。以流传数千年的《论语》为例, 里面所探讨的为人处世之道, 如反省意识、安平乐道精神等在现在仍被不断地阐述。因此在阅读世界里, 当各种吸引眼球而毫无实质性的内容, 甚至是加重社会风气的堕落的阅读材料堆积时, 更加需要强调回归经典, 通过阅读经典培养文学素养。这也是以阐述经典作品的百家讲坛能够引起轰动的原因所在。

三、高中生经典阅读现状堪忧

原本阅读经典文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教材及配套练习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经典著作,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温习, 经典的阐释、阅读应该占了学生语文学习相当大的部分。然而, 从现状看, 高中生对经典的阅读却难以让人满意。首先是缺乏兴趣或兴趣不浓厚, 很多高中生只是被动地阅读作品, 不理解也不去思考教材选择该作品的意义。其次是缺乏对经典作品的分析、阐释能力。第三, 高中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大多止于教材, 作品教材之外的延伸阅读很少。因此, 某种程度上说很多高中生并未真正进入经典的阅读世界。那么在这种情形下, 如何燃点经典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

四、点燃经典阅读兴趣的途径

1. 转变观念, 由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理念上, 要求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转变观念, 转变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提升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经典作品的建构, 一步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2. 回归文本, 诵读经典

诵读是经典阐释的第一步, 通过诵读, 切身体会作品语言的感染力, 调动学生投入其中。现在很多人阐述经典受到大众文化、舆论的影响, 在没有阅读作品的情况下, 先入为主地有了一个固定的观点、看法, 有时会听到学生说某部作品没什么好看的, 不就是写什么什么之类的。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要与学生争论孰是孰非, 而是要引导学生先读再探讨。

3.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指的是创造跟教学内容相关的, 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想象力的教学环境。情境的创造需要将经典作品原本抽象的文字叙述转为学生可观、可感、可看, 甚至可触动的情景, “复活”作品, 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增加参与的兴趣。

一、突破教材限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我校硬件条件较好, 共配有两个网络教室, 共有百余台正品牌学生机, 而且通过光纤专线上了互联网, 完全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因此我校每个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但是使用的教材明显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1.在教材的内容上初中与小学大同小异

比较小学和初中的教材, 我们会发现很多内容存在较大重复。如windows基本知识、键盘练习、文字编排、演示文稿的制作等等, 这些内容小学和初中大同小异。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不但浪费时间, 学生也感到枯燥。

2.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按照教材内容要求, 每周至少应安排两节信息技术课方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而大多数学校也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节课。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大胆突破教材框框精心设计每堂课, 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向45分钟要效率, 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 我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针对计算机课堂, 探索适应其学习的教学程序。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教学内容目标化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每节课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注意力也就能集中, 学习就能心中有数, 学习效率也就高了。

“Internet基础知识”课程时, 开展“Internet大家聊”活动, 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你一句我一句聊得不亦乐乎。当我又说到“设计网页”时, 同学们各抒己见, 纷纷发表自己的思路和设计想法, 各种想象随着思维的飞跃而产生。

改善教学结构只是一种形式, 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效率。正如一位教育名人所讲: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议论纷纷、情意融融的;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

三、因材施教, 分层教育

由于个体差异,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由于多种原因,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 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 互相监督, 共同解决问题, 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带动落伍的同学,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同时, 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比如: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教师可以设计几项任务, 分层次指导, 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 其他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 发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这样, 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 教师也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理想境界。

四、精心设计, 注重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把教学分成“看、玩、做、比”四块, 这样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并且能熟练地进面:精彩的动画, 让他们赏心悦目, 从而激发学他们学习计算机兴趣;看课本: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通过看书自学, 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看网络:通过网络学习, 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一些有用的信息, 从而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2.玩。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如果把玩游戏与学习操作电脑结合起来, 那他们的智力会在玩中得到开发, 在娱乐中学得知识, 提高动手能力, 寓教于乐。他们在玩中学, 学得有趣、投入, 其乐无穷。

3.做。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同时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 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 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4. 比。

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展现, 给学生以自信。在班上, 可把相同任务分小组完成,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成果更优秀。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 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

当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这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次教学.《广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我国已经在中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想法。本文就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关键词:突破教材化教学结构分层教育

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戚君妍

4.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

高效的经典文本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 在问题中催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 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习《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时, 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简要地介绍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 让学生对《红楼梦》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设置问题, 林黛玉第一次来到贾家, 她可能会遇到谁?林黛玉是以怎样的心态来到贾家的?她如何观察里面的每个人?为什么会这样的观察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阅读、思考。

5. 小组活动, 探究经典世界

在具体阅读或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点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友好的辩论、对话, 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合作, 组织材料, 阐述观点。通过活动的方式, 学生畅所欲言地讨论对经典作品的看法, 互相取长补短, 沉浸在经典的世界里。

四、总结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因为经典作品供阐释的空间较大, 具有永恒的价值, 因此学生阅读能力可在经典阅读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需要切实转变观念, 通过各种方式点燃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代玲.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与鉴赏 (教研版) 2008. (7) .

[2]吴丽莎.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32) .

参考文献

[1]代玲.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与鉴赏 (教研版) 2008 (.7) .

