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分析

2024-10-15

节目分析(精选12篇)

节目分析 篇1

一、《对话》节目概况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 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每次节目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导入, 捕捉鲜活经济事件、探讨新潮理念、演绎故事冲突, 着重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

二、《大坝前的对话》和《再问三峡》内容分析

2010年8月1日21时55分播出的《大坝前的对话》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访谈类作品二等奖。节目时长60分钟。继《大坝前的对话》后, 2011年6月12日晚21∶55, 旱情当前, 央视《对话》再问三峡。本部分将综合两期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对话》节目的成功之处。

(一) 寻找最佳时机, 具有时新性

《大坝前的对话》的报道背景是当时三峡正在迎接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的挑战, 三峡大坝的最大流量甚至超过1998年特大洪水的峰值, 这也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在这样严峻的考题面前, 三峡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案, 这也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

在此之前, 网络上许多报道使人们对三峡的期望值越来越低: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固若金汤, 可以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5月8日的新闻报道, “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大坝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010年的7月20日, “抗洪不能全都指望三峡大坝”。在此事实基础上, 《对话》制作这一期节目, 来还原事件本身, 体现了新闻的时宜性原则。在三峡迎来竣工7年后最大的洪峰之际, 让公众对三峡大坝工程防洪功能的猜测和质疑给出了最权威、及时的回应。

而《再问三峡》的报道背景是近几年来, 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位在汛期一直退落。旱情持续告急, 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竣工起就备受争议的三峡。一时间, 围绕“三峡工程与当前旱情”的讨论不绝于耳。《对话》再度邀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 在去年《大坝前的对话》基础上, 回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直面质疑、解疑释惑, 让公众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三峡工程, 还原一个真实的三峡工程。《对话》在此时迅速做出判断:系统、全面地回应公众疑问到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

(二) 注重现场话语场的营造, 具有互动性

不管是《大坝前的对话》还是《再问三峡》, 都采取了主持人与嘉宾一问一答的模式, 互动性极强, 而且二者在提问内容上都不拘泥于一块, 都有几个板块的问题。例如, 《三峡前的对话》分为以下几个话题:面对公众的关注, 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三句话概括心情。三峡到底对干旱做了什么?洪水猛兽能被驯服吗?烽烟再起关注三峡, 对三峡公司造成什么影响?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解读三峡的利和弊。每个话题内部又分为若干小问题, 将节目组获得的所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分类, 并且巧妙地提出来, 令嘉宾不得不说。

而《再问三峡》则体现了新闻策划的全程跟进的特点, 时隔一年, 《对话》节目以三峡流域产生较严重的旱情为由头, 继续关注追踪三峡的建造对中下游的自然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 并恰逢其时地在迎来三峡竣工7年后最大的洪峰之际, 针对公众对三峡大坝工程防洪功能的猜测和质疑给出了最权威、及时的回应。

(三) 节目主持人强大的现场控场, 重视现场观众的作用

《对话》节目主持人陈伟鸿, 主持风格洒脱自然、睿智灵活, 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主持人之一。陈伟鸿的洒脱、睿智是《对话》传达给观众的品牌表现。[1]

9位人员组成的嘉宾席, 总共话58次, 话语权分配合理。部分问题的回答说服力不强, 有回避之嫌, 此时主持人进行进一步深入提问。观众的提问互动感强, 衔接自然。在《再问三峡》中, 湖北宜昌市市民徐畅对比了1998年与2011年的区别, 赞扬了三峡的功绩, 又提出三峡的建成是否对气候有影响, 专家对此作了深入的解答。

节目播出后, 来自媒体、观众各方面的反响热烈, 报纸杂志、各大网站等媒体纷纷以头版头条转载。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表扬, 指出:节目别开生面、史无前例, 非常精彩;该节目及时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对三峡工程的关切和疑问, 更注重运用铁的事实证明问题的解决, 使人们脑中的问号变成了叹号。

(四) 视角独特, 坚持前瞻性原则

《大坝前的对话》节目既抓住受众关注的事情, 及时进行报道, 针对观众可能有的疑问第一时间做出答疑。同时节目中也涉及对未来大坝蓄洪能力、应对准备的采访, 对事件未来发展、走势也做出了相应的解答。嘉宾介绍了为了迎接此次洪峰三峡所做的准备, 三峡移民的问题, 洪水变大, 为保武汉而淹重庆的假想, 长江沿线全线都出现了大洪水等一类民众现在或将来会关心的各种极端的情况做一一解答。体现了报道策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在汛期来临之前起到了避免谣言, 稳定人心的作用。

《再问三峡》节目安排在六月初, 一方面解释了当时存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三峡迎来竣工7年后最大的洪峰之际, 让公众对三峡大坝工程防洪功能的猜测和质疑给出了最权威、及时的回应。嘉宾解释了三峡对上中下游干旱所起的作用, 公众关注对三峡造成的影响, 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解读三峡最大的利和最大的弊。

三、结语

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类电视财经节目的竞争中, 有效的策划是电视财经谈话节目制胜的法宝。临时而动的节目策划, 现场话语场的合理营造, 主持人有效的现场控场, 正是当今电视财经谈话节目成功的要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明子丹.从《对话》和《波士堂》看我国财经类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新趋势[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李道荣.经济新闻报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3]吴玉兰.经济新闻报道 (第1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4]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节目分析 篇2

将《艺术人生》与《鲁豫有约》放在一起观摩,感觉十分有意思。其实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当接近,首先形式上都是一对一的访谈类栏目,主持人一个是朱军一个是陈鲁豫,两人都是访谈类节目的高手;在内容上对嘉宾的采访都是围绕对方的家庭与事业以及个人感受为主。但是这两档节目让观者感觉差异明显,当然这与主持人的风格气质有关,不过最重要的是编导的构思不同。首先,一个节目最初的策划一定是从宏观的、全局的、战略性的方向来思考和定位的。

《艺》以央视为播放平台,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所以节目既要做到“正”也要讲求“精”。《艺》的节目理念就是“以„正直品质、极端制作‟作为核心理念,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以强大的制作班底制作完美节目。”《鲁》则不同,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性节目,于1998年在凤凰卫视开播,而后才进入中国大陆电视,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播出。所以《鲁》的轻松自由与开放的原则与它创始之初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陈鲁豫被誉为中国的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理念是“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

从节目的定位我们就能看出两者显著的区别,《艺》强调的是重大与完美,力求把节目的分量做足,是一种外化的扩张。而《鲁》则是偏向历史与纪录,以体验和心理为切入点,是一种内敛的反思。

其次,谈话类节目的构思不仅要从形式结构上编排出效果和特色,而且内容上也要考虑其感染力的因素。

初看节目形式,会给人一种印象,《艺》制作精良,层次分明,《鲁》形式粗糙,镜头单调。从效果上来看,《艺》录制的400米演播厅宽敞整洁,既能多角度展示谈话场景,又能与观众进行现场互动,而且通过摆放在桌上的瓶花为象征,把节目划分为“野花”、“玫瑰花”、“茉莉花”三个层次,片头还利用演播厅的大屏幕播放了相关视频片段制造现场气氛。这一系列的机关和场景的设置都体现了编导的用心,在充分利用央视资源的基础上,弥补了谈话类节目普遍的单调和笼统等形式的缺陷,通过变化丰富和具有张力的镜头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收视效果。

而《鲁》的节目制作场景模糊,能猜想出大概是工作间之类的,镜头大多是两人的近景和过肩镜头,没有两人全景,甚至能听到窗外的汽车鸣笛声等环境音,这样的编排或许由于在香港的制作条件和成本的限制,也可能是编导为了强调内容对场景的刻意忽视,不过在形式和结构上,《艺》明显优于《鲁》。

一个节目最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回味无穷的还是内容和精神。《鲁》中对陈冲的访谈让我们了解到很多负面甚至是阴暗的部分,但这一部分并不会使观众对陈冲产生反感,相反却增加了这个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除了幼年陈冲与哥哥的关系,陈冲对于自己不漂亮的看法,第一部戏和上影厂学员班的感受之外,鲁豫的采访更深入挖掘一系列关于陈冲春晚说错话,第一次婚姻失败,拍《大班》的负面影响等事件,这些事件触及到了陈冲心灵深处。同样是访谈关于陈冲初到国外的艰辛,《艺》点到而止,而《鲁》甚至挖出了陈冲有过轻生的念头,这样一条哪怕只是暗示的信息给观众的震撼是不小的。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她说过:“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所以鲁豫更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在人的心理活动上挖得深而且真实。

《艺》由于其喉舌的使命,在内容上加入过多意识形态,例如对陈冲读《毛主席语录》的强调;以及对个人品质精神的刻意塑造,例如赤裸裸地夸赞陈冲质朴的精神,其实这些确实应该在节目中体现,但应该把握好分寸,如果太刻意则会降低观众的可信度与接受度。值得肯定的是,《艺》中插入了《小花》的电影片段和谢晋导演的视频片段,创造出一种怀旧感、严肃感和正式感。

再次,节目中的素材本身就使观众感兴趣,主题和基调的提炼所产生的倾向性也是观众乐于接受的。

陈冲早年扮演的角色已然成为当时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她传奇的人生际遇本身就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素材,所以从素材中挖掘出什么深意,提炼出什么主题,便成节目的编导们构思的差异之处。其中《艺》主要强调人情味和浪漫性传奇的感染力,节目开头设置了与现场观众互动的环节,人们拿出高中时在课本上自己画的陈冲的画像,和日记本中大篇写陈冲的内容,使陈冲自己大受感动也使观众大为震撼,体现出一种煽情的味道。之后对于陈冲的婚姻,也以强调第二次婚姻的“幸福来之不易”为主,节目整个基调是严肃而且积极向上的,教化的成分比较重。

而《鲁》则更注重冲突或竞争的感染力,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冲突,关于危及名声或成就的威胁,以及关于爱的冲突与竞争,对于这种冲突和竞争的体验也选择的是一种理性的表达,并不煽情。

《艺》和《鲁》在编导构思上各有侧重和倾向,其中不乏亮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可以有所思考与借鉴。

《艺术人生》电视节目分析:得与失

《艺术人生》成功之处大概在于:

