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2024-06-24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1

要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趣味盎然, 真正其乐融融, 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艺术水平, 并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 以及创造性地运用, 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好英语的关键。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听力技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两个特点之一是神圣的好奇。 ”中科院院士, 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认为, 优秀的教育应把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作为重要任务, 这是原始创新的直接动力。 让学生在好奇心中成长, 在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成功, 是原始创新的先决条件。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注重听力的技巧。首先, 要让学生了解听的心理过程, 听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其次, 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 指出听音过程是从听清 (准确接收声音符号) 向听懂 (大脑正确判断、处理所接收的信息) 转化的渐进过程。 许多学生感到听英语困难, 不会从语流中理解意思, 而试图听懂讲话人所讲的每一个词。 当他们听到一个不熟悉的词, 或听到词的连续、弱化和简缩说法的时候, 往往不是继续往下听, 而是抓住那个词不放。 这样就对后面的内容顾不上听, 以至于不能整句或整段地理解句意。 针对这种情况, 我首先训练学生跟上讲话人的语速, 在听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要照常听下去, 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让学生学会预测和取舍技能。 听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 因此, 最好先让学生浏览题目及选项, 做些预测性的心理准备, 如出现数字、人名、地名, 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关键词、暗示词、过渡句等, 对上下文将要发生的事情及结果, 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 最后抓住结束语, 因为结束语通常表达说话人的结论、态度和观点。

二、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

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 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的, 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 在开始阶段, 学生不是很习惯, 特别是初一学生, 有时甚至会不知所措。 教师除适当给予指导外, 尽可能地让同学相互合作、互教互学。 如多让学生做配对练习 (pair work) 或小组练习 (group work) , 这既能增加同学间交往和语言实践的机会,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协作精神, 迈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还能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三、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

根据学生的程度布置任务, 让学生课外完成, 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 如准备值日生汇报、编对话、讲故事、给外国学生写信、采访碰见的外国人等。 实践证明, 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扩大知识面, 增加语言练习量, 而且能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四、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据调查统计,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主要归咎于自己的潜能不够, 很少人认为学习效果弱是由于自己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这种看法, 掌握有效方法, 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心, 实现“我会学”。学生在“学习小记”中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及感受, 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五、培养归纳能力

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可以按学习阶段进行总结, 也可以按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学英语单词, 可以将同类单词归纳在一起, 以便记忆。例如表示交通工具的单词有plane, train, ship, boat, bus, truck, car, taxi, bike等。有些词组可按动词或介副词进行归纳, 例如含有动词look的词组有look at, look for, look after, look up, look forward to等

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增加教学参与度

在新模式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后, 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由原先的接收者变为主导者。 面对新知识的自行探究和思考, 学生集中了大部分精力去思索和实践, 自主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便有所提高。 同时, 导学案的第一个部分便是课前预习, 这就要求学生自行了解学习对象、目标及重点难点。 而后在课堂探究的环节中, 学生可以就自己的问题结合教师的分析进行理解, 同时可以就自己预习时的思路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这样有针对性地听课, 不仅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加强课堂内的师生互动。 这种模式的重心为课前预习, 所以在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以后, 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环节和节奏有准确的把握和调节。

七、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许多学校拥有自己的内部网络资源, 常用的包括教学所用的知识库及电子图书馆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 学生和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听、说、读、写内容, 学生通过网络寻求自己所需的知识, 教学方法更具灵活性, 大大缩短了求知的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突破教师自身局限性这一方面,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我们毋庸置疑, 相较而言, 网络同样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资源。 将课本上不能实现的内容通过网络资源展示, 如通过网络播放生动的电影画面, 为学生创造标准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在网络上设置情景对话进行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网络进行集体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从学生的不同声音中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 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 英语教学方法也有所改变, 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2

核心提示:《星光灿烂》一课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喜欢上美术课,对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达到较为成熟的层次。喜欢自由组合进...

《星光灿烂》一课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喜欢上美术课,对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达到较为成熟的层次。喜欢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学习,喜欢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对于学习折纸有一些经验,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对于凸折线和凹折线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在制作纸浮雕“星”还是有一点困难。基于以上分析,本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引导观察法。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本节课我们总体设计了:创设情境——发现方法——掌握规律——创造表现——评价迁移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我们首先设计了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星空,尽情感受星空的美丽。使学生产生创作愿望后,同时出示课题、示范作品,介绍浮雕这一知识点,激发学生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的兴趣。

(二)发现方法

接着我们设计了发现方法这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所以,我们先用引导观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识图,进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尝试折叠纸浮雕的方法。再请出小老师演示折叠的方法,进行交流,发现凸折和凹折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规律

基本的折叠方法学会后,其余的星星造型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的.。因此,我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示范作品以摘星星的方式发到各个小组,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这个规律。并对照折纸图介绍自己发现的变化方法。

(四)创造表现

这时每个学生手中至少都有一件完成的作品了。因为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创造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创造表现的环节中,我们不强求制作出与书中方法不同的星星,但是要以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在折叠规律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设计,制作出一个折叠浮雕星星。

(五)评价迁移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课标也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因此,在评价迁移环节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小组内交流评价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选出小组中制作巧妙、精美的作品展示到集体的星空中。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案例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過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美感教育。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突破

(一)本课重点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结合教材小字资料和学生本身具有的文学常识进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二)本课难在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举例:同为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为何在内容上会有不同?婉约派李清照前期的词与后期的词词风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分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现的原因。总结时探究“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指导学生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为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针对重点难点设计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合作探究。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主题(导入新课)

师: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入新课。这句诗出自哪里?

学生答:《诗经》。

师:那诗歌是如何产生的?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指导学生阅读引言《弹歌》了解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

(2)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二)多向互动,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如《卫风氓》《硕鼠》等名旬,概括《诗经》的地位、时间、内容、特点、影响?

学生归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1)师: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能对他做一简单介绍?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有何特点?

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离骚》:屈原的长诗,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结合43页学思之窗,讨论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3.教师讲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由来,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一赋。(定义)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佳作是什么?

