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2024-07-16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精选5篇)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篇1

一、引言

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 出镜记者的来源复杂, 大多数是未接受过有声语言训练的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有着一定新闻报道经验的编辑记者在新闻信息收集处理、文稿内容组织、问题切入角度上具备报道优势。但是, 在有声语言表达上却是差强人意。

二、记者现场出镜报道存在的问题

(1) 长篇大论型。长篇大论型是指在进行新闻报道过程中, 滔滔不绝说个没完, 中间没有过渡、停顿, 语气急促, 表达单一, 令受众有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此种有声语言表达大多出现在庆典活动、紧急事件的报道中, 庆典活动的热闹气氛无形中促使出镜记者调高了音量, 为了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更加清楚, 记者试图将自己的声音盖过背景同期声, 报道环境的复杂价值记者兴奋的情绪容易出现喋喋不休、不喘气的表达现象。

(2) 镜前兴奋型。镜前兴奋型是指为了追求镜头前积极的有声语言表达状态, 过于表现出兴奋、惊讶、愤怒等夸张行为的有声语言表达现象, 此类表达也可以称之为“台词表演型”、“脸谱化表达”。镜前兴奋型在有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是: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具体表现在:重音处理可以夸张、句势大起大落、语气变化生硬突兀、表情夸张。镜前兴奋型有声语言表达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出镜记者将现场报道出镜状态类型化、演出化, 在过于看重自己的出镜状态前提下, 忽略了出镜记者镜头前表现与新闻事实之间密切的逻辑关系, 结果造成镜头前表现与新闻现场气氛、新闻报道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3) 平淡无味型。面无表情、自言自语、缺少对象感是平淡无味型现场报道有声语言表达的特征。与镜前兴奋型截然不同的是, 出现此种有声语言表达问题的出镜记者主要是缺少语言表达能力、感染力。具体表现为:语气的感情色彩无法展现复杂情感情绪变化, 表达语式直白。语气分寸感的把握欠缺, 尺度拿捏无变化;语句层次模糊, 总是一个“劲”, 特别是缺少与电视机前观众的交流意识, 无论是语气上的给予感还是体态语言的示意性。

(4) 只问不听型。只问不听型是指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时, 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自己的提问上, 忽视被采访对象的问答, 即典型的“自我提问中心制”。提问犹如机关枪,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对于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一味全盘接受, 不过滤, 不分析, 不筛选。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出镜记者力图在简短的采访中, 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事实, 增大采访环节的信息含量。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人演播室专访不同, 现场采访的突出特点是提问直接、句式简短、节奏较快。但是, 这并不表示现场采访可以省略“倾听”这一重要环节。“倾听”是出镜记者再提问的原点, 是接受双方信息交换的基础。只会提问的出镜记者远远难以胜任新闻现场采访报道任务。

(5) 机械背稿型。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分为录像型和直播型两种。对于前者而言, 出镜记者有相对充裕的准备时间。因此, 很多记者在报道前会写好文稿, 在镜头前进行报道时以文稿内容为主。直播报道现场虽然是直播, 但是, 出镜记者同样可以事前准备好文稿内容, 在镜头前报道时以文稿内容为准。通常, 只有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时, 由于时间急促, 出镜记者只能根据提纲完成报道。事前写好的文稿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同时却容易束缚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 机械背稿现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具体表现为:说完上句, 努力回忆文稿的下一句内容, 报道过程中暴露出冥思苦想的表情;一旦某句说错, 便无法继续报道, 逻辑链条、事实信息层次混乱无序;报道时表情僵硬欠自然, 从听觉角度来看, 犹如照着稿子念, 一板一眼。从目前情况来看, 完全摒弃新闻文稿是不现实的。但是以“有稿”和“无稿”这一标准来判断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水平, 也未免有些武断和极端。对于出镜记者来说, 从新闻现场积累报道经验是最好的提升途径。

三、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功力和技巧

准确、恰当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是现场新闻报道出镜记者的基本功底, 可以有效提升记者的新闻报道形象。美国注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爱德华·R·莫罗曾经担任过CBS电台《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记者, 他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导师给他提出建议, 即在他招牌式的开场白中的第一个字之后插入半秒钟的停顿, 使之成为“这里——是伦敦”。这一表达方式使人们很快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之后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他照搬照抄了这一表达方式, 在电视新闻报道界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对于现场报道的发酵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是做语言的“画家”, 还是做语言的“尸体”,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能力至关重要。

