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研究(精选12篇)
风貌研究 篇1
一、宋代刻书产业的发展背景及盛况
第一, 宋朝初期, 统治者推行右文政策, 不仅使士大夫地位提高, 并且寒门弟子亦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举国上下, 宋朝的文化氛围自由高涨, 这从客观上为刻版印书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市场资源。第二, 我国现存最早明确刊印年款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发现于敦煌的唐咸通九年, 其印质考究、刊刻精良。可见, 雕版印刷业历经隋唐五代的发展, 至宋已臻于成熟。在此背景下, “庆历中, 有布衣毕昇, 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 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1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为刻书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加快刻字工匠的作业速度和排版的灵活性。这次技术革新, 虽没有大规模的得到使用, 但客观上满足了宋朝雕版印刷繁荣发展的需求。第三, “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 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 而其间分为三类, 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2宋代刻书地域分布广泛、种类多、且刻书机构林立。开国之初, 太祖为巩固政权、统一思想, 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刻书机构, 即国子监。而民间的私家刻书及书商机构也壮大起来, 逐渐形成以官刻、家刻及私刻为主的三大刻书产业。各刻书系统独树一帜、众多刻本行销天下, 这为加强统治、文化传播发挥了作用。
二、理学框架下的版面范式
刻书版面是时代的产物, 同时烙有地域的印迹。北宋, 儒学复兴, 一种新思潮, 理学思想应运而生。至南宋, 朱熹在程氏兄弟的基础上对“理、气”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他确立“理”的主体地位, 并且对“格物致知论”的命题, 强调格物才能穷其理。这种思想渗透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理学, 在某种程度框架了美学的标准。宋人不仅是关注事物的外在形态, 而且探求其内在的关系。其次, 北宋首都开封, 其手工业、商业及刻书业繁荣发展、盛极一时。但靖康之变, 人口南迁, 北宋的刻本已难寻踪迹。南宋建都临安, 刻书地域分布更加广泛, 主要集中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地区、福建及四川等地。因此, 刻书版面不仅受到美学标准的影响, 各地域的物质资料、构成要素, 也影响了版面风格特征的差异性。不同于现在从左至右横排的编排方式, 我国古籍是由右上方到左下方的直排阅读体验。其中, 版框、版心、行款、黑白口是宋书版面范式的基本特征,
古代谈版本, 必先言行款。从周代发展至秦, 竹简编绳成册, 条条相邻的竹简演变为纸质版面中的行列款式。文字从上至下排列组合, 沿袭了甲骨文的书写格式。虽历经数代, 书籍载体发生多种变化, 但宋书版面仍保留了竹简书文的形式特征。行款是版面范式最重要的视觉语言。其疏朗或紧凑的节奏感及文字排列的层次性, 都影响到版面的基准和格调。据统计, 浙江刻本的行款样式丰富, 以10行18字居多。依据“经史子集”这四大书类的不同, 版面行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注释有小字双行, 在同间距行款的空间里, 大字单行和小字双行, 形成两种版面灰度。浙刻本行款疏朗、字大如钱, 彰显大气。建刻本整体也以10行1字居多。不同于浙刻本的形式面貌, 其诸多版面字小如麻, 字符间隙紧凑, 版面灰度较深。而四川刻本在同一时期, 同一刻书机构的印书会有相同的版面范式, 如唐集十一行本或唐集十二行本两个体系。蜀刻本行款以12行21字居多。除了行款, 版心、黑白口等特征均可反应宋书版面的审美情趣。北宋时期, 版面主要呈现白口、左右双栏的特点。南宋中后期, 出现了黑口和四周双栏的变化。整幅版面, 版心与开本之间有四处留白, 上方和下方的空间为天头和地角。左右两侧面积均等, 为书脑。不同地域的刻本, 天头和地角所占空间的比值各有不同。整体来看, 天乾地坤, 天头的面积多于地角。除了这些版式表象的形式特点, 穷究其理, 宋书的版面范式有其内在的层级变化。在阅读的视觉流程中, 书名、序、目录及正文的一、二三级等标题呈阶梯状排列。它们各层级之间或空二字符, 或空三字符, 形成有规律的视觉语言。
三、以物观物, 书体刀法的新风貌
书风字体是版面编排最主要的构成要素, 而书体的特征差异直接影响刻版印书的风格面貌。“六书”, 归纳了汉字的造字体系, 其形状方正。而构成汉字的基础单元是笔画, 依据书法笔墨行走的轨迹, 直排的编排方式更利于汉字线性的阅读功能。在宋代的雕版印书里, 以唐楷四大家为代表的欧阳询、颜真卿以及柳公权大家的书体为刻工主要推崇的字体风格。在诸多书法中, 楷书的字形规整, 且每字占据相同的空间大小, 适于书籍刊印。成书之初, 刊刻工序, 需要经验丰富且刀法娴熟的写手和刻工。在宋朝雕版印刷业发展的大浪潮下, 一些优秀的刻工经过世代技艺的传承, 他们能够将各书法的神韵传达出来并形成自己的刀法风格。首先, 在浙江地区的刻本, 多见欧体。其书体劲峭, 撇捺飘逸, 笔画穿插行云流水。刻工刀法力度起承转合, 对转折的笔画做圆润处理。这些以欧体为主的浙刻本, 多属官府出资, 财力雄厚。其呈现出的版面排列整齐、字符较大且行款疏朗, 给人以气势磅礴之美感。其次, 福建地区的刻本多效仿柳体书风, 刀法锐利, 尽现柳骨风貌。柳体与颜体齐名, 有“颜筋柳骨”之称。笔法挺劲有力、较之颜体略瘦, 有骨感。建刻本的书坊刻书以牟利居多, 为节约成本、往往版面行格紧凑, 字小如麻, 以价格低廉求得市场。再者, 四川地域的刻本多见颜体, 字如其人, 彰显忠义气节。颜体横轻竖重、结构端正、笔力刚劲。
各家书体刀功,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宋书版面, 字画如写, 刻字刀法, 妙出笔墨之外。技术精湛的写手刻工, “以物观物”。他们尊崇名家书体, 亦追求文字的阅读功能, 忘却自我, 随物而化。“笔筒形具、得之自然。”宋书版面呈现出的不仅是大家书体风貌, 更是宋人无我的劳作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四、结语
宋代审美讲求“韵”, 其行款、书体、版面范式“既尽其美, 必有其韵”。理学的体认方法规范美学的标准, 宋书版面的内在章法为后世提供了效法的准绳。不论官府刻书还是私坊家刻, 在雕版印刷业繁盛发展的推动下, 宋书的美饱含技术支持和人文素养。今之视昔, 可以一纸书香, 而窥见宋朝时代的风格, 亦为当下版面编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丽娟程有庆著.《宋本》.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 任继愈主编) ,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12.[2]孙毓修著.《中国雕版源流考》.商务印书馆, 1990.9.[3]方爱龙著.《南宋书法史》.上海估计出版社, 2008.12.[4]叶朗编.《中国美术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11.
