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貌整治

2024-07-05

建筑风貌整治(精选4篇)

建筑风貌整治 篇1

在近年的城市规划实践中, “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被逐步推广, 进而提出慢行系统、城市绿道等规划理念, 道路无疑成为人们认知城市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城市道路界面不再是单纯追求简单的功能性和观赏性, 而更应该挖掘其作为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的载体价值。

1 道路界面与城市风貌

道路界面缘起于城市可意象五要素之一的边界概念, 是除路径以外又一重要的线性要素, 属于边界存在的一种形式。强大的边界, 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 有分隔和景观作用。因此, 道路界面也应承载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 反映城市特有的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 表现城市的气质和性格, 商业的繁荣、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达 (池泽宪, 1989) 。

2 道路界面风貌建设现状

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开发区的建设,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城市特色正在不断消失殆尽, 城市道路界面作为特色的主要承载者, 其现状近况也不容乐观。

2.1 缺少地域性审美标尺

改革开放以来, 外来的新事物、新技术潜移默化地充斥着国人审美标准, 崇洋主义、追求“国际范儿”已然成为各行各业行动目标。一些城市建设职能部门也不例外, 秉持自由主义①的城市建设主张, 通过对道路两侧的各类用地功能中的建筑审美定位, 有意无意地冲击着本土特色 (见图1) 。一方面城市引入的大量外来经济活动对其品牌塑型的要求——产品包装、门店装饰, 审美取向全球一体, 持有从不融入本土城市形象的态度, 侵蚀着本土特色;另一方面大量的本土产业盲目追求国际市场的潜在利益, “麦肯化”现象不计其数, 纷纷效仿“麦当劳”、“肯德基”走国际路线, 殆尽本土特色 (见图2) 。

城市道路界面建设已然失去了以社群主义②为基础的审美标尺, 使界面的部分组成要素不能准确表达地域特色。

2.2 缺少可控的管理标准

城市管理部门以往更加关注道路沿线建筑立面的外观整治, 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 (构) 筑物应讲究建筑艺术和城市美学, 注重美观”;“沿街建 (构) 筑物外立面及其附属设施应保持整洁;对影响市容的脏污、缺损, 应当及时清除和修复”, 很少关注界面其他组成要素的发展与控制, 控制对象较为单一, 控制要求更偏向于整洁、美观, 对涉及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的控制要求较为简单, 管理条例不健全。

同时, 城市道路界面针对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的控制存在要素多样、头绪繁杂的问题, 一旦控制要求弹性过大, 下达给开发商等建设主体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变异;但控制要求刚性过大, 则会出现千篇一律呆板的道路界面风貌。

2.3 缺乏统筹的管理协作

城市道路界面的管理载体较多, 如整治市容市貌的城管大队、道路绿化管理处、城市规划建设局等, 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缺乏协作。城管大队为整治市容市貌, 大肆肃清占道经营的小商贩, 将原本外露的街道生活赶进大楼, 失去了多样的城市生活气息。道路绿化管理部门过度追求生态文明、园林城市的绿化营造, 争创园林城市的名衔, 大肆进行道路绿化, 遗忘绿化的动态性效果, 忽视其与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的关系, 令道路界面无法整体协调地表现城市特色。

3 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

各管理部门对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要素判断不清, 造成权责不明, 整治困难, 所以理清其物质构成要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从过去传统道路界面景观涵义角度分析, 道路界面的风貌构成首先应包括景观的物质组成要素, 例如地形、植物、建筑群、构筑物、小品设施等, 同时也包含这些物质组成要素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历史文脉、文化价值等非物质形式。然而, 作为具有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载体价值的道路界面, 并非只是单纯处理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和对景面的物质组成要素, 而应当系统整体的看待传递城市特色和风貌信息的所有物质形态, 根据这些物质形态间的相互作用, 因地制宜的调整道路界面所有物质形态关系, 较好的呈现城市特色和风貌。