[2]吴丽莎.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32) .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2

中图分类号: H 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0152-0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的一生离不开阅读,只有阅读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所以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再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是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那么如何开展绿色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简单地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

一、培养阅读兴趣,首先从词句训练开始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而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既增加了文章理解与认知又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口、眼、耳、脑等身体器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内心情感的丰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朗读是一种语言训练方式和语言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对于增强理解力和认知力,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朗读就是在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当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能“感知以趣,趣知以读,读之以思”,呈现思维上的递进性。在朗读训练前,教师应安排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扫清文字障碍、断句意、定语速、定重音、划节奏等。特别是古诗词的朗读中,要特别注意平仄、押韵。举例来说,古诗语言凝练,讲究韵律和平仄,而且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所以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吐字清楚,而且还要注意节拍。特别是绝句,寥寥数字就表现了很美的意境。因此读之前一定要学生理解诗意,才能读出诗中的韵味。例如《春晓》这首诗是给读者描绘一幅春天的美景,鸟鸣、春风、细雨、桃花把人们带进春天的画卷。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生活联想,结合插图模仿,尽可能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以此来增强真实感,特别要注意诗的节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例如: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第二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进行充分的读书,自主的思考。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明”的能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望庐山瀑布》等,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包公审驴》等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因此,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的学语文。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三、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化积淀

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培养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靠感情对感情激发,靠智慧对智慧启迪,然而这绝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因此,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定时定量的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我们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向学生推荐书目:一是把语文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结合时代特点,从当代文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推荐,这样可以接近生活。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每年一度的高考优秀作品。把这两方面选出来的作品编成书目印发给学生,学生读起书来就不会盲目被动。第三,我们还向学生推荐借阅一些报纸杂志,容量适中,内容丰富,又与教材保持同步,我们常常安排学生在阅览课上或业余时间选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假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内涵都得到提升。

四、在阅读中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提升创新品质

想象是人脑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许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切创新思维、创新活动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和拓展,是知识的活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科书这一特殊的课程资源,根据课文特点,激活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并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中华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诗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同时,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文均为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3

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从何培养?就语文学科而言,只能在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中养成。经典文学作品可以给人关于全部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给人丰富深厚的人生体验。文学作品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穷达安危、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是人学,文学能直接地表达人的感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构建人的精神家园,体验生活的博大精深,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实施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广泛地阅读应该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的天职,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使他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应有的作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光辉著作影响了中国和苏联整整一代人,保尔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钢铁意志,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成为无数青年的信仰和追求。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能够靠灌输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的阳光。以中华文化为例,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宏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在阅读中,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索,用欣赏的理念去品悟,用积极的态度去发扬光大。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由教材扩充到课外阅读

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70-80%,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究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新教材还增加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女神》、《子夜》、《围城》、《老人与海》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扩充到课外阅读。

在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单纯一篇篇课文的讲解,而应该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点进行纵深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悦,她教《故都的秋》,就是引导学生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以《故都的秋》的语言为媒介,引导学生走近郁达夫,领悟郁达夫作品的风格特点,寻找郁达夫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那双智慧、忧郁的眼睛。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古今中外名著。如教了《世间最美的坟墓》,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学了《秋水》,把学生带进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殿堂;教了《林黛玉进贾府》,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学习孔子孟子的作品,辅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教育,有关诚信、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材料。这样,就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各类名著的阅读。

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他们的事迹惊天动地,他们的精神光照后人,他们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做人的楷模。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学习,让学生心灵与人物形象中间架设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得到陶冶,从而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第二、进行文学作品专题阅读

文学作品专题阅读学习,是指学生从语文课堂教学出发,确定学习的课题,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和探索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训练价值,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学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进行个性化的阐释,使他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能更准确的解读文学作品,在研读中培养独立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唐诗宋词是文学海洋中璀璨的明珠。诗歌以极其凝炼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精神品格,所以解读欣赏唐诗宋词绝非易事。进行专题学习,从诗歌意象入手,把握意象的特定内涵,通过大量具有共同意象的诗歌的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学的奥秘,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和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技巧。“月”是我国古代诗人钟爱之物,诗歌中反复出现这一意象,而且诗人们往往借“月”描绘美丽景色,寄托情感和理想,传达审美趣味。走进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让学生感受作者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独的处境和悲伤的心情。读李后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时,学生一定会想象他那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那冷冷的月光,既照见了愁人“无言独上西楼”,也照见了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切在冰凉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掩饰,不容人不正视严酷的现实人生。当我们读到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感觉多么浪漫,富有情趣;但“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只是“不见去年人”,再面对此情此景,多么令人寸断肝肠。另外,像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等,这些诗歌借“月”传达着诗人们的或痛苦或喜悦或哀愁或缠绵的情感。

第三、应努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1.充分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说:“我把人类宝库中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在倡导素质教学的今天,学校或多或少地开设了阅读课,这为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教师指点下,学生在阅览室内自由地选择书报,认真阅读并摘抄笔记,广泛接触大量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不仅使他们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也引导他们关注人群,关注社会,有起码的社会良知和社会道义,自觉地承担起对民族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弘扬个性,这应该就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

2.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文学创作竞赛、演讲比赛、文学作品专题讨论会、创办文学社等,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内营造浓浓的文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个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活动能力。

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个重要发展形式的文学创作活动,既可以检验阅读教学的成果,同时可以反过来有效地促进阅读。校园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它是校园文学活动中最具有吸引力、最精彩、最生动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可以培养一批文学人才和文学爱好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是一时一地,富有激情和创造活力的校园文学活动可能成为他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或带给他们影响一生的爱好。校园文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个性特长方面有着不容轻视的影响力。

张志公先生说得好:“文学教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的理解力、鉴赏力以及联想力与想像力,更可以启迪思维,非常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中科院文学研究员杨义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应当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记一些美文佳句。”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个性发展,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构筑学生美好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让个体生命和谐健康地发展,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美好人生的起步,我相信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成功的,也是富有前途的。

重视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篇4

一、激发兴趣, 养成习惯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语文教学的“叛徒”———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 会读书, 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 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 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 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年龄增大, 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欲了解社会, 关心天下事, 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 开始人生的烦闷, 欲寻求解脱, 愉悦自我心情, 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 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 提高理解力, 提高语文成绩。只要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 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二、积累是首要任务

