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2024-12-29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共12篇)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1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基本理念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发挥品德课程实效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走近学生生活, 走进孩子心灵。

一、走进生活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 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做到走近学生生活。

1.课前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前活动生活化主要是指课前的观察记录及调查访问。观察记录是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并记录的方法进行探究的活动。如教学《不和烟酒交朋友》课前要求学生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 看一看有多少烟头, 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 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调查访问是要求学生到现场与当事人交流, 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 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课前做有关的调查, 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如教学《身边的变化》课前要求学生向长辈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购物的各种票证和家人不同时代的照片, 采访调查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劳动工分分配的情况, 以及选取一个点 (如住房、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 变化作调查记录。课前的观察及调查访问这些“热身”活动为课内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2.课内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内活动生活化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 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 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立足生活, 目标要体现对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的引导与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 社会生活, 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的学习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感受村民选举》一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模拟选举村干部的活动, 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了解选举办法和程序;分工负责, 进行筹备;正式选举;活动评价。这样的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具体可行的, 让他们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体会民主政治的意义, 初步树立民主意识。

3.课后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 培养道德行为能力,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活动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亲身实践, 发展道德能力。

学习《隔海相望》后, 让学生访问附近的台资企业、收集台湾歌星影星资料、调查日常使用的台湾商品等,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 我们同根同源, 我们都是中国人, 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课后活动既使学生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 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 曾不止一次的提到,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 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去感触儿童的内心世界, 去感触儿童时代的特征。我们应该像航海家依据指南针那样, 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这个客观事实作为一切工作的依据。儿童时代的世界, 是一种特殊的世界。儿童有自己的幼稚的善恶观、好坏观, 有自己幼稚的审美标准……在品德课的教学中, 我遵照并努力践行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 坚持做到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心灵。

1.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某些生活中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 《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学中, 在安排学生看《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听王二小的故事后, 进行抗日歌曲大联唱, 《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等歌曲, 影片、故事和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列强面前, 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争精神。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懂得“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道理, 懂得国家兴亡, 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由此教师号召学生:努力学习吧!为强大我们的民族, 强大我们的国家而奋斗。

2.触动真情

《品德与社会》中有些内容需要和现实生活进行链接, 需要将生活中人或事引进课堂。比如, 在讲《我心中的那颗“星”》时, 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片段, 残疾人刘伟 (后被评为“中国达人秀”冠军) 命运对他十分残酷!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 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刘伟, 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 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听到刘伟演奏的动听的钢琴曲, 学生们的心中涌起震撼与感动, 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 梦想就会实现!学生从中也了解了“明星”们成长的艰辛历程, 体会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精神力量, 并以他们为榜样, 树立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3.真心参与

学生的参与不仅仅要注重活动形式的有趣, 更要注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 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 在参与过程中, 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 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 并逐步在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教学《我做志愿者》这个内容时, 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 学生体会到要当好志愿者不仅要有乐于奉献的爱心,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 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他们在享受模拟志愿者乐趣的同时, 还复习巩固了前几课学到的印度、埃及、希腊等国的饮食、文化生活习俗。

三、结语

总之,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走近生活, 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要力争让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 反映学生需要, 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 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要走进心灵, 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丰富活动中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心灵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起到能导致行为的改变的作用。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2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时,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课程生活,德育生活。在具体实践中,采用“六化”教学的模式,以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课程生活;“六化”模式;道德;实效

“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近二十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全体德育工作者深感道德教育在成就人的德性中的无奈,以致有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这样评价:课堂学习亮晶晶,现实生活瞎蒙蒙。为了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运而生。

当新课程在学校实施时,作为每一位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价值观,包括更新德育理念,清晰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六化”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社会),以最优化地达成他们内化道德品质,增强德育实效。

一、“六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生活性。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为素材,如生活中的现状、需要、困惑、问题等,并加以浓缩锤炼,让学生或在情境中模拟,或在活动中训练,或在现实中体验,使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的大舞台中学习生活,获得经验,学习道德,发展能力。

2.活动性。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游戏、扮演、竞赛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能力,加深对自我、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3.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儿童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

4、整体性。社会生活具有整体性,德性发展也应该有整体性。在品德内容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自成体系;在德性结构上,注重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中,注重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5.开放性。学校要在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基地和隐性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建构一个开放的德育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科书拓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喜欢的、充满“童趣”“童真”和“童乐”的活动方法、表现形式;在教学空间上,从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大自然中进行体验性学习。

