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024-08-20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精选12篇)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篇1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管理当局自愿或按照既定的披露要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利益相关者, 供市场理性判断投资价值, 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李明辉等 (2003) 认为, 从会计管制的角度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 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自愿性披露是企业自愿披露在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所作的最低要求之外的内容。对于投资者而言, 强制披露的信息与自愿披露的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信息来源, 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都是必须的, 二者缺一不可。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 促进管理当局完善内部控制, 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具体意义如下:

2.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披露履行受托责任的一种信号传递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管理当局承担了合理、有效管理与运营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的责任, 必须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委托方可以根据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做出继续原有契约, 还是终止契约的决策。因此, 管理当局有职责建立完善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可以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并披露评估结果, 可以向证券市场投资者传递管理当局履行了受托责任这一信号。

2.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地发现舞弊, 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负面影响。Hermanson (2000)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考察了美国银行家、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证券经纪人、公司董事、公司主管、分析师、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9类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 其调查结论为: (1) 强烈肯定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和减少错弊的作用; (2) 认为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促使管理层改进内部控制、加强监督, 审计师的验证则可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

2.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

内部控制报告, 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内部控制报告, 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着良好的控制制度, 则企业的经营有序而有效, 能够防范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反之, 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 则风险较大, 用户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必须谨慎, 因此, 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 除了根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盈利状况等数量指标外, 还较为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

2.4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由于管理者行为导致的企业价值下降部分会以分红和其他报酬降低的形式强加给管理者, 也就是代理成本最终将由管理者承担。为自身利益考虑, 管理当局就有使监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因此, 管理当局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需要设置内部控制制度, 让委托人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 以降低委托人对管理报酬做出逆向调整的风险。因此, 管理当局会定期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并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

3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 促进管理当局完善内部控制, 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因此国内外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3.1国外研究成果

Fama等 (1983) 发现了独立董事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Krishnan (2005) 将SOX法案实施以前更换外部审计并披露了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样本与对比样本进行比较, 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强、具有财务会计专业人士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Ashbaugh-Skaife, Collins & Kinney (2007) 研究了SOX强制审计之前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的业务更加复杂、近期有组织变革、会计风险更高、审计师辞聘现象更多, 可用于内部控制的资源更少。

3.2国内研究成果

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 (2003) 对我国2001年1147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 发现除了4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中国证监会的特殊披露要求披露得较为详尽外, 其它8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 大多数披露流于形式, 且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王文华等 (2006) 认为, 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实行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作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同公司年度报告一起披露。吴曙霞 (2007) 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尚缺乏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质量信号的动力。方红星、孙翯、金韵韵 (2009)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 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 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 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已经由自愿性披露演化为强制性披露, 重点关注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国内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研究, 分析其存在问题, 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4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性建议

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两大方面入手, 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化管理。因此本文建议:

4.1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环境

4.1.1 树立投资者法律保护观

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 不仅考虑大股东利益, 而且应特别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 树立保护中小投资者理念。首先, 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定, 上升到法律层次, 可以增补到《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的有关章节中, 也可以借鉴美国模式, 单独立法。其次, 启动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机制, 借鉴美国《SOX法案》经验,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点, 加大违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处罚力度, 以增加信息披露违规成本。第三, 将目前分别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颁布并实施的《内部控制指引》, 整合后由中国证监会统一制定并监督实施。

4.1.2 发挥声誉机制对法律机制的补充与替代功能

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 对法律机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目前声誉机制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特别是, 在许多情况下, 法律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声誉能起作用。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声誉机制是维持证券交易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因此应该给上市公司一定的发挥空间, 即内部控制信息应该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的政府监管新思维。

4.1.3 强化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和债权市场。在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上, 公司为了获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有充分动力通过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前景看好的“信号”, 以改善公司形象, 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因此, 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概率有正向影响。

4.2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4.2.1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和格式

从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位置来看, 上市公司或者在年报“公司治理结构”一节中予以披露;或者单独形成文件披露;或者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形式在公司治理结构章节中披露, 冠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标题;或者在监事会报告中披露。

4.2.2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借鉴美国SEC规定, 建议中国证监会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具体包括: (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和责任主体。明确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的责任, 可促使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重视; (2)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所依据的标准。公司管理当局应该说明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 (3)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的声明。管理当局应该说明内部控制的存在固有缺陷;衡量重大缺陷严重偏离的定义, 以及确定严重偏离的方法及相关责任人。 (4) 改进措施。披露所有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控制缺陷, 以及针对这些缺陷的补救措施及补救措施的实施计划等。

4.2.3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主体

应将内部控制的责任落到实际掌握公司权力的人身上, 即董事会或管理当局。董事会负责披露, 监事会负责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负责评估审核, 董事长做为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员以及董事会下设各个委员会、独立董事等对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等方面的责任, 对虚假记载、重大遗漏以及误导性陈述等行为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4.2.4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审议程序和评价核实机构

研究发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审议程序和评价核实主体比较混乱。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仅由董事会审议后就予以披露, 而未按沪深两市交易所《编制年报通知》的要求由监事会、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报告发表意见;个别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甚至由审计委员会提出, 董事会对其持何种意见也未见披露。建议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 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 提交董事会、监事会表决, 独立董事发表意见, 并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披露等相关事宜。

4.2.5 规范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 建立统一的评价方法体系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事实上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具体包括:第一, 是否评估了企业内部所面临风险;第二, 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是否适当;第三, 内部控制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是否科学、阶段性工作要求是否合理:第四,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组织是否有效;第五, 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和授权是否合理;第六, 是否有内部控制自查计划并有效实施自查;第七, 是否建立纠错与整改的机制;第八, 评价期内是否出现过重大风险事故等。

参考文献

[1]Fama, E.and K.French.Industry Cost of Equ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43) .

[2]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 (10) , 44-52.

[3]李明辉, 何海, 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 2003, (1) :38-4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策略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要体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而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是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类规章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也更加的复杂。为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自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反思、摸索和解决。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要加强自身规范,共同建立和遵守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构建良好保障。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从我国上市公司开展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此相关的规范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运行。到当前为止,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条文已经逐渐完善,涉及方面日益广泛,水平也日渐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了解这些问题,能够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必要依据。从上市公司所开展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现状来看,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能够严格遵守监管部门所指定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完全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监事会要对上市公司进行审查,评定其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并需要将实际情况发表具体的意见,然而相关内容未在年报中予以披露;多数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并未对上市公司中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进行披露,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难以实现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信息披露情况审查时,是否出具审计意见依实际需要而定,相关规定欠缺强制性。由此可见,在当前上市公司所开展的信息披露工作中,需要上市公司进行配合,也需要监管部门强化监管,通过详细了解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健康发展,体现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

(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从2011年1月1日至今,在六年的发展时间中,有关于上市公司进行内部信息披露的制度、法规不断被优化改良,相关法规的适用范围已涵盖我国所有的上市公司。深入解读《中国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控制的白皮书》可知,2015年全年,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670家,总体披露占比94.58%。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2638家,占比93.45%;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32家,占比1.13%。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为32家,在这些企业中,财务报告有效单非财务报告无效的企业为11家,占所有企业的0.39%,而财务报告无效而非财务报告有效的企业则达到了14家,占所有企业的0.50%。在所有企业中,还有7家企业的内控数据被认定为整体无效,占所有企业的0.25%。

(二)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规范

2015年,按照规定披露了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是2248家,披露占比为79.63%。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150家,占比76.16%;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98家,占比3.47%,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详细情况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数量为78家,占比2.76%;2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占比0.07%;18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否定意见,占比0.64%。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详细的条文规范

2007年,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其中年报方面的准则——《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因其实际情况而需要特殊要求的,允许证券交易所有权对其进行认定和许可,允许上市公司对特殊情况的具体内容在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予以修正,只是证券交易所要对该项具体情况给出确切的要求,这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借此选择对某些重大事项不予披露。(四)所披露的信息难以保证可信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可靠性和关联性,才能被认定为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言才具有使用价值。相较于信息的关联性,决策者们普遍更关注信息的可靠性。然而,中国证监会在2017年修订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涉及年报方面的《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只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内容、格式上的统一要求,并未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的财务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三、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范

财政部、证监会、事务所等部门需要对企业信息铺路工作流程、标准等准则与要求进行明确。同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应及时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监管意见,强化其披露力度。相关部门则需要根据资本市场发展需求,对相关准则和意见做出补充与修正,严厉惩处违规操作的企业。除此之外,企业在开展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工作涉及到的各类要素做出全面考虑,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按照规定规范具体内容和报告格式,并由注册会计师对该信息发表意见,使得所披露的信息具有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强化外部监管

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指导注册会计师顺利解决其审计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出现的实际问题。详细具体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尽行审计时获取合理的保证。监管部门要实时监督、科学管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事项,保证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更好的为投资者的决策服务,捍卫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中国证监会的新任务之一就是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相关行为,同时有必要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硬性规定,并强制其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操作的上市公司,严格予以惩处,强化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秩序,确保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相关权益。

