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响度

2024-10-13

节目响度(精选4篇)

节目响度 篇1

随着数字化播出的来临,我们在日常收看电视时能看到更多类型的电视节目,但是当我们在使用遥控器选择节目时,会发现这些节目的平均响度有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有三。

(1)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对音频没有按照要求控制好,音频节目响度和真实峰值音频电平考虑不够,使得音量调整的过大或过小。

(2)在制作节目时,一些广告制作商为了要达到让人们更加注意的目的,使用了压限处理,特意把节目声音的动态范围降低,平均能量大大提高,听起来响度很大。

(3)在一些影视节目中,本身动态范围很大,造成了响度过大。

各国的专家也一直在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ITU、FCC、EBU、NABA和ARIB等国际机构也不断发布数字电视音频响度的相关测量技术规范。许多国家为此出台相应的电视节目的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响度标准。

1 响度的基本概念

响度(Loudness),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振动时度量声音能量的一个指标,我们经常说的音量其实就代表了响度。响度是一个复杂的声学仿真概念,用一个鲜为人知的单位(sone)来标示大小,和声压级、频率有密切关系。通常,一些非音频专业的技术人员容易将电平和响度混为一谈,错误地理解为控制电平就是控制了最终还原的响度。实际上,电平本身的度量有多种方法,如VU表、PPM表、dBFS表等。最接近人耳听觉特性的是VU表,VU表指针或条状图的摆动特性可以大致描述信号还原为声音时音量的变化,也就是人耳最终感觉到的响度变化,但也只是大致,并非特别准确,如果用PPM或dBFS数字表,则可能偏差更大。

响度是反映声音强度的主观量,但是声音响度不仅仅与声压级有关,而且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就是说,不同频率的声音,当具有相同的声压级时,它们的主观响度却不同。为了对响度主观量进行测量,需要对响度单位进行规定。

响度和响度级是按照不同方法规定的两种响度度量单位,这两种单位都具有相对性,均可用在反映声音的心理量方面。

2 有关响度差异的一些基本看法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是感觉判断的声音强弱,即声音响亮的程度。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还与频率有关。

人们对响度有两种看法:一为感觉响度,二为感知响度。

感觉响度:它直接关系到人耳内神经活动,因此它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目前常用感觉响度表来表示。

感知响度:它是指有关的听众感兴趣的声音,没有真正的模型可建,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响应。此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鸡尾酒会效应”,它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使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

从上述情况来看,通常绝大数用响度电平来表示。每个人都能够锁定一个谈话的内容,但是没有一款仪表可用来表达听众注意力的值。

为了要在广播电视环境中有一个比较好的响度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综合了这两种因素制定了ITU-R BS.1770标准,欧洲广播联盟(EBU)也制定了EBU R128标准,EBU R128是ITU-R BS.1770标准的扩展。

3 电视广播的响度问题

在一个电视频道中,有不同类型的节目,如影视、音乐电视、纪录片、广告、谈话及实况类等节目,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同的响度电平,在数字电视广播中提高的动态范围使问题变得更糟。

对于不压缩信号,不同节目的平均响度呈现很大差异,传统的广播音频大量地被压缩,平均响度仍然各不相同。

4 几种主流的响度控制技术

4.1 T.C.Electronics

DB-4和DB-8TC处理响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响度和动态范围结合在一起处理,用户可以调用很多国外电视台在响度和动态范围处理方面的参考数据,然后根据自己素材的特点修改这些参数获得适合的播出效果。

4.2 JUNGER

尽管响度和电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当我们用信号的准平均值来表示信号电平大小时,这时电平和信号还原出来的响度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通过高速检测信号的平均值电平,根据压缩扩展规则进行高速处理,可以比较理想地控制信号还原的响度。

