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类文本论文

2024-10-06

非文学类文本论文(共10篇)

非文学类文本论文 篇1

科技文做为非文学翻译诸多文体中的一类, 势必也要注意非文学翻译所具有的文本真实, 译文准确等特点, 注意译者责任, 同时遵循:“准确理解, 通顺表达”的原则。除此之外, 科技文也有其独特的翻译技巧和相关策略。接下来本文将对科技文的相关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1、科技文中词汇的翻译

首先来说科技文中纯粹的专业词汇, 例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能, cyberspace ( 赛博空间) , superconductor ( 超导体) , nanometer ( 纳米) 等词汇。这一类词汇都属于纯专业词汇, 经过多年来各领域技术的发展, 他们在汉语中都有了固定的译法, 对于这些词汇的翻译需要译者勤于记忆, 对于模糊的词汇要善于利用互联网, 词典等相关工具辅助翻译。

然后是普通的词汇, 这一类词汇并非是由某项科技所衍生出来的词汇, 他用在一般的文体中有其普遍常用的意思, 但是用在不同的科技领域就会有不同的意思。例如operation一词, 用在医学领域可以指“手术”, 用在计算机领域可以指“操作”, 而在数学中则译为“运算”。[ 刘岩, 1-2]

最后是那些用在科技文中但是由于特殊的语境而导致这些词汇有了不同的意义。例如句子The celestial bodies within the Solar system , including the Moon and the asteroids, contain a vast supply of virtually all types of mineral resources now used extensively on Earth .

翻译为:

太阳系中, 包括月球和小行星在内的诸多天体中蕴藏着大量矿产资源, 几乎所有目前在地球上被广泛利用的矿物质其实都包含在其中。

在这句话中, bodies一词翻译为天体, 而不是身体, 是因为它指代的是诸多行星。在科技文的翻译中有很多累似的词汇, 对于这些词汇译者要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其详细的意思。

2、科技文中句子的翻译

科技文的行文大多比较正式, 为了能够准确真实的传达文章的信息, 科技文会采用大量的被动句, 无人称句, 以及结构复杂的长句来表现出文章的客观性和所述事实的真实性。[ 黄深远, 261-263]

(1) 无人称句的处理

英语科技文中会出现大量的无人称句, 这类无人称句主要以It引导句为主, 对于这一类句子在译为汉语的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调整其语序, 找出可以作为主语的部分。

例如句子:

It is clear the primitive magnetic south-pointing instrument appeared very early in china as a result of the knowledge people gained over long years of labor.

译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中国的原是指南针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的结晶。

在这个句子中, 将原始指南针作为主语, 把It is clear和其后面的句子分为两个部分, 更符合汉语的语序。

(2) 被动句的处理

在英语的科技文中会出现很多的被动句, 然而汉语中对被动句子的使用较少, 所以可以考虑转化被动为主动。

例如:

Today , a large number of transgenic animals have been produced worldwide for use in both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今天, 世界各地都制造了大批的转基因动物, 供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使用。

原文中have been produced的被动形式译为主动, 符合汉语的习惯。

3、科技文译文的校改

翻译过程难免会出现疏漏之处, 所以译文的校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校改不能只是把原文简单的再翻译一次, 而是要把初次翻译终于到的问题着重去考虑, 研究。同时校改也不能完全靠自己来进行, 要需求他人的帮助, 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现原文中的问题。

4、结论

通过对非文学翻译的相关特点的探讨, 以及对科技文翻译策略的初步研究可以得出, 非文学翻译, 总体要保持:“准确理解, 通顺表达的原则, 而且要重视译文的校改。对于不同文体的非文学翻译材料, 要结合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实际的采取相关的翻译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所涉及的门类也日渐繁多。而与之相应的各类文体具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在译者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之上应运而生。为各类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在本文中将以科技文的翻译为例, 着重探讨科技文的相关翻译策略和技巧。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科技文特殊词汇的翻译;第二部分是科技文句子的转换翻译;第三部分是译文的校改。最后在探讨这些翻译策略之后进行对科技文翻译的相关总结。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科技文翻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岩.英语科技文体词汇特点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黄源深.英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论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篇2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 平行文本

一、非文学翻译

非文学翻译在翻译界被称为应用翻译或者实际用翻译。非文学翻译的信息性比较强,准确性要求比较高,专业性比较强,目的性比较强。它不同于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注重的是人类的精神生活,而非文学翻译关注的是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应用。在和平年代,后者对于人类来说更为重要。

二、平行文本

1.定义。“简单来说,平行文本指语言上相对独立,但却在相近的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文本。”(梁君华,2012)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发现翻译学界并没有对平行文本给出明确和清楚的定义。

2.平行文本的分类和重要性。平行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源语的平行文本;另一类则是译入语的平行文本。源语的平行文本能够帮助译者简单了解原文文本中的相关知识;而译入语的平行文本的作用更大,译入语的平行文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而且在语言风格上都能够为译者提供参考,从而使译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三、平行文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笔者曾经做过大量医学论文的翻译。下面的几个翻译实例均来自笔者翻译实践,可以用来论述平行文本是如何提高译文的质量。

1.原文: Recently, Eckardt introduced a 23-gauge transconjunctival vitrectomy system that mirrors the conventional 20-gauge system in instrument handling but incorporates the small- incision self-sealing ports of the 25-gauge system described by Fujii et al.

原译:近年来,艾卡特引进了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治疗系统,依照藤井等人的描述,其使用了20G手术操作仪器并结合25G系统封闭式切割刀头的治疗方法。

平行文本: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此手术的优点是完全在眼球密闭状态下进行,切口小,操作方便,不损伤晶状体。(医学知识库)

试译:近年来,艾卡特引进了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治疗系统,依照藤井等人的描述,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即使用了传统的20G手术操作仪器又结合25G小切口、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的特点。

此例子中原文的句式特点:多用长句且句式复杂,(何晓娃,2007)原译文犯了“死译”的错误。借鉴平行文本的用词方式和句式特点,对译文进行改译,使译文的语言不仅简洁精炼,句式结构准确。

2.原文:The procedure included insertion of transconjunctival cannulas through the pars plana in the inferotemporal, superotemporal, and superonasal quadrants.

平行文本:巩膜切口:一般采用3个切口,切口的位置一般选择在颞上、鼻上和颞下3个象限。(23-G TSV)

试译:手术过程包括将经结膜带有套管的套管针插入到视网膜静脉下颞枝、上颞枝和鼻上象限的平坦部位。

平行文本可以帮助译者弥补专有名词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在非文学翻译中,确定专业词汇意思是翻译出高质量译文的关键一步,译者在翻译时,面对大量专有名词和专业知识,就需要查询大量平行文本。

3.原文:Pars plana vitrectomy was performed using a 23-gauge high-speed vitrector with a cut rate of 2500 per minute. It included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posterior vitreous and extensive removal of peripheral vitreous up to the vitreous base.

原译:23-G高速波切割的频率为2500/Min,把它应用到睫状体平坦部位的玻璃体切除术中,其手术过程包括对后部玻璃体的完全切除和对玻璃体周围组织的大量切除,而后者的移除取决于玻璃体基底部。(23-G TSV)

平行文本:用穿刺刀平行角膜缘穿入玻璃体腔。切口的长度可根据切割器刀头的粗细及注液管的直径适当调整,一般穿刺刀刀头直径为1.4mm。

试译: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采用23G高速波切割,其切割速率为2500/Min。其中包括完全移除后部玻璃体和大量移除玻璃体基底部前的玻璃体周围组织。

非文学翻译文本有固定的句式结构,除了这些,对译文的叙述时态和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此译例是描述手术的过程,对于此种特殊描述,其译文也有特定的时态,叙述过程并没有发生而是一种描述。这也恰恰说明了译入语的平行文本主要应用于译文的表达上。(柳叶刀,201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结合源语平行文本帮助理解原文的作用,以及译入语平行文本的帮助译文表达的作用,正确无误地理解原文后做到准确贴切地表达译文,传递原文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梁君华.非文学翻译与平行文本[J].上海翻译,2012(2):153-156.