(三)明确相关工作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呈现出健康运行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日益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顺应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觉意识,是满足用户对信息使用需求的要求。同时,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该从政策方面对主动披露自身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提供鼓励与支持,并对在此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企业进行特殊保护,并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手段实施。上市公司在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享有自主权和决策权,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债务成本的降低。然而,相关部门所具有的监管能力毕竟有限,并且采用强制手段尚难以保证取得良好效果,更何况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信息披露。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持有不情愿、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尤其是对于不利于公司顺利发展的信息,这些企业更是不愿进行披露。面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有必要构建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行为,并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制度条文,从而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促使它们主动配合信息披露工作,避免向资本市场提供虚假信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最了解的莫过于管理当局,他们最有资格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作出评价。上市公司的公司董事和执行经理,有义务将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给报告使用者,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管理者当局应该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内容和格式均合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从而为这类信息的使用者特别是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依据。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上市公司却欠缺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投资者眼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需要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信息,为此,上市公司需要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优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内涵。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的,并由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COSO1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原则等目的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主要来源于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同时与管理治理过程相结合。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价,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核准评价,然后将核准信息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给外部信息接收者提供更多对关于公司的信息。单纯的财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外部信息者的需求,他们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数量信息,还想要了解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合理、完整以及有效。(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意识。首先,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需要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有一定了解,从而做出评价,这个过程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本单位存在的管理缺陷;其次,要求企业管理层定期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最后,内部控制信息是需要管理层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才对外披露的,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感。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外部原因。(1)缺乏各界认可的内部控制规范。很多上市公司对业务流程制定了相对严谨的规章和制度,但是,其实际发挥的效用,往往存在很多不足。很多企业在实际执行此程序时,并不遵循规章制度,缺乏对整个业务进程控制的有效监管。正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一定的监管才使得沪市A股在2009年未披露的公司数有7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内部人员缺乏有效地控制和监管制度,使公司员工携公款外逃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金流失,而公司监管方面也遭受巨大打击,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私自接受供货商、购货商的回扣,中饱私囊,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购买不合格的原材料以次充好,或者为了偷逃税款,将商品销售收入不计入总账等;由于缺乏民主监督和决策机制,管理者进行决策时往往仅根据个人直觉和判断,对本企业尚不熟悉的经营领域进行大额投资,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2)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督。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还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督。管理当局应披露而不披露或者披露了不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时,管理当局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若提供了不符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的评价建议时,注册会计师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规定尚处于空白阶段。(3)缺乏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定。我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是出于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完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保证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考虑。但是由于这些规定没有明示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时间等问题,使得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造成各个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形式化严重,降低了投资决策的有用性。(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不完善、不透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核心环节。信息披露是整个中小企业市场上信息流的源头,这一源头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生产者和投资者可获得信息的总集,直接约束着其可利用的信息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大量的经验及实证研究来看,信息披露监管的强度与信息披露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是保障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信息流通的外部条件,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透明度提高的基本保障。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内部原因。(1)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认识不足。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治理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体制的弊端造成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加之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观念的更新速度较慢,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还认识不足。(2)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往往会有成本因素的考虑。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必然会涉及成本的支出。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上市公司即使在强制披露的情况下,也往往选择以最少的成本进行披露。当以较少的成本进行披露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建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信息披露,他的企业文化都是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表明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和理想,并共同的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的一种文化体系,它能使企业形成一种认知共同体,使企业及其所有员工在这种共同的人认知体系下,为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内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对选聘的人员素质、诚信和道德观一定要给与关注。

(二)明确上市公司未按要求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形成适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追究和惩戒机制,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否则只能是消极监管。笔者认为,应当明确不同违规行为(如披露不实或披露不全)所适用的司法程序,加强和细化对证券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这对从根本上遏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实,进一步明确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关监管部门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注册会计师的鉴定意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并切实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还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证。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从源头上防范虚假的内控报告、审核报告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付玉红,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2,(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篇4

近几年, 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蓬勃发展, 但研究的重点主要还集中在有关披露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和有效性等方面, 对披露的动机与质量还鲜有涉及。强制信息披露以后, 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变更有意义, 目前有关披露动机与披露质量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完善。通过对披露动机与披露质量进行系统研究, 能够从动机角度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的研究

Br onson (2006) 的研究发现,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报告自愿性披露的动机主要有:促进企业发展的财务动机, 吸引投资者的筹资动机以及应对审计委员会要求的合法性动机。研究样本来自于1998年SOX-404条款颁布前397家中型企业, 他同时还发现, 销售收入增长越快, 披露的动机越弱。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 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 将有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林斌、饶静 (2009) 通过对2007年沪深两市主板1298家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后发现, 有违规行为、财务状况差及上市时间长都会降低企业的披露动机, 而再融资计划及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则会强化企业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动机。

在规范研究方面, 崔志娟 (2011) 从“动机选择”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认为公司高管的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对内控信息披露进行“动机选择”。这种操纵公司是否披露、何时披露以及如何披露的“动机选择”行为, 将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信号传递功能发生偏差, 从而误导投资者。文章强调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提醒投资者关注高管在信息披露中的影响力, 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实证研究方面, 方红星、戴捷敏 (2012) 以2008~2009年剔除金融业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审计师声誉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向市场传递表明公司优秀的信号与降低企业的代理冲突是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主要动机, 而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控鉴证报告还取决于审计师是否愿意出具合宜的鉴证报告。同时, 再融资需求、实际控制人现金流权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也是促使上市公司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一)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

内控信息披露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因此田亮 (2009) , 孟敏子 (2012) 将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界定为内控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性的总和。

张晓岚、沈豪杰 (2010) 在参考总结以前学者的观点, 将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披露的有效性相结合, 指出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可以用披露的有效性来衡量, 即内控信息披露实现其治理目标的程度与其作为治理手段所实现的对治理对象的约束能力。同时还指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取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否真实地表达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在真实治理情况。总体来看, 这种观点是比较正确与全面的, 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

(二)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

任乐、席龙胜 (2014) 指出,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可以参考目前较为成熟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建立类似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的内控信息质量框架, 将充分披露、可比性与公允性定义为内控信息质量的三个基本质量特征。

(三)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方法

1. 检验矩阵法评价。

基于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累计超额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理论, 李洁 (2013) 提出了如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检验的逻辑模型:首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符合度进行测试, 然后分别对两个样本的累进超额收益相关性进行测试, 从而确定出四个结果, 形成了四个象限的检验矩阵。符合规范要求, 但信息有效性差;符合规范要求, 信息有效性高;不符合规范要求, 内控信息有效性高;不符合规范要求, 企业信息披露有效性差。四种状态, 代表了四种不同的质量水平。

2. 指标或指数评价法。

目前学术界测量信息披露水平主要有两种方法, 要么根据学者自身的研究目的与内容构建信息披露指数, 要么借助权威专家与机构进行评分。而当前我国还尚无专业权威机构针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分, 对此丁熙, 孙武 (2014) 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内控信息披露指数 (ICIDI) , 将其作为内控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ICIDI参考了COSO报告和我国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了内部控制环境情况、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情况、内部控制活动情况、内部信息与沟通情况, 以及内部控制监督情况五个方面的指标。任乐、席龙胜 (2014) 在提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质量特征的基础上, 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 构建了包含三个1级指标, 七个2级指标和二十二个3级指标的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这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着眼于帮助投资者投资决策, 涵盖了所有相关信息, 以客观事实作为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的标准, 排除看主观判断对指标科学性的影响。

3. BMF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人们通常认为信息披露的数量能够衡量信息披露质量。但是单纯地用披露信息的数量来衡量披露的质量不够全面, 往往难以到达评价目的。基于这个原因, Beattie、Mc Innes和Fear nley (2001) 建立了包含数量与丰富度两个维度的BMF体系, 其中丰富度又细分为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 并证实了该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将BMF体系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中, 姚靠华、贺孜孜、蒋艳辉 (2014) 构建了以衡量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来评价质量的体系。信息覆盖的要素范围, 以及信息的散布程度构成信息披露的广度;实际情况的描述、定量方法的运用、前瞻性信息的披露等因素则共同构成信息的深度评价指标。这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由更具普适性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BMF) 借鉴发展而来, 合理性强, 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 熵模型信息质量评价指数。

熵模型计量的综合评价起初多见于理工类研究文献。出于该方法所独具的优点, 使得最近几年来在经济和管理研究中也逐渐受到认识和重视。张晓岚、沈豪杰 (2010) 从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标准出发, 构建了由3级指标构成的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排除了研究者主观赋权的干扰, 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信度更高。

四、相关建议

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催生了内部控制, 利用一个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变得尤为重要 (杨有红, 胡燕2004) 。

(一)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意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的资本成本存在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 这也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动机之一。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离不开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三方的共同努力。而从这三者关系来看, 来自事务所与政府的监管毕竟是被动的, 作为披露行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主观作用更加重要。要从根本上提升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就必须找出不同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真正动机 (李庆华, 20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应该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来, 由企业自行加强真实有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力 (张先洪、查慧园2012) 。

(二) 约束管理层的“动机选择”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既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揭示, 同时也包含了企业高级管理层基于“动机选择”与成本收益权衡后的主观意识, 出于利害关系和披露成本的原则考虑, 管理层并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崔志娟 (2011) 认为应强化对企业高管层的“意识诱导”, 增强其发现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 同时还应加强“行为约束”抑制内部控制信息操纵行为。“诱导”管理层的积极披露与“约束”管理层信息操纵应当成为当前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工作重心 (邵梦露, 2012) 。