4.3 DOLBY

(1)元数据技术控制还原

借助加入标识音频信号响度的元数据,由接收端的机顶盒根据元数据决定还原时具体的响度,同时动态范围并不压缩。

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它不对信号进行任何处理,只是分析出节目信号的响度大小,响度值就是元数据的内容。和其他一些厂商有所不同,杜比实验室的理念是内容提供商不能只照顾普通接收条件而牺牲那些具有高端接收条件的观众的满意度。通过对机顶盒的接收参数设置,各类用户得到各自需要的响度和合适的动态范围。

(2)基于文件处理的DP600

杜比在2007年又推出了基于文件处理的响度控制器DP600。DP600按一定的策略从视频服务器读取素材,从中抽出音频数据流进行短期或长期响度分析,并把它调整到预先设定的响度水平,处理过后的音频流重新打包回去成为可以正确播放的文件。尽管对原始文件进行了响度处理,但依然不破坏原始文件的动态范围。如果所有播放的素材都经过响度处理,这样所有的响度就一致了,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

(3)接收端直接处理(Dolby Volume)

和前两种处理不同,Dolby Volume直接面向消费类电子设备,对响度的控制完全独立于节目提供商和节目类型。

不管是元数据还是基于文件对响度进行处理,杜比实验室把它的响度控制技术命名为对白归一(DialNorm)。

根据杜比的研究,入耳对节目中的人声(也就是对白)相对于音效来说要敏感得多,并且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段对白响度的认知度一致性非常之高,对白响度变化+1.0~-3dB,大多数人会立刻感觉到,响度变化超过+2.0~-5.0dB,大多数人就有不舒服的感觉,中间的容限很小,音乐则不同,容限超过12dB,并且不同的人对音乐响度的不一致性非常大。

对与无对白、纯音乐、无人声的广告,由于人耳对这类信号响度的容差较大,关键控制其平均响度,同样可以采取对白归一化处理。

只要我们有效控制了节目中对白的响度,就不会让观众感到不舒服。如果能让所有节目中的对白和所有频道播出的对白响度一致,观众就不会对节目间和频道间响度的大幅度跳变感到厌恶。笔者认为杜比抛开音频信号复杂化的表面抓住关键因素的研究卓有成效,对音频处理技术的进步是一个贡献。

那些不含对白的节目怎么办呢?比如纯音乐、无人声的广告,由于人耳对这类信号响度的容差较大,关键还控制其平均响度,同样可以采取对白归一化处理。如果需要对广告等特殊节目提高一定的响度,可以在对其归一化处理时偏移目标响度值,将其响度适当提高0.5~1dB,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广告投放商和专业音乐制作人,同时不至于得罪观众的耳朵。

5 结束语

就我们当前大多数电视台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情况来看,在线式传统的压限处理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元数据技术应用离电视播出系统可能还很遥远,基于杜比对白归一的文件处理技术对于以硬盘播出系统为主的节目制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我们需要对当前播出响度的状况有准确的测量,需要准确了解各类型节目的平均响度,然后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控制节目播出的响度,给观众带去更美好的听觉审美感受。

声道数变化对节目响度的影响 篇2

在数字广播电视信号采集、记录、制作、播出、分发、接收环节, 是否存在规定音频声道数目的相关标准?我国在到达用户接收端时, 节目实际声道数的现状如何?信号流程中声道数发生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户的响度值?怎样影响?如何解决?本文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1 声道数相关标准

ITU建议书和广播电视行业标准中有关节目制作和记录环节声道配置的系列标准如下:

GY/T 156-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规定了2路记录的声道分配、4路记录的声道分配和8路记录的声道分配方式, 适用于广播电视演播室中的数字音频记录与制作, 其中, 8路记录的声道分配如表1所示。

记录在数字电视磁带上的音频声道分配规则由ITU-R BR.779 Operating practice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recording规定, 如表2所示。

上述两个标准都规定了使用不同的声道数进行记录时应遵循的声道分配规则, 但应采用多少个声道进行采集、记录、存储和播出, 未见标准规定。

2 我国电视节目声道数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使用单声道制作和播出, 随着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 一些高清上星频道的电视节目, 在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享受的同时, 声音也直接从单声道跨越到多声道环绕声, 但也仍有不少频道的节目停留在单声道阶段。