(1) 新闻叙事有条理, 语言表达重流畅。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过程中, 必须以新闻事实的基本信息作为基础, 来完成其现场新闻报道活动。因此, 新闻事实叙述清晰, 播报过程层次分明, 语言表达富有条理, 叙事顺序合乎受众习惯等, 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基本语言功底要求。做到新闻叙事有条理性需要注意:第一, 尽可能在导语中加大信息量, 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地叙述事实。第二, 新闻事实播报过程中, 语言应该紧紧围绕着报道的最终目的展开, 不可旁骛。第三, 播报应该以长短句结合, 且以短句为主, 强调句子中包含基本事实, 不说冗余的废话, 同时注意不同句子和不同事实之间的逻辑链条。

(2) 以新闻要素为导向, 随环境变化作调整。不管是哪种情况, 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其报道词都必须符合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 需要清晰、准确、简明, 要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过程、起因、影响等新闻要素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 记者在出镜之前都会将报道词写好, 报道词的写作以消息写作为基础, 一方面既要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对即将报道的内容进行编码;另一方面又要顺畅浅白, 有利于口语的表达。有的记者不太重视报道词的写作, 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结果在镜头面前却往往不知所云。在准备好报道词之后, 记者站在镜头面前就会更加自信。记者在现场报道时首先需要强调的一个新闻要素是地点。因为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 记者所处的现场对观众而言正是“异地”, 因此记者在报道一开始, 就需要对自己所处的地点、具体位置、与事发地点的关系等与“地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以便让观众了解并感受到现场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场出镜报道中, 记者一般不需要报道时间。由于报道、播出、收看基本在同一个时间点上, 因此不需要让观众意识到时间这一要素。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因为很多时候观众非刻意关注时间, 一旦记者时间感“缺失”, 那么很有可能被认为“造假”。

(3) 注重语言表达方式, 考量语言传递效果。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除了要精心组织报道的内容外, 还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人们说话的方式同所说的内容一样, 传播着重要的信息。在口语交流中, 除了语言要素之外, 人们说话的声音中还附带着大量的非语言要素, 这些伴随着口语而言的非语言要素被视为副语言。副语言一般包括有声语言中的语音特征以及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功能性发声。有声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声音中的语气、语调、语速、音质、音量、节奏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口头交流的过程中传递着大量的“潜在信息”, 而且对表达的意义和传播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的时候, 要对自己的语音要素进行良好的控制。一方面要根据现场的氛围和事态的进展, 让自己报道时的声音与之合拍, 这使整个报道在语音上的基调;另一方面在对事件的具体进展进行叙述时又要保持声音上的平实, 要反映出记者应该保持的客观、中立、平衡的态度, 保持清晰、准确的叙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气、语调等过于夸张或者过于平静, 都是不合适的。功能性发声则是指哭声、笑声、叹息声等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声音。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避免这类功能性发声, 防止自己的情绪化。但有时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可以本能地采取一些功能性发声, 反而可以增强现场报道的效果。

四、结论

从当前国内现场出镜报道记者的诞生机制来看, 通过单位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现场出镜报道记者似乎更多, 而且专业素养也更高。尽管高校是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但是对于现场出镜报道记者这样层次相对较高的新闻人才而言, 高校的培养体制显然是无法满足或者说较难满足的。因此, 通过单位实践, 来逐步成长为现场出镜报道记者, 就成为现场出镜报道记者培养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

摘要:记者现场出镜报道是新闻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为了满足受众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而出现的。当前, 我国现场出镜报道的来源复杂, 很多人未能接受过专业性的训练。因此, 报道差强人意。记者的语言功力是其现场报道得以成功的根本保障, 这里的语言功力含义非常广泛, 是现场出镜报道记者综合素质的反映。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镜,记者,语言功力

参考文献

[1]刘娅琼.电视现场报道的语体特征浅析[J].当代修辞学, 2012 (12) :15.

[2]谷中君.新闻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J].今传媒, 2014 (09) :19-21.

[3]白嗣新.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J].今传媒, 2011 (06) :66-68.

[4]蔡之国, 潘佳佳.出镜节目主持人现场报道语言表达能力探析[J].现代视听, 2013 (07) :44-45.

[5]倪琦珺.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掌控[J].新闻实践, 2013 (12) :32.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篇2