学生: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表现出当时宏阔博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过渡)师: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4.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师:(1)唐诗繁盛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入手回答)

生: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以诗赋为主。

(2)唐诗繁盛的表现

学生回答自己学过的唐诗,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按时期(初唐、盛唐、申唐、晚唐)归纳;也可以按诗人的名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句如何反映现实生活。探讨李白、杜甫诗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自己分类,分清边塞诗和山水诗的风格。

教师播放歌曲《水调歌头》,过渡导入下一知识子目。

5.宋词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的探究问题“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利用课后的学习延伸,列举宋词的两大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名句,分析苏轼与辛弃疾、李清照前期和后期词内容的不同就是时代的反映。突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

6.元曲

(1)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文知识《窦娥冤》组织教学,元曲成就最高的代表之一,请学生介绍关汉卿的生平,教师展示关汉卿的《铜豌豆》活化关汉卿的性格。

(2)什么是元曲?特点?(结合教材分析,语言风格可以用《寞娥冤》中的语言来体现,这是学生要求背诵的部分)。

7.明清小说

(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唐朝——(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明清——空前繁荣。

(2)探讨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表现?

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必修一、必修二所学,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

生: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表现——四大长篇古典名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和讽刺小说。

(可以结合同学们正在学习的《林黛玉进贾府》及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组织教学)

(三)知新整合,拓展主题(小结)

1.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的制作。

2.结合本课所学列举“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

[教后反思]

1.知识体系构建明晰、合理。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因此,在让学生对本节所学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的制作。

2.本节课始终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注重语文知识、政治知识的结合。

3.不足之处,对学生还是不放心,讲得有些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大胆取舍,把学习的自由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切实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4

1. 跟祖父学诗

萧红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 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祖父念一句, 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 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 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 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 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 我略微笑了一会功夫, 过不了多久, 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 母亲吓唬我, 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 你这不叫念诗, 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 若不让我叫, 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 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 我就说:“不学这个。”祖父于是就换一个, 换一个不好, 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 我很喜欢, 我一念到第二句, “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 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 实在是好, 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 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越念越觉得好听, 越念越有趣味。

还当客人来了, 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 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 只是点头说好。

后来读新诗, 一定要先讲的, 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似乎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 黄梨是很好吃的。经祖父这一讲, 说是两个鸟, 于是不喜欢了。

(节选自《呼兰河传》第3章, 标题为编者张祖庆老师所加。)

2.《时来运转》作者高尔泰。

3.《捉蟋蟀》作者沈从文。 (第2、3篇选文的内容简介见“选文缘由”)

选文缘由

义务教育课标版第10册第2单元, 是童年主题的文本。这单元课文, 选文精彩, 童趣盎然, 深受儿童喜爱。叙写儿童生活的文本, 往往契合童年的精神, 最能引发儿童的共鸣。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 将“顽童”文学作品, 列为其中一大母题, 是深有道理的。因此, 这样的文字赢得儿童喜爱, 就顺理成章。

这几年, 我在日常教学中, 尝试实践“基于单元主题的群文阅读”。亦即不打乱教材编排, 根据单元的主题, 选择合适的文本, 进行群文阅读。这样的阅读实践, 较好地处理了教材文本和拓展文本的关系。因此, 在备这一单元课文的时候, 我有意识地寻找合适的“童年母题”文本, 用以群文阅读。

近年来,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 不时见诸报端。确实, 让儿童接触更多第一流的经典文本, 在第一流的文字中浸泡, 是语文教师极为重要的一项修炼。既然要选择与“童年母题”相关的经典文本, 就要从名家作品中去寻找。恰好, 我编过《小学生萧红读本》, 读本里就有大量“童年母题”文本。于是, 《跟祖父学诗》就成了首选。后来, 陆续在张学青老师编的《小学生沈从文读本》、高尔泰先生的散文集《寻找家园》中, 找到了《捉蟋蟀》《时来运转》这两个精彩文本, 于是, 群文组合完毕。

《跟祖父学诗》主要讲作者跟祖父学诗, 祖父教我念诗, 我就大声地喊, 祖父也不会骂我。《时来运转》主要讲作者小时候原本不太喜欢学课本里的东西, 常常逃学到后山读课外书, 后来来了一位新的教导主任, 他倡导学生读课外书, “我”就时来运转。《捉蟋蟀》主要讲“我”捉了两只蟋蟀, 很兴奋, 跑到木匠那里斗蟋蟀。每次, “我”都输给了老木匠, 但乐此不疲。

三篇文字, 语言清新幽默, 童趣烂漫, 情感真挚, 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野芬芳, 是儿童学习如何描写童年生活的精彩范本。同时, 不同时代的作家, 童年生活各具特色, 又是对孩子们进行比较式群文阅读的好文本。

至于这三个文本如何呈现, 群文阅读如何与传统的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的模式区别开来, 读者可以从课堂实录和李祖文老师的点评中窥见一斑。限于篇幅, 此处不再赘述。

课例呈现

板块一:我选择我喜欢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尝试着一节课阅读四篇文章。预习的时候大家拿到了这三篇文章———

幻灯出示:

师:这三篇文章, 你最喜欢哪一篇?

生:我最喜欢的是《跟祖父学诗》, 因为《跟祖父学诗》里面的一句话非常能体现萧红的可爱。

生:我喜欢《时来运转》, 因为这个题目很新颖, 很吸引我, 我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时来运转的。

生:我喜欢高尔泰的《时来运转》, 因为我和高尔泰一样喜欢看书。

生:我喜欢《捉蟋蟀》, 因为我也喜欢捉蟋蟀, 我要看看作者是怎么捉的。

师:喜欢一篇文章的理由可以是多样的:或许喜欢作者, 或许题目吸引人, 或许里面内容跟你的生活经验有关, 或许就因为好玩。

师: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自己喜欢的文章——— (出示重读小贴士)

1. 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在最有意思的地方简单批注。

3. 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选择相同文章的学生, 就近组成新的学习小组———学生静静地默读, 读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你正在重读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渗透:把握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 想想主要人物有谁, 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 再用自己的话串起来, 就能说清写人记事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说来听听, 分享快乐

师:下面, 就让我们聊聊这三篇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吧!

