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节目(共12篇)
语言节目 篇1
近年来, 随着网络门户网站的良好发展势头, 各个门户网站相应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节目, 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赞誉。例如, 爱奇艺的《晓松奇谈》、优酷的《罗辑思维》、搜狐的《大鹏嘚吧嘚》随着节目在网络平台的播出, 点击率大幅度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里节目的点击率甚至可以和各大电视台的优选节目相比较!
语言的魅力, 除了日常生活的使用以外, 更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重要途径。经过不断的练习, 可以提升说话的能力。当说话能力提升后, 语言就变得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性。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正是看到了这种语言的魅力, 才创造出了语言类真人秀节目。
随着节目种类的多样性发展, 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 电视节目《开讲了》和《超级演说家》。尤其是《超级演说家》更是为广大的草根阶层的百姓提供了语言平台, 让更多的人站在更大的舞台上畅所欲言。但是相比较网络平台来讲, 电视的语言类真人秀节目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尤其是在说话方式和所选话题的时候。
语言类节目的播出和受众的增加, 也引发了网络门户网站的注意。网络平台的自制节目当中也看中了语言类节目, 爱奇艺首创播出了《奇葩说》。
一、《奇葩说》介绍
2014年11月份, 一档以“寻找最会说话的人”的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在爱奇艺播出, 并获得极高的点击率。节目前期是进行选手的选拔, 后期被选拔出的选手组成正、反两方对于节目组设置的话题进行辩论, 以现场观众的跑票数量决定一方获胜, 辩论失败的一方导师进行投票, 再次进行选手筛选。节目设置导师两人, 分别是张晓松和蔡康永, 主持人为马东。导师参与前期的选手选拔, 及后期辩论时各为一方导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
二、《奇葩说》节目设置及互动环节
提前在网络平台提供下期话题, 形成互动, 选取讨论热度高, 投票最多的话题成为节目的话题。这种让受众做主, 真实地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 形成媒体和受众的双向交流, 对于节目播出后的点击率提供了有力保证。利用弹幕形式进行及时互动。神秘导师和网友一起进行吐槽, 也形成了一大看点, 同时节目也得到了更好的宣传。这时, 网络自制节目就不仅仅是节目的播出和收看这么简单, 更多的是参与互动。这些参与互动的环节设置, 以及交流和互动的及时性, 是网络自制节目的关键优势所在。
三、《奇葩说》话题选择
进入辩论赛后, 每期的话题选择, 成了受众关注的热点。
选题角度, 关注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和话题。例如, “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等, 当下一些社会生活中常常被大众关注的话题, 这些话题容易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 大众才会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还有一些话题的设置, 是看起来符合大众传统道德理念的一些观点, 在《奇葩说》当中却采取了一些或逆向或极端的表达方式。例如, “该不该看伴侣手机”、“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等, 这一系列的话题的设置和提出, 体现了节目选题的个性和打破常规理论, 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和思维模式当中逆向思维的运用。
四、《奇葩说》设置语言风格
(1) 导师及主持人语言风格。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定位调侃性比较突出, 如对于赞助商的广告播报也采取了直接重复, 语气加重等, 播报完毕还加上一番自己的调侃, 能够让更多的受众记住冠名商, 并且不讨厌广告的植入方式。两位导师语言风格非常的鲜明。高晓松选择了犀利的语言风格, 运用自己的经历在辩论结束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及点评。蔡康永选择了温暖的语言风格, 运用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 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总结。两位导师语言风格迥异, 但是却一张一弛, 张弛有度, 配合默契。
(2) 选手语言风格。一档好的语言类节目, 选手的语言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奇葩说》中选手众多, 但每一个选手的语言风格都不同。例如, 闫如晶、范湉湉、马薇薇、肖骁, 之所以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也是因为其语言风格的鲜明, 让受众进行不断地思考或者捧腹大笑。那么选手的语言风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首先, 是选手的性格决定选手的语言风格。例如, 马薇薇性格是比较要强, 所以她的语言风格中处处能体现出强势的状态。选手肖骁的风格是自我, 所以肖骁在语言的组织上比较肆无忌惮,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受到一般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 选手的个人人生经历决定选手的语言组织以及逻辑思维, 而这些都反映在语言风格上, 如选手范湉湉, 因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 所以在语言的内容方面会有很多个人经历过后的说教在其中。因为经历过挫折和低谷, 所以在语言的语气状态上比较强势。
(3) 消音手段的运用。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 不干涉选手使用不文明语言, 可以说是《奇葩说》的选手全部都是有策划的畅所欲言的状态。这样使得选手的情绪非常的饱满, 语言的感染力得到很好的释放。在后期的制作中合理利用消音手段, 对于敏感字眼进行消音处理, 但是不会进行剪辑。这样使得画面保持了流畅的同时, 也能够更加真实和直观地进行节目的观看。受众也正是因为这样奇葩的语言风格才纷纷被吸引。
《奇葩说》的成功, 不仅带来了高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也是让更多的网络平台开始重视网络自制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并且在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专业化, 也相应地加大了经济的投入比重。
摘要:随着传统媒体电视节目创新探索的成功, 网络自制节目也有更高追求的发展。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发展良好的节目, 经过不断地创新, 及时的改革, 形成新的节目形式, 在网络平台一经播出, 就引来了较高的点击量, 就以2014年11月份以来播出的《奇葩说》为例, 探索网络自制语言类节目的创新及发展。
关键词: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语言类真人秀
参考文献
[1]胡鑫.《超级演说家》的节目创新和社会价值[J].声屏世界, 2014 (1) .
[2]王维砚.“奇葩”频现是审丑盛宴[J].工人日报, 2015 (002) .
[3]徐波.从《超级演说家》看真人秀节目的多维度发散[J].声屏世界, 2014 (10) .
语言节目 篇2
【内容提要】2017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无论从数量还是形式上都有所突破,本文从作品的形式、内容、笑料三个角度对语言类节目进行简要评析,希望以此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创作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央视春晚 语言类节目 创新
2017年央视春晚中,分会场的设立和新技术的应用都让人眼前一亮,但晚会最大的亮点还是语言类节目,共9个节目(2个相声,7个小品),不论在题材类型上还是作品数量上都高于往年。
语言类节目一直是观众重点关注的节目类型,在节目筹备之初,主创人员通过梳理本大事民生热点,提炼出100个创作选题,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0个选题投入剧本创作,然后根据剧本质量将其中的28个投入立排,最后遴选出20个入围作品进入三轮预审。①2017年央视春晚总策划兼语言类节目负责人秦新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是要通过扩大我们的数量,以确保最终的质量。”那么这些精心打磨过的节目究竟有何创新,是否能经受住春晚舞台的检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创意与亮点。
一、新老面孔齐聚,节目形式多样
在2017年春晚中,导演打破常规,启用了较多的新人演员,在演员名单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熟悉的蔡明、潘长江、闫学晶、刘仪伟、姜昆、戴志诚、冯巩、林永健等老面孔,也可以?到刘亮、白鸽、董其峰、艾伦、高晓攀等观众比较陌生的青年演员。相声节目《姥说》的表演者高晓攀与尤宪超来自于新兴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小品《大城小爱》的表演者刘亮、白鸽则是《笑傲江湖》节目总冠军的获得者。在9个语言类节目中,有5个来自新人演员,反映出春晚导演组不断推陈出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了“老面孔出新意,新面孔出创意”,不断为春晚的舞台带来新的活力。
除了演员阵容为观众带来的新鲜感,导演组在节目形式创新上也下了功夫。小品《大城小爱》讲述了高空清洁工对工作的热情和他的爱情故事,在节目的最后,舞台上空降下红色丝绸,刘亮饰演的高空清洁工带领妻子手握丝绸完成了空中飞人的高难度动作,将小品与杂技元素相结合,二人在舞台上空盘旋时的拥吻舞台效果突出,让观众感受到朴实的爱情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在节目形式创新的同时,多样化的节目风格也是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一大特色。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导演组注重平衡地域差异,不仅安排了来自浙江的小品《阿峰其人》,还请到来自新疆的表演艺术家带来作品《天山情》,凸显了多样化的节目风格。来自浙江的小品《阿峰其人》以G20峰会为背景,通过讽刺经理司机阿峰的所作所为,宣扬了乐于助人的正确价值观,观众能从演员的浙江口音中感受到别样的文化韵味。来自新疆的小品《天山情》围绕修铁路展开,通过异域的装束、新疆味的普通话等元素,在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中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珍贵情谊,展现了各民族一家亲的主题。另外,作品中一头远道而来的新疆小毛驴也献上了自己的表演,让观众大呼可爱。
二、题材扎根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类节目的魅力来自于其传达的情感力量,在春晚的舞台上,语言类节目不仅要幽默风趣,更要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在搞笑的同时带给观众思考与感悟。为使作品内容可以打动人心,充满真情实感,且适应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作品的题材就一定要来源于生活,贴近民生。
今年的春晚格外强调从生活中提炼元素,许多演员和导演经过多次采风,不断修改和丰富作品内容,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用戏剧化的手法进行重塑,最终创作出承载着主流文化精髓并能引发观众共鸣的优秀作品。
爱情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年的春晚中《大城小爱》《真情永驻》《老伴》3个小品作品都以爱情为核心进行艺术创作。《大城小爱》讲述了一对在外漂泊的青年情侣同甘共苦,共同为美好生活努力的故事;《真情永驻》以相亲节目为线索,节目中一对中年夫妇离异后敞开心扉互诉衷肠,用互相理解、互相关怀的夫妻关系打动了每一位观众;《老伴》的故事发生在养老院,主人公为找回老伴的记忆煞费苦心,作品中老年夫妻间甜蜜的回忆和相守与陪伴的情愫令人感动。这3个作品同讲爱情但不重复,用青年、中年、老年三代人的爱情故事宣扬了积极向上的爱情观,作品内容贴近生活。
亲情与家庭关系也是春晚作品的重要题材,在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时刻,亲密和谐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相声作品《姥说》中,作者回顾了童年与姥姥的幸福画面,勾起了观众们儿时的美好回忆,将这种“跨辈”的情感表现出来。作品中一句“姥姥的话就是小时候不愿意听长大了想听却听不到的话”让人眼眶湿润。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则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好女婿”的形象,在幽默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明辨事理、无私奉献的女婿形象。
除了爱情与家庭,宣扬社会关怀与责任的作品也是春晚舞台的重头戏。小品《信任》和《阿峰其人》两个节目,一个歌颂了人与人的信任,一个讽刺了个别人的自私与功利,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宣扬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作品内容有着较高的社会教育和引导意义。在相声作品《新虎口瞎想》中,作者一方面讽刺了现代科技让人们变得冷漠,一方面剑指贪腐,弘扬清廉为官的正气,让观众大呼过瘾。
总而言之,今年春晚语言类作品在构思与创意上确实表现不俗,作品内容贴近生活而高于生活,题材广泛全面而不重复。导演组将人民生活的重点问题搬到舞台之上,每个作品轻松幽默的背后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内核,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娱乐享受,还能让大家收获心灵与情感的充实。
三、注重原创幽默,笑点差强人意
在往届春晚中,许多小品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搞笑,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反感。在2017年的春晚作品里,很少有刻意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作品内容坚持使用原创笑料,无论这些笑点是否被观众认可,至少可以让观众看到创作者的努力,提高对作品的认同度。以小品《真情永驻》为例,在妻子将丈夫与邻居进行比较时,使用了“隔壁老王”这一网络语。表演者并没有将“隔壁老王”作为笑点直接抛出,而是在叙述里平稳带过该词,这样的处理贴合了“网络黑话”的使用习惯,给观众带来有趣而不刻意的幽默感,是网络流行语应用的成功范例。