因此, 在制作完成时, 我国电视节目声道数存在着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和5.1声道并存的情况;在节目播出环节, 既存在原样播出以及声道丢弃和声道复制的情况, 也存在环绕声和立体声同播的情况;在分发环节, 多数是对视音频编码码流进行透传, 也不乏解码后对声道进行调整的实例。可见, 如果罗列我国电视节目信号链路中可能发生声道变化的关键节点, 按每个节点可能出现的声道数进行一个排列组合的话, 结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电视台制播信号流程示意如图1所示。

事实上, 在电视台内部就经常发生声道数的变化, 在节目分发端也时有发生, 下面列举两个电视台信号流程的实例。

实例1:如图1所示, 某电视台在节目收录环节使用单声道, 但在制作系统网络送播前, 出于防止声音信号丢失等安全方面考虑, 将1声道信号复制到2声道, 变化为双声道, 在播出时亦为双声道;外来节目, 如电视剧, 由于来源各异, 声道数和声道分配方式各异, 可能是单声道, 也可是1声道承载节目声, 2声道承载国际声, 但无论初始状态如何, 在经过制作系统网络送播前均会统一到1和2声道承载相同内容的格式。对这些节目来说, 声道数发生了变化, 主要是进行了声道复制, 是1到1+1的变化, 我们称之为1+1声道复制方式, 简称1+1方式。

实例2:目前高清频道的很多节目是以5.1环绕声的方式播出, 但真正以5.1环绕声方式制作的节目还是少数, 更多的是在录制时按照双声道立体声录制, 然后通过上变换设备来实现5.1的播出,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假5.1。还有就是以5.1声道播出的节目, 在到达用户时, 用户的接收设备受重放扬声器数量限制将节目下变换为2声道。这种方式我们称为非1+1方式。

5.1声道至2声道的下变换通常采用ITU-R BS.775规定的算法实现, 也有采用设备厂商的私有算法实现。ITU-R BS.775 Multichannel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accompanying picture中的下变换公式为, 将中置声道和左环绕声道信号均方电平分别衰减3d B再与前左声道信号混缩形成左声道信号, 将中置声道和右环绕声道信号均方电平分别衰减3d B再与前右声道信号混缩形成右声道信号。上变换也可采用固定的算法来实现, 但更细致一些的做法是录音师按照自己的制作习惯和经验加上混缩后的效果预听来进行。

3 声道数变化对响度的影响

GY/T 262-2012《节目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测量算法》中规定的响度算法框图如图2所示。

按照该算法, 响度测量时对左、中、右和两个环绕声道进行相同的K滤波处理, 但在计算滤波后信号的均方能量和时, 各声道应用不同的计权系数, 前方三个声道的系数GL、GR、GC为1.0, 后面两个环绕声道的系数GLS、GRS为1.41。

可以看出, 对于简单1+1声道复制方式的声道数变化, 如单声道制作, 声道复制后双声道播出 (前左和前右声道) , 响度值增加3d B (3LU) 。而对于非1+1方式的声道数变化, 响度值的变化取决于各声道信号的频谱和上下变换的具体算法, 不能一概而论。

笔者选取电影、新闻现场、综艺晚会、体育球赛、声乐、交响乐等几种常见的节目类型, 进行了5.1声道至2声道立体声的下变换试验, 表3是按照ITU-R BS.775建议书的下变换系数 (下变换系数如表4所示) , 对5.1声道节目进行下变换前后节目响度对比值。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所测8个序列从5.1声道下变换至2声道后, 响度值均发生变化, 变化的范围为-0.7LU~1.7LU。

从试验结果分析可知, 1+1和非1+1两种变换方式将引起不同的响度变化, 1+1方式引起的响度差异要比非1+1方式引起的响度差异值大。对1+1方式而言, 变化前后节目的响度至少会产生3LU的变化, 复制或丢弃的声道数越多, 变化越大;而对5.1和2声道间的上下变换而言, 变化前后节目的响度差通常在±2LU之内。故而, 1+1方式的变换是更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由声道数变化产生响度差异的解决方案