厚积方能薄发。学生必须要大量积累, 才能在写作、表达上下笔有神、言之有物。积累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曾有学者将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纳为“三少一多”, 其中一少就是阅读量少。新大纲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是300万字。只有有了量的保证, 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 阅读视野要开阔。有学者指出:“经典名作和有兴趣的好书, 或应读、可读之书等, 都可以尽兴去读, 越多越好。”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建议:“文学书要读, 政治书要读, 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 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 借鉴就不多, 思路就不广, 触一而不能通三。”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 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 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高三学生尚且一年能读300万字, 其他年级更无理由不读多一些。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挤, 总还是有的。”苟子曰:“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学生只要坚持, 就会胜利。

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阅读要体现自由性

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班与学生达成的共识是突出一个“自己”:靠自己看书, 靠自己领悟, 靠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 和古人对话, 和外国人对话, 自己升华。当前,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 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 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 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 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 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 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越学越要学。

四、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

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 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要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 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 课内探讨与课下交流相结合, 个别阅读与共同分享相补充, 使学生在多样形式中获得丰富, 在丰富中拥有厚实, 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 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五、提高品位, 突出人文性

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认为, 语文界数十年高举语文的工具性, 致使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 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浪潮。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 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 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 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 具有正义感, 爱好和平, 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书籍, 尤其要诱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 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倘若通过课外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 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5

孝感市孝昌县小河中学

李秋军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重要性

改进措施

语文课改已经快十二年了,但在教学中,我们感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低了。经调查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太少、太窄。

我们都知道,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道德情操与超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

然而当前农村中学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语文素养不高,人文精神缺失严重,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语文新课改在农村的有效实施。

农村学生在课余时间大多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很少看课外书,看书也只看童话故事漫画等趣味底下的书或作文书,读文学名著和诗歌散文的极少,有限的名著知识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也都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读原著的极少。

出现上述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很难读到好书

农村学校条件差,经费紧张,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条件对学生开放,学生很难得到好的图书读。

二、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读经典名著觉得没有趣味,对那些幽默漫画故事特别是手机、游戏感兴趣,很少有人读名著。

三、学生没有时间读书

新课改虽已实施十几年,但评价制度依旧,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学生课业负担超重,作业超时超量,学生忙于应付,哪有时间读书。

四、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引导

老师和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关心学生能否考上重点高中,都不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不认真引导孩子读书,很多家长还反对读课外书,说那是野书,对学习无用。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潜藏着很大的危机——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说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品味的低下,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语文课改已全面实施十几年,但在农村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待时日,语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思想熏陶和人文精神仍然十分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能否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可是,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危机最终只能靠学生自己整体阅读的单调,使他们缺乏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造成个性缺失和创新不足。阅读还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印照,没有阅读就难有个体心灵的成长,难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为紧张的读书生活减负的“良药”。读书有“谋生”与“谋心”之分,前者是“学以致用”,后者是“心有所安”,即获得精神的愉悦。如果读书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心有所安”,他们又如何获得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实现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飞跃呢?

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这个建议向我们提供了化解课外阅读危机,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那就是真正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采取措施让学生喜爱阅读,学生一定会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在阅读中扩张知识,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在阅读中享受生命的甘醇。为了切实推进农村语文新课改,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的开展。

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做到:

1、加强新课改阅读理念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根据教学实际制定阅读计划和目标。

3、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图书室,有选择地订阅、购买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图书和报刊,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提供读书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

二、加强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阅读兴趣。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爱阅读?为什么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文字在他们那里却是一派漠然?为什么粗糙的快餐文化的吸引力远胜于名家经典?为什么花哨的画面和故事反而能吸引他们的眼球?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缺少对文字的感觉,阅读在他们内心难以产生美好波动的感觉。文字于他们,无法成为目光的牵引,更无法成为心灵的牵引。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任何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可在阅读中,很多学生无法收获这种美好的感觉。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对文字的美好感觉,抓住并迷恋上这种感觉,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学生有了对文字的感觉,就会在阅读里收获幸福和快乐,感受生活的美,自然会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在课外阅读中下功夫外,老师还可以经常准备一段动人的文字、一首动人的小诗、一篇让自己流过泪的散文、抑或简单的几句话,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在学生疲倦时、或是课尾多出的几分钟、偶尔一堂完整的课上,和学生分享。长期坚持,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好感悟。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管理和阅读方法指导

1、学校可组织成立读书会,班级组织读书小组,学校广播可在课余时间播放诗歌散文等朗读节目,熏陶学生,营造好的读书氛围。

2、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

3、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读书,老师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学会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家长也要更新观念,鼓励孩子多读好书,给孩子买健康有益的课外书。

4、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组织一些县区级学生读书活动,并开展到农村学校,为学生课外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6

摘要:文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关键因素。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尤其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起到关键作用。现在大学生不是很喜欢阅读,尤其三表本科和专科大学生,学习习惯很不好,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文学阅读;大学生;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即要求高校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2013年,国务院将“全民阅读”列入立法计划。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应在大学生中推广文学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引起社会热议。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寄托着我们民族未来希望、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课余的阅读状况如何呢?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系梁春芳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余皓明教授曾先后做过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调查的范围涉及杭州和广州的数十所高校的学生.因为参与调查学校和学生样本量较大,分布较广,所以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上网时间超过了读书的时间;超过六成的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兴趣爱好;他们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又困惑于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阅读量太少的状况在当今大学生中是具有普遍性的,尤其是现在无所不在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阅读的便捷性、丰富多彩的图像和易于理解的文字更容易吸引大学生,需要深刻思考的经典文本阅读却越来越被忽略,而恰恰是这些优秀文本著作的深入阅读才能使人们领略和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美感,形成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可以达到 500-800页各类书籍,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一位接受采访的原北大女生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如此悬殊的数字真该令我们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反思。

二、阅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

人文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提供价值理性,塑造有理想和人格健全的人。“科学”提供工具理性,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为人类生活服务。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给人类发展带来优越的物质生活,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忽视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功利主义横行,价值取向偏轨,道德修养滑坡,环境问题突出,这些情况不容忽视,而在教育领域,功利色彩也日益浓厚,教学过分偏重职业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因而,提倡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发挥文学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在当今社会非常必要。