[2]何晓娃.浅论医学论文英译汉技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闻洁,邓强庭,鲁立.医学英语翻译中的“信、达、雅”[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

非文学类文本论文 篇3

显然, 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既需要阅读文学类作品来修身养性, 又需要阅读法律文书、产品介绍、浏览新闻等非文学类文本, 以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 ;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学生要做的是获悉所提供的信息”, “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教出其语文味。

一、解读“文味”, 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所谓“文味”, 也即要咀嚼、玩味、体会、学习这些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比如说明文, 不仅有“说明”, 而且有“文”, 有文章、文学、文字、文化的含义在里面。只要我们愿意带着学生去细细品味, 就会发现非文学类文本中也有不可小觑的语言和形式上的魅力。

比如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原本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 发表于1949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 其“原生价值”在于向全世界宣布, 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国民党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败, 揭示了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记录。显然, 这一篇当时的新闻, 在过去了几十年后, 已经不再是“新闻”了, 如果语文教学还是用来读出新闻中的信息, 也即所谓的陈述性知识, 实在是时过境迁的炒冷饭。这里的教学价值, 就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把这一新闻事件写出来, 也即所谓的程序性知识。因此, 教学时, 不仅要考虑到新闻文体的写作格式, 如标题、导语、主体等谋篇布局等, 也要考虑到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容, 教出文本中“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A教师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分别用几段话概括新闻, 用一段话来概括新闻,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 然后顺势讲析三种表达形式即“标题”、“导语”、“主体”, 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新闻的这几个专用术语。

B教师在教学时, 整节课以题目为抓手提挈全文学习 :渡江——渡长江——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新闻写作中的详略安排, 整节课意脉连贯, 文脉清晰, 既学习了新闻的知识, 又注重了语言形式训练。

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都不只是领着学生在“看新闻”, 而是用新闻材料“学语文”。王荣生指出 :“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 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 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避免滥用形容词, 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 ‘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 ‘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这番论述, 应该说指出了新闻类文本教学的内容。

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 以第一幅浮雕为例,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文路:

【浮雕标题】销毁鸦片烟

【浮雕内容】鸦片战争前夕, 1839年6月3日, 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 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 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 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 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浮雕含义】画面上人物的形象, 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写作顺序】由实到虚, 先描述画面, 再写画面的含义。

但是, 10幅浮雕所写的内容都是这些, 而写作顺序上则不拘泥于一格, 有所变化, 这就使得行文灵活而不呆板。比如, 在第二幅画面“金田起义”, 则是由虚到实, 在揭示了题目后, 先写其含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 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再描述画面内容 :“在这幅浮雕上, 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 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 正从山坡冲下来, 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有些非文学类文本的语言, 也有着深刻的意蕴, 非得细细咂摸不可。教学《核舟记》第二部分时, 在学生明确了这一部分是写核舟的船舱后, 教师请学生说说文章是如何来说明的。

师 :在这里作者怎样把“奇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

生: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具体而言, 列了哪些数字?

生 :在写舟首尾长和高时, 用了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这是“言小”;在写窗户的数量的时候, 用了“左右各四, 共八扇”, 这是“言多”。

师:还有一个隐性的数字是什么?

生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共十六个字。

生:列出这些数字, 写出了奇巧。

师 :列出这些数字就可以表现奇巧了吗?如果是一艘20万吨巨轮上有这些窗、栏杆、文字, 你还会觉得奇巧吗?

生笑。

生 :这里就是用了船舱上的东西“多”和桃核之“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个反差才突出了奇巧, 体现了王叔远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师 :再结合课本上的资料介绍, 以及文章内容, 想想雕刻者为什么雕刻这十六个字呢?换上别的诗句行不行?

生:左右对仗工整, 形成对称。

生 :核舟上刻写这两句诗, 使得小小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可谓情景相合。

生 :从课本页下注中可知, 这两句诗分别出自《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者都是苏轼, 可见雕刻大师王叔远的匠心独运, 与人物活动相得益彰, 与前文所述“盖大苏泛赤壁云”相应, 巧妙地表明主题。

师 :不要小看了核舟上的这十六个字, 其中奥妙无穷。

如果认真研读文本, 我们会发现, 不少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 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语言中也往往蕴藏值得咀嚼玩味的含义, 具有可读性和文学味。这就需要教者善于从中解读出来, 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感染领悟到“原来也有这样的味道”。

二、品读“情味”, 在玩味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很多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 写得也很生动活泼, 并不晦涩难懂为通俗可读, 本身就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小品文。通过语言品析, 我们会发现, 作为动植物学家、科学家、记者的作者, 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 热爱科学、解开科学之谜的精神, 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 在开篇即言明“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万分崇敬”是直抒胸臆, 而巍峨、雄伟、庄严, 则是表达了心中的敬仰之情感 ;文中的十幅浮雕也一一照应着这种情绪情感 ;文章的结尾又一次升华了情感 :“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 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新闻类文本《“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 “快看, 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句普通的话语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一个限制语“我们的”, 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教学说明文单元, 笔者经常请学生把教材的说明文改写成“百度体”;又根据“百度体”, 用说明文来写自己喜欢一种的动物植物。同一种文体, 在说明文与说明书之间转换, 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灵活的姿态沉浸于语言文字中, 增长知识, 体会说明文中的特殊情感。

比如, “松鼠”在百度词条中是这样注释的——

松鼠, 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 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 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 以草食性为主, 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 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 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而教材中《松鼠》一文的情趣与这段文字大相径庭, 作者不吝褒义情感的词语来表达赞美和喜爱之情, 表现了这位博物学家眼里小动物的可爱。作者开篇即写道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驯良, 乖巧, 很讨人喜欢。”“漂亮, 驯良, 乖巧”带有情感色彩, 作者还直接说“很讨人喜欢”。教学时, 我们抓住这个情感脉络, 以问题“作者是如何围绕三个词语介绍松鼠的”便可以串起整篇文章的教学。

如《凡尔赛宫》的第四段中就有一段文字 :“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 帆影点点, 两侧大树参天, 郁郁葱葱, 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富有诗情画意, 注入了作者赞美的感情。这表明, 优秀的说明文并不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呆板枯燥, 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在教学时, 目光不能只盯住“特征、顺序、方法”之类干巴巴的术语, 对这些蕴藏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视若不见, 否则, 文本呈现出来的信息只是没有血肉、毫无生气的木乃伊。

教学阎伯理文言文《黄鹤楼》时, 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悟情感”的教学环节, 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对比阅读, 看看三篇文章“同题异构”, 所表现不同的情感。崔颢登楼远眺, 面对眼前异乡美景, 涌起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触发日暮思归的情感。一个“愁”字, 尽可表现 ;李白则是对故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情深意眷, 依依不舍。而阎伯理的《黄鹤楼》则表现了对黄鹤楼的赞美、欣赏、喜欢之情。作者为了表现黄鹤楼的雄伟巍峨, 连用几个四字短语“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 以排比对偶的句式, 令人读来极富节奏, 一气呵成, 酣畅淋漓, 与黄鹤楼的雄伟气势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补充了被编者删减掉的原文结尾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意思是“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 去东阳的八咏楼, 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通过比较, 更加突出作者对黄鹤楼的赞美。

三、体验“趣”味, 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初中生处于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过程中, 对科技制作发明、程序设计之类的活动非常有兴趣, 这是因为他们从中能够品味到快乐, 感受到趣味。非文学类文本, 如说明文, 相对于文学文本而言略显枯燥, 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 常常令人觉得乏味。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 打通语言文字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也能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教学《松鼠金龟子》时, 文中有一段话, 阐释松鼠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你把食指浸湿, 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 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 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 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 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如果简单地归纳, 当然也可以说出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 但是从文字到文字的抽象概括, 学生需要极强的理性思考, 其难度不言而喻。于是, 笔者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具, 依照课文中的文字说明, 依次动手做一做实验, 果然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理解了“差不多”、“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三个短语的层次感与区分度, 说明了发音相似度上的由浅入深, 越来越逼真直至完全一样, 体会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最后, 再请学生来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为“腹部与鞘翅的后翼有节奏的摩擦”的原理, 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 寓说明文知识于趣味中。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中的《录音新闻》时, 笔者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播音员”、“记者”、“工作人员”, 相互配合, 理解了录音新闻中“混播”的效果。教学《国宝大熊猫》时, 笔者让学生结合文本,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做大熊猫的自我介绍, 教学效果不错。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说明文, 都会穿插一个历史故事轶事, 比如, 《巍巍中山陵》中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生前夙愿, 《凡尔赛宫》中的历史故事, 《国宝大熊猫》中关于大熊猫将错就错的命名等典故轶事。教学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涉及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以激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学习兴趣。

概言之, 非文学文本的教学,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不是一潭死水, 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挖掘中“趣味”, 课堂教学也会摇曳生姿。

摘要: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发生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本文认为,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非文学类文本,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第二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305-308.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354.