首先,作为央视的品牌节目,《艺》开播以来有着较高的价值定位,即将“高品位的文化理念引入当今通俗的娱乐圈”,做“用文化引导娱乐,用品位提升娱乐”的探索者和开路。他们邀请许多演员、明星、艺术家来到台前,在观众面前亲自讲述他们的幕后故事。揭示艺术家和知名艺人“貌似偶然的必然,讲述生活的磨砺‟。尽管其中多少带有窥视名人的心理学效应,但鉴于大众的观赏需要和名人“分享苦难”的社会状况,无疑《艺》抓准了时下的潮流。“用文化引导娱乐”,使《艺》成为中国电视的一面旗帜。再者,充分发掘电视艺术的观众参与性特点,设置现场观众并与嘉宾进行真情互动,程为《艺》的一大“卖点”。每个人都有陪伴自己长大的明星,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天能够走近明星,《艺》准确地把握了观众这一心理,他们把观众请进演播室,不仅近距离一睹明星的风采,而且能够和主持人一起与嘉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平等亲切的氛围中分享艺术家经历过的酸甜苦辣。第三,《艺》在挖掘艺术家人生的同时,也在挖掘观众的人生,挖掘公共记忆。每位观众都有陪伴自己长大的明星,因此当嘉宾回忆以前的创作及过去的人生时,观众仿佛也回到了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而与嘉宾产生共鸣。不像过去,做艺术家、做明星就是挖轶闻趣事、个人经历。在所有成功的人物访谈类节目中《艺》对公共记忆挖掘得比较好。

第四,突破嘉宾资源瓶颈,积极寻找可持续发展空间。《艺》在四个年头后,没有走向滑坡,反而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节目本身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历史记忆的开发上,而是不断出现新的创意与组合,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楼聚首》,《无间道》以及元旦特集等等。应该说这三年以来《艺》凭借央视的有利资源和号召力,在进行着自我更新,力图将嘉宾资源从原来的内地扩充到港台乃至海外,如王家卫、大为`科波菲尔等;嘉宾的时间代也从六七十年的艺术家发展到当下的红明星如赵薇。这种做法尽管受到非议,但是我们从中看到《艺》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发展。

当然,《艺》在摸索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众说纷纭的“煽情策略”。个人认为,虽然《艺》试图用这种手法来展现嘉宾在演播现场是真情投入与自我的真实释放的,但是反复的使用同一种手法不仅让观众感到厌烦,而且最后也使人难辨真假,因为毕竟其中大多数是有着出的表演才华和丰富采访经验的演艺人员。

另外本人还有其他异议,应该说作为一个品牌栏目,主持人在其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主持人的文化修养、气质形象、智慧幽默、机敏灵活,可以对电视观众产生巨大的魅力”。因此有人说《艺术人生》“成也朱军,败也朱军”,也不无道理。这主要是针对最近朱军在对港台艺人进行采访时经常出现的“鸡同鸭讲”的状况而言。究其原因,诚然有港台文化思维差异的因素,也该看到《艺术人生》缺乏多维发展的空间。时下港台演艺圈中有不少资深的艺人,他们也有着坎坷的从艺经历和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艺术人生》有待发掘的资源,如果《艺术人生》不能尽快解决主持人与港台嘉宾的交流障碍,而仅是期待对现有资源的重复挖掘,那么势必会失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朱军:是否可以点到为止?

坦白说我不喜欢朱军。在很大程度上,谈话节目中一个主持人的形象气质代表着这档节目的风格。可能一开始,朱军的平实质朴的风格打动了一些人,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艺术人生》今日如此受宠的原因。但是一旦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将真诚和掏心挖腹发掘到极致时,就不是很中肯了。作为央视的一档热门节目,这种似乎发乎自然的“情”本身就很可疑,不可能不带上表演的性质。但是还是会关注这档节目的原因是,凭借央视红牌的地位,它似乎有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非凡号召力。各种热门人物的脸孔都能够在这个演播室里出现,并且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状态之下。《艺术人生》利用了观众的窥视欲,何况是对这个社会上的风云人物的窥视欲。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说是满足观众的窥视欲。问题是如何满足,满足的手段是否高超。在我看来,艺术人生这方面做得就有些俗套和陈旧,并且不是很中肯。另外关注的原因是它有这类似私家侦探似的无孔不入的窥知能力。《艺术人生》每做一期都对嘉宾做全方位情况分析,然后在节目里出其不意地亮出来,好像有点变着法逼着嘉宾哭。比如做王刚那期放他在美国读书女儿的电话录音,给陈凯歌突然亮出一包“延安黄土”;还有做孙海英和陈坤的节目非要提到失去亲人的情节。我想某些时候,嘉宾的“哭”是否带有一些应承的性质:你都做到这份上了,咱还能不配合一下吗?——内心没准是很发怵的,作为一个观众我也替他们发怵,怎么什么都让人知道了,这个时太没有没安全感。而且,自然没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当着天下的人掉眼泪,在我看来,流泪是一种情感的失控,是一种很私密的行为,如同和同学一起看电影时,自己掉眼泪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拼命想掩藏起来。我不想太尖刻,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档节目有点“畸形”。

嘉宾们在台下可能早已对这档节目怀着警惕,告诫过自己千万不要掉眼泪。于是,原本正常的情感交流过程变成了嘉宾和主持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一个步步紧逼,一个退守和回避。看这种过程有时会觉得很好玩,猫捉老鼠似的。主持人有一些问题问

得意图很明显,普通观众都看得出来他是想往某个煽情点上靠。所以《艺术人生》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它对于嘉宾来说很顾虑,对于观众来说很造作。我觉得一是“煽情”的度没把握好;二是“煽情”成为一种带有太强的技术手段而使节目变味的倾向。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一、“述”与“评”双拳出击,互相补充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是极为多见的。《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严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权威论述。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其中一期播出的《还衡山的秀美》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坡绿树从因被某些单位、某些领导纷纷“借”得一块建造楼堂馆所而成为满目红墙翠瓦,俨然现代化建筑的群集之地的不和谐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和游客们讨厌、不情愿、不满的面部特写,居民游客的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乱“借”青山绿水为一己的行为的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施工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树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二、舆论导向与新闻接近性并重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对当时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集结号》在《集结号》贺岁电影上映不久之际反映国产影片新探索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另外,在选取了适当的题材后,节目在报道的角度上也同样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结合。即在报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时,一方面,强调“从小处着眼,大处见意义”,注重从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其产生的态度拓展开去。另一方面,报道时要具备全局意识,从积极引导舆论、稳定大局出发展开论证、评述。不能因为对某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时,忽略了大局意识。如在对某次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应同时注意加强对公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三、时新性和时宜性的有机统一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虽然不及消息的时效性强,但是也要参与时效性两方面的竞争。

因为一方面,能否迅速、及时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予以报道和评论,即能否把握时新性,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焦点访谈》时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时事以及国内重大问题能迅速地作出报道与评析。如《焦点访谈》播出的《中俄联合军演》、《西安宝马彩票案追踪》。两期节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新闻述评。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其时新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作为与消息形态有别、任务不同的新闻评论来说,只有“言当其时”,评论的针对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还应该注意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即掌握时宜性。比如《焦点访谈》有一期曾经报道的《触目惊心的假发票》,策划了半年时间,但直到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启用新的防伪增值税发票时,才一举推出,并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是因为节目内容一旦配合相关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播出,可以使在人们在事先对后者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媒体相关报道的了解与认识,以使节目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有时报道时机过早,条件还不成熟则未必能有效引导舆论;报道过晚,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消退,也不利于舆论引导舆论。《焦点访谈》如此注重强烈的时新性与时宜性的统一,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四、正面宣传与揭露性报道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多为批评揭露性报道,在当时舆论监督型节目缺乏的情况下,一直收视率非常高。虽然十年来,栏目的舆论监督内容一度由1998年的47%跌到2002年的17%,这背后纵然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但是它的栏目思路是一直保持着的,那就是坚持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从节目自身面临的大环境来说,社会处于一定的过渡转型时期,《焦点访谈》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导向或是正面的作用,正面报道应占据一定分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一档招牌节目,同时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喉舌,不可能总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公众始终处于一种感受社会黑暗的状态。为了激发公众推动社会更好的前进的信心与动力,它特殊的主导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起到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上级对《焦点访谈》的程序报道的节目要求必然增多。” 在正面报道必然增加的同时,揭露性报道并非一味减少,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调整。把握分寸,正确决定监督的数量界限。舆论监督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应该说这样揭丑型的报道使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法之徒的丑恶行径曝光,许多积聚了多年的社会问题在《焦点访谈》的关注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在我们的媒介“大刀阔斧斩乱麻”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正面报道可以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音乐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作用

1、烘托与渲染现场气氛

在收看电视时,在视觉上画面表达的形象或气氛,倘若无声音从听觉上给予烘托和渲染,人们就会感到画面像平面图一样缺乏感染力,会有一种“轻飘飘”的失重感;假使配以音乐音响,对画面加以烘托和渲染,立刻就会感到画面上的形象、气氛突出起来,丰满起来,以至会有虚拟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并且能够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写实与写意的情境交融的完美结合。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场表现为场景相对固定和重复静止的状态,正是由于如此,在过于单调而又变化较少、可看性极低的视觉空间内,音乐的介入起到了较好地烘托与渲染现场气氛的作用。

谈话节目性质的不同决定了节目音乐音响设计的不同风格。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采用现场电声乐队,热闹、丰富现场的真实感。在《实话实说》的节目策划中,乐队被定位为现场谈话参与者中“享有特权”的一类人,乐队可以在谈话的间隙,单独或集体地用音乐表达他们的意见或情绪,与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一起,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民风格的谈话空间。如果说《实话实说》是论坛式的谈话节目,《艺术人生》则更像个聊天室或酒吧,它选用一架钢琴,典雅、幽静,强调的是音乐的表情功能,构造谈话过程的情绪空间,以提供背景音乐、烘托现场气氛为主,有时声音细碎柔和得几乎听不清,却像一道溪流从心中潺潺流过,谈话者可在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中侃侃而谈。

2、对谈话进行恰当的提示和衔接

在电视画面不能有效而又准确地显示和区分叙述段落时,电视谈话节目对音乐的运用能从听觉上给人以提示,此时音乐悄然地承担起了情节阐释的外在划分作用,并进而辅助主持人控制节目正文内涵的进展流程和运动节奏。在画面较为缺乏动感形象且没有明确间隔与界定作用的电视谈话节目中,音乐的插入、运用及其长短起落,不仅能对大多数受众的情绪、情感与思维活动起到一种恰当的制约和调控作用,使之准确无误地回到规定情境中去,而且也在节目叙述的上下段落或前后层次之间适时地、了无痕迹地完成了过渡和衔接。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又是电视谈话节目画面段落或层次之间的艺术化了的“标点符号”。

在湖北卫视《往事》栏目中有一期节目叫《网恋》,女主人公是内蒙古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双腿,后来坚持自学英语,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美国小伙,两人在中国成家了。在做节目时,女嘉宾表现得非常坚强,一味讲述自己身残志不残的经历,却对当期话题“网恋”避而不谈。主持人阿忆尝试着启发了几次却找不到突破口,这时乐手坚持不断地用轻柔的吉他弹奏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令人悠然神往的旋律点醒了说话人,谈话很快切入主题。女嘉宾很善谈,男嘉宾却很腼腆,乐队又不失时机地弹起《乡村小路带我回家》、《加州旅馆》等美国人熟悉的歌曲,为男嘉宾营造亲切的感觉,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交到了男嘉宾身上。、明快,强调音乐的表真功能,用这种即兴的、不可重复的、原生态的音乐形式生动地传达了.《百家讲坛》栏目分析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带有学术性的电视栏目出现在公益性质的电视上,决定了它的经营策略、目标受众定位、节目形式会与其他类别的电视栏目有很大的不同。