(一)阅读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可以使我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古今中外,创造丰富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往往都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读书的格言和典故,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正是这些格言故事鼓舞着读书人把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饱受苦难的犹太民族,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也与其酷爱读书的传统有关,据有关统计,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的数量居世界之首,平均每 4500 人就拥有一所图书馆. 德国一户普通家庭每月用于购书的支出达到 50 欧元以上,占业余爱好总支出的10%左右。德国有句谚语说,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二)阅读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丰富个人的人文知识,从而提升个体的人文素养.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通过直接经验去学习,但是通过读书学习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则是无限的.读古人之书好比与先贤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交谈.阅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深入一个人的内心,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读书给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高度,让我们视野开阔;读书给了我们认识社会的深度,让我们思想深刻;读书给了我们改造世界的武器,让我们人生丰富.一个人由于读了一本书,可能改变思想观念从而前途命运也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一些影响深远的名著往往成为改变社会甚至影响历史进程的思想先导“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终身学习人类灿烂的文明,科学的前沿,增进智慧,提升境界。

(三)学习经典人物的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渗透了儒家思想内容。儒家教育观念的核心是道德人格的培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孟子》提出独立人格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读《三国演义》,感受到了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刘备的仁,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观;读《水浒传》,我们感受到的是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为社会伸张正义的群体形象;“三言”“两拍”可算作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科书,从中我们可以有分辨地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可取之处,完善我们的道德修养。修养最后一定要达到某种境界。我们读陶渊明的诗歌,可以学习他不为权贵折腰,回归自然生活,追求自由精神的人生境界;我们读王维、孟浩然的诗歌,会感受到山水田园的生活乐趣,甚至感受到王维诗中浓浓的禅意,给我们生命更多的启示。

三、大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

(一)开设通识教育

开设通识课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要求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应该是广泛而平衡的,不仅要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阅读本专业的经典著作,还要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乃至人类历史上各类优秀文明成果都要去阅读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课程安排,调整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通识课程,毕竟一些优秀典籍内容深刻、博大精深,仅靠学生个人的阅读也许难解深意,如果能有专门的课程去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从而把学生引入阅读经典的桃源圣地,那么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就会逐步实现。比如,加强文科学生学习和阅读自然科学著作的课程,使文科生认识到科学的深邃和严谨,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从而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重;加强理科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课程的设置.用文学经典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和文学修养,用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有更深远的洞察;用哲学思想培养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这三维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

(二)开展阅读主题活动

时事热点是人们一段时期关注的对象,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弘扬校园的书香氛围,在书香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4、25世界读书日”,设置“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主旨演讲,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并推荐给大家,由此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热潮.每年 10 月份世界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公布期间,开展“领略大师风采、攀登科学高峰”的诺贝尔奖相关图书阅读活动,比如获得诺奖的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略》、《居里夫人传》,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品集》,经济学领域的《24 位诺贝尔奖大师解读经济学与人生》等,既跟踪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成就,也领略了诺奖大师的风采,他们的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勇攀高峰的开拓精神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染和熏陶.2013 年 12 月,我国发射了嫦娥三号,开始了中国的探月旅程,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神秘的宇宙》、《万物简史》等,以知识竞赛、经典图书推荐、相关纪录片欣赏等形式开展活动,激发学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引发学生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成就的自豪感,对科学的敬重.

总之,高校担负着“育人”职责,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宣传与推广平台,培养大学生高雅的阅读趣味,让大学生在高雅、深刻、美好而纯净的文学经典阅读氛围中健康成长。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一生与书为伴,在孤单的时候得到慰藉,在失败的时候给予前行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人们前进的阶梯,在事业的发展中给人以指引和导航.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营造书香校园,使大学生在读书中提升修养,砥砺品德,成长为既有精深专业知识,又有高尚人文素养的优秀人。

参考文献:

[1]刘丽静,戴行德.面向高校留学生群体的阅读服务探索——基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留学生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04).

[2]蒋承勇,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

[3]沈文钦.纽曼博雅教育学说的历史渊源[J]. 高等教育研究,2009(06).

[4]梁春芳.大学生读什么书——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出版,2009(04).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之我见 篇7

(一) 含英咀华, 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浅, 但却是最基本的。基本的没弄好, 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因此, 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以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和出发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读作品, 品味出词句的意境和丰富含义, 包括情趣、韵味、色彩、意象、音韵、气势等。

首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句, 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味, 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得到陶冶。比如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中开头的一句:“我从海外回来, 一脚踏进昆明, 心都醉了”。这个“醉”字是传神之笔。教学时, 应着重讲解这个“醉”字, 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厚、炽热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隐喻性、含蓄性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字里行间, 体味作者在作品中所孕育的丰富的人生体验。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非常的含蓄而耐人寻味, 用“大约”死了来展示孔乙己悲惨的一生, 人们把他当作取笑的对象, 看作是一个社会的“多余人”。又用“的确”死了来说明孔乙己被逼上了绝路, 在这样的社会中他非死不可。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 对这个社会的不满也尽在其中了。

(二) 披文入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多是名家精品, 它情文并茂, 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 教学应力求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 使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美;《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的奉献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意境美;《乐羊子妻》教夫从善的女性美;《我的老师》《藤野先生》中至纯至善的师生情感美等等。这些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何其美;《桃花源记》《天上景物记》等课文所表现出的自然景物美;《荷塘月色》《岳阳楼记》等所表现出的意境美;《听潮》中所表现出的悦耳动听的音乐美等, 这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 仔细琢磨、反复推敲, 就能让学生感受美的意蕴, 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雪景;《海燕》中海燕在乌云密布的大海上搏击风浪的雄姿;《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般的月光, 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在教学时, 如果能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作品的境界,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必然能产生“豁入耳目”的美感,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三) 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使之在艺术世界中遨游, 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