声道数的变化会造成节目平均响度的改变。比如一个广告节目, 外部广告公司提交时为单声道制作, 平均响度值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然而, 在进入某电视台网络送播前已复制为双声道, 后续传输和分发环节未对声道数和链路增益进行调整, 这样, 到达用户端时, 广告节目的响度值会比该台制作的其他符合标准要求的节目的响度值高3LU。再如, 一个以双声道立体声方式送播的高清节目, 在主控上变换为5.1声道后传输, 其响度值也发生了变化。

国际上如国际电信联盟ITU、欧广联EBU等均针对节目平均响度目标值制定了相关标准。ITU的建议书ITU-R BS.1864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loud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digital television programmes规定, 用于国际交换的数字电视节目的平均响度目标值为-24 LKFS, 允许±2LU的容差。从建议书的标题可以看出, 该响度目标值是适用于节目制作环节的, 如果制作的节目以文件的形式经过了响度调整, 理论上完全达到目标值, 为何还要设置一个±2LU的容差?这是因为ITU是一个国际化的组织, 需要倾听、权衡和折衷代表各国利益的声音, ±2LU正是这样一个折衷的结果, 是基于节目全内容响度检测和基于对白响度检测两种思路折衷的结果。而欧广联的建议书EBU R 128 Loudness normalisation and permitted maximum level of audio signals规定节目的平均响度目标值为-23.0 LUFS (等同于LKFS) , 对完全达到响度目标值难以实现的节目, 如直播节目, 允许±1LU的容差。

我国关于节目平均响度目标值的标准正在制定当中, 目前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在该标准征求意见稿中, 将确定我国数字电视节目的平均响度目标值, 并提供一个目标响度容差。由于我国尚处于响度调控实施的初级阶段, 如果按照国际标准, 规定包括直播节目在内的节目, 其平均响度必须马上控制在目标响度±1LU的容差内, 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 即使规定±2LU的容差范围, 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该标准还在广泛征求行业内外专家的意见过程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1+1方式带来的响度变化已经超出了目标值容差范围, 需要解决, 而且解决方式依靠目前基于电平的设备或软件即可实现, 而非1+1方式带来的问题需要依靠基于响度的测量和调控设备实现。

针对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制播环节存在的声道变化特别是1+1声道变化的问题, 在实施相关的解决方案时, 按照从源头解决和谁变化谁解决的思路, 存在两种解决方式:一类节目, 如本地新闻节目, 其节目信号的后续链路相对固定, 很少用于其他制播链路, 可在录音环节进行控制, 这就需要录音师对节目信号的后续链路 (是否存在声道变化) 有清晰的认识, 在录音时即按照在达到用户接收机时节目响度值满足响度目标值来设置录音增益,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 除录音之环节外均无需对信号增益进行调整, 但似乎有悖于录音师的制作习惯, 而且该节目源若用于其他具有声道变化的播出链路, 还会产生响度差异;另一类节目, 如电视剧, 节目制作完成时尚不明确用于什么样的播出链路, 就需要在每一处发生声道数变化的环节, 对信号进行电平增益处理, 这种方式虽繁琐, 但行之有效。

当然,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还是从信号采录直到信号到达用户的接收端根本就不允许存在声道数的变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我国电视节目存在多种声道格式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声道数变化给节目平均响度的归一化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笔者认为, 仅是明晰了节目平均响度目标值标准, 配置了响度表, 把控了传输链路的零增益还是不够的, 预想达到完美的节目平均响度归一化效果, 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需要理顺。

参考文献

[1]GY/T 156-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S].

[2]ITU-R建议书.ITU-R BR.779-2003.Operating practices fordigital television recording[S].

[3]ITU-R建议书.ITU-R BS.775-1994.Multichannel stereophonicsound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accompanying picture[S].