早期的《百家讲坛》,一个老师、一个讲台、一架摄影机、一个蓝色的背景还有台下的“学生”几乎就是这个栏目的全部,和平时在学校听课没什么区别,无非是一种转录,甚至像某专题的教学片。选题方面也都是些学术性很强的课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接受这样一个抽象枯燥的节目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百家讲坛》就是奇迹般的让收视率突飞猛涨,直至今天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栏目。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选题策略上,首先做到从零碎杂乱到系列化整合。早期的《百家讲坛》每期请一位嘉宾,就某一课题由嘉宾进行讲解,嘉宾的不同自然每期讲述的课题就不同,每期的节目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较强的学术性特点使得每一期的节目内容只能是就某一问题泛泛而谈,而嘉宾也只能蜻蜓点水般的点到为止。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开始将零散的单元进行整合,某一课题分成几期来做,系列化的做法扩充了节目信息量,给更多量的信息输出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外系列化增加了节目的厚重感,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并吸引观众持续的关注,扩大影响,为收视率的提高做了保障。

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多关注自然科学,造成与时事脱节,而是紧紧抓住当下社会、传媒、观众中的疑点和热点,善于借力发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版前的《百家讲坛》经常讲些光学、微电子学、物理学方面的课题,这些抽象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若非此专业的人才一般很难接受,并且也不会有兴趣关注,因为这样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少实际用处,而专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远远多于这种大众传播式的电视节目所包含的信息含量,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受众空缺。注意到这一点,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开始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话题,并紧随市场导向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如《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清宫戏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时,趋势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提高了节目收视率。另外像后宫嫔妃之间的战争之类的选题也大大迎合了观众猎奇的心理。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也十分注意品牌的经营与包装。首先在节目中有下集预告片,从而形成受众期待,同时增加了片尾片花,丰富了节目内容。其次为了避免观众的视觉疲劳,在演讲期间充分利用幻灯片、图像、声响等元素,通过滚动的字幕介绍节目内容,力图激发观众收看的兴趣。再次,演讲的嘉宾更是声情并茂,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电视是面向大众的,通过影像形态和线性传播与大众进行沟通,因此不管你多么的满腹经纶,不能吸引观众就无法登坛。

如同品牌节目纷纷包装主持人一样,《百家讲坛》也注重培养自己的明星学者,实现了主讲人的“明星化”,借助各自的系列节目,周思源、易中天、刘心武等专家学者积累了相当的知名度,培养了观众对栏目的忠诚度。有人说《百家讲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造星的栏目,将一个个“布衣学者”打造成明星,“乙醚”(易中天)、“海米”(纪连海)的知名度也不比“笔迷”(周笔畅)、“盒饭”(何洁)低,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些明星学者,才得以将曲高和寡、过专过雅的文化得以普及,真正实现学术平民化。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学论上的明星,应该越多越好。

电视娱乐节目的受众分析 篇3

【关键词】电视节目 受众 娱乐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

不可否认,当下的中国职场仍在片面强调竞争的必要,强压之下产生的“狼性文化”被众多企业奉为图腾。压力面试、严苛的考核和短期压榨性的用工方式都使得劳资双方中间的鸿沟日益加深。而在此次抵制活动的发起者、被称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心中,健康的职场应该合理竞争,劳资公平,企业虽有层级但雇主与职员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一档节目只是社会现实的镜子。我们也许可以用更宽容和多元的心态对待各种节目。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致力于让现实的职场变得公平、开放、透明和让人们发自内心相互尊重。在当下的中国现实中,这些想法虽更像理想主义者的宣言,但理应成为努力的方向。

二、受众对娱乐节目的心理预期和需求。

1、心绪转换的心理预期,即情感层次上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

随着中国日益步入快社会的社会现实,匆忙的国人身心俱疲,一天的忙碌回到家后,他们渴望通过某种电视节目来转移注意力,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娱乐消遣所带来的刺激感和快感;同时,同时,时下以大型电视晚会为代表的综艺娱乐节目由于太过于“人工化”、“程式化”而给受众留下“假大空” 的不良印象而逐渐淡出受众视角,所以,受众越来越倾向于追索一种原生态、不雕琢的电视娱乐节目,以最大化的满足自我的心理预期,这也正是近些年东北二人转在中国发展火热的原因之一。 [1]

2、人际关系的心理模拟,即通过节目场景营造,使受众达到融入节目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拟态化”的人际关系,即受众对电视节目中出场的嘉宾和主持人产生的一种朋友或熟人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代理参加节目的心理“错觉”。 随着传播理念逐渐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受众的参与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心理参与度势必将成为日后电视娱乐节目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2]

3、窥视性心理的需要的满足,也即受众对节目嘉宾非常态化表现的偷窥心理。

在中国大环境下,明星往往被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人们渴望了解明星的日常生活、吃饭起居,在某种情况下,受众希望能窥探到明星更深层次的甚至是不健康的生活状态,这也就是艳照门事件一出激起千层浪的心理原因所在。[3]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所有工作,生活动力都来源于个人的原始本性,窥视行为将人对于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本能激发出来,从而引导了人进一步的行为动作。

4、自我共鸣的心理需求,即受众对节目中所出现的场景,嘉宾应对状况和矛盾方法等进行自我套用,自我评价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最高需要层次的角色出现,日益要求电视节目提供给受众一种人生场景,一种受众可以用来自我套用、自我共鸣的心理评价体系和参考框架来引导受众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进而实现受众对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协调和规范。[4]

三、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趋势。

电视娱乐节目使受众生活在一种“假现实”中,即使明明知道这种现状是虚幻的、非真实的,也愿意在刹那的快乐中换取无尽的回味。透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广大的电视观众在强大的电视媒体的宣传攻势下,并不愿落后于周围的人群。相反,如果他们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咨询能够跟上潮流或者超越潮流,心理便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一转身又以一种更具号召力的方式,促使电视观众跟在节目的身后。现在的电视宣传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节目能有娱乐节目的宣传强势,因此观众对电视娱乐表现出无上的关注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明确受众的心理的特质,有利于新闻的深化改革;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力与延伸媒介的认识力量;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受众的主人翁地位;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利于传播媒介的社会效益方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然,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从而推出迎合受众心理需求的电视节目不等于一味的放弃自己的原则,消极的迁就受众。不能因为要迎合受众的口味而放弃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东西的分析和批评。媒介有其自身的责任,所以媒介应当通过自身的导向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要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发展。[5]

结语:总之娱乐节目受众的心理是矛盾与复杂的,他们有各方面压力急于要摆脱,又有追求真情怕娱乐欺骗的担心。不可否认,娱乐节目存在一些功能缺失,对受众人文关怀不重视,只一味地去娱乐,这些问题得等待娱乐节目进一步改善,在此对娱乐节目受众心理分析可以很好地提供受众需求,为娱乐节目发展给以参照。

【参考文献】

[1]《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主编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2]《電视公益娱乐节目的传播效果分析》 张红梅 新闻爱好者期刊2009年4月

[3]《浅析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与对策研究》 彭艳玲 期刊论文 2010年11月

[4]《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老年学堂》节目特色分析 篇4

一、创新

1. 课程设置独特新颖

考虑到节目的宗旨是让中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开心和充实, 有回到年轻时的感觉, 于是在节目的设置中便以学生上课的形式出现。第一个环节就是文艺课, 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大家走进了教室, 听众唱完的时候还有掌声以示鼓励, 文艺课还多次走出直播间, 通过组织大量活动, 倾情放歌, 使众多中老年朋友乐在其中。

2. 点评专家做客直播间

节目既然称为学堂, 任课老师自然不能少。《老年学堂》文艺课认真选拔请来了多位老师为听众指导、点评。点评老师的到来受到了大家异乎寻常的欢迎, 像黑龙江合唱协会会长于侃老师, 哈尔滨市京评剧院著名演员王香兰老师、李丽萍老师、史双寅老师、朱英伦老师,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青年声乐演员周威、王鑫,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高级音乐编辑韩智敏老师等, 都在节目中担任点评嘉宾, 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语言风趣幽默、示范有板有眼、点评切中要害, 得到了广大听众的交口称赞, 同时也使节目的档次和品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真心

在近15年来的工作中笔者体会到, 想办出让听众满意的节目, 归根结底要吃得起辛苦, 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听众的鼓励和支持。《老年学堂》在每次直播节目过后, 主持人都会尽量走到听众当中和他们交流收听后的体会, 用心思索———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和措辞能让中老年听众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话语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贴心、什么样的特别节目能够勾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兴趣。为了让节目更好地为听众服务, 我们不仅组织了慰问敬老院、慰问部队活动, 还组织了横头山秋日游、七夕节单身学员联谊会等适合中老年听众的活动, 我们还为喜欢声乐的听众定期免费发放精选的歌谱以及有点评老师编撰的声乐学习参考资料。在养生课上, 我们累计编辑整理了由听众提供的小偏方和由主持人精心编辑的养生笔记13期, 已免费发放4万多册, 这些节目外的工作使听众更认可了我们, 大家都把《老年学堂》当做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三、欣欣向荣

1. 丰富多样的活动

为了增加节目的竞争力, 节目还组织了大量活动, 例如“984”《老年学堂》第一、第二届年度班会、到第二社会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的演出、端午节的踏青歌会、连续两年的重阳节单身听众联谊会、第一、第二届草原歌手选拔赛等等。很多中老年听众惊喜地发现, 日积月累的学习使自己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很多听众在比赛和演出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活动, 主持人、点评老师、听众和学员朋友们更进一步增进了感情, 2008年1月26日, 哈尔滨文艺广播正式播出13周年之际, 《老年学堂》第一届大型年度班会精彩上演, 拥有1500多个座位的工人文化宫座无虚席, 优秀学员代表和点评老师表演了精彩节目, 同学们的话语也让大家感动, 当节目班主任于凡接过听众们赠予的锦旗时热泪盈眶, 台上台下一片感动。

2. 课外活动团精彩纷呈

节目开播一年多后, 笔者发现听众在节目过后很希望相聚在一起, 以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交流, 于是2008年我们成立了《老年学堂》第一课外活动团, 由听众们自发选出团长, 每周两次, 在哈尔滨群众艺术馆开展活动, 内容包括声乐、舞蹈、器乐、模特等, 并聘请了专业老师定期进行辅导, 团员达到近百人, 不仅组织参加了老年学堂的几届年度班会, 还特别慰问了哈市赴汶川地震灾区救灾返回的某支队武警官兵, 多次参加了哈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各项群众艺术活动。第一课外活动团为相继成立的第二课外活动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四、异议