精心组织教学, 巧妙设计问题, 是激发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智能素质的有效途径。如讲授《听潮》时, 由于同学们没有见过大海, 没有欣赏过大海的雄壮、刚烈的美, 这时引导学生释放存储的信息—看电视、电影时, 从屏幕上见过大海汹涌澎湃的画面, 展开想象, 然后再设题讨论。在指导学生齐读作者重笔描绘海潮高峰时的三段文字后, 叫学生闭目想象海潮这人喊马嘶, 刀枪相鸣, 摧坚吞垒的姿势, 感受大海的雄伟力量, 品味大海那种雄壮的美, 体验作者对大海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 文道结合,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人文教育、做人教育。因此, 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在遵循“文道统一”的精神指导下, 培养学生具有政治、道德、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

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可谓比比皆是。讲授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可让学生认识到真理终将战胜谬论, 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真理;讲授周敦颐的《爱莲说》, 可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应有高尚的情操, 要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学习《塞翁失马》《劝学》《石钟山记》等文章, 可使学生学习到认识事物的方法, 促进世界观的形成。即使是在文学常识的教学中, 也有诸多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如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可以告诉学生, 这篇奇文的作者, 就是当年买不起笔和纸, 只能用苇杆写字的苦学之子, 让学生明白:逆境也出人才。讲到蒲松龄、李白、范仲淹时, 可通过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 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怎样提高幼师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 篇8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学生, 一名能胜任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师, 在文学知识的掌握层面, 应该具有广阔的幼儿文学阅读视野, 并善于在阅读中主动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在文学知识的分析运用层面, 应该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的审美鉴赏和必要的改编、创作能力;在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技能的层面, 应该具有儿童文学朗读、讲述、表演、指导以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能胜任在幼儿的文学“阅读”活动中担当“点灯”的责任。幼儿文学教学只有重视以上三个层面的协调培养和提高, 才能为幼师学生奠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文学素养, 从而为其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幼师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现状

当前, 我们的中职幼师生文化基础差, 文学素养薄弱。中职幼师的幼儿文学教学, 或强调文学性, 过于重视基本理论、作家、作品的解读;或过于重视师范性, 把幼儿文学课程与语言教学法课等同, 容易造成幼儿文学素养的明显缺陷:

1. 再现作品缺乏审美铺垫。

幼儿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 因为幼儿自身阅读能力的限制, 最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都需要通过幼儿教师的推广和再现才能广泛地被儿童接受, 所以说第一读者是教师或家长, 第二读者才是儿童。由于幼师学生缺少足够的幼儿文学阅读积累和必要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铺垫, 势必降低了儿歌表演、诗歌朗诵、故事讲述、戏剧表演等再现作品的审美品质, 也必将影响幼儿课堂中幼儿文学的审美传达和审美接受。

2. 语言教学缺乏灵动。

语言教学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而幼儿文学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幼儿语言课程的联系非常密切。由于幼师学生缺乏主动阅读、广泛积累的积极性, 缺少文学鉴赏交流思辨的经验、积累, 常常会带来语言教学内容的迁移能力、理解深度和准确度方面的问题;由于幼师学生缺乏充分的综合活动实践和语言表现力的训练, 其组织教学活动手段的单一以及语言表现力的弱势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连贯和生动, 必然影响其从教初期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信心。因此, 在幼儿文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持续培养和提高幼师学生的朗读、讲述、表演等语言表现以及语言指导能力和分析作品以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3. 创编和指导缺乏创新。

幼儿园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 只有教师的思维灵活, 技能全面, 才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和创造。由于幼师的幼儿文学教学过程缺少让学生体会和展现阅读的愉悦、创编的成功、表演的艰辛、竞争的激励的机会和平台, 导致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创作应付多于积极主动, 指导作品再现因经验不足而缺乏创意, 其创新教学品质的培养至少在这一个渠道就无从谈起, 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以及游戏、表演指导方面缺乏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的教师确实不在少数。

二、幼儿文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1. 要鼓励阅读经典, 促进幼儿文学视野的形成。

经典的儿童文学凝聚着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 其语言养分能大大提高幼师学生言语品位的广度、深度和美度。幼儿文学教学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进行经典阅读, 只有这样, 才能为未来的语言教学储存必要的资源, 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眼光, 锻炼出在为数众多、良莠不齐的幼儿文学作品中选择真正的儿童文学精品的能力, 从而承担起为孩子文学阅读担当领航人的重任。记得我们的学生实习时, 一位幼儿园园长曾明确提出学生应该珍惜在校时间, 通读古今中外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 为此, 我们在高一阶段设计了“幼儿文学读书活动”“讲故事比赛”“故事情境表演赛”等活动, 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

2. 要重视审美品位的提高, 促进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个不应忽略的教学目标:幼儿文学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要避免幼师学生再现作品的审美品质的弱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幼儿文学的审美传达和审美接受的不利影响, 就必须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去努力提高幼师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幼儿文学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不断感受和体验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精炼生动的语句和强烈感人的意义;要引领学生在对比中体现形象美、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要在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幼儿接受能力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通过有机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富有表现力的朗读、讲述、解说、表演等再创作的能力, 从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 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可开发相应的实践活动, 形成特色的活动文化。如:结合儿童文学基础理论指导学生开展“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 结合儿歌指导教学“儿歌表演”活动, 结合童话、儿童故事指导教学“讲故事”活动, 结合儿童戏剧指导教学“童话剧排演”活动等等。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把知识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创造潜力, 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封闭、个体向主动、丰富、开放、合作的转变。

3. 要重视创新品质的历练, 促进主动发展意识的养成。

儿童文学教学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渗透, 将培养创造型、发展型幼儿教师作为培养目标。要创设平台和机会,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独立创编幼儿园常用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 锻炼指导语言表演节目排练, 设计语言类表演的舞台服装、道具、化装和灯光, 选择、编辑配乐等等能力。这些既独立成章又综合协调了创、编、导能力, 将会是幼儿教师不断给予幼儿新鲜的刺激和引导、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9