6、综合性。学生每天过的和以后将要过的实际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遇到各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选择最佳方案和时机去活动、去体悟、去学习。

二、“六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为此,教师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或捕

捉现行教材中适用的信息,或利用学生生活中有益的资源,来充实、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要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解决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山山水水》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兵分三路,分别去看一看阅览室里家乡的图例;拍一拍家乡的新貌;向家长聊一聊,介绍几种家乡的物产。由于学生准备充分,活动时都围绕主题,有板有眼地争相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这样的教学安排,由于紧扣当前的现实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道德情感易被激活,道德认识易被内化,又培养了各种能力,无疑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生活内容情境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建议:“可以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所以,生活内容情境化、仿真演习有效化是弥补教学时空局限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儿童生活经验为依托,将“浓缩的生活”融入课堂,创设一些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如充满童趣和童乐的游戏;富有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模拟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使他们在各种有意义的演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生活,学习道德。如《平安回家》一课,教师播放一段真实的交通事故,让学生看后悟一悟……生活中的资源是无穷的,我们平时都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焦点”、“亮点”、“疑点”,为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三)情境内容体验化

在生活内容情境化后,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讲究参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体验、仿真演练,再适时点拨指导,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由感悟到内化,激起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促进人的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

例如教学《神奇的手》时,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人民币中的盲文知识和盲人具有的特殊本领。让学生明白正常人不用眼睛看,很难分辨出一百元钞票和与之大小厚度相似的纸片,但是盲人却有这个本领。在情境的体验和内容的拓展中,学生感觉到的不仅是手的神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和关爱之情。

(四)体验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性质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施活动化教学。为了使体验活动富有实效,教师在设计活动前就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教材涉及的生活内容有一个高度的浓缩,然后精心地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设计出“形神兼备”的活动内容,寓教育于活动中;同时还要周密地考虑最佳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时都能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1.自主体验,感受真切

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创设的活动情境中自主选择,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样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所建立的道德认识也是最稳固的。如教学《一分钟能做什么》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用一分钟时间或去口算,或去朗读,或去跳绳,一分钟后,大家汇报所完成的事,并谈谈心得想法。这时,大家都惊奇地发现原来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的事,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必要。

2.合作体验,感受愉悦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相处、共同和谐生活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内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强调,“学会合作”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游戏等,都不能靠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而往往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享受合作带来的喜悦。

3.探究体验,感受成功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我们同样重视给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机会,发展自我的空间,所提供的活动要让学生全体参与,以探究为目的,以操作为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建构课程知识,逐步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开发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五)多元内容实践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在教学中,力争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在开放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相互结合,将小课堂延伸至大社会;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使学生在与家人的互动中过好课程生活。下面以教科版第五册《品德与社会》课为例,根据活动难易程度、空间时间需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

单元主题 活动类型 活动设计

一、夸夸我自己

三、我爱我们的学校 课余活动 根据自己设计的阳光计划,在课余乐意、积极去实践 课余尽力为学校做些有益的事,记录下来争“爱校章”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

五、有趣的家乡风情 班队活动 在班队课组织学生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 组织学生“团团圆圆迎新春——我来做汤圆”

二、温暖的家

家庭活动 假日,让学生在父母指导下,实践“今天我当家”

一、夸夸我自己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 社区活动 组织学生在重阳节去敬老院或孤寡老人家送温暖,亮出自己的风采

成立四个小课题研究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物产

二、温暖的家 社会活动 假日,让学生跟父母上一天班,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

(六)实践内容激励化 对于学生的评价,《全球教育展望》中指出:“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由于品德教学的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师营造的一个教育空间,而是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儿童的整个活动过程,而不能只看结果;评价可由学生、家长、有关人员共同参与,而不能教师单干;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要重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评价形式不拘一格,可用评语、等级,也可以通过成果来展示。

小组评价在活动结束时由本人提议,组员互相讨论确定,有一到五星五级。

他人评价由活动中参与的长辈或他人来整体评价,分优、良、合格、待合格四等。辅导老师评价则由其随时关注活动情况,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面对困难的坚持程度、团体合作的情况等,予以鼓励或建议,以真实地反应学生体验、探究和学习的过程。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道德的火花必将越燃越旺。也只有这样,德育过程才真正落实了情知并重,道德内化,才真正成就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走进学生生活 篇3