风貌研究 篇2
我的家乡在沅陵,一个美丽的城市,座落在神秘的湘西。这里有在全国颇负盛名的主要有千年佛学院龙兴讲寺、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处大秦藏书洞,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还有百年老校沅陵一中等。
以前这里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住得是低矮的茅屋 、平房,楼房很少,街道坑坑洼洼,以前交通工具很少,只有三轮车、面包车,而且经常交通堵塞。人们的素质也不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排放污水,使河水遭到严重的污染……
然而今天,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民心,申请了全国卫生城市,使如今的家乡永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瞧!那马路由原来的水泥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原来的低矮的茅屋变成可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房屋;各种各样的超市、商店,星罗棋布;洁净的街道和新铺的瓷砖,使人们心情舒畅地散步、闲谈;绿色如茵的绿化带中,散发出各种花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节假日,人们三五成群的到公园、去野外郊游,充分享受闲暇的快乐时光,新开业的佳惠和家家旺等超市和星程大厦,每天都人山人海,人们逛商店,大量地购物;大大小小的饭馆,各具风味,吸引了八方来客。现在的人们的素质也大大的提高了,人们渐渐的改掉了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基本上在街上吃完东西后剩余的食品袋不会随地丢了,宁愿拿着食品袋多走一点路丢到垃圾桶里面也不乱丢了。“肯德基爷爷”也搬到我们沅陵住了下来。
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一步步地走上了“小康社会”,变成了今天幸福的家乡。现在的家乡――沅陵已经慢慢的变得出名了,中央10套的走进科学采访了龙兴讲寺,中央2套的消费主张也走进了沅陵,正因为老百姓的支持,辛勤劳动才换来美好的今天,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老百姓的劳动没有白费。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多了,家家摩托车。小汽车来来去去,家家门前通柏油路,这都是充分体现了社会在进步,家乡在进步,个人在发展。而我们沅陵还在努力,为实现更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风貌研究 篇3
关键词:语言风貌;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
“旅游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于2014年4月24日-26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举行,期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海南,开启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服务业新的篇章。作为国家战略的“国际旅游岛”要合理解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与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完善和规范公共标识。“语言风貌”(linguistic landscape)作为研究公示语的国际主流模式(Landry & Bourhis, 1997)为海南公示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支持。本研究是课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翻译问题及解决对策”的一部分,主要通过语言风貌这一国际主流研究模式,结合自建的“海南省公共标识文本库和照片库”,从总体上阐述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调查方法,并对海南省公共标识译写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的课题工作奠定基础。
一、国内学者,组织、团体对双语公示语的研究状况
从21世纪初至今,国内众多学者撰写了公示语研究的报告、论文,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中国语境中双语公示语的翻译问题及解决策略。2006年以来,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双语公示语的研究热度急速上升,每年都有多篇硕博论文研究探讨公示语,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知网(CNKI)能搜索到的公示语相关论文就近百篇。目前国内对于公示语翻译的研究角度多从功能目的论、语用学、生态翻译学、文本类型、交际翻译理论等角度进行。所涉及主题主要分为公示语错误分析及规范化研究、公示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研究、公示语翻译原则研究、公示语翻译理论研究等等。
作为公示语研究的先行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 “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于2002年获准立项资助,并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2005年9月,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日报、中国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北京市政府率先制定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察局,2006)。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公共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青岛市质量技术监察局,2008),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察局,2008)。广州市编制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广州市标准院,2008),深圳市组成了由市政府相关机构为成员单位的“深圳市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联席会议”(2007),委托深圳市翻译协会完成了四项地方标准(2008),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研制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 第1部分:通則》省级地方标准,于2009年8月网上发布,公开征求意见(2009)。
二、海南公示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城市第一名片”的公共标识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软实力”的体现,折射出当地的文化底蕴。自国务院宣布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公共标识尤其是英语公共标识的作用日益彰显。但是,放眼全国,英语公示语的译写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英文使用不规范,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等等。
1.公示语译写研究自2006年以来,在国内关注度逐年上升,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都在努力推进我国双语公示语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公示语译写研究在学术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各级政府出台的标准、法规也是各具特色,可见双语公示语研究的空间和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之巨大。
2.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海南省的发展比较滞后,且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汉语公示语仍处在完善发展阶段,更何谈英语公示语。但是,海南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高效高质的硬件设施和快速提升的内涵文化与之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出公示语译写问题的解决对策刻不容缓。
3.Landry & Bourhis(1997)提出了国际主流研究模式“语言风貌”(linguistic landscape),它的解释与界定是:公共路标、广告标牌、街道名称、地域名称、商业标识以及政府机构公共标识所使用的语言,一起构成了一个特定区域、地区或都市街区的语言风貌。国外学者在语言风貌框架内分别探讨了以色列、曼谷、东京、西班牙等地的多语公共标识,国内以杨永林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以此为切入点,调查分析北京等地的双语公示语问题,并撰写被誉为“公示语翻译的圭臬之作”(吴赟,2013,7)的《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这些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双语公示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支持和有益的参照模式。
三、“语言风貌”视域下的海南双语公示语研究
1.“语言风貌”视域下看海南双语公示语译写问题
采用“田野工作”的调查方法,按照“语言风貌”的定义,视所有负载公共标识的区域为公共标识研究者实地调查的“田野”场地,主要聚焦海南省十大服务行业。研究者亲身参与观察,拍摄照片,真实反映省内双语公共标识使用状况,建立“海南省公共标识数据库(包括文本库和照片库)”,为下一步分类整理提供研究范本。
分类整理样本,按照应用领域和所属行业,以杨永林教授主编的《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为蓝本,经过协商分析,将收集的公共标识分为11大类(通用类、指示类、街名类、交通类、消防类、安全类、通告类、提示类、警示类、危险类、体育旅游类)。
在实地拍摄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海南省双语公共标识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汉语公示语“源文本/目标文本”(source)缺失严重;英语公示语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的译写标准,英文使用不规范,单词拼写错误、语法运用失误、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同一事物概念在不同场合的译法不一致;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语规范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公示语的译写缺乏对“信息接收者”足够的关注,没有从公示语使用者的角度和信息服务者的高度去规范、完善双语公示语译写。
2.“语言风貌”指导下的海南双语公示语译写
在制定海南省双语公示语译写规范和标准时,从实际出发,确立适应本土特点的双语公示语,在具体条目的确立、编写过程中,把握公示语的核心功能-信息性,将准确,清晰甚或涉及到“信息接收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公示语呈送给岛内外的居民游客,展現出国际旅游岛应有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注重所用公示语负载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使非中文使用者在中国看到等同于在本土语境中的感受与理解的公示语。在具体的公示语译写过程中应:
增补必要的双语公示语:如Save Water Report Leaks and Water Waste Call (718)533-3875 (吕和发,2011)这则采自美国的公示语在宣传环保的同时,还提供了报告漏水和浪费水的电话,体现出相关职能部门的担当,能够唤起阅读者环保意识。
英语公示语的准确、标准:除了达到英语书写本身各层面上的要求,如拼写准确、词汇搭配合理、语法准确、符合语用之外,英语公示语还要注意标准化问题,即英语公示语要符合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信息接收者的语言习惯,如“不准吸烟”翻译成地道的英语是“No Smoking”,而不是“Please don’t smoke.”
四、结论
海南省作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岛内语言、人文环境,向国内外居民游客展现贴心、温暖、安全的城市形象,是应该举全省之力完成的重任。制定与落实作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公示语关乎重大。完备,准确的公示语铺展开的是衣食住行游各方面的“全息图景”,公示语的使用者应该感受到的是“按图索骥”的快乐和油然而生的对城市的信任感。本课题的研究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高度,集国内公示语研究的精华,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标准、主流的公示语制定方案和使用细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Durk Gorter Linguistic landscape: 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
[2]Landry, R, & R. Y. 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97
[3]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11
[4]吴赟. 一部公示语翻译的圭臬之作-《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J] 外语电化教学2013.7
[5]杨永林. 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 [M] 北京:商务印刷馆 2012.11.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翻译问题及解决对策”(Hjsk2013-44)的研究成果之一。
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实施研究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风貌
1 美丽乡村建设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精神以及“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 是指引乡村地区规划建设的总纲。中共中央在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正式对外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美丽乡村落实在空间规划建设领域, 其核心就是建设美丽的乡村风貌。
2 乡村地区风貌规划建设实施要点及案例
乡村风貌规划及建设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涉及到宏观层面的乡村规划, 中观、微观的空间规划设计, 也涉及到乡村地区传统文化的普查、挖掘、再现与活化, 还涉及到与实施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制度设计。
2.1 树立规划的全局统筹观念
市域、县域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全局统筹、整体规划, 制定相关技术导则及建设指引, 引导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例如中国美丽乡村浙江安吉: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是中国首个生态县, 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08年, 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 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坚持不规划、不设计, 不设计、不施工理念, “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 设立三十六项指标。
2.2 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首先尽快梳理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级传统村落, 并按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要求制定保护规划。其次保护的同时研究如何活化发展。过去一直把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对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当互联网+赋予现代性、后现代性新的内涵时,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矛盾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2.3 体现乡村空间精神的空间规划
(1) 有别于城市的乡村规划设计手法:在传承和复兴乡村的过程中, 应该抓住符合乡村的空间肌理和空间场景, 全面认识乡村空间构成及其审美价值; (2) 充分发现并保留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交流空间、道德空间、商业空间等类型, 并落实到空间规划当中; (3) 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抓住乡村中最具特色的点。
2.4 注重乡村建筑的适应性设计
(1) 乡村建筑要体现乡土性, 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建筑的建设方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 (2) 乡村建筑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要求基础上, 必须体现现代性; (3) 乡村建筑实施建设时宜发挥政府的引导+工匠的现场指导+农民的积极参与。
2.5 正确选择产业促发展
形成良好的乡村风貌, 既需要保护, 也需要维系。应对广大乡村地区空心化现象, 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因而为乡村风貌规划建设提供引擎和经济保障。 (1) 产业发展强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正确看待一、二、三产发展的关系, 抓住最适宜的产业类型, 不贪大求洋, 不亦步亦趋; (2) 美丽乡村建设中, 文化的挖掘是核心, 结合文创产业去发展村落,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村落的历史传承作用。
2.6 提升规划的社会参与度
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采纳当地村民和文化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以提高村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将他们作为美丽乡村风貌的建设者。
模式一:村民自主型—河南郝堂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摒弃”大拆大建“, 遏制村民”被上楼“、”被新村“,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依靠群众智慧, 重塑村落文明。模式二:投资导向—浙江莫干山乡村旅游开发。近年来, 环莫干山区域依托自然、人文、交通等优势, 借助莫干山的品牌影响力, 多方引进企业、个人投资, 逐步形成了环莫干山乡村聚集区和精品民宿。模式三:学者参与主持型—王澍主持的杭州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通过试点, 带动整个乡村风貌的改变, 有生态的环境, 有传统的历史, 有现代化的生活, 借此恢复户与户守望相助、前呼后应的邻里环境。
3 结束语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可以作为美丽乡村风貌规划建设的终极愿景。乡愁, 可理解为精神层面, 属于风貌中“风”的范畴;山水, 则可理解为物质层面, 属于风貌中“貌”的领域。全社会都要认识到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及美丽风貌的重要性, 认识到广大乡村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认识到保护传统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不得不保;认识到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特殊性, 必须强调实践;认识到广大乡村地区距离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巨大差距。对于乡村居民, 必须认识到自己是美丽乡村风貌建设的主角, 实现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 要做美丽村民。
参考文献
[1]吴伟.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J].城市规划, 2008, (4) .