《老年学堂》节目开播伊始, 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是文艺台收听率最高的节目, 受到听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但在节目步入平稳阶段后, 面对其他同类节目的改版便显得有些单一陈旧, 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在近期, “节目”将开展改版座谈会, 结合与会听众、专家和领导的建议及新时期对广播节目的要求, 力争寻求更高的突破。

五、意义

哈尔滨市已经步入老龄社会, 对于孩子都已成家立业的中老年人来说, 能有丰富充实的晚年生活很不容易, 让听众朋友每一天都能贴心、开心、宽心、舒心是《老年学堂》节目遵循的宗旨。文艺课的声乐学习参考资料是爱好声乐的同学的一盏明灯;养生课上的健康笔记为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每天和大家一起上课笔者才觉得, 这一天没有白过;每次听到听众朋友们在节目中热情、开心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都由衷地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老年学堂》节目仅开播四年, 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要秉承宗旨不变, 更要推陈出新, 以适应听众不断变换的口味和市场需求。■

综艺节目分析 篇5

强心脏是韩国一档谈话类综艺节目,以前是由姜虎东和李胜基主持,改版后由李东旭和申东烨主持,每期有25名左右一人参加,每期节目都有不同话题,嘉宾通过两两对决通过自己的故事抓住观众的好奇心选出优胜,最后胜利的即为强心脏。与一般的谈话类节目不同,吸引人们关注《强心脏》的主要因素是主持人,嘉宾,话题。

主持人风格:《强心脏》主持团队灵活多变。《强心脏》之前的主持人姜虎东和李胜基两人一动一静,现在的主持人李东旭和申东烨一俊一丑。矛盾中又构建出了和谐,扩大了观众层次的范围。并且两位主持人在圈内人缘较好,极具个人主持风格和互动能力,为节目带来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档娱乐节目之所以会辉煌光芒吸引受众,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主持人生生不息、灵活多变的搞笑才能。韩国的主持名义上是单一的,实际却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除了两位名义上的主持人,固定的节目嘉宾,也担任了一部分主持的工作。韩国顶尖的搞笑明星聚集到一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前国内的娱乐节目主持人行为表情过于死板、语言过于正规化,基本都停留在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有极大的局限性。这样一来主持人自己本身就游离在节目之外,更没有办法让观众真正的融入到娱乐中去了。而《强心脏》的主持人除了给人平实亲切地感觉,还在主持节目时具备非常强的临场反应能力,常适时化解一些比较不善于说话或表演的来宾在摄影镜头前的窘境,甚至因为其妙语如珠反而让节目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乐在其中。嘉宾方面:嘉宾是全明星阵容,俊丑搭配,频频出现爆笑场面。每期都会有来自歌手,演员等演艺界明星。每期的嘉宾都有较强的表演欲,不会顾及自己的明星形象,十分放的开,用夸张的手法来娱乐大众,展示特别的才艺。每期都有固定嘉宾,会做夸张的表情,肢体语言,使场面更加的开心。相对于国内的娱乐节目,大部分偶像明星,无法丢掉自己的偶像包袱,更加注重镜头前自己的偶像形象。因此节目并不是十分具有娱乐性。

《我是歌手》的节目形态分析 篇6

2013年1月18日,湖南卫视开播的《我是歌手》节目掀起了一股明星选秀的热潮,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骄人的收视成绩,成为继《中国好声音》之后又一档全国品牌选秀类节目,也成为湖南卫视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

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司收视监测数据显示,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首播后就以收视率2.27%和收视份额5.69%的优异成绩在全国同类综艺娱乐节目中斩获头筹,广受社会各界关注。

二、《我是歌手》的节目形态分析

美国剧作家威·路特在《论悬念》中说:“戏剧性故事的讲述者运用更有诱惑力的技巧,来吊你的胃口,他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感情的,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电视节目亦用诱惑的叙事技巧来引导观众跟随故事一步步往前走,欣赏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急于揭开答案而跟随叙述者前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模式。

1.蒙太奇叙事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以七位歌手分别为出场前、比赛中、比赛后、公布结果的时间顺序为主线,以观众的进场、观看、投票的顺序为副线,同比重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策略。在表现候场歌手看到或者听到台上的歌手演唱的表情时,节目组分别对他们的反应给予近景或特写的镜头,候场歌手和观众便处于同“观看”的视角。当候场歌手演唱时,其他歌手便和观众处于同视角,歌手自身扮演的角色便形成一种对比,叙事平中见奇,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2.叙事视角

“视角”一词最先源于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术语,是叙事作品看世界的独特眼光和角度,是创作者把体验到的故事转化为叙事情节的角度。托多罗夫对叙述视角的三分法是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导演把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结合运用,在表现每位歌手时,镜头充当内视角的角色,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当导演把他们的表现拼凑、对比,放在一起表现时,镜头充当了全知视角的角色,享有至高的话语特权,对他镜头下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地加以表现。

3.镜头叙事

在节目拍摄的镜头画面中,有运用了讲故事的手法进行戏剧性叙事的镜头,而在幕后的摄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跟拍或者长镜头的方式,这种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拍摄形式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对七位歌手的跟踪拍摄、近景特写的表情刻画,对台下观众的表情的抓拍,无不体现了纪录镜头的运用,为节目的真实性添加了祛码。

在演唱过程中,插播歌手参加比赛前的生活状态,把他们的整个过程通过一个时间的推移产生故事化效果,使得《我是歌手》节目的镜头叙事在讲故事和纪录片之间转换,为此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三、《我是歌手》节目的成功之处

1.名人效应

作为明星,他们本身就具有普通人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而作为选秀舞台上的主角,自然可以利用他们原本的光环吸引观众,以保障节目的收视率。

2.节目的互动性

在《我是歌手》节目的舞台上,7位明星的去留直接取决于500位大众评审的投票,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的关键。这500位大众评审,每期都会更换,而且会分成不同年龄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

3.享受音乐的本质性

《我是歌手》节目这一明星选秀的出现,打破了真人秀领域“唯炒作是从”的惯例,这种方式的出现,让观众更能接受真人秀音乐本质的回归。

四、《我是歌手》节目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1.节目存在的不足

首先,节目版权引自国外,后续盈利难题还未解决;其次,节目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盈利模式单一;最后,节目自身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2.节目发展的应对措施

首先,继续加强节目的本土改造力度,引导节目自主创新;其次,形成稳定的产业模式,构建节目的价值产业链;最后,进一步完善节目机制,兼顾多层需求,打造长期性综艺品牌。

五、结束语

以《我是歌手》节目为代表的明星类选秀节目的兴起并不是无心插柳,而是符合社会大众娱乐节目需要的一种新探索,它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自对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我是歌手》节目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方向。

节目分析 篇7

一、《女人我最大》节目的兴起背景

1、巨大市场需求的存在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女性经济越来越独立, 她们变得越来越注重健康、外貌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女性消费群体逐步形成。正是女性消费群体这么一个渐趋成熟的市场, 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加快了《女人我最大》节目的兴起。

商家们也正好透过节目来传播他们的商品讯息, 节目中对产品的推荐是一种隐性广告, 通过这种由明星们来推荐产品的广告形式一般比在媒体上直接打广告获得更好的效果, 更容易被人接受。

2、网络的迅猛发展

虽然《女人我最大》是一档台湾TVBS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但它同时在大陆拥有广泛的粉丝, 深受大陆女性的喜爱。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 加速了台湾电视节目的普及, TVBS电视台是台湾本土一个电视台, 目前在大陆还收不到, 但通过网络可以收看《女人我最大》节目。女网民队伍逐渐壮大, 节目吸引了无数女性朋友的注意, 创造了很高的点击率。同时节目中推荐的产品基本上都能通过网络购买到, 所以深受广大女性朋友的支持。

二、《女人我最大》节目的成功之道

1、准确的节目定位及实用和全面贴近生活的内容

节目要成功就必须要有它的受众市场, 它的成功在于它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她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 她们勇于去接受和尝试些新鲜的东西, 她们有能力去追求更多的美丽, 使自己更加自信。《女人我最大》抓住了女性的这种需求动机。《女人我最大》节目的定位是围绕女性, 传播美丽知识和由明星艺人来推荐一些好用的化妆品。节目中明星们会推荐一些好用的产品, 这些产品价格并不昂贵, 是大众都消费得起的, 物美价廉是这些产品最大的优势, 花很少的钱, 就可以有明星般的效果, 谁不愿意分享呢?这就抓住了女性“求美, 求新、求实、求廉”的心理特征, 这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

节目重视内容的实用性, 教导受众如何以最低金额的付出方式获得美丽的外貌, 节目中讨论的保养化妆技巧是多数女性用得上的;节目中教授的美容方式也都是很简单的;推荐的人气产品也是多数人买得到的, 产品都很经济实惠, 因此节目贴近多数消费大众的生活。同时, 内容又特别丰富, 讨论各种女性感兴趣的话题———从头到脚, 从里到外, 从身体到心灵。经过改版后加入了穿衣、化妆等时尚元素, 成为实用类综艺节目的代表。只要是与女性有关的美容护肤、时尚彩妆、秀发保养、时尚发型、服饰搭配、减肥瘦身、闺房的收拾等等这些内容都会成为节目中讨论的主题。

2、非脚本化的节目形式

《女人我最大》节目深受欢迎与节目形式非脚本化是分不开的。形式是用来表现内容的, 内容再好, 如果形式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不能很好地表现内容, 节目也是不成功的, 相反, 恰当的节目形式可以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女人我最大》走的是娱乐路线, 以娱乐的方式引导受众。每期话题都不一样, 所以节目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传播不是一板一眼的说教, 而是在娱乐轻松随意的氛围中进行, 采取一种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 有利于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展开交谈, 加上现场操作演示,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非常融洽的传播气氛。节目的互动性很强, 学生们包括主持人都可以随时举手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 大家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解决很多的疑惑, 同时又能获得快乐的心情。

3、与节目风格吻合的主持人

《女人我最大》节目的主持人是人称“麻辣女王”的蓝心湄。蓝心湄一直给人以健康、活泼、动感的感觉, 她语言机智幽默、动作夸张, 令人忍俊不禁。她出道多年, 媒体前的出镜经验使她对节目的驾驭游刃有余, 她的鲜明风格吸引了不少观众。“心湄姐”是节目中每个人对主持人的称呼, 让人觉得很亲切。她一直让人觉得很“臭美”, 很调皮, 临场反应能力强, 她唤起了大家的爱美意识。《女人我最大》正好是一档女性休闲类的节目, 蓝心湄亲切自然, 话里话外和体态语言都充满活力和激情, 她的主持风格正好吻合节目的风格。合适的主持人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台湾TVBS无线卫星电视台副理说:“蓝心湄对个人造型深具主见, 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演艺圈中像她这么有想法的人很少, 所以在企划《女人我最大》这个节目时, 第一个就想到了找蓝心湄当主持人。”