关键词:生活 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69-0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具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着特点之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走进生活,教师应从课前活动设计,课堂上的活动过程,课后的活动延伸等多方面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一、课前活动设计体现生活性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强调学习情境必须生活化,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这是符合儿童品德的认知规律的。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造性的使用实际生活中捕捉到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被儿童接受。例如:我在教学《我眼中的家长》一课时,为了达到本课的主题目标: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知道父母为了培养子女很辛苦,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爱父母。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观察父母一天在家中做了哪些家务:和父母谈一次话,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通过调查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不易及做家务的艰辛。这就为课堂交流作好了铺垫,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再如:我在教学《我爱秋天》一课中,本课主题目标是: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初步认识种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课前我充分利用我校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农村,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操场、家周围、田野里去感受秋天的气息。观察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生活的变化以及秋天的色彩,观察秋天的果实等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去感受秋天,去热爱秋天。为了让学生的感情自然得到升华——不仅热爱秋天的美景,懂得珍惜农民劳动果实,我让学生走进田间,观察农民伯伯秋收时流了多少汗,再亲自动手参加秋收。从而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这样学生更能够珍惜劳动成果。

二、课堂的活动过程注重生活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如教学《我眼中的家长》时,在学生汇报父母在家主要做什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以优美的音乐,用课件展示孩子一系列由出生到上学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温馨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去,重温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这些爱可以是生活上的、学习上的、也可以是做人的,引导学生将印象最深的说给同学听。这样教师就为学生回顾父母的爱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多角度的叙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体会到父母为了培养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

三、课后的活动延伸体现生活性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目的都是要将各种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而后者往往通过课堂的活动延伸来完成。如:在教学《我爱温馨的家》一课即将结束时我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关心体贴父母就是要时时处处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力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欢乐。今天回家请同学们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吧!愿每位同学都给自己的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通过这样的爱心延伸行动即将学生爱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关心体贴父母的实际行动,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大自然的秘密》时,从田间、小河边回来,当同学对大自然的探索余兴未尽时,我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在田间、小河边、树林里你们看到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表现出来。这样就使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得以升华。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4

道德教育应植根于生活。在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小学生的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其小范围的社会生活。因为《品德与生活 (社会) 》面对的是小学生, 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就应该紧密结合其所熟悉的生活, 这样他们才容易接受和理解, 也更易于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那么, 教师应如何对其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围绕“生活”这一根基就把握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钻研教材, 同时要了解、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 使教材中小学生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教材, 体会其每一单元与主题的意义, 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教材中儿童的生活与教室中小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使教室里的小学生觉得教材中的儿童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 与教材中的儿童同欢乐共烦恼, 而不是觉得教材里的儿童与自己毫无关系, 只是单纯地就教材学教材。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想儿童之所想, 感儿童之所感。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在教室中所学的道德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 建构小学生的学习体系。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教材内容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材设计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来构建其学习体系, 帮助儿童在以其实际生活为背景的学习中, 初步掌握科学生活常识与道德理论知识, 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体验童年的快乐, 使这门课程成为儿童个体幸福成长之需要。

一方面, 教师要在了解儿童各方面生活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因为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在使用教材时, 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点紧密结合, 提高教材的适切程度。因此, 教师一定要结合地区实际, 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 对教材进行适当增删调整。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参与生活、创造生活, 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

3.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生活化”。教师要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把“生活化”作为进行评价的有力武器。把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评价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例如, 向孤寡老人献爱心、争做家长的小助手、向贫困小伙伴伸援手、做环保小卫士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快乐, 最主要的是把学生已有的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了道德行为, 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

二、社会:《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的归属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社会性是指人在从事社会型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品质, 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等方面。《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师要按小学生逐步扩大的地域范畴“由近而远”组织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材按“家庭———学校———市乡———县省———国家———世界”排列, 其实就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组织安排的。教师作为这门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教材的安排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逐步扩大的教学活动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切入, 逐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 形成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

