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洋中医

2024-10-21

中国第一洋中医(精选4篇)

中国第一洋中医 篇1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孔祥清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课题,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据记者了解,这也是江苏省医疗卫生组唯一荣获此类奖项的项目。

2015年元旦过后不久 , 借孔祥清教授赴京参加学术研讨会议之机,本刊记者就此获奖课题的研究背景, 以及他倡导并坚持的医、 产、学、研“跨界联合”,汇聚创新合力,推进我国医疗器材创新发展的科研理念,做了独家专访。

国际首创,领跑世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采访一开始,孔祥清教授首先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做了简要回顾。

孔祥清教授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外就开始研究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这一疾病了, 而且治疗的目标, 就是要用最简单的器械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期封堵技术的临床应用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病人的室间隔缺损无法用这些封堵器关闭,而能用这些封堵器关闭的病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7%……”

孔祥清教授继续回顾说:“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当时临床应用的封堵器设计存在着 ‘三难’:一是室间隔缺损附近有主动脉瓣膜、心脏传导系统等重要组织, 一旦受到植入封堵器的损伤, 便会威胁患者生命。二是左心室内压力可以超过100mm Hg, 封堵器在此高压力下容易移位甚至脱落。 三是室间隔缺损形状各异, 有窗型、喇叭型、膜部瘤型等,因此感悟到封堵器的设计要相当精巧,既要在不影响邻近组织的情况下牢固固定在缺损处,还要满足缺损不同形状的需要。 ”

对此孔祥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操作也有两难:一是大部分室间隔缺损小于5mm, 用导管寻找该小缺损困难。二是从外周血管到达缺损的路径呈S形,导管很容易打折甚至断裂;而且儿童患者血管纤细、弯曲, 操作难度更大。后来在珠海的一次国内学术会议上,我突然被触发了 ‘灵感 ’,产生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工’字型结构作为固定物体的一种方式, 如果把这个‘工’字竖起来,是不是也可以用来固定和堵住缺口的上下段呢? 于是,我在随手携带的笔记本上画出了一个‘工’字型的架构,并找到工程设计师进行设计和修改,制造了一个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的‘工’字型双盘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经过不断完善后,到了2007年,我们成功地用这种创新的封堵器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6岁儿童完成了国内首例新型封堵手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和时间的延续, 这种封堵器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这项研究也很快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 。 此后,我们再接再厉,又创新性地在封堵 器表面使 用纳米镀 膜技术,在‘从无到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型介入治疗器械的 ‘从有到优’,并且制定了一整套翔实完善的临床操作规范, 包括适应证选择、 手术操作流程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实现了创新器械的‘从优到用’……”

据记者了解,经过孔祥清教授和他的团队研究完善后的“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这一临床应用新技术,不仅是由中国医生在国际首创的一种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器械, 也是我国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出口到国外的封堵器系统; 这一技术目前领跑了世界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领域, 成为具有国际尖端技术水平的创新科研项目。 同时,该项目还荣获了201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采访中孔祥清教授谦逊地说:“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不仅是对我们团队这项技术的高度认可和鼓励,更是对正在努力实现 ‘中国创造’ 技术的广大专家们的鼓励和认可,也是对转化医学未来蓬勃发展的鼓励和认可。我心中的喜悦不仅仅是因为这项技术获奖, 也不是简单地解决了某一个疾病, 而是发明了这项技术和产品后,能让更多的患者从这项新的技术中获益,这是最值得开心的。 ”

再成热点,创新经导管瓣膜置入技术

采访前记者还了解到,另一项由孔祥清教授主持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自膨式主动脉瓣膜植入装置, 已完成动物实验,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当记者提及这一话题时,孔祥清教授说,由于老年瓣膜退行性变发病率不断上升, 主动脉瓣狭窄 (AS)已成为西方老年患者接受瓣膜置换的首要病因。 在我国,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瓣膜病也正成为继冠心病、心律失常后受到高度重视的一项老年心血管疾病。这项研究就是针对这一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老年疾病开展的。

“事实上 ,早在2002年 ,国外学者Criber教授便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开创了微创主动脉瓣膜治疗先河。”孔祥清教授继续说,“近10年来的发展已经证明,该项技术能够很好解决不适合外科手术病人的主动脉狭窄病人的治疗,也为此类病人提供了出路,因此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成为近几年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受到了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但是,由于这项技术才经历了1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如治疗适应证还不够广泛,70岁以上病人是基本要求;器械还是很大,运送到体内还要很大的输送系统; 器械还不是可以回收的,要求一次性释放成功;瓣膜寿命还不长,一般还不超过10年;手术过程中还有各种并发症,有些并发症还很严重,中风、主动脉瓣膜反流以及局部血管并发症有时还是致命的。针对上述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的一些问题,全世界的医生们在不断努力, 进行新器械的研发, 手术过程的优化等等……”