4、明星嘉宾及美容专家的示范效应

每期节目都会请到一些艺人嘉宾, 有时还会请一些部落客 (即平民上班族) 一起当学生, 同时还会有节目的固定班底, 那就是擅长不同美容领域的专业老师。节目中, 女明星的出现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增加了节目的眼球效应。明星在群体中的示范和带领效应, 使得观众也有想模仿一下的欲望。明星会有意见领袖的作用, 年轻人愿意去研究明星们并模仿他们。

几位专业老师多年从事时尚美容行业的经验使得他们的人气指数节节高升, 也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撇开传播中的其他因素不论, 传播者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和悦目性等特质因素, 才能在信息传播中使受众的态度、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所期望的传播效果。 (1) 专家的这种非常详细的示范信息传播者的专业程度对于传播效果来讲会产生相当的影响。专家的专业性往往会产生一种光环效应。专业人士的传播影响力取决于他们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受欢迎程度。而节目中的这几位老师都有着多年从事美容行业的经验, 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

综艺类节目的特点就是不会以话题讨论为单一的形式, 而是加入了较多的肢体表现来展示教学的内容, 用真人示范怎么化妆、怎么穿衣、怎么做发型, 这种传播形式比枯燥的产品信息要活泼得多, 传播效果也更好, 为大众所接受和喜好。这个节目颠覆了传统的广告形式, 因为它不仅使顾客看到了明星们试用产品的效果, 而且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娱乐体验。

三、对美容时尚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

《女人我最大》节目播出早已超过1000集, 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它也受到了新进入市场中的相关节目仿效的压力。节目之间的仿效包括节目内容、节目主持风格等等, 同质性的节目越多会导致观众厌恶的心理, 所以节目之间不应该是完全地模仿, 而应该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基础上, 树立自己的风格。美容时尚类电视节目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面孔, 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看点, 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1、美容时尚类节目要有明确的定位和丰富的内容

节目要有明确的定位, 才能保证策划的顺利进行, 培养出一批稳定忠实受众。节目要想发展就必须摆正自己的定位。《女人我最大》节目定位的目标就是女人, 定位非常明确。一切与女人有关的话题都可以纳入其中。节目可以是以介绍美容产品为导向, 也可以是以介绍美容知识为导向;可以是以实用性兼推荐低价位产品为主的定位, 也可以是以推荐高价位产品的定位。

节目还必须有丰富实用的内容, 这样才能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女人我最大》节目中传播的美容知识都是十分实用的, 因此受到大家的好评。节目也会遇到发展的瓶颈, 在策划节目内容时会发现好多话题都已经播过了, 要想找出新鲜的话题就会有些困难。但不能因为这样而使节目低俗化, 必须保证节目的质量和品味, 节目的文化内涵很重要, 这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份挑战。

2、美容时尚类节目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台湾大多数综艺类节目包括《女人我最大》, 最初都是吸收和移植国外一些节目的形式,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节目必须不断地创新求异, 加入自己的特色, 按照自己的风格特点去重新创作, 才能保证节目的持续发展。 (2)

节目的风格是吸引受众眼球的关键, 主持人的风格及节目的形式内容都会影响到栏目的风格。主持人不能只注重外在特征而忽略了个人的风格。综艺类的节目带有娱乐的风格, 如果主持人或者嘉宾一不小心表现得过头了就会让人觉得太做作, 所以在节目中都应该要自然地流露。台湾综艺节目氛围向来轻松幽默, 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中斗智斗勇。港台与内陆有着不同的传播环境, 所以内陆美容时尚节目不能一律照搬港台同类型中其他成功的节目, 要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港台与内陆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所以最不能出现的是节目中语调的模仿, 这会让人感到轻浮。

3、美容时尚类节目中的软广告要与节目自然融合

《女人我最大》节目中所涉及到的产品深受大家的喜欢, 捧红了很多之前没有一点名气的产品。在节目中推荐产品带有软广告的性质, 而这种广告形式是隐性的, 所以节目中对产品的呈现, 不能太明显, 只能是稍微地带一下, 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隐性广告如果能自然融洽地与节目结合在一起, 那么可能带来比传统广告更好的效果, 因为隐性广告容易突破受众对广告的心理防线。如果受众对这产品有兴趣的话她们会主动地想办法去寻找产品的信息。在节目中特别强调产品的品牌, 类似于广告推销, 就会使人产生反感的情绪。那节目就会变成请美容顾问护肤专家来做“推销”了, 这样会让人觉得商业味道太重。所以节目不能一味地追求广告收入而忽视了受众的感受。

摘要:近年来, 美容时尚类节目越来越受到女性的追捧, 台湾综艺节目《女人我最大》以独创一格的女性资讯内容和独特的节目形式迎得女性朋友的欢迎, 节目掀起了一股美容时尚节目的风潮, 很快就引起了业界的跟进仿效。本文结合节目兴起的背景,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女人我最大》节目的成功之道, 并对未来美容类节目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女人我最大》节目,节目定位,节目形式,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传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①邵培仁:《传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电视节目录音技巧分析 篇8

现场录音主要是给观众和演员营造一个真实的氛围, 让收看节目的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在台上的演员能更加融入感情, 烘托现场气氛, 有良好的视听综合效应。由于录音是与扩音一起进行, 音响调控师除了考虑内在环境的的因素外还要对其特别注意对声场进行必要的调整, 注意拾音, 调音的质量, 尤其要抑制和削除由于扩音在现场环境下的反射声干涉现象, 如果那样会发出刺耳的“啸叫”, 这个是一定要避免的。

大家都知道, 范围的大小与环境因素对其录音及扩音的影响非常的大。声学条件好的环境容易录出清晰、干净、有层次感的声音, 并且有利于现场的扩音。声学环境差的地方会增加扩音与录音的难度, 这样录出来的声音粗糙、刺耳, 即使再精彩的节目让人看的也不会舒服。电视类的节目一般都是在电视台的大演播厅里录制, 这种情况下, 要做好录音及现场扩音工作, 首先要充分了解演播厅的声学环境, 然后在使用中才能够得心应手, 为观众们调制出一道美妙绝伦的听觉盛宴。

1 综艺节目录音的技巧

1.1 独唱的录音技巧

独唱应该是电视综艺节目中最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也是一个电视录音师在节目中处理得最多的一种情况。在独唱中, 由于每个演唱演员的唱法不同, 音色、音质、音量也大不相同, 所以对歌手的录音也不能千篇一律, 要逐个调试, 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要想录好独唱, 就要对人声的频率范围, 人的发声原理及各个频率有所了解, 这样在处理问题时才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人类的歌唱基频上限可达1 046.5Hz, 下限可达65.4Hz。演唱的分类基本上是以频率及其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的, 频率范围不仅仅指出频带的宽窄, 同时也表明了音色的区别。只有我们对各类人声的基频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才可以在调音时做到有得放矢。除了基频范围以外, 还有就是在演唱中泛音的强弱与多少也是影响演唱音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泛音不够丰富, 就使音色显得苍白、暗淡、没有光彩, 我们可以使用声频激励器来更改声音的泛音结构, 增加谐波分量, 以弥补音色中泛音不足的问题。泛音如果太多的话, 音色就会显得尖锐, 这时候就应该降低一点高频。

在进行人声的调整时, 依个人的经验来看, 有两个频段对人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为250Hz~500Hz, 另一个为2800Hz~3 000Hz。250Hz~500Hz这个频段对人声的丰满的影响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缺少中低频的的声音, 可通过调音台上的参量均衡器把这个频段调高一些, 能有效的遮掩声音的不足, 使声音动听, 柔和, 圆润。而2 800Hz~3 000Hz这个频段影响人声的明亮度, 如果觉得声音暗哑, 把此频段调高一些, 可有效的增加人声的明亮度与清晰度。门限值对于声音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取2:1或3:1的压缩比较合适。外在的因素处理好后, 接下来应该仔细调整演员的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问题, 虽然每一个录音师的主观感觉和听觉感受都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 就是既然是演唱, 就应该以唱为主, 演唱人的声音一定要清晰, 不能伴奏音比演唱的声音都大了, 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了。但也不能过于突出人的声音, 与伴奏音乐脱节, 要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尺度, 使歌声融在伴奏音乐中, 让伴奏衬托着歌声,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现场的扩音的音量大小可以由现场观众的数量来定, 不要开得过大, 只要能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就可以了。但返送监听的音量一定要给足, 一定要歌手自己对伴奏音乐和自己的演唱听得清楚、清晰, 歌手能更好的把握情绪, 处理好自己的演唱技巧。

1.2 小品的录音技巧

小品是广大电视群众都十分喜爱的节目, 它的表演范围广, 占的空间大, 参加演出的人员还多, 给这样的节目录音和扩音给录音师带来的的难度就更加的大了, 由于活动范围大, 所以小品的拾音最好都使用胸佩式话筒, 佩式话筒确实方便, 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由于这些话筒的灵敏度高, 又无指向, 因此在扩音中常出现因声反馈而引起啸叫。调音师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就要在节目开始之前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掉, 不能让它在节目录制中出现啸叫状况。但事情总不是绝对的, 如果现场出现啸叫时, 调音师应该马上确定声反馈是由主扩音箱引起的, 还是因舞台返送音箱引起的。如果发现声反馈是由返送音箱引起的, 那么应该先调整返送线路上的反馈抑制器, 让它找到合适的抑制点, 如果这样调整之后还有反馈产生, 这时可以适当减低返送音箱的音量, 直到既不产生啸叫又可让演员听到自己的声音为好。如果不能两全, 应该继续衰减返送音量直至不再有反馈发生。因为小品这种节目对返听的要求不是很高, 返送音量小一点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可以在彩排时对小品的内容做深入的了解, 固定每个演员的话筒, 对每个话筒通道进行仔细的调节。可以试一下用噪声门来对每一路话筒进行控制, 在演员不说话时闭掉该路, 这样对使用一点压缩能起到一点作用。只要做到以上的这些, 基本上就可以在节目录制中作到有备无患了。