在众多原创笑点中,观众最为买账的当属由毒舌和讽刺带来的幽默。在众多的网络评论中,呼声最高的是由蔡明、潘长江主演的小品《老伴》和姜昆、戴志诚带来的相声《新虎口脱险》。在小品《老伴》中,蔡明继续保持一贯的毒舌老太太形象,凭借“我救了你,你就娶了我,你怎么能恩将仇报呢?”“什么你的我的,连你都是我的!”等一系列有趣的台词,配合以精彩的动作与表情,为观众带来欢笑。在《新虎口脱险》中,姜昆再次掉入老虎洞,通过洞外网友直播要礼物的行为讽刺了社会冷漠;一句“吃我等于吃毒药”则是针对食品安全与空气污染问题;最后点出老虎回笼子的原因是“现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直指反贪反腐,这些轻松幽默的讽刺是逗乐观众的关键所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由冯巩等人带来的小品《信任》就让观众大呼生硬,大家对结尾傅园慧的“强行绕口令”表演和最后众人在打油诗中呼吁社会信任的处理感到尴尬。总的来说,今年春晚语言类作品的笑料可圈可点,虽然还是缺少让人捧腹大笑的笑料,但也基本做到让观众在会心的微笑中将作品看完,相较于往年已是大有进步。希望在今后的春晚中能够看到更多大胆的创新和有益的尝试,不断提高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水平。
注释:
①泽传媒mp.2017年春晚抢先看:语言节目创意十足 推陈出新极具看点[DB\OL].http://mt.sohu.com/20161223/n
476789153.shtml,2016.12.23.作者简介:王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篇3
【关键词】网络节目 主持人 语言特点
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的传播时代的到来。在网络视频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网络节目开始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网络主持人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用类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网络节目主持人在同一语言情境下,对语言的选择以及说话习惯的共性,主要以搜狐的网络节目《大鹏嘚吧嘚》为例。
关于类型,哈特指出,这是一群在重要结构及内容上具有极大相似性的讯息,会使阅听众产生某种期待。例如,美国总统就职演讲、元旦文告、公开信、道歉声明等等。福斯强调语义类型的形成必须由三种要素共同融合而成:1、情境要素,即在特定情境或接收条件下会引发特定的修辞反应;2、实质要素及风格要素,即说话者为了在特定情境下引起听者有所反应而选择的内容;3、整体组织原则,指语义论述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主要词语,由以上两种要素所形成,并成为分类的内在动力。语义类型的形成不是单靠一些重复出现的语义特质,而是由一组互相依赖额内容共同组成。哈特认为,类型批评是基于以下几项预设:1、类型样式发展的必须性;2、类型样式揭露社会真实;3、关于类型力量的认知是隐而不显的;4、类型样式可稳定社会生活;5、类型样式影响后继认知。
另一位重要的修辞学者比特泽尔在1968年提出语义情境概念,又为类型批评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语义情境包括三个要素,即:紧急状况、受众及制约。比特泽尔认为,语义论述是因情境召唤而存在,论述对象就是受众,因此情境会促使演说者产生“适当的响应”,这些响应也正是该情境对言说者论述内容与方式的制约。
在类型批评被提出之初,类型批评是用来分析演讲,将演讲的论述分为:法律性论述、政治性论述及仪式性论述。但作为“陈述及解释某类论述中呈现的相似性为何”的一种方法,类型批评就也可以应用在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义当中。
《大鹏嘚吧嘚》是搜狐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也是我国第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于2007年1月份开播,节目针对热点事件,以大鹏麻辣点评为主,佐以各种搞笑短片,以幽默搞笑与观点新颖见长。之所以选定《大鹏嘚吧嘚》作为典型例子用来分析,是因为自2007年1月12日在搜狐娱乐播报上线以来,《大鹏嘚吧嘚》已经为受众奉献了四百多期的节目,截至目前已改版七次,累计播放量突破30亿,备受受众的关注,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大鹏嘚吧嘚》已经成为了一档有生存实力、有稳定收视群、有网络影响力的网络节目。
网络节目有它自身的特点,它区别于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更随意、更有娱乐性;对于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是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语言规范,而网络节目的主持则不拘泥于这些基本要求。如今,加速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使受众不再愿意花长时间阅读,守在电视机前等到固定的时间去接受信息,而更愿意在网络上更快、更便捷地了解各类信息,在众多杂乱的信息当中,自然而然就会更容易被一些新奇的讯息内容或是更夸张、娱乐的表现手法所吸引。因此,这种特殊的情境,限制了网络节目的风格,自然,网络节目主持人在论述中的语义内容及形式也就会受到影响。
一、节目内容丰富、主持人表现形式多样
《大鹏嘚吧嘚》节目分为几个板块:《新闻大联播》《大鹏耍大牌》《今日五宗最》,其中《大鹏耍大牌》是以访谈的形式采访名人,其余两个板块是播报新闻资讯。《新闻大联播》是以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的形式播报新闻资讯,“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语言表达功力,大气端庄的形象,较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从容的播出状态,并有新稿快播的适应力和即兴应对意外的能力”,这是对从事电视新闻出镜播音的主播应有的要求,但是在《新闻大联播》板块,虽然形式属于电视新闻出镜播音,但主播大鹏的表现方式却与常态主播不同,他以更轻松、更娱乐的方式播报新闻,在播报的过程中有时语言不够规范、严谨;体态不端庄,会出现摇摆身体,肢体动作幅度过大等情况。《今日五宗最》是以资讯播报的主持形式,主持人在镜头前播报各种娱乐信息,形式较活,语言表达较活泼、轻快,服装、化妆等造型时尚绚丽,经常加入音乐、道具、图片、视频等表现手段来增强娱乐气氛,让受众在轻松欢愉的心境下接受娱乐资讯。大鹏在主持这个版块的时候表现得与资讯播报的主持人要求相符,但是连同《新闻大联播》,这个版块也不是单纯地播报新闻资讯,在每个单独的资讯后面大鹏都会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做点评,点评时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会歪曲资讯的事实,加上搞笑的成分来博取受众一笑,使新闻事件处在似真非真的状态,这是与常态的新闻播报类节目不同的一点。看了多期《大鹏嘚吧嘚》会发现,除了表现形式多样化外,节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短短25分钟左右的节目当中,会让你了解到全国甚至是全球的最近发生的最重大或最特别的事件,在内容上满足了受众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丰富信息的需求,在主持人语言犀利、大胆的表达中,又可以让信息传递时更轻松、更过瘾。从这当中可以看出,网络节目、网络节目主持人都更偏向娱乐性。
二、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语义共性
某些特定的语义情境会刺激人们产生某些共同的需求或预期心理,网络媒体传播,是网络节目主持人特定的语义情境,在这种情境当中,说话者也就是主持人,就会因为想满足受众对此情境产生的某些共同需求或预期心理,以致影响主持人的语义实践,进而召唤出特定的语义特性。网络受众的年龄层次比电视受众的年龄层次窄,电视是老少咸宜,而网络受众相对来说更年轻也更前卫,在习惯于电视常态的节目类型、常态表现形式之后,受众选择看网络节目肯定希望看到有别于电视节目,更新鲜、更娱乐、更刺激或是更奇特的节目,所以对网络节目主持人的期待也就有所不同。面对这类受众,网络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上就会变得更与网络相称,节目中会使用时下网络上流行的词汇,哪怕是一些不适合搬上电视荧屏的词汇;在对实事点评时,语言也更犀利,会触碰一些敏感话题,或点评中有更多嬉笑怒骂。
在《大鹏嘚吧嘚》节目中,主持人大鹏经常会自称自己“屌丝”,起初这是网络上用来讽刺和嘲笑“矮磋穷”的男性的用语,后来常常被网友以此词自居。大鹏以“屌丝”自嘲,无非是想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觉得主持人也不尽然全是端庄、严肃的,也可以是从自己身边的普通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单个用词上,在主持的过程中,大鹏也不采用常态的主持方式,而像是一种聊天的形式,主持时常伴有方言,所以更像是“唠嗑”。
网络主持人重复的使用“亲切”、“犀利”、“幽默”的语义类型,来让受众理解,从而达到受众认同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网络节目走俏网络,网络节目主持人受到追捧的原因,但是网络节目主持人自身的不足还有很多,要想做到既可以在网络中备受关注、广为流传,又可登上大雅之堂,还需时日。□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项目号:桂教思政[2012]47号】
参考文献
①秦琽琽、李佩雯、蔡鸿滨:《口语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
节目主持人语言技能研究 篇4
主持人的言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渠道, 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以及观众对语言的理解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除了节目内容本身之外, 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尊重、协调都是形成有效交流沟通的基础, 归根结底,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 构成了主持人的语言技能, 能够直接对观众的情绪产生作用。可见, 为了真正实现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畅通交流, 主持人在实施语言技能时, 就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 具体如下:
1.1 主持人掌握语言合作技巧的重要性
合作技巧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在《逻辑与会话》演讲中提出来的一项关于沟通的基本技巧, 格莱斯认为“沟通各方在参与交谈时, 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公认目的或方向, 交谈参与者在言语交谈中都应把语言合作技巧作为共同遵守的技巧。合作是交谈的前提, 但合作技巧则是人与人之间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技巧, 适用于一切人类社会的言语交际活动。该技巧要求参与节目主持人要与观众持有合作的态度, 平易近人, 共同寻找话题的共同点, 通过彼此信赖而形成语言的相互配合。
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至关重要的, 是提高谈话质量, 获得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技巧, 作为引导和掌控语言的核心, 当主持人面对嘉宾或者参与观众时, 承担着与谈话参与方有效建立语言协调合作关系的职能, 从而能够为语言交流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从理念上来说, 主持人对语言合作这项技能要遵守并非静态, 而是要对这一技巧进行动态理解, 要让参与节目者在话语合作技巧的约束下开展自由交流。在具体操作上, 主持人应该在遵循合作技巧的基础上, 把握好以下几点:
其一,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能无论多么高超, 如果没有真实的传播信息, 也就无法使观众产生共鸣, 真实性是节目的宗旨, 对此, 主持人要追求对日常生活内容基础上形成的日常交流状态的再现, 这就要求包括主持人和所有嘉宾和参与观众在节目进行中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 每一个观点和事实都应该有理有据。
其二, 节目主持人要能及时地发问、接话, 避免冷场, 这实际上是语言合作技巧中数量准则维度的具体体现。同时, 节目中主持人不能进入“忘我状态”, 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内容层面只顾霸占着话语权, 长篇大论、一谈到底, 这样一来, 也就失去了主持人对嘉宾或参与观众的引导职能。因此, 主持人要在点题引导的基础上, 及时把话语权让渡给嘉宾以及观众, 并不断调整对方的语言方面和表达时间, 从而做到让主持人自己以及语言表达方能够以适当的话语传递适量的信息。
其三, 如同其他节目一样, 节目同样需要严格控制进度,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紧紧围绕话题展开语言合作, 并且还应该注意让自己和各个参与方的言语质量和逻辑性要高于日常交流语言, 当主持人发现出现了跑题、偏题等现象时, 应该及时矫正, 使节目内容平稳运行。
上述一切都需要节目主持人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 具有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作为支撑, 把节目主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话题因素、内容因素等各个重要因素综合考虑, 并加入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风格, 在使节目彰显个性色彩的前提下动态调整自己的语言传播导向, 从而使节目能够更加有深度。
1.2 节目主持人掌握语言关联技巧的重要性
关联技巧源于关联理论。20世纪80年代, 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逊 (Deirdrewi1Son) 和法国哲学研究者斯伯伦 (Dan Sperber) 发现由格莱斯 (Gri Ce) 所提出的合作原则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并由此提出了关联理论, 这是一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解读话语新的语用学理论, 主要对主持人话语推理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依据为关联技巧, 主持人语言产生的过程就是寻找与之有最佳关联语境的过程, 其表现形式为, 主持人在话语生成的过程中, 要结合自身他所面临的语境, 在关联技巧的指导下从许多的信号中选出一种最合乎情理、最有效地表达自己意图的信号, 即能够最终成功地寻找具有最佳关联的话语表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节目主持人面临的语境具有多重性, 首当其冲的是要对节目本身这一语境进行正确把握, 这实际上是节目中主持人对整个节目主题的方向性把握, 主持人只有在牢记节目内容主题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使语言技能得以正确实施;其次, 主持人要对谈话内容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正确把握, 这就需要深入节目主体, 并根据嘉宾或观众的具体言语来生成充满灵性和智慧的话语并及时反馈;最后, 主持人还不能忘记充分地了解把握他们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沟通方的认知环境进行关联理解, 并给予适当关照, 要时刻站在观众的立场进行话语生成, 从而使生成的话语表达更加有针对性, 这是时尚也是节目互动特征的具体体现。
根据关联理论, 说话人的话语要具有“明示功能”, 这就意味着除了关联谈话内容之外, 主持人还应该重视语言的具体表达形式, 能够使语言接受方能够通过自己简答的理解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因此, 在语句组织的过程中, 主持人要改善话语的表现形式, 不管是陈述事实还是向对方提问, 都应该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条理分明作为自己时刻遵循的理念, 从而使节目能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下顺利开展下去, 不至于由于语言晦涩难懂而显得学术化。