出示:

(一) 分享《跟祖父学诗》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 黄梨是很好吃的。经祖父这一讲, 说是两个鸟, 于是不喜欢了。”读了这几句话, 我感觉到作者的幼稚。

师:你为什么从中读出了她的幼稚呢?

生:因为作者误将会飞的黄鹂当作可以吃的黄梨了, 真好玩。

师:还有哪位同学也关注到了?谁能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她很幼稚、可爱, 只有鸟可以鸣叫的, 黄梨是不可以鸣叫的, 但她还是把“黄鹂”当成了“黄梨”。

师:嗯, 小孩子老想着吃。你上来, 我跟你一起表演一下。我们看着屏幕表演。 (问被叫上来的学生) 你觉得我应该当什么?

生:你来当黄鹂鸟。 (众笑)

师:就叫我来演只鸟啊? (生笑)

生:你来当祖父, 我来当萧红。

师: (老师扶着生的肩膀) 孙女儿, 我们一起来念诗吧: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大声)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 (小声)

师 (问全班) :她这样念, 对不对?

生 (群体) :不对, 应该喊出来的。因为文章里面说我是“扯着嗓子喊”。

师:孙女, 我们来念诗吧: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大声)

生 (大声喊) :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喊的时候要脑袋朝上。“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 (脑袋朝上大声喊) :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 (扯着嗓子喊) :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 (扯着嗓子喊) :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孙女儿, 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黄梨很好吃。

师:哎哟, 傻丫头, 这是会飞的“黄鹂”, 不是吃的“黄梨”, 你还喜欢吗?

生:不喜欢了 (观众笑) 。

师:你可真贪吃啊!你看, 黄鹂正停在树上叫呢。 (师口技, 学黄鹂鸟叫;师生鼓掌, 大笑。)

师:你看, 这样一读一表演, 我们就读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有些课文啊, 演一演, 就觉得更有意思了。继续交流。

生:“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 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我觉得这里很好笑。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 我来当祖父, 你们来当萧红。“重重叠叠上楼台———”

生:重重叠叠上楼台。

师:嗓子最大的都是萧红。再来:重重叠叠上楼台———

生:重重叠叠上楼台 (大声喊)

师:几度呼童扫不开。

生:西沥忽通扫不开。

师:啥?我没有听清。

生:西沥忽通扫不开。

师:我有点耳背, 没有听清楚, 你再读。

生:西沥忽通扫不开。

师:哟!隔壁大伯来啦, 闺女, 你给大伯背一下诗。

生:重重叠叠上楼台……

师:背得好, 背得好!

生齐:重重叠叠上楼台……

师:同学们, 你看, 这文字中的天真烂漫, 童真童趣, 跃然纸上, 多么有意思啊!这就是文章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文中有没有你不明白的地方?

(师生围绕着“祖父为什么不批评我?”这个问题, 展开对话, 理解祖父的慈爱与宽容。讨论过程略。)

师:是的, 祖父就是以培养“我”的学习兴趣为主, 怎么有兴趣怎么来。祖父就这样, 以玩的方式, 把一颗颗文学的种子埋到了萧红的心里。

(二) 分享《时来运转》

师:接下来, 我们分享《时来运转》。哪位同学来说说?三个同学一起上来当小老师, 与大家一起分享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 (老师坐在下面当学生) 我和同学们坐在下面认真听, 可以有争论, 可以有补充。 (对其中一位学生) 你当主持人怎么样?老师给你们当助教。

生1:我觉得“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非常好玩。

师:为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说读书的时候不要死板地读。

师:不要只读什么书?

生1:不要只读课本, 要读更多的课本以外的书。

生2:“我一个学期看了多少课外书, 乖乖, 还有数字。我努力克制自己, 别让嘴巴嘻开来, 嘻开来就会咧到耳朵跟前, 那多不雅。”这句话, 很幽默。我喜欢。

生3:他希望他能像隐身人一样, 无形无影。因为他觉得, 这才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书。

师:写出了他那种羞愧又希望自由自在看书的心情。我看见你把鸟窝里看书的那一段也画出来了 (对生2说) , 请你读一读那一段话。

出示整段文字:

躺在鸟窝里看书, 是大快乐。沿着一行一行的文字, 我从铁铸的现实中逃遁而去。大考小考班主任成绩单全没了, 有的是海阔天空万水千山:宇宙洪荒远古的传说奇幻突兀, 神仙精灵奇士佳人雄丽高寒。不同的书是不同的世界, 五光十色。也不是毫无选择, 比方说, 喜欢《安徒生童话》, 不喜欢《格林童话》。喜欢《水浒传》里的大碗酒大块肉, 不喜欢《红楼梦》里那种小碗莲子粥还吃不下, 只吃半碗的娇娇气。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 不喜欢他的小说。不喜欢就不看, 翻翻就还掉去。

生2:我最喜欢“躺在鸟窝里看书, 是大快乐……神仙精灵奇士佳人雄丽高寒。”

师:这段文字确实比较难读, 听张老师来读一遍 (读幻灯片的蓝色字体) 。这段话, 读起来有点像说相声的味道, 我们来试试看。开始。

(生齐读)

师:同学们, 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字, 你还要学会推测。你觉得高尔泰躲在榛莽丛中读书, 有可能读的是什么书?从字面去大胆推测。

生:可能是古代的神话故事。我从“神仙精灵奇士佳人雄丽高寒”看出。

生:我觉得他有可能还会读《百科全书》, 从“宇宙洪荒远古的传说奇幻突兀”可以推测。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是读科幻小说。

生:我觉得他有可能是读《西游记》。

师:看来作者确实读了很多的书。但是他没有明着说, 而是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他读了很多很多的书。这就是表达上独特的魅力。一起再读这句话。

(生再次齐读这句话)

师:这几句话除了写出读的书多之外, 还写出了什么?