1.3 现场声的拾取

现场声的拾取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录音中可谓是相当重要, 现场观众发出的掌声, 欢呼声除了能给现场增加气氛外还能给演员加以鼓励。有些因节目的需要, 演员会与现场观众互动起来, 这样能更大的增加感染力, 最佳的效果是电视前的观众也能为之感染, 这样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要拾取好的现场声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不需要扩音, 但它比扩音更为麻烦。通常最大的麻烦就是当拾取现场声的话筒打开时, 从音箱里扩音出来的声音也被拾取进来, 如果再混到录音信号里面, 整个录音信号听起来就会觉得很空, 就好象加了大音响一样, 这会对节目的音质产生很坏的影响。因此选用话筒、话筒的摆放位置、音色音质的处理, 以及混合比例对拾取好的现场声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选择在观众席顶上吊挂两支无方向性电容话筒, 一支挂得稍低一点, 而另一支挂高一些。话筒挂得低的离观众比较近, 拾取的声音比较清晰, 但感觉比较生硬, 不柔和;话筒比较高的离观众远, 能使现场的整体感比较好, 但略显暗淡且有些空洞。但是两支话筒拾取的声音经过混合后效果就会很好, 声音清晰, 整体融合度也会很好。再有就是可以适当的衰减低频, 减少一些噪声以及使声音不至于太浑, 有时候在拾取现场声时会出现个别的声音 (掌声、喊声等) 太突出, 破坏了声音的整体融合度, 对于这种情况, 可以使用一台压缩器做一定的压缩处理会很有效的。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现场声话筒不要一直打开, 要抓好时间点, 尽量在各个节目的前后开足, 而在各个节目进行当中该如何处理就要根据节目的内容、现场的气氛以及导播的切换画面来确定了, 这就要求录音师在节目录制当中要不厌其烦地不断推拉、仔细监听、正确调整, 使所拾取的现场声不留痕迹地融入节目当中, 既不影响节目的质量又起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2 结论

电视综艺节目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 要使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够欣赏到一台高质量的电视综艺节目, 不但要有动人的电视画面外, 还要正确处理好录音和扩音的关系。如果音色优美柔和、丰满圆润, 就会使观众融合到现场的氛围中去,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会被感染, 使他们有如置身于现场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黄匡宇.电视节目编辑技巧——电视节目制作技巧丛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10.

[2]高峰.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电视节目制作技巧丛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7.

《我是歌手》节目形态分析 篇9

当下电视屏幕上纷纷涌现的娱乐节目、谈话节目、益智节目、真人秀节目等, 无不昭示这是一个节目形态迅速更新的时代。电视节目形态新概念的确立已经本质地超越了以往电视节目类型所揭示的意义。1超男、超女时通过普通人参加层层比赛、明星当裁判、观众投票的方式来展现, 《中国好声音》是通过明星当老师, “先闻声后见人”的形式选择学员方式来体现。

所谓形态, 指的是事物的形态或表现。有的人认为, 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的存在样式和运动状态。还有的人认为, 电视节目形态在当代还被赋予了新的意涵——是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然而形态是通过类型表达出来, 一个好的节目形态就像一件好看的衣服, 能将节目表达的更好, 节目形态是“活”的, 而类型是“死”的。

一、节目简介

对于《我是歌手》而言, 是继超男、超女和《中国好声音》之后出现的又一崭新的节目形态, 尽管这些电视节目同属一类型, 但是每一个节目的出现都是电视界的一个奇观。超男超女的特色是“草根”, 《中国好声音》的特色是“转身”, 而《我是歌手》的特色则在于“明星打擂台”。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节目形态:

1. 概况

名称:《我是歌手》 (英语:I am a Singer)

类型:大型歌唱真人秀节目

播出平台:中国湖南卫视

开播时间:2013年1月18日起于湖南卫视每周五晚22:00播出

简介:《我是歌手》是中国湖南卫视从韩国MBC引进的大型歌唱真人秀节目。七名知名歌手同台竞赛, 每场由500名现场听审决定歌手名次, 两周累计票数 (第一轮) 或得票率 (第二轮起) 名次最低的歌手被淘汰, 由另一位歌手顶替空缺。参加本节目的歌手都是在华人圈内拥有较高知名度, 曾有唱片发行的实力歌手。本节目的音乐总监是梁翘柏, 赞助商包括立白洗衣液 (冠名) 、娃哈哈格瓦斯、中国电信。本节目与其他歌唱比赛节目最大的不同是, 其他节目都注重从平民中挖掘草根明星, 而本节目是通过已经成名的歌手之间进行竞赛。

2. 节目板块

以第二期为例

3. 节目历史

《我是歌手》是中国湖南卫视从韩国MBC引进, 在韩国已经播出两季:第一季是从2011年3月到2012年2月, 邀请韩国最具实力的七位歌手打擂台, 通过观众直接投票方式选出第一至第七, 采用末尾淘汰制, 出局的歌手由新的歌手顶替, 继续进行比赛。每一位歌手现场演唱歌曲, 是绝对的好嗓音。同时每一位歌手和笑星担任的经纪人组合, 若歌手淘汰, 经纪人也淘汰;第二季是从2012年4月到2012年12月, 具有韩国最高实力的十二位歌手分成A、B两组进行打擂生存赛。A组和B组每组的上位三名成为本月歌手, A组和B组每组的下位三名歌手则开始告别歌手战。由现场团观众和监督评价团观众直接投票, 选出每一期第一至最后一名。

《我是歌手》是引进韩国版第一季制作模式, 并且聘用韩国的专业工作者来中国指导工作, 然后在中国展开。

二、节目叙事分析

美国剧作家威·路特在《论悬念》中说:“戏剧性故事的讲述者运用更有诱惑力的技巧, 来吊你的胃口, 他埋下一颗炸弹, 这颗炸弹可能是物质的, 也可能是感情的, 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电视节目亦用诱惑的叙事技巧来引导观众跟随故事一步步往前走, 欣赏者在好奇心驱使下, 急于揭开答案而跟随叙述者前进,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模式。

1. 蒙太奇叙事

叙事的结构是作者对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的过程, 不同的结构不仅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我们通常按照有无时间逻辑将叙事结构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线性叙事在叙事中以时间为线索。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历经不同时空, 犹如一条线串起各个场面及各场面的次要人物, 并且强调前后场面及主次人物的因果关系。2

在《我是歌手》中, 7位歌手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为:出场前、比赛中、比赛后、公布结果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 而副线则是观众的进场、观看、投票的顺序, 线性叙事的结构在本节目中的显得时分明显。在这以7位歌手为主线, 以观众为副线的结构中, 主线的结构更为复杂, 7位歌手的叙事在主线中同时展开, 同比重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策略。在表现候场歌手看到或者听到台上的歌手演唱的表情时, 分别对他们的反应给了近景或特写的镜头表现, 候场歌手和观众便处于同一“观看”的视角;当候场歌手演唱时, 其他歌手便和观众处于同一视角, 歌手自身扮演的角色便形成一种对比, 使得叙事平中见奇, 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本节目虽沿袭线性叙事的一贯原则“开头—高潮—结尾”, 但是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亦体现出“高潮”的细节, 例如在比赛之前的部分, 每位歌手在试唱时的实力以及与其他歌手的唱功对比, 这无疑是“微缩版”的比赛, 给观众留下悬念的同时, 也引起了观众的观看“高潮”。再者, 在结尾的部分, 导演并没有直接公布比赛结果, 而是通过话语悬念的设置, 将观众的好奇心升级到最高位置, 这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样便通过“悬念”的设置将每一个部分的故事戏剧性的讲述出来。

2. 叙事视角

视角一词最先源于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术语, 是叙事作品看世界的独特眼光和角度, 是创作者把体验到的故事转化为叙事情节的角度。托多罗夫对叙述视角的三分法——全知视角, 内视角和外视角。“全知视角”——当电视剧编导享有至高的话语特权, 对他镜头下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加以表现。“内视角”——剧编导等同于故事中的人物, 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均附着于剧中的人物身上。“外视角”——剧编导仅限于局外旁观, 无论镜头话语还是人物话语, 只有环境、外貌行为、音响与人生等可视可听的实况, 而鲜有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露。3

在《我是歌手》中, 导演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结合运用, 在表现每位歌手时, 镜头充当内视角的角色, 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当导演将它们的表现拼凑、对比, 放在一起进行表现的时候, 镜头充当了全知视角的角色, 享有至高的话语特权, 对他镜头下的各种人物各种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加以表现。

在内视角的叙述角度下, 每位歌手的表现通过镜头的方式纪录了下来, 在场观众从入场到结束投票的过程也被纪录了下来, 这代表了表演者和观看者的双方的内视角镜头。而全知视角则通过后期的节目剪辑, 将自己放在一个无所不知的位置上审视着整个节目, 将两条内视角的线索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 从而把控着整个节目的方向。

3. 镜头叙事——在讲故事和纪录片之间

在节目所拍摄的镜头画面中, 有运用了讲故事的手法进行戏剧性叙事的镜头, 而在幕后的摄制中大部分采用的跟拍或者长镜头的方式, 这种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拍摄形式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纪录镜头的运用为节目的真实性添加了砝码, 对7位歌手的跟踪拍摄、近景额特写的表情刻画, 对台下观众的表情的抓拍无不体现了纪录镜头的运用。

在以往的任何一档节目中, 镜头仅限于表现舞台上的人物和台下的观众的反应, 而很少将镜头伸向舞台后的“准备区”内。《我是歌手》将镜头对准了即将上场歌手们的后台表现, 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好奇。幕后镜头的呈现使得台前和幕后的分界线变得模糊, 观众能看到的领域更加的宽泛, 差异化逐渐减小, 从而达到了一种“内爆”的效果。内爆消除了电视节目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区隔, 缩短了“舞者”和“观者”的心理距离, 在电视节目上呈现出了后现代性的特征。

三、布尔迪厄的电视批评视角

布尔迪厄揭露了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基本功能:反民主的象征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性。第一个方面分析论证电视在当代社会并不是一种民主的工具, 而是带有压制民主的强暴性质和工具性质, 电视在当代社会中具有符号暴力特征。第二个方面涉及到电视与商业的关系, 涉及到商业逻辑在文化生产中的僭越。50年代, 电视关心的是文化品位, 90年代, 电视极尽媚俗之能事来迎合公众。4

1.《我是歌手》渗透符号暴力

在《我是歌手》中, 把控着话语权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们调配着话语的指向, 把控着话语权。其节目场域通过对演播现场施加控制, 限制节目现场交流, 主持人借助了媒介话语, 引导大家的注意力, 控制了话语权。节目生产者是一群具有特殊权利的人, 他们是节目场域的“立法者”, 拥有价值、道德、审美判断的评判权, 观众只能按照流程进行, 话语权受限。然而即使观众的话语权受限, 观众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赞同了统治者的统治逻辑, 并构成了统治环节的重要环节, 在此意义上符号权力又可以称之为符号暴力。不论是主持人调侃式的强调, 还是自始至终“无缝式”的连续主持, 在这过程中, 观众没有发言权, 只得接受节目制作者安排的一切。观众只有在节目结束之后, 通过投票选择性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而在节目进行中, 观众只能“闭嘴”。