1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现状及其原因

关于人文经典阅读的现状, 不少笔者做过调查研究, 如“浙江工商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的梁春芳教授、余皓明教授等对广州和杭州26所高校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很多大学生虽意识到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 但常困惑于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去读书。” (陈品, 2010) 另外, 吕和发等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国内16所外语院校的31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研, 分析表明中国大学英语专业阅读的动机以求知、求新、消遣、求美、获取人生经验为主。时隔多年, 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 笔者对湖北某地区高校大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阅读数量、时间和方式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70%学生每学期阅读文学经典数量不足4本, 60%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到6小时, 70%的学生阅读方式基本是阅读梗概, 或者观看文学经典的视频, 很少有学生从头到尾阅读, 可见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数量时间严重不足, 阅读方式不足以领略人文经典的精华, 其现状不容乐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现状的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外语教育功用性的影响

张中载 (2003) 认为, 外语是功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但由于其本身的功用性和市场经济强大的导向性, 外语教育表现出极强的重功利轻人文性, 而忽视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 并且已经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黄源深 (2010) 再次分析了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 重语言知识, 轻其他人文知识;在教学方法上, 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 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当今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 根本无暇顾及文学经典阅读, 表现出重实用轻素质、重功利轻人文的特点。

(2)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从《新大纲》来看,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占65%, 文学、语言学等专业知识课程占15%,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20%。所以教学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纲, 通过对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帮助学习者获得语言技能。黄源深 (2001) 认为;“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强调通过模仿、复现、记忆等方法来教授占65%的技能课, 忽略了与外语有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过分强调英语的技能训练, 而忽略了文学、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 即重视工具性, 忽视了人文性。由此, 属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文学经典阅读也必然得不到重视。

(3) 环境的影响

20世纪末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各种消费主义文化思潮随之兴起, 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如:网络文化、消费文化及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主要有现代性、商业性、时效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这种特殊文化现象的批量生产和快餐消费性质, 它的流行对文学经典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冲击与危害。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生了转移, 阅读的动机由求知、审美转向了消遣、娱乐, 大量的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图文书受到欢迎, 而文学经典却乏人问津。笔者研究结果显示60%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到6小时, 70%的学生阅读方式基本是阅读梗概, 或者观看文学经典的视频, 平时他们在闲暇时间忙着刷微博、看八卦、浏览论坛, 因为信息爆炸, 他们养成了一种“浅阅读”的快餐阅读方式和习惯, 虽然阅读量可能在增加, 但是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谷彦君 (2001) 认为:由于社会的功利导向, 文学作品已沦为外语教学中的“灰姑娘”。

2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培养目标及英语专业学生经典阅读的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1) 加强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面对长期以来英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现象, 胡文仲和孙有中 (2006) 呼吁, “我国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 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 并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张兰 (2003) 也强调“英语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 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教育。”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专四、专八考试, 而要注重人文素养的积累与沉淀。

(2) 彻底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在课程设置上, 加大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 特别是文学经典课程, 如:英美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文化等;在知识结构的营建上, 低年级注重语言技能传授, 高年级重人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尽力改变传统的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 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采用讨论、朗诵比赛、读书报告、观看由经典作品拍摄的影视录像、编排演出短剧或撰写小论文等形式, 鼓励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 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和动机。

(3)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形成学校领导及教师关心重视经典阅读的机制, 加大经典阅读活动的经费投入, 切实加强经典阅读所需的基础设施, 完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丰富经典书目的数量, 提高图书的质量。完善班级图书角, 书柜设置。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如读书比赛、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大课外阅读引导的力度, 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

3 结语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10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 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 不能只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 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 还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可见,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将影响他的一生。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着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 关注文学, 养成阅读的习惯, 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文化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应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小学生文学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通过研究论述, 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作用, 探究如何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发挥其美育功能, 并指导教育实践, 使理论与教育相结合, 更好地以理论指导实践, 发挥课外阅读在学生人格培养, 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

一、文学是提高人、进化人、塑造人的语言艺术。

(一) 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

文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又新鲜的命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学,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故又称为‘语言艺术’。”[2]《文学概论》是这样定义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样式, 是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 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 它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话, 即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 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3]不管如何界定“文学”的涵义, 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它具有语言、情意与审美三要素。

但是, 文学最主要的要素应该是审美。它讲究文质的真、善、美, 传递给人们的是它语言的美, 思想的真与善, 能给人以持久的审美的浸润、感染与回味。纵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 从《诗经》到《离骚》, 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 中国从有文明开始, 便产生了无数的文学经典,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诗经》)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无边落木潇潇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语言精练、含蓄, 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体现了古典美学的意蕴,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 以及《窦娥冤》等古典戏剧都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历数国外的名著, 但丁的《神曲》,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等等, 这些作品能享誉世界, 读者遍及每个时代, 也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因此, 概括而言, 文学是美的语言艺术, 因其自身蕴含的审美价值, 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代代传承, 风光无限。

(二) 文学是心灵鸡汤

从《辞海》一类的工具书或教科书上查阅到的有关文学的定义, 或许能够让人准确地记住它的概念, 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真正地领悟其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其实文学乃是人生的构成部分。它始终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产等人生的主要内容, 与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本身就是人的心灵形式,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现”, 它“伴随着人的诞生而诞生, 人的发展而发展”, [4]所以刘熙载指出:“文, 心也。”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作为美的语言艺术, 文学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 文学能够给人愉悦。凡是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语言的描绘、人物的刻画等给人以快感, 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自觉。当人们处于这种审美快感状态的时候, 他的身与心沉浸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艺术美之中, 超脱了尘世间浮华与喧嚣, 挣脱了一切功利主义的束缚, 就真正获得了自然而然的发自心灵深处的赤子般纯净无华的愉悦。“这种快乐, 是精神自由的遨游, 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 是心灵的旅游, 是超越时光的思索。只有文字构筑的世界———书籍, 才能创造这种快乐”。[5]