因此, 道路界面的风貌构成应当包括除观察者以外的所有外在存在及其所包含的非物质形式, 这其中也包括道路界面中的人类活动及其传递的风貌信息。将这些繁杂的外在存在按道路及两侧用地功能、建设顺序与管理载体来分, 可分为四大系统即四次轮廓线来描述。首先, 道路等级、剖面样式和两侧的规划用地功能, 决定规划用地界线范围内所有物质形态表现样式、有无软质景观区、场所活动组织等存在的可能;其次, 建设顺序有利于分清四次轮廓线由来的先后;最后, 管理载体可以有效加强四次轮廓线的整治和统筹的实施性。

3.1 第一次轮廓线

第一次轮廓线由道路界面两侧规划用地功能决定, 是城市规划由二维土地利用转向三维立体空间的首次体现。其主导构成要素是建构筑实体, “一座建筑叫建筑, 两座建筑叫景观”可见建构筑实体在道路界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建构筑实体的立面样式、高度、各类立面空间组织关系等都决定着城市风貌的展现, 一方面它是城市风貌的初次勾勒, 提供一个“洁净的空间”形象;另一方面它影响后续所有空间附着的物质形态的形成 (见表1) 。

3.2 第二次轮廓线

第二次轮廓线也来自于道路两侧的规划用地功能, 是建筑立面上商业招牌等的凸出物集合。它在第一次轮廓线的基础上对城市风貌再勾勒。招牌物等凸出物大小、样式、凸出距离与视点观察距离间的关系都关乎其呈现状态。其中, 招牌物的样式、存在的文化信息也能明显勾勒城市的风貌 (见表2) 。

3.3 第三次轮廓线

第三次轮廓线是指道路与道路两侧用地间的软质景观集合, 是由道路等级及剖面样式决定, 道路等级一般决定着道路红线与规划用地间是否添设绿化退线, 道路剖面样式决定着道路绿化分隔带的有无。第三次轮廓线人工性较强, 且伴随着时间推移形成动态线形。该软质景观系统作为勾勒城市特色的第三次轮廓线, 其树种的选择、群落的层次和密度、相关景观小品样式等都直接关乎特色的形成 (见图3) 。但软质景观系统不同于建筑实体, 随时间推移呈现形态会发生变化, 影响第一次和第二次轮廓线的效果, 因此, 它的存在并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 (见表3) 。

3.4 第四次轮廓线

第四次轮廓线是指道路界面的场所活动集合。场所活动对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的贡献率极为重大, 其中, 经济活动门类多、必然性大、活跃性强, 是场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非正式就业的经济活动, 这类活动不稳定;另一类就是正式经济活动, 这类活动较为稳定, 通常由道路两侧的用地功能决定。按照活动发生的场所空间载体统计, 道路界面则更瞩目非正式就业的经济活动, 例如, 小商贩的地摊、节庆杂耍表演等, 因为在众多非正式经济的研究中, 道路始终是这类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 但是这类经济活动基本无规律可循, 只能作为反应城市风貌的补充。另外, 存在于建构筑实体空间范围内的正式经济活动, 也占用了一部分连接道路的室外空间, 与非正式就业经济活动融为一体;而其主体活动仍然存在于较为稳定的场所空间内部, 如果建筑实体临街立面是半开敞或开敞式, 则可使界面丰富多彩体现城市风貌 (见图4、表4) 。

第四次轮廓线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夜幕环境下呈现。夜幕降临后, 以建筑为主体的道路界面的第一次轮廓线将黯然退场, 取而代之的是灯光强调的室内空间, 它将勾勒出与白天不一样的道路界面轮廓线。

综上所述, 展示城市特色主要是通过道路界面的四次轮廓线实现, 并且这四次轮廓线都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整体呈现城市特色。

4 整治原则与策略

过去, 道路界面风貌因为缺乏对其物质组成部分的研究, 其整治过程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粉饰, 道路界面渐渐失去了对城市特色和风貌特色的正面勾勒作用。在四次轮廓线的指导下, 界面风貌整治的工作对象和管理职责分配更加明确, 并可遵循相关整治原则和策略。