《我是歌手》的主持人是羽泉, 从念错字到做俯卧撑, 观众为其主持买单, 其人气在不断积攒, 符号资本也在不断的积累的扩增, 以至于在其他节目中的主持人也竞相模仿其主持风格。主持人是从歌手中选出来同时担任主持人和歌手, 在主持的过程中, 不免会重复强调自己演唱的歌曲, 以防被大家忘记。种种设置都显示了符号暴力的特性。

当代文化中, 电视拥有一种符号暴力, 其高收视率和图像的功能远远凌驾于文字媒介之上, 以至于让人们认为如果没有电视的加入, 就不足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力, 就不足以获得某种反应, 结果电视构成了对其他媒体的威胁和霸权。电视可以决定其他媒体或媒体记者的知名度。

2. 电视节目场

场是布氏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一个核心概念, 社会文化可以区分出不同领域, 而不同领域的运作实际上就像物理学意义上的“力场”一样, 是由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力的作用构成的。

布尔迪厄指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电视开始扮演真理裁判者角色。电视所扮演的角色恰恰是他在别处强调的一种“命名权”, 通过广泛命名来获得好处, 排出异己, 取得自身的合法化。2.由于电视扮演的特殊角色, 导致科学场和艺术场内的混乱。3.布尔迪厄揭露了媒体内外一种隐秘的合作, 亦即“互搭梯子”的把戏。5

《我是歌手》通过歌手之间的比赛, 电视扮演了真理裁判者的角色, 赋予其第一名、第二名的称号, 电视所强调的这种命名权给歌手们带来了经济的利益。电视拥有广大受众,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众舆论, 被电视认可意味着被公众熟知, 从而拥有名声, 部分歌手与唱片公司签约, 达到了经济的最大化。学界对自身地位的判断从以业界评判为标准转变为以“出镜率”“曝光率”为标准, 受众在这种环境中会丧失批判精神。再者, 电视节目场和文化艺术场相互利用, 电视节目通过学术界提高文化品位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 将电视节目转化为文化资本, 学者专家等也通过出镜率达到经济和名声的双丰收, 将文化资本变化成符号资本, 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利群.傅宁.《美国电视节目形态》,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 许钧译.《关于电视》,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3]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7月.

娱乐节目主持人素养分析 篇10

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很高的思想素质, 观众需要一个有思想、有素质, 能给自己的思想带来启示的主持人。由此主持人具有鲜明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鲜明的主持特色就是这个娱乐节目制胜的法宝。

二、主持人必备的基础素质

电视娱乐节目不能以收视率为目的盲目竞争, 而应当以社会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节目的成功与主持人自身角色塑造以及自身的文化内涵, 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与职业素养, 与节目发展需求相应和, 就能成为观众所尊重与喜爱的主持人。《快乐大本营》开创了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局面, 为新型娱乐节目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创新经验。

(一) 《快乐大本营》独特的个性设计。

1. 主持人的设计:

从主持人到主持群的变化。风格不同的主持人可以优势互补, 主持群的组合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主持群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群体意识。主持人个人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随意性, 使主持人之间互为补充形成整体。何炅的主持风格不仅亲切, 而且具有机智与自我嘲笑的幽默感;谢娜、李维嘉则以幽默、搞怪、诙谐的语言来吸引观众;杜海涛、吴昕则常成为被搞怪的对象, 用模仿和其他表演激活观众。

2. 以大众为个性风格的定位设计。

《快乐大本营》节目编导具有较强的现代审美意识, 善于揣摩受众心理, 不断推出自己的特色制作, 每一次的改版都是以大众的喜好为前提, 从根本上符合大众娱乐的理念。

3. 开创了明星娱乐大众的新形式。

明星作为节目的主角,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偶像明星们有出众的外表、潇洒的风度、富有人情味的谈吐, 其拥有的社会知名度及优越的生活条件都是青少年所羡慕的, 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明星效应。明星作为特邀嘉宾展示出了平常人面貌, 使观众的看客心理得到了满足。

(二) 主持人须有对节目的驾驭能力

主持人反应要快, 同时要有很强的随机能动性, 必须要对现场做好把控, 必须从宏观上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 达到形散而神不散。

1. 节目开场的引入分析。

娱乐节目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 它利用节目开场白吸引受众的兴趣, 为整个节目定准了基调。以聊家常或谈论天气或聊聊健康或谈论旅行作为开场白, 看似平常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2. 调动现场受众的情绪。

主持人的表现与能否调动现场受众的情绪有直接关系。《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 利用自己开朗的性格调动现场受众的情绪, 充分把握住现场观众的情绪, 消除了节目的拘束感, 营造出了热闹的气氛。

3. 控制全局的节奏。

主持人是现场的组织者, 控制着现场的基调、秩序与时间, 要机敏而巧妙地引导节目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何炅就能凭借其应变力和灵活性对节目全局进行良好的控制。

(三) 以主持人何炅为例做素养分析

1. 深厚的文化底蕴。

主持人在面对不同事件时, 要有所判断和评价, 要将自己的认知和思想感情融入到节目中去。主持人要善于学习, 把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观众。主持人何炅在2008年5月17日这期节目中, 在为汶川人民祈祷结束后, 借着节目补充了地震逃亡的相关知识, 体现出了何炅丰富的知识层面, 使观众在收看娱乐节目的同时, 给生活带来了实用性的指导意义。

2. 艺术修养分析。

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要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展示自己, 何炅有着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 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音乐和舞蹈, 通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观众。

3. 良好的心理素养分析。

何炅处理突发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冷静和理智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何炅在节目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突发状况他沉着冷静借物入题, 经常会缓解尴尬的节目现场。

三、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能力

(一) 对节目现场的驾驭能力

1. 要有大局观念。

娱乐节目主持人要充分把握节目的主题, 紧扣宗旨, 着眼于节目的主题, 切合时代的脉搏, 才可能孕育出幽默机智的语言。

2. 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

主持人的主持状态应该是感情充沛、理智清醒、积极自信、兴奋从容, 必须保持一种松弛的状态, 才能有灵敏的思维, 对场面才能观察到位。

3. 对节目顺序应该充分了解。

主持人对节目的流程必须有掌控能力, 熟悉所有来宾的情况, 就能及时地做出反应和想出对策。

(二) 驾驭现场的技巧

1. 顺水推舟式。

节目中难免会出现不测情况, 因此就要求主持人能够临危不乱, 靠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及时处理。

2. 自我解嘲与锦上添花结合。

在主持节目过程中, 自己出丑在所难免, 要善于运用解嘲的方式, 变窘迫为随意, 并能在观众高潮阶段进行语言或动作的应和, 控制节目现场的观众情绪。

摘要: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很大比例, 人们的轻松与快乐由娱乐节目陪伴左右, 而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地提高, 也就对娱乐节目的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 娱乐节目的发展就成了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如何提高娱乐节目的水平与主持人的素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节目的形式变化就要求主持人的个性、内涵以及控制场面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娱乐节目,主持人,素养

参考文献

[1]韩颖洁.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塑造[D].山西师范大学, 2014.

[2]郑静.综艺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研究[D].安徽大学, 2010.

中国音乐综艺节目案例分析 篇11

关键词:音乐综艺节目 创新 悬念 大众心理

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红遍了大江南北。2013年年初,《我是歌手》又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我是歌手》2013年2月15日第五期节目的全国网收视再次问鼎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城市网也以收视率2.11%、收视份额8.37%拿下了全国第一。无论是从受众、媒体的反响,还是从官方权威数据来看,《我是歌手》都是继《中国好声音》之后的又一巨大成功。

一、节目模式分析

1、购买海外版权,将其本土化

《中国好声音》由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公司购买下荷兰音乐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版权后制作而成,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而《我是歌手》则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节目团队在借鉴原灯光、舞美、节目包装等元素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实情进行大胆和大手笔的创新改革,以专业的音乐水准、认真的音乐态度以及开创性的节目形态,高标准打造全新的歌唱竞技类节目。

2、整合营销。吸引关注

芒果台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整合营销。节目播出前,七条概念宣传片在湖南卫视多个时段滚动播出并在各大网站进行病毒式传播。“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的剽悍宣传语在前期就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每期节目前后,又有许多新闻报道出炉,话题极具争议性。线上线下炒作,持续的事件营销,让节目热度经久不息。

3、独特的创新,反其道而行

自2004年《超级女声》红火以后,娱乐创收的鲶鱼效应也在各省级卫视中纷纷显现。各种草根选秀节目充斥荧屏,主打讲故事、煽情牌,让一夜成名的美梦成为现实。就在跟风现象正盛、节目类型雷同、娱乐元素饱和、观众审美疲乏的情况下,《我是歌手》反其道而行之,将一贯由专家评委审判草根选手的选秀节目进行了大逆转,把生杀大权第一次交至普通观众手中,闪光灯下被宠坏了的专业歌手站上风口浪尖,也来品尝一把淘汰出局的滋味。由500名经过严格筛选的观众组成的“知音听审团”投票决定选手排名、去留。正如参赛歌手沙宝亮所言,“这是真歌手才敢来的舞台,如果所有的人都会唱,都能唱,要我们这些专业的歌手做什么。”比起很多电视台明星选秀节目良莠不齐的阵容,湖南卫视的确是铆足了劲儿,兼顾了各路流派、台风、唱腔,简约的舞台着实上演了一场无比奢华的听觉盛宴。于歌手而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实力切磋;于观众而言,是纯粹的音乐对决。《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认为,“关注音乐本身,真实的力量起到撼动人心的作用,不编故事而是崇尚实力,会让大家认认真真关注节目本身——这是市场的趋势。”在操作上,洪涛用简单几个字来总结这档节目——“用全景纪实大片的方式表现音乐。”大腕云集的真唱,殿堂级乐队的伴奏,8台机位同时录播,来自5个不同年代的500名听审,无论从视觉和听觉都与以往的选秀差异明显。节目组还善打心理牌,选择各个年龄段的歌手,演唱经典怀旧、通俗歌曲,扩大了节目的受众群。

4、完美的舞台,艺术的效果

《我是歌手》栏目组力邀全国最具实力的七位“音乐大国手”共同参与,配置了全国最顶级的演唱会现场音响设备,启用了世界顶级乐队、音响、调音师、灯光师,使受众享受到绝无仅有的超震撼豪华演出。