生:很喜欢读书。

生:作者很享受读书的过程, 简直就是在天堂啊。

生:我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不同的书是不同的世界, 五光十色。也不是毫无选择, 比方说, 喜欢《安徒生童话》, 不喜欢《格林童话》。喜欢《水浒传》里的大碗酒大块肉, 不喜欢《红楼梦》里那种小碗莲子粥还吃不下, 只吃半碗的娇娇气。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 不喜欢他的小说。不喜欢就不看, 翻翻就还掉去。”

师:这是高尔泰自己的喜好, 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如果你们也在这个鸟巢里, 你喜欢读什么?不喜欢读什么?

生1:我喜欢看漫画, 不喜欢看小说。

生2:我喜欢读科幻小说, 不喜欢读漫画。

师:谁来具体说说你喜欢读哪一本书?

生3:我不喜欢课本那种书, 喜欢课外书。

师:张老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不过没办法, 要考试啊。 (生笑) 当然课本里也有一些好的东西, 不能一棍子打死。

生:我喜欢读《西游记》, 不喜欢读《红楼梦》。

师:这篇文章, 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生:什么是“时来运转”?

师:你们说什么叫“时来运转”?

生:就是好运气来了。以前, 高尔泰是差生, 挨骂、挨罚。后来呢?来了个教导主任, 倡导多读课外书, 他就成了班级里的明星了。这就叫作“时来运转”。

(三) 分享《捉蟋蟀》

(限于篇幅, 此文的交流过程此处从略。大致是师生围绕着即兴生成的“老木匠是不是一个‘老狐狸’, 我是不是一个小‘呆瓜’”这个辩论话题展开。感受沈从文《捉蟋蟀》一文的童心童趣。)

板块三:不同的童年, 同样的童趣

师:刚才, 我们花了半节课时间, 分享了这三篇有意思的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阅读。下面, 我们就来好好研究这三篇文章的异同点。出示学习单。

学习任务:细读《跟祖父学诗》《时来运转》《捉蟋蟀》, 发现异同。

1.三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

2.三篇文章有哪些不同点?

(独立学习 ———小组分享———全班交流)

经过五六分钟的交流, 学生找出了这样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 三篇文章都是写童年生活的;

2. 每篇文章中的小男孩或小女孩都有些傻气, 且傻得可爱;

3. 作者都是选取很有意思的事情来写童年生活;

4.作者对童年的生活, 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不同点:

1.《跟祖父学诗》和《捉蟋蟀》都是用对话推进故事情节, 而《时来运转》是通过前后对比写的。

2.《捉蟋蟀》和《时来运转》都是讲作者喜欢到大自然中玩, 而《跟祖父学诗》写的是在屋子里发生的事。

3.《时来运转》有些冷幽默, 而《跟祖父学诗》《时来运转》有很温暖很明朗的幽默。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三位作家, 写的都是美好的童年生活, 抒发的感情都特别真挚, 读起来也特别有童趣。当然, 不同的作者, 生活体验不同, 写作方法也是不同的。还有一点, 我要补充说明:《跟祖父学诗》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这是自传体小说, 不能完全把文中的“我”等同于萧红。其他两位作者, 写的是散文。散文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这点, 大家今后在阅读时, 要特别注意。

板块四:文字里住着灿烂童年

师:同学们, 这节课, 我们走进了三位作家童年的生活。你更向往或更羡慕谁的童年生活?

生:我向往萧红的学诗, 因为她小时候学诗时声音再怎么高、怎么大, 祖父也不会责怪她。

生:我比较羡慕沈从文。因为我从小到大就喜欢小动物。现在在咱们城市里一般见不到蟋蟀了。

生:我比较向往高尔泰的童年, 因为我们现在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

师:因为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不让你们输在起跑线上。你们不是在上辅导班, 就是在去上辅导班的路上。 (生笑) 假如这些作者现在都还活着, 你觉得他们会羡慕我们的生活吗?

生:羡慕。因为他们小时候不能上学, 我们能上学。

生:我觉得他们会羡慕, 因为他们买不起电脑。

师:电脑的功能可不单是玩游戏。鼠标一点, 大千世界, 尽在眼前。

生:我想会羡慕我们, 因为他们现在老了, 再也不可能有童年时光。

生:我觉得他们可能不羡慕, 因为他们的小时候是自由自在的。

师:同学们, 我想说的是, 任何时代的童年, 都有他们的快乐和不快乐;任何时代的童年, 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我们把不快乐过滤掉, 把快乐留在文字里, 那么我们说, 我们的童年就住在了文字里。

屏幕出示文字:

“童心在, 童年永在。”

师:最后我们来分享一篇我很熟悉的人写的文章。

两个水鬼

三十年前, 我们村有两个“水鬼”。一个老“水鬼”, 一个小“水鬼”, 小的管老的叫爷爷。

老水鬼成天泡在水里。捉虾、捉泥鳅;钓鱼、钓黄鳝;摸蚌、摸螺蛳……有水的地方, 就有老水鬼。有老水鬼的地方, 就有小水鬼。两个水鬼, 常常早上出门, 晚上回家。

村口的池塘里, 有很多虾。老水鬼常常带着小水鬼到池塘里摸虾。一个猛子, 老水鬼扎进了池塘, 小水鬼也不甘示弱, 快跑着, 向池塘冲去。“扑通”一声, 小炮弹一样, 炸入水中, 水花四溅。河中心的老水鬼, 冲着小水鬼笑, 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摸虾了。老水鬼爱往水草丛中钻;小水鬼呢, 提着竹篓, 影子一样, 跟在老水鬼屁股后。老水鬼从草丛中摸来虾, 一只又一只;小水鬼的竹篓里, 活蹦乱跳的虾, 一只又一只。

老水鬼把虾放进嘴里, 嚼呀嚼, 嚼得津津有味。小水鬼也把虾放进嘴里, 嚼呀———“哎呀!真难吃!”老水鬼咯咯直笑。小水鬼向老水鬼泼水, 却把自己泼的满头满脸。老水鬼哈哈大笑, 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淡淡伤感的背景音乐响起)

几年后, 老水鬼再也不下水了。小水鬼, 再也没时间下水了。

再过几年, 老水鬼永远的走了。小水鬼离家越来越远了。

每次回家, 小水鬼总要坐在池塘边, 发一会儿呆。

小水鬼, 就是我。

(文章前半部分, 学生会心微笑;后半部分, 学生眼睛里有淡淡的泪痕。)

师:你们可能猜出来了, 这篇文章中的“小水鬼”, 就是小时候的张老师, “老水鬼”呢, 就是张老师的爷爷。爷爷陪伴我度过了温暖的童年时光。而今, 爷爷不在了, 我把这段往事写成了文章, 于是, 温暖的童年啊, 就住在了我的文字里。期待着大家也写出更多有意思的童年生活, 那么, 多年以后, 你的童年也就住在了文字里。

下课!