[3]夏益俊.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决策咨询, 2014, (4) .
收费班组新风貌 篇5
江平线收费站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实行四车道双向收费方式。自开征以来,我站在公路处和交通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十六字方针开展收费工作,以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等活动为载体,以收费工作为中心、以“畅、洁、绿、美”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为公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一分贡献。
班组是收费站的细胞,是收费站的前沿阵地,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收费站的生存与发展。收费站成立十六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职工的探索中,我站已培养出了一支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班组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好人好事,树立了文明窗口形象。
一个班组中班组长是核心是灵魂。在长期的收费工作中,我站打造出了一支能挑大梁的班组长队伍,为实现科学、规范、高效和文明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他们一切以班组的利益为出发点,想班员之所想,急班员之所急,在工作中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班组为重,不搞特殊,能够摆正位置,处处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班员,深入到班员当中,做班员的贴心人,在班员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在思想上,能够及时掌握班员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不正之风,引导班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行动上,带领班员与站同步、统一。掌握了一套“管理讲科学,工作讲带头,作风讲民主,分配讲公平,批评讲方法,活动讲实效,处事讲人情,做事讲风格”的工作方法。他们利用在站工作之余,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各类业务知识和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充分调动班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班组凝聚力,确保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如果说班组是收费站的细胞,那班员就是班组的细胞,班员的工作好坏关系到班组的荣辱乃至于收费站的形象。在站领导和班组长的管理和教育下,我站班组人员充分认识到收费工作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也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始终坚持以“应征不免,应免不征”为原则,克服岗位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收费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明素质,微笑服务、文明执法,及时妥善地解决好每一个矛盾,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比操作,看谁操作迅速,收费速度快;比形象,看谁文明得体,窗口形象好;比服务,看谁言行举止规范,服务周到;比素质,看谁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效率高,使班组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尚,让班组成员在评比、赶超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素质,增强班组战斗力,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收费站的形象代言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当代水墨专场·新风貌 篇6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形成于盛中唐,与禅宗的崛起同时,《山水诀》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可见水墨在传达禅宗之静,道家之无上自有其独到的哲学内蕴。但道禅哲学毕竟是古代哲学,但未必适应当今之需要。从二十世纪初期始,至五、六十年代到达顶峰的写生思潮,以西方客观写实和素描式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入手,带来一股来自生活与现实的新风貌,彻底改变了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面貌。
贾又福以"黑"著称的山水画,有独特的样貌和风格, 太行山特有的气度、风姿、性情 ,使他神往、陶醉,为此他曾20多次深入太行山。《云开太行》更是其代表作,运用深远、高远之法,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阴面山的量感,用强烈的朱红色泻染逆光,形式感极强,山脊线上行走的牧民和老牛被强光所照耀,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并强化了宁静和压抑,黑白灰的对比与分割,使画境显得深邃和神秘。
《闲云》一作,为何家英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也是其个人艺术的成熟期。此幅《闲云》延续了何家英一贯的创作理路,并充分体现了他在这一时期的艺术理想与艺术技巧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女性题材是何家英绘画的主要题材,此幅亦不例外。何家英善于发现与表现女性的美,他笔下的女性纯静、高贵,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研究框架 篇7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的一轮农村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一方面,由于长期对农村风貌保护的忽视和管理的失控,我国乡村历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正在慢慢消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情的高涨,大片新建民居和农村整体的改造,造成了“千村一面”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对农村风貌研究起步较晚,规划理论不成系统,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古村落和特色村庄的风貌保护方面,而对一般农村的风貌研究和对某一区域内农村整体风貌研究较少。
“县域”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尺度。首先,县域是一个完整的行政辖区范围,县人民政府对县域具有相对完整的管理权限。其次,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县域不仅是某县编制规划的空间范围,更是规划实施的权限范围。最后,县域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人类生态—社会系统,区别于城市建设区景观,研究其整体风貌对补充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村风貌演变特征
农村风貌的形成与演变同村庄一样,主要受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经济生活和文化观念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村庄风貌。农村风貌在其演变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2.1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地域性
我国地缘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在平原、高原、山区、丘陵、沿海等各种自然地域条件下都有勤劳的农民和他们居住的村庄。村庄是自然的一部分,有机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因此,农村风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村庄周边的地域环境。相同的地域、区域内,村庄风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在演变中也保持着这样的相似性。比如平原的村庄比较方正,路网以棋盘格为主;而山区的村庄随山就势,道路多为树枝状。
2.2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历史性
形成农村风貌的主要原素是民居建筑,而民居建筑形式是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古代民居建筑主要是以木、石、土为主要材料;七十年代以前,包括明清的民居建筑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灰瓦灰墙的古朴风貌。后来,红砖逐渐取代了青砖,形成了红瓦红墙的村庄整体色彩。如今,民居建筑中出现了大量白色、砖红色甚至各种图案的瓷砖,农村逐渐失去统一的基调。在农村风貌研究中,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农村风貌要结合时代特征,体现现代文明,并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可见,风貌控制是一项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
2.3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自组织性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村庄由血缘和地缘关系维系着,仍保留着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共同商讨村里大事小情的传统,用乡约村规来约束村民的行为,依靠道德舆论实现村民之间的相互监督。传统礼治观念以及中庸思想造成村民在建筑形式、材料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选择的趋同性,从而形成了审美和谐、细部丰富的村庄风貌。因此,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并将风貌控制规划转化为村民认可的建设行为规范,是控制农村风貌的必要条件。