5、巧设悬念,剪辑精妙

首期节目中,每个参赛歌手都不知道其余歌手是谁,节目组对他们出入演播室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另外,由于这500位听审对音乐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因此票选结果无法预测,这更增加了比赛的紧张程度。而替代淘汰歌手上来的未知新晋歌手又为节目增添了神秘感。比赛之外,《我是歌手》在内容编排上对半加入了参赛明星的心路历程全记录,由此将充满神秘感的明星瞬间拉回到普通人的境遇——赛前的忐忑,对细节的苛求,排练时的失误,观战时的复杂心理,成功卫冕时隐藏不住的狂喜和放松,离开擂台时的不舍和失落——这样一种静观的记录,有意拉近了观众和明星的距离,弱化了比赛本身的机械竞技,恰如其分地增补了节目的情感元素,达成了一种技艺和精神的中和。观众不仅仅是“刽子手”,亦是明星重新被锻造的见证者。

6、主持人扮经纪人,增加节目看点

节目中还有一个特别环节,就是湖南卫视的7位主持人组成的经纪团队。这七位经纪人的工作就是在歌手比赛期间,分别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为自己的歌手说话、争夺资源、选歌等等。七位“经纪人”的欢乐出场调节了节目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刚从舞台上下来,紧张未消的歌手们释放出来。如果演唱完就立刻投票,宣布排名,别说歌手,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会看得喘不过气。

二、节目成功的启示

1、在这个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的时代,能够抓住大众心理,迎合大众口味是电视节目胜利的王道。一味地跟风、模仿、因循,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唯有大胆创新,做出差异化的节目才能引领潮流,走在发展的前列。后选秀时代,媒体需要探寻节目模式的蓝海地带,借助“全球在地化”的节目制作趋势,引进国外优秀的节目模式,将其中国化,甚至在借鉴的基础上打造出中国创造的原创精品。

2、台网联动激活电视和网络两部分受众人群已经被电视节目所重视。这次《我是歌手》亦如《中国好声音》一样在微博上引起很大反响。从2012年《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后,社交媒体传播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口碑传播的一个绝佳途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当顺应三网融合的发展大势,借助融合的春风旗开得胜。

3、后期剪辑和制作也是影响外购节目模式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节目的叙事结构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期创造出来的。通过后期剪辑,将那些看似不重要但是有看点的花絮,按照中国观众视觉习惯的戏剧冲突和节奏进行组合、创新,讲述背后的精彩。这样的悬念设置,直接引导出预测、评论等话题内容,而这正是社交媒体传播的热点。

4、有《中国好声音》全国巡演落寞的前车之鉴,在声声赞叹《我是歌手》的同时,我们也不妨早作提防,避免其成为第二个“一人一首成名曲”的实验室,进而借助搭积木式的演唱会求取金钱的回馈,这是应当警钟长鸣的误区之一。

新版《非常完美》节目模式分析 篇12

一、节目流程简介

新版《非常完美》有15个男嘉宾, 分别坐在类似《中国好声音》里导师坐的转椅上, 在女嘉宾上场前都是背对女嘉宾。女嘉宾上场可以有才艺展示, 展示结束之后女嘉宾说出“我可以为男生做的事”和“不接受男生的条件”, 如果没有才艺可以直接说自己的“我可以”和“不接受”。出场的女嘉宾大多戴面具, 也有人选择不戴。在这之间, 男生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转身。等到这个环节结束, 所有男生都被转到面向舞台, 然后女嘉宾就会摘掉面具。

接下来女嘉宾可以选择几个男生进行互动, 做游戏或者是小表演都行, 也有的女嘉宾省略了这个环节。下面就是女嘉宾挑选“心动男生”和“不心动男生”。在这之后会播放一分钟左右的短片来介绍女嘉宾。短片结束之后, 大屏幕呈现女嘉宾的文字信息, 有A和B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介绍女嘉宾的个性和经历, 在展示结束后, 男嘉宾会针对屏幕上的描述对女嘉宾进行提问, 简单的聊聊天, 进行一些互动, 然后会再出现两条文字描述C和D来展示女嘉宾的感情经历, 接着继续是男女嘉宾互动。

之后就进入“私密问答”环节, 女嘉宾各有30秒钟的时间对两名男嘉宾进行提问。然后主持人询问女生“是否更改心动男生”, 女生决定后, 男生做出选择, 如果喜欢这个女生就按钮转过来, 然后对女生进行表白。如果没有人为她转身, 或者女生拒绝表白, 那么她可以选择跟自己的“心动男生”进行表白。表白成功或者失败之后, 点评嘉宾会进行一些点评。上述就是节目的大致流程。

二、节目模式分析

(一) “盲选”模式。

用旋转座椅“盲选”模式借鉴了《中国好声音》, 为的是给男嘉宾们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 不再因为外表误导自己的第一感觉。虽然这种模式很有创新性, 但是投入过大, 有些没有必要。

节目开始女嘉宾会说自己的“我可以”和“不接受”有的再加上才艺展示, 给予男生的信息量很少。虽然生活中很多人都说“心灵美”比“外貌美”, 但是在择偶上外貌却是绕不过去的因素, 尤其是男性会更加看重女性外貌。所以男生大都会抱着看一看女生长什么样的心态转过身来,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男嘉宾都会转过来。也许“盲选”会让男嘉宾不被第一感觉误导, 但是再看到女嘉宾的“真容”之后, 他们还是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的。而且这种“盲选”不起决定性作用, 并不会像灭灯一样一下子就否定了女嘉宾, 所以电视台投入那么多资金购买座椅, 设置此环节的意义不大。

(二) 男女嘉宾偶像化

《非常完美》的节目类型是“时尚微约会婚恋交友节目”,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节目却捧红了一大批男女嘉宾。我们说它除了“婚恋交友”外兼具“造星”的功能恐怕不为过。赵威霖、张瀚元、洪尧、李桢航、吴大伟……这些《非常完美》节目里曾经的“钉子户”在参加节目被人们所熟知之后, 不论在微博上还是现实中都有了一大批的粉丝。微博加“V”, “粉丝后援团”, 甚至到达一个城市都有粉丝接机, 这些都是参加《非常完美》带给他们的“福利”。为什么这些男嘉宾能一眨眼就成为明星了呢?

第一, 因为相比较于同类节目, 《非常完美》在男女嘉宾的选择上对外形要求很高。场上15个男嘉宾每一位都十分的帅气潇洒。就连42岁的心理咨询师夏东豪也是中国、西班牙、菲律宾三国混血, 英俊儒雅, 完全看不出已到了不惑的年纪。女嘉宾或者性感火辣, 或者清纯可爱, 或者知性温柔, 也都是清一色的美女。所以在这个“眼球经济”的年代, 不难理解男女嘉宾的走红。

第二, 节目中有些男女嘉宾本来就从事演艺行业。有很多男女嘉宾的资料上虽然赫然写着“英文教师”、“淘宝店主”、“时尚买手”、“总裁助理”等, 但是只要到网上搜索他们的名字就会发现, 不少人曾经参演过影视作品、广告, 或者做过模特、舞蹈演员。虽然这些嘉宾从前从事演艺行业没有能够“大红大紫”起来, 但是这些人本身会比普通人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以现在他们来《非常完美》相亲, 一下子就会因为出众的外形和突出的表现力而受到大众的追捧。这对于嘉宾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因为有了名气, 很多广告、代言、电影都会找上门来。

第三, 节目组刻意“造星”。“天涯”、“猫扑”等网站上都有帖子爆过《非常完美》的内幕。这些“知情人”爆料称, 这些男女嘉宾都是节目组找的“托”。近几年, 各省级卫视婚恋交友节目众多, 竞争激烈, “上台流泪, 下台给钱”似乎已经成为这些节目“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虽然不清楚帖子的内容是真是假, 但是有些男嘉宾在台上待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也确实可疑。就连观众也替他们着急, “那么漂亮的女生, 那么感人的告白, 他们都不为所动, 这些小伙子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女生啊?”“钉子户”的行为, 是这些男生太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呢?还是贵州卫视有意为之呢?我们不得而知。

(三) 电视节目情节化

《非常完美》是婚恋交友节目, 也是综艺娱乐节目。所以为了让节目吸引更多的眼球, 除了男女嘉宾偶像化外, 还出现了电视节目情节化。这里的情节化体现在女生表白的环节。几乎每个女嘉宾来到现场都会选择给心动男生进行表白, 为了能够带走男嘉宾, 她们有的送礼物, 有的做题板, 有的人工“降雪”, 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笔者观看的2014年1月31日的《非常完美·春节特别版》节目中, 中性女生王爽跟男嘉宾李桢航表白时, 用到了视频和写着情话卡片的题板, 女生一边翻卡片一边让男嘉宾念出来, 同时场上及时地配上了王若琳的歌《I love you》做背景音, 十分打动人。

23岁的合肥女生左娇娇在跟男嘉宾杜宥仪表白时手拿了很多张自己的照片, 每张照片上的她都有不同的造型, 不同的装束, 左娇娇动情地读着每张照片后面的写给杜宥仪的话, 每读一张就交给男嘉宾一张。在听女嘉宾说完“最后, 所有的我都想跟你说一句话, 杜宥仪, 我喜欢你”, 男嘉宾杜宥仪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在这期节目中, 来自大连的30岁女嘉宾徐显曦向夏东豪表白时不仅说了令人动容的话语, 还端上了十杯红酒。徐显曦说:猫是有九条命的, 我想我可能有十次, 十次机会都来问你, 要不要和我在一起?”于是她每问一次就仰头喝了一杯红酒。不过即使这样, 男嘉宾还是拒绝了她。

在感叹唏嘘, 沉浸其中的同时, 观众们是否发现这些道具、音响一应俱全的动人的告白都像极了偶像剧的剧情呢?从女嘉宾的角度来看, 为了赢得“心动男生”的心, 自己什么都可以做, 这些事情又能算得上什么呢?天性浪漫的女生们总能想出五花八门但却很动人的表白方式。从节目的效果上来说, 女嘉宾告白是整个节目中最具情节性的环节。节目组为女嘉宾提供道具或者制造情境, 都是为了增强节目效果, 让节目更有可看性。有了这些道具, 表白就不再只是干巴巴的对话, 而变得有声音, 有颜色, 有温度了。不过这种情节, 非常有可能事先就已经写好了脚本。在网络媒体和手机终端的竞争下, 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 未来的电视竞争的不再是收视率而是开机率。为了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各家电视台必须努力想出各种吸引大众兴趣的方法。

电视节目的情节化, 节目嘉宾偶像化都是电视娱乐化的一部分。尤其对真人秀节目来说, 有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 为了减少失误, 增强效果, 制造话题, 电视节目制作方会实现写好节目脚本, 然后让“事先找好”的嘉宾来“演”。观众想看什么样的东西, 电视台就制作出什么样的产品。为了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 这些设置好像都无可厚非。然而, 如果大家都这么做, 那么电视节目的真实性又在哪里呢?未来, 如果所有的电视都有脚本, 大众知道了这些内幕, 恐怕也不会再看了吧。

注释

上一篇:初高中衔接论文下一篇:职高班主任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