教学评析

李祖文:选择, “主题式”教学的生命

看到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 再读到他的教学实录, 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几年小语界风起云涌的各种“主题式”教学 (在这里暂且允许我将单元主题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以及群文阅读模式等归总为“主题式”教学) , 也让我不由得想起这类教学目前通行的“以文带文”等课堂教学模式。

从单篇教学到多篇教学, 时间是恒定的, 但内容含量却增加了很多。因为这些元素, 常态方式下的效果与我们所期望的价值似有背道而驰的倾向。而张老师的这个设计与实际教学, 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也给我另一个启示:或许“选择”就是“主题式教学”的生命。

一、为什么要选择

我们先从这节课教学现场的开端来看:

生:我最喜欢的是《跟祖父学诗》, 因为《跟祖父学诗》里面的一句话非常能体现萧红的可爱。

生:我喜欢《时来运转》, 因为这个题目很新颖, 很吸引我, 我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时来运转的。

生:我喜欢《捉蟋蟀》, 因为我也喜欢捉蟋蟀, 我要看看作者是怎么捉的。

孩子在教学现场的第一反应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考量的, 如果我们说要从“儿童本位”出发, 就应该重视孩子对于文本的这种反应。因为孩子对于不同的文本喜好不同, 因而在常态的“单篇教学”中, 会出现部分孩子兴趣缺失与效率低下的状况。我们提供给孩子多个选择, 就是照顾孩子喜好的不同, 最大程度保护孩子对于文本的兴趣, 最大程度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张老师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孩子们的表现也已经做了很好的证明。

二、如何选择

因为信息量的增大, 但又受制于时间、空间等元素, 所以这种“主题式教学”的选择尤其重要。如何选择?选择的着眼点放到何处?张老师的这节课放在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童年, 同样的童趣”, 从这一点出发, 选择不同作家笔下的对于自己童年生活描绘的文章, 他甚至将描绘自己童年的文章一同摆放了出来。如果将目标仅仅定位在这样的基础上, 难免又会落入到“内容主题”的窠臼之中, 而他的第四版块教学“文字里住着童年”的梳理统整, 就将整个教学体现出“主题式教学”的未来趋势———来源于学生的选择, 又提升学生的选择, 从而透视出这类教学方式的“选择基准点”———尊重选择, 高于选择。

三、如何处理选择

张老师的这种方式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文本的不同, 不同的孩子阅读的程度也不同, 因而如何处理这些选择, 是这种方式教学的一个极大的难点。在教学现场, 张老师采取“同文本交流”与“异文本交流”两种方式, 在方式上也特别注意两种方式的递进, 这是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同时将孩子们交流的焦点汇聚到“最有意思”的角度。这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处理选择的方式, 可以在同话题下极短时间之内让孩子们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经验。这样的处理方式, 也让我们看到“主题式教学”的未来:三篇可以阅读, 五篇、七篇甚至更多的文本都可以在这样的时间内呈现。

《星光恰恰恰》教学反思 篇5

《星光恰恰恰》教学反思

《星光恰恰恰》是人音版第一册第五课《静静的夜》中的表演曲目,根据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是“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为此我把本首曲目的表演与歌曲《闪烁的小星》的演唱教学相结合,设计了我的教学方案。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这首欢快的乐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些学习电子琴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音乐中有弦乐的声音”,很多学生对音乐中的铃鼓的声音很有兴趣,跃跃欲试想演奏铃鼓,甚至有学生在聆听是数出“XXX”的节奏声音出现了28次。学生对乐曲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力,激醒了我,自己在设计课的时候,还是把教材、教学参考作为教学的照本宣科的依据,没有深入地研究教材,没有仔细地去了解学生的所知所需,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我们的教学主体。于是我认真思考,要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星光恰恰恰》这首乐曲仔细研究,去探索它的音乐本质,寻找它的可教性。因此,我增加了教学时间,把《星光恰恰恰》单独为一课时,重新设计了《星光恰恰恰》的教案。

创新让文言文教学迎来灿烂的春天 篇6

一、文言文授课方式陈旧,多采用串讲

文言文的教学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结合着教参进行疏通译文。本来学生对文言文就不感兴趣,教师再照本宣科,学生就更加厌倦文言文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策略让文言文教学不枯燥乏味,让学生愿意学习,从而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笔者就是以读为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据粗略统计,短短45分钟,学生读的次数就有10次之多,课堂活跃,学习气氛融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文言文教学内容不够宽泛

事实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随意撷取一些简易而又有阅读价值的文言文作为课内教学的辅助教材,比如,《山海经》《世说新语》《论语》等等,都可以从中挑出一些好文章来,让学生阅读。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的反复记忆和背诵。

三、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初中语文课本中推荐的名著阅读《水浒传》《西游记》就有很多学生读不懂,读不下去,还有很多学生只能读这些名著的青少年版。究其原因,还是文言文底子薄,没有形成语感,对一些基本的词语掌握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着手改进。