4.1 整治原则

首先, 主次相宜, 相互配合。前三次轮廓线均落于外在空间, 理论上权重相当, 但在现实角度上, 构成前三次轮廓线的物质载体各不相同, 从人的视觉习惯分析, 同一图面上种类繁多的物体中往往有重点才足以吸引目光, 所以应有主有次。此外, 前三次轮廓线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也非能完整表达城市风貌及城市特色, 需要第四轮廓线组成内容的补充。于是, 要增强道路界面风貌的特色性也应保证四次轮廓线间扬长避短, 相互配合。

其次, 注明强制性条款, 给足弹性。在城市规划法治化较为健全的地区, 法令和管理条文等是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对于这些法令和管理条文应以一种大概念对规划设计过程和实施保养工作进行总控, 提出一些强制性条款, 并留足弹性或提供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方法的选择, 才能激发城市特色的形成。例如, 第四次轮廓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轮廓线, 因为它的存在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 对此细致强控手段不具有普适性, 反而会压制城市特色的形成, 以弹性控制的方法提出一些塑造要求更为合理。而其他三次轮廓线也应从风貌整治实际出发, 刚性与弹性结合进行控制。

4.2 整治策略

4.2.1 提升第一次轮廓线的柔性品质

随着行业自身的不断完善, 对于第一次轮廓线的处理也相对得心应手, 但往往又犯顾此失彼的毛病——忽视其柔性的塑造。所谓第一次轮廓线的柔性塑造, 主要是指建筑立面有丰富宜人的阴角空间, 在连续单调的界面中适当添加布置灵活性构架, 使第一次轮廓线更具生气, 为吸引人气、体现风貌提供充足的外部空间场所。因此,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规划建设部门应合理控制道路建筑界面的连续长度, 增加公共建筑个体和建筑间的阴角空间个数;合理维护这些阴角空间可利用性, 不被公共停车等占用, 是提升第一次轮廓线柔性品质的重要保证, 对此, 市容市貌管理大队应合理安排建筑阴角空间的使用, 完善其使用机制 (见图5) 。

4.2.2 重视第二次轮廓线的氛围引导

统一的尺度、精确的位置范围、鲜亮多彩的色系, 造就整齐划一却带几分呆板的第二次轮廓线。为了第一次轮廓线完美展现, 而压制第二次轮廓线自然生长的做法是管理中极易出现的错误, 相反建筑立面突出的标识系统有时能够弥补现代街道过大的步行尺度比例, 营造出更宜人的风貌氛围。

不同的街道空间要求呈现的氛围也不尽相同, 所以要随风貌氛围的需求塑造合适的第二次轮廓线。例如, 大尺度的商业步行街可以通过评价确定突出界面的标识个数及突出比例;而工业区内街道也可以匠心独运利用标识丰富天际轮廓线;住区内小尺度的生活街道则可以减少夜间灯光标识, 将招牌等标识置于门前等, 这样通过对一些构件处理可以营造不同的风貌特色。这些均可以通过制定更加弹性合理的管控条文实现。

4.2.3 巧妙布置第三次轮廓线的种植设计

以往, 业内从道路识别性的角度挑选树种、设计绿化, 而这样的套路均以静态方式满足仅有行道树第三次轮廓线的风貌塑造需求。按照现今各地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 道路两侧绿化退线不断加宽, 方案阶段建立第三次轮廓线动态评价模型显然是必要的。此模型可以降低设计者思想的偏执, 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第三次轮廓线对其他轮廓线的影响率。因此, 注重大块绿地退线用地范围内的植被层次、密度、配置能有效增强界面的特色。此外, 选择乡土树种可提高存活率, 加强第三次轮廓线的稳定性, 当然,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中, 气候的因素使得乡土树种几乎雷同, 所以还要追加相应的景观文化元素, 即雕塑小品等。