孔祥清教授坦陈:“尽管我国医生在此领域做了多方面的探讨, 而且我们的探索热情一点儿也不比国外同仁低,但我国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落后许多,其主要原因有:我国还没有市场化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器械,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有些医院已经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但是没有作为常规手术开展。进口的产品还非常昂贵,普通老百姓还没有机会享受该项新技术的成果。我国还没有固定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治疗团队,缺乏足够的经验。 ”

孔祥清教授继续介绍说:“在上述情况下,从2004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即与浙江杭州启明医疗公司合作,开始设计并研发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相关器械。经过艰苦的努力,2007年在国家863高科技技术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和经导管肺动脉瓣膜植入术的相关器械,在2011年完成了国家体外检测和大动物实验。 2011年,我们首先在越南心脏病中心完成了首例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和经导管肺动脉瓣膜植入术, 并于2012年通过SFDA的备案,并且很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作为首席研究者,开始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完成近2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 初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一科研成果凝聚了医院、医疗器械公司的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将是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的一大进步和提高, 也将为我国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治疗,成为他们的福音……”

尽管如此, 孔祥清教授仍认为:“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的各项工作还刚刚起步,与世界范围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一样,仍面临很多的挑战。 但不管怎么说,国产瓣膜的成功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经导管瓣膜置入技术的热点话题,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大事,也将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作出积极的贡献。 ”

利国利民“,跨界合作” 推进医疗器材国产化进程

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要汇聚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并进一步指出:“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 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不断创新。 ”而孔祥清教授领衔的这项荣获国家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科研课题,事实上已经成功地将来源于医疗一线的创新思想与当今先进的工程技术有机结合, 不仅实现了 “跨界合作”,更实现了“中国创造”。

对此认识,孔祥清教授首先介绍说:“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上,我们的国产产品一直处于不被认可的尴尬境地。过去我们一直都是跟着国外的医械企业在做,虽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好的产品不断应用到临床上,但总的来说原创性的发明创造还比较少。 事实上,我们有很好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更好的‘中国创造’。 ”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推进‘中国创造’的步伐? ”孔祥清教授坦言,“对此问题, 我有这样几个体会:一是要创造一种有利创新的社会氛围。这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 ‘要营造鼓励探索、 宽容失败和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 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是要形成一种机制, 让更多的医生愿意主动去创新。 在这方面,2014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国内率先出台了支持临床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研究转化的科技九条,鼓励有创新和开发能力的临床研究人员进驻相关企业, 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医学成果在江苏地区的快速、有效转化。 三是我们要更好地搭建平台,重视研究力量的整合,促进医、 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并让这些‘有想法’的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类似于‘中国介入治疗论坛 (CIC)’ 这些平台来解决 , 实际上这也是创新。 ”

孔祥清教授还认为:“当然,创新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 既可以搞应用创新, 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也可以是系列性的创新,更可以是从无到有的原创性创新, 这些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所以说创新不是局限于在某一个‘点’上的,它应该是全方位的。 我们既可以是‘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是‘面’上的创新,这都应该是我们支持和鼓励的。 ”

谈到如何打造临床专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以及产业和投资界紧密沟通探讨的平台问题,孔祥清教授认为:“有人将企业和投资者看作科研的赞助商,其实这个说法完全不正确。 ”他举例说,“比如在‘中国介入治疗 论坛 (CIC)’这个平台上,企业和投资者实际上不是赞助商,而是类似于会员制下的一个平等参与者,应该看成是这个平台的会员。 在合作的过程中,临床专家、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以及产业和投资界是在共同创建这个平台。 我们要把它当成一个实现医疗器械创新的机制, 而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会议。这样,大家有了创新的想法,才更容易变为现实。 类似CIC这样的平台搭好之后, 在平台上就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产品,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创新。 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医生、企业、投资者共同获益的机制。 ”

孔祥清教授继续阐述说:“要实现‘中国创造’,我们就不能纯粹地从经商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搭建CIC这样的平台 ,大家可能不一定能够立即从这个平台中获得什么, 但在搭建这个平台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研制出新的产品来,这本身就是大家对整个医学事业的贡献。某个企业来参与平台建设,今天也许没有你理想的产品, 但也许明天、 后天,平台上产生了你认为比较好的发明, 那么你就可以拿去做,然后再产生利润回馈企业。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创造出更新的、 更适合临床需要的产品,之后企业再去生产,并取得利益———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