2. 设置各种教育情境让学生进行切实的社会体验。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主题需要设置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感悟, 学生只有亲历了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把在学校的道德运用到实际社会中。比如进行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卷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此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教学离不开小学生的生活及社会领域。把“贴近生活”与“走进社会”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视角就把握了其主导方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记“生活”是这门课教学的根基而“社会”是其归属。因为只有贴近生活的德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只有走进社会的德育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侯莉敏, 《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5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另找一条途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生的家长我基本都通过电话,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2月21日利用休息时间,我和同事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其中的感触颇深。我深切地感受到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只有家长们少了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老师的家访却给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离家较远,平时中午在校吃饭,所以能够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很少。虽然我很多次试图与这些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依然不佳。每次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心中总是感觉很无奈。我们首先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张XX。这个孩子平时顽皮好动,上课精力很特别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试卷从来没及格过,而且平时颇爱管“闲事”。到达学生张XX家时,他的家长颇感意外。或许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许是因为许多次老师电话“邀请”,都没能把张XX的家长请到学校,张XX的妈妈很是不好意思。我和张XX妈妈稍稍交流了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张XX妈妈满脸歉意地说:“老师,我对孩子管理太松了,您前几次打电话,我因为上班抽不开身,所以没能去学校……”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呀!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没有家长的管理,孩子怎么能约束住自己呢?……”我开始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

“对,对,对,老师,是我们做的不对!……”张XX妈妈点头答应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您工作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去学校和老师交流呢?”

张XX的妈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果然,她抬起头时,眼圈已经发红了。

“老师,您没听说过前两年硫酸厂发生的那件事吗?孩子他爸与人打架,我们家赔付给人家很多钱,欠下了许多债。我一个月就XX多块钱,还要供张XX姐弟俩上学,所以对孩子的管理放松了……”张XX妈妈哽咽着说。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自以为很关心孩子,自以为很会讲道理,却从来不知道去找找孩子落后的根源在哪里。我开始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补习计划……孩子笑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同时让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多数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管教子女严厉的家长,会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的家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6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生活实践;教法研究

一、把学生引领到生活中来教学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小学的品德与生活是直接涉及孩子们的生活世界,品德修养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抓住学生的生活关键,教学中要联系生活,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都要紧紧地围绕着生活这个关键,让孩子们能够紧密地体现生活实践,引领孩子们走进生活,使他们能够真正地热爱生活,由此使孩子们学会做人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比如,在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我就领着孩子们先到野外的大自然里寻找那个真实的春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真正地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这样要比在课堂里,在书本中看那些文字要强得多,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最后让学生根据在实践中的观察,再结合课文的阅读学习,把春天的美好进行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在玩中得到乐趣,在乐趣中学习,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二、营造较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的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课堂成为有机平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自己的饱满热情、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和较佳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将学生带进积极学习的情景状态中。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去探究方法和手段,教师要以和学生友好的心理来教学,要爱护、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心理和学生相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要选择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学的创设,比如现代信息的使用。以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直接感官,增强教学的优势。比如,我为了使学生能够有强烈可感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他们思想感情的激发和品德的提升。当我讲《可爱的祖国》一节的时候,孩子们靠素日里已有的生活体验是难以体会到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娇、繁荣昌盛、经济发达、人民伟大的。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的制作和演示把利用大量的典型图片展现祖国的物富民丰、山河壮丽、科技进步、人民的智慧展现在银屏上,当孩子们看过之后,他们发出了无限的感慨,情不自禁地说道:“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我们为有这样的伟大祖国感到无限的骄傲和自豪啊!”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激励学生参加实践生活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我们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来实施它。但是品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教育过程,并且不是单单地课本文字的灌输问题,要使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那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实践,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经常性和持久性,因为小学生的思想特征是好反复,我们要常抓不懈。要多结合少先队的活动、班级活动进行教学。比如,在执教《学习真快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知道在课间活动中不能玩那些有危险和妨碍他人的游戏,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利用班级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作为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利用这个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动而鲜明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懂得更多的道理,了解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大的教育,让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我们就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王静.“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7).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篇7

一、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

很多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现实的案例,且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说服力。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引进现实中的案例,来辅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一定能对学生形成认识上的冲击,产生思想上的震撼。比如,在学习《拒绝诱惑》中“身边的诱惑”内容时,向学生介绍电视节目中一些青年因不能拒绝各种诱惑,失去生命或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向学生播放青少年因没有抵得住诱惑犯罪后的追悔莫及的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拒绝诱惑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将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思想品德学习内容,对自己成长的指导意义,自觉接受健康的思想和人生理念,并用之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