1.3 节目主持人对语言得体技巧的运用
对于合作技巧而言, 如果人们在现实交际过程中真能严格遵守合作技巧, 就能够提高交际效率, 形成完美的交流状态。然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交际过程中有时候很难持续信守互相合作技巧, 这主要是因为复杂的言语交际环境使合作技巧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基于此, 为了有效补救“合作技巧”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 有人在“合作技巧”的范围中加上了“礼貌技巧”, 但从“礼貌技巧”的实际层面来看涵盖力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这就促使比“礼貌技巧”更高层次的语用技巧—得体技巧应运而生。”得体技巧, 包括三个技巧, 分别是礼貌技巧、克制技巧和幽默技巧。“得体”的含义和字面意思相同, 即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结合不同语境的需要, 采取简洁的、拐弯抹角的方式使自己的表达体现出最佳的效果。
(《实话实说·大学生创业》)
案例:
崔永元:你有没有把男朋友带回家?
嘉宾:NO, 我妈肯定失望之极, 我就压根没敢带回去。
崔永元:为什么?是觉得个子不高吗?她希望你男朋友有多高?
嘉宾:就跟你差不多, 起码1米75左右吧。
崔永元:他有没有可能结婚后还长呢?我有1米76呢。 (笑)
(《实话实说·嫁给丈夫比我矮》)
分析:
案例中, 主持人崔永元的语言既不是要耍弄交谈者, 也没有放肆乱说话, 更不是对对方进行侮辱, 却是体现出娴熟的语言技能以及对时机、对场合的准确把握。崔永元的幽默表达具有一个明显特征, 总是话到嘴边要绕个弯, 信手拈来, 却是妙语连珠, 从而让人捧腹, 并由此形成轻松热烈的效果。
主持人崔永元在《实话实说》表现出的幽默是其节目的一大特色, 崔永元在电视上的诙谐机智、幽默具体可分解为插科打诨, 并在动作上也不时伴有往右歪着嘴巴的坏笑, 这些幽默都表达出善意, 对此, 崔永元主持的节目能够引起观众的愉悦感, 并吸引观众的眼球。
1.4 节目主持人对倾听技巧的应用
学会倾听和善于倾听是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尤其是谈话类节目。在这一阶段, 主持人过于关注自己作为言语主导者的地位是大忌, 因为这样做, 会使主持人忽略了自己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倾听者。主持人倾听者的身份实际上也是谈话节目质量的重要保证。
2. 提高节目主持人语言技能的对策分析
结合前文理论阐述以及对节目主持人不规范语言现象的分析, 下文相应提出提高语言技能的建议。
2.1 要注意把握语言尺度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 观众对节目的需求出现了娱乐化倾向,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张, 因此需要通过轻松娱乐的电视节目得以放松。尽管节目需要适应观众需求而做出适当调整, 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暂时调整严肃的节目主持气氛, 增加风趣的内容, 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以及运用其他语言技能和肢体技能来使观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 或增加节目内容的新颖性来进一步吸引观众。上述调整方式在预提运用的过程中, 有一个基本点是不变的, 即节目无论如何也要遵守“服务大众”的宗旨, 而不要以纯娱乐化为主, 否则就失去了节目的本意。
2.2 真情实感的语言风格要自然表达
总体而言, 节目主持人对自己所主持的节目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视角, 不仅来自主持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 来自于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关注、而且还源于主持人对节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并且, 主持人本身的知识结构和独特见解的形成以及日常生活积累的程度密切相关。
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动机部分实际上能够勾勒出主持人的独特视角, 从这一层面而言, 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在自身语言风格的表现中要充分展现最为直接、最为鲜明和最为集中的展现。
2.3 不断加强语言训练
主持人个性魅力也最能从播音主持的品质上表现出来, 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主要靠语言来完成, 这不仅是主持人的基本功能的展现, 而且也是其在具体工作中的业务技能保证。节目主持人拥有了一定的主持经验后, 主持人的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我训练与不断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这使再有经验的主持人也容易忽略对语言的继续训练。
2.4 要注重平日的知识积累
第一, 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已经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被写进我国的宪法。第二, 由于一些主持人在平日放松了自己, 不加强业务锻炼, 对《简化字总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标准非常陌生, 甚至若干年不去温习一下, 因此导致自己的语言基本功越来越差。这就需要主持人加大对日常训练的注重程度, 并且在日常训练中, 还要注意把训练过程和训练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需要主持人不能为了锻炼而锻炼, 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注意语言规范使用意识的培养, 不断提高自身语言文化素质。
结论
浅议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 篇5
转载中国播音主持网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广博的学识、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口才。因为每档节目,主持人总是首先亮相,并且穿针引线、贯穿始终。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对受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时刻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修养,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一、语言能力是节目主持人主持创作的基本要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
当今一批现代艺术家和节目主持人,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像中央电视台赵忠祥的自然、亲切、庄重、平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方明的潇洒、自如、真挚、流畅的艺术风格,都赢得了海内外受众的普遍好评。还有一些主持人,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清丽委婉,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泼辣俏皮,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节目主持人的知识结构都因所学专业与治学的范围不同而有所侧重;每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性格、声音、语调也有所不同,或外露、或内向、或纤细甜美、或明亮醇厚,或偏快、或偏慢等。虽人有各异,但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最终创立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当然,语言艺术的创造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硬造出只有自己能懂的一套语言,而是运用普通的话语,经过千锤百炼,给语言注入新的生命,使其产生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新光芒。
二、语言艺术修养是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本要求
主持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性,节目主持人应熟练掌握这些规律和特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主持语言,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一)规范性——信息传播是否准确的关键
1.发音应准确、规范。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除了少数外语节目、少数民族节目以及极少数的地方语言节目以外,绝大多数是使用普通话来主持的。作为节目主持人,普通话发音准确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受众是从你的语言中接受信息的,信息的传递是否有误,与节目主持人能否读准确一个词的音节关系十分密切。
2.语言应遵循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节目主持人语言强调的是自然的口语,但又必须注意超越生活口语。口语较之书面语显得散乱,缺乏逻辑性,在语法上会有成分残缺、结构断裂的不规范现象,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主持人应将平实、随意、精巧的生活口语与规范的语法要求有机地结合,使其既具有生活口语的灵活性,又具有书面语的逻辑性,唯此,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3.习惯用语的规范性。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比如“高兴得一塌糊涂”、“那么”等等。有一档地方台的谈话节目,40分钟的节目时间里,主持人说了18个“那么”,这样的节目即使内容再精彩,主持人的音色再优美,其传播效果也是有限的。节目主持人必须使用规范的、受众能够普遍接受的习惯用语。好的语言习惯不但不会削弱传播效果,反而能起到突出个性为节目增色的作用。
(二)交流性——信息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信息得以传播反馈。所以,主持人的语言要有很强的交流性:
1.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给听(观)众听(看)的,听(观)众应该是主持人心里的目标。有一位著名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曾说过,我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总是喜欢盯着话筒看,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它就是我的听众,是我的交流对象。在这样强烈的交流感的支配下,主持人的语言就自觉地带上了对象色彩,而受众也能够从主持人的语言中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交流感,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如果说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还带有一定的虚拟性,那么,主持人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则完全是两个客观主体之间的交流了。他们之间互为对象,基本上不分主辅。被誉为黄金搭档的中央电视台原“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和杨澜,一个博学醇厚、老成持重,一个机敏聪慧、青春活泼;一个言语不多但字字珠玑,一个快言快语恰当灵活,两个人你迎我接、语流顺畅、语链清晰、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堪称主持人之间交流的典范。当然,主持人与主持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到受众的存在,兼顾与受众的交流,这是节目主持的最终目的所在。
主持人语言的交流是多向的、立体的,如同一个线头向外辐射出许多条线,每条线有粗有细,有平行有交叉,主持人就是要抓住这个线头,将纵横交错的线条按节目的需要排列组合,推动节目的进行,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三)个性——语言风格形成的主要条件
“不同的主持人,由于栏目不同、自身修养阅历不同、音质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等等,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这就是主持人语言表达上的个性。
语言的个性首先体现在声音的个性上。声音是一个主持人区别于他人的首要标志。由于发声器官构造上的差异,每个人的音质音色生来就有别于他人,只要发声器官没有毛病,就具备做节目主持人的声音条件。当然,适当的发声训练是必要的,它可以增加声音的美感。因此,一些初涉主持工作的新人总希望通过外在的手段把自己的声音训练得如同著名主持人一样,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你就是你,你的声音就是你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总的来说,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女声应柔和、纯净,男声应醇厚、利落、清晰。
主持人语言个性的关键还体现在语言风格上。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主持人的性格特点、知识修养以及语言习惯等有着较大关系。性格外向的主持人,语言热情大方爽朗轻松;性格内向的主持人则含蓄内敛引而不发;文化内涵深厚的主持人辞采飞扬书卷气浓郁。主持人的性格、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的人喜欢使用成语等文学色彩较浓的语言,显得很有文采;有的人喜欢使用歇后语等来自民间的通俗语言,显得有生活气息;有的人细声慢
语娓娓道来;有的人快言快语节奏急促。不同的语言习惯造就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而主持人的语言个性也因此凸显出来。
(四)审美性——综合传播效果的最终体现
1.广播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产品,其节目主持人及其创作的基本手段——主持语言,是贯穿节目始终,与节目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也处于被欣赏的地位,具有审美的作用。但是,主持人语言的这种审美性是能动的。在受众面前,它是作为审美客体出现的,而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它本身又是一个审美主体,以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不断地修正审美意向,提高自身的审美价值。受众在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时,常常被主持人优美的语言、动听的声音和丰富的表情所吸引,从而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产生审美想象,得到美的享受。
2.口语修辞向来为许多节目主持人所忽视,有些节目主持人为迎合受众通俗化大众化的审美观点,将生活口语不加修饰地搬进节目里,满口大白话、俗俚语,这就失去了主持语言的艺术美。强调主持人语言的生活化,并不是要把原生态的生活口语直接作为主持语言来运用,而是要经过一番适当的规范修饰之后,再诉诸于受众,达到整体的和谐美。否则,如何称之为语言艺术呢?