1.增加朗读训练,读出文言文的音韵之美

老师要以朗读为主要手段,使师生、生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在“求美”的氛围中共同走进古典文化,让学生长期在古典文言文的浸润下潜移默化地成长。入选初中课本的文言文有很多都是短小精悍、内容精美的文章,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古文中的典范,这些文章语言精练,文质兼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句式整齐,整句和散句结合,具有一定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教师如果能从文言文的朗读入手,帮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妙处,那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值得一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文言文变成有声音的文章,让学生在读中品味、鉴赏和体会文言文蕴味。

2.落实字词的积累,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对于古文教学,加大学生的字词掌握量无疑是重点。学生没有大量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想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只是空谈。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不延伸到课外,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有很多古典名著,如,《岳飞全传》《杨家将》《呼家将》《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古文观止》等等,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步形成。

3.把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教学融为一体

其实,文言文虽然短小,但值得玩味的字句还是很多的,比如在教《小石潭记》中,在体会写景之妙时,作者就用了十八个“清”组成的词语,来概括文中所描写的各种景物的特点,这样使教学内容紧凑,又有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用词的精当。文言文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结合诗歌来阅读,又可以当成散文来赏析,还可以当成议论文来讲解,所以教师只有把握住主要内容,才能使文言文的教学更丰富多彩。

文言文的时代已经远去,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文言文近乎半门外语,我们在弱语境下学习,只有依靠教师的智慧引导。教师只有通过严谨的治学、丰实的资料、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想,通过以上方式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其能够主动学习。这只是根据个人教学实际总结的一些简单问题对策,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坚持做下去,且行且善,文言教学也会迎来灿烂的春天!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7

一、语文课堂迁移应遵循的原则

(一) 要基于学生的生活。

新课标关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经验, 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因此, 教学内容的迁移也必须以此为前提, 要针对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认识并构建起新的知识。

(二) 要立足于文本。

对文本的迁移决定了迁移教学只是文本教学的“辅助环节”, 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堂迁移教学, 是为阅读教学的需要而迁移的, 不能为迁移而迁移。因此要处理好文本与迁移的关系。迁移的内容、宽度、时机等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 达到扩展教学内容的目的,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迁移先要立足文本, 要注重迁移的内容, 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 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出发点。

(三) 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每一节语文课, 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 而且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 课堂迁移必须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否则, 再精彩的迁移也无意义。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迁移的角度

(一) 从品味语言角度进行迁移。

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精彩语段, 是初中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依据。语言的感受和积累过程中, 学生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 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在语言的感悟和内化过程中,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眼、耳、口、心共同体验, 品味并感悟蕴含于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在语言模仿和表达过程中, 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做一些有效的拓展训练, 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进一步理解, 同时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因此, 围绕这些精彩文段作一些迁移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从理解主题思想角度进行迁移。

1. 抓文中的重要语句来迁移。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感知课文, 把握主题。文章的内容是由一个一个句子来表达出来的, 而一些重要的句子往往是我们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钥匙。因此, 可以抓住这些句子进行拓展, 鼓励学生读懂语句, 进而透过语句读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教学《散步》时, 为了理解文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我曾设计这样的迁移环节: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你母亲的世界是什么?为什么有差距?这一句话在文中有深刻含义, 说说你的感悟。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迁移, 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世界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仅准确理解了本文的主题, 还对学生一次人文教育和熏陶。

2. 补充情节来迁移。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训练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 丰富学生的情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 要求学生写出杜甫在邻村群童抱茅去后, 独立秋风中的情景和心情。学生在补充这一情节的活动中, 还需要充分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感受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对这首诗就体会得更深刻。

3. 对比阅读, 理解主题来迁移。

相同的题材、一致的主题, 由于不同的作家的文化水平和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写作时的心情的不同, 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因此, 教师可以由某一点出发, 选择相同或相似的主题的作品,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 围绕主题作出对照和归纳, 学生会更容易领会每一部作品的主题。如学习《七律长征》一诗时, 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比较阅读,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无异同?你认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这样, 学生不仅理解了诗的主题, 同时受到很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 从情感体验与升华角度进行迁移。

新课标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情境即作品中感情与境界的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要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作品的情境, 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产生情感体验及共鸣。语文教学提倡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强调升华迁移。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一词时, 与学生一起探究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后, 问:作者对政治上的失意非常豁达, 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同学们, 你们遇到过挫折吗?你是如何面对的?学生往往能主动联系自身生活, 说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和感悟。所以, 教师在设计迁移时, 要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 适时迁移, 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 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情感。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8

●共同性:紧扣课程特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两份教学设计均能紧扣课程特性,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导向,紧密联系实践、联系生活,以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两团队设计的教学目标均能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要求,目标预设都较为妥当。A团队的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性强,条理清晰。

两团队选择的具体教学内容,均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自身生活。A团队结合学校所在的城市(南京与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所在的区域(城乡结合部化工园区)的特点和所在学校最近的活动(青奥斐济代表团来校交流)来选取课堂内容,B团队则结合所在省份(山东与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地域文化(齐文化)和学校活动(“一分钱”工程)来组织内容,都是注重实践、关注生活的体现。

两团队实施教学的方式也符合现代青少年的特点。B团队设计了小导游展示、美德故事会、小组辩论会、视频鉴赏等课堂环节,A团队则采用了电子相册、微视频、计时竞赛、课堂分享等方式,均能激活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在共性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份教学设计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上还有诸多相同之处。这或许与本届比赛未能断网有关,两团队参考网络文案较多。教学设计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但参考时要注意取舍,要突出自身团队的理解和特点。

●差异性:在求同存异中借鉴和完善

1.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差别

在具体设计前,两团队都进行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此外,A团队还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这值得B团队借鉴。A团队这样的分析显得相当全面,更切合“网络教研团队”这一赛项名称,突出了“网络”和“团队”。

2.教学过程设计的差别

A团队的教学过程设计突出环节,而B团队的教学过程设计则突出课堂结构。前者注重节点上的活动说明,后者注重课堂的系统性。两者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板,因而在过程设计上有差别。

3.教学评价设计的差别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9

关键词:物理教学,动手实验,演示实验,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方法。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和巩固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明确对物理实验的要求。既注重了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又注重了能力结构的协调性。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中体验到动手的乐趣,而且能够在小小的操作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能力,可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可以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挖掘实验资源,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一、做好课本上的活动探究实验

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做的探究实验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些实验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做实验,要开足开好。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实验前,让学生主动阅读,学会获取信息,预习实验。

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应用的常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等等。

2. 实验操作时,要让学生独立实验,学会解决问题。

多给一些机会让学生尝试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急于去帮忙,可以在一边引导,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完成实验的操作,获取数据。

3. 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要让学生学会互相交流讨论,学会与人合作。

只有在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中,学生自己才能获得灵感,激起思维的火花。

4.