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切身体会加深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就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切身感受不同角色的真实感受,进而理解课本所理解理论。比如,在学习“青春误读”内容时,根据班级内出现的情况,让爱拿别人生理特点开玩笑的同学与别人实现角色互换,感受被取笑、被嘲弄后的难堪、尴尬、愤怒和心理压力。进而引导学生开诚布公地谈谈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分享成长的经验和感受,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变化。

三、鼓励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将其引进到课堂学习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广阔。学生从电视、网络上接触到的很多社会现象都与学习内容相关。比如,最近比较引人关注的明星吸毒事件就是禁不住诱惑走上歧途、身陷囹圄的反面案例。鼓励学生将热点问题引进课堂,用社会热点现象印证课本上的理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接受健康思想引导人生的重要意义。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的现实意义。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将社会现象引进课堂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

品德教学要走进生活 篇8

一、精心进行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及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使用。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 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 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以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准确定位角色,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过程。要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 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丰富教学形式,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选用典型材料、组织多种活动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三、挖掘本土资源, 打造生活化课堂

新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要打造生活化的课堂, 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 关心身边事, 在生活中学习, 向生活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来源于生活, 教材中也设计了很多生活化的活动, 只要教师合理利用, 并积极挖掘本土资源, 选用学生熟悉的案例,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则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打造生活化的课堂, 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使思想品德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注重情感教育,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而这种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信赖基础之上的。注重情感教育,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既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又能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相处, 用心观察学生, 把课堂看作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 要用自己良好的情感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五、学会赏识学生, 及时科学地进行评价

学习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 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 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 应当学会赏识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及时对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切不可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能, 教师应采用多样的评价语言, 热情地鼓励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或活动中的表现, 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六、注重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品读品德与生活 篇9

一、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 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 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 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 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 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 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 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 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学习《逛商场》一课, 我这样引入:“我们已经知道, 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场, 这些商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接着提问学生:“天冷了, 如果我想买件羽绒服, 可以到哪去买、怎样买呢?”顿时, 学生纷纷举手, 争先抢答。我抓住时机, 总结:“看来买东西的学问可真多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逛商场吧!现在出发!”马上板书课题, 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这样, 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 这样创设了适宜的课堂气氛,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亲身活动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 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 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 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 知识才能真正领悟, 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 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 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 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 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 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 在活动中成长, 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时, 对于“农民工对城市发展有利吗”这个话题, 学生意见不一, 在我抛出这个问题后, 大家就议论纷纷。于是, 我索性让他们开展讨论, 在此基础上开了个小小辩论会。全班分为正反两方, 大家依次陈述自己的观点, 有些学生还用一些具体事例来巩固自己的论点, 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听完大家的观点后, 有些学生也意识到自己观点的片面性, 最后, 全班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确实会给城市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但和他们为城市所做的贡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城市生活离不开农民工。因此, 我们在关注和尊重他们的同时, 可以给他们提些合理的建议, 让农民工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通过一个小小辩论会, 不需要老师的讲解, 学生对农民工有了客观公正的认识, 从内心理解、关爱农民工, 交流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 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 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 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 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 不仅是认知所及, 而且是情感所致。没有情感做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 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 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如上《有多少人为了我》时, 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 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没有了这些人,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 有的说:“没有了警察, 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清洁工, 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食堂的工作人员, 我们每天就不能吃到这么好的午餐了。”学生通过这些假设, 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 我又选择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学校做为重点, 通过播放保洁员的话, 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 也让他们对照以往的生活习惯, 在感情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 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四、联系实际, 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 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 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 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 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 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在课堂上,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 (2)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活动和互相交流, 丰富学生的经验, 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3) 模拟某种生活情景, 如扮演、编故事等“准生活”活动。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回顾生活过程中, 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 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 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另外, 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 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 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遇到一些问题, 就应及时讨论, 联系课堂上的道理, 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 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篇10