3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的特点
3.1“弹性控制”思维
由于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农村风貌的形成特点,农村风貌主要依靠“弹性控制”思维。首先,在控制体系中明确农民不能做什么,引导农民应该怎么做和最好做什么。其次,控制体系是开放的,是根据地域和发展历史不断调整的。最后,控制目标是可选择性的。这些都由政府引导、专家咨询、村民决策来确定。
3.2“县域一村庄”两个尺度的整合
对县域农村整体风貌的认知尺度进行分析,有对整个区域的认知、对村庄及其内部空间的认知。其中区域认知是指对该县的总体认知,通常是快速穿过该区域内部时给人们的视觉认知。在区域认知层面重点在自然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区和农村聚落区的整体认知,属于地景尺度,强调主导景物的视觉统一性和协调性。比如,某个村庄作为视觉对象,人们对其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的整体认知。而村庄认知和人的动作空间认知,是人在慢速或者步行中,对村庄及其内部空间的视觉认知,属于场所尺度,强调主导景物的细节适宜性和多样性。比如,人们徜徉在村庄街道中,对建筑细部和文化内涵的认知。
3.3“自然、人文、人工物质空间”三种要素的整合
县域风貌区别于城市风貌最大的特点是以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产风貌为主,包括山、水、农田、林地等,这也是在县域层面要重点整合与保护的内容。其次就是人工物质空间,包括民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最后,人文因素是最能体现风貌特色的,包括历史和地域文化、地方特色产业以及新兴文化产业。
4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框架
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包括四类基本要素:控制实施主体、控制目标、作为控制信息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对象(见图1)。
4.1 控制实施主体
目前,县(市)级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风貌有一定的管理和指导职能,但现在很多省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农工委等直接抓村庄风貌建设。由于农村是自治体制,村民委员会作为村庄风貌的主要控制实施主体;同时,农民自住房的建设主动权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中,在农村风貌的形成中村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风貌控制出现了多方管理的局面。笔者根据控制实施主体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将实施主体划分为两个:一是村民及其村委会,他们不仅是农村风貌控制的实施者更是直接利益方。二是县(市)及以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他们主要是对村庄风貌控制提出指导性意见。
4.2 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是实施主体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控制对象的某种状态,是施控主体对控制对象发展变化的价值判断。不同的实施主体会有不同的控制目标或者控制预期。在村庄风貌控制中,村民制定的控制目标是在最小损失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达到心中最理想的状态,以整洁、统一为主导;而县级管理部门制定的控制目标是实现村庄风貌的近乎完美的状态,以高品位、有特色为主导。
在现阶段,县级农村整体风貌的控制目标分为两个层面:在县域层面构建县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产相和谐的农村新风貌;在村庄层面要依据乡村特征及村民意愿,在保持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有生活品质和休闲游憩的空间。
4.3 控制内容
控制内容是对控制目标的阐述和具体表述。在县域农村整体风貌中控制内容也分为县域层面和村庄层面,各层面侧重不同。
在县域层面,主要控制内容为自然生态要素和经济生产要素的整合,突出本县域的地域特色和风俗特色。
在村庄层面,控制内容包括村庄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村庄物质空间根据对空间的权属,基本上可以分为民宅空间和公共空间。民宅空间的控制内容包括庭院和民宅建筑;公共空间的控制内容包括街道、公共建筑、广场、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广告标语、街头家具等。而非物质文化也可以根据与村民关系紧密程度分为个人文化和集体文化;控制内容主要是集体文化,包括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见图2)。
4.4 控制方法
由于农村风貌的实施主体有两个,那么控制方法应该采用“县级引导,村级控制,上下结合”控制思路,明确各实施主体在控制过程中的责与权。
4.4.1 县级及以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控制方法
(1)编制县域农村整体风貌规划
该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县域风貌目标、构建县域生态构架、提出县域生产风貌分区、对县域内的村庄风貌进行控制级别分类并制定分类指导等四项内容。笔者建议将村庄分为风貌重点控制村庄和风貌一般控制村庄两类。风貌重点控制村庄是指对本县的农村面貌影响较大的村庄,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和附近的村庄,沿重要对外道路两侧的村庄,历史名村、古村落和革命纪念地,重点建设村或中心村,其他条件对风貌要求较高的村庄。其他村庄为风貌一般控制村庄,并制定不同类别村庄的控制指导意见,确定重要的控制指标。例如,县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某县重点风貌控制村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的民居建筑不得选择欧式建筑”,同时规定该“控制指标是强制性指标”。
(2)规划管理审批中落实县域风貌规划
一是对村庄规划的审批;二是对村庄建设项目提出设计条件;三是按照县域农村整体风貌规划对风貌重点控制村庄的建筑提出设计条件,核发村庄建设许可证。
4.4.2村民及其村委会使用的控制方法
(1)编制村庄风貌规划
按照县级农村风貌控制指导意见编制村庄风貌规划,在编制村庄风貌规划中最主要的任务是提出村庄风貌目标并分别对控制指标提出定性与定量的描述。
(2)通过村规民约形成建设行为准则
根据农村的自治体制,将风貌控制内容形成村民自建房屋的建设条件。比如某村提出尽量购买灰瓦、做坡屋顶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替代目前其他形式的建筑材料,通过渐进式改造形成统一的风貌。
5结语
本文从农村风貌的演变特点出发,试图建立适合目前建设规划管理体系的控制机制,从而控制农村风貌演变过程,实现农村风貌渐进式的自我更新。(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参考文献
[1]郭佳,唐恒鲁,闫勤玲.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11):86-91.
[2]黄一如,陆娴颖.德国农村更新中的村落风貌保护策略—以巴伐利亚州农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 1(4):42-46.
[3]周静敏,等.文化风景的活力蔓延—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振兴潮流[J].建筑学报,201 1(4):46-51.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闫月红.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2.
[6]徐霄霞.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A类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沙岭社区为例[D].山东大学,2013.
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特色研究 篇8
城市风貌是城市自然基底、人文内涵、地域文化的相互融汇, 经历史积淀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风貌意向, 它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复合产物, 真实的反应了一个城市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丧失, 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使防城江两岸的城市建设避免走“千城一面”的老路, 研究以地域主义设计思想为切入点, 一方面通过对防城江两岸地域自然、人文、空间等特征的研究, 挖掘防城江两岸显明的地域特色, 构建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特色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通过特色营造来找寻防城江两岸的地域风貌和体现, 并能够有效地控制与引导未来城市风貌的建设。
二、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 研究对象
一个好的地方, 就是通过一些对人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式, 使人能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 以及其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防城江是防城港市的城河, 亦是古“防城”的母亲河, 她的开发对城市风貌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防城江两岸城市建设就应该为人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地方。本文结合一切系统都具有要素、结构和功能三大因素的系统学观点, 对防城江两岸的风貌特色进行研究。
