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貌

2024-09-22

乡村风貌(共6篇)

乡村风貌 篇1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发展生态宜居、服务均等、城市与乡村和谐一体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快速的城镇化已经让我国城市里的传统文化遭受重创。与此同时, 承载着国人乡愁, 体现乡土文化的广大乡村地区同样面临诸多冲击。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态势下, 城市建设进入更加理性、科学的轨迹, 而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成为规划和建设的开展区域。因此, 做好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以良好的乡村风貌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的物质空间形态, 是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风貌

1 美丽乡村建设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精神以及“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 是指引乡村地区规划建设的总纲。中共中央在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正式对外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美丽乡村落实在空间规划建设领域, 其核心就是建设美丽的乡村风貌。

2 乡村地区风貌规划建设实施要点及案例

乡村风貌规划及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涉及到宏观层面的乡村规划, 中观、微观的空间规划设计, 也涉及到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普查、挖掘、再现与活化, 还涉及到与实施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制度设计。

2.1 树立规划的全局统筹观念

市域、县域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全局统筹、整体规划, 制定相关技术导则及建设指引, 引导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例如中国美丽乡村浙江安吉: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是中国首个生态县, 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08年, 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 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坚持不规划、不设计, 不设计、不施工理念, “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 设立三十六项指标。

2.2 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首先尽快梳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级传统村落, 并按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要求制定保护规划。其次保护的同时研究如何活化发展。过去一直把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对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当互联网+赋予现代性、后现代性新的内涵时,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矛盾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3 体现乡村空间精神的空间规划

(1) 有别于城市的乡村规划设计手法:在传承和复兴乡村的过程中, 应该抓住符合乡村的空间肌理和空间场景, 全面认识乡村空间构成及其审美价值; (2) 充分发现并保留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交流空间、道德空间、商业空间等类型, 并落实到空间规划当中; (3) 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抓住乡村中最具特色的点。

2.4 注重乡村建筑的适应性设计

(1) 乡村建筑要体现乡土性, 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建筑的建设方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 (2) 乡村建筑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要求基础上, 必须体现现代性; (3) 乡村建筑实施建设时宜发挥政府的引导+工匠的现场指导+农民的积极参与。

2.5 正确选择产业促发展

形成良好的乡村风貌, 既需要保护, 也需要维系。应对广大乡村地区空心化现象, 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因而为乡村风貌规划建设提供引擎和经济保障。 (1) 产业发展强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正确看待一、二、三产发展的关系, 抓住最适宜的产业类型, 不贪大求洋, 不亦步亦趋; (2) 美丽乡村建设中, 文化的挖掘是核心, 结合文创产业去发展村落,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村落的历史传承作用。

2.6 提升规划的社会参与度

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采纳当地村民和文化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以提高村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将他们作为美丽乡村风貌的建设者。

模式一:村民自主型—河南郝堂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摒弃”大拆大建“, 遏制村民”被上楼“、”被新村“,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依靠群众智慧, 重塑村落文明。模式二:投资导向—浙江莫干山乡村旅游开发。近年来, 环莫干山区域依托自然、人文、交通等优势, 借助莫干山的品牌影响力, 多方引进企业、个人投资, 逐步形成了环莫干山乡村聚集区和精品民宿。模式三:学者参与主持型—王澍主持的杭州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通过试点, 带动整个乡村风貌的改变, 有生态的环境, 有传统的历史, 有现代化的生活, 借此恢复户与户守望相助、前呼后应的邻里环境。

3 结束语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可以作为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建设的终极愿景。乡愁, 可理解为精神层面, 属于风貌中“风”的范畴;山水, 则可理解为物质层面, 属于风貌中“貌”的领域。全社会都要认识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及美丽风貌的重要性, 认识到广大乡村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认识到保护传统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不得不保;认识到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特殊性, 必须强调实践;认识到广大乡村地区距离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巨大差距。对于乡村居民, 必须认识到自己是美丽乡村风貌建设的主角, 实现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 要做美丽村民。

参考文献

[1]吴伟.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J].城市规划, 2008, (4) .