(三) 强化自愿性披露动机

研究结果显示, 股权集中度高、财务杠杆水平高、高固有风险、外部独立董事占所有董事比率高以及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具有较强的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 (曹建新、詹长杰, 2010) 。上市企业自愿性披露内控鉴证报告主要是为了传递积极信号与降低代理冲突, 基于这两个目的, 企业还会进一步考虑扩大鉴证范围并提高保证程度以提升披露质量;而站在审计师的角度, 出于声誉的考虑, 审计师并不乐于出具高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会显著影响审计师对鉴证风险水平的评估, 进而影响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鉴证范围和保证程度 (方红星、戴捷敏, 2012) 。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的目的主要在于高管层的利益与公司价值方面;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越强, 声誉越高, 所面对的内控风险越大, 就越不乐于出具高保证的内控审计报告 (卢晓宇、梁成, 2014) 。

针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还显示: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国有控股公司在国家监管部门推动下的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 进而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动机;同时, 审计师声誉的提高对动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红英、周露露, 2014) 。同时, 考虑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内部控制体系将会更有效;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 要考虑到公司各财务指标现状, 注意管理层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公司规模的大小也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 需要十分关注的一个因素 (陈宋生、吕文岱, 2011) 。

(四) 强化内控缺陷披露动机

通常,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具有隐瞒内控缺陷的动机。研究发现, 管理层权力越大, 上市公司越会隐瞒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将显著降低企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动机 (周兰、何安亿、李志军, 2014) 。

但同时, 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 管理层又具有披露内控缺陷的动机。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层为了避免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在未来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 在企业经营情况较差时会选择第一时间对外披露发现的内控缺陷;而作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与审计师, 在面对发现企业内控缺陷时则会选择提高债务成本和出具非标准意见报告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王海滨、于长春, 2014) 。

从目前我国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制度的规范度来看, 隐瞒的动机显著大于披露的动机。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对隐瞒缺陷的激励机制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引发的高昂的现行成本与隐性成本, 形成了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动力;而不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缺乏强制力的外部治理环境也为管理层机会主义驱动下的“动机选择”行为提供了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赵息、许宁宁, 2014) 。

当前, 为了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应当督促管理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内控缺陷具体认定标准, 同时更应该以强化动机的方式激励管理层积极发现并披露内控缺陷。建立健全对隐瞒内控缺陷的惩罚机制, 抑制管理层“动机选择”行为, 也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赵息、许宁宁, 2014) 。

(五) 强化信息供给与需求双重动机

信息披露与信息需求 篇5

“由于证券产品的复杂性、虚拟性和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突出,决定了信息披露在整个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处于中心和基础地位。”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提出,只有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价,发挥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才能引导市场预期,促进理性的投融资决策和股权文化;才能及时充分地揭示和评估市场风险,提高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在此次工作会议上,肖钢提出了包括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内的2014年监管转型的九大任务之一,并明确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监管理念的巨大转变。

资本市场是基于信息定价的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长期以来,尽管监管层在信息披露问题上三令五申,但各种有关信息披露的违规违法问题依然屡屡出现,严重违背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10月,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信息披露类案件达到46起,为去年同期的3倍,占立案总数的比例从15%大幅上升至33%。这些数据在表明监管者及时调整执法重心、加大对欺诈发行和虚假信息披露打击力度的同时,也折射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领域已成为事故多发地带。

随着注册制改革路线图的稳步推进,信息披露也逐渐被提升到一个绝对重要的位置。按照证监会的部署,新股发行注册制的核心内涵是以发行人信息披露为中心,中介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把关,监管部门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申请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核,不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在充分披露信息的基础上,由投资者自行判断企业的价值和风险,自主做出投资决策。

在此背景下,公开披露的信息便成了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则是对投资者的最大保护。这就要求监管层把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作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全方面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实行注册制有两个重要支点:一是有效市场,要求信息完全而对称;二是健全法制,对证券违法犯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对于下一步监管转型过程中如何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肖钢提出,要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使信息披露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而不是以监管自身需求为中心。要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发行上市、日常监管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在股票发行环节,要完善招股说明书的格式、语言和内容,针对不同行业制定适应其特点的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IPO重启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时点应该向前延伸,给市场更及时的信息;同时,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披露内容和关键问题也应该作出更具体的要求。此外,还应该加强事后监管和惩戒力度。“信息披露除了保证披露内容的真实性之外,还需明确对不真实信息披露如何处罚,明确处罚的轻重和标准。”李大霄说。

还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不仅是要加大对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惩罚力度,更需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培训,明确什么样的事件需要披露,并鼓励上市公司进行主动信息披露。此外,作为证券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的尽职履责情况直接决定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还提出,在加强市场主体信息披露监管的同时,要加快建设“透明证监会”。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此外,针对长期以来证监会系统信息分散、部门单位之间沟通交流信息处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肖钢提出,要建设集中统一、信息共享的中央监管信息平台,这也是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措施。

董登新表示,有效市场应该是一个信息完全而对称的市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为投资者架构一个及时、准确、完整、便利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监管层提供高效监管、远程监管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因此,有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信息价值,满足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多样化需要。

构建投资者需求导向的信息披露体系

发布日期:2013-05-09

来源:中经专网

浏览次数: 116次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资本市场其核心与精髓在于作为资金、信息、风险等一系列要素的结合、交换的无形机制。从本质上看,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市场的运作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社会资金在各种信息引导下流向各实体部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资本的价格形成、融资效率、资源配置都会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对实体经济对应的证券价值和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信息披露制度对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部分公司价格偏离价值,市盈率居高不下,除市场机制的问题外,也与信息披露中的供需矛盾有关。

(中经评论·北京)资本市场的概念远远不局限于若干市场主体的存在以及股票交易的完成,其核心与精髓在于作为资金、信息、风险等一系列要素的结合、交换的无形机制。从本质上看,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市场的运作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社会资金在各种信息引导下流向各实体部门。只有通过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市场参与者才能通过供求博弈形成价格,并通过市场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使资源有效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资本的价格形成、融资效率、资源配置都会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对实体经济对应的证券价值和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信息披露制度对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部分公司价格偏离价值,市盈率居高不下,除市场机制的问题外,也与信息披露中的供需矛盾有关。

一、信息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

信息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日趋完善,特别是披露内容不断丰富,信息供求缺口得以缩小。然而,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流动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状态了吗?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项问卷调查,作为信息披露供给方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认可摘要和全文的有效信息含量,分别有71.31%和69.98%的公司认为有效信息含量大于70%,但只有8.16%的个人投资者和36.26%的机构投资者认同这一观点。信息供求双方对于披露有效性迥异的判断,反映了投资者需求与公司所提供信息的矛盾。

一般来说,投资者总是希望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据以进行投资决策,但公司的信息披露必然发生成本,如信息收集加工的成本、信息传递发生的成本(如支付给媒体的信息披露费用、印刷年报等的支出等)等显性成本,而公司更为担心的是隐性成本,即信息披露可能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行业前景,或新的业务模式吸引了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或原有竞争对手的模仿,以及客户看到公司丰厚的盈利、较高的毛利率等要求给予价格折让、付款优惠等。例如实践中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诸如分产品毛利率、研发动向、核心技术人员构成等信息,往往被上市公司视为商业秘密或关键信息而不愿意完全公开,由此也进一步加大了信息的供求矛盾。

传统披露方式与投资者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的矛盾

信息本身相互之间存在竞争,一定程度上,投资者面临在传统正规渠道与非正规渠道、新媒体渠道之间选择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包括指定报刊、网站等媒体,其中也包括上市公司自己的网站。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非正规渠道也日渐兴起,包括股吧,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微博、博客等等。非正规信息披露渠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成本低、易于获取、扩散快,并且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股吧、论坛、人肉搜索等各类网络渠道也加剧了证券市场信息的复杂度,投资者难以做出真伪辨识;但是,投资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对信息双向互动的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

不同类型投资者信息需求差异的矛盾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基于通用规则的信息,而不同投资者类型对信息的需求的多与少、详与简,以及关注的重点、对信息的再加工(包括加工意愿和能力)必然存在差异,例如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由此带来的矛盾是,统一的信息供给水平对应了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差异化信息需求。

机构投资者不仅在公开信息的解读上具有优势,在信息的获取、挖掘等方面,能够利用现场调研、专业分析、行业数据库等中小投资者所不具备的资源或优势,弥补通用信息的不足,但同时带来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显然与资本市场的公平相背。而通过扩展现有信息披露的容量和深度,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对中小投资者会形成信息过度。因此,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需求差异,始终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

监管信息与非监管信息的矛盾

信息供求矛盾抑或缺口的存在,与不同市场的监管、发展环境有一定关系。一般而言,在披露导向和实质性审核两种监管导向下,企业信息披露的重点会有所不同。披露导向下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披露展现自身的价值与风险,而实质性审核的监管导向下企业需要披露较多的“合规”“规范”类型的监管信息,而对价值相关的非监管信息披露相对不足。