(二) 研究视角的切入
研究城市风貌特色需要对一座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地域文化进行分析, 包括城市自然因素和城市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城市自然因素包含无形的自然因素及有形的自然因素。城市人为因素包含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城市物质空间等。研究发现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他们共同决定着城市的风貌特色, 而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是城市风貌特色最直观的反映 (图1) 。
(三) 研究框架
为了很好的理清思路, 防城江风貌特色研究构建了三个层面的工作, 相互依托,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整体 (图2) 。
三、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特色挖掘
城市景貌特色研究, 既需要自然科学知识的支撑, 又需要人文科学知识的支持, 既软且硬, 既文且工, 既理性且感性, 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本文将使用系统层次的观点进行解析, 分别理出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 自然要素
1. 地形地貌
防城江两岸地区, 坐落在十万大山的余脉上, 呈现北高南底的丘陵地貌, 因此, 沿江两岸呈现“背靠万山, 屏山绿野, 山丘镶嵌”的自然景观风貌。
2. 河流水系
城市有来自十万大山的防城江和沙潭江穿越而过, 并且南面临海, 形成城市“江在城里、城在水中”的地形地貌格局。
3. 植被特征
两岸植物茂密, 四季常青;物种多样, 乡土浓郁。植被以松、竹、枫、樟等为多, 灌木有桃金娘、岗松、野牡丹等;草类有茅草、毛草、蕨类等, 以及入海口的红树林, 表现出典型的地域乡土植被风貌特色。
4. 气候特征
防城港地处北部湾, 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草经冬而不枯, 花非春而常开”是这座亚热带园林城市风貌的生动写照
(二) 文化要素
“防城”文化起源年代悠久、体系独具特色, 文化的起源, 最早可追溯至5000年前。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以边海防文化为主体特征, 多元文化融合的“防城”历史文化体系 (图3) 。
1.“防城”文化
(1) 军事文化
据史志记载, 自汉朝以来防城作为西南门户发生了多次保边卫国的历史战争。“防城”作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多民族聚居地、广西主要侨乡, 经历了漫长的防御守边, 和平定交趾叛乱、御侮保边、援越抗法抗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 因此也遗留下来一些极具特点的地域名称 (图4) 。
(2) 伏波文化
伏波将军马援, 不仅巩固边疆、安定国家, 而且为促进我国岭南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正因如此, 近两千年来, 伏波将军的英雄事迹、无量功德和爱国精神一直被岭南地区人民广为传颂, 许多乡村还为马援建立庙堂加以供奉, 进而演绎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伏波文化, 包括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思想道德和民风民俗。
(3) “马留人”文化
古籍中的“马流”亦即“马留”。“马留人”即随马援平叛后留守防城, “且守且更、亦兵亦民”的留守将士, 是马援治理、建设、发展边郡的一大创举。“马留人”文化是马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继承和发扬了马援南征文化, 把汉文化在防城地区更为广泛和久远的传播。其中的禤纯旺、黄万定在马援其后1800年世袭土司的守边中, 把汉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 成为防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民族文化
防城作为多民族的聚集区, 几千年来各民族的风情在这里凝聚其中有壮族、汉族、瑶族、京族, 华侨等。
(5) 海洋文化
汇集了渔、盐文化、港口文化、海洋工业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南珠文化的海洋文化也融进了“防城”文化。
2. 特色民居
传统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是一个城市建筑风貌的文脉。防城江两岸传统的、民族的、历史的、近代的建筑形态在这里汇聚, 演绎着防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根据调研, 建筑类型主要有壮族的杆栏式建筑、岭南骑楼建筑、中原庭院式建筑和南洋建筑等。
3. 民族风情
防城地区, 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 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和家族关系, 又受到移民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若干文化印迹。少数民族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土著民族, 是代表着古文化的古骆越后代;移民主要是以汉文化影响下的军事政治移民所形成的客家人后代。这种复合的多元文化形态必然产生独特的民族风情, 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遗迹分布在防城江两岸。如:丰乐桥、肇映亭、观音庙遗址、文钱渡、伯南公园、慰慈救济院旧址等。
(三) “防城”空间格局演变
防城在古代, 竖立木栅为寨, 以防外寇, 故名闬寨, 到了宋太祖开宝五年 (公元972年) 才改闬寨为防城, 此名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时代的而不断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也在逐渐变化, 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老城新城相互割裂的空间布局 (图5) 。
1. 城址变迁
根据防城历史发展, 城址主要进行了4次大的变迁 (图6) 。
(1) 古闬寨
“防城”历史上最早称“闬寨”。从“闬”释“防备”的词义中读出了“闬寨”从最早的命名, 就赋予它作为边陲国门上的防御城池, 开始了它的守边保边的防御历史, 沉淀着边防军事文化。
(2) 古防城———防城堡
明万历三十二年 (公元1604年) , 广东军事长官伍袁萃建议在防城修筑城堡。动员各营兵种轮流参加兴建, 并发动民众献工。
(3) 老城区
防城堡建成55年后, 于清康熙元年 (公园1662年) 交趾入侵被攻毁。后将圩市迁到防城江北岸即防城老城区, 今天的防城镇, 中山街是防城老城区的一条老街。
(4) 港城
防城港的港城位于东西湾间的港口区, 港口建设始于援越时期的0号码头建设。这个建于1968年的小港, 从昔日的“海上胡志明小道”, 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沿海24个重要港口的12个主枢纽港之一。
2. 防城江在城市格局中的作用
由空间格局演变可以看出, 防城港市目前新老两城区处于割裂状态, 而防城江对于防城港市来说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联系老城区与新港区的地域纽带, 更是联系古代防城与现代港城的历史纽带。防城港市未来要形成“一核、两湾、六组团”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而防城江两岸是未来城市中心区的核心, 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7) 。
四、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及特色营造
(一) 城市风貌特色定位
基于地域文化视野的上述研究, 对于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元素进行了分析、解读、提取和演绎, 为城市风貌塑造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归纳和提炼防城江两岸风貌特色定位为:“自然山水”之城河、“防城文化”之城河、“上风上水、生态宜居”之城河”。根据定位, 显现凸出风貌特色元素, 使之在防城江两岸形成一幅现实版的“南国上河图”。
(二) 城市风貌特色营造
根据研究分析, 从自然、人文及空间要素挖掘防城特色内涵。这从感知空间的角度出发, 经过借鉴城市意象等理论方法, 确定城市风貌格局与重要风貌展示区域并使之转化为可解读的城市风貌符号, 并且通过凸显地域文化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构建“历史防城, 现代港城”的城市风貌特色。
1. 凸显“地貌特色”自然山水城市风貌 (图8)
(1) 保留沿江两岸的自然山丘、岛屿, 形成遍布两岸的以自然森林公园为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在东岸城市轴线上设置金花茶公园、民族公园、马留人防线以及伯南岛公园;沿西岸设置城市运动公园、滨江生态公园和大汉水营公园。
(2) 保持河流自然形态的完整, 以自然式驳岸为主建设依江面海的水都格局, 突出地域丰富的滨水空间特色, 还河流以空间形成绿色生态的滨水城市风貌。
2. 凸显“人文特色”防城文化城市风貌 (图9)
将防城文化风貌系统划分为五个方面文化节点:
(1) 大汉遗风文化走廊:通过挖掘和展示伏波文化以及马留人文化, 形成“大汉遗风”文化走廊。主要节点有马留人防线、大汉水营公园、禤氏祠堂、黄氏祠堂。
(2) 历史人文节点塑造:主要有印象防城堡、伯南公园、灵峰古寺、慰慈广场、中山广场、市井广场。
(3) 城市文化节点塑造:主要有城市运动公园、民族文化公园、文昌公园、滨江生态公园、应天台。
(4) 桥梁景观塑造:主要有伏波桥、马留人大桥、遂鼎桥、静奇桥、城堡桥、水营桥、兵老坝大桥、文昌桥、红头坝大桥、界牌大桥、防城江大桥。
五、结语
通过对防城江两岸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可以看出, 城市风貌系统结构呈现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属性。为体现防城江风貌特色研究的实用价值, 形成对城市风貌的维育, 探索防城江风貌的系统性内涵, 综合运用各种原理与技术进行定位, 并且对城市风貌的特色进行有效的展现与营造。由此希望防城江风貌特色的研究能够对防城港市的整体风貌起到承上启下、前引后联的关键性作用。