[3]夏益俊.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 2014, (4) .

[4]张世辉.乡村特质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 2011.

乡村风貌 篇2

你们好!首先向你们致以真诚的问候,诚挚的祝福你们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美美,事业红红火火。

不管您身在何方,身居何职,身事何业,您一定忘不了生您养您的故土,怀念着故乡的山水,牵挂着故乡的亲人,关注着故乡的发展,企盼着故乡的音信。这两年来龙豪片区村一直受困于崎岖、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山路。村人出街天未亮就需要步行四公里到龙礼村公所候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的车辆出不去,外界的车辆进不来,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家乡路是全乡村级公路中最差的一条道,成了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了你回家省亲的一个“痛”,成了加速家乡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道路不畅严重制约了龙豪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俗话说?“道通则人兴,路通则财旺,道路一通,万象更新”。道路通畅,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硬件。如今政策好了,政府引导建设新农村,看着周边的村庄都迈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奔上了小康。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成了龙豪片区村全村村民的共同心声。目前,全村群众修路热情高涨,修路及筹集资金已成为全村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经龙豪片区村各队队长及有关热心人士组成的龙豪公路维修工作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决定对龙豪公路损坏路段进行维修,维修的方式方法为:由领导小组将损坏路段分段,抽签包干到队,由各队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维修,维修标准由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决定、验收,维修材料(石渣、水泥等)由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购买。维修该道路工程相当大,预计需要资金10万元,除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外,启动资金需由我村自行筹措解决,仅仅依靠村级投入建设困难重重,无法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全村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合力,才能共筑康庄大道。 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家乡父老发出倡议:希望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钱不分多少,请慷慨解囊,踊跃捐资维修家乡公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一点一滴都是爱,一分一毫都是情,捐资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蒙得到您的支持,我们将万分感谢,并郑重承诺:对募集到的所有资金都建账造册,转帐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公示。我们将在村显眼地段设立“村公路建设功德碑”捐款200元以上者均勒石铭记,捐款者请把款打到龙豪村委会帐户上。

乡村风貌 篇3

1 形成舟山海岛乡村传统风貌特色的内在机制

传统乡村风貌特色的形成有其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受到当时、当地各种条件和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气候地质

舟山自古以来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因此, 传统建筑多采用厚重的石墙, 低矮的屋顶, 即使是新建筑也尽量减少屋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面积, 降低风阻, 给人坚实、厚重的感觉。

1.2 工艺材料

在舟山多数渔农村形成的时期, 建设条件以人力、畜力为主, 村庄建设总是尽量少的改变地形, 尽量多的争取日照和空间。因此, 村庄依山就势, 有机布局。由于孤悬海外交通不便, 村庄建筑多就地取用石材, 但石材难以取得较大的跨度, 因此海岛建筑的阳台、窗洞都比较狭小。

1.3 生产生活方式

如船只停泊修理、渔具运送维护、产品晾晒加工交易等, 多在码头一带进行。因此, 码头多成为带型公共活动中心, 并沿主街向村内延伸。

1.4 历史文化

由于受到海禁和倭乱的影响, 舟山海岛乡村普遍历史不长, 宗族观念淡薄, 但是海防、宗教和渔业文化在舟山渔农民的精神生活中举足轻重。因此, 海岛村庄内少有宗祠, 但庙宇分布广泛, 民俗活动通常在码头一带举行。

2 现阶段机制的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海岛乡村的发展在开发建设方式、资源环境利用、生产生活需求等各方面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工艺与材料的通用化。物流业的高度发达使得建设无需就地取材, 现代建筑工艺同样能够满足抗风、排水等气候地质条件的要求。海岛和大陆采用相似的建筑材料, 模式化的建设方式, 使海岛乡村失去地方特色。