事实上,监管信息和非监管信息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但是如果在有限的年报信息中同时包含二者,必然存在数量上此消彼长的关系,除非不断扩大年报的内容量,而这会带来信息的“冗余”“过量”等问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监管需求导向,而对投资者的决策需要体现不足。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文化不成熟,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施加有效约束,上市公司为满足融资、再融资的需求,在信息披露方面迎合监管需求的倾向明显,年报中也侧重于对监管重点事项的披露,例如资金占用报告、股改承诺事项、监事会报告等等。另一方面公司对其他非监管事项的披露要求倾向于满足监管“底线”要求,报喜不报忧、选择性披露、含糊性披露的现象明显。

不同的披露导向下,上市公司的披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披露监管信息时公司经常采用较为条文化、格式化的信息。对于公众的需求关注不足,缺乏与公众投资者有效沟通的意愿和动力,披露文本体现的是对规则的“遵守”,而不是一种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

二、构建投资者需求导向的信息披露体系

既然上市公司必须要进行信息披露,那么信息披露以何为导向为最优?由于信息披露存在强制性特征,因此在各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一般均由监管部门为主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并在信息披露规则制订中发挥主导作用。这在市场机制不健全、规范化程度不高、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是非常现实的选择,也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在确定信息披露内容过程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一方面公司情况千差万别,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制定单一的刚性披露规则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出发点更多的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与投资者的真正需求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披露内容不能满足投资者需要。

通过对资本市场参与者和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需求的比较,一般认为投资者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可以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公允地对企业进行估值,当企业信息披露出现问题时,投资者的定价会予以折扣,体现为上市公司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更低的市场流动性,即投资者利用信息定价的作用可以反作用于上市公司。因此,众多学者认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完善披露体系的需求最高,建立以投资者为导向的信息披露体系最符合资本市场经济规律。从实践情况看,根据始于La Porta et al(1997)的“法律渊源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英国和美国强调资本市场投资者为主体,强化市场定价作用和信息披露作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较高,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德国、法国和日本)强调银行为资本市场主体,忽视投资者作用,对信息披露要求不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也较差。

由于我国信息披露规则偏重监管需要而投资者决策需要体现不足,上市公司披露重点在于对合法性、合规性问题的关注,而投资者关心的价值创造、未来发展等投资决策型信息体现不足。当前信息披露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报喜不报忧、披露内容冗余但有效信息不多等等,亟待以投资者需求的视角予以审视。上述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对有效价格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披露的投资者需求导向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市场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三、投资者需要什么信息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互补与结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崛起。新经济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高科技、新模式、成长非线性等。这些企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资源往往并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机器设备和厂房,而恰恰是人力资源、销售网络、品牌等无形的资源。由于财务数据所能反映和解释的价值范围在不断遭受挑战,而诸如人力资源、公司战略等软实力信息已经超出财务会计所及。“新经济”下,当财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时,必然催生其他信息的生产和提供。

根据普华永道对美国及13个欧洲、亚洲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及卖方分析师所做的调查,发现他们除关心盈利、现金流等传统财务数据外,还非常关注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战略目标等非财务信息。换言之,投资者需要的并不是枯燥的财务数据,更需要财务数据背后驱动公司业绩的非财务信息。

财务数据作为结果,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了凝练与总结,而非财务信息则为结果提供了“背景”“过程”“驱动因素”等多方位的注解。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各有所长,二者的互补与结合有利于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视角。

通用信息之外的行业特色信息

目前,信息披露往往体现通用信息。通用信息能够满足大多数投资者的一般化需要,提高企业信息的可比性。但是,通用信息对行业特殊性相对体现不足,而后者恰恰是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重要背景信息。由于法定的强制性披露制度,特别是财务报表,只能最低限度地公开信息内容,不能充分反映新兴行业的特色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有机结合只是向前迈出的一步,即便如此,如何将公司的行业、业务特色信息,与行业相关的核心优势和潜在风险有效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依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国内外,一些较为特殊的行业,如银行、房地产、矿业、信托、保险等,具有专门的信息披露格式与规则,正是投资者信息需求与行业特殊性相结合的体现。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新型商业模式企业加入资本市场,如医疗连锁、影视制作等等。然而,我们无法穷尽所有行业(包括行业的细分),也无法突破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而制定一份详尽的行业披露指引,但如何满足投资者对行业信息的需求始终是需要探索的领域。

历史信息之外的前瞻性信息

财务信息披露备受病诟,原因之一是以历史信息为主,对未来关注不足。2001年AICPA发布《商业与财务报告:来自新经济的挑战》特别报告,对新经济下财务会计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沟壑直言不讳,疾呼要清醒认识投资者对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如何应对。

在国内,目前的定期报告规则,基本都鼓励公司披露关于未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信息。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76%)的中小投资者希望上市公司披露数量化目标,除了增加信息透明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其原因在于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能力普遍偏弱,由此他们很依赖上市公司披露数量化目标作为其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但实际披露中上市公司很少愿意披露预测性信息,主要是担心预测性信息不确定性太大,同时,因为预测性信息不确定性的特点,又难以用强制披露来进行规范。在解决预测性信息供求矛盾这一问题上,美国的安全港制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安全港规则是一种法律保护条款,旨在保障正常的预测性信息披露,为符合规定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保护,使之不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如何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我们认为,投资者需求导向应该包含披露内容与披露方式两个维度。首先,披露内容方面,年报信息含量并不是披露文本字数的简单线性函数,具体内容本身的信息含量,取决于披露是否突出投资者决策需要的重要信息,是否能向投资者描绘公司的完整图景,是否向投资者传递与公司息息相关的信息而不是泛泛空谈。其次,披露方式方面,既要面对信息的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挑战,反过来也应该对其加以利用,在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之外,开拓互动式、网络化信息披露。

披露内容的“四性”

基于投资者导向的信息披露,应该体现四大原则。

重大性。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该予以披露。而重大性的判断,不仅仅包括事项所涉及金额(定量标准),也包括其本身的性质(定性标准),例如转向新的行业、实施新的业务模式等。对于非财务信息,强调重大性的意义还在于,公司不必事无巨细全盘托出,而应该对信息加以审视,根据管理层的判断,选择有重大意义的信息加以报告,避免内容堆砌而掩盖了焦点。

相关性。即报告投资人决策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其理解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重大趋势、事件和风险。

相关性之于非财务信息,则要求信息披露中不论是业绩的分析、优势与风险的讨论,还是内外环境的描述等,都应该紧紧抓住公司的行业、业务、商业模式、发展阶段等予以具体化的讨论,而不是脱离具体情境和事项的空泛文字堆砌。

在现实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个误区,即认为信息披露就是对照规则进行填空,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披露内容模板化,且逻辑关系不清。规则的本意是对披露提供必要的规范和引导,但如果将此最低要求作为披露的唯一模式,缺乏对投资者需求的考虑,就降低了披露本身的意义。

变化性。对决策而言,信息的特征应该是体现“增量”的价值,换言之,重复过往的事件并不是信息的本意。因此,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的高质量的信息,应该对报告年度内的重大事项、趋势等,就其变化予以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如果信息能够着重展现报告期内发生的变化,或者是对发生变化的部分予以特别提示,披露的针对性将大为提高,披露的简洁性也随之提升。

关联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并非简单的叠加,而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及各项内容的整体关联性。只有通过内容上相互关联、前后呼应的信息披露,才能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的完整面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关联性”要求公司将零散的、片段化的信息,通过特定的逻辑、方法和技巧,有机组织成为公司的完整、全面、前后内容连贯的整体画像。

披露方式探索

利用披露新媒介适应投资者获取、加工信息途经变化的需要。相对传统纸媒,电子化信息披露成本低、便于传输和保存、易于加工等。目前境外很多创业板市场已经完全采用电子化披露。如香港利用“披露易”系统完全电子化披露。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创业板市场韩国科斯达克,2002年推行电子化披露,韩国交易所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负责信息电子化披露。

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信息披露的平台,加速了信息在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传递,从而促进信息披露方式的创新。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同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相比,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效率和便捷性。

信息互动满足投资者个性需求。上市公司是信息的提供者,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信息披露正在从公司到投资者的单向信息传递,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互动式披露本质是信息的供需见面,不仅将“披露什么信息”的权利交还投资者,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者需求对信息披露的反馈和个性化挖掘,在统一规则与个性化披露之间寻找平衡。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互动易”在互动式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企业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他们与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分离的,由于所有者权利的不断弱化,经营者的地位日益上升,而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唯一提供方,经营者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定的信息披露规范框架下,企业经营者应该或可以披露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披露以及何时披露等方面,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所有者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所有者获得真实、充分的信息,以利于做出正确决策,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监管的角度看,为政府通过市场了解经济资源配置状况、实施监管提供了依据,以引导会计信息披露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准则、方法和惯例向内部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开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应视其服务对象而定;

2、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指股票上市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公布的不完整经济业务事项成了模糊性会计信息的一个新来源 ;

3、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按预定的要求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它包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的货币信息及有助于理解、分析和利用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信息;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篇6