自然文学类文本命题预测 篇4

这些作品呼吁人们对于生态进行重新认识,提倡人们要“像山一样地思考”,即从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持土地健康的角度来思考,培育一种“生态良心”。

自然文学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类之间的亲情融为一体,它所称道的是大爱无疆。自然文学作品由人间的亲情延伸向对大地的热爱,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定力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反馈于人间。

自然文学渗透着强烈的“荒野意识”。在自然文学中,对荒野的看法和认识贯穿始终。爱默生指出:“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梭罗声称:“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缪尔认为:“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利奥波德把从荒野中得到的精神享受视为一种比物质享受更胜一筹的高质量的生活;艾比则把荒野视为用以对抗文化的疯狂行为的缓冲地带;奥尔森则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种原始的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在自然文学的“荒野意识”中,包含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成分。从理性上而言,荒野是人类的根基,是使现代人意识到他与自然界关系的提醒物,只有保持土地的健康,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健康。从感性上而言,荒野寄托着一种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为心灵格外需要野生自然的滋润。“宁静无价”或许是身处物欲横行、动荡不安的现代社会中的自然文学作家对“荒野意识”最精辟的诠释。

总之,自然文学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在美学上,这种文学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阅读自然文学的作品,人们会感到一种流动的美感,一种精神的享受。2014年高考上海卷及安徽卷在全国第一次引进美国自然文学大师的作品,分别选择奥尔森的《宁静》及《独木舟之道》作为命题材料,2016年的我们在备考时对自然文学作品的特点应该有所知晓,做到有备无患。

实战演练

篝 火

(美) 奥尔森

①当一个人面对一团火而坐时,他的心中会产生难以言表的激动,眼中闪烁以前未曾有过的光芒,一堆篝火刹那间会将他所处的情境转变成为冒险和浪漫的经历。无论那团火在何处燃起,在城市的公寓,在原始的小木屋,还是在荒天野地,它都具有无比的魔力。

②当人们还未曾梦想有避风雨的小屋之前,篝火便是他们的家园。他们聚集于篝火旁,设计他们的群居、集体打猎和攻击的初始计划。在这里,多少年来,他们憧憬着朦胧的梦想,并渐渐意识到那第一抹隐约的微光,那模糊不清的冲动。这种冲动最终会导致横在他们自身与他们起步的原始黑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

③尽管这道鸿沟很宽,至今我们依然可以从跳跃的火苗中看到前途,陶醉其中,纺织梦想,而这一切在急躁的日光下显得轻率鲁莽。在跳跃的火苗前,人们又重新提起现代征服的话题,又谈起与过去的版本相差无几的口头协约。围坐在篝火旁,人们感到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篝火,所有的人都是他们路上的伙伴。

④然而,一旦一个人在火边感受到了温暖和亲密的交情,从眼中的火光里品尝到了狩猎的刺激,他便与往昔联系在一起,重温他早年遗失的那些奇闻逸事,再现他祖先那种神秘的感觉。他重新打造了一种因人类放弃游牧生活,从森林、草原和深山迁移到安全的村庄时打破的记忆联系。在那道鸿沟上架起连接的桥梁之后,他便很快发现了曾经遗忘的事情——隶属于土地和他的同类的那种感觉。当此情此景再现时,他就超越了自己的生活经历,重返昔日简朴生活的时光。

⑤由于他对篝火的情感是如此之深切,而火给人的联想又是如此丰富,以至于生起一堆篝火意义重大。无论认可与否,对于一个文明社会之人而言,准备生火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并令人惬意。尽管人们并不需要那火来取暖、防御或做饭,但它却依然是一种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在任何荒野的探险中,火总是一天冒险经历的高潮之象征,它的重要性如同剧终落幕一样,为一天的经历画上一个句号。

⑥择一处合适的地点生火很重要。从人类初次在遭到雷劈的枯木残树中获取了燃烧着的木头,并随之发现了怎样用传递的火炬生火之后,他便与众不同了。时至今日,人类都没有忘记每个人都是热心肠,愿意助生火者一臂之力。当火焰生起时大家共有的满足感是多么的真切!当火在燃烧时,每个人都管理着自己眼前的火边,像对待活物似的照看着火焰。

⑦任何一个在荒野中跋涉的人都知道他是多么渴望一天中能够放下背包、安营扎寨的那一刻。他幻想着理想的宿营处以及所有他要在那里找到的东西:水源、充足的柴火、挡风避雨之地。随着林中的阴影越来越长,营地这件事情就成为重中之重,带有篝火的营地一直是行者的目标,一个值得为之奋斗,而且一旦取得就值得守卫、抵御外来者的地方。

⑧特里维廉曾说过:“我们都是大地之子,离开了她,我们的精神就会枯萎,就会走上邪路。”他所思索的是一种人类的需求,在人生旅程中,人们依然心存原古的需求和愿望,但却深陷于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现代文明环境之中,因为现代文明再也无法向他们提供古老的满足感或令人心满意足的源泉。

⑨回顾漫游于荒野的那些岁月,我的那些营地如同闪光的珠子将漫长的经历穿成一串儿。这些闪光的珠子之一便是位于伊莎贝拉溪畔一个光秃岩壁上的小营地。我的帐篷支在溶溶的月光下,月光照在一条长长的银白色的池塘上,使得它起点处那奔腾的急流变成了无数舞动的点点银花。整个伊莎贝拉溪谷都充满了北美夜莺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池塘顶端的云杉在夜空下呈现出黑色的轮廓,每一片树叶都染上了银色。一条鳟鱼不停地跃出水面,激起的涟漪一圈圈地涌向池边,渐渐抹掉了水面上原本平静的冷光。篝火是那片充满魔力和魅力之景的一部分,让人不得不惊叹它的美丽。

⑩梭罗说:“在荒野中蕴藏着拯救人类的希望。”的确,那些古老亲切的篝火有着神奇的力量,甚至对它们的记忆都能使生活变成它本应成为的探险。

(选自《低吟的荒野》,有删改)

1.第⑤段中说“生起一堆篝火意义重大”,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篝火的重要意义。

答:

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种冲动最终会导致横在他们自身与他们起步的原始黑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

答:

(2)我们都是大地之子,离开了她,我们的精神就会枯萎,就会走上邪路。

答:

3.文章在人称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4.文章结尾说:“在荒野中蕴藏着拯救人类的希望。”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内涵。

答:

捕兽者的小木屋

(美) 奥尔森

①雪堤湖畔的小木屋透着原古的气息,屋里没有地板,只有一扇小窗。小木屋隐入它周围那片高大的黑云杉中,仿佛它自古就是那林中的一部分。

②作为捕兽者的小木屋,它显得很小,只能容纳一人居住,只够放一人的用具,一只小炉子,一张角桌,一个床铺;那里有用手削的挂衣物木钉,窗下有一个窄小的架子。然而,夜晚,当挂着冰霜的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当刺骨的寒风抽在毫无遮掩的湖畔时,它温暖舒适,恰如在枯枝落叶堆中的熊窝。屋顶低矮,椽子从屋檐伸出很长,像是建屋者忘了修整它们。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似乎已经看不到屋顶与低垂的树枝之间的裂缝。

③当我走入那个小木屋时,便走近了荒野。这里的生活是原始的,令我对梭罗的话深有同感。他说:“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简朴的条件中。”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才体现出他所指的那种简朴。这个小木屋意味着印第安人的鹿皮靴,粗毛的皮革——以及简单的思想。诸如社会、政治、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复杂问题似乎显得十分遥远。在这里,我感到如同我露宿在凸出的壁崖下一样,与原野融为一体。

④我喜欢躺在散发着松脂味的床铺上,仰望着椽子细细地端详屋角的一个鼷鼠窝,以及粗糙原木上长出的地衣和蘑菇。随着小木屋渐渐变暖,鼷鼠也变得活跃起来;鼠窝中传来隐约的“沙沙”声,陡然闪现出透明的大耳朵和黑亮的眼睛。那小动物观望了我好长时间,当确信我并无恶意时,便跳下来,到桌子上捡面包屑吃。