再如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集约化的渔业生产方式使得村庄逐渐剥离了生产功能, 海岛乡村旅游的发展使部分村庄兼具旅游度假功能, 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大大提高。框架结构、大面积落地窗、露台以及拥有丰富灰空间的建筑形式将更受欢迎, 海岛建筑风貌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3 舟山海岛乡村发展的新机制

新老机制不是完全割裂的, 有些一直在发挥作用, 有些转化为新的形式。新的机制应当对传统有所延续和传承, 有机更新才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村庄布局

依山就势的布局方式依然适用, 但同时须满足日照通风、消防交通等现代生活要求, 并根据海岛乡村的不同类型充分考虑渔用场地、避风、蓄水排水、观景、民俗活动、发展海岛乡村旅游等方面的要求。

3.2 农房建造

敦实厚重的建筑仍然适应海岛自然条件, 新的材料和工艺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也带来农房建筑形式的本质改变从而具有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使得传统工艺和材料的运用虽减少但不会消失;对于有景观度假需求的农房, 露台和大面积玻璃窗带来经济价值;良好的遮阳和通风设计适应海岛气候, 但同时要考虑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3.3 环境建设

保护礁石、沙滩、动植物等特征性环境要素, 也是保护海岛脆弱生态环境的要求。落叶蔓藤类植物和低矮灌木更适应海岛气候, 温馨质朴的小院既是渔农家生活的需要也符合休闲度假的要求。

3.4 文化传承

乡村风貌 篇4

为推进我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彰显XX传统建筑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XX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注重乡村建筑风貌的引导和塑造,保留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重点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1+6”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传统村落和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的示范引领,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整治,以及风貌特色提炼工作的总结,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的乡村风貌建设管控长效机制,并在全区推广,最终形成彰显XX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按照不同乡镇、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确定村庄体系和定位,分类别、分层次制定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不照搬城市模式,坚决杜绝“形象工程”。

(二)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现区位与生活差异性,展现乡村传统格局和风貌多样性,避免“千村一面”,建设有乡愁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美丽乡村。

(三)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强化政府对乡村风貌保护与传承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引导群众自觉按规划、按图集改造建设房屋,传承与保护我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充分尊重民意和群众首创精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风貌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四)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尊重自然环境、村庄肌理、历史文脉,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挖掘、提炼建筑特色

1.加强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特征研究,从建筑材质、风格、色彩、形体、符号等方面总结提炼我区地域性客家村庄建筑特色、特点,萃取XX民居建筑文化元素,充分融入《XX乡村建筑风貌营造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研究成果中,并在新建建筑中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文广新旅局、区财政局、各乡镇)

(二)全面推动建筑风貌改造

2.科学开展示范试点建设。以江口镇河埠村(“1+6”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村)、五云镇大岭村(特色保护与传承试点村)、传统村落及乡(镇)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等为示范试点,开展乡村建筑特色风貌改造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试点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加强对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在建筑体型、规模、功能、风貌等方面提出多维体系的控制,强化XX传统风貌的塑造。(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3.逐步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在试点项目基础上,各乡镇、村要根据实际建设需要,有计划地推动试点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工作,统筹把握推进力度、建设程度与财力承受度、乡村居民接受的关系,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区域范围内其它区域的风貌提升工作。(牵头单位:

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4.加强历史(古)建筑保护。对已列入省级或国家级传统村庄的村庄区域,编制好《保护发展规划》,对列入国家、省、市、区四级保护名录建筑开展好保护、修缮、整治工作,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及挂牌保护事项,强化该区域周边建房审批管控,有力推动“两违”拆除事项,确保该区域在规划审批、建筑修缮整治中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要求和规定,注重延续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乡村空间格局,不得改变历史肌理和出现不相协调的建筑风貌。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再次开展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摸排建档工作。(牵头单位:区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各乡镇)