三、节目主持人提高语言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
1.提高文化品位,注重知识积累。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良好的文化素质是节目主持人智慧的源泉、魅力的根本,是节目主持人职业生命旺盛持久、青春常驻的秘密所在。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广泛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2.丰富人生阅历,增加人生体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实践经验在学习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运用书本知识,还要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渗透其中。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生的酸甜苦辣都会成为一笔财富,这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也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沟通的心桥,是增加主持人的真实感、可信度的重要因素。
3.规范语言,提升美感。规范,一般人们只局限于字音的准确,而无视它应该作为审美的基础。我们一再强调,只有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才可能产生愉悦共鸣。普通话的审美价值,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认同。虽然在推广过程中,时时遇到阻碍和干扰,但它顽强的生命力,处处表现出它那简洁准确、深刻优美的品格,常常显示出它那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达到审美层面的民族化风格化和意境美。方言虽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带有很浓厚的地域色彩,那只是边缘文化的一隅,不能作为语言的主流形态。不过,普通话自身也有规范与否的问题,并不拒绝取其精华。
4.形成语言风格,增添艺术魅力。独特的语言风格代表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鲜明的个性,是主持人成熟的标志。主持人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探索积累、锤炼升华的过程。只有当你全身心地融入到节目当中,关注社会生活,用心思索感悟,真诚服务受众,你的创作个性就会渐渐凸显和形成。一些优秀的主持人,总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成为观众喜爱的富于个性的主持人。
语言艺术修养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驾驭节目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对受众的语言面貌和水平产生着耳濡目染的影响,这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替代的。只有成功创造出个性的语言表达艺术,把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文字变成语言表现给社会大众,才能使节目内容深入人心,也必将为节目主持人增添风采。
参考文献
[1] 张颂:《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2] 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3] 毕凤飞、徐莉:《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4] 罗莉:《播音主持与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语言节目 篇6
一个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完成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从不同的环节对节目加以改造都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在这里,笔者想从这个节目给听众和业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改变——“语态”和“节目形态”的互动谈起,试图从《一路畅通》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为我们广播人拓展节目提供一条思路。
随着广播节目形态越来越丰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持状态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节目语态和形态的改变正反映了媒体形态的变化,这是时代的要求。回顾这种变化,当年广东珠江经济台的改革实践可谓意义深远。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主持人直播、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大板块内容组合、全天滚动式新闻的全新播出形式,开创了中国广播划时代的发展历程。被广播界称为“珠江模式”。珠江经济台主持人以亲切自然的语气与听众交谈,发挥了主动性功能,成为板块节目的组织者、串联者、实施者。①这其实正体现了节目形态与主持人传播状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给节目带来的深刻变化。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媒体环境、听众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节目形态和主持人传播状态也一定要不断适应这种新变化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方面,《一路畅通》十年间的探索和努力尤其可见一斑。
一、《一路畅通》创办之初
2000年1月1日,《一路畅通》节目开始出现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当时,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是150.7万辆,与现在的拥堵水平相差很大,但城市中的交通矛盾已经显现。于是,这个上下午各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应运而生。
在节目形态上,当时这个节目的主要职责就是报路况,资讯和音乐只是作为点缀。资讯方面以交通信息为主,生活信息为辅,基本属于资讯服务类节目。所以,主持人的语态基本上属于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新闻”状态,比较平和,男女主持之间没有交流,与听众也没有交流,新闻信息播得很规整,节目四平八稳。当时有同行听完了这个节目后评价说:“如果没有及时路况,别人会以为这是一档录播的节目。”
从当时路况信息的播报可见主持人的语言传播状态。当时的路况信息文字少,句式单一,只是说明堵车地点及方向,比如:“长安街东向西方向车多行驶缓慢。”主持人没有任何的发挥空间,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路况信息中不能出现“堵”字。可见十年前的《一路畅通》并不是一个太“热闹”的节目。
当然,应该说《一路畅通》创办初期明确的节目形态为她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包括:明确的节目方向——路况是生命线;明确的受众定位——移动人群;明确的主持组合——男女对播(为今后的互动语态提供可能)。
二、《一路畅通》大变脸
2002年1月1日,《一路畅通》以全新的组合亮相新建成的北京市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直播间,这不仅对《一路畅通》节目,对于北京交通广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这个时候开始,《一路畅通》的节目形态和语言传播方式开始了第一次大变脸。
1. 兼容并蓄,打开思路,突破节目形态的束缚
应该说节目形态的变化从2001年下半年就开始进行尝试了,这主要体现在新闻方面。从《一路畅通》的播出时间看,早晚高峰正是各频率的主打早晚新闻时段,而以前《一路畅通》中没有专门的时政新闻内容,要加上这个环节是需要在节目定位上加以调整的。因为,当时交通广播的主要听众群还是出租车司机,节目形态以服务信息为主,定位并不是新闻节目。新闻点击时段是在2002年改版时被正式确定下来的,它符合交通广播潜在听众群的需求,为节目今后的发展打开了思路。在其他新闻编辑上《一路畅通》开始更加关注民生新闻,凡是老百姓用得着的信息,不怕琐碎,一定要编辑播出。比如,考试在哪里报名,哪儿又停电了,等等。这“一大一小”的关注使《一路畅通》的节目形态开始朝着更具新闻性、服务更贴心的方向发展。
2. 人性化、口语化的交流语态改变节目风格
这首先表现在《一路畅通》的路况信息播报上的变化,以往广播节目中工整的句式被打破,一些口语化、幽默的元素被加了进来。比如,原来说:“205号信息员提醒您宣武门路口南向北方向行驶缓慢。”现在我们可以说:“205号信息正跟您在宣武门路口南向北方向一起排队呢!这里行驶缓慢。”这种描述性的语言被大量地运用到了《一路畅通》节目中,增强了节目的交流性。同时,贴心的提醒开始出现在信息的后面,比如“您别着急,慢点儿开”等等。这种人性化、口语化的表达在后来的《一路畅通》中被放大、加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传播方式。而且,主持人的交流也开始增多起来,从一开始对资讯的点评,到后来更多对事件的看法,更多地采用了交流语态。这标志着《一路畅通》的语态开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 增强语言现场感,加强节目直播态
由于《一路畅通》开始在北京市交管局大屏幕前直播,全市路况尽收眼底,路况信息的发布更为及时有效,结合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语态也加入了更强烈的现场感,现场描述的加入更增强了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主持人会特意描述一下警官的状态,“小艾警官气喘吁吁地跑进了直播间,看来又有突发状况了。小艾你别急,慢慢儿说……”这种即时的描述调整了节目的节奏,引起了听众对将要听到的信息的关注和好奇。同时,主持人开始尝试把实时看到的大屏幕的信息描述给听众,这是需要练习的。就像不同的体育解说员解说足球赛会有不同的风格一样,《一路畅通》的主持人在描述大屏幕信息时也运用了独特的方法。例如,事故信息方面,在描述了基本信息后主持人会加入更多符合《一路畅通》风格的语言,包括双方的表情、动作、穿着等,这些细节的描述是为了增强受众的关注,增加记忆点,引起受众的注意。
nlc202309040123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一路畅通》在节目形态和主持人语态上都朝着互动、贴近的方向努力。同时,节目形态的打开也为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的确立留下了足够空间。
三、《一路畅通》走向成熟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的主持人组合在节目形态和语言传播方式上显示出了极强的创新意识,并且通过默契的配合使不同搭档在节目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1.短信的引入是对节目彻底地变革
当前,《一路畅通》节目形态和主持人语态的真正确立是从短信引入这个节目开始的。媒体以内容为王,但内容的传播却受到媒体技术形态的限制。广播节目必须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改进和丰富节目的传播,正是短信的介入让广播焕发了新的生机。可以说,对技术的利用也是一种创造力,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力。②广播与通讯技术的“联姻”造就了新的节目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它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一路畅通》的节目形态,由之前单方向从传者到受者的传播变成了传者与受者双方向的交流。这种改变的意义在于:首先,《一路畅通》所具有的服务功能更加有目的性,对于受众的疑问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并使之得到解决,更贴合了《一路畅通》片花中所说的“一路畅通,一路沟通无障碍”;其次,《一路畅通》在贴心服务的同时更加强了心理陪伴功能,这是以往节目形态所达不到的,路上的拥堵和节目中的“心灵疏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话题的引入应运而生
如果说短信的引入使广播节目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节目形态,那话题的引入则是这种形式最好的体现。
在节目形态上,《一路畅通》变得更加的开放,包容力更强,并且结合自身的特点,把不同形态的节目为己所用。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一路畅通》都属于“四不像”的节目,是一个“大综合”节目,既有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也有类似人物访谈、事件报道的公众性节目或对象性节目;有时它还像一个娱乐节目。这在各类评奖中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节目都不知道该申报哪一个项目。而以往常规的路况信息、出行特别提示等板块化的内容都被隐藏在了节目内,只有新闻点击被确定为“规定动作”。也就是说《一路畅通》有明确的节目定位,但它突破了以往大时段直播节目板块化的格局,开辟了一种“漫谈式”的节目形态。在这种节目形态中,《一路畅通》开始尝试“话题中心制”。
应该说受众参与话题是《一路畅通》突破旧有节目形态的最好体现。作为交通早晚高峰节目把话题加入《一路畅通》,使它作为这个节目形态的中心是应运而生的。首先,短信的使用使话题参与成为可能。这里受众所发挥的能量是之前信件和热线电话参与互动所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一路畅通》作为两个小时的大时段直播,及时路况作为节目的根本要随时插播,而广告又把这个节目每个小时段缩小到10分钟左右,使得《一路畅通》不可能再考虑工整的板块化设计,而要让受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尽量停留在节目中,不使节目内容一盘散沙,话题的加入是最适合的。而话题加入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受众的内容也成为了节目内容的一部分,实现了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应该说在这个时候《一路畅通》新的节目形态基本成型了,那就是,在节目内容上以路况信息为主打,以话题为中心,兼顾相关资讯;在传播方式上突出现场感,强调互动性;在节目风格上轻松、幽默、智慧。
3. 直播节目中主持人语态再发展
随着新的节目形态的成型,主持人的语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进节目的发展。
《一路畅通》在直播状态下对主持人的语态要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满足直播节目形态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直播节目形态——现场直播的主持人节目,其魅力在于能够最真实、最准确、最丰富、最及时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自然过程,能够满足受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的心理需求,并获得现场参与感以及对传播真实性的审美追求。主持人在直播中是直接面对受众的信息传播者、报道组织者,也是面对受众的节目主导者、现场驾驭者。③《一路畅通》对路况信息、突发事件的报道体现了这种直播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对主持人在直播形态下的即兴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路畅通》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即兴发挥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种发挥都是无稿直播。无稿的直播节目中,经常出现即兴的表达。即兴有声语言表达的气息运用趋向于一气贯通,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节奏一般比较连贯、轻快;语速适中稍快;语势因重音表达的需要和氛围渲染的需要而抑扬顿挫,个性鲜明;言语的链条连接比较紧密,较少运用孤立的停顿;叙述的脉络和结构简明清晰,描述的语言重客观、形象,议论的语言相对松散,重态度和倾向。如果表达主体的言语调检功力扎实,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到位地抓到表达的不足并且运用技巧调整,假若言语调检到位而熟练,把即兴表达的气韵鲜活、灵光闪现与有稿表达的独具匠心、成竹在胸完美地结合起来,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创新就具有了极大的潜力和现实可能性。④
4. 互动形态下的交流语态