⑤有时,一只红松鼠从屋檐下的洞中出来。同样,先是长久而仔细地打量我一番,最终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俩成了合作伙伴——我这一方在桌子上留下些东西,他那一方让我有归属感。

⑥夜间,我有时会醒来,听着云杉的枝头触碰着墙壁,轻柔地抚摸它们。那个小木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大森林的一部分,终将再度与青苔和落叶融为一体。此时,我的思绪仿佛融入树林,融入林中的风声,融入树木相触时发出的嘶哑的低吟。小木屋满足了一种走近原始环境的渴望,那种暂时重返荒野的渴望。雪堤湖畔的小木屋已经与那一切融为一体。

⑦另一个给我以同感的小木屋位于我家南边的沙河。它也是原木搭建的木屋,椽子伸出很长,足以遮住屋檐下的柴堆、斧头、锯及其他用具,也遮掩了墙壁与地面之间的裂痕。小木屋栖于那一小片可以纵观河流全景的沙地之上,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搭建这个小屋的捕兽者或许只觉得它是个挡风遮雨的地方,然而,实际情况远不止如此,它是原木与岩石组成的一幅画,给过路人以欢乐。

⑧查利·拉尼的石河小木屋位于群山的怀抱之中,但是你可以听到下面的河流在岩石上流动的潺潺水声。这里不仅有原古的气息,还有一种与世隔绝、荒凉壮丽的景色。那里看不到落日,因为暮色很快就弥漫于山谷之间;没有远景,没有辽阔的感觉——那只是位于峡谷底部的一个荒凉孤寂的所在。然而,查利·拉尼,那个搭建了木屋的、如醉如痴的捕兽者,发现那里有着与他本人的习性相辅相成的神秘和野性。他与身边的景色融为一体,恰如他喜爱的西贝柳斯①的作品与芬兰的森林及湖泊融为一体。

⑨在北方也有许多捕兽者的小木屋。它们之中不乏有其舒适漂亮之处,可是当我进去之后,没有感到变化,那只不过是远离城市的文明生活的延续。在那里,我找不到隐居和独处的感觉,因为它们的便利条件将城市生活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负担一并带来。有时,那里的生活条件过于舒适,离所有的体力劳动相距甚远,结果是失去了走向林子中的真实目的:用原始的方式,干原始的活儿,重拾简朴。

⑩捕兽者的小木屋如同帐篷和土著的圆锥形帐篷一样自然。它们与荒凉之乡融为一体,如同树木和岩石一样是荒野的一部分。在这些小木屋中,总有荒野的低吟。我在沙河听到了它,那是一个雪花飞扬、风声萧萧的暴风雨之夜;我在石河听到了它,当时查利的小提琴与激流之声融会在一起,我已经分不出彼此,但是我知道他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周围的景色,还有欧洲北部的乡村和荒野。

(选自《低吟的荒野》,有删改)

①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芬兰民族之魂”。西贝柳斯不喜欢城市的喧嚣,而选择居住在乡村进行创作。

5.第③段中说:“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才体现出他所指的那种简朴。”请根据文意概括句中“简朴”的特点。

答:

6.第⑤中作者为什么说“他那一方让我有归属感”?

答:

7.有人说第⑨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

答:

8.请探究文章标题“捕兽者的小木屋”的意蕴。

答:

暗眼灯草鹀

(美) 威廉斯

当我写日记时,一只鸟撞击了我卧室的窗户。我打开门,发现一只暗眼灯草鹀撞晕在雪地上。我想将鸟抱进屋,救活它,但却没有这样做。我只是抚平了它脖后的细绒毛,关上门,回到了母亲身边。

“经历了所有这些折磨之后,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母亲说,“那就是你得振作精神,继续活下去。”

“我已经与病魔拼搏了这么久,我努力地支撑着活过了这个夏季、秋季和圣诞节——这其中的每一分钟活得都有价值。我做好了离去的准备。”

“特丽,你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是吗?”

“我的心灵接受了这个事实——可是我的心里却没有。”

一天又过去了,今夜我不想入睡。好在下雪了。终于给这个寒冬添了些温柔的感觉。

我们谁都没睡。史蒂夫和我在等父亲的电话。父亲无法入睡,唯恐母亲会离世。丹和汉克无法入睡,因为家里静得令人不安。

我们前厅里的索勒瑞风铃在风中不停地丁零作响,又一场风暴要来临了。

我们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母亲的离去。令人无精打采的悲伤使我们放慢了行动的节奏。

我决定每天都穿得鲜艳一些:红色、紫色和蓝色,为的是让母亲看着我赏心悦目。

今天早上她轻柔地说:“你在改变我的风景。难为你为我而穿衣打扮。我期待着看你的服装表演。”

雪不停地下。母亲也日益衰弱。这个白色温柔的世界似乎助了我们一臂之力,来忍受这悲伤。母亲已经数周没有进食了。“我要在家人亲情中度过弥留之际。”母亲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她的言谈依然兴致勃勃,而且还是爱问个不停。当面对死亡时,生活的分分秒秒都被浓缩了。

今天下午,我和丹走进母亲的房间,她正在看朱莉亚·蔡尔德准备用鸡做一道菜的电视节目。“噢,”她看着电视叹了口气,“我真想试着做做那道菜……”

整个家如同一根紧绷着的橡皮筋。母亲越来越难受,虚弱得勉强站立。“我不知道怎么去死,”她对我说,“我的心不让我安息。”现在正是她的紧张不安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我们之间那种牵肠挂肚的痛苦——活着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要死的人——要死的人看着活下去的人。在弥留之际,她依然试图调节气氛,创造一种平静的家庭环境。

我出去绕着小山坡走了一圈回来,感到很平静。空气中散发着树木的清香,大盐湖在地平线上闪烁。湖光山色,晶莹剔透。这一切使我意识到,母亲身上那些令我敬佩的东西都是大地中固有的。只需将手放在山脉那黑色的腐土上或沙漠那无养分的沙粒上,我就能唤回母亲的灵魂。她的爱心,她的温暖,她的呼吸甚至她搂着我的双臂——就是浪花、微风、阳光和湖水。

第二天,母亲说她想睡觉,“不去想,也不去感觉,就是睡觉。”

我看着她日益消瘦,皮包骨头。当我给她揉背时,我的手指沿着她的脊椎骨向上推,那颈椎凸显着,如同阶梯。她的脸如同蜡模遗容,皮肤绷紧到头颅。从她的耳际到眼部的骨头像是高高耸起的骨架,撑起她双眼的眼眶如同眼镜。她睁开眼时,眼圈乌黑,双眼深陷。

她的手指显得更加修长,我们彼此握着手,让我看到并感觉到母亲多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那是用摇篮摇过我的手,搂抱过我的手,出生时抚摸着我的头的手;那是给我做饭,给我写信,爱抚我父亲身体的手;那是漫漫夏日在花园劳作,为秋季种植万寿菊的手……

离开时,我俯下身子吻了母亲的额头。几年来,我一直想象着当母亲离世那一刻,我在她身边守护的情景,我不愿却又不得不放弃她——她教会我,死亡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它是一个过程。

到了下午,父亲来电话让我们都过去。走进母亲房间,我感到死神正在逼近,我们在她身边坐着,那是一种默默无语的心灵沟通。房间里的光暗淡下来,我突然想到母亲会等到日落之后再过世。那天的落日绝妙无比,一片杏黄色的光闪烁在紫色的奥奎尔山上。我告诉母亲那是多么美丽的落日。

父亲走进房间。母亲转向他。他们的目光相视。她笑着离去。

父亲跪在她身边,把母亲的头放在他的膝部,为她的亡灵超度祷告,感谢她生命的勇气和美丽,他握着她的手说:“我的戴安娜,你终于能够安息了。”

一轮满月悬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那是母亲的脸在闪闪发光。

艾瑞克·弗洛姆说:“一个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自己降生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当我们去世时,应当是我们完全出世之时。”

(选自《心灵的慰藉》,有删改)

9.请简要概括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

答:

10.请概括文中画波浪线处自然景物叙写的特点和寓意。

答: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特色,请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殊效果。