近些年,全世界各地相继爆出一些影响极其恶劣的财务舞弊行为。公司管理人员为何愿意违反公司规则铤而走险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使得外界开始对公司宣称的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产生疑虑。在媒体的曝光下,我们发现一些备受瞩目的大公司受利益的驱使,利用公众的信任,成为会计造假的主要力量。因此,这就迫切要求上市公司尽快建立真正实用的内控制度。经过不断的改进,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及质量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总体披露情况与世界趋势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涵

上市公司向外部进行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内部控制信息。但截至目前,依然无权威的专家和有力机构对此概念赋予确切定义。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公司向外界披露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而基于《内控指引》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把它解释成: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指公司的管理人员参照相应的规定,按期将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合规、有效性评定,且采用合理的方式公布出去。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不统一。我国不断公布的各式不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之间有着不统一的现象,主要包括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要求不一致、关于请或不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求不一致等等,其实施过程中,不利于上市公司对详细规则的解读及应用,容易导致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的随时披露及有挑选性的披露现象。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不明确。目前法律法规中关于一系列详细披露事宜的规定不明确,相比公认的内部控制评定规则产生极大差异,这不但不便于理解,也难以实际推行。关于内容界定不明确主要包括对披露内容和格式没有一个统一规定、对披露的主体及相关职责划分不明确、监督主体没有统一要求。

内部控制披露的效果不显著。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委陆续推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规范,理论内容上已经比较丰富,可现实推行的程度与理想的想法仍存在极大差距。在关于上市公司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部分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多是走一个形式,没有依据有关要求披露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或只通过监事会的报告给予极其简单的披露,无实质意义;绝大多数公司属于“报喜不报忧”,仅倾向公布对公司有好处的内部控制信息,但关于内部控制中现有的缺点和不足,更多愿意选择回避或隐瞒;而且不披露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改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途径

增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就目前来看,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意识不强,并且法律法规关于强制性披露要求的规定极缺乏。因此,要想改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不能依赖公司的自愿披露意识,只有凭借强制性的规定信息披露制度:一要明确披露方式。要求所有准备上市的公司将内部控制的完整信息在招股说明书充分及时的披露,已经上市的公司,其公司的董事会应将内部控制的有关信息年度报告中公布;二要确定公司的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的负责任主体,将内部控制的责任具体到真正拥有公司权力的人;三要确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内容。中国证监会应基于调查分析公司外部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及协调各方利益,研究出规则更为明确、内容更为具体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标准,在根本上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

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思路是逐步优化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效果,具体可优化股权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现象;优化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奖励与约束机制、薪酬、人员的任命和考核等几方面着手,增强独立董事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监事会独立性,摆脱管理层的操控,让其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环境。公司基本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信息披露的多少和披露信息的质量都受到成本利益的影响,因此只要违规收益与违规成本不成比例,公司就可能会选择信息造假行为。然而,缺乏有效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也会促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问题严重。解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不仅要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而且要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确保其真正实行。另外,相关的部门应严密监督上市公司的自我评定报告、中介结构的审计意见,确保提供的信息有用及有效。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篇7

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从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数量看,2011年是我国开始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第一个年度,共出具了230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15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上升至1 530份。5年间披露数量增加了1 300份,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6.08%。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的快速上涨与内部控制规范的大力推行密切相关,总体来看,大部分公司能够遵守相关规范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从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板块维度来看,2015年,上海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有1 006家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深圳市主板上市公司总共披露471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小板公司共计披露46份,而创业板公司仅披露7份。较之2014年,主板、中小板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数量均有微幅上涨,只有创业板从2014年度的8份减至7份。与主板公司相比较而言,中小板和创业板披露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导致这种现象可能原因之一便是这两个板块的上市公司发展历史较短,内部控制建设不够完善,目前相关规范又没有要求其强制披露,内在建设薄弱外部又缺乏监管,促使只有极少数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从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来看,上市公司2011至2015年披露的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绝大多数为标准审计意见,标准审计意见在审计报告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由2011年的225家上升至2015年的1 444家,呈直线上升趋势,2015年标准审计意见占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比例达到94.38%;相应地,非标准审计意见也有所上升,由5份上升至86份,占比5.62%。

从发表否定审计意见的数量来看,2011年仅出具1份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0.43%;2015年则上升到16份,占比1.04%,有微幅上升,但总体仍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审计意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关联方方面。包括未按照关联交易相关管理制度履行决策和授权程序;未按照规定对关联资金拆借事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关联交易管理中对主动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等等。第二,资金管理方面。包括存在使用个人账户替代公司账户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形等。第三,投资管理方面。包括未能对重大投资进展情况实施有效管控,未能识别重大投资过渡期存在的风险。第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包括没有建成完善的相关制度,或者虽然建设了相关制度但并没有得到一贯执行等等。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陷

虽然绝大多数纳入强制披露范围的公司都能按照相关规范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但披露的信息质量并不是非常理想,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2.1 相关规定不够健全

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了提纲挈领的规范,是信息披露前进的一大步,但相关规范不够健全,致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3]。比如仅仅给内部控制缺陷做了定义,按照影响程度进行了划分,但是并没有具体规定缺陷的认定标准,而是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自行判断[4]。缺陷评价标准的模糊和难以量化毫无疑问的增加了认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难度,使之可操作性较差,在实施时很可能会出现较多问题。另外,规范对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以及报告形式等也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

2.2 监管不够有力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内部控制规范和配套指引,但对于公司执行状况却缺乏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规定设计的再好,如果没有得到执行就只是一纸空文,好的规定只有辅以严格的监督管理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果规范中已经纳入强制披露范围的公司不遵循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之后,并没有受到有力的惩罚处理,在某种程度上这无疑会透露出一种讯息,即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强制披露,或者说鼓励不披露,其他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纷纷效仿。

2.3 公司较少披露重要缺陷及重大缺陷

否定意见报告的数量近年来有些微的上升,从2011年的0.43%上升到2015年的1.04%,但是相较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大总体来说,仍然偏低。公司较少披露重要缺陷及重大缺陷,更多是披露一些无关痛痒的一般缺陷。这种状况可能会给大家营造出一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已经十分完善的假象,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国的内部控制真的做的很好吗?大多数公司都不存在重大缺陷吗?真实的答案很可能不尽如人意。

2.4 自愿披露动力不足且披露形式化

在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能够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但更大程度上是迫于相关规范和监管要求进行,并不是自愿披露[5]。一些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够,并没有把内部控制当做第一道防线来防守。自愿披露动力不足直接导致了披露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形式化严重。

3 建议和对策

3.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具体化

借鉴主板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经验,考虑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不断细化、具体化内部控制规范,使之更加完善更健全,更具可操作性。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如提供更多表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迹象,使注册会计师在具体运用中更容易判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设置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等等。

3.2 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

完善的规范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保证其得到执行。监管不力可能会导致规范实施中出现问题,比如一些公司不按照规范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或者披露的内容不够充分详细等等。针对这一缺陷可以从完善相关监管办法加大惩处力度着手,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执业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3.3 鼓励主动披露

公司对内部控制建设和披露的必要性的重视程度不高促使只有极少公司愿意主动披露。针对这一缺陷,监管部门可以推行一些鼓励性的措施,让上市公司充分认识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会给公司带来长远利益,提升企业形象。促使公司愿意主动披露,并完善内部控制。

3.4 加强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仅仅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而不进行任何的整改,那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公司要重视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发现差异寻找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

摘要: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主板上市公司的强制执行,可以预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范围扩展到中小板和创业板是大势所趋。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结经验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原国英,乔跃峰.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基于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公司的数据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0,24(4):7-14.

[2]王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3]马荣祯.企业内部控制的探索与研究[J].消费导刊,2014(6).

[4]张金松,陈浩,王睿.大中型国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经验[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8).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探析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

【摘要】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作为内部控制信息的核心内容, 直接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质量, 并能够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构建。本文就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

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 使得内部控制在近年来倍受重视。我国监管部门先后通过相关法律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2008年5月,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也从自愿性披露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之后, 2010年4月, 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2011年1月上交所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指引及审核底稿》都进一步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作为内控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 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运行状况的了解,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也逐渐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刚刚起步, 披露状况并不容乐观, 完善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我国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成因, 寻求改善披露状况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构建的过程, 就是结合自身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内部控制目标, 根据目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并且遵循内控的设计实施内部控制。在这个过程中, 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或设计得不合理, 以及执行者没有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运行都有可能使得企业偏离内部控制的目标, 降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产生内部控制缺陷。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 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 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 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对内部控制最常见的分类是根据成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认定的, 从成因上看, 内部控制缺陷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例如, 不相容职务未很好分离, 关键性岗位缺乏制衡, 在具体的实务中, 授权、执行、记录和监督职务分离不彻底就属于内部控制设计上的缺陷;员工对自身职责权限不明确导致工作的失误就属于运行缺陷。从影响程度划分, 可以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核心内容, 它能够使企业发现自身内部控制的缺陷。企业能够通过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 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自查自纠, 寻找内控制度设计存在的漏洞;并且能够动态地监控内部控制运行的状况, 及时发现偏离内控目标的各种问题。同时, 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也能够让投资者衡量企业的投资风险, 作出正确的决策选择。