语言传播是播音主持的主要手段,然而节目中其他丰富多彩的创作因素也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考虑的。多种互动方式下的新节目形态对主持人的语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节目互动形态体现在主持人与主持人、主持人与受众、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以及通过主持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在语态上体现为表层次和内层次的交流。表层次的交流是指在直播状态下对主持人的一般要求,而内层次的交流是指对象间的情感交流,这首先是受众心理的需要。在广播节目中要大范围地使用情感因素来吸引受众,因为情感因素最容易适应受众的无意注意需求。⑤在长时段化整为零的节目形态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才能保证节目的传播效果。《一路畅通》的节目形态在节目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对接听众的理想和希望”。在传播上,力求保持“零时差”、“零距离”,先声夺人。⑥因此,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口语表达。“新”的口语传播是通过现代传播技术来支持的,口语交流可以跨越时空,使广播成为一种最具人文关怀的媒介。⑦这种人文关怀就是通过对象间的情感交流实现的。《一路畅通》在片花中就体现了这种理念:“贴心关怀,诚心奉献,《一路畅通》从心开始”。《一路畅通》的主持人各具特色,但在语态整体把握上是基本一致的。这种具有独特人文精神的语态交流,通过以小见大,鼓励提倡、间接批评、直抒胸臆等方式表达出来,给人积极向上、理解安慰、开心畅快的感觉。
12年间,《一路畅通》在不断开拓中成长,创新是《一路畅通》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
(本文编辑:刘浩三)
“春晚”对语言类节目的影响 篇7
春晚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欢乐节日, 所以春晚的节目属性必然是欢乐和喜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言类节目便首当其冲被观众所接受。春晚中的语言类节目一直是观众最关注的话题。春晚30年中, 语言类节目总时长为190993秒, 是所有类型节目中时间最长的一类节目, 所占比例达到41%。语言类节目的比例最高值在1997年, 达到了52%, 占据了半壁江山。[1]
一、春晚推动语言类节目的发展
随着文化和媒体的不断发展, 各种文娱消遣不断出现, 语言类节目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被稀释。除了各种晚会外, 语言类节目很难再像过去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菜, 而春晚则就自然而然成为语言类节目最好的舞台。
1. 春晚与语言类节目是相互影响的。
语言类节目是春晚中最大的亮点, 而语言类节目尤其是小品更是从春晚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 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 应试者当场表演。1983年,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 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了春节联欢晚会, 岳红、高倩、丛珊、曹力诸明星们朴实的表演, 诙谐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 小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如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 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并直接引发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表演风潮, 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受其影响, 随后, 严顺开、赵丽蓉、宋丹丹、巩汉林、赵本山、范伟、高秀敏、黄宏、郭达、郭冬临.等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 小品这个新的演艺形式空前火暴, 它的题材也空前丰富, 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从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
2. 春晚对语言类节目尤其是相声的历史传承性。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相声开始逐渐式微, 新段子越来越少, 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 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 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 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而春晚则为相声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像马季、姜昆、冯巩等著名相声演员都是在春晚中被后人所熟知的。
由于春晚这一广阔的舞台, 不仅成就了一批著名的作品, 更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相声搭档。在上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搭档之一冯巩和牛群就是很好的代表, 他们的作品如《灭鼠轶事》《亚运之最》《拍卖》《办晚会》《最差先生》《点子公司》《明天会更好》《坐享其成》《瞧这俩爹》等相声在当年引起相当大的反响, 被观众所热捧, 至今仍作为经典相声不断在各大电视台重播。其他著名搭档侯耀文石富宽、姜昆李文华、姜昆唐杰忠等等, 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相当美好和深刻的印象。
虽然最近两年相声在春晚的舞台数量越来越少, 而且缺少像过去那样引起轰动的作品。但是春晚依旧没有放弃相声这个中国的传统曲艺节目, 更在不断创新, 给相声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让相声能够不断发展下去,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曲艺。
二、春晚一定程度阻碍语言类节目的发展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春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除夕夜唯一的年夜饭。观众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期望值和要求不断升高, 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期望越大, 也就意味着失望越大。所以在人们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也越来越收到观众诟病。在这个压力下, 2012年的春晚仅仅保留了7个语言类节目, 较往年大大的减少。也因此造成了语言类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低潮。春晚也无奈地成为了阻碍语言类节目发展的原因之一。
除了观众审美趣味发生改变之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春晚节目严苛的审查制度。龙年春晚后, 赵本山接受媒体采访的一段话, 揭示了春晚审查制度对语言类节目一些程度上的阻碍。赵本山称“中央电视台的审查制度永远是这样, 观众都笑翻了, 就他们的脸是青的……长期以来, 我们办了这样一个晚会, 就为了给13亿人带来快乐, 但这几个经营快乐的人他不快乐, 你说这晚会能好吗。你想一下, 他们不快乐, 但他们紧张, 总怕不好看, 还不懂, 然后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见。一个节目, 第一次演, 大家看了都说‘不错’‘好’, 第二次演, (演员) 就开始听, ‘这个点为什么 (审查的人) 没乐’, 回头这个地方就给删了, 第三次演, 下面的人还不乐?没办法乐, 他 (审查的人) 都把节目背下来了, 回头这个节目就给毙了。”[2]
而春晚自身无法摆脱的自身优越感和央视不可捍动的独尊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在80后90后的自由思想有所冲突, 引起作为现今观观众活力主体的80、90后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感。而这一部分观众的流失, 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致命性的威胁。
三、春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网络迅速的发展, 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造成了人和人之间距离不断拉大。但是在除夕夜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人们最大的期望还是能有一个关注点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所以春晚这台传统晚会还是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所以春晚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春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一点就是, 春晚要放下过去三十年一家独大的优越定位, 放下固步自封, 走平民路线, 真正从观众——老百姓的欣赏方向去做一道丰盛的“年夜大餐”。
春晚的审查制度的改善也是重中之重, 摒除繁琐的审查制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喜剧情怀与人文关怀
李京艳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光线影业出品, 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追捧, 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 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 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截止2013年1月1日, 《泰囧》上映21天累计票房达10亿人民币, 观影人次超过3000万人次 (创纪录) , 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过10亿元的华语电影。 (1) 《泰囧》能取得这样好的票房成绩与影片整体的高质量密不可分, 尤其体现了主创人员的喜剧情怀和人文关怀。本文将从电影的喜剧情怀与人文关怀的角度, 分析《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泰囧;喜剧;喜剧情怀;人文关怀
在2012年末的贺岁档期, 中国的各大电影院线上杀出了一匹“黑马”, 这就是《人再囧途之泰囧》 (以下简称《泰囧》) 。这部贺岁喜剧从12月12日第一天上映开始, 便不断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的历史纪录, 上映第一周夺得首周的单日票房冠军、周末华语片冠军, 全周收获3.1亿元, 刷新国产片单周票房纪录, 观众数达1175万, 超过《泰坦尼克号3D》首周的1050万, 创下单周观众总数新高。第二周又以3.744亿刷新自己刚创下的纪录, 同时超过《变形金刚3》的3.62亿, 成为次周最高票房纪录的保持者。截至2013年1月1日, 《泰囧》累计票房已突破10亿, 创造出有史以来华语电影的单片最高票房, 而《泰囧》仍在热映中, 书写新纪录的奇迹还在继续。 (2)
《泰囧》的制作资金仅仅3000万, 在现在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市场, 可谓小成本电影。这部电影在短时期内创造出如此的票房神话, 不得不让人惊叹, 发人深思。其细致的喜剧叙事技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跳出肤浅的娱乐化的喜剧情怀
年关岁末, 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无疑是喜剧类的“爆米花电影”。好的喜剧电影可以让观众开开心心的来, 坐在电影院笑得前仰后合, 再欢欢乐乐的离开, 一扫一年的辛苦与疲惫。《泰囧》无疑就是这样一部喜剧电影。
《泰囧》讲述的是商业精英徐朗 (徐铮饰演) 花费五年时间研制成功了“油霸”, 一旦拿到公司老板的授权, 将会带来几个亿的收益。而他的大学同学也是现在的同事高博 (黄渤饰演) 对于如何开发“油霸”跟徐朗产生了分歧, 他们同时到达泰国都希望尽早找到大老板拿到授权。徐朗在飞机上遇到了“阳光快乐2B
度, 从语言类节目的初衷出发, 以让观众欢乐出发, 让语言类节目具有更多活力。
春晚应该重视当下的观众主体80、90后的存在, 更新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主要血液, 让更多的年轻人登上春晚的舞台, 让年轻人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们的同伴们带来欢乐, 而不是让存在代沟的老一辈鹦鹉学舌地去说不属于他们的“网络语言”, 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
春晚更应该保护传统语言类节目的风采, 传统的经典不论到什么时候都在闪闪发光。不能在寻求新发展的途中, 慢慢让传统青年”王宝 (王宝强饰演) , 王宝在北京卖葱油饼, 到泰国是为了实现生病母亲的愿望——和范冰冰度蜜月。这三个人在泰国相遇, 展开了一场“囧”态百出的神奇之旅。
“娱乐性”是喜剧的重要特点, 观众的“笑”则是评判一部喜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几乎所有看过《泰囧》的观众都是从头笑到尾, 《泰囧》之所以“可笑”, 进而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主要是因为建构了好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
(一) 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
心理学指出, 需求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 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人们不仅对信息的数量, 还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其中, 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既受生活的直接需要的制约, 又由受众的心理机制所决定, 并受这种机制制约。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求知、求新、求同、求异、求趣、求美等六种。受众在接受电影信息时也有同样的心理需求。 (3) 《泰囧》正是符合了观众的这些心理需求才吸引观众, 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泰囧》中我们看到, 研究再生能源的“精英”徐朗遇到了做葱油饼的“草根”王宝。一个到泰国为了拿授权书发财, 另一个为了帮生病的母亲实现愿望;一个严肃认真, 一个个性十足;一个步步为营, 一个天真烂漫……二人的身份地位和人生追求有巨大的不同,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泰国因为徐朗丢了护照, 王宝没带钱包被迫同行。再加上对于“油霸”争夺的第三者——高博的推波助澜, 笑料百出。但是《泰囧》是有意味的喜剧, 它平实, 不脱离现实生活, 没有无厘头与恶搞, 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再现。这在主创人员对于电影的结构和情境创作中有突出的体现。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对戏剧情境做出过这样的界定:情境就是指若干个人在一起因为性格、目的、利益的矛盾而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 并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泰囧》中的人物纠葛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展开。作者把三个性格各异的男人放在一起,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通过一系列的巧合, 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电影中, 徐朗想看自己所要寻找的寺庙的照片, 王宝却在无意之中制造了一系列麻烦:在飞机上让徐朗关机、把徐朗手机下载的图片删掉、把徐朗的上网卡丢掉、给徐朗的电脑浇水、把地图让高博抢走……这一切的麻烦虽然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但由于故事结构的层层推进, 没有
面目全非, 这也是观众越来越流失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 春晚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春晚“三十年, 语言类节目由衰到盛由盛到衰起起伏伏, 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春晚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影响。