节目响度 篇3

一直以来, 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过程中反映强烈的关于节目切换时普遍存在的“响度跳变”问题, 业已引起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 年12 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了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于此, 作为广播节目制作、播出、传输链路中的源头, 我们在电台节目制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 从而为整个广播链路响度控制起好步、开好头。

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其中有两个重要技术标准“目标响度电平”和“真峰值”是新出现在广播节目录制标准中的, 这两个标准的推出也为广播节目响度的真正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播节目的响度跳变不仅存在在不同节目之间;有时候在同一个节目中, 不时出现的高动态响度变化也会产生严重的响度跳变。

本文将先介绍新标准中二个重要参数的基本涵义, 然后再就上述存在的二个现象分别进行探讨。

1 目标响度值

响度是人耳听觉对声波强弱的主观感受。随着科学的发展, 很多主观的感受也可以用客观的算法加以模拟。

长久以来, 为了能尽量“客观”描述这种主观感受, 出现了各种不同算法, 希望能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反映人们对主观响度的感受, 如:用信号的平均振幅计算的“响度”;匹配感知响度级别, 同时兼顾耳朵最为敏感的中频的“感知响度”;还有整个文件中最常见的振幅均方根计算的“RMS响度”。当今最权威的是国际电联ITU-R BS.1770-2 算法。

根据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广播节目音频从开始至结束, 即节目目标响度电平应当标准化至-23LUFS±1LU, 这是对整个节目累积响度的约束。

2 最大真峰值

根据原广电总局GY/T 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中有关规定, 我国广播电视音频系统中数字设备的满度电平值是0d BFS, 对应模拟信号的+24d Bu。也就是说只要不超过0d BFS信号能正常播出。

其实, 这是在原来正常最高广播采样率48k Hz基础上确定的信号最高峰值, 由于音频信号的瞬间峰值时间非常短暂, 用48k Hz测定的峰值有可能已经被削波失真了。因此, 现在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单位:d BTP, d BTP是真峰值的单位, 所谓真峰值就是4 倍过采样时的采样峰值, 即192k Hz采样频率下的d BFS。它可以更加准确的量化信号的峰值, 将原本有可能出现在48k Hz时的两个采样值中间的更大峰值测试出来。

由图1 可见, 过采样时的真峰值d BTP才能准确量化信号峰值, 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将广播节目在制作阶段所允许的最大真峰值电平确定为:-1d BTP。

理解掌握了上述二个重要技术参数指标, 就可以开始讨论下一步广播节目制作中的响度调整。

3“一键式”响度调整

目前, 各地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编辑软件普遍都缺少对节目响度的支持, 特别是符合ITU-R BS.1770-2 算法响度的规范控制与支持, 而Adobe Audition CS6的出现为此提供了现实可能。

首先, 把需要规范化响度调整的广播节目声音文件调入到Audition CS6 中, 点击菜单栏:“窗口”—“匹配音量”—添加文件到音量匹配文件栏中。如图2。

在“匹配为”选项里, 选择响度算法为国际电联ITU-R BS.1770-2 响度标准“;响度”设置项里, 即目标响度值选择为:-23LUFS, 然后点击“运行”, Audition CS6 自动进行响度的检测、调整, 即刻完成目标响度值的规范化调控。

我们在“匹配音量”中操作目标响度时, 如果发现有动态变化范围很大的声音文件如古典音乐之类, 建议在图2“使用限幅”选项中, 选择上“使用限幅”!从而确保不会产生峰值超标, 引起峰值削波失真。

很显然, “一键式”响度调整的优势是简便快捷, 对多数动态范围变化不大的音频文件响度规范化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同时, “一键式”响度调整的不足也很明显, 这就是对节目内有高动态范围的那些音频文件的处理。由于“一键式”响度调整是对节目整体累积响度的调整, 换句话说就是: 它对响度的调整是以整个节目文件时间段为单位计算、调整的, 所以“一键式”响度调整方式实质是通过调控整个节目文件的增益, 从而使节目规范化到目标响度值。