二、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

1、内部控制缺陷标准难以认定

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 而当前的内控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界定比较模糊, 使得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的依据, 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赋予了企业自主确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权利, 但并未具体明确解释什么是内控缺陷。《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3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 (征求意见稿) 》弥补了内部控制缺陷定义的空白,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但也没有对内控缺陷内容和表现形式展开进行介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对内部控制缺陷也进行了初步认定, 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但划分标准过于含糊。总之, 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上, 对内控缺陷的认定仍缺乏可供操作的依据, 内控缺陷的内容和格式都还缺乏具体的规定, 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处于起步期的特定阶段, 在内部控制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 这无疑增加了内控缺陷披露的难度, 进而直接影响到内控缺陷披露质量。

2、管理层缺乏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动机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并非利好消息, 披露带来的收益小于成本, 管理层也就缺乏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动力。一方面, 存在内控缺陷即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或运行存在不完善之处, 披露内控缺陷信息会传递出企业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 管理层倾向于披露对企业有利的内控信息, 而避免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另一方面, 管理层在考虑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信息时, 会考虑披露的成本。披露内控缺陷的成本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缺陷的记录、评估、报告、审计以及诉讼成本等。如果披露的成本较大, 企业的管理层会选择不披露或只是简单地披露内控缺陷信息。

3、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直接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水平, 而就整体披露状况而言, 内控信息含量还是偏低, 并未真实体现企业客观情况。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对内控缺陷的问题避重就轻, 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不披露或很少披露内控缺陷信息。例如, 有的企业的整个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就只简单介绍了本企业内控制度以及结合本公司情况介绍了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本状况, 大多是套话, 没有涉及实质性的内容。内控缺陷信息披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披露内容不充分, 披露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令人满意, 最终导致企业披露的内控缺陷信息缺乏可信度。当前的内控缺陷的披露状况还难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信息。

三、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建议

1、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

当前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还是比较薄弱的, 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的法规并未给予明确的内涵界定, 分类标准的可操作性也不强。这不仅给内控缺陷信息披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也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相关部门还应制定更为详尽和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以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是通过文字来对缺陷的情形进行描述, 这要求相关部门对内控缺陷的内容和情形进行详细地列举, 以供企业参考。例如, 可以按照内部控制各构成要素可能存在的内控缺陷进行示范性的罗列, 当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即可认定为内控缺陷。定量分析是通过事件出现的概率来对内控缺陷进行认定。例如, 可以通过费用总额、利润或者总收入的百分比来区分内控缺陷的程度。通过对内控缺陷评价标准的统一, 使内控缺陷的披露有章可循, 减少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增强内控缺陷信息的有用性。

2、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细则

一系列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监管也逐步地走向成熟, 但相关规定的漏洞却不能忽视。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相关细则的缺失使得企业缺乏参照的标准, 也有可能降低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动力, 企业内控缺陷披露流于形式与此也不无关系。例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只规定了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 对内控缺陷的对外披露没有作具体要求;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虽然提及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 但披露内容和格式并没有详细的规定, 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 致使内控缺陷披露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样, 上交所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指引及审核底稿》, 给出了具体的参照格式, 其中也提到了如存在重大缺陷要进行说明, 并披露整改的措施, 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仍然过于简单。由此, 只有监管部门对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的规定进一步完善, 实现具体化和规范化, 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可行的披露依据, 也使企业的内控缺陷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

3、加强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监管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能够对外传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息, 但当前其并未成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决策依据, 原因之一就是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隐瞒和误报, 这种违规行为直接影响了整个内控评价报告的信息质量。因此, 监管部门应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严格的监督, 并检查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同时, 监管部门也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制定明确的惩处规定, 严惩违规披露行为;对因故意行为造成利益相关者重大误读及实际损失的, 必要时引入民事赔偿诉讼法律机制, 切实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提高企业违规违法成本, 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才能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的权威性, 提高公众对内控缺陷信息的认可。

4、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主体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也即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是董事会, 责任主体也是董事会。《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 (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向管理层获取书面声明, 管理层声明内容应当包括管理层认可其对建立和保持有效内部控制的责任, 即企业的管理层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可见, 我国相关的规定都要求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要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负责, 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他们的责任所在。因此, 应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上, 并制定严格的责任处罚制度, 才能确保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5、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素质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评价都有赖于内控人员的良好专业能力与素质。例如, 要评价是否已识别和处理了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的各项风险, 企业的管理层和内控评价人员要具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才能准确地判断是否还存在未发现或未解决的重大风险, 并进行有效的内控评价。并且, 了解必要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构建及评价的意义。此外, 内控评价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也能够提高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水平。具备公正的立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才能及时准确地评价内控缺陷, 不隐瞒或披露虚假的内控缺陷信息。因此, 企业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的素质, 以达到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效果的目的。一方面,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采取任人唯贤的机制;另一方面, 加强内控人员队伍建设, 对管理层和内控评价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核, 并定期进行定期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0 (4) .

[2]王惠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J].审计研究, 2011 (2) .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因解析 篇9

许多学者进行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因研究。本文拟从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信息和沟通等角度, 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动因及市场效应。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动因

1. 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提升企业价值。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金投入。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使投资者更全面、具体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从而增强投资者投资的信心。因此, 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这些风险。开展风险评估时, 首先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 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控制风险就是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 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针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 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确定关注重点, 制定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以消除风险因素, 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

风险评估过程应当考虑可能会影响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 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 为管理这些风险因素提供依据。外部投资者依据企业披露的风险因素, 判断哪些是系统性风险 (如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 , 哪些是非系统性风险 (如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 从而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潜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真实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可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企业若能很好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 则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强, 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 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 提升企业价值。

2.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内部交易及内部信息不透明。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内部人员, 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有关企业当前状况及未来前景的信息。管理者和其他内部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通过各种途径, 以牺牲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来谋取他们的信息优势利益, 由此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完全, 外部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终导致证券市场效率低下。内部控制信息的充分、及时披露可以有效地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外部投资者借助披露的信息可以了解企业治理情况、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管理层对特定岗位的胜任能力。因此, 为了能够监控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重大协议条款, 必须充分、及时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而及时地披露信息可以减少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的机会。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可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 使资金流向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执行有效的企业, 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

3. 提高管理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声誉, 使其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

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实施主体是企业, 而企业的运作是由管理人员组织实施的。管理层作为企业的代理人, 他们需要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作出努力, 承担着改革的压力和失败的风险, 如果内部控制给他们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他们会乐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所以, 高素质的管理者对于建立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诚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管理者经营有方, 便能将获取的内外部信息在组织中向下、平行和向上以及与组织外部各方之间都进行有效的沟通。内部沟通需要做到让所有的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应完成的特定任务以及在控制系统中所承担的责任。外部沟通应该与顾客和供应商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 以便获悉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企业业绩卓著, 管理者将获取丰厚的报酬和更多的晋升机会。因此, 经营有方的企业经理倾向于披露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 以公开其经营业绩, 展示其才华, 扩大其知名度。同时, 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还能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使其管理透明化。因此, 必须完善企业用人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 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 使诚实守信的经理人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保证诚实守信披露信息。

4. 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产生可靠的财务信息, 对于可能导致报表错误或报表重述的错误或遗漏, 内部控制可以起到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检测、纠正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披露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 增加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符合质量要求, 必须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 而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基础之上。信息的及时性是指信息在不影响投资者做决策之前提供给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法披露信息, 防止有关人员利用内部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这对增强企业透明度、降低监管成本、规范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披露完整性包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完整, 要求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 不得忽略、隐瞒重要信息, 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 使投资者了解企业全貌、重大事项的实质和结果。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经过公众的监督, 使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从而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带来的市场效应

1. 对企业股票的股价和成交量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证券市场是有效的, 则股票价格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作为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能增强股票交易的流动性和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信息充分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并对企业发展前景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因此, 为投资者及时披露有用的信息, 可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关于信息披露和公司股价变动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例如我国张俊生、曾亚敏对2001~2003年沪深两市120家因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受到谴责的公司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随着企业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增加, 整个股票市场的风险波动也被放大。当内部控制信息为“利好”消息时, 便引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 从而可达到公司融资的目的。

2. 推动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形成。

有效证券市场是指市场上任何时候的证券交易价格都能正确地反映所有为公众所知的与该证券有关信息的市场。它有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 市场价格的有效是针对公众所知的信息而言的。第二, 市场的有效性是个相对的概念, 证券市场“有效”并不意味着证券市场没有“噪音”, 并不能表明市场价值始终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基本价值。第三,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 投资便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从股票或投资组合上获得高出正常预期收益的异常收益, 这里的正常收益已经包含了风险因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目的是让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公平地获取信息。管理者应积极披露对投资者来说收益大于成本的信息, 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 市场有效性意味着当投资者竭力提高自己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时, 他会使用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 这样, 新增加的信息就不会被“浪费”掉。其次, 公司披露有关自己的信息越多, 公众便知道得越多, 这样就增加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信息披露使公司股票价格能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价值, 促进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形成。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 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为企业正常发展把好关。董事长应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总经理应根据法定职权、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的授权, 负责组织领导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有责任制定并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明确重大信息披露事项的判定标准和报告程序, 确定信息披露事项的收集、汇总和披露程序, 不断强化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及依法披露其他信息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平台, 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进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当采取相对固定的格式, 报告内容符合《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当遵循比较统一的标准。会计师事务所应参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认真进行核实评价。各方应各尽其责,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水平。