5.加强传统建材供应和工匠培养。培养一批红沙岩、青砖、灰瓦等传统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保障传统建材稳定供应。强化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规范管理,组织试点村结合特色风貌改造试点示范,至少开展一次农民建房培训,重点宣传基本规划设计常识、建筑技能、安全知识等,具备条件的要开展实操训练。可探索由第三方机构开展培训、实操考核,发放培训合格证,鼓励农民建房优先选择持有培训合格证的农村工匠,培养壮大掌握本土工艺的农村建筑工匠队伍,整体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和质量。(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工信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税务局)

(三)建立完善长效管控机制

6.明确管控技术要求。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乡村地区编制村庄规划应将《指引》作为上位依据。各乡镇在新批准村民建房设计时应参考和依据《指引》。(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分局)

7.规范方案设计及审查。乡(镇)政府和社会投资类的新建、改(扩)建建筑要依据《指引》对屋顶、墙面、色彩等强制性要求及其它引导性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在规划许可中,要依据《指引》重点审查屋顶、墙面、色彩等核心内容,对建筑材料、门窗、符号等提出管控,对宅前屋后,提出绿植、铺装等元素建议。(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

8.规范村民建房审批管理。各乡镇应结合《指引》和批准实施的《村庄建设规划》和《XX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客家特色新户型设计图集》,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在宅基地选址、建房标准、风貌管控等方面要加大指导力度。各乡镇要履行好属地责任,加大户型设计图集推广,引导村民选择经过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施工建房。要通过采取“五到场一公示”、聘请村庄规划监管员等措施,加强批后监管工作;对于与乡村风貌不协调的旧建筑,按照旧房风貌改造技术图集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活动,有序完善改造。(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

9.从严控制农村房屋建筑体量。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法定面积”的要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统一占地面积(原则上每户不超120平方米)、统一建筑面积(不得突破350平方米)、统一房屋高度(原则上不超过三层)、统一外观朝向,做到房型、朝向和风格的相对一致的要求,控制农村房屋建筑体量,积极引导村民建设经济适用型房屋,杜绝超高超大建房现象。(牵头单位:各乡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

10.强化资金奖补措施。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保障安居工程建设等工作实际,探索建立相应的资金奖补机制。对乡村居民自愿改造的,要加大经济性和空间实用性的技术指导力度;对按照《指引》要求建设或改造村民自建房的,要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建设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牵头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金融工作局、各乡镇)

(四)加强专业技术服务指导

11.组建技术团队,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借助自然资源厅挂点帮扶机遇充分利用帮扶定点技术作业单位及借助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建筑设计院等团队的专业力量,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项目实施指导等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并从中选取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人员作为乡村规划师工作者,开展乡村规划师下乡服务活动,加强农民工匠的传统建筑工艺的指导与培养,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乡村建筑风貌引导管控和乡村规划管理工作。(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乡镇)

12.多层面宣传推广,弘扬XX建筑文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推动区乡相关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XX传统风貌特征。将XX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全区文化旅游讲解员培训教材,推动XX传统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大乡镇宣传力度,印制发放XX传统元素建筑实例宣传册,增强农村群众对XX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文广新旅局、各乡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金融工作局、区税务局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自然资源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新旅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明确责任分工。

区人民政府为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区委组织部负责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局负责宣传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文广新旅局负责技术服务、方案审查、指导审批等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管理、建设指导管理等工作。其它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

(三)加大投资力度。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利用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争资争项,充分利用上级对传统村落、历史文物建筑、革命遗址等维护修缮方面的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加强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农民企业家、乡贤参与一些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保障。

乡村风貌 篇5

设计团队:李晓东、陈建生、李烨、王川、梁琼、刘梦佳

施工图:福建厦门合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

赞助人:Susanna Yang、曹刚

地点: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

材料:钢(结构)、木质(内装与格栅)、混凝土(基座)

建造时间:2008~2009年

造价:65万元

桥上书屋与北侧“到凤楼”