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式与一般的文艺播音有所不同,其关键在于,主持人的播音更生活化,是和蔼可亲的`“说”和“唠”,而不是板着面孔的“读”和“念”。文艺广播的“主持人”要在听众心目中建立一个美好的形象,靠的不是美丽的外形,而完全要靠声音“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果你轻声细语、和蔼可亲,听众就会觉得你是个温尔文雅,彬彬有礼的人,就会越听越与你的距离近,反过去,你若是用生硬的、命令式的口吻说话,听众就会觉得离你越远,难以接近。作为一个“主持人”,应该把自己和听众放在同等位置上,是听众的亲朋故友,而不是上级或长辈,不能发号施令。文艺广播主持人的语言,除具有亲切、自然、热情、质朴等特点外,还要考虑到文艺广播节目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因为文艺广播节目要受到节目的内容、情调和风格的限制。一首歌曲,有它自己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特色,一部广播剧,要通过事件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一个主题,而作品的主题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是寓意在每一个音符里或具体的情节和人物语言中,这就要求“主持人” 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要进行一番苦挖掘,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意境来,做到这一点,听众就可通过“主持人”的引导,更深进一步地了解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主持人”也就成了听众的良师益友。文艺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除了主持专门介绍某一作品的专题节目之外,主持一般的文艺节目时,主持人的话一般不宜说得太多,要避免拉拉杂杂,没完没了;也不要面面俱到,好象听众什么也不懂似的。“主持人”只要起到一个向导的作用,把听众领进去就可以了,因为不同的听众,欣赏水平和欣赏角度也就不同。“主持人”把自己的看法不能强加于别人,而要给听众留有思考的余地。当然,不同的情况也要区别对待。比如,一些节目的主题思想不是很明显的,或者你主持的节目,需要听众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为了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就需要引导听众去听,这时,可以多说上几句,但也只能是画龙点睛。如果絮絮叨叨个没完,就会引起听众的反感。另外“主持人”在播音时,要注意收听对象。文艺广播节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众也是多层次的,针对不同的听众,就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轻声细语固然好,但不能千篇 一律,要根据收听对象的不同,不断变换语气和态度。这样,不仅可引起听众的注意,而且还可引起听众的收听兴趣,把更多的听众吸引到收音机旁来。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篇3

2012年,湖南卫视开播《百变大咖秀》,让特效化妆走进观众视野:今年6月,腾讯视频力推特效化妆相亲节目《魅力野兽》,截至10月18日总播放量25264万次;10月14日,江苏卫视特效化妆真人秀《原来是你》首秀较佳,CS M50城收视率8.43%。

特效化妆在综艺节目中崭露头角。“真是连亲妈也认不出来,它是一个高门槛技术。中国顶级特效化妆技术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综艺节目运用此技术尚属尝鲜阶段。”《原来是你》制片人杨金星表示,

内容载体视觉感强

特效化妆,是指化妆师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高仿的身体部位或实现人物塑形的技术,大体可分为肖像化妆,鬼怪化妆、老年妆,伤痕妆以及身体彩绘等,这些一般在影视剧中较为常见,如《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造型,《画皮》中小唯的狐仙面容等。

谈及节目中的特效化妆,杨金星认为,特效化妆是节目的良好载体,它将嘉宾的真实容貌“遮”起来,画面感强,刺激观众视觉,易于电视化表达。“我们希望通过嘉宾‘换’一张脸,让大家听到更真实的声音。”

《魅力野兽》的初衷即源于此。节目组希望嘉宾通过特效化妆真实展现自我,在“不看脸”的前提下,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心放在性格,言谈举止、风度品位上。“男女嘉宾在面具之下,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同时,在与对方相处时,嘉宾内心的纠结也是与观众一起思考爱情本质的过程。”

嘉宾是否都愿意接受这个创意?杨金星透露,在敲定明星嘉宾之前,节目组会派出编导与明星进行一对一深度沟通,告知节目立意,细节以及特效化妆的趣味性,安全性,同时挖掘嘉宾感人的故事和心理状态,“双方要互相熟悉了解,最终达成一致目标。”她表示,沟通后,大多数嘉宾会对节目模式和内容产生兴趣,

《魅力野兽》也从节目本质出发——说服嘉宾,节目组表示,每位嘉宾都有真实的相亲需求,所以对于特效化妆所传递出的正面意义表示接纳和欢迎。

慢工出细活

不论是在电影还是综艺节目中,特效化妆的过程都很耗时,《原来是你》特效化妆师肖进(负责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狼图腾》、电视剧《武则天》等特效化妆)介绍,电影尤甚,如即将上映的《鬼吹灯之寻龙诀》,特效化妆的前期筹备和制作时间分别为5个月。

“综艺节目时间相对较短,半个月左右。”待节目组敲定演员后,编导,嘉宾、化妆师会共同讨论嘉宾变妆后的样子,并由设计师画出3D图,包括五官、头发颜色、肤色等。图画好后,大家商讨并进行调整。接着对嘉宾面容进行翻模,得到演员的石膏头模,耗时1小时左右,继而对头模进行雕塑,灌发泡乳胶制作粘贴假皮。同时,毛发发型师制作头发、胡子、眉毛、负责假牙、隐形眼镜的人员也同步进行。为看上去真实,且不影响嘉宾表演、说话等,还要请嘉宾试妆并进一步微调,例如单双眼皮,肤色,头型等。“所有这些在15天内完成。”肖进笑言时间太紧,节目录制过程中,特效化妆耗时很长,一般需要3-4小时,卸妆也需要40多分钟。《魅力野兽》节目组表示他们的卸妆时间需要2小时左右。