4.2.4 保护第四次轮廓线的地域原真性

第四次轮廓线是常常被忽视的, 但它也是界面风貌物质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第四次轮廓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活动, 一方面, 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的准入机制, 发扬本土地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 要恰当的引导产业的地域文化性融合, 无论是外来产业还是本土产业, 在装饰装修上都要“入乡随俗”, 这样才可能达到保护风貌的地域原真性的目标。

对于室外空间里发生的不稳定的非正式经济活动, 市容市貌管理大队不能一概据之, 应因地制宜的有序引导, 让其充分展现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

5 结语

本文借助“街道的美学”的轮廓线理论并适当延伸, 对城市道路界面风貌的物质构成提出四次轮廓线概念, 主要从建筑、标示、道路绿化和商业活动等角度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提出塑造原则和策略建议。

但是, 城市风貌作为一个巨系统, 其载体也绝非道路界面这一类, 本文仅以城市道路界面风貌为探讨对象, 虽是沧海一粟, 但希望通过对四次轮廓线的研究, 为城市风貌的塑造带来新的认识。此外, 文章对道路界面的物质构成也未能面面俱到, 希望后来者能对城市风貌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为风貌塑造研究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 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扬盖尔, 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凯文·林奇, 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胡一可, 刘海龙.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探讨[J].中国园林, 2009 (10) .

[5]余柏椿."人气场":城市风貌特色评价参量[J].规划师, 2007 (8) .

[6]陈映芳, 水内俊雄, 邓永成, 等.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7]郭雅洁, 夏健.城市道路界面景观的建构与设计策略探讨[J].江苏建筑, 2008 (5) .

建筑风貌整治 篇2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1.1 任务来源

2013年初,农业部在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契合了乡村发展的需求,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2016年陕西省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通过标准引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态与文化环境。

乡村风貌是乡村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地方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些相对稳定的整体特征。既反映在村庄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等直观的视觉特征上,也包含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特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是美丽乡村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作为情感与记忆载体的乡村风貌则不但是美丽乡村的环境、视觉、文化之“美”的直接体现,也是乡村民众生活质量的保证与文化多样性的维系条件。

在前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简单机械的规划策略的错误引导下,求新求快,忽视整体风貌的协调与文化特色的延续,大量村庄原有风貌及空间格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传统风格的历史建筑缺乏有效保护与利用,大量拆除或废弃,而新建建筑则仅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粗糙的模仿各类流行风格,或简单的拼凑地方性的文化符号,导致乡村风貌杂乱无章或高度整齐划一。依附于原有乡村空间环境的祭祀、庙会、社火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非物质文化也同样逐步衰落。因此,加强对乡村风貌的整体控制,建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中的具体风貌标准可以更好的延续乡村自身及其地域性特色,展现乡村视觉景观及人文内涵特征,改善乡村生活品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复兴传统民俗,丰富乡村民众生活。

2017年2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系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编制《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4月获得批准,列入2017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SDBXM 87-2017。1.2 工作进程

1.2.1 调研、验证阶段(2017年06月至2017年10月)

经过必要的准备工作,成立了《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组,成员包括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市政工程、社会学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拟定了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编制组在前期广泛收集、整理、分析了与乡村风貌整治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以及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具体案例,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与讨论。在此基础上,编制组实地调研考察了西安市长安区留村、清北村,鄠邑区潘家堡村、栗峪口村,咸阳市武功县武塔村,三原县柏社村,泾阳县王孟村,彬县程家川村,长武县安华村,渭南市富平县岔口村等26个行政村,重点就乡村风貌整治与当地有关政府部门、专家、村民进行了多次座谈。调研结束后,及时进行了调研资料整理、分析与讨论。1.2.2 标准起草阶段(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

在充分调研、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编制组研究确定标准的纲要与具体内容,制定完成标准初稿。