下石村桥上书屋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是一座利用钢和木头搭建的书屋,既可作为连接周围两座土楼的钢桥,也作为图书馆向村民开放。这个项目2010年获得“阿迦汗”奖,得到了许多国内外专业学者的认可。

下石村中心有两座乾隆年间的土楼,分别位于碧溪的两侧。桥上书屋北侧朝着“到凤楼”的入口,南侧连接“中庆楼”,书屋的最下层是一个轻质的黑色钢桥。首层有两个提供给希望小学的阶梯教室,以及向村民开放的图书馆,上课时,教室朝向土楼一侧的木质墙面可全部打开,老师们以土楼为背景向村里的小学生传播自己乡村的历史。桥上书屋成为村民活动、交流的公共空间。

横跨于碧溪上的桥上书屋

底层简洁的钢桥

木格栅与黑色钢架的搭配与夯土墙面戏剧性的融合在一起

比较巧妙的是,桥上书屋采用黑色钢桁架结构,用当地的木头作为实体墙面,教室两侧采用玻璃,外侧附以竖直木条。如此,既保证了教室白天自然采光,又与河岸两旁道路形成视线阻隔。这种黑色钢架、木头墙体、木格栅的现代建筑建构方式,与书屋两侧深黄色的老土楼形成新与旧的强烈对比,却又戏剧性的融入到下石村乡村风貌当中。

下石村桥上书屋为村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空间,并且该项目通过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的控制,有较好的完成质量和细节。由于桥上书屋在国内外较强的影响力,吸引很多访客慕名而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下石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学生们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的场景

从走廊的间隙看土楼

可惜的是随着下石村的老龄化和人口外迁,村里的两座老土楼也人去楼空,夯土墙和木屋也因无人维护而逐渐坍圮。笔者到访时,并未见到桥上书屋向村民开放,而是门户紧闭,仅作为一座桥来使用,未能发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作用。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桥上书屋获得第一届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一等奖

专家评语:

第一次很好的乡村现代公共建筑设计的尝试,采用一些当地材料,有一定地域特色,风貌与当地土楼民居戏剧性的融合在一起。

乡村风貌 篇6

中国幅员辽阔,乡村因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土、气候、经济水平等方面差异,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风貌和文化个性。乡村地域风貌正是自然、地理、人文和历史等特征的外在反映,是发生在乡村地区、带有显著自然特色的人文景观,具有深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

纵观长期以来浙江省乡村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尚有不足,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乡村地域风貌特色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不同类型村庄特色的认知缺失,带来规划实践中盲目套用成功案例的模式或挖空心思追求标新立异,陷入“趋同”与“千村千面”两极化的乡村建设误区,丧失村镇本真。(2)欠缺对乡村风貌特征及内在机制的本质把握,导致乡村风貌特色的规划营造往往停留在对景观亮点、建筑外观等“显性意象”元素的塑造,对特色产业培植、基础设施生态化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品质要素考虑较少。(3)对乡村文脉及地形、水系、山脉等生态要素关注不够,乡村独特的场所文化和与环境相融的肌理格局在村庄撤并、整改中难以传承。

因此,研究基于浙江省乡村风貌建设的长期实践,整合乡村地域风貌营造理论的科学性,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的理论体系,为中观和微观的乡村风貌建设提供一个框架性导则,以期能对范围广阔的村镇规划建设起到现实指导意义。

2.“三生”系统:构成与关联

从乡村地域风貌特色的内涵出发,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发展蓝图中“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乡土文化”的定位[1],提炼出体现乡村空间“地域基因”的“三生”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图1),作为乡村风貌特色的构成体系、分类基础和总体营建思路。

2.1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系、山脉、植被等因子。各因子的不同组合构成乡村地域风貌的基础底图,不仅对乡村宏观外貌其决定性作用,而且彰显各地区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机理,进而影响各地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状况,形成产业特征、聚落形态各异的乡村风貌。