答:

12.文章结尾引用艾瑞克·弗洛姆的名言,请结合文本探究这句话的内涵。

答:

参考答案

1.①具有刹那间将现代人所处的情境转变成为冒险和浪漫的经历的无比魔力(或神奇力量);②是原古人类曾经憧憬朦胧梦想、设计初始计划的精神家园;③使现代人能够超越自己的生活经历,重建关于祖先的各种记忆联系、重返昔日简朴生活的时光;④是荒野探险中行者最根本的心理需求和奋斗目标。

2.(1)人类在征服自然、编织梦想的冲动下无法抵制现代文明的诱惑而远离荒野与昔日简朴生活渐行渐远。(2)人类是自然之子,荒野是现代人的精神需要(或原古愿望),回归荒野心灵才能重获平衡和宁静(或直面生活本质,获得精神充实、内心宁静)并走出令人困惑(或错综复杂)的现代文明环境。

3.①多种人称交替使用,主体部分使用第三人称,兼用第一人称;②使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描绘关于篝火的广阔画面;灵活自如,便于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描述,传达关于篝火的丰富内容;③穿插第一人称,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亲切自然,适于表达作者关于篝火的心理记忆。

4.①荒野隐寓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给人以精神启迪,能促使被现代文明裹挟的现代人对远离自然、急躁轻率的行为进行反思;②荒野隐寓的探险精神及浪漫情怀,能引发现代人心灵震动进而疗救其日益干枯的心灵(或使其日益干枯的心灵获得心理满足);③荒野隐寓朴素的生存(或简单生活)之道,聆听荒野能唤醒现代人在野生自然中感受美丽欢乐、梦想冲动、友爱互助的人文情怀。

5.①空间狭小②原始简朴③温暖舒适④融入自然(与原野融为一体)。

6.在作者眼里,红松鼠代表自然,作者与红松鼠的亲密合作,满足了作者走近原始环境、重返荒野的渴望,找到一种隐居和独处的感觉,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7.不可删。第⑨段宕开一笔,所写北方捕兽者的小木屋,舒适漂亮,不能给作者带来心灵的归宿感,与上文雪堤湖畔的小木屋、沙河小木屋以及查利·拉尼的石河小木屋的原始简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更加有利于揭示文章“重拾简朴,回归荒野”这一主旨。

可删。第⑩段紧承第⑧段,删去后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文章主旨已经包含在对三个小木屋的描写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使文章意味蕴藉。

8.①捕兽者的小木屋象征一种远离社会、政治、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复杂问题的简单生活;②捕兽者的小木屋与荒野融为一体,隐寓荒野与人文的融合,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捕兽者的小木屋表现出的与世隔绝的原古气息折射出祥和之美。

9.①结构上:呼应文题,引出下文母女关于“生病与死亡”的对话。②内容上:暗示文章主旨,我没有救活撞晕的暗眼灯草鹀的行为隐喻在面对死亡时要振作精神,学会自救。③通过我的反常行为引起读者疑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0.①以声衬静,突出家中环境的静寂。“风暴”一语双关,既指自然风暴,又暗示自己将遭遇母亲离世的人生“风暴”;②调动嗅觉和视觉器官,突出大盐湖景色的秀美,与母亲的美好品质交相辉映。③象征。与上文的“落日”呼应,象征母亲生命的圆满和唯美,表达对亡母的怀念,也隐喻母亲直面死亡的人格魅力光芒四射。

11.①连用四个句号,语气舒缓,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②通过人称视角的转换,以速写式的白描,凸显夫妻情深及心有灵犀;③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场景(或用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展现母亲离世时的唯美及满足。

12.①一个人降生后就是不断地与挫折、疾病乃至死亡抗争的过程;②人生的意义在于从各种抗争中寻找快乐,实现人生价值,享受过程之美;③直面人生种种折磨后,内心就会变得强大,就会乐观生活,勇敢面对,看淡生死,彻悟生命。

非文学类文本论文 篇5

根据原文文本的不同类型, 我们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那么与之对应的文本就叫做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 可以发现好多研究者给出这样的定义:除文学文本以外的文本都是非文学文本。可见非文学文本所涵盖的范围之广。皮特·纽马克的文本理论将其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非文学文本也涵盖这三类文本。比如说法律文献和一些学术论文就属于表达型文本;而报纸以及演讲稿就属于信息型文本。

二、非文学文本翻译的难点

非文学文本中含有大量的专有词汇、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由于非文学文本涉及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自身所特有的词汇和句式。所以说非文学文本中的专有词汇的翻译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转述是非文学文本翻译的一个难点。在笔者的翻译实践中不难发现各个专业领域文章所用句式都有其特点。比如说本文的译例, 在介绍此发明时会应用大量的以介词开头的句子, 这些句子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作正确的句子。那么在译文中怎样给出地道翻译就成为非文学文本翻译的另一个难点。

三、非文学文本翻译策略—以专利申请书翻译为例

1.专利申请书。本文所引用的是一篇名为《机器视觉摄影机专利申请书》的译例。《机器视觉摄影机专利申请书》中的产品是一种可以执行物体的测量、检验和校对以及对条形码进行解码的视觉系统。文本中涉及大量专有词汇、专业知识以及长句和特殊句式。因此可以用于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的典例。

2.从译例翻译中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恰当的翻译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翻译效率, 更能提高译文质量。下面就结合译例中的翻译, 来分析进而总结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

以译例中的专业词汇为例, 原文本如下

“These systems are based around the use of an image sensor, which acquires images (typically grayscale or color, and in one, two or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subject or object, and processes these acquired images using an on-board or interconnected vision system processor.”

要准确翻译文本中的专有词汇, 必须借助在线词典、互联网搜索引擎以及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以句子中的“onboard”为例, 在翻译过程中, 将此词语输入计算机进行搜索引擎, 从搜索所得的平行文本中确定该词语恰当的意思“板载”。

通过上述的例子, 我们可以总结出翻译文本中大量专有词汇和专业知识的翻译策略:生疏单词可以借助电子词典、在线词典以及网络来筛选出适合的词义, 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语料库和平行文本。

对于非文学文本翻译的另一难点, 特殊句式的翻译, 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进行分析, 原文本如下:

“Som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use of a liquid lens are the lens’ ruggedness (it is free of mechanical moving parts) , its fast response times, its relatively good optical quality, and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size.”

此句中含有多个名词短语, 像“its fast response times, its relatively good optical quality, 等”对于这些短语翻译, 如果按一般翻译, 可译为“它的快速反应时间, 相对好的光能性能”这样的翻译存在着严重的“翻译腔”。对于这种特殊句式, 在翻译时要查阅译入语的平行文本, 从中查找意思相近句式的翻译。除此之外还要适当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地道地陈述出原文意思。所以该句可以试译为:“使用液体镜头的主要优点包括牢固耐用 (没有机械运动部件) 、反应时间短、光学性能相对较高”。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的分析, 找出非文学翻译中的难点, 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 进而得到地道的译文。

四、结语

在进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时, 译者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双语驾驭能力, 还要理解所译文本中的专业知识以及具备查阅和利用平行文本的能力。通过分析非文学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加上大量的翻译实践从而总结出翻译此类文本的一般策略。

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下, 非文学翻译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成为翻译领域的新方向。本论文以笔者曾经翻译的一篇名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DRIFT IN A VISION SYSTEM VARIABLE LENS专利申请书为译例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非文学文本,策略,专利申请书

参考文献

[1]徐菲.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 2012 (7) .

[2]张宇.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文体特征[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9) 3.