采访即将结束时孔祥清教授强调说:“总之,医疗器材的国产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国外成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相比,我国的医、产、学、 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相关企业也还面临着技术相对落后和规模较小等制约条件。通过这些年与企业的合作,我深深感觉到,我们国家很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的产学研的协调机制。现在很多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宝贵想法,但我们还没有一系列的政策和环境来帮助他们将想法变成现实,很多有价值的想法就这样流产;也有一些有想法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掌握材料、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满腔热情,但要么不知道怎么做,要么凭想象做,这样做成的产品往往不符合临床实际, 临床不能用。因此我建议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让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到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中,同时让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医疗卫生工作中,使他们浑然一体。 这样有了政策层面的支持,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到医、产、学、研的全方位 ‘跨界合作 ’,更好 、更快地推进我国医疗器材的国产化进程……”

专家简介

孔祥清,主任医师、教授,德国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 系美国心脏介入协会(FSC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结构心脏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介入性心脏病学, 尤其擅长结构心脏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能独立完成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手术, 已完成各种心导管手术1500多例。曾赴德国留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10余次被邀请参加国外 学术会议, 并做讲座和发言。 主持国家863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级课题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江苏省省政府、卫生厅、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各种级别的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引进奖、重大病人抢救奖10项。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介绍有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教材;另参编医学专著10余部。

在生命的汪洋中 篇2

——保尔·柯察金

一艘小艇, 在万顷的碧波中劈波斩浪, 可以渡过汹涌的海浪。有一个女孩, 用一张铁床推着父亲, 在生命的汪洋中前行。她, 就是黄凤——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随着2013年11月8日“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的播出, 我认识了她, 人们认识了她。不仅仅是被她感动。

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孩子:父母健全、吃喝不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太多太多的美好摆在我眼前, 我竟不懂得珍惜。

黄凤是个苦命的孩子。奶奶双目失明。母亲不堪贫穷, 弃家而去。父亲风里雨里撑起这个家。祸不单行, 父亲从工地摔下, 落下半身残疾, 高位截瘫, 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5岁的黄凤便站了起来。她照顾奶奶, 照顾爸爸, 照顾这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塌的家。

8年的时光 , 让黄凤长大, 将黄凤打磨成一个成熟、坚强的女孩。当她听说上海的大医院可以治好爸爸的病, 黄凤当即找村里的工匠焊了一张大铁床, 带着奶奶,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搭上了前往上海的顺路车。500公里, 一双手, 一双脚, 黄凤靠沿路乞讨来养活父亲、奶奶和自己。历经了千辛万苦, 终于到了上海——黄凤心中的天堂。

然而, 现实是残酷的, 当上海一医院做出无法治疗的诊断时, 黄凤心中那萌动的仅有的一点希望灭了。她彷徨失措却又不想放弃, 辗转北京。终于, 孝感动天, 北京一武警医院主任提出免费为黄凤的父亲提供治疗。这对黄凤一家来说, 无疑是天大的恩惠。自此, 在黄凤的不懈努力及众多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 黄凤的父亲一天天好了起来, 家终于慢慢站立了起来。

在这里, 我记录下这段文字, 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 而是为了一份爱, 一份单纯的、坚强的、勇敢的爱。

【简评】

作者语言清新, 节奏自然、流畅, 笔触轻灵, 极易触动人心里的柔软之处。黄凤的孝心感天动地, 好心人的救助如雨后甘霖。让“孝”及“爱”的种子撒满人间吧!

中国第一洋中医 篇3

一、“中国英语”的提出与发展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一词的是葛传槼 (1980) , 其后汪榕培 (1989) 作了进一步阐释, 将“中国英语”视为一种客观存在;1993年李文中提出前述定义, 随后谢之君、张培成 (1999) 又提出“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干扰性英语变体, 而非国别变体, 在学界引发了对“中国英语”的广泛探讨 (韩玲, 2007) 。综合前人研究, 笔者认为:

一是“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不同。“中国式英语”一直是英语实践领域的一项顽疾, 广大英语教学与科研工作者为此付出了长期努力, 如比较英汉科技英语的语法差异、总结科技英语特点, 为本土学者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提供指导。而“中国英语”则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是不断发展中的一种语言变体。