特效化妆需要与节目定位一致,肖进表示,“《原来是你》的定位是将明星变成另外一个真实的人,特效化妆追求写实效果,在人物五官,皮肤,甚至毛孔等方面都要极其精细,高度还原。”

杨金星补充道,“我们需要易容后的明星自然、不突兀,放在人堆也不会让人感到异样。”例如某明星变身卖西瓜的小贩,在特效化妆时,皮肤会涂黑一些,加些雀斑,做出风吹日晒的效果。同时特效化妆也会根据节目效果,适当做一些反差,比如香港明星温兆伦成熟帅气,为配合节目效果变成混血摇滚青年;小沈阳妻子沈春阳原本是圆脸,节目组按“网红美女”来打造,塑造成大眼睛,锥子脸的长头发美女。

在化妆成人时,要避开“恐怖谷理论”(关于人类对非人类物种的感觉的假设)的雷区。“这个理论没有清晰,常规的数据可以界定,完全是人的心理作用。”杨金星透露,这也是她挑选特效化妆团队考量的关键要素。《原来是你》节目组曾在欧美,日韩等4-5个团队中挑选化妆团队,以节目组人员为“小白鼠”,进行特效化妆,检查团队的技术性与化妆材质的安全性,实验最后,节目组会邀请几个低龄儿童对易容效果进行鉴别。“孩子的眼睛最锐利,如果他们的回答与面容形象一致,那这个团队的技术就不错;反之,若他们吓得不敢说话,就说明要再做打算。”

因节目定位不同,《魅力野兽》的特效化妆想象空间较大。该节目源于一档英国特效化妆节目,主要彰显人物性格,增强视觉性,风格较为夸张,大胆,中国版则多以动物、玩偶造型示人,加之很多中国元素,如龙王,熊猫等。“原版节目的特效化妆过于浮夸。我们经过前期调研发现,中国观众对过分恐怖、血腥的效果较难接受,因此我们对造型的定位是可爱、生动。”

缜密设局三缄其口

《原来是你》录制第一期邀请温兆伦作为特效化妆嘉宾,并利用连环局模式整蛊他的3位好友。

“为保证节目效果,不露破绽,我们几乎每一期都在设局。”杨金星表示,从节目开始到结束,节目组从上到下都會“串通一气”,严格保密。比如节目发布会当日,实为沈春阳那期节目的一个环节。节目组布置了一个“梦想家”艺术展,邀请小沈阳担任嘉宾,所有媒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观众。化妆后的沈春阳担任策展人,全程与小沈阳互动,在场所有人均未察觉其真实身份。

“由于节目需要,我们甚至会与明星嘉宾签假合同,比如小沈阳就是以商演为由签订的合同。”杨金星表示后续节目中还会大量出现“假”聚会,“假”投资等各种“假”事件。为了掩盖有些明星的特色嗓音,节目组还会装变声设备,以防露出破绽。

保密层面,《魅力野兽》也使尽浑身解数。节目组表示,每个嘉宾都配有一个管理导演,采取一对一方式对磊宾身份进行管理。从嘉宾到达节目组至录制结束,管理导演会与嘉宾同吃同住,全程监管。为避免嘉宾互相见面,节目组还专门为每个嘉宾准备不同酒店和楼层,连出行航班时间都尽量错开。为记录嘉宾的真实反应,节目的录制内容,拍摄场地,空降嘉宾等全部保密。

如何讲好故事

任何一档好节目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特效化妆等元素只是辅助性工具。杨金星表示,“有了好载体,我们只需往里不断填充好创意,好内容即可。”

与其他节目讲故事的方法相同,特效化妆类节目也以沟通,回归等经典故事类型为主,杨金星举例,在《原来是你》后续节目中,某嘉宾“换”了容貌,在特定场景与朋友就某问题达成共识。“这是沟通模式”;沈春阳与小沈阳在外打拼,与父母聚少离多,通过节目重温家庭美好,“这是回归模式”。

因为是特效化妆相亲,《魅力野兽》除了保证磊宾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鲜明,突出外,主要是营造真实的约会环境,保证约会不受到约束和干预。另外3天2夜的时间设定,也让嘉宾一步步打开心防,展露真实自己。