摘要: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 风采和神态。防城江对于防城港市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联系老城区与新港区的地域纽带, 更是联系古代防城与现代港城的历史纽带,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防城江两岸的城市建设不走“千城一面”的老路, 防城港市在城市建设中, 应以城地域主义设计为切入点, 通过构建两岸城市风貌特色的理论框架, 深入研究防城江两岸的自然、人文、空间等特征, 挖掘两岸地域特色, 使其在城市建设中能够形成特有的符号, 进而成为防城港市的城市风貌核心。
关键词:城市风貌,地域文化,防城江两岸,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9-14
[2]凯文.林奇林庆怡, 等.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风貌研究 篇9
1 宋代茶文化的流变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处于特殊的时代,它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较为孱弱,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较高的进展,茶业经济在宋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进入了昌盛时期。同时,宋代茶文化的鼎盛也拓展了咏茶文学的范围,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宫廷茶文化
宫廷茶文化主要表现为贡茶形式,在沿袭的贡茶制度之下,宋代生成了具有特色的宫廷茶文化,朝廷赐茶之风盛行,并逐渐形成了赐茶制度,显示出宋代朝廷的正式礼仪,出现于各大场合,如:赐外交使者茶酒、天子赐儒生茶、天子巡幸赐茶等。这些宫廷茶文化的兴盛推动了宋代咏茶文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咏茶散文、咏茶诗词等,如:黄庭坚的《谢公择舅分赐茶》、王之望的《满庭芳赐茶》等。
1.2 文士茶文化
对茶情有独钟的文人士大夫,对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拓展。一方面他们是出于文人的雅趣,另一方面是为了仕途亨通,于是,文士茶文化渗入文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之中,同时,茶还成为琴棋书画的文化雅趣之一,文人从饮汤品茗之中,感悟出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表现出对茶文化的审美探究和内涵的剖析。如:苏轼的《汲江煎茶》、黄庭坚的《双井茶寄子瞻》等。
1.3 市井茶文化
由于宋代茶文化在上流社会的昌盛,逐渐也融入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出现了市井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的茶馆、茶肆,它们几乎街头巷尾,映衬出闹市的繁华。在茶成为市井茶文化过程中,也衍生出茶风茶俗,显现出多彩多姿的市井茶文化特色,并在咏茶文学作品中有所表达。如:苏轼的《行香子·茶词》、刘过的《临江仙·茶词》等。
2 宋代咏茶诗词的主要内涵
在宋代由于茶文化的昌盛,以茶入诗入词也蔚然成风,在诗词的王国里,茶文化成为了一种代表独立、高洁品格的媒介,表现出各种茶艺茶道、茶风茶俗、茶性、茶德等,具有丰蕴的内涵。
2.1 咏茶诗词中的情礼之谊
宋代咏茶诗词有深厚的情礼之谊,可以用于表达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显现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如苏轼的《过大庚岭》、张九成的《勾漕送建茶》。他们在咏茶诗词中感受到朋友的重情重义的情分和高贵品格,体会到茶中所寄托的殷殷关切之情。
在宋代的咏茶诗词中还体现出思亲尊老的亲人之情,如王安石的《寄茶与平甫》,兄弟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茶还用于表达子女的孝道,如:梅尧臣的《吴正仲遗新茶》就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缅怀之情。
宋代的咏茶诗词还表达出对故乡的怀思之情,文人在颠沛流离之中用茶倾诉着对故乡的眷恋,茶被染上了浓郁的乡情色彩,如: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诗人在品茗家乡的双井茶时,不由涌起强烈的思乡情绪。还有,王十朋的《章季子教授顾渚茶,报以宣城笔戏成三绝》,诗人在梦中感觉回到了故乡,在捧起兔毫盏时,用茶的清香掩盖其内心的失落之情。
2.2 咏茶诗词中对茶风茶俗的评价
由于宋代的贡茶制度以及制造工艺的完善,便造成了为口腹之欲而劳民伤财的诟病,便有一些咏茶诗词对宋代的茶风茶俗进行了评价和批判,如:赵汝腾所作的《陪饶计使至北苑焙》、《再用韵答饶计使》、梅尧臣所作的《黄敏复尉新城》等。
2.3 咏茶诗词中的品茗意境
宋代咏茶诗词涵盖了茶与儒释道之间的关系,包含有儒家个人修为的和谐理念,禅宗的顿悟成佛的意念、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它们共同构成了品茗意境中的内涵。
宋代的咏茶诗词重视自然之趣,花间月下、幽台竹边被认为是一件雅事,有北宋诗人晏殊的《煮茶》一诗:“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还有邹浩的《同长卿梅下饮茶》,就用梅花的高洁与茶性的亦洁而清的品性相融合,体现出以花啜茶的高蹈脱俗之趣,其高情雅趣尽在不言之中。
宋代的咏茶诗词还讲究“禅茶”意境,“茶禅一味”流露出宋代咏茶文学的主要内涵。宋代的茶道理念讲求修炼身心,而佛教的参禅也注重自悟和平常之心的修炼,体现出禅宗与茶道的贯通与交融,富于情趣和审美内涵。如文彥博的《和公仪湖上烹蒙顶新茶作》、钱起的《与赵茗茶宴》,这些咏茶诗词展示出宋代文人的“外儒内佛”的精神追求,期望在参禅悟道之中排遣郁闷和烦扰。
宋代咏茶诗词的“忘言”的道家境界也是重要的内涵之一,文人借助于茶表达出对羽化登仙的向往之情,渴望达到道家所寓的“忘言”境界,如:梅尧臣的《尝茶和公仪》、王庭珪的《谢子发惠茶诗》等,这些诗词显现出一种虚静恬淡、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
3 宋代咏茶诗词的艺术风貌
3.1 宋代咏茶诗词的创作风格
宋代咏茶诗词在传统的咏物诗的创作技巧之下,另辟蹊径,自成一体,表现出独特的诗词艺术风格和特色。
咏茶诗词传承了传统的咏物诗的创作技巧,采用了以茶言志的手法,如吴潜的《谢惠计院分饷新茶》、赵汝腾的《再用韵答高茶使》等。还采用了以茶拟人的手法,如:欧阳修的《双井茶》,在这首诗中以茶拟人,赞颂君子的恒德。袁燮的《谢吴察院惠建茶》也将建茶比拟成君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技法,如:不即不离、使事用典等。
宋代咏茶诗词中还采用了以赋为诗的手法,如:苏轼的《游金山寺》、范仲淹的《和章岷斗茶歌》等,这些咏茶诗词借赋描摹物态,用于抒情或言理,极尽铺陈渲染之词,显现出音韵铿锵的华丽之音。又如:杨万里的《谢木韫舍人分送讲筵赐茶》,便显著地体现出赋体的艺术特征,具有气韵壮阔之势,诗人用虚拟和比喻的手法描绘出茶的纹理和意象,在巧妙构思之下用排比句,讲述茶的制作、烹煮工艺,并以茶拟人,寓示友人的气节如茶之清澈,极具华丽、明快之感。
宋代咏茶诗词还采用以议论为诗的表达方式,在品茗之中抒发内心的感慨,如:李光的《饮茶歌》,就在品茗之时评价茶之优劣,引经据典议论茶与酒的关联,并在对比中突显出茶的清新超凡的特色和气质。还如: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一诗,就描摹了龙焙茶的特征,用词语显现出龙焙茶的珍贵,并引发出议论。在这些咏茶诗词中,将茶的丰满艺术形象与诗人的评议相融合,具有别样的风味。
宋代咏茶诗词还体现出推陈出新的创新特色,如:宋词对唐代著名的咏茶诗:卢仝所作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就进行了创新的翻叠,苏辙就在《梦中谢和老惠茶》一诗中直讥卢仝无法体会畅达仙境的奇特心境。韦骧在《和刘守正月十日新茶》一诗中也从不同角度对卢仝的茶诗进行了翻新,不落窠臼,颇具意趣。
3.2 宋代咏茶诗词的审美意蕴
宋代咏茶诗词对茶的形态、茶艺等方面刻画精细,穷形尽相,使茶的神韵流动于咏茶诗词之中,如:黄庭坚的《西江月.茶》一诗中,用“嫩鹅黄”比喻茶的鲜嫩,用“兔褐金丝”寓示名贵的茶碗,整首诗语句清丽而明快,委婉地映衬出茶之高贵清华之气质,也体现出诗人的优雅情怀。又如: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咏茶》就一反茶的温婉之态,而用气势凌人、澎湃磅礡的词汇,生动地描绘出雄壮粗犷的色彩,使茶的音韵显现出不同于一般的审美价值。
宋代咏茶诗词还将咏茶与艳情融合为一体,以茶喻离情,表达出凄清冷寂、无法言说的意境,这也是宋代咏茶诗词审美意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如:吴文英的《望江南.茶》、黄庭坚的《阮郎归》、秦观的《满庭芳.茶词》、王安中的《小重山.汤》中的“远山横翠为谁长”等,这些咏茶诗词在茶汤的击拂之中,与艳情相交融,极大地提高了咏茶诗词的审美层次,丰富了咏茶诗词的审美意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宋代咏茶诗词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咏茶诗词中采用不同的手法,或传统,或创新,显现出宋代咏茶诗词的独特之处,在宋代咏茶诗词之中以茶言志、以茶拟人,体现出宋代咏茶诗词变幻莫测、自成一体的独特意境,我们可以在宋代咏茶诗词之中感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有的温婉、有的音韵铿锵,在思想深邃而复杂的咏茶诗词意境之中,实现了与艺术表达手法相融的特性,在交相辉映之下,跌宕生姿,展现出宋代咏茶诗词瑰丽多采的风貌。
摘要: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唐代陆羽的《茶经》为标志的茶文化不断走向昌盛和繁茂,至宋代,茶文化进入了极盛时期,这与宋代的经济繁荣以及文学观念的转变密不可分,宋代的咏茶文学推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在“以俗为雅、雅俗贯通”的宋代文学主张之下,宋代咏茶文学上升到较高的地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风貌。本文即研究了宋代茶文化的流变以及宋代咏茶诗词的主要内涵和艺术风貌。
关键词:宋代,咏茶文学,艺术风貌
参考文献
[1]岳晓灿.宋代咏茶诗词的审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李雯.苏轼咏茶诗词浅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1):28-31+47.
[4]殷娜.论宋代文人意趣与唐宋茶道之变[J].中国茶叶,2015(8):38-40.
[5]殷娜.论宋代文人意趣与唐宋茶道之变[J].茶叶通讯,2015(3):34-39.
[6]余悦,陈玲玲.唐宋茶诗哲理追求综论[J].农业考古,2010(5):153-170.