[3]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 篇6

一.关注文学文本“名典性”, 精选素材开眼界

我们纵观2011以来的全国各地的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类考题, 不难发现名家的经典片段占据了大多数, 尤其体现在文学类文本中, 选文的精致经典、人性探求、文化内涵深刻的特点非常突出, 体现了“任何文学首先是人学”的特征。从相关的经典片段中挖掘可阅读的素材内容,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阔知识视野和丰富思维感知。

找出文学类文本中的“典范味”, 就是要在归纳高考命题特征基础上, 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富有情趣和哲理性的文学, 让他们带着虔诚和探究的心情体味“大家风范”的内涵意义。我们以2013年部分地区的文学类阅读文本素材为例, 像全国新课标 (Ⅱ) 阿城《峡谷》、广东的师陀《过岭》、山东的余华《活着》 和沈从文的《定和是个音乐迷》、江苏的老舍《何荣何许人也》等都是具有一定典范性的阅读文本素材。归纳这些文本, 具有如下的特征: (1) 考查的素材多为抒情散文或者叙事类的散文、随笔、小品文等, 内涵意义深刻, 体现对普通人的关注。 (2) 多为现当代的名家, 融合了他们较为成熟的写作艺术风格, 展现富有特色的创作思维结构。 (3) 文化味浓厚, 尤其对传统文化中人们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等较为关注, 展现了对人性中“求真、求善、求美”的深入探索。 (4) 所选择的素材简短精致, 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美文的原汁原味, 让学生用心去品味。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以名家的经典片段为风向标, 注重时代性和多元化, 让学生在广泛阅读学习中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积淀。我们在关注文学文本“名典性”基础上, 一方面,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筛选具有一定哲理性和生活性的散文, 让学生用心去品尝其中的新鲜;另一方面, 关注名家的美文, 搜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本素材, 除了要关注迟子建、龙应台、宗璞、朱以撒、冯骥才等现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外, 还要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些作品。唯有如此“精挑细选”, 才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研读过程做到“连贯性”, 解读素材抓要旨

文学类阅读的核心在于读法的运用上。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阅读方式, 则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突出阅读的研究性和欣赏性, 不仅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一定的激情和兴趣, 还能够使学生在自我阅读过程中发现和探究问题, 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突出研究阅读的重要引导价值, 应把握好整体阅读、探究理解阅读和提炼欣赏阅读几个环节。在整体阅读中, 可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 带着思考来主动参与阅读, 简要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在探究理解阅读上, 要求学生以精读的方式, 通过上下文对比阅读、圈点关键点等方式来深入剖析其中的信息要点, 发现文本中的精彩之处;在欣赏阅读中, 注意引导学生从“于我心有戚戚”中体会领悟, 鼓励学生从自我的内心深处来激起共鸣, 深化理解感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 一方面, 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 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另一方面, 关注上述研读的前后联系, 让他们在彼此关联的过程中更好掌握理解方法。

在这些环节的把握中应该突出解读,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体的整体认知感悟来找出其中的表达重点。教师要求学生在研读过程中, 可从具有典型性的深思过程中对个性的问题进行思索, 学会归类找规律, 最终形成科学的、个性化的解读方法。例如, 在2013年山东的《定和是个音乐迷》的阅读中, 可要求学生对“总之,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早已把定和征服了”进行深思, 结合文章的题目, 要求学生仔细体味音乐在陶冶情操和愉心养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引导学生筛选有效阅读学习方法, 比如, 语句提示法, 找出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来筛选暗含信息要点;线索跟踪法, 从表达的线索中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以找出其中的核心要义。

三.模拟训练突出“实战性”, 总结归纳找规律

高考如战场, 说的就是其残酷性和情境性。以模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紧张情境中集中心思, 主动探究阅读文学类文本, 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临阵实战的经验和本领, 更能够使得学生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认知,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水平。通过对模拟的归纳总结来发现可借鉴探究之处, 更利于培养他们阅读文学类文本的主动性和激情, 激活学习潜能。

我们在模拟高考的情境中, 应该突出量和度的把握。可根据学生的整体阅读学习水平, 每日为他们提供一篇文学类片段, 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 (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题完成情况, 建议他们作如下的归纳: (1) 找出近期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中具有共性的试题, 让他们从命题者的角度考虑命题的价值意义。 (2) 归纳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 尤其对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予以必要的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借鉴,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3) 总结自己阅读中的成功经验方法, 鼓励他们在相互展示交流中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阅读理解方法。

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模拟考试, 能使得学生对阅读理解产生深刻的印象, 形成自觉主动的归纳和综合运用意识。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 一方面, 多给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载体, 让他们在团队式的表达中互通有无, 发现更为新颖和科学的阅读理解学习方法;另一方面, 修正学生在阅读归纳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引导他们运用最为简便的方法来找出最具有适用性的解题技巧策略, 让他们在自我归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技能。

四.解题格式强调“规范化”, 综合考量显技能

解题的格式是学生在答题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一旦违背了规则就会付出代价。运用规范的格式来破解阅读理解中的难题, 不仅能体现出自身的学识素养, 更能够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更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自己的亮点。

在格式的规范中, 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 (1) 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词汇来表达语意, 展现自己的理解感知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感悟。 (2) 运用好相关术语, 让阅卷老师从学生的表述中体味到语言技能的积累运用, 像在表达技巧上, 可有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在结构安排上, 可有烘托铺垫、伏笔照应、起承转合等。 (3) 在答题的分值把握上, 应该根据分值的不同, 围绕相关内容有重点地突出表达要点, 增强得分的亮点。 (4) 把握好回答问题的逻辑思维, 做到先重后轻、避虚就实。例如, 在表述“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类的问题时, 应该按照“使用的手法+内容+效果/作用”的格式来表述, 注重突出表现手法和作用, 常见表现手法有: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作用主要有:画龙点睛、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等。掌握好这些格式, 不仅能够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更能够使得学生在自我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认知策略, 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的综合表达运用能力水平。

如上所言, 关注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运用, 应在突出经典性和多元化基础上, 多给学生以自我研读、品味欣赏和总结反思的机会, 让他们在感悟过程中体味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以多元化阅读为根本, 活化感知生成过程, 引导学生在和文本对话中体味作者的表达意图, 让他们尝试运用多种语言形式表达阅读理解思维过程, 帮助他们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底蕴。

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要读出文学味 篇7

关键词:阅读,鉴赏,文本特征,文学味

在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 阅读鉴赏分值占很大比重, 例如, 在江苏高考试卷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是20分, 而学生往往失分惨重,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每年高三老师和学生都花了绝大工夫在上面, 却仍然收效甚微, 甚至忙到最后老师和学生会发现:复习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提高甚至还没有复习训练前得分高, 我们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 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训练学生分清题型、如何审题、如何找准角度按步骤答题上, 殊不知, 很多学生早已在上述方面做好做够了, 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读文本、读不懂文本。不会读、读不懂, 再熟悉题型、再会审题答题也如同搭建空中楼阁, 都是枉然。

那么, 如何教学生会读文本、读懂文本呢?本文试图从文学文本的文本特征角度做一些探讨与尝试。文学类文本传统的分类, 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每类文学文本都有其固有的文本特征, 这些文本特征说得形象些, 就是指这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味道”。如果学生面对一个文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这一类的文本特征入手, 或许就找到了解读这个文本的钥匙。并且, 试卷当中文本后的问题也大都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制。这样, 解读又迅速, 又做到了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 来谈谈散文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散文的中心有任务是抒情或展现情与理的交融。散文何以称为“散文”, 那是因为它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 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 但这不是说散文就没有其特有的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主导性的、特征性的建构因素, 例如: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并且, 散文因其“散”, 所以, 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文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安排这样的材料有何作用?还有, 散文借助文字所创造的“美”, 不仅是物象、意象之类带来的, 还来源于语意学的某些方面, 如语言的意味、意蕴、意趣等。散文文本的可咀嚼性, 既是散文的标志, 也是解读的抓手。我们在解读散文的时候, 可以借助某些可观察、可把握的语言标识来品味散文的意味、意蕴、意趣。有人将散文称作“美文”, 证明散文还有一个文本特征, 那就是比其他文体更突出的审美追求。因此, 在阅读散文时, 要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各种各样的“美”, 文本造就“美”的方式、手法。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具有的文本特征, 如果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建构因素, 抓住文本中具有可咀嚼性的语言标识, 理解文本中各种各样“美”, 解读文本的意味、意蕴和意趣。那么, 在散文阅读方面, 我们也就相应地有内容可读、有事情可做了。在高考试卷中, 命题者也往往是从这些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题的。