1.2.3 征求意见阶段(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

编制组广泛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2018年5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执行已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点和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要求,以 “整体控制、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目标长远、分步实施”为原则编制《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自然、视觉、人文风貌特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标准化管理。

三、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本标准首先给出了“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的范围、相关术语定义和总则,明确了标准的总体框架与原则。

(2)“自然环境”一章中,主要从山体环境和水系环境两方面提出了乡村风貌整治的具体要求和相关建议。强调对原生态环境的保留和保护。

(3)“农业景观”一章,提出了对农田景观、林果景观、养殖景观的整治要求。(4)“村庄格局”一章,针对不同的村庄类型制定了符合对应村庄的整治措施。(5)“建筑风貌”一章,规定了危房及旧房整治的具体要求,制定了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也对村庄新建建筑提出了指引。

(6)“公共空间”一章,从公共广场、庭院、街巷、景观小品、入村标志性构筑物、文化墙与标语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整治要求及建议。

(7)“景观绿化”一章中,不仅从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庭院绿化、村旁绿化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整治要求及建议,也制定了树种选择的相关原则及标准。

(8)“基础设施”一章,规定了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选材要求以及照明、供电设施的布置原则。

(9)“环境卫生”一章,从环境质量、环境维护、垃圾收集处理、卫生厕所改造、水体清洁整治这些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造要求及建议。

(10)“文化风貌”一章中,提出了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建议,制定了加强乡风文明的措施。

(11)“维护与保障”一章,提倡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加强村民的管理和维护意识,建议应完善村庄的保障与监督体制。

四、主要实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本标准不涉及实验或验证情况。

五、知识产权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六、产业化情况,推广运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产业化情况。

七、采标情况

本标准尚无同类国家、行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了如下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章: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7959-2012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9379-2012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 50445-2008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T 32000-2015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DB61/T 992-2015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DB61/T 1070-2017 美丽乡村巷道建设规范 DB61/T 1071-2017 美丽乡村庭院建设规范 DBJ61/T109-2015 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

《陕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八、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现行有效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首次制定,与现有的其他标准协调配套,无冲突。

九、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标准编制及征求意见过程中,尚无重大意见分歧。

十、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十一、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

建议在陕西省行政区划内的建制村参照此标准开展美丽乡村风貌整治工作。已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应同时执行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

十二、废止现行相关地方标准的建议

不涉及。

十三、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建筑风貌整治 篇3

一、旅游开发中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原则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传统村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些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建筑未得到有效保护,濒临倒塌;村落中严重缺乏便民的娱乐健身设施,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市政环卫设施,造成生活垃圾对水体以及自然环境的污染;在大规模的旧村改造中,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巷被拆除,而且村民在新居落成之后,未对旧宅进行处理或利用,过多的旧宅造成了“空心村”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的利用率低。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村落的山体、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旅游开发定位,造成景区的旅游吸引力不足以及接待能力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旅游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协调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当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出村落风貌的整治规划,重点整治具有独特性的自然、人文景观。其次,针对历史建筑的自身特色,对建筑风貌进行划分,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赋予不同的建筑以不同的文化解读,促进建筑风貌整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再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旅游开发中以发展地方特色、带动地方复兴为目标,对传统村落风貌整治的主题进行拓展与创新,积极为游客营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传统村落生活。总之,在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风貌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中村民对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意识,使村落的历史资源以及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保存,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利用。同时,应立足于本地资源,对村落中遗留的历史建筑、特色街道以及自然景观进行大胆创新,积极营造“活”的文化氛围,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情感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在因地制宜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思维,才能在开发、整治与保护传统村落风貌之间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