而由此产生的后果是, 原来音频文件中高峰值的音频振幅被压缩的同时, 原先就小的音频振幅值也被压缩, 而整体的节目响度高动态范围值没变, 文件内部依然会产生响度的跳变。

因此, 这种“一键式”响度调整方式属于“被动式”响度调整, 它特别适用在:

1. 动态范围小的广播节目响度规范化调整。

2. 广播电台节目素材需要大批量导入服务器时, 表现为事半功倍而且对素材文件能有提前的基本响度规范约束。

4“主动式”响度动态调整

针对上述“一键式”响度调整在对高动态范围音频节目文件调整时存在的弊端, 我们现在采用另外一种振幅调整方式, 这就是Adobe Audition CS6 中的“单段压限器”。

单段压限器效果最大的好处是能主动、定量的控制减少音频节目文件中的响度动态变化范围, 从而使节目整体产生比较一致的音量。单段压限器对于画外音尤其有效, 因为它有助于在音乐音轨和背景音频中突显语音。如图3。

下面, 对“单段压限器”中二个关键设置参数作下重点解释:

Threshold阈值:设置动态压缩开始时的门限输入电平。最佳的设置参数取决于音频节目种类和内容。如果只是压缩极端峰值振幅并想保留更大动态响度范围, 可以将阈值调整到低于峰值输入电平5d B左右;要高度压缩音频峰值并大幅减小动态变化范围, 请将阈值调整到低于峰值输入电平15d B左右。

Ratio压缩比:设置压缩比介于1:1 和30:1 之间。譬如, 设置值为3 时, 在输入电平阈值以上每增加3d B, 输出将只增加1d B。通常压缩比设置范围为2 到5 ;较高设置值会导致在流行音乐中产生过度压缩的声音。

除了“单段压限器”可以进行主动式的响度动态控制, Audition CS6 还有另外一些方法可以达到动态调整的目的, 如:“演讲者音量电平”效果, 这在电台录制纯语言类节目时调整动态范围较具优势, 如图4。

“演讲者音量电平”效果, 其中的调整项“目标音量电平”是以振幅均方根值 (RMS) 为目标, 可以说是更加贴近我们对响度调整的要求;另外, 高级选项中的“阈值”我们可以调整其为-9d BFS, 这也比较符合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指标中, 最大工作电平为-9d BFS时的要求!

需要提醒的是, “演讲者音量电平”效果在进行动态压缩处理时, 有时候会同时提升音频文件中低电平音频段中的噪声, 原理是, 它始终以您制定的目标音量均方根值为调整目标, 在文件中有较低电平音频时会大幅提升增益, 从而产生噪声。所以, 在对图4 中“电平值”这项调整时, 建议一般不要超过10%, 这样, 就可以轻微放大语音信号而又不会产生噪声提升。

“主动式”的响度动态调整后, 音频文件的动态变化范围已经到了我们预定或者说是可以接受的程度。此时,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这就是对文件整体累积响度的调整, 按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把文件的目标响度电平值调整到:-23LUFS±1LU, 方法很简单, 上一节“一键式”响度调整已经给予了充分的介绍

至此, 我们对广播节目的响度及其动态范围的调整过程算是基本完成。

5 结束语

掌握了响度及其动态范围的调整方法后, 必须强调的是, 广播电台技术、制作人员所做的不是工业产品而是精神食粮, 也是艺术作品, 因此, 我们还须同时从艺术及心理学的角度审视节目响度调整。

同样响度值的语言与音乐, 人们的主观感受是音乐偏轻。为什么, 这是因为人们的心理对音乐歌声有较高的期待和较大的音量容忍度, 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度。实践中, 对节目音频文件响度动态范围的过度压缩控制, 有时还会抹杀原本应有的艺术效果, 因此, 需要适“度”而止。而对这个“度”的把握, 不仅需要我们非常熟悉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指标;同时, 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只有二者兼备, 我们才能创作出众多的优秀广播节目, 奉献给广大听众朋友。

摘要:本文根据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简要介绍了有关电台节目响度的二个主要技术参数;详细阐述如何运用Adobe Audition CS6对广播节目制作中的响度及其动态范围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关键词:响度,动态范围,Audition CS6,dBTP,LUFS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GYT 275-2013电台节目制播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2013-12.