来看看2012年广东卷的散文阅读《荷叶》, 初看标题, 再看文本内容, 我们即可发现, 这篇散文是用中心物象“荷叶”来建构文本的, 进一步读文本可看出这“荷叶”, 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审美特征:残荷之凋零、新荷之清新、可用做包装食物用途的清香等, 然后, 作者对荷叶寄予怎样的复杂情感我们就可以把握了。文后的试题:17.结合文意, 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5分) 18.在第 (2) 段和第 (3) 段中, “我”都见到了残荷, 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6分) 两题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命题的。其次, 文本写荷叶, 为什么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宏村的秋景?有何用意?这一点体现了散文“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初读文章就要考虑的问题。试题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4分) 同样也是从这一方面设问的。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的试题同样是从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命题的: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 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本题是从散文“散”的特征出发, 材料安排的用意角度来命题的。18.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分) 则是从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及其作用来命题的, “杜鹃啼”是文本的中心意象, 又是结构文本的线索, 文本基于此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19.选取一个角度, 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8分) , 是考察作者寄托在“杜鹃啼”这一意象上的审美追求的。

其次, 来谈谈小说阅读。小说的文本特征较明显, 构成文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环境、情节。但是, 我们解读小说, 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及手法, 以及基本情节。其实, 小说的解读更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三个相同要素在不同的小说文本中的不同组合、侧重、倾向中的个性化的设计。 (注明出处) 再具体点说, 小说的“文学味”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变化性、矛盾性上 (分析这人物形象的三个特性需要把人物形象完整分析和人物的细部情感结合分析, 即客观分析与主观体验结合) , 人物形象的特征与刻画手法的选择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最后, 解读小说还要注意小说主题、主旨、以及审美意义的多元性。

以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 (师陀) 为例: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表面看这道题是考察环境描写的特征的, 其实解决这道题, 还是要从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入手, “在这小城里, 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 仍有许多剩余时间, 就戴上老花眼镜, 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 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 并有一种特别风韵, 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 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 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 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邮差先生是一个对人友善、内心悠然淡泊的形象, 由此形象可以得出小城具有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特点。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这句人物语言的理解, 要解决这道题, 需要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小说主旨之间关系综合考虑。因此这句话的含意可以理解为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 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 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得出的。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 没有人打扰, 这点是从环境描写的特征得出的。而这句话在小说结尾, 有象征意味, 显然关乎小说主旨:即对战争背景下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再来看14题, 作品叙述舒缓,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小说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是由人物形象、环境特征、小说主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 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1) 叙述舒缓, 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 祥和与安宁; (2)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 没有惊心动魄, 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 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 展现在历史大背景 (日本侵华战争) 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 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图。

综上所述, 考试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 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抓住各类文本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以这些文本特征为切入角度, 迅速读出文本的“文学味”, 以便有针对性地、有效地答题。

文学类文本概括题的支点 篇8

任何题型都有解答的技巧, 如同杠杆下的支点一样。概括题也不例外。概括题主要有三种题型, 每种题型都有其对应的解题支点。笔者就近几年的各种题型做个简单的分析, 希望能给广大学生一点启发。

一.概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文本阅读, 考生必须掌握解每一自然段、每一部分、直至全文的主要内容。江苏高考最常见的“分析某一段文字作用”的题型, 就是要求学生在概括文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再在多层面解析。

概括文字的主要内容, 其支点主要有两个:这段文字的主要描写对象及其主要特点。如2006年高考《一幅烟雨牛鹭图》, 第15题, “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 2007年高考《麦天》第16题, “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分析这两个参考答案, 关键词就是描写对象及其特点。

当然, 有时候一段文字并不是围绕一个主体来写的, 这就要求联系文章主旨作具体分析。这种特例主要有两种, 例如:

(1) 2008年高考《侯银匠》, 第二自然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 很多学生只能概括出语段写侯菊的精明能干, 很显然忽略了一、二两句对侯银匠的叙述。联系文章主旨, 侯银匠这个形象虽着墨不多, 但他是主要人物。

(2) 如一次模拟卷中的《扛椽树》, 有一题要求分析第二自然段的作用, 学生紧紧地抓住“诗人、依依之柳”回答问题。这和参考答案“回顾‘这柳’不受文人青睐的历史, 并含蓄地表明它不受文人青睐的原因”方向相反。我们深思一下, 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扛椽树, 所以依依之柳只是为了从侧面烘托主要描写对象。

这两种情况, 虽然有点特殊, 却有理可依:一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主要描写对象是什么。它们才是题目的考查重点。

二.概括一种事物的特点

某地高考模拟试题中以刘五福《茅盾的乌镇》为大阅读文本, 其中一道题要求概括乌镇的特点。很多学生抓住了文本中的形容词“古朴、清幽、厚重、宁静、恬静、沉稳、沧桑……”, 这道题的分值是4分, 他们便从中抽取四个词语作为答案。这时, 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反思, 他们提交的答案不是概括, 而是提取得来的, 这明显和题干要求有差距。而且文中那么多的形容词确实都是乌镇的特点, 你依据什么进行取舍呢?如此发问, 学生应该能发现他们的答案离“概括”是有一段差距的。

所谓概括事物的特点, 我认为最大的注意点是将抽取的若干信息进行分类, 因为按照一般行文规律, 表现一个事物的特点都注重从不同方面表现, 这其实也给我们的概括带来启发:通过分类, 我们会发现“清幽、宁静、恬静”都是说乌镇的自然环境, 而“古朴、厚重、沧桑”表现的是乌镇的历史文化等人文特点。以此类推, 所谓4分, 并不仅仅是落在四个关键词上, 而是落在四个不同的角度上。

2009年《上善若水》、2012年《邮差先生》都有相同的题型。虽然参考答案上没有具体到交代角度, 但是《邮差先生》的评分细则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暗示。

做这类题型, 如果学生牢记“提取信息、分角度归类作答”, 得分肯定会高些。

三.概括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学生做这类题型时, 喜欢随意到文中揪住几个细节, 得出的答案肯定不全面。像2010年江苏高考《溜索》那样, 以分散的文字描摹人物的作品出现在高考题中并不很多见。所以, 我以为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时, 主要有两个思路。

首先, 是概括人物的身份。这是对人物最基本的一个认识, 因为身份往往会在人物身上打上特定的烙印。有了身份的界定就比较容易理解人物具体的动作行为了。

其次, 是概括作品的情节。作品塑造人物的手段就是情节的发展和情节中细节的描写。所以, 要准确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就应该概括情节, 而且大多文学作品情节中的一个时点的小故事恰恰就侧重表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如杨光洲的小说《鱼鹰》, 对鱼鹰这个人物形象的概括:捕鱼技术高超、讲原则、尊重生态规律, 就是按照情节的发展一一得来的。

文学类文本“形象”题解答策略 篇9

一、关于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精神面貌等。欣赏“人物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从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③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从社会环境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典型意义。

1.概括人物性格

[例1] (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马裤先生》)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

“拿枕头!”

……

“茶房!拿手巾把!”

……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

“拿茶!”

……

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

……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试题: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指导]

概括人物性格,首先要看看肖像描写,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外貌;其次看看语言描写,抓住个性鲜明的、能凸现其思想品质的语言;再次看看细节描写,抓住那些过目不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显示本质特征作用的细节描写。此外,还可以从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烘托这两点入手分析。“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马裤先生就用全身力气大叫“茶房”,要毯子,要枕头,要手巾把……这体现了马裤先生的“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火车开动后,他的一系列动作行为无一不显示出他的“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心理;与此同时,还凸显出他的“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等性格缺陷。“很和气的”“谢天谢地”等语句,表现了作者对其极尽讽刺和嘲笑。

[参考答案]

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2.分析人物命运

[例2]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信息①)

……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信息②)

……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

(信息③)

……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吧,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力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信息④)

……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地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信息⑤)

试题: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指导]

在“信息①”、“信息③”和“信息④”中,我们可以分析出马里诺在人前时强颜欢笑,在整洁高雅的环境下谦和中有自卑,在面对强势时无助又无奈。在“信息②”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他表演技艺精湛,善于引导观众,调动气氛。在“信息④”和“信息⑤”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他到处遭受冷漠,甚至驱逐,但又忍辱负重,为家打拼,孤独有担当。endprint

[参考答案]

①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②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3.分析人物形象

[例3]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峡谷》)

(8)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9)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10)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

(12)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13)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14)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试题: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题指导]

概括人物形象,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以及与此人相关的事件。此外,还可以从文章写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入手,如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从第8、9段及第10段中“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等描写中,可见其举止从容沉稳;从第10段相关外貌描写中,可见其外形特点;从第12段到第14段有关骑手喝酒、吃肉、喝汤的动作、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骑手的粗犷和野性。