风貌研究 篇10
1.1 相关概念的阐释
风貌建筑一般是指建成50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建筑保护区是指风貌建筑集中成片,街区景观较为完整协调的区域。为了使风貌建筑保护区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持其历史文化、地域特性,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改善环境质量,这一般称为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或更新。
1.2 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2.1 大规模的建设性破坏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兴起,掀起了城市旧城地段开发建设的高潮,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更新过程中盲目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导致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城市空间形态遭到极大破坏。丢失了原有的文化韵味,这种现象被称为“建设性破坏”。天津老城厢是天津市的发祥地,是城市发展的摇篮。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老城厢作为天津的摇篮,蕴藏着浓郁的民俗民风和艺术精华,堪称天津城活化石”。但是随着对老城厢大规模的改造和拆迁工作陆续展开,一些胡同与房屋随之不复存在。伴随着那些历史文物退出历史舞台,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城厢已渐渐离人们远去。
1.2.2 民族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的丧失
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活动在我国已经进行了20余年,到如今更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已成为尽人皆知的口号。规划所至,到处是千楼一色、千街一色、千城一色,看似一派新气象,其实是民族特色、历史特色、文化特色的丧失。民族个性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灵魂与源泉。民族的历史、文化又是这个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文化、历史的多极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相反文化、历史的趋同则无疑是人类的灾难。周庄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可是过度的商业化已使这座千年古镇的前途堪忧。
2 意象元素在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2.1 相关概念的阐释
2.1.1 意象概念的界定
“意象”一词在我国许多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例如《周易系辞》中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则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直接使用“意象”一词:“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意象”是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2.1.2 城市意象物质形态的范畴
道路:作为城市意象元素的道路可以是机动车道、步行街、高速公路或是铁路等。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1]。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物质元素[1]。通常情况下,标志物在人们认识了解街道、街区、城市的过程中常常起到特殊作用。区域:是城市意象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由一些拥有普遍特征的要素构成相对较大一些的城市范围。边界: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也是城市意象元素中的线性要素。天际线: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日益发展增多,城市天际线往往给人一种独特印象,作为城市意象元素的天际线在研究城市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2.2 意象元素在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中的应用方法
2.2.1 风貌建筑保护区意象元素改造更新的方法
意象元素修旧如旧的方法:风貌建筑保护区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组成其意象元素的真实历史面貌,因为这些意象元素记载的是历史、展现的是文化,只有科学的保护这些意象元素才能真实地体现风貌建筑保护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风貌建筑保护区意象元素修复的做法通常是: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非永久性构件,如线脚、栏杆等,如果没有特别价值,可以用现代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修复、替换。对于那些砖石、钢铁等永久性构件,则应按原貌完好保留,它们那粗糙的材质、面层往往能增强它们的美感。意象元素修旧如旧的方法是目前风貌建筑保护区更新改造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意象元素局部增建的方法:构成风貌建筑保护区的许多意象元素都是基于建造时的材料、观念、经济和技术条件,它们的很多功能已无法满足当代的要求。为了继续延续这些元素的使用功能,单凭修旧如旧的方法有时无法满足要求,这时必须对意象元素进行局部的增建。增建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两种:1)增建部分的材料、工艺完全采用现代的,但在风格和形式上却模仿已有部分;2)增建部分不但在材料、工艺上完全是现代的,就连风格和形式也是迥异的。由著名建筑师福斯特主持的柏林国会大厦改造工程是意象元素局部增建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实践。
意象元素整体平移的方法:当风貌建筑保护区内意象元素所在位置与现在的城市建设发展存在冲突,比如道路的宽度根本无法满足消防车通过的最小宽度,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别的可协调方法;或者意象元素存在的氛围和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并且无法改变,该元素已不适合继续呆在原处,这时可以对意象元素采取整体平移的方法。目前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于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中的实例也很多,如天津西站改造工程、上海外滩气象讯号台改造工程等。
意象元素整体增删的方法:风貌建筑保护区是由多种意象元素组成的范围极广的区域,它的社会功能通常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由于时代的限制,风貌建筑保护区内缺少很多满足现代生活的元素,如娱乐、体育、教育设施等,同时也存在一些毫无时代价值的元素,这样就必须对意象元素进行整体的增删。风貌建筑保护区内意象元素的增删,历来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在既定的环境中用当代的观念诠释历史,着重于阐述当代;2)以作品衔接历史和当代,一件作品中包容着不同的时代,用当代的物质手段创造与历史街区相容的空间形态,也使地域建筑文化在当代物质环境中得以延伸、发展[3]。
2.2.2 意象元素的改造更新提升了风貌建筑保护区的文化品位
风貌建筑保护区的整体风貌是由组成其意象元素的性质决定的,性质是本质,是内在的,风貌是形式,是外在的,只有依据意象元素的性质去塑造形象,才能使风貌建筑保护区“貌不离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文化意义在风貌建筑保护区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多元化的保护;其次突出风貌建筑保护区的现代服务功能,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风貌建筑保护区中意象元素的特征相适应,确保风貌建筑保护区与现代社会和谐的融为一体;最后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积极寻求保护前提下的风貌建筑保护区更新改造规律,按照发展规律推进风貌建筑保护区更新改造,最终达到风貌建筑保护区发展与保护工作的和谐统一。引入城市意象元素概念的风貌建筑保护区更新改造,将大大提升风貌建筑保护区的文化品位。
摘要:以国内外对风貌建筑保护区与城市意象元素的相关研究为依据,从城市意象元素方面对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做了一些探索,指出风貌建筑保护区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对风貌建筑保护区进行必要的保护、改造与更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共同愿望。
关键词:风貌建筑保护区,城市意象,更新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聂兰生.旧街中的新建筑[J].建筑学报,2003(7):58-59.
[3]吴焕加.我看周庄[J].建筑学报,2004(1):60-63.
风貌协调?不,品质协调 篇11
为了“风貌协调”,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对既有“不协调”建筑采取拆除、降层、平改坡、立面整治等;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对新建房屋的屋顶形式、高度、颜色、材料、工艺等进行严格的限制等,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中是司空见惯的标准措施,为此而消耗的资源、造成的矛盾不知凡几。拆迁要补地,降层被抵制,刷墙谁出钱,平改坡后没地方晒粮食怎么解决……新建房子从哪儿弄小青砖、小黑瓦?仿古材料比普通建材要贵上好几倍,谁愿意?老匠人早就没有了,叫人怎么用原工艺盖房子?没有楼房就娶不了媳妇儿,新房只准盖两层根本就没法执行……村民甚至有怨言“不就是为了你们拍照好看?!”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发生,大家都觉得“风貌协调”困难重重。我们是不是该回到事情的原点,风貌协调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为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协调?
既然是“风貌”,理所当然的就是个“形式”的问题。一张照片拍出来,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游客,都能说出来“这几栋建筑不协调”。再进一步问,什么不协调?形制不协调,体量不协调,颜色不协调,材质不协调……大概是比较专业的回答了。好吧,就算形制、体量、颜色、材质都不协调,然而,为什么要协调呢?真的就是为了“拍照好看”?为此在墙面上刷涂料,好好的隔热门窗外面非要再套个木窗格,干净的白瓷砖墙也要凿掉贴上什么仿木的“饰面”……值得这么劳民伤财么?这不又是用一种粗制滥造去掩盖另一种粗制滥造么?回头想想,一百年前在村里盖的糅合了西洋风格的建筑,和老旧木房子差别那么大,今天怎么看起来也就协调、也要保护了呢?而新旧建筑无论是形制、体量、颜色、材质、工艺都完全不一样,可是仍然协调美观的例子几乎层出不穷,比如福斯特在法国尼姆加利艺术中心的扩建工程、妹岛和世在日本犬岛村子里的艺术实践等等,又该怎么评价呢?
仔细想想,也许正因为我们今天对“风貌协调”的理解比较简单机械,所以为了风貌协调而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僵化、粗暴。粗略地说,大概有这么两个最主要的误区:
外在的皮相反倒成了重心
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本来是其蕴藏的文化的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本来是个综合的文化事业,但是,一来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很难为短期的经济利益作出什么贡献,因此往往被放弃;二来文化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似乎没什么工作抓手、难见成效、无法考核,于是很少有人问津;三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村落发展的途径似乎被局限在旅游一道,对今天的游客而言,村落内在文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外貌漂亮与否。因此很自然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措施,往往就被简化和聚焦到对“颜值”的保护利用上,“美容”乃是当务之急。风貌协调不协调,当然也就成了非常受关注的问题。
协调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一个样
颜值高必定有好处,协调当然也是必须的,这是美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尽管协调的方式可以说是“法无定法”,可是在传统村落中却也被压缩成一条,这就是:大家要尽量长得一样。于是,有些地方就要求“恢复清代风貌”,有些地方就要求“统一墙面颜色”,有些地方就要求“檐口高度一致”,甚至有些地方对新建农房而不是文物修缮也提出了“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这种观念虽然相当普遍,但恐怕有点简单化。
所谓“协调”,其实不协调
问题接着又来了。尽管“协调不协调”的判断多少有点主观色彩,可是我们看那么多的传统村落里,那些火柴盒子、白瓷砖房子、红砖裸露的房子,简直如美女脸上的疤痕,认为它们是“协调”的人,毕竟不会很多吧?是的,它们不协调。但是,仅仅是看起来不协调吗?到底是什么不协调呢?