二、旅游开发中传统村落风貌整治规划的有效措施

1. 村落风貌整治的方向定位

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的手段与方法,找准传统村落风貌整治的方向定位,实行科学、有效地开发,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村落的旅游价值。由于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所在,所以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当以村落的原始风貌为基础,确定村落风貌规划和整治的目标。以浙江省仙居县高迁古村落为例,高迁古村落的风貌具有典型的河谷山地特征,群山环抱、山体连绵、村内溪水穿流而过,山水兼容、风景秀丽,形成了高迁古村落的一大特色。并且高迁古村落的街巷众多,构造独特,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原始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高迁古村落的建筑的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结构上看,高迁古村落的建筑结构基本上以两层为主,穿斗式木质机构;从墙面上看,主要是人字型的厚檐强和硬山墙;从屋顶上看,基本上以悬山顶和硬山顶为主,屋顶的侧面有披檐,而且披檐的变化和重复能够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味感。从色彩上看,高迁古村落建筑主要是由白墙、深红色门窗、灰瓦构成,所以实现了由深到浅再到深的颜色变化,形成丰富的立面,给人一种朴素、清新、淡雅的感觉;从材料上看,建筑的屋顶由青瓦覆盖,墙体主要有土、木、砖、石等材料构成,而建筑内部主要选用的是木材;从装饰上看,主要表现在屋檐、出挑以及窗户等部位,大量使用木雕进行装饰,体现了传统江南的建筑特色。因此,通过对高迁古村落的分析,将仙居县高迁古村落的风貌特征定位为传统的江南风情,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下,古镇、幽巷、居民、历史建筑成为了传统村落旅游的一大特色,体现着人文性、生态性、历史性以及原始性,进而明确了村落风貌整治和规划的目标。

2. 村落建筑风貌的整治

旅游开发中在对传统村落的建筑进行整治和规划时,应当以村落当地的建筑为基础,整治和规划的内容应当与村落建筑相协调,以确保村落的原始性特征。例如,在对浙江省仙居县高迁古村落的建筑整治中应当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对历史建筑的整治。由于浙江省仙居县高迁古村落的历史建筑目前主要是供村民居住,然而在日常的居住过程中建筑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在旅游开发时应当采用不断进行更新保护的措施。首先,对于历史建筑的外部,主要是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固和局部修缮,并且要强化对建筑的立面进行修缮,进而保障建筑的原始性。其次,对于历史建筑的内部,应当在保留原有建筑设施的基础上,对室内空间和内部设施从新进行改造。如灵活划分建筑内部的空间、增加室内的卫生设施等。此外,对于一些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建筑,应当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在对其进行合理的整治后,可以当做旅馆或者是餐馆向游人开放。或者是聘请一些当地手工艺人或者是文化名人到此居住,以便向游客展示或者销售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等。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建筑用做展馆使用,以便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对一般建筑的整治。对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一般建筑进行局部或者全面加以改造,如更换建筑材料,从新装修立面门窗,或者是对屋顶、墙体加以全面改造。三是对现代建筑的整治。可以从新塑造立面、更换门窗、修缮或调整建筑式样等,并根据当地的建筑特色对村落内的商业店铺进行全面装修,从而使村落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

3. 村落道路风貌的整治

在对村落进行旅游开发中,由于道路是体现传统村落格局的重要场地,所以在整治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突显出道路的作用。以浙江省仙居县高迁古村落为例,由于建国路是仙居县高迁古村落的主要生活性街道,紧邻河流、风景秀丽,而且是展示村落风貌的重要场所,所以可以在保留原有道路空间的基础上,从景观、建筑、界面三个方面对道路进行修缮、整治。首先,加强对道路建筑立面的整治,但是对于一些具有传统特点的外墙、门窗、屋檐等应当予以保留或者是进行复古修缮。其次,由于建国路是体现村落风貌的主要场所,所以在整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村落内的材料,进而体现出传统村落特色。与此同时对于其他建筑间的道路,可以比照现有道路,在道路中铺设鹅卵石、或者是村落内的青石等,给人一种幽静、淡雅的感觉。最后,可以运用一些地方的树木、花草、竹子等装饰道路,这样不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而且对于一些传统风貌较差的地方,还可以起到有效的遮挡作用,进而更好地协调村落内的风貌。