《原来是你》第一期尾声,温兆伦与邵美琪共同演绎TVB电视剧《我本善良》的经典段落,邵美琪利用墨镜再现“盲眼”,在双方互诉衷肠的关键时刻温兆伦揭面,邵美琪摘下眼镜惊愕不已,所有人的情感瞬间爆发。“特效化妆节目的高潮时刻就是撕脸瞬间。这是节目的最大张力。”杨金星透露,《原来是你》内测时,邀请很多观众来打分,“揭脸”时刻分值最高,平均分接近100分。

为达到高潮点的情绪爆发,节目组在故事发展中不断埋下伏笔。“怎么设这个钩子(吸引观众往下看),很是考验节目组讲故事的能力。”杨金星说,《原来是你》每期节目至少有3个环环相扣的故事。例如第一期,第一部分是温兆伦变身化妆师,整蛊许绍雄,好似二人回到过去自由玩闹的旧时光;第二部分是温兆伦扮演选秀新人,与其他选手一同围坐在陈宝华身边,感恩前辈指导与关爱:第三部分是温兆伦上台,与邵美琪演绎经典剧目,并巧妙揭面。所有环节都是以选秀节目为核心,变换不同剧情。

“每个故事看似不同,但又紧密联系,不断引发观众兴趣,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杨金星认为,整个过程中,特效化妆一直承担载体功能——它把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掩盖起来,让观众好奇,究竟被化妆的是谁和这人的朋友如何反应。“我们要洞悉观众的心理,让他得到的信息比节目里的人多一点,有一定优越感。然后再设计环节,吸引观众去猜,并设置障碍让其猜不到,当观众几近崩溃时,利用适当时机告诉观众磊宾的真实身份。最后到达整个局的结尾,揭晓全部状态并激发观众情感。”针对每期内容,节目组会分配不同的编导操刀,熟悉并掌控观众情绪。比如第一期,编导是TVB迷,深知TVB电视剧的精髓以及观众的兴趣点。

此外,特效化妆节目还要给观众一个安全感,让观众知道节目本身的立意是善意“欺骗”,“我们希望通过‘假脸’,让观众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温兆伦与邵美琪相拥而泣时,很多观众被感动,纷纷表示“唤醒了那些年追逐TVB电视剧的记忆”。

恐怖谷理论

谈如何体现播音员的语言功力 篇4

一、播音员语言功力的重要性

播音员是运用主语言和副语言把新闻事件通过广播电视传媒传播开来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 播音员最主要的就是“语言”二字。一个完整的新闻播报是由很多个步骤来完成的, 而播音员就是将各部门整理过后的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播报出去而被大家熟知, 但是在播音中往往有许多人并没有掌握一定的语言功力。

举个关于出境记者语言功力方面的例子,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 一位跑外出境女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由于当地正处于台风天气, 于是她便一个手抱着大树, 另一个手拿着话筒喊着:“这里的风太大了, 我要崩溃了。”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报道, 并且这次报道在网络上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那就是因为该女记者的语言功力不够。

要想学会如何体现语言功力, 就要了解什么是语言功力。语言功力并非语言能力, 语言功力通俗地解释就是把别人讲不好的东西讲好, 把别人不敢讲的讲出来, 把别人不能说的说透, 然而在说的过程中还要同时学会观察、感受、捕捉、表现和调控整个过程。这才是语言功力的具体表现, 能够驾驭语言的各种能力, 才能够掌握语言功力的精髓。播音员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因为在新闻播报时要求播音员能够掌控整个播报的现场, 既能将新闻完整地播放出去, 又要求播音员具有非常好的临场发挥能力。

播音员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播音员本身, 其代表的是整个电台或电视台, 甚至是政府的公信力。媒体是党、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 播音员如何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运筹帷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意上的播音员总给人一种凌驾于观众之上的感觉, 然而这就是播音员在新闻播报时不应该犯的错误, 新闻播报是要将信息传播给观众的, 应以一种平等的、具有感染力的方式来传播。

二、我国播音员常在语言功力方面出现的状况

从我国1976年第一次的《新闻联播》开播至今, 我国传媒界已经涌现许许多多的才华横溢的播音员。然而, 在新时代、新背景下, 我们的观众对于播音员也有了许多新要求, 传统新闻播音员的不足也要成为新一代播音员借鉴的财富。

1. 播音缺乏动感

也许我们在收听播音员播音时总会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总会觉得播音员的台词是写成稿子背下来的, 临场发挥气氛没有展现出来。这样就会削弱了新闻的动感, 所谓动感就是新闻第一时间播放的感觉, 这往往会使观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 面对前方记者发回来的报道不能进行真实的总结

很多正在进行的新闻播报需要前方记者进行报道, 然后播音员对于记者的报道进行总结。然而当播音员做完总结后, 我们会发现播音员就像事先已经了解了记者要讲的内容, 然后将准备好的一段话背出来一样。