在数据的处理中要让学生总结归纳,学会分析得出结论。

5. 实验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自评反思,学会监控调节。

对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的评价,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没有新的可探究的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物理探究的一般方法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施自主教学的前提是要恰当地把握自主的度,自主但不放任,自主但不随意,自主不等同于自学。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创造机会,运用策略,引领学生边探究边思考,不断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探究使用杠杆平衡条件时,可先去探究使用杠杆时,所用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可以先与学生一起解读课本实验步骤的目的,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动力大小与阻力、阻力臂、动力臂的大小都有关系,再让学生去猜想动力与三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什么。最后再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从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二、把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演示实验中,学生所担任的角色和自己实验是不同的。在演示实验中,学生主要是观察和思考。一些演示实验能见度比较差,学生观察不到就会容易开小差。所以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如把筷子斜插在水中,如果教师演示,则能观察到现象的学生很少,一晃而过周游一圈也浪费时间,还不如分组,在边讲边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同的,但用语言又描述不出,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表述。

如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去测干电池的电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尝试用水果电池引入,让学生知道水果也能作为电源来提供电压,那么这个水果电池能提供多大的电压呢?如何测量电压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这套器材不仅可以练习用电压表去测水果的电池的电压,还可以利用这些器材去探究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把形象直观又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

老师演示实验给学生一种作秀的感觉,甚至有时学生会认为是在造假。不妨把一些形象直观又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演示,既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如惯性实验中的打鸡蛋,实验操作简单,但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可以先告诉学生操作技巧,再让学生来尝试。上台的学生表现出又兴奋又紧张,下面的学生既期待着想象中的实验现象,又希望看到一些失败的精彩,整个学习场地的气氛顿时就调动起来了。又如一滴酒精的威力演示实验,实验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操作得当问题并不是很大。如果让学生来操作,一定更刺激,这些学生很可能终生难忘。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可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学生在课外根据问题有目的地自揣、自读、反复思考、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如设计一个调光台灯,整个这一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盏调光台灯的设计展开的,如何改变调光台灯中的电流,所需的电源电压是多大,如何计算电路中的限流电阻大小,如果保证调光台灯的安全工作,等等。

五、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自主设计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给学生一缕阳光,相信他们的笑容就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卫光, 孙鹏总主编.中小学主体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70-71.

[3]顾纯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0.

[4]彭钢, 蔡守龙主编.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10

本工程为山东聊城星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星光·城市广场-会展办公公寓,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路以南、黄山路以东,地下1层,地上32层,总建筑面积为79 870m2,建筑高度99.99m,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立面效果图见图1。

28层、30层、32层中间连体部分,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结构。其中,28层下部没有工作面,施工难度最大。该部位主梁均为型钢混凝土梁,板顶标高为86.4m,最大跨度19m,最大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600mm×1200mm,板厚为180mm。

2 工程特点及难点

2.1 主要特点

28层、30层、32层中间连体部分结构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内有型钢,外包混凝土。

2.2 主要难点

东西塔空中连廊28层以上型钢混凝土结构,距离地面(3层顶)高度为75m左右,高度非常高;2座塔楼最大间距为19.5m左右,跨度大;最大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600mm×1200mm,截面尺寸较大。如何保证该层模板施工的质量和高空安全拼装模板,及保证模板操作平台受力安全及拆卸安全是本模板施工的难点。

3 施工要求

1)确保模板和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稳定、牢靠。

2)模板及支撑架体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

4 施工方案优选

本工程层标高为86.40m,距离地面(3层顶10.50m标高)75m左右,最大跨度19m。

如何保证28层连廊部分,模板施工的质量和高空安全拼装模板,及保证模板操作平台受力安全及拆卸安全是本模板施工的难点。可供选择的支模方案有两种:

1)按常规方法,自底层连体结构顶标高10.50m标高,用常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优点是施工难度不大,缺点是措施费用高;

2)利用内包钢结构(钢主梁)在高空安装就位形成钢结构框架,利用该结构框架的承载力,承受混凝土及模板体系的荷载,将操作平台及支撑体系吊在钢结构框架上。在该部位型钢混凝土出图前,已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将利用内包型钢梁作为承重体系,承受混凝土、钢管、模板、木方等自重及施工荷载,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已考虑上述因素,型钢能承受上述荷载。该方案优点是,措施费用低,缺点是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经过对比分析,最终采用该方案进行施工。

5 施工方案具体分析及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连体部分施工时,先要进行连体钢结构施工,待3层钢结构施工完毕后,方能进行连体混凝土施工。

施工时,先进行施工平台搭设,施工平台搭设在27层,采用16号工字钢搭设。搭设平面如图2,东西向工字钢作为受力骨架,主梁立杆支撑直接搭设在上面,为保持平台的整体稳定性,除东西向主梁立杆下的脚手架外,东西向工字钢端部与预埋件焊死,脚手架东西向工字钢采用钢筋吊环悬挂,平台工字钢中间满铺5cm厚垫板,并与工字钢绑扎固定,防止人员及杂物坠落。

工字钢在柱端或墙端部位,采用预埋200mm×300mm×10mm厚钢板,上面焊接牛腿,工字钢与牛腿钢板进行焊接,然后在主梁工字钢上挂吊环,吊环采用φ20mm钢筋,间距为1200mm,做法见图3。

南北向工字钢铺在东西向工字钢上面,间距为900mm,挑出东西向工字钢1m,仅作为操作平台搭设使用,东西向工字钢与工字钢相交处采用点焊固定,然后在工字钢上铺设200mm宽,5cm厚垫板。