摘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作为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提高投资者信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信息和沟通等角度, 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积极作用及带来的市场效应。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动因,市场效应

参考文献

[1].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 2009;1

[2].程新生.信息披露与透明度评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6

[3].林斌, 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9;2

[4].张俊生, 曾亚敏.企业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2

[5].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审计研究, 2007;4

[6].周勤业, 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会计研究, 2005;2

[7].黄秋敏.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以2001~2006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审计研究, 2008;1

[8].缪艳娟.英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 2007;9

[9].威廉R.斯科特著.陈汉文, 夏文贤, 陈靖等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思考 篇10

一、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市场逐渐处于活跃发展时期, 出现了很多的相关法律法规, 很多公司发行股票或证券, 并明确了其披露主体, 在此状况下, 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2006年出台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指引, 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这两个内部控制指引已经明确地进行规定, 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须提供对其内部控制的自评报告, 并将自我评价与外部审核进行汇总, 与年度报告同时对外披露。这两个指引是我国第一次出台的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文件, 在对相关信息披露规范有效执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 同时也使上市公司自身强化对相关规范的重视和理解。

尤其在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并于2010年4月26日再次发布了相关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由此共同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是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里程碑。这部规范和指引体系标志着我国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愿性环节进入到了强制性环节, 健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 对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起到了根本性的保证。

二、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规范之间不统一。

我国相继出台的各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之间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严重妨碍上市公司对其的理解和运用, 并随之引发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的随意性或选择性。

1、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要求不统一。

我国证监会的规定与两大证券交易所之间的不统一:根据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公司监事会应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 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表意见, 并予以披露在年度报告中。而从上交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来看, 还增加了公司在内部控制出现重大风险时要以临时报告的形式加以披露, 并于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此外, 深交所推出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则规定, 公司董事会应形成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 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此发表意见, 并与年度报告同时对外披露。

2、对于是否必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规定不统一。

为了更好地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施保障, 相关法规和准则要求采用“公司自评报告加注册会计师审核意见”的披露形式, 目前这种形式已经被广泛地采用并被上市公司广泛接受, 但仍旧在某些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证监会关于是否需要审计的规定主要针对特殊行业以及具有特殊目的的上市公司, 即只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提出了硬性要求, 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系统的三性进行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然而, 上交所在这方面仅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出具核实意见即可;而深交所的要求则较为严格和广泛, 涉及的披露主体不光局限于证监会规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更加广泛到其所有主板上市公司 (中小企业除外) , 而且要求CPA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 应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

(二)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差距

1、对披露内容和格式缺少统一规定。

在观察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时, 会发现公司虽然一般会按照规定进行披露, 但披露的内容却显得比较简单和宽泛, 可能只有“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 没有实质的内容和说明。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 最根本的原因是相关规范对披露的内容和格式缺少一个详细而统一的规定, 不仅使大多数希望加强内部控制的公司不知道如何进行披露和评价, 更加加重了少数公司钻空子的机会。

2、对披露主体及其职责界定不清。

关于披露主体的界定都零散于各法规之中, 主要是证监会发布的各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根据目前我国出台的这些规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明确涉及的主体包括上市公司 (由董事会代表) 、监事会和注册会计师,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虽然有这些相应的描述, 但很难找到具体的对相关披露主体的责任描述。在实践过程中, 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等, 通常把董事会作为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的主体, 监事会作为对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监督, 而注册会计师作为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外部核实, 这种观点比较合理也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很难在相关规范中进行明确。根据两市上市公司的实际披露情况可以看出, 披露的主体的不统一, 特别是一般性上市公司, 由于没有硬性的规定, 有些通过监事会披露, 有些通过董事会披露, 有些则两个都披露。由于董事会、监事会在公司的作用不同, 会导致其评价也可能不同, 这使得上市公司在披露的过程中不能从开始就做到统一标准。

3、对具体披露形式无统一规定。

一般来讲, 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分为两种方式: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目前随着相关法案的颁布, 对此信息采取的是强制披露方式, 这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对上市公司定期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提供保证, 对所有要求的披露事项进行说明, 而不能有选择地提供, 能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不受损害。此外, 涉及到具体的披露形式时, 存在缺乏统一要求的情况, 比如证监会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以及注册会计师的结论性意见, 但对具体的披露形式却没有统一的要求, 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披露时形成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

4、对监督主体缺少统一规定。

正如之前所描述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主体一样, 证监会并未明确内部控制的监督主体到底应由谁担任, 按照目前正常的理解, 认为董事会应该最了解公司的运作, 被看作对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承担主体责任, 监事会对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 外部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有效进行核实, 而没有一方在法规层面上被树立为监督主体。证监会只是指出, 监事会应对本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但是, 不同的监督主体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侧重点都不尽相同, 监督所执行的程序和参照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甚至导致最终的结论出现差异, 这必然影响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规范。

5、对评价标准缺乏明确界定。

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各公司披露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有些执行良好的公司对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出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然而相对其他的公司只对此进行了笼统的答复, 比如“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无重大缺陷”等等。这种表现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地位和公信力, 形成了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一道阻碍。

三、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的思考

(一) 健全相关规范体系。

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来看,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一般是随着问题的出现而进行的新的增加或修改, 在某种层面上看, 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内部控制意识。因此, 针对此问题急需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权威的、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1、明确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意义。

明确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概念是我们执行一系列相关法规的起点, 由于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演变, 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 不仅要严谨规范, 更需要具有更高层次的指导意义, 当内部控制的内涵发生演变时, 使用者可以根据其理论精神, 更有效地进行理解和执行。我国目前在明确内部控制概念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同层级之间的法规, 或者相同层级之间的不同法规, 在定义内部控制概念时参照的规定或者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这样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惑。这种情况下, 我国颁布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及其配套的三大指引, 针对我国存在的现状进行了整体统一的规范。

2、完善规范体系与建立多法联动。

我国目前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规, 是由五部委统一颁布的, 这样的规范制定主体和程序, 在某些方面可以保证这些规范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更新也相对比较及时, 给予使用者能够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进行理解和操作, 更加有利于统一强化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工作。

3、明确责任主体。

要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的严格执行, 不能只靠制定出的法律进行规范, 非常需要的一点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化, 因为如果只是空泛地规定上市公司负有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义务, 一方面不能引起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更可能会导致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相互推诿等情况, 从而使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没办法有效进行。鉴于此, 在新颁布的规范中, 明确董事会是进行自我评价报告的主体, 并对提供的评价报告进行负责。

(二) 企业自身。

无论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的多么完善, 要想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都需要使用者能够真正理解与配合。因此, 必须加强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法规的理解, 使其与公司的利益相结合, 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工作中来。

1、从成本效益角度加深认识。

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展还比较缓慢,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上市公司缺乏披露的意愿, 基本上是法规强制披露才“被迫”披露, 而且披露得越简单越好, 这个问题使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更难保证投资者和公众真正取得有用的信息。

针对此问题的发生, 我们可以简单的看出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抵触情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会加大公司的成本, 而又不能通过直接的获益进行配比;另一个是对公司内部情况的“保密”心理, 担心资料的泄密。针对上市公司的这种心理, 需要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以及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巨大价值, 既包括对内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有效促进公司长远战略的制定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大幅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又包括对外树立公司内部控制良好的形象, 加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信心和支持。公司想要实现这样的一些目标, 不仅要通过许多相互配合的措施和规划, 更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花费, 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公司综合实现这些目标, 相对于付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来看, 公司将会获得超额的收益。企业更应该放远自己的眼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的帮助更多的体现在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方面, 投资者和公众对公司的评价也是需要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因此上市公司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 应该综合地考虑问题。

2、明确管理当局责任。

之前介绍过我国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中有关披露责任主体的条款并没有进行明确界定, 鉴于各机构在公司中的具体作用, 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地位和责任, 要求其通过自测、自评等方式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管理当局首先在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占有优势的地位, 他们了解公司业务, 把握公司发展战略, 可以宏观地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另外, 如果发现了内部控制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也可以及时加以识别, 从公司整体层面上研究改进方案, 也可以防止舞弊的发生。

摘要:本文在对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中寻找其先进性, 并探讨在我国实践的可行性, 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俊美.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2.

[2]刘玉廷, 王宏.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关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关问题.会计研究, 2010.