3. 播音员没有自己的播音个性

一个具有鲜明特性的播音员才能被观众熟记。只有个性的播报才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只有受关注的新闻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三、如何体现播音员的语言功力

那么如何体现播音员的语言功力呢?首先, 一个播音员要学会组织新闻信息, 将别人整理好的新闻信息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时要学会“察言观色”, 也就是什么样的新闻用什么样的表情, 然而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求播音员并不能带有私人的感情色彩, 但是有些表情是可以通过声音的掌控来传递的。例如:如果你将要播的是一段有关丰收的新闻, 那么你就应该用相对快一些的语气, 声调也要随之稍稍上扬一些。这样一段生动的新闻才能够被完整地播出。

语言清晰流畅, 这是播音员的基本素质。然而, 近年来无论是在广播方面还是在电视台方面, 都出现了许多播音员用地方口音播报新闻。也许并不是讲本地的方言, 但是有时播音员会出现“n”、“l”不分或者是前后鼻音不分的状况。这种事情在地方电视台常有发生。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都是面向全国观众的, 如果不能清晰地吐字, 那么又拿什么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呢?试问, 一个对播音员都不严格要求的电视台, 人们还能相信你有哪条新闻是真的吗?

独特的新闻感受。这一条对于播音员的语言功力要求就相对比较高了, 一个拥有独特的新闻感受的播音员是难得的, 因为吐字清晰的要求可以通过学习来达成, 然而独特的新闻感受则是要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当面临某条新闻仿佛“身临其境”时, 才能做到在心灵上与观众进行沟通。

四、结语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篇5

摘要:在电视事业发展迅猛的今天,具有代表性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节目主持人不仅要通过语言来传情达意,还需要在屏幕上展现自身的形象和魅力。尤其是访谈类节目,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直接面对观众讲话。观众对于节目主持人的印象都是建立在主持人所传达出来的语言和视觉形象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访谈类主持人,需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不仅包括静态的形象,而且还包括目光、手势、表情等在内的身体语言。作为真人秀节目主持人的身体语言,在节目的传播方式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电视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主持人都能将身体语言得到很好地运用。这不仅与主持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有关,还与主持人没有专业技巧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对许戈辉和柴静的身体语言进行研究,来为主持人在节目中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提一些建议。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身体语言

一、节目主持人身体语言分类

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成功地把信息传达给受众,不仅需要运用有声语言,对于自身身体语言的运用也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主持人进行必要的身体语言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节目主持人的身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静态语言

主持人身体静态语言可以分为目光语和表情语。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对于主持人来说,目光显得更加重要。作为节目主持人,一是目光要得体,不能太冷也不热,否则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二是目光要有交流感,不能让人感觉眼神游离不定。

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从人们的面部表情上找到答案。积极阳光的表情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关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消极的面部表情则会让人感觉陌生。对于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说,更需要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

(二)动态语言

1、手势语。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为了加强有声语言的效果,往往会不自觉地加上一些手势语,或者起到强化感情的作用,或者起到描述具体数量的作用。手势语是吸引观众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很多节目主持人都觉得手势是多余的。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在自然的状态下,双手自然下垂或者是交叉放在身前,会显得轻松自然。在主持的过程中,偶尔变换手的位置,会显得更加大方。

2、坐姿。一个优美的坐姿,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主持人的形象。坐姿文雅、大方是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想显得比较优雅,可以保持上体自然挺直,坐在椅子的前端,身体稍向前倾,两肩处于放松状态,两腿要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在地,双膝并拢或者稍微分开。这是一种传统的坐姿,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采用这种坐姿会显得十分自然大方。

3、站姿。美好的形象是观众都期待看到的。主持人做为美的传递,也需要在站姿方面稍加注意。优美的站姿要求主持人的上半身要挺胸收腹,直腰,双臂自然下垂。下半身的双腿要靠拢,两腿关节垂直,身体中心要向前倾。节目主持人的站姿要求主持人要大方、自然,不能让人感觉呆板,要时刻保持腿的直立和脚部的正确姿势。

4、走姿。人的走姿各有不同,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不能像站姿和坐姿那样严格。总的要求是“走如风”。在起步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前倾,将重心落在脚掌上。行走时,双肩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步幅适中,并且在行走的过程中,脚不宜抬得过高或者过低,避免和地面产生摩擦。

二、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身体语言传播的作用

主持人的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一样,具有很多方面的属性。它是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表达态度、沟通感情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还是一种形象思维工具。身体语言具有提升主持人个性、加强表达、渲染节目气氛以及增强节目感染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一)提升主持人的个性