平台骨架搭设完毕后,在上面铺5cm厚垫板,垫板与工字钢采用铁丝固定。然后搭设钢管支模架,钢管立杆均生根在工字钢上面。支撑架体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步距为1 500mm,大梁底部单独设置立杆支撑,为减轻下部立杆荷载,增大平台安全系数,在结构型钢翼缘板上,焊接直径14mm的对拉螺栓,沿梁方向纵向间距为450mm,对拉螺栓与山型卡固定梁底横向钢管。

为便于平台拆除,可在28层楼板下部预留φ20mm钢筋吊环,外露长度15cm,拆除时,可悬挂安全带、吊篮等。

6 最终效果图

最终效果图示例见图4、图5。

参考文献

[1]朱国生,等.高悬空大跨度连廊结构承重架体设计与施工[J].建筑技术,2012,43(5):412-414.

[2]曹勇,等.新型悬空结构桁架支模体系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0,41(8):698-701.

星光灿烂特辑 篇11

……………………………………

1、 容祖儿

人人都认为理性难敌感性,但我则觉得,任何事情只要凭着坚定的意志去努力执行,支撑到底,我敢相信顽强的斗志与理性绝对能够推翻感性的枷锁。

(容祖儿是香港演艺圈中的新宠,主演过影片《大赢家》,拍过电视剧《新鲜人》,出版过《未知》唱碟。)

……………………………………

……………………………………………………

2、 胡兵

在娱乐圈中是需要有好胜心的,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会逊色呢?有好胜心,是良性竞争,是自我推动的助力,我不觉得有问题。但在感情方面,我绝不好胜。

(胡兵是千秋公司签约艺人,曾获得过中国男模至尊金奖,出版过专辑,拍过电视剧《千秋家园梦》、《真情告白》、《缘来一家人》等)。

……………………………………………………

……………………………………

3、 李乐诗

前段时间,创作了许多的音乐,现在应该稍微放慢一下脚步,看看自己应该改进的地方,做出更有水准的作品,让不喜欢我的朋友,也能够逐渐接受我的一切。

(李乐诗是香港个性化歌手的代表者,出版过多张唱片,目前是各大唱片公司邀请的对象,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

……………………………………………………

4、 杨千华

做艺人这行,尤其是女艺人,的确要花不少时间在自己身上。撇开拼命赚钱不说,现代女性都要好好打扮自己,不可以因为忙或懒而松懈,女为悦己者容,不一定因情人、丈夫而打扮,为自己同样可以打扮得漂亮。

(杨千华是华星一线女歌手,出版过《微笑》大碟,拍摄过电视剧《妙手仁心Ⅱ》。)

……………………………………………………

……………………………………

5、 高锋

立志做个平凡人,尽力做好份内事,其实这就是安份守己,兢兢业业,不必求好运,平凡度日就是好运。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就其实就是凡人在平淡中诞生的。

(高峰是台湾东岳经纪签约的内地艺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拍摄过电视剧《母亲》、《热血警魂》,电影《红棉袄、红棉裤》、《第101个被告》等。)

……………………………………

……………………………………………………

6、 梁咏琪

我喜欢看电影,我认为电影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好制片、好演员、好导演的好电影真不少,《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等都是我的最爱。我同样也希望能够有这样一部作品,可以令喜欢我的影迷目迷心摇。

(梁咏琪是千禧年代签约艺人,出版过《短发》、《新鲜》、《好时辰》等唱片,拍摄过《初恋无限TOUCH》、《山鸡传》、《心动》等)。

……………………………………………………

《星光灿烂》教学设计 篇12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不同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拥有各自的智能强项。由于智能结构上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发现和发展学生智能强项,以强带弱,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营造一个让各种智能都有机会展示的、充满选择性的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因为拥有自己的智能强项而充满自信,并有效地促进其智能弱项的发展。

多元智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固定的教法,这就为教师留出了展示其灵活性的创造空间。针对教师自身的智能强项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是多元智能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灵活性也是适应不同学生智能特点的必然要求,是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支持。

三、设计多元的课堂教学活动

1.运用复述故事开发语言智能。PEP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Story Time,每学完一个story,笔者都会让学生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简单的英语,(不会说的地方可以有肢体语言介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声情并茂,思维活跃,不仅锻炼了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促进了语言智能的发展。

2.运用说唱开发音乐节奏智能。教材中有很多chant,正是开发音乐节奏智能的良好素材,学生喜欢听,也喜欢跟着节奏说唱。如新PEP三下Unit2 My family中有这样一个chant: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all love me,all love me.简单易学,朗朗上口,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很好巩固,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喜欢英语。当然,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chant,如:Pencil,pencil,pencil,it’s my pencil.Ruler,ruler,ruler,it’s your ruler.等等。

3 . 运用趣味英语开发逻辑智能。如英语迷宫、“魔法师”“找颜色”“BINGO”等有趣的小游戏,都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欢乐,充满挑战的气氛中,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开发自己的逻辑智能。

4.运用简笔画开发视觉空间智能。简笔画写意不写实,活泼幽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之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尤其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符合他们的天性,且这样做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将抽象枯燥的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像,也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对新信息的接受力和记忆力。如学了spring,就让学生画一画spring,学了“panda”,就让学生画一画“panda”,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还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运用动手操作和表演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小学生生性好动,动手操作和表演能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用,开发身体运动智能和创造力。例如,新PEP三年级上册,Unit four《We Love Animals》,教学monkey,panda,elephant,bird,tiger,cat等动物的单词时,笔者安排学生动手做一做喜欢的动物的头饰,做好后戴在头上,进行表演,师说一个动物的单词,如“elephant”,戴着elephant头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做一个动作,并说“Act like a elephant”,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做,跟着说。

6.运用小组合作开发人际关系智能。小组合作学习法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较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潜能,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如:对话操练,看口形猜单词,“Let’s do”等游戏都很适合小组活动。

上一篇:广告的语言特色下一篇:可持续增长率