[2]张建东, 王惠明.数字音频信号真峰值电平[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 (11) .

节目响度 篇4

·广告节目响度超过正常节目响度;

·不同频道之间节目响度差异大;

·同频道不同节目之间响度差异大。

近来,我们还发现在同节目源的不同频道中(如高标清同播频道),节目响度也存在着差异。这一问题虽不影响节目的安全播出,但却是一个很敏感、影响很大的问题,多年来大量观众反应,也验证了其重要性。

本文结合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测试,测量与研究,分析造成电视节目伴音响度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减小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

一造成响度差异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通常与节目本身的特性有关,例如,在电视剧结尾声音淡出时突然插入宣传片或广告,或者从一个正在播出窃窃私语的电视剧的频道突然调到正在播出万众欢呼景象的频道,容易造成听感的较大差异。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但不作为我们要深入探讨的对象。

二节目制作响度差异

节目制作响度是最难把控的,也是影响节目响度的主要原因。制作人员对电视节目音频的重视程度、对电平和响度标准的熟悉程度以及在制作节目时的经验技术都存在着差异,这使得制作成节目的响度会存在着差异。常用的电视节目音频标准有两类:电平标准和响度标准。

1.节目电平标准

以数字音频为例,制作过程中最常涉及的几个数字是:我国行业标准GY/T192-2003[1]中提到的-20dBFS的校准电平和GY/T223-2007[2]中提到的"节目电平最大值不超过-6dBFS (通常节目电平在-9dBFS),语言电平最大值不超过-12dBFS"。然而,看似简单的数据,在实际制作中通常会引来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误将-20dBFS作为节目的最大电平,误认为谈话类节目最大电平不能超过-12dBFS等都会造成节目整体响度偏低,而事实上-20dBFS是主要用于设备的校准,而-12dBFS指的是不包括背景声音、不加修饰、甚至无情绪起伏的纯语言。如果部分节目制作人员误读了这些标准,就会造成相应节目的伴音响度偏低。

2.节目响度标准

随着对音频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电平高低会影响但不完全反映节目响度,节目的响度还受到频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电联(ITU)与欧广联(EBU)相继出台了响度的相关算法和标准,例如,EBU的R128[3]中设定节目响度为-23LUFS,由于响度值是通过一定算法计算出的积分平均值,利用好响度标准能够更好地控制节目整体响度,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使得一些响度动态范围小的节目(如广告、宣传片、购物节目等)踩着电平标准的上限制作,结果导致节目整体响度过大。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电视节目的响度情况,我们利用响度测试设备对上海各频道节目做了大量的测试,并根据R128的算法,计算每个频道每档节目的节目响度和响度范围。表1列举我们测试数据中的某频道某日的一段数据,从中可以看到两个问题:

·电视剧的响度范围较大,节目响度较小,而宣传片的响度范围较小,节目响度较大;

·所测数据的响度值都偏小,小于欧广联-23LUFS的标准。

事实上,大量的数据测试反映其他本地频道节目也存在着这两个问题。

经过对这些节目的回放收听比较后,我们认为测试的数据与实际听感基本是符合的,即大部分宣传片的响度比其他节目要大一些,大部分本地节目也确实比很多其他电视台的节目要轻一些。考虑到我们在制作端只配备有电平表,并遵循相关标准控制节目电平上限不超标,缺乏有效的控制节目整体响度的手段这些实际情况,也验证了在制作这些动态范围较小的节目时,如果仅仅限制节目电平的上限,容易造成这类节目响度偏大,并且节目的整体响度也较难控制。