二是“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实在。词汇方面, 如秀才所对应的英文单词为xiucai、关系对应的英文单词为guanxi, 甚至BBC亦出现了tuhao (土豪) 一词;语法方面, 如俞希、文秋芳 (2010) 研究了中国英语报章中20个高频评价性形容词的搭配特点, 着重探讨了“形容词+名词”这一独特搭配, 作出中国英语规律性差异正在逐步形成的判断。

三是“中国英语”的发展反映着社会实践需求。尽管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但“中国英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反映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不仅要重新认识世界, 也需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徐珺, 2005) 。

二、医药行业的实践发展与“中国医学英语”的提出

随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实施, 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不断贡献原创性科研成果。医药界, 传统中医中药的输出、SARS和禽流感等重大疾病治疗与研究进展、我国各类地方病的有效防治……在客观上要求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产生具有中国特点的医药学词汇, 进而衍生出相应的句式和语篇, 以更好地进行交流与融合。

“中国医学英语”是顺应这一重大转变的理论概念。区别于不规范的“中国式英语”, “中国医学英语”是“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 这一语言变体在医药领域的具体体现。不同于以往静态的语言观和单纯模仿学习的实践策略, “中国医学英语”将语言视作发展变化的、强调积极参与和社会性的语言建构。对“中国医学英语”基本特征的研究将对医学英语学科的发展、对我国医药事业走向世界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中国医学英语”变体的基本特征涉及专门词汇, 涉及句长、句式、被动语态等多个方面。如中药材名称的特定翻译及其规则, 如梁栋 (2006) 以SCI收录的医学权威杂志为样本, 研究发现中国作者的句子更短、句式更简单、被动语态更频繁。

三、“中国医学英语”的建构者

社会语言学家Hudson (1980) 提出语言变体 (variety) 概念, Kachru (1982) 进一步将之分为制度化变体与使用型变体, 均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在跨文化交际中, 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相互干扰、影响, 相互吸收彼此的语言成分, 有时还会产生混合, 语言在干扰中变异。简言之, 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交流中完成的, 是在不同的交际主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交际主体就是语言发展的建构者。

以往的研究对语言使用者、交际主体的考察较少, 如王丹妮 (2009) 、常娟 (2009) 、张玲玲 (2010) 比较了科技英语、商务英语与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 再如吕念 (2008) 另辟蹊径, 从人际功能角度对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展开细致比较。少数研究虽然涉及了交际主体, 但分类较简单, 如梁栋 (2006) 比较SCI检索医学论文的中国作者与英美作者的语言差异, 杨廷君、张建理 (2013) 建立了中国164篇、国外400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语料库, 使用Word Smith Tools5.0软件进行分析和规范研究, 均着重考察了国内的学术群体, 而忽视了海外华人、以及旅居中国的外籍人士对“中国英语”的建构和发展。

结合医学英语本身特点, 本文认为正在参与“中国医学英语”的建构者包含如下群体:其一, 国内高教系统医药学领域的师生;其二, 国内医药行业涉外人员含医生、护士、药物研发人员、外贸人员等;其三, 国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相关从业者, 港澳台与大陆地区同属中华文明, 有着共同的中医药传统,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 必然对“中国医学英语”的发展产生影响;其四, 旅居英美的、从事相关医药产业的华人和研究人员, 语言的发展受文化的影响, 语言变体就是文化碰撞的结果, 海外华人能够更好地融合中外文明, 在语言发展中必然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其五, 旅居中国的、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的英美籍人士, 随着中国的日崛起, 中医药吸引了更多的世界目光, 此类人员将加速“中国医学英语”特有词汇的传播。

四、结语

本文认为, 将“中国医学英语”视为一种语言变体, 在规范英语的基础上强调使用中国特色的词汇和句法表达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和最新科研成果, 力求使语言发展遵从社会语言学基本规律, 服务于交流与合作需要。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英美地区华人、国内英美籍人士纳入“中国医学英语”研究, 符合语言学的社会性特征, 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观察不同属性人群在语言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 有助于增添新的有关“中国医学英语”的证据, 有助于发现更多的“中国英语”语言规律。

参考文献

[1] .韩玲.“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2] .俞希, 文秋芳.中国英语报章中评价性形容词搭配的本土化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3] .梁栋.医学英语词汇特点刍议[J].科教文汇, 2010

中国第一洋中医 篇4

1.1中国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人到了65岁就进入了老年生活,但在我国大多数70岁左右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他们不仅不需要年轻人照顾,相反还承担起了照看孙子,承担家务等一系列的体力工作,堪称一个劳动力。因此出现身体健康70岁以下的老人不会去养老院养老的问题。