关键词:春晚,语言类节目,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网易娱乐, http://ent.163.com/12/0201/07/7P5MIMDG00031GVS.html
浅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篇8
独特的语言风格代表了一个主持人鲜明的个性, 是伴随节目主持人的成长逐渐形成的, 是主持人成熟的标志。主持人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一个探索积累、锤炼升华的过程。一些优秀的主持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成为观众喜爱的富于个性的主持人。作为媒介向大众进行传播的中介人物,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最具亲和力的传播者, 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与大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传播, 使传播具有人情味和吸引力。在这个前提下, 个性化表现为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独有的感受、独具特色的表达及“这一个”的气质形象。对于一个主持人而言, 只有当你全身心地融入到节目当中, 关注社会生活, 用心思索感悟, 真诚服务受众, 你的创作个性就会渐渐凸显和形成。
二、语言能力是主持人主持创作的基本要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思想的载体。因此,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 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 影响着传播效果。
当今一批现代艺术家和节目主持人, 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像中央电视台赵忠祥的自然、亲切、庄重、平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方明的潇洒、自如、真挚、流畅的艺术风格, 都赢得了海内外受众的普遍好评。还有一些主持人, 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有的粗犷豪放, 有的清丽委婉, 有的含蓄深沉, 有的泼辣俏皮, 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每个节目主持人的知识结构都因所学专业与治学的范围不同而有所侧重;每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性格、声音、语调也有所不同, 或外露、或内向、或纤细甜美、或明亮醇厚, 或偏快、或偏慢等。虽人有各异, 但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 最终创立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当然, 语言艺术的创造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 硬造出只有自己能懂的一套语言, 而是运用普通的话语, 经过千锤百炼, 给语言注入新的生命, 使其产生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新光芒。
三、语言表现是节目的核心要素
1、语言表达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对于节目来说, 主持人驾驭语言能力的强弱, 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语言的驾驭能力包括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明确有效、清晰生动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的主持人不能融入到谈话的意境中去, 不能对嘉宾的谈话做出恰当的评述, 也提不出有水平的问题, 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所以主持人应适时组织驾驭语言, 给现场观众舒服、自然、畅快的感觉, 主持人还应适时转变话题, 把观众引入正确的思维导向中从某种意义上说, 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最终决定着节目的总体质量和播出效果, 也影响着收视率的高低。
2、语言表达折射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一位作家说, 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窗口。“语言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的载体, 它同时还是主持人文化底蕴和品位的体现。主持人是否具有魅力, 语言是个重要的窗口。观众正是通过语言来了解主持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修养以至情趣、人品等深层次的内涵。”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总是能以他们饱满的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厚积薄发的语言功底和深入浅出的谈话技巧, 或侃侃而谈, 或娓娓道来, 或画龙点睛略加评点, 或连缀穿插自如得体, 或反应灵敏机智贴切, 或语流畅达颇具风采。
3、语言的合作化
节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需要主持人和现场观众共同完成, 双方应该密切配合。主持人则更应该时时、处处、句句为现场观众着想, 及时为他们提供话题、化解尴尬、理顺思路。节目主持人语言是有助于彼此交流的重要语用原则。表现在“诚实”和“适度”两个方面。“修辞立其诚”, 是说主持人的语言必须实在, 发自内心, 主持人要用“真诚”拉近与对方的沟通距离。谈话节目主持人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人, 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平等意识, 用真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其次表现在语言的精炼上。主持人尽量提供对方所需的但又不提供超过所需的信息, 不与嘉宾“争话锋”。比如, 央视《讲述》栏目很受观众欢迎, 其主持人对语言的把握功不可没。主持人除了引导讲述人展开情节以及适当地追问外, 大多数时间都在倾听。
4、语言的个性化
别林斯基说:“风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节目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表情达意, 优美动听那么简单了。主持人的语言还必须要有个性, 有吸引力。不同的主持人, 由于栏目内容、生活阅历、文化素养、语言修养、语言习惯等这些内在因素和声音、形象等外在因素的不同, 他们也会形成不同的个性风格。有人细言慢谈, 有人快人快语, 有人机智幽默, 有人稳重深沉……构成主持人节目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的重要因素便是独具特色的主持人个性化语言。《实话实说》的成功及主持人崔永元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他坚持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说话, 在他的节目里, 很少能听到那些官话、套话, 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习惯的民众话语。他的幽默已被认为是他的语言的最大特点和最具吸引力的方面。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谁也无法保证在即兴状态下, 次次都能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但至少每个人都应在适应谈话节目这种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和还原真实话语的制作追求中,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努力形成适合自己、同时也能被观众所接受的语言风格。对于主持人来说失去个性便意味着失去魅力。而语言的个性化在主持人的个性的构成中又何其重要。
摘要: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修养是节目表达的核心, 需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广博的学识、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口才。因为每档节目, 主持人总是首先亮相, 并且穿针引线、贯穿始终。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播出的效果, 对受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因此, 节目主持人必须时刻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修养, 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而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水平是体现主持人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因而, 节目主持人越来越重视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为此, 本文主要从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的内容、语言艺术的特点及如何提高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其目的在于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更好的展示主持人的风采。
关键词:主持人,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2]张颂.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篇9
1 语言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相比,优点是有精美动感的画面和生动优美的声音补充,而缺点就是,大量的信息一闪而过,观众不可能像阅读菜谱或杂志一样去慢慢体会,反复浏览。所以,如果节目中的主持人语言太过深奥难懂,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主持人应该用最简单、最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讲他们想了解的有关饮食的内容。
笔者曾经主持过一档饮食节目,其中一期节目编导给的菜谱里原材料是500克大虾。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笔者在想500克大虾到底是多少,克这个量词太过抽象。所以与厨师交流,让他展示了500克虾的大小和只数,并且斟酌了这个量大概是几个人的食量。最后在节目中,笔者将其改成“做这道马来西亚奶油虾需要像这样(展示虾)和我手差不多长的虾6到7只,这样做起来会更容易入味,在锅里翻炒也会比较方便,足够一家3口的食用”。这种将具体数值转变成客观数据的语言还可以用在指导调料的量,比如,小半汤匙、一碗、几滴之类,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主持人语言要亲切、口语化
烹调做饭、品尝美食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享受愉悦的事情,观众在观看我们饮食类节目时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主持人让观众愿意看你的节目,愿意听你说话,也就是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亲切口语化。
比如全家福豆腐这道菜。如果主持人说:“今天我们教大家做全家福豆腐,这道菜需要的原料有:豆腐2块,鲜蘑50克,青菜心10棵,香菇30克,素油50克,酱油20克,白糖3克,精盐1克,湿淀粉10克。首先,把香菇放入沸水中泡软,去蒂。青菜留菜心,修去叶根,烫至碧绿,凉水冲凉;第二步,炒锅上火,烧热,用油少许滑锅,舀入素油烧热,每块豆腐用刀切5片,入锅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心,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下来,取大圆盘一只,用筷子将菜心装入盘中铺底,豆腐放在菜心上,再将香菇摆在豆腐上,最后摆上鲜蘑,成绿、黄、黑、黄四层。炒锅继续上火,将汤汁用湿淀粉勾上芡,浇在全福豆腐上即成。
这样教这道菜,确实很清楚、准确,但是这样的语言太过死板和照本宣科,观众听着不舒服,看着也不会觉得有意思。而如果换一种说法:“我们今天教大家做的菜叫全家福豆腐,别看这个菜就是豆腐,简简单单,可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这个吉祥的名字,是很适合您在团圆饭或者新年宴会上做,保证很多人都会非常喜欢。在做这道菜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所需要的材料都有哪些……”介绍材料时可以把量的多少,所需食材的要求说得形象具体一些。这样一来,观众听得明明白白,更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说教节目。
3 语言要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王小骞在一次与观众见面时说,要“告诉别人我所知道的,分享我所感触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使主持人更有亲和力,是让观众喜欢和信赖的关键。
还是举上面全家福豆腐这道菜的例子,前面说了准备哪些材料,下面再教如何做时就要融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把香菇放入沸水中泡软,去蒂”这个步骤中,主持人可以说:“我们把香菇放到刚烧开的水里泡软,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放香菇时要慢一点,一个一个放,否则刚开的水会溅出来,会烫伤自己。”这个时候就是主持人在表达他真实的感受,在现场拍摄过程中,主持人面对的就是滚烫的开水,这个时候,一定会感到危险,会小心翼翼,这时主持人把他的真实感受传达给观众,就会使观众觉得主持人很贴心,自然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食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除了视觉上有信息之外,在味觉、嗅觉上也有大量的信息体现,这是至关重要的。表达自己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这道菜闻着吃着是什么味道。电视饮食节目,已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广播节目没有画面的缺陷,让受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菜的样子,又弥补了平面媒体的静态缺陷,以动态的形式将制作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受众。可是味觉嗅觉的感受是电视媒体传达不了的。所以,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用语言形容食物的味道、口感就是相当重要的。一道菜是甜是酸、是咸是辣、是软是脆,都要靠主持人用语言去形容。这就需要主持人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
笔者在一次拍摄节目过程中,做了一道很辣的菜,当时嘉宾厨师在锅里下了干辣椒之后,笔者被呛得又咳嗽又流眼泪。当时以为这时编导肯定要喊停,等恢复了再拍,可是他认为这样反而非常真实,并且让笔者在品尝完这道菜以后详细地形容到底有多辣。其实编导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让笔者在镜头面前用自己最真实的生理反应,让观众最大限度上体会到了这道菜的“辣”。
经历这次节目后,每当品尝菜之后,笔者都会很详细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这道菜味道和口感,并且会适当地给观众以提示。比如太甜的,糖尿病患者做时就要减少含糖调料的量,太硬的,就不建议老人去吃等。
4 专业语言要准确,形象
中国饮食文化自古就博大精深,光是做法就分为很多种:煎、炒、炸、煮、闷、烧、炖、煸等等。刀法也分,切、斩、剔、拍、剁等不同处理方法。这些做法在烹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口感。
比如在做一些荤菜时需要搭配一些素菜,素菜的处理方法就分很多种。以“煮”和“焯”为例。煮,是要放在水里一段时间,等水开了,或菜的形状颜色发生某种变化时拿出来;焯,则是放进去很短的时间,马上就捞出来。这两种做法同样是放在热水里,可是效果却很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处理的素菜是很嫩的绿叶菜,就应该要用焯,简单地把菜在水里过一下熟了就可以,可是如果用煮,则会破坏绿菜的营养,而且也使菜的口感变得很差。