一、立足教材, 紧抓课程标准, 探讨与生活的切合点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生活与知识的结合, 新教材也努力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与教师立足生活去学习教材。教材在编排上立足生活, 形式多样, 图片、表格、漫画、问题, 处处紧扣生活实际。因此, 我们要立足教材, 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 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努力让学生真正从生活出发感悟教材知识, 陶冶情感,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比如, 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7页小练习:“准备纸片, 写出自己扮演的五个角色, 并说说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这个练习把教材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增进了学生认识, 从而提高了学生负责任的意识。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已有资源, 尤其是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来源于生活又指导学生生活的内容。这样就能使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使学生在学习中懂得生活, 在求知中了解生活。

二、紧扣时事, 创设课堂与生活的平台

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稳定性, 必然导致教材的滞后性。思想品德课应是活生生、鲜灵灵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紧扣时事, 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与时俱进。并且, 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旧时代读书人, 他们涉猎广博, 眼界开阔, 思维活跃, 对时政见闻相当熟悉并有独到见解。因此, 利用教师鲜活的时事必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他们产生共鸣。

在今年的课堂教学中, 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时, 我没有让学生列举课本的成就, 而是让学生说出诸如GDP超越日本、神九与天宫对接等成就, 使他们从自己列出的这些成就中感悟新中国的伟大,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如, 讲国家统一, 我让学生谈谈他所知道的“保钓”事件、“购岛”风波等, 使学生在教材的引领下去感悟生活。再如, 讲责任、精神文明时, 我让学生谈郭明义, 谈“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这些来自生活的鲜活时事, 使学生了解了知识, 培养了情感, 提升了认识。

三、立足实践, 创设情境, 感悟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万语千言抵不上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点滴感受。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理解教材、理解知识。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 通过开展参观、访问、问卷、调查、交流、听报告、竞赛等活动, 使课内外教学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 我发动学生关注自己周边生活, 在生活中搜集知识, 体验情感。比如关于雾霾天气, 在复习保护环境内容时, 我发动学生搞问卷调查, 看看周边环境污染情况, 并相应提出治理的办法。我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 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最后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环保觉悟增强了。又如讲公平正义问题时, 针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辩题, 我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 课堂上通过辩论赛的形式理解课本知识。这样, 学生搜集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佐证自己的观点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立足于生活之上,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 掌握知识, 提高认识。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使课堂生活化

传统教学手段的贫乏性, 使思想品德课刻板、枯燥、乏味。而多媒体设备的广泛应用, 赋予了思想品德课新的活力。Flash、视频、图表、音乐、漫画, 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 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享受,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比如, 在讲授《合理调节情绪》一课时, 我出示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并配以庐山的美景, 提示这是注意转移的方法。然后, 我还出示了林则徐“制怒”的连环画的照片, 让学生理解自我暗示方法的使用。

又如, 在讲《科教兴国》一课时, 我运用图表展示了我国在科技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了我国的科技国情。

五、关注学生个体, 展示学生生活, 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生活走进课堂, 必须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生活体验, 这才是课堂生活化的最终目的。

例如, 在讲《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 我事先调查了好多住校学生的消费情况, 与那些有代表性的学生提前做了沟通,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把个人的消费情况介绍给同学谈谈。学生就可从周边同学的消费中去感受哪些是合理的消费。这样的形式才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总之, 课堂虽不是生活的全部, 但课堂可再现我们的生活。把生活搬进课堂, 可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丰满而生动, 可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感悟生活的魅力, 可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生活营养的有效环节, 让思想品德教育在生活的土壤里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

[2]鲁洁.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篇11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课,郭丽老师讲的《大变革的时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有一段是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她说:“……由于好奇,我们回到了那个时期,成了一个奴隶主。原来周天子分给我的有限的土地(公田)生产出的产品,除了教给周天子的赋税外,剩下的不够我挥霍和享用的。于是,我在生产中让奴隶使用先进的铁器和牛耕,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当然这些土地属于我自己的私田。通过这些土地,牛耕生产更多的产品供我享用,我的生活过得很幸福。”她话锋一转,又说:“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过了没几天,我就又开始烦恼了。”学生感到非常惊奇,连忙问:“什么烦恼?”她又说:“我整天看着奴隶在田里干活,很是辛苦,再说了,这么多土地我哪能看得过来呀!只要我不看着他们,这些奴隶就偷懒,被我发现了,我就拿着鞭子抽他。这样时间一长,奴隶就对我们奴隶主非常不满,奴隶为了发泄不满,偷偷破坏工具,或者趁着战乱开始逃亡,更有甚者,有的奴隶杀死自己的主人。结果田地没有人劳动开始大片荒废,我的好心情全被这些奴隶给破坏了。谁能帮我想一招,怎样才能让奴隶在没有人的监视下,还能积极劳动呢?”学生一阵嘁嘁的小声讨论之后,有同学开始发言:“对奴隶好一点,给他们自由,把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奴隶租种,这样他们就有干劲了。”郭老师接着说:“在生产中我采用了同学们的办法,效果很好。很多和我处境相同的奴隶主也效仿我的做法。于是社会上的人就把我们这些靠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奴隶主称作地主,把租种我的土地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称作农民。”