文化内涵不协调
老祖宗们围绕选地方、建村子、盖房子、搞装修、摆陈设的一举一动,所举行的各种仪式、采用的建筑形制、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图案等等,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那些“不协调”的建筑,往往没什么讲究,没什么规矩。炫富比阔我就得盖得比邻居高,多占多盖我就要把阳台挑到巷道上。不超过划给我的宅基地就算好的了,要我退半尺给村子留点喘气的地方那是休想……房子成为动物般的巢穴,没有精神内核,没有文化追求,甚至也没有动物巢穴那样的淳朴自然,就这样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nlc202309081252
生活追求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的房子,当然有很多缺点,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他们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生活的追求比今人要自然、丰富、有趣些。今天的农房被来自西方的、城市的、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所侵蚀,所谓的“晴耕雨读”谁还记得?朝南的房子要给父母住,厢房一定要低矮些,谁在乎?有了客厅没了厅堂,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电视,一家人在“客厅”里相顾无言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这样似是而非的“现代化”生活追求下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营造质量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房子,是要传至子子孙孙的,富贵人家自不必说,穷人家的一砖一瓦也是颇费心血,力所能及地认认真真谋划、修筑、雕造;那时的匠人,除了拿东家的钱活命,还有些许的自尊,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和名声,很少马马虎虎地对付。现在呢?人无恒产必无恒心,胡乱比照镇上的县城的盖起个房子,比邻居的高点大点就行了;施工队呢,只要房主那儿糊弄得过去,能怎么省事就尽量怎么省事,反正就是挣那几个钱,要我多用点心,给个理由先?于是村子里除了粗制滥造,就是粗制滥造,这样盖出来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应该协调什么 ?
我们似乎可得出个初步的想法,风貌协调只是皮相上的问题,更关键的,应该是品质协调!
只要是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延续了优秀的营造智慧而建的房子,和老祖宗们所留存的就应该是协调的。打个多代同堂的比方,只要香火传承没有外来的异种(比如在传统村落里盖什么托斯卡纳风格的房子),每一代就应该有每一代的样子,在一起照样是和谐、协调的。如果非要强求外在形式的“相似”,岂不是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那难道不是悲剧么?老祖宗们留了些精品让我们赞叹、保护,难道我们不能弄点什么出来,让后代赞叹、保护么?
然而村子里那些已有的丑陋建筑,不需要改造吗?当然!但是,改造就是刷白浆平改坡贴上装腔作势的“仿古构件”吗?村里新建的建筑,不需要控制吗?当然!但是,又是蛮横地要求“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吗?又或者更高级一点,要求从传统民居中抽取一些“符号”,按西方建筑学的那套搞点什么“拼贴、转译、变异、隐喻……”么?恐怕又只是在玩皮相小道罢了?说了半天的“品质”,又究竟是什么呢?在宅基地就那么巴掌大一块、传统工匠逐渐从生活中消失、了解乡村实际的设计师不足、现有市场难以吸引优秀设计师投入乡村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实现品质的协调呢?
这,就是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事情了。
风貌研究 篇12
走在苏州河沿岸的历史建筑群中, 我们会发现, 很多店家都喜欢挂一些体积硕大异常艳丽的灯箱招牌, 想起那些被掩盖在红红绿绿的广告牌后的圆润优美的拱券穹隆、雕刻精致的山花图案让人不禁为之惋惜。如同上海老住宅区挂衣杆上的“万国旗”一样, 历史建筑上体积硕大的灯箱广告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2 苏州河沿岸景观的现状综述
在设计一个全新的街区时, 我们可以进行毫无拘束的想象, 而对于那些拥有着众多历史建筑遗产的地段, 不加控制的设计很容易对整个街区产生破坏和冲突。长期以来, 苏州河两岸的建设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发展形成的。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 致使部分地段在景观上产生了矛盾和不和谐的情况。
2.1 色彩上的混乱无序
人们对苏州河沿岸许多建筑喜欢选择一些时髦或者是鲜亮色彩来装饰外表, 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 无规则地置放到历史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两旁, 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 这也给苏州河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2 材料无法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协调
与上海其他街道的灯箱招牌一样, 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的招牌也大多采用不锈钢、亚克力、广告布等材料, 这种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原有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古朴、沉着的环境气氛极不和谐。
2.3 装饰元素缺乏连续性
通常, 建筑与建筑上的招牌在形式上应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然而, 在苏州河两岸, 许多大体量的平板招牌悬挂在充满着古典气息的历史建筑上, 感觉很突兀。
2.4 整个环境缺乏文化氛围
尽管近几年来, 苏州河的部分历史建筑开始引来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的入住, 但是大量的房子还是被用做了建材、五金材料和工业制品的经营部门, 致使苏州河在整体文化氛围上显然有些支离破碎了。
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
从以上问题的成因来看, 主要还是缺乏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 任何一个历史建筑如果脱离了和谐的环境氛围, 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震撼力都会大打折扣的。欧洲有许多国家早在100年以前就制定法律, 对一些城市的建设作严格的规定, 法规一直沿袭到现在, 造就了一批有特色魅力的城市。
我国对于历史风貌区的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也越来越多的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西安老城区钟鼓楼一带, 传统特色的工艺品店被安排在古建筑的一层, 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招牌很好的衬托了古建筑的原貌;而那些富有现代气息的店面却设在广场地面以下的一层, 既给古建筑带来了活力, 又很好地防止了对古建筑形象造成的影响。
4 苏州河历史风貌区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
对于苏州河沿岸历史风貌区广告招牌的规划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4.1 广告招牌的色彩规划
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造成严重的光色污染。在了解了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的色彩选择规律之后, 我们可以按照历史建筑的色彩体系给店家的广告招牌的色彩定个标准。
根据广告招牌的面积大小, 选色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级别:小面积的广告招牌, 作为环境的点缀色, 它的选色范围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纯度也可以高一些;中等尺度的广告招牌, 色彩要结合周围历史建筑的色彩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对于那些大尺度的广告招牌, 色彩选择范围要大幅度缩小, 纯度上进行严格控制, 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4.2 广告招牌的尺度控制和位置经营
在苏州河沿岸, 很多体积硕大的招牌高高悬挂在历史建筑的屋顶, 有的甚至占满了整个建筑, 对建筑形体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破坏, 也影响了环境的美感。
当前, 广告招牌尺度和位置的规范控制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规划部门的重视。欧洲一些国家对广告招牌的尺寸和位置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样, 上海市的城市规划部门在对南京路商业街进行整体规划时也对广告招牌的尺度和位置做了相关的规划。
一般来说, 为了防止招牌破坏建筑的形体, 在尺度和位置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建筑的顶上, 特别历史建筑顶部, 不应放置招牌;②建筑上悬挂招牌应该以垂直于建筑的形式为主;③招牌的尺度应根据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控制;④较大尺度的招牌尽量采用单体艺术字的形式代替板式招牌;⑤招牌的造型和位置应与建筑完美结合, 避免遮挡其立面的装饰。
4.3 提倡挂艺术招牌
我们去欧洲的一些城市旅游, 绝少看到那种简单的方体灯箱, 商店的招牌都非常有特色, 那些精美的铁制艺术招牌, 风格各异, 店家们如同经营自己的店面一样经营着自家的招牌, 透露着他们对艺术与个性的追求。目前, 苏州河沿岸的大多数灯箱广告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艺术感, 平板的造型、方正的大字让人无法与一个水岸文化休闲场所联系起来。结合苏州河目前的景观环境定位, 应该提倡店家挂艺术招牌。艺术招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了整个环境的文化氛围, 更具欣赏性。
4.4 建筑外观也是招牌
美丽的建筑本身同样也是一种招牌, 当店家力争以醒目鲜亮的招牌吸引眼球时, 当他们极尽可能的突出自己的形象时, 也可以考虑一下利用建筑本身的价值来凸显企业的形象。在外滩建筑群中少有大块的广告牌, 但是没有人会怀疑那里落户的是上海最顶尖的银行、公司和门店, 优秀建筑本身蕴涵着巨大的品牌效应, 这样的理念在苏州河沿岸的建筑中同样需要加以强调。
5 结 论
对于广告招牌的规划设计, 可以采取政策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府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对广告招牌的尺寸、位置等做相关的规定, 对一些严重影响环境的招牌进行清理, 同时规划部门做一些引导性的设计导则, 导则中具体表明希望变更的方向, 引导店面的招牌向着有利于彰显建筑魅力、营造和谐环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建华·Places and design (场所与设计) [M].贺冰, 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松·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蔡敦达, 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