另外,对广告节目,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做了专门的处理,刻意将广告的电平标准设置得比其他节目低一些,所以我们在测试中发现本地广告节目的响度不大,甚至比正常节目还要小,实际听感也确实如此,可见,采取有效的措施,广大观众所反映的广告偏响的问题还是可以控制的。

三设备系统引起的节目响度差异

与节目制作过程中众多人为的,不可控的因素不同,设备系统中如果存在可能引起响度差异的地方,可以分段进行测量排查,并尽可能解决之。在系统排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下文所述因素可能引起节目的响度差异。

1.设备采用的标准不一致

大部分录像机采用的是默认基准电平为-20dBFS的Sony录像机,与国家标准一致,但也有个别频道使用的是默认基准电平为-18dBFS的Panasonic录像机,若在使用时不加注意,未正确设置,制作的节目就可能存在2dB左右的差异。

2.系统环节未做到零进零出

我们发现本地某同节目源的两个频道播出响度不一致,于是有针对性地做了测量,我们采用(1kHz,+4dBu)标准测试信号代替图1中节目源1作为输入信号进行测试,并在图中A点及B点利用音频分析仪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A点和B点电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跌落,说明系统某些环节并未做到零进零出。

3.系统中不同环节对响度的影响

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可能会影响节目的响度,在高标清同播的时候,我们发现两者虽采用同一节目源,但测得的节目响度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表2所示,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我们发现高清系统比标清频道多出了杜比编解码环节,由于杜比编解码环节采用DRC (动态范围控制)技术,会对音频进行处理,而其设置的归一参数为-31dBFS,这一参数低于大部分我们节目的平均电平,所以机顶盒解码输出后出现表2中的情况,即经过杜比编解码的高清频道节目响度测量值要小于没有经过处理的标清频道节目响度测量值。

四解决方案

归纳上面分析的造成响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几点:节目跌宕起伏的客观原因、误读制作标准、制作重视不够、制作经验不足、制作端缺乏有效的音频监测设备、设备系统标准不统一、设备系统本身存在问题、系统中的特殊环节对响度的影响等等。除了个别客观原因或者不可避免的因素外,我们认为大部分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改善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制作流程,加强标准培训,把好外购节目质量关

在节目制作端,应当制定相应的制作规范和流程,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尤其是在节目技术质量意识相对淡薄的频道节目制作人员中开展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技术质量标准、节目制作规范和流程,提高节目技术质量意识。对于外购节目,应当从节目的源头把好质量关,做好审查工作。

2.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音频监测设备

在节目制作端应当至少配备电平监测设备,并依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对节目的伴音电平进行监控,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增加响度监控设备。可能的话,对测试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研究,找出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设法进行改正。

3.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补偿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广告响度过大,在制作端没有响度监控设备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将电平标准设置得稍低一些等方法进行控制。

4.积极开展技术审查工作

我们对大部分录播节目都进行了技术审查,这一项工作在节目播出前把住了很多节目视音频质量关,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5.做好系统年检测量工作

系统的年检测量工作非常重要,通过系统设备的年检测量,可以发现隐患,提早进行预防。在测量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细致些,分级测量可以发现个别设备问题,多花一些功夫,多做一些预防,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节目的安全播出和节目技术质量。

6.了解系统特点,针对性寻找解决方案

对于同节目源经过不同的系统环节导致节目响度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发现,应当通过测量测试等方式寻找差异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尽可能地通过调整系统等方式消除差异。

五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少电视台已经开始了立体声乃至环绕声节目的播出,这些都可能带来新的电视节目伴音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电视节目伴音质量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它与节目图像质量同样重要,应当引起重视。

摘要: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台根据电视节目伴音响度问题所做的一系列的电平和响度测试以及系统测量,找出造成响度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响度,系统,测试测量

参考文献

[1]G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满度平》

[2]GY/T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

上一篇:诚信培育下一篇:蚁群算法优化策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