这个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好理解,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很深奥。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可是知识积累却很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的特点。这样设置教学,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统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无论学生学习什么,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用品里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讲矛盾特殊性的教学中,先于学生以闲聊的形式说:“咱们学校的高老师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她们长得一样吗?”(学生大都见过)。学生答:“太像了。”我接着说:“可是那天我问起了高老师,你能区分你的两个女儿吗?”高老师说:“性格上老大稳重,老二活泼;长相上,老大脸稍圆,而老二脸稍长一些。”高老师向我说了一大堆的不同之处。我又说起我与儿子的一番对话:“儿子,人家都说咱俩长得太像了,你看我们像吗?”儿子看看镜子,严肃又坚定地说:“不像。”“哪不像呢?”儿子说:“你的鼻子是尖的,我的鼻子是圆的,你的脸上有胡子,我的脸上没有,你的额头上还有皱纹,我也没有。”学生听了哄堂大笑。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到课文内容上,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特点,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接着又引导学生自己举例子,学生从各方面说出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些事例似乎是信手拈来,让学生感觉课本离生活很近,在愉快的气氛中既理解了基本原理,又学会了应用知识。

构建真实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其个人说是真实挑战的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要做的事物是什么,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调的到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身边事物来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真正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乐学、爱学、愿学,主动地获取知识。

总之,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使用者,要充分挖掘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更真实,更具活力,我们的学生才更聪明,更富有个性。

让生活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篇12

关键词:思品教学生活化,意义,实施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 是实施新课程改革,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变革教师教学行为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把学生引向“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引向在开放情境中的探索, 引向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改变重理论、轻实践, 符号化、抽象化、狭窄化的教学行为。

2. 是开发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联系学生的现有生活情境,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活用教材,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3.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生活化的内容, 取自于学生生活, 能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4. 是把握考试改革方向, 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 表现出了以问题为中心, 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常州市的中考命题中“生活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和研究, 以适应思想品德评价改革的形势, 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1. 创设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

新的思想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的设计是传统教材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它的使用价值在于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教师授课为主和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代之或以问题为基础、或以情境为基础、或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从而搭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 为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如在教学《我爱我家》一课时, 当进入新课学习后, 我就以聊家常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紧紧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该如何去孝敬父母”这一主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做的, 从中体验孝敬父母的真实感受。由于这节课师生的学习与探讨活动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 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 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 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加强感知, 激发思维。学生的情感被真切的生活情境点燃, 才能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从而达到明理导行的育人效果。

在教学《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 我创设了“我看身边的环境”情境展示活动, 同学们七嘴八舌列举了很多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其中有组同学还拿出了我们本地农民挖田养螃蟹带来的土质受到破坏的照片和被污染的水的样本。学生通过在生活中观察, 在参与中发展自我, 懂得了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环境保护并不遥远, 应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3. 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中学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 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践证明, 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取决于他的感悟和理解。

(1) 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相联系。如在教学《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时, 组织进行初中生学习竞争力评价调查,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竞争力现状, 并与同伴互助, 发扬长处, 寻找差距, 取长补短, 制定学习目标, 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成长。

(2) 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 向家长讲明学校的德育要求和目标, 请求家长积极配合并及时向家长发放学生在家庭的行为反馈表, 要求家长按表如实填写, 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教育, 将导行落到实处。

(3) 与社区生活相联系。如访问交警叔叔, 了解初中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进行“五一”创收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财富的艰辛和快乐;在派出所民警的指导下, 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习;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周”宣传活动等。

上一篇:网络安全保护策略下一篇: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