[参考答案]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朴质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二、关于景象与物象

“景象与物象”一般是指文学作品塑造的具有人的特性的景与物,它是作者的情感、心绪、意志与具体“象”的融合体。欣赏“景象与物象”,要设法找到这个“景象或物象”与人的特性的契合点,同时还要结合作者借助这个“景象或物象”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景象”或“物象”与人物形象特点一致,就是正衬;如果不一致,就是反衬。

[例4] (2013年高考山东卷《活着》)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试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题指导]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我们概括景物形象特点时,既要抓住景物的自然属性,也要抓住景物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选文“景物描写”写了乡村农舍的炊烟、女人的吆喝声、男人肩上扁担的吱呀声和田野的宁静,透露出浓郁的自然的乡村气息,老人和牛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这样描写,使小说“活着”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也照应了开头。

[参考答案]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例5] (2013年高考四川卷《负重的河流》)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流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他直接让我们人类自己饱尝苦果……

试题: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指导]

此题主要考查对所写的“物象”——胡杨林的理解。选文第一段“有河总是有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他们成了……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选文第二段“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他直接让我们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结合这些语句,此题答案就非常明确了。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某一事物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表情达意和谋篇布局这两个角度来看。从表情达意上说,既要考虑胡杨林自身的形象,又要思考它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三、关于“欣赏作品的形象”的原则与分析技巧

1.从作品实际出发

欣赏“作品的形象”,要从作品中的人物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里的“实际情况”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作的描写和评述,而不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拔高。

2.对“形象”应有简要的分析

欣赏“作品的形象”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比如上文“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如果没有这样的分析,“地位卑微”就会成为适用评价许多底层人物的“套话”。

非文学类文本论文 篇10

一.阅读材料典范化

总览2010年18套语文试卷, 其选文经典、关注人性、文化内涵深刻的特点非常突出。结合前几年的试卷分析, 经典典范的文学作品在高考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反观各地的一些模拟试题, 文本材料的选取不仅没能很好地契合高考的发展趋势, 而且出现典范性不强、删减整合不科学、文本质量较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命题的科学性, 训练的有效性。因此, 阅读材料典范化、范文化是高效复习备考的前提。语文备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选文科学规范是其中应有之义。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 首先所选材料应该重文学, 重文化, 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特别是像迟子建、季羡林、周国平、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 理应成为命题的首选素材。这样的作品不仅经典、典范, 人文内涵丰富, 材料价值高, 而且利于训练阅读能力, 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更有利于引导阅读, 实现阅读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实际上, 2007年广东卷《泥泞》、2008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2010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等已经多次选用迟子建的作品。那么, 我们在备考中训练选用阅读材料时当然应高度重视。选用典范的阅读材料, 既便于考生提高备考效率, 又能有效提高文学素养。假如我们在考前以迟子建作品为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那么考生对她的作品风格特点、惯用手法等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考场上就相对顺手得多。并且, 考生的文学修养特别是视野也宽阔得多。语文备考、考试是特殊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中我们有责任使更多的优秀、规范的作品进入学生的视野。

二.解读方法科学化

不论解读什么文章, 都必须通读全文, 理清脉络, 把握主旨, 明确该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真正读懂文本 (主要指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是阅读理解题的基础。对文学类文本来说, 解读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文体训练解读。

要高效复习, 首先就应分文体进行解读训练。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针对性训练。如小说, 我们必须从三要素入手, 特别是抓住“人物”这一主要要素来把握主旨。而散文有写人记事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 随笔议论性散文等类型, 它们的解读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切忌复习训练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会儿散文, 一会儿小说, 今天练理解句子, 明天练赏析手法。不同类型的文本, 虽然有共性的题目, 但由于其解读方法不同, 做题的思路方法往往有别。

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以散文复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把做过的高考散文分类, 然后研究不同类别散文如何解读, 学会归类找规律, 最终形成科学的、个性化的解读方法。

例如, 研究2007年的高考试卷, 我们很容易发现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和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都是抒情散文, 都是通过几则材料来表现主旨 (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戈壁石;风迎接我、风带来诗意、和风有关的事件) , 进而联系1998年全国卷《报秋》、课本《故都的秋》等文章, 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类文章的规律。即用若干则材料表现主旨, 材料的内涵前几则相同, 最后的一则可能有所别;首尾往往有议论抒情的句子来点明、升华或暗示主旨;内涵往往既集中又不单一等。

3.总结出各种解读方法。通过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梳理研究, 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该类文本的解读方法, 如:抓关键句法——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往往暗示或点明主旨;材料分析法———梳理文本的写景、叙事、联想、引用等材料, 归纳其共性内涵即为主旨, 不同内涵即为主旨的升华或深化;线索分析法———此类散文往往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 或物或情, 或行踪或总分等等。

三.题型训练规律化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 每篇短文仅仅四个题目 (个别省市3个) 。虽貌似各不相同, 但其实质就那么几种题型,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一个题就是一类题的意识, 化个为类, 举三反一, 最终达到举一反三。

如2010全国卷《灯火》第16题,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做到此题, 我们可以联系到其他高考题 (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 或模拟题, 引导归纳:1.各种人称的基本作用;2.人称转换的原因或作用。这样再遇到此类题目, 学生往往就有了思路, 就能条件反射般地做好题。再如, 2008年浙江卷小说《乌米》第21题:《祝福》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我”的形象和作用。做完该题后我们再引导学生把此题和2008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联系起来, 进而探究“次要人物”的作用以及用大量笔墨写次要人物的作用。当学生们总结出, 要从真实感、线索、表现主旨、表现主要人物、艺术效果等多个方面思考时, 此类题型就彻底地掌握了。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 把引导学生归纳、整合、总结做题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 现在的高考题80%的试题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也可以直接给出常见题型, 让学生结合高考题探寻规律。比如, 我们布置任务:现代文阅读的“语言表达题”该如何做?一般是怎么设问的?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诸如此类等。然后让学生研究2010年山东卷小说《骆驼祥子》节选第19题, “第一段画线部分突出【得到】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结合2007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 “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 举例说明”, 再研究必修教材的两个单元的小说语言风格, 就不难归纳出小说的语言特色题做题的规律和方法。

四.答题格式规范化

首先, 要掌握专门的术语, 不说外行话, 用语准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 真正理解其含义。如小说结构情节方面:烘托铺垫、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效。表达技巧: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 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等等。

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

1.问题意识:认真进行审题训练, 围绕问题对应回答, 一问一答, 对应作答。

2.得分点意识:赋分 (分值) 往往和答案要点有关系, 根据分值可以推断回答要点。一般情况下, 2分题目多为一个要点;6分题目一般2-3个回答点。

3.规范意识:回答问题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 是有讲究的,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x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 有什么好处?我们首先回答修辞方法是什么 (因为问题是何种, 回答当然只能是一种) , 然后说说这种修辞本身的好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好处。

五.阅读题料作文素材化

高考作文关注人生、社会, 而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内外阅读、写作积累缺乏, 认识社会生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 联想、想象能力不足, 不能运用充分、有力的事例去阐述思想, 表现主题。那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没有思想、情感枯竭、时代感不强的考生, 是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的。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 其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超越俗套, 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不足, 以达到备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高考文本的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情感素养。阅读训练之后, 我们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思路或局部写法进行写作训练, 把读写结合起来, 提高备考的效益, 还可以从作文素材的角度对其积累、提炼、变形等, 使之成为我们绝好的写作素材。如《总想为你唱支歌》, 对倒而不死的“左公柳”、死而不倒的“胡杨林”稍加概括, 不就是我们议论文绝好的例子吗?其抒情性的笔法、几个材料表现主旨的化大为小 (写大西北的精神, 通过有代表性的物和人来完成) 的写法, 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写赞美某地域、某集体的借鉴。像迟子建的《泥泞》, 为我们写挫折、逆境提供了多好的写作思路!

事实上, 看看最近几年考生作文中大量引用史铁生的例子, 我们就知道《合欢树》《我与地坛》等高考文本如何有效利用了。聪明的考生往往知道利用考试文本作为写作素材, 备考更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当然, 阅读材料也是人文教育的绝好材料。

六.全面和重点相结合

上一篇:3D交互系统下一篇:招投标方法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