身体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起到补充、强调、解释和说明的作用。身体语言会让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意图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在以往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向受众传达信息,受众也只能用耳朵来接听信息。身体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强信息传播的准确性,提升主持人的个性表达,给受众以形象生动的感受,从而增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二)增强与被访者的沟通

主持人的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和被采访者的沟通。如果只是进行有声语言采访,被采访者也许很难领会主持人所要表达的意义。而如果主持人再加上一些身体语言进行辅助,那么被采访者就能很好地明白主持人的意图,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三)调节现场气氛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等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主持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渲染环境,调节现场气氛的作用。比如,在《面对面》节目中,柴静和被访谈者的交流不会只局限于语言的交流,柴静会适度地加上一些身体语言,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场较为紧张的气氛,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主持人的有些手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渲染现场气氛。

(四)扩大受众接受面

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身体语言。身体语言运用地范围之广、使用率之高是其他非自然语言所不能比的。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特别在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上,身体语言相比于有声语言出现得要早。在语言形成之前,人们是利用手势进行交流的。人类的身体语言既可以和动物进行交流,也可以很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达。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人类的身体语言是共通的,因此,它可以成为有声语言的辅助工具。主持人运用身体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扩大受众接受面,并且辅助有声语言表达情意的作用,从而使得信息得以有效地传播。

(五)推进访谈进程

主持人的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进访谈的进程。如果仅靠有声语言进行采访的话,访谈不仅会显得呆板,而且不利于访谈进程的推进。主持人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被访者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访谈的进行。同时,访谈的进程如果只靠主持人有声语言进行推动的话,显得比较呆板,如果再加上身体语言,会使整个访谈变得更加生动。

三、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身体语言的把握

主持人的身体语言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主持人的身体语言需要讲究一定的美感。因此,对于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说,把握身体语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真实自然

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求真实自然,才能够充分体现主持人的气质和魅力。尽管不同的节目对于主持人的身体语言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主持人做为一个现实的人,不管主持什么样的节目,他本人所具备的真诚、独特自然的一面,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著名主持人倪萍在主持《综艺大观》中,曾经朗读过肖复兴的《母亲》,她声泪俱下,十分感动。但是不管她投入,她依旧只是倪萍,不可能真正去扮演母亲。她的身体语言只能去要求神似,而不去求形似。如果作为演员在影视作品中扮演母亲,则需要忘我投入,忘掉自我的存在,完全变成角色中的人物,同时还原生活中母亲的真实。

(二)准确适度

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还需要讲究适度的原则。运用身体语言要能够符合时代特征和民族习惯。同样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伸出大拇指,在美国就是意味着想搭车,而在尼日利亚和澳大利亚则是骂人的意思。在日本,如果一个女孩向一个男孩竖起大拇指就是问对方有没有女朋友的意思。如果男孩也伸出了大拇指,那么女孩就会认为男孩在邀请一起玩。因此,准确地使用身体语言,既需要根据节目内容的表达需要,又需要注意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域习惯。主持人在使用身体语言时,不可以把任何动作、表情、姿势看得太绝对,需要根据具体的人、节目内容、情境、背景,才能够保证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

四、以许戈辉的《名人面对面》和柴静的《面对面》为例分析主持人身体语言的运用

(一)主持人形象定位分析

1、许戈辉的形象定位

许戈辉是继杨澜之后创办的带有个人风格的名人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节目定位语为“他们是名人,也是平常人;他们有名人的成就,也有平常人的语言。主持人许戈辉与观众走遍全球,专访各地豪杰英雄,打破一对一面谈的框架,使观众亲历其境,感受名人的真心、真言、真情。”在许戈辉主持的众多的节目当中,《名人面对面》最受欢迎。也正是因为这期谈话类节目,使得观众熟知了这位主持人。正是由于许戈辉魅力十足的主持风格,才使得《名人面对面》成为了一期特别受欢迎的优秀节目。许戈辉在节目中向受众呈现的是温和淡雅的形象。在《名人面对面》中,我们感受不到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没有卑躬屈膝的谄媚。即使是一期很普通的嘉宾节目,在许戈辉的主持下,我们都能感受到一股温和、淡雅的独特氛围。而这种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许戈辉自身的亲和力。许戈辉的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她细致入微的体贴上。在采访毛宁的一期节目中,说到气氛的地方,毛宁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感情,激动流泪,而许戈辉则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拍了怕毛宁的肩膀,节目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2、柴静的形象定位

柴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形象。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然而,柴静在主持节目时全情投入,是她一贯的作风。我们应该把记者编辑的全情投入看作是职业素养,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放弃一切杂念,全神贯注。看柴静的节目,我们可以处处发见柴静的投入,感受到柴静距离对象,距离新闻事件本身那么贴近,我们可以说柴静节目的抓地力很强,在节目中,我们感觉到柴静与采访对象,与新闻事件是有机地生长在一起的。我们这样说是有针对性的。