简单的一个词的差别,最终表达的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饮食节目主持人在用专业词语时要准确、形象,才可以传达正确的信息。
5 不同的节目形式要运用不同风格的语体
不同的饮食节目,形式各有不同。有主持人—个人边做边教,有请嘉宾厨师做,主持人在旁边讲解,也有嘉宾又做又讲,主持人在旁边打下手边采访,利用谈话引导嘉宾讲如何做的。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的节目形式使用不同风格的语体。
以刘仪伟主持的《天天饮食》为例,他十分恰当地运用了适合节目形式的谈话语体。他在主持节目时是一个人,需要又说又做,现场没有真正的交流对象,所以他需要模拟一个语境,设想眼前有一个观众“您”,“我”和“您”在客厅里,沙发旁等场合进行亲切的交谈,模拟的现实谈话越像,观众的收看效果就越好。刘仪伟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比如,在开场白与结束语时他不用一般的套话:“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是……”这样会一下子拉开双方的距离,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他甚至不用“您”来称呼观众,只用“你”,比如:“做饭是一门艺术,做饭本身的艺术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得到,本身的快乐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心领神会。”“真的,一点都不骗你。”这种随意的称呼,更使观众感到亲切。
以《食全食美》这个节目为例,这个节目的形式是两个主持一个嘉宾,有时候还会有一个美食营养专家。这就需要主持人在不同的语体中变化。当和嘉宾交流时,可以是聊天的、交谈的,主持人和电视观众交流时,可以是介绍的、说明的。有专家时,可以是采访、探讨的形式。只有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体才会让语言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6 结论
电视社教类饮食节目受众范围广泛,节目形式多样,主持人在现场的表现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手段的画面丰富立体的特点。这就要求电视饮食节目的主持人语言要有亲和力,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准确、细致、亲切、生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积累自己的生活阅历。真正做到服务大众,满足受众需要,达到节目最终的服务指导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未.《天天饮食》的主持特色[J].现代传播,2001,(3):91.
浅析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篇10
一、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在节目中的作用
作为服务类节目主持人, 大多数的时候应该充当着生活顾问、生活指导等角色, 所以说他的语言特点应是轻松、亲切、自然的。因此, 这就要求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见解、机智的谈吐, 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做观众的知心朋友。例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提示》栏目主持人慕林杉, 一直以来给人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 她的语言清新自然, 笑容甜美, 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这也是她吸引受众眼球、备受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消费主张》栏目的主持人熊雄以俊朗大气的形象出现, 他的语言真挚亲切、温文尔雅, 符合这一栏目的特点。所以说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仅对受众, 乃至对整个节目都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用。
二、服务类主持人语言的特点
1. 通俗易懂生动简练
生活服务类节目重要的传播对象是老百姓, 所以说这一类节目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往往是伴随性的, 所以所采用的语言要选取最容易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词汇来传达节目的信息。例如:天气预报节目的主持人他们的语言一定是最能打动观众的, 而这种打动体现在通俗易懂上。我想他们不可能是运用很专业的天文或者是地理术语在进行播讲, 如果是那样的话, 很多受众也不会很清楚地知道每天的天气, 也不可能在看完新闻之后那么急切地去关注这个节目了。我们要知道在这个高信息的传播时代, 很多人可以用多种形式去了解天气, 但还有很多人却只能通过电视这一途径去了解。所以他们生动简练的语言, 通俗易懂的表达不仅仅是在传播信息, 同时也是在用心去服务于受众。
2. 真诚服务以心换心
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虽然代表的是群体观点, 但是个人存在的真实性也同样重要。例如在中央电视台《交换空间》栏目中, 主持人王小骞她的语言就很受观众的青睐。她的语言亲切真诚, 让我们感觉她不像是在主持节目, 而是在讲故事。节目的开头主持人都会介绍一下当地的民俗和文化, 她真挚的语言更加激发了受众的热情。同时在主持人王小骞的眼里家居中的每一样物品仿佛都会说话, 它们都有自己的言语和感情。每一件家具的装饰和摆设融入的不仅仅是设计师和嘉宾的情感, 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主持人的协调和观众的期待。在节目尾声, 偶尔她还会帮助男嘉宾给女嘉宾制作小礼物, 用她真挚的服务去感染每一位受众。主持人作为整个节目沟通的桥梁, 他的语言更加的口语化、平民化。他让嘉宾觉得正在和他聊天, 就像是自己的邻居或者是朋友一样, 更加贴近了受众的心, 有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
3. 轻松自然亲切幽默
服务类节目要求主持人语调轻松幽默, 这也是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最大区别。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收视市场中, 一个栏目必须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当家, 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什么样的主持人算是优秀的主持人呢?央视主持人毕福剑曾讲道, “一个主持人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并且把他们的特色控制在可以播出的范围内, 然后发挥到极致。”语言是主持人的重要表现手段, 也是主持人风格的重要组成元素。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语言越鲜明越突出, 就越能体现出他的主持特色。另外, 受众在收看生活服务类节目时的心情一般是轻松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也应该以轻松的状态为受众主持, 语言上最好是幽默的。而这种幽默感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具体到节目中就是打破原有的语言习惯, 给人一种强烈的恢谐效果, 以便吸引人的眼球。但有时这种语言幽默感也是随着人的性格阅历在不断的变化最后形成的。体现到节目中, 这样的亲切幽默的感觉又为节目增色许多。
总之, 要主持好服务类节目, 主持人首先要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 根据节目主题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积累深厚的生活经验和感悟, 把握好自己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节目主持方式, 运用准确的语言,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才能主持做好一个服务类电视节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宋怀强、陈贝贝.《主持艺术语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1]宋怀强、陈贝贝.《主持艺术语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2]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2]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语言节目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
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离不开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生动明晰的语言表达是节目主持人感染力彰显的旗帜。那些在受众心中颇有影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各自均有着鲜明的语言风格。如,央视主持人倪萍的话语中恰到好处的注入感情色彩;杨澜的机敏轻灵,说起话来快言快语,更有跳跃性;崔永元不时冒出智慧的火花,略带俏皮的口吻,循循善诱的语气等都各具魅力。在生活繁忙紧张的现代社会,媒介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主持人语言风格也会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征
语言风格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所具有的个性化语言特征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体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独有性。独有性是构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核心要素,体现了主持人运用语言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不同的主持人,由于栏目内容、生活阅历、社会经验、自身语言修养、性格气质等内在因素和音色条件等外在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独有的语言风格。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节目主持人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表达习惯。主持人语言的风格是伴随着主持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的,他从最初的体验和感受,逐渐积累,逐渐达到成熟。
(3)审美性。审美性是指节目主持人所展现的语言个性必须给受众以美感,能对受众产生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修辞美、音律美、情感美、意境美等等。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撷取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能够反映人们的新观念、新事物、新生活的具有深刻内涵美的语言。
(4)多样性。多样性特指主持人个人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节目,要求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如新闻评论节目要求主持人语言风格是庄重明快:而综艺类节目则要求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轻松活泼。二是同一个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在主持不同的节目时,也可以是多样的。
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要求
1.语言要个性化
语言个性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缩短受众与电视节目的心理距离的重要传播手段。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经过自己的能力加工过的语言表演通常会显现不同的风格。它在让听众便捷地理解话语本身信息的同时,又让人直接地体味到主持人的修养、个性等方面的信息。比如,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是以说理见长,语言经常表现出思想的敏锐与睿智,显现出思维的敏捷与精神的超越;富有文化感的语言表达,一般以淳朴厚重、气度雍容见长,这类语言常常蕴涵着浓郁的书卷气,语气温和委婉,以对于知识的把握昭显出城府的深厚和知识的魅力。富有生活气息的恬美的语言表现,可以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突出其温馨、娴雅、可亲的特色,往往能够使人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切和平易,以及对话的自由和交流的畅快;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则时常体现出风趣、诙谐的语言特色,这类节目主持人,往往最能够反映出主持人的机敏与才智,他们往往以巧妙机智的语言,时而将繁复艰涩的问题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时而把受众从一个沉重和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充满谐趣的氛围。
2.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时,不仅要通过主持人的口头语言,还要通过主持人的体态语言来传递。体态语言,是人们内心情绪在身体上动作上的反映,它包括肢体语言和眉语表情。体态语言运用得好,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举止端庄、自然、典雅以及知识广博和丰厚见长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往往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举止行为与谈吐庄重而严谨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主持过程中以理性的阐释为主,他们的魅力在于坚实的理论功底,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举止和语言幽默,诙谐充盈的节目主持人,富有智慧的火花,以其語言魅力,将人们带入到一个风趣的、活泼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表情恬静、自然以及语言娴雅温馨的节目主持人,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类主持人以女性居多,她们与受众最为贴近,易于沟通,时常以情感的丰盈和诚挚使公众受到感染。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成功地把信息传达给观众,不仅要明白各种体态语言的含义,而且还必须准确完善地使用,使观众更好地接受信息。
3.语言表达要有亲和力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接近观众,就应该像正常人一样说话。让受众觉得你就是他们身边的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愿意和你接触,愿意和你交流,心甘情愿地喜欢你。很多著名主持人,尽管他们主持的节目不同,风格迥异,但都让观众打心眼儿喜欢,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一样共有的东西深深吸引着大家,那就是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缘”,它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然亲切的魅力。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而节目主持人董卿也成了央视出境率最高的主持人,董卿吸引观众的首先是她的亲和力。可以说,作为节目支撑者的主持人已逐渐成为电视台的形象和标志。一个成功的,成熟的节目主持人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而语言则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但无论怎样,只要主持人把握好自己的语言特色,突破旧有的套路,用新的表达方式来演绎,就一定会跟随时代的潮流成为观众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
三、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塑造
1.明确自身定位,展现个性风采