1.2什么样的老人需要到养老院养老

(1)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老年人(空巢老人)。(2)孤寡老人(没有子女)。(3)老两口一方已故,身体有病的独居老人。(4)子女没有时间照看,身体不健康,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老年人。可见,去养老院的老人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身体不是太好,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

1.3去养老院养老的老人有什么需求

(1)需要有基本的居住条件,一日三餐基本营养,生活照看和护理。(2)慢性疾病的用药方案制定和督促服药等。(3)定期疾病体检和制定治疗方案。(4)老人出现紧急情况下的住院治疗和生命抢救。

1.4什么样的养老院能够迎合老人需求

(1)具备普通养老院基本条件。(2)具备医疗,护理和慢性病管理经验。传统的养老院只解决了老人吃住和生活上的照看,而没有解决老人慢性疾病和住院治疗的需求,而医疗服务恰恰是老人最最需要的服务。

2前医后院的基本思路

将医院和养老院建在一起,开创居住生活和医疗服务双管齐下的养老院,一方面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居住生活条件,同时也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同时满足老人养老居住和医疗保障的养老模式。

3前医后院运作模式

3.1医院

(1)医院对附近居民开放就诊,并通过对外营业获得一定的利益。(2)医院对养老院的老人提供慢性疾病治疗方案和住院治疗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治疗。

3.2实体养老院

(1)有较安静的周边环境,卫生和舒适的居住条件,有一定的娱乐设施。(2)在医院指导下配备一定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并指导和督促老人按时服药。

4前医后院的养老模式的主要优势

4.1老人的身心照顾方面

(1)对于一个有老年疾病的患者不能按时正确用药,只是依靠改善居住环境和改善饮食达到高质量养老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2)当老人在养老院病情反复或加重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近在医院住院治疗和紧急抢救,无需将老人再送到其他医院就诊和治疗。

4.2消费人群心理接受方面

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尤其是老人慢性病管理问题,特色明显。解决了家属把身体不好的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后顾之忧。

4.3经济共同体方面

(1)因为医院是养老院的一部分,使得养老院的老人能享受到优质的廉价医疗服务(远低于大医院看病的费用),这样的养老院的竞争实力可想而知。

(2)医院对外营业不仅能够养活医院而且能够获利,医院对养老院的医疗服务同样可以获益,这样医院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5前医后院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对比与建模

5.1建模思路

本文试图探讨前医后院养老模式相对其他养老方式受人们欢迎的程度,具体分为“居家(结合社区)养老、独立养老院养老、前医后院养老”三种模式。

设计问卷,对三种养老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若干项共同的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由被调查者打分,获得数据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三种养老模式的得分,得分的高低即可表达三种模式的受欢迎程度。

5.2调查问卷的设计

设计针对3种不同养老模式的调查问卷,分别从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需要、经济性、社会效应等方面提出10项指标进行评价。

5.2.1对三种养老模式进行介绍

居家(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是指家庭成员在社区帮助下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养老模式。

独立养老院养老模式:提供集中居住空间,满足老年人饮食、生活护理、简单娱乐需求的养老模式。

前医后院养老模式:将医院和养老院结合,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于一体的养老模式。

5.2.2评价打分表

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出分数,并对每种养老模式下该项评价指标的表现给出分数,打分范围: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

5.3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研究小组对24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247份调查结果。问卷数据填写符合要求,数据有效。将10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以及每种养老模式下,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求取平均值,得到表1。

5.4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4.1符号和变量表示

10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依次记为P1,P2,…,P10;每种养老模式下每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记为S1,S2,…,S10;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记为q1,q2,…,q10;每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记为ZS。

5.4.2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评价模型中最关键的是指标权重的确定。调查问卷中对每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的打分,就是为了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显然,重要程度分数高的指标,权重应该大。

5.4.3综合得分的计算

5.5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运用所建模型,计算每项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三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得到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三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来看,居家(结合社区)养老模式与独立养老院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相差不大,普遍偏低,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常见的这两种养老模式在人们眼中的评价都不高,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也表明这两种养老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而前医后院养老模式在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和综合得分上均明显领先于另两种养老模式,表明前医后院养老模式结合了生活居住和医疗保障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未来理想的养老模式,值得认真探索和大力推广。

6结论

中国目前各类型养老院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老百姓对目前的养老院并不认可,绝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配备专业的能够保证医疗和紧急情况抢救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条件。使更多的老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老年病得不到及时的医疗帮助而不敢住养老院。

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收集调查表格,进行分析论证,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得出结论。

上一篇:日志格式下一篇:生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