[3]杨有红, 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201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篇11

摘 要 近些年来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产生许多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毕竟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主要是基于上述考虑,研究在现行法规下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1年底“安然事件”曝光以来,美国相继爆出国际性大型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我国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毕竟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监管机构内部控制规范

我国内部控制披露方面的法规尚欠完善,涉及内部控制披露要求的政策法规主要见于四个方面:

1.中国证监会2001年3月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06年修订)第122条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2001年4月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2006年修订)第59条规定:“发行人应披露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同时应披露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但是上述两个规定主要是关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信息披露。尚不是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

2.中国证监会2002年底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銀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第8号《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说明,应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随年度报告一起报送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

3.中国证监会2000年底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2007年历年修订)第四十二条规定,年度报告中,监事会应对“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表独立意见等。可见,这是监管机构普遍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相关内部控制信息,单从其要求来看,并无强制约束力。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有关“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的要求,对于推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估,并由外部审计核实评价提供了依据。

4.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内控指引》。《内控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深市为其主板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并明确了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制度负责,董事会应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应对此报告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意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与公司年度报告一起对外披露。《内控指引》虽然没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出强制性规定,但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报告却有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出强制性规定。

(二)管理部门内部控制规范

2001年,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和货币资金(2001)、采购与付款(2002)、销售与收款(2002)、工程项目(2003)、对外投资(2004)、担保(2004)等六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克服了原有内部控制定义局限于审计的缺陷,对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现状具有积极的作用。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对内部控制的审核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特定日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进行审核并发表审核意见的相关要求。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下发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组织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控制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但仅从审计角度而言,并非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规定。

2006年,财政部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意下,发起成立了由来自监管部门、实务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旨在为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政策咨询。通过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努力,2007年3月2日,财政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将已草拟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2008年6月28日发布了修订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外部原因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法律规范缺失

我国现有的规定对所有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规定都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和具体内容的详细规定与统一要求,对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时间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造成各个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形式化严重,降低了投资者决策的有用性。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规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由于缺乏统一要求引发的信息披露混乱。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不够

现行制度只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没有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发表意见。管理当局应披露而不披露或者披露了不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时,管理当局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如果提供了不符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的评价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规定尚处于空白阶段。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内部原因

首先,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存在错误或不全面的认识。

上市公司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具体包括:第一,过分强调内部控制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目标,忽视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第二,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将实现会计控制、监督的职能等同于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事实上,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企业应当针对采购、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全面地制定内部控制。第三,将内部控制等同于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发展形式,同时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和原则,但是,现代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内部牵制,还包括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人员素质控制、风险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而这些都不是内部牵制所能涵盖的。

其次,出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内控信息不做充分披露。上市公司对外进行信息披露,若是花费的披露成本不能够从进行信息披露直接获得利益中进行弥补,必然会不愿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效益原则成为大部分上市公司考虑的重要前提之一,这也是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两方面共同作用和影响之下,便形成了目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实质性内容的现状。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健全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制度

我国应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并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做出详细规定与统一要求。虽然中国证监会在《内控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但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还有着不一致的地方,这就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还各有各的标准,必然导致上市公司披露的不一致、不规范,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相关法规应该做一改进,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声明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是否健全,整体执行是否有效;2.声明本企业已按照有关的标准、程序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如有重大缺陷,必须详细描述;3.说明所依据的内控规定或标准;4.表明负责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已经对本报告实施了审核;5.管理层签字以表示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报告负责。

对于这五个方面的信息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描述,必须揭示企业的实际而具体的情况,能够使投资者真正的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二)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

内部控制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據。对于上公司不按规定披露有关内部控制情况,包括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虚假信息或者隐瞒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的情况,应当予以惩处。我国目前法律存在着重行政、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尚未大规模启动民事赔偿机制。

对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惩罚主要就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上市的所在证券交易所所规定的相关法规和《证券法》。

(三)提高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觉性

内部控制薄弱是中国上市公司不争的事实。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加大,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从而有利于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在已经实行了强制信息披露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使得监管当局、投资者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并借以减少公司丑闻和重大财务舞弊。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披露时,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并无实质性内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还是应该提高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的自主性。因此,除强制性披露要求以外,国家还应采取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有关的内部控制信息。

1.积极鼓励并保护企业自愿披露有关信息。

2.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和指导。

3.建立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曙霞.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5.

[2]蒋平,董惠良.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问题.财会探析.2007(8).

[3]张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4]柏口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8.

[5]余利.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03.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7]张立明,钱华,李敏仪.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审计研究.2003(5).

[8]陈关亭,张少华.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审计研究.2003(6):34-38.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思考 篇12

一、总况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规定, 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情况, 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出, 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4个月内报出。从规范上看,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应成为上市公司年报的“强制性”附件, 其评价的基准点、报送的时间限制也与年报相同, 实际操作中,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一般都是同年报一起向外界披露。2006年至2010年深沪主板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与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情况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无论是自评报告还是注册会计师意见近五年都有大幅度提高, 但从比例上看, 深沪两市自评报告的数量相差比较悬殊,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深交所的公司比上交所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强一些,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两交易所对本所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不同。深交所2008至2010年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采取的是强制性披露态度, 而上交所则是“局部强制”, 即“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 (以下简称三大板块) 必须出具自评报告, 而其他类公司则是鼓励自愿。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核实评价意见仅是“鼓励自愿”。因此, 从比例上看, 2006-2010年间深沪两市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的比例比较相近。由此可以看出, 在统一规范下, 监管的角度不同,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分析

内部控制评价, 是指企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形成评价结论, 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书面结论, 是利益相关者获取内部控制信息的主要来源。

(一) 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规定,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披露以下内容: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依据、范围、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2010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按照评价指引的规定披露相关的情况, 基本呈现三种模式:一是发现问题式, 即“1.综述—2.重点控制活动—3.问题及整改计划”;二是基本规范的五大要素式, 分别说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方面的内部控制情况;三是以上两者的综合。

(二)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信度较高。

从内容上来看, 2010年深沪两市共88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自评报告, 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还是比较满意, 一般认为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 没有发现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方面的重大缺陷, 或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 实际执行过程中亦不存在重大偏差。

(三) 缺少缺陷认定标准, 回避重大和重要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2010 年,880 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仅有一家公司指出自身的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8 成以上的公司回避缺陷一词,而是用“问题”来代替,虽然指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但并没有将问题归纳为缺陷的哪一类。

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评价意见

(一) 保荐机构的意见。

深交所《关于做好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的通知》规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保荐机构 (如适用) 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表意见。《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规定,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 持续督导的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完整会计年度;主板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持续督导的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1个完整会计年度。根据深交所的意见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发行新股或可转债的1-2年内, 保荐机构应对其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发表意见, 也就是保荐机构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仅是针对少数有发行证券的公司, 2010年仅有十多家公司公布了保荐机构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核查意见。

(二)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意见。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评价意见, 深交所要求强制披露, 上交所则是鼓励自愿。因此, 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有更大的偏好出具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意见。从成本上看,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意见的成本最低, 从信息不对称和专业素质的角度,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实际上很难对内部控制做出真实全面的了解, 其意见更多的是同意董事会的意见。因此, 其信赖度并不高。

(三) 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报告。

2010年共有35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且全部是肯定意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内容做出了模板化的规定, 然而仅有不足十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审计报告的内容一致,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仍是习惯沿用2008或2009年鉴证报告的格式。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名称呈现多样化, 除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外, 其名称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审核类, 如“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内部控制专项审核报告”;二是鉴证报告类, 如“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鉴证意见”、“专项鉴证报告”等;三是评价意见类, 如“内部控制审核评价意见”、“核实评价意见”、“评价报告”、“核查意见”等;四是其他类, 如“内部控制专项说明”、“内部控制制度报告”、“内部控制建议报告”等。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业务依据和判断标准不同。2010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的公司178家, 占比50.3%;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公司18家, 占比5.1%;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公司28家, 占比7.9%;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公司28家, 占比7.9%;依据3101和《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公司40家, 占比11.3%;未说明业务依据的公司62家, 占比17.5%。由于所参照的业务依据不同, 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进行判断比照的基础也不同, 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作为判断标准的公司199家, 占比56.2%;将《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作为判断标准的公司6家, 占比1.7%;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同时作为判断标准的公司12家, 占比3.4%;仍有39家公司选择2001年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作为判断内部控制好坏的标准, 占比11%;未说明判断标准的公司98家, 占比27.7%。根据不同的规范标准衡量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其内部控制的可比度必然大大降低。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2010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 上市公司已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和评价等方面均持续取得了长足进步, 内部控制信息也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然而“强制披露”的执行力不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属于“规范推动”或“通知推动”, 而且自评报告的“自信度”比较高, 上市公司普遍缺乏“自曝其短”的推力, 同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随意性强, 业务依据和判断标准不一致。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发布, 为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而真正有效地实施规范及指引, 则需要上市公司、监管方和注册会计师的长期共同努力。

(一)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程序, 报告的内容和模式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然而在缺陷认定方面却留有空间。内部控制缺陷采取的是原则式认定方式, 即通过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的结果来认定, 即是否偏离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部控制缺陷按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重大缺陷, 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 该缺陷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 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 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 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组合。一般缺陷, 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而具体认定的标准, 由企业自行确定, 从2010年自评报告来看, 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非常少。原则式的规范思路强调各个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差异和特性, 并尊重企业的自由选择, 但缺点也很明显, 即实务操作难度大, 对企业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 强制执行力的问题。

虽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被喻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 然而二者还是有些不同, 美国的萨班斯法案是由国会审核通过, 总统签发, 遵照法律的制定流程来运作, 具有强制力与相应的刑事条款。相比这下,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惩处方法。笔者认为, 解决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执行力缺失的方案是出台配套的监管措施, 尤其是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 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同时, 注册会计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用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为评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劣的标准。

上一篇:医疗保健产品下一篇:生态处理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