2.2 经济生产系统

经济生产系统包括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因子。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农业生产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错的过程[2],与风貌特色有一定的关联。乡村产业的转型,如现代都市农业的引入、乡村工业化以及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乡村景观格局、聚落形态、建筑特点、设施配置等,从而对乡村风貌的变迁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3 聚落生活系统

聚落生活系统分为物质空间系统和非物质文化系统两部分,包括基于不同地域村民日常生活逻辑形成的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场所环境和乡土文化。乡村的地理条件制约和生产特征使得村民逐渐形成一定的习俗文化和行为方式,构成独特的聚落社会网络环境。同时聚落生活系统也是村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反映村民生活的各个侧面,形成各异的乡土风格。随着聚落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入新的营建体系,带来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在空间上反映为新的聚落形态、建筑形式、院落特征,从而影响地域文化的传承及特色风貌的去留。

2.4“三生”系统内在关联

三个系统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形成乡村风貌特色的构成内容(图2)。自然生态系统和聚落生活系统是经济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二者共同构成村民生产生活的外部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生产系统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影响了乡村聚落空间以及乡土文化的形成,使自然地理和人文特色交织于聚落生活系统中;聚落生活系统是村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和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核心区域,规划建设作用于聚落生活系统,在尊重地域自然特色的基础上,寻求满足经济生产要求的最优形式。三个系统相互渗透,在整体上共同影响乡村地域风貌特色的形成。

3. 类型与策略:乡村风貌特色营造浙江实践引导

3.1 基于“三生”视角的乡村风貌类型

浙江省有3万余个行政村,从“三生”系统出发乡村风貌的基本类型有(图3):

(1)自然生态视角:可分为山地丘陵型、平原型、海岛型等大类;

(2)经济生产视角:可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等大类;

(3)聚落生活视角:可分为条带型、触须型、簇群型、河网型等大类。

3.2 乡村风貌特色规划营造策略

3.2.1 自然生态视角的风貌特色规划引导

(1)整体环境:保持原生态完整性和真实性,协调图底关系

对于村庄整体环境,规划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肌理的延续,主要可从景观生态格局、生物多样性以及开发强度三方面引导控制。景观生态格局方面,需严格控制建设行为对地形的破坏,保证地形地貌的完整和连续性;尊重原有山水格局,协调村庄与周边环境的图底关系。生物多样性方面,需对古树名木进行针对性保护,保持原生态的真实性;同时保护和更新村内的生态竹林、树林,发挥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开发强度方面,要控制村庄建筑密度,加强自然要素特征;旅游型村庄要适度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并使游览设施风格和体量与环境相协调。

(2)山体:保护与修复并重

对于村庄山体景观,需遵循保护为主的原则,控制村庄建设对山体的侵蚀,尽可能保持山体的完整性;保证森林覆盖率,适当提高植被的丰富度、多样化。并通过垂直绿化等技术手段对山体破碎面进行修复,对山上的植被进行保护和更新,以保持水土,减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水系:维护水体的原生态性,注重滨水景观多样性和乡土性的营造

对于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水系,需保证溪涧的通畅和原生态特性;对于平原水网地区,应尽可能保持水网自然形态及景观特征,村庄布局宜与水网同构,保持其整体亲水特征。河道在满足水利要求的同时兼顾视觉景观,充分发挥自然河床和驳岸的生态调节功能。沿河应以农田、绿带或林带的形式营建生态廊道,保持河道两侧景观的丰富度和乡土气息。

(4)海岛:注重海岛承载力,进行特色化的海洋村落风貌打造

对于海岛地区,要注意海岛的承载力条件和海洋海岛特色环境的不可还原性。应尽可能保护海岛村落的原生态植被、水系、地形地势,因势利导地提升景观;海岛地少人多,村庄建筑布局要继续体现尽量依山而建的特点,留出最大化的农业或作业空间;重点打造一套冲积平原型村落特色产业景观和冲蚀丘陵型村落沿海村立面的独特风格,使其成为浙东的渔农村名片式风貌。