风格不是凭空建立的,个性不是刻意而为的。主持人只有在透彻了解节目特点,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形成具有个性风格的语言。所以,主持人应从认识并把握节目特色和受众期待视野、接受心理入手,使自己的心理和语言无限贴近节目与受众的要求。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不是创作主体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的;不是个体自封的,而是广大受众和同行认可。
2.真诚面对观众,实现平等交流
节目主持人是服务于受众的,失去受众的支持,节目就难以存活。然而,职业的特殊性往往会使主持人生发一种先天性的自傲心理,一种居高临下的潜意识,极易形成自我语言中心,或者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把主持的节目变成主持人的自我表演;或者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强加给受众,让人听了很不舒服。所以,主持人必须首先树立语言亲和意识、服务意识,让节目处处流露着坦率与真诚,与受众进行直接的、平等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坦率和善、真诚质朴的情感化语言是缩短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最佳途径。主持人要始终用一颗真诚坦荡的心对待每一个接收者,切记“诚于中必形于外,慧于中必秀于形。”
3.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我
语言风格的塑造更是无法离开主持人素养水平的提高。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扎实而宽广的理论和知识根底,具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共同构建的基本知识体系,并争取在“广博”的基础上做到“专深。只有如此,主持人才可能拥有开阔的视野和灵动的思维,才可能拥有对生活更深层面的理解和感悟,才可能在阐释问题时做到视角独特,言之有物、风格独具。
参考文献
[1]于滢.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塑造[J].文学与艺术,2010(03)
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中的语言使用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娱乐的要求逐渐提高,电视娱乐节目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也给大众带了无限欢乐。电视娱乐节目从最开始的《正大综艺》《开心辞典》等,到后来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等,再到如今的《奔跑吧兄弟》《偶像来了》《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下热门话题。这些娱乐节目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从广义方面来讲,除了新闻资讯类、谈话类、生活服务类、电视纪录片之外所有类型的节目,都可以包含在电视娱乐节目范围之中。[1]从狭义方面来讲,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当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它依靠电视本身独特的表现手法,凭借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例如舞台的自由转变、绚丽的灯光效果、独特的视觉体验等,广泛地把舞蹈、音乐、表演、小品、戏曲、杂技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个完整而又和谐的节目形式。[2]电视娱乐节目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精华,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满足了不同层面大众的审美要求。近几年,随着引进韩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有了长足发展。各种形态的节目层出不穷。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娱乐节目数量超过1000个,足以说明娱乐节目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3]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庞杂,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益智竞猜类节目,这是一类以提高和增进观众“智力”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样式。最早的这类节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8年央视开播《幸运52》之后,一大批益智类节目亮相于我国电视荧屏,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备受业界人士看好。当下收视较好的一档节目是《一站到底》。(二)演艺竞技类节目,这类节目增加了大众参与度,让观众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并可能一举成名,因此备受关注和喜爱。例如早起的《非常6+1》以及《星光大道》,一大批草根明星,像阿宝、凤凰传奇等。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在这里节目里很突出,上一季由于周杰伦的加入,让节目更加有看点。(三)综艺游戏类节目,这类节目里最有名的就是《快乐大本营》,节目开播已经超过18年,不断改版,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四)娱乐资讯类节目,最早的有《娱乐乐翻天》《中国娱乐报道》等等,节目主要内容是娱乐圈的明星动态或者八卦新闻,主要面向对娱乐资讯有需要的广大青少年。(五)电视晚会,节目内容比较广泛,包含多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小品、相声、魔术、杂技等。当下最受瞩目的还是央视的春晚,开播三十三年,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变化。(六)脱口秀,主要以语言表达为主,主持人一般都具有超凡的口才,并且语言幽默、思维敏捷。东方卫视推出的《今晚80后脱口秀》,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七)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在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并取得巨大成功后,国内各家电视台争相推出各种真人秀,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的《偶像来了》以及江苏卫视的《我们相爱吧》。
随着这些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节目中的语言使用也特别显眼,因此,对娱乐节目的语言研究也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选择《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以及《偶像来了》三档娱乐节目,分析它们的语言使用、幽默效果分析等等。
2《快乐大本营》语言幽默分析
《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的一档品牌综艺性娱乐节目,在全国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之一。从1997年7月11日开播至今,《快乐大本营》已经走过了超过18年的历程了,给全国电视观众带来了无限快乐。这档电视娱乐节目在语言的使用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幽默,主持人在不经意间就制造出各种笑料,节目氛围轻松快乐。这里我们就来分析这档节目幽默效果的生成方式。
2.1 语音变化
语音的变化可以造成一些幽默效果。首先是同音现象。2015年12月的某一期节目,取名为“超俪嗨”,与“超厉害”同音,这期节目的嘉宾就是邓超和孙俪,还有电影《恶棍天使》的另外一位导演兼编剧。节目组巧妙地将邓超和孙俪二人的名字结合起来,既有看点,又体现了幽默性。其次是谐音现象。主持人谢娜就利用自己的名字“娜”与“辣”,一个是鼻音一个是边音,来形容自己的不需要好身材,一样可以“辣”。这是典型的谐音制造幽默。
2.2 修辞运用
修辞的运用也可以制造幽默。修辞是适应一定的交际目的和语境,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以提高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以及包含其中的语用技巧。[4]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很多幽默语言也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而产生。
首先是夸张,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又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事情的形象特征。如在2010年11月29日播出的节目中,杜海涛不小心掉进了泳池,何炅说,海涛不会有危险,因为当他掉进游泳池时,三分之二的水已经溢出来了。他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海涛体型大,惹人发笑。其次是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如何炅在2007年8月2日的节目中采访过博客点击量超过四千万的徐静蕾,然后,他突然转向谢娜问道:“娜娜,你都快突破四万了,你什么心情啊?”,台下观众哈哈大笑。此处,何炅利用反衬,达到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2.3 交际准则的违背
语用就是对语言的实际应用。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975年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的“合作原则”被公认为是语用学,特别是会话中的重要原则。[5]
首先是量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所提供的话语应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提供的话语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6]如李维嘉在节目中说:“那我白牺牲了!”何炅接话说:“没有,剪掉做成宣传片反复播出!”在这个对话中,何炅只需要回答“没有”即可,但他接下来的那句,是不需要的,违背了量准则,突出了他幽默的个性。其次是质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应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6]如何炅在节目中说:“上期节目后很多观众打来电话问:娜娜到底是男的是女的?今天我要澄清一下,娜娜确实是男的!”由于谢娜在节目中一直表现出豪爽的一面,让人觉得她缺乏女人味,何炅用这句话来调侃谢娜,取得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3《奔跑吧兄弟》语言使用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每期有不同的主题,分为不同的队伍进行比赛,跑男团与嘉宾需要根据各种线索来破解最终的谜题,最后获胜的一方将获得称号或奖品。这档电视娱乐节目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巨大反响,节目中的语言使用也值得关注。
3.1 成员个性“名字”
作为队长的邓超,在节目里被称为“学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知识,有学问。但是在节目中,他居然不会写“学霸”的“霸”字,并且用汉语拼音代替,这与他一直想要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也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增加了节目效果。陈赫在节目中自称“天才”,是为了显示自己智商高;字幕组还把他的名字打成“赤赤”正好是“赫”字,既是一种文字巧合,又增加了陈赫的自身特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郑恺被称为“小猎豹”,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敏捷和迅速。李晨被称为“大黑牛”,是因为他身材魁梧健壮,是团队里的力量担当,他俩的“名字”既贴切又生动,让观众过目不忘。新加入跑男团的鹿晗被称为“高速公鹿”,与“高速公路”是同音异字,也体现出他速度很快。
3.2 流行词语与句式
在《奔跑吧兄弟》第一季节目中,郑恺和王宝强一起建造了一艘船,取名叫“郑王NO.1”,本意是他俩的姓组合在一起。但是,最后被陈赫他们取谐音成立“阵亡号”,同时他们的船也在河中间“阵亡”了,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笑。陈赫和邓超组合时,他们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霸动霸tua”,是他俩的“名字”天才和学霸的组合,结尾的“tua”是个拟声成分,是为了展现他们组合的力量。这是一个合成词,汉语和拼音的结合,是一种创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节目中,陈赫的口头禅是“还有谁?”,他说这句话,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但他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多为软弱和容“受欺负”,这是一种反衬,造成一种讽刺的艺术效果。杨颖则喜欢引用权志龙的歌曲《Fantastic baby》中的“BOOMSHAKALAKA”来活跃气氛,这也与她的年龄与性格相符,她在节目中展现出来的真性情,为她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同时,正是因为杨颖的喜爱和推广,权志龙在中国的名气和影响度也越来越大,这一点正展现出语言在大众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这档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他们的一些词语和流行句式也在观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网络中也引起热议。虽然这档节目的目的是传播欢乐,但是,节目最后,作为队长的邓超会把赞助商的奖品代表节目组做了公益事业,让这档娱乐节目显得更加温情和有人情味。
4 结语
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正是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使用情况。本文正是将视角投向时下大热的电视娱乐节目,对其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社会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理论高度,同时也不脱离实际,准确到位。
摘要:电视娱乐节目在当今时代环境中,发展极为迅速,而节目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也对广大电视观众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值得学界关注。本文对当下比较受电视观众喜爱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和《奔跑吧兄弟》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快乐大本营》这档节目,着重分析了主持人语言的幽默性,从语音、修辞手法和交际准则的违背三方面展开。对《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从兄弟团的个性“名字”和流行词语及句式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其语言使用的特点。
关键词:娱乐节目,语言使用,幽默性
参考文献
[1]李辉,陈智勇.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
[2]黄威威.数位传播与咨询文化.威士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138页
[3]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中华书局.219页
[4]胡静.《快乐大本营》节目幽默语言研究.2011年
【语言节目】推荐阅读:
年会语言类节目11-08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力07-16
幼儿语言类节目有哪些09-05
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10-07
电视节目创新典型节目07-25
电视节目策划相亲节目11-11
节目榜样5节目内容是什么09-05
电视节目节目主持期末考试重点10-25
企业年会节目大全 公司年会表演节目创意05-20
武术表演节目串词-两个人表演的节目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