4. 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整治

高迁村的整体景观风貌主要由山体、水体以及古树组成,因此,在对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整治中,应着重整治水道、保护山体植被与古树。虽然传统村落的水体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水系网络,对维护景区水体生态环境以及构建地区性的生态绿化框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开发与整治中应结合村落的内外水系,在对其进行梳理、完善的基础上,将水源引入街巷,以丰富水系的活动空间,从而建立完备的生态绿化体系。而对于营造村落自然景观的古树以及山体植被,应不断完善其生态保育功能的同时,增强村民对其进行保护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以维护景区的生态平衡。

此外,为了充分体现古村落的特色风貌,需要对村落中的景观节点进行重点整治。在此,笔者重点选取仙居县高迁村的镇区中心片区以及景区中的游客服务中心片区来阐述构建特色空间景观的具体措施。首先,对于村落的中心片区,应该完整保存其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入水源,补给河道,使村落呈现出江南水乡的风貌特征;积极将中心片区沿街的居民建筑改造成商业建筑,然后借用水道隔开与主街道的距离,以实现丰富街面景观,提升商业街人气的目的;针对片区东侧稍宽的街道,可以将位于入口的两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进行完整保存,利用石块组合成台阶或堆积成假山,通过引入水源,营造山水相间的特色景观;借助片区中部的地理优势,可以建造一个街心公园,内设一些古色的亭子与蜿蜒的长廊,以方便居民或游客休息、交流。高迁村的北部是游客的入口处,作为该村落的门户形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持慎重的态度。在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满足该片区的不同功能需求,如旅客集散与休闲观光的功能。在具体整治中,应借助该村的传统建筑景观以及山水特色景观,沿着高迁村的游客服务中心铺展开来,并通过不断完善大型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充足的空间景观,从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总之,通过对景区节点进行重点整治,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村落所具备的各类景区元素,而且能够丰富景区的使用功能,强化游客的行知体验,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取得重大发展。

虽然旅游开发对村落风貌造成了影响,但是在整治村落风貌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对濒危建筑进行了修缮以及通过新建商铺改造街道景观等措施,都是迫不得已而进行的建设性破坏。总之,通过旅游开发中传统村落风貌的整治措施进行分析,能够为开发商提供一些有益启示,使之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与资源,以弘扬传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适度的开发,以此避免对其造成破坏性建设。

建筑风貌整治 篇4

发包人: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发包方”)承包人:四川三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包方”)为在含谷镇场镇风貌改造工程一期(外立面整治)一标段施工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创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切实搞好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本项目业主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人民政府与四川三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特此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1、发包人职责

1.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

1.2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1.3重要的安全设施必须坚持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1.4定期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及时传达中央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

1.5组织对承包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承包人及时处理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

2、承包人职责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

2.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本条款的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2.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派驻项目实施的项目经理到工人(包括临时雇请的民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三级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必须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人人有责。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现场设置的安全机构,应按施工人员的1%~3%配备安全员,专职负责

所有员工的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机构人员,有权按有关规定发布指令,并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4承包人在任何时候都应采取各种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员工发生任何违法、违禁、暴力或妨碍治安的行为。

2.5承包人必须具有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与本工程有关的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如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项目经理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2.6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除应专门妥善保管之外,还应配备有足够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都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承包人不得将任何种类的爆炸物给予、易货或以其他方式转让给任何其他人。凡是涉及动火,必须得到项目部安全主管的审批,并派专人监护,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

2.7操作人员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2.8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的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2.9 脚手架搭设必须与外电线路保持足够的水平、垂直安全间距(1-10KV最小安全间距不得小于7M);如遇外电线路是裸线,必须断电,采取绝缘隔离措施后,方能搭设。

2.10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具有相关的安全标志牌。

2.11承包人必须按照本工程项目特点,组织制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3、违约责任

如因发包人或承包人违约造成安全事故,分清事故责任主次,依法追究责任。

发包人:(签章)承包人:(签章)

经办人(签字):经办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上一篇:机关形象下一篇:内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