3.2.2 经济生产视角的风貌特色规划引导

总体思路是强调产业活动与景观价值、功能的相容或匹配。

(1)农业型村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生态景观可持续

将农业资源与景观相结合,充分利用耕林牧渔等各种要素,构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农业”体系。发展生产、生态、景观功能并重的都市农业,创建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创汇农业、养生农业等多种形态,从而建立起人、自然、区域农业三者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田园林”新景观模式,利用茶园、竹园、花木基地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山地丘陵地区应发挥在区域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进行综合治理;确立乡村风貌的景观主体,种植特色本土树种,丰富乡村景观、促进经济增长。

(2)工业型村庄:尊重乡村原有肌理,维持生态连续性和稳定性

尊重村庄肌理格局特征,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选址应避开自然界面完整、原生态植被丰富的生态战略空间,以免对村庄整体生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同时在规模、形态上也应与原有村落区分处理,不破坏村落原有风貌和尺度;尽可能延续山、水、田、植被体系的连续有机形态,保持乡土特色,避免“非城非乡”。

(3)历史文化型村庄:传承地方建筑特色和街巷空间景观格局,延续村庄文脉

尊重与保护村庄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遗产,体现乡土文化的街道、街巷、生活聚落空间应成规模保留,通过适度修缮、合理的功能置换,达到传播文化、延续文脉的作用。新建建筑应融入原有村落肌理,尽可能沿用本土材质和特色元素,保证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4)休闲旅游型村庄:保证乡村景观的原生态,拓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内涵

“乡土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3],应保证村落景观的本土性和原生态风貌,控制人工景观的尺度和比重。同时挖掘地方特色,在总体环境和节点景观营造上充分利用当地乡土元素,构建和谐自然的地域特色风貌。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功能设计应与旧村有机衔接,使其发挥出优化地域资源与延续乡土文化的作用。

3.2.3 聚落生活视角的风貌特色规划引导

(1)自然生产性原则

村庄形态的引导应保持乡村以自然为主、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特点,统筹考虑村民生产、生活、生态需要,避免生产、生活与自然的分离。

(2)城乡差异性原则

按照乡村的民俗文化、地形地貌、环境植被等具体地域特点引导村庄形态,在充分尊重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显著区别于城市的乡村空间。

(3)经济适用性原则

村庄形态的引导应考虑村庄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实用为出发点,合理布局以满足乡村生活、生产需要,对于农居点的迁并和风貌改造要谨慎,避免形式主义。

(4)乡土和谐性原则

村庄形态的引导应秉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勤俭节约、寄托情思等传统乡村文明的特征,建设经济最节约、生态最友好的美丽乡村。

4. 总结

浙江省乡村规划建设实践反映出当前乡村地域风貌特色不足的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实践经验总结,结合相关文件的发展定位,提出以“三生”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为切入点,构建系统整体的乡村风貌特色营建思路。在此框架下,对乡村风貌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各系统下的规划引导策略。为乡村风貌特色规划实践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路径支持和战略指引。将来可考虑结合GIS工具、统计方法和其他技术,进行风貌类型的进一步细化或图像化表达,对乡村风貌在总体规划、连线成片、村庄建设各个层面的规划建设引导、内容要求和相互衔接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乡村地域风貌承载着深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根据浙江省乡村规划建设实践揭示出的乡村地域风貌特色不足的问题,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即“三生”系统)的视角出发,对乡村风貌类型进行划分,分别提出三个系统下的乡村风貌特色规划引导思路和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国乡村地域风貌特色营造提供指导。

关键词:乡村风貌特色,规划营造,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浙江省省委省政府,2010.

[2]李王鸣,楼铱.乡村景观的产业机理分析——以浙江省安吉县的乡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0(1):117-119.

[3]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J].中国园林,2007(6):83-87.

上一篇:线圈共振下一篇:文化背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