(二)主持人身体语言在节目中的运用

1、许戈辉在节目中身体语言的运用

主持人的长相、衣着、表情和体态等身体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传达情感、渲染氛围、增强节目的感染力。身体语言主要的功能是传播主持人的态度和情绪、对于语言传播起到辅助的作用。身体语言能够从不同侧面来显示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同时还可以传达言语无法表达的信息。有时候,主持人的倾听姿态、眼神和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领被访者的谈话走向,影响整个节目的风格。在节目的过程中,许戈辉会根据不同嘉宾的不同反应、谈话内容以及访谈进程从而做出不同定位。有时像一个求教者,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有时又像一个挑战者,你有你的观点,我也有我的观点,以此来挑战激发对方的谈兴;有时还像一个交流探讨者,和对方进行自如地交换意见。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定位都能够从许戈辉的身体语言中看得出来。

2、柴静在节目中身体语言的运用

微笑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太重要了。在看柴静对卢安克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了柴静脸上那种无邪的,纯真的笑靥,柴静没有掩饰,没有为了笑得好看,笑得美丽而刻意讲究角度,时机,嘴角眼角开合的程度,觉得好笑了,自然而然就笑了,微微笑很亲切,咧嘴笑很畅快,会心笑很达人。柴静是真诚的,她喜怒哀乐经常外现的表情有时候真的到了亡顾自己姣好形象的地步,有几次她发自内心的笑牵动了眼角,甚至把她的鱼尾纹暴露无遗。这样的事情或许对其他主持人来说是大忌,可是柴静好像没有在意,依然笑得那么灿烂。

除了善于运用微笑,柴静在采访中还注重其他身体语言的运用。微笑、游离的眼神、低头、在那种精神力量强大的人面前似乎的害羞和敬畏,柴静所使用的这些身体语言使得整个采访过程氛围很融洽。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随着主持人的表情变化和感知能力来增强或者减弱自己的认识。主持人的表情和口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对于事实的印象。如果对于节目把握不够恰当,则很有可能会使得采访浅薄化。

五、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身体语言沟通技巧

主持人掌握非语言沟通的知识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进行传情达意。忽略非语言沟通技巧或者使用并不恰当的非语言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效果。比如,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再配合一些语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强化某些信息或者淡化某些信息。一个知觉力较强的主持人,不仅自身会发出一些准确而且简炼的非语言信息,而且能够从合作者发出的非语言讯息中,判断其参与节目的程度,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主持人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分为天赋和获得两个方面。主持人先天所拥有的非语言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分,而经过后天习得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则不同。

(一)选择能够体现自身个性特征的身体语言

主持人如果想展现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公众形象,应该向受众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主动去问几个人,让他们把你的身体姿势或者行为特征用较少的语言描述出来。你会发现,他们可能会把“ 潇洒大方”、“ 扭捏作态”、“ 笑脸多”、“ 冷面孔”、“ 动作急” 等特点和你联系起来。你如果希望能够显示你开朗乐观的性格,需要怎样使用你的面孔呢?你若希望看起来知识渊博,那么怎么使用你的双手呢?总之,要想很好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特征,除了可以用语言系统来显示,在非语言系统方面,还可以用一些姿势来体现。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都需要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特征,不要使用自己并不具备的身姿特征。

(二)重视身体语言

在主持人当中,缺乏非语言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语言传递讯息的现象,至今来说都较为普遍。有的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有的认为这很自然,则忽视了学习和锻炼,而有的人则是因为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但是也需要学习。对于主持人来说,这种身体语言的学习甚至变成了工作上的需求。对于身体语言的学习方法,一是靠观察,二是靠实验。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语言。各种集会、聚会都是人们使用身体语言的场合。主持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主持人还可以从电视中来学习身体语言。可以向他人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把电视声音关掉,可以试图通过图像所显示的人体姿势来猜想。每隔上一段时间,再把声音打开,检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当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学习,看自己所主持的节目录像,分析自己的长短,并拿来和别人做比较,看看自己在非语言沟通方面是否准确。这样,非语言沟通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再加上主动掌握,就会成为人们实现传播任务的重要手段。

六、结语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需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和特点,从而进行适当地调节和控制。主持人如果不重视自身身体语言的修养,就不能达到完美表达的,也就不可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肯定。主持人身体语言的魅力贵在自然。而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身体语言要和主持人本身能够得到有机结合,而不能机械地去模仿,要使得主持人的表现能够和节目达成统一。主持人只有准确而有效地使用身体语言,使其准确、优美,才能够适合节目的需要,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

上一篇:版权内容下一篇:有序介孔氧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