其次, 文学使人心灵自由。席勒曾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 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 他才是完整的人。”[6]这里的“游戏”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一种脱离功利的审美游戏。当整个人沉浸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时, 他便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犹如一个在游戏当中的孩子, 一心关注的只是“游戏”。此时, 他的精神是自由的, 心情是放松的。即便他一贫如洗, 他还是满足的, 自由的。

当然, 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文学作品, 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同时也总是灌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生动感人的文字描绘, 作用于读者的感情, 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使读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在实践上找到榜样, 在认识上得到提高, 潜移默化地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 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 成人的引导、榜样的作用在他们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 将美与丑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给了学生一个鲜明的标准, 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榜样, 也指出了一条条光辉的人生之路。在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 有很多流光溢彩的典型形象, 把握这些人物形象, 体味人物的苦辣酸甜, 是对青少年情感发展的一种有益熏陶。比如, 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廊中, 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是那些伟大的爱国者形象, 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古代诗人屈原, “精忠报国”的岳飞, 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的诗人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在生的荣华和死的惨烈间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这些光辉的形象上, 我们看到了人的心灵中最神圣、最珍贵、最不可动摇、最无法遏止的东西, 那就是爱国的信念。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 在美好理想的指引下, 会不断地反思衡量自己, 不断地朝着优秀人物的思想境界而努力, 久而久之, 他们知道了人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 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 内化为一种气质, 一种人格。因此, 引导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是必需的, 也是可行的。

二、文学教育的缺失, 特别是低质量的课外阅读, 造成了童年生态危机。

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蓬勃开展着。培养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的人, 使学生能和谐健康地成长, 是当今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冲击是巨大的, 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教育界, 让每一位教师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的张扬, 良好人格的养成, 如何健康快乐地成长。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需要情趣、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 人文性主要表现在: (1) 学语文与学做人并重; (2) 重视文学在情感熏陶方面的作用; (3)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涉及很多因素, 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 但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学教育。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母语教育都在加强文学教育, 这是个大趋势。

但是, 在普通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文学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落实。例如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在具体实践中, 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 主动读书, 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从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阅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不随便否定一个学生, 不扼杀学生的每一个想法, 等等, 让学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但在实践中, 许多老师不是这样做的, 迫于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 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轻视课文中情感、精神、思想等蕴涵着真、善、美的事物的审美体验。目前, 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以文学知识的获得取代文学阅读, 不注重强调语感、感受意象感情之美。结果是将经典作品平庸化, 把文学感受知识化, 以为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就是在进行文学阅读。其实不然, 这种读书方式并未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含的美、感染人的地方。教育界普遍认识到, 通过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形成审美个性, 塑造完善人格。随着人们对人格塑造的重视和心灵培育的强调, 文学教育将获得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振村.班级读书会:通向阅读世界的窗口——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访谈录.小学语文教师, 2008, (2) , (总245) :5.

[2]田本娜.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刊) , 2006, (2) :11.

[3]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41.

[4]黄健, 王东莉.文学与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

[5]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http://www.sh.xinhuanet.com/2005-08/12/content_4863969.htm.

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篇11

一、精心选择第一本——叩击心灵

我通常把《肚子好饿的毛毛虫》这个绘本故事做为师生共读的第一本,一只毛毛虫从卵壳里钻了出来,它不停地吃各种东西,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将学生吸引住了。这个美丽的绘本故事也让学生懂得:自己仿佛就是那一只小毛虫,只要不断地读书,多读这样的绘本故事,终有一天,就会像故事中的小毛虫一样变成美丽的蝴蝶。

精心选择的这第一本绘本,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对绘本阅读的好奇心与兴趣调动起来,并从中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更看到了未来美好的自己。

二、大量引领阅读——快乐体验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经历了美妙的第一本,接着我便会把很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绘本故事带到他们面前,一本接一本地讲给他们听,从学生的眼神里,从每一次讲绘本时的欢呼声里,我可以看到他们有多么喜欢这些绘本。

读“鼠小弟”系列绘本,鼠小弟和它的朋友们那可爱善良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所以,当读完12本与“鼠小弟”说再见时,几乎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达了内心无限留恋与依依不舍之情;读《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绘本,那只与众不同的,漂亮的花格子大象,让孩子们一见钟情,以至于写绘时,孩子们把跳绳的同学们都想象成了艾玛和它的同伴们,于是,那一次跳绳,一只只大象从绳上跳过的欢乐让小家伙们笑成一团。

三、巧妙设计安排——阅读方法指导

为了点燃学生绘本阅读的热情,让他们更深入、更细致、更广阔、更快乐地进行绘本阅读,方法指导至关重要。

1. “角色+游戏”的方式进行共读。在进行班级共读绘本故事时,我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故事当中来,让他们融入故事情境,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故事中游戏和玩耍,从而更快乐地游走于故事当中。

2. 开展绘本漂流活动。因为之前大量的绘本共读,已经让很多孩子深深喜爱上了绘本故事,所以,他们自己开始购买绘本故事。但个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此时,我便让学生将自己的绘本故事写好名字带到学校里来,统一放在班级,全班同学传阅这些绘本。每天孩子们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故事,一本接着一本,故事漂走的同时,却把书的芳香与神韵永久地留在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3. 激励家长陪伴孩子共读绘本。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绘本之力》这本书中说:“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因而,我倡导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共读绘本故事,能够将故事讲给孩子听。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家长感觉孩子明显爱读了,每天催促家长给其讲故事,而家长也觉得通过有趣的绘本故事与孩子沟通是个不错的选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4. 借助图书馆的力量激励阅读。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很多绘本故事,我把这些故事的借阅当作奖品送给那些阅读数量多,阅读兴趣浓的孩子,以此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为了得到这样的奖励,孩子们比赛读,一个比一个读得专心,读得投入,班级里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

这样以课内共读为主、其他自主阅读为辅的多种绘本阅读方法的引领,使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形成了阅读的兴趣,为下一步进行文字式书籍的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读写相结合——想象力的培养

在读这些绘本故事的同时,我也让孩子们根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笔写一写、画一画,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1. 个人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写绘作品。比如将故事讲到一半就停下来,让他们猜一猜下面会发生什么,写一写,画一画;故事讲完后让他们将故事续编下去,模仿作者的样子创作出自己的故事;根据故事中相同句式进行仿写等等,这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写绘作品,个人的想象力在其中彰显。

2. 小组合作创作整本的绘本故事。例如在讲完《蚯蚓的日记》这个绘本以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10个小组,每组6人,布置任务,让他们仿照这个绘本故事去创作“大象的日记”、“蝴蝶的日记”、“山羊的日记”、“恐龙的日记”等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创作出了一本本精彩而有趣的绘本故事。

通过“读—写—画”这个过程,不仅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合作性,从而更提升了他们对绘本的兴趣,为将来多读书、读好书埋下种子。

上好阅读课,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12

那么, 如何才能让语文阅读课真正地发挥作用, 使其有效并有趣起来呢?

一、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 可以与课堂教学相关, 也可以完全无关;可以是文学名著的节选, 也可以来自《读者》《意林》等大众读物;可以来自网络上的文学作品, 也可以来自报纸中的社会热点。或文辞优美, 或观点新颖, 或思想深刻, 或知识前沿, 总之, 只要是值得学习、讨论的并相对完整的文章, 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教师挑选的文章不宜过长, 以一节阅读课能通读三到四遍为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材料分别是:

(一) 社会热点类

比如去年北京发生了公交车站摔婴儿事件之后, 我把网上的新闻和一篇名为《你知道垃圾人定律吗?》的文章打印下发给学生, 引起了他们热烈的争论和深刻的反思, 之后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了这一事件。

(二) 生动细腻类

比如,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 情意浓浓, 生动感人, 在读的过程中, 学生被人与人之间那种淳朴的关怀所打动, 情感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熏陶。

(三) 观点鲜明类

记得曾经发过一篇《台湾人为什么不愿意统一》供学生阅读, 学生看后感慨万端, 既觉得龙应台的话语尖刻, 又不得不看到大陆的差距。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 学生的思想在探讨中获得历练与提升, 他们也更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祖国的得与失。可以说, 这是一节融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阅读课。

二、不可做“放羊式”阅读

教师把材料下发之后, 不提任务要求。而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如本节课重点是鉴赏语言, 还是体味写法, 等等。

当然, 也不能以读后感或者练习题来作为检查的手段, 因为这样, 学生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变成为“交作业”而硬着头皮阅读, 使得本该情趣横生的阅读课变成新的课业负担。

三、要教给学生做批注

批注的形式丰富多彩, 可大致锻炼学生学习以下几种:

(一) 感想式批注

如在读了毕淑敏的《苍蝇向何处飞》一文后, 学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毕淑敏这样著名的作家, 都有过这样无端怀疑自己的经历, 而且被影响了十几年之久, 那我所谓的我太笨, 学不会英语之类, 是不是也是影响着我的苍蝇呢?”在读到《民国大师上课时的开场白》之后, 有学生如此批注:“大师之所以是大师, 不仅仅因为学问大, 他们更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 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 学有所悟, 学有所得。

(二) 质疑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 也用得最广, 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读老舍的《我的理想家庭》时, 文中最后一句是这样的:“这个家庭最好是在北平, 其次是成都和青岛, 至坏也得在苏州。”学生质疑:“老舍不是最喜欢济南的冬天吗, 不是觉得北京风太大吗?怎么理想的家又说在北平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这个学生又自己查阅了老舍的生平和大量作品,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 联想式批注

如在《莲的心事》批注中, 有学生写到:“让我想起了《一棵开花的树》。”如此看来, 他真的是读懂了席慕蓉的作品。

又如上课学到“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有的学生一连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等意境类似的很多诗句。他们由原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 做到触类旁通, 真正把知识学活了, 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四) 评价式批注

如学生在读了《失落的一角》一书后, 评价道:“画面朴拙, 充满童趣, 内涵丰富, 含蓄深刻。”听听, 多客观的评价, 多老辣的语言!而在读完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自传《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之后, 有学生这样写道:“政治, 让人们变得冷漠与势利, 苦难, 也能让人变得沉稳而大气!”这样的评价, 未必正确, 却很独到, 教师可以找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之处, 做恰当的点评与引导, 必然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厚自己。

又如读完《你知道习得性无助吗?》这篇科普小文之后, 有一个学生写到:“我不要做那个失败几次之后就只会哀嚎的狗, 我不要做那个蹦了几次后就绝望放弃的小白鼠, 我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我要跟‘我不能’说再见。”有的学生查到作者马丁·塞利格曼其人, 把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写在文章的天头处, 并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起来, 这也算是这次阅读的意外收获了吧。

四、阅读课上必须重视讨论与分享

教师要允许学生驰骋思维, 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尊重他们对文本的不同解读,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个过程,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 经过了思想的碰撞, 情感的交流, 阅读材料才会内化成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才使得阅读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这样的阅读课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我们渐渐发现:他们的知识面宽了, 写作文不再绞尽脑汁;他们的口语能力强了, 回答问题不再期期艾艾;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了, 还学会了恰当的表达;他们的思想深刻了, 看问题逐渐不再那么偏激。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 能力的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 得到了健全的心智, 形成了独立的思想, 拥有了自主的精神。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但是,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依然是令许多教师苦恼的问题。上好语文阅读课, 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锻炼他们健全的心智, 鼓励他们形成独立的思想, 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批注

参考文献

[1]袁静.语文素养与阅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

上一篇:基金会财务分析下一篇